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首页 / 事迹材料 / |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 1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样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明白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最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但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十二岁那年,民国**已经存在十多年了,民国**采取了新式教学方式,在各地兴建学校。华罗庚在这期间,他进入江苏省新式学校金坛县立初中学校读书。刚刚人学,每个孩子都会对陌生的课本爱不释手,华罗庚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华罗庚对自我的兴趣持之以恒,在数学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被人称为“神童”。

可能是儿童的共性,上初中时,华罗庚一度学*不认真,有些贪玩,甚至连数学考试也有不及格的时候,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维克之后说,华罗庚虽然贪玩,但胜在思维敏捷,对数学题解题技巧有十分独特的见解。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 2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一、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二、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惯。这种*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三、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四、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数学首*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六、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 3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华罗庚一生下来就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华罗庚的数学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

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师说:“他答对了。”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它为“孙子定理”。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其实,这年才刚满14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孙子算经》。

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学王国”。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华罗庚的爱国情结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 4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 5

华罗庚的故事:在数学上加倍用功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光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必须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我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1)

——华罗庚事迹材料菁选

华罗庚事迹材料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说到事迹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拟事迹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华罗庚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华罗庚事迹材料1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这句话,是陶行知伯伯说的一句话。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1936年,他到英国留学,他发表的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1946年,罗罗庚在英国定居,有洋房,有汽车,胜过过得十分优裕。在新中国诞生后,华罗庚放弃了英国的富裕生活,回到祖国,跟人们一起建设祖国的未来。

  华罗庚一心想为祖国争光,获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华罗庚一声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但现在,有很多人不但不爱许热西,还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

  现代青少年,只顾玩游戏,不吃饭,也不上学,抽烟、吸毒,这类的'事,都出现在现代青少年身上。我真希望这些人,快快努力学*,将来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拜伦说:“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是啊!你不爱国,祖国就不爱你;你爱国,祖国永远会记住你!

  同学们,学学华罗庚、冯如、钱学森这些爱国科学家吧!记住:我们的未来是努力奋斗、报效祖国,让我们国家的***再次升上其他国家的天上;让我们的***再在天空上飘扬吧!

华罗庚事迹材料2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数学家”华罗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勤奋成才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数学家”华罗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6

  197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

  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

  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

  “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

华罗庚事迹材料3

  华罗庚先生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华罗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劳埃尔·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的价值。”

  哈贝斯坦:“华罗庚是他这个时代的国际领袖数学家之一。”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些结果需要并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个结果。”

  丘成桐:“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吴耀祖:“华先生天赋丰厚,多才好学,学通中外,史汇古今,见识渊博,论著充栋。他的生*工作和贡献,比比显示于他经历步过的广泛数学领域中,皆于可深入处即深入探隽,可浅出的即浅明清澈,能推广的即面面推广,能抽象的即悠然抽象”。

华罗庚事迹材料4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事迹材料5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一、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二、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惯。这种*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三、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四、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数学首*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六、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

华罗庚事迹材料6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常务委员,六届全国**副**。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华罗庚事迹材料7

  自学成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续供儿子念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忙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下自我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帮忙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我演算的结果,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光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苦苦学*,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华罗庚同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华罗庚用了两年时光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我所有的时光,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光,华罗庚甚至放下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华罗庚事迹材料8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的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数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得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了。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事迹材料9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华罗庚原来也是个很调皮和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完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华罗庚爱动脑筋总喜欢追求更简便的算法

  一次老师在教学生做某种类型的数学*题,大概是已知一个图形,设为长方形,要从中挖去一些已知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梯形等,求剩下图形的面积。老师教的方法是先算出要挖去的各已知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把他们加起来,最后用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它,即得剩下图形的面积。华罗庚没有采用老师的方法,而是用了更简洁的方法,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老师在发还*题本时,先发还*题做得好的学生的*题本,然后再发有些错误的学生的*题本,最后发华罗庚的*题本,并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答数倒是凑对了!"华罗庚回答说:"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就把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一一讲述给大家听。由于他的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清楚,老师与同学们听了都很信服。可一年后,华罗庚还是因为交不起杂费和食宿费而辍学了。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2)

——学生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学生的事迹材料 1

  我叫马倩雯,是全椒三(3)班的学生,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有礼貌讲卫生的好学生,我被同学推选申报的是'学校环保之星'。

  *常,我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在学校,每次看到散落的垃圾,我都会自觉的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在我的提议下,在家中我们不使用塑料垃圾袋:为了节俭用水,在家中对淘米水进行再利用:我奉劝家人、亲友尽量在公共场合不吸烟、买菜用竹篮子,尽可能挑选绿色蔬菜,洗衣服时使用无磷洗衣粉。提议妈妈把废纸收起来卖掉,并把电池集中回收,不随便乱扔。

  为了环保,我在家里节俭用水:刷牙的时候立即关掉水龙头,洗手时让水流细一些,少量的衣服不动用洗衣机,自我用手洗。

  为了环保,我会节俭用纸:复印打印尽量双面使用纸张,作业本不用了还能够打草稿,督促同学回收废纸。

  为了环保,我会进行垃圾分类:像电池圆珠笔芯等分开处理。

  为了环保,我爱护环境:我从不踩踏草坪,不攀折花木……

  我模范遵守学校的'两无'制度,不乱扔垃圾,不吃零食,动员同学们将喝过的饮料瓶收集起来,每月集中卖掉,用于班费。从开学到此刻我班已收集饮料瓶满满的四大袋。

  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已经养成*惯,尤其是劳动委员李帅,在学校内的其他地方看见有乱扔的饮料瓶或者废纸也会捡起来,收集起来。

  学生的事迹材料 2

  环保精神就是今日的雷锋精神,今日的雷锋精神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这是袁日涉大姐姐的心声,也是环保好少年葛晓勇同学的行动指南。

  葛晓勇,11岁,现就读于来安县实验小学四(5)班。一个优秀的小男孩,一个令教师同学都无不称赞的好学生。现任四(5)班宣传委员,兼任四(5)中队的”一张纸小队“队长,本学期被学校大队部授予”雷锋式好少年“光荣称号。

  热爱劳动的他,自小养成了勤俭节俭,讲究卫生的好*惯;上学后的他,不光光是自我懂得爱护环境,并且还组织和参加生态环保宣传,以及保护环境的各项公益活动,成为学校”环保学雷锋“的典型。

  2004年,他刚升入三年级的时候,爱上网的他就在袁日涉的个人网站上得知了袁日涉环保学雷锋的事迹,从而激发了他学*袁日涉精神的热情。(袁日涉,原北京市东高房小学”一张纸小队“的队长,现就读于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从小学一年级起便开始环保学雷锋,最早成立全国第一支”一张纸小队“,开创了全国小学生环保学雷锋的先河。为了宣传环保,开通了容量高达100兆的独立网站的袁日涉红领巾环保网,成了全世界第一个儿童环保网的小小CEO。她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过,成为全国少先队员学*的楷模。几年来,她的环保活动与时俱进,先后为”申奥“、”抗非“等活动作出杰出贡献。

  于是,2004年10月,由他发起并组织的原三(5)中队的”一张纸小队“正式成立,共有成员八人。所谓”一张纸小队“活动,就是把一面用过的纸,翻过来再用,每用5000张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是按照再生纸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为了我们的社会能够持续发展,就要加强环保节俭资源。葛晓勇说:”看见有人把一面用过的纸随手扔掉,我觉得太浪费,随手乱扔太不环保了“,他觉得不管节俭多少张纸,都要从一张纸开始,所以他便从号召同学们”两面用纸,节纸护树“开始。自”一张纸小队“这个特色小队成立以来,他们共节俭用纸15000张,相当于保护3棵3米高的大树。他们还在把两面都用过的纸收集起来,放在教室后面的一个纸箱里,攒多了就卖掉用于环保,他们把这个纸箱子称为”绿色银行“;另外,他们还在教室后面多放了两个纸箱,一个回收”可回收的废旧物品“,另一个则回收”废旧电池“。至今,他们的”绿色银行“共”存入“了200多元钱(这些钱大都用来为班级添置卫生工具和花卉等),回收废旧电池上千节(绝大部分已寄往北京)。虽然他们的行为远不及袁日涉大姐姐那样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他们正是用自我的微薄之力来证明。

  他们学*雷锋叔叔的”螺丝钉精神“,节俭好多好多的单面纸,做成环保本,送给大家作为”笔记本“或”草稿本“;在教师节、儿童节里,他们用废旧材料作贺卡,不买传统贺卡来节俭纸张,给教师和同学们寄上一份特殊的”贺卡“。他们准备在学校里发动更多的队员参加这项活动。

  为了宣传环保,作为宣传委员的他利用黑板报和橱窗等渠道,罗列了能够从身边做起的一百件小事,如:

  1、使用布袋;

  2、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3、随手关灯,节俭用电;

  4、修旧利废;

  5、双面使用纸张;

  6、回收废电池;

  7、旧物捐给贫困者……

  让大家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把”学雷锋“活动化为我们日常学*、生活的一部分。

  他一向期望,自我能成为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他曾这样说过:”不管将来长大后工作在哪个岗位上,都必须要向袁日涉大姐姐那样:‘与时俱进学雷锋’,做一名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学生的事迹材料 3

  一、思想向上

  XXX同学是个全面发展、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活泼乐观、求思进取的好学生。

  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他人。*日里积极协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是老师信得过的得力助手。热爱集体,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能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批评建议,这些年来,精神面貌一直很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认可。王志豪善于团结同学,对同学以诚相待,凡同学在学*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求必应,热心相助,他的课外时间最忙,都是一些同学问作业,问题目,他总能不厌其烦地听,耐心地解答,因此被同学们称赞为“小老师”。从小在良好家庭、学校的教育下,养成爱劳动的好*惯,自己能办的事力争自己办,基本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在学校、家里和村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公益活动。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明辨是非,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惯。关心体贴父母,在父母亲的生日,会送上自己动手折的纸花,令爸爸妈妈很感动。从小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从不挑吃挑穿。

  二、学*优秀

  他学*勤奋努力,积极进取,从不在难题面前妥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小年纪,对数奥知识颇有钻研,历年来在中心校举办的奥数竞赛中,多次获奖;英语学科也毫不逊色,参加20xx年由中心校举办的小学生英语演讲竞赛,获得了高年级组优秀奖。其它学科学年综合评价均为“优”。他兴趣广泛,不仅爱好折纸、篮球,尤其在信息技术方面尤为突出,一系列的荣誉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然而他从不在同学面前夸夸其谈,胜不骄、败不馁。

  三、身心健康

  他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体育成绩优秀,在几次的校运动会上都取得较好成绩,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将。他活泼开朗,乐观面对学*中遇到的小挫折,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王志豪同学以全面发展的优异成绩、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心助人的好品格,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校级的三好学生,他是老师、同学、家长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学生的事迹材料 4

  我是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积极向上,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热忱的投身于青年支援者的行动中!五年时间虽短,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确信我成长了很多,成熟了很多。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我们志愿者的精神,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得到的是帮助他人的满足和幸福,得到的是无限的快乐与感动。路虽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志愿者事业上做的更好!

