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1-16 04:25:08 说课稿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青蛙吃害虫的一幅主题图引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利用情境图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分析:

  学生喜爱小动物,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通过计数器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设计理念:

  由情境图引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谜底是个小动物,你若猜对了,它就出现在课堂上,愿意猜猜它是谁吗?(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用猜谜语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究新知

  1。瞧,两只青蛙来到了我们班上,它们正在比赛吃害虫呢,我们快来看看!(教师粘贴青蛙吃害虫情境图)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指名提问题,并列出算式。

  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条害虫?56+30=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条害虫?56—30=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条害虫?56—30=

  2。谁愿意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些问题?

  用计数器拨。(边演示边说:先拨上56,再在十位上拨上3,表示30,计数器上的是86。)

  3。交流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除了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还有许多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啄木鸟就是大树的好朋友,它能给大树治病,帮大树找虫子,并吃虫子,你们看,这两只啄木鸟也在比赛吃虫子呢,你们谁愿意说说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呢?

  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公布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青蛙每天吃害虫吃累了,就会到荷叶上去休息,这不,正好有38只青蛙在荷叶上做游戏呢!谁能看着这两幅图,给大家讲个故事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讲故事。

  (2)指名学生讲故事,并解决问题列算式。

  (3)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并说说理由。(33+5=3838—5=33)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谈收获)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整个学*过程做一个总结、反思。通过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再次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2

  我在设计和执教《青蛙吃害虫》一课时,本着追求实效,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兴趣为根本,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为了在课的开头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抓住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所以就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活动导入,我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说:“今天老师这就有一个谜语,看谁呀能很快猜出是什么?大家可要认真听呀!”孩子们马上各个兴致勃勃,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当我把谜语刚刚说完时,孩子们就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青蛙”。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兴趣,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活泼、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我做了一个小改动,就是为这两只小青蛙起了名字“青青”和“蛙蛙”,目的是将两只小青蛙有所区别,这样,在后面环节“提出数学问题” 时,孩子们表述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同时也拉*了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对于情境图中的两条数学信息,我是这样处理的。我没有把信息直接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找一找,说一说,因为孩子们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再熟悉不过,几乎成了一个定式,如果我此时改变一下策略,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过思考以后,我把这节课要用到的数学信息提炼出来,通过我的表述让学生获取信息。所以我就以两只小青蛙的口气说出“青青吃的害虫的只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6。”和“蛙蛙吃的害虫的只数是一个在10至50之间的整十数。”让学生进行猜想,孩子们都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青青吃了56只害虫。”在猜测蛙蛙吃的害虫的只数时,学生不能一下子说准,我就用“多了”或“少了”这样的词语来提示学生,所以孩子们也顺利的猜出是30只害虫。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挑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前面知识进行复*,唤起那些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课堂上的,学生的,学*意识。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得非常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很快进入到学*状态。但这还是我的一个尝试,在新课导入环节中还有那些好的方式方法,同样能起到激发学生学*兴趣的效果呢?希望听到各位老师宝贵的经验,谢谢大家。

  第二个环节“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教学方法。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当上主人后,自然就有了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提问题时,由于是一年级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还不强,所以提出的问题有的时候是不合理的,比如,有的同学就提出了“青青比蛙蛙少吃了多少只害虫?”这样的问题其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出现的,尤其是思维能力稍弱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所以在教学时,我在这里没有怕浪费时间,而是用了一些时间引发学生思考 ,究竟应该怎样提出问题,到底是多多少还是少多少?在学生互相交流中让提出错误问题的学生明确,根据数量的大小,和比较的关系,来确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样就使部分学困生得到了关注。经过引导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青青和蛙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青青比蛙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和“蛙蛙比青青少吃了多少只害虫?” 在孩子们提出问题后,我原本的设计是让他们从中自由选择一个问题,师生一起解决,这也是为了体现教师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但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位老师给我提出的一个疑问:当学生对解决哪个问题的意见不统一时,怎么办?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感觉到了,40多个孩子,意见不可能一致,为了统一意见,在这个地方也的确浪费了不少教学时间,为了优化教育资源,莫不如改为在老师的引领下,将问题逐一解决,在这里,很感谢这位老师的建议。

  另外在教学时我还有意识地在一个同学提出问题以后,让其他学生大声把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复述,目的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即将解决的数学问题的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惯。

  接下来是“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环节。本节课虽然是一节新课,但对学生来说,所学知识未必是新知,因为我们班学生基本上都有较好的学前教育基础。所以在解决第一个问题“青青和蛙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时,学生脱口而出“56+30=86”,学生不但列出算式,还把结果都一并说出来。当时我就想:学生已经会了,还有什么兴趣?我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再次燃起学生学*的兴趣呢?将计就计,我只能顺着孩子的思路,将结果板书出来。计算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计算方法的研究才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只能用老师质疑,请学生当“小老师”的办法,来提高孩子们的学*兴趣。于是我就一脸糊涂的样子说:“可是老师却不明白 56+30为什么会等于86,你能想出好方法说服我吗?请大家先独立想好说服我的方法,然后把你的好方法与同桌说一说。”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果然又来了精神,学*热情再次被激起。孩子们纷纷的把各自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在孩子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巡视,了解到孩子们大致有四种不同的算法,所以在全班交流时,孩子们都成了我的小老师,我也自然成了学生,不懂就问,学生学*热情空前高涨。

  孩子们的第一种算法是用竖式计算,我请这位学生进行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我听出学生表达上的一个错误“5加3等于8”,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为了不挫伤学生学*的积极性,我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而是用请教的口气提出疑问,经过我的“不耻下问”孩子们理解了本课的重点,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的信心。抓住这个兴奋点,我又问:“用竖式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谁能提醒大家?”孩子们总结的“数位要对齐”,“横线要用直尺”,“加号要写在左下方”,“要从个位加起”,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真的很全面。

  学生的第二种算法是利用计数器计算,我用期待的目光,认真的倾听,孩子讲解起来信心十足,学*的主动性充分得以调动。当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方法后,问到其他同学们是否听懂了的时候,另一个孩子举手问到:“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而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呢?”这真是个有价值的好问题,在我的预设中,如果学生不问,我也是要问问的。抓住机会,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使学生们思维火花得以碰撞。学生的第三种算法是口算的方法,“50+30=80,80+6=86”,学生很巧妙的`把新知识转化成前面学过的“整十数相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等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的第四种算法是利用小棒来计算,我还是请学生做“小老师”到实物投影前边摆边讲,尽量的调动学生的学*欲望。

  在学生给我当老师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提出质疑,让他们来解决,这样,我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的热情和兴趣,学*效果很好。

  在确认学生没有其它算法后,我先是对孩子们出色的表现予以表扬,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信心,又让学生对算法进行了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并提醒他们计算时一定要认真。

  在提出问题环节,我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解决问题环节,我用装糊涂质疑,请学生当老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还可以怎样做,同样能激发学生学*数学兴趣呢?很想从各位老师处得到借鉴。谢谢大家!

