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

首页 / 赏析 / |

  别离原文赏析 1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的诗意:我不怨恨你回来得迟了, 只希望你不要到临邛去。

  出自孟郊《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借喻男子觅得新欢之处。

  翻译:

  我拉着将要离别的丈夫的衣服,

  你今天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不怨恨你回来得迟了,

  只希望你不要到临邛去。

  赏析

  《古别离》

  这首小诗,描写一个女子送别情郎的场景,通过对其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表现出女子的深情与忧虑。全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处境――丈夫常年在外游荡,妻子整年空守闺房,好容易迟迟归来,没有多久,又要出门远走。临行时,妻子依依不舍地牵着丈夫的衣服,问他要到哪儿去?我不怪你回来得迟,只希望你记着在家的妻子,不要变心另觅新欢。诗人用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洗炼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从这个矛盾中显示出她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言少意多,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首句“牵郎衣”的举动,颇显小女儿娇羞的情态。这个动作是为了使将行的丈夫能稍作停留,体现出女主人公的依依不舍之态。“郎今到何处”句,作轻声发问,问的重点在于深情,而非寻求回答,因为在临别之时,她怎么会还不知道丈夫要去哪里呢?结合最后两句来看,她是因为担心丈夫去临邛,才故意发问。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女主人公在这里作了让步,她不恨丈夫晚归,最希望的就是丈夫不要到临邛去。说是“不恨”其实是反语,盼郎早归是人之常情,如果丈夫迟迟不归,她哪里会不恨呢?然而,对丈夫的深情使她甘愿承受等待的煎熬,甘愿以苦苦的相思来慰藉彼此相恋的真情。因此,她宁愿退步,只希望丈夫不辜负她的等待,“莫向临邛去”。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最后这句,这句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

  别离原文赏析 2

  原文: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此词不同于其他送别之作的地方是:男女主人公均将离开他们一起生活过的地方。词开笔先渲染送别时的景色,接着叙写别筵上侑歌行酒,貌似欢乐,其实笼罩着浓浓的离愁。过片自我宽慰,谓“我已*惯于飘零,人生离合已不在话下”。然而一旦想起佳人明朝也将离去,便一时悲不自胜。只觉愁水愁风,更增凄恻耳。

  别离原文赏析 3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云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远别离注释

  ⑴《远别离》,乐府“别离”十九曲之一,多写悲伤离别之事。

  ⑵皇英,指娥皇、女英,相传是尧的女儿,舜的妃子。舜南巡,两妃随行,溺死于湘江,世称湘君。她们的神魂游于洞庭之南,并出没于潇湘之滨。见《水经注》。

  ⑶乃,就。

  ⑷潇湘,湘水中游与潇水合流处。这里作湘江的别称。

  ⑸“海水”两句意为:谁人不说这次分离的痛苦,象海水那样的深不见底!

  ⑹惨惨,暗淡无光。冥,阴晦的样子。两句意为:日光暗淡,乌云密布;猩猩在烟云中悲鸣,鬼怪在阴雨中长啸。这是比喻当时政治黑暗。

  ⑺纵,即使。补,益处。皇穹,天。这里喻指唐玄宗。窃恐,私自以为。照,明察。凭凭,盛大的意思。雷凭凭,形容雷声响而又接连不断。这三句意为:我即使向唐玄宗进谏,又有什么补益?恐怕他不会了解我的忠诚,以至雷公也将要为我大鸣不*。

  ⑻禅,禅让,以帝位让人。这句是“尧当之亦禅舜,舜当之亦禅禹”的意思。

  ⑼“君失臣”两句意为:帝王失掉了贤臣,犹如龙变成鱼;奸臣窃取了大权,就像老鼠变成猛虎。

  ⑽或云,有人说。幽囚,囚禁。尧幽囚,传说尧因德衰,曾被舜关押,父子不得相见。舜野死,传说舜巡视时死在苍梧。这两句,作者借用古代传说,暗示当时权柄下移,藩镇割据,唐王朝有覆灭的危险。

  ⑾九疑,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因九个山峰联绵相似,不易辨别,故又称九疑山。相传舜死后葬于此地。重瞳,指舜。相传舜的两眼各有两个瞳仁。两句意为:九疑山的峰峦联绵相似,舜的坟墓究竟在哪儿呢?

  ⑿帝子,指娥皇、女英。传说舜死后,二妃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上呈现出斑纹。见《述异记》。这两句意为:两妃哭泣于翠竹之间,自投于湘江,随波一去不返。

  ⒀“恸哭”四句意为:两妃远望着苍梧山,大声痛哭,泪水不断洒落在湘竹上。除非苍梧山崩裂,湘水断流,竹上的泪痕才会消灭。

  远别离的诗意/远别离的意思

  远远的别离,古代有舜皇的两个女儿,在洞庭的南边,潇湘的水边。

  海水直接流下万里深远,谁不说这离别之苦。

  太阳光惨淡云朵昏昧飘渺,猩猩在烟云中啼叫鬼魅长啸雨中。

  我就是说什么又有什么用处?

  惟恐皇天不能照看到我的忠诚不二。惊雷阵阵像要怒吼。

  尧舜遇到也要把君位禅让给大禹。君主失去臣子苍龙变为游鱼,权力归于臣子老鼠变为猛虎。

  有人说唐尧被偷偷囚禁,虞舜死在荒野。

  九嶷山连绵都很相像,虞舜的孤独之坟。

  舜皇之女在绿云间哭泣,随着风波逝去没有会还。

  恸哭中远远望去,看到苍梧的绵绵山峦。

  苍梧山崩塌湘水流绝,湘竹上的泪啊就可以断灭了。

  远别离赏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帝尧曾经将两个女儿(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嫁给舜。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这个传说,使得潇湘洞庭一带似乎几千年来一直被悲剧气氛笼罩着,“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一提到这些诗句,人们心理上都会被唤起一种凄迷的感受。那流不尽的清清的潇湘之水,那浩淼的洞庭,那似乎经常出没在潇湘云水间的两位帝子,那被她们眼泪所染成的**,都会一一浮现在脑海里。所以,诗人在点出潇湘、二妃之后发问:“谁人不言此离苦?”就立即能获得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接着,承接上文渲染潇湘一带的景物:太阳惨淡无光,云天晦暗,猩猩在烟雨中啼叫,鬼魅在呼唤着风雨。但接以“我纵言之将何补”一句,却又让人感到不是单纯写景了。阴云蔽日,那“日惨惨兮云冥冥”,不象是说皇帝昏聩、政局阴暗吗?“猩猩啼烟兮鬼啸雨”,不正象大风暴到来之前的群魔乱舞吗?而对于这一切,一个连一官半职都没有的诗人,即使说了,又何补于世,有谁能听得进去呢?既然“日惨惨”、“云冥冥”,那末朝廷又怎么能区分忠奸呢?所以诗人接着写道:我觉得皇天恐怕不能照察我的忠心,相反,雷声殷殷,又响又密,好象正在对我发怒呢。这雷声显然是指朝廷上某些有权势的人的威吓,但与上面“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相呼应,又象是仍然在写潇湘洞庭一带风雨到来前的景象,使人不觉其确指现实。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段议论性很强,很象在追述造成别离的原因:奸邪当道,国运堪忧。君主用臣如果失当,大权旁落,就会象龙化为可怜的鱼类,而把权力窃取到手的野心家,则会象鼠一样变成吃人的猛虎。当此之际,就是尧亦得禅舜,舜亦得禅禹。不要以为我的话是危言耸听、亵渎人们心目中神圣的上古三代,证之典籍,确有尧被秘密囚禁,舜野死蛮荒之说啊。《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载:尧年老德衰为舜所囚。《国语・鲁语》:“舜勤民事而野死。”由于忧念国事,诗人观察历史自然别具一副眼光:尧幽囚、舜野死之说,大概都与失权有关吧?“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舜的眼珠有两个瞳孔,人称重华。传说他死在湘南的九嶷山,但九座山峰联绵相似,究竟何处是重华的葬身之地呢?称舜墓为“孤坟”,并且叹息死后连坟地都不能为后人确切知道,更显凄凉。不是死得暧昧,何至如此呢!娥皇、女英二位帝子,在绿云般的丛竹间哭泣,哭声随风波远逝,去而无应。“见苍梧之深山”,着一“深”字,令人可以想象群山迷茫,即使二妃远望也不知其所,这就把悲剧更加深了一步。“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上的泪痕,乃二妃所洒,苍梧山应该是不会有崩倒之日,湘水也不会有涸绝之时,二妃的眼泪又岂有止期?这个悲剧实在是太深了!

