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11-20 00:00:00 [db:标签-标题]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通过天*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接着通过实例让学生根据图意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然后再借助集合图,说明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同学们对天*有哪些了解呢?天*由天*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就会*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出现*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三、巩固应用

  1、反馈练*。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完成练*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3、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泰山小学的高崇辉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

  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ldquo;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rdquo;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divide;40=180divide;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另外同学的困难又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同时感受到ldquo;数学源于生活rdquo;。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1、 猜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帮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内容各是什么吗?

  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说出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屏幕出示文字内容。

  我接着询问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有哪些词很关键?在商不变的性质里,有哪些关键词?缺少他们行吗?为什么?

  这回你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比的基本性质)那么,比的基本性质该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它。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 实践探究

  师:观察除法的基本性质(手指向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4)强调

  学*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很重要,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点什么?(同时、相同、0除外)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学生回忆已学旧知,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放飞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观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多角度思考,在有理有据表达、建立在对意义求真求准的对比中生成、完善了概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知的学*方法,进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新知的学*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三、 教学例1

  1、说明。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板书:最简分数)。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怎么理解ldquo;最简单的整数比rdquo;这个概念?在小组里议一议。

  3、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㈠必须是一个比;㈡前项、后项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㈢前项与后项互质。

  4、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 :2/9 (3)1。25:2

  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各抒己见说出不同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ldquo;最简单的整数比rdquo;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摒弃了由典型的个例入手解释ldquo;最简单整数比rdquo;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采用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自发地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新概念。同时,教师试图通过对较简单的整数比的化简,给学生一个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为前后项是分数、小数的比的化简作了ldquo;跳一跳,可摘到果子rdquo;式的充要铺垫。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基础上进行组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使学生思维进入高潮。

  四、实践运用

  我设计了四部分练*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包括3道题:

  1、3:8=(3times;2):(8times;□)

  2、15:10=(15divide;□):(10divide;5)

  3、5:3=(5times;□):(3times;□)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尤其是最后一题使学生在填空过程中体会到可以填ldquo;除0以外的所有相同的数rdquo;,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第二部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各题

  (1)4 :15=(4times;3):(15divide;3) ( )

  (2)3/5:4/7=(3/5times;6):( 4/7times;6) ( )

  (3)10 :15=(10divide;5):(15divide;3) ( )

  (4) 7 :9 =(7+5):(9+5) ( )

  第三部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上课前老 师统计了咱们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下面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可商量解决。

  我们班共有学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

  (1)请写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班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8,请写出参加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舞蹈小组的1。5倍,请写出参加体育小组和舞蹈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进行ldquo;再创造rdquo;

  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有了ldquo;应用味rdquo;,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尊重学生各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第四部分思考题

  1:8=(1+4):(8+□) 6:10=(6-3):(10divide;□)

  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提高了学生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评价体验

  比的基本性质,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主动探索,合作研究发现的,并能根据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我们的学*过程,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学*的一种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喜悦,激发了学*兴趣,树立学*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们老师批评指正。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XX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约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XX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XX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XX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XX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XX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XX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16、12)

  2、交代目标:只有明确了学*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任务,因而在学*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公因数,XX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XX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人教版第十册数学课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和*方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建立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出示了一个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再出示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后通过例3和例4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②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转化。

  ③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④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正确地进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能探究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四、说教法和学法

  现在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惯。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运用谈话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计算、概括出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教给学生发现、探索新知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来龙去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一、复*铺垫,引入新课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3、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①6米=( )分米=( )厘米

  5*方米=( )*方分米=( )*方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②700厘米=( )分米=( )米

  800*方厘米=( )*方分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4、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这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1×1=1(立方分米)

  师:因为1分米=10厘米,如果把棱长1分米改写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分米或者1000立方厘米来表示,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出:

  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

  师:仿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分米)

  板书: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师生交流总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4、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板书: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5、比较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10

  面积单位 *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00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这三者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不同的,即长度十、面积百、体积千,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6、体积单位的互化

  师:我们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从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是怎样进行让学生相互说说后,教师指出: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的方法相同。

  ①出示教学例3

  3.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让学生试一试!

  教师提示: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

  想:因为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000×3.8=3800。

  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

  想:因为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2400÷1000=2.4。

  2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师:请对比例3的这两道小题有什么不同?

  板书: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突出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尝试做了几道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教学例4

  课件出示:一个牛奶包装箱上的尺寸:50×30×40。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教师提示:箱上的尺寸一般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单位:厘米)

  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有两种方法:

  (1)先算出用立方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改写成用立方米作单位。

  (2)先把厘米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算出体积,就是立方米作单位了。

  50厘米=0.5米30厘米=0.3米40厘米=0.4米

  方法一:V=abh=0.5×0.3×0.4=0.06(立方米)

  方法二:V=abh=50×30×40=60000(立方厘米)=60(立方分米)=0.06(立方米)

  【组织学生先自主读题,并进行仔细审题,交流题目的意思,交流解决的方法。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惯。对于这两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验证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发展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

  1、口答,说出计算过程。

  1.02立方米=( )立方分米9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0xx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55立方米=( )立方分米 8.63立方米=( )立方分米

  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00*方分米=( )*方米

  2.8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2、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5米,宽1.6米,厚0.0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巩固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通过单位换算的对比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学情解析,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新课标中概念教学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算式是不是方程,区分等式与方程,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惯,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有着明显不同。用算术方法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是充分运用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出未知数量,它把已知和未知完全隔裂开来,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是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从列算式求答案的*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经历由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

  (四)学情分析:

  课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有三项:

  一、求未知数

  这道题主要是为解方程做准备。在这道题中,学生的书写格式错误较多,占40.2;会方法但计算错误的同学占10.9;格式计算都正确的同学占48.9。所以,在后面讲解方程的教学中,我们要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讲清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二、给式子分类,并写出每类的特点。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想看看学生能否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清楚分类的标准,为课上的分类做准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因为学生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分类的标准不同。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当中的字母,所以根据有无字母把式子分为两类,一类式子当中有字母,一类没有字母,这样的学生占25;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中的等于号,所以根据式子左右是否相等把式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等式,一类是不等式,这样的学生占26.1;有一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中的运算符号,所以分的类别较多,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根据什么来分,这样的学生占48.9。尽管一直以来学生总是在写等式,但对等式的概念学生并不清楚。所以,课上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本质特征,真正理解等式的概念。

  三、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类似的物品吗?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学生是否知道天*,为课上应用天*列式做准备。课下我们又找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让他们说一说天*与跷跷板有什么相同之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基本上知道天*,只有个别学生不知道。

  (五)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们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六)、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亲自参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安排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熟悉的跷跷板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活动一:感知*衡,体会等式含义,理解等式性质。

  课件出示一架跷跷板,请学生仔细观察后说一说玩跷跷板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再请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跷跷板现在所处的状态。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等于号连接的式子就叫等式,紧接着就提问学生:什么样的式子叫等式?对“等式”的概念进行了强化。这个提问及时准确。接着,利用跷跷板理解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加同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然后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等式两边同乘同除,等式会怎么样?通过学生举例,总结出等式的性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既让学生从跷跷板“*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活动二:观察发现,抽象出不同的式子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天*从不*衡到*衡的变化过程,通过天*的动态变化得出若干个不同的式子。然后提问学生:以上的式子都是等式吗?它含有未知数吗?让学生思考,交流后说出:有的是等式,有的是不等式。这样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口说一说,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亲自感知了多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来源,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生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充分经历方程模型的生成过程。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给式子分类做好准备。

  2.引导分类,抽象出方程的意义

  运用刚才得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说分类标准,然后从学生按照等式不等式的标准分类的教学资源中直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方程,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找到方程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得出方程的意义。在分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他们分类的方法。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3.讨论比较,辨析、概念——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造的乐趣。通过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创作“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是一道富有思维容量的*题,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保持与发展,同时渗透集合思想。

  4.巩固深化,拓展思维——练*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介绍方程”、“写方程”和“判断方程”三个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我们设计了“如果你是方程,你怎样介绍自己”之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个方程,这样一个介绍,一个练写,不仅使学生爱做,而且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看式子进行判断,辨析;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这句话让学生分析这句话对吗?说出理由。通过这些活动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方程的判断,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巩固方程与等式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异同,使教学达到高潮,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5.小结新知,明确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第一课时《摸球游戏》103--106页。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抛硬币》,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

  (2)三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摸球游戏》,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一定、经常、偶尔、很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3)三年级下册,学生学过《猜一猜》《转盘游戏》,进一步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

  (4)在四年级下册《游戏公*》的学*中,他们又认识了等可能性。

  而本学期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三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五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难点:

  因本课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并掌握用数表示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说教具、学具: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求知欲,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转盘、题卡,给学生准备了(每组)五个摸球的图片、一张表格、两个红圆片、一个白圆片。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用

  (1)引导发现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2)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相互间的合作意识,这两种教学法相结合,批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分交流。

  由以下几部分展开教学(出示流程图):摸球游戏-------机智问答-------感知数据(0、分数、1)----描述生活现象。

  四、说教学程序:

  (一)摸球游戏(复*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

  (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百宝盒,里面装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本课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二)机智问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学们,请看第一个盒子,能摸到白球吗?”生:不能。“那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师,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没有!”好,我们就用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边写下0)。那么,第二个盒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用1表示,有的学生说用2表示,因为里面有2个白球,我让他们进行简短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用1表示一定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边写下1)。

  (三)感知数据,生活中的0和1: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0或1表示呢?这里,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母鸡下蛋的可能性为0,有的学这节数学课真有趣的可能性为1……

  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说,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把数数回归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

  有了前两个盒子作铺垫,第三个盒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紧接着,我把问题抛向学生“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第四、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让他们自己去先思考,再讨论,再汇报。最好,学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8表示的是盒子里共有8个球,共有八种可能的结果,这里的1是4号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同样,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给出0和1作铺垫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学*方法,从而得出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重点,这也是我在处理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特色设计。

  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让学生小组做课后的“做一做”摸球游戏,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再次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然后,让学生解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而有的小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让学生认识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让学生明白摸球的次数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标准概率,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五、说板书

  最后,我说说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学生通过以前所学知识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知识,(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符合学生的识知规律,期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7

  教学内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现代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出示数位顺序表:

  问:(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

  (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

  2.注意观察(电脑演示)

  2.576<25.76<257.6

  (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二、导入: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1.(每组一个学具袋一个表),请组长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学具按照表上的要求,边摆边填,并找出规律.

  2.反馈.

  3.说说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独立思考:将0.6m→6m,0.6m有什么变化?

  0.6m→6m原数扩大10倍.

  0.6m→60m原数扩大100倍.

  0.6m→600m原数扩大1000倍.

  5.你怎样看出从0.6m→6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

  ①因为6m的6在个位,0.6m的6在十分位,个位和十分位进率是10,所以原数扩大了10倍.

  ②还因为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变成6m,原数扩大10倍.

  6.从0.6m→60m,扩大100倍,道理是什么?从0.6m→600m,扩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根据大家发现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8.老师板书“右移扩”.

  (二)

  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

  2.反馈:

  小数点左移一位,0.6m→0.06m,0.6m缩小10倍.

  小数点左移二位,0.6m→0.006m,0.6m缩小100倍.

  小数点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缩小1000倍.

  3.你怎样看出0.6m→0.06m,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

  4.同组互相说其他道理.

  5.根据大家发现,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

  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

  (三)

  1.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

  2.小组熟读规律.

  3.老师有一问题,请教大家.

  (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

  (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因为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不但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应记住在移动小数点时要注意添0去0的问题.

