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

首页 / 诗句 / | 2022-04-17 05:54:57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1

  霜降

  作者:李俊德

  凝华地域北风凉,

  阡陌萧然银闪光。

  晒坝辣椒红胜火,

  池塘芦苇绿夹黄。

  亲亲热热心相念,

  挂挂牵牵短信忙。

  冷暖交替多变化,

  家乡父老可吉祥?!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2

  霜降

  作者:李俊德

  凝华地域北风凉,

  阡陌萧然银闪光。

  晒坝辣椒红胜火,

  池塘芦苇绿夹黄。

  千山万岭听松舞,

  八谷十丘摇月光。

  高处黎明一望远,

  仰观天象盼吉祥。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

  霜降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

  小径清幽烟霭霭,金风萧瑟野茫茫。

  雁鸣长空排斜阵,花陨残荷对夕阳。

  云淡天高陶菊傲,羊肥牛壮满粮仓。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阅读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1)

——霜降的诗句 (菁华6篇)

霜降的诗句1

  1、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2、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3、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4、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张衡《定情歌》

  5、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6、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7、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孙蕡《下瞿塘》

  8、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

  9、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10、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11、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12、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赵熙《秋思耗》

  13、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14、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15、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16、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17、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苏轼《梨》

  18、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9、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20、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21、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22、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23、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24、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25、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26、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强半》

  27、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28、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29、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30、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霜降的诗句2

  清波晃荡荻花齐,徙倚衡门独杖藜。

  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

  凶年酒贵乡人醒,返照村空寡妇啼。

  浦溆黄*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霜降的诗句3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

  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

  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

  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翅金与纨。

  忆昔与子皆童,年年废书走市观。

  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

  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

霜降的诗句4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好花难久,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泊舟盱眙》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送李翥游江外》

  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观村人牧山田》

  钱起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怀奉寄朱补阙》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赋得九月尽(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谪居》

  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逢时弃置从不才,

  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玩止水》

  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霜降的诗句5

  1、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强半》

  2、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黄庭坚《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3、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4、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5、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张衡《定情歌》

  6、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7、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8、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9、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钱起《观村人牧山田》

  10、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11、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白居易《岁晚》

  12、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13、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14、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

  15、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16、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17、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18、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19、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20、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霜降的诗句6

  1、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2、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3、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4、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曾丰《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

  5、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6、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7、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王恭《题陈孟敷耕图》

  8、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元稹《赋得九月尽》

  9、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苏轼《和子由蚕市》

  10、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晁公溯《巴江》

  11、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12、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13、吼千林月寒霜降,绕维摩万八千佛供床,喷清香九重天上。——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14、霜降稻实,千箱一轨。——苏轼《和陶劝农六首·逸谚戏侮》

  15、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喻良能《石钟山·坡翁文字妙来今》

  16、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17、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王恭《秋山行旅》

  18、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霜降水反壑》

  19、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20、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2)

——描写霜降的诗句(5)份

  描写霜降的诗句 1

  1、《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古乐府白紵四时歌》

  黄庭坚

  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3、《谪居》

  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还谪江州为郡史。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4、【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5、【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7、【泊舟盱眙】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8、【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9、【送李翥游江外】

  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10、【观村人牧山田】

  钱起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11、【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描写霜降的诗句 2

  1、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2、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晁公溯《巴江》

  3、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

  4、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苏轼《和子由蚕市》

  5、霜降稻实,千箱一轨。——苏轼《和陶劝农六首·逸谚戏侮》

  6、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7、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8、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王恭《题陈孟敷耕图》

  9、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10、霜降向人寒,轻冰淥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11、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岑参《送李翥游江外》

  12、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13、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霜降水反壑》

  14、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东方朔《七谏》

  15、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16、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韦建《泊舟盱眙》

  17、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18、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9、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20、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21、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黄庭坚《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22、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元稹《赋得九月尽》

  23、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白居易《岁晚》

  24、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25、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26、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27、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28、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29、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30、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31、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32、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33、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34、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喻良能《石钟山·坡翁文字妙来今》