  诗所写的是二妃的别离,但“我纵言之将何补”一类话,分明显出诗人是对现实政治有所感而发的。所谓“君失臣”、“权归臣”是天宝后期政治危机中突出的标志,并且是李白当时心中最为忧念的一端。元代萧士S认为玄宗晚年贪图享乐,荒废朝政,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边防交给安禄山、哥舒翰,“太白熟观时事,欲言则惧祸及己,不得已而形之诗,聊以致其爱君忧国之志。所谓皇英之事,特借指耳。”这种说法是可信的。李白之所以要危言尧舜之事,意思大概是要强调人君如果失权,即使是圣哲也难保社稷妻子。后来在马嵬事变中,玄宗和杨贵妃演出一场远别离的惨剧,可以说是正好被李白言中了。

  诗写得迷离惝恍,但又不乏要把迷阵挑开一点缝隙的笔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这些话很象他在《梁甫吟》中所说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轰震天鼓。……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不过,《梁甫吟》是直说,而《远别离》中的这几句隐隐呈现在重重迷雾之中,一方面起着点醒读者的作用,一方面又是在述及造成远别离的原因时,自然地带出的。诗仍以叙述二妃别离之苦开始,以二妃恸哭远望终结,让悲剧故事笼括全篇,保持了艺术上的完整性。

  诗人是明明有许多话急于要讲的。但他知道即使是把喉咙喊破了,也决不会使唐玄宗醒悟,真是“言之何补”!况且诗人自己也心绪如麻,不想说,但又不忍不说。因此,写诗的时候不免若断若续,似吞似吐。范Z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据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转引)这是很精到的见解。诗人把他的情绪,采用楚歌和骚体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得断和续、吞和吐、隐和显,消魂般的凄迷和预言式的清醒,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深邃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远别离的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别离原文赏析 4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古诗简介

  《久别离》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前两句用两个七字句说久别之事,引出夫妻思恋之苦的原因,接着忽用两个五字句,道出主人公的失落,且以“况”字领起,带来节奏之变,表现了感情忽起波澜的特点。此外,诗中连说“去年寄书”、“今年寄书”的话语方式、如同口语的句子,以及祈求东风的做法,都与词、曲、民歌有相似处。全诗行文全用夫君自述口吻,表达久别女子思夫之情。

  翻译/译文

  自从分别以后,不知几个春天没有回家了,又是个温暖的春日,隔窗望去,樱桃花已经开放了。这时远方又有书信传来,开启后不禁让人嗟叹不已。至此伤心肠断,悲痛欲绝。女子头发浓密如云,因为她愁绪万千,像旋风吹动雪花那样绵绵不断,她实在懒得梳理。去年寄书回来,就说要回来了;今年寄书重新诉说将要归来之意。东风啊,你捎去女子的思念,使他早些归来吧。等待他归来他却迟迟未归,实在是百无聊赖,只见满地落花堆积,青苔蔓延整个台阶。

  注释

  五见:即指五年。

  锦字书:用苏蕙织锦字回文书事。见《晋书・列女传》。详见《乌夜啼》注。使人嗟,一作令人嗟。

  缄:信封。

  至此肠断彼心绝:宋本作”此肠断,彼心绝“。

  梳结:宋本作”揽结“。

  回飚:旋风。

  阳台:地址有二:一在今四川巫山县北,一在今湖北汉川县南。阳台喻指男女欢愉之处。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东风兮东风:宋本作“胡为乎东风”。

  行云:喻游子,思妇所思之人。

  赏析/鉴赏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别情:“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花开花落,已历五载,丈夫仍然没有归来,面对玉窗花色,曲折地表达女主人公注意于花开花落,感伤青春易失的情怀。“况有”,将诗意递进一层;她打开丈夫的来书,不禁肠为之断。“彼心绝",说明丈夫已绝意还家,“愁如回飚乱白雪“,借雪花在旋风中上下飞舞的景象,比喻女主人公愁绪纷乱的心境,真切可感。

  诗写至此,人物情感已达高潮,诗意大体也已讲完,本可在此终篇,但作者笔峰所至,又生曲折,将人物内心活动向纵深引进:“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阳台”,本为楚王遇巫山神女的处所,这里一语双关,既代指丈夫所居之地,也隐含丈夫现在另有新欢之意。因另有新欢,故“彼心绝“,然纵令他心已绝,做妻子的仍然盼望丈夫能心回意转,所以她去年寄书,今年又寄书,寄书不行,更寄意于东风,将那如行云般无定性的负心丈夫给吹回来。这四句诗,宛如登山之阶,一步一进,将思妇的一片痴情表露无遗。

  结尾二句与开篇二句相呼应,点明从花开到花落,女主人公又盼望了一个春天,却始终没有见到丈夫的踪影,自然界留给她的,只有那”落花寂寂委青苔“的一片暮春惨景。

  这首诗写思妇之情,缠绵婉转,步步深入,加上和谐舒畅的音节,错落有致的句式,一唱三叹,极富艺术感染力。

  别离原文赏析 5

  原文: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飚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摧。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诗词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别情:“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花开花落,已历五载,丈夫仍然没有归来,面对玉窗花色,曲折地表达女主人公注意于花开花落,感伤青春易失的情怀。“况有”,将诗意递进一层;她打开丈夫的来书,不禁肠为之断。“彼心绝",说明丈夫已绝意还家,“愁如回飚乱白雪“,借雪花在旋风中上下飞舞的景象,比喻女主人公愁绪纷乱的心境,真切可感。

  诗写至此,人物情感已达高潮,诗意大体也已讲完,本可在此终篇,但作者笔峰所至,又生曲折,将人物内心活动向纵深引进:“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阳台”,本为楚襄王遇巫山神女的处所,这里一语双关,既代指丈夫所居之地,也隐含丈夫现在另有新欢之意。因另有新欢,故“彼心绝“,然纵令他心已绝,做妻子的仍然盼望丈夫能心回意转,所以她去年寄书,今年又寄书,寄书不行,更寄意于东风,将那如行云般无定性的负心丈夫给吹回来。这四句诗,宛如登山之阶,一步一进,将思妇的一片痴情表露无遗。

  结尾二句与开篇二句相呼应,点明从花开到花落,女主人公又盼望了一个春天,却始终没有见到丈夫的踪影,自然界留给她的,只有那”落花寂寂委青苔“的一片暮春惨景。

  这首诗写思妇之情,缠绵婉转,步步深入,加上和谐舒畅的音节,错落有致的句式,一唱三叹,极富艺术感染力。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1)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1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

  临*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2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别下翻看诗乐府杂稿》,见有诗秋闺怨》、诗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诗代别离》一首,拟诗春江她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诗秋窗风雨夕》。”诗春江她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诗春江她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诗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诗葬她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诗葬她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下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下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诗秋闺怨》、诗别离怨》或者诗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诗春江她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诗红楼梦曲·枉凝眉》、诗葬她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诗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但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但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滋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赏析: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4

  别离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原文: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译文

  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酒慷慨高歌挥舞长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

  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当断手臂就断壮士决不踌躇。

  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注释

  杖剑:同“仗剑”,持剑。尊:酒器。

  游子颜:游子往往因去国怀乡而心情欠佳,面带愁容。

  蝮蛇:一种奇毒的蛇。螫(shì):毒虫刺人。

  解腕:斩断手腕。

  志:立志,志向。

  鉴赏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5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的诗意:我不怨恨你回来得迟了, 只希望你不要到临邛去。

  出自孟郊《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借喻男子觅得新欢之处。

  翻译:

  我拉着将要离别的丈夫的衣服,

  你今天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不怨恨你回来得迟了,

  只希望你不要到临邛去。

  赏析

  《古别离》

  这首小诗,描写一个女子送别情郎的场景,通过对其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表现出女子的深情与忧虑。全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处境——丈夫常年在外游荡,妻子整年空守闺房,好容易迟迟归来,没有多久,又要出门远走。临行时,妻子依依不舍地牵着丈夫的衣服,问他要到哪儿去?我不怪你回来得迟,只希望你记着在家的妻子,不要变心另觅新欢。诗人用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洗炼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从这个矛盾中显示出她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言少意多,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首句“牵郎衣”的举动,颇显小女儿娇羞的情态。这个动作是为了使将行的丈夫能稍作停留,体现出女主人公的依依不舍之态。“郎今到何处”句,作轻声发问,问的重点在于深情,而非寻求回答,因为在临别之时,她怎么会还不知道丈夫要去哪里呢?结合最后两句来看,她是因为担心丈夫去临邛,才故意发问。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女主人公在这里作了让步,她不恨丈夫晚归,最希望的就是丈夫不要到临邛去。说是“不恨”其实是反语,盼郎早归是人之常情,如果丈夫迟迟不归,她哪里会不恨呢?然而,对丈夫的深情使她甘愿承受等待的煎熬,甘愿以苦苦的相思来慰藉彼此相恋的真情。因此,她宁愿退步,只希望丈夫不辜负她的等待,“莫向临邛去”。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最后这句,这句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2)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1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别下翻看诗乐府杂稿》,见有诗秋闺怨》、诗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诗代别离》一首,拟诗春江她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诗秋窗风雨夕》。”诗春江她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诗春江她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诗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诗葬她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诗葬她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下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下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诗秋闺怨》、诗别离怨》或者诗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诗春江她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诗红楼梦曲·枉凝眉》、诗葬她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诗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但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但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滋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赏析: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3