  接下来是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对于学生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我想如果再按部就班的让学生列式解答的话,课堂形式就显得过于单调,再加上此时时间过半,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慢慢的开始分散了,为了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就直接将机灵狗所列的算式“56-30”引入情境中,问:“大家看这个算式,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最终得出,可以解决“青青比蛙蛙多吃多少只害虫?”和“蛙蛙比青青少吃多少只害虫?”两个问题。经常变换教学策略,孩子们新鲜,学*兴趣自然上来。

  我又问孩子们:“你们会计算56 — 30吗?谁能像解决第一个问题那样把你的好办法说一说?”在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孩子们也是说出四种算法:口算的方法,50-30=20,20+6=26;竖式方法;摆小棒方法;用计数器计算。

  接着我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个他们非常喜欢的课间律动,让他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给孩子一个大脑休息的时间和空间,以提高后面的学*效率。

  在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这一教学环节中,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经历,所以,我没有再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只给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给学生同桌互相交流的时间,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也都会说,而且说的时候有了前面要求说完整话的铺垫,这里学生说得都很好。

  计算教学真的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因为算法总是那么几种,重复地叙述,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可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很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谢谢大家。

  第四个环节“巩固练*”

  在练*之前我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56+30”和“56-30” 两个算式的特点进行观察,尽而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就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并在板书中体现。在练*题的安排上,由于前面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就用去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所剩时间真的很有限了,我只安排了两道练*题。

  练*第一题我先让学生在书上计算,并写出计算结果,再用开火车的形式集体订正。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道再普通不过的练*题呢?我的想法是,本节课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在这其中,我尽量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整节课学生说的很多,在练*环节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而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但我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此时静下心来,在自己的头脑中将各种算法进行再一次的梳理,并落在笔头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由想到做的过程。

  练*第二题是利用“50、20、16、86、46、10、76”七个数写出得数是66的算式,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再有这一类型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趣味性强,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自然就会积极思考,寻求答案。这个时候学生的学*兴趣再一次得到了激发,老师心目中认为的难题,就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感兴趣的题目了。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得到提升,我在后面又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任意说出得数是66的算式。在后面谈收获的环节,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说的很多,有说自己学会了什么的,也有说自己本节课的表现,

  为了更好的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后,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三种图案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题卡,分层次发给孩子们来完成,目的是将趣味性融入到枯燥的计算中,作为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激发孩子的学*兴趣,更要在*时的一点一滴中注意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

  总之,这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学*的一节课,我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一节课。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青蛙吃害虫》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4—25页。“青蛙吃害虫”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加减法打下基础。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电脑演示的动画中,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起来不太困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并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感受加减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爱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三、教法、学法的确定及依据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

  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四、教学流程设计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合作探究;(3)巩固提高;(4)拓展延伸;(5) 评价体验

  五、具体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生活快一年了,我知道大家都是猜谜高手,现在老师有个谜语,大家愿意猜吗?

  师:出示课件“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

  师:(出示课件:画面先后蹦出两只青蛙,蹦跳三下叫道:呱呱)同学们猜对了,你们真棒!今天哪,这两只青蛙就陪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再次探索数学王国里面的奥妙)今天啊,这两只青蛙它们说有问题向你们请教,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吗?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可爱的小青蛙们正在忙什么呢?

  (设计意图:用课件以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整节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一边听一边看,我们能搜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那么请你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有以上问题的纸条)

  师:同学们真棒!好,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奥秘,相信大家一定都是勇敢的小探索家。

  (一)探究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师:我们先研究第一问题,谁来列式?

  (指名列式引导学生计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计算方法。(拿起计数器)如果我们用计数器来计算,该怎样操作呢?(学生有些疑惑,在下面小声讨论)现在老师就交给大家用计数器计算的方法:(出示课件演示操作过程)首先来拨56,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那3个十该在计数器上怎么拨?(电脑出示拨3个十的答案) 现在看看计数器是多少?

  师:所以56+30=86,单位是只。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一起研究一下第2题和第3题。

  (二)小组合作学*,探究第2题和第3题。

  (学生小组学*、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在小组学*中,都很认真,都挺喜欢发言的,下面请各组派一名同学汇报以下你们学*的成果吗?

  师:好,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出示课件,演示),所以呀56-30=26.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三、巩固提高

  师(出示课件):我们在计算时,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就会很快计算出结果。啄木鸟听小青蛙说大家很厉害,也想考考大家,我们分小组合作学*,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即对又快。

  (小组学*、交流、相互订正)

  师(出示课件):为了祝贺大家的聪明智慧,38只小青蛙举办了演唱会,一曲结束后跳下去多少只青蛙准备下场节目呢?快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吧!

  (先独立完成,同座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时小青蛙班长说:“同学们,我们来个智力大比拼好不好?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师随即在电脑上完成)

  (设计意图:延续“青蛙吃害虫”这一情境,设计、组织了一系列充满童趣的练*,激发学生巩固计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对于练*题的订正是否过于细致,因而使课堂密度减小。)

  四、拓展延伸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老师刚刚收到了朝阳小学老师的求助信息,朝阳小学有42名同学来我校参加献爱心活动,可我们学校会议室只有30把椅子!每人一把椅子,还有多少名小朋友没有座位?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把答案告诉老师。

  师:你们都很聪明,不光是小青蛙佩服你们,老师也佩服你们了。

  (设计意图:练*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渗透了“生活无处不数学”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从小培养成“学以致用”的意识。是否可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学生可以完成的实践活动。)

  五、评价体验

  师: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过去了,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学*的快乐,现在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现在看看这两只青蛙(出示课件),他们已经吃了很多害虫,你们看,他们的肚子胀胀的(青蛙的肚子胀两下)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对,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遵守你们的诺言保护好自然环境,做一个有环保意识的好孩子,同学们再见!(放歌曲结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整个学*过程做一个总结、反思。通过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再次感受数学学*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1)

——青蛙吃害虫作文实用5篇

  青蛙吃害虫作文 1

  池塘边又一只活泼的小青蛙。每当它捉害虫的时候,总是先全神贯注的鼓起它那水晶球般的大眼睛,努力的寻找着害虫。只要一发现目标,就想跳高运动员那样,将两条粗壮的后腿用力一蹬,腾空而起,同时伸出长长的舌头,害虫就被牢牢地粘住了,然后迅速的送进了它那饥饿的肚子里,害虫成了它的一顿美味佳肴。

  青蛙捉害虫时真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呀!

