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诗词6篇

首页 / 诗词 / | 2022-09-28 00:00:00 诗词

《春望》诗词1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赏析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颈联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从这首诗的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时作,作者想起登临古城的所见所感,想见沧海桑田的巨变,唏嘘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诗。联系诗人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创作背景,可知这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长期感情积淀的爆发。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哲学成就——唯物主义倾向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法大行”的时候,社会上“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颠倒,人不能胜天,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法小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不清,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他认为,在法大行的社会里,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人们就会说,祸福决定于人的行为,与天没有关系。在法大弛的社会里,是非颠倒过来,赏恒在佞,罚恒在直,人们对不合理的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他又认为,当“理明”时,人们就不会讲“天命”;当“理昧”时,就不会不讲天命。刘禹锡从法弛和理昧来解释有神论产生的根源,可谓见解独到,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在所写的《天论》三篇中,力求把柳宗元与韩愈的论战深入下去,进一步探索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自然),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点,“交相胜”,“还相用”。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春望》诗词2

  古诗原文

  *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译文翻译

  *坦空旷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满是绿意,

  早晨的莺鸟在远方的树林间啼鸣。

  阳光晴和,洒落在潇水与湘水的岸边沙洲,

  云朵断续不接,飘扬在岣嵝山的小峰上。

  得道成仙是无从盼望的,世间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处。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万里之外,卒于苍梧之野的舜帝英灵。

  注释解释

  零陵: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汉建零陵郡。隋文帝灭陈,统一南北,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零陵即永州。

  潇湘:湖南潇水和湘江的合称。潇水出自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狗山南麓,湘水出自广西兴安越城岭海洋山,二水自永州芝山苹岛汇合,自湘江发源地至衡阳,谓之潇湘,而大部分在永州境内,因而永州也有潇湘之称。

  渚(zhǔ主):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岣嵝:衡山的主峰。

  岑(cēn):岑崟(yín),山高峻貌。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兮。”此为岣嵝山之高峻。

  仙驾:驾,特指大禹的车。《辞源》:“古代神话传说,禹在此(岣嵝峰)得到金简玉书。”

  凝情:凝,凝聚,集中,这里指怀着深情。

  景慕:崇敬景仰。

  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

  阴:通荫。

  诗文赏析

  唐代后期由于人烟稀少,蔡家机场一带的湘江东岸尚未开垦耕种,为一片*野。“晓莺啼远林”,进一步说明此片*野面积广阔,一片葱绿的草地。地势低*的湿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适林木生长,林木多分布*野边缘丘陵上,故曰“远林”。

  “潇湘渚”即巴洲滩,诗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达巴洲滩。此时已早晨七八点钟,一个大好晴天,适宜诗人深入民间访问,考察风土民情。“云断岣嵝岑”,岣嵝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为祝融峰。此句意含诗人北望长安,视线被“衡山”所挡。这是诗人曲折表达受迫害的贬谪心情。古史相传,大禹曾驱车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传说中的上古圣人之一。此句暗指唐宪宗效法先圣尧舜治理天下。“世途非所任” ,应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反映诗人一心报国无门,被贬南荒之地,时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历史责任而不可能,诗人多么盼望皇帝召其北归。诗的最后两句切题,舜帝南巡野死九嶷。诗人一向以邀尧舜为师,表明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备此种历史责任感,所以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这两句诗实写苍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宪宗以兴尧舜之风为己任,能召回永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实现政治革新。这仅仅是诗人的主观愿望,此句蕴含诗人多少相思泪!

  柳宗元26岁中博学鸿词科,步入仕途,“超取显美”,任礼部员外郎,虽是六品京官,却有资格参加早朝议事。现在身处逆境,成了被禁锢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这是一般被贬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觉做到的。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进步思想本质,才能理解诗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间之举的缘由。“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诗的落脚点在一个“阴”字上,其实还是空望一场,但又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激情,这是历史上进步文人的共同心态。

  这是首次发现柳宗元贬永十年,第一次写于今冷水滩区管辖地域的诗,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初步认定《零陵春望》写于元和四年春。此时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护伞,所以他的行动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长安的心情更急切。这一时期柳宗元写了一些信向长安亲友求助,设法返回朝廷,这是诗人写《零陵春望》的内心企图。由于唐宪宗及保守派对柳的歧视,致使柳宗元贬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职,反而贬到岭南柳州而客死任所。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报国无门,这是*历史上许多进步人士的共同命运!