  原文:

  古别离

  唐代: 孟郊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临*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qióng)去。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 “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 “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3)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优选【五】份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1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但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但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滋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赏析: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2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但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但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滋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赏析: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3

  今别离·其一

  清 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有山川,也有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有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须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简析

  这首诗的用韵与句意受到唐代诗人孟郊《车遥遥》的影响,但诗人的感受已完全不同于古典诗歌所写的离情别绪,而是渗入了一种现代性的体验。诚然,这首诗明显地受到孟郊《车遥遥》的影响,而且同是抒写男女离愁的苦痛,同是以舟、车作为离别的抒情载体,但黄遵宪的感受有别于孟郊,《今别离》中的人生体验具有了时代标志,也就是一种现代性。

  这种时代标志或者说是现代性,它的时空模式已不同于古典诗歌离别之作的时空模式,在黄遵宪的《今别离》中既有古今之别,也有中西之殊。

  赏析

  《今别离》四章是黄遵宪“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梁启超语),“能直言眼前事直用眼前名物”(夏敬观语),是诗体试验的典范作品。四章《今别离》运用乐府杂曲歌辞崔国辅旧题,风格古朴,写法悉依古法,而内容上却是写上一个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的新事物,先后分别咏轮船、火车、电报、照相以及地球东西两半球昼夜等。其中被引用最广的是第一章。他的试验是有成效的,那些被认为缺少传统韵味的现代文明的事物,被诗人妥妥贴贴地嵌进了饶有古趣的旧框架中。他的工作仅仅在于证实,旧诗是有可能表现现代事物的。他并不试图说明,旧诗应当被取消或被替代。这也就说明了,一批“诗体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动所包蕴的“革命”性相当微弱。但黄遵宪的《今离别》不经意间却向我们传达出一个崭新的信息,即一个生活在封建农业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新奇感,以及他处理这些感受时所面临的表达方式的匮乏。作为这个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知识精英,黄遵宪具有极大的应变能力,由于他对中国传统诗艺的谙熟,他得心应手地利用所熟悉的技巧,对目前的新异予以恰当的处理。这就是我们此刻读到的既陈旧,又新鲜的《今离别》。中国初次接触西方文明的知识者,当他站在19世纪的最后的太阳下,面对着喷吐着白色烟雾的轮船和火车这些庞然大物,首先受到震憾的便是它的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巨力。诗写离别常用“别肠”一语,但黄遵宪这首诗开头便写: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便颇新异。在过去,诗人笔下的是“一日一万周”,而现在却是“一刻即万周”,则是对于现代速度传神的描绘,这在传统诗文中是没有的。这样的诗一下子把传统的时空观念打破了,人的视野拓宽了,思维也变得焕然一新。黄遵宪的诗歌变革主张,是尽量采用古法以表达新观念。这种观念新是新了,却依然站在保护旧法的立场,所以并不彻底。但它实践的结果却造出别样的境界;中国传统诗的境界是静,时间是绵远不变的,白天和夜晚也是固定的。这样的意境在现代科学的侵袭下解体了,这章《今别离》中的人生离别之苦,无形中增加了新的悲愁――即使是梦魂中的想念,也得难以实现了,因为不仅人各一方,而且是“昼夜相背驰”,如何能够相聚呢?这就是现代诗意。现代诗意终于堂堂皇皇地打进古诗中来了,这还不让人为之兴奋吗?所以,尽管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和“今人不必与古人同”的诗观并不彻底,距离民元之后的新诗也还有很长的一段间隔,但他以“新理想”、“新观念”的这种对于古典的“侵入”,却是亘古未有的第一次冲击,他是功不可没的。论及黄遵宪对诗歌变革的贡献,自然不能忽视作为旧诗人,他以宽广的阅历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所带给古典诗歌内涵的增广和艺术的助益。黄遵宪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了解西方世界的第一代分子,他见闻的深广,经历的丰富,在当时少有及者。东方的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的英、美诸国他都到过,出使各国期间,航行海上多有停靠,还顺道访问过许多国家。就旧诗而言,他无疑为之带来了许多从来未有过的人物和诸多常识,这种对于旧诗意境的拓展乃至更新是无形的强烈冲击。不仅是一种冲击,而且是巨大的震撼,是一场没有宣称的变革。“公度负经世才,少游东西各国,所遇奇景异态,一写之以诗,其笔力识见,亦足以达其旨趣。子美集开诗世界,为古今诗家所未有也”,这是徐世昌对他的诗能充以“奇景异态”的肯定。这样的评论很多,就黄黄遵宪的创作看,这一点的确非常突出。他的工作使中国旧诗的内涵得到极大的增广,以往认为某事某物不宜入诗的,如今在他笔下均有了相对妥贴的处置,这是他的不可忽视的贡献。他开阔了旧诗的新领地,或者说他发现了传统诗歌天空的新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他是中国诗的哥伦布也未过分。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4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但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但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滋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赏析: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5

  今别离·其一

  清 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有山川,也有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有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须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简析

  这首诗的用韵与句意受到唐代诗人孟郊《车遥遥》的影响,但诗人的感受已完全不同于古典诗歌所写的离情别绪,而是渗入了一种现代性的体验。诚然,这首诗明显地受到孟郊《车遥遥》的影响,而且同是抒写男女离愁的苦痛,同是以舟、车作为离别的抒情载体,但黄遵宪的感受有别于孟郊,《今别离》中的人生体验具有了时代标志,也就是一种现代性。

  这种时代标志或者说是现代性,它的时空模式已不同于古典诗歌离别之作的时空模式,在黄遵宪的《今别离》中既有古今之别,也有中西之殊。

  赏析

  《今别离》四章是黄遵宪“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梁启超语),“能直言眼前事直用眼前名物”(夏敬观语),是诗体试验的典范作品。四章《今别离》运用乐府杂曲歌辞崔国辅旧题,风格古朴,写法悉依古法,而内容上却是写上一个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的新事物,先后分别咏轮船、火车、电报、照相以及地球东西两半球昼夜等。其中被引用最广的是第一章。他的试验是有成效的,那些被认为缺少传统韵味的现代文明的事物,被诗人妥妥贴贴地嵌进了饶有古趣的旧框架中。他的工作仅仅在于证实,旧诗是有可能表现现代事物的。他并不试图说明,旧诗应当被取消或被替代。这也就说明了,一批“诗体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动所包蕴的“革命”性相当微弱。但黄遵宪的《今离别》不经意间却向我们传达出一个崭新的信息,即一个生活在封建农业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新奇感,以及他处理这些感受时所面临的表达方式的匮乏。作为这个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知识精英,黄遵宪具有极大的应变能力,由于他对中国传统诗艺的谙熟,他得心应手地利用所熟悉的技巧,对目前的新异予以恰当的处理。这就是我们此刻读到的既陈旧,又新鲜的《今离别》。中国初次接触西方文明的知识者,当他站在19世纪的最后的太阳下,面对着喷吐着白色烟雾的轮船和火车这些庞然大物,首先受到震憾的便是它的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巨力。诗写离别常用“别肠”一语,但黄遵宪这首诗开头便写: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便颇新异。在过去,诗人笔下的是“一日一万周”,而现在却是“一刻即万周”,则是对于现代速度传神的描绘,这在传统诗文中是没有的。这样的诗一下子把传统的时空观念打破了,人的视野拓宽了,思维也变得焕然一新。黄遵宪的诗歌变革主张,是尽量采用古法以表达新观念。这种观念新是新了,却依然站在保护旧法的立场,所以并不彻底。但它实践的结果却造出别样的境界;中国传统诗的境界是静,时间是绵远不变的,白天和夜晚也是固定的。这样的意境在现代科学的侵袭下解体了,这章《今别离》中的人生离别之苦,无形中增加了新的`悲愁――即使是梦魂中的想念,也得难以实现了,因为不仅人各一方,而且是“昼夜相背驰”,如何能够相聚呢?这就是现代诗意。现代诗意终于堂堂皇皇地打进古诗中来了,这还不让人为之兴奋吗?所以,尽管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和“今人不必与古人同”的诗观并不彻底,距离民元之后的新诗也还有很长的一段间隔,但他以“新理想”、“新观念”的这种对于古典的“侵入”,却是亘古未有的第一次冲击,他是功不可没的。论及黄遵宪对诗歌变革的贡献,自然不能忽视作为旧诗人,他以宽广的阅历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所带给古典诗歌内涵的增广和艺术的助益。黄遵宪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了解西方世界的第一代分子,他见闻的深广,经历的丰富,在当时少有及者。东方的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的英、美诸国他都到过,出使各国期间,航行海上多有停靠,还顺道访问过许多国家。就旧诗而言,他无疑为之带来了许多从来未有过的人物和诸多常识,这种对于旧诗意境的拓展乃至更新是无形的强烈冲击。不仅是一种冲击,而且是巨大的震撼,是一场没有宣称的变革。“公度负经世才,少游东西各国,所遇奇景异态,一写之以诗,其笔力识见,亦足以达其旨趣。子美集开诗世界,为古今诗家所未有也”,这是徐世昌对他的诗能充以“奇景异态”的肯定。这样的评论很多,就黄黄遵宪的创作看,这一点的确非常突出。他的工作使中国旧诗的内涵得到极大的增广,以往认为某事某物不宜入诗的,如今在他笔下均有了相对妥贴的处置,这是他的不可忽视的贡献。他开阔了旧诗的新领地,或者说他发现了传统诗歌天空的新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他是中国诗的哥伦布也未过分。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4)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

