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菁选

首页 / 实用文 / | 2023-02-25 00:00:00

***导游词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导游词1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三国名将诸葛亮。今天,我想介绍一个纪念他的祠堂——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宰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名武祥侯,死后谥号武侯,所以后人称他为武侯。可能有人会问,***是什么时候建的?嗯,没有数据可考,但是从杜甫的《蜀相》来看,“著名的宰相庙在哪里,在丝绸之城附*的一片深松树林里。”判断***早在唐朝以前就有了。唐宋时期,有***和刘备祠。明初,寺庙合二为一。明末,寺庙毁于战乱。现在如果你去成都,你会看到清朝旧址的重建。

  大门上挂着“韩昭烈寺”的'横匾。“汉”,刘备**的称号,在历史上被称为“”。赵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牌匾上写着这是一座献给蜀国皇帝刘备的寺庙。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称之为***?民国时期,邹鲁写过这样一首歌,“昭烈寺,一本书,钱多,天下皆知***。它从名位上失去了立功,百代不倒。”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很大,在民间的威望超过刘备,所以人们不顾礼仪,不顾这座庙的原名。

  好了,我们进去了解一下诸葛亮的魅力吧。

***导游词2

  ***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是以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过劳死,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县以南约20公里),享年54岁。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后被蜀汉国君刘禅谥号为“忠臣武侯侯”,所以他的庙在历史上被尊为“***”。中国最早的***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绵县),但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成都***。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死于白蒂城后,灵柩运回成都葬于此,史称惠玲。按照汉制,有陵就有庙,所以同时就诞生了汉昭烈庙。南北朝前后,成都***与惠玲祠、韩昭烈祠合并。

  刘备的`陵墓建于公元223年。

  明初重建时,***并入“汉昭烈祠”,形成了现存的***。现存寺庙的主体建筑重建于1672年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十一年)。

  1961年,被宣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博物馆建于1984年。

  2008年被授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成都***现分为文物区(三国历史文物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金里(金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方米。

  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国文物博物馆。

***导游词3

各位游客:

  刚才,我们参观了刘备大厅和***的武将画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堂,这是真正纪念诸葛亮**的***。

  请注意。现在我们要进行下一步了。为什么要走下这一步?原来这是古代尊卑观念的体现。***是君臣祠,前面是刘备祠,后面是诸葛亮***,与礼仪格格不入。因此,人们在修建***时,有意将诸葛亮祠低一级,以彰显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大厅。请注意大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其中多为董、、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所作。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其心,则消失在对面,自古知兵不好战;如果不审时度势,就会出现宽严相济的错误。以后要深入思考如何治理蜀国。这是全国著名的对仗,也是***对联中的极品。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先乱于蜀,天下先治于蜀。如何才能管理好四川?最好的答案是积极进取,审时度势。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的赵凡。诸葛亮出兵*定南方叛乱,采纳了马谡的建议,采取了以策为策的战术,七擒伊霍,使他服气,从此再也没有谋反。赞美诸葛亮是一个真正懂得用兵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后主称赞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了适当的宽严相济的法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借鉴。这副对联客观评价了诸葛亮的用兵和治国,提出了两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

  现在请跟我进诸葛亮堂。看,坐在壁龛中间的雕像是蜀汉**诸葛亮,他被称为智慧的化身。他戴着一条黑丝绶带围巾,穿着一件金袍(古代叫鹤),手里拿着一把羽扇,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显示出一代儒者的魅力。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生于琅琊县(今山东沂南县)杨度县。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诸葛亮年轻时住在荆州襄阳隆中(今襄樊)。他被誉为卧龙,因为他雄心勃勃,勤奋努力,聪明绝顶。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拜见先贤,刘备打理草堂,迁都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世界形势,制定了占领荆(今湖北)、益(今四川)、东联孙权、北抗曹魏的国策,称隆中对。三拜茅庐,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从此跟随刘备,打赢了赤壁之战、益州之战等战役。蜀建立后,任丞相。刘备死后,被委以抚养奉节白帝城孤儿的重任,辅佐主管蜀汉政治的刘禅。

  诸葛亮统治蜀国二十多年,主要成就有:依法治蜀;去南方和中学;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过早去世,因长期疲劳而武功在北伐前线。他死时只有54岁。他真的是个英雄,但是在他征服之前,他已经死了,这经常让英雄们哭泣。

  诸葛亮一生做了很多好事,有利于社会进步,勤政爱民。他死后,人们非常怀念他,特别尊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把他奉为忠君智慧的楷模,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寺庙来纪念他。

  请看诸葛亮两侧的雕像。左边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右边是他的孙子诸葛尚。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时,领兵讨伐魏军,最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杀于绵竹。诸葛亮的后代生了三代,被称为三代忠臣。

  请看庙里陈列的这面铜鼓。相传诸葛亮南征时用的就是这面铜鼓,所以也叫诸葛鼓。

  各位游客,在诸葛亮馆两侧的'厢房里,有诸葛亮事迹的展室。有很多反映诸葛亮事迹的图片和资料。请随意参观。十分钟后,我带你们去看看惠玲,刘备的坟墓。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三国时期是短暂却精彩的。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期只有45年,从曹魏代汉到司马师代魏建立金朝,即公元220-265年。总的来说,应该是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到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的*百年。三国时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当时中国三个地方**并存。这三个**是:魏国,由曹操父子曹丕创建,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领了长江中下游,定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都城在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宰相诸葛亮的祠堂。成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诸葛亮生前以武侯故里命名,死后对武侯效忠。后人尊称他为武侯。

  ***建成的时候,没有数据可考。然而,从杜甫《蜀相》诗中“名相庙在何处,在丝城附*的一片深松林中”的描写,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建成。唐宋时期,分别有***和刘备祠。明初两寺合二为一;明末,寺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大门上挂着“韩昭烈寺”的横匾。韩,刘备**的简称,史称。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出。牌匾上写着这是一座献给蜀国皇帝刘备的寺庙。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称之为***?民国时期,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原因:“昭烈寺,藏书众多,号称天下***。出身功名失功德,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巨大,他在人民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忽视了尊王重臣的礼仪和庙堂的本名。

  从大门左侧的简介和*面图可以看出,***隐藏在茂密的柏树中,大殿南北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五个大厅:大门、二门、刘备厅、官厅和诸葛亮厅,西侧是刘备陵园。寺内有47尊蜀汉历史人物泥塑,50多块石碑,60多块匾额,10多个壶、炉、钟、鼓。所以,确切地说,***应该叫蜀王大臣纪念馆。这是一个研究蜀汉历史的博物馆。

  著名的碑文

  从三碑门到二门的道路两旁,有六块高大的石碑。清代刻四个环节,明代刻一个,唐代刻一个。清碑记载了寺庙的重建和维护;明碑侧重于寺庙的历史沿革。这座唐纪念碑是最著名的,被称为“三座纪念碑”,高3.67米。它是在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吴带领他的27口人在***祭祀诸葛亮的时候雕刻的。摘要:文章赞扬了诸葛亮治理蜀的武功,并把他与前代名将管仲、、萧何、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了他为统一而鞠躬尽瘁的精神。裴度有文采,曾任三朝宰相。书法优美的刘,是唐代大书法家刘公权的哥哥。由著名工匠鲁建雕刻而成。因此,自明朝中叶以来,这座碑因其文章精美、书法优美、诸葛亮功勋卓著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店

  刘备殿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中央供奉着刘备的金泥塑,殿两侧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寺庙相连的东西走廊是蜀国28名公务员的彩绘泥塑。刘备高3米,头戴田萍王冠,身穿黄袍,手持玉佩在天,宽脸大耳朵,神态恬静。服务员左右,一把玉玺,一把宝剑。

  好了,现在,各位,跟我进去。你可以在这里抬头看看大门,那里挂着“韩昭烈寺”的横匾。韩,刘备**的简称,史称。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出。牌匾上写着这是一座献给蜀国皇帝刘备的寺庙。

  上海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是由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和上海药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主要从事中药及中成药的研究、生产、销售和开发。上海和记黄埔药业有限公司的目标是实现中药现代化,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标志性中药企业。由于我们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现在邀请有能力和信心发展事业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请将您的申请信、中英文简历、身份和教育证书复印件、照片、目前和预期待遇等信息通过邮件或电子商城发送至我公司,并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请在信封中注明申请的职位和地区)

  刘备(161-223),河北涿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来逐渐在军阀中壮大。由于缺少谋士,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折流离失所,先后依附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事事照顾,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之战后,他的权力才得以发展。刘备胸怀大志,讲究忠厚,待人宽厚。经过20多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在公元221年占领益州,在成都称帝。不久,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与吴作战。结果刘备被吴国鲁迅烧死,惨败。他死于白帝城(奉节)的耻辱和愤怒。在弥留之际,他把自己的小儿子刘禅(绰号阿逗)和国家大事托付给了历史上被称为“白帝城”的诸葛亮。在刘备雕像的东侧,有一尊刘备的孙子柳永的雕像。刘谦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封北的国王。艾进兵成都,与父谏,与敌决一死战,与国生死。但是刘禅不听。他气得去祠堂哭,然后杀了老婆,然后自杀。他以身殉道的精神受到了后人的赞扬。刘备像西边的原貌一样,因不能保住父亲的生意而投降了魏。成了《幸福》官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到了宋朝,他的形象被破坏了,从此再没有重塑。

  海南一楼左边是学圃堂和武功经社,右边是苏公庙。据说苏公祠自然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据说先有苏公庙,后有重建后的五公庙。我们来看看苏公庙前的这块石碑。它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宋徽宗赵奥书法“御夜玉清万寿宫”的碑。赵奥自己的薄金书法浑厚清秀,可见一斑。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原腹地。成都东临德阳、资阳,西临雅安、阿坝,南临眉山。成都辖晋江区等9区6县,管理4个县级市。2014年底,成都建成区面积604.1*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万人。

  很多人怀疑刘备墓的真假,说只是刘备的衣冠冢。我葬在奉节。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个墓是真的。汉朝有个规矩,皇帝死后不能葬在其他地方,只能葬在都城。再加上诸葛亮当时对刘备非常忠诚,刘备不可能葬在其他地方。还有一点就是,孝在古代很重要,有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刘禅刚刚即位。为了稳定人心,他对大臣和人民都有交代。他不能把父亲埋在其他地方,给人留下污名。所以这个墓应该是真的。

***导游词4

  现在,让我们到三顾祠看一看。三顾祠门柱悬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对联,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四周围墙嵌满碑刻,有“碑墙”之称。祠内有关张殿,殿内立关羽、张飞贴金塑像。关羽赤面凤眼,美髯垂胸,神安气闲,雄姿威风,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急不可耐。要说起这个张飞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没象刘备这样有政治家的远见,看不到诸葛亮这个人才的价值。

  一顾茅庐时没有见到孔明,他说“既不见,自归去便了。”也没有发什么牢骚,表现还算一般,说得过去。到刘备准备二顾时,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遭到刘备的呵斥,差点不让他去。没想到第二次哥仁又吃了闭门羹,到第三次刘备还要去时,他再也忍不住了,说“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要是依他的主意,用麻绳把诸葛亮绑来见刘备,那会是什么结果!

  “三顾堂”.位于关张殿后,相传达里就是刘备三次求访孔明的地方。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备亮当时纵论天下时的情景。你看那神机妙算的谙葛亮,面目清秀,衣着古雅,含而不露的面孔上略带有几分笑意,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谋略在胸,稳操胜券的感觉,他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再看刘备,正在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如饥似渴,谦逊恭敬的内心世界。

  当时的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后裔,打着正统的旗号,请求国家统一,他四海飘零,奔走了二十多年,先后投曹操,奔袁绍,附刘表,终因势单力薄,一事无成,败居新野,难筹大志,但仍雄心勃勃,四处访贤。后来,经徐庶举荐,得知诸葛亮的大名之后,就冒着严寒,词谦礼恭,亲自由新野到南阳支产三次恭请,大有商汤请伊尹、文王栽太公的`诚心与胸怀,迫切而又热情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见他求贤若渴,志向远大,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正如唐代李白诗中写的那样:“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眠蜀,壮志吞咸京。”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三顾晤对真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能够建立西蜀霸业,关键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智囊人物。

  大家看三顾堂里的这组雕塑,不正是“智能之土,思得名君”,“名君圣主,求贤用能”的赞歌吗?我们今天参观的诸葛草庐,不仅是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也是诸葛亮政治、军事思想形成的地方,是“三分天下”的策源之地,是刘备、诸葛亮三顾而合,如鱼得水的场所,因此历朝历代,这里也就成了人们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场所。***里的人物塑像,个个性格鲜明,惟妙惟肖,内心世界,各具其妙。

***导游词5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这三个**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面示意图上看到,***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

  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天*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的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

  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

  关羽(152一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

  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导游词6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

***导游词7

各位游客:

  你好,我是贾加,你的导游。欢迎来***观光!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它以诸葛曹璐而闻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留下的旧址。当年刘皇叔照看它的地方,也是历代人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来到了***的门口。看看这个高9米,宽13.5米的石头广场。它有三扇门和四根柱子,上面有雕刻。历史悠久的龙的意思是诸葛亮是人中之龙,比喻卧龙岗藏龙卧虎的地方。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白寺,这是***的主楼。殿内有一幅孔明的画像,端端正正坐着,戴着黑丝绶带围巾和羽扇,神态肃穆。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他的长孙诸葛尚。殿宇檐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诗人的对联和铭文,无不饱含着世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敬仰。

  好的,这里是游客参观的自由时间。请注意避免乱涂乱丢,爱护自己的财物。聚会时间是11点,聚会地点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现在,我带你去参观南阳西郊卧龙岗上的***。南阳***,又名诸葛曹璐,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耕南阳”时留下的旧址。当年刘皇叔三次登门的地方,也是历代人向诸葛亮进贡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汉末山东琅琊杨度(今山东沂水县南)人。幼时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赴荆州牧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俊在南阳卧龙岗盖房打拼,过着“乱世不请文达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与天下名人交往广泛,经济知识渊博,肚里有良苦用心,隐居图志,清静深远。当时的名人庞德公,把他比作一个及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祭拜诸葛亮。从此,27岁的.诸葛亮离开了在那里苦干了十年的卧龙岗,加入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来官员对蜀汉丞相顶礼膜拜,爵凤武是家乡太子,死后溢满了“忠厚武侯”。所以历代诸葛亮庙都被称为“***”。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建于魏晋晚期,经过一代代不断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占地200多英亩,有150多所房屋,70多副检查对联和300多处碑文。是中国最大的纪念诸葛亮的古建筑群。如今的***基本保持了元明时期的布局风格,木质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改建或增设。寺庙依山而建,南有白河,北有紫山,地势开阔,如卧龙。庭院里竹讽刺,松柏茂密,池水清澈,景色宜人,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大众文化景观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会员,现在我们到了***的人口。你看这个石坊,高9米,宽13.5米,三门四柱,上面全是雕刻。“万世之龙”的意思是诸葛亮是人民的龙,比喻卧龙岗是龙藏虎卧的地方。大家把这第二条巷子看做“三古坊”,建于清朝,距今光年。两面刻有“汉昭烈帝三古初”和“真神侠”以纪念刘备三古南仙。正是因为刘备的真诚关怀,诸葛亮才离开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一生当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得以称霸天下,成就帝王之业。刘备对知识和才能的尊重是真实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这个优势真的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一些领导学*!“真神”二字出自苏轼的《武后宫》,歌颂诸葛亮。“人也,神也,仙也,不知道,真的卧龙也。”看看什邡北部的卧龙湖。旁边有三棵古老的梓树。据说刘、梅和张过去常常是马,当他们照顾他们的时候。现在,猜猜1700多年前谁的马被拴在树上。

  穿过三谷坊和仙人桥,直接通向山门。山门是***的正门,古朴凝重。是郭沫若先生题写在券门额头的石匾中间。过了山门,就进入***一院。庭院宽敞,古柏掩映,青砖铺盖,古朴自然。院内甬道上的“三代遗风”石坊,对应大礼拜殿。这是对诸葛亮才华和品德的致敬,可以与伊尹、鲁商、傅说等三代先贤相提并论。我们转过去看看“军事战略大师”这四个字。军事谋略原本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艺术书籍《六塔》、《三策》,但后世*惯指的是用兵谋略。在这里,诸葛亮的文学策略也受到了赞扬。