《春望》诗词3

  原文: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无端的烦恼,相忍的滋味实在让人受不了。对着明镜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泪空垂,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风啊!你知道不知道!换一种说法,就是写花儿已开满枝头,可是见到春花反而引发相思之情,自己泪流满面,那传递住处的春风,可曾告诉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满枝”,诗一开头就劈空而来,似情奔涌,似相思爆发,骇人心目,给人以悬念。“那堪”写诗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这里的“那堪”有两层意思:“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先是情人分离两地相思,本已不堪;继而,偏偏春色恼人,满枝鲜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却不能圆!这就怄得她更加不堪,绪新思,一齐迸发花愈好,情愈真;景愈美,思愈切;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深’《《古今词论》)。情景互移,于是,坠入‘思悠悠、恨悠悠”的不尽相思之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花满枝’本是春天景色的典型写照:大地回春,风光宜人,万物欣欣向荣,枝头繁花锦簇正是情人结伴相邀,游春赏花,留恋春景的大好时光,何以我们的诗人反乎寻常,要炭呼忍受不了呢?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这满园春色’惹起了她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诗人以面对明镜梳妆打扮,问春风知道不知道她心中的相思苦淫之情作结,戛然而止,给诗添上了无穷的缠绵悱侧的哀伤情调。既写面对明镜自已打扮的情景,又抒发了心中无限的相思情―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情意绵绵动人肺腑。对此,裔耀华先生有一段精彩解释:“朝起临甓晓妆,不知是镜中映出了窗外景色,还是照出了她憔悴的容颜,又引起她对影伤怀,禁不住双双玉箸簌簸而下,情思百结,莫可名状:花期虽好,徒奈我一人独赏?对镜梳妆,又为谁打扮?无限衷曲,诉与谁听呢!这不堪承受的一切,终于使诗人呼出:春风啊,你知不知道我相思之苦?亲人啊,你晓不晓得我为你憔悴到了这般模样!’这里,拟人、借代、双关、设间,多种修辞手法融为一体,不尽的“春望’之中,说尽了主人公难耐的孤独凄凉同时也寄托了她无限的寂寞与企望。”

  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唐代身为乐妓、女冠而又才情不凡的女诗人,虽然凭借她的美丽聪慧和才情风度能够得到文人才子的赞赏和青睐,但她却像是无根依附的浮萍,她早已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根基,尽管她大胆执著地追求美好爱情生活,但最终却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她用手中诗笔,写下了许多自己情感上的挫折与失意。

《春望》诗词4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5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春望》诗词6

  (一)

  暖阳弥漫春季时光

  午后,那个背影徜徉季节转角

  闯入我的内心

  久久不愿离去......

  (二)

  最是那一种温柔的记忆

  激荡起情感的波澜

  扩散到遥远的回忆

  渐渐远去

  说不清它在哪里......

  (三)

  爱,很简单

  因为有你

  爱,很艰难

  也因为有你

  爱恨交织中

  看不清你的容颜

  只剩模糊的双眸

  你到底在哪里......

  (四)

  喜欢在春季的暖阳中等待,在模糊的思绪中,说不清到底在等待什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或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背影。

  漫步春季时光,守着岁月回忆曾经的爱与恨,过往的喜与悲。

  当爱成为一场无言的结局,用什么可以释怀情感的伤与痛,等待的隐忍与坚守。

  似乎仅仅是爱,因为爱,无怨无恨;因为爱,用时间延续到地老天荒。

  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淡定。

  没有你的日子,我懂得了爱的内涵。

  爱,在时光深处幻化成痛。


《春望》诗词6篇扩展阅读


《春望》诗词6篇(扩展1)

——《春望》诗词 (菁华5篇)

《春望》诗词1

  (一)

  暖阳弥漫春季时光

  午后,那个背影徜徉季节转角

  闯入我的内心

  久久不愿离去......

