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

首页 / 诗词 / | 2022-06-04 16:48:52 诗词鉴赏

《将进酒》诗词鉴赏1

  原文

  宋代: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注释

  将进酒:实名《小梅花》。“将进酒”是作者改题的新名。

  “今人”句:顾况《短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顾况: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岸头沙”三句:顾况《短歌行》:“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蒹葭:一种像芦苇的草。

  “黄埃”句: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

  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时*则开,时乱则闭。

  六国扰:指秦末复起之齐、楚、燕、韩,赵、魏。

  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

  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这四人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

  “驰单车”二句:《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欲废太子,吕后为保住太子地位,让太子卑辞修书派人请四皓,四皓应请而至。单车:指使者。

  “裂荷”句:芰荷制衣为高士之象征。语出《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此处说“裂荷焚芰”,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语本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裾:衣服的前襟。

  高流:指阮籍、陶渊明、刘伶、王绩等。

  端:真。

  “二豪”句: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见刘伶《酒德倾》。刘伶: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

  鉴赏

  此词是作者在饱经人生忧患之后对历史、社会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抉择。历史、社会是虚幻变化的:古人的坟墓变成了今人的耕田,昔日的江河流水如今变成了村落住上了人家:社会动乱又太*,太*了又动乱:整个人生又是那么劳碌奔忙,疲惫不堪,就像长安道上人无水马无草的倦客。在这虚幻变化的社会历史中,摆在作者面渐的只有荫条路:一是遁入深山做隐士,一是沉入醉乡做酒徒,因为仕进之路早巳堵塞。而追思往古,历史上的所谓高人隐士多属虚伪,君不见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一度以隐居深山不仕新朝而名扬四海,可不久就撕下伪装住进了侯门。看来唯一的人生选择只有像刘伶那样沉入醉乡;旋浪形髌,且尽生前一杯酒,也不管死后有无名。不过,作者表面上看破红尘,实质上他难以看破,也难以真正忘名,不然他就不会这么激愤了。

  自然界的变化,一般比人事变化迟缓。如果自然界都发生了变化,那人事变化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这首词一上来的六句,也是就自然与人事两方面合写这个意思。词句用顾况《悲歌》“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时流水今人家”,而略加增改。前三句写陆上之变化,墓已成田(用《古诗》“古墓犁为田”之意),有人耕;后三句写水中之变化,水已成陆,有人住。下面“黄埃”二句也从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来,接得十分陡峭。看了墓成田,水成陆。他们依旧为了自己的打算,不顾一切地奔忙着。函谷关是进入长安的必由之路。关开关掩,改朝换代,然而长安道上还是充满了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歇拍用一问句收束,讥讽之意自见。

  “六国扰”,概括了七雄争霸到秦帝国的统一,“三秦扫”,概括了秦末动乱到汉帝国的统一。“初谓”四句,是指在秦、汉帝国通过长期战争而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被卷进去了。词人说,他最初还以为商山中还留下了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这四老。谁知道经过统治者写信派车敦请以后,就也撕下了隐士的服饰,一个跟着一个地穿起官服,在帝王门下行走起来了。(商山四皓最初不肯臣事汉高祖,后被张良用计请之出山,保护太子,见《史记·留侯世家》。南齐周彦伦隐居钟山,后应诏出来做官,孔稚圭作《北山移文》来讥讽他,中有“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之语。又汉邹阳《上吴王书》中句:“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这四句专写名利场中的隐士,表面上很恬淡,实则非常热中。隐居,只是他们的一种姿态、一种向统治者讨价还价的手段,一到条件讲好,就把原来自我标榜的高洁全部丢了。上面的'“初”字、“遗”字和下面的“裂”字、“焚”字、“接”字、“曳”字,不但生动准确,而且相映成趣,既达到嘲讽的目的,也显示了作者的幽默感。不加评论,而这般欺世盗名的人物的丑态自然如在眼前。

  “高流”以下,正面结出本意。《醉乡记》,隋、唐之际的王绩作,《酒德颂》,晋刘伶作,都是古来赞美饮酒的著名文章。在《记》中,王绩曾假设“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反,死葬其壤,*以为酒仙。”在《颂》中,刘伶曾假设有贵介公子和搢绅处士各一人,起先反对饮酒,后来反而被专门痛饮的那位大人先生所感化。高流,指阮、陶、刘、王一辈人,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末三句是说,酒徒既外生死、忘名利,那么公子、处士这二豪最初不赞成刘伶那位先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肯定阮、刘等,也就是否定“长安道”上的“倦客”、“裂荷焚芰”的隐士。(“生忘形”,用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死忘名”,用《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均与“高流端得酒中趣”切合。)方伯海《〈文选〉集成》评《酒德颂》云:“古人遭逢不幸,多托与酒,谓非此无以隐其干济之略,释其悲愤之怀。”此词以饮酒与争权势、夺名利对立,也是此意。

  此词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而发出的不*之鸣。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那样一些统治者及其帮忙、帮闲们的鄙视,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由于阶级性和世界观的限制,他又只知道向“醉乡”中逃避,即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又显示了这种进步意义的局限性很大。

  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来描写历史上那些一生忙着追求权势和名利的人,占了此词的大部分篇幅。但起笔却从人事无常写起,这样,就好比釜底抽薪,把那些热衷于富贵功名的人都看得冷淡了,从而为下文揭露这些人的丑态埋下伏线,同时也为作者自己最后表示的消极逃避思想埋下伏线。

  张耒《〈东山词〉序》曾指出贺词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袂,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此词和前几首截然不同,也可证明此点。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苏轼的作品在词坛出现以后,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

  创作背景

  《将进酒·城下路》创作于嘉佑年间。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总是不断地争城夺地,至少也是争名夺利。这种争夺的结果,不但使广大人民遭殃,也使统治阶级中某些道德和才能出众的成员受到压抑和排斥。贺铸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将进酒》诗词鉴赏2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解:

  1、将:请。

  2、会须:正应当。

  3、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4、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玉:梁戴嵩《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馔:吃喝。

  5、陈王:三国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6、*乐:*乐观。

  韵译: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

  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

  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乐观宴饮寻欢,

  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

  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

  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将进酒》诗词鉴赏3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品赏析

  【注释】:

  陈王:即

  曹植

  ,

  曹操

  的第三子。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阅读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1)

——《将进酒》诗词鉴赏合集五篇

  《将进酒》诗词鉴赏 1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品赏析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S《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S)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将进酒》诗词鉴赏 2

  原文

  宋代: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注释

  将进酒:实名《小梅花》。“将进酒”是作者改题的新名。

  “今人”句:顾况《短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顾况: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岸头沙”三句:顾况《短歌行》:“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蒹葭:一种像芦苇的草。

  “黄埃”句: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

  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时*则开,时乱则闭。

  六国扰:指秦末复起之齐、楚、燕、韩,赵、魏。

  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

  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这四人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

  “驰单车”二句:《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欲废太子,吕后为保住太子地位,让太子卑辞修书派人请四皓,四皓应请而至。单车:指使者。

  “裂荷”句:芰荷制衣为高士之象征。语出《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此处说“裂荷焚芰”,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语本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裾:衣服的前襟。

