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

首页 / 诗词 / |

  植树节的古诗词 1

  王建

  去年今日栽,临去见花开。

  好住守空院,夜间人不来。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东林。

  大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植树节的古诗词 2

  植树节的诗句

  1、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唐 白居易《种柳三咏》

  译句:一位头发白了的老人种着树,早出晚归,逐渐的种出了一片树林的雏形。

  2、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唐 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译句:挣了钱买些花草树木,在城东的坡上栽下。

  3、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东晋 陶渊明《种树郭橐驼传》

  译句:窗前的兰花散发着幽幽的香气,堂前的柳树长的茂茂密密。

  4、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译句:奉命讨要一百颗桃树,春天到来之前送到浣花村。

  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北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译句: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植树节的古诗词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宋·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生意气;

  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

  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

  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

  宋·黄庭坚

  食贫自以官为业,

  闻说西斋意凛然。

  万卷藏书宜子弟,

  十年种木长风烟。

  未尝终日不思颍,

  想见先生多好贤。

  安得雍容一尊酒,

  女郎台下水如天。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清· 杨昌浚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植树节的古诗词 3

  刘克庄

  瘠地力耕禾倍入,荒山手植树皆嘉。

  同致炀者并吹者,融会儒家与墨家。

  见说杨雄太玄苦,非如宋玉大言夸。

  绝怜汝伯头成雪,羡汝才高笔有花。

  植树节的古诗词 4

  1.《种树》原文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种树》作者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2.《诸徐卿觅果栽》原文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诸徐卿觅果栽》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种柳戏题诗》原文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种柳戏题诗》注释

  (1)戏,逗趣。戏题:以题诗作为消遣之意。在这里,柳宗元借种柳为题,以轻松的笔调,抒发感情,寄托理想。

  (2)柳江:西江支流,流经今柳州市。当时亦称浔水。

  (3)故事:过去的事情。推移:指时光的流逝。昔年:往年,历史。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种柳会成为将来人们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成为一种史迹。

  (4)垂阴:指柳树遮阴。当:应当。覆地:遮盖大地。耸干(songgan怂赣):高耸的树干。会:能够,一定能。参(can餐)天:高入云天。

  (5)思人树:《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对,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今《诗经》存《甘棠》一诗,思人树之说即由此而来。柳宗元在此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与教化。

  《种柳戏题诗》译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直刺蓝天。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4.《观种树》原文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观种树》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5.《我需要树》原文

  我需要树,需要力量,

  让呼吸氧气的人,走进一年酣畅。

  种起大树,叫一种物质,走进年轮与更替。

  小路上,再不惧怕物种流失,小鸟扎进斜阳。

  小树长成过程,我怀念它们,

  一片阳光、一层空气、一滴滴水滴,

  带动绿藤条把春摇得清脆,告慰树种和秩序。

  小姑娘似乎变成水鸭子,按捺不住惊喜。

  密林深处,没人找见当初的小林子。

  那么多树,驮着阳光吊开嗓子,曾经小树是喊自己。

  喊出种子和雨水,喊来人们移动的步子,

  接*天空,好象是善意机器,

  被绿拔高,拖进小影子里。

  6.《种一棵树吧》原文

  在目所能及的地方种一棵树吧,

  守望着它,

  在春风中发芽,

  在夏雨中成长,

  在金秋中硕果累累,

  在寒冬中孕育希望。

  春华秋实,

  树长轮,

  人添岁。

  在必经的路旁种一棵树吧,

  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

  你需要畅快地呼吸,

  你需要歇脚纳凉,

  你需要蓝色天空,

  你需要绿色灵感。

  没有索取,

  只有回报,

  这就是绿色的精灵。

  7.《栽小树》原文

  春风吹,花儿笑,

  植树节,来到了。

  栽好树,把水浇,

  爸爸对我微微笑,

  等到明年再来看,

  谁栽的小树长得高!