  临*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别下翻看诗乐府杂稿》,见有诗秋闺怨》、诗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诗代别离》一首,拟诗春江她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诗秋窗风雨夕》。”诗春江她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诗春江她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诗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诗葬她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诗葬她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下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下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诗秋闺怨》、诗别离怨》或者诗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诗春江她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诗红楼梦曲·枉凝眉》、诗葬她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诗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绕指柔:这里形容发动机转动之灵活。

  打头风:迎面吹来的风,逆风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但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但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因称逆风、顶风为石尤风。

  倏:疾速,忽然

  烟波杳悠悠:此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滋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远望兴叹。

  留滞:路途阻塞。不:通“否”。

  轻气球:指海上飞的汽艇

  赏析: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别离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5)

——梦微之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五篇

  酬乐天频梦微之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原文: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

  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注释

  1、乐天:白居易的字。

  2、微之:元稹的字。

  3、书:信件。

  4、念:思念。

  5、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6、闲人:不相干的人。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元稹写了上面这首和诗。

  白居易〔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译文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止不住。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想你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你的骨肉,最终化作一抔黄土,而我如今虽在人世,却也是两鬓苍苍。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注释

  微之:唐朝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漳浦:地名,在今福建漳州南部。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阿卫:微之的小儿子。韩郎:微之的爱婿。夜台:指坟墓,因为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后来也用来指代阴间。茫昧: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悼亡诗。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梦中乐天与微之重逢,二人携手同游,他们可能意气风发地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风波、官场污浊;可能耻笑那魑魅小人、假义君子……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泪水打湿了乐天的绢帕,老泪纵横也无心擦拭了。时年,乐天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稹当年还和过他的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确实,生时不能相见,梦见还可以慰藉相思,梦不见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梦更是痛彻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见,却又一遍遍回忆着逝去的时光,每每回忆一次都是一遍强于一遍的无奈忧伤!死亡,切断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乐天说他自己在漳浦这个地方已经生了几次病了,长安城草生草长不知不觉已有八个年头。时间蹉跎了芳华,元稹死后,乐天的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长安城的草生草长。如果人的生命也能够像草生草长一样该多好,就像乐天 17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乐天与元稹一别已是九年,而且还会有好几个九年,直到乐天也身赴黄泉。乐天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元稹的参与!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元稹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他的身体,也许早已和泥化作尘土,乐天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居住在人间。乐天是一位“深入浅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荡。这句话正是白诗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浅显,而情意、内涵甚深的表现。我想起了祖父,我那逝世不久的祖父。很多时候,在我们的亲人活着时,我们是羞赧于将悄悄写下的那些关于他们的赞美文字与人分享的,尤其是不愿让他们本人看到。而今,祖父魂归大地、深埋黄土,他在人间的最后一*之地只是水泥石碑下一方小小的骨灰盒,家人把祖父与已逝世 13年的祖母合埋了。写着这些文字时,我想起祖父总是在清明前后轻轻擦拭着太祖父、太祖母及祖母的祭框,擦着擦着就出神地望着。可是如今,他深埋地下,谁又来擦拭他崭新的祭框呢?有关祖父的一切,我再也不会知晓了。他早年因公致残的左腿,还会风湿发作吗?黄泉该是个湿冷的地方吧?想到这些,我已经受不住了。有句话是残忍的:“我们将会死去很久”。乐天写下这首诗时,身边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敌人泛滥。拉法特曾说:“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乐天恰好不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隐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隔九年后,乐天的'这份思友之情才愈显得弥足珍贵!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卫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是元稹的女婿。他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道这些吗?高寿的乐天目睹了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纵然知道是徒劳,还是怀着这份希望。《古诗十九首》中有言:“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当乐天看着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多么大的内心荒凉!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浅品《梦微之》,我品味到了这世间有一种真情———相濡以沫!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文: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

  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注释:

  1、乐天:白居易的字。

  2、微之:元稹的字。

  3、书:信件。

  4、念:思念。

  5、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6、闲人:不相干的人。

  赏析:

  元稹的这首酬答小诗构思相当奇巧,感情极其诚挚。虽然全诗只有四句,却把诗人对好友的无限感念之情和内心世界的凄苦心境描写得漓淋尽致。

  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因此,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此时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前一天晚上又梦见了他。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诗的前两句,诗人首先感叹于由于“山水万重”的阻隔,常常会使人的通讯断绝,因此能得到好友的寄诗是不容易的,而从好友的诗中又得知好友连梦中都在关切着他的境遇,这种人世间珍贵的深挚友情,使诗人感深肺腑。这两句直叙贬谪之后处境的艰难与郁闷的心情。这种艰难,不光是反映在山水万重上,更体现在由此导致的音书断绝上。这种郁闷,不仅仅是因为身处荒僻之地的无聊穷困,更多的是因为很难得到好友的消息。

  “念君怜我梦相闻”一句,表面经这千难万险,诗人终于收到好友的来信,知悉还有远在异地思念入梦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夜不能寐。后两句,诗人紧扣好友寄诗中的急切询问,向还有作了深情的回答。两诗都没有直接叙述自己对好友的苦苦思念挂牵,而是用写梦来抒难尽之情,但写法又各辟蹊径:白居易的寄诗主要以反问的语气用如梦后的苦思来表示对还有境遇的关切;而元稹的诗,虽是从正面回答,但构思也同样精巧,他回答好友自己因病魔缠身又梦到一些闲人而感到痛苦。前者“梦见君”,后者“不梦君”,这一唱一和,表面看去是如此截然不同,可是形成了感情基础,都是来自两人彼此苦思相念之情。这既符合酬答诗在内容上要彼此相应的基本要求,又在构思上独处机杼,使人于同中见异。酬答诗在形式上也有严格的要求,它要求和诗与原诗必须题材主题相同、诗体相同、用韵相同,有的甚至连韵脚字词都相同。而元稹这首诗能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依照酬答诗的形式要求,写得如此深沉蕴藉、形神俱肖、富有包孕,为历代诗评家视为酬答诗中的佳作。

  全诗纯用白描,几乎没有一点设色布景之处,也丝毫没有生涩拗口之语,而且人物形象生动隽永,情调境界感人肺腑。特别是作为一首次韵和诗,在押韵韵脚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能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地写出这首诗,更其难能可贵。

  白居易〔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译文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6)

——有所思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五篇

  君子有所思行

  李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君子有所思行翻译

  紫色台阁连绵直到终南山,天际一片青冥色。倚凭丹崖远望咸阳城,宫阙罗列北极。

  街道如万井画出,九衢如弦笔直。

  渭水如银河清秀,横垣天际奔流不息。

  朝野文花鼎盛,衣冠光色鲜艳。

  厩马散布连山,军容威震绝域。

  文有伊皋大运元化,武有卫霍贡输筋力。

  歌舞钟乐日日不休,但叹荣华逝去老来岁月相逼。

  月光犹有圆缺盈亏,太阳也已过中午。

  散尽东海那么多黄金,也难以不让夕阳西下。

  何必作牛山之悲,恻怆之泪沾满衣襟,要遵守自然规律。

  君子有所思行字词解释

  1、紫阁句:言终南诸峰,连绵不断。紫阁,终南山山峰名。以日光照射,呈现紫色而得名。在陕西户县东南。终南山,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西安市南。