  青蛙吃害虫作文 2

  青蛙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它头的两侧有一对圆而突出的,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来的虫子。

  青蛙的虽然看事物不清楚,但它有一个本领,就是只要害虫煽动翅膀或飞行时,青蛙会正确指定方向把害虫捕捉吃掉。青蛙是“庄稼的神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们快快行动起来,从我做起爱护小蝌蚪,保护青蛙。号召大家再也不能随便捉蝌蚪,捕杀青蛙了。青蛙是人类的,保护青蛙,维护生态,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青蛙吃害虫作文 3

  夏天的一个早晨,小明去捉青蛙,很快就捉了一只大青蛙,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一回到家,小明就打开了收音机,他一边吃零食一边听收音机,突然小明听见收音机里面的人说:“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都要保护青蛙。”小明将信将疑,就看书查找,他查出来一看,青蛙专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小明很快就跑到河边,把青蛙放生了。

  青蛙吃害虫作文 4

  一场暴雨过后,我在邻居家的屋后玩,无意间看到了一只青蛙。这只青蛙穿着一件灰色的衣裳,不注意看和屋后的泥土差不多。头的两侧有一对圆而突出的眼睛,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来的虫子。青蛙的嘴巴里有一条灵活的舌头,舌根生在下颌的前端,舌尖分叉。四肢肌肉发达,特别是腿长而有力。

  于是我就远远地躲起来,观察青蛙捉虫子的精彩瞬间。一只蚊子飞过来了,只见青蛙的舌尖迅速翻射出口外,粘住蚊子,卷入口中,真是百发百中啊!

  我从书上了解到,青蛙不但吃蚊子、苍蝇,还捕食大量的飞蛾、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有“庄稼的保护神”的美称。

  我们要保护青蛙。

  青蛙吃害虫作文 5

  我看到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拿着叉子捉青蛙,青蛙拼命地向前逃跑,哇哇的叫着,睁着恐怖的大眼睛好像在说:“求求你,不要抓我。”我心里很难过。

  记得妈妈告诉我,青蛙不光吃蚊子,还吃苍蝇,及很多的害虫,青蛙一旦遇到害虫,就会迅速的伸出长舌,粘住虫子,卷入口中,青蛙是有名的捉虫高手。

  因此我们要保护青蛙,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2)

——《青蛙吃害虫》教案实用5份

  《青蛙吃害虫》教案 1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青蛙的一些知识?(学生互相说说。)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可以帮助农民伯伯除掉农田里许多的害虫,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只可爱的青蛙。(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青蛙吃害虫”情境图,看图编故事。

  师:谁能看图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

  2、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样算的?

  讨论:你是怎么样想的?

  谁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自已的计算过程?

  4、拨计数器,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5、游戏:看谁看得最快。

  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练*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四、布置作业

  《青蛙吃害虫》教案 2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 70-60 78-6 39-4 26+3 88-5 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青蛙吃害虫》教案 3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青蛙的一些知识?(学生互相说说。)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可以帮助农民伯伯除掉农田里许多的害虫,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只可爱的青蛙。(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青蛙吃害虫”情境图,看图编故事。

  师:谁能看图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

  2、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样算的?

  讨论:你是怎么样想的?

  谁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自已的计算过程?

  4、拨计数器,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5、游戏:看谁看得最快。

  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练*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四、布置作业

  《青蛙吃害虫》教案 4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 70-60 78-6 39-4 26+3 88-5 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青蛙吃害虫》教案 5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39-( )=31 49-( )=42

  二、新授: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三、小结。

  板书: 青蛙吃害虫

  56+30=86 56-30=26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3)

——《小青蛙捉害虫》大班教案3篇

  设计意图

  游戏应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活泼可爱,他们喜欢爬行、蹦跳、奔跑……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热情参与活动,通过学*小青蛙捉害虫学*点数1到4,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青蛙图片,小害虫图片。

  2、幼儿学*资源5第9页及操作卡,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听《小蝌蚪找妈妈》音乐,轻声哼唱。

  3、“小蝌蚪要长大啦,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跳一跳,细尾巴没有了,变成了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大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2、教师问幼儿: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青蛙是益虫,大家都保护青蛙。)

  3、教师出示四张青蛙图片,请幼儿观察这几只小青蛙有什么不同,说出它们的明显区别(每只青蛙身上的数字不同)。

  4、请幼儿根据青蛙身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小害虫”,分别贴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并讨论作品,数一数,看看做得是否正确。

  6、请幼儿帮小象套圈,复*1到4的点数。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2、幼儿学青蛙跳。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胳膊伸一伸,腿儿蹲一蹲。腰儿转一转,眼睛仔细看,害虫找到了,跳起来吃掉它。“一跳、两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坏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

  教学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巅峰。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人手一份数字卡片 答题卡 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 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 邀请小青蛙:复*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 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 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 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 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 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 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四、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学*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55cm。

  2、丰富圈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4)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3篇

  设计思路: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活泼可爱,他们喜欢爬行、蹦跳、奔跑……,并喜欢在一定的情景游戏中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达到快乐的高潮,在入园的一个学期里里,我们相即开展了一些爬行、跳跃、投掷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动作发展协调。

  春天来到了,小动物都出来迎接这美丽的`季节。春天也是农忙的季节,农民伯伯辛苦种的庄稼被害虫吃掉了,勤劳能干的小青蛙要帮助农民伯伯捉虫子。于是便有了这个活动,重点放在发展孩子双脚立定跳跃能力,初步了解跳跃有多种方法。也教育他们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向前跳和连续跳的能力,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合作,学*小青蛙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3、树立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课前认识过青蛙的基本特征、有较好的活动规则。

  物质材料准备——每人一个小青蛙胸饰、小虫子(自制)、呼啦圈 (绿色)、皮筋一条、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师:我是青蛙妈妈,你们是?(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找小虫子,跳起来---吃掉它!”老师边念儿歌边引导幼儿动作。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儿歌念1—2遍)二、练*活动:

  师:小青蛙,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学捉害虫,保护庄稼。你们愿意吗?(愿意)