  四、巩固练*.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

  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根据箭头指向,请说明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

  (三)电脑出示练*

  1.师出生答:34.81→3.481 1.34→134

  2.师出生答:(可进行比赛游戏)

  3.师出生答:24.056×1000÷1000=24.056

  478.32÷100×1000=4783.2

  五、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不错,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叫——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下课!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8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中第一课时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时学*了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而且在低年级的学*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这节课,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我分这样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游戏导放,体验规律,揭示课题。

  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初步让学生感受第二组数有序、重复出现的规律。从而引出课题。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这个环节,我以国庆节的情景作为导入,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找出盆花 、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学生边讲解,课件圈出规律,直观体验物体的有序排列。

  学生看出各种事物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到位,所以课中要提高交流的质量, 如盆花,学生同位交流中一般说 “一蓝一红一蓝一红这样排列的”在集体交流中我引导学生理解“2盆为一组重复排列”。

  (三)自主探究, 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本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台,先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什么颜色的花?接着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三种策略,即是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尤其注重分析计算法。让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特别是除数和余数,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计算法的简便实用。最后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用计算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应注意三点:(1)找准物体的规律;(2)分组、确定除数;(3)列式计算。

  (四)提高练*,加深理解。

  练*中的第二大题,前两题让学生说说重组后图形的排列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总数一样,每组规律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每三小题是开放题,学生找到“每组第二个是三角形”这个规律,设计图形,学生在观察不同的设计中感受到,“不同的规律也可以通过设计得到相同的答案”这时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解决问题技能逐渐熟练。

  (五)生活万像,再现规律。

  最后,多媒体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圆月缺、红绿灯、十二生肖等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连系,*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9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新授课《梯形的面积》。它属于“空间与图形”学*领域的一节课,是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示的推导基础上通过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并且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但这节课比前两节课又有所提高,他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推导,但又没有指明具体的方法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行四边形进行推导。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联系前面两节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关系最密切,且两者的教学思路也相似,同时梯形面积的教学与三角形面积的教学其公式的基本推导方法相同,除以2的道理也一样,所以它是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拓展和延伸,并为今后学*圆面积、立体图形表面积及解答求积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学情来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的面积,具有了一定探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但对转化这种数学学*的方法和思想并不熟悉。所以开课时利用课件对*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推导过称的回顾再次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加深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这些都为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梯形的面积”这一新的学*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⒈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具进行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运用所掌握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⒉培养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⒊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可以互相转化的。

  ⒋通过合作学*,培养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用到的学具有:自制的两个梯形图片、剪刀、直尺、教科书等。

  我用到的教具:梯形图片、剪刀、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等。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因次我将教学流程预设为四个环节:

  一、以回顾旧知为导入,明确新知任务及探究方法。

  我引导学生回顾*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示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明白在解决新问题时学会用转化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思路,为学生在后边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借助不同的旧知解决新问题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想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学具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转化成果。并进行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观察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梯形之间的联系,然后再选取其中的一到三种进行推导验证,使学生明白不论用哪一种转化后的图形进行推导最终都会归结为一种,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通过两个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推导验证,完善建构。

  四、巩固练*。加深记忆。

  五、总结完善,自我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推理归纳的学*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推导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对于推导的过程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鸡兔同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节。本节安排1个课时。

  教学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1.读懂古算题;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

  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好奇心,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鸡兔同笼",把同学们带入古代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趣";进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的信心。

  三、说学情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激情。

  2.在学*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方程的思想;

  (2)能整体地系统地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3)能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4)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学*者对即将学*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

  (1)本课是在学生已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有了足够的认识的基础上来学*的,也学过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学*本课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的。

  (2)初二的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

  采用"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精讲释疑——巩固提升"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实际问题、古代的趣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等丰富学生的学*资源,生动活泼地展示所学内容;强调学生的动脑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促自主探究。

  五、说教学程序

  (1)教学媒体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鸡兔同笼"、"以绳测井"等一系列图片、动画。

  2.课前让学生准备细绳一条,以使他们体会什么是三折、四折等。

  (2)设计思路

  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动脑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路人;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学生是学*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用自己的大脑去亲自探索,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3)教学流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引入课题;第二环节:典型例题;第三环节:闯关练*;第四环节:反馈练*;第五环节:感悟和收获;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1

  各位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情感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天*。

  谜语导入,引出天*这个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学生对天*感兴趣,从而请学生说说对天枰的了解,接着视频介绍天*的原理。

  (二)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

  情景1:演示天*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50=100)

  情景2:演示天*左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饮料(250克),右边放上另一瓶饮料(500克),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所处的状态。(板书:250250=500)

  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既让学生从天*"*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的乐趣.

  然后我还创设2个情境,让学生观察天*从不*衡到*衡的变化过程,真正体会天*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

  情景3:演示出天*左右盘分别放一个空杯子和一个100克的珐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衡,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珐玛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100克。继续演示,在杯中倒满水,天*倾斜,说明不*衡,得到100x>100的不等式。(板书:100x>100)

  再增加珐码,又得到100x=250的等式。(板书:100x=250)

  情景4:天*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方一个50克的砝码,根据不*衡状态得到y<50的不等式。(板书:y<50)接着在左边增加一个同样大的球,天**衡了,得到yy=50或2y=50的等式。(板书:yy=50或2y=50)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

  (三)引导分类,概括方程的意义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标准。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逐步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两个要素:一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二必须是等式(也就要有“=”)。

  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四)层次练*,巩固方程的意义

  在这一环节中,我编排了三个层次的练*。

  (1)"找方程",即教材62页第1题:下面的哪些式子是方程?

  X3.6=73-1.4=1.6ax2<2.4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不是方程的题目要说明理由。

  (2)“写方程”,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和举出反例,巩固方程的意义。

  (3)数学游戏:教师出示式子,学生做动作。如果式子是方程,学生就跳一下。如果是等式,学生就蹲下。两样都不是,则不用做动作。

  (4)"列方程",即教材62页第2题:根据天*列出方程。

  (5)根据文字列方程,即教材62页第3题。例如:小明x岁,爸爸40岁,爸爸和小明相差28岁。通过层层递进的练*,加深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提升,评价自我

  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说说存在的不足,同时又再一次的反思了自我。

  (六)作业布置,回归生活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可用方程表示其数量关系,请同学们列举出来。

  布置这题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七)板书

  方程的意义

  5050=100100x=250

  250250=5002y=50方

  等式a+2=17程

  xy=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思:通过文字形式来设计说课稿,比较单一,不能吸引评委。那么在设计里面放入辅助性说明的图片,比长窜的文字更清晰,更能让人明白。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说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第一次学*立体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有一定难度。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小学生形象思维空间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概念。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辅导教学。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通过,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做一做来学*新知,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物体(有礼品盒、烟盒等)

  同学们,你们看,屏幕上都展示了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

  教师肯定:对,它们都是长方体。

  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图形。

  这些物体的大小不同,可它们都是长方体。今天咱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物体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教会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请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闭上眼睛摸一摸,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摸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拿出长方体模型,边摸边说明:同学们们的发现可真不少,长方体上**的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两个不同*面相交的一条边,叫做长方体的棱;这个尖尖的点也就是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就是长方体的顶点。

  (在这里让学生闭上眼睛动手摸长方体,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那么,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都有什么特征呢?

  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

  出示学*提纲,请学生根据提示来研究长方体的面

  1、长方体有几个面?

  2、这些面是什么图形?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研究完了,可以和同桌交流

  学生反馈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能回答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些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相等。展示特殊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长方体有6个面,这些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正方形。相对的面相等。

  同学们刚才合作的非常认真,下面自己拿出自己的长方体研究一下棱有什么特征?

  出示学*提纲:

  1、长方体有几条棱?

  2、哪些棱长度相等?

  学生研究

  挑学生反馈: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那么,这些同学研究的对不对呢?

  动画演示,教师总结;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我们研究完了长方体的面和棱,那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呢?

  出示学*提纲,学生研究、反馈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

  长方体有8个顶点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刚才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顶点,那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什么呢?

  同学给三条棱起名字

  教师总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拿出长方体学具,将它放在眼前的不同方位,观察: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学生反馈(1个面、2个面、3个面。有长方形、*行四边形)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电脑演示直观图)我们在作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其它各面都画成*行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方形。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教给学生识图的方法。)

  师:想一想:如果将长方体的长、宽、高调整,使长、宽、高相等,会得到什么形体呢?(教师演示将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它也叫立方体。

  出示魔方:它有什么特征呢?能不能用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去观察思考?

  出示自学提纲:

  1、正方体有几个面?大小怎样?

  2、正方体有几条棱?长短有什么关系?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学生反馈

  教师总结

  (学生对长方体特征有一定认识后,运用迁移规律,自学归纳正方体特征。)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先同桌互说、然后挑学生反馈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多媒体演示

  (三)、反馈练*

  1、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框架,这根铁丝长多少分米?

  (通过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四)、整理回顾

  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说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清晰地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但也包含有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4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它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要求:

  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和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口算、笔算。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使学生体验学*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转化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中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悟出“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就是积中的小数的位数”。

  二、说教法、学法

  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与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积极营造学生自由学*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学*中来感悟、探究、发现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如课堂中首先呈现房间*面图,启发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说明及依据。教学计算要善于捕捉差距,关注生成。如:通过以上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与经验,紧接着出示阳台的面积是多少*方米,学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两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相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并在小组里讨论过程中学生自主生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从而真正体现是学生迈过学*,自主获得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计算方法。

  2、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本课力求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过程中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再让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信任,提供其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其通过个体思考,小组或组际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认可的计算法则或规律,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人。比如:教材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先告诉学生可以把竖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来计算,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有的数?启发学生理解,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等于把原来两个因数分别乘以10得到整数,因数扩大100倍,积也就积也就相应扩大100倍。因此要得到原来算式的积,应用整数相乘的积反过来除以100。除此以外,学生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把米化成分米得到的积后再换算成*方米。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

  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引入“3.6X2.8”时要求学生先用两种方法估算,并说明正确答案的范围,根据以上推断,让学生独立计算,为接下来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

  三、说教学程序

  为充分体现以上的一些设想,本课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计算,既复*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如在创设情景引入的过程中,教师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可以体现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识变成善于学*的知识。

  2、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释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教师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估算2.8X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3、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算理,获得方法。

  运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在课堂练*环节中,设计了练一练的*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指名在全体学生面前谈自己的想法与算法,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对小数乘以小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4、运用法则,进行专项训练与开放训练,以拓宽思维,促进发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设计了一些专项性*题,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使学生的学*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实践题:一种西装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算的数,在计算)并应用本节课学*的知识计算出物品的总价。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数学的目的,就是将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过程中,通过自主学*、同桌讨论、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相遇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简析:

  相遇问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的有关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例如数学书58页-8题(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699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实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除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1千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58页-11题。同时,由于相遇问题中术语较多,如相向、相背、同时、相距,并且速度和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此类题目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多,因此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3)经历比较、优化等学*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空间感缺乏认知能力,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些术语的理解,行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却很少用专业的词语去表述所以我特意设置了真实场景、电脑演示、文具模拟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物**置移动的空间想象感。

  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龙洞本村的孩子,*时的家庭辅导仅仅限于检查作业是否完成。虽然三、四年级就开始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训练,不过一小半的学生仍然感到吃力,对于三步应用题经常会做却不会写数量关系,讲不清楚道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比较*惯寻找题目特点,套用相对应的方法。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分析法从具体问题出发,找到解题的方法,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抽象概括出性 速度和Χ时间=路程 这个公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从复*、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我的步子都比较小,多让学生讲解算式的含义,帮助学困生记忆、理解方法。

  基于学生情况,我选择了例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对“进度”是多角度的,理解差的可以看作是前进的速度,也可以看作工作效率。

  练*的设置从基础题到提高题有一定的梯度,尽量照顾每一层次的学生。

  三、说教法

  教法: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

  四、教学流程: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两块橡皮(或两只笔)

  (一)、 创设情景、逐步感知

  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相向、同时

  师请两位学生从教室两头相向走—相遇—相背走到头,让学生围绕走的方向、走的结果、走的路程几个问题进行观察。两个学生走走停停,学生可以观察不同时间里的运动结果,走了的路程、还有多少路程。这段活动需要一些时间,但对整体认识行程问题有好处。

  考虑学生的基础、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准备题和例1合并,并为以后的工程问题做铺垫,特意设置了例2,修地铁。首先学生通过情境演示(两学生表演相遇)理解“相遇”、“相向”、“同时”,对相遇问题建立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电脑课件的演示,加深“速度和”的理解,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位置将发生移动;最后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学具来模拟相遇过程。通过这3个过程在学生脑海中逐步建构物体移动的空间模型。

  (二)、 探究问题、加深理解

  (大屏幕出示: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

  1、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点什么数学问题吗?