  高流:指阮籍、陶渊明、刘伶、王绩等。

  端:真。

  “二豪”句: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见刘伶《酒德倾》。刘伶: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

  鉴赏

  此词是作者在饱经人生忧患之后对历史、社会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抉择。历史、社会是虚幻变化的:古人的坟墓变成了今人的耕田,昔日的江河流水如今变成了村落住上了人家:社会动乱又太*,太*了又动乱:整个人生又是那么劳碌奔忙,疲惫不堪,就像长安道上人无水马无草的倦客。在这虚幻变化的社会历史中,摆在作者面渐的只有荫条路:一是遁入深山做隐士,一是沉入醉乡做酒徒,因为仕进之路早巳堵塞。而追思往古,历史上的所谓高人隐士多属虚伪,君不见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一度以隐居深山不仕新朝而名扬四海,可不久就撕下伪装住进了侯门。看来唯一的人生选择只有像刘伶那样沉入醉乡;旋浪形髌,且尽生前一杯酒,也不管死后有无名。不过,作者表面上看破红尘,实质上他难以看破,也难以真正忘名,不然他就不会这么激愤了。

  自然界的变化,一般比人事变化迟缓。如果自然界都发生了变化,那人事变化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这首词一上来的六句,也是就自然与人事两方面合写这个意思。词句用顾况《悲歌》“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时流水今人家”,而略加增改。前三句写陆上之变化,墓已成田(用《古诗》“古墓犁为田”之意),有人耕;后三句写水中之变化,水已成陆,有人住。下面“黄埃”二句也从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来,接得十分陡峭。看了墓成田,水成陆。他们依旧为了自己的打算,不顾一切地奔忙着。函谷关是进入长安的必由之路。关开关掩,改朝换代,然而长安道上还是充满了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歇拍用一问句收束,讥讽之意自见。

  “六国扰”,概括了七雄争霸到秦帝国的统一,“三秦扫”,概括了秦末动乱到汉帝国的统一。“初谓”四句,是指在秦、汉帝国通过长期战争而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被卷进去了。词人说,他最初还以为商山中还留下了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这四老。谁知道经过统治者写信派车敦请以后,就也撕下了隐士的服饰,一个跟着一个地穿起官服,在帝王门下行走起来了。(商山四皓最初不肯臣事汉高祖,后被张良用计请之出山,保护太子,见《史记・留侯世家》。南齐周彦伦隐居钟山,后应诏出来做官,孔稚圭作《北山移文》来讥讽他,中有“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之语。又汉邹阳《上吴王书》中句:“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这四句专写名利场中的隐士,表面上很恬淡,实则非常热中。隐居,只是他们的一种姿态、一种向统治者讨价还价的手段,一到条件讲好,就把原来自我标榜的高洁全部丢了。上面的“初”字、“遗”字和下面的“裂”字、“焚”字、“接”字、“曳”字,不但生动准确,而且相映成趣,既达到嘲讽的目的,也显示了作者的幽默感。不加评论,而这般欺世盗名的人物的丑态自然如在眼前。

  “高流”以下,正面结出本意。《醉乡记》,隋、唐之际的王绩作,《酒德颂》,晋刘伶作,都是古来赞美饮酒的著名文章。在《记》中,王绩曾假设“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反,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在《颂》中,刘伶曾假设有贵介公子和�|绅处士各一人,起先反对饮酒,后来反而被专门痛饮的那位大人先生所感化。高流,指阮、陶、刘、王一辈人,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末三句是说,酒徒既外生死、忘名利,那么公子、处士这二豪最初不赞成刘伶那位先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肯定阮、刘等,也就是否定“长安道”上的“倦客”、“裂荷焚芰”的隐士。(“生忘形”,用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死忘名”,用《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均与“高流端得酒中趣”切合。)方伯海《〈文选〉集成》评《酒德颂》云:“古人遭逢不幸,多托与酒,谓非此无以隐其干济之略,释其悲愤之怀。”此词以饮酒与争权势、夺名利对立,也是此意。

  此词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而发出的不*之鸣。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那样一些统治者及其帮忙、帮闲们的鄙视,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由于阶级性和世界观的限制,他又只知道向“醉乡”中逃避,即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又显示了这种进步意义的局限性很大。

  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来描写历史上那些一生忙着追求权势和名利的人,占了此词的大部分篇幅。但起笔却从人事无常写起,这样,就好比釜底抽薪,把那些热衷于富贵功名的人都看得冷淡了,从而为下文揭露这些人的丑态埋下伏线,同时也为作者自己最后表示的消极逃避思想埋下伏线。

  张耒《〈东山词〉序》曾指出贺词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袂,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此词和前几首截然不同,也可证明此点。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苏轼的作品在词坛出现以后,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

  创作背景

  《将进酒・城下路》创作于嘉佑年间。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总是不断地争城夺地,至少也是争名夺利。这种争夺的结果,不但使广大人民遭殃,也使统治阶级中某些道德和才能出众的成员受到压抑和排斥。贺铸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将进酒》诗词鉴赏 3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解:

  1、将:请。

  2、会须:正应当。

  3、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4、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玉:梁戴嵩《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馔:吃喝。

  5、陈王:三国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6、*乐:*乐观。

  韵译: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

  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

  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乐观宴饮寻欢,

  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

  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

  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将进酒》诗词鉴赏 4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乐观,喝著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将进酒》注释

  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主人:指宴请李白的人,元丹丘。

  恣(zì):纵情任意。谑(xuè):戏。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裘(qiú):皮衣。

  尔:你。销:同“消”。

  《将进酒》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后。黄锡��《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之气。

  《将进酒》鉴赏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开篇“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方法作者经常用,比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三首・其二》)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需要大写的。于是,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纯粹是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极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说富贵“不足贵”,乃是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说古人“寂寞”,其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寂寞”,所以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是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很多,而为何偏举“陈王”,这又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都是谢安这些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当中,“陈王”曹植与酒联系得比较多。这样写便有了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之气。此诗开始似乎只涉及人生感慨,而不染指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己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说回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了。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又以三、五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将进酒》赏析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己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深知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的道理,把人生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黄河之水、镜中白发,都引起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其思考,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对时光匆匆流逝及人生短暂的哀叹惋惜,而是在更高层面关注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果说曹操把其感叹和忧思浓缩在一滴朝露上,那么李白则是将之寄托于江海。任何个人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区别只在于你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足迹的深浅。人既然存在,他就不得不存在。人既然活着,他就不得不活着。既然存在,既然活着,就应当做点什么吧。在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己存在的价值所在。因此,可以说李白是一个具有历史情怀的人。他的思考和忧虑,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还针对个体。他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的消极的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应当积极把握现实人生,努力创造自己价值。如果仅仅从诗句字面上作出负面的解读,则显得十分肤浅,也难得诗旨,违背了“诗仙”本意。

