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

首页 / 事迹材料 / | 2022-10-03 00:00:00 事迹材料

好婆婆事迹材料1

  王XX,70岁,是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也是一名老教师,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女。她家住白沙路241号大院,邻居们都称赞王xx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王xx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因王xx的父亲将*90岁,摔断脚2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王xx和家人一同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每周坚持给外公洗澡,儿媳给外公剪指甲,从不间断。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这些,真让人羡慕。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王xx她*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孙女上学放学,洗衣叠被,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xx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xx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却没有向社区提出半点要求,也没有给*添半点麻烦,而是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面对生活的坎,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并支持他们利用在部队学的技术优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经过全家人一起努力,现在已扩大业务量,同时还招用了两名下岗人员,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水*提高了。

好婆婆事迹材料2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

  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好婆婆事迹材料3

  李某是某社区居民,今年已经57岁了。自儿子结婚4年多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社区公认的好婆婆。儿子婚后不到一年,就考到某机关工作,几乎半个月回一次家,儿媳妇在转渠口镇*工作,忙的时候没个白天没个黑夜、更别说是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便是常事,还有一个女儿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早上出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自从有了孙女,为了照顾家里,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其乐融融,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她操持。俗话说“大家难当”,可是尽管她识字不多,却用质朴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都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一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婆婆难上加难,但在她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因为她的一片用心,儿子和儿媳从不和别人互相攀比,特别是儿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当闺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关爱,大家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家庭之间互相关心,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都处得十分融洽。小区邻居们说起李某,一个劲地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哪!

  一、婆媳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自儿媳娶进家门已经有4年多了,她们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在媳妇刚结婚进门的那段日子,有朋友说“媳妇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着点,现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对她再好也没用,一个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她没有听信这些话,时刻鞭策自己: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陪儿子过一辈子的人,既已结成夫妻,就当成自家人去处,就当自己的亲姑娘去处。儿子又时常不在身边,儿媳妇又要上班、回来还帮着做点家务,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儿媳经常说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总是身为长辈,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特别是儿媳在工作忙的时候外,总是想方设法的做点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

  每天早早起床做饭,从不给子女、儿媳添麻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也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儿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许多,便说“妈,你真辛苦了,让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给你,我真有些过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总是安慰儿媳说“没事,只要你俩工作顺心,能帮就帮点,再苦再累,为了儿女,我都愿意。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干好你们的工作吧!”有的人见了还说:媳妇的脏衣服你还洗,真是太惯她了。可她从不这样认为,她总说:媳妇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只有我在家把家务事都搞好了,孩子们才能安心上班。

  人们都知道,家里添人进口是件大喜事,当孙女来到人世间,她不但不嫌弃是孙女,反而安慰媳妇,把家里气氛搞得更活跃,她和媳妇你哄孩子我做事。看着小孙女一天天长大,一家人不知多高兴,多幸福。每次全家都聚齐了,茶余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有唠不完的家常,一起畅想着美好的未来,真是其乐融融。每当走亲访友穿上儿媳买的新衣服别人赞叹时,她总是说:儿媳买的,儿媳买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勤俭持家,注重搞好邻里关系

  李某的家庭情况,生活条件虽不能说的上是富裕,但在社区里,也是相对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还经常教育子女要学会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自家和睦的同时,还注重邻里关系的相处。经常对儿媳说“远亲不如*邻”和邻居相处,互相帮助,邻家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帮助他。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的困难,乐于助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十分融洽。

  三、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男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

  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在他们的影响下,儿女相继成家后,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她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孙女在她的悉心教育下健康成长,聪明可爱。

  四、倡导健康、环保、卫生,绿色的生活方式

  家庭的美满和谐,不能忽视家园的美化,只有健康文明的行为,才会有绿色的环保意识。她经常和左邻右舍沟通,向他们进行健康文明的环保教育,她主动打扫楼道、地下室卫生,主动帮助小区物业打扫辖区卫生。她还经常教育孩子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公共设施,保持环境卫生。

  五、教育子女发扬爱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她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时常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社区献爱心,利用休息时间帮助社区中有需要的群众,每逢节假日,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用自己独特的、质朴的家庭妇女的魅力,感染、号召着邻里、朋友们,在社区居民中深受大家的好评。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对待家庭全力以赴尽心为家人,对待邻里热心帮忙、倾心尽力,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好婆婆事迹材料4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没人注意她;这又是一位不*凡的老人,在83岁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儿子患上精神病、儿媳患上癫痫病,孙子孙女未成年之时,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大爱扛起生活的重担,用扫帚扫去家人心头的阴影,扫去艰苦岁月的磨难,用坚强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她就是63岁的早阳镇丁河村村民唐德秀。

  遭遇不幸,坚守与付出折射人间大爱

  唐德秀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上世纪80年代时,二十多岁的唐德秀和丈夫喜结连理,*淡的日子透着数不清的温馨和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和唐德秀开了个玩笑,1996年,丈夫因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一年后,二儿子因父亲去世受刺激患上精神病。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唐德秀也曾以泪洗面,也曾感慨过命运的多舛。“哭过后,想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于是,已快50岁的她成了四口之家的“顶梁柱”。

  来不及悲伤,唐德秀一边悉心照料儿子,一边四处打听治疗精神病的药方。儿子得病后,什么也干不了,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打骂她,常常在她做事时,一不小心就被儿子破坏掉,唐德秀没有怨言,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病情也有所控制。

  时年,家里还有年过古稀的公公,已成家立业的大儿子,快二十岁的二儿子。丈夫在世时,两个儿子曾与父母达成协议:父亲由大儿子负责养老送终,母亲由二儿子负责照顾。唐德秀的老伴过世后,老大便以义务尽到为由退出了母亲的生活,从此,唐德秀便成了无依无靠的浮萍。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老二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转,能和年迈的爷爷一起帮家里干些农活,生活还还能勉强维持。虽然儿子的身体都有所好转,但家里因为给丈夫和儿子看病已经欠下了许多债务,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窘迫。为减轻家里的负担,48岁的唐德秀毅然决定外出打工。

  坚持坚定,柔弱双肩担起十七载风雨

  1998年,唐德秀将家人托付给邻居,只身来到安康城区找工作。一开始,由于年龄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筑工地提过灰、搬过砖、送过货,什么能挣钱她就干什么,有时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就蜗居在别人家的茅房里。“口渴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到啊。那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个歇脚的地儿,我也就满足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唐德秀总忍不住掩面哭泣。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唐德秀谋得了环卫工人的差事,负责清扫安悦街至大北街段马路。那时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180元,为了省钱给老二看病买药,唐德秀舍不得租房子,仍坚持住茅房。

  在别人看来,环卫工人就是扫大街这样不起眼的职业,但是唐德秀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并且乐在其中。由于工作努力认真,为人善良热情,唐德秀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很多人介绍唐德秀去当保姆,工资是环卫工人的好几倍。但她不为之所动,“保姆工资高但是不稳定,在这里工作,工资虽然低但是有保障。每月稳定,能攒点钱回去看儿子,也能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20xx年,老二病情更加恶化,唐德秀便把他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住。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唐德秀租了一个小房子。凌晨四点,唐德秀便拿着工具出门工作。空旷的街道上,只有寂寞的街灯和偶尔飞驰而过的车辆陪伴这个瘦弱的老人。

  一个月420元的工资,房租50元,水电费、生活费若干,还要给老二买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那点工资?唐德秀每天在心里算计着。岁月在她脸上划过沟壑,生活压弯她的脊梁,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要坚持。