  问题1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

  问题2:小强走了多少米?小丽走了多少米?

  问题3: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2、 通过问题2复*: 速度×时间=路程

  3、 这节课重点来研究: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理解 相距

  (两地共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4、 生上来板书:(1)100×4+50×4 (2)(100+50)×4

  5、 反馈:板书算式。同学们对他们的解法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6、小结:(100+50)表示他们两个人1分钟走的米数,他们走了4分钟,就是4个150米。(课件演示)

  速度和×时间=路程 (师板书数量关系,齐读)

  7、再实践,同桌合作,用橡皮代替两人,演示相遇的过程。

  学生可能会有个难点问题:为什么不列成(100+50)×(4+4),如何处理,体现突破难点?

  可以用课件演示大家走路花的时间是共同的4分钟,或者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解决:上数学课,你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两这节课多少分钟?那我们大家这节课上了多少分钟?

  根据条件学生提出几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好的将学过的知识过渡到要学的新知识;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解决问题,概括方法

  (大屏幕出示:两个工程队合作修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

  先指导学生审题:进度可以理解前进的速度,那就是行程问题,“经过15天打通是什么意思?地铁的的长与进度有什么关系?地铁的长可以通过什么去求?还可以通过什么去求?”

  1、能独立解决吗?

  2、说说它们相同的地方?

  (大屏幕出示刚才做过的两道题目)

  3、小结

  这个例题的设置使得本课更具有开放性,一是为工程问题打下了基础,也放开了学生的思维,避免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对号入座的现象,

  三、 阶梯练*,扩展思维

  1、学生汇报生活中类似问题。

  2、基础练*(只列式,不计算)

  (1)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四(1)班为准备联欢会折纸花,男同学每小时折136朵纸花,女同学每小时折164朵纸花,他们共同折了2小时,一共折了多少多纸花?

  (3)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份文稿,甲每分钟打35个,乙 每分钟打40个,两人同时打15分钟完成任务。这份文稿一共有多少个字?

  生独立解答,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3、 扩展练*

  最后,我们来表演一下相遇问题怎样?

  (请两生上来,分别给他们一个速度70和80,老师手中拿时间4分钟)

  第一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相遇。求路程?

  第二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两人还相距200米。求路程?

  第三种情况:同时出发,相遇后,两人擦肩而过,4分钟后两人还是相距200米。求路程?

  4、提高练*

  (大屏幕出示题目:小张和小李在环行操场跑步,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反向而行。小张每秒跑4米,小李每秒跑6米,经过20秒在B点相遇。操场的跑道长多少米?)

  如果时间不够,留带课后完成。

  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时,我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基本练*,要求列式不计算,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算式的理解上,将时间留给学生说算式的含义,列式的理由,说的形式由点带动面,即由好生带动差生,(差生可以仿造说)到同桌互说,借此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求路程的算理和解题方法,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1)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基础,制定学*目标如下: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及加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兴趣为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问题,揭示课题。

  由生日蛋糕做引子,用分数的知识来获取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揭示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下面学*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把学*的自*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指导引领下自主探究知识领域。真正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例1例2的自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惯。另外加之交流讨论,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三、巩固内化、回归生活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基础题、深化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从课堂实施上看,大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探索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重点探究“为什么这样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处于欲言不能,欲罢不止的亢奋状态。学生通过合作学*,交流想法,互相借鉴,互相学*从而达成共识。在练*材料的选取上我以“有效性”为前提,设计体现了“密度”和“梯度”的特点。另外又注意了开放性,关注学生思维个性化的彰显,从而实现“差异性”。最后的延伸练*,让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犹在”。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教学P20—P21的例4、例5以及第21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五第1-4题。

  数除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在学*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数除法教学的重点,也是今后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尝试以及创新能力,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五年级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新课之前首先要检查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掌握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从而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使新知旧知融为一体。本节教材适合采用“尝试教学法”。在学生已经掌握除数是整数除法和充分复*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学*例4,二次尝试例5,最后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

  学法: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放手让学生利用旧知迁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活动中,通过尝试经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0.330.230.120.78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582130.63.95

  3、填写下表。

  被除数252502500

  除数550500

  商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二)探究算理归纳法则

  1.例5:奶奶编"*结",编一个要用0.85米丝绳,这里有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

  列式0.58÷7.65

  提问: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除法

  同桌讨论(引出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然后按什么除法去算?

  2.例6:12.6÷0.28

  提问:这道题和上面例题的方法相同吗如不同该怎样扩大被除数和除数呢

  同桌讨论:引出应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这里被除数和除数应扩大100倍,才能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分小组演算,讨论和提炼方法

  A组:*÷0.857.6÷4.246.8÷1.2

  B组:16.1÷0.460.093÷0.3190÷0.06

  课堂学生演算时,教师巡视,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逐步领悟本节知识的要点所在.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4、比较例4与例5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三)、练*:课本P21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四)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当选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19-20,划出重点词语。

  板书例5:奶奶编"*结",编一个要用0.85米丝绳,这里有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

  列式7.65÷0.58=9个

  答:可以做9个。

  例6:12.6÷0.28

  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83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运用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惯。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复*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

  (一)、复*引入。

  首先让学生回顾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得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有了知识的积累,紧接着出示4个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这样,我就很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学*:说“大家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新的知识。”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各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2:在指导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我重点抓住两个环节,第一、正确理解题中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表示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的分数都是把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在求草坪面积的时候,则要把1当作被减数参加列式计算。学生在小组交流基础上,

  预设学生的答案一:可以用单位“1”,减去月季花的面积14 ,再减去杜鹃花的面积13 ,剩下的就是草坪的面积。 1 - 14 - 13

  预设学生的答案二:先算两种花一共占花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减去两种花所占的几分之几,可以得到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1 - ( 14 + 13 )。

  第二、探索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及顺序。在例2列出算式以后,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是由于学生已经能计算两个异分母的加法和减法,应用已有的计算知识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能积累计算经验,发展计算能力。通过对算式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加减混合运算是同级运算,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算式。

  (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顺序,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在在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和方法的基础上计算“练一练”里的5/9+2/3-2/5,学生可能出现分步计算或一次通分计算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适宜多数学生,因为按运算顺序可以分两步计算,而且每一步计算都是两个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与例1是衔接的,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一种方法把三个分数同时通分,计算可以快一些,学生中有能力采用后一种算法的应该鼓励。第二题让学生先思考把哪个量看做一“1”,然后启发学生列式计算。

  (评价: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

  (四)、反馈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

  内容?成果的篓子中又装了什么新“果子”?说说看?

  2、谁愿意再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评价: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体积与容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计算,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课的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将来学*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并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依据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教学中要用到的课件、量杯、红薯、土豆等是我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

  而魔方、粉笔盒、橡皮泥等是学生要准备的学具。

  新课程标准指: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我采用实验操作法、主体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的主人,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模式。

  本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引入新课,在学生看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的影片之后,我提出两个问题: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知原来是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紧接着,我又提问:教室里还有像小石子这样占有空间的物体吗?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小?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这节课的课题:体积与容积。

  这样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引入,既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又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也体现出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出示差不多大小的土豆和红薯,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所占的空间大。单凭眼睛很难作出判断,怎么办?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要他们先独立思考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汇报意见。

  接着我让两个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建议):在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中放入同样多的水,第一次让学生观察水面在哪里,了解两杯水是一样多的。然后,慢慢将两个物体放入杯中,让学生进行第二次观察,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两个杯子现在的水面不一样高,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物体放入水中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而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在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的 基础上,揭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接着,我及时提问:土豆和红薯,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谁还能说说生活中什么物体体积大、什么物体体积小。并出示背投电视与液晶电视,台式电脑与手提电脑,大哥大手机与超薄手机,它们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为什么现在的电视、电脑、手机设计越来越薄呢?

  (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合作等过程,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理解了体积的实际意义,同时感受到生活在不断地变化。)

  接下来我又引出“碗和水杯,哪个容器装水多?”的问题,你们能设计一个方案并在小组里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吗?

  实验方法是多样的,如把碗装满水,倒入杯中,看满还是不满,或者把碗和杯子装满水,分别倒入两个量杯中,看哪个量杯水位高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这时我揭示容积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为了加深对容积的认识,我再做一个演示:倒半杯水,这时候所装的水量是不是杯子的容积?为什么?那要装多少水才是杯子的容积?

  (这样设计,使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充分理解比较抽象的容积的概念,并且明白:容器所容纳的最大容量才是容器的容积。)

  为了区别体积和容积。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魔方和粉笔盒。让他们比一比、说一说: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粉笔盒的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

  (这个片段的设计,使学生会区别体积与容积的不同,并懂得了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有容积,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为了体现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形式多样的练*:

  一、基本练*。

  这一层次有口答、选择和判断题。

  这类题目的目的是趁热打铁,巩固刚刚学*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认识,练*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二层次的练*,是动手摆长方体、小组合作叠硬币、用橡皮泥捏不同的形体,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

  动手摆长方体,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摆的小正方体多,所摆的长方体体积就大,为以后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作了良好的铺垫;叠硬币、捏橡皮泥的练*,是让学生明白“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第三层次:提高练*

  我设计了一个趣味比较:

  胖子和瘦子谁的体积大?

  这道练*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开放性思维。

  四、评价体验,交流心得。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评价他人,促进学生养成正确评价的观念。

  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意图是:尽量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来表达重点内容。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第五节《找质数》。

  我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进行说课的。

  教材分析:

  本课的知识属于“数论”的范畴,这些知识的学*是后面学*约分、通分的基矗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

  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的方法。

  教学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历,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学生的思维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学*掌握新知的。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可,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一、课前导入互动。

  我与学生做了个猜年龄的游戏。老师今年30岁,有个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因数,问这个学生可能有多大?通过这个游戏拉*了师生的距离,并且在学生猜年龄的过程中通过找30的因数,需要调动头脑中

  关于因数的知识,也为今天的学*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二、新课呈现

  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做拼图游戏引入,先让学生分别用2个,4个和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可以分别拼成几个长方形。在学生说出结果后提出质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个数就越多呢?”在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通过举反例加以论证。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那与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说出与因数个数有关时,接着让小组合作,分别摆出由2—12个小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并填写书上表格(课件出示)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ppt出示)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

  2、结合你的发现将2—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点可以不说,直接出示),

  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过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

  三、练*

  在练*部分,老师先出示1—100的表格,(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判断。在教知识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的方法。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对这些数进行判断时,是迅速抛出:“1,是质数吗?”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论,将课堂用一次推向**。接着让学生根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其乐趣溢于言表。)接着我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题以适应不同学*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总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数学学*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四、小节

  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6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方程知识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小学生的认知水*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衡→不*衡→新的*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7

  教材内容: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学会同分母数加减法和通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折纸的活动,通过两个小朋友折纸的所用纸数量,提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必要性。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教材则直接呈现了计算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能直接进行减法的计算。在“试一试”的练*后,教材安排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归纳,以便学生能用简单的算理直接进行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关键:

  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理。

  教法学法:

  1、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探究体验、参与合作、互动讨论。

  2、学法: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分等知识,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做足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在学生直观操作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合作交流, 寻找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

  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总结,完善认知。接下来我重点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生谈话:同学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折纸中的数学问题。(板书:折纸)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新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小明和小红在手工课上折纸)让学生观察。

  师:你能从小明和小红的折纸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板书:小明和小红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要解答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列出算式呢?