  1、 双脚向前跳

  现在,妈妈来教你们跳的本领,教师示范。身体往下蹲,双脚往前跳,轻轻落地。

  幼儿练*2遍。“小青蛙跳的真棒,我们一起捉害虫吧。”

  练*跳小沟——小沟设计有宽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练*。

  2、连续行进跳

  练*跳荷叶(呼啦圈)。边跳边说:“小青蛙,学本领,跳一跳,呱—呱,跳一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真正棒!”(男女两队分别练*)

  青蛙哥哥、青蛙姐姐分开来学,比一比谁捉害虫的本领学得好,好吗?(幼儿按男女排成两队。)

  互相练*,互相交流。现在请青蛙哥哥跳,青蛙姐姐看,看看哪一位青蛙哥哥跳得高、跳得远。(青蛙姐姐推选)请他示范。幼儿集体学*弹跳动作。交换角色练*,(帮助幼儿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好,才能连续跳。)

  三、游戏活动

  1、我们一起去田里捉害虫,在去田里的路上要经过小河(连续跳荷叶)、越过小水沟(双脚跳皮筋)。到虫子跟前,捡起虫子,和下个小朋友拍手方可开始下一组。

  2、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进行比赛,看哪组捉到的虫子最多。表扬虫子多的组,要为输的组加油。

  四、放松运动。

  师幼在《我是一只小青蛙》的快乐音乐中结束活动。

  设计意图: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设置了以下场景:赋予每个幼儿青蛙的角色,

  设计宽度不同的“小水沟”让幼儿根据能力练*双脚向前跳,体现活动的层次性。

  将呼啦圈作为荷叶摆成路线,让幼儿跳到荷叶上,进行行进跳练*。

  设置游戏情境,巩固练*。

  活动目标:

  1、练*双脚向前跳,发展弹跳力。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头饰、撒在“稻田”里的害虫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让幼儿练*双脚向前跳,发展幼儿的弹跳力。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导入此节活动。

  这边的河水好清啊,看看有我的孩子吗?游啊游,游啊游,终于发现我的宝宝了,宝宝,给妈妈打个招呼吧,今天妈妈交给你们好多本领,想不想跟妈妈一起学啊?(幼儿自由回答)小蝌蚪游啊游,游啊游,这边游游,那边游游,慢慢地长出两天后退(伸伸腿,踢踢腿),小蝌蚪继续游啊游,尾巴慢慢地变短了(扭扭屁股),长出了两天前腿(伸伸胳膊,侧伸胳膊,上举胳膊),后来呢,小蝌蚪扭扭屁股尾巴不见了,孩子们你们已经变成小青蛙了。今天教你最拿手的本领就是怎样向前跳,怎样捉害虫,你们想不想跟妈妈一起学啊(自由活动)?

  2、小青蛙练本领

  (1)小青蛙在池塘游泳

  小青蛙要到河里去游泳了,妈妈教你怎样游(幼儿学一学)

  (2)啊!荷叶好漂亮啊。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到荷叶上晒晒太阳吧(教师重点讲解跳的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分开,轻轻跳)

  (3)小青蛙在荷叶间跳上跳下,跳来跳去。

  这边也有好多好多的荷叶啊!一起跳到这边玩玩吧!玩了这么长时间好累啊,坐到荷叶上休息一会吧!

  3、小青蛙捉害虫(蛙跳)

  (1)捉地上的害虫(蛙跳)

  我们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我们是益虫,大家都保护青蛙)妈妈捉害虫请宝宝们跟着学一学。

  教师讲解:捉害虫时要蹲下来,两臂体前伸直,手触地,脚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住。

  现在我们就去捉害虫,为人民除害吧!(每个幼儿一个小桶,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桶里)数一数自己捉了多少虫子。

  (2)捉空中的害虫(连续跳)

  我们青蛙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捉地上的害虫,还能捉空中的害虫,可是要想捉空中的害虫可不容易,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捉虫前双腿蹲下一点,要看的准,而且还要跳的高。(教师带幼儿练*几遍)

  4、活动结束。

  我们知道在前方的树林里就有好多的害虫,如果想要捉到虫子,可是要遇到好多困难的哦!我们能不能成功?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跳过树桩,游过小河,跳过独木桥。

  活动目标:

  1、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及动作来演唱和表现小青蛙。

  2、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3、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的胸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歌表演

  难点:跟着音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在情景中学唱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歌曲《小青蛙》

  1、根据教师的提问,胸饰的暗示创编歌词。

  2、学唱歌曲第一段,创编与歌曲相对应的动作。

  3、集体模仿反馈的动作。

  4、两两结伴坐在池塘边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二、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

  1、说出青蛙的本领,并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2、根据老师的体态的暗示,在乐句句末处捉害虫,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捉害虫的动作。

  3、在池塘里,有节奏的捕捉害虫,体验捉虫带来的快乐。

  三、 完整的进行表演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5)

——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学*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人手一份数字卡片 答题卡 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 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 邀请小青蛙:复*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 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 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 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 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 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 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四、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的兴趣,提高学*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练*双脚向上跳,提高幼儿的'弹跳力。

  2、体验同伴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欢快的音乐、荷叶(橡皮纸做的荷叶)、大沙包、跨栏、跳绳、蓝色即时贴、虫子若干

  活动流程

  热身活动:(通过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激趣)

  “蝌蚪宝宝,来跟着妈妈一起游泳吧!游呀游,游呀游,长出了两条后腿,(蹬蹬后腿,踢踢后腿,屈腿压压)我们的后腿好结实呀,来跟着妈妈继续游吧!游呀游,两条前腿出来了,(抖抖前腿,甩甩前腿,晃晃前腿)前腿使劲打开游泳啦,游呀游,游呀游,小蝌蚪扭扭屁股,转个圈,摸摸你的尾巴还有吗? 小蝌蚪变成什么了?

  小青蛙练本领:

  青蛙宝宝你怎样跳才会跳的更高更远,你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你来看妈妈是怎样跳的,教师演示讲解动作要领:(两腿分开,轻轻蹲下,后腿用力,呱!)幼儿练*!

  单跳:(跳荷叶)哇,好漂亮的荷叶呀,一起跳到荷叶上玩一玩吧!(跳上跳下)跳到好伙伴的荷叶上玩一玩!