  35、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36、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曾丰《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

  37、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王恭《秋山行旅》

  38、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钱起《观村人牧山田》

  39、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40、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赵熙《秋思耗》

  41、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42、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强半》

  43、吼千林月寒霜降,绕维摩万八千佛供床,喷清香九重天上。——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44、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张衡《定情歌》

  45、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孙蕡《下瞿塘》

  46、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白居易

  47、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苏轼《梨》

  48、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余生。——徐贲《送张山人还天*》

  49、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老舍《致郭老》

  50、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51、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52、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描写霜降的诗句 3

  《泊舟盱眙》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舟中杂记其十》

  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辩,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大水》

  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描写霜降的诗句 4

  《枫桥夜泊》

  年代:唐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霜降节气

  《露》

  年代:唐作者:徐寅

  鹤鸣先警雁来天,

  洗竹沾花处处鲜。

  散彩几当蝉饮际,

  凝光宜对蚌胎前。

  朝垂苑草烟犹重,

  夜滴宫槐月正圆。

  怵惕与霜同降日,

  频繁思荐独凄然。

  《重九日宴江阴》

  年代:唐作者: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蒹葭》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霜降诗词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宋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梨》

  年代:宋作者:苏轼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古乐府白纻四时歌》

  年代:宋作者:黄庭坚

  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

  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

  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

  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描写霜降的诗句 5

  《列岫亭》

  宋·江定斋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城。

  *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新营小斋凿地炉》(节选)

  宋·欧阳修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

  《舟中杂纪十首》

  元末明初·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3)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3篇

  *的诗词艺术风格独具匠心。纵观历史人物,除三国中的曹操,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然后就是*了。*的诗词胸怀经纬,磅礴委婉,有指点江山,又有儿女情长。《长征》这首诗,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为了强化情感,拉*时空距离,大量采用情境引读,使学生随着作者想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层层推进中,情感走向高潮。而在拓展环节,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诗到词,从作品到文风,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对学生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了。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学*——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这一新课标教学模式,既注意知识的整合,又注意学法的引导。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 .突出了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我从课始到课终,一直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台之上,搜集,介绍资料、自学课文、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学生始终处在乐此不彼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二. 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文中个别用词的见解,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 创设了师与生*等对话的氛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悟中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空间。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怀疑学生的能力)我的指导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使自己逐渐成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当年的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再一次品读《七律·长征》这首诗时,仿佛又看到那恢弘的山、苍凉的水,似乎又听到那隆隆的炮火声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笑声。但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长征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与我们生活较远,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长征精神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我在课前让学生观看《长征》电影,让学生了解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故事,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同时通过预*收集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时,我让学生深入学*诗中的比喻句。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学生说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个诗句突出了五岭、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但是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说明红军藐视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常常的事。紧扣“腾细浪”和“走泥丸”来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完课文,我让学生高声朗读诗句,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透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资料,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4)

——七律长征教案6篇

  一、师生问好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刚才的歌曲是什么?作者是谁?指名交流生:《长征》。生:*。

  2、师:你对*有什么了解?同学交流

  3、出示*图片,教师简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4、读课题。

  5、师:读课题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生:什么是七律?生:什么是长征?出示诗歌教师讲解七律特点。同学交流对长征得了解。生:有两万五千里……

  6、师:拿出教师准备的资料袋,读读资料看看你又读懂了什么?自由读后交流。

  7、读课题师:带着你读资料后的感受再读课题。生读课题。师:自豪地读课题。生读。

  二、检查预*合作交流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课文,现在检查一下词语。出示词语:澎湃逶迤……生读词语

  2、师: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意。同学自读指名读3、出示画出节奏的诗歌。师:按老师画出的节奏读。同学自读指读齐读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师:同学们读诗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等闲是什么意思?生:尽开颜生:逶迤生:澎湃……师:谁来帮帮他?生:……