  20xx年,老二精神状态好转,经熟人介绍,认识了28岁的丧偶妇女史显兰,并喜结连理。一直以来,儿子的终身大事是唐德秀心中的一大牵挂,如今,老人心愿已了,却又有了新的烦恼:史显兰患有癫痫,需要定期药物治疗,还带有年幼的一儿一女。本来穷困潦倒的家又增添了三口人,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得唐德秀喘不过气来。

  由于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一大家人,唐德秀咬咬牙,带着一家人搬到龙窝街一处简陋的民居里。这时,她每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要付400元钱的房租,儿子、儿媳每个月的医药费加起来300多,电费水费100多,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照顾好史显兰,让她早日康复,唐德秀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干好自己工作同时按时给她做好一日三餐,洗头擦身,5年如一日。但儿媳根本不认识她,动不动还发脾气,朝她身上摔东西。每次唐德秀除了躲和跑,从不和她计较。对于外人的到来,儿媳没有任何反应。唐德秀说,从嫁进唐家至今至今,她就不认识家人了,晚上经常不睡觉,一个人在床上唱歌或者骂几句别人。走进史显兰的卧室,干净整洁的被子、床单,屋内没有任何异味,一点不像有病人的房间。“她弄脏了我就洗,保证不让她身上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患病的儿媳史显兰在婆婆唐德秀的精心照料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她既然已经嫁过来,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怎样,我们不仅不能抛弃她,更要好好照顾她。” 唐德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撑起这个家,唐德秀省吃俭用,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跑遍市区的大大小小的菜场,“只要这个家能好起来,我辛苦一点没关系……”

  笑对人生,倾毕生精力撑起爱的晴空

  一转眼,公公已过耄耋之年,儿子得病*16年,儿媳也患病5年,这些年,唐德秀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好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体力不支,还患上了冠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做环卫已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能治好儿媳的病,多年来,唐德秀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效果始终不太明显,“医生说这病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但唐德秀并没有放弃,她省吃俭用,仍然怀着一线希望把儿媳送进市区各大安宁医院治疗,每个月支付着高额的药费。“儿媳就是我的亲女儿,不管多难,我都要帮她治病。” 唐德秀说,希望儿媳快点好起来,她真的太苦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愿意为她分担一些病痛……

  看着家中里里外外的活一下全都压在唐德秀瘦弱的肩上,周边群众看着很心酸,可唐德秀常说“没什么”。“20多年来,可能我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家人,更不会放弃生活”。

  20xx年春节期间,唐德秀因为冠心病住院,懂事的孙儿孙女便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孙子胡兴晨负责给奶奶送饭,孙女胡陈玲在医院边复*功课边陪奶奶。姊妹俩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奶奶一起清扫大街。看着懂事的俩孩子,唐德秀总向别人夸奖道:“虽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为了这个家,为了两个孩子,再苦、再累,我也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今年七月,老城办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她送去了2500元慰问金;区老龄委也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早阳镇为唐德秀的儿媳及孙子孙女办理了低保手续;校方领导在了解胡陈玲和胡兴晨的家境后,免除其补课费用。

  “党和*对我们这么关心,我更要好好把工作干好,只要人勤快,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她每天的生活从凌晨4时开始:起床后先把炉子打开,架上一铝锅水后迅速到自己路段上开始打扫卫生,7时多卫生打扫完毕,回家给儿媳和儿子洗漱、喂药、做饭,安顿好儿子、儿媳,简单吃两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到自己工作路段检查地上有没有谁抛洒垃圾,再一遍一遍地打扫。由于她勤劳诚恳,18年来,唐德秀始终保持着每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提起唐德秀,领导和同事总是赞不绝口。谈起以后的生活,唐德秀满是乐观:“累是累了点,但不累哪能有收入,现在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怕挣不了钱。趁着自己现在身体和精力都还行,多挣点钱,用不了几年,家里的外债基本上就能还清了,等把孙子供到大学,我就算完成任务了。”说到这里,唐德秀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对贫困,唐德秀选择坚强面对,18年过去了,唐德秀用矮小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好婆婆事迹材料5

  她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婆媳关系相处融洽、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

  她*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凡的点点滴滴却无不展现一个好婆婆的形象。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

  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儿媳生病的日子里,虽说自己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梗等病。但她还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妇身边,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陈红英却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她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况儿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事实证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这些,心里觉的挺踏实。

  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儿子和儿媳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她鼓励和支持他们,家里的活都承担下来,让他们专心学*,用儿媳的话说:只因婆婆当初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儿子儿媳偶尔发生矛盾了,她从不偏袒儿子,等双方心*气和后,再问原因,谈心、解疙瘩。她总说,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要和儿子过一辈子的人,就应当自己的女儿去处。

  她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她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街坊都说陈红英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扩展1)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1

  赵xx,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秦岭乡董集寨 村赵xxx。

  一、孝在宽容中彰显博大

  赵xx,xxxx年出生在秦岭乡麻山头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赵xx虽然文化水*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xxxx年嫁入秦岭乡董集寨村,与现任村支部*的有志青年董晓明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婆婆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年来婆婆因病卧床不起,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赵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瘫子也要过日子,何况你能行走,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规。

  赵xx作为长嫂,她是恨铁不成钢,对婆婆赡养服侍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奢求弟弟负担,赵xx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勉强经营得和和美美。

  二、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

  自婆婆患病后,赵xx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赵xx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集体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十年来,赵xx虽然离娘家很*,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办事,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里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改革开放后,两个儿女相继成家,家境日渐宽裕,赵xx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

  这些年,丈夫董晓明由于家庭劳动力少,又要忙农活,又要为村上的发展谋出路,谋计划。丈夫董晓明有时情绪不好语言冲撞了老娘,赵xx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xx*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赵xxx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纯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三、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

  在王爱的精心照料下,赵xx有两个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2

  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现生活在贤昌乡甲耳村铁冲,在家务农。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特别是其丈夫刘光模担任甲耳村主任、支书后,田如英支持丈夫工作,当好贤内助,解决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与儿媳和睦相处,带领儿子、媳妇把家庭管理得紧紧有条,让刘光模更好、更放心去开展工作。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田如英看来却不然,因为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

  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田如英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压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刘增文啦,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要对她好一点,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欺负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饶你。”她的这番话,儿媳听到了乐在心里,喜在脸上,为她们相敬如宾的婆媳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儿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2001年12月,其丈夫刘光模当选上甲耳村主任后,心情非常矛盾,又喜又忧,喜的是得到乡亲的信任,推选为全村当家人;忧的是顾了大家就得舍弃小家,最主要的是怕遭家庭的反对,没有家庭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了。考虑再三,决定召开家庭会讨论,会上他说:“今天选举,我被选为村委主任,今天召集大家开会讨论一下,去?(任职)还是不去?如果去了,在任职3年内就别希望我回家帮你们做什么事”。大家沉默寻思,最后田如英表态:“既然乡亲们信任你,选你为村主任,那你就放心去干,家里由我负责,你放心去吧,但是,去干就得干好,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重托”。得到老伴及儿子、儿媳的理解和支持,他全生心投入村委工作。丈夫在上任后地工作中,为联系工作方便,刘光模从2002年就佩带了手机,但由于甲耳地处都匀市与麻江县交界,大部分使用的是都匀信号,刘光模手机仅漫游费一项每月就达150元左右,每月话费达200元以上,最高时达620元,他月报酬不过180元,可是他并未向村委或上级要求报销过一分话费,全靠老伴田如英带领儿子和儿媳在家发展大棚蔬菜来供养。 田如英有一个孙子和一个4 孙女,孙女刘淋从小得一场大病后,下肢残疾,不能走路去上学。为了不让丈夫及儿子和儿媳担心,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发展生产,田如英主动与丈夫商量,自己从家搬到村委会居住,一方面,照顾丈夫起居和为村“两委”其他成员搞后勤,却不收取村里任何费用,二是照顾其孙女刘淋上学,甲耳村委会距甲耳小学500米,每天孙女上学都由田如英背去背回,给孙女洗衣煮饭,但田如英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田如英与儿媳相敬如宾的关系及当好贤内助精神,在甲耳村成为了佳话,应不愧是一个好婆婆。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3

  全竹梅,龙虬镇龙腾村15组村民,她老两口种植六亩多地的责任田,还经营一个米料加工厂。儿媳入门十八年了,婆媳之间从没有争端。*时全竹梅每天都要把家里新鲜的蔬菜送到儿子家里,帮助儿子他们做饭、洗衣服,家务事做完,连饭都不在儿子那里吃,又赶回来帮助老伴做饭。全竹梅总说:“儿子儿媳上班也挺辛苦,我们有时间就帮助他们料理料理家务吧!”