  生说算式,师板书:1/2+1/4= 1/2-1/4=

  师:这两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揭示课题:我们把分母不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究竟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此环节抓住切入点生成本节课的问题,用比较新旧算式的方法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确学*目标,使原本较为单调的计算课生动有趣起来,为学生的主动学*创造了充足条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探究素材。让学生体会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初步感知,猜测结果。

  师:首先我们来研究1/2 与1/4的和,请你估计一下,它们的和大概有多大?

  猜想是进行探究学*的`起步,安排学生先初步感知,直觉猜测结果,把他们的这种起始认知放大,然后在质疑中,让他们惊现这时不能直接相加,接着进行深层的体验探究。

  2、自主探索,揭示算理。

  (1)独立思考:在学生猜测1/2+1/4得多少后,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画图、折纸等不同的方法探索计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算完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

  (3)汇报交流:小组说完后,哪组的同学起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还有别的不同想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种想法,我都不会急于表态,而是把问题抛回去:请同学们想想,你同意那种意见?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不仅说出得多少,更应结合图形、画图说明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直观演示,验证算理。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准确看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1/2+1/4=2/4+1/4=3/4的全过程,学生看到了“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真正体会到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4、知识迁移,探索减法。

  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你能计算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在尝试计算后展开交流,并用图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学困生形象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出示试一试两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5、观察思考,归纳算法

  观察算式,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优化,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

  此环节抓住问题的的着力点讨论,让学生探究有实效,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汇报交流时抓住知识的突破点,以求达到由“投石问路——曲径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练*。

  1、基本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这一层练*,旨在展示计算过程,使学生结合图形来完成计算,给学困生提供“拐仗”。

  第2题“小小神算手”的练*不仅要用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要综合运用“通分、约分”等知识点,目的在于强化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第3题“火眼金睛判对错”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综合练*:五年级(1)班全体同学参加大扫除劳动,2/5的同学打扫教室,1/3的同学打扫室外卫生区,其余的同学去打扫阅览室,打扫教室和卫生区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打扫阅览室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先看清题意,再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关注有什么不一样的或是不对的?此环节抓住盲点练*,让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经历知识的建构后,让学生谈收获,在汇报、交流中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形成条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想告诉大家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不仅使学生主动总结学到的知识和学*方法,而且适时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一环节使课堂有始有终,浑然一体。

  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力争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又使板书设计能突出本课重点、提示方法过程。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1/2-1/4=2/4-1/4=1/4

  先通分,再加减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8

  张**老师的这节课按照数学教学模式“尝试发现——探究形成——联想应用”进行设计,层次清晰,由浅入深。故事的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中,落实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练*题的设计也体现了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训练的层次性。

  教师问题的提出很有效。如引导学生探究公倍数的个数时,教师在学生给出答案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总结,而是利用板书追问4的倍数是无限的,6的倍数也是无限的,从而学生们会发现4、6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再如:找到50以内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教师提出问题:“最小公倍数与后面的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逐步落实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喜闻乐见的阿凡提故事是学生们喜欢的经典内容,张聪聪老师巧妙地运用到了教学的导入中,通过猜想,圈一圈、说一说、议一议等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尝试理解、在生活情境中接触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张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完全运用学生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张老师在学生的汇报中,结合学生的讲解,不断点拨,不断提升,不但介绍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注重了学生的方法的择优思想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整个课堂过程流畅、清晰,关注学生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方程》中的第一节。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的入门知识,是学*方程的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知道字母所表示的不同取值范围。

  过程方法目标:

  1、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2、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数学的简约之美。

  2、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是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行为主义学*理论,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的方式。首先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认识。

  学*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探索过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三、说教学流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本课的教学构想是:首先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悟到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再通过学生合作讨论,从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字,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具有简明易记和便于应用的优势。最后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数的*方与乘号省略的简写法。总体体现“具体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括——运用实践”的教学思路。主要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结合生活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具体流程如下:

  环节一: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唱字母歌,然后出示一张扑克牌(Q),让学生说说它在英文中读作什么?在汉语拼音中呢?在扑克牌中代表几?从而感受到字母还可以代表数,继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本环节共有三个活动:

  活动一:说儿歌。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过儿歌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师生合作说《数青蛙》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青蛙二张嘴……),然后问学生:这个儿歌能说完吗?为什么?

  2、如果老师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重新说说这个儿歌吗?(a只青蛙a张嘴)

  3、让学生思考“这里的字母a可以代表哪些数?”

  4、除了用字母a,你还想用哪个字母来说说这个儿歌?

  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就儿歌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同时还要明确字母所表示的取值范围。

  活动二:猜年龄。

  从猜年龄游戏中学*用字母表示数。

  1、先让学生说自己的年龄,并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2、告诉学生老师比××大23岁,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由同学的年龄,不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当他在某一岁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列出算式。并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x+23)

  3、这里的x代表什么,x+23呢?通过看这个算式你能知道什么?让学生明白了x+23不仅代表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3岁,由此发现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老师的年龄,还可以表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年龄关系;发现不仅x在变,x+23的结果也在跟着变,但x+23之间的关系却永远不变,即用字母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不变。

  4、这个字母x表示的范围又是多少?让学生明白用字母表示年龄应有个范围。

  5、如果老师的年龄用b来表示,你的年龄可以怎样表示?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巩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同时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效指导。

  猜年龄这一活动是从一般到个别,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x表示一个具体的岁数,x+23也表示一个具体的岁数,进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x+23既表示老师年龄,也表示老师与同学的年龄关系,从而突破重点。

  活动三:摆一摆。

  通过摆小棒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1、说规则: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想一想摆一个这样的图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甚至更多个同样的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列出算式并填在表中。同桌三人合作,一人摆、一人填表。

  2、根据学生的汇报讲解:像这样数字与表示数的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来表示,同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读作4a。

  3、4a表示什么?

  (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简写规则,在辨析中加强理解和认识,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简写方法。)

  4、如果窗台上的花1瓶需要x元,那么这些花共要多少元?

  本环节的三个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不仅用字母直接表示一个量,同时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反复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促进学生对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的理解,而且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简洁明了的表述规律和公式,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从而突破了难点。

  环节三: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设计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共设计了4道相关练*题。

  1、再次回到《数青蛙》的儿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补充完整。

  2、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所有图形的计算公式。

  3、动物气象员:你们知道吗,有些动物具有特殊的本领,能预告天气变化的情况,被人们称为“动物气象员”。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动物具有这种本领?(出示)在某地,人们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该地当时的温度有以下的*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除以7加上3,就*似的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你能用带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吗?如果蟋蟀1分钟叫了140次,该地当时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4、读书节:这学期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为同学们捐赠了大批好书,据统计:(出示)

  (1)捐赠的《西游记》的本书正好是《科学家的'故事》一书的2倍。

  (2)《童话故事》比《西游记》和《科学家的故事》的总和少60本。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出带有字母的关系式?

  5、总结。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72~73页看课外书时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在学*本课时的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学*的挑战性和学*兴趣,我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由主情景图改为动物爬行比赛。由多媒体出示了动物爬行比赛的画面,爬行结束裁判出示成绩,成绩呈现的方式一个是用分数,一个则是用小数,然后请学生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少一些?谁就赢。本节课看似内容简单但是牵涉到的知识面非常广,也非常多。分数小数互化是本教材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方法渗透在其中。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而小数化为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然后再进行通分。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结合情景让学生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3、在学*活动中体会学*分数小数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交流的意识及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设计这节课的主导思想是创设多种情境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能让学生提炼出有效的学*方法,体验学*的快乐。我的主要教学策略有:

  1、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情景贯穿课的始终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新知识。

  3、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投影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新知。

  三、说教学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还建议:“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根据该部分知识的具体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点,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3—4分钟)

  2、主动探索,解决问题。(20—24分钟)

  3、多样练*,巩固理解。(7—9分钟)

  4、总结应用,拓展延伸。(3—4分钟)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先用课件动画展示“动物爬行比赛”中蚯蚓与蜗牛爬行的场景,裁判员出示成绩1/4时和0。4时,老虎大王犯难,不知道怎么办,希望同学们帮帮忙,帮国王宣布一下谁赢了这场比赛。顺势提出国王为什么犯难,原来出现来分数和小数,无法比较,然后通过猜想同桌互相交流估计出谁赢得了比赛。(此时进行板书)

  我的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情景,通过声音与图像想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及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通过猜想设置认知冲突在结果不统一的情况**会到要精确比较的重要性,为以下进行新课教学打下伏笔。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中,我是这样来引入这个环节的教学的:“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猜想,可比赛需要一个精确的时间证明,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谁用的时间少谁赢得了这场比赛呢”国王希望你们能够开动脑筋,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看谁的方法多而又准确。到时候将会被邀请为特邀嘉宾,宣布比赛成绩。(学生交流研究探讨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我的设计意图: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适时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抓住契机,适时点拨使学生在正确的思维指向下顺利解决问题。

  1、在反馈情况时学生出现的方法一般有4种,(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画图‘把小时化成分来比较)教师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调整教学。我这里按我刚才说的顺序进行教学。当学生提到分数化小数时,教师顺势质疑学生如何化,你们小组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说的时教师应该和其余学生一起认真倾听并教师适时的点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就是分子除以分母。在分子除以分母的关系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复*四年级下册《小数除法》这一内容,特别强调不够除添零的方法。因为在以前教学的时候出现忘记添零的情况,学完这一知识我设计了一些相应练*也就是教材试一试第2题的内容。我是这样引入的,国王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相信你们肯定掌握得非常好就把一部分用分数纪录的成绩拿出来,同学们想挑战吗?学生欣然接受挑战教师巡视并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对除不尽的分数保留两位小数)板书分子除以分母

  通过学*让学生马上进行练*,既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到新知识就能运用于生活。

  2、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同样教学小数化分数,这里有个知识点教师在课堂得着重引导学生,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可以利用小数的意义(我们以前学过0.1就是1/10,那么0.4就是4个1/10也就是4/10)通过0.04,0.004练*探索慢慢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就是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得出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化成最简分数,这里得出的结果需要通过通分才能比较。同时练*教材试一试第1题的内容

  3、当学生提到用小时化分、和画图的方法时,教师可表扬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用多媒体展示这两种方法,既明了又简便。

  4、学生比较出来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宣布谁获得了这场比赛。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把教材上的多种练*情景化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如我把题目展示在多媒体上,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同时说“动物国王看大家学得这么好,能力都这么强,又帮了他这么大的忙想送给你们一些礼物,想不想要?但是这些礼物可是要靠你们的本事才能拿到的。做完一道题礼物就会出现了。有些可能会有陷阱的,要注意咯!