  2、师:谁来谈谈对诗句的理解?生:……

  3、师:这是一座座什么样的山?出示乌蒙山与五岭山脉的图片。生:高大……师:假如让你去爬过,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太可怕了。生:得克服多少困难?太难了。生:可能一辈子也爬不出来,会迷路。……师:可是在红军看来?生:走泥丸,腾细浪。师: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

  4、师:诗中还有那些困难?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有什么问题?生:怎么一个是“暖”,一个是“寒”?出示金沙江图片。师:看到这种情景你有何感想?生:……师:难怪敌人说连一只鸟都飞不过来,红军过金沙江比登天还难。师:可是红军巧妙的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引开,不费一枪一弹过了金沙江。师:红军轻松过了金沙江,你有何感受?心情怎样?生:愉快,高兴……师:带着感情读这一句。生读再读师:“暖”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的心情什么样?再读。生读师:为什么铁索就“寒”了呢?出示大渡河上铁索桥图。师:走在这样的桥上,你有何感受?生:……观看飞夺泸定桥视频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红军在铁索桥上爬着向前冲。师:有很多战士怎么样?生: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师:试着读一读“大渡桥横铁索寒”。生读师: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了胜利,这个“寒”字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带着这种感情再读,齐读。

  5、师:战士们挺过来了,读最后两句。生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说一说你对岷山的了解。生:这是一座大雪山。生:这里终年积雪。生:……屏幕出示岷山图片简介岷山师:连鸟都不愿飞过这座大雪山。师:请你谈一谈感受。生:很难翻过这座大雪山。师:为何“更喜”?喜从何来?生:就要胜利……师:三军指的是哪三军?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师:什么是尽开颜?生:就是全都笑逐颜开……师: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来读。生读师:一半读了,再读。生读师:一大半了,再读。生读。师:个个都笑逐颜开了。

  四、梳理拓展积累运用出示地图看红军走过的路线与省份。

  师:红军的什么精神给你留下了印象?结合生回答板书:乐观向上不怕困难再出示律诗师:这首诗写出了红军长征的过程与经历也写出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们来放声朗读。自由读配乐朗读教师配乐范读背诵古诗再次欣赏长征组歌师:会唱的同学随着唱作业:

  1、搜集*的《昆仑》、《六盘山》自身读。

  2、搜集长征中的'故事。板书:七律·长征乐观向上红军不怕困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4、学*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为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长征》片段及主题曲导入(或投影显示*手书的《七律 · 长征》,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内容。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学*长征精神。

  3、掌握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

  4、学*本文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的手法。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朗读,听完后,自己大声自由朗读全诗:

  要求:对照注释,理解全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注上标记以便讨论提问。

  (学生读完后,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然后投影出示全文大意。)

  2、学生再次大声朗读全诗,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实际上,红军长征中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从中可见红军的什么精神?

  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展示长征艰难?

  3、学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红军长征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都被红军一一克服,可见红军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预*探究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3)了解七律,读好课题。

  二、合作交流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板书:艰难不怕难)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品读感悟

  1、学*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A、万水千山B、远征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A、五岭逶迤B、乌蒙磅礴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④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的回答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录像,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暖

  ①(出示金沙江图)

  ②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给红军感觉是暖的?(天气暖,巧渡金沙江)

  ③听故事,谈感受?(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

  ④有感情地读。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5)

——七律绝句古诗励志 (菁华5篇)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11、《答*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2、《渝州寄放王道矩》

  宋·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13、《和子由渑池怀旧》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6)

——七律长征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预*探究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3)了解七律,读好课题。

  二、合作交流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板书:艰难不怕难)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品读感悟

  1、学*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A、万水千山B、远征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A、五岭逶迤B、乌蒙磅礴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④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的回答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录像,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暖

  ①(出示金沙江图)

  ②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给红军感觉是暖的?(天气暖,巧渡金沙江)

  ③听故事,谈感受?(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

  ④有感情地读。

  (3)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朗读)

  (4)而事实上,长征途中,红军要度过这样的河还有24条,哪一条不险,哪一条不难?但红军的回答仍然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千里雪

  展开你的想像,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②那你又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

  喜

  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还指什么?