  亲爱的朋友们,这是大白寺,它是***的主楼。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阳知府行书廖金文匾,挂在大白寺正门。殿内有一幅孔明端坐的画像。他头戴黑丝绶带,手拿羽扇,神态肃穆,是东汉末年隐居儒生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他的孙子诸葛尚。寺庙屋檐下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和诗人的对联和匾额。这些碑帖对联充满了世人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敬仰。

  请看这一对:“鲁攀西宜兴王左奇只能以万琅琊为榜样。胜者有句俗语叫不亮,齐包书郑子丕胜门答应的也是一致的。徐元直可以培养英雄,激励他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能帮助皇帝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吕尚、殷易、管仲、诸葛亮,也歌颂了推荐人才的伯乐,如鲍、郑子丕、。

  请看这一对:“单口产品在神爷渭滨之间,表里念着两朝恩师功勋,盖屋在子丰白水卧龙给父亲唱千年歌。”这里,质量指的是档次和档次。

  新野渭滨指隐居的伊尹、鲁商。这两个朝代指的是第一任主公刘备和第二任主公刘禅。荆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的消沉。下盟子丰白水指南阳郊区的子山、白河。屈赋,即吟咏吟,讲的是齐襄曼婴儿两桃杀三士的故事,据说是诸葛亮做的。这副对联充分赞扬了诸葛亮的高尚气节和巨大成就。当年,他潜心隐逸,对智明无动于衷,恬静而深远,可以与前贤易隐、陆尚卸任前的高尚行为相提并论。他把草堂建在紫山脚下,白河岸边,对比管仲、乐毅,对比周星800的姜子牙,王罕400的张子房,就像卧虎藏龙;他不年轻,他懂天下三分,谁先做梦,我这辈子就知道自己,“草是对的”讲天下,战略决策在胸,显示出他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奇才;他的《模特》前后,都是那么的强烈和激烈,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努力帮助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的伟大事业。

  试想,正是刘、关、张三人登门造访,才成就了诸葛亮的仕途,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三国战史。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和沧桑,但诸葛亮的威望故事却超越了大地,传遍了三国,诸葛亮的政治、军事和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声誉永远值得铭记。此时此刻,站在***,缅怀孔明一生的丰功伟绩,为什么不让我们徜徉于古代,畅想一番呢?我以为诸葛亮住在南阳卧龙岗,读史书,看天下,立下宏图,关心民生,在这里度过青春。一旦时运变了,皇叔照顾他,隐士就成了一对。卧龙起飞了,燃着希望,人间有三分。然而,在蜀汉的最后几年,有一个水桶是没办法的,另外,国力也不好。诸葛亮虽有一统中原之勇,六出祁山,独唱难,过劳死更是遗憾。五丈在部队因病去世。后人想想就觉得可惜。正如杜甫《蜀相》诗中所言:“三传以国事为重,传至两代。但他还没来得及征服,就已经死了,“心在朝廷,先不说前主后主,何必争襄阳和南阳?". "

***导游词8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成都南门武侯街231号。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达门、三觉白、二门、刘备堂、文官武将廊、诸葛亮堂、刘备陵园。从北门出发,全程大概3个小时。下午5点在北门见面并登机。请记住。在参观之前,我想告诉大家几个注意事项:第一,请注意安全,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第二,请记住我的电话号码和车牌号码。你还记得吗?

  ***是中国唯一的庙宇,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和惠玲组成。刘备的陵墓建于公元223年。1000年来,损坏频繁,更换频繁。***(诸葛亮的专庙)建于唐以前,与昭烈祠相邻,供奉刘备(汉昭烈帝)。明初重建时,***并入汉昭烈祠,形成现存***。现存寺庙的主体建筑重建于1672年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十一年)。1961年,被宣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建于1984年,2008年被授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中国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很有名气,很多人都看到了。可以说***已经成为成都的标志性景点。朋友们,现在我们的位置是诸葛亮堂。庙里供奉的是诸葛亮,他儿子孙子的镀金泥塑。你看,壁龛中间是诸葛亮的塑像。他戴着一条黑色的丝带围巾,穿着一件金色的长袍,眼睛专注于冥想。他忧国忧民、高瞻远瞩的精神,显示了一代儒家的魅力。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政治家中的杰出人物。在《三国志》、《晋书》等历史著作中,他因其政治和军事才能而受到高度评价。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一个*乎完美的.人物,具有大智慧、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无所不能的能力。诸葛亮有多完美,有多睿智?请让我逐一分析。

  首先,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大事小事兼顾,俯首帖耳,汗流浃背数日。他不仅承担了国家军事和政治计划的决策和宣传,而且亲自监督水利工程、桥梁、道路、房屋等工程的建设,组织养蚕、织锦、制盐、冶铁、铸币等重要事业,实行严格科学教育、忠实奖惩、重农重桑、关心民生的正确政策,逐渐恢复了蜀汉的生机。南侵,闽越和解,实行最好的国策,后方稳定。蜀汉逐渐创造了一种物质丰富、人口富裕的局面。

  然后,他是一个生动的战略家。以决定刘备集团命运和三方对抗的赤壁之战为例,诸葛亮是决定战争胜负最关键的人物。孙刘联盟的建立是由他促成的;孙权反抗曹的决心被他坚定了;周瑜的群英社、蒋干的盗书、黄盖的苦计、诈计被他一眼看穿;他和周瑜共同商定了竞选的关键决定;并且可以借决定性的东风进行火力攻击。可以说,孙刘联盟离不开他在胜利道路上的每一步智慧前进;没有他,盟军几乎不可能打败曹操。

  其次,他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诸葛亮非常重视装备的革新和战术的改进,创造了能熟练运粮运草的木牛马,神秘的八阵图,射力极强的弩,神奇的孔明灯笼。

  以孔明灯笼为例,它是诸葛亮在北伐战争中被司马懿困在*阳时发明的,也是热气球的来历。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中漂浮原理的人。真的是卧龙!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智慧的化身。

  嗯,游客们,我们都认识诸葛亮。刘备的陵墓呢?我们带着悬念去下一个景点,刘备陵。

  谢谢你,我的解释结束了

***导游词9

  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点之一是墓区内有两座墓穴,均称是真的。位于寝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武侯墓的第二个特点是墓后种有世上少有的结子桂花树,人称“护墓双桂”。武侯墓的第三个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定军山,是蜀国北大门汉中的门户,号称“陕南十二连山一颗珠”。诸葛亮遗嘱葬于此处,防止北方的强敌。正所谓“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下面我把诸葛亮的生*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

***导游词10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观光游览!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大家好!

欢迎来到汉中参观旅游,我叫王博丽,是你们的导游,这两天我们会一起度过,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呢,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了。

  诸葛亮一生去过的地方很多,所以后人为他修建的祠庙也很多。风景最美最秀丽的是湖北襄阳的***,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四川成都的***,而修建时间最早的就是我们汉中的***了。比大名鼎鼎的成都***还要早41年,因此有天下第一***之称。

  ***地处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位于川陕公路以南,汉江以北,占地80多亩,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西与古阳*关,诸葛亮读书台,莲花池相接,东与马超墓,刘备设坛立王处等古迹连成一线,北有古战场天荡山,南与定军山古战场和武侯墓遥遥相对。

  ***是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景区,关于***我就先讲这么多了,等到了***之后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导游词11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中参观旅游,我叫王博丽,是你们的导游,这两天我们会一起度过,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呢,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了。

  诸葛亮一生去过的地方很多,所以后人为他修建的祠庙也很多。风景最美最秀丽的是湖北襄阳的***,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四川成都的'***,而修建时间最早的就是我们汉中的***了。比大名鼎鼎的成都***还要早41年,因此有天下第一***之称。

  ***地处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位于川陕公路以南,汉江以北,占地80多亩,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西与古阳*关,诸葛亮读书台,莲花池相接,东与马超墓,刘备设坛立王处等古迹连成一线,北有古战场天荡山,南与定军山古战场和武侯墓遥遥相对。

  ***是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景区,关于***我就先讲这么多了,等到了***之后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导游词12

  20xx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1953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东侧的锦里由***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现紧邻***的“锦里”古街由成都***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xx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入***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丧权辱国,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便于游人了解。这些塑像,个个气宇轩昂,形神兼备,反映了我国清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泥塑技艺。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据说为岳飞所书《出师表》木刻,东壁为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隆中对》木刻。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西侧。与***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成都***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匾额。***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及刘璋**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惠陵,***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

  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

  三义庙现,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由提督街迁建到***内。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堂碑。在***大门至二门之间的东侧碑亭中。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一说三绝指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碑阳、碑阴、碑侧遍刻唐、宋、明、清时代的题诗、题名、跋语。

  成都***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方米)。根据***新的规划内容,***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导游词13

各位游客:

  刚才我们游览了***中的刘备殿以及文臣武将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才是真正纪念诸葛亮丞相的***。

  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下一级台阶。为什么要下这级台阶呢?原来这是古代君尊臣卑观念的体现。***是君臣合庙,刘备庙在前,诸葛亮***在后,于礼制不合,所以人们在建造***时,就有意将诸葛亮殿建低一个台阶,以突出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过厅。请注意过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它们大多出自***、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攻心对,也是***对联中的精品。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审势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人赵藩。上联是说诸葛亮出兵*定南中叛乱时,采用马谡建议,实行攻心战术,对夷帅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从此不再反叛。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从中吸取教益。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所在。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诸葛亮殿。请看,坐在龛台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头戴纶(guan)巾,身披金袍(古称鹤氅),手执羽扇,凝目沉思,一副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隐居于荆州襄阳(今襄樊)隆中,因胸怀大志,刻苦好学,才智出众,得到卧龙的`美称。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访贤,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制定了一条占有荆(今湖北)、益(今四川)二州,东联孙权,北抗曹魏的国策,史称隆中对。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从此跟随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夺取益州等战役的胜利。蜀国创建后,被任命为丞相。刘备死后,在奉节白帝城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执掌了蜀汉朝政。

  诸葛亮治蜀达20多年,主要政绩有:以法治蜀;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由于长期劳累,不幸早逝于北伐前线的武功五丈原,死的时候才54岁,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一生做了大量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勤政爱民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尤其敬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和智慧的化身加以崇拜,修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

  请看诸葛亮两边的塑像,左边的是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右边是孙子诸葛尚。他们在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时,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绵竹阵亡。诸葛亮子孙三代,人称三世忠贞。

  请大家看殿内陈列的这面铜鼓。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所以它又被称为诸葛鼓。

  各位游客,诸葛亮殿两侧厢房内,是诸葛亮事迹陈列室,有大量反映诸葛亮事迹的图片资料,请大家随意参观。十分钟后我再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先主刘备的陵墓惠陵。

***导游词14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

  成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惯将三者统称为***。成都***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成都***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方米。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惯将三者统称为***。***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从山门跨进***,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 。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 ,

  领略过***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坐落于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卧龙岗上,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祠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谢圃亭;右侧院为道房院,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台下有诸葛书院。祠西南隅有龙角塔。大拜殿是***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

  宁远楼是***后部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内最高建筑物,为重檐庑殿式建筑,流角飞檐,气势轩昂;楼正中塑有武侯诸葛亮抱膝长吟像;登楼远眺,宛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历在目。

  ***占地12万*方米,丛竹飒飒,松柏森森,潭水清碧,花草相映,景色宜人。总体格局婉转盘桓,结构幽雅精致,氛围古色古香,意境如诗如画,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融合了园林建筑、祠庙建筑和当地民居的风格,展现了高水*的建筑艺术,其*面形成丰富,空间组合多变,群体布局和谐。祠内碑石林立,蔚然成景,也是一大特色。南阳***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三百余通,在全国诸多***中当居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其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到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较高水*。“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大门于右任题联)。***的“出师表”草书碑刻,笔法龙飞蛇腾,苍劲峭拔,堪称龙岗一景。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其字铁划银勾,体势潇洒。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

***导游词15

  各位游客们那里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之后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之后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因此,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张爱萍、**、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三义庙:

  出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资料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刘备墓: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状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资料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导游词菁选扩展阅读


***导游词菁选(扩展1)

——***导游词 菁选

***导游词 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游词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导游词 1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

***导游词 2

  各位游客们那里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之后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之后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因此,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张爱萍、**、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三义庙:

  出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资料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刘备墓: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0xx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xx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状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资料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导游词 3

  20xx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1953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东侧的锦里由***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现紧邻***的“锦里”古街由成都***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xx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入***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丧权辱国,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便于游人了解。这些塑像,个个气宇轩昂,形神兼备,反映了我国清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泥塑技艺。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据说为岳飞所书《出师表》木刻,东壁为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隆中对》木刻。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西侧。与***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成都***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匾额。***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及刘璋**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惠陵,***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

  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

  三义庙现,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由提督街迁建到***内。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堂碑。在***大门至二门之间的东侧碑亭中。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一说三绝指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碑阳、碑阴、碑侧遍刻唐、宋、明、清时代的题诗、题名、跋语。

  成都***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方米)。根据***新的规划内容,***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导游词 4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首先让我们来看这幅*面图,成都***位于成都市区南面,占地面积15万*方米,大约210多亩,这里是最富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等蜀汉英雄纪念地,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可以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只美誉。1961年被***评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正式成立博物馆,于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2008年又被国家***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根据***新的规划呢,现在将***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以及正在打造的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今天带大家参观的部分是三国历史遗迹区,我们的游览顺序是:从大门进入后,依次参观游览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几年迁建的进来的三义庙,最后,通过红墙夹道到达惠陵,游览时间大约1个小时。

  ***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了,当时因为蜀汉皇帝刘备去世,下葬于惠陵,按照汉朝的陵寝制度,有陵必有庙,所以在惠陵旁边修建了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由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如鱼和水,密不可分,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又将成都少城内纪念诸葛亮一家的***迁建到了汉昭烈庙旁边。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献王朱椿为了突出君权,下令拆掉***,将***并入于汉昭烈庙内,使两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张献忠兵败四川,对四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祠庙荒废,但惟独惠陵保存完好。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祠庙,是在清康熙11年既公元167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前殿为纪念刘备及蜀汉文臣武将的汉昭烈庙,后殿才是真正意义上纪念诸葛亮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建筑格局,是的成都***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初游***的朋友常常会问小周这样一个问题,这刚才进来时,大门上明明悬挂着“汉昭烈庙”的牌匾,汉,是刘备见过时的国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顾名思义,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由此可知,是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十分崇敬,总是*惯了把这个地方叫做***。

  从唐代开始,碑刻艺术就成为了***的一大文化特色,***现存碑碣50余通,分别镌刻于唐代,明代、清代以及*现代,其中以我们前方的.这通唐碑最具代表性,它是选用石质较为坚硬细腻的硖石所凿刻而成,碑身高3.67米,宽0.95米,全名为《蜀臣相诸葛***堂碑》。碑文分为铭和序,正楷22行,每行大约50个字。

  唐碑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园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领27位僚属来到***拜谒,令节度府掌**裴度撰写碑文,裴度,字中立,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先后辅佐了唐代的四个皇帝也是唐代中后期的中兴名相。他在碑文部分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文章序文部分开始便写到:度常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意思是说我裴度读前代的史书,详尽的搜罗了前贤先哲的行事,有的具备臣子对待君主的气节,但是没有开创国家的能力,有的深得立身处世的道理,但是没有治理民众管理官吏的办法,如果说有谁兼备这四种美德,并能运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就只有蜀国丞相诸葛亮了。