  强烈的自信以及狂傲不羁的处世态度是李白极具个性的一面。“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才天生也,天授我才,必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敢自许“天生我才”,放眼古今,恐怕惟李白一人而已。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乃是大唐帝国的文化心理,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李白对自己充满信心,丝毫也不怀疑,甚至于认为获得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是理所当然后的事,是天命所归。因此他敢在天子面前撒狂,敢叫高力士提鞋,更不在乎钟鼓馔玉,千金散尽。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个体,才华故然天授,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其狂放不羁的凭靠。实质上,这也是李白的一个悲剧性格因素。当自己实现的强烈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是根本就未能得到满足时,矛盾和痛苦也就产生。需求越强烈,矛盾越深,痛苦愈盛。李白不可能走得出自设的性格陷阱。

  李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尽管才高八斗却难以如愿。上层官僚的排挤和打压使得他不得不远离政治。面对这种施不开手脚的窘境,李白也许感到很意外,“惟才是用”的政策之外,原来还有另一股力量左右着。这让他颇觉郁闷,心理上承受着来自现实厚重的压抑感,这迫使他作出了强烈的反弹,即承袭魏晋之风,以一种独特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愤嫉和不满。“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以喝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暂时忘却政治人生的失败,在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李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与当时的酒文化有关,但他嗜酒如命甚至不要命,则是因为其个人遭遇。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喝酒本为排忧,却反如火上加油。李白一头栽进了酒坛子,在他看来,也许真的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了。李白的任性放纵,李白的自己麻醉,实际上仍是由于他对现实的绝望。他选择的是一条慢性自杀之路。

  尽管如此,绝望的李白并不是消沉堕落的李白。当酒成为他人格的一个部分,李白寻找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就是这个时候,李白根本不可能离得开酒了。然而他终究是血肉之躯,常期浸泡在酒精中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酒中仙”最终也难逃“酒中鬼”的宿命。李白一生与酒相随,借酒浇愁,恃才放狂,笑傲江湖,深得魏晋风度;他纵酒任性,挥洒文字,慷慨豪迈,是对现实政治的强有力的嘲弄与讽刺。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杯复一杯,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醉矣!后面皆为“酒话”,却是李白心声。俗语说:酒后吐真言。李白趁醉将满腹真言全盘吐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追求高级层面的精神生活,藐视庸俗的物欲和感观刺激。宁愿长醉而不愿清醒,因为所见皆俗物,不堪入目:权奸当道,能才委屈,宫廷声色犬马,歌舞升*,只顾追求享乐。李白鄙视这样的生活,自然不能与此类人同道。他有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一方面蔑视官僚们的庸俗,一方面对自己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无可奈何。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是李白自己安慰之言罢了。他自比圣贤,志颇清高,既与俗人不能共舞,从古圣贤那里倒可觅得知音。李白是寂寞的,但他又难忍寂寞,所以便学陈王曹植斗酒十千,不作圣贤作酒仙。即便如此,他仍至始至终在出世入世间痛苦徘徊。入世不得也不甘放弃,心中仍有期待;出世也难,求仙访道终成空,名山大川走遍也不能彻底脱离俗世。

  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三回头”。强烈的自己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李白对待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李白将自己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及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已然大醉!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真是肝胆欲裂,写尽内心的痛楚和绝望。诗篇落脚一个“愁”字,纵横捭阖之势,慷慨豪迈之气,倏然收归,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是李白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次总结。叔本华说,“使我们生存充满烦恼与苦痛的东西,无一不是出自时间无休止的压迫。”具有历史情怀的李白就在时间无休止的压迫中唱出了生命的绝望之歌――《将进酒》。

  《将进酒》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将进酒》诗词鉴赏 5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品赏析

  【注释】:

  陈王:即

  曹植

  ,

  曹操

  的第三子。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2)

——《将进酒》鉴赏实用5份

  《将进酒》鉴赏 1

  唐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恬静;也是“渔舟逐水爱山青,西岸桃花夹古津”的委婉;还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深沉,而我却更喜欢李白《将进酒》的激情豪放。

  让我带你们走进《将进酒》这首诗,去感受其中的伤悲吧!在李白做这首诗的时候,他居然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己达八年之久。他当时与友工岑勋到元丹岳家去做客,三人登高酒宴,他借酒消愁,做诗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让我带你们领略《将进酒》这首诗中的欢悦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是一个由“悲”而到“欢”的转折。“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赐金放还又怎样,可看诗人是何等自信。

  让我带你们走进《将进酒》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悲愤吧。“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这一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和悲愤,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绝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関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让我带你们走进《将进酒》这首诗,体会诗人的狂傲吧。“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写到这里,诗人便酒后吐真言、吐狂言了。“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娇君酌。”从这句看起来,诗人酒兴很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锁万古愁。”即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赛物——“五花马”、“千金裘”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

  此诗是饮酒诗中的奇葩,一朵在酒文化中生出的旷世奇花。如果把中国古典文学的世界比成浩瀚的苍穹,那么唐诗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巨星。如果把中国古典诗词比成巍峨的山峦,那么唐诗就是诗歌群峰中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让我们用心去领悟古典文学的源远流长吧!

  《将进酒》鉴赏 2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一波又起。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却无可奈何的情态。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没有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来突出隐喻,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 “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此时郁郁不得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时候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再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其二》),古时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希望“*交王侯”的,而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李白借冯谖的典故比喻自己的处境。这时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自我理想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筵宴中展示的痛快气氛,诗句豪壮。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李白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称自己有管仲之才,诸葛亮之智却没人相信,所以说古人“寂寞”,同时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情愿醉生梦死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三国诗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写洛阳饮宴时说:“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尽管身怀利器,抱负不凡,却在政治上受到来自亲哥哥魏文帝曹丕的打击,郁郁不得志。“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 “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将进酒》鉴赏 3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我们学*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等诗,在高中第五册的第五单元还专门安排了李杜诗歌单元,学*了《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

  【原文再现】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素材评析】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将进酒》鉴赏 4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纵情任意。谑(xuè):戏。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言少钱:一作“言钱少”。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尔:你。销:同“消”。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纵情任意。谑(xuè):戏。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言少钱:一作“言钱少”。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尔:你。销:同“消”。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纵情任意。谑(xuè):戏。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言少钱:一作“言钱少”。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尔:你。销:同“消”。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译注参考:

  1、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xx :3-4 .