  1、第一题:分数化小数。学生说对后,动画展示声音:“太棒了!送你一

  座城堡!”我给那位学生一个城堡的贴纸。

  2、第二题:小数化分数。学生做对后,多媒体呈现:恭喜你了,你被选为动物王国的特邀贵宾了,并放鞭炮。

  3、第三题:游戏你说我答,主要出现常见的小数与分数,学生答错时,课件展示:一个小孩掉入陷阱,并说:“对不起,你被迫出局了。”做对的学生就当动物王国的决策师。并有鼓掌的声音。

  4、第四题:比较大小,找朋友出示教材72页第4、5题。学生做对时,课件呈现声音:“恭喜你,你当选为动物王国的丞相了。”同时播放防烟花的场面。

  我的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基本练*,又有变式练*,手脑结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开放的练*游戏化,积极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和展示的机会,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的需要。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应用,拓宽延伸”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从动物王国的爬行比赛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完成板书)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我们想进军分数、小数王国,它们也同样这么想,而且它们也已经到我们身边了。比如:我们班的1/4的同学喜欢看足球,豚鼠刚出生时约0。15千克你能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分数小数表示的信息?与同桌说一说。

  我的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及时总结回顾,察看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并升华学生的表象认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因为有了课件的应用,也为了板书的简洁直观,所以基本上我的板书很少。具体设计如下:

  分数小数(相互转化)

  1/4小时=1÷4=2/5,0.4小时=4/10=2/5

  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又学*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下面立体图形的学*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对于*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尤其是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分割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印象深刻,计算方法水到渠成,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小组合作学*

  小组合作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能力。

  (3)学*归纳

  以前总是老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现在由学生自己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新知的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数学问题(课件演示:淘气的家)

  (1)淘气家物体表面是什么图形?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2)引出组合图形

  (二)自主学*中探讨组合图形的面积

  2、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1)、小组分工合作将组合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图形

  (2)、学生总结出组合图形的转化方法:分割和添补

  (3)、分小组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

  出示淘气家墙面的缩影图,计算出粉刷墙面时所需的涂料

  (四)、拓展学*

  分小组合作,动手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计算出所拼图形的面积

  (五)、本课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复*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学法

  通过学*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

  (一)导入

  1、复*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2、课题的引入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2、巩固和复*

  3、课堂总结

  (三)练*

  1、做一做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2/95/9=1/83/8=5/6–3/6=4/5–3/5=)其中还有复*了约分的知识,检验同学们课后的学*。

  2、课题的引入

  根据课本的知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学生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1/43/10=”式子,这就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内容不同,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为同分母”这个关键点,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2、巩固和复*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然后再巩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其实都贯彻着“只有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

  3、课堂总结

  让同学自我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首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三)练*

  学生学*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做一做

  让同学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五、教学效果分析

  回顾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本次对课堂评价实效性的探索还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评价的服务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功能。

  复*引入环节中,在收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渴求赞扬和鼓励的心理特点,给予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课堂即时评价。教师主要应用准确、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满真情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热情地给予褒奖。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 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师:看来,只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究竟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口答后,师追问: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

  现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4、认识容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

  像量杯、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5、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

  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

  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试一试(P42)

  出示两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同时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打下基础。)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之前,学生已学过了加法、乘法、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代数的初步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教材在本册安排这个知识,目的主要有2个1、让学生体会图形与数字的联系。2、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图形与数字的联系,培养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的意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道例题和4道*题,都从不同程度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点阵,归纳并概括出点阵的变化规律。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点阵的变化规律,并能用代数法表示点阵的变化规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从一道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方形点阵入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归纳规律。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意识和归纳技巧后,又按照从易到难的梯度设计了4道*题,分别组织了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后一道“我想我创”的*题设计,使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得到升华。

  三、说教法

  本年段的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所以我例题和第1、2道*题设计中,我采用了由学生自主独立观察和概括,师

  生共同订正的方式展开教学。第3、4道*题稍有难度,我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突破难点,同时,我还用到了演示、类比、提示等方法帮助孩子们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以让学生欣赏国庆阅兵仪仗队图片,引入点阵的概念,引导点阵中有很多数学规律,然后引出例题:正方形点阵。通过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归纳点阵的规律,并要求学生用算式表示点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出点阵规律的多样性,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第三,练*环节:我分别设计了“荷叶点阵”“武僧点阵”和“螺旋点阵”,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原则进行设计。第四,图片欣赏环节,目的有两个

  1、从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让学生适度休息,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最后一环节:开放性作业,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

  五、实际完成计划和目标的情况

  从整体来看,我基本按照课前预设的方案完成了课堂教学。较好的方面有教学环节完整,层次分明。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公开课的经验不足,有些紧张,情绪和状态调节到最佳。

  2、组织活动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加分加分,再加分,缺乏灵活多样且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所以不足以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3、 准备不足,没有充分挖掘教材,整合教材,教学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修订,课件也要进一步修改。

  上好一节优秀的公开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在*时的教育教学中大量的积累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技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课堂组织能力,还需要很多教育教学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他需要授课老师通过很多遍的修改,试讲,再修改,再试讲,一遍一遍的磨出来。总而言之,自己在以上方面均有不足,以后,我一定要多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积极的向名师专家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我有信心在两年内就能上出一节优秀的公开课。希望大家监督,指正。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 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为后面进一步学*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 、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的学*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任务,产生积极的学*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过程。]

  (二)复*铺垫:复*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

  (三)学*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 15÷5= 1.5÷5= 24÷4= 3.6÷0.9=

  16÷3= 80÷20= 6÷5= 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

  材料。]

  2、学*整除的意义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 1.5÷5=0.3 16÷3=5……1 80÷20=4

  24÷4=6 3.6÷0.9=4 23÷7=3……2 6÷5=1.2

  ②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 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b.被除数、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观察第一组,说说第一组的特点,得出: a.没有余数;b.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例如:15÷5=3 我们就说“15能被5整除”。 那么:24÷4=6 80÷20=4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说。

  [ 让学生模仿举例,并练*叙述这种关系,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义做好铺垫。]

  B、深入学*整除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

  被除数,字母b表示这样的除数,那么想一想,整数a 除以整数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说“a 能被b整除”。

  看书P28的内容,再齐读整除的意义。

  [借助字母a、b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学性。]

  C、练*(幻灯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说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为什么?

  32÷8=4 10÷30=0.3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学生回答后,提问: 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28和7 100和20 13和10 15和1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3、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④看书P29 质疑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四)巩固练*

  1、课本P30 第3、4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3、说说下面的数中( )是( )的约数,( )是( )的倍数。

  1 3 4 8 12 15 16

  [加深练*的难度,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公约数、公倍数的学*奠定基础]

  4、游戏,学号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临*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安排此游戏在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P16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2)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69页《稍复杂的方程(二)》。主要从“教材”、“学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村单元第二节中的第7课时。在这一课时之前,学生已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并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面知识的进步深化,也是列方程,解方程内容的深化,是本单元的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洽。

  2、重点:学会解形如ax+bc=d的方程。

  难点:理清题意,分析数据,找出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

  教师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过程。这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启发式”教学为主,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等形式,因村施教,师生互动,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选择接*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探索。

  三、说学法

  为了学生获得“稍复杂的方程(二)”这部分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计算。真正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知识。

  四、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部分:

  (一)、导入新课。

  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

  (二)、讲授新知。

  师:出示例2挂图,让学生观察,理解图意:水果店有人买水果。梨子2.8元每千克,阿姨买苹果和梨各2千克共用10.4千克,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生:观察了解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知道买苹果和梨各2千克,每千克梨2.8元,共花10.4元,问题是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师生讨论:如果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设每千克苹果x元。那么题中有哪些量是等量关系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板书。

  (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2x+2.8×2=10.4

  (2)(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X+2.8)×2=10.4

  让学生自己解第(1)个方程.把解的过程写在课本上.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第(2)个方程的解法,教师指导。

  师提示:把(2.8+X)看作一个数,两边同时除以2得:2.8+X=5.2,这样学生就可依照例1的解法解方程2.8+X=5.2。

  生:说解题的过程,师板书:

  (2.8+X)×2=10.4

  (2.8+X)×2÷2=10.4÷2

  2.8+X=5.2

  2.8+X-2.8=5.2-2.8

  X=2.4

  让学生自己验算,指名学生到台上板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巩固练*

  这部分安排二方面的内容。(一)解方程,让学生完成课本练*十三第1题。(二)看图列方程解答,让学生完成课本练*十三第2、4题。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首先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出等量。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求解。

  4、验算并写出答语。

  (五)、布置作业。(学生课外完成)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题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提问: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2)两块半月饼,*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教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学生按照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 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 ;用乘法计算。)

  (2)第二个算式呢?(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 ,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跟第二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 ,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教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做完后要问学生是怎样应用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来填写除法算式的得数的?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教师出示例1:把 米铁丝*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该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 2。)

  教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 米是几个 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 米*均分成2段。 米是6个 米,实际上是把6个 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教师:把 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 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 米的 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把 米铁丝*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做完后,让学生讨论,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是可行的。第一种方法不可行,因为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教师: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但不是总能得到整数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师:在分数除法中,是不是所有整数都可以作除数?边想边阅读教科书第31页

  上关于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

  教师:为什么结语中除以整数要把0除外?这个法则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小数的除法法则有什么关系?(在除法运算中0不能作除数,这一点相同;在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运算中要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4.做教科书第31页中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产生错误的情况。集体订正

  时,让学生把错误的做法说一说。一般有:

  让学生说一说产生错误的原因。

  (1)把除号改为乘号后,没有把除数相应地改成它的倒数。

  (2)把除数改成它的倒数后,没有把除号改成乘号。

  教师再补充下列练*:

  在○内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

  三、巩固练*

  1.做练*八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醒要按照法则来做题,能够口算的,要用口算。巡视时,要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八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第1行每小题跟第2行相应的题目

  有什么联系?使学生明确每栏的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积,而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得数是乘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

  3.做练*八第3题的第1栏两道小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再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八的第5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后再做题。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数量关系和算法。使学生明确8个鸡蛋重 千克,*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千克,就是把 千克*均分成8份,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些内容是这一单元的基础。复*时,要结合例题把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边想边读,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似值的实际应用,是在学*求*似值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根据实际生活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似值。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似值。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五、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几个部分展开学*:

  互动(一)在具体情况中探究理解进一法取商的*似值

  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1)题

  学*任务: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所求问题:(独立完成)

  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3、算一算,需几个瓶子?

  4、瓶子的个数是整数个,怎样取商的*似值(小组讨论)

  引入进一法:(板书)(结合竖式理解进一法)

  进一法定义: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往个位进一取整数。

  5、举例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法取商的*似值?

  互动(二)在具体情况中探究理解去尾法取商的*似值

  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2)题

  学*任务:

  1、找出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尝试独立列式解答

  2、思考:怎样取商的*似值?(小组讨论)

  引入去尾法: (板书) (结合竖式理解去尾法)

  引入去尾法定义: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舍去尾数取整数。

  3、举例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需要去尾法取商的*似值?

  (三)、目标检测

  1、判断下面各题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说明理由。

  (1)国庆节五(1)班16名同学到世界之窗游玩,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几条船?

  (2)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4张纸可以折几架?

  (3)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买几支?