  2、青冥句:谓青苍幽远的山色,直接天边。青冥,青苍幽远的山色。

  3、宫阙句:言皇城中宫殿罗列。北极,本是北极星,后以喻帝居。宫阙,即帝王宫殿。帝王宫门有双阙,故名。阙,城门、宫门两边的高台。

  4、万井句:谓房廊屋舍,鳞次栉比,繁华如画,使人吃惊。井,古制八家为井,后因指乡里、人口聚居处。

  5、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6、渭水句:言渭水清如银河。

  7、朝野二句:言从地方到朝廷,文士、百官众多,衣冠华美,呈现出太*景象。文物,文人、学士。赩赩(xīxí),光色盛美的样子。

  8、伊、皋二句:谓文臣掌管教化,武将捍卫疆土。伊即伊尹,商汤臣,佐汤伐夏桀,致于(达到)王道。见《史记·殷本纪》。皋即皋陶(gāoyáo),舜之臣,掌管刑狱之事。《史记·五帝纪》:皋陶为大理。元化,帝王之德化。卫、霍,指汉武帝名将卫青、霍去病。输筋力,以武功报效朝廷。

  9、歌钟二句:谓在无休止的娱乐中,不知不觉已到老年。歌钟,本指编钟,后泛指乐歌。荣去老还逼,青春易逝,衰老易来。

  10、圆光二句:谓月圆则亏,日中则昃,喻物盛则衰。

  11、不散二句:谓不应爱惜金钱,随时光的流转而死去。东海金,《汉书·疏广传》:疏广,东海兰陵人也。为太守五岁,上疏乞骸骨(因年老请求退职),上以其年笃老(甚老),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相与娱乐。数(shuò)问其家,金银尚有几所(几许),趋(疾走)卖以共具。曰:“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享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

  12、无作句:谓不要因怕死而痛哭流涕。《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齐)景公游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流荡)去此而死乎?”泪沾臆,泪沾胸。臆,胸。

  君子有所思行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的一种认识及基于这种认识所持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 月圆则亏,日中则昃,物盛则衰,人壮则老;故勿积财,勿惧死,有酒当饮,及时行乐。

  诗分两段。“输筋力 ”以上十四句为第一段,是写景叙事部分。写京城长安山河壮丽, 宫阙巍峨,市井繁华,道路整饬,武备充分,文治武功。 反映出盛唐时期太*乐年,国力强盛的景象。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流不息”以上八句写山川形胜,城阙市容。青苍幽远的终南山既是长安的`背景,又是诗人远眺长安的处所。以下景物,尽是远眺所见:宫阙罗列,万户栉比,道路笔直,渭水清澈,如河汉在天。“输筋力”以上六句写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廐马连山,军容壮伟,代表武备不懈,国防强大;文臣如伊尹、皋陶,武将似卫青、霍去病。“歌钟”以下八句是议论抒情部分。前四句 言人生易老,物盛则衰。“不散”二句劝人勿吝金钱,及时行乐。末二句言面对死亡,应慷慨无畏。

  全诗的主旨由议论表明,描写叙事则是议论的基础。本诗是诗人对自己观点的表白,是对众人的奉劝,也是对当政者的警告。唐王朝的命运,充分证明了诗人的远见卓识。唐开元、天宝间确是如日中天,但当安史乱起,顷刻间土崩瓦解,一蹶不振。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原文:

  同王主簿有所思

  南北朝:谢朓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译文: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丈夫到了归期还未回来;心里难过,无法再织布,便走下了织机。

  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出门等待,在田间徘徊;一直等到月亮出来、行人稀少的时候。

  注释: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佳期:这里指行人的归期。期未归:期望而没有归来。望望:心中怨望。鸣机:织机。

  徘(pái)徊(huái)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赏析:

  王主簿就是诗人王融,与谢朓同为萧子良“竟陵八友”。他们常有诗歌往还,《同王主簿有所思》是写给王融的歌往诗,这首诗清新含蓄,画面凄切动人,且意味深长,情境中蕴含着沉闷的幽怨,虽不言怨而深沉之怨自在其中。

  诗写一思妇夜织,怀念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她曾与夫君约好了“佳期”,定好了时辰。可是,佳期已过,思妇内心焦急,翘首盼望,急切地期待着夫君归来,却总是不见他的踪影。她的心头,不免袭上无形的惆怅。那可不同于“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那种濒于绝望的期待,那种心态毕竟是相对*静的——尽管是低沉的*静;这可是有“佳期”可盼的呀——惟其有了“佳期”,所以希望愈大,思念之情愈加浓郁,急不可耐;惟其有了“佳期”却又“期”而“未归”,热切的希望落了空,所以失望愈大,心情愈加沉痛。女主人公想:他,是旅途遭受了什么不幸,还是忘却了“佳期”,忘却了山盟海誓?她实在不忍想下去了。她把全副身心都埋没到剧烈的织布劳动之中,试图以此来排遣苦闷。但这不仅没能稍稍*息心中的烦恼,“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音,反而更搅得她思绪纷杂,心情缭乱。于是,她干脆走下鸣机,迈出了乱哄哄的屋子。“望望”二字,一般解释为中心怨望,实际上,这里与其说是在直接刻画思妇的心理,不如说是在描绘思妇翘首盼望夫君的姿态、神态,而她怨望的心态,只是通过这种姿态神态,婉转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这样解释,才能体会到句中丰富的形象性,咀嚼到深厚的韵味。

  而且,循此亦可摸索到“徘徊东陌上”的意脉——否则,如果是从心态刻画忽然跳到动作描写,就显得突兀。而循此意脉,读者又仿佛可以看到,思妇在织机上频频遥望,终于失望以后,走下织机,迈出门户,仍然是一步一望,一望一步,来到郊外月色田野之中。荒漠的*原,沉寂的旷野,一下子统摄了她的身心,她的心情仿佛也变得*静了。宛如波涛汹涌的巨流,经过峡谷的激腾、击撞和喧嚣以后,汇入了一望无际的*湖,顿时显得汪洋恣肆、纡徐*缓了。在这宁静的世界,她兀自徘徊陌上,徜徉田间,直到月儿悄悄升起,行人渐渐隐去。这里,诗人已将灵动之笔从主人公心态的描绘中抽将出来,大笔绘画出一幅月下思妇沉吟图,烘托出一种清幽深远的境界,让人们从这幅寂静的图画和宁谧的气氛之中,从思妇的踯躅、徘徊之中,去体会她的心境,揣摩她的心情。无尽的思念,无穷的遐想,都融化在这清寂、空旷的境界之中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隽永。沈德潜评此诗“即景含情,怨在情外”(《古诗源》),可谓切中肯綮。另外,此诗已具有鲜明的格律化倾向。从声律结构形式分析,它属于“对式”绝句,即第一联与第二联各自成“对”,但相互不“粘”。这是“永明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五言诗从古体向律体过渡的痕迹。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从这一首小诗中,也可看到他在声律方面所作的努力。

  原文: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远在大海南边。临别时,你不知拿什么礼物来赠送给我,只以镶嵌着珍珠的玳瑁簪相赠以表达你的一片痴心。送给我后我小心地用玉环把发簪缠绕起来,以同样表示对你的深情依恋。后来听说你变了心,我生气地把这发簪折断砸碎了。毁掉它,同时也想毁掉我们间的情意。从今与你一刀两断,不再为你而相思难眠。我下决心与你断绝这份情意,但回想起我们当年的相见,初次见面时那份甜蜜,我又难下决心。外面已是秋风萧瑟的季节,雉为求偶发出了悲鸣声,而人呢,谁不想有个好的伴侣?我现在犹豫难定,等天亮以后再做个最终的决定吧!