  而每到休息日,儿媳就会回家帮助婆婆做家务,在田间婆媳间有说有笑,商量家中琐碎的事情,就像母女俩一样亲。在去年,全竹梅突然得了脑梗塞,经过十来天抢救和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她的半边身子已经不能动弹了,但媳妇就像亲闺女一样伺候着她。邻居都说,这是好婆婆带出了一个好媳妇。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4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领导,教师们公认的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事实上十几年来,我将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生活、学*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

  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 2006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时,老师们也称赞: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敬老爱幼睦里邻。

  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5

  周晓霞是红安县国土资源局财务股副股长兼会计,1971年2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国土资源管理事业。23年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周晓霞的丈夫是县财政局干部,事情多又杂,整天在外奔走。他是一个有极强事业心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他每天全心全意地工作,工作出色,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孩子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基本都落在周晓霞一个人肩上。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间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为了让女儿有饭吃,每天清早起来,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饭菜做好,用电饭煲煲着,以备她回家有饭吃。对此,女儿很不理解,非常委屈地说:“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香喷喷的饭菜,而我每天只一个人在家吃饭。”她回答说:“孩子,妈妈现在单位忙,等有空我一定陪你在家吃饭!”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周晓霞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周晓霞不仅注重孩子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的独立生活、学*的能力。经常鼓励她勤奋刻苦学*,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周晓霞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自觉做到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手中权力的正确行使,不利用丈夫的职权和影响办私事,搞特殊化。

  别人的星期天一般是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一天。而周晓霞的星期天却是七天中最“忙火”的一天。尽管*时她也不着闲地干,可一个星期全家的衣服,还有两三个星期要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这些她就要洗上大半天。在生活上,她对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最大的安慰。她婆婆患了胃病,有时烦燥不安,哭闹不休,吵骂不止。遇到这种情况,她丈夫不免也要发一通脾气。这时,她总是安慰老人,同时劝丈夫:“我们要是老了,孩子们这样对待我们,你心里能好受吗?”一句话,丈夫的火消了,老人也不闹了。每个周未再忙,她都要随夫携子看望公婆,一起吃顿饭,陪老人聊聊天。她丈夫曾深有感触地说:“是媳子给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为家里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周晓霞总是乐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总是说,**淡淡才是真。在家作为一个主妇、长媳,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自已最大的幸福。

  在这次“十佳好媳妇”评选中,虽然全局干部职工都推荐周晓霞参加全县“十佳好媳妇”评选,但她本人却认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她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好媳妇”,做一名“好国土干部”。


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扩展2)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 (菁华5篇)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方向。儿子的学*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苏换弟是居住在运城市盐湖区王范乡下马村的一名普通居民。她1978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收获为“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天伦之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家庭的“顶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归,只留下老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无依的`她,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的身上……

  当时她的女儿七岁,而儿子只有五岁,她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来。她决心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养活得了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她就辛辛苦苦种起地来,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个女人家根本干不了的,而且一年下来,地里的收获也不大。她想,这样可不行,孩子们越来越大,也到该上学的年龄了,以后的开销会很大,就地里的一点点收入根本不够家里的*常开销。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立了*,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上卖东西吧?”,可是至于卖什么呢?她就和婆婆在*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有一个老婆婆卖韭菜盒子,看着生意还特别的好,她就决定也卖菜盒子试一试。摆了几次摊之后,发现生意的确还可以,她就坚持了下来。家里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们正在上学,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她就又开始卖凉粉,凉皮,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在她出摊的日子里,婆婆在家也没闲着,每天为了择韭菜、洗韭菜、泡粉条,和面,搞好后勤服务。为了多赚点钱,风里来雨里去,她几乎每天都出摊,逢一四七去冯村赶集,二五八去王范赶集,三六十在本村赶集。每个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这三天里,她也不能闲下来,给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里,还要出去买点材料。

  寒来暑往,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家里盖起了五间新房子,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如今也当上奶奶了。她虽然挣了点钱,但身体也累垮了,腿关节疼得有时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关节肿得像根香肠,不过她心里还是美美的,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红光满面的。婆婆看着她的身体状况,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婆婆和孩子们多次劝她不要再干了,再干身体就不行了,可是也说:“我没事,我坐在家里也没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挣点,也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2013年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胆结石得做手术,婆婆说什么也不做,说:“就让我死了算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呀!”可她却说:“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你比我亲妈还要亲,我不能失去你。”婆婆被她的话打动了,决定做手术了。手术后,她寸步不离的伺候着婆婆,端屎端尿,问寒虚暖的,就连同病房的病友都夸婆婆好福气,有这么好个儿媳妇。婆婆出院后,但因为年纪大,恢复得比较慢,而且术后还留了个腰疼的毛病,疼的厉害的时候躺着都翻不过身,她就帮着婆婆翻身,脱衣服,洗脚,洗脸,擦身体,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从丈夫走后,她们婆媳俩就睡到了一个炕上。如今,她们早已情同母女,不是亲生胜亲生啊。

  她的家是一个传统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爱幼,勤俭自强,孝行天下,淡泊从容”的人生品格。这传统美德,给她们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们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相持相扶,彼此关爱,淌过生活的难关;在漫长的生活长河里,她们宽容以对,互为慰籍,共享人生的*实和精彩,这细水长流般的爱,将会感染更多的人在**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凡的农家媳妇,但认识她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她是孝媳、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在x县x镇x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家。xxx是x镇x村村民,现年60岁,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妇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她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老年人经常多病,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经常陪她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婆婆人老心不老,对这一切明记于心,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

  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在她得病以后,体力渐渐不支。为了能为家庭多出一份力,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依然坚持到地里干活。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着倔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头,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看着日渐瘦消,手上还始终不肯放下农活的她,丈夫说:“要安心陪在她身边,即使再困难,也要一起挺过去。”

  三、她是孩子的好妈妈

  有二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成绩一直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要拿回家完成。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的针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陪着孩子读书,她经常对村里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亏,一定要让孩子有出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经常勤换洗,孩子们也非常乐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四、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公民

  生活中的,尊老爱幼,心态阳光。倡导一家人都勤劳吃苦。同时,热心帮助邻里,见到有人出去没有把门锁上,她就主动在那里帮助看守;冬天下雪后,她立即带头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几年,村上推广种植了全膜玉米,她积极响应村中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并说服周围邻里,一同响应。第二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带动了全村群众的种植热情。在一个小小社中,邻里之间通过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方向。儿子的学*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扩展3)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 (菁华3篇)

  安庆江边,陈家的老屋早被拆毁,老屋的遗址归属当地的自来水厂,被修建成了*整的篮球场,原址上竖立着一块碑,说明这是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家的旧址,并没提到他们的父亲*。