  当我步入高中的大门,每天都在忙碌的学*,做功课,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新闻。一次放假回家无意看见山区孩子的生活状况,让我感触颇深。心里多么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但是当时势单力薄,只能通过基金会等组织将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给孩子们送去,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陆陆续续地为孩子们寄去了书本、杂志等物资。有时收到西部孩子给我回的信,告诉我他们学*生活上的事情,我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开心与喜悦。

  在高考结束的那段日子,每天买报纸关注高校录取动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位武汉大学的女孩在支教过程中被山上的巨石砸死的故事,当时的我为之奉献的精神感到敬佩,那是就在我的心里默默种下支教的种子。当我踏入大学的门槛,内心充满青春的激情,满腔热血为社会奉献自己,展现自己青春的风采。在一次上网过程中,输入关键字“支教”,让我和“新教育千里草”结下了一段美好的情缘,在大一下半学期,一直为去西部支教一点一滴努力着,其中的任务复杂而又繁琐,每天和时间赛跑,完成组织规定的任务。

  每当室友回到寝室上网打游戏看电影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做着任务,内心感到孤独寂寞。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是想到我现在编写的教材能够让西部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时,我想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终于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2011年暑假我踏上了去甘肃支教的路上。在甘肃我接触了索池和镡河两所学校,初次支教,很多感人瞬间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经过那次支教,我体会到西部孩子的艰辛与坚强,从那儿以后我决定每个暑假,用自己的时间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在这个暑假,我再次踏上去西部支教的路途,这次我最为队长来到了贵州省安顺市的爱华小学,开始了我又一次支教生活。

  我所加入的支教组织“千里草助学计划”。它是由上海同济大学在校大学生发起的助学计划组织。在这些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是来自贫困的`山区,他们从小经历了贫困生活在他们求学道路上带来的种种困难。当他们踏入大学的大门,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想——帮助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踏入大学的大门。 “千里草”的同学们建立了“千里草助学育人”网站,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千里草形成了专业的支教团队。09年、10年“千里草”深入甘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了寒暑假助学计划活动。在这个组织里,只要我们心怀爱心与奉献,你一定会得到众多人的肯定与赞赏。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信念所以我们能够走到一起,走进大山,走到孩子面前。

  其实说起志愿者服务,并不是局限在暑期这短短15天的时间,为了这15天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工作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前期工作中,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我的部门是项目中心,主要是负责教材教案的编写校对排版工作。由于白天的时间用来上课,自*,开展此项工作的时间都是集中在晚上,每晚赶到寝室洗漱后就爬到床上开始工作,一直到寝室熄灯断网。

  除了此项工作,我还负责撰写过前言后记、教材教案的封面设计、关于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给基金会负责人写介绍信等工作。在前期工作接*尾声时,暑期支教的名单公布后,我身为“志者行”团队的队长,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暑假在家开始编排课程表,然后进行网上会议,介绍支教时课程中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注意事项。

  其次,督促队员备课工作的开展是一项比较闹心的事儿,由于有些队员上网不方便,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比较多,但是在队长支持和我自己的努力下,这项工作还算圆满结束了。

  虽然我们短短半个月的支教并不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用不同于课堂上授课的形式给孩子带去乐趣,带去他们没有接触的东西,启发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教导他们做人的真理。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生享受的财富。支教生活的每一天,我们不仅仅是上课,而且还有走访、例行会议、撰写孩子背后的故事以及准备第二天的课程等。在后期工作中,我们整理孩子们的信息,为孩子寻找爱心人士,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撰写汇报册给基金会。

  在后期工作完成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支教准备。当我们离开后,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打电话询问我们的*况,我们是何等的欣喜。同时,我们所开展的活动也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一致好评。我也获得了由千里草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证书以及学校颁发的“十佳实践之星”、“先进个人”以及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证书,这也是对我的莫大鼓励,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有人说,此刻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但是我们心中都很清楚,这次我们走了,下一次和他们的重逢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或许这辈子都没有了重逢的可能了,我们离开的那天,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来为我们送行,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非常感动。当我们的客车离学校越来越远时,很多孩子都跟着客车奔跑着,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学生的事迹材料 5

  xx同学是xx初级中学初三(2)班学生,在学校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不迟到、早退、旷课,学*认真、刻苦,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多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奖,是同学们学*的好榜样。同时他担任班干部工作,对班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在老师、班主任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校、班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一、尊师守纪、积极进步。

  xx同学在xx中学就读的这三年中,能模范地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认真刻苦地学*科学文化知识,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曾经有一段时间该班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差,旷课、迟到、早退以及上课讲话现象时有发生,一时整个班级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氛围。但是,唯独他xx同学“出淤泥而不染”,能够端正学*态度,认真学*,与不良*惯划清界线。同时他能一如既往地做到上课前预*好,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及复*好功课,受到各任科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他还在思想认识上积极要求进步,向团组织靠拢,通过自己的努力,于2002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青年团,圆了自己的团员梦。从而便时时以一个***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身先士卒,以身作侧。

  二、刻苦勤奋、成绩喜人。

  初中三来,xx同学就以“勤奋务实、永争第一”作为自己的座佑铭。现实生活中他也以此来鞭策自己,学*态度严肃认真,学*目的明确。每个学期,他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这样,在上中学以来的每考试中都能取得骄人成绩,多次在学科考试中名列全年级之首,一时成为xx中学的“常胜将军”;在2001学年及2002学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从而成为全校学生学*的榜样。然而,虽然取得的了如此喜人的成绩,但是他从不骄傲,反而更加刻苦、认真;三年来,他从不迟到、早退、旷课,从来没有缺交过一次作业,持之以恒。他经常说:“我的未来在明天。”

  三、带领全班、共同进步。

  xx同学不仅自己学*认真刻苦,而且他还热心帮助同学。他认为“一花独放不会香,百花齐放香满园”。因此,当有同学在学*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他总是会耐心地帮助他们讲解,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和学*的技巧,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共同进步。有一次,班里的同学都忙着复*,因为再过一天就要考试了。

  有一位同学遇到一道自己始终弄不明白的数学题,愁眉苦脸的;他见状,便二话没说,马上放下手中的书本,去帮助那位同学解答难题,直到那位同学的眉头舒展开来,他才继续复*。虽然他牺牲了许多时间,但是他还是挺高兴地,毫不介意。此外,该班还在他的倡导下,组建起一个学*互助小组,专门针对班上的学*“困难户”进行辅导,以至于该班在多次考试中各科成绩都名列全年级之首,受到学校各位老师的称赞。

  四、做好助手、展现能力。

  虽然xx同学学*刻苦、勤奋,但是他不会忘记自己是班里的副班长,他能够努力扮演好班主任的助手角色。因此,在每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他就会向班主任建议,带领学生到xx镇敬老院,以示节日的祝贺,培养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思想品德。班主任见他如此积极主动,就让他亲自组织。

  结果,在xx同学的组织带领下,全班同学纷纷捐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在节日期间给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上一份小礼物和一声问候。此外,他还多次组织全班同学到xx市场和xx市第二工人疗养院,“学雷锋”做好事,组织同学向扶贫基金捐款等。同时他还把班级的各项劳动任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出色地扮演好一个助手角色,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五、关心班级、爱护公物。

  xx同学作为副班长,知道以身作侧,以大局为重,毫不吝惜牺牲个人时间,每当学校布置墙报任务时,xx同学就带领同学找资料,出墙报往往要用上一两天的课外时间,但他毫无怨言,他经常说:“只要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牺牲个人利益毫不足惜矣!”有时,班上的劳动工具、讲台、门窗和同学们桌椅坏了,他会积极主动地利用课外时间,把工具、讲台、门窗和桌椅修好,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被同学们誉为“新世纪的活雷锋”。

  x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尊师守纪、积极进取、刻苦勤奋、不骄不躁、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班主任的好助手、同学的好榜样。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3)

——华罗庚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华罗庚事迹材料 1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 “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惯。这种*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华罗庚事迹材料 2

“按你这数学水*,恐怕只有华罗庚能教你了”。这是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时,我总是想,要是爸爸是华罗庚就好了,这样他就可以每天教我数学难题了。

假如爸爸是华罗庚,那爸爸的数学也不会非常差了。有一次,我拿着一题“鸡兔同笼”去问爸爸怎么写。爸爸看了一会儿,说:“我也不太会写,我们来凑数字把”。我瞬间无语,心里暗暗发笑:爸爸数学也真是太差了,数学很严谨,怎么可能有凑数法呢?我哭笑不得地对爸爸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爸爸笑了笑,没说话。在我的再三盘问下,爸爸终于招了:他的数学从小到大没及格过!还有一次一年级时,我因为找规律填数学的不怎么好,爸爸就给我出了一张都是找规律填数的卷子。结果,妈妈审查发现共有10道题但只有1题出的是对的!因此,妈妈说:“看来你数学不好是遗传了你爸了!”

假如爸爸是华罗庚,那妈妈就可以去一边干自己的事了(其实我还想这样呢,妈妈教我数学题没几次我是不挨打的)。爸爸很有亲和力,也很有耐心,写错了题他不会打你,而是和你一起讨论。我们家也就更温馨了!

爸爸什么都好,就是数学不好。其实我也不希望爸爸的数学有多好,毕竟他不是学数学的料。但我还是很爱他!