  注释

  ①高:与“皓”字相通。即东方发白,天亮了。

  赏析:

  这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记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开头五句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问遗,犹言赠与。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瑇瑁簪”。“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那花纹美观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谓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绍缭,缠绕之意)。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试看汉末繁钦《定情诗》中“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分明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此亦正可发明本诗“何用”三句意蕴之妙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盖“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诗比兴笺》)《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亦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自然使她不无顾虑和动摇。何况那“鸡鸣狗吠”中幽会的柔情蜜意时刻,仍然顽固地在牵动着她那旧日的缕缕情思,使她依依难舍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训释至为允当。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肃肃”,形容风声凄紧;“晨风”,即晨风鸟。《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鸟即雉,朝鸣以求偶。“飔”,闻一多训为乃“思”字之讹,言晨风鸟慕类而悲鸣。“高”,音、义皆同“皓”,指东方发白,天将欲晓。二句写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陈本礼云:“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不过,这层隐喻之底奥,在字面上却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读者似乎亦拭目以待其下文。故庄述祖、闻一多皆以为《上邪》即本篇下文,应合为一篇。余冠英亦认为“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此说确实发人深省。

  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瑇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其次,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选赠礼物的精心装饰,摧毁礼物的连贯动作)和景物的比兴烘托(“鸡鸣狗吠”及末尾二句)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也是相当成功的。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古诗简介

  《有所思》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构思巧妙,首两句出笔不凡,由分离不久,别时并不痛苦,即由不应相思或不太相思起,而后转入相思更苦,以别于生离日久,别时万般痛苦的套数,以显思妇的情更深、意更笃。接写闻衣香、睹书信,触物勾起的相思之情,转折自然。再承上写魂梦萦绕的忆念之深,使忆念之情逐次深化。而故作掩饰和不忍折花,使忆念之情更加深邃,使自怜之情更加含蕴。

  翻译

  离别的时间虽然很长,自己却刚刚感到与丈夫分别。

  还闻得见对方衣服上的香味,对方交给自己的'情书还握在手里,字迹尚未磨灭。

  我腰襟上佩戴的两条绸带,在梦中变作了同心结。

  恐怕自己的心思被他人看出,不敢去折瑶华赠给情人。

  注释

  ⑴适:才。意:当作“忆”。

  ⑵芳:情人留下的体香。

  ⑶书:情人的书信。

  ⑷绮带:绸带。

  ⑸同心结: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二之意。

  ⑹所思:指自己思慕情人的感情。

  ⑺瑶华:琼花,指情人。

  创作背景

  《有所思》为汉乐府《铙歌》名,以首句“有所思”作篇名,描写女子与情人诀

  赏析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才离别,好像是与你分离很久了,这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是一种思想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离别很久了,但情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宛然如在眼前,分离也好似在昨日,这也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感情,就是后一种,谁说“生离”已很久了,还记得才与你分别。“适忆与君别”即文通《古离别》“送君如昨日”意。两句表现了“生离”的痛苦,写得十分细腻。·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这两句承接“适意与君别”,具体写出送君如昨日:我衣服上还留有你的香气,你的书信还握在我的手中。“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这两句表现与意中人结为夫妻的愿望,我腰中所系的两条丝罗绸带,梦中也在想打成“同心结”。这是用比喻来说明结为夫妇,万般恩爱之意。比喻之巧,爱情之深,不言而喻。然而,他不愿轻易把内心秘密告诉对方,所以结句说:“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他常常担心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他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不忍心去攀折她(瑶华)。这是多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多么深沉的爱。然而,深爱而不能吐露,他必须承受痛苦的煎熬。

  这首诗抒写对意中人的深爱,风格细腻含蓄,寄托深远,尤其是心理描写,入木三分,缠绵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从结构上看,全诗共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生离”不久,犹如昨日,思念良深;后四句写欲与“同心结”而“未忍折”,说明思念之苦,颇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之情思。前后两层,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表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忧思,是《有所思》一类抒写男女爱情诗歌中的佳作。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7)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汇总五篇

  作品原文

  饮酒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作品注释

  ①倒裳:颠衣倒裳。这句是说急忙迎客,来不及正著衣裳。

  ②子:指下句的田父,即农夫。与:通欤,语气词。

  ③好怀:好意。这句是说来访的是位好心肠的农夫。

  ④壶浆:用壶盛的酒。疑:怪。乖:背戾。这两句是说农夫提壶酒远道来问候,怪我和时世不合。

  ⑤褴缕:同蓝缕,衣衫破烂。高栖:指隐居。这两句是说穿着褴缕的衣衫住在茅屋之中,这不值得做为你的隐居之所。自此以下四句都是农夫劝说的话。

  ⑥尚同:以同于流俗为贵。一:一本作举。汩(gǔ古):同淈,搅混。汩其泥:《楚辞·渔父》云:“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举世都以随波逐流为高尚,希望你也同流合污。

  ⑦禀气:天赋的气质。谐:合。寡所谐:难与世俗谐合。这句和上句是说深深感激您的好意,但是我本性就难和世俗苟合。自此以下是陶渊明回答农夫的话。

  ⑧纡:屈曲。辔:马缰绳和嚼子。纡辔:回车,指枉道事人。讵:岂。这两句是说回车改辙诚然可以学*,然而岂不是违反了自己的本意而走入迷途?

  ⑨共欢此饮:共同欢饮。驾:车驾,借指道路、方向。这两句是说且一同欢饮吧,我的车驾是不可回转的。即初衷不能改变。

  作品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作品鉴赏

  《饮酒》组诗第九首《饮酒·清晨闻叩门》,是一篇假设问答以表示诗人坚持隐居避世、拒绝仕宦决心的诗作。这首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以及他对“仕”与“隐”的认识和思索。

  诗以清晨的叩门声发端,全篇皆在自然而融洽的气氛中。清早,诗人就听见有人敲门,他急忙起身,连衣服也顾不得穿好,便赶去开门。“倒裳”,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之意,风趣地写出诗人一早急起迎客的匆忙情形。“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问一声来者是谁?原来是一位老农前来问候。“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此两句是诗人以转述的口气说出田父的来意:他提着酒壶远道来探望,为的是怀疑我与时世相违背。紧接四句便记下田父的劝说之辞。这位田父的意思也并非是赞同当时的社会风气,只觉得诗人如此衣衫破敝、居住在低矮的茅屋中,未免太委屈,实在不是高士隐居之地。“繿缕”,同“褴褛”。“尚同”,主张同流合污的意思。“汩其泥”,语出《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意谓姑且与世人同浮沉,不要独清。再下六句,则是诗人对田父的回答,亦可视作作者的自勉之辞:我深深地感谢老人家的善意劝告,但是自己的禀性、气质不能与世俗相谐洽;揽辔回车、再入仕途,诚然可以跟着人家学,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咱们暂且快乐地喝酒吧,我的车是不能回转的!语气虽然谦恭而委婉,但是所表示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决心走隐逸之路的态度,又是何等坚决!“吾驾不可回”,这正是诗人最后的誓言。

  从诗的艺术构思来看,全篇设为问答,与《楚辞·渔父》篇有着相*之处。而且非特形似,神亦似之。从诗的内容来看,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刚正之气,亦正为诗人所继承和发扬。陶渊明虽未像屈子那样“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从田父所言的“繿缕茅搪”看,他的生活也是极其简陋的。所以他的宁守贫贱、绝意仕进,也和屈子一样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之事,如开门迎客,对酒谈天,都写入诗中,而且又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于表面散漫的行文中,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俗的高尚精神。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作品简介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中国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原文

  饮酒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

  ①青松:青松:青翠的松树,因松树四季常青,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东园:陶渊明居所东边的园圃,亦泛指园圃。

  ②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③凝霜:凝结成霜。殄(tiǎn):灭尽。异类:本意是指不同种类,有时也可作杰出的才能。同时,它也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松树之外的其他草木。

  ④卓然:特立的样子。

  ⑤连林:松树连成林。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⑥独树:一株、独棵。奇:一本作知。

  ⑦提壶:壶:指酒壶。提壶,提壶芦,提葫芦挂。此谓提来酒壶。寒柯:树枝,指冬天树木或树干。

  ⑧远望时复为:这是倒装句,应为“时复远望”,有时又远望。

  ⑨梦幻:梦中幻境,多比喻空妄。唐黄滔《祭宋员外文》:“人生梦幻,夫复何言!”

  ⑩何事:为什么。绁: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羁:束缚,拘束。

  译文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掩没了它的奇姿。

  冬天到严霜降百草凋零,只吧那松枝兀然挺立。

  松树连成林倒不为人所留意,唯独一株孤松众人方才称奇。

  把酒壶挂在那寒枝上,一边饮酒一边向远处眺望。

  人生短暂如同梦幻,何必受羁于世俗尘网!