  2、 李静 .唐诗宋词鉴赏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xx :60-61 .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 显示全部

  鉴赏

  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 显示全部

  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 显示全部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将进酒》鉴赏 5

  将进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朝:早晨。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须:应当。尽欢:纵情欢乐。千金:大量钱财。还复来:还会再来。且为乐:姑且作乐。会须:应当。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倾耳:表示注意去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乐:*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zì):放纵,无拘无束。谑(xuè):玩笑。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尽管。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

  ⒃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夫。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⒄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之气。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3)

——《将进酒》 教学设计3篇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怀

  (一)大家先听录音,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二)1学生自己读2遍(大声读、旁若无人的读);2齐读

  (三)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

  ——激动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欢”和“乐”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哪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快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另外,同学们感受一下,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那么这四个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诗歌中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狂放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种——愤慨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狂放转为愤恨然而愤恨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

  “呼儿将出换美酒”

  正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四次感情变化:由愤恨再转回到狂放,而这种狂放比刚才的还要狂,是一种癫狂

  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五次感情变化:由癫狂转回到愁苦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4)

——《将进酒》教学反思3篇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然而,现代中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对诗歌难以产生亲*之感,这不得不让语文老师费尽心思。

  那么诗歌教学究竟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但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朗诵者通过朗读传达出的又是对诗歌不同的解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何不从比较朗读入手,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中悟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再用自己的朗读去表现对诗歌的理解。

  于是,我从众多的朗读录音中选择了濮存晰和焦晃的朗诵。

  在讲授前两句诗,我先让学生自己揣摩其中的情感并在诗中标注重音、停顿、升降调等符号接着学生们自由朗读,之后再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结果学生们发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后三字要重读,声音要洪亮,气势要充沛,后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后三字要收束有力,这样才能表达出黄河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直走东海的气势。

  随后,在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时,学生们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焦晃读得激情澎湃符合李白豪迈积极的性格,有的认为濮存晰读得悲伤凄凉,体现出了李白苦中作乐的真实情感我趁势引导学生,不论读得悲切也好,激昂也好,李白的人生观都是积极的,我们不能把“人生得意须尽欢”两句误以为是李白的沉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亮出的才是李白的人生价值宣言学生们听后大受鼓舞,用洪亮的声音再次齐声朗读,那感觉与前面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连我都被感染了。

  接下来,在讲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时我请学生们自读,可学生怎么也读不出感觉,我就用李白曾两次入京,又两次见弃的经历启发学生,他们终于品味出了其中包含的激愤之情不少学生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讲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学生们却怎么也读不出愁的滋味,于是我就让他们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一经对比,学生们发现濮存晰读的愁绪更浓,愁中又带有悲壮之意,而焦晃则读得斩钉截铁几乎不用我提问,大家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读我顺势让学生们从全诗入手,体会一下“愁”的内涵,为何用“万古”来形容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发现李白的万古愁,愁的是怀才不遇,但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封建时代多数才子的共同命运,再加上人生苦短,稍纵即逝,这愁就显得更加深沉学生们顿时醒悟,就开始模仿濮存晰的朗读,一遍又一遍,终于读出了愁之深,愁之广。

  整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比较好的方面体现于开头的导入部分,能够让学生温故知新,简洁明了的引入课文上课的板书设计好,驾驭课堂的能力好不足的方面则体现于我把教学重难点把握在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 体味诗人情感的跌宕起伏,在分析诗歌时把情感分析过细,过于透,从而削弱了诗歌的意境,让学生不能更好的品味诗歌。

  《将进酒》这首诗是千古名篇,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要想上好这堂课,真的很难。诗歌教学究竟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深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所以我看了《百家讲坛》——“诗仙李白”、“诗歌唐朝”,《唐之韵》——“一代诗仙”等视频,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李白。在此基础上我反复揣摩每一句诗、每一个词,把备课的归属点定位在李白的诗歌魅力和人格魅力上。我决定以读为基本线索,重在对诗歌进行理性思考,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诗人的情感。

  可以肯定的几点:

  1、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刻意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环节,而是按学生活动的自然生成来推进课堂,并没有严格的划分各环节的时间。

  2、老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因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丧失。老师投入激情去带动学生,用鼓励和赞许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在总结提升阶段,老师的主导地位尤显重要,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课堂的亮点。

  课堂效果总体上来看还可以,但仍有不少遗憾:

  1、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

  2、诵读指点不够到位。老师在诵读指导上如蜻蜓点水,如落实到具体词语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3、这首诗本应让学生当堂背诵,但由于时间关系,设计的背诵环节没来得及进行。

  总的看来,我个人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备课的过程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从中悟出的很多东西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都爱读李白的诗,而且觉得读起来很过瘾。李白诗歌的洒脱豪放就像青春对禁忌的叛逆让人快意,究其深一层次的原因,李白的诗歌里是有一种生命的状态的。这是我们年轻时最渴望达到的,不是伦理,不是爱情,不是法律,不是道德,是一个生命对完成生命过程的渴望。在教学时不应仅局限于他的风格、性格的度量,满足于主题的探讨,更应在生命追求上多一些探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一定会给我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思考。

  一、“人文之本”——古诗词的归宿

  诗词体现着很多文化价值,它可以内化为“素养”的积淀。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在设计教学时,我特别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强化和引导。

  1。 梳理情感的发展脉络,窥探诗人的诗兴与性灵

  李白的诗往往有点不遵守人间规则,难怪所有评论李白诗的人,到最后都说“瞬息千里若有神助”。所以,李白的诗难工摹,最不可学。他的情感可以随时随地的转,他的诗兴可以随时随处的燃。这首诗除让我们看到狂放愤激外,还让我们看到华丽背后的愁。此处,恰恰是可以辐射的地方。我总结提问道:我们在李白的很多诗中都看到了他的自负、孤独,即使常常面对最豪华的物质。但我们也很少会看见他悲哀愁苦到底,他总会给生命一个巨大的希望。本诗是如何体现的?学生通过对其他诗作的回顾,看到了他精神世界里自信等一些积极的东西。

  2。 哲学性的思考诗情,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

  人往往在凝视时间时,才容易对生命进行领悟。李白也感受到了时间的压迫性,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在“将进酒,杯莫停”的豪饮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极其显露的享乐主义倾向。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归结里,那么我们对于人性的理解就多了些武断。所以我让学生结合古今认识和个人经验来谈我们对生命的选择和担待。课堂上学生的确触思如泉涌,曹操、苏轼、辛弃疾、晏殊等人成了学生热议的对象。在人物、诗词的品评中,学生对生命的看待也多了一些选择。

  但是反观教学,我引导学生在人文性的解读探讨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简单的问题重复化,深入的问题单薄化。引用蒋勋老师的话说“单纯在文学上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关注文化,只有整个文化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学才能应运而生。我们一直在做文艺,其实是没用的。因为大的文化框架不完整,文学会无所依附。”,那么我想教师在教学时多一些对文化的忧患意识,多一些对格局的关注,始终是大有裨益的。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还能够建构起学生的思维框架,何乐而不为呢。

  二、“反复吟咏”——古诗的立足点

  这首诗本就是可以在生活中大声唱出来的,它又是首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劝酒歌,所以在设计时,我试图在民间化、民俗味的氛围营造中,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诗歌的学*。课堂上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参与到了行酒令唱酒歌的活动中。

  在品读的过程中,还是有太多遗憾的。为了课程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了学生的迁移思考多些体现,我剥夺了学生的大量诵读时间,因此诵读只流于形式,无法贯穿始终。