  陈长璞沉浸在回忆里,面带遗憾地说,当年老屋是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有五进三个天井,宅前宅后都有花园,大门楼有一丈多宽,俨然一派官僚地主的气势。

  老屋旁残留的一角是当年陈延年、陈乔年的读书室,如今低矮、破落,出门就面对着一个公共厕所。有关部门曾经在墙上镶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可是里面还有几家住户,住户们就悄悄地把牌子拆了。

  这是一个被忽略、被遗忘的角落,如同安庆城的气质。很少有人记得,这个三级城市一个世纪前是安徽的省府,是个开风气之先的城市,这里产生了*第一家*代军事工厂,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孕育了一代革命者。

  受到“托匪”的牵连,*的子女们,自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叶尚志少时离陈家故居南水关只隔几条巷子,他初中时虽偶然听说*蹲在南京“模范监狱”的消息,但没听说过他的两位公子陈延年、陈乔年的任何情况。在延安、在华北根据地的时候,他也未曾听闻过这两位昆仲英烈。

  “知道一点信息是在**之后,曾与陈延年在广州一起工作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老同志徐彬如直接告诉我,说陈延年是‘小列宁’”,叶说。

  叶尚志从工作岗位离休后,多次回到故乡安庆,见到了陈松年。那时陈松年已经是79岁,骨折卧床,家徒四壁,空空如也,只有长女长璞在身边照顾。安庆窑厂退休会计师陈松年先生已于1990年过世,晚年被安排为安庆市*副*。

  在回忆自己的父母时,陈长璞温情地说,他们都是和善、温润的人。陈松年安徽大学化学系肄业,1950年,这个原来的教书先生没有接受安庆二中的聘书,而是去窑厂做工人,谨慎的他担心,他的身份会给他带来风波——“*的儿子”带给他的不是本应的荣耀与骄傲,而是紧张与忧虑。

  张是浙江省玉环县芦浦镇百丈村支部*,台州盛业汽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和他的家人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不仅是他在自己的事业上创出一番成绩,还有他及他的家庭成员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家庭成员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宣传环保,关心环境质量,维护生态*衡,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9年、2019年先后被县、市级妇联、环保局评为“绿色家庭”户。

  一、自觉培养环保*惯,坚持从生活点滴做起

  这个家庭从80年代起就关心环保问题,张和他的夫人在家庭中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己的行为*惯去教育、感染孩子们,从小养在良好的环保*惯,经常提示家庭成员在各方面从环保定位,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实施中创建绿色家庭。

  他们*时注重学*和运用环保知识。张每年都有订报刊杂志的.*惯,这其中少不了环保类杂志。比如绿色食品、环保家电、环保装修、家庭节能小窍门等书籍,并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处处以环保标准为依据。大儿子结婚装修时,购买建筑材料选取正规厂家的环保产品,购买家电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购置电脑选防辐射的显示器,购置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也是无氧的绿色冰箱。在节能方面,家里的厨房和厕都按上节水龙头,大厅里使用的是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惯。*时,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来拖地;冲淋浴时站在洗澡盆里,节省下来的水用来冲厕所,淘米的水用来浇灌花木。用他的话说,这是“废物利用”。他的妻子每天都提着个菜蓝子去买菜,当初邻居们见了都笑她说:“现在是什么年头了,塑料袋那么方便,还提个这个老古董”。他妻子就笑着告诉身边的妇女,这样做为了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降低白色污染。受其影响,很多和她一起上街买菜的主妇都提上菜蓝子。他家具有购置高档车的实力,但是他从不追求高档品牌,选择低排量、少污染的环保车,还积极地向亲戚、朋友们宣传使用环保产品的理念。

  二、大力开展“绿色行动”,努力营造舒适环境

  张家庭居住环境优美,拥有一个约2019多*方的“家庭绿化园”。主人花40万元,同儿子一起精心规划设计建造了这个美丽的庭院,并精心养护。走进庭院,首先映入眼帘就是满园的绿色,令人惊叹。庭院呈方型,地面被铺上了整齐的草坪,花草树木合理搭配:庭院中间是一个圆形的花坛,并种有铁树及兰花、山茶花、月季等各种叫的上名和叫不名的花卉,煞是好看;草坪上错落有致的种了榕树、柏树、银杏、桂花等各种名贵树木,生长良好,四季常绿。家里居室宽敞,家居简单得体,色彩和谐,摆放有序,并都摆有绿色盆载,给家人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空间。张有一个*惯,他每隔半个月都要往花市里去转一转,物色一些自己喜爱的花草树木,他对种植花草别有一番讲究,将不同季节盛开的花木合理搭配,因此不管你何时进入他的庭院总能感受到花香扑鼻。他总选择一些不同功效的花草放置在室内。如吊兰,能“吞食”室内一氧化碳、甲醛、净化空气,盆载柑橘起到杀菌功能,在电视机、电脑旁摆上一盆芦荟,能起到防辐射效果,这些他精通得很,不少人家做花草都来向他讨教,请他做参谋。不仅如此,每逢过年的时候,当别人忙着办年货时,他却忙着添置花木,还以礼品赠给亲朋好友,让朋友也来感受绿色带来的快乐。他还热心村庄绿化,积极倡导村民建造绿色村庄,并带头投资建设村道两旁的绿化带。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很多的家庭都给自家小院种上了花草,为整个村庄增色不少。

  三、树立环保意识,热情参与环保宣传和监管

  张担任村支书,任职多年,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特别关注宣传环保问题,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时时处处关心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环保。2019年任支书的他向村班子提出开展村级环境整治这一建议,并在镇驻村干部的支持下向县里申报创建百村整治示范村,他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带头集资开展村道绿化行动,尽管他自己的企业很忙,他总要抽出专门时间去为百丈村选购草木,亲自带领村民开展义务植树。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一个从原先垃圾成堆,露天粪坑成片的百丈村,变成环境整洁、优美的全县整治示范村,争取了县里专项奖励二十多万元。让全村得到实惠。张从2019年至今任县党代表,他开会、发言的机会比别人多,在有关会议中他都抓住有利时机,向有关部门和县里主要领导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衡问题,每次党*代表提议他都将环保的问题作为第一个提案。在2019年玉环严重缺少缺电的背景下,他积极参加镇村两级开展的节水节电公益宣传活动,在他带动下,妻子、儿子连他的小孙子在幼儿园里也参与节水节电宣传活动,实行“全家总动员”节水节电行动。

  张一家人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一直以“和为贵、兹为本”为生活理念,尊老爱幼,深得邻居的好评,他们全家始终以健康积极的实际行动投入生活、学*、工作,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周围家庭,成为大家学*的典范。

  xx,男,现年45岁,是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年富力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齐,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时邻居常常能看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xx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为了村民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别人都不愿做的掏粪工。他全心全意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及时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聪苗一个人肩上,她不紧不嫌气丈夫的工作不体面,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并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样做得十分出色。

  常聪苗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几个妯娌相互走动,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轮到她们家照顾老人,她总是在打发走丈夫和上学的儿女后就急忙往婆婆家赶,帮婆婆做家务。为料理好两家的家务,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女儿和公婆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提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境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妻子常聪苗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为民做事。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忙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聪苗一个人承担。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异常是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担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的本事。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政治上进取要求提高。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xx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忠诚信任,互相关爱,构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学*成绩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常聪苗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必须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忙。他们对年迈体弱的老人,能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十分好。对双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经常去关心照料,并掏钱帮忙解决问题。他们常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在他们夫妻的教导下,孙子、孙女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去看望老人,并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忙老人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

