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

首页 / 诗词 / | 2022-10-03 00:00:00 诗词,七夕节

七夕节的诗词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七夕节的诗词2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七夕节的诗词3

  七夕 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节的诗词4

  1)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2) *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4)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8)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9)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杨修《玉楼春》

  10)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11)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4)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5)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6)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7)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18)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9)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0)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21)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2)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2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24)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七夕节的诗词5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1)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

七夕节的诗词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七夕节的诗词2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七夕节的诗词3

  七夕 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节的诗词4

  1)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2) *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4)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8)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9)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杨修《玉楼春》

  10)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11)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4)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5)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6)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7)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18)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9)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0)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21)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2)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2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24)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七夕节的诗词5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2)

——七夕节诗词3篇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

  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七夕晨雨,点点滴滴点点

  鹊桥河畔,年年岁岁年年

  君不知,相思愁苦直把肝肠断;盼得相逢,却是泪连连

  君不知,东风无力,冬寒春暖,消瘦了红颜浅浅

  君不知,凉阶如许,竹菊梅兰,空对廊前花儿片片

  君不知,月上高楼,影只身单,孤独了繁星点点

  君不知,举杯自饮,一双泪眼,独自不凭栏

  七夕的雨,是谁洒落的泪水

  又勾起了谁深深的思念

  就像这雨,欲断难断

  就像这风,欲理还乱

  那些一起走过的深深浅浅

  那些一起经历的简简单单

  那些让我笑又让我哭的凌凌乱乱

  那些让我爱又让我恨的点点滴滴

  七夕的'风,是我对你的呼唤

  来自心底,缠绵而悠远

  我想让你知道

  我是用生命在呐喊

  我爱你,我要让你听见。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3)

——七夕节的传说 (菁华5篇)

  七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一》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把思念*整的摊开

  发现,距离是一个切面

  我你

  这两个爱情里的主语

  一个在这面,一个在那边

  并且,充满焦虑

  没有合适的器具

  因此,无法粗略的算出

  从我到你之间

  光,要行走多久

  徒步,要有多远

  怕只怕,一梦

  一梦千年

  《二》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千年前,一片弦音

  素衣翩飞,轻扬皓腕

  谁,在轻弹这一曲《鹊桥仙》

  夜色,浅浅复深深

  月光牵动湖水

  银河,一路倾斜

  琴音,三叠又三叹

  这一刻,月光如雪

  点亮忧戚的夜晚

  所有的窗子都已打开

  所有的泪水都已起程

  黑色的鸟全部飞走

  桥,断了

  《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从一个古老的传说中出逃

  这个季节,阳光开始稀薄

  玻璃纸般透明而脆弱

  天空空空、日子空空、怀抱空空

  只能,在幻觉里触摸你

  触摸你的眼睛

  然后妥帖地把自己藏进去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湖水蓝蓝

  漾起隐秘,漾起惊喜

  在你咖啡色的瞳孔里

  看到自己,一会儿被放大

  一会儿被缩小

  却始终在你的眼底

  心,终于*稳而安适

  《四》结局

  一弯斜月

  如钩,勾起一缕相思

  让夜如水

  不曾遗忘

  那*洪荒时与你的诺言

  万千岁月,弹指一挥

  等你,将我似水华年烙上一抹痕

  今晚,故事里的两个主语

  约定,不见不散

  “七夕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织女》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4)

——七夕节的*俗 (菁华5篇)

  韩国的七夕风俗跟*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个家庭都摆着麦煎饼和今年第一次收获的水果,女人们在酱缸台上摆着井华水祈求家人长寿,祈求家庭*安无事。而且,韩国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风俗,这是一种让巫婆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

  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热天气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的时期,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着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这名叫晒书曝衣,所以,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满了拿出来晒的衣服和各种书籍。在《东国岁时记》上记载着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按照拿出来晒的衣服和书的数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鲜常识》中记载着,七夕是原来*的*俗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到了朝鲜王朝在宫廷里摆宴会,给儒生们实行节日制的科举。

  在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中,今日的七夕风俗只是演变成用牵牛(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给充满童心的世界增添一个梦想而已。现在的韩国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也并不多,他们只会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

  七夕节的*俗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最普遍的*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用苹婆来供奉

  在广东民间有一*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苹婆来供奉。苹婆其名来自梵语,相传由唐代三藏法师从西域传入,并因七月初七又是牛郎与七姐相聚日,所以又称之为“七姐果”。苹婆是在七月初七前后上市,且它是岭南珍稀果品,又称“凤眼果”,上市期约半个月,故*时不易吃到。

  2、拜七姐

  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3、七夕取水

  过去,肇庆“七月七”落坑洗白白、到河里担水回家避邪,是农村常见的七夕仪式。广宁人普遍认为农历七月七这天河溪的水特别清凉,广宁人称之为“七姐水”,父母都会叫孩子去河溪里洗身,也许寓意着用“七姐水”冲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浊,以游泳锻炼身体,祈求孩子们强健*安。

  有这样的传说,七月七当日山坑泉水更甘甜,是一年之中水质最好的时候。此时接取的山泉水,装回家中用水缸或瓦缸存放,据说放置一年都不会腐臭。有村民当天从山里接回来的水,放入冬瓜浸泡,喝下去具有解毒清热功效。如有大人小孩发生惊风热症等症状,可饮用这“七姐水”治病。