  (二)

  最是那一种温柔的记忆

  激荡起情感的波澜

  扩散到遥远的回忆

  渐渐远去

  说不清它在哪里......

  (三)

  爱,很简单

  因为有你

  爱,很艰难

  也因为有你

  爱恨交织中

  看不清你的容颜

  只剩模糊的双眸

  你到底在哪里......

  (四)

  喜欢在春季的暖阳中等待,在模糊的思绪中,说不清到底在等待什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或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背影。

  漫步春季时光,守着岁月回忆曾经的爱与恨,过往的喜与悲。

  当爱成为一场无言的结局,用什么可以释怀情感的伤与痛,等待的隐忍与坚守。

  似乎仅仅是爱,因为爱,无怨无恨;因为爱,用时间延续到地老天荒。

  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淡定。

  没有你的日子,我懂得了爱的内涵。

  爱,在时光深处幻化成痛。

《春望》诗词2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赏析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颈联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从这首诗的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时作,作者想起登临古城的所见所感,想见沧海桑田的巨变,唏嘘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诗。联系诗人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创作背景,可知这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长期感情积淀的爆发。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哲学成就——唯物主义倾向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法大行”的时候,社会上“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颠倒,人不能胜天,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法小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不清,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他认为,在法大行的社会里,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人们就会说,祸福决定于人的行为,与天没有关系。在法大弛的社会里,是非颠倒过来,赏恒在佞,罚恒在直,人们对不合理的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他又认为,当“理明”时,人们就不会讲“天命”;当“理昧”时,就不会不讲天命。刘禹锡从法弛和理昧来解释有神论产生的根源,可谓见解独到,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在所写的《天论》三篇中,力求把柳宗元与韩愈的论战深入下去,进一步探索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自然),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点,“交相胜”,“还相用”。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春望》诗词3

  古诗原文

  *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译文翻译

  *坦空旷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满是绿意,

  早晨的莺鸟在远方的树林间啼鸣。

  阳光晴和,洒落在潇水与湘水的岸边沙洲,

  云朵断续不接,飘扬在岣嵝山的小峰上。

  得道成仙是无从盼望的,世间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处。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万里之外,卒于苍梧之野的舜帝英灵。

  注释解释

  零陵: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汉建零陵郡。隋文帝灭陈,统一南北,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零陵即永州。

  潇湘:湖南潇水和湘江的合称。潇水出自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狗山南麓,湘水出自广西兴安越城岭海洋山,二水自永州芝山苹岛汇合,自湘江发源地至衡阳,谓之潇湘,而大部分在永州境内,因而永州也有潇湘之称。

  渚(zhǔ主):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岣嵝:衡山的主峰。

  岑(cēn):岑崟(yín),山高峻貌。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兮。”此为岣嵝山之高峻。

  仙驾:驾,特指大禹的车。《辞源》:“古代神话传说,禹在此(岣嵝峰)得到金简玉书。”

  凝情:凝,凝聚,集中,这里指怀着深情。

  景慕:崇敬景仰。

  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

  阴:通荫。

  诗文赏析

  唐代后期由于人烟稀少,蔡家机场一带的湘江东岸尚未开垦耕种,为一片*野。“晓莺啼远林”,进一步说明此片*野面积广阔,一片葱绿的草地。地势低*的湿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适林木生长,林木多分布*野边缘丘陵上,故曰“远林”。

  “潇湘渚”即巴洲滩,诗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达巴洲滩。此时已早晨七八点钟,一个大好晴天,适宜诗人深入民间访问,考察风土民情。“云断岣嵝岑”,岣嵝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为祝融峰。此句意含诗人北望长安,视线被“衡山”所挡。这是诗人曲折表达受迫害的贬谪心情。古史相传,大禹曾驱车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传说中的上古圣人之一。此句暗指唐宪宗效法先圣尧舜治理天下。“世途非所任” ,应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反映诗人一心报国无门,被贬南荒之地,时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历史责任而不可能,诗人多么盼望皇帝召其北归。诗的最后两句切题,舜帝南巡野死九嶷。诗人一向以邀尧舜为师,表明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备此种历史责任感,所以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这两句诗实写苍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宪宗以兴尧舜之风为己任,能召回永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实现政治革新。这仅仅是诗人的主观愿望,此句蕴含诗人多少相思泪!