  8.《植一个生命》原文

  植一个生命

  我也无法选择这土地的肥沃与贫瘠

  阳光和风雨给了你

  从此你就要承受磨砺

  挣扎你把根钻进缝里

  希冀你把梢向着天际

  你或许枯瘦

  你或许丰腴

  历沧桑有多少辛酸

  你却是默默无语

  谁能解你百年千年的屹立

  9.《种下梦想》原文

  我在心里

  种下了梦想即将收获成功

  你在心里

  种下了希望即将收获幸福

  植树节的古诗词 5

  王建

  仙居五里外门西,石路亲回御马蹄。

  天使来栽宫里树,罗衣自买院前溪。

  野牛行傍浇花井,本主分将灌药畦。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阅读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1)

——植树节的古诗 (菁华3篇)

植树节的古诗1

《观种树》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种柳戏题诗》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诸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植树节的古诗2

  1.《种树》原文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种树》作者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2.《诸徐卿觅果栽》原文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诸徐卿觅果栽》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种柳戏题诗》原文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种柳戏题诗》注释

  (1)戏,逗趣。戏题:以题诗作为消遣之意。在这里,柳宗元借种柳为题,以轻松的笔调,抒发感情,寄托理想。

  (2)柳江:西江支流,流经今柳州市。当时亦称浔水。

  (3)故事:过去的事情。推移:指时光的流逝。昔年:往年,历史。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种柳会成为将来人们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成为一种史迹。

  (4)垂阴:指柳树遮阴。当:应当。覆地:遮盖大地。耸干(songgan怂赣):高耸的树干。会:能够,一定能。参(can餐)天:高入云天。

  (5)思人树:《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对,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今《诗经》存《甘棠》一诗,思人树之说即由此而来。柳宗元在此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与教化。

  《种柳戏题诗》译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直刺蓝天。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4.《观种树》原文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观种树》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植树节的古诗3

  种柳戏题诗

  ——【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观种树

  ——【唐】孟郊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

  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

  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韩子师尚书致仕》

  年代:宋作者:张镃

  丈夫出处无两岐,强自分别儿童痴。

  鹿门庞老不愿仕,名与诸葛争驱驰。

  天子从臣岂易得,履声已至黄金墀。

  堂堂文誉动宸极,奕世长策归论思。

  攀辕卧辙昔人事,前日作州重见之。

  万口祝公犹在耳,拜后爵土同封蕲。

  绪余间发有如此,功业盛著庸何疑。

  仙风却与松乔期,泛苕涉霅寻幽奇。

  洞天白石人未省,翦茅植树亲指麾。

  山灵地妪许时秘,恰与八座供娱嬉。

  人间台榭难顿著,临胜向背真天施。

  霞晨雾夕更护耀,鸥朋鹭导欣逶迤。

  乡来韩必今复来,飞云入步长相随。

  上章乞身世亦有,发落齿撼将何为。

  公未五十方朱颜,勇退奚俟谋耆龟。

  九重嘉赏宠殊职,百辟动色钦清规。

  镃也尘鞅方羁縻,先德未报鬓已丝。

  高节凛凛端可师,扣门*休千里齎,

  一舸叫月从鸱夷。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2)

——植树节的古诗词 (菁华3篇)

植树节的古诗词1

  戴表元

  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

  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

  不如杨柳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

植树节的古诗词2

  王建

  仙居五里外门西,石路亲回御马蹄。

  天使来栽宫里树,罗衣自买院前溪。

  野牛行傍浇花井,本主分将灌药畦。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

植树节的古诗词3

  刘克庄

  瘠地力耕禾倍入,荒山手植树皆嘉。

  同致炀者并吹者,融会儒家与墨家。

  见说杨雄太玄苦,非如宋玉大言夸。

  绝怜汝伯头成雪,羡汝才高笔有花。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3)

——植树节的:植树节(精选5篇)

  植树节的:植树节 1

  今天,我们四年级一班一共28组同学和家长来到章丘植物园植树,从昨天晚上我就兴奋地无法入睡,心里一直在想明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一大早,我不到7:00就起床了,催妈妈准备活动所需的物品,并不停地问,“什么时候走?”妈妈几度被我逗乐,反问我“上学时怎么不这么着急呢?”我真是不好意思,一直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

  到8:20了,妈妈把我和奶奶送到秦悦乘车上。一路上,我和秦悦乘不停地讨论怎样植树?各有各的看法,争论不休,最后我们统一了意见。时间过去很久了,怎么还不到植物园?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植物园,来到大门口,已经过了10:00——我们集合的时间。老师同学们的大部队都已经进了植物园内植树了。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入园,心中不禁有一丝丝的失望。

  事不宜迟,我们背上行李,飞奔入园,寻找我们的队伍。结果,我们分不清方向,绕了一大圈才找到我们的大部队。班里的同学看见我们,亲切地问道:怎么才来,迷路了?