  华罗庚事迹材料 3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一、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二、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辍学之后,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惯。这种*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三、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四、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数学首*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六、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

  华罗庚事迹材料 4

  自学成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续供儿子念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忙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下自我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帮忙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我演算的结果,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光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苦苦学*,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华罗庚同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华罗庚用了两年时光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我所有的时光,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光,华罗庚甚至放下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华罗庚事迹材料 5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数学家”华罗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

  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勤奋成才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爱国情深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数学家”华罗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6

  197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

  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

  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

  “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4)

——护士主要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她犹如田野*凡的一株小草、大海中一滴不起眼的浪花。

陈丽敏,呼玛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感染科护士长。2020年1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临之际,她作为感染科护士长,主动承担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培训任务。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她和护士姐妹一同查阅资料,根据上级及院里感控要求,制定防护措施及流程,苦练防护服的穿脱要求,并对感染科护士进行严格培训以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她放弃新年假期,每日坚守在感染病区亲自查看,检查防护用品,清洁消毒。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疫情就是命令,她先后两次进入感染隔离病区工作,护理病人并进行心理疏导,直到疫情解除。院领导要求把她替换出来时被她一口回绝了,她说:“我没事儿,我还能坚持,多一个人进来就会多增加一份感染的机会。”

这就是陈丽敏,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她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在患者身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她的敬业、她的无私、她的奉献精神,正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

  护士主要事迹材料 2

  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护士——卢敏,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护士随时可能面对意想不到的危险。有一次,卢敏在护士站内被病人掐住了脖子,病人扬言要掐死她。在紧急状况下,卢敏面不改色,以多年的护理经验冷静沉着应对,同时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制止了突发事件。

  在这里,收治的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癫痫性精神分裂症等。他们发病时经常伴有幻听、幻视、妄想、精神恍惚等症状,发起病来异于常人,经常辱骂、踢打医生和护士,拒绝做治疗,拒绝吃药。所以,护士常常伤痕累累,有些皮外伤也是家常便饭,但卢敏一点怨言也没有,而是更耐心地帮助病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全力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

  值夜班的时间,是不能睡觉的,因为随时要巡视病房。*时卢敏就守在靠门边的位置上,每隔20分钟在病区巡视一次,看看病人有没有按时休息,有没有自杀轻生的异常情况,就连去厕所或者喝水都要用笔记录下来。

  无论是从细致的生活护理还是到复杂的心理护理,卢敏不以工作累工作苦为借口,不以病人的不是而怨声载道,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为己任。

  卢敏说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注定选择了奉献,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她无悔当初的选择。

★ 2020年优秀护士事迹

★ 优秀护士主要事迹简介

★ 2020年最美护士先进事迹

★ 个人感人事迹简介

★ 门诊导诊护士典型事迹

★ 妇科医生先进事迹范文

★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张定于先进事迹

★ 妇女代表主要个人事迹范文

★ 妇产科护士先进事迹作文800字

冼晓华,现任郁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曾获云浮市第五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危急重症救护技术比赛”季军、云浮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云浮市技术能手称号、多次获得我院“先进个人”、“优秀护士”等一系列嘉奖。

三次**驰援,却又重任在肩

2020年2月11日,郁南县人民医院发出报名参加第三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倡议,郁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冼晓华毫不犹豫地提出申请,而当她报上自己的名字时,她已经在医院感染科连续作战22天没有回家了。她说:“护理部发出3次支援湖北的通知,我都申请参加,没有什么英雄情结,只是觉得前线需要,而刚好我会,我觉得我适合。”

三次**,两个战场,一个目的,都是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作为我院感染科护士长,冼晓华日常工作中接触的病种均以传染性疾病为主,驰援湖北的任务,她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对她个人而言,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她驰援湖北。

舍小家为大家,诠释大道为公

当疫情防控战役打响的一刻,冼晓华就在疫情中一直风风火火地“逆行”,她能带领一众医务人员演练从预检分诊到筛查病人的整个流程,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严格要求参加防控工作的年轻姑娘。在她眼中,她们也是自己“孩子”,做好防护,容不得半点马虎。

冼晓华回忆道:“1月22日,早上8点孩子爸打电话过来,孩子还在高烧不退,带回单位滴针了,孩子在电话里哭,我耐心哄了几句,便匆忙挂机了。医护人员大多时候都是这样,自己家的孩子生病没法照顾,却在工作岗位上细心地照顾别人家的孩子,说不上无私伟大,只是职责所在。”正式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她就一直铭记,这身衣服既然穿上了,就得担起责任,不负生命之托。


  护士主要事迹材料 5

  xx,女,25岁,护理专业,大专毕业,xx医院护士。她的十佳护士事迹如下:

  在从事护理工作5年来,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以高尚的医德,优质的服务态度和勇于吃苦的精神,得到了同事的尊敬,患者的信赖。在*凡的工作岗位上以不*凡的表现得到了组织的肯定,获得了医院优秀护士称号。

  在从事护士工作五年来,我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待病人如亲人,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位患者。护理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在临床一线的工作中,做好等级护理,对病情较重,变化较快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耐心细致的为病人做好病情观察,“三查七对”从不含糊,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真正做到待患如亲人。

  记得在某次值班的一个晚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是因脑出血而入院。病人家属焦急的跑到护士办公室叫我,说老人家已经四、五天未解大便,现在正腹痛,腹胀难忍。医生又关照过不能用力解便,以预防出血再次加重。当时我也深知这个道理,我急切的走进才人家的病房,优秀护士先进事迹安慰老人家不要着急,一定会有解决办法,当时是大冬天,我先将自己的双手捂热,然后放在老人家的腹部行顺时针工的循环按摩。嘱老人家不要焦急,深呼吸,慢慢的,老人家似乎没之前那么难受了,可我又想,如果大便解不出来,这个似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在医生的同意下我动作轻柔的帮老人家在肛周打了两只开塞露,眼看大便就快出来了,可却堵在**口。当时老人家又痛苦的**起来了,我当时也有点急了,心想千万不能让病人再这样痛苦了,看此情景,于是毫不犹豫的带起手套,手指轻柔的**病人的**,将堵在**口的粪块搁了出来。这时,老人家终于停止了**轻松了。在场的每一位家属都惊呆了,他们感激的对我说:“太感谢你了,小王护士,你帮我家人解决了痛苦,不怕脏不怕累,我们都不如你啊。虽说是我们的家人,真要说起来,优秀护士事迹我们恐怕都没这个勇气帮家人搁大便,更何况我们只是病人而已,您真是把病人当亲人待啊!”我笑着回答他们:“不用谢,我们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记得是去年一位患子宫肌瘤的妇女住进我院,令医生护士感到奇怪的是,一连几天,病人的丈夫都没有在病房露过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正面临感情危机,正是因为闹着离婚,丈夫才不来照顾妻子。了解情况后,院里安排照料了生活起居,我们总是准时把饭菜送到病人的床头,我还经常开导病人人,要以包容理解的心态对待任何事情。妻子得到很好的照料的消息传到丈夫耳朵里时,他还不相信,傍晚时分,我下班后,正和半卧床的病人聊天,他悄悄来到病房,看着我和妻子网说说笑笑的。谈心时,丈夫不由愧疚不已,感慨万分。向我连连道谢,并握着妻子的手,自责地说:“非亲非故的护士都能如此照顾你,我还有什么理由对你不管不顾不问呢?就冲着这些好心人,我们也要好好地重新来过。”是的,这就是爱,虽然*凡,但却伟大。

  还有一次,一位产妇住院分娩,由于家境贫寒,婴儿衣服包裹等没有置办,护士先进事迹一家人个个愁容满面,面对这一切,我们又一次献出了关爱,大家纷纷从家中拿来衣服、被褥,望着躺在我们捐赠的包裹里甜甜睡着的婴儿,产妇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这样的例子很多,正因为做的比说的多,做的比说的好,所以赢得了家属的赞誉,领导的肯定。我深知要做一名好护士,工作不能网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上,更重要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基本技能,我会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最后,我要谢谢领导和同事们给我的帮助,肯定和荣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医院,为护理工作做出贡献。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5)

——热心公益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小斌同志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凡的故事,这一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

  工作楷模 小斌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几年,他担任我镇林工站站长,经常不分昼夜的奔赴在森林火灾第一现场,亲自指挥、加入灭火队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举家团圆的时刻,林工

  站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着遭遇火情时进行紧急应对。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他还主动参与到防洪防汛工作中,遇到大暴雨,整夜巡查,排除受灾隐患。正是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年度考核连续多年排名第一。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小斌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

  家中贤内助 小斌的妻子齐鸿燕同志在我镇职工餐厅工作,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

  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个清清白白的乡镇干部,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小斌同志将儿子党浩然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小斌同志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营造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小蓁,女,20xx年10月11日出生,是固隆乡中心学校四年级二班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中,她是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她是个自信、开朗,活泼大方的女孩。受妈妈的影响,她热衷于慈善公益事业,经常和妈妈参加这一类的活动,家里经济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她们省吃俭用;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而是把积蓄很久的零用钱捐给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上次,得知六年级梁星源同学家庭困难,学校发出捐款倡议后,她急忙拿出自己写作文得来的稿费;得知妈妈厂里朋友的孩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后,连忙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他,有时间就去探望关心他,给他讲故事,让他早日走出疾病的阴影;学校组织“捐一张废纸,献一份爱心”的活动,她主动发起并组织了班级的“爱心募捐行动”,担任了“爱心大使”,将爱的力量传递;班上有同学生病掉课了,她上课记两本笔记,作业也不忘那两份,只要有不懂的就去问老师,生怕有一点没弄清楚,把他(她)教错了,*时她都没怎么复*自己的功课,只要一有空就去帮他(她)补*,虽然有时被班上一些的同学误解,在她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她从没把它放在心上,依然帮助他人。她总是说,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现在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在为贫困山区的同学们献爱心活动中,她送去了自己为他们精心挑选的课外书;在敬老院里,她给奶奶们梳头,给爷爷们唱歌,画画。打扫卫生,让孤寡老人们感到我们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温暖和快乐。生活中的她,就是这样,用一颗炽热的心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每逢周六、日,她经常组织同学到一些小区、公园、街道打扫卫生,搞环保宣传教育,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她的带动下,全班学生都积极投入到了这项活动当中。