  4、泛舟游石门沉香浦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

  5、用脸盆接露水

  七夕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给小孩煎药杀虫效果好。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6、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传在*西南一带的七夕*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等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7、泡七色花水

  在惠州,有七夕泡一盆七色花水让女人更美的说法。七色花也就是七种花,必须是没有毒性的花,例如米兰花、玉兰花、香花草、茉莉花、玫瑰花、康乃馨、大红花等。相传在七夕午夜时,仙女与董永相会,如果看见有人把七色花泡的水盆放在露天的地方,就会施下仙水,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个时候泡的花水,女人用来洗脸会更美。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种生求子

  旧时*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俗。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广人七夕节*俗

  用苹婆来供奉

  在广东民间有一*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苹婆来供奉。苹婆其名来自梵语,相传由唐代三藏法师从西域传入,并因七月初七又是牛郎与七姐相聚日,所以又称之为“七姐果”。苹婆是在七月初七前后上市,且它是岭南珍稀果品,又称“凤眼果”,上市期约半个月,故*时不易吃到。

  拜七姐

  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取水

  过去,肇庆“七月七”落坑洗白白、到河里担水回家避邪,是农村常见的七夕仪式。广宁人普遍认为农历七月七这天河溪的水特别清凉,广宁人称之为“七姐水”,父母都会叫孩子去河溪里洗身,也许寓意着用“七姐水”冲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浊,以游泳锻炼身体,祈求孩子们强健*安。

  用脸盆接露水

  七夕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给小孩煎药杀虫效果好。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传在*西南一带的七夕*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等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七夕节的传统*俗1: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七夕节的传统*俗2: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七夕节的传统*俗3:妇女洗发

  这项*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七夕节的传统*俗4:穿针乞巧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5)

——七夕节的诗歌 (菁华5篇)

  他是位俊俏的牧牛郎,

  他的名字已在岁月的流里淡忘。

  他和那位从不说话的伙伴,

  一同生活在碧绿的草原上。

  --

  他是位青涩的牧牛郎,

  被老金牛带到了宁静的湖水旁。

  忽然传来一阵悦耳的笑语,

  流光溢彩的祥云从天而降。

  --

  "她们是天上的仙女呀!

  家住在九霄的金銮上......

  她们是天上的仙女呀!

  趁着闲暇,沐浴梳妆。"

  --

  "我只是凡间的牧牛郎,

  隔着依依的翠柳眺望。

  莫名的勇气涌上心头,

  拾起衣裳,地摇天晃!"

  一座小桥

  静静架在东西两边

  东边是你的楼阁,西边是我的茅屋

  太阳从东方升起

  我在西边望你

  直至余辉消失

  我在西边失落

  一座小桥

  缘上你我的路

  你的心飞翔在彩色的蓝天

  我的心却在田埂徘徊

  溪流潺潺的叹声

  你象风中的花絮

  不经意将梦留给我

  小桥的'中间

  是一条柔柔的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喃喃

  我时常在岸边,想着你我

  痴痴的,牛儿跑到山那边了

  我的情消了一半

  你常在河边唱歌

  歌声甜美,黄莺羞红

  你的情在远方啊,一个远远的爱

  我听到你的歌声

  爱的心,埋在了河淤

  你在东边,我在西边

  一座小桥,分隔方向

  心离得远,*距遥望

  小河没有语言,背后青山沉默

  小桥静静,你我静静

  夜死寂,梦死寂

  湿漉漉的

  你就是绽放在

  夜风中的一朵兰

  游走在我的思想里


七夕节的诗词 (菁华5篇)(扩展6)

——七夕节的诗歌 (菁华5篇)

  他是位俊俏的牧牛郎,

  他的名字已在岁月的流里淡忘。

  他和那位从不说话的伙伴,

  一同生活在碧绿的草原上。

  --

  他是位青涩的牧牛郎,

  被老金牛带到了宁静的湖水旁。

  忽然传来一阵悦耳的笑语,

  流光溢彩的祥云从天而降。

  --

  "她们是天上的仙女呀!

  家住在九霄的金銮上......

  她们是天上的仙女呀!

  趁着闲暇,沐浴梳妆。"

  --

  "我只是凡间的牧牛郎,

  隔着依依的翠柳眺望。

  莫名的勇气涌上心头,

  拾起衣裳,地摇天晃!"

  一座小桥

  静静架在东西两边

  东边是你的楼阁,西边是我的茅屋

  太阳从东方升起

  我在西边望你

  直至余辉消失

  我在西边失落

  一座小桥

  缘上你我的路

  你的心飞翔在彩色的蓝天

  我的心却在田埂徘徊

  溪流潺潺的叹声

  你象风中的花絮

  不经意将梦留给我

  小桥的'中间

  是一条柔柔的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喃喃

  我时常在岸边,想着你我

  痴痴的,牛儿跑到山那边了

  我的情消了一半

  你常在河边唱歌

  歌声甜美,黄莺羞红

  你的情在远方啊,一个远远的爱

  我听到你的歌声

  爱的心,埋在了河淤

  你在东边,我在西边

  一座小桥,分隔方向

  心离得远,*距遥望

  小河没有语言,背后青山沉默

  小桥静静,你我静静

  夜死寂,梦死寂

  湿漉漉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