  开始植树吧,我拿起铁锹准备锄地,使劲铲了几下,土才挖了一点点,我都累得出汗了;换奶奶出场了,只见她用铁锹向下挖了几下,虽然挖的很快,但奶奶毕竟年纪大了,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这时,陈泳霖一家人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帮我们植树,经过十几分钟,坑就挖好了。我急忙把树苗放入坑中,摆好位置,保持树苗垂直于地面,同学们急忙向坑里填满土;该浇水了,于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桶水提到树边;给树苗浇好水后,我又给树苗培好土;为了使我心爱的小树苗长得更加挺拔,我用力的在树苗根部踩了踩,后来,我在树苗上绑上带有“聂一帆”标志植树牌,最后我还与我的“幸福树”合影留念。

  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小树苗,快快长大,明年我一定会来看你的。到时我也会长高的,我们比赛吧!

  植树节的:植树节 2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姑娘伴随着一阵阵温和的春风向我们款款走来,小草偷偷从地里钻出来,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便是植树节。

  植树节这一天,我早早地做完了作业,便等着妈妈快点回来,因为妈妈答应我今天会买来小树苗带我一块儿植树去。我左等右等,一会儿去看一下闹钟,一会儿又去门口张望,就是不见妈妈回来,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妈妈终于回来了,我一个健步上前,抢过了妈妈手上的小树苗,便蹬蹬蹬地跑下楼去了。只听妈妈在后面喊:“你植树的工具都没带,要怎么种呢?”“对哦。”我吐了吐舌头,赶紧返身回家拿工具。

  于是,妈妈左手扛着铲子,右手拎着水壶,我提着小树苗,匆匆走出家门。妈妈说这是一棵柳树苗,要种在水分充足的地方。我们来到了小河边的一块空地上,见那儿的土地很肥沃,也比较湿润,妈妈便放下水壶,拿起铲子挖坑。没铲几下,妈妈就说铲不动了。我想不就是挖个坑吗,这有什么难的。我卷起袖子,对妈妈说:“妈妈,你休息一下,我来。”当妈妈把铲子递到我手上时,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双臂往下一沉,原来这铲子如此沉重啊!我鼓足了劲,铲了没几下就败下阵来。我和妈妈就这样轮流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挖好了一个还算大的坑。我把小树苗放入坑中,小心翼翼地扶住那细小的树干,妈妈拿铲子把旁边的泥铲到坑里,把坑填*,又用脚把泥土踩实。接着,我拿起水壶,从小河里灌来一壶水,给小树苗浇上水。妈妈说:“小树苗种好后,这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给它浇透了,要把它旁边的泥土都浇湿浇透才好。”于是,我又认真地把旁边的泥土都浇上了水,又将剩下的一些水淋在小树苗上,它立即精神了许多,看着这棵娇嫩的小树苗,我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十分快乐。

  植树节,我种下了一棵小树苗,种下了一抹绿,同时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希望!小树苗,让我们一起快乐成长吧!

  植树节的:植树节 3

关于植树节的:植树节

摘要:小红拿着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把小树苗放进去。接着又给小树苗培上了泥土,最后,给小树苗浇上一桶水了。啊!小树苗种好了,小红围着小树又唱又跳。

三月十二日的植树节到了,天气非常晴朗。花儿开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柳树叶也长出了小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小红拎着水桶,拿着铲子到山上去植树。在山上玩耍的小蝴蝶看见了问:“小红,你这么早到哪儿去呀?”“我到山上去植树。”小红说。练*飞行的.小鸟问:“早呀,小红,到哪儿去呀?”“我到山上去植树。”小红说。说着说着,小红到了山顶。

小红拿着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把小树苗放进去。接着又给小树苗培上了泥土,最后,给小树苗浇上一桶水了。啊!小树苗种好了,小红围着小树又唱又跳。

小红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小鸟,小鸟说:“谢谢你,小红!”,小红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谢我?”小鸟说:“你植了树呀!以后,我要把家搬到树上去,所以,要谢谢你。”小红说:“不用谢!今天是植树节,好多人都在植树呀!”小鸟开心地笑着说:“感谢人类为我们建造美丽的家园。”