  在家里,她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惯,每天还协助大人做很多工作,帮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给爷爷拿报纸,给爷爷读报。和爸爸一起收看新闻节目,并且讨论实事政治。每天的家庭作业都是自己独立认真完成,今天的事情一定今天完成,决不留到明天。这是她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她,家庭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在学校,她努力的学*各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惯和自学能力。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着丰满的自我。和同学们一起互相学*,共同进步,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借鉴,共同提高。班集体这个团队荣誉她倍加爱护,哪里能给集体增加荣誉,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并且在团队工作中,主动承担责任,同学之间的友谊她特别珍惜。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学*榜样。小蓁同学,兴趣广泛,全面发展,课余时间酷爱传统的中国文化,热爱书法、绘画、剪纸,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县、市里的书法比赛,在学校年年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优秀三好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她在学*和生活中充满了热情和自信。和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活、成长的路是漫长的,但她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她用自己的正直、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用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用自己的爱心、恒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周淑阳同学寒假返乡期间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内,她对出入的居民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对返乡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登记,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节期间,她积极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通知,为社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辅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来,寒假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有利于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疫情期间,大学生更应当义不容辞地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献青春力量,我义不容辞。”做好安全防护的黄思嵘同学随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告诫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她还在春节期间参与送春联的暖心活动,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黄同学这样说道。

  假期里,陈淼同学作为新城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跃在帮扶群众、奉献社会的一线,用自己*凡的行动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温暖邻里志愿服务,年前参与了印刷版画、写对联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她深刻认识理解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并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疫情,但黄学婷深知功薄蝉翼也好过无动于衷。因此她决定成为苏州图书馆雏鹰志愿者的一份子,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动中,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阅览室。在学*了排架的相关知识后,她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并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同时协助工作人员扫描、整理、摆放图书资料,为读者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青年的责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2020年,一场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市华丰家电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张颖同志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较大,人员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龙街道公园社区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从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岗,履职尽责。

  张颖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导居民,连续几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哑。但她总是说:“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遇到一些居民拿的东西太多,她会主动上去帮助。对于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她会帮助买菜,劝说居民少出门。当看到有居民口罩带的不合格,总是不忘嘱咐两句。每天值班,她都坚守户外,耐心引导居民,解答问题,并认真检查出入证、查验扫码情况。

  她经常在值勤结束后,主动去查找小区封闭口是否出现漏洞,当发现小区封口处的铁丝网被人为破坏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减少隐患。

  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张颖说: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自豪!

  小张是小溪市乡光家村下13组的一名普通村民,一直在家务农,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村干部和村民普遍认可的好同志。其妻子刘素娥*时为人低调,待人和善、有礼,自结婚以来恪守妻子本分,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夫妻俩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辛勤劳动,带动致富。

  种植双季稻、花生10多亩面积,在村里起带头致富作用,乡、村干部吩咐的事均能按时完成,是村里、队里的好榜样。

  二、真心待人。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勤俭持家,弘扬家庭美德。

  积极倡导男女*等,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积极提议,并始终维护广大妇女同志的权益,为广大妇女同志争取在村里的各种应有的权利。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四、孝敬老人、教子有方。

  家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父亲,是50年代开始在村中担任村干部的老同志,现已退休在家,*时的生活都是小张夫妇照顾。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要求和希望。小张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化自己的子女,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全面发展。他们有两子一女,从小要求严格,并教他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子女均待人有礼貌,性格温和,从不在村里和人吵架闹事,成年后,在外学*开车技术等,挣钱贴补家用。去年上半年全家买了辆代步车。

  五、妻子生病照顾细致周到。

  小张妻子刘素娥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被查出有严重风湿病,一直在邵阳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是和理想,手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小张不离不弃,一直细致照顾,在医院时陪床照顾,在家也伺候的很周到。今年年初,小张一家转院去长沙治疗刘素娥的风湿病,目前情况得到了一些控制,但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坚持。从去年到今年,治疗费用已经超过5万元,今后还需要更多。小张一句话没说,取出全部积蓄,另外,子女均拿出钱补贴母亲的住院费和治疗费。女儿虽已嫁出,但经常回娘家伺候母亲,帮助照顾年迈的爷爷,并经常开导母亲刘素娥,增强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综上所述,小张家庭事迹典型,各方面表现突出,特评他们家庭为“最美家庭”,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为最美家庭,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6)

——五好家庭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刘德芬同志有一个崇尚礼貌、相敬相爱的家庭。丈夫在环卫局工作,儿子就读于达旗五中。公婆已七十多岁,奶奶已九十六岁的高龄。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老人安享快乐晚年生活,羸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家人一齐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礼貌、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建立礼貌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热心公益、帮忙弱势群体

  她和丈夫热心公益,用心参于爱心捐款,救助弱势群众,参于无偿献血活动。去年秋天,她在自家门前不远的公厕,救了一对不幸掉入粪池的母女,全然不顾脏臭。

  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她1992年参加工作以业,一向在公路管理工区第一线从事养护生产工作,20年如一日,勤奋学*、爱岗敬业,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负责的路段一向是礼貌路、样板路,所在群众多次被评为先进群众,她个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认可的好职工。

  三、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等

  她丈夫在环卫局工作,负责全旗的环境卫生。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一天休息日,俗话说顾了大家就顾不了小家,她体会到丈夫在单位的不易,义无反顾的做了丈夫坚强的后盾。在家里任劳任怨,做家务、带孩子、照顾老人,在她的支持下,丈夫从一名普通职工奋斗成单位主要领导骨干,并把工作干得井井有条,得到了旗领导的认可,是旗市两级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二人风风雨雨十七年,从未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斗嘴,她们的小家庭更是成为朋友,同学乐于聚会的温馨场所,是亲戚朋友心目中的一对模范夫妻。

  四、敬老尊长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的公婆早年在农村生活,已年过七旬,身患多种疾病,而且九十六岁高龄的奶奶也和他们一齐生活。此刻生活条件好了,把他们都接进了城里。*时夫妇无论多忙,从不耽误给老人买米买面及生活必需品,时常看望老人,并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有空就给老人洗澡、剪指甲(个性是奶奶),处处做到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丈夫家中姐妹多,她十分重视处理好整个大家庭的关联做到不计得失、不记恩怨、真心帮忙,使整个大家庭亲密无间。她爱丈夫的家人,丈夫也爱她的家人。在娘家,他是丈母娘的好女婿,大凡小事都是他出头,并办理的井井有条。

  五、勤俭持家

  她生活俭朴,从不铺张浪费,总是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她的衣服有的还是十几年前的,可她却总舍不得丢掉,总是说:“但是时,还能穿”。

  六、教子有方、优生优育

  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们一贯坚持言传身教,始终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儿子学*之余,夫妻俩经常引导儿子多看一些具有教育好处的书籍,使她从小就树立起善于学*、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意识,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在他们的影响下,儿子也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学生”、“礼貌标兵”、“环保小卫士”等称号。

  常言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她们家之因此和睦,总结起来就是做到了“真诚待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确实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五好礼貌家庭”!

  在白塔镇窑坡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礼让邻里、团结互助;他们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他们都是*凡的人,但他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单位邻居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窑坡村石、赵静芬一家。作为丈夫,石曾动情地说:“家是我爱的港湾,家是我前进中温柔的臂膀”。

  20xx年,石从部队退伍回乡,在别人的撮合下,他与美丽大方的村姑赵静芬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为了生活,石利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给自己谋到了一个为个体老板开长途汽车的职业。由于他为人忠厚老实,驾驶技术优秀,石是一个有极强工作责任感的人,单位工作又事务繁忙,他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地为单位领导服务,双休日很少休息,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有时单位出差,十天半月也回不了一趟家。石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因此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员”。

  石全心全意工作,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重任都落在赵静芬柔弱的肩上,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赵静芬和丈夫石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他们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子女的学*、生活照料管理,基本上是赵静芬一人操持,她不仅注重子女的学*成绩,更注重子女的独立生活、学*的能力培养,勉励他们勤奋刻苦学*,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情况。他们的大儿子也很懂事,看着爸爸成天不在家,妈妈不管白天、夜里辛勤操劳,总是想方设法替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逢到双休日还主动要求和妈妈一起做一些农活,她欣慰的说:“孩子,你们有这份心,娘就知足了,我们各有分工,你们的任务就是念好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他们的正确引导下,孩子不但学*成绩好,而且爱好关泛,受到学校老师的好评。石愧疚地说:“友芝从嫁给我就没有一天省心,她代我尽了做父亲和儿子的责任。”

  石母亲去世较早,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一直较差,老人头痛脑热时,石却不能回家看望,是赵静芬带他去医院看病拿药,问寒问暖。遇到公公生日,她就为老人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逢年过节,她总是不忘给老人买些礼物,天寒了,她还给老人买来保暖内衣,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老人年纪大了,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他的其他几个儿子都在乡下,生活都不很宽裕,因此,老人的生活费用基本都着落在石、赵静芬身上,但他们毫无怨言,按赵静芬的话来说:“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都还年轻,苦点、累点没啥,父母为我们操了一辈子的心,应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还只是狭隘的,可赵静芬、石一家却把这种爱延伸到亲朋邻里、单位同事之中。

  石在单位里助人为乐是出了名的,谁家有困难,他只要知道,总是热情帮助解决。有一次,单位有一同事的父亲做手术急需一大笔钱,石听说后,把准备给两个孩子上学交学费的两千元钱拿出来送给这位同事,同事知道他家境并不好,孩子又即将开学,坚持不肯收这钱,石说:“你不收这钱是把我看外了,谁家没个事情的,我孩子开学的学费还能凑齐的,你父亲治病的事可不能耽误”。同事含着泪花收下了这笔钱。而赵静芬在店桥街道上更是一个热心肠,她为人谦和,邻里闹纠纷,她主动去帮助调解,要是碰上下雨哪家没人,她主动帮助收衣服。在她家周边,有不少父母双双出去打工,仅留下孩子和老人的家庭,这些留守儿童生活不便,又缺乏管理,有的孩子迷上了“网吧”,有的孩子竟染上了偷窃的恶*。赵静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与街道居委会取得联系,开展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帮教工作,在她的关注下,在**机关、街道和学校密切配合下,通过及时整治“网吧”,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使这些正走向歧途的儿童又走上了正道。

  由于赵静芬、石一家待人热心、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提到这一家,人们总会伸出大拇指:“这样的好家庭,没的说”。