  柳宗元26岁中博学鸿词科,步入仕途,“超取显美”,任礼部员外郎,虽是六品京官,却有资格参加早朝议事。现在身处逆境,成了被禁锢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这是一般被贬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觉做到的。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进步思想本质,才能理解诗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间之举的缘由。“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诗的落脚点在一个“阴”字上,其实还是空望一场,但又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激情,这是历史上进步文人的共同心态。

  这是首次发现柳宗元贬永十年,第一次写于今冷水滩区管辖地域的诗,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初步认定《零陵春望》写于元和四年春。此时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护伞,所以他的行动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长安的心情更急切。这一时期柳宗元写了一些信向长安亲友求助,设法返回朝廷,这是诗人写《零陵春望》的内心企图。由于唐宪宗及保守派对柳的歧视,致使柳宗元贬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职,反而贬到岭南柳州而客死任所。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报国无门,这是*历史上许多进步人士的共同命运!

《春望》诗词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惊:使……惊动。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

  家书: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给家庭写的信。(当时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

  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春望》诗词5

  古诗原文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通过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一个聊字点出了诗人初登楼台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接着是纵望所见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落梅,池边春笋。”正是冬尽春来的象征。面对这春天滋育出来的新鲜生命,诗人怎能不心荡神骀!这时,诗人耳边又响起泉水潺潺的声音,顿时联想到它飞溅时的汹涌,又不禁领受到高山在旁的飘渺之感,整个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于是引发出一声感叹:“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本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而并不愁;但到“花飞尽”的时节,不仅意味着万木凋零,而且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这样,诗人的“畏”也就不仅仅是惜春伤时,而且带有对有限人生的深沉感伤。此诗在处理内在心理节奏上很有特色,堪称佳作。


《春望》诗词6篇(扩展2)

——《春望》读后感3篇

  《春望》选自杜甫写的《全唐诗》,杜甫是宋朝的一位现实主义的爱国诗人,字子美,字号是少陵野老。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3月,当时正是安史之乱,诗人在景色明媚的暮春三月,目睹百姓被叛军屠杀、抢劫的各种悲惨的场面,由此感慨万千。于是作者就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诗歌《春望》开始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当时山河依旧,物事人非,虽然是草木欣欣,但印入诗人眼中的却是满目凄凉。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一片凄凉的叹息。”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在极度伤感的情况下,看到花都想流泪,听见了鸟的叫声都会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地描绘出了战火纷飞连绵,已经打了三个月还不停,在这时想要得到一封家书比得到万金还难,头发变白了还很稀疏,就是白发也所剩无几了,连簪子也插不上去。这几句诗把国事和家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诗人憎恶战争、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精神。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我生在和*年代,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条件,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如果我生在战争年代,没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条件,我会变得怎样?所以我应该珍惜这个学*的机会,努力学*。

  今天我在网上看见了我要写的作文主题,其中一个便是引用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泪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是让我非常的感动。

  以前我也知道去多杜甫的诗句,但只是背不是很了解。但这次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杜甫草堂,在导游的解说下是我对杜甫的诗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在杜甫草堂的一个展厅—大雅堂里面就有杜甫的《春望》。今天回想起导游对这首是诗句的解说时仍旧让我激动不已,在当时的唐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眼见山河依旧在,但却是过破而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热爱祖国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而写下的诗句。

  今天的我生活在美好的和*年代虽然体会不了当时,作者那样的心情,但是我却更加的感激让我们幸福。生活的先辈们,正是因为无数先辈们用自己的血水和泪水才换得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先辈们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就不会有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给我们讲生动的课程......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惯,练就一身本领,长大以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所有历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开头两句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颈联又因远观、*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春望》诗词6篇(扩展3)

——《春望》说课稿菁选

《春望》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望》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 教材分析

  《春望》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四首中的一首诗歌。该单元是围绕着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的。本单元总共5篇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的不同文章和体裁来阐释爱国情怀这一主题,而《春望》这篇是通过我国古代诗歌来展示我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经被叛军安禄山占领,长安城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 教学目标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1个课时