  四、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xx夫妻俩都是热心肠。街坊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的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热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xx的妻子常聪苗主动上门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象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她却说: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那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在家里,他们是好儿子、好媳妇、好父母,在外面他们是好邻居、好家庭、好村民。他们创立了和睦的家庭,他们做到了邻里的融洽,他们更点燃了和谐的期望。

  仅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宣扬和谐家庭先进事迹正是期望利用我们周围触手可及的榜样力量来推动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


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扩展4)

——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十份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没人注意她;这又是一位不*凡的老人,在83岁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儿子患上精神病、儿媳患上癫痫病,孙子孙女未成年之时,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大爱扛起生活的重担,用扫帚扫去家人心头的阴影,扫去艰苦岁月的磨难,用坚强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她就是63岁的早阳镇丁河村村民唐德秀。

  遭遇不幸,坚守与付出折射人间大爱

  唐德秀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上世纪80年代时,二十多岁的唐德秀和丈夫喜结连理,*淡的日子透着数不清的温馨和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和唐德秀开了个玩笑,1996年,丈夫因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一年后,二儿子因父亲去世受刺激患上精神病。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唐德秀也曾以泪洗面,也曾感慨过命运的多舛。“哭过后,想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于是,已快50岁的她成了四口之家的“顶梁柱”。

  来不及悲伤,唐德秀一边悉心照料儿子,一边四处打听治疗精神病的药方。儿子得病后,什么也干不了,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打骂她,常常在她做事时,一不小心就被儿子破坏掉,唐德秀没有怨言,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病情也有所控制。

  时年,家里还有年过古稀的公公,已成家立业的大儿子,快二十岁的二儿子。丈夫在世时,两个儿子曾与父母达成协议:父亲由大儿子负责养老送终,母亲由二儿子负责照顾。唐德秀的老伴过世后,老大便以义务尽到为由退出了母亲的生活,从此,唐德秀便成了无依无靠的浮萍。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老二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转,能和年迈的爷爷一起帮家里干些农活,生活还还能勉强维持。虽然儿子的身体都有所好转,但家里因为给丈夫和儿子看病已经欠下了许多债务,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窘迫。为减轻家里的负担,48岁的唐德秀毅然决定外出打工。

  坚持坚定,柔弱双肩担起十七载风雨

  1998年,唐德秀将家人托付给邻居,只身来到安康城区找工作。一开始,由于年龄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筑工地提过灰、搬过砖、送过货,什么能挣钱她就干什么,有时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就蜗居在别人家的茅房里。“口渴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到啊。那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个歇脚的地儿,我也就满足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唐德秀总忍不住掩面哭泣。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唐德秀谋得了环卫工人的差事,负责清扫安悦街至大北街段马路。那时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180元,为了省钱给老二看病买药,唐德秀舍不得租房子,仍坚持住茅房。

  在别人看来,环卫工人就是扫大街这样不起眼的职业,但是唐德秀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并且乐在其中。由于工作努力认真,为人善良热情,唐德秀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很多人介绍唐德秀去当保姆,工资是环卫工人的好几倍。但她不为之所动,“保姆工资高但是不稳定,在这里工作,工资虽然低但是有保障。每月稳定,能攒点钱回去看儿子,也能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20xx年,老二病情更加恶化,唐德秀便把他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住。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唐德秀租了一个小房子。凌晨四点,唐德秀便拿着工具出门工作。空旷的街道上,只有寂寞的街灯和偶尔飞驰而过的车辆陪伴这个瘦弱的老人。

  一个月420元的工资,房租50元,水电费、生活费若干,还要给老二买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那点工资?唐德秀每天在心里算计着。岁月在她脸上划过沟壑,生活压弯她的脊梁,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要坚持。

  20xx年,老二精神状态好转,经熟人介绍,认识了28岁的丧偶妇女史显兰,并喜结连理。一直以来,儿子的终身大事是唐德秀心中的一大牵挂,如今,老人心愿已了,却又有了新的烦恼:史显兰患有癫痫,需要定期药物治疗,还带有年幼的一儿一女。本来穷困潦倒的家又增添了三口人,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得唐德秀喘不过气来。

  由于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一大家人,唐德秀咬咬牙,带着一家人搬到龙窝街一处简陋的民居里。这时,她每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要付400元钱的房租,儿子、儿媳每个月的医药费加起来300多,电费水费100多,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照顾好史显兰,让她早日康复,唐德秀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干好自己工作同时按时给她做好一日三餐,洗头擦身,5年如一日。但儿媳根本不认识她,动不动还发脾气,朝她身上摔东西。每次唐德秀除了躲和跑,从不和她计较。对于外人的到来,儿媳没有任何反应。唐德秀说,从嫁进唐家至今至今,她就不认识家人了,晚上经常不睡觉,一个人在床上唱歌或者骂几句别人。走进史显兰的卧室,干净整洁的被子、床单,屋内没有任何异味,一点不像有病人的房间。“她弄脏了我就洗,保证不让她身上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患病的儿媳史显兰在婆婆唐德秀的精心照料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她既然已经嫁过来,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怎样,我们不仅不能抛弃她,更要好好照顾她。” 唐德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撑起这个家,唐德秀省吃俭用,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跑遍市区的大大小小的菜场,“只要这个家能好起来,我辛苦一点没关系……”

  笑对人生,倾毕生精力撑起爱的晴空

  一转眼,公公已过耄耋之年,儿子得病*16年,儿媳也患病5年,这些年,唐德秀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好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体力不支,还患上了冠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做环卫已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能治好儿媳的病,多年来,唐德秀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效果始终不太明显,“医生说这病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但唐德秀并没有放弃,她省吃俭用,仍然怀着一线希望把儿媳送进市区各大安宁医院治疗,每个月支付着高额的药费。“儿媳就是我的亲女儿,不管多难,我都要帮她治病。” 唐德秀说,希望儿媳快点好起来,她真的太苦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愿意为她分担一些病痛……

  看着家中里里外外的活一下全都压在唐德秀瘦弱的肩上,周边群众看着很心酸,可唐德秀常说“没什么”。“20多年来,可能我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家人,更不会放弃生活”。

  20xx年春节期间,唐德秀因为冠心病住院,懂事的孙儿孙女便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孙子胡兴晨负责给奶奶送饭,孙女胡陈玲在医院边复*功课边陪奶奶。姊妹俩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奶奶一起清扫大街。看着懂事的俩孩子,唐德秀总向别人夸奖道:“虽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为了这个家,为了两个孩子,再苦、再累,我也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今年七月,老城办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她送去了2500元慰问金;区老龄委也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早阳镇为唐德秀的儿媳及孙子孙女办理了低保手续;校方领导在了解胡陈玲和胡兴晨的家境后,免除其补课费用。