  2、我最棒,我能解决下面各题。

  (1)中心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课外作业

  六、说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似值方法:

  1、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向个位进一。

  2、去尾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统统舍掉。

  这样的板书设计明了、直观。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4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基本性质》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

  教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

  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

  练*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 );2/3=??( )/186/21=2/( )等这样的题,进行练*。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巩固深化。

  1.(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六、全课小结

  现在让我们看板书,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上眼睛想一想,觉得把内容记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觉得学*是件快乐的是呢?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教材通过例10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来完成计算。在探索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准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因此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2、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

  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1、开课激趣,老师利用“缺8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积极性。如老师出示一个很有趣的数,让学生想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然后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个数乘9得多少?乘18得多少?最后让学生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学生自主学*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观察、归纳、概括、推理、探索和数字想象等过程,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同时,力图让他们体验到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我安排的教学程序:提供材料,开课激趣—自主探索——总结归纳——独立练*。

  (一)开课激趣。

  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数,你有什么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我们把它叫“缺8数”。

  1、用这个数乘9得多少?12345679×9=(用计算器计算)

  2、你能再算一算:12345679×18=

  3、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4、考考你,下面的题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答案吗?

  根据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用计算器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流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发现规律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

  然后老师揭示课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的这种优点探索规律。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1÷11=2÷11=3÷11=4÷11=………

  例10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我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说出你发现的规律,最后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其中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1÷11=0.09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

  hellip;…的循环节18;

  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再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内化规律。

  1、独立完成“做一做”,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4题,并观察这一组算式的规律,写出其他答案,在集体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课堂练*,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3、这样通过大量的感知表象的融合,学生的感性认识旧会产生一个飞跃,借助于数学语言,便能总结归纳出规律。并能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

  (四)总结归纳

  让学生谈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学生应该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6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见课本第87—88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B.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以及合作交流过程中认识可能性的大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体会用数据表示可能性的简洁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教具、学具准备

  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黑白棋子若干

  五、教法、学法:

  (1)引导发现法

  (2)分组讨论法

  (3)游戏和抢答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乒乓球队员精彩图片,树立向他们学*、为国争光的目标,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突然问乒乓球比赛时,怎样决定谁先发球的?学生有可能不会答,老师告知乒乓球比赛猜球决定谁先发球。并问,这样做公*吗?(公*,因为,球在左手和右手共有两种可能性,左手和右手的可能性相等。)

  2、摸球游戏(复*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

  (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纸盒,纸盒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本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3、机智问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学们,请看第一个盒子,能摸到白球吗?”生:不能。“那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师,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没有!”好,我们就用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边写下0)。那么,第二个盒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用1表示,有的学生说用2表示,因为里面有2个白球,我让他们进行简短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用1表示一定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边写下1)。

  4、感知数据,体验生活中的0和1: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0或1表示呢?这里,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母鸡下蛋的可能性为0,有的学这节数学课真有趣的可能性为1……

  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说,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把数数回归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

  有了前两个盒子作铺垫,第三个盒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紧接着,我把问题抛向学生“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第四、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让他们自己去先思考,再讨论,再汇报。最好,学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8表示的是盒子里共有8个球,共有八种可能的结果,这里的1是4号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同样,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给出0和1作铺垫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学*方法,从而得出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重点)

  5、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让学生小组做课后的“做一做”摸球游戏,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再次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然后,让学生解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而有的小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让学生认识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让学生明白摸球的次数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标准概率,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6、接下来练*题的设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对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作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7、最后通过听要求给纸盒里增减球来进一步体会可能行的相关知识,搭建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台。

  七、板书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一定能可能性是1

  不可能可能性是0

  1黄1白黄球1/2

  白球1/2

  1黄7白黄球1/8

  白球7/8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7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运用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 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 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互补。

  三、分层练*,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初步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及*行四边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行四边的面积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的,把*行四边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行四边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行四边的面积。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辨证观念,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逻辑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以后学*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行四边行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行四边时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和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情感和态度:经历猜测,实验验证,作出结论的过程,增强肯于动脑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因为计算物体的面积在曰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的重点是*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运用迁移的思想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集中注意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2)情境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制作、演示*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规律。

  (4)渗透迁移的思想,把新知转化成旧知解决。

  三、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启发学生探索规律;注重对公式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探求;让学生在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猜想等一环扣一环的情境中,学会观察,学会表述,学会思维。

  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唤起感知

  课件显示(方格纸上的*行四边形) 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其有哪些特征?谁能利用三角板作出*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行四边形上作高,并强调直角三角板的一条边与底边重合,另一条通过顶点向底边作垂线。为新课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实验操作,引导探究

  1:观察数格,提出猜想

  课件显示(P42的图形)谁能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强调*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不满格的,该怎么数?通过剪拼,渗透转化的思想,为后面把*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作铺垫。那么谁来数一数长方形的面积,并比较长方形的长与*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与*行四边形的高,启发学生说出底和长,高和宽分别相等,两者的面积也相等。如果不用数格,如果*行四边形的面积很大你能有更好的方法求出*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提出猜想)

  2: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行四边形都能用数格得到的,因此我们利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索,把*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把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行四边形进行剪拼:

  (1)先沿着*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2)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3)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4)让学生把自已沿着高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按以上步骤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课件显示(*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并在让学生在剪拼成的长方形边上放一个原来的*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结合自已转化的图形仔细观察、比较。

  (1)这个由*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2)这个长方形的长与*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转化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

  (4)让学生明确:任意一个*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沟通关系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以上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按“提出猜想(设疑激趣)——验证猜想(转化探索)——推导公式(分析应用)的过程,遵循了直观——抽象——应用的教学原则,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尝试,激发了其学*的积极性。)

  (5)教学用字母表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板书:s=a×h,告知s和h读音,并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乘号可以记作“· ”,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练*题的 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教学课本第44页例题。

  指导读题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什么立式?得数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2、完成第44页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独立练*,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后,让学生看书,质疑问难,及时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多层练*,内化新知。

  为了适应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需要,这节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1)基础练*。完成练*九的第1、2、3题。(第1题,巩固新学的面积计算公式,三题底与高数值不同,图形中高的位置各不相同,让学生明确底与高必须一一对应。第3题,要求学生会根据底来找高,或根据高来找底,并能正确作高,与引入复*相互应,使整堂课前后呼应,连贯一致)

  (2)联系实际,补充练*。

  (3)动手操作,发展练*:练*十七的第10题。

  (这样的练*,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渗透变与不变、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思想。这样,针对性强,形式多样,难度适中的阶梯练*,使学生的学*由“理解”上升为“掌握”,难度适中的阶梯练*)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教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学*的内容,目的是强化重点,形成认知结构。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本节课的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很显然,这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材编写的特征: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以*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等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转化问题的理解,主要找出*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行四边形。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行四边形课件,学生准备任意大小的*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剪刀。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法的体现:(1)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引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2)在探究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熟悉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新知;联系生活经验,构建新知;小组合作交流,扩展新知;创新活动设计,超越新知。

  (二)说学法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和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学以致用”是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学*数学的终结所在。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和可学,我们还应注重将数学知识提升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教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 复* 我们前面学*了很多的*面图形,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大家认识一下。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并回答那些图形的面积会计算。

  2以校园风景图为引入,绿色文明指示牌为的图形为疑问,说说他们的面积,猜想,设疑。引发兴趣。这样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新知的心理准备DD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操作探索,推导公式

  1、数方格法求面积(课件出示) 数完后,问问学生结果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掌握用数来计算*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初步感知到了*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它的底和高有关系,并得知*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转换法

  教师启发谈话,如果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常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方便吗?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我们已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知,求出*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拿出剪好的*行四边形,每四人一组,想一想,动一动,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个*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若干分种,教师要注意巡视,可选择做得对的小组派一名学生给全班演示,说说你们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重点的演示和完善的叙述*移(可能学生说得不准确)。

  3、归纳:

  提问:这个*行四边形转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的面积有变化没有?拼成的这个长方形与*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怎样表示?S=ab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这样做完全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实际应用:

  1.计算停车场的面积。

  2.变式练*。

  3.拓展练*。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盘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S=ah

  课后反思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对学生的学*,必须赋予“真实性”的学*任务。这种“真实性”的学*任务可以驱动学生迅速产生学*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本课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以校园风景图为引入,绿色文明指示牌为的图形为疑问,说说他们的面积,猜想,设疑。引发兴趣。这样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新知的心理准备DD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探索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没有任何帮助,但正是这种没有铺垫的教学,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得到了体现,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再像前述教学整齐划一,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过程充满了生命活力。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成长并不需要教师“迫不及待”的帮助,他们需要经历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正确与错误的考验,他们需要的是探索的时空、交流的机会和心理安全的、富有激励性的学*氛围,这些才是学生需要的帮助。

  在操作探索,推导公式中。先启发谈话,猜测*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拿出剪好的*行四边形,每四人一组,想一想,动一动,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个*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若干分种,教师要注意巡视,选择做得对的小组派一名学生给全班演示,说说你们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重点的演示和完善的叙述*移(可能学生说得不准确)。这样让学生凭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互评”的渐进过程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在“亲历”和“体验”中初步感悟计算*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样设计,让学生经历从特殊问题到一般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数学学*做到重点突破,为后面进一步学*面积公式作好铺垫。当然,在这个环节中不管是操作还是汇报,感觉还不够到位。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第五课时内容。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骑车”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2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

  4、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③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制定为: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

  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

  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三、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用手势理解关键词、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质疑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自主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述能力。

  四、教学流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一)复*旧知,导入新课(二)模拟情景,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四)反思学法,总结升华第一个环节,首先出示3道复*题

  1.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一辆小汽车4小时行320千米,每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3.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行320千米要多少小时?

  分别让学生列式并写出三个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所熟悉行程问题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新知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旧知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1 .出示教材第79页例5。

  引导学生读题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50m,小云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00m。问题:两人何时相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2.你知道“相向而行”“何时”“相遇”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相向而行”就是面对面走来;“何时”就是什么时候;“相遇”就是碰到。

  【设计意图: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进一步理解题意】

  3.活动:学生用手势模拟两人骑车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手势比划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

  4、画线段图,教师讲解线段图:

  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设计意图:画线段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题题意,并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 5、质疑:现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骑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

  引导学生汇报:都不能求出,因为他们行驶的时间不知道。再思考:他们两个行驶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后会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所以相遇时行驶的时间应该也是一样的,可以把他们行驶的时间都设为x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设哪一个量为x】 6、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列方程解答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见板书设计):引导小结: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总路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7、对比两种不同的解法,评价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互相合作与交流,并获得成功的乐趣,理解课堂质疑的必要性,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第三环节

  1、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让学生巩固新知,从而达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2、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体现在求相

  遇时间问题上,还可以求速度】

  第四环节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这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又是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知识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总路程六、教学反思这节课反思如下:

  1、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对相向而行掌握的很好,是因为课前复*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比较到位,使知识形成明显的链接。

  2、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有足够时间理解题意,因此列方程解决此类行程问题中学生很好找出等量关系式,突出了难点

  3、通过练*可以感觉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很好,不足之处感觉最后拓展练*中个别学生解方程过程有点困难,这个问题准备个别辅导。

  让学生学会求知,永远是我数学课堂的追求!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永远是我作为教师的人生目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38-139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3.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处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师:这几天我们在数学王国中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要是交好这位朋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那里的天气特别炎热,他们走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大家猜猜这时候他们最想吃什么?

  生:西瓜。

  师:对了,沙和尚好不容易弄到了一个大西瓜,问师傅怎么分,师傅说:“咱们师徒四人,每人吃这个西瓜的1/4吧!”(配音)猪八戒一听,急得够呛,赶紧嚷到:“不够,不够,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8!”