  植树节的:植树节 4

  虽然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了,但是我总觉得小学生活还离我很*。植树节快到了,不知道我们老师会不会组织我们一起去植树。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家离学校很*,如果我回家的时候我妈正好开始吃饭,那么等我到家了,妈妈的饭也恰好能吃完了。每年的植树节老师都会让离家的人从家里带铁锹和水桶。于是我对植树节记忆最深的便是带着水桶和铁锹回学校参加植树节的活动。

  树年年种,但是都没有长大,小时候的大家都很淘气把树苗折断后可以做出一根根很漂亮的棍子,伙伴们在一起拿着棍子走在路上排着队很有大侠的威风感觉,现在的话说拉风或者COOL。

  到我三年级的时候,终于可以种一个属于自己的树了。我第一个到达学校找了个好位置挖坑,哈哈等我的同学到的时候我的坑已经达到了种树的标准了,成就感、自豪感……那些看我挖好坑的学弟学妹们都围着我要跟我一起种树,于是我们就一起找到了老师要了一棵很笔直的意杨树苗—并且是树苗里面比较高的一棵。

  接下来就是他们扶着树,我来栽树、大家一起抬水灌溉树苗……

  由于我的树苗比较直很多的同学都对我的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要绊我的树,去做一根很酷的棍子,当然我也不能让他们得逞。我就想出了个办法在这棵树的周围栽了很多带刺的一种小树,这样我的这棵树活了下来。

  随着我升到四年级的时候到了别的学校,我的这个第一个母校也被取消了,同样学校的校舍也被拆除也带走了很多小学的记忆:我的一年级老师很会教书,我的二年级老师一个人什么课都可以教,三年级我选的一个堂姐做三好生结果我选上……

  树是保留下来了,过年回家的时候路过那看到了我种的那棵树还在不过现在已经很粗了……当然这个树也不属于我和村了,据说当年这里的所有学生种的树被一棵20卖掉了。

  今天植树节想着点什么,说什么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咱没那能耐也没什么危害自然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许20xx真的会出现,

  我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富的资源看来实在浪费,但是当我们观察大自然的运作,会知道任何一种资源不是无穷尽的,我们始终在等待,旁观看着每一种资源消耗殆尽,期待下一次会更好……

  植树节的:植树节 5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姑娘伴随着一阵阵温和的春风向我们款款走来,小草偷偷从地里钻出来,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三月的春天更是一个植树的季节。

  植树节这一天妈妈答应我要和我一起去植树,所以这天我便早早的把家庭作业完成了,可是等我作业做好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我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

  妈妈终于回来了,我一个健步上前,抢过了妈妈手上的小树苗,便蹬蹬蹬地跑下楼去了。只听妈妈在后面喊:你植树的工具都没带,要怎么种呢?对哦。我吐了吐舌头,赶紧返身回家拿工具。

  于是,妈妈左手扛着铲子,右手拎着水壶,我提着小树苗,匆匆走出家门,妈妈说这是一棵柳树苗,要种在水分充足的地方。我们来到了小河边的一块空地上,见那儿的土地很肥沃,也比较湿润,妈妈便放下水壶,拿起铲子挖坑。没铲几下,妈妈就说铲不动了。我想不就是挖个坑吗,这有什么难的。我卷起袖子,对妈妈说:妈妈,你休息一下,我来。当妈妈把铲子递到我手上时,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双臂往下一沉,原来这铲子如此沉重啊!我鼓足了劲,铲了没几下就败下阵来。我和妈妈就这样轮流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挖好了一个还算大的坑。我把小树苗放入坑中,小心翼翼地扶住那细小的树干,妈妈拿铲子把旁边的泥铲到坑里,把坑填*,又用脚把泥土踩实。接着,我拿起水壶,从小河里灌来一壶水,给小树苗浇上水,妈妈说:小树苗种好后,这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给它浇透了,要把它旁边的泥土都浇湿浇透才好。于是,我又认真地把旁边的泥土都浇上了水,又将剩下的一些水淋在小树苗上,它立即精神了许多,看着这棵娇嫩的小树苗,我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十分快乐。