  陈仪一家人互相谦让、互相体谅,相敬相爱,和睦相处,幸福美满,。

  他们同年过七旬的父母、婆母及婆母一家居住在一起。双方的父母都要照顾,谁家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的帮忙。双方父母过生日,都要在一起庆贺一下。年三十几家聚在一起过,既是娘家又是婆家,那些陈年老令在他们这行不通了。虽说在物资生活丰不算宽裕,但他们全家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同样表现得更细致入微。他妻子的母亲身患心肺病,长年卧床,为了照顾好母亲,家里备有氧气、血压计等,他的妻子学会了打针等一些护理技术,常年陪在母亲床前。母亲每次病重需要住院治疗,都是爱人用手托着上下楼。他还主动承担起家务,孩子自小也非常懂事,常在姥姥床前递水送药。

  不但对母亲如此,对婆婆也一样细心照料。记得一年婆婆得了“带状疱疹”,民间俗称“龙缠腰”后背长满了水泡。这种病很凶险,及易留下后遗症。她找医生请教,上网查找治疗及护理方法。和小姑子一同护理,每天用针管将一个一个的泡液吸出,再涂抹药物。经过精心的护理,婆婆很快康复了,没有留下后遗症。创造了一个家庭护理的奇迹。

  总之,还是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一个美满的家庭之所以让每个成员都感到幸福。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有一个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生活氛围;是因为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因为有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对幸福的家庭归结一句话:那就是——家和才能万事兴。

  杨仪夫妻二人响应党的计生政策,优生优育,教育孩子学*认识当前的婚育新形势、新理念,幸福生活得益于党的计生政策。对事业更加充满信心,他们一方面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使他们有了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先进的农林科技让他们在致富的征途中先行一步,并阔步向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村里进一步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他们家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和感染绝大多数的年轻夫妇趁年轻,早立志,大有作为,莫失良机,教育身边的人*时多关注国家的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树立新型的婚育观,他们深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今天,他们的家庭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积极进取,和睦相处,不断完善,用先进的理念,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女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同志及他的妻子、儿女一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同志担任村支书工作,十几年来,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担任支书,他是全乡支书学*的榜样,对自己的所学所知从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人;群众谁家有难事,只要找他,保准让你称心如意。今年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美好乡村建设。村被列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他全程参与该村的规划,并多次配合设计专家深入村庄内实地考察村情村貌,充分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建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针对美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提出了旧村改造的方式,旧村改造主要指配套设施但*期需要保留村庄有步骤的进行改造,改善村庄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方案优化了该村的各类资源环境,受到村的百姓们的强烈拥护。同时,他多次参与配合市乡部门做好宣传、整治、建设等工作,清理沟渠、塘坝的淤泥,以及房前屋后的垃圾、柴草、家禽畜的进圈工作。汪**妻子的在*时的生活中也不示弱。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组织隔壁邻家的组妹积极开展“十星清洁户”创评活动,共同营造更清洁、整洁、优美、舒适的美丽家园。她还利用自己会乐于帮助别人,积极关心留守儿童,多次参与志愿者慰问村里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活动,深受村民的爱戴。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等

  同志任村支书工作任务重,在家时间少,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他的妻子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体谅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对全体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对他们诺言的实践。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守妇道,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从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女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孙成材的重任,儿子已大学毕业,并考取国家公务员。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作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对外出学*的丈夫,她每次电话都说家中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学*。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干这干那,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处理邻里关系,他总是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三、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好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四、率先垂范,做儿女的楷模

  为了使儿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1、生活俭朴。与妻子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儿女一菜一汤,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他的儿女本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药的好*惯。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夫妻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女礼貌懂事、非常孝顺。在村他们一家年年都受到了好评。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7)

——诚实守信模范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徐辉,男,中**员,1956年7月出生,合肥燃气集团XX区服务所副所长。

  在合肥燃气集团工作18年来,徐辉始终信守着“让用户办顺心事用放心气”的服务承诺,始终实践着自己对用户“不管有多难、只要你肯说”的诺言。无论冰冻严寒还是炎炎烈日,只要用户一个电话,他就立即前往解决难题,实现了服务及时率、处结率、满意率三个100%的突出业绩。从2000年4月份开始,他牵头成立了 “徐辉假日小分队”,主动深入社区、学校等,共开展活动600多次,义务服务21000多户,将方便和安全送到了用户的家门口,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好评,被用户亲切地称为“诚实守信的好人、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徐辉曾被授予全国和省劳动模范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多次进行专门报道。

  谭海美,女,***,1992年5月出生,肥东四中学生。荣获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20xx年当选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并获“世界***儿童基金会”奖。

  20xx年,谭海美在班里成立第一个“留守儿童互助小队”,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照顾孤寡老人、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等。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多次采访谭海美和留守小队工作。20xx年,留守小队经验在全省推广。

  卢丙会,男,1961年5月出生,XX县黄圩镇卢圩村农民。获XX省一等治安荣誉奖章、XX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20xx年8月8日20时50分,在XX市黄龙家电商贸城打工的卢丙会在与工友聊天时突遇一歹徒抢劫一女子皮包,他毅然冲上前去夺回皮包,并拒绝了女子的酬谢。40分钟后遭该歹徒及其8名帮凶的报复,全身被砍10余刀,右手被砍断,右腿5处骨折,右肩锁骨粉碎性骨折,曾连续昏迷数天。

  汪来九,男,1949年10月出生,XX县宏潭乡毛田小学教师,36年扎根深山小学无怨无悔。他总结摸索出一套特别适合于山区教育的“七级复式教学法”,被认为是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体制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他曾获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及省优秀教师、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曾集中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

  王兆华,女,***,1988年11月出生,XX市八中学生。全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

  她7岁便包揽了洗衣、做饭等全部家务;11岁便利用节假日贩卖小金鱼,补贴家用,供自己上学;*年来,年迈的养父下肢瘫痪,卧病在床。但她没有被苦难和挫折吓倒,而是迎难而上。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报答养父的恩情;她勤奋好学,担任班干部认真负责,希望用知识和双手报效祖国、报答人民。

  董学法,男,中**员,1970年2月出生,XX县泥汊镇人。获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XX市治保积极分子、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等称号。

  1988年,董学法成为XX市XX区劲松中社区的一名保洁员。除了做好本职保洁工作,他还参加了社区治安巡逻队。他与不法分子搏斗过35次,16次被打伤。他曾抓获过各种不法分子100多人,其中犯罪嫌疑人22人,截获赃物500多件。他还为居民做过大大小小的好事1000多件。

  袁淑梅,女,中**员,1962年12月出生,十七冶机电公司下岗女工。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工商个体“光彩之星”、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优秀带头人”和省劳动模范。

  1998年,袁淑梅下岗后,用勤劳的双手在XX市创办了“杨丽萍芦荟绿色美容健康中心”。积极吸纳下岗女工,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为50多名下岗、失业姐妹提供了就业机会。袁淑梅创业成功后,不忘报答国家,为灾区捐款捐物,每年资助失学儿童。

  出生,XX市XX区三改道班班长。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和全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

  1992年,组织上调他到最偏远的三改道班任班长。他率领4名职工精心养路,道班也由“老大难”一跃成为全市先进。到1996年,道班只剩巩光跃一人,他一人干起了五个人的活。30多年如一日,扎根深山,任劳任怨,在艰苦的公路养护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周美香,女,1940年7月出生,XX市郊区桥南办事处白云居委会居民。47年照顾同母异父的智残姐姐吴红花,用真情演绎了人间***。

  父母双亡后,弱不禁风的妹妹周美香顶起了大梁,她拖着瘦弱的身体,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姐姐吴红花。每天早晨,周美香做好饭后,先给姐姐用热水洗脸,接着再喂饭。姐姐大小便失禁,她帮姐姐擦身、洗澡、换洗衣服。这样的活她不知重复过多少次,但周美香没有半句怨言。

  这是一位给居民群众带来春天般温暖的***员,30多岁的她已经在居委会工作了整整17年。十七年来,她以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满腔热情,挽救过处于困境的社会弱者;以一个母亲的慈悲胸怀,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一名***员的崇高品格,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工作中,徐燕芬同志作为康保镇第四居委会主任,她既胸怀大局又立足实际,既勇于创新又吃透民情,把党和**的工作部署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她作为居委会中的一员,按照“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工作要求,以“听群众最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办群众最需要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为工作方法,心系群众,情寄社区,热心服务,凝聚民心,从而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增强了党和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xx年,第四社区居民刘丙亮到居委反映情况,称自己患肝癌,妻子患胃癌,为了做手术,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之余,还欠了亲戚朋友一笔债,生活也难以为继。走投无路之际,他找到了社区居委会,希望**和居委会能够帮他们解决。听了刘的情况后,徐燕芬立即带人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当即为他们办理了临时困难救助。同时考虑到以后生活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夫妻俩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积极主动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使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低保的待遇,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其后,徐燕芬又在年底为他们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救助了一部分资金,使他们的经济状况暂时得到了缓解。事后,刘丙亮夫妇多次到居委会表示感谢,逢人就讲徐主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真是的为人民服务的贴心人。

  热心为百姓服务,处处为群众着想,是徐燕芬一直以来为居民服务的真实写照。“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居民的事再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居民的事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干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干的。20xx 年夏季,康保难得遇上雨季,但住址在低洼处的居民生活就出现了诸多不便。每次一下雨,徐燕芬就在家里坐不住了,到青龙山社区、南淖边等容易遭水侵的住宅区走访,一有险情出现,当即电话联系附*的防洪抢险救灾队,将家中的米面等害怕受潮的物质转移,避免了雨水过后群众受灾到处**的事情出现,也给群众省却了有险情却倾诉无门的现象,让群众踏踏实实的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温暖。这个雨季过后,徐燕芬意识到抢险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据几处住宅区实际情况,她奔走于各相关部门,虚心请教,详细制作了一份报告上报相关部门,从险情的成因到预防做了详实可行的阐述,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些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社区的居民成分复杂,问题繁多,因为各种社会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人员也较多。徐燕芬任居委会主任以来,把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对**人员反映的问题竭尽全力解决在基层。陈振宽是一名退伍军人,多次到镇、县**反映待遇问题。徐燕芬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并亲自到陈的家中了解情况,耐心细致的做陈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方对陈的生活予以照顾,终于使陈放弃了**的念头,他说:冲着徐主任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心咱也不能**!