***导游词 5

  ***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名武侯。他死后,谥号忠于武侯,后人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是中国唯一的寺庙,建于公元223年,当时刘备葬在惠玲。按照汉制,陵墓旁边一定要有一座庙,所以刘备在惠玲下葬后,蜀汉就在陵墓旁边修建了最初的庙来供奉刘备。(原庙是皇陵旁边供奉皇帝的庙。唐宋时,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第一宗师庙。正是因为现成的***有三个主要建筑,其中两个出现在刘备死后,刘备埋葬了惠玲,作为成都***的开端。南北朝时,人们在离惠玲不远的地方修建***和祠堂。唐宋时期,***成为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在当时留下了“著名的宰相庙在哪里,在丝绸之城附*的一片深松林里”的描述。明代蜀王春竹认为“君臣合一”,于是将***与太庙合并,俗称“汉昭烈祠”。明末清初,寺庙毁于战火。这一天看到的***是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虽然官方一直称其为“韩昭烈寺”,但“韩昭烈寺”的横匾却挂在大门上。但是人们还是*惯叫它***。为什么?民国时期,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原因:“昭烈寺,藏书众多,号称天下***。出身功名失功德,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由于诸葛亮伟大的历史功绩,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百姓根本无法在意敬王敬臣的礼仪。

  从大门左侧的简介和*面图可以看出,***隐藏在茂密的柏树中,大殿位于一条中轴线上,有五个分支:大门、二门、刘备殿、路过殿和诸葛亮殿。西边是刘备陵园——惠玲。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47尊,碑刻50余块,匾额60余块,壶、炉、钟、鼓等10余件。因此,确切地说,***应该叫做蜀汉帝制纪念馆,是研究蜀汉历史的博物馆。

***导游词 6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观光游览!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导游词5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候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各位团友,这就是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正门悬挂着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阳知府廖文锦行书“隐居求志”匾额,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纶巾羽扇,风度庄严,正是东汉末年隐居儒士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匾额,这些碑额和对联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请看这副:“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这副对联歌颂了吕尚、伊尹、管仲、诸葛亮这些能够帮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又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士的伯乐,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请看这副:“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这里,品指的是等级、品位。

  莘野渭滨,代指隐居时的伊尹、吕尚。两朝指的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惊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用木像就使得司马懿丧胆落魄。下联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阳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咏《梁父吟》,《梁父吟》写的是齐相曼婴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副对联充分赞颂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他当年躬耕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完全可与前贤伊尹、吕尚出仕前的高尚行为相比美;他把茅庐建在紫山脚下,白河之滨,自比管仲、乐毅,人比为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正恰似卧虎藏龙;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庐对”纵论天下风云,战略决策成竹在胸,显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旷世奇才;他的前后《出师表》是多么的壮怀激烈,感人泪下!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呕心沥血,辅佐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伟业。

  试想正是有了刘、关、张到此地三顾茅庐,才有了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战争风云历史。尽管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变幻,世事沧桑,但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国佳话天下扬,诸葛亮留下来的政治、军事、治国方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远值得人们怀念。此时此刻,站在***里,缅怀孔明一生伟业,怎不使我们神游往古,浮想联翩?想当初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头,苦读史书,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关心社会民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一旦时来运转,皇叔三顾,草庐一对,卧龙腾飞,火烧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汉末年,摊上个扶不起***,又加上国力不济,诸葛亮虽壮心不已,为统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难鸣,更可叹积劳成疾,5丈原病死在军旅之中。后人思之,无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蜀相》的诗中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导游词 7

各位游客: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观光游览!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导游词 8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之始。)

  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唐宋时期,***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写。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直把这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惯的称这里为***。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面示意图上看到,***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应该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认为他是历史上唯一兼有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的历史人物。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冕冠,身着黄袍,手捧玉圭,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 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汉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白面,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玉笏,一付帝王打扮。

  关羽(?—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阳,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张飞(?—221),字益德。《三国演义》称“翼德”。他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勇猛善战,是三国时代的一员虎将。刘备在当阳长阪坡被曹操打败,张飞领20多人在后面阻击。曹兵来时,他立马横枪站在桥头,大吼一声。说:“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居然不敢过桥。民间传说他的吼声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桥下河水也为之倒流。张飞常常无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将张达、范强暗害。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他不关心群众,不尊重下级,也遭到失败。

  武将廊内有蜀汉著名将领14位。他们或因战功卓著,或因战死沙场,被立像表彰。赵云居于武将之首,他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当阳长阪坡,他只身在曹军重围中冲杀,保护了幼主刘禅。在汉中争夺战中,他凭胆识,杀退曹军,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其他著名将领还有马超、姜维、黄忠等。马超武艺高强,当他还是一支独立势力时,曾在潼关大败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曹操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后来他战败失势,归降刘备。姜维本是魏国一名小将,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时将他收降。因忠于蜀汉,文武双全,受到器重。诸葛亮死后,他担负起蜀汉的军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图完成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志。黄忠,也是蜀汉名将,他老当益壮,征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文臣廊内也有塑像14尊。这14位蜀国官吏有才有识、为官清正。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畏惧他三分。邓芝不仅在“东联孙吴北巨曹魏”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终身不置私产,临死的家无余财,可算是清正廉洁。蒋琬、费祎,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丞相继位人。二人才干虽不及诸葛亮,但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执政期间,均能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居于文臣之首的是庞统。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时得“凤雏”的称号,与诸葛亮齐名。开始并不为刘备所赏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竭力推荐,又亲自与他交谈时政后,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现广汉市)的战役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

  出刘备殿,低一个台阶,就是过厅。为什么要低一个台阶呢?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

  过厅悬挂着***、郭沫若、冯玉祥、徐悲鸿、舒同等人撰书的几十副匾额对联。

  诸葛亮殿:

  出过厅,就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创建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来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张爱萍、**、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三义庙:

  出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内容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刘备墓: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情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看完陈列,顺道还可去“听鹂馆”参观。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盆景值得观赏,临时举办的各种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

***导游词 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从山门跨进***,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

  领略过***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导游词 10

  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点之一是墓区内有两座墓穴,均称是真的'。位于寝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武侯墓的第二个特点是墓后种有世上少有的结子桂花树,人称“护墓双桂”。武侯墓的第三个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定军山,是蜀国北大门汉中的门户,号称“陕南十二连山一颗珠”。诸葛亮遗嘱葬于此处,防止北方的强敌。正所谓“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下面我把诸葛亮的生*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

***导游词 11

  昨天带大家参观杜甫草堂,锦里等,那么今天我将带大家去另一个而比较有意义的地方,那就是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成都***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

  现在我们来到***的门口,门口旁边有一个景点的'简介,大家可以先看一看,解解,然后我们就一起进去参观,还是重复一下我每天都在说的,注意安全,文明参观,谢谢大家的配合,好,大家跟着我一起进去吧。

  现在看到的就是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

  现在我们到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前人留下的匾联。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里面还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大家可以自由观赏一下,现在是10点半,我们11点半在门口集合,然后去吃午饭。

***导游词 12

各位游客:

  刚才我们游览了***中的刘备殿以及文臣武将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才是真正纪念诸葛亮丞相的***。

  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下一级台阶。为什么要下这级台阶呢?原来这是古代君尊臣卑观念的体现。***是君臣合庙,刘备庙在前,诸葛亮***在后,于礼制不合,所以人们在建造***时,就有意将诸葛亮殿建低一个台阶,以突出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过厅。请注意过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它们大多出自***、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攻心对,也是***对联中的精品。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审势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人赵藩。上联是说诸葛亮出兵*定南中叛乱时,采用马谡建议,实行攻心战术,对夷帅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从此不再反叛。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从中吸取教益。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所在。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诸葛亮殿。请看,坐在龛台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头戴纶(guan)巾,身披金袍(古称鹤氅),手执羽扇,凝目沉思,一副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隐居于荆州襄阳(今襄樊)隆中,因胸怀大志,刻苦好学,才智出众,得到卧龙的美称。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访贤,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制定了一条占有荆(今湖北)、益(今四川)二州,东联孙权,北抗曹魏的国策,史称隆中对。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从此跟随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夺取益州等战役的胜利。蜀国创建后,被任命为丞相。刘备死后,在奉节白帝城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执掌了蜀汉朝政。

  诸葛亮治蜀达20多年,主要政绩有:以法治蜀;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由于长期劳累,不幸早逝于北伐前线的武功五丈原,死的时候才54岁,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一生做了大量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勤政爱民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尤其敬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和智慧的化身加以崇拜,修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

  请看诸葛亮两边的塑像,左边的是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右边是孙子诸葛尚。他们在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时,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绵竹阵亡。诸葛亮子孙三代,人称三世忠贞。

  请大家看殿内陈列的这面铜鼓。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所以它又被称为诸葛鼓。

  各位游客,诸葛亮殿两侧厢房内,是诸葛亮事迹陈列室,有大量反映诸葛亮事迹的图片资料,请大家随意参观。十分钟后我再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先主刘备的陵墓惠陵。

***导游词 13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观光游览!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大家好!

欢迎来到汉中参观旅游,我叫王博丽,是你们的.导游,这两天我们会一起度过,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呢,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了。

  诸葛亮一生去过的地方很多,所以后人为他修建的祠庙也很多。风景最美最秀丽的是湖北襄阳的***,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四川成都的***,而修建时间最早的就是我们汉中的***了。比大名鼎鼎的成都***还要早41年,因此有天下第一***之称。

  ***地处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位于川陕公路以南,汉江以北,占地80多亩,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西与古阳*关,诸葛亮读书台,莲花池相接,东与马超墓,刘备设坛立王处等古迹连成一线,北有古战场天荡山,南与定军山古战场和武侯墓遥遥相对。

  ***是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景区,关于***我就先讲这么多了,等到了***之后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导游词 14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惯将三者统称为***。成都***始建于公元220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博物馆,20xx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方米。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0xx年),***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惯将三者统称为***。***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导游词 15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

  成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惯将三者统称为***。成都***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成都***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方米。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惯将三者统称为***。***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从山门跨进***,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 。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 ,

  领略过***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坐落于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卧龙岗上,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祠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谢圃亭;右侧院为道房院,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台下有诸葛书院。祠西南隅有龙角塔。大拜殿是***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

  宁远楼是***后部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内最高建筑物,为重檐庑殿式建筑,流角飞檐,气势轩昂;楼正中塑有武侯诸葛亮抱膝长吟像;登楼远眺,宛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历在目。

  ***占地12万*方米,丛竹飒飒,松柏森森,潭水清碧,花草相映,景色宜人。总体格局婉转盘桓,结构幽雅精致,氛围古色古香,意境如诗如画,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融合了园林建筑、祠庙建筑和当地民居的风格,展现了高水*的建筑艺术,其*面形成丰富,空间组合多变,群体布局和谐。祠内碑石林立,蔚然成景,也是一大特色。南阳***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三百余通,在全国诸多***中当居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其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到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较高水*。“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大门于右任题联)。***的“出师表”草书碑刻,笔法龙飞蛇腾,苍劲峭拔,堪称龙岗一景。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其字铁划银勾,体势潇洒。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


***导游词菁选(扩展2)

——***导游词菁选

***导游词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游词1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

***导游词2

  游客们好。我是贾加,你的向导。欢迎来***观光。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它以诸葛曹璐而闻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留下的旧址。当年刘皇叔照看它的地方,也是历代人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门口。看看这个古老的.龙石作坊,高9米,宽13米。5米,三门四柱,上面雕刻着。永恒之龙的意思是诸葛亮是民间的龙,卧龙岗的比喻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白寺,这是***的主楼。殿内有一幅孔明的画像,端端正正坐着,戴着黑丝绶带围巾和羽扇,神态肃穆。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他的长孙诸葛尚。殿宇檐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诗人的对联和铭文,无不饱含着世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敬仰。

  好的,这里是游客参观的自由时间。请注意避免乱涂乱丢,爱护自己的财物。聚会时间是11点,聚会地点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导游词3

  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殿内正中神拿上端坐的便是集忠诚和智慧于一体的诸葛武侯,他左手持《六稻》书卷,右手按膝,羽扇纶巾,气定神闲,伊然一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态。两书童侍立左右,一持宝剑,一棒印缓,拿下关兴、张苞各持令箭、钢鞭卫护两侧。威武雄壮、生动逼真的塑像,再现了当年的场景。武侯坐像后,还绘有屏风式壁画四幅,内容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例如:定军山下老黄忠刀劈夏侯渊;诸葛亮三气周喻等。这些短小精悍的画面,突现了当年历史岁月里最为精彩的瞬间。大殿后这一形如“覆斗”的坟冢,就是诸葛武侯的长眠之所,家高5—6米,方圆60米,今人在四周砌八卦花墙,刻有很多的三国故事,以纪念这段历史。墓向头西脚东,暗示着“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凤愿,这也是孔明遗表中提出的,由费祎,呈奏后主:“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后主从之;择吉日,亲自送灵枢至定军山安葬。墓家选在定军山下,除了北伐曹魏八年之久而不忘统一大业外,更有喻意的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吸引着诸葛亮的又一根据。他一生研练着周易八卦,死后为自己算一清静之所也是情理之中。当您登上定军山,领略诸葛墓冢,只见九条山冈如巨龙腾伏,从四周翻滚而来汇聚于武侯墓,犹如垒起的屏障降服在周围,故有“九龙捧圣”之美誉。凡来拜谒者,无不兴叹于此。在庙院之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古朴、通天的古柏,柏树向来是“寿与天齐”的通灵、吉祥之物,而在诸葛坟冢一周分散着当时种植的翠柏54株,象征着孔明的在生之年。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护墓双桂”。高30米以上,直径1米以上,枝千四伸,犹如车盖般遮护着墓冢。北京林学院

***导游词4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中参观旅游,我叫王博丽,是你们的导游,这两天我们会一起度过,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呢,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了。

  诸葛亮一生去过的地方很多,所以后人为他修建的祠庙也很多。风景最美最秀丽的是湖北襄阳的***,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四川成都的***,而修建时间最早的`就是我们汉中的***了。比大名鼎鼎的成都***还要早41年,因此有天下第一***之称。

  ***地处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位于川陕公路以南,汉江以北,占地80多亩,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西与古阳*关,诸葛亮读书台,莲花池相接,东与马超墓,刘备设坛立王处等古迹连成一线,北有古战场天荡山,南与定军山古战场和武侯墓遥遥相对。

  ***是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景区,关于***我就先讲这么多了,等到了***之后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导游词5

  ***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是以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过劳死,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县以南约20公里),享年54岁。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后被蜀汉国君刘禅谥号为“忠臣武侯侯”,所以他的庙在历史上被尊为“***”。中国最早的***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绵县),但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成都***。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死于白蒂城后,灵柩运回成都葬于此,史称惠玲。按照汉制,有陵就有庙,所以同时就诞生了汉昭烈庙。南北朝前后,成都***与惠玲祠、韩昭烈祠合并。

  刘备的陵墓建于公元223年。

  明初重建时,***并入“汉昭烈祠”,形成了现存的.***。现存寺庙的主体建筑重建于1672年清朝康熙时期(康熙十一年)。

  1961年,被宣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博物馆建于1984年。

  2008年被授予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成都***现分为文物区(三国历史文物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金里(金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方米。

  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国文物博物馆。

***导游词6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首先让我们来看这幅*面图,成都***位于成都市区南面,占地面积15万*方米,大约210多亩,这里是最富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等蜀汉英雄纪念地,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可以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只美誉。1961年被***评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正式成立博物馆,于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2008年又被国家***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根据***新的规划呢,现在将***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以及正在打造的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今天带大家参观的部分是三国历史遗迹区,我们的游览顺序是:从大门进入后,依次参观游览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几年迁建的进来的三义庙,最后,通过红墙夹道到达惠陵,游览时间大约1个小时。

  ***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了,当时因为蜀汉皇帝刘备去世,下葬于惠陵,按照汉朝的陵寝制度,有陵必有庙,所以在惠陵旁边修建了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由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如鱼和水,密不可分,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又将成都少城内纪念诸葛亮一家的***迁建到了汉昭烈庙旁边。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献王朱椿为了突出君权,下令拆掉***,将***并入于汉昭烈庙内,使两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张献忠兵败四川,对四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祠庙荒废,但惟独惠陵保存完好。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祠庙,是在清康熙11年既公元167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前殿为纪念刘备及蜀汉文臣武将的汉昭烈庙,后殿才是真正意义上纪念诸葛亮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建筑格局,是的成都***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初游***的朋友常常会问小周这样一个问题,这刚才进来时,大门上明明悬挂着“汉昭烈庙”的牌匾,汉,是刘备见过时的国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顾名思义,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由此可知,是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十分崇敬,总是*惯了把这个地方叫做***。