  植树节,我种下了一棵小树苗,种下了一抹绿,同时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希望!小树苗,让我们一起快乐成长吧!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4)

——荷花的古诗词(精选10篇)

  1.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2.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3.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4.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沈约《咏新荷应诏》

  5.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6.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8.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李白《湖边采莲妇》

  9.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10.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2、《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译文: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5、《莲花》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莲 花

  唐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

  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 唐

  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

  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

  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

  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

  无人问的中。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

  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

  早晚双飞池上来。

  芙 蓉

  唐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

  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

  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

  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

  一夕练塘东。

  独芙蓉

  唐 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

  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

  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

  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

  双双鸂鸟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

  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

  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

  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

  莲叶捧成杯。

  1、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2、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宋·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3、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4、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5、*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月上潮*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宋·张耒《江南曲》

  6、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元·赵雍《秋初夜坐》

  8、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渌水曲》

  9、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10、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11、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12、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13、*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宋·张文潜《莲花》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宋·欧阳修《采桑子》

  15、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元·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全诗感情温婉细腻,清辞俊语,连翩不绝。诗句中“莲”与“怜”谐音双关,这种双关隐语的运用将年轻女子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之情展现得十分委婉含蓄。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而这一时期又是古诗发展的巅峰时期,因此大量咏荷佳作也不断涌现,其中经典名句更是俯拾皆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芙蓉赋》

  【三国】曹植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其始荣也,皎若夜光寻扶桑;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韡韡,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于是狡童媛女,相与同游,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泽陂》

  【宋】诗经·陈风

  彼泽之陂(bēi),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5)

——励志的古诗词(精选十篇)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

  5.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6.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乐·六盘山

  7. *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8. *朱者赤,*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9.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0.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1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1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14.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5.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汉魏·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七步诗

  汉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4、题画竹

  清·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5、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8、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9、咏史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6)

——古诗词教案(精选五篇)

  【教学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时目标】

  1、第一课时:

  ⑴ 学会前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⑵ 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2、第二课时:

  ⑴ 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⑵ 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⑶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⑷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重点】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

  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1、教师:

  课件。

  2、学生: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四、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牧童》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5.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资料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全诗。

  四、三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体会到的情感,记录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4.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出诗歌表现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4.练*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舟过安仁》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学*另外一首写儿童生活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顽皮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学*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感受不一样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感知,理解大意。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篙、棹、遮)

  2.同桌互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全班指名朗读全诗,正音,注意停顿。

  4.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5.小组合作学*,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6.全班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入情入境品读诗句。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3.诗人喜欢孩子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4.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牧童》《舟过安仁》。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根据诗意画一幅图画,或者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三课时 教学《清*乐·村居》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乐读作yuè。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自读全词,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读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檐、媚、翁、媪、亡赖、剥

  3.指名读,全班齐读。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全词,理解词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2.交流自己读课文的收获,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茅檐:茅草盖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同桌结合插图和注释,讨论理解句子意思,全班交流:

  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只有我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爬着卧着剥莲蓬玩。

  四、品读全词,体悟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再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

  4.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悟。

  5.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6.熟读成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2.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乐·村居》。

  3.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学*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身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重点

  体会诗词意境,练*感情朗读。

  课时布置

  2课时

  课前准备

  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牧童》

  (一)复*《所见》,范读导入

  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诵读全诗。

  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身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假如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

  二、学*《舟过安仁》

  (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研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身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一起交流研讨。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示出来。

  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三)安排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清*乐. 村居》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小朋友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发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示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和“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自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身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保守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

  六、安排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竞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

  2.

  交流反馈。

  学*《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练*设计: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课型: 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

  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7)

——立秋节气古诗词(精选5篇)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

  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

  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

  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

  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

  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

  结得清凉世界缘。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秋

  唐代: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代: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立秋二绝

  宋代: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

  宋代: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

  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

  宋代: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舟中立秋

  清代: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重叠金·壬寅立秋

  宋代:黄升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

  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

  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唐代: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生杯。

  渔家傲(七夕立秋)

  宋代:秦观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

  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

  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代: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代: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唐代:李绅