  尽管她为社区居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帮许多居民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但她一直都保持低调,因为在她看来,社区的工作不需要宣传和炒作,而需要一颗为居民服务的真心。任居委会主任以来,她廉洁自律,为民办事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刻苦学*,关心集体——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作为学生,学*是我的天职,也是我的生命。我要学好知识,增长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李子昂同学常常这样告诫自己。课堂上她是最活跃的分子,总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能把其他同学的热情带动起来。课下,她积极主动地做好预*和复*,并经常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常常学*到很晚,父母多次催促才休息。彩虹经风雨方显美丽,梅花历寒霜始蕴芬芳。经过不懈努力,李子昂的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特别是语文方面,她的作品不仅在《东方少年》上发表,还在全国中小学优秀作文选评活动中获二等奖。

  李子昂同学不仅学*好,还是一个关心集体、热爱集体、责任心很强的好学生。她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护它”。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劳动中最赃最累的活她总是抢在前头;地上有纸屑她总是主动捡到垃圾箱;黑板没有擦她总是主动拿起板擦;自*课她总是主动维持纪律;放学后她总是带领同学整队出发……李子昂同学还负责记录班里的好人好事,负责班费的管理。每天,她都认真详细地记录,班费的支出一项一项都清晰明了、井井有条。大家戏称她是五(五)班的“好管家”、“好**”。

  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同学心中的好榜样

  李子昂同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雏鹰活动,她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并带领其他同学以饱满的激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争戴自强章、自律章、自理章、自学章、自护章、创新章等系列活动中,使大家在活动中提高了素质、增长了才干,养成了独立思考、自我学*的良好*惯,树立了自主为荣、依赖可耻的正确意识,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李子昂同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她就是学校舞蹈队和健美操队的主力,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演出,先后获市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三等奖,并三次获县汇演一等奖。她喜欢唱歌,多次担任演唱比赛的领唱。她在美术方面也很有天赋,其作品曾获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铜奖、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由于成绩突出,在学校“创星”活动中,李子昂同学多次被评为“文体星”。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大家公认的好少年

  面对成绩,李子昂从未表现出任何骄傲和自满情绪,她把团结友爱精神牢牢铭记在心里、充分表现在行动中,和同学们相处得异常融洽。在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她时刻注意帮助相对落后的同学,经常以“小老师”的角色为他们答疑解难。同学有了困难她总是及时伸出友爱之手,谁的笔没有拿,她把自己的送给他;谁的橡皮没有带,她一声不响地递过去。下雨了,她护送没有雨具的同学出校;下雪了,她搀扶生病的同学回家。她带头为班里做手术的同学捐款;她主动为灾区群众献上爱心一片。去年冬天,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蜷缩在街头,回到家马上找出一身衣服和一床被子,又拿来*时自己舍不得吃的零食,在父母的陪伴下连夜给流浪汉送过去。这件事情对她触动很大,她流着泪说:“等我长大了,有了钱,我要盖一栋大楼,让天下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都有地方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小小的年纪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啊!

  乖巧懂事,明礼诚信——家长喜爱的好孩子

  李子昂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父母喜爱的好孩子。她从不跟父母乱要零花钱,从不买与学*无关的东西;不挑吃穿,不搞攀比,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得体。她从小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待长辈,她彬彬有礼,关爱孝顺。奶奶身体不舒服,她给铺床捶背;姥爷生病了,她帮着端水拿药。她在《东方少年》发表的文章《姥姥我想对您说》中,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姥姥的感恩之情。

  错了事能够正确面对,并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她多次被学校评为“明礼标兵”、“诚信标兵”、“好孩子”、“好公民”。

  雏鹰展翅志高远,博击长空会有时。新时期需要像李子昂这样的学生,需要像李子昂这样的孩子,需要像李子昂这样的好少年。愿李子昂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更加有力、更加自信与执着的步伐。

  (女儿被学校推荐为全县唯一一名市优秀少先队员候选人,昨天晚上为她准备了事迹材料。很仓促,水*也有限,望女儿长大看了后不要怪老爸。文中多半寄寓了对女儿的期望,唯愿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xx,女,蒙古族,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兰敖都乡人。1978年出生,2008年加入中国人民***,自幼儿教育专业毕业以来一直在乌兰敖都乡中心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在岗期间函授幼儿教育大专学业,现本科学历,市级幼儿骨干教师,曾被评选为十佳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这些荣誉背后,是她多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诺言的行动。

  她坚持诚信待人。

  十多年来,她一直用诚信来面对每一个同事、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幼儿,尽心竭力为孩子、为家长、为同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凡的事迹中却透着点点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同事中她年龄偏小,可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她处处率先垂范,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答应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谁需要帮忙,就主动去帮忙。工作时与同事诚信交往,做到了“四个互相四个不”,即: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尊重不刁难,互相配合不推诿。正是因为高度地彼此信任,她们之间的工作总是十分默契,合作起来时那么愉快。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亲昵地叫她“xx妹妹”。

  在家长眼中,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尽管她教专科不是班主任,但她的手机号是公开的,哪个家长晚来接孩子,孩子生病需要照顾,或者临时有幼儿教育相关的事情,都喜欢打电话和她沟通,每每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点头承诺“把孩子交给我,忙你的去吧,请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每个小承诺得以实现的时候,她总是那么开心。

  对待孩子她更是将诚实守信作为和孩子交往的先决条件,她最擅长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们有进步,她就会奖励孩子们,或是一朵小红花,或是一段批注,都诠释着她对孩子们诚信,孩子也特别信任她,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存放在她的口袋里,有时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交给老师保藏。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她却从来都没有当小事情看过,把孩子们的信任看得很重很重。因为她爱孩子,爱幼儿教育事业。这份爱使她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给幼儿园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顿午餐、或是一双袜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支铅笔。她用自己的爱和行动诠释着一个合格幼儿教师的诚信品质。

  她坚持诚信从业。

  坚实的教育能力基础,是家长信任的源泉。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她认为孩子们的淘气、不听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对自己失去信任,领导和家长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取得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十几年前,初为人师,很少有领导和同事们满意她的教学活动,她总是进行二次备课,二次讲课,不厌其烦地主动找领导同事听课、评课,请家长听课,这样处理方式使她在当年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她的诚恳还是得了赞扬,也使得她的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快就在园内成为了教学骨干,无论是实际教学还是理论都走在前沿。尤其是她把握了网络研修这条自我专业成长的道路,更使得她家长、老师和孩子们对她的教学给予充分的认可。她把“信赖,往往能创造更美好的意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去信赖家长朋友,和家长、孩子做最为诚实信守的朋友,相互勉励,共同教育孩子。同时也取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

  她坚持诚信兴业。

  多年来,她将自己事业发展的中心理念定位于——以诚立业,以信兴业。只有对家长、幼儿讲诚信,家长才会放心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孩子交给我们去教育,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她不仅积极主动去取得家长的信任,还时刻严谨教学,严格遵守教育法规和教师道德标准,教学内容无论大小,为确保所有幼儿都能达到最佳学*状态,她每天刻苦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严把课堂教学关。几乎利用了所有的时间,把自己负责的教学范畴研究个透彻。

  除了自己份内的工作,学校和幼儿园里甚至是其他单位临时借调她,派送给她的任何工作她都能认真去做,真正做到了“大事和小事一个样,讲台上的工作和讲台下的工作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诚实守信,无论做什么,我觉得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了她纯朴、真诚、坦荡的人格。

  在诚信工作的同时,她不忘奉献社会。

  多年来,她积极为创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曾三次义务献血,2008年加入松原市红十字会义务献血志愿者,给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捐款捐物。用她的话来说,当年她念师范的钱还是父老乡亲们凑到的,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的帮助,怎么会自己的今天,她要回报社会,回报家乡,所以一毕业就扎回自己的家乡,倾注所学,努力做一个回报人民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十多年下来,xx的事业越做越扎实,但她依然坚持以一颗诚信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事业,把诚实守信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

  她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是一个好党员,是一个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

  xx同学是钟宝小学五年级副班长,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家里,他是个人见人爱、勤劳助人的好孩子;在社会,他是一位诚实守信,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他勤奋学*,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逐步培养了良好的学**惯和自学能力。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班集体的事情都会主动承担任务,带领同学们协助老师开展好各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他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他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有同学上课忘了带学*用具他总是豪爽的拿出自己心爱的文具借给他们;有同学忘带红领巾,他赶紧借钱帮他买;有同学不会的问题,他总是热情耐心的帮其解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让他对学*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与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在社会中,他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遇到周末,义工协会有活动,在同事阿姨的带领下,多次参加义工活动。在学校的爱心捐赠活动中,他总是毫不吝啬的捐出自己的压岁钱,数目高出全校其他学生好几倍。他常常帮助邻居老爷爷、老奶奶们扫地、倒垃圾。附*的邻居看到了,竖起大拇指夸他真懂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他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诚实和守信为曲,弹奏着一曲奋发向上的爱心之歌。漫漫人生路,豆蔻少年从头越;雏鹰学展翅,茫茫天际任翱翔。我们衷心希望袁滕同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双手和热血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嘉祥县大张楼镇临湖集小学 任存来

  人的一生,一是学做人,会做人;二是学做事,会做事。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离不开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诚信,是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办事之根。人若有诚信,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会肃然起敬。诚实守信,对民族、国家有利,对自己也不吃亏。诚实,才能互信;守信,才能共同发展的基础。在政治思想方面,诚实守信,主要表现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忠诚与信念。

  在职业工作方面,主要表现为诚实劳动、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在经济生活方面,表现为公*交易、信守合同、诚恳服务;在日常生活方面,则表现为人为善、坦诚相待、团结互爱、助人为乐等真诚的人际交往。总之,诚实守信,是一种内涵丰富的道德准则。

  在我二十们七年的教育生涯中,时刻对学生报以诚信。只要是说过的话一定会向学生兑现。王勇的转变就是我众多诚信教育案例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勇,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因在老家交通肇事外逃到异地与他的妈妈重组了新家后,有了王勇十年后案发,爸爸入狱。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8)

——勤奋上进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我是XXX,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财会1202班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获得过院级三好学生、院级奖学金、院级优秀团员、院级优秀毕业生以及国家助学金。我的家中有父母、爷爷奶奶和妹妹共五人,父母都是农民,妹妹也在上大学,因而家庭生活比较拮据。我的辅导员王晓曦老师*时很照顾我们,实*的时候老师更是不嫌麻烦的替我们每个人考虑实*问题。