  三、“定位不等于定向”——诗无达诂

  上完这节课,总觉得欠缺一些东西的植入。在和组内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后,我也做了深入的整理和反思,我认为是少了一些诗人个体差异性的比较。在我们的文学中,激情常常被压抑,会以比较含蓄的方法处理,而李白是唯一能把激情释放出来的人。我们总会把李白创造出的风格迥异的诗歌形式归结为他的情感饱满、洋溢到形式无法容纳,所以有了这样浪漫而不拘泥的表达。因而,也就完全认为是他洒脱狂放的个性使然。那么,若要论及个性,他的个性可不是这一两个词语能概括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在诗人不同诗歌的比较中扭转对诗人的定向认识,丰富对诗人、时代的多元化看待。比如在《月下独酌》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骄傲到喝酒只跟月亮喝,他的孤独在和宇宙的对话中消解了。《蜀道难》简直将浪漫诗发挥到了极致,他不是在写文字,他会把我们带到视觉和听觉的震荡中。写《将进酒》的李白豪迈粗犷,而写《长干行》的李白却成了一个哀怨的女子。所以他生命的丰富性就在于他能够多样的转换角色,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大唐”的豁达、包容以及时代文化的多样性。

  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汉语诗人是李白,他的诗被翻译成很多语言,他的创作不仅将汉语诗推到了极致,而且抵达了其他语言系统。他创造了许多我们今天都在用的成语,即使他用到了典故,我们依然能够读的明白晓畅。因此,激发引导学生读李白的不同类型的诗作,也应是我们教学的波及点。

  当然,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遗憾,我们才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创造。反思是促进教学成效的有力武器,我想,努力思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是师生共同的追求。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5)

——将进酒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诗歌情感变化,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借助“酒”意象的解读,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

  2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由诗歌、李白、导入本节内容。

  2、出示学*环节浅读——品读——深读

  读诗亦如饮酒,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二、诗歌学*

  (一)、浅读——读出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2、单个朗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点评

  3、齐读

  提示:读李白的诗,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开胆来旁若无人,这样才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4、多媒体听读

  (二)、品读——读出情感变化

  1、引入:一个人心情不同,场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么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可谓“豪饮、狂饮”。

  2、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劝酒呢?甚至要长醉不醒呢?再走进诗歌,感受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分组讨论、交流。(读出相关的诗句)

  点拨:悲——“欢”——愤——狂

  小结: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悲也好,愤也罢,都磨钝不了李白内心澎湃的激情和经世济民的大志,他还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宣言,悲愁之中不失万丈豪情,

  3、指名朗读(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最能代表你们各自最高水*的选手朗诵《将进酒》,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李白丰富复杂的情感。)

  (三)、深读——读出内心境界

  1、引入:话剧《李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江边,一个小孩在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开玩笑地说:“你还呼儿?!”小孩说,太白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何为“万古愁”啊?小孩问完,周围一片寂然。李白没有回答,只是泪流满面。

  虽是无知的童言,却值得我们深思,李白的这种种矛盾纠结,只能说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为什么说是“万古愁”呢?到底什么是“万古愁”呢?也许我们不能穷尽这个答案,但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二呢?

  讨论、交流、回答———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结,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理想的、对现实不麻木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愁。这愁包含了对人生短暂、功名不立、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慨叹。这种愁绪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后的人有,甚至我们身上都有这种愁绪。

  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吗?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三、课堂小结

  李白为诗而生,为酒而生。酒,成就了李白;李白,丰富了酒的内涵。唯李白,方显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万丈,在李白的杯中,酒发挥得淋漓尽致,飘香流芳。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诵全诗,穿越时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扬的文字中流淌的万丈豪情,与李白同销万古愁!

  四、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再次感受豪迈的风格。

  五、附:板书设计

  豪迈

  六、教学反思(课后待续)

  【设计思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吟咏和诵读从而领悟古典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读出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 。《将进酒》时而奔放,时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诗情由悲壮转欢乐,继而愤激,再转狂放,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这首诗感情变化明显,学生容易进入吟咏和体会情感的体验阅读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节奏的轻重缓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因声求气,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由悲壮转欢乐,继而愤激,再转狂放的内在情感的变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学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显示诗句)

  *诗人大多爱喝酒,喝酒想起吟诗,吟诗想起喝酒,所以由酒产生了很多好诗。喝酒作诗最杰出的首推李白。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写到李白喝酒吟诗的诗句呢?(学生说诗句)

  杜甫有一首《酒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不见》这首诗中又是这样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余光中先生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可见,李白好饮,也善饮,而且他把饮酒和吟诗紧密联系起来了。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将进酒》来走*他的诗酒人生。

  二、自由朗读,把握诗意

  (边读边结合课本注解,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后,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2、老师和学生补充、整合答案。(多媒体显示)

  这是一首劝酒诗,写的是诗人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怀。

  三、听听美读,说说感受

  (一)美美地听——初步体会诗歌的句式和节奏的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多媒体播放《将进酒》的配乐朗诵,同时,展示于本诗相关的画面,如李白狂歌图、黄河奔流图等。) (二)轻松地说——请说说在听完配乐朗诵后你对本诗的句式和节奏的变化的整体感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补充整合答案)

  明确:1、句式:以七言为主,有长短变化。

  2、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奔放而流畅。

  四、多样诵读,品味诗情

  (一)第一层

  (多媒体显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老师范读.

  2、 让学生说老师范读出的感情。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壮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

  因此,这一层要读出“悲壮”的感情来。(一开始要读得颇有气势,节奏要迅疾,后来渐渐缓慢生悲)

  3、齐读第一层。(读出“悲壮”之情)

  (二)第二层

  (多媒体显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请一名学生范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能体现感情的词语,并揣摩该范读同学对这一层的处理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他朗诵得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鉴;不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诵中体现出变化。)

  2、边评价边范读。(读得好还是不好?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请试一试)

  明确:这一层能体现感情的词语有:“尽欢”、 “必有用”、 “还复来”、 “为乐”、 “三百杯”和四个短句等。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所以应 该读出“欢乐”的感情来(情绪高昂,节奏逐渐加快)

  3、齐读第二层。(读出“欢乐”)

  (三)第三层

  (多媒体显示)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6)

——将进酒的读后感实用5篇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李白的一首《将进酒》,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上进之心。何需苦叹时运之不济,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不需因一时的失败而总是否定自己。人生在世,九十九次失败,一次成功,何必苦恼。失败越多,经验积累的越多,或许失败了许多次,但总是会有成功的'一次,与其愁眉苦脸地对待失败,不如满怀总会成功的自信,对待下一次的考验。爱迪生这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他失败次数之多是令我们难以想象的,若换做一般人,大概尝试了几次,失败了几次,就撒手不干了,但爱迪生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他相信下一次会成功,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他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没有因失败否定否定自己,他的坚持,他的自信,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赞叹。不必怨天怨地,踏实地做好自己;不必伤心苦恼,微笑面对下一次,成功总会来临。

  功名利禄,素来为人所恶,却又是素来为人所求的的,有用之材,不为其所苦。“人生得意须进欢,莫使今樽空对月”。追求自己所爱所好,不为身外之物忧心劳神,只为在失败的过程中得到其以外的乐趣。不用在意结果,纵使千般无奈万般愁,依然“人生乐时直须乐”。只专心做自己喜爱的事,在某一方面自己做不好,不热衷,但在另一方面,总会发现自己所想,自己所喜欢并且能将它做好的事情,并确定其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为之而不懈努力,就能有上有所成就,李煜,一代亡国之君,可以说,他没有做君主的才能,致使一国沦陷,自己也成为了阶下囚。但他却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朗朗上口的辞赋,亡国之前的词绮丽柔靡,亡国后的冷清凄凉,极富感染力,表露出他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他写词的才华,令人注目。若非生在帝王之家,李煜也许能成为一代词人,留下更多歌风咏雪的著作。李煜在作词上的成就,表明了他对事物的喜爱,并将它们以词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境,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以求得心中的*静,虽不能“人生得意需尽欢”,也能找到自己所爱之事,寄托自己的忧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光也如这般的一去不返。“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苦短。我们应该懂得去珍惜。如今的我们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更要努力奋斗拼搏。“劝君吸取少年时。”我们不该为了一时的贪玩而失去了我们自身的前程!