  创作背景

  公元416年,相国刘裕位高权重,具有称帝的野心。那一年秋天,诗人总是闷闷不乐。因为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诗人想到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于是诗人只要弄到酒,就一定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诗人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此诗为第八首。

  作品鉴赏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青松姿态挺秀而美丽。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所掩没。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青松之孤独,也不言而喻。诗人借青松比喻自己,空有才干,却被普通人所遮掩,使当朝统治者没能发现自己。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冬天,严霜降临,众草凋零。这时候,青松挺拔的英姿,常青的秀色,就卓然出现于世人眼前。尽管在春夏和暖的时候,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而随着草势增长,甚至能一时掩没青松。可惜,众草到底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最终还是凋零了。表明在恶劣的政治下,像诗人这样的人格高尚之人,依然能够做到不屈服,而普通人则像众草一般,早已凋零了。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倘若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那么,它的与众不同,便难以给人以强烈印象。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人们这才为之诧异了。正是由于像诗人这样的青松不多,诗人才会令人刮目相看。如果像诗人一样的人太多,那诗人也会泯然众人,无法令人感到惊奇。

  以上六句,单纯运用比兴手法,构成全诗的大半篇幅。青松象征诗人自己坚贞不渝之人格,众草喻指一班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则是譬比当时严峻恶劣之政治气候,都很容易领会。至于“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两句,意蕴深刻,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诚然令人惊诧。而其之所以特异,就在于众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质。倘若园中皆是青松,这一株自然不足为奇了。一位人格高尚之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其实,正是由于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说人格高尚蔚然而为一代士风,则品格高雅的人也不能因此与众不同。可惜士人往往陷溺于私欲,难能“卓然见高枝”。

  最后四句,直接写出自己。“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这句诗说得是,诗人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诗人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关系。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尘羁即尘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

  这首诗上半幅只运用比兴手法,赞美青松的高雅姿态。下半幅运用赋的表现手法,抒发诗人对青松的赞赏,以及珍惜自己人格的情怀。全幅诗篇浑然一体,实际上是诗人自身人格的写照。全诗句句可圈可点,可以说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尤其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二句,启示着如果人人挺立起高尚的人格,则高尚的人格并非与众不同,意味深远,值得珍视。只因诗人坚贞高洁的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的品格,特征相似,所以此诗诗人借青松为自己写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作品简介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8。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9!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0。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1;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12。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13。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14!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15。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16。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17。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18。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19?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20。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21!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2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24。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2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2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27。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8。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2。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33。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4。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35。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36。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7。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8。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39。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40。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1。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42。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43。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44。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45。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46。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47。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48。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49。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50。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51。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52。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53。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54。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55。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56。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57。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58。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59。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60。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61。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62。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63。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64。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65。

  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66;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67。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68。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69!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70。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71。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72。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73。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7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75。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76。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77。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78。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79?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80。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81。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82。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83。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84。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85。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86。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87。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88。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89。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90。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91。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92。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93。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94。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95。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96。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97。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98。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99。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100。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101。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102。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103。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104。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105。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106。

  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107。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108。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109。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110。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111。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112。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113。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114。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15。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6。

  作品注释

  1.兼:加之,并且。比:*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9.邵生:邵*,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10.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11.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2.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13.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14.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15.“九十”句:《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16.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17.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18.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19.“所以”二句: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20.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迅速,极快。

  21.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

  22.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23.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24.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25.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26.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27.已:既。违:违弃,分离。

  28.结庐: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9.尔:这样。

  30.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

  31.日夕:傍晚。相与﹕相伴。

  32.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33.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34.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毁誉:诋毁与称誉。

  35.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36.咄(duō)咄:惊怪声。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37.裛(yì):通“浥”,沾湿。掇(duō):采摘。英:花。

  38.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39.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40.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41.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42.没:掩没。

  43.凝霜:犹严霜。殄(tiān):灭绝,绝尽。异类:指除松以外的其它草木。卓然:高高挺立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44.连林:树木相连成林。众乃奇:大家才感到惊奇。乃,才。

  45.壶:指酒壶。柯:树枝。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的倒装句。意思是还时时向远处眺望。

  46.何事:为什么。绁(xiè):拴,捆绑。尘羁:尘世的羁绊。犹言“尘网”。

  47.倒裳(cháng):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48.好怀:好心肠。

  49.乖:违背。

  50.褴(lán)缕: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泛指破烂的衣服。

  51.尚同:同流合污。汩(gǔ):搅混。

  52.禀气:天赋的气性。

  53.纡(yū)辔(pèi):拉着车倒回去。

  54.讵(jù):岂。

  55.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yú):东海附*。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

  56.迥(jiōng):远。“风波”句: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57.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

  58.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59.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60.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称为仁:被称为仁者;以仁德而著称。《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61.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62.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63.称(chèn)心:恰合心愿。固:必。

  64.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65.裸葬:**埋葬。恶:不好。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66.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67.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68.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69.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70.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71.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72.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邈异境:境界截然不同。

  73.领:领会,理解。

  74.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兀(wù)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ā):比较,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75.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

  76.故人:老朋友。挈(qiè)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77.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78.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79.“不觉”二句: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80.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81.乏人工:缺少劳力帮手。

  82.班班:显明的样子。《后汉书·赵壹传》:“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

  83.悠:久远。少至百:很少活到百岁。

  84.委穷达:犹“委命”。委,听任。穷达,指穷达之命。素抱:*索的怀抱,即夙志。

  85.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86.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87.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88.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89.“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90.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yì):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91.薰:香气。脱然:轻快的样子。萧艾:指杂草。

  92.行行:走着不停。失故路:指出仕。失,迷失。故路,旧路,指隐居守节。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93.“鸟尽”句:《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陶渊明出过力的人。

  94.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学者。嗜(shì):喜欢,爱好。

  95.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96.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97.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98.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99.畴昔:往昔,过去。

  100.投耒:放下农具。这里指放弃农耕的生活。

  101.将养:休息和调养。不得节:不得法。节,法度。馁(něi):饥饿。固缠己:谓陶渊明无法摆脱。

  102.向立年:将*三十岁。渊明二十九岁始仕为江州祭酒,故曰“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指内心为出仕而感到羞耻。志意:指志向心愿。

  103.遂:于是。尽:完全使出,充分表现出来。介然分:耿介的本分。介然,坚固貌。”田里:田园,故居。

  104.冉冉:渐渐。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亭亭:久远的样子。一纪:十二年。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105.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杨朱:战国时卫人。止:止步不前。

  106.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107.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108.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109.“凤鸟”句: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盛世。《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句: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110.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111.“诗书”二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112.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113.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

  114.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115.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116.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作品译文

  我家居无事且少欢笑,加之秋夜已越来越长,偶尔有好酒,便没有一晚不喝。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干杯,瞬间又醉了。酒醉之后,总要挥毫题写几句以自娱。于是,诗句渐渐增多,所写之辞没有加以选择,也无章法次序。姑且请旧友帮忙誊写并稍加编排,以此供欢笑罢了。

  其一

  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其二

  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其三

  儒道衰微*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其四

  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寒风强劲树木调,繁茂青松独不衰。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

  其五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其六

  行为举止千万种,谁是谁非无人晓。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夏商周未多此事,贤士不曾随风倒。世俗愚者莫惊叹,且隐商山随四皓。

  其七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其八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杂树掩其姿。严霜摧调众草树,孤松挺立扬高枝。木连成林人不觉,后调独秀众惊奇。酒壶挂在寒树枝,时时远眺心神怡。人生如梦恍惚间,何必束缚在尘世!

  其九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其十

  往昔出仕远行役,直到遥遥东海边。道路漫长无尽头,途中风浪时阻拦。谁使我来作远游?似为饥饿所驱遣。竭尽全力谋一饱,稍有即足用不完。恐怕此行毁名誉,弃官归隐心悠闲。

  其十一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裸葬又有何不好?返归自然才是真。

  其十二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其十三

  两人常常在一起,志趣心境不同类。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醒者醉者相视笑,对话互相不领会。浅陋拘泥多愚蠢,自然放纵较聪慧。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其十四

  老友赏识我志趣,相约携酒到一起。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父老相杂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不觉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贵?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其十五

  贫居无奈缺人力,灌木丛生住宅荒。但见翱翔飞鸟在,无人来往甚凄凉。无穷宇宙多久远,人世难活百岁长。岁月相催人渐老,已白鬓发似秋霜。我如不是任穷达,违背夙怀才悲伤。

  其十六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其十七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其十八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陶渊明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陶渊明攻伐别国的计谋,陶渊明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九

  昔日苦于长饥饿,抛开农具去为官。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那时年*三十岁,内心为之甚羞惭。坚贞气节当保全,归去终老在田园。日月运转光阴逝,归来己整十二年。世道空旷且辽远,杨朱临歧哭不前。家贫虽无挥金乐,浊酒足慰我心田。