  2014年10月在王老师的介绍下我来到北京英特纳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实*,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当时面试的共有11个人,留下了8个,我正是其中的之一,就这样我成了万千"北漂"中的一员。刚开始的工资只有2270元,公司给介绍了一个月租仅500元的房子,可想而知条件有多差。8*米的空间内住着两个人,房间内除了放下一张床以外,只够一人走路。那时候工资很低,而在诺大的北京吃、住、行都需要钱。幸好那个学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为了省钱,我开始自己做饭。我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会做饭,当时我一个人帮8个舍友做饭。虽然当时条件有点苦,但是很开心。刚走上社会身边全是自己的同学,真的感觉很温暖。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慢慢的有人坚持不下去了,开始有人辞职,有人离开北京。当初一起来北京打工的8个人只剩下了两个,这时已经毕业一个月了,工资也才2800而已.我也觉得不能这样一直下去,还记得刚离开学校时跟同学一起夸下的海口,一定要开创出自己的事业来,于是我决定换一份工作。

  2015年7月份我换了一份新的工作,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一个打破传统行业的新行业----互联网财务。以前的财务工作都是面对面办公,现在注册一个公司只需要在网上付款,之后不用客户亲自出面就可以把公司给注册完。我觉得这种工作模式挺新鲜的,所以很感兴趣。刚开始多少有点不适应,因为传统行业是服务费高、业务少,而互联网模式是服务费低、业务多,也就是是薄利多销。那段时间我很崩溃,因为我有太多工作,从传统到互联网模式我还不适应。为了保证我的服务不得到差评,我开始疯狂加班,白天出去办事,晚上做材料。

  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我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一个月最多的时候我注册过40家公司,看着自己注册公司数量的成长,我感到好有成就感。相应的我的工资也提高了不少,我想就这样下去也好。可是人生没有顺风顺水,公司因为业务需要,自营人员的提成开始下降,如果按照新规定我的工资就会降低。以前人们总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有坏消息的同时也有好消息。公司一个领导很支持我出去创业,在资源上给予我支持,让我组建自己的团队。当时我们的团队里只有3个人,这时我想到了我大学另外一个同学。我们两个人在谈判与被谈判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组成了我们的五个人小小团队。

  2015年11月我们开始自己经营,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只好和同学、朋友借钱。借钱的时候经常碰壁,有的同学看着*时关系挺好的,当你提到钱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了。很多人对我们持怀疑的态度,那段时间真的很无奈。时光飞逝,启动资金终于凑齐了。2015年12月份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北京快无忧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寓意是不仅能解决客户的忧虑,同时也希望我们自己没有忧愁.

  从公司成立到今天,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期间我遇到过资金紧张的问题,每个人每月只发一个解决温饱的工资,生活又回到了刚到北京时的水*,甚至比刚到北京还惨。幸好那时候有很多业务,每天都在加班,最晚的时候回到宿舍就11点了。但是我们真的很充实,跟上高中时候一样的充实。我们公司人员最多的时候有11个人,最穷的时候所有人账户上只有几千块钱,但是没有人抱怨,每个人都信心满满的迎接每天的工作。现在我们公司有8个员工,来自交院的就有4个人。目前我们的工资比较稳定,足够我日常生活,住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但是我们不满足现状,相信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真的感谢我身边的所有人,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没有你们我不会一步步的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谢谢你们给我动力、给我勇气。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明天我就会遇到人生中最大的危机,也许后天我的公司就会濒临倒闭。但是我并不恐惧,因为不论发生什么我身边总有支持我、帮助我的大家,我并不孤单。

  明天,你好!

  加油!

  xx,小学二年级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班级学*委员。“人之初,性本善”,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他都能够按照一个少先队员的准则来要求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一、家庭里的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宝宝。

  当每天放学以后,回家的第一任务就是写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学**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洗自己的袜子、刷自己的鞋子、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养成了比较好的生活*惯。每周还不定期的帮妈妈刷碗、洗菜、做饭等。在妈妈不舒服的时候,还能给妈妈捶捶背、按按腰;在妈妈生病的时候,还会摸摸妈妈的额头问是不是发烧?提醒妈妈早点休息。这时的妈妈是一个幸福的妈妈,也是一个开心的妈妈。

  二、学校里他是一个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2014年暑假,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假日阳光小队,做一个清洁小使者,和大家一起到龙凤湖广场打卫生、擦洗凳子等。“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在学*中,有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时,xx会耐心的为他们讲解,直到同学明白为止,从不显出不耐烦的情绪。小学生道德之星事迹材料范文

  三、生活中的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小伙伴。

  曾有一个周末,他大队广场玩时碰到了他班里的一位同学,他们玩的很高兴,但很不尽兴,于是他和同学约好第二天下午3:30再到大队广场中心见面,一起再玩。本来第二天下午爸爸妈妈是要他回奶奶家的,可是xx说他已经和同学约好了,不能失约。于是,爸爸妈妈两个人回了奶奶家。当爸爸妈妈5点钟回到家时,孩子不在家,想孩子一定和他同学在广场上玩。当妈妈正在做饭的时候,孩子回来了。“玩的怎么样,很高兴吧!”妈妈连忙问孩子。“从3:30我一直在等他,也没找到他,他根本没来。”孩子如实说。当第二天到学校问了那个同学才知道原来是那个同学有事没去成,可他们又无法联系。通过这件事,xx也知道了,朋友没来是有原因,至少自己遵守了诺言,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与人为善,快乐成长。当你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时候,你自己也是一个快乐的人;当你把自己的那份爱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你就拥有两份爱。因为爱与快乐会越分越多。爸爸妈妈时常这样对孩子说。

  在公交车上,他为老人让座位时,他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伸出援助之手,他是快乐的。 。他在看《孔子》第22集《闵损》这集时,在看到闵损说冷,父亲打他,无意间把他的衣服给打破,芦花飘出。父亲知

  道真相后大怒,回家后,父亲无论如何都要休了妻子,而闵损却跪下来要求父亲别休了继母时,孩子的眼泪“嗖”的一下就掉下来了。闵损的那颗爱心、孝心也在这一刻传给了xx。

  张家怡在学*上不但是我们学*的榜样,生活中也是我们学*的榜样。

  xx,男,11岁,永城市第三小学六(4)班学生。他品学兼优、乐观向上、兴趣广泛、热爱劳动、尊老爱幼,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好帮手,是同学眼中的好伙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他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家里的半边墙几乎都贴满了他的奖状。

  一、勤奋好学,品学兼优

  他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活泼、开朗、贪玩,喜欢动画片,喜欢打游戏,喜欢打乒乓球、玩滑板,但不同的是,他总是把学*任务完成之后,才去玩。他的作业练*,家长几乎没管过,他会在做好之后,检查几遍,然后让家长签个字就可以了。每节新课之前,他会做好预*;课堂上,他回答问题积极;课后,他总爱向老师请教许多问题。他喜欢读课外书,家长每学期都给他买5、6本课外书,但远远不够他读,他常常去图书馆借书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懈的努力,踏实的学*态度,使得他的学*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

  二、心地善良,孝敬老人

  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6岁的时候,别人送他一只小狗,他可喜欢了,高兴之余,他问妈妈:“我要是被别人抱走了,你想我吗?”妈妈说:“当然想了,你是妈妈的宝贝呀。”他若有所悟,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送小狗回家吧,它妈妈一定想它了。”8岁时,妈妈给他买了一只小乌龟,养了两年后,小乌龟生病死了,他哭了一天。

  自用小盒子把乌龟埋在了他上学必经的小路边,他说:“这样,他的小乌龟就不会害怕了。”小小年纪,他就能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下,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呀!

  他的祖母80多岁了,身体很差,他每次放假回去,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买点吃的、喝的。回到家之后,他首先来到老人身边,又是给老人喂吃的,又是喂喝的,还不停的给老人讲学校里的新鲜事,讲同学间的笑话。只要他在家,老人总是笑呵呵,好像一点病痛也没有,邻里都说他是老人的“开心果”。

  今年三月,雷锋活动月,学校组织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和孤儿院孤儿的活动。他积极报名参加,到了敬老院,他又是擦桌子,又是扫地。给老人好吃的。陪老人说话,给他们照相。在孤儿院里,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问他们需要什么,有的小朋友想要看书,他准备下次去的时候给他们带去一些书。他所做的事,是琐碎小事,但是他那颗心却是真诚的、善良的。我们的身边,不正是需要这样的人吗?

  三、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长也从不让孩子干活。他也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但小小的他,看到父母工作忙,他会帮妈妈摘菜、洗碗、扫地、叠被子。在学校,他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的好服务员。不管谁当值日,他都抢着干。还常常帮老师拿书、发作业。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荣誉。

  四、团结同学,友善待人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于宠爱,而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不愿与人分享的个性。而他不同。他喜欢把玩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他的滑板、跳棋、悠悠球等,都是公共的。很多时候,一个新玩具没玩两天,就被同学弄坏了,他也从没要同学赔过,有时,妈妈不高兴,他就说:“玩具迟早是要玩坏的,你就当是我玩坏的,不要生气啦!”他还常把旧玩具送给邻家的小朋友。家长给他买的故事书,他一看完,就送给班上的同学看,其他班的同学也常来借,他也毫不吝惜。

  他,就是他,从不做一点虚假,*凡中透着优秀,善良中透着质朴!

  XXX,女,鼎湖区广利初级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宣传委员。她勤学努力,乐于创新,各科学*成绩优异。

  在学校,她努力学*各门功课,为了提高学*能力,她自创了“练*对照法”,主动购买与各学科相关的各类参考书。课前,她主动预*,利用所购参考书上的题目先自己做练*,然后对照参考答案找到自己做错的题目,思考做错的原因,实在想不出原因的则留待课堂上解决。课堂上,她认真倾听,细心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照参考书,既加深对各学科的理解,又从中解答疑难输电线疑难;如果课堂上老师并未有对自己曾做错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她会做好记录,等老师下课后再积极提问。就这样一边对照参考资料,一边积极认真听讲,主动提出问题,学*成效显著。广利初级中学正在推进现代化教育!