  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

  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

  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飏。

  此际昏梦清,斜月满轩房。

  屣履步前楹,剑戟森在行。

  重城宵正分,号鼓互相望。

  独坐有所思,夫君鸾凤章。

  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

  龙泉白玉首,鱼服黄金装。

  报国未知效,惟鹈徒在梁。

  裴回顾戎旃,颢气生东方。

  衰叶满栏草,斑毛盈镜霜。

  羸牛未脱辕,老马强腾骧。

  吟君白雪唱,惭愧巴人肠。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寒露乃小愈

  宋代:陆游

  半饥半饱随时过,无客无书尽日闲。

  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日

  唐代:令狐楚

  *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早秋客舍

  唐代: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卢纶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立秋後》

  宋代: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立秋夕》

  宋代:武衍

  水花香弄晚风清,�f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寒露乃小愈》

  宋代:陆游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

  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立秋二绝》

  宋代:范成大

  其一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其二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宋代:杨万里

  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

  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立秋》

  宋代: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重叠金・壬寅立秋》

  宋代:黄升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

  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

  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立秋》

  唐代: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代: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代: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代: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夕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水长洲城。

  《立秋日》

  唐代:令狐楚

  *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立秋日》

  唐代: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五代: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后一日凉风萧瑟便若感人》

  宋代:宋庠

  倏忽徂炎罢,惊秋自此辰。

  残蜩空爱露,孤扇欲辞人。

  嵩少千寻岭,沧浪万里津。

  如何一乘兴,烟策弄飚轮。

  《立秋》

  宋代:王十朋

  节物催吾老,天涯见立秋。

  凉微金尚伏,暑炽火初流。

  家远思尝稻,年衰怯戴楸。

  归耕期已*,河汉望牵牛。

  《立秋日》

  宋代:陈造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

  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

  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

  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

  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

  天岂刍狗我,生死置度外。

  会看三日雨,怛掉推所爱。

  甘泽洽嘉谷,生意亦萧艾。

  《立秋》

  元代: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立秋》

  明代: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

  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

  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

  《立秋》

  清代:乾隆

  通闰立秋早,况在深山中。

  虫鸣莎底急,风来树上雄。

  益觉秋信佳,旷览极长空。

  白帝有神权,素宇无纤蒙。

  匪惟契静怀,更用占祥农。

  《舟中立秋》

  清・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立秋》

  作者:吴藕汀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8)

——植树节活动方案植树节活动方案(精选5篇)

  一、活动主题: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增强住户对家园的归属感,自觉爱护花草,以减少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而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绿色、更和谐、更温馨。

  2、通过这个节日希望家长培养小朋友关注绿化、关注环保,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目的。

  活动准备:

  1. 在每台电梯内贴发通知,宣传此次活动。

  2. 买20分小礼物,买10个洒水壶。20道3月12日植树节知识题目

  三、活动过程:

  1. 3月12日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讲解3月12日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上午9点)

  2. 现场进行有奖提问,答对者奖一份小礼品。(上午9点半)

  3. 进行给园区树木浇水活动。(上午10点)

  4.给参加人员发放纪念品:菜篮子等。(活动结束后)

  四、活动目的: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3月12日植树节,为给我们的城市建设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商丘联创网络公司特决定策划此次3月12日植树节活动,来贡献我们的力量,使我们的省城更加美丽。

  五、主旨与主题:

  贡献力量,奉献绿色

  以3月12日植树节为契机,奉献我们的力量,进行3月12日植树节活动。

  六、活动对象:

  XX全体职工

  七、活动时间:

  3月12日

  活动地点:

  商丘市森林公园

  八、活动前期工作:

  1、短信告知:20xx年3月06日开始,3月07、08日继续发短信宣传。

  2、海报宣传:3月06日园区步行街全部张贴宣传。

  3、3月12日植树节报名截止后(3月08日),由负责人将报名户数进行编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组长负责通知组员活动具体时间、集合地点等详细情况,在活动当天协助本组组员完成整个活动。

  一、景区介绍

  景区以“森林、幽谷、飞瀑、流泉、雨林”为主要特色,景区独有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清新无比的空气、十里峡谷画廊、翡翠般的水景闻名遐迩,享有“xx九寨沟”、“xx绿肺”之称的美誉。景区水系丰富,溪、泉、瀑、潭、湖有数百处之多,溪流淙淙汇向三个湖泊,湖中波光潋滟、湖水碧绿如翠,山中藏着湖、湖中映着山,诗画xx的美景尽现眼前。景区处于xx山中支山脉,且生长着奇特的亚热带树种,气候常年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洁净,是最适于旅游度假之地。目前野山谷对外开放有两条特色观景线路,配套设施有水上餐厅、烧烤、木屋别墅、水上划船、企业拓展训练等项目。