  从唐代开始,碑刻艺术就成为了***的一大文化特色,***现存碑碣50余通,分别镌刻于唐代,明代、清代以及*现代,其中以我们前方的这通唐碑最具代表性,它是选用石质较为坚硬细腻的硖石所凿刻而成,碑身高3.67米,宽0.95米,全名为《蜀臣相诸葛***堂碑》。碑文分为铭和序,正楷22行,每行大约50个字。

  唐碑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园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领27位僚属来到***拜谒,令节度府掌**裴度撰写碑文,裴度,字中立,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先后辅佐了唐代的四个皇帝也是唐代中后期的中兴名相。他在碑文部分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文章序文部分开始便写到:度常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意思是说我裴度读前代的史书,详尽的搜罗了前贤先哲的行事,有的具备臣子对待君主的气节,但是没有开创国家的能力,有的深得立身处世的道理,但是没有治理民众管理官吏的办法,如果说有谁兼备这四种美德,并能运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就只有蜀国丞相诸葛亮了。

***导游词7

  20xx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1953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东侧的锦里由***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现紧邻***的“锦里”古街由成都***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xx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入***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丧权辱国,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便于游人了解。这些塑像,个个气宇轩昂,形神兼备,反映了我国清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泥塑技艺。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据说为岳飞所书《出师表》木刻,东壁为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隆中对》木刻。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西侧。与***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成都***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匾额。***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及刘璋**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惠陵,***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

  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

  三义庙现,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由提督街迁建到***内。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堂碑。在***大门至二门之间的东侧碑亭中。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一说三绝指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碑阳、碑阴、碑侧遍刻唐、宋、明、清时代的题诗、题名、跋语。

  成都***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方米)。根据***新的规划内容,***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导游词8

各位游客:

  你好,我是贾加,你的导游。欢迎来***观光!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它以诸葛曹璐而闻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留下的旧址。当年刘皇叔照看它的地方,也是历代人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来到了***的门口。看看这个高9米,宽13.5米的石头广场。它有三扇门和四根柱子,上面有雕刻。历史悠久的龙的意思是诸葛亮是人中之龙,比喻卧龙岗藏龙卧虎的地方。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白寺,这是***的主楼。殿内有一幅孔明的画像,端端正正坐着,戴着黑丝绶带围巾和羽扇,神态肃穆。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他的长孙诸葛尚。殿宇檐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诗人的对联和铭文,无不饱含着世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敬仰。

  好的,这里是游客参观的自由时间。请注意避免乱涂乱丢,爱护自己的财物。聚会时间是11点,聚会地点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现在,我带你去参观南阳西郊卧龙岗上的***。南阳***,又名诸葛曹璐,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耕南阳”时留下的旧址。当年刘皇叔三次登门的地方,也是历代人向诸葛亮进贡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汉末山东琅琊杨度(今山东沂水县南)人。幼时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赴荆州牧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俊在南阳卧龙岗盖房打拼,过着“乱世不请文达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与天下名人交往广泛,经济知识渊博,肚里有良苦用心,隐居图志,清静深远。当时的名人庞德公,把他比作一个及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祭拜诸葛亮。从此,27岁的诸葛亮离开了在那里苦干了十年的卧龙岗,加入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来官员对蜀汉丞相顶礼膜拜,爵凤武是家乡太子,死后溢满了“忠厚武侯”。所以历代诸葛亮庙都被称为“***”。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建于魏晋晚期,经过一代代不断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占地200多英亩,有150多所房屋,70多副检查对联和300多处碑文。是中国最大的纪念诸葛亮的古建筑群。如今的***基本保持了元明时期的布局风格,木质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改建或增设。寺庙依山而建,南有白河,北有紫山,地势开阔,如卧龙。庭院里竹讽刺,松柏茂密,池水清澈,景色宜人,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大众文化景观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会员,现在我们到了***的人口。你看这个石坊,高9米,宽13.5米,三门四柱,上面全是雕刻。“万世之龙”的意思是诸葛亮是人民的龙,比喻卧龙岗是龙藏虎卧的地方。大家把这第二条巷子看做“三古坊”,建于清朝,距今光年。两面刻有“汉昭烈帝三古初”和“真神侠”以纪念刘备三古南仙。正是因为刘备的真诚关怀,诸葛亮才离开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一生当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得以称霸天下,成就帝王之业。刘备对知识和才能的尊重是真实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这个优势真的'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一些领导学*!“真神”二字出自苏轼的《武后宫》,歌颂诸葛亮。“人也,神也,仙也,不知道,真的卧龙也。”看看什邡北部的卧龙湖。旁边有三棵古老的梓树。据说刘、梅和张过去常常是马,当他们照顾他们的时候。现在,猜猜1700多年前谁的马被拴在树上。

  穿过三谷坊和仙人桥,直接通向山门。山门是***的正门,古朴凝重。是郭沫若先生题写在券门额头的石匾中间。过了山门,就进入***一院。庭院宽敞,古柏掩映,青砖铺盖,古朴自然。院内甬道上的“三代遗风”石坊,对应大礼拜殿。这是对诸葛亮才华和品德的致敬,可以与伊尹、鲁商、傅说等三代先贤相提并论。我们转过去看看“军事战略大师”这四个字。军事谋略原本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艺术书籍《六塔》、《三策》,但后世*惯指的是用兵谋略。在这里,诸葛亮的文学策略也受到了赞扬。

  亲爱的朋友们,这是大白寺,它是***的主楼。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阳知府行书廖金文匾,挂在大白寺正门。殿内有一幅孔明端坐的画像。他头戴黑丝绶带,手拿羽扇,神态肃穆,是东汉末年隐居儒生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他的孙子诸葛尚。寺庙屋檐下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和诗人的对联和匾额。这些碑帖对联充满了世人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敬仰。

  请看这一对:“鲁攀西宜兴王左奇只能以万琅琊为榜样。胜者有句俗语叫不亮,齐包书郑子丕胜门答应的也是一致的。徐元直可以培养英雄,激励他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能帮助皇帝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吕尚、殷易、管仲、诸葛亮,也歌颂了推荐人才的伯乐,如鲍、郑子丕、。

  请看这一对:“单口产品在神爷渭滨之间,表里念着两朝恩师功勋,盖屋在子丰白水卧龙给父亲唱千年歌。”这里,质量指的是档次和档次。

  新野渭滨指隐居的伊尹、鲁商。这两个朝代指的是第一任主公刘备和第二任主公刘禅。荆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的消沉。下盟子丰白水指南阳郊区的子山、白河。屈赋,即吟咏吟,讲的是齐襄曼婴儿两桃杀三士的故事,据说是诸葛亮做的。这副对联充分赞扬了诸葛亮的高尚气节和巨大成就。当年,他潜心隐逸,对智明无动于衷,恬静而深远,可以与前贤易隐、陆尚卸任前的高尚行为相提并论。他把草堂建在紫山脚下,白河岸边,对比管仲、乐毅,对比周星800的姜子牙,王罕400的张子房,就像卧虎藏龙;他不年轻,他懂天下三分,谁先做梦,我这辈子就知道自己,“草是对的”讲天下,战略决策在胸,显示出他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奇才;他的《模特》前后,都是那么的强烈和激烈,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努力帮助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的伟大事业。

  试想,正是刘、关、张三人登门造访,才成就了诸葛亮的仕途,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三国战史。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和沧桑,但诸葛亮的威望故事却超越了大地,传遍了三国,诸葛亮的政治、军事和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声誉永远值得铭记。此时此刻,站在***,缅怀孔明一生的丰功伟绩,为什么不让我们徜徉于古代,畅想一番呢?我以为诸葛亮住在南阳卧龙岗,读史书,看天下,立下宏图,关心民生,在这里度过青春。一旦时运变了,皇叔照顾他,隐士就成了一对。卧龙起飞了,燃着希望,人间有三分。然而,在蜀汉的最后几年,有一个水桶是没办法的,另外,国力也不好。诸葛亮虽有一统中原之勇,六出祁山,独唱难,过劳死更是遗憾。五丈在部队因病去世。后人想想就觉得可惜。正如杜甫《蜀相》诗中所言:“三传以国事为重,传至两代。但他还没来得及征服,就已经死了,“心在朝廷,先不说前主后主,何必争襄阳和南阳?". "

***导游词9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肇始于公元220xx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名“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并入汉昭烈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成都***是国内众多***中唯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 纪念诸葛亮的***除成都***外,还有陕西勉县***、南阳***、襄樊古隆中***、重庆奉节白帝城***、云南保山***和甘肃礼县祁山***等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暂但却很精彩的一段,从东汉黄巾农民起义算至三家归晋(公元184年—280年),前后将*一百年时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这三个**分别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怌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大分裂,大动荡,最后又重归统一的局面,三国时期,只不过也是一次而已。

  在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年代,四川曾经是蜀汉**的割据地。虽然四川地处西南,而且势单力薄,但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大批忠良之士,为了汉室一统天下,他们争东吴、扶南夷、出师北伐、英勇奋战,从而演绎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留下来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后人千古传颂。于是,人们就修开始修庙建祠,或者是保留古战场。从而构成了众多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今天我们要游览的***,便是众多的三国古迹中久负盛名的一处古迹。

  ***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封为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坐落在成都南郊的***大街,庙宇坐北朝南。***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的诗《蜀相》中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的话,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了。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在清代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在旧址上修建起来的。占地面积达到了3.7万*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词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从山门跨进***,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o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o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o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o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o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o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o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o,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o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o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o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o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o,

  领略过***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导游词11

  各位游客们那里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之后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之后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因此,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张爱萍、**、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三义庙:

  出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资料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刘备墓: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状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资料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导游词12

  现在,让我们到三顾祠看一看。三顾祠门柱悬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对联,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四周围墙嵌满碑刻,有“碑墙”之称。祠内有关张殿,殿内立关羽、张飞贴金塑像。关羽赤面凤眼,美髯垂胸,神安气闲,雄姿威风,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急不可耐。要说起这个张飞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没象刘备这样有政治家的远见,看不到诸葛亮这个人才的价值。

  一顾茅庐时没有见到孔明,他说“既不见,自归去便了。”也没有发什么牢骚,表现还算一般,说得过去。到刘备准备二顾时,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遭到刘备的呵斥,差点不让他去。没想到第二次哥仁又吃了闭门羹,到第三次刘备还要去时,他再也忍不住了,说“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要是依他的主意,用麻绳把诸葛亮绑来见刘备,那会是什么结果!

  “三顾堂”.位于关张殿后,相传达里就是刘备三次求访孔明的地方。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备亮当时纵论天下时的情景。你看那神机妙算的谙葛亮,面目清秀,衣着古雅,含而不露的面孔上略带有几分笑意,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谋略在胸,稳操胜券的感觉,他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再看刘备,正在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如饥似渴,谦逊恭敬的内心世界。

  当时的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后裔,打着正统的旗号,请求国家统一,他四海飘零,奔走了二十多年,先后投曹操,奔袁绍,附刘表,终因势单力薄,一事无成,败居新野,难筹大志,但仍雄心勃勃,四处访贤。后来,经徐庶举荐,得知诸葛亮的大名之后,就冒着严寒,词谦礼恭,亲自由新野到南阳支产三次恭请,大有商汤请伊尹、文王栽太公的诚心与胸怀,迫切而又热情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见他求贤若渴,志向远大,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正如唐代李白诗中写的那样:“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眠蜀,壮志吞咸京。”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三顾晤对真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能够建立西蜀霸业,关键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智囊人物。

  大家看三顾堂里的这组雕塑,不正是“智能之土,思得名君”,“名君圣主,求贤用能”的赞歌吗?我们今天参观的诸葛草庐,不仅是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也是诸葛亮政治、军事思想形成的地方,是“三分天下”的策源之地,是刘备、诸葛亮三顾而合,如鱼得水的场所,因此历朝历代,这里也就成了人们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场所。***里的人物塑像,个个性格鲜明,惟妙惟肖,内心世界,各具其妙。

***导游词13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这三个**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面示意图上看到,***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

  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天*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的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

  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

  关羽(152一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

  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导游词14

  大家好,相信大家对于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都不会陌生吧,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个纪念他的祠堂——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为武乡侯,死后谥号武侯,所以后人便称他为武侯。可能会有人问,***建于何时?恩,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但从杜甫《蜀相》中描写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判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而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体。明末,祠庙毁于战乱,现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话,看到的是清代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上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叫它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过这样一首“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蜀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过刘备,人们就不顾君臣尊卑的礼仪和这座庙本来的名称。

  好,我们就一起进去领会诸葛亮的魅力吧。

***导游词15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三国名将诸葛亮。今天,我想介绍一个纪念他的祠堂——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宰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名武祥侯,死后谥号武侯,所以后人称他为武侯。可能有人会问,***是什么时候建的?嗯,没有数据可考,但是从杜甫的《蜀相》来看,“著名的`宰相庙在哪里,在丝绸之城附*的一片深松树林里。”判断***早在唐朝以前就有了。唐宋时期,有***和刘备祠。明初,寺庙合二为一。明末,寺庙毁于战乱。现在如果你去成都,你会看到清朝旧址的重建。

  大门上挂着“韩昭烈寺”的横匾。“汉”,刘备**的称号,在历史上被称为“”。赵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牌匾上写着这是一座献给蜀国皇帝刘备的寺庙。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称之为***?民国时期,邹鲁写过这样一首歌,“昭烈寺,一本书,钱多,天下皆知***。它从名位上失去了立功,百代不倒。”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很大,在民间的威望超过刘备,所以人们不顾礼仪,不顾这座庙的原名。

  好了,我们进去了解一下诸葛亮的魅力吧。


***导游词菁选(扩展3)

——***导游词菁选

***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本地来观光旅游。我姓冯,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小冯”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冯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

  成都(Chengdu),简称蓉,四川省会,1993年被***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1]。

  成都位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原腹地,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9区6县,代管4个县级市。20xx年末,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1*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万人。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拥有都江堰、***、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川菜,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29]成都著名小吃:双流老妈兔头、夫妻肺片、担担面、龙抄手、钟水饺、韩包子、三大炮、赖汤圆、一根面、九尺板鸭等。

***导游词2

  现在,让我们到三顾祠看一看。三顾祠门柱悬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对联,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四周围墙嵌满碑刻,有“碑墙”之称。祠内有关张殿,殿内立关羽、张飞贴金塑像。关羽赤面凤眼,美髯垂胸,神安气闲,雄姿威风,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急不可耐。要说起这个张飞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没象刘备这样有政治家的远见,看不到诸葛亮这个人才的价值。

  一顾茅庐时没有见到孔明,他说“既不见,自归去便了。”也没有发什么牢骚,表现还算一般,说得过去。到刘备准备二顾时,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遭到刘备的呵斥,差点不让他去。没想到第二次哥仁又吃了闭门羹,到第三次刘备还要去时,他再也忍不住了,说“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要是依他的主意,用麻绳把诸葛亮绑来见刘备,那会是什么结果!