  XXX同学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尤其酷爱书法、绘画。从小学开始,她就对书画特别感兴趣,并自觉地刻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下,她的书法和绘画的水*不断提高。曾获广东省第五届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硬笔一等奖;获广东省第六届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初赛硬笔一等奖;获广东省第六届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硬笔一等。

  XXX同学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在团委发起的和贫困山区同学们的手拉手活动中,送去了自己为她们精心挑选的课外书;在敬老院里,给老人家们唱歌,画画,打扫卫生,让孤寡老人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就是这样,她用一颗炽热的心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勤奋上进好少年事迹简介7

  闫静雯,今年9岁,是刘井小学二年级(二)班学生。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积极向上。她小小年纪,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在学*上,她刻苦努力,一丝不苟,作业字迹工整,成绩优异。这些都由于她良好的学**惯,最优化的学*方法。

  良好的学**惯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学*效果、学业成就,她做事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课前预*,找出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在学*,课堂上专心听讲,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注意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想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及同学发表的意见,课堂上还特别喜欢质疑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作业时,认真审题,专心致志,独立完成,自觉检查。此外她尤其喜欢阅读,饭后睡前总是手不释卷。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得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

  她还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有困难同学,她总是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的理念。另外,她还注意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当好老师的小助手,管理好班级,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为班级的学*委员,她能够坚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老师不在时,主动维护好班级的纪律,对于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及时劝阻,并能每天坚持组织同学早读,管理好早读纪律。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学*上有困难的同学,在这方面,老师和同学都很认可,大家都夸她有同情心、有爱心。

  他是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小学生。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他多次获得证书和奖状:“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学生”等。

  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是个贪婪的索求者。他不但努力学*教科书上的知识,课余时间还广泛涉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他读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思考、爱发问,甚至有时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善思好问的精神,使他不但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了良好的学**惯和学*能力,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班级“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作为一名小学生,他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精神。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惯,日记字数不断增加,由每学期的一本增为三本,在日记中,他还坚持不断的总结学*和生活经验,他的这种不服输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不少同学起到了感染熏陶作用,对班级的学风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勤奋好学好少年事迹材料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好学生事迹材料

  奔走的时光带走了柳岸浣纱的童年嬉戏,呼啸而至是高中生活,它让我意识到了肩上的.重任,心中萌发了我要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奋斗的信念。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为了学*我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我知道自己的基础不如别人,但为了心中的梦想,就必须有超出别人几倍甚至十十几倍的付出。天刚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一个人来到教室为的是能抓紧时间记忆所学知识;晚上夜自*结束从来没有早休息过,深夜独自在自*间学*;白天更是争分夺秒、全神贯注的苦读,有时遇到难题或者看见别人在睡觉和嬉戏的时候,我也有想放纵的念头,很快就打消了,我的良心时刻在提醒我不能那样做。

  寒冬的梅花,经得住霜雪的侵袭,经得起冰冻的蹂躏,经得起严冬的考验,依然绚烂的绽放。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各科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几次考试都超越了之前的成绩,比刚来学校时的大榜进步了300多名。其实只有学*的毅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学*的方法要对,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方法,课前预*很重要,带着问题认真的听课,跟进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独立思考,用心做好练*册及是巩固知识,遇到不懂得题目做好标记,老师讲解的时候侧重听。学*效率很重要,许多知识要反复记忆否则就会遗忘。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睡觉之前或者下课时间我会把老师讲的东西在脑袋里过一遍,实在想不起来的立刻看笔记加深印象加深理解。看书时更要用心,很小的细节也不能忽视。老师长说: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求方法。所以每次考试之后,我都会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从不怨天尤人。学*要善于积累,荀子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每天积累个单词、几道典型题、几个名人名言很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精选五篇)(扩展9)

——村网格员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张xx,淮安生态文旅区福地路办事处山阳湾社区网格员,负责山阳湾社区九华学府小区6-7号楼网格工作。

  作为一名网格员,张xx深知为居民处理好每一件琐碎的小事、急事、难事,就是网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次,他前往网格居民家中入户走访时,居民抱怨说家中卫生间漏水,向小区物业多次反映,但物业一直置之不理。

  张xx现场查看了居民家中漏水情况,并迅速联系物业工作人员前来检查,初步判断是楼上某户水管未接好导致,需要向上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排查工作量大,张xx便利用休息时间对楼上几十户逐一入户查看,最终确定了漏水点,解决了困扰居民许久的漏水问题。“要对得起网格员肩负的责任!”张xx常常这样说道。

  李xx,淮安生态文旅区富城路办事处海天路社区网格员,负责海天路社区严卓片区的网格工作,获得2021年度全市“最美网格员”提名奖荣誉称号。

  对于李xx来说,一日双巡是每日的“必修课”,她的“铁脚板”走遍了网格内的每家每户,各家情况都了然于胸。李xx的网格是农村网格,内有302户居民,人口1330人,其中孤寡老人9人,残疾困难人员19人,残疾儿童1人,因此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是她重点关注对象,担心老人生病无人知晓,她就将留守老人列为重点走访对象,每天多次上门走访,周边邻居也都打过招呼,一旦有情况第一时间告知。

  “小网格、大担当”这是李xx一直所奉行的,她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所服务范围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服务每一位居民。

  张xx,女,27岁,党员,大专学历,2017年参加工作,2021年担任冯家川乡冯家川村网格员,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凭着对组织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本职工作的信念与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工作者。

  一、认真学*,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在理论学*上,认真学*有关农村政策、规章制度和各种会议精神,不断丰富自己,充分认识与理解网格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学*、多思考、多问,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综合能力,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创先争优,发挥模范作用

  在本职工作中,认真勤奋工作,顽强努力拼搏,带头争创佳绩;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勇挑重担,任劳任怨,认真践行“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您放心”,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违纪违规,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弘扬个人优秀品德,争当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

  三、辛勤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在今年的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中,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入村入户宣传,耐心给村民讲解相关知识,*时在网格群内给村民转发相关网络诈骗的小视频和相关知识,增强村民的防诈骗水*;在今年祖国七十二周年大庆期间,和村两委对村内人员进行摸排,调处矛盾,着力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在防火防汛等工作中,帮村民处理地里秸秆,与村两委一起值班值守,分组巡查村内情况,实地查看,摸排险情,建立台账,有情况及时上报;疫情防控期间,在村卡口值班值守,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对村内人员进行摸排,有外地返乡人员及时处理上报,确保所在村的安全;在村两委换届期间,成功当选冯家川村党支部**,当选后,积极投身工作,积极参加培训,为村民办实事,解决村民的难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冯家川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今年保德县庆祝***成立100周年理论宣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年奋斗演讲者说比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四、严格要求,培育良好的工作作风

  我严格要求自己,培育良好工作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公仆意识,认真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力求工作的完美与卓越。在*常工作中,我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和气、关心、温暖,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负责到底,加强自己的执行能力,做到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把**的精神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同时,加强工作创新,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我认真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成绩。今后我要戒骄戒躁,继续认真学*,努力实践,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叫xxx,现年xx岁,中**员。2009年开始参加社区的相关工作,长期以来,我兼任过社区的创建工作、综治工作,xxx的03网格员。自参加社区工作以来,我*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赞誉、居民的认可,居民们把我当做自己的亲人,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与我交流沟通。工作中,我没有引以为傲的业绩,但是我能够踏实工作,服务大众,大小事情都以服务对象为基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促进网格和谐稳定和社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爱岗敬业,做好摸排工作,争做一个优秀网格信息员。

  xxx是我负责的网格,网格覆盖了40栋自建民房。由于地处xxx周边,是一处人流量巨大的商业中心。网格内相对具有人口流动性大、出租房多、安全隐患多、各类民生问题、邻里纠纷较多等特点,给网格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做为网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我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长期与居民们相处,对于所辖区域内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加之本地住户心地善良,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所以我的工作中也能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为了使情况更加明了,我还是认真摸清网格内人口的基本信息,利用业余时间逐家逐户走访,逐一填写网格住户调查表,基本掌握了网格内的所有信息。在走访过程中,通过和居民的零距离接触,谈心交流,我体验到了居民的热情,对工作的积极支持,更家坚定了我做好网格工作的信心。

  二、爱心搭桥,真心服务,当好网格服务员

  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有爱心,把自己网格内的居民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排除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承担网格员的工作之前,我也曾经是一名xxxx的志愿者,我走东家串西家,定时定点为我所管辖的网格区域内的居民交谈,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鼓励他们为建设和谐社区出力尽责;向他们宣讲党和**的政策,文件精神,把党和**对百姓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家里、留在他们的心间;“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在我的心目中,居民们的每一件事情都比我自己的事情重要,我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我力争解决好,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即使报告给村委员会或各级领导机关,请求他们的支援,实现问题解决的最优化,力争做到基本满意。向他们宣传安全工作、进行“防艾教育”、“防黄赌毒”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成为了社区人人欢迎的“政策宣讲员”,真正成了百姓贴心人!我常常想,人一辈子都年轻该多好啊,但是我知道: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可例外。作为现在还比较年轻的我,要为自己的将来积蓄养老的资本,那就是对待老人要真心、用心、实心。在街道上,看见颤颤巍巍的老人,尽自己的力量,扶她一下,拉他一把;给老人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到温暖;扶着她走下台阶,穿过街道,道一声祝福送别;人人都会老,你的家里、我的家里、她的家里都会有老人。尊重老人,是自己人性的升华,素养的提升。

  三、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舞动生命的精彩

  尽管在网格管理中,更多的是付出,我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辛劳,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当然,也有收获,有时收获委屈,也有荣光,但我收获更多的是责任和奉献,是我与群众之间亲密如鱼水的亲情。网格工作是繁忙的,像蜜蜂一样不知疲倦的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网格工作也是是无谓的,因为居民们一句简单的问候和亲切的笑脸,就会成为我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xx,男,1966年8月生,中**员,滕州市北辛街道赵王河西社区网格员。担任网格员以来,坚持以“定位网格化、内容多元化、管理信息化”为目标,创新社区网格化模式,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创**群自治模式。创新开展了“1396”党群自治模式,把赵西社区划分为3个基础网格,96个单元网格,由党员及热心群众担任单元协管员,管理服务所在单元共8户居民,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达到“十有”标准。

  二是优化为民服务。与社区居委配合,开展了“串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掌握居民诉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根据群众反映情况,统一规划建设了便民服务一条街,彻底改变了原有摊点脏、乱、差现象;建成了900*方米的社区服务综合阵地,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协调解决了集中供暖问题。今年,又筹措资金20余万元,铺设中街道路3600余*方,解决了下水道盖板损坏、化粪池堵塞等具体问题。

  三是发展集体经济。为破解集体零收入难题,他“零资金启动、零土地建设”,大力招引项目,成立了社区服务公司,创办了艺趣童话、四点半课堂等培训班,解决社区8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目前,居集体实现年收入10万余元,集体资产增加100余万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