  ③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④是呀,看着雪山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坚强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全都化为一句话──

  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拓展延伸

  1、读全诗。

  2、积累,试背。

  3、拓展:《清*乐·六盘山》。

  4、*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

  五、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这种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

  远征难 只等闲

  无畏乐观

  一、师生问好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刚才的歌曲是什么?作者是谁?指名交流生:《长征》。生:*。

  2、师:你对*有什么了解?同学交流

  3、出示*图片,教师简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4、读课题。

  5、师:读课题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生:什么是七律?生:什么是长征?出示诗歌教师讲解七律特点。同学交流对长征得了解。生:有两万五千里……

  6、师:拿出教师准备的资料袋,读读资料看看你又读懂了什么?自由读后交流。

  7、读课题师:带着你读资料后的感受再读课题。生读课题。师:自豪地读课题。生读。

  二、检查预*合作交流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课文,现在检查一下词语。出示词语:澎湃逶迤……生读词语

  2、师: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意。同学自读指名读3、出示画出节奏的诗歌。师:按老师画出的节奏读。同学自读指读齐读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师:同学们读诗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等闲是什么意思?生:尽开颜生:逶迤生:澎湃……师:谁来帮帮他?生:……

  2、师:谁来谈谈对诗句的理解?生:……

  3、师:这是一座座什么样的山?出示乌蒙山与五岭山脉的图片。生:高大……师:假如让你去爬过,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太可怕了。生:得克服多少困难?太难了。生:可能一辈子也爬不出来,会迷路。……师:可是在红军看来?生:走泥丸,腾细浪。师: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

  4、师:诗中还有那些困难?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有什么问题?生:怎么一个是“暖”,一个是“寒”?出示金沙江图片。师:看到这种情景你有何感想?生:……师:难怪敌人说连一只鸟都飞不过来,红军过金沙江比登天还难。师:可是红军巧妙的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引开,不费一枪一弹过了金沙江。师:红军轻松过了金沙江,你有何感受?心情怎样?生:愉快,高兴……师:带着感情读这一句。生读再读师:“暖”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的心情什么样?再读。生读师:为什么铁索就“寒”了呢?出示大渡河上铁索桥图。师:走在这样的桥上,你有何感受?生:……观看飞夺泸定桥视频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红军在铁索桥上爬着向前冲。师:有很多战士怎么样?生: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师:试着读一读“大渡桥横铁索寒”。生读师: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了胜利,这个“寒”字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带着这种感情再读,齐读。

  5、师:战士们挺过来了,读最后两句。生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说一说你对岷山的了解。生:这是一座大雪山。生:这里终年积雪。生:……屏幕出示岷山图片简介岷山师:连鸟都不愿飞过这座大雪山。师:请你谈一谈感受。生:很难翻过这座大雪山。师:为何“更喜”?喜从何来?生:就要胜利……师:三军指的是哪三军?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师:什么是尽开颜?生:就是全都笑逐颜开……师: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来读。生读师:一半读了,再读。生读师:一大半了,再读。生读。师:个个都笑逐颜开了。

  四、梳理拓展积累运用出示地图看红军走过的路线与省份。

  师:红军的什么精神给你留下了印象?结合生回答板书:乐观向上不怕困难再出示律诗师:这首诗写出了红军长征的过程与经历也写出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们来放声朗读。自由读配乐朗读教师配乐范读背诵古诗再次欣赏长征组歌师:会唱的同学随着唱作业:

  1、搜集*的《昆仑》、《六盘山》自身读。

  2、搜集长征中的故事。板书:七律·长征乐观向上红军不怕困难

  教学目标:

  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3、在朗读中,联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5、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和夸张、对比手法的巧用。

  教学重点:

  1、联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教学难点:

  1、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教学过程:

  [幻灯1《十送红军》](课前3分钟播放)

  一、导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一)、了解长征背景及七律的有关知识,导入课文。

  1、问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叫《十送红军》,知道要送红军去干什么吗?那么,你们了解长征吗?(让学生说说,师适度把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七律·长征》。

  2、板书:七律·长征。谁知道七律是什么?