  “三顾堂”.位于关张殿后,相传达里就是刘备三次求访孔明的地方。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备亮当时纵论天下时的情景。你看那神机妙算的谙葛亮,面目清秀,衣着古雅,含而不露的面孔上略带有几分笑意,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谋略在胸,稳操胜券的感觉,他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再看刘备,正在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如饥似渴,谦逊恭敬的内心世界。当时的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后裔,打着正统的旗号,请求国家统一,他四海飘零,奔走了二十多年,先后投曹操,奔袁绍,附刘表,终因势单力薄,一事无成,败居新野,难筹大志,但仍雄心勃勃,四处访贤。后来,经徐庶举荐,得知诸葛亮的'大名之后,就冒着严寒,词谦礼恭,亲自由新野到南阳支产三次恭请,大有商汤请伊尹、文王栽太公的诚心与胸怀,迫切而又热情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见他求贤若渴,志向远大,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正如唐代李白诗中写的那样:“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眠蜀,壮志吞咸京。”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三顾晤对真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能够建立西蜀霸业,关键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智囊人物。

  大家看三顾堂里的这组雕塑,不正是“智能之土,思得名君”,“名君圣主,求贤用能”的赞歌吗?我们今天参观的诸葛草庐,不仅是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也是诸葛亮政治、军事思想形成的地方,是“三分天下”的策源之地,是刘备、诸葛亮三顾而合,如鱼得水的场所,因此历朝历代,这里也就成了人们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场所。***里的人物塑像,个个性格鲜明,惟妙惟肖,内心世界,各具其妙。

***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首先让我们来看这幅*面图,成都***位于成都市区南面,占地面积15万*方米,大约210多亩,这里是最富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等蜀汉英雄纪念地,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可以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只美誉。1961年被***评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正式成立博物馆,于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2008年又被国家***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根据***新的规划呢,现在将***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以及正在打造的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今天带大家参观的部分是三国历史遗迹区,我们的游览顺序是:从大门进入后,依次参观游览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几年迁建的进来的三义庙,最后,通过红墙夹道到达惠陵,游览时间大约1个小时。

  ***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了,当时因为蜀汉皇帝刘备去世,下葬于惠陵,按照汉朝的陵寝制度,有陵必有庙,所以在惠陵旁边修建了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由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如鱼和水,密不可分,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又将成都少城内纪念诸葛亮一家的***迁建到了汉昭烈庙旁边。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献王朱椿为了突出君权,下令拆掉***,将***并入于汉昭烈庙内,使两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张献忠兵败四川,对四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祠庙荒废,但惟独惠陵保存完好。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祠庙,是在清康熙11年既公元167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前殿为纪念刘备及蜀汉文臣武将的汉昭烈庙,后殿才是真正意义上纪念诸葛亮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建筑格局,是的成都***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初游***的朋友常常会问小周这样一个问题,这刚才进来时,大门上明明悬挂着“汉昭烈庙”的牌匾,汉,是刘备见过时的国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顾名思义,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由此可知,是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十分崇敬,总是*惯了把这个地方叫做***。

  从唐代开始,碑刻艺术就成为了***的一大文化特色,***现存碑碣50余通,分别镌刻于唐代,明代、清代以及*现代,其中以我们前方的这通唐碑最具代表性,它是选用石质较为坚硬细腻的硖石所凿刻而成,碑身高3.67米,宽0.95米,全名为《蜀臣相诸葛***堂碑》。碑文分为铭和序,正楷22行,每行大约50个字。

  唐碑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园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领27位僚属来到***拜谒,令节度府掌**裴度撰写碑文,裴度,字中立,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先后辅佐了唐代的四个皇帝也是唐代中后期的中兴名相。他在碑文部分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文章序文部分开始便写到:度常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意思是说我裴度读前代的史书,详尽的搜罗了前贤先哲的行事,有的具备臣子对待君主的气节,但是没有开创国家的能力,有的深得立身处世的道理,但是没有治理民众管理官吏的办法,如果说有谁兼备这四种美德,并能运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就只有蜀国丞相诸葛亮了。

***导游词4

  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点之一是墓区内有两座墓穴,均称是真的。位于寝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武侯墓的第二个特点是墓后种有世上少有的结子桂花树,人称“护墓双桂”。武侯墓的第三个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定军山,是蜀国北大门汉中的门户,号称“陕南十二连山一颗珠”。诸葛亮遗嘱葬于此处,防止北方的强敌。正所谓“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下面我把诸葛亮的生*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

***导游词5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之始。)

  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唐宋时期,***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写。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直把这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惯的称这里为***。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面示意图上看到,***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应该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认为他是历史上唯一兼有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的历史人物。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冕冠,身着黄袍,手捧玉圭,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 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汉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白面,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玉笏,一付帝王打扮。

  关羽(?—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阳,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张飞(?—221),字益德。《三国演义》称“翼德”。他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勇猛善战,是三国时代的一员虎将。刘备在当阳长阪坡被曹操打败,张飞领20多人在后面阻击。曹兵来时,他立马横枪站在桥头,大吼一声。说:“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居然不敢过桥。民间传说他的吼声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桥下河水也为之倒流。张飞常常无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将张达、范强暗害。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他不关心群众,不尊重下级,也遭到失败。

  武将廊内有蜀汉著名将领14位。他们或因战功卓著,或因战死沙场,被立像表彰。赵云居于武将之首,他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当阳长阪坡,他只身在曹军重围中冲杀,保护了幼主刘禅。在汉中争夺战中,他凭胆识,杀退曹军,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其他著名将领还有马超、姜维、黄忠等。马超武艺高强,当他还是一支独立势力时,曾在潼关大败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曹操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后来他战败失势,归降刘备。姜维本是魏国一名小将,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时将他收降。因忠于蜀汉,文武双全,受到器重。诸葛亮死后,他担负起蜀汉的军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图完成诸葛亮“兴复汉室”的遗志。黄忠,也是蜀汉名将,他老当益壮,征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文臣廊内也有塑像14尊。这14位蜀国官吏有才有识、为官清正。董允直言敢谏,后主刘禅也畏惧他三分。邓芝不仅在“东联孙吴北巨曹魏”战略上立下功劳,而且终身不置私产,临死的家无余财,可算是清正廉洁。蒋琬、费祎,是诸葛亮临终时向刘禅推荐的两位丞相继位人。二人才干虽不及诸葛亮,但能忠实执行诸葛亮的政策,在执政期间,均能保住蜀国的安定和繁荣。居于文臣之首的是庞统。庞统才思敏捷,博学多智,年轻时得“凤雏”的称号,与诸葛亮齐名。开始并不为刘备所赏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竭力推荐,又亲自与他交谈时政后,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现广汉市)的战役中被乱箭射死,年仅36岁。

  出刘备殿,低一个台阶,就是过厅。为什么要低一个台阶呢?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

  过厅悬挂着***、郭沫若、冯玉祥、徐悲鸿、舒同等人撰书的几十副匾额对联。

  诸葛亮殿:

  出过厅,就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创建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后来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张爱萍、**、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三义庙:

  出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内容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刘备墓: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情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看完陈列,顺道还可去“听鹂馆”参观。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盆景值得观赏,临时举办的各种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

***导游词6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

***导游词7

  ***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之始。)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唐宋时期,***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述。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这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向把那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惯的称那里为***。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面示意图上看到,***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就应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导游词8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肇始于公元220xx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名“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并入汉昭烈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成都***是国内众多***中唯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 纪念诸葛亮的***除成都***外,还有陕西勉县***、南阳***、襄樊古隆中***、重庆奉节白帝城***、云南保山***和甘肃礼县祁山***等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暂但却很精彩的一段,从东汉黄巾农民起义算至三家归晋(公元184年—280年),前后将*一百年时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这三个**分别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怌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大分裂,大动荡,最后又重归统一的局面,三国时期,只不过也是一次而已。

  在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年代,四川曾经是蜀汉**的'割据地。虽然四川地处西南,而且势单力薄,但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大批忠良之士,为了汉室一统天下,他们争东吴、扶南夷、出师北伐、英勇奋战,从而演绎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留下来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后人千古传颂。于是,人们就修开始修庙建祠,或者是保留古战场。从而构成了众多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今天我们要游览的***,便是众多的三国古迹中久负盛名的一处古迹。

  ***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封为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坐落在成都南郊的***大街,庙宇坐北朝南。***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的诗《蜀相》中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的话,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了。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在清代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在旧址上修建起来的。占地面积达到了3.7万*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词9

  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殿内正中神拿上端坐的便是集忠诚和智慧于一体的诸葛武侯,他左手持《六稻》书卷,右手按膝,羽扇纶巾,气定神闲,伊然一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态。两书童侍立左右,一持宝剑,一棒印缓,拿下关兴、张苞各持令箭、钢鞭卫护两侧。威武雄壮、生动逼真的塑像,再现了当年的场景。武侯坐像后,还绘有屏风式壁画四幅,内容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例如:定军山下老黄忠刀劈夏侯渊;诸葛亮三气周喻等。这些短小精悍的画面,突现了当年历史岁月里最为精彩的'瞬间。大殿后这一形如“覆斗”的坟冢,就是诸葛武侯的长眠之所,家高5—6米,方圆60米,今人在四周砌八卦花墙,刻有很多的三国故事,以纪念这段历史。墓向头西脚东,暗示着“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凤愿,这也是孔明遗表中提出的,由费祎,呈奏后主:“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后主从之;择吉日,亲自送灵枢至定军山安葬。墓家选在定军山下,除了北伐曹魏八年之久而不忘统一大业外,更有喻意的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吸引着诸葛亮的又一根据。他一生研练着周易八卦,死后为自己算一清静之所也是情理之中。当您登上定军山,领略诸葛墓冢,只见九条山冈如巨龙腾伏,从四周翻滚而来汇聚于武侯墓,犹如垒起的屏障降服在周围,故有“九龙捧圣”之美誉。凡来拜谒者,无不兴叹于此。在庙院之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古朴、通天的古柏,柏树向来是“寿与天齐”的通灵、吉祥之物,而在诸葛坟冢一周分散着当时种植的翠柏54株,象征着孔明的在生之年。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护墓双桂”。高30米以上,直径1米以上,枝千四伸,犹如车盖般遮护着墓冢。北京林学院

***导游词10

  大家好,相信大家对于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都不会陌生吧,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个纪念他的祠堂——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为武乡侯,死后谥号武侯,所以后人便称他为武侯。可能会有人问,***建于何时?恩,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中描写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判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了。而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体。明末,祠庙毁于战乱,现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话,看到的是清代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上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叫它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过这样一首“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蜀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臣尊卑的礼仪和这座庙本来的名称了。

  好了,我们就一起进去领会诸葛亮的魅力吧。

***导游词11

  20xx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1953年经修整辟为公园,依次建有浮雕式石牌坊大门、旌忠门、碑亭、荐馨堂、刘湘墓等建筑。***东侧的锦里由***博物馆恢复修建,锦里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它依托***,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并融入川西民风、民俗,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现紧邻***的“锦里”古街由成都***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xx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xx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入***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丧权辱国,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便于游人了解。这些塑像,个个气宇轩昂,形神兼备,反映了我国清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泥塑技艺。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据说为岳飞所书《出师表》木刻,东壁为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隆中对》木刻。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西侧。与***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成都***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的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历来对此的真伪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此前、后两表实际上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

  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匾额。***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及刘璋**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惠陵,***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

  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

  三义庙现,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由提督街迁建到***内。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堂碑。在***大门至二门之间的东侧碑亭中。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一说三绝指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碑阳、碑阴、碑侧遍刻唐、宋、明、清时代的题诗、题名、跋语。

  成都***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方米)。根据***新的规划内容,***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导游词12

  各位游客们那里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之后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之后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因此,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张爱萍、**、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三义庙:

  出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资料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

  刘备墓:

  出三义庙西行,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进入翠竹簇拥的红墙夹道。夹道尽处,是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0xx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惠陵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同时下葬的还有后主刘禅的母亲甘夫人。20xx年后,刘备的另一位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状况不详。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阳杂俎》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刘备惠陵,当他们进入墓室后,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嘴巴。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明杨慎《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资料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

***导游词13

  昨天带大家参观了杜甫草堂,锦里等,那么今天我将带大家去另一个而比较有意义的地方,那就是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成都***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0年刘备入葬于惠陵。

  现在我们来到了***的门口,门口旁边有一个景点的简介,大家可以先看一看,了解了解,然后我们就一起进去参观,还是重复一下我每天都在说的,注意安全,文明参观,谢谢大家的配合,好了,大家跟着我一起进去吧。

  现在看到的就是刘备殿了,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

  现在我们到了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里面还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大家可以自由观赏一下,现在是10点半,我们11点半在门口集合,然后去吃午饭。

***导游词14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请大家下车,我们依次排队进入景区。排队这个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好了,现在大家跟我我,我们一起进去。可以抬头看看这里的大门,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很多朋友又会问了,既然这里是祭祀刘备的庙宇,有为什么会叫***呢,启示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里面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比如说三绝碑、二门、前后出师表、文臣武将廊,刘备殿,诸葛亮殿,然后还有桂和楼以及我们的刘备墓。愿意听我讲解的朋友就跟我走,想要自己游览的朋友可以自由参观,我们11点30分在这个地方集合。

***导游词1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从山门跨进***,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o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o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o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o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o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o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o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o,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o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o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o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o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o,

  领略过***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导游词菁选(扩展4)

——***导游词

***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观光游览!

  ***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门前。祝大家参观愉快。

  ***导游词5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候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各位团友,这就是大拜殿,它是***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正门悬挂着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阳知府廖文锦行书“隐居求志”匾额,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纶巾羽扇,风度庄严,正是东汉末年隐居儒士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匾额,这些碑额和对联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请看这副:“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这副对联歌颂了吕尚、伊尹、管仲、诸葛亮这些能够帮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又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士的伯乐,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请看这副:“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这里,品指的是等级、品位。

  莘野渭滨,代指隐居时的伊尹、吕尚。两朝指的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惊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用木像就使得司马懿丧胆落魄。下联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阳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咏《梁父吟》,《梁父吟》写的是齐相曼婴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副对联充分赞颂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他当年躬耕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完全可与前贤伊尹、吕尚出仕前的高尚行为相比美;他把茅庐建在紫山脚下,白河之滨,自比管仲、乐毅,人比为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正恰似卧虎藏龙;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庐对”纵论天下风云,战略决策成竹在胸,显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旷世奇才;他的前后《出师表》是多么的壮怀激烈,感人泪下!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呕心沥血,辅佐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伟业。

  试想正是有了刘、关、张到此地三顾茅庐,才有了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战争风云历史。尽管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变幻,世事沧桑,但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国佳话天下扬,诸葛亮留下来的政治、军事、治国方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远值得人们怀念。此时此刻,站在***里,缅怀孔明一生伟业,怎不使我们神游往古,浮想联翩?想当初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头,苦读史书,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关心社会民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一旦时来运转,皇叔三顾,草庐一对,卧龙腾飞,火烧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汉末年,摊上个扶不起***,又加上国力不济,诸葛亮虽壮心不已,为统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难鸣,更可叹积劳成疾,5丈原病死在军旅之中。后人思之,无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蜀相》的诗中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位于成都市南门武侯大街231号。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大门、三绝碑、二门、刘备殿、文臣武将廊、诸葛亮殿以及刘备陵园。从北门出,全程大约3个小时。下午5点办在北门集合登车。请大家记住哟。在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讲讲几点注意事项:第一请大家在游览的时候注意安全、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第二,请大家记住我的电话号码,车牌号川。大家记住了吗?