  其二十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虽未遇得太*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中国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作品简介《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8。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9!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0。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1;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12。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13。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14!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15。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16。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17。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18。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19?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20。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21!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2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24。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2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2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27。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8。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2。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33。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4。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35。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36。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7。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8。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39。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40。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1。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42。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43。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44。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45。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46。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47。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48。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49。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50。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51。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52。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53。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54。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55。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56。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57。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58。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59。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60。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61。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62。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63。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64。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65。

  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66;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67。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68。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69!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70。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71。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72。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73。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7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75。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76。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77。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78。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79?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80。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81。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82。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83。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84。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85。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86。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87。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88。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89。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90。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91。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92。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93。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94。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95。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96。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97。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98。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99。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100。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101。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102。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103。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104。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105。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8)

——天净沙·春原文翻译赏析汇总五篇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卷起帘拢,凭栏远望。院中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旁花瓣飞落。

  注释

  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

  阑干:即栏杆。

  帘栊(lóng):窗户上的帘子。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赏析

  这首《天净沙·春》通过选择了早春时节富有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

  “春山暖日和风”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为我们清晰描绘了一幅远山绿林,明媚暖阳,春风和煦,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读着词句,仿佛跟着词人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在这一句里,词人白朴重点突出春天已经来到了的实境,令人无比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词人由远及*,从远处的“春山”推移至*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原作】

  天净沙·春——[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

  天净沙:原作天净纱,越调的常用曲牌,体段短小,*于六言绝句,易于即景抒情。

  阑(lán):阑干。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古诗今译】

  山朗润起来了,风和煦起来了,太陽的脸红起来了。雕栏错落,楼阁林立,帘栊轻挑。院子里,杨柳下,秋千在轻轻的悠来荡去;院子外,晴空里,旷野上,黄莺在婉转地歌唱,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潺一潺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花儿在微微的春风里悄悄地飘落。

  【赏析】

  白朴(12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今存散曲存小令37首。

  这首小令通过选择富有时令特点的.景物,融会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明媚、润泽的春景图。

  “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一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词人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你看,“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读着词句,仿佛置身于明媚的春一光里,眼前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不自觉的就感觉到一种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一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倘若你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一光,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儿呀!再细细地品味品味“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儿,那小院儿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一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儿盎然了。

  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极为朴素的语言文字简洁地勾画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景图。

  20xx年4月8日

  【原作】

  天净沙·春——[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

  天净沙:原作天净纱,越调的常用曲牌,体段短小,*于六言绝句,易于即景抒情。

  阑(lán):阑干。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古诗今译】

  山朗润起来了,风和煦起来了,太陽的脸红起来了。雕栏错落,楼阁林立,帘栊轻挑。院子里,杨柳下,秋千在轻轻的悠来荡去;院子外,晴空里,旷野上,黄莺在婉转地歌唱,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潺一潺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花儿在微微的春风里悄悄地飘落。

  【赏析】

  白朴(12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今存散曲存小令37首。

  这首小令通过选择富有时令特点的景物,融会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明媚、润泽的春景图。

  “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一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词人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你看,“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读着词句,仿佛置身于明媚的春一光里,眼前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不自觉的就感觉到一种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一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倘若你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一光,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儿呀!再细细地品味品味“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儿,那小院儿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一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儿盎然了。

  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极为朴素的语言文字简洁地勾画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景图。

  20xx年4月8日

  作者:白朴

  朝代:元朝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山绿了,阳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风。楼阁上少女凭栏眺望,高卷起帘栊。院子里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有飞舞的春燕,啼喈的黄莺,小桥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飞红。

  注释

  (1)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

  (2)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3)帘栊:窗户上的帘子。李煜《捣练子》:“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赏析:

  白朴现存的散曲作品中,有《天净沙》小令共八首,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共计两组。

  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这支曲子的人物应该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栏杆之旁,帘栊之下,窥探着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细腻,更加秀美。

  这首小令,依靠景物的巧妙排列,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动静结合的写法,增添了生气,也让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感。

  【原作】

  天净沙·春——[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

  天净沙:原作天净纱,越调的常用曲牌,体段短小,*于六言绝句,易于即景抒情。

  阑(lán):阑干。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古诗今译】

  山朗润起来了,风和煦起来了,太陽的脸红起来了。雕栏错落,楼阁林立,帘栊轻挑。院子里,杨柳下,秋千在轻轻的悠来荡去;院子外,晴空里,旷野上,黄莺在婉转地歌唱,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潺一潺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花儿在微微的春风里悄悄地飘落。

  【赏析】

  白朴(12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今存散曲存小令37首。

  这首小令通过选择富有时令特点的景物,融会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明媚、润泽的春景图。

  “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一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词人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你看,“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读着词句,仿佛置身于明媚的春一光里,眼前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不自觉的就感觉到一种怡然与舒畅。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9)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五篇

  望洞庭

  唐朝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望洞庭》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月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绘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月水宁绘、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月*如山”,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月,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山,月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月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山洞庭月上一颗精美绝楼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月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山未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月面,月面*绘无风,犹如铁磨铜山。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月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绘、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月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月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月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山。“山未磨”三字十分形月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绘的景月,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山未磨”以生动形月的比喻补足了“月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月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月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月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月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楼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山、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月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月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赏析二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代·刘禹锡《望洞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1:

  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赏析2:


别离原文赏析汇总五篇(扩展10)

——边城思原文及赏析汇总五篇

  作者:何逊

  朝代:南北代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赏析: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边城思

  何逊〔南北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时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时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正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时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时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时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边城思 南北朝 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边城思》赏析

  诗的前三句写边城之景,作者着意了点染边城春色。

  如果想用寥寥几句就把一幅早春的秀丽景致展现于人们面前,那非得令二字深得其神似之美不可。所谓得神似之美,其要径就是抓住事物特征特征。

  作者首先抓住了早春景物的色彩特征。

  “柳黄”,写出了柳叶苞芽的稚嫩。“黄”字虽然浪漫色彩,但质朴传神,别具风格,就像一叶可以知秋一般,这里,一句“柳黄”也可使人知春。“柳黄”巧妙地交代了季节正值早春时节。

  “水绿”写出了春水的潋滟之姿及照人色彩。

  “水绿”与“柳黄”相映生辉。“水绿”,强调了春的明媚与光彩;“柳黄”,则强调了春色的新鲜与淡雅,这些令人传神地感受道理春天色彩的丰富内涵。

  作者特别重视把握事物状态的程度,以传早春景色的神采。如“吐叶”前冠“未”字,写出了早春之柳树,柔条依依迎风、郁满生机的神韵;“含苔”前以“半”字,写出了苔绿初生、春意方兴的风采。“未吐叶”、“半含苔”句中的“未”和“半”,好就好在它们蓄藏着一种压抑不住的郁郁生气,有一股方兴的锐气。这种生机与锐气,正是早春景观的神韵之所在。

  想以少数字,表达复杂的内容,非有炼字功夫不可。“春色边城动”的“动”字,即,显示了炼字的功夫。

  “春色边城”如何?仅用一字概括其内容。“动”字是再好不过的了。妙就妙在没有用形容词,而是用了动词,它赋予了“春色”、“春意”以生命。“春色”的边城之“动”,令人感动整个大自然复苏中的萌动,诸如柳渐吐叶、苔涨绿池等等,其所含羞的具体内容,是极为丰富和难以尽言的。一个“动”字,而境界全出。

  三句写景,很有章法。第三句,是对第一、二句的总括。第一、二句是具体写,细致地写;第三句则是概括地写,全面地写。第一、二句是“点”,是“个别”;第三句则是“面”,是“一般”。从个别到一般,形象地表现了萌动却渐渐点化出于天地间的春色。

  最后一句,写客思之情。

  前三句,写早春的秀媚,倏然一转,心情陡然黯淡下来,去国怀想之思,蓦地涌上心头,“客思故乡来”,由于思念故乡的山水、亲人,异乡作客之悲,才在心中荡漾开来。对良辰美景,而竟不能移游子之思,是见客思弥坚,故乡之爱不能夺。这种客思,这种深挚的故乡之爱,正是借前三句写景,反衬出来的。这也是作者前三句以景铺开的用意。

  何逊的小诗,对仗十分工整。特别是最后二句,“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句式奇特,两个名词接一个动词,这个动词用得实在好,唯有用了动词,方可点化全句。春色“动”,客思“来”,名词概念借助动词,“活”了起来,有了生命和动感。结句,不说客思跋涉关山,向故乡而去,而说自故乡飞来,语出新境,富于美感。

  《边城思》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原文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赏析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作者简介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原文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赏析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作者简介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