  3、[幻灯2什么是七律]学生自由读。七律是一种艺术要求很高的诗,*写的'《七律长征》堪称七律的经典。

  出示[幻灯3《七律长征》不范读]。

  (二)、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注释,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读,抓住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读准音、读通顺。

  3、听了刚才的朗读,谁能在诗中找出一个字来形容长征?(难)。(板书:难)谁能读出“难”来?

  这首诗写出了长征的困难。但是,诗要表现的是长征的困难吗?(板书:不怕)

  4、谁能读出“不怕”和“喜”的感觉?

  4、你读得豪情万丈、慷慨激昂。让我们听朗诵,来进一步感受红军的勇敢。点击[幻灯3《七律长征》范读]。

  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气势。

  二、以读促进理解,以理解促进朗读。

  1、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注释,边读边思考,理解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哪一句,就说哪一句;你读懂了哪个词,就说哪个词;发现了问题就提出来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配合图片深入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幻灯4~11图片]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和理解方向:

  (理解: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千里雪、尽开颜、万水千山、暖、寒等词语。)

  (联系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的无畏和乐观)}

  3、整体理解《七律长征》的意思。

  让学生发言,然后出示[幻灯12诗意]边出示,边让学生读。

  4、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提高对情感和气势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认识概括、选取典型材料、对比衬托、夸张在写作中的作用。

  1、回顾长征的时间、空间跨度,调动学生对长征艰难困苦的感受,与“七律”的篇幅形成对比,激发学生对诗人写作手法的惊叹。适时出示[幻灯13《七律长征》]

  2、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的基础上汇报(教师把握住:概括、选取典型材料、对比衬托、夸张。)在恰当的时机揭示《七律长征》的两条线索。(相机板书:万水千山、只等闲;↓↓;)

  3、在学生的回答满足了老师的期望之后,进行小结:本诗先概括,再选取典型的事件;又把这两条线索进行对比,衬托了红军的无畏和乐观(板书:无畏、乐观)。

  4、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怕”在诗中起的核心作用。

  四、朗诵、欣赏、感悟。

  1、指着[幻灯13《七律长征》]说:“一首七律,56个字,写出了长征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写出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真是一首了不起的诗啊!读!”(师生齐读)

  2、点击[幻灯13《七律长征》]听唱。

  3、在乐曲即将结束时,出示[幻灯14《七律长征》],(紧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

  4、师:长征是宣言书,吹响了*人民抗战的号角;长征是播种机,把革命的火种传播。正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新*的成立;正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伟大的事业、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诗篇,鼓舞着我们永远向前!“七律长征,一、二!”(师生齐诵)

  5、同学们,让我们发扬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下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4、学*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学*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为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长征》片段及主题曲导入(或投影显示*手书的《七律 · 长征》,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内容。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学*长征精神。

  3、掌握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

  4、学*本文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的手法。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朗读,听完后,自己大声自由朗读全诗:

  要求:对照注释,理解全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注上标记以便讨论提问。

  (学生读完后,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然后投影出示全文大意。)

  2、学生再次大声朗读全诗,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实际上,红军长征中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从中可见红军的什么精神?

  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展示长征艰难?

  3、学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红军长征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都被红军一一克服,可见红军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精神。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7)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七律长征》是***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

  一、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诗人展开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把这一课真正上成读书课,通过反复情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七律长征》是***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我首先设计了精彩回放,走进长征。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和学生查找的资料中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再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教唱、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这一课真正上成读书课,通过反复情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但对于现在小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有的甚至前所未闻,怎样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在课堂上,教学重点紧紧围绕“难”、“不怕”、“只等闲”,同读共赏,进一步感受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学生充分感知“远征难”之后,再与“腾细浪”、“走泥丸”对比,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暖”与“寒”是诗中又一个重点,它暗示了红军智取金沙江的快乐与强渡大渡河的悲壮与惊险。在“暖”字理解上,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红军当时快乐的心情,“寒”字我通过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拉*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