  三 教法和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

  抵:值 浑:简直 胜:承受 簪:zān

  (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

  (3)分析讲解诗歌

  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

  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

  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 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

  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1,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

  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

  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 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

  主要的提问设计:1,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2,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

  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

  H。根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

  (4)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

  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5)课堂总结

  1,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

  2,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6)课后练*: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

  ↑↓画→观画

  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

  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

  ↑↓为什么“白头搔更短”

  尾联:一位频频搔首的老人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而远,由远而*,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五、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教材分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背诵默写《春望》,了解五言律诗的特点。

  2、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体会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寄情于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表达感时恨别、忧国忧民之情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学*《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发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1)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2)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颈联“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四、小结

  1、寄情于物

  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2、这首诗格律严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作业

  背诵并会默写《春望》。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竹园中学的语文教师梁鹤林,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望》。

  一、说教材

  《春望》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歌,这一课分别有《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诗歌分别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面对国都被占领后萧瑟的情景,诗人杜甫观春花而泪流,闻鸟鸣而生悲;战事持续很久,家中音信全无;透过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和期待和*的美好愿望。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春望》这样一首情景交融,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意境深沉的五言律诗,学*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中诗文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较困难这一客观情况,参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这一理念,本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诗歌

  2、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意。

  2、学会通过设疑、点拨、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树立热爱祖国、爱好和*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

  2、明确本诗的抒情手法。

  (二)、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诗句内涵。

  2、体会诗人所思所想,感受诗人内心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诵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六、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熟读本诗,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杜甫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通过以上环节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走进《春望》这首诗。

  (二)、朗读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体会诗歌的朗诵节奏和感情,规范读音。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通过自由朗诵,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形成初步感知。

  3、教师范读看看和自己的朗读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4、学生配乐朗诵《春望》。分小组交流并选代表进行朗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加深对诗歌整体的体会。

  (三)、梳理课文内容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含义:

  (四)画面欣赏、整体把握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内容以及感受。由此引入本诗的背景介绍。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理解本诗,分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发言。最后我将总结学生发言。带领学生在学*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梳理诗意,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知和情感的把握。

  (五)品味探究、小组讨论

  1、诗人在《春望》中的“望”作者望到了什么?情感怎样?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所以总的来看,“望”是全文的诗眼。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这个问题的设立,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 主旨的体会理解,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同时,提高自 己的合作探究能力。

  (六)细化讲解,拓展延伸

  细化讲解: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鸟鸣而惊心,用对偶,移情于景,诗人视线的转移,情与景的变化,自然的过渡到想念亲人,表现出诗人的悲伤与愁苦。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安史之乱后,“烽火苦教多信断”,这句话写出了亲人之间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急切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表现了诗人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情状,含蓄、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及思家的思想情感。

  4、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说明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交流讨论,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成员间的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真正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七)拓展延伸

  观***抗日战争的短片,写出心中的体会。

  此处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语文课堂“听、说、读、写”多能力的全面锻炼,同时让大家明白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希望他们珍惜眼前生活,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达到对学生爱国情操的教育

  (八)背诵课文

  要求用情用心地背诵。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达到以读贯穿全文的目的。

  (九)课堂小结,作业设臵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十)、说板书设计

  首联:残破景象

  春 颔联:感时恨别 描绘凄凉之景

  望 颈联:忧国思亲 寄寓家国仇恨

  尾联:憔悴不堪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叫lsxad,参赛的课题是——《杜甫诗三首》之《春望》。

  《杜甫诗三首》,学生最不喜欢《春望》,不好懂,不好听,不好背。其实也不好讲。但是,困难越大才越要挑战。

  本课选自人教版 语文教材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要求学生 养成自觉诵读的*惯,培养语感,特别提出“课文在课堂上就要达到 基本成诵”,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朗读,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和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和情感。

  3、品味诗歌语言,初步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 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在想像与联想中 把握诗歌的景物和感情,在教师指导和自主合作学*中,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汲取精神养料,接受文化熏陶。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诗歌鉴赏本课可以不讲,一含蓄蕴藉为美的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初二的学生是一种熟悉的陌生。语感好的学生,觉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一般学生,只能“读诗四顾心茫然”。但是,古诗词赏析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高中老师更是埋怨初中学生的古诗词赏析“一穷二白”, 所以,我把慢慢渗透诗歌赏析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长期目标。