  连续跳:(荷叶桥)现在我们把荷叶变成一座漂亮的荷叶桥吧!这么窄的荷叶桥,我们一起跳能行吗?那该怎么办?(一个跟着一个跳,让幼儿知道互相谦让)

  耶!我们顺利通过荷叶桥了!玩了这么长时间,累了吗!找片荷叶坐下休息一会吧!(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

  小青蛙捉害虫:

  肚子好饿呀,小青蛙你肚子饿的时候最喜欢吃什么?(害虫)我们青蛙吃庄稼地里的害虫,为庄稼除害,是农民的好帮手,农民伯伯可喜欢我们了!

  通过障碍捉害虫:看,前边就是一片好大的庄稼地,里面有好多红红绿绿的虫子,可是我们要吃到虫子,还要跳过土堆,游过小河,跨过栅栏,呢!(请幼儿示范跳土堆,游小河,跨栅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捉地上的虫子:捉完虫子回来,数数自己捉了多少条虫子。放到妈妈的小桶里。

  我们青蛙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捉地上的虫子,而且还能捉空中的飞虫呢,可是要捉到空中的飞虫可不容易,我们要怎样捉呢?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要看得准,还要跳得高。捉虫前要蹲下一点,眼睛盯住虫子,后腿用力向上跳。你也来试一试!青蛙宝宝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捉空中的飞虫吧!

  吃虫子放松:

  小青蛙在捉虫子的时候可辛苦了,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宝宝们都饿了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剥开皮,闻一闻,好香呀!左边吃一口,右边吃一口,咂咂嘴,摸摸肚皮吃饱了。)伸伸懒腰,今天捉了这么多害虫,好开心呀!和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还有这么多害虫没吃完呢,我们去和好朋友一起吃吧!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活泼可爱,他们喜欢爬行、蹦跳、奔跑……,并喜欢在一定的情景游戏中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达到快乐的目的。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热情参与活动,通过学*小青蛙捉害虫学*点数1到4,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小青蛙图片,小害虫图片。

  2。幼儿学*资源5第9页及操作卡,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听《小蝌蚪找妈妈》音乐,轻声哼唱。

  3.“小蝌蚪要长大啦,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跳一跳,细尾巴没有了,变成了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大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2。教师问幼儿: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青蛙是益虫,大家都保护青蛙)。

  3。教师出示四张青蛙图片,请幼儿观察这几只小青蛙有什么不同,说出它们的明显区别(每只青蛙身上的数字不同)。

  4。请幼儿根据青蛙身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小害虫”,分别贴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并讨论作品,数一数,看看做得是否正确。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6)

——幼儿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菁华3篇)

  一、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跳,有时晨间活动时在跳,有时排队时在跳,甚至上台阶都会看见他们跳着,所以本节活动就在幼儿会跳的已有的经验上引出本节活动重点“蛙跳”。幼儿跳跃能力的练*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时空感知能力还很差,协调动作能力还很低,但是幼儿的天生特点模仿能力强,他们天性好动,于是本节课融入情境,学*蛙跳,练*蛙跳动作时,让幼儿观察和模仿教师由全蹲直接起跳,到落地直接下蹲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动作、力量原因,所以不适宜追求距离性的蛙跳。

  2.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依据《指南》要求,我们需要从原来“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转换为“从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的角度来考虑锻炼性目标的设定,同时需要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发展进行相应的了解,即明确幼儿的基础与发展需要,进而设置适宜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发展目标。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连续跳。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起跳和落地姿势,起跳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3)情感目标: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3.准备

  活动的准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我作了如下准备:

  青蛙头饰、害虫(大)8只、害虫(小)若干、方向指示4个、热身放松和游戏音乐、场地布置

  4.重难点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双脚连续蛙跳,双脚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再起跳。幼儿已有双脚起跳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引出蛙跳。(在我没有看教案前,我认为蛙跳是前脚落地,因为立定跳远,向上纵跳都是前脚掌先落地,后来翻看教案后又在网上查找资料,确认蛙跳是后脚跟先落地。)本节课还有对幼儿最大挑战,是在掌握蛙跳技能基础上,还能连续蛙跳,对孩子的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在突破重难点上,采用了游戏情境贯穿,提高了幼儿积极性,而不是枯燥的反复练*。

  二、教学法

  1.教法

  本次活动采用(情境法、演示法、直观法、提问法、谈话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等教法来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以实现预期活动目标。

  2.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探索法、尝试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以培养幼儿在自主探索玩法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蛙跳。

  三、活动流程

  分三部分(热身、基本和放松)

  (一) 热身

  1、入场队列练*,报数与分列。2、律动《小蝌蚪要长大》(音乐)

  (二) 基本部分

  1、导入

  师:青蛙宝宝们我们长大了,变成了大青蛙,那么我们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呢?

  幼:跳着的。

  师:那你们看这边有几个池塘我们自己练*一下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哦。

  2、幼儿自由探索蛙跳

  3、新授 技能(连续蛙跳)

  动作要求:五指张开,双臂向上摆动,曲腿蹬地向前跳,后脚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4、自由练*连续蛙跳

  小结: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5、游戏1(拍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拍害虫)

  分男女生出发

  师:宝宝们我们田里来了几只害虫,我们青蛙是要保护庄稼的,所以我们要把害虫消灭,看前面有害虫,我们分队跳过去拍一下你想消灭的害虫,然后再跑回来。

  6、游戏2(捉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捉害虫)

  幼儿自由选择分4列,进行游戏,游戏先根据提供的“草地”长短幼儿进行蛙跳,然后过小石桥,最后找到害虫后贴衣服上。各列根据提供路线指示回来,回来后还可以站别列再次游戏。

  (3)教师进行小结

  表扬捉害虫多的幼儿,鼓励捉害虫少的幼儿。

  (三)放松(音乐)

  1、教师带着小青蛙走一走,调整一下呼吸。教师说一说青蛙是益虫,帮助庄家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坐线上自己捶捶腿,捏捏肩,宝宝们相互捏一捏。

  (四)反思

  本节课《小青蛙捉害虫》情境贯穿整节活动,幼儿对生活中小青蛙都有所了解,在我问到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啊,小朋友们都了解是跳,自然引出蛙跳。但在引出本节活动重点前,幼儿还是需要有探索过程,让幼儿探索不同跳跃方法,探索过程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小结一下就可以新授本节活动的动作技能。