  谪仙李白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励志着多少中华儿女。天下没有无用之人。不需因一时的失败而去否定自己。人生在世。想要成功。怎能不经历挫折。怎能不会有失败。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此我们与其对着不如意的事而愁眉苦脸。不如满怀信心的去面对下一次考验。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就是如此。他经历了一千零九次的失败换来了一次成功。证明了65岁创业并不晚的精神。这是现在多少人不能够做到的。许多的人为了一两次的失败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以为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黑暗。毫无光明。为何不学学像山德士这样的精神。不因失败而否定自己。继续自己的坚持。自信。踏实的努力下去。用自信的微笑面对下一次。成功就在前方!

  古往今来。功名利禄向来是许多人们追求的方向。为了这些许多的人们愿意放弃仁义道德。违反法律。得到了暮年之时后悔莫及郁郁终生。这是何必呢?何不像青莲居士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今樽空对月”那样洒脱呢?

  在这复杂而漫长的人生中。每一瞬的感受与经历又是如此短暂。昙花一现。既然过去我们无法改变。未来无法预料。那么珍惜现在的美好便更显得不可或缺。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踏实。生存本身就是一种上天的恩赐。于其上的形态各异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不过是空气中的几缕芬芳。不如用一种*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自己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命运劫数。挖掘其间每一点快乐与珍惜生命的缤纷。

  每个人都有一个如李白说的“金樽”。只是智者们把它倒满对月酌饮。而庸者们却在月下看着空空的被子胃然生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匆匆来匆匆去。人生何须争夺太多?追逐太多?为了所谓的虚名而劳累伤神大半身。错过美好的风景。李煜作为一名亡国之君。可以说他没有治世之能。而在他的人生中又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朗朗上口的词赋。他的写词才华令人注目。若非他生在帝王家或许会成为一名如谪仙那样的一代诗人吧!李煜作词表达出了他的心境。抒发自己的感慨。虽不可“人生得意须尽欢”也是找到了可寄托自己忧思的事。

  金钱、权利。难道这些就能够体现出自身的才能吗?“钟鼓馔玉不足贵。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一代诗先。被小人暗算。被皇帝逐出京城。可是他并没有消沉。而是抱着一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一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心态。为后人留下不知多少不朽的诗作。难道这些比不过金钱。权利?“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不正是李白成就诗仙的拔尘的人格和蔑视权利富贵的一种傲岸精神吗?让我们相信自己的才能。向着梦想前进。不为身外物的羁绊。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选择对的路走下去。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将进酒》内容多写饮酒放歌,他展现出一幅几位朋友围在桌旁一起饮酒闲谈,唱歌的图案,李白他曾享受着富贵的生活。但在长安也遭受排挤,后来被唐总放逐出京。于是漫游梁、宋、齐、鲁。《将进酒》诗篇发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狂飙突起之势,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紧接着又通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暗示了时间流逝之快,唱出了深沉的感慨,抒发人生短忽,功名难建的苦闷,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告诫我们要相信自己,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也有想不开的事情。当他们的失败打击他们时,他们则失望,灰心丧气,认为话在世上也没有用,但是他们错了,他们没有想到这句话。人不会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了解我们的长处,让它继续发扬下去,找到我们的短处并克服它,而且我们要挖掘我们的潜能。

  “人生得意须尽欢”人活在这世上,要活的有意义而且充实。西方的人们就注重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不要整天哀怨这一切。想想看人的一生又有多长呢?张海迪姐姐她是顽强生存享受生活的乐趣,她让生活变的更充实,我们应在有限的生命里,让我的人生呈现出他的丰富多睬,而不是虚度年华。

  “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李白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的描写,也体现了他珍惜他所拥有的时光,人生是短暂的又是漫长的。但是我们无论它的长短都要珍惜,我们正处于青春期,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我们要努力学*,不要浪费所拥有的分秒宝贵的时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使男儿读书时”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奋力拼搏。“劝君惜取少年时”时间是不会倒流的,它一去不复返。

  诗人身为唐代的一员,那时正于封建社会,他之所以爱喝酒。因为世间的不公,大多令他不满意之事。他则哀叹发愁,这就使他借酒消愁愁更愁。然而在他饮酒时诗兴大发,便写下了诸多关于酒的诗篇,唐代社会的兴衰灭亡,造成了李白这样一个豪放的性格。

  《将进酒》全诗节奏明快,句式参差,韵律跳跃,抒发汹涌奔腾的郁愤悲慨,表面饮酒豪放不羁,实则苦闷无奈,深沉之悲凉以豪语出直。诗中直见诗人秉性、气度、情操。烘托出拔尖的人格力量和蔑视富贵的傲岸精神,其感情如东海波涛,澎湃激越。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李白的一首《将进酒》,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上进之心。何需苦叹时运之不济,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不需因一时的失败而总是否定自己。人生在世,九十九次失败,一次成功,何必苦恼。失败越多,经验积累的越多,或许失败了许多次,但总是会有成功的一次,与其愁眉苦脸地对待失败,不如满怀总会成功的自信,对待下一次的考验。爱迪生这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他失败次数之多是令我们难以想象的,若换做一般人,大概尝试了几次,失败了几次,就撒手不干了,但爱迪生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他相信下一次会成功,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他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没有因失败否定否定自己,他的坚持,他的自信,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赞叹。不必怨天怨地,踏实地做好自己;不必伤心苦恼,微笑面对下一次,成功总会来临。

  功名利禄,素来为人所恶,却又是素来为人所求的的,有用之材,不为其所苦。“人生得意须进欢,莫使今樽空对月”。追求自己所爱所好,不为身外之物忧心劳神,只为在失败的过程中得到其以外的乐趣。不用在意结果,纵使千般无奈万般愁,依然“人生乐时直须乐”。只专心做自己喜爱的事,在某一方面自己做不好,不热衷,但在另一方面,总会发现自己所想,自己所喜欢并且能将它做好的事情,并确定其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为之而不懈努力,就能有上有所成就,李煜,一代亡国之君,可以说,他没有做君主的才能,致使一国沦陷,自己也成为了阶下囚。但他却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朗朗上口的辞赋,亡国之前的词绮丽柔靡,亡国后的`冷清凄凉,极富感染力,表露出他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他写词的才华,令人注目。若非生在帝王之家,李煜也许能成为一代词人,留下更多歌风咏雪的著作。李煜在作词上的成就,表明了他对事物的喜爱,并将它们以词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境,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以求得心中的*静,虽不能“人生得意需尽欢”,也能找到自己所爱之事,寄托自己的忧思。