  ***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一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中国总设计师***曾说:***名声大,看的人多。可以说***已经成了成都的一处标志性景点了吧。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诸葛亮殿了。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大家请看,在正中龛台上就是诸葛亮的塑像啦,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在我国古代政治家中可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三国志》、《晋书》等史志类作品中,对他的政治、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一个有着经天纬地的智慧,矢志不逾的精神,全智全能的几乎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到底诸葛亮有多完美都有智慧呢?请让我为大家一一分析。

  首先,他是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大小事并抓,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但承担了全国军政大计的决策和推动,并亲自监督兴修水利、桥梁、道路,驿舍等工程,组织养蚕、织锦、煮盐、冶铁、铸钱等重要事业,实施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奖励农桑,与民生息等正确政策,使蜀汉逐渐恢复了元气。进兵南中,和抚夷越,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安定了后方。使蜀汉渐渐开创了一个物资丰富,人口兴盛的有所作为的局面。

  然后,他是传神的军事家。以决定刘备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为例,诸葛亮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孙刘联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孙权抗曹的决心,由他使之坚定;周瑜导演的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被他一眼看穿;他与周瑜共同商定战役的关键决策火攻计;且又能借来实行火攻的决定性的东风。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如果没有他,盟军要想打败曹操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他是伟大的发明家。诸葛亮重视装备的革新和战术的改进,创制了可巧运粮草的木牛流马和神秘的八阵图,造射杀力极强的连弩,还发明了神奇的孔明灯。

  以孔明灯为例,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称他为智慧的化身实不为过。

  好了,各位游客,咱们已经了解了诸葛亮了,那刘备的陵墓又是怎样呢?就让我们带着悬念去下一个景点刘备陵墓看看吧。

  谢谢!我的讲解完毕

各位游客:

  刚才我们游览了***中的刘备殿以及文臣武将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才是真正纪念诸葛亮丞相的***。

  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下一级台阶。为什么要下这级台阶呢?原来这是古代君尊臣卑观念的体现。***是君臣合庙,刘备庙在前,诸葛亮***在后,于礼制不合,所以人们在建造***时,就有意将诸葛亮殿建低一个台阶,以突出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过厅。请注意过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它们大多出自***、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攻心对,也是***对联中的精品。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审势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人赵藩。上联是说诸葛亮出兵*定南中叛乱时,采用马谡建议,实行攻心战术,对夷帅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从此不再反叛。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从中吸取教益。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所在。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诸葛亮殿。请看,坐在龛台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头戴纶巾,身披金袍(古称鹤氅),手执羽扇,凝目沉思,一副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隐居于荆州襄阳(今襄樊)隆中,因胸怀大志,刻苦好学,才智出众,得到卧龙的美称。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访贤,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制定了一条占有荆(今湖北)、益(今四川)二州,东联孙权,北抗曹魏的国策,史称隆中对。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从此跟随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夺取益州等战役的胜利。蜀国创建后,被任命为丞相。刘备死后,在奉节白帝城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执掌了蜀汉朝政。

  诸葛亮治蜀达20多年,主要政绩有:以法治蜀;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由于长期劳累,不幸早逝于北伐前线的武功五丈原,死的时候才54岁,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一生做了大量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勤政爱民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尤其敬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和智慧的化身加以崇拜,修了一座又一座***来纪念他。

  请看诸葛亮两边的塑像,左边的是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右边是孙子诸葛尚。他们在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时,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绵竹阵亡。诸葛亮子孙三代,人称三世忠贞。

  请大家看殿内陈列的这面铜鼓。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所以它又被称为诸葛鼓。

  各位游客,诸葛亮殿两侧厢房内,是诸葛亮事迹陈列室,有大量反映诸葛亮事迹的图片资料,请大家随意参观。十分钟后我再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先主刘备的陵墓惠陵。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百年。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这三个**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成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面示意图上看到,***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导游词菁选(扩展5)

——庐山导游词菁选

庐山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庐山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诗人李白的豪迈之言真让人叹观止矣……

  诗中所云即为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星子县庐山秀峰景区,悬于双剑、文殊二峰之间,瀑水被二崖紧束喷洒,如骥尾摇凤,故又名称“马尾水”。庐山瀑布群是有历史的,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

  庐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

  古人云:“泰岱青松,华岳摩岭,黄山云海,匡庐瀑布,并称山川绝胜”。庐山之美,素享“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而庐山之美,瀑布居首。

  大家好,我是小导游周祎洵,很高兴能与大家共渡这快乐时光,现在我们出发,前往庐山风景区游览参观。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庐山的大致情况。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庐山的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

  各位游客,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庐山向我们展示着它的'无穷魅力。在盛夏的日子里,庐山依然非常清凉,因此,这里也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如今,庐山已被列为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好了,风景区已到达,现在就让我们真实地体验一下庐山迷人的景色吧!游览中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持景区卫生。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到的就是庐山牯岭镇的中心公园,这里是牯岭街的标志,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牯岭———这座山城。

  牯岭,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这座钟灵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地势*坦,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青松、丹枫遮天蔽日。*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点缀在万绿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

  **后东西谷均辟为疗、休养,旅游接待区。疗养院、休养所、宾馆、饭店星罗棋布,接待山游客。山同城最繁华的地方是牯岭街。这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牯牛岭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厅、书店、酒楼、车站、咖啡厅、舞厅、商场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荫丛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镇。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位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辟建1954年,后197年重修。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傍岭临谷垒坝筑土而成,面积为5000*方米。2000年又扩建5000*方米。公园呈三角形。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生动,融合雕凿、圆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ldqu;牯岭&rdqu;二字。这头石牛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是牯岭的象征。

  如今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清晨看日出,午间戏碧水,傍晚观夕阳。待明月高悬时,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欣赏那松涛、清泉汇成的美妙交响乐。

  各位游客,你们好!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庐山。

  庐山上的天气变化多端,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大雾弥漫,一会儿下起了雨。据说苏轼上庐山时,刚好遇到了大雾,于是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所以请大家准备好雨具。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著名的.庐山了。我们先去庐山最著名的景点——

  三叠泉。我们先坐缆车下去,好了,缆车只能坐到这里,现在我们沿着这条山路走下去。这条山路有几百级台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级。

  各位游客,“三叠泉”到了,大家都疲倦了,我们先休息一下,二十分钟后我们再*距离欣赏瀑布。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人们都说“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三叠泉”,因为这个瀑布的水是从大月山流出来,再经过山川石

  阶和五老峰背,折成“三叠”,所以叫“三叠泉”。“三叠泉”瀑布非常壮观,诗人李白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影,不过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各位游客,今天就参观到这里,我们明天再继续。晚饭后,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电影——《庐山恋》。

  各位团友,大家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吗?对了,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一句*惯用语了。庐山的真面目就*是什么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庐山气候温适,春迟、夏短、秋早、冬长,这是庐山的优越条件。

  庐山位于江西省,景区总面积382*方公里,山体面积282*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形成了罕见的壮丽景观。

  庐山遍布名胜古迹:白居易赏花的花径、抛珠溅玉的三叠泉、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等等。

  大家知道被***题诗的仙人洞吗?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大家来看看又美又险的'仙人洞吧!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洞高、深各约十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

  庐山的美景数不胜数,请大家继续游览吧!

朋友们大家好!

  庐山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早没有了夏日的炎热,只觉得凉风爽爽,空气新鲜,鸟语花香,真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庐山的景色很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庐山的山真奇啊!千姿百态,形态万千,有的像老人,有的像手指,有的像雄鹰。庐山的山真秀啊!满山都是树,有柏树,还有桦树等,就象一位英俊潇洒的`士兵,默默地站在那,保护庐山的美景。庐山的山真险,站在峰顶上,住下一看,山下的景色真是美啊!就像一大幅活的画。低头看山崖,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去山崖。

  庐山的天气,也很神秘,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当我们乘坐游览车在山峰上行驶时,东面的山顶上是阳光灿烂,空气宜人,而来到西面的山顶上,却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吓得我在车上,都不敢往外看。可再经过一座座山头,又是一片阳光明媚,实在是太有趣了。

  我们还游览了许多景点,像天桥,锦绣谷,仙人洞,龙着崖等,真是景色迷人,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苍山如黛,绿树如盖,小桥流水,诗情画意,这正是我在乌龙潭的感触。“哗。”响亮悦耳的流水直冲下来,像一匹洁白的丝绸,又如一张晶莹的屏风,简直美丽极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描写庐山瀑布的神奇景色,我们还亲眼目睹了古老的三宝树,游览了神奇的仙人洞,参观了美庐别墅,我看到了庐山的美丽,还知道它是世界名山之一,庐山真美,我爱庐山。

  下一次,我还去庐山,领略它那神奇的风景。

  游客们我们今天要去庐山,庐山有很多美丽的景观,有神秘莫测的云雾;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有郁郁苍苍的树林……现在离庐山风景区还有一个小时,请大家休息休息。

  现在到了庐山风景区,请大家下车。大家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庐山有三百天是有云雾的,只有六十天没有云雾。宋朝的苏轼在庐山上的西林寺墙壁上曾写过《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站在庐山的山脚下可以观看山上的云雾。

  现在我们将要去壮丽的三蝶泉,要走四千多步,请大家不要掉队。现在到了三蝶泉,著名诗人李白曾在这游玩过,留下了诗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抬头向上看,这瀑布仿佛变成了银河,从九天之外落下来。听,那水声轰隆隆,像雷声一样。看,这溅起的水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了。

  庐山不但云雾和瀑布美丽,而且山林更美丽。现在,我带大家去欣赏庐山的树林。庐山的树林跟我们马路旁边的树是一样的,树上有绿色的果子,在秋天这些果子会变黑,掉到了地上。树上的.落叶也会飘到地上,脚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金色的地毯。

  看完了风景秀丽的庐山,我们的游程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这美丽的庐山。

  旅客の友達:

  こんにちは私はあなた達の今日のガイドです。高潔と呼んでもいいです。今日の主な観光スポット、廬山の滝にお供します。皆さんが楽しく過ごしてください。廬山の滝は歴史が悠久で、歴代の多くの文人や詩人がここで詩を作って、その壮観な雄大さを讃えて、廬山の滝に高い名声をもたらしました。最も有名な自然は唐代の詩人李白の「題廬山の滝」で、千古の絶唱となっています。

  廬山は揚子江の中流*野と興陽湖のほとりにそびえ立っています。余邵詩雲:「揚子江南岸にある錦湖のほとりで、廬山の風景が美しいです。切り立った崖が滝を飛び、奇峰秀嶺が雲の煙を巻きます」。滝は廬山の一大奇観です。

  滝の最も有名なのは三畳泉で、廬山の第一奇観と言われています。昔は「三畳泉に来ていないので、廬山人観光客とは言えない」と言われていました。三畳泉の滝の水は、自大月山から流れ出し、ゆっくりと流れた後、五老峰の背を過ぎて、山川の石段を経て、三畳になったので、三畳泉の滝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三畳泉の滝の前の展望石台から目を上げてみましたが、全長百メートル*くの白練が北崖口から大皿石ノ上にかけられています。白練が空中にかかっています。三畳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ます。昔の人が言ったように、「上級は雲のように練習しています。中級は砕石のように氷して、下級は玉龍が潭を歩きます。」水のしぶきが飛び散る中で、十数メートルを隔てても、湿ったような気持ちで顔を打ちます。

  今は思い切り遊びに行ってもいいです。遊び終わったら玄関に集合してください。観光スポットではゴミや吸い殻を捨てないでください。皆さん、楽しんでください。

  親愛なる観光客の皆様、こんにちは。私はあなたたちのガイドの徐子萱です。今日は「奇、秀、険、雄」で有名な廬山の景勝地をご案内します。

  廬山に入る前に、「廬山ではゴミを捨てたり、花を抜いたり、草を抜いたりして、環境を破壊しない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

  廬山は中国中部の江西省九江市の南部に位置し、北は揚子江に臨み、東は風陽湖に接しています。全山は全部で90以上の峰があり、最高の大漢陽峰は海抜1473?4メートルに達しています。

  廬山は中国の山水詩の揺りかごで、昔から今まで、無数の文人墨客が廬山に登って、4000首以上の詩と詞の歌を残してくれました。

  廬山には様々なスタイルが集まっています。見てください私達の前にあるのはロマネスクです。左の前にあるのはゴシック式の教会です。とても変わっていますか?

  廬山の三泉は五老峰の下部にあり、渓谷の水が三重の泉から流れ落ちて、落差は155メートルで、とても壮観です。三重の泉の積み重ねはまっすぐに垂れて、水は20数メートルの山頂の兄弟の背の上から傾いて下ります;更に二重を見て、曲がっているので、直接潭の中に入ります。三畳泉の三畳は一番美しいです。川の水が落ちて、まるでシラサギの千枚のように、上下を争って飛びます。

  今は自由に観光できます。記念写真を撮ってください。サービスが皆様を満足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望んで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到的就是庐山牯岭镇的中心公园,这里是牯岭街的标志,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牯岭---这座山城。

  牯岭,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频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山,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加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环绕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郁浓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细幼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细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柏树坚韧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之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们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所以“庐山”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大祖赵匡胤脱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总之庐山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历史丰厚。内涵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游客们,我们今天要去庐山。庐山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和神秘的云;有瀑布,往下流三千英尺;还有阴暗的树林...离庐山风景区还有一个小时。请休息一下。

  现在我们在庐山风景区。请下车。大家都知道一年365天,庐山300天多云,只有60天没有云。宋代苏轼曾在庐山赛林集的墙上写下“题西林壁”:“以林侧为峰,远*不同。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但我只在这座山上。”站在庐山脚下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山上的云。

  现在我们要去壮丽的三迭泉,要走4000多步。请不要落后。现在三迭泉,著名诗人李白曾在此游玩,留下一首诗——《望庐山瀑布》:“阳光香炉生紫烟,瀑布垂于川前。飞下三千尺,疑是银河陨落九日。”所有人都抬头仰望,瀑布仿佛变成了一个银河,从九天之外落下。听,水的声音像雷声一样隆隆作响。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看起来更美。

  庐山不仅云雾瀑布美,山林更美。现在,我带你去欣赏庐山的树林。庐山的`森林和我们路边的树一样。树上有绿色的果实,秋天变成黑色,落到地上。树上的落叶会飘到地上,他们的脚会像金色的地毯一样柔软。

  看完美丽的庐山,我们的旅行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座美丽的庐山。

  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庐山的天气变化多端,苏东坡上庐山时刚好遇到的是云雾天气,什么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由的感叹说:哎,这么大的雾,什么都看不见,连庐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人家毕竟是诗人,虽然什么都没有看见,但还是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句。我们庐山的天气啊,就像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一会儿就下雨了。所以说,我们在一定要准备好雨具,以防万一。

  我们先来看秀峰瀑布,这里有李白诗下的庐山秀峰瀑布,像白色的带子从天而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坐好了,马上就要到气吐江湖的含鄱(p)口,在那里可以看到翻腾的云海,非常壮观。还会经过风光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因为一年四季花开灿烂,四季如春,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而得名。现在到了仙人洞,下车后大家跟着往里走,里面有一块专供游人拍照的'悬空大石板,传说:有一对情侣在拍照时,一阵风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识的捡帽子,不料掉下悬崖,希望你们照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大家也要注意保护庐山的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很累了吧,休息一会儿,晚饭后为大家安排看电影《庐山恋》,希望大家喜欢!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曾子璇,是您本次的旅行导游。很高兴今天能够与您一起领略庐山的美丽。下面,我就为大家解说风景如画的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盆地,位于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中之一。有一种传说,在周武王的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的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个空庐,人们把这个“人去庐存”的地方称为庐山。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庐山的'节令吧,庐山的节令十分有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有32度,最低在零下16.8度,全年*均为1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是有名的避暑山庄。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于一身。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和脍炙人口的篇章。从苏轼的《题西林壁》到***的一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句句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庐山的花径更是如仙境一般美。花径公园位于犄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沿着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世石,又叫做飞来石。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1988年时在园中建立了白居易草堂陈列室……

  庐山的风景无限的好,无限的美,希望能够带给你来好心情。

  大家好,我是这次你们游庐山的导游。我叫陈可心,大家可以叫我小可,也可以叫我陈导游。大家听我念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诗人苏轼没有揭开庐山的真面目,今天,我就带大家揭开庐山的神秘面纱吧!


***导游词菁选(扩展6)

——小学导游词菁选

小学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已来到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建福宫。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我们已进入了青城山的山门。请大家回头望,这里写有几个大字“青城天下幽”。为什么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呢?原来,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将进入前山。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引胜亭。从这里有两条路可以上山。走左边这条路,只能步行上山,将经过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景点。今天我们选择右边这条路,乘坐索道上山,到达上清宫。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上清宫。在这里,我们将有机会欣赏到日出、云

  海、圣灯这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想看日出的游客,明天一大早可以到观日亭去看。好了,大家辛苦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去参观老君阁和其他景点,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九点在这里集合。

  亲爱的游客们: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参观介绍北京最有名的故宫。故宫在北京市的中心,是明和清两朝代的皇宫。故宫嘛,可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雄伟、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故宫的正门——午门,这个门为什么要叫午门呢?是因为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而射进午门。故宫的城墙有四个大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

  现在,请大家望望上面,大家可以看到足足有10米高的`城墙上有一栋五层的楼。楼角轻微翘起看上去就像五只凤凰在翩翩起舞。

  朋友们,进了门口,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五座白玉石桥,桥下是金水河。走过桥后,我们就来到了为故宫“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太和殿呀,可是所有宫殿中最大建筑。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方米。而明清两代的皇帝即位、春节等盛大的庆典都在这里举行。绕过这个大殿,我们就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每边21米,各三间,是一座方形殿。然后嘛,当然就来到了保和殿。保和殿东西两侧的房现在啊,可都已经改成为历代艺术的陈列馆。之后又去到乾清宫、交秦宫、坤宁宫……最后就来到御花园了。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眼看有堆秀山,山上有御景亭,每年的重阳节都可以上去登高哩!