  本节活动幼儿在连续蛙跳后,对幼儿体能是个考验,为了孩子健康着想,也为了缓解幼儿疲劳,所以大量运动需要教师对幼儿有呼吸调整环节,教师及时的小结也是对幼儿的身体进行调整。因为活动重点就是连续蛙跳,如果再反复的练*,不仅幼儿体能跟不上,而且幼儿也会渐渐失去兴趣,所以两个游戏(拍害虫)和(捉害虫),幼儿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游戏,而且也有竞技性,让幼儿更有动力融入游戏。在放松活动时,孩子在大量运动后不宜立马坐下,所以带孩子们慢走了两圈,然后进行放松。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明确强调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各种动作的发展日趋完善,跳跃能力增强了很多,跳跃的远度、高度和连续跳的持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此时便也是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次活动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热情参与活动,以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怎样让中班幼儿有兴趣地练*跳,并使其能够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中班跳跃类体育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青蛙是他们所熟悉的、喜欢的,赋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跳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训练其各种跳的动作,而且有助于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对幼儿动作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双脚跳、单脚跳,能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协调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具有极大的价值。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能力。

  2、乐于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并遵守游戏的规则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较活泼的音乐。

  2、环境布置:用绿色卡纸布置一个池塘,“小池塘”旁边一块小空地作为田地。

  3、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青蛙,对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惯有大概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小青蛙动动动

  幼儿戴好头饰进场

  师:哇,小蝌蚪都变成小青蛙啦,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听妈妈的口令,一起动起来庆祝一下吧。(师生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小青蛙跳跳跳

  1.双脚跳

  〈1个别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试学青蛙妈妈跳

  〈2老师示范双脚跳,幼儿学*

  〈3幼儿跟老师一起练*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双脚跳

  2.单脚跳

  〈1老师示范单脚跳,强调要领

  〈2幼儿跟老师一起练*单脚跳

  (三)小青蛙捉害虫

  1.布置任务

  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在他的田里发现了很多的害虫,请我们一起去帮忙捉害虫。

  但是到田里去要经过一个神秘的池塘,听说池塘里还住着一条大水蛇,大家千万要小心。

  2.侦察情况

  a.一起去看看池塘到底怎么神秘。

  b.观察荷叶上的单脚印与双脚印,讨论该怎么通过这个荷叶路。

  c.按幼儿的想法,老师和一名勇敢的幼儿一起去探险,了解捉害虫的方法与规则。

  3.捉害虫比赛

  .幼儿分成男女两组,按规则比赛捉害虫。

  (四)放松、结束活动

  农民伯伯田里的害虫都被宝宝们捉完了,真棒啊!农民打来电话说谢谢大家!

  捉了这么久的害虫,大家都很累了,放松一下!(做运动)

  天气也不早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有益动物,知道要保护青蛙

  2、活动中幼儿探索拼板的多种玩法,能正确地双脚并拢跳

  3、幼儿能大胆地想出各种玩法,遵守纪律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质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废旧纸板制作的小虫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小水桶一个、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拼板(约25-3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和教师戴青蛙头饰,在音乐声中走到活动场地,绕场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手拿塑料拼板,跟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准备活动操。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7)

——中班游戏教案《青蛙捉害虫》菁选

中班游戏教案《青蛙捉害虫》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游戏教案《青蛙捉害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

  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

  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起的荷叶,单个荷叶)

  3、介绍游戏规则

  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知道了么?

  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

  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那边的农民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让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竞赛

  1、介绍游戏规则

  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获胜。

  2、幼儿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我们也累了。放松一下,跟着妈妈回家吧。

  活动目标:

  1,练*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练*跑,发展幼儿灵敏性)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材料准备: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想玩。

  教师: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立定跳远。

  教师: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游戏意图:

  音乐游戏“猫和老鼠”表现了一只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和一群聪明机灵的老鼠斗智斗勇的故事。大班幼儿的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与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根据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锻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学会快速躲闪。实践过程中逐渐明确游戏玩法,并与同伴合作随乐游戏。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表演故事内容。有节奏地做动作。

  2、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感受乐曲诙谐、欢快的风格。

  3、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游戏准备:

  1.猫与老鼠的头饰各一只。

  2.纸箭头→若干个,磁铁若干块,磁性黑板一块。

  3.编个“猫抓老鼠”的小故事,乐句出现在故事中,录在磁带上。

  游戏玩法:

  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猫与老鼠(游戏中请其他小朋友轮流扮演这两个角色)。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创作表演。

  再请四位小朋友到黑板上,各持纸箭头几个。根据故事中出现的乐句的高低走向,用箭头在黑板上排列出来。若乐句中的各个音是从低到高的,箭头则朝上↗。反之,则朝下↘。*行,就用→表示。这样箭头排列出的走向,就是猫勇敢地追捕老鼠时走的路线。

  座位上的小朋友,用手划出乐句中各音高低走向,以检验黑板上排列出的箭头方向是否正确。

  附故事《猫捉老鼠》

  有一只小老鼠,偷偷地爬出了洞它东看看,西瞧瞧,看看没什么危险,就往稻田里窜出,刚想找点东西吃。

  只听见“喵——”一声,“不好,猫来了,快逃!”小老鼠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到了前面的.山顶上,回头看看猫没追上来,心想想真倒霉,累死了。它刚想躺下休息一会儿,只见猫已经从后山小路往上直追。“快逃啊!” 。

  老鼠拼命逃呀逃。老鼠又来到了稻田里,它抓起稻谷赶零往嘴里塞,当老鼠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喵——”猫从后面朝老鼠扑了上去,逮住了那只偷吃庄稼的老鼠。

  箭头排列:

  ↗→↗↘→

  教师小结:

  表扬积极游戏的幼儿,对下回游戏提出创意。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反思:

  幽默的故事情节,激发强烈的学*兴趣。“猫”和“老鼠”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动物形象,这一对天敌既能给幼儿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能创造出丰富的游戏形式。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音乐中的内在价值,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使音乐游戏成为幼儿在园活动的“***”和“调节剂”,从而引发和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自身的“幽默感”,不断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和挑战愿望,在笑声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和孩子们共同幸福成长。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8)

——幼儿园小青蛙捉害虫教案优选【10】篇

  一、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跳,有时晨间活动时在跳,有时排队时在跳,甚至上台阶都会看见他们跳着,所以本节活动就在幼儿会跳的已有的经验上引出本节活动重点“蛙跳”。幼儿跳跃能力的练*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时空感知能力还很差,协调动作能力还很低,但是幼儿的天生特点模仿能力强,他们天性好动,于是本节课融入情境,学*蛙跳,练*蛙跳动作时,让幼儿观察和模仿教师由全蹲直接起跳,到落地直接下蹲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动作、力量原因,所以不适宜追求距离性的蛙跳。