  整堂课以学生的感悟为主,以感带读,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就在这里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通过对课文的学*,学生们对长征的英雄们肃然起敬。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未成熟,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学生读的还不够充分;对“七律”的把握和指导不够好等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提高。

  通过课文的学*,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七律长征》是***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

  一、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

  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比喻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本体喻体强烈反差,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确实是学*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当中,将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方法,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七律・长征》与我们的生活较远,如何才能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多渠道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史实、故事等,让他们问身边的人,查阅书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上网观看影视剧等,课堂上我除了介绍一些图片、影视片断外,还简单介绍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和经典战例等,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长征故事,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与藏族同胞结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同时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在课前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征有了一定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背诵,理解诗句内容,从而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感受五岭,乌蒙的天险。在感受乌蒙山的`高大和过乌蒙的艰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的爬山经历,然后作对比,让他们结合爬山的感受来体会爬乌蒙的劳累,接着又结合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战士们爬乌蒙山还要背武器和军需物品,还要面临追截的敌人,就更加艰难了。在学生阅读感受后启发学生思考“战士们怕吗?他们是怎么看待的?”紧扣“走泥丸”来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感悟“暖”和“寒”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资料,感受人物心理来理解感悟“暖”和“寒”。同时让学生了解这四句怎样很好地体现一、二句“万水千山”的内容,怎样体现“远征难”的,怎样更好地体现红军的“不怕”精神的,还有三、四两句,怎样较好的体现了这首诗的艺术性等。

  通过学*这首诗歌我感受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还是兴趣不太浓厚,诗歌的理解只是看一些参考书机械地背诵,对于诗歌的内容不是真的理解,真正的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学*的主动性不强,从学生*淡的诵读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铁索寒”那句时,我请他们观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年积雪的岷山……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二、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

  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三、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我通过“资料袋”,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七律霜降诗句-描写霜降的诗句3篇(扩展8)

——霜降诗句实用五篇

  1、怵惕与霜同降日 唐·徐寅 《露》

  2、降霜青女月 唐·杜审言 《重九日宴江阴》

  3、霜降同夜萎唐·白居易 《读《汉书》》

  4、昨夜霜一降 唐·白居易 《谕友》

  5、九月霜降后 唐·白居易 《大水》

  6、九月降霜秋早寒 唐·白居易 《杜陵叟》

  7、霜降夕流清 唐·常建 《泊舟盱眙》

  8、霜台降群彦 唐·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9、霜降天宇晶 唐·张九龄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0、露下霜且降 唐·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11、霜降鸿声切 唐·刘长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12、霜降幽林沾蕙若 唐·钱起 《送李九贬南阳》

  13、霜降夕流清 唐·韦建 《泊舟盱眙》

  14、河汉降玄霜 唐·元季川 《山中晓兴》

  15、霜降碧天静 宋·叶梦得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病不》

  16、上苑繁霜降 唐·武元衡 《秋怀奉寄朱补阙》

  17、边霜飒然降 唐·元稹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18、霜降山水清 唐·白居易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

  19、降霜归楚夕 唐·贾岛 《送惠雅法师归玉泉》

  20、天霜降寒 唐·陆龟蒙 《祝牛宫辞》

  1、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岑参《送李翥游江外》

  2、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元稹《赋得九月尽》

  3、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4、吼千林月寒霜降,绕维摩万八千佛供床,喷清香九重天上。——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5、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6、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钱起《观村人牧山田》

  7、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8、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9、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10、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11、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12、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白居易《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

  13、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东方朔《七谏》

  14、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屈原《九章》

  15、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6、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江定斋《列岫亭》