  (配音)站在一旁的孙悟空听了偷偷地笑了。

  同学们大家猜猜孙悟空为什么在那偷偷地笑呢?

  生:因为孙悟空认为西瓜的1/4比它的1/8大。

  师:到底孙悟空对不对呢?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明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出示课题)

  2.分析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谁想说些什么?

  [评析:这样导课,既激起了学生学*新课的兴趣,又为新旧知识找到了衔接点,为下一步学*新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分类整理 师出示一组分数(课件出示)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们说,要比较分数的大小至少需要两个分数。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能)怎样分类比较合适呢?

  生讨论后回答,师课件出示分类情况

  分母相同的分数 分子相同的分数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

  [评析: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把这一组分数进行分类。这样教学,真实再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分类整理的方法。]

  三、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指第一类分数)这类分数的共同特点是分母相同,不同点是什么呢?

  生:分子大小不同。(多媒体分别闪动每组分数的分子、分母)

  师:分母相同,分子大小不同,分数的大小可能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两组分数进行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生1:我以1/5和1/5为例,把5块饼*均分成2份,1份用1/5表示,2份用2/5表示,2份要1份多,所以1/5 < 2/5;因此,我的观点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2:我也同意他的观点。但我是这样想的, 是把单位"1"*均分成3份,1/3表示1份这样的数,而 2/3是表示2份这样的数,所以1/3<2/3 .

  生3:我是这样想的, 1/4是1个1/4 , 2/4是2个1/4 ,2个 要比1个 多,所以 1/4〈2/4 。因此我也同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4:我是这样想的, 1/3转化成小数是0.33??, 2/3转化成小数是0.66??,所以1/3〈2/3。我也同意他们的观点。

  生5:我是这样想的,1/3 和2/3 的分母都是"3", 1/3的分子是"1",不到"3"的一半,2/3 的分子是"2",超过了"3"的一半,所以1/3<2/3。

  生6:还可以先把每个分数用圆表示出来,再比较就明显了。(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闪动涂色部分)

  师:以上这些方法,都证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答师出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生齐读)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找出两个分数的异同点,再通过讨论,从多角度明确了分母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这样,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充分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2.分子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指第二类分数)这一类分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每组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大小不同。(多媒体分别闪动每组分数的分子、分母)

  师:这类分数的大小可能与谁有关呢?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再讨论一下。

  生讨论后形成两种观点

  甲方: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

  乙方: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师引导生辩论

  甲方发言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比较大;那么分子相同的分数,当然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

  乙方发言人l:甲方同学只是一种表面"推理",并不能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乙方发言人2:我们以1/2和1/3为例:把单位1"*均分成2份取一份用1/2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3份取一份用1/3表示,*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甲方发言人:乙方的证明只是貌似正确,一种方法并不能证明他的观点正确。

  乙方发言人: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对方同学来回答:在你过生日时,买来一块生日蛋糕,两人来吃每人吃的多,还是3人来吃每人吃的多?

  甲方发言人:当然是2个人吃,每人吃的多(同学们都笑了),你说的有点道理。

  乙方发言人1:我方同学说的不仅有道理,而且完全正确。1/2化成小数是0.5,

  而1/3 化成小数是033??。

  乙方发言人2:还可以画圆来说明。(多媒体出示如下画面,并闪动涂色部分)师:甲方还有发言的吗?(没有)现在你们]同意哪种观点?

  师出示: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发比较大。(生齐读)

  [评析:"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巧妙地先让学生对结论在行猜测,然后展开辩论,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

  3.分子和分母都不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指第三类分数中的5/8 和7/9 )谁能想出办法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生1:如果能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数,再比较大小就好了。

  生2:如果能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也行。

  生3:也可以转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生4:转化成小数太麻烦了。 (师用多媒体画线段图的方法演示比较的过程)(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这些想法和方法都很好。在分数中,这一类分数不只这一组,还有很多,比较的方法也很多,以后的章节还要专门研究。

  [评析:把"分子和分母都不同分数大小的比较在本节课进行渗透教学,是教师的一个大胆尝试,这样一是维护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找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实际运用,深化新知

  师:现在谁能利用这节课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下,孙悟空笑的对不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看来,对数学知识的学*必须认真、扎实,不能一知半解,否则会闹出像猪八戒那样的笑话来。

  [评析:这样设计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确了"谁笑的聪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待科学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关于大纲对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求。

  大纲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践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关于本课知识在整个学段,在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学*梯形的面积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关于教材的编排意图:

  (1)本课教学的知识点是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本课知识在编排时是按照知识的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有序编排的。第九册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直线和线段、角和垂线、*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了梯形的概念、特征及*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之后进行的,尤其是在学*过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已学过的图形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这为本课学*求梯形面积的思想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放手指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在掌握运用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4.关于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有关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教育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要认真学好这些知识,以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初步懂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5.关于教学重点:掌握和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6.关于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教学指导思想及教法、学法设计: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改意图

  1.充分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数学学*过程变为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数学教学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下亲自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想一想、看一看,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动耳,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数学心理素质,加深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效率。

  3.充分体现练好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练好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时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考策略,对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提高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法、学法设计

  1.运用电教、实物演示、操作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利用投影仪显示图形的合并、分化过程,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再将一个*行四边形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剪拼图形的实践活动中感知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巧妙地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

  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拼图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发现“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身于数学规律的探索之中。

  3.运用迁移规律学*数学新知。

  *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识是学*本课的知识基础,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两个基础知识以及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新知识的能力,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4.运用尝试教学法。

  ①在探索梯形面积公式时,进行尝试;

  ②学*例

  3进行尝试。

  5.运用化归的思维方法学*本课知识。

  化归法就是将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转化,归结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先把梯形的面积转化为求*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计算*行四边形面积时,又把*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转化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和梯形的高,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分化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6.讲练结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在新授过程中依*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探索规律;揭示公式之后,立即学*例3巩固新知;在巩固练*中,设计有坡度的题目检测学生的学*情况,当堂完成,及时反馈,培养学生正确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及若干制好的图片,铅笔刀、粉笔。学生自制若干梯形图片、一个*行四边形图片、一个一*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剪刀一把。

  三、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设计,本课按以下几个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一)复*铺垫,准备迁移。(约3分钟)

  首先投影出示一组*行四边形图形,并复**行四边形公式,板书:*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然后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图形,并复*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再投影出示一组包括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各种梯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怎样判断它们是梯形,指出它们的底和高。这一过程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准备工作。

  (二)游戏导入,激趣引新。(约4分钟)

  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若干梯形纸片拼图,并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图形在投影中显示,如图:

  (岗亭)(轮船)(台灯)(飞机)

  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分别在图中的各种梯形中“铺”方格,提问能否很快准确数出究竟有多少个1*方厘米的小方格。

  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提问:“能不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此时,教师用彩笔将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圈起来,学生定会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启发,积极动手拼图。这一过程可以较好地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

  (三)操作思考,探索规律。(约12分钟)

  第一步: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动手操作,将游戏拼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

  第二步:将学生操作过程反映在投影上,观察双片投影演示:先显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再抽移转动图片,拼成一个*行四边形。然后出示思考题。

  ①原来是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及高有什么关系?

  提问板书:*行四边形的底=梯形上底+梯形下底

  *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③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提问后板书:梯形的面积=*行四边形的面积÷2

  第三步是学生再观察教师将一个*行四边形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带的*行四边形也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思考:

  ①把*行四边形剪开后得到什么图形?

  ②剪出的梯形上底、下底、高与*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③剪出的一个梯形面积与*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第四步是判断推理、得出规律。提问根据板书和操作,你认为梯形面积怎么求:

  根据提问板书:

  梯形面积=*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行四边形)=(上底+下底)×高÷2(梯形)

  第五步是将梯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加以对比,强调“÷2”的道理。

  第六步是看书进一步验证自己推导公式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这一过程通过“拼”和“剪”的两个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适时进行转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看、听、动、思等活动充分感知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公式中“上底+下底”和“÷2”的理解。

  (四)学*例题,运用规律。(约5分钟)

  先提问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同时告诉学生梯形面积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学好它,为祖国建设服务,然后出示例3,读题后教师用铅笔刀垂直切下一支粉笔,告诉学生小刀切后出现的图形叫做“横截面”,最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计算后看书对照。

  这一过程是教育学生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再让学生尝试运用公式进行解题,理解并运用公式。

  (五)及时练*,反馈巩固。(设计课堂检测,约8分钟)

  第一题是基本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8米,高是6米,面积是*方米。让学生对照条件将数字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第2题指出拼图游戏中的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的长度,口头列式求它的面积,这样照应开头。

  第3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变式的梯形进行口头列式求出面积。

  第4题是课本第71页第3题,看图中堤坝中的数字进行列式解答。

  第5题是选择填空(如下图)。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地找出图中的上底、下底和高,求出面积。

  题目是:正确的求积算式①(15+8)×4÷2

  是()②(15+8)×10÷2

  ③(4+10)×15÷2

  ④(4+10)×8÷2

  第6题是设计一条发展智能的提高题给学生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是:将三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连接横放,后锯掉两边正方形的一个角,形成一个梯形(如图),求梯形的面积。

  这一过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前面1、2、3题是口头回答,第4题完整解答,第5题进行讨论解答,第6题是智能发展题,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

  (六)完成课堂作业,进行课堂总结。(约8分钟)

  课堂作业是练*二十第1题三条题目,课后完成练*二十第2题。

  课堂总结提问: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过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进行课内作业,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娇正。课堂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进一步理解公式中“除以2”的道理。

  附: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三角形面积=底×高÷2*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梯形面积=*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40页-41页)的教学内容,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上有较大差异。

  4、我在*时的教学中一直都很注意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转化这种学*方法在教学小数乘法的时候我就已经强调过了。

  四、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学**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或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以上各因素,这节课我主要是利用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学*方法的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的解题策略,即我们所说的“转化”的学*方法,通过学法的迁移以及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六、教学程序

  本课的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要理解这一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我准备设计如下环节:

  1、为了促进学法的迁移,我先让大家回忆一下,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回忆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一课时内容)是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来计算的方法,也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的。学生回答后板书21.6÷1.8,首先让学生比较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计算它的方法?

  反馈学生的讨论,明确转化原理,要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在相互辩论中明确转化的原理。也由此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议一议”,21.6÷1.8,并讲出小数点移位的方法和理由。(板书:位移方法)

  ②.学生做“试一试”,(指名板演)

  8÷2.5 (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

  91.2÷3.8 (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

  0.36÷1.2 (被除数仍是小数)

  先各自说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然后比较这三道题的不同,注意强调: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后再除。

  ③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道题,找出计算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在得出计算方法后,注意强调: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3、专项训练,增强“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A、被除数仍是小数;B、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C、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板书这三种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练一练”第3题的前3题: 3.42÷4.5 9.6÷0.6 264÷6.6

  4、总结移位方法并练*:

  ①.竖式移位练*。练*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新点上的小数点写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练一练” 第3题的后3题。)

  ②.横式移位练*。练*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1划、2移、3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做,集体订正时说做题思路。

  5、巩固练*:“练一练”

  第2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解答。

  第4题:先让学生弄清题意中的信息,再计算。(提示学生用计算器验算)

  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4

  一、教材说明

  众数是在学生学*了统计初步知识和*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它在统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二、学情分析

  众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前面几年的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的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能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和统计图、表的观察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这些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课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体会*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别。

  3、认识众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统计知识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体会*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别。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并且结合本校的科研课题,更好的体现生命化课堂的特点,提高学生有效的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理解众数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师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课题进行进一步说明。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在生命化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惯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认识众数

  首先让学生看两则公司的招聘广告(出示),然后引出一个人想应聘,但不知该选择哪一家?让学生分组讨论一起来帮帮他。从而激起学生的学*热情,在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的同时,教师出示两份公司员工工资表,(出示)再让学生们帮忙选择?并谈谈理由?我想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试着用*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来找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板书(*均数——整体水*;中位数——一般水*)教师适时鼓励并引出课题——众数(集中情况)

  第二环节:依据情境,理解众数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两个小环节完成,先是出例1(出示)让学生试着来选择合适的身高,让学生对*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统计量再次进行讨论,然后得出众数的选择——整齐美观。

  为说明一组数据中众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设计了“找众数”环节:(出示)选择了两班同学英语听写竞赛的成绩,其中第一组是有两个众数的,第二组是没有众数的。这样学生对众数就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了。

  【第三环节:在分析比较中体验,应用众数

  1、分析三个统计量的特点。

  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统计量?