  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我把朗读法作为本课的重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教师尽量少讲,用朗读代替讲解,用朗读促进理解。多读,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读,采用各种形式读。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标的精髓。所以,我把教师主导下的 多层对话 作为本节课的另一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只做“引导者”“帮助者”。所以,讲课顺序,内容详略,资料呈现,都以学生需要为准。本课以“整合”为特色,激活学生积累的古诗词,补充同类诗词名句,总结鉴赏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跟据教学流程 展示学生的学*过程以及我对教学的理解。本课分为三大板块:导入新课、朗读诗歌和归纳反思。

  首先是导入新课。

  他,是苦难人间的歌者,“万方多难”“风雨飘摇”中,他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梁启超先生称他是“写情圣手”;郭沫若先生赞他为“诗中圣哲”,他就是——杜甫。

  接下来用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背一背杜甫其诗,聊一聊杜甫其人。

  本环节意在创设诗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也为后面“知人论世,细读诗歌”做铺垫。045***

  接着是第二板块:朗读诗歌。这是本课的主体,大约用30到35分钟,可以分为初读、精读、细读和诵读四个递进的环节。

  一、初读,读准诗歌。教师先配乐范读:通过表情、动作、声音,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让学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性的'认识;学生自由读,注意字音、节奏和韵脚,初步感受本诗音韵低沉的特点。

  第二、精读,疏通文意。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基本内容。这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这个环节分小组进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巡视中提供帮助。

  本环节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引导学生思考:1、春望,杜甫望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2、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诗人形象和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地再现诗人形象和诗歌情境。0122

  第三细读,理解诗情。本环节主要采用朗读和多层对话的教学方法。

  1、知人论世。先由学生展示预*中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导学案,这样做,意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然后教师提供助读资料,可能呈现:历史资料——安史之乱;杜甫生*;杜甫中晚年创作的诗歌《月夜》《登高》等;

  2、以诗解诗。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言外之意,用杜甫作于同一时期的《哀江头》作注释。用杜甫同时期的多首诗作名称《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情。

  3、以诗解情,以诗句为线索,解读杜甫和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的诗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其他文人,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通过本环节的整合,学生对杜甫的爱国情怀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其他文人的爱国情怀也有了新的认识。

  本环节不仅有范读、自读、领读,齐读、指名读、问答读、竞赛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还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真正引导学生体验古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

  第四,品读,赏析诗歌。改换词语,理解诗歌。


《春望》诗词6篇(扩展4)

——《春望》说课稿菁选

《春望》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望》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叫lsxad,参赛的课题是——《杜甫诗三首》之《春望》。

  《杜甫诗三首》,学生最不喜欢《春望》,不好懂,不好听,不好背。其实也不好讲。但是,困难越大才越要挑战。

  本课选自人教版 语文教材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要求学生 养成自觉诵读的*惯,培养语感,特别提出“课文在课堂上就要达到 基本成诵”,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朗读,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和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和情感。

  3、品味诗歌语言,初步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 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在想像与联想中 把握诗歌的景物和感情,在教师指导和自主合作学*中,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汲取精神养料,接受文化熏陶。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诗歌鉴赏本课可以不讲,一含蓄蕴藉为美的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初二的学生是一种熟悉的陌生。语感好的学生,觉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一般学生,只能“读诗四顾心茫然”。但是,古诗词赏析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高中老师更是埋怨初中学生的古诗词赏析“一穷二白”, 所以,我把慢慢渗透诗歌赏析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长期目标。

  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我把朗读法作为本课的重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教师尽量少讲,用朗读代替讲解,用朗读促进理解。多读,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读,采用各种形式读。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标的精髓。所以,我把教师主导下的. 多层对话 作为本节课的另一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只做“引导者”“帮助者”。所以,讲课顺序,内容详略,资料呈现,都以学生需要为准。本课以“整合”为特色,激活学生积累的古诗词,补充同类诗词名句,总结鉴赏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跟据教学流程 展示学生的学*过程以及我对教学的理解。本课分为三大板块:导入新课、朗读诗歌和归纳反思。