  “党和**对我们这么关心,我更要好好把工作干好,只要人勤快,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她每天的生活从凌晨4时开始:起床后先把炉子打开,架上一铝锅水后迅速到自己路段上开始打扫卫生,7时多卫生打扫完毕,回家给儿媳和儿子洗漱、喂药、做饭,安顿好儿子、儿媳,简单吃两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到自己工作路段检查地上有没有谁抛洒垃圾,再一遍一遍地打扫。由于她勤劳诚恳,18年来,唐德秀始终保持着每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提起唐德秀,领导和同事总是赞不绝口。谈起以后的生活,唐德秀满是乐观:“累是累了点,但不累哪能有收入,现在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怕挣不了钱。趁着自己现在身体和精力都还行,多挣点钱,用不了几年,家里的外债基本上就能还清了,等把孙子供到大学,我就算完成任务了。”说到这里,唐德秀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对贫困,唐德秀选择坚强面对,18年过去了,唐德秀用矮小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陈少芳,一个*凡无奇的农村妇女,可在儿女儿媳心中,她是一个好妈妈,好婆婆。一个从来不对孩子打骂的女人,一个给儿女无尽自由的妈妈。她,就是我们上塘村委下塘经联社村民,低学历,却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一路陪着儿女走在创业路上,在我们乡镇开办起了星艺舞蹈学校,五年时间创办了陶圩总校、石塘分校、良圻分校。常年教生300多名,每年陪着儿女带着农村孩子进城参赛晋级。年*花甲,心中种着一棵常青树,经常跟女儿提起要在村里教学广场舞,要带动村里下田的妇女走上舞台。终于在她孙子办满月酒的当晚下塘村广场舞队正式成立,喝完喜酒,刷好碗,在拉拉扯扯、半羞遮面的情况下,没有正式设备开始了广场舞第一晚的教学。包括陈莲芳当晚只有六个学员,可喜的是,大家都学得很尽兴。在村里妇女干部的陪同下,经过一个星期的鼓动,广场舞队人数已经超过30人数,围观的男男女女有上百人,他们不再转着电视,不再只盯着手机,看着这么多人接受新思想,这么多人爱运动,这么多人热爱健康,陈莲芳的嘴角可是一直弯笑着。为了让大家更踊跃投进这舞池中,陈莲芳又想了一计,自掏腰包捐出了50件T恤服,专给练舞的妇女免费发放,消息一出,第二天晚上来练舞的人就更多了,50件T恤只剩下了三件小码了,当然很多穿大码的妇女都没领到。自从练了广场舞之后,大家都说晚上睡眠好了,体重大的说减下去了,走路都精神了。

  几个月之后便是过年了,村里妇女开始想着上舞台展示自己的舞姿了,在村里热心青年妇女的带动下,开始练起了成品舞。可是怎么练都练不出效果来,陈莲芳心头一热,在女儿的帮助下,网购了一批扇子,分给大家伙练*起来,果不其然的,感觉出来了,在春晚演出当晚,这两支带扇子的舞蹈迎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不管是在外务工归家的村民,还是天天晚上看她们排舞的.老少,都称赞不已,两帮半老徐娘跳得如此惟妙惟肖、整齐划一。并参加了陶圩镇上的20xx庆新春暨“三八”节文艺汇演。一个农村的妇女,能带动大伙在放下锄头之余登上舞台,走出村屯,她的身份是*凡的,而她的思想却是伟大的。

  春晚过后,每个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满球场的垃圾影响了村容村貌,村里小孩、小狗到处跑,牵得到处是垃圾,晚上就怕不小心被垃圾拌倒,陈莲芳喊上自己的老公,拿着扫把、垃圾铲搞起了大扫除,大晚上的,没有人看,没有人表扬,她俩就这么默默的在夜幕下清洁每一个角落,默默地把一堆堆的垃圾搬走,就像她宁静的外表,不张扬,不骄矜,却一直在,认认真真做一个标标准准的下塘人。

  陈莲芳的事迹在下塘村里没有表扬过,也没有人议论过,就像她买个广场音响也是让自己的妯娌拉进拉出,只是跳完了舞回来,默默的把电充上,她做的是自己,却不知这默默的无闻奉献给的大家,如果每个人如她,下塘村定是这桃源故居,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人间。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

  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王XX,70岁,是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也是一名老教师,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女。她家住白沙路241号大院,邻居们都称赞王xx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王xx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因王xx的父亲将*90岁,摔断脚2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王xx和家人一同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每周坚持给外公洗澡,儿媳给外公剪指甲,从不间断。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这些,真让人羡慕。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王xx她*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孙女上学放学,洗衣叠被,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xx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xx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却没有向社区提出半点要求,也没有给**添半点麻烦,而是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面对生活的坎,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并支持他们利用在部队学的技术优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经过全家人一起努力,现在已扩大业务量,同时还招用了两名下岗人员,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水*提高了。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

  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是镇上黄村上人,今年已经66岁了。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自儿子结婚以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大儿子当村干部19年,村**15年,儿媳妇在园区工作,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都是由带大的;二儿子开了个农资店,有两个女儿,二媳妇怀孕困难,卧床几个月,都是由照顾;三儿子在浙江东阳一家公司任副总经理,离家远,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是在照应。俗话说“大家难当”,可是尽管她识字不多,却用质朴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都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一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婆婆难上加难,但在她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

  一、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自儿媳娶进家门,她们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在大媳妇刚结婚进门的那段日子,有朋友就说“媳妇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着点,现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对她再好也没用,一个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她没有听信这些话,时刻鞭策自己: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陪儿子过一辈子的人,既已结成夫妻,就当成自家人去处,就当自己的亲姑娘去处。儿子又时常不在身边,儿媳妇又要上班、回来还帮着做点家务,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儿媳经常说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总是身为长辈,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特别是儿媳在工作忙的时候外,总是想方设法的.做点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

  二、勤勤恳恳,打理一家老小事务

  每天早早起床做饭,从不给子女、儿媳添麻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也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儿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许多,便说“妈,你真辛苦了,让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给你,我真有些过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总是安慰儿媳说“没事,只要你俩工作顺心,能帮就帮点,再苦再累,为了儿女,我都愿意。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干好你们的工作吧!”有的人见了还说:媳妇的脏衣服你还洗,真是太惯她了。可她从不这样认为,她总说:媳妇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只有我在家把家务事都搞好了,孩子们才能安心上班。

  三、勤俭持家,注重搞好邻里关系

  家庭情况,生活条件虽不能说的上是富裕,但在村里里,也是相对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还经常教育子女要学会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自家和睦的同时,还注重邻里关系的相处。经常对儿媳说“远亲不如*邻”和邻居相处,互相帮助,邻家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帮助他。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的困难,乐于助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十分融洽。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

  菅凤兰,今年72岁,现住在胜利街15号,她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她的培养下,几个孩子都是单位的骨干和领导。一生操劳的她,自己独自生活,虽然是独自生活,却是每天为儿女们做饭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菅凤兰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几个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前几年三个儿子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那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去年二儿子家开了一家小饭馆,由于人手不够,她就每天骑着三轮车去给买菜,小儿子出了交通事故,他悉心照料,使儿子得以恢复正常。

  现在老人家的孙子在外地上高中,由于儿子和媳妇都上班,他主动要求去陪孙子,她省吃俭用把自己的遗属费拿出来给孙子上学,在陪读期间,他给孙子买水果从不买自己的份,孙子让她吃她说不喜欢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

  她不但教育孩子节约,还给孩子讲学*的重要性,讲如何的孝敬父母。讲她当年孝敬婆婆的事情,孩子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菅凤兰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他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儿子儿媳们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挣钱,三个孙子都在上学,一日三餐她从不少一顿,洗衣做饭任劳任愿,从不叫苦叫累。菅凤兰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菅凤兰一个劲的竖大拇指: “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林业局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鼓励孩子们参加,菅凤兰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邻里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菅凤兰,今年72岁,现住在胜利街15号,她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她的培养下,几个孩子都是单位的骨干和领导。一生操劳的她,自己独自生活,虽然是独自生活,却是每天为儿女们做饭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菅凤兰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几个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前几年三个儿子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那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去年二儿子家开了一家小饭馆,由于人手不够,她就每天骑着三轮车去给买菜,小儿子出了交通事故,他悉心照料,使儿子得以恢复正常。

  现在老人家的孙子在外地上高中,由于儿子和媳妇都上班,他主动要求去陪孙子,她省吃俭用把自己的遗属费拿出来给孙子上学,在陪读期间,他给孙子买水果从不买自己的份,孙子让她吃她说不喜欢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