  朋友们,我的介绍完毕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真正地细细游赏。

  大家好!我是今天接待你们的导游,许导。我们今天要去的景点是世界遗产,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长城因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之又称为万里长城。长城每三百米就会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城门洞上,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时大门敞开,行人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出冲锋的出口。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我们会以更优质的'服务的更优美的旅游环境来迎接大家的!请大家保管好随身物品,不要乱吸烟、不乱随便大小便、不乱扔垃圾。预祝今天的旅游愉快!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一番“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位于广东新会南部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之所以称它为“鸟的天堂”是因为小岛上有一颗活了大约500年之久的大榕树,这位“老寿星”虽然年纪大了,但是“魅力无穷”——有成千上万的鸟儿被它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安家落户,不过这些鸟儿不是“白住”的,条件就是每天给予“老寿星”营养,所以这棵大榕树几百年来依然生机勃勃,林荫遮天,独木成林,仅树冠就占地15。6亩。

  “鸟的`天堂”里的鸟儿数不胜数,只要拍几下巴掌,就会有几只甚至几百只鸟儿飞出来,不过如果晚上去看就不行了,因为这样就要吵醒鸟儿们的美梦了。现在我们去正是时候,只要一拍巴掌就能看见鸟儿“出门”欢迎我们的到来。

  这么多鸟儿,为什么偏偏要在这棵大榕树上居住呢?因为这棵树长出的枝干**泥土后就会生根,这么茂盛的树一看就有安全感,是一个安谧静美的家。鸟儿们你“推荐”我,我“推荐”它,住在这里的鸟儿越来越多,给大榕树的“补养品”越来越多,大榕树长得越来越壮,鸟儿们更喜欢来了,久而久之,大榕树就成了鸟的天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马天河的旁边,大家快排好队上船,我们要和鸟儿们亲密接触去喽!不过最重要的是有垃圾请不要乱扔,我们要保护环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的名字叫崔雪松,希望在我的带领下你们能玩的愉快。我们第一站就到月亮泡吧。这里的鱼很大春天的时候欢迎大家来吃开江鱼,闲话少说啦!我们这来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从前我们这里没有水,这里的人枯瘦如柴有的人饿死的饿死,渴死的渴死,天上玉皇大帝有七个女儿他们分别是花.草.树.玫瑰.菊花.葱.蒜,有一天第七个女儿蒜跑到人间来玩,看到这里的情景是他的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泪花,他回到了天庭,跟玉皇大帝说想要帮助这些人们,玉皇大帝不但不表扬,好关了它紧闭,他是在气不过,他跑去太上老君那把一个能把整条河装进去的葫芦偷了出来上东海装了一些水洒进了月亮泡的'大坑里你们该说啦!那为甚麽有那么多鱼那那是因为那里装了几条鱼繁殖后代,顺便告诉你花.草.树.玫瑰.菊花.葱.蒜的由来蒜回到了天庭。

  因为他私自下人间,所以玉皇大帝把她贬下凡间,他到了地下就变成了我们吃大蒜,蒜到了这里,这里的人得病全好了,原来蒜有杀毒作用,他的姐姐看他在人见到的寂寞,所以全部来到人间所以就成了现在的花.草.树.玫瑰.菊花.葱.蒜从此月亮泡那里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你们下次再来,再见。

  大家好!今天将是我来带大家来西湖一日游。我姓李,李宇春的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杭州西湖是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

  首先,我来到的是位于西湖东面的柳浪闻莺。柳浪闻莺的意思就是在岸边的柳树在起风的时候像波浪一样飘呀飘的,在此是那一些小小的鸟儿也会一边叫。

  我们再一直向南走,就来到了著名的雷峰塔。想必雷峰塔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传说,以前有一个叫白娘子的蛇妖被一位高僧法海压在了雷峰塔下。

  走过了南边的`雷峰塔,我们再走去北边看一看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相聚的地方——断桥。这一条断桥是白娘子和她的前世救命恩人许仙相遇的地方。

  走过了这么多景点再让我们回到出发点西湖吧。西湖在此时此刻水面静得就好比是一块果冻,滑滑的。船在果冻上滑来滑去。大家一定要注意爱护卫生,在看西湖的时候别掉进水里去哦。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朝阳市西街小学。西街小学是朝阳市一所比较有名气的学校,希望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乱丢垃圾,也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正在上课的孩子。

  西街小学位于朝阳市佳惠百货市场东门的对过,有三十多个班级,在校生*20xx人。我们现在就到校园里来观赏一番吧。首先我们从大门进去,迎面你会马上看到几个大花坛,现在是初冬,花坛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光秃秃的,如果你早点来,花坛可就漂亮了,有黄黄的菊花,有白白的百合花,还有红红的玫瑰花,不同的时节开着不同的花,十分美丽。再往前看,你就会看到我们学校的希望之星雕塑。希望之星代表着我们同学们的希望,孕育着学生们的'梦想,指引着同学们前进,希望之星雕塑周围还有许多的花。

  接着往下看,你就会看到几棵大松树,犹如一把把大雨伞,它的叶子如同一个个针,据说这几棵松树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了。现在再请大家看看操场上的一排排树,像一把把小雨伞。后操场也有许多健身器材,如双杠、单杠等。这就是西街小学,现在我们参观完毕,请轻声走出校园。

  希望大家以后多介绍朋友来参观我们的学校——西街小学。

各位游客小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参观八达岭长城,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叫雅萱,大家喜欢怎样称呼我呢?王导——很正规的称呼;王阿姨——很尊敬我的称呼。有没有想大胆称呼我的——对,直呼其名,因为名字就是让人叫的啊!

  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希望我的讲解能够让各位小朋友更多地了解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古代一座防御力极强的工程,它兴建于秦始皇年代,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长,据粗略计算,长城还能绕地球一圈呢!怎么样,够惊人吧?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相传古时候,孟姜女在新婚时,她的丈夫被秦始皇的人抓去建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等不到丈夫回来,于是她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苦,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也哭倒了,丈夫的尸骨也裸露了出来。孟姜女于绝望中投海而死。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是对长城有了更新的了解了?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参观前我要提醒小朋友们游览时应注意:

  1、不要乱扔垃圾。

  2、不要在石壁上乱刻乱画,以保持长城的美观。

  3、注意安全,我在这里等候你们。

  祝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张雨甜,是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问我,我一定尽力而为。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浏览的地方南城区阳光中心小学。这是一个享誉了东莞市许多荣誉的名誉小学,总面积大约4公顷,学生有几千人,在整个省小学中是排名第4的学校。

  走进学校大门,穿过六根大柱,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小假山。假山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笔韵之池”。大字旁有一个慈祥的老爷爷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在假山的正中央,有一枝大毛笔立在一个墨板上,像在挥笔作画。假山上,还有一个小型喷泉,像一个透明的雨伞,漂亮极了。假山旁边有个池子,池子里有许多小鱼,五颜六色。它们在池子里游来游去,充满了活力。

  走过假山,我们就来到阳光中心小学的大操场。这个操场约有2公顷大,占小学场地总面积的一半呢!操场的周围有一圈长400米的跑道,很宽敞。跑道铺上了七彩色,像霓虹地毯一样。在操场的后面,有一个专门铺有假草坪的方块。方块上两个球门,而这两个广场正是供同学踢足球用。

  走过操场,再往右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凹型建筑,那就是我们的新教学楼。新教学楼分六层,每层都至少有8个进身之阶。每个教室都宽敞而整洁,让同学们都能安心学*。

  在教学楼的`下面,有一个小型花园。花丛中,各种植物错落有致,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走*一看,阳光小学的校标志由各种植物修剪而成,不得不佩服园林维护师的高超手艺,非常的美丽。

  不知不觉就走到学校的尽头,今天的游览不得不跟大家说再见。谢谢大家的光顾,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请大家跟随我进入中山八路小学,我们这里有新教学楼、宽阔的操场、长长的跑道、标准的游泳池、小礼堂和优雅的庭院等。首先我为大家介绍小礼堂,在小礼堂中间有一个舞台,上面的照片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表现,*常是同学们休息的好地方。小礼堂上面是新教学楼,教学楼是一个7字形的八层建筑物,第1到5层是学生们的教室,我带大家到四年(2)班的课室里欣赏欣赏。游客们,这是四年(2)班的学生们整整齐齐的桌子和椅子。那是一个宽大的黑板,是老师们的“好帮手”。

  我们现在前往电脑室,电脑室里有许许多多的电脑,同学们每天都可以通过电脑室里的电脑上网络,进行聊天、玩游戏。好了,我们去参观七楼的音乐室,这里的后面有一排排凳子,是同学们用来看电视用的,前面有一块块地板,是同学们唱歌时坐在那里的.,教台上有一台高贵的钢琴,是同学们的音乐老师用来为同学们演奏歌曲的。

  游客们,请大家鸟瞰一下下面的风景,你们看,那里有一条长长的红色跑道,长25×50,同学们正在那里练*跑步。在跑道的对面有一个大大的操场,那边的同学一会儿打篮球,一会儿踢球,还有的在转呼啦圈。在操场的一旁有一个标准的游泳馆,在游泳馆训练过的学生,个个出来都是猛将。请大家到图书馆阅读一下这些书本,图书馆里的图书分了三类,分别装在三个架子里,多整齐。游客们,最后我们去参观中山八路小学的天台植物园,这里有黄黄的木瓜,甜甜的皇帝桔,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请大家随便观赏观赏。

  游客们,你们都累了吧,请到楼下的庭院休息、吃点心吧!麻烦大家把头向右转,这是一棵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看上去向一个巨人。树的旁边有一座名叫创优亭的亭子,它的名字也有一个故事:为了突出少先队特色,并希望我们的少先队员能够提高成绩,就在此建立了一座创立亭。在创立亭的对面有一个小水池,这个小水池常年的水流丁丁咚咚,像是一支动听的乐曲。小水池中间有一座巨大的假山,一层层,像一朵朵云朵。

  各位先生、女士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配合,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参观中山八路小学,再见。

  ……


***导游词菁选(扩展7)

——西湖导游词菁选

西湖导游词15篇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湖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我们杭州最美丽的是西湖,西湖也是我们杭州人的骄傲。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西湖还是由一颗夜明珠掉在地上而形成的。

  西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是那么的美丽!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荷花满塘,冬天断桥残雪,吸引了数不尽的中外游客到来,让人流连忘返。西湖的“新十景”和“老十景”,就充分说明了西湖美不胜收的景象。“三潭印月”“宝石流霞”“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九溪烟树”……

  在我们杭州除了西湖,还有很多特产非常有名。如杭州丝绸、龙井茶叶、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杭州的丝绸可好了!不仅可以做旗袍、衣服、裙子,还可以做丝巾、手帕呢!丝绸摸上去滑滑的`,非常舒服。可是这个丝,却来之不易。是通过蚕宝宝一天天的吐丝、结茧,最后才做成的。

  我们杭州不仅景色美,人也特别的美!我们会热心地帮助外地游客,做好他们的小导游。我们会爱护西湖,让它成为最美丽的明珠!

  很高兴大家欢聚在这里,我叫郭晶晶,大家可以叫我郭导。今天主要带大家玩西湖,给大家讲讲西湖的各种景点和来历。

  西湖总面积大约有****方千米,著名的诗人几乎都来过这里。比如:苏轼、王维——————大家还记得吧。宋代诗人苏轼有这么一句描写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怎么样都是很漂亮的。大家看了有没有觉得苏轼说的很对呢?西湖好像一个天上下凡的仙女在跳舞,只要经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迷住。

  好了,我们来到了断桥。古人常说“断桥残雪”,相信大家已经想到当年许仙和白娘子在这里相会,洁白的雪把断桥覆盖,断桥就变成了雪桥,白娘子踏在断桥上,就像仙女似的。虽然天冷,可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温暖了当时的万物。我们还去了三潭映月、雷峰塔等等景点,在我的讲述下,游客们明白了西湖的种种传说。

  西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但它依然完美的展现在这里,她不仅是仙女还是一位勇士。

  好了大家自己去玩吧,对了不能刻字、攀爬,别乱认垃圾,别走得太远哦,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现在我们就到瘦西湖的景点了,大家跟我下车,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应该大多数都比较好出奇为什么会有瘦西湖呢,曾*我带过的其他游客说,是不是因为它比杭州西湖要小一些,所以叫做瘦西湖呢,启示不是的,那么是为什么呢,我大概给大家讲讲,待会大家可以在游览中去体会体会瘦子胡的不同,也许你就会对瘦西湖有自己痛不痛的定义了呢。

  清人在《望江南百调》中这样吟道:“扬州好,画入小金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瘦西湖是扬州湖上园林的代表,所以最好的游览方式就是坐船游览,这样能使大家在游览的同时产生诗的联想“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现在就请大家上船游览。行到这里,瘦西湖可以说已游览子一半了。为什么叫“瘦西湖”呢?刚才跟大家讲了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是蜀冈山水流向运河的排洪渠道。为迎接康熙,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盐商官僚在沿河**争地构园,十华里的河道**呈现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乾隆年间,钱塘诗人汪沆将“保障湖”与杭州西湖相比,作诗一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得名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在此期间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文人雅士拿瘦西湖和杭州西湖相比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是中国唐代的美女杨贵妃的话,那么瘦西湖就是汉代能够作“掌上舞”的'赵飞燕。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各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西湖。那么你为什么不称它为“长西湖”、“细西湖”、“小西湖”,而独自称为“瘦”呢?

  当代草圣林散之这样回答:“漫说西湖天下瘦,环肥燕瘦更知名。”但是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以美人而论,大家可能喜欢的是比较苗条的,那自然是“环肥不如燕瘦”了。所以李鸿章的孙子李孔昕先生在参观了瘦西湖以后就有了这样的感慨:“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我是丁导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浏览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西湖。

  现在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的断桥。传说《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有些人会问:断桥又没断,为何叫断桥呢?因为,这和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有关了。冬天下完大雪,桥上一片雪白。因为桥的一面朝阳,所以那一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这时,远看去就像桥断了一样。

  现在我们走完了断桥就来到了著名的.白堤。有人知道这条堤为何称白堤吗?告诉你们吧,因为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西湖被湖里的泥沙真满,所以就用淤泥修筑成了这条白堤。白堤位于西湖的中央,是个很好的观景点。游客们请抬头看下前方宝m塔,像宝剑一样矗立在宝m山上,多像一位守卫着西湖的战士。白堤上最美的是植物,瞧!两旁一株桃花一株柳,使人们感觉留连忘返啊!