  二、活动介绍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人们走进大自然,为大自然增一份绿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积极配合xx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让更多企事业单位能够积极与大自然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家园的情感。

  从xx年xx月起,景区将在园区内专门划出植树区域,让广大市民朋友、各公司企业在欣赏到景区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余,能够亲自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为创造“宜居xx、生态同安”添砖加瓦,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所有客人还可以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放入许愿瓶内埋在树根深处,与树木一起成长,为自己种的树系上红丝带,写上祝福语,拍照留念,也为今年春天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和祝愿!

  三、活动主题及口号

  主题:“约会春天,拥抱绿色”。

  口号:春天来了,到国家森林公园植树去!

  四、活动内容

  1、在xx唯一的国家森林公园区内,亲手植下小树苗并浇水灌溉,为美丽的大自然添加色彩。

  2、在植树区学*植树常识,参与放许愿瓶、系爱心丝带,拍照合影等相关活动。

  3、游览有“xx九寨沟”美誉的野山谷景区,看奇特峡谷景观,体验热带雨林风情,呼吸清新空气。

  4、在景区具有xx特色的餐厅——水上餐厅,品尝地道的农家风味大餐。

  五、活动时间

  xx年xx月初——xx月底。

  六、活动地点

  xx生态乐园。

  七、参与方式

  以公司企业组织、公益组织、自驾游组织、家庭组织等20个人以上的团体为形式参与报名。

  八、提供树种

  景区可提供福建柏、鸡冠刺桐、垂叶榕、细叶榕、南洋杉、罗汉树等树种,根据规划,植树区域不同,树种也不一样,请听从景区园林部工作人员安排。

  九、活动路线安排

  路线一:畅享农家风味+景区观光(A线)+植树活动一日游。

  活动流程:(9点后出发)——水上餐厅用餐——开始景区游玩之旅——至植树地点参与植树——步行或坐电瓶车至景区入口处(停车场)——返程。

  相关费用内容:(车费自理)。

  餐费:300元/桌起(10人/桌);门票:A线:50元/人;导游费用:80元/位活动费用:20元/套。

  电瓶车(植树区-景区入口):15元/人。

  路线二:畅享农家风味+植树活动+景区观光(A线)一日游。

  活动流程:(9点后出发)——水上餐厅用餐——坐电瓶车至植树地点参与植树——活动结束,坐电瓶车至雨林馆——开始景区游玩之旅——返程。

  相关费用内容:(车费自理)。

  门票:B线:80元/人;活动费用:20元/套;导游费用:100元/位。

  电瓶车(植树区-景区入口或停车场):15元/人。

  一、活动主题

  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自觉爱护花草,以减少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而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绿色、更和谐、更温馨。

  2、通过这个节日希望培养员工关注绿化、关注环保,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目的。

  活动准备: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9)

——《古诗词》导学案教案(精选5篇)

  教学目标:

  回顾前两首,学*后一首,知识迁移训练。

  教学步骤:

  一、回顾前两首中一些句子的翻译解释。

  二、检查感情背诵前两首诗。

  三、学*后一首。

  1、常识:赵翼,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号鸥北,江苏阳湖人。本诗选自《鸥北集》,是评论诗人诗歌的。

  2、翻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可现在读来,已觉得不新鲜了。天地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在几百年间,他们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3、讨论:这首诗是否贬低了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此诗目的是在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杜诗篇,万人传诵,现在读来,已不新鲜。)唯有创新

  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能领先。

  (每个朝代,都出才人,领导诗坛,开新诗风。)

  4、赵翼论诗的着眼点在于创新,请欣赏他的另外两首论诗诗:

  5、你所知道的现代诗人,你所读过的现代诗歌中,有哪些带上了创新意识的色彩的?

  6、迁移训练:你认为,我们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别出心裁,别具匠心?(展开讨论,可引导学生从立意、选材、组材、炼句等不同环节的方面去考虑。)

  7、你能就眼前的人、事、物吟诵出两句诗句来吗?