  许多年前我就读了李白的《将进酒》,并且很快就背下来了。这种歌行体诗歌,虽然不像律诗绝句那么工整,简洁,但比律诗、绝句更自由活泼、畅快淋漓。在自由和畅快的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愁绪、自信和才气。一次又一次地感慨着:“有才气,真好。”

  将进酒,无非就是劝酒词。这种家长禁止、老师批评、配偶反对、社会声讨的行为经李白一说一写,竟然能成为千古绝唱。俗人喝酒喝多啦,只能是酒鬼,能睡、能吐、能哭、能笑、能骂人、说废话、发酒疯。李白喝多啦,却能“斗酒诗百篇”万人传颂,把自己喝成“酒中仙”。这种境界,只有李白这种有大才的'人才能达到。有才气,真好。酒,就成了他表现才气的催化剂。

  一般人喝酒浇愁发牢骚吹嘘自己,往往挺烦人的。可李白不是一般人啊。有这分非凡的才气撑着,人家怀才不遇喝也有情可原愁也愁之有理。人家“会须一饮三百杯”是豪放;“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气势;拿“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是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家连歪理邪理都能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连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和“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都能成为“将进酒,杯莫停”的理由。不但堂而皇之写,而且还能如此深入人心,令许多人读出许多感慨,引起许多共鸣,人家连头都是纵穿古今的“万古愁”。有才气,真好。怎么做都对,怎么说都有理。

  自然我们今天也不用上什么万古愁啦,只有找准目标,持之以恒,努力提高自己的才气,各种展示*台都欢迎我们光临,胆气和自信也会随之而来,大量粉丝也会蜂拥而至,我们就爱怎么豪放怎么豪放,爱怎么潇洒怎么潇洒。李白的《将进酒》早已告诉我们:“有才气就有实力,有才气就有魅力。”有才气,真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将进酒》诗词鉴赏3篇(扩展7)

——《将进酒》有感优选【五】份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李白的一首《将进酒》,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上进之心。何需苦叹时运之不济,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不需因一时的失败而总是否定自己。人生在世,九十九次失败,一次成功,何必苦恼。失败越多,经验积累的越多,或许失败了许多次,但总是会有成功的一次,与其愁眉苦脸地对待失败,不如满怀总会成功的自信,对待下一次的考验。爱迪生这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他失败次数之多是令我们难以想象的,若换做一般人,大概尝试了几次,失败了几次,就撒手不干了,但爱迪生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他相信下一次会成功,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他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没有因失败否定否定自己,他的坚持,他的自信,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赞叹。不必怨天怨地,踏实地做好自己;不必伤心苦恼,微笑面对下一次,成功总会来临。

  功名利禄,素来为人所恶,却又是素来为人所求的的,有用之材,不为其所苦。“人生得意须进欢,莫使今樽空对月”。追求自己所爱所好,不为身外之物忧心劳神,只为在失败的过程中得到其以外的乐趣。不用在意结果,纵使千般无奈万般愁,依然“人生乐时直须乐”。只专心做自己喜爱的事,在某一方面自己做不好,不热衷,但在另一方面,总会发现自己所想,自己所喜欢并且能将它做好的事情,并确定其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为之而不懈努力,就能有上有所成就,李煜,一代亡国之君,可以说,他没有做君主的才能,致使一国沦陷,自己也成为了阶下囚。但他却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朗朗上口的辞赋,亡国之前的词绮丽柔靡,亡国后的冷清凄凉,极富感染力,表露出他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他写词的才华,令人注目。若非生在帝王之家,李煜也许能成为一代词人,留下更多歌风咏雪的著作。李煜在作词上的成就,表明了他对事物的喜爱,并将它们以词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境,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以求得心中的*静,虽不能“人生得意需尽欢”,也能找到自己所爱之事,寄托自己的忧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是谁,站在黄河之巅,对酒当歌,用双手去释怀那颗狂热的心?

  是谁,倚在破檐之下,痛饮狂歌,用金樽去装满那满杯的愁闷。

  又是谁,豪情壮志,狂放不羁,像一阵冲天的号角惊震大地。

  一袭白衣,几壶美酒。良辰美景,一首首激荡的诗歌便橫空出世,石破天惊,如同一束光极穿越了千年划破天空,烙下了永不泯灭的印迹。李白来了,带着一壶浊酒而来,他是被滴涕的仙人,满腹才华。来到人间,只为世间美景,壮丽山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便金樽空对月。那该是怎样的雄魂,造就了他的豪情壮志!

  奇哉!壮哉!一首《将进酒》诉出了多少人的夙愿。来吧!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来吧!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是积绪千古的愁,那是流离万世的情,一首歌如同的一声悦耳的雷鸣,惊破耳膜,划开混沌的天际。那时世界便拥有了一丝黎明的曙光,照亮心扉。酒逢知己千杯醉!李白遇知己,岂只千杯足矣!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难道李白这旷世奇才,真的找不到用人之地吗?

  黑暗,黑暗!世间除了酒,除了山水,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那微茫的光亮呢?这朝廷,就如一面残损的铜镜,将光明拒之度外。

  陈王昔时宴*乐,半洒十千恣欢谑。壮志难酬,为曹植,更为自己。将进酒,叹息世道的不公;将进酒,诉说一世的坎坷。这酒,化作一股激流,融入我那沸腾的血液之中,久久不能散去。

  醉吧,醉吧!梦里是一个繁华的尘世,像仙镜般烟雾缭绕。梦醒之后,便又是一个崭新的明天,便又是一段未知的旅程。

  拿起酒,便又继续前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豪情满怀,胸怀壮志,浪漫豁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古传颂,不愧为诗仙,可是仕途失意,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长衣飘落,转身离去,任你荣华富贵,我定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何等的放浪不羁。

  但我更爱他的自我肯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虽已被赐金放还,为朝廷所弃,但并为此而成论颓废,只要“人生得意”就“须尽欢”,跳出一般读书人的顾影自怜,还才不遇的情结,从而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多面形象。

  “君独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诗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种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架势,好像黄河之水从遥远的天际滚滚而来,为以下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下伏笔,引起下文。

  李白的诗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所想着的事情,极其夸张,一旦诗兴大发,豪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一生酷爱饮酒作乐,与酒为伴,内心中所渴望的是“但愿长醉不复醒”,是醉话,是无奈之语,亦是激愤之语,又有谁能够了解呢?