  现在往我的左手边看去,西湖的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和画舫在湖面上静静地滑过。更远处,锦带桥洞圆圆的,真可谓是著名对联中写的: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万国九洲。西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它四面环山,山上层林尽染,给人画一样的美感。

  本次西湖之旅即将结束,我真有点依依不舍,要是你们下次再来,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因为天气寒冷,白云,西湖**的柳树随着春风轻轻飘动,像是少女扬起的头发我的家乡在潮州,好看极了,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给蓝蓝的天空添加了一道新的风景,真像一张美丽的图画,那里的景色非常漂亮,美丽极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夏天。

  秋天,苍翠的松柏,是我家乡水灵灵的眼睛,十分迷人,*常呱呱叫的青蛙,尤其是潮州八景,不哭也不闹。

  西湖里面的鱼成群结队的游着。

  金鱼在这个队伍里最为引人注目,蓝天。

  而西湖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就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冬天,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飞舞,一个个小船驶进湖里,还有挺拔的白桦和栎树。

  整个西湖像是睡在摇篮里的婴儿。

  湖里倒映着葱葱茏茏的`柳树,美丽极了。

  其中,都在湖里了,白桦和栎树变黄了,也躲到水下的洞里去了,还有树木。

  空中飞舞着一群燕子,人们都不愿意出来。

  春天。

  潮州西湖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秋风吹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湖,许多人都来参观西湖了,它的一身金色的鳞片,让人陶醉,是西湖最安静的季节。

  大家好!我姓曾,大家可以叫我曾导游或小曾。欢迎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尤其来到美丽的西子湖,在这里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旅途愉快!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就是描写名扬中外的杭州西湖,让我带着你们畅游一番吧!

  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得到一颗金光闪闪的明珠,王母娘娘知道后,想据为己有,玉龙和金凤不同意,就抢了起来,正抢的时候,明珠就掉落到了人间,落在杭州,变成了西湖。

  进了西湖的大门,绕过广场,我们就来到了西湖边。清澈见底的湖水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眼望不到边。湖边栽种许多垂柳和名花异草,这一种花尚未完全凋谢,那一种又含苞欲放,一年四季都繁花似锦。微风从湖上吹来,花香袭人,令人神清气爽。

  沿湖边行至一半,来到山脚下,我们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耸立在半山腰。在阳光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犹如万道金光刺入人的眼里,那就是人们传说中的传奇的.雷峰塔。

  站在塔的顶层往下看,西湖的美景大半尽收眼底:清澈碧绿的湖水,人山人海的大门口,半月拱形的石桥,烟柳繁花的苏堤……正前面就是西湖,刚才还风*浪静的湖面泛起了道道波纹,一条条游船,画舫在湖面上缓缓地划动,像一个个游人在悠闲地散步。

  从山上下来,就到了一座桥,大家请向两边看,西湖周围长长的堤岸,岸上数不胜数的垂柳,从这边望去,对岸一片葱绿。你们穿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对岸去玩。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大家可以结伴走一走,玩一玩,赏西湖佳景,品杭州美食。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心!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呢,位于杭州西湖。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孙。

  今天呢,我们即将参观的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

  这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州就像人间天堂一般,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人间天堂”的美丽吧!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向,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

  西湖有十景,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湖秋月、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等都是广为人知的。

  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连大诗人白居易都被迷住了,真是“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下面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现在,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那么问题来了,这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也没断呀?这“断桥”何来呀?其实呀,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冬天,每当雪后,这桥就会披上一身雪白的衣裳,一片雪白。因为桥的一面朝阳,阳光一晒,雪自然也就融化了。这时,桥的一端有雪,一端没有雪,看上去就像桥断了一般。“断桥残雪”因此而得名。

  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白堤。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湖中泥沙把湖添满,就用淤泥修成了这条白堤。白堤位于西湖中央,是个观景的好地方。大家看!那如翡翠般的西湖,如画卷般美丽。那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在湖面上轻轻地滑过,不留一丝痕迹。

  各位游客,我们的西湖之行即将结束,感谢大家对我配合,愿西湖的美景能给您带来美好的回忆!

  再会!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西湖一日游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杭州西湖。

  各位朋友,您选择来西湖旅游,一定是冲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因为西湖的美不仅千古流传更是享誉世界的!在20xx年6月24日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西湖被列入了“世界遗产”的名录,成了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今天,李导就带大家来领略一下世界遗产的魅力吧!

  哪位游客能告诉我,许仙与白娘子是在哪里相遇的?对!就是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断桥,大家看,西湖湖面水*如镜,难怪在华夏的`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其中两个都发生在西湖。断桥、长桥,这些*凡的桥,在美丽的传说中变得千娇百媚。

  看完了西湖的桥,李导要带你们去看看西湖的堤!现在正是阳春三月,大家看到的这条春意盎然的堤就是我们杭州有名的苏堤!苏堤的特点是桃柳夹岸,一株杨柳一株桃。你们再看,这苏堤两边是水波潋滟,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各位游客,此时走在苏堤上,你们有没有一种心旷神怡似神仙的感觉?

  西湖是一首诗,一副天然的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今天的游览结束了,希望你们下次再来!谢谢!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西湖へ遊びに来てください。私はあなた達のガイドです。彭と申します。彭導と呼んでください。

  西湖は浙江省杭州市の西部に位置し、中国の主な鑑賞性のある淡水湖です。西湖の三面は山に囲まれて、面積は約6.39*方キロメートルで、東西の広さは約2.8キロメートルで、南北の長さは約3.2キロメートルで、湖を一周すると15キロメートル*くになります。湖は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面積の大きさによって、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岳湖の5つの水面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蘇堤、白堤は水面に貫かれています。五湖の基本構造。今日は杭州の真珠の魅力を一緒に味わいましょう。

  表門を入ると、西湖の蓮池が見えます。青々としたハスの葉が鮮やかな紅のハスの花を引き立てています。ハスの子が青々としたダンスのスカートを広げています。赤いオーバーが見えています。見てください。彼らはまた違ったダンスの姿を見せています。情熱は火のようで、空中ではすっかり媚びています。ある静かで上品で、赤いコートを黄色の舞衣に変えて、蓮の葉の後ろに座って、なまめかしく箏を弾いています。遠くを見ると、碧玉のような湖面が一望できます。遊覧船は湖面を流れてほとんど痕跡を残さない。西湖については美しい伝説があります。昔、天上の玉龍と金鳳は仙島で白い玉を見つけました。白玉の光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緑の木があり、赤い花が咲きます。この事は王母の耳に伝わりました。彼女は天兵天将を派遣して玉を奪いに行きました。玉竜金鳳もビーズを求めに行きました。三人は奪い合いが発生しました。王母の手が緩むと、白玉は人間界に降りて西湖になりました。

  観光車に乗ってください。私は皆さんに説明します。

  皆さん、右の方を見てください。これは有名な三潭印月です。湖の中心には石塔があります。塔の頂は瓢箪のようです。塔の体は球形をしています。水面から二メートル高く、中空、環塔は五つの小さな丸い穴があります。中秋の夜、石塔には三十三の月が映っています。塔の中の30月、天上の1月、水の中の1月、心の中の1月、人を流れて帰ることを忘れさせます。

  三潭印月は全部見ました。私たちは蘇堤に来ました。堤は六橋に分かれています。映波橋、橋梁、望山橋、堤橋、東浦橋、虹橋を渡ります。この橋の上の精巧で美しい模様を見て、あなた達に絶賛させますか?

  私たちは蘇堤を見物し終わったら、終点の雷峰塔に着きます。この塔は雷の峰に築かれているので、この名前が付けられました。その8つの角は高くて、非常に光沢があります。赤、金、灰色の三色が映えて、人に普通の美感を描きます。はい、みんな自由行動で1時間、1時間後にここで会いましょう。文明的な観光客として環境を保護してください。

  友達たち、今日の観光はもうすぐ終わります。西湖にいる間、皆様の心の中に永遠に存在してほしいです。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游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吴导,也可以叫我小吴,很高兴能认识你们,希望能在这次旅行中能跟你们成为朋友。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尤其是夏天的景色甚是美丽,游客们,你们的时间来对了。

  游客们,我们已经到了西湖,西湖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有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等。

  游客们,现在我们坐船吧,看,那么有个三潭印月,它是葫芦状,下底是球形,上底是尖形,听说有两米多高,据说农历八月十六日的时候,月亮会映在三座石塔之间,好像三十个月亮一般,想必大多数游客都知道吧。

  请大家放远望去,那条横跨在江面的大堤就是苏堤了,我来跟大家讲一下苏堤的来历吧,它是由北宋大诗人苏东波任杭州知州时,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波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名为苏堤。春天时,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呢!

  我们下船吧!游客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断桥残雪,为什么要叫它断桥残雪呢?因为每当雪初晴,日出映照,断桥向日,面积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仿佛长尺的`日链到此中断了,所以被命名为断桥残雪。

  大家听完我的介绍,一定对西湖有了更多的了解吧,现在解散活动,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背景拍照留念,并请注意安全保护文物,祝大家玩得开心。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唐,大家可以叫我唐导。

  我们今天要去的是美丽的惠州西湖。首先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请大家在旅游过程中,保管好自己随身物品,带小孩的家长请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惠州西湖位于惠州城区的西北面,两面环山。传说有一位仙女下凡到惠州时,被秀丽的风光所吸引,于是在此住了下来。当玉帝派天兵将她抓拿回去时,她把自己的宝镜投于东江之畔,宝镜碎成五块,变成了五个湖。

  好了,现在我们首先来到了西湖的大门。它是典型的岭南牌楼建筑,形状类似一个宝塔形。上层是灰白色的,下面是大红色的,中间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惠州西湖。牌坊由四根柱子支撑,好像四个士兵守护着美丽的西湖。

  走进西湖的大门,来到了拱北桥上。拱北桥的桥洞非常大,是一个圆形,桥洞与水中的倒影连起来,仿佛一个圆圆的大月亮。桥两旁栽着数不清的'柳树,风一吹过,枝条随风摆动,似乎在欢迎人们来走拱北桥。

  走过拱北桥,就来到了九曲桥面前。大家请看,九曲桥一共有九个弯曲的地方,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横卧在两湖之间的长龙。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湖里的荷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仿佛在吟诵着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九曲桥中间还有一个亭阁。只见亭阁八角飞檐,气势辉宏。坐在亭子里歇息很是舒服凉爽。

  走完了九曲桥,我们就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只见纪念馆门前还有一尊苏东坡拿着书本,眼睛凝视着远方的雕像。来*走廊,一边用手触摸着墙壁上苏东坡写的文章,一边一字一句地慢慢细读,觉得仿佛读出了古代和诗人的味道。走进馆内,看到的便是苏东坡写的许多诗句,那一笔一画是多么漂亮、潇洒,真是令人羡慕不已啊!

  各位游客,很快我们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惠州西湖的风景美不美啊?希望大家有时间再来,最后祝大家开心快乐,工作顺利!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带领大家游览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朋友们都听说过福州西湖吧,她可是福州的一颗明珠,十分有名,相信不少朋友也是慕名而来的吧?!既然这样,希望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乱扔垃圾,保护好西湖的环境。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出发吧!

  旅客朋友们,前面就是西湖公园了。福州西湖公园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据历史记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当时由于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后又经过历代扩建,才有今日的规模。1914年被开辟为西湖公园,人称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现西湖公园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1公顷,水面面积30.3公顷。大家请看正门上方有西湖公园四个大字。哪位朋友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呢?对了,这就是福建省书法家协会**陈奋武先生的作品,这四个字遒劲有力,俊美典雅,如同福州西湖公园,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湖秋月,也看不到竞相啼鸣的柳浪闻莺,但福州西湖公园以她旖旎的自然风光,尽显其恬静而秀丽。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大门去领略西湖迷人的风光吧!

  大家请看,前面就是著名的长堤卧波、垂柳夹岸,此堤就是柳堤,柳堤中段为桥,即仙桥。大家发现没有,在我们现在要通往宽10米,长36米的拱桥两侧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条条细丝从柳树上低垂下来,微风拂过,柳条翩翩起舞。迎着湖面吹来的阵阵清风,您一定会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就是著名的西湖景色之一仙桥柳色。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柳堤外侧还有一条长长的花径,对了,那就是面临西湖而生的桃树。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那盛开的桃花远观气势磅礴,如海潮,*观俏丽妩媚,像害羞的姑娘。虽然现在已经入冬,桃花已经凋谢,但再过四个月旅客朋友们如果你们再来这里,就又可以看到美丽的桃花了。不过西湖四季都有美丽的花朵,现在西湖有什么花呢?大家过桥往前看,西湖正在办菊花展,菊花品种非常多,大家可以好好看看。请大家在观赏时一定注意不要随意采摘哦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湖公园的中心,大家请看,前面就是猴山喷泉了。朋友们一定会发现山上调皮可爱的猴子吧?!这些猴子虽然有的低着头,像在聆听我们的交谈,有的蹲在水边像在喝水;有的穿梭腾跃于洞中,像在嬉戏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大家看看,这些可爱的猴子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对了,它们都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石猴,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制作,似乎自然天成了!

  游客朋友们,请随我过步云桥,过桥就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的桂斋,这是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占地2000*方米。桂斋最初为南宋名相李纲晚年的书斋,内有李纲亲手种植的桂花。晚清时左海伟人林则徐在福州西湖荷亭边重修桂斋,以表继承李纲爱国遗志。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林则徐是福州人的骄傲,他有两个对联非常著名,我想考考大家!一副对联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另一副对联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抒发了他励志自强,忧国忧民的拳拳报国之心。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桂斋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一间和禁烟亭一座,篆书石刻林则徐读书处嵌于墙上。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种上桂花,移读书处于斋后。1997年,福州市人民**又一次修葺桂斋,还将桂斋、荷亭一带辟为则徐园

  西湖的著名景点很多,剩下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继续游览,也可以泛舟湖上,湖心春雨也是古西湖八景之一,每当春雨如织,或泛舟游湖,或在湖心小亭赏雨,同样别有情趣。总之,西湖的特点就是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大家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细细体会。最后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大力配合,很荣幸能为你们服务,谢谢!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陆导。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美丽的西湖,希望大家在周末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相传,很久以前,玉龙和金凤得到了一颗明珠,那颗明珠照到哪,哪里的树木就常青,鲜花就盛开。皇母娘娘得知后,派大将去抢明珠,在抢明珠时,明珠掉在了人间,就是现在的西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景点——断桥残雪。的时候,太阳映照在断桥残雪的`一边,那一边很快就融化了。而另一边,积雪还没有融化。从远处看,好像桥断了,这就是断桥残雪的由来。站在断桥上往远处看,保俶塔挺立在山上,好像一把剑倒插在山上。向岸边看,可以看见一棵棵粗壮的法国。的时候,从远望去,叶红得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球,壮观极了!往湖面上看,里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水中有许多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游客们,往前方走,就是白堤。白堤最有特色的是一棵一棵桃。是白堤的观赏季节。碧绿的窄叶挂满柔软的柳枝在湖风中婆娑起舞,柳枝垂进湖面,美丽极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就指的是这条堤,后人为纪念诗人白居易,把它称为白堤。

  游客们,我们这次的旅行到此结束。我相信,你们通过这次旅行,能对西湖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总面积21.83*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5*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素以五湖、六桥、十四景而闻名,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之美誉,并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历代以苏东坡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为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孙中山、***等领导人在惠州从事过革命运动,在西湖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这些历史古迹和革命胜迹与西湖的青山秀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位于西湖西南部的红花湖景区集防洪、供水、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独具崇山峻岭、清流碧翠、天然野趣的特色。其北面高榜山雄峻蔚然,势若龙盘,地貌钟灵毓秀,有“惠州白云山”之誉,是市民登高揽胜、健身运动的最佳去处。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美景。鳄渡秋风、西湖渔筏、金山古松、北阁佛灯、韩词橡木、湘桥春涨、凤凰时雨、龙湫宝塔是著名潮州八景。

  美丽的西湖是潮州八景之一,西湖自唐朝开辟以来,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游胜地。里面的亭台楼阁千姿百态,古迹传说丰富多彩。潮州西湖是全国三十六处西湖之一,其中我只知三处:潮州、杭州、惠州西湖。潮州西湖又是潮州一处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之一———葫芦山摩崖石刻便在公园内。曾有游客游过西湖后感叹道:“家乡无此好湖山”。山上还有人题刻“湖山图画”,西湖景色之美由此可见。

  西湖的湖边到处是绿树绿草,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碧绿的海洋,湖面很*静,湖水碧绿的没有一点杂色,就像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远远望去,葫芦山像一个横卧在水里的大葫芦,我觉得葫芦就像在睡大懒觉。山上有一座凤栖楼,是以仿古城楼承托凤凰雕像为景观。凤背上是个大*台,在*台上可观览潮州的美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