  首先是导入新课。

  他,是苦难人间的歌者,“万方多难”“风雨飘摇”中,他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梁启超先生称他是“写情圣手”;郭沫若先生赞他为“诗中圣哲”,他就是——杜甫。

  接下来用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背一背杜甫其诗,聊一聊杜甫其人。

  本环节意在创设诗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也为后面“知人论世,细读诗歌”做铺垫。045***

  接着是第二板块:朗读诗歌。这是本课的主体,大约用30到35分钟,可以分为初读、精读、细读和诵读四个递进的环节。

  一、初读,读准诗歌。教师先配乐范读:通过表情、动作、声音,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让学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性的认识;学生自由读,注意字音、节奏和韵脚,初步感受本诗音韵低沉的特点。

  第二、精读,疏通文意。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基本内容。这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这个环节分小组进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巡视中提供帮助。

  本环节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引导学生思考:1、春望,杜甫望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2、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诗人形象和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地再现诗人形象和诗歌情境。0122

  第三细读,理解诗情。本环节主要采用朗读和多层对话的教学方法。

  1、知人论世。先由学生展示预*中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导学案,这样做,意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然后教师提供助读资料,可能呈现:历史资料——安史之乱;杜甫生*;杜甫中晚年创作的诗歌《月夜》《登高》等;

  2、以诗解诗。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言外之意,用杜甫作于同一时期的《哀江头》作注释。用杜甫同时期的多首诗作名称《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情。

  3、以诗解情,以诗句为线索,解读杜甫和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的诗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其他文人,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通过本环节的整合,学生对杜甫的爱国情怀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其他文人的爱国情怀也有了新的认识。

  本环节不仅有范读、自读、领读,齐读、指名读、问答读、竞赛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还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真正引导学生体验古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

  第四,品读,赏析诗歌。改换词语,理解诗歌。

  例如:“城春草木深”,将“草木深”改为“改为“草木生”,行吗?用改换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原诗的精妙之处,理解诗人的悲怆心境。师生通过比较朗读、激情朗读,品味诗歌语言特色。

  本环节引导学生从重点字词、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等方面去鉴赏诗歌。如: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第五,诵读,背诵诗歌。

  第三板块,归纳反思。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当时正直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五、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一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二)品读感悟

  (春望)说课,标签:初三语文说课稿,初中语文说课稿,

  1、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

  2、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

  4、学生配乐朗诵《春望》。

  (三)、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

  (四)、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诗,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

  (五)、品读探究

  首联:

  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呢?

  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百花盛开、鸟鸣时的图片,说出欣赏图片时的感受。

  颔联:

  1、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给作者带来的是怎样的感受呢?

  2、作者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

  此时此刻作者为时局感伤得落泪,此刻的分别不是一般的分别,可能是永别,生离死别,所以作者的心情格外低落。

  颈联:

  1、对于作者来说家书是十分宝贵的,由哪里可以看出?

  2、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低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谁来说说!

  此时此刻,战乱的早日*复、一封报*安的家属的到来,是作者急切盼望的,作者盼望到什么程度呢?

  尾联:

  1、诗人对于一封报*安的家书以及战乱的早日*复,盼得忧愁得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了什么程度呢?

  2、簪是怎样的饰物呢?多媒体显示簪的图片,并配以解释性文字。

  3、当诗人头上满是白发,甚至插不住簪子,这是因为什么呢?

  4、大家猜猜杜甫当时多大年纪?

  杜甫当年只有45岁,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

  (六)、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诗人在《春望》中“

  望”的是什么?