  他的满腹才华,不得舒展,他的放浪不羁,无人欣赏,但他的乐观自信,以及他一生所感而写下的千古名句,就在我面对前方岔路,迷惑彷徨时,给我带来力量去面对选择,不再逃避,看清前方的道路。

  考试的事宜,成绩的下滑,无疑把我推入深秋的树林里,落叶飘落,我就像捡起落叶的那个人,摇头苦笑。

  而却在那个普通的黄昏,我独自静静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张开手臂,想让夕阳的余晖温暖我懒散冰凉的心,我眼中的夕阳,虽仍然用尽最后的光芒,暖暖地呵护着大地万物,但还是一点一点地沉下去。我不禁在心里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太阳也有疲惫的时刻,也终有不再辉煌的时刻,也终有被黑暗笼罩的时刻。

  似乎是不忍看到夕阳的沉沦,我伤感地抬起了头。然而,刹那间,我震惊了,在那广阔无垠的天空,布满了炫烂多姿的晚霞,那是太阳的余晖在顽强地燃烧,我冰凉的心,在那神圣的一刻,接受了夕阳与晚霞的隐去,心好像变得温暖起来,目光也同样变得柔和,闭上了双眼,静静的感受着圣神的洗礼。

  再次睁开眼,似乎看到一个长衣飘飘,把酒临风的人,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但他满脸的自信,眼神中同样的坚定征服了我。

  曾几何时,我的脸上失去了自信,我被那些文字,可恶的数字和字母给征服了,我不甘心就这样下去。风中,那人---李白,惊讶疑惑充斥着我的大脑,他就这么看着远方,风中传来他隐隐约约的声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我无声地默念在心中,眼前的景象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好像是过眼云烟,从未出现。但是绝不是这样,只有我自己知道,即使我一无所有,处在最低潮,只要我心中有信心,我依然能拼,能搏,能够拥有那醉人的一缕的光辉,留下绚丽的那一抹彩霞。

  那天,过路上的行人,他们都能够看见一个女孩,面对西下的夕阳,面对绚烂的晚霞,扬起了嘴角,看着远方。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欣赏豪迈之情,喜欢浪漫瑰奇,于是便喜欢上了青莲居士笔下的飘逸豪放。深深痴迷于深深烙在脑海里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如时光飞逝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苦短以至青丝朝暮白如雪。这是何等的情愁浓重,又是何等的悲哀啊?岁月是复杂而漫长的,却也是简单而短暂的。每一个瞬间的经历与感受如昙花一现,珍惜每分每秒的美好又是多么重要。我们无须活在昨日里悲伤困惑,也不要为了明天而苦苦等待,我们只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留住每一刻的经历,无论是苦亦或者是乐。

  从古至今,功名利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身外之物,又是多少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去追求的方向?倾尽所有去争夺功名利禄,放弃仁义道德,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到最后只落得追回莫及而郁郁终生。为了功名利禄抛弃了一切,也只能换得被一切抛弃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而诗仙李白在面对“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时,还是选择了“诗酒自适,浪迹天下”。功名利禄不是他的追求和向往,所以此生宁愿纵酒天涯,而人们为何就不能如青莲居士一般有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般的豪放洒脱呢?淡泊名利,才能体会到人生中不一样的精彩。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千百年来激励着不计其数的中华儿女。而现在的你可能正被残酷的现实压的喘不过气来,但是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呢?与其为了现实而愁眉苦脸,怨天尤人,倒不如勇敢地去直面残酷而又黑暗的现实。我们都需要坚信:天地造就出来的人,必定有他的用处,天下没有无用之人,即使千金散尽了也一定会重新再来。要相信,抵挡过狂风大作,冲过大雨滂沱,,走过暮雪皑皑,迎来的一定是阳光明媚。坚定不移地向前方迈进,相信自己,最终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钟鸣鼓响饮食如玉又有何珍贵的呢?当时的李白对于那些结营私党,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表示浓厚的鄙夷,对于那些人的黑暗卑污的行径深表憎恨,所以宁愿用酒醉来麻痹自己逃避世事,但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他想要建立立业来成就自己。于是便在这矛盾中徘徊交错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就如许多人一样,在面对现实的黑暗与残酷时,只会选择“把酒言欢”而不愿清醒。整日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纠结徘徊,以致渐渐感到迷茫,陷入痛苦。总是幻想着借酒消愁,可酒醉真的能消愁么?不,那不过是一种逃避的做法,酒醒了之后仍然需要面对现实。而我们更加应该以清醒的状态去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和挫折,迅速地摆脱困境走出矛盾,越战越勇,永不言败!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无奈,现实总是在冲垮那微弱的自信,截断涌流的坚强,让我们不禁去怀疑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总是一味地埋怨人生的不公而不愿继续前行,总是在逃避着伤痛,让时间把伤痕隐藏起来。其实,真正的解脱是勇敢去面对那些“不公*”,这样才能坦诚地生活。

  细看一本小说,欣赏一篇诗文,选取一段文字,书写自己的人生。“将进酒,杯莫停,”静待与好友知己畅聊过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盛唐诗坛中名家辈出,其中令我最佩服的是诗仙李白。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漫游中度过的。因为李白*生素好酒,所以才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他的诗风豪放而脱俗,且诗歌主要以抒情为主,真实的反映了他向往自由的心境。这几点可以从他的代表作――《将进酒》中体现出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觉得人在开心、高兴、得意的时候,就一定要喝酒,且自纵情欢乐;而如果再伤心、悲痛、失意的时也可以借酒消愁,千万不要让金杯空流岁月。大志男儿定能成就大业,黄金尚可失而复得,抛洒前两有何足可惜?啊!快快屠羊宰牛,来玩它个痛快,为了这次相聚,我们不醉不归!这首诗下面还有几句: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意为:主人说着些什么?没那么钱?没关系!把我这匹五花的马,千斤的狐裘,都去换成酒,酒,酒!让我们把所有的忧愁都融化在酒里吧!

  这几句诗句就可以看出诗人李白对酒的痴迷――饮酒为乐,自由自在地过日子,不把其他的事情放在心上,觉得只有喝酒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我十分的赞赏李白,也十分喜欢他所写的诗,但是,他的一些想法我是不赞成的。

  我认为人,既然活在了这个世界上,就要对自己负责任,不能天天饮酒作乐,花天酒地,而是要认认真真的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自己的一切……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记者在吉林市街头看到一位女鞋匠在补鞋,她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鞋匠,但却有许多人围在她身旁嘘寒问暖,有的拿衣服,有的拿食物。记者奇怪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女鞋匠,怎么有那么多人来人关心她?带着疑问,记者便上前打听,那个女鞋匠沉默了,掏出了一张诊断书。记者刚盯了一眼,立刻愣住了,诊断书上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肺癌!

  记者采访过许许多多癌症患者,那些癌症患者大多态度悲观,只有极少数乐观主义者。记者抬起头问:“患了癌症,你怎么还能这样乐观面对,还出来赚钱?”那个女鞋匠凄然一笑,说:“既然这病已经发生了,那么谁也无法去改变,只能做你必须做的事,我占了人间的一条命,就必须为它负责到底!”周围一群众抽噎地说:“多好的一个人啊!,她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便把每天所赚的钱捐给红十字,自己却把别人吃剩的饭盒……,唉,多好的一个人啊!”记者听完,眼角湿润了,他毫不犹豫地把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硬塞给那个女鞋匠。当记者离开时,耳边还老萦绕着女鞋匠说的话:“我占了人间的一条命,就必须为它负责到底!”

  逍遥的日子,人人都想要拥有,可以整天无忧无虑的。但是,人在世上就不可一帆风顺,总有挫折范文正公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不能整天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要为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活出精彩人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