  她不但教育孩子节约,还给孩子讲学*的重要性,讲如何的孝敬父母。讲她当年孝敬婆婆的事情,孩子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菅凤兰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他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儿子儿媳们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挣钱,三个孙子都在上学,一日三餐她从不少一顿,洗衣做饭任劳任愿,从不叫苦叫累。菅凤兰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菅凤兰一个劲的竖大拇指: “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林业局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鼓励孩子们参加,菅凤兰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邻里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王XX,70岁,是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也是一名老教师,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女。她家住白沙路241号大院,邻居们都称赞王xx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王xx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因王xx的父亲将*90岁,摔断脚2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王xx和家人一同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每周坚持给外公洗澡,儿媳给外公剪指甲,从不间断。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这些,真让人羡慕。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王xx她*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孙女上学放学,洗衣叠被,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xx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xx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却没有向社区提出半点要求,也没有给**添半点麻烦,而是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面对生活的坎,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并支持他们利用在部队学的技术优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经过全家人一起努力,现在已扩大业务量,同时还招用了两名下岗人员,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水*提高了。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没人注意她;这又是一位不*凡的老人,在83岁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儿子患上精神病、儿媳患上癫痫病,孙子孙女未成年之时,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大爱扛起生活的重担,用扫帚扫去家人心头的阴影,扫去艰苦岁月的磨难,用坚强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她就是63岁的早阳镇丁河村村民唐德秀。

  遭遇不幸,坚守与付出折射人间大爱

  唐德秀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上世纪80年代时,二十多岁的唐德秀和丈夫喜结连理,*淡的日子透着数不清的温馨和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和唐德秀开了个玩笑,19xx年,丈夫因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一年后,二儿子因父亲去世受刺激患上精神病。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唐德秀也曾以泪洗面,也曾感慨过命运的多舛。“哭过后,想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于是,已快50岁的她成了四口之家的“顶梁柱”。

  来不及悲伤,唐德秀一边悉心照料儿子,一边四处打听治疗精神病的药方。儿子得病后,什么也干不了,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打骂她,常常在她做事时,一不小心就被儿子破坏掉,唐德秀没有怨言,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病情也有所控制。

  时年,家里还有年过古稀的公公,已成家立业的大儿子,快二十岁的二儿子。丈夫在世时,两个儿子曾与父母达成协议:父亲由大儿子负责养老送终,母亲由二儿子负责照顾。唐德秀的老伴过世后,老大便以义务尽到为由退出了母亲的生活,从此,唐德秀便成了无依无靠的浮萍。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老二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转,能和年迈的爷爷一起帮家里干些农活,生活还还能勉强维持。虽然儿子的身体都有所好转,但家里因为给丈夫和儿子看病已经欠下了许多债务,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窘迫。为减轻家里的'负担,48岁的唐德秀毅然决定外出打工。

  坚持坚定,柔弱双肩担起十七载风雨

  19xx年,唐德秀将家人托付给邻居,只身来到安康城区找工作。一开始,由于年龄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筑工地提过灰、搬过砖、送过货,什么能挣钱她就干什么,有时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就蜗居在别人家的茅房里。“口渴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到啊。那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个歇脚的地儿,我也就满足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唐德秀总忍不住掩面哭泣。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唐德秀谋得了环卫工人的差事,负责清扫安悦街至大北街段马路。那时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180元,为了省钱给老二看病买药,唐德秀舍不得租房子,仍坚持住茅房。

  在别人看来,环卫工人就是扫大街这样不起眼的职业,但是唐德秀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并且乐在其中。由于工作努力认真,为人善良热情,唐德秀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很多人介绍唐德秀去当保姆,工资是环卫工人的好几倍。但她不为之所动,“保姆工资高但是不稳定,在这里工作,工资虽然低但是有保障。每月稳定,能攒点钱回去看儿子,也能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20xx年,老二病情更加恶化,唐德秀便把他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住。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唐德秀租了一个小房子。凌晨四点,唐德秀便拿着工具出门工作。空旷的街道上,只有寂寞的街灯和偶尔飞驰而过的车辆陪伴这个瘦弱的老人。

  一个月420元的工资,房租50元,水电费、生活费若干,还要给老二买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那点工资唐德秀每天在心里算计着。岁月在她脸上划过沟壑,生活压弯她的脊梁,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要坚持。

  20xx年,老二精神状态好转,经熟人介绍,认识了28岁的丧偶妇女史显兰,并喜结连理。一直以来,儿子的终身大事是唐德秀心中的一大牵挂,如今,老人心愿已了,却又有了新的烦恼:史显兰患有癫痫,需要定期药物治疗,还带有年幼的一儿一女。本来穷困潦倒的家又增添了三口人,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得唐德秀喘不过气来。

  由于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一大家人,唐德秀咬咬牙,带着一家人搬到龙窝街一处简陋的民居里。这时,她每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要付400元钱的房租,儿子、儿媳每个月的医药费加起来300多,电费水费100多,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照顾好史显兰,让她早日康复,唐德秀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干好自己工作同时按时给她做好一日三餐,洗头擦身,5年如一日。但儿媳根本不认识她,动不动还发脾气,朝她身上摔东西。每次唐德秀除了躲和跑,从不和她计较。对于外人的到来,儿媳没有任何反应。唐德秀说,从嫁进唐家至今至今,她就不认识家人了,晚上经常不睡觉,一个人在床上唱歌或者骂几句别人。走进史显兰的卧室,干净整洁的被子、床单,屋内没有任何异味,一点不像有病人的房间。“她弄脏了我就洗,保证不让她身上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患病的儿媳史显兰在婆婆唐德秀的精心照料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她既然已经嫁过来,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怎样,我们不仅不能抛弃她,更要好好照顾她。”唐德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撑起这个家,唐德秀省吃俭用,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跑遍市区的大大小小的菜场,“只要这个家能好起来,我辛苦一点没关系……”

  笑对人生,倾毕生精力撑起爱的晴空

  一转眼,公公已过耄耋之年,儿子得病*16年,儿媳也患病5年,这些年,唐德秀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好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体力不支,还患上了冠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做环卫已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能治好儿媳的病,多年来,唐德秀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效果始终不太明显,“医生说这病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但唐德秀并没有放弃,她省吃俭用,仍然怀着一线希望把儿媳送进市区各大安宁医院治疗,每个月支付着高额的药费。“儿媳就是我的亲女儿,不管多难,我都要帮她治病。”唐德秀说,希望儿媳快点好起来,她真的太苦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愿意为她分担一些病痛……

  看着家中里里外外的活一下全都压在唐德秀瘦弱的肩上,周边群众看着很心酸,可唐德秀常说“没什么”。“20多年来,可能我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家人,更不会放弃生活”。


好婆婆事迹材料 (菁华5篇)(扩展5)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精选五篇)

  雷,女,汉族,岁,小学文化,惠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洁员。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慈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颗孝顺之心,原来雷有一个羡慕的家庭,丈夫能干,儿女乖巧听话,婆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但事与愿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景不长,婆婆就在2003年8月28日早晨上厕所的时候,忽然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当时家中只有雷一人,她看到后立刻从厕所把婆婆背到床上,紧接着给丈夫打了电话就立即把婆婆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未见好转,又转到了张掖市地区医院治疗,一住就是三个星期。这个时候,雷就一直守候在医院精心伺候婆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拉过脸,只是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婆婆,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婆婆从此落下了半身不遂,从此雷更加忙碌了,每天早晨起床后雷第一件事就是为婆婆洗脸、换洗衣服,抱着婆婆去上厕所,有时候不及时就会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都得换几次。每天雷早早去物业公司打扫卫生,干完了就回家这种日子持续了至今。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么多年来,婆婆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的,房内打扫得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异味,她对老人十分关心,经常问寒问暖、知饱知饿、上床下床都抱着,她精心奉养着老人,这对患病的老人给了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鼓励,使老人家坚强地扛着疾病,虽然身瘫了,但心却明了。孝敬老人说起来很简单,一天没什么,三两月也并不很难,可雷一做就是十一年。在家忙家务,精心照顾瘫痪的婆婆,在单位她每天按时上下班,对工作认真负责,是一个很勤快的清洁工,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数十年如一日,繁琐的家务活很快让这个羸弱的身躯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她从不言弃,任劳任怨,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