  2.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依据《指南》要求,我们需要从原来“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转换为“从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的角度来考虑锻炼性目标的设定,同时需要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发展进行相应的了解,即明确幼儿的.基础与发展需要,进而设置适宜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发展目标。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连续跳。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起跳和落地姿势,起跳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3)情感目标: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3.准备

  活动的准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我作了如下准备:

  青蛙头饰、害虫(大)8只、害虫(小)若干、方向指示4个、热身放松和游戏音乐、场地布置

  4.重难点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双脚连续蛙跳,双脚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再起跳。幼儿已有双脚起跳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引出蛙跳。(在我没有看教案前,我认为蛙跳是前脚落地,因为立定跳远,向上纵跳都是前脚掌先落地,后来翻看教案后又在网上查找资料,确认蛙跳是后脚跟先落地。)本节课还有对幼儿最大挑战,是在掌握蛙跳技能基础上,还能连续蛙跳,对孩子的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在突破重难点上,采用了游戏情境贯穿,提高了幼儿积极性,而不是枯燥的反复练*。

  二、教学法

  1.教法

  本次活动采用(情境法、演示法、直观法、提问法、谈话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等教法来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以实现预期活动目标。

  2.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探索法、尝试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以培养幼儿在自主探索玩法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蛙跳。

  三、活动流程

  分三部分(热身、基本和放松)

  (一) 热身

  1、入场队列练*,报数与分列。2、律动《小蝌蚪要长大》(音乐)

  (二) 基本部分

  1、导入

  师:青蛙宝宝们我们长大了,变成了大青蛙,那么我们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呢?

  幼:跳着的。

  师:那你们看这边有几个池塘我们自己练*一下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哦。

  2、幼儿自由探索蛙跳

  3、新授 技能(连续蛙跳)

  动作要求:五指张开,双臂向上摆动,曲腿蹬地向前跳,后脚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4、自由练*连续蛙跳

  小结: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5、游戏1(拍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拍害虫)

  分男女生出发

  师:宝宝们我们田里来了几只害虫,我们青蛙是要保护庄稼的,所以我们要把害虫消灭,看前面有害虫,我们分队跳过去拍一下你想消灭的害虫,然后再跑回来。

  6、游戏2(捉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捉害虫)

  幼儿自由选择分4列,进行游戏,游戏先根据提供的“草地”长短幼儿进行蛙跳,然后过小石桥,最后找到害虫后贴衣服上。各列根据提供路线指示回来,回来后还可以站别列再次游戏。

  (3)教师进行小结

  表扬捉害虫多的幼儿,鼓励捉害虫少的幼儿。

  (三)放松(音乐)

  1、教师带着小青蛙走一走,调整一下呼吸。教师说一说青蛙是益虫,帮助庄家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坐线上自己捶捶腿,捏捏肩,宝宝们相互捏一捏。

  (四)反思

  本节课《小青蛙捉害虫》情境贯穿整节活动,幼儿对生活中小青蛙都有所了解,在我问到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啊,小朋友们都了解是跳,自然引出蛙跳。但在引出本节活动重点前,幼儿还是需要有探索过程,让幼儿探索不同跳跃方法,探索过程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小结一下就可以新授本节活动的动作技能。

  本节活动幼儿在连续蛙跳后,对幼儿体能是个考验,为了孩子健康着想,也为了缓解幼儿疲劳,所以大量运动需要教师对幼儿有呼吸调整环节,教师及时的小结也是对幼儿的身体进行调整。因为活动重点就是连续蛙跳,如果再反复的练*,不仅幼儿体能跟不上,而且幼儿也会渐渐失去兴趣,所以两个游戏(拍害虫)和(捉害虫),幼儿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游戏,而且也有竞技性,让幼儿更有动力融入游戏。在放松活动时,孩子在大量运动后不宜立马坐下,所以带孩子们慢走了两圈,然后进行放松。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学蛙跳带来的快乐。

  2.锻炼身体的*衡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练*双脚向前跳跃的技能。

  活动准备:

  1.音乐:大家一起做

  2.*衡木四个、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做青蛙妈妈,你们是小青蛙,和妈妈一起去庄稼地里捉害虫吧!

  孩子们,出发啦!

  (1)围绕“池塘”练*走队形。

  (2)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重点活动脚腕和膝关节)

  二、展开

  1.训练幼儿跳跃技能。

  教师:孩子们快看,这里有一条小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呢?

  (引导幼儿想想青蛙的运动方式,知道可以跳过小河)

  (1)请幼儿在河边练*跳跃的本领。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双脚向前跳跃的技能。

  动作要领: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屈膝,双手弯曲至肩上,成蛙状,双腿用力蹬地向前挑起,落地时,双腿自然弯曲缓冲站稳。

  2.教师讲述游戏玩法:

  教师:在河对岸有一片庄稼地,地里有很多害虫,小青蛙们都是捉虫的能手,咱们一起去消灭害虫吧!

  玩法: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河,走过小桥(*衡木),跳进庄稼地,捉一条小虫原路返回。

  规则:听到指令才可以出发,每次只能捉一只小虫,将虫子放到指定位置。

  3.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强调路线和安全常识:注意过小桥时注意安全,可两手*伸保持*衡,眼看前方,以免掉进小河。

  4.幼儿开始游戏。

  (1)幼儿分成四组依次进行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2)可组织进行游戏3-4次。

  三、结束

  教师:孩子们,庄稼地里的害虫都被你们消灭了,你们可真是捉虫能手!我们一起来鼓掌庆祝吧!

  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练*双脚立定跳远,发展幼儿弹跳能力。

  2,会跑、会灵活的闪躲。(练*跑,发展幼儿灵敏性)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材料准备:音乐《小青蛙》,宽度不一的“小河”、青蛙头饰、害虫头饰。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的完成立定跳远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小青蛙抓害虫,你们想不想玩?

  幼儿:想玩。

  教师:那你们可要认真听听游戏规则哦!我们会分成两组,一组是小青蛙,另一组是小害虫。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一条小河,小河有的宽,有的窄,学好本领才能跳得远。所以我要教你们一个很厉害的本领—立定跳远。

  教师正侧面示范一遍:小脚并并拢,双腿弯弯屈,小手甩一甩,轻轻起跳。

  幼儿练*立定跳远动作。

  幼儿示范。

  幼儿集体练*立定跳远。

  教师:扮演害虫的宝宝要注意,青蛙来了要会跑、会闪躲,不要给青蛙抓到!如果被青蛙抓到了就要和青蛙宝宝跳过小河一起回家。

  教师:老师来示范一下。

  主配班老师配合完成游戏示范。

  幼儿示范。

  教师: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来选择你们想要扮演的角色头饰吧。

  幼儿自行选择角色。

  主班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配班老师扮演害虫妈妈带领害虫宝宝在稻田里自由散跑。

  青蛙妈妈(摸摸青蛙宝宝肚子):青蛙宝宝们肚子扁扁的,肯定是饿了,快快用我们刚刚学会的本领跳过小河,去捉害虫吧!