  (七)、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八)、板书设计

  国(破)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竹园中学的语文教师梁鹤林,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望》。

  一、说教材

  《春望》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歌,这一课分别有《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诗歌分别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面对国都被占领后萧瑟的情景,诗人杜甫观春花而泪流,闻鸟鸣而生悲;战事持续很久,家中音信全无;透过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和期待和*的美好愿望。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春望》这样一首情景交融,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意境深沉的五言律诗,学*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中诗文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较困难这一客观情况,参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这一理念,本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诗歌

  2、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意。

  2、学会通过设疑、点拨、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树立热爱祖国、爱好和*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

  2、明确本诗的抒情手法。

  (二)、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诗句内涵。

  2、体会诗人所思所想,感受诗人内心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诵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六、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熟读本诗,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杜甫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通过以上环节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走进《春望》这首诗。

  (二)、朗读感知

  1、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体会诗歌的朗诵节奏和感情,规范读音。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通过自由朗诵,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形成初步感知。

  3、教师范读看看和自己的朗读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4、学生配乐朗诵《春望》。分小组交流并选代表进行朗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加深对诗歌整体的体会。

  (三)、梳理课文内容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含义:

  (四)画面欣赏、整体把握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内容以及感受。由此引入本诗的背景介绍。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理解本诗,分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发言。最后我将总结学生发言。带领学生在学*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梳理诗意,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知和情感的把握。

  (五)品味探究、小组讨论

  1、诗人在《春望》中的“望”作者望到了什么?情感怎样?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所以总的来看,“望”是全文的诗眼。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这个问题的设立,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 主旨的体会理解,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同时,提高自 己的合作探究能力。

  (六)细化讲解,拓展延伸

  细化讲解: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鸟鸣而惊心,用对偶,移情于景,诗人视线的转移,情与景的变化,自然的过渡到想念亲人,表现出诗人的悲伤与愁苦。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安史之乱后,“烽火苦教多信断”,这句话写出了亲人之间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急切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表现了诗人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情状,含蓄、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及思家的思想情感。

  4、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说明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交流讨论,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成员间的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真正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七)拓展延伸

  观***抗日战争的短片,写出心中的体会。

  此处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语文课堂“听、说、读、写”多能力的全面锻炼,同时让大家明白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希望他们珍惜眼前生活,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达到对学生爱国情操的教育

  (八)背诵课文

  要求用情用心地背诵。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达到以读贯穿全文的目的。

  (九)课堂小结,作业设臵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十)、说板书设计


《春望》诗词6篇(扩展5)

——《春望》教学设计优选【十】篇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而远,由远而*,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五、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春望》这首诗歌,并学会背诵和默写。

  2、掌握“抵、搔”等7个词语的意思,把握诗歌大意。

  3、通过揣摩诗歌重要词句,体会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揣摩诗歌中重要词句,体会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当你看到美丽的花朵,听到悦耳的鸟鸣,你的心情会怎样?(愉快)可是古代著名诗人杜甫看到这些赏心悦目的东西,却满心悲伤,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春望》来了解原因吧。

  2、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歌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请学生读(评价)

  4、齐读

  明确诗歌诵读要求:

  字正腔圆、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5、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意思

  6、诗歌的题目是“春望”,请同学说说是谁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春天景色?

  三、细读赏析感受诗情

  1、请同学们齐读诗歌前四句,想想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

  明确:景物――国都、草木、花、鸟;情感:悲伤、忧虑、怅恨

  过程:理解“国破”意思,想象并描述城都沦陷前后的景象,理解“感时、恨别”含义,体会作者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朗读前四句。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哪种有道理,说说理由。

  明确: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国都,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呢?这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所以,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一说是触景生情,一说是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3、理解“烽火、抵万金”意思,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思念亲人―――――思亲名句

  4、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

  明确: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5、小结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长安城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自己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怀。

  四、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2、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五、当堂训练

  1、背诵全诗

  2、当堂默写

  一 教材分析

  该单元是围绕着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的。本单元总共5篇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的不同文章和体裁来阐释爱国情怀这一主题,而《春望》这篇是通过我国古代诗歌来展示我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经被叛军安禄山占领,长安城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 教学目标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1个课时

  三 教法和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

  抵:值 浑:简直 胜:承受 簪:zān

  (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

  (3)分析讲解诗歌

  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

  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

  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 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

  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1,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

  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

  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 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

  主要的提问设计:1,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2,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

  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

  H.根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

  (4)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

  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5)课堂总结

  1,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

  2,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6)课后练*: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

  ↑↓画→观画

  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

  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

  ↑↓为什么“白头搔更短”

  尾联:一位频频搔首的老人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

  三、出示目标

  1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

  (一)自主学*,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五、合作提升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时间8分钟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