  17、白雁至则霜降,北人谓之霜信。——姚述尧《鹧鸪天·玉宇无尘露气清。凭高极目万山》

  18、霜降水落,子归就父。——释智遇《无淮和尚禅者请赞仍侍立赞》

  19、霜降草花落,林柯亦纷披。——朱岂《采菊亭》

  20、霜降*湖鉴群象,中有黄鱼几一丈。——孙岩《观渔行》

  21、霜降春雨濡,何独君拳拳。——龚璛《白云阡为张祥卿作》

  22、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23、火流金铄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狸。——舒頔《题山中所有》

  24、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25、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26、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白居易《岁晚》

  27、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28、养到天寒霜降时,附子煎汤冷浴伊。——贾似道《养法十二条·养到天寒霜降时》

  29、楼船昔西迈,霜降百草衰。——贝琼《怀夏士文》

  30、荒村野店,记初交霜降。——庄盘珠《殢人娇·寒鸦》

  31、薄暮竹寒霜降*。斗草篱边,翠色看犹嫩。——钟蕴《鹊踏枝·游园》

  32、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33、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34、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35、霜降向人寒,轻冰淥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36、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37、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晁公溯《巴江》

  38、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苏轼《梨》

  39、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苏轼《和子由蚕市》

  40、霜降稻实,千箱一轨。——苏轼《和陶劝农六首·逸谚戏侮》

  41、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王恭《秋山行旅》

  42、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强半》

  43、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44、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王九龄《祠庞颍公》

  45、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46、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余生。——徐贲《送张山人还天*》

  47、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孙蕡《下瞿塘》

  48、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49、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50、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51、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喻良能《石钟山·坡翁文字妙来今》

  52、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53、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54、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朱朴《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55、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曾丰《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

  56、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57、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黄庭坚《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58、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霜降水反壑》

  59、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60、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1、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2、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3、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白居易《大水》

  4、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张衡《定情歌》

  5、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6、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7、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孙蕡《下瞿塘》

  8、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

  9、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10、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11、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12、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赵熙《秋思耗》

  13、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14、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15、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16、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17、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苏轼《梨》

  18、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9、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20、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21、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22、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23、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24、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25、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26、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强半》

  27、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28、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29、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30、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1、怵惕与霜同降日——唐·徐寅《露》

  2、降霜青女月——唐·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

  3、霜降同夜萎唐·白居易《读《汉书》》

  4、昨夜霜一降——唐·白居易《谕友》

  5、九月霜降后——唐·白居易《大水》

  6、九月降霜秋早寒——唐·白居易《杜陵叟》

  7、霜降夕流清——唐·常建《泊舟盱眙》

  8、霜台降群彦——唐·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9、霜降天宇晶——唐·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0、露下霜且降——唐·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11、霜降鸿声切——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12、霜降幽林沾蕙若——唐·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13、霜降夕流清——唐·韦建《泊舟盱眙》

  14、河汉降玄霜——唐·元季川《山中晓兴》

  15、霜降碧天静——宋·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病不》

  16、上苑繁霜降——唐·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17、边霜飒然降——唐·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18、霜降山水清——唐·白居易《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

  19、降霜归楚夕——唐·贾岛《送惠雅法师归玉泉》

  20、天霜降寒——唐·陆龟蒙《祝牛宫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北风降霜松柏雕,天形惨澹光景销。山河夜半失故处,何地藏舟无动摇。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古乐府白紵四时歌》黄庭坚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谪居》白居易

  微霜降而下沦兮。先秦·屈原·《远游》

  九月降霜秋早寒。唐·白居易·《杜陵叟》

  邹衍降霜。唐·李瀚·《蒙求》

  霜降碧天静。宋·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射西园,余病不》

  气会神交降玉霜。元·王吉昌·《采桑子》

  霜降石自出。宋·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

  北风降霜松柏雕。宋·黄庭坚·《古乐府白紵四时歌》

  霜降同夜萎。唐·白居易·《读《汉书》》

  霜降蟹膏肥。元·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昨夜霜一降。唐·白居易·《谕友》

  六月降霜麻麦秀。元·马钰·《望蓬莱》

  降霜青女月。唐·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

  怵惕与霜同降日。唐·徐寅·《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