  一颗体贴之心,雷丈夫王志成在三堡镇电管站工作,工作上较忙,照顾老人和家务活儿大多都落在了雷一个人的肩上。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雷一个人默默无闻的伺候婆婆,照顾两个孩子,她的工作也从来没有落在别人后面,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个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百善孝为先”,男人在忙着经营自己事业的时候,也往往记不起父母的生日,有一年,雷提醒丈夫,今年婆婆过生时,咱们一家三口一定陪她一起过,结果婆婆过生那天,丈夫单位上级领导临时来检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一个人带着连个孩子为婆婆生日。自己的父母常年呆在乡下,有时老年人打个电话上来想看看外孙,雷只好利用“双休日”带着孩子去乡下看望两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回上班。

  一颗慈爱之心,听到过雷伺候婆婆十一年这事,总有人会诧异的问到:十一年?您是怎样熬过来的?雷总是淡淡一笑: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我的两个孩子虽然不是很突出,但都还算有出息。因为家里这种情况,有时候就顾不上孩子,还好孩子们都很懂事,他们的事情自己都会处理好,从来也不给我添麻烦,现在孩子都已经工作了,这不都挺好了嘛!

  说的孩子的教育问题,雷觉得很愧疚:除了做家里这些事情外,我真的没怎么为他们操心过,是孩子们自己争气!

  十一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的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扛过苦难的一次次碾压,在*凡的生活中无言地高擎起一展爱老敬老的先锋大旗。

  胡小林,58岁,芜湖县陶辛镇保太村王村村民组村民。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她用传统妇女的纯朴、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但胡小林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闺女还珍贵。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用胡小林的话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她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也是做长辈的基本道德标准。她对孩子们的付出也换来了儿子儿媳的孝心,特别是儿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当闺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关爱,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

  胡小林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都处得十分融洽。村里的老人们说起胡小林,都竖大拇指:那真是个好人哪!老人说,这么些年没有见她和媳妇吵过一次架。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家里下来新鲜蔬菜就送给邻居尝鲜,村里有什么活动,更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鼓励孩子们参加,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乡亲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方向。儿子的学*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李翠英,菱塘**乡龚家村龙都组村民。如今两房儿媳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已经不多见,李翠英家却是个例外,一家8口生活在一起,二十多年来,她们婆媳三人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儿子和媳妇吵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母女。2005年,她不幸检查出胃癌,并做了胃切除手术。

  在住院化疗期间,她怕儿媳们担心,从不在儿媳们面前哼一声痛,反而安慰儿媳们,让她们回去安心工作,只允许一个人轮流陪护着就行了。出院后,她的病刚有好转,她又坚持每天早早起床做饭,晒洗衣物。儿媳们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心疼地说:“妈,你身体刚好,要好好休息!”她总是安慰儿媳们说:“没事,只要你们安心工作,我苦点累点都愿意。”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李翠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

  王范乡刘村庄德孝文化苑义务管理员,也是医疗志愿服务队成员,日常生活中免费为老人体检,*时还帮老年日间照料买菜,为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服务。

  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在她刚满4岁,懵懵懂懂还未记事的时候,父亲已经因病永远离开了她,剩下年迈的母亲和六个成长中的子女。母亲既要忙农活,又要拉扯一堆孩子,在哥哥姐姐和嫂子的照顾下,她跌跌撞撞的长到18岁,在花季的年纪,母亲也撒手离开了她们。从此在她的生活里,再也没有喊过爸、妈这两个字。可能人缺少什么,就越期望拥有什么,所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一直是她最大的期盼。还有什么能比父母双全更幸福?

  在她20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她的先生。他和她比起来,简直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奶奶宠爱他,父亲母亲呵护他,还有懂事的弟弟,一大家子在一起的幸福不正是她想要的吗?拥有这样的家庭,让她觉得很满足、很知足。在谈恋爱的时候,她就给自己许了个诺言:上苍给了她一个梦寐以求的美满家庭,她所能回报的,就是全心对待所有的家庭成员,为了自己的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做儿媳的那份责任。

  经营好自己的事业是对家庭成员负责的第一步,有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才能让家长安心、脸上增光。她经营的诊所从最初的一个小单间扩展成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四季舒适的门面房。农忙之余,不断进修、学*,参加市里的辅导班,掌握日渐更新的医学知识,将最新的医疗技术相关信息带回村里,既方便了村民就医,又在医疗保障方面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一点贡献。公婆经常说,邻里乡亲们挣点钱都不容易,能照顾就多照顾点。只要资金周转的开,街坊邻里来看病,手头上的钱暂时比较紧张的,都可以在这里先就医,等钱宽裕了再结账。公婆淳朴的善心时刻提醒着她,做人要厚道,要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像对待亲朋一样对待每一位病人。她的小诊所在大家的关爱下逐渐成长,也希望以后能为大家提更多的保障。

  在大家的称呼里,她家先生的父母是她的公婆,但是在她心里,早已将他们当成是她的父母来看待,他们也把她当成是家里的姑娘。嫁入仝家以来,一直喊的都是爸、妈,老两口听起来也很开心。在她眼里,孝顺其实很简单。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东西就是“孝”,不让老人生气、担心那就是“顺”。公婆衣服的尺寸早就熟记在心,只要看到合适的,自己省点,也要先紧着公婆买。春夏秋冬的衣服,全由她来包办。公婆每次试穿的时候,嘴上总说她乱花钱,但是看到他们眼里的喜悦,她知道,公婆是心疼她。老人年纪大了,一般的手机老人家看不清、听不到,特地托人在市场上给公婆买来大铃声和大按键的手机,这样也方便了家里人的联系。奶奶是全家人的宝贝疙瘩,经常给奶奶洗澡、洗头,剪脚趾甲,买新衣裳,吃新鲜玩意,带奶奶电脑视频,定时给奶奶检查身体,陪奶奶打麻将,唠嗑,逗奶奶开心,奶奶心情好了,身体健健康康,那就是她们全家人的福气。公婆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本着这个简单的理念,她们一家和和美美的度过了十几个春秋。

  当然,两代人在一起总有“代沟”,有时候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公婆无法理解的事情,本着宽容的心,慢慢和老人家讲解、沟通。如果暂时无法理解的,就先放一放,给老人一些考虑和体会的时间,这也是尊重家长的表现。

  寒来暑往,转眼家里的'小叔也到了适婚年龄。给小叔找对象成为家里的头等大事。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四处张罗好姑娘,小叔去相亲,当然要先配备一套好行头,这个事不用考虑,做嫂子的一定要先忙在前面,让小叔在硬件方面不输给别人。在她的撮合下,小叔找了个好姑娘,她也有了个好妯娌。大家像姐妹一样相处,共同孝敬长辈,关爱晚辈。

  家庭其实就是个薪火相传的小社会,只有彼此之间做到真心相待,才能代代传承,谱写和美的篇章。虽然她的生活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一直都很琐碎,但是她相信,在这样一个和睦氛围的大家庭里,还担心什么更大的风雨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