  8、有感情地背诵《论诗》。

  9、布置作业:默写这三首诗。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教学目标】

  1、 自学寻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特色。

  2、 学*初步的解读诗歌的方法

  3、 体味诗歌语言美和艺术之美

  【教学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

  1)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生*

  2)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

  3)有关赤壁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

  4)文天祥生活的历史背景

  5)我国古代词的主要特点

  6)我国古代散曲的主要特点

  7)搜集你所喜爱的名词名曲,并试分析一二。

  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抒**感的最佳方式,连系情感的最佳纽带。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语言艺术,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五首艺术价值极高的古代诗歌。

  (二)研读

  1、教师列出研读诗歌最基本的方法:品其诗,体其情,学其法。

  1)品其诗:学生通过多角度地反复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基本明确诗歌字面的含义,且能用流利的现代汉语将其精髓翻译出来,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字词的释义,更忌逐字逐句的翻译。

  2)体其情:要注意启发学生在研读诗歌过程中挖掘诗歌的隐藏在字面之下的真挚的情感。因为诗歌是诗人情感运动的轨迹,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七情”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在诗歌中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境,给读者以多种多样的审美的感受。诗人情感越真,诗就越美。要注意学生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诗歌情感有多样的解读是正常的,不要强求整齐划一。

  3)学其法:诗歌之所以多样很大程度是由于诗歌具有丰富的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方法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从《诗经》的赋、比、兴直至现代诗歌的多元手法都是值得大家学*的。解读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这些手法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借鉴吸收。

  2、研讨: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从诗歌的含义、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手法三个角度来共同解读诗歌。

  1) 散读、范读、齐读诗歌

  2) 研读《酬乐天扬州*上初逢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品诗:我被贬至巴山楚水的凄凉之地已二十三年了

  体情: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痛苦而又孤寂。

  品诗:我怀念旧日好友只能徒劳地吟诵《思旧赋》,回到了故乡已经物是人非。

  体情: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教师小结

  5、学生学法

  6、课堂背诵

  (三)自主活动

  1、四人小组自主选择诗歌一首

  2、运用学过的方法讨论研读诗歌

  学法:用典“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烂柯人”晋人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品诗:破旧的沉舟之侧百舸争流,孤寂的病树之前万木正春。

  体情: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学法:“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品诗: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体情: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3、将活动成果记录在教师分发的活动报告上。

  4、在教师的组织下分选不同诗歌的四个小组课堂发言,由小老师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学生提问,教师帮助解答,师生共同研读好剩下的四首诗歌。

  三、课后活动

  1、教师仔细批改学生的活动报告,发现偏颇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和学生个别交流,学生修改活动报告。

  2、背诵诗歌准备默写

  3、将活动报告搜集成册班级交流,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辛弃疾词两首》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

  1 、正字音

  2 、辨字形

  3 、介绍作者

  辛弃疾( 1140-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 、听录音,正音。

  提示:

  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

  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 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 、上阕

  (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

  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自己。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淡,却*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相,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

  ( 5)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

  2 、下阕

  学法指导: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明确】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生的雄心壮志。

  (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请简析。

  【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代指女子。揾,拭擦。几句的含义是: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能酬而流下的热泪呢?词中出现“玉簪螺髻”“红巾翠袖”并不影响词的豪放风格,清秀婉丽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刚柔相济,豪放而不粗率。

  ( 5)小结

  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三)概括主旨

  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全词意境雄浑阔大,写景独特,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充分体会这首词用典的艺术魅力。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胄掌握了**。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百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诗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3、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思念家乡)

  3、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员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多读。)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课文朗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我们解读后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2、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齐读。)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指名答。)

  4、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5、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6、指数名说。

  7、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8、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9、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10、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12、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

  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

  (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3、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4、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5、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

  (分男女生赛读。)

  16、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7、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古诗文解读。)

  18、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时的*作中不能做到吗?

  我想,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9、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

  引导从课题的船停泊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教师播放作者简介王安石)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7、练*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背诵课文,我们下堂课时检查大家背诵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理解背诵了。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背一背。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答。)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3、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

  (指名答。)

  三、再读课文,品悟情感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

  (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感的呢?

  (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交流。)


植树节的古诗词(精选5篇)(扩展10)

——有意境的古诗词(精选五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

  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至*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