  播放音乐—《小青蛙》。

  游戏中,扮演小虫的幼儿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青蛙过来了,害虫宝宝边跑边躲。被捉到的害虫宝宝跟着青蛙宝宝跳过小河回家。

  经验讨论:青蛙宝宝都会用新本领跳过小河,而且也能把害虫捉回家。害虫宝宝在青蛙追杀时也学会了闪躲,很棒。

  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

  青蛙妈妈:天黑了,我们把捉到的害虫宝宝带回家吃。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学蛙跳带来的快乐。

  2.锻炼身体的*衡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练*双脚向前跳跃的技能。

  活动准备:

  1.音乐:大家一起做

  2.*衡木四个、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做青蛙妈妈,你们是小青蛙,和妈妈一起去庄稼地里捉害虫吧!

  孩子们,出发啦!

  (1)围绕“池塘”练*走队形。

  (2)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重点活动脚腕和膝关节)

  二、展开

  1.训练幼儿跳跃技能。

  教师:孩子们快看,这里有一条小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呢?

  (引导幼儿想想青蛙的运动方式,知道可以跳过小河)

  (1)请幼儿在河边练*跳跃的本领。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双脚向前跳跃的技能。

  动作要领: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屈膝,双手弯曲至肩上,成蛙状,双腿用力蹬地向前挑起,落地时,双腿自然弯曲缓冲站稳。

  2.教师讲述游戏玩法:

  教师:在河对岸有一片庄稼地,地里有很多害虫,小青蛙们都是捉虫的能手,咱们一起去消灭害虫吧!

  玩法: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河,走过小桥(*衡木),跳进庄稼地,捉一条小虫原路返回。

  规则:听到指令才可以出发,每次只能捉一只小虫,将虫子放到指定位置。

  3.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强调路线和安全常识:注意过小桥时注意安全,可两手*伸保持*衡,眼看前方,以免掉进小河。

  4.幼儿开始游戏。

  (1)幼儿分成四组依次进行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2)可组织进行游戏3-4次。

  三、结束

  教师:孩子们,庄稼地里的害虫都被你们消灭了,你们可真是捉虫能手!我们一起来鼓掌庆祝吧!

  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性。


《青蛙吃害虫》说课稿3篇(扩展9)

——《青蛙捉害虫》教案实用五份

  设计思想

  本节教育活动是根据《山东省幼儿课程指导》小班下主题五“健康歌”次主题《我运动》中的《动一动真有趣》而生成。在《动一动真有趣》主题活动中,我班幼儿李钎诺问我:“老师,我想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它是怎样动的?”与此同时孩子们议论纷纷的讨论起来。于是我就搜集、整理材料,设计此活动《小青蛙捉害虫》。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在学青蛙跳的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练*双脚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身体的*衡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沙包(5个)、呼啦圈(5个)

  2、音乐:《青蛙最伟大》、《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小青蛙,模仿青蛙跳,师生一起随《青蛙最伟大》音乐,进入活动场地,“捉”害虫去。

  2、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做热身运动。

  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胳膊伸一伸,腿儿蹲一蹲。腰儿转一转,眼睛仔细看,害虫找到了,跳起来吃掉它。

  3、组织幼儿做游戏

  (1)跳荷叶(呼啦圈),练*双脚跳

  (2)跳土堆(沙包),练*巩固双脚跳的技能

  (3)跳小河,鼓励孩子们想出其他办法

  (4)到了田地了,捉害虫

  4、青蛙宝宝们,把害虫消灭光了,跟着妈妈回家,原路返回。

  跳小河——跳土堆——跳荷叶

  5、小青蛙跟着妈妈做放松动作。(背景音乐《我爱洗澡》)以小青蛙回家休息结束本次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双脚向前跳,发展其腿部的力量

  2、培养幼儿爱护青蛙等小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准备小青蛙头饰(与幼儿参与人数相等)

  2、用纸条做出小虫,水桶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头饰,在活动前丰富幼儿对青蛙的了解。

  知道青蛙是益虫,专门捕捉,是田里的英雄。并知道不能捕捉青蛙。

  2、师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

  小青蛙,你们都是捉害虫的小英雄,现在农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稻谷又要被害虫侵害了,我们快跳到田里去消灭它们。师规范的做跳跃动作,(学小青蛙跳跃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发现有害虫时应蹲下将害虫捡到小水桶里3、发出口令将幼儿分成小队向前行进跳,到“稻田”里捉“害虫”。跳进“稻田”内可不排队自由跳跃活动,可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呱呱”。

  4、要求幼儿不可与同伴争抢,不推同伴

  5、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多喝水,以避免活动后的水分流失。

  范游戏规则

  小青蛙,你们都是捉害虫的小英雄,现在农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稻谷又要被害虫侵害了,我们快跳到田里去消灭它们。师规范的做跳跃动作,(学小青蛙跳跃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发现有害虫时应蹲下将害虫捡到小水桶里3、发出口令将幼儿分成小队向前行进跳,到“稻田”里捉“害虫”。跳进“稻田”内可不排队自由跳跃活动,可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呱呱”。

  4、要求幼儿不可与同伴争抢,不推同伴

  5、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多喝水,以避免活动后的水分流失。

  活动目标:

  1、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及动作来演唱和表现小青蛙。

  2、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3、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的胸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歌表演

  难点:跟着音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在情景中学唱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歌曲《小青蛙》

  1、根据教师的提问,胸饰的暗示创编歌词。

  2、学唱歌曲第一段,创编与歌曲相对应的动作。

  3、集体模仿反馈的动作。

  4、两两结伴坐在池塘边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二、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

  1、说出青蛙的本领,并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2、根据老师的体态的暗示,在乐句句末处捉害虫,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捉害虫的动作。

  3、在池塘里,有节奏的捕捉害虫,体验捉虫带来的快乐。

  三、 完整的进行表演

  1、在池塘边和老师的暗示下,听音乐用歌声、动作、表情表现小青蛙、仔细听害虫的声音以及捉害虫的情景。

  2、完整的进行结伴歌表演,进一步的体验与同伴游戏、劳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