  (1)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学*成绩,应该选取。

  A.*均数B.中位数c.众数

  (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应该选。

  A.*均数B.中位数c.众数

  (3)要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A.*均数B.中位数c.众数

  2.123页,做一做。通过对五年一班同学视力统计表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解答在生活中应用众数。

  第四环节:回归生活,体验应用

  出示生活中的数学,有关均码的介绍,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五环节: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谈谈这堂课的收获,加深整堂课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众数

  众数(集中情况)

  *均数(整体情况)

  中位数(一般情况)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方程知识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小学生的认知水*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衡→不*衡→新的*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

  2.教材简析:

  《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本节课的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的情境。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的学*创设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4.练*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5.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最高层次。

  三、说学法:

  新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方位概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位置也有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我借助本节课中学*环境的.改变,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引出本节内容—位置。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我让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在学生知道如何*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做好组织、引导与合作者上。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他们的学*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

  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状的盒子?(师可控制一下时间。)开始完成你们的作品吧!(小组合作。)

  生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找两个小组介绍,引导学生发言,你们商量了吗?(生说,师将其用到的形状贴在黑板上。)

  二、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1.“画”面。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师取盒子。)

  这是老师最喜欢的盒子,你也拿一个你喜欢的盒子给老师看看(师边摸其中的一个面边说),请你也摸摸你拿的物体的一个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呢?你来想个好办法。

  (学生回答:画的方法,在沙滩上盖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师可引导: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你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吧!

  生操作,师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戏。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

  认识图形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师出示一张作品,问:猜猜看,这个图形是从什么形状上画下来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3)出示三棱柱。

  师简介三棱柱,并按照刚才的方法从三棱柱上画下一个图形(在展示台上画)展示。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4)小结。

  师:这

  (师拿图形,生说,师贴。)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的图形都是**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面图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此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出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的学*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的内心的体验来学*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由体出面。】

  2.“找”面。

  师: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些图形。不信,咱们找找看。从你的桌子上拿一个长方体,看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长方形。

  (指名演示,边摸边说从什么形状上找到的什么图形。)

  拓展:聪明的小朋友,看你还能不能从桌子上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上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又提出拓展性的问题,“那你们能不能从桌子上的`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意在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扶后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引导学生说),揭下长方体并同时板书长方形(边说边揭)……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生回答,师板书。)

  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也可以试试边想边用手指画一画。(给学生留出想的时间。)

  三、练*。

  1.“说”面

  (1)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把它们搜集一下。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制成课件,在道路上滚动出标志,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进行搜集,师在课前将标志中的数学问题分别做成可闪动状,当学生说到时,可方便大家辨认。)

  (2)讨论、交流。

  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面图形?”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2.找名字(第36页:连一连)。

  师: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的本领帮忙找一找吧!

  独立练*,同桌互查。

  3.猜谜语。

  师:我们今天请来的三个朋友看到了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有信心猜出来吗?

  认识图形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演示课件:出示三个朋友,可出声,出示谜语,点击谜语会变大。淘气:先看我的谜语。)

  指名扮演“淘气”、“笑笑”、“机灵狗”,给大家读谜语。

  指名说答案,老师画连线。

  4.涂颜色。

  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略)

  五、布置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今天认识的图形。

  课后反思

  1.这节课设计的“摸”面、“画”面、“找”面和“说”面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面”由“体”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教师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本节课缺少让学生表述的机会。如: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试找今天认识的四个图形,并且到讲台上展示摸给大家看,学生虽兴趣很高,但反思后发现此处只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摸,如果能够让学生边说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边摸着展示给大家看,效果会好一些,孩子既有了表述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说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结合本节课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有如下认识:

  1、创造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2、为学生提供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推理、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多方位、多元化评价学生。

  二、说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三、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1页主题图及第62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63页练*十四第2题、第3题、第5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发新书的情境图,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小精灵的提示语显示出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相互交流,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理念。这样编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本单元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着重解决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算法。

  四、说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应用阶段,我还采用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因为计算常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发新书这一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口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练*环节请学生帮忙摆筷子,参与开火车游戏,帮助家人买衣服,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五、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借助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和算法)、数一数(数书)、说一说(说算理与算法)、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反思……

  一、说教材《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材是以文具店的情境图导入,但我认为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很少具有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的相关生活经验,所以对于文具店这一情境并不熟悉,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进行发现学*、探究学*的兴趣。

  于是,我根据小朋友非常喜欢跟大人逛超市的心理,让学生跟随老师的镜头一起逛本地的大型超市——同心超市,创设情境导入,并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路,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或实物图片,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分类摆放物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难点在于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分类。

  二、说教法、学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分数。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时都喜欢做什么呀?”小手举个不停,“去公园”,“看动画片”、“逛超市”……一个个稚嫩的回答从孩子们口中急切地蹦出来。

  “老师也喜欢逛超市,今天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逛超市,好吗?”接着播放同心超市的录象画面,本来坐得很端正的孩子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观看着,交流着,我微笑地看着他们,享受他们体验、交流的快乐。

  观看完后,我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洗洁净是怎么摆放的?这样摆放你觉得怎么样?”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看到的及感受到的和大家进行交流。最后我揭示课题: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方便找寻,就要把它们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怎样把物品分类。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类方法

  1、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体验到生活中需要分类,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一个房间里到处凌乱不堪的物品,有衣服、文具、杯子、玩具等)

  教师简单介绍课件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房间的物品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派代表上展示台操作课件,进行分类整理。随着学生的操作,房间里各类凌乱的.物品都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紧接着教师提出疑问:“你对这样的整理结果满意吗?”马上有眼尖的学生发现衣物混在一起,还可以进行细分,上衣与裤子应该分开摆放。

  2、实验操作。(细分)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五组物品:铅笔、玩具、茶杯、衣服、鞋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实物的第一次分类。小组讨论热烈进行着,学生与同伴们交流着,操作着,对同一类物品进行第一次试分类。

  分好后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投影台展示自己组整理分类的结果以及分类的方法,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价。

  师:你觉得他们组分的怎么样,为什么?

  (2)师:桌面上的物品经过小朋友们灵巧的双手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寻找,真不错!请大家再想一想,你们手上的东西除了可以像现在这样分,还可以怎么分呢?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动手开始进行第二次不同标准的分类。

  在讨论中,每组学生多找到了好几种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讨论越来越热烈,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都为自己能不断有心得发现而兴高采烈,兴奋不己。

  接下来,教师还是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互评价。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探究的兴趣。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介。

  3、教师小结:看,刚才又脏又乱的房间现在变的多整洁多美观啊!主人回来一定会感谢你的,为自己感到骄傲吧!希望你们以后可不要像房间主人一样,要做一个爱干净、会整理的能干的好孩子哦!

  (三)实践应用,延伸知识

  师:同心超市的果蔬专柜里又进了一批新鲜蔬菜和水果,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摆放,好吗?

  展示模拟货架,每个小组分发一袋蔬菜、水果图片,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手中的图片进行分类摆放,贴到对应的货架里,最后同学间互相评价,活动结束。

  我说课的内容是京版教材第一册第九单元的学看钟表,由于水*有限,在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指导思想我依据以下两点:

  1、建构主义观强调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自身感悟和探究;

  2、《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应该选择现实生活素材进行教学;

  根据以上的具体要求,本次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已有认知和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和动手实践认识钟表,通过对比观察会看钟表的整时和半时,感悟钟表指针指向的道理,体会钟表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学看钟表》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也是小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时间的知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首先认识钟面,通过观察知道钟面上有112个数字,是怎样排列的;认识时针和分针。其次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时刻的方法,能正确读出这样的时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把数学知识的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向学生进行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有许多关于时间的信息: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吃饭、休息的时间、况且大多数孩子在家庭、幼儿园已经了解了一些看钟表的'方法,应该说许多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知识经验。在上课前我也做了一些调查:

  1、首先我找几名学生做了课前访谈,我拿着钟表分别问了整时和半时,有80%的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整时,但只有40%的学生能正确的说出半时,当我在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时,也仅有一两个学生能准确的说清楚认识钟表的方法。

  2、我在班中做了调查问卷。

  【说课稿】

  在解构——建构过程中认识百数表

  《百数表》这个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刚刚认识百以内数的组成,会读、会写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刚刚认识数时所认识的数是“独立的”,而对数之间关联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百数表正是这样的好材料,因此想充分挖掘百数表中的规律,引导孩子感受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因此在认识百数表时必须经历一个给百数表解构的过程。同时,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数朋友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数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整体的认识,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一、在解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

  (一)解构百数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由于百数表有顺序的把数展示出来,数在排列的过程中就呈现出很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呈现又是很多规律交叉进行,不利于学生观察与发现,因此在教学中以按顺序出现数队伍的方式解构百数表:横行、竖行、斜行,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每一队中的数朋友,发现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变化是与数所在的位置有关系,位置排列的有规律,数的排列也有规律。通过探寻为什么从而深化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的认识,感受数的神奇。

  (二)解构百数表,深入认识数

  没有点的深入就没有面的提高,没有对百以内个别数的深入认识就没有对百以内数的整体认识的提高。通过对个别数的深入研究,把握相同的质,帮助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新的认识。由于不同的数在表中都有各自的位置,因此从位置入手来研究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本节课中给“35”找家时,提供了百数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实际上就为学生提供了坐标轴,让学生根据数的意义去找位置,渗透了坐标的思想,深化了对数的认识。

  (三)解构百数表,深度把握概念

  100个数聚集在一起,有很多数具有相同的特性,出现了相应的数学概念:单数、双数、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在教学中孩子们对数位、位数等概念非常易混,对单数和双数只是一种浅显的认识,还没有把握其根本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中利用给数照相的环节,通过分类的方式解构百数表,“分类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既是为相应的数学抽象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生概括得很简洁: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他们把握了这些概念的特征。

  解构有分析的意思,解构百数表,目的在于排除干扰,深入对个体的把握,从而深度认识百以内的数。

  二、在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

  百以内的数是数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的系统,因此只解构是不够的,还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去建构,帮助学生对这个小系统乃至大的数系统有整体的把握。

  (一)在找位置的过程中,建构数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数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数系统当中的一员,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而儿童“所知道的的数是孤立的,就像在学会说流利的句子之前所学的生词一样。”这也正是孩子们数感弱的原因。百数表“不仅呈现个别数,而且为说明数在逻辑结构中的联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图形。”2因此本节课通过为数找家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为数找位置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关系的多样,从而培养学生“数之间有关联的意识”,2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指挥数站队的过程中,感受数的无限

  在学生已经构建了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进一步加强整体感知,因此在课的最后,通过指挥数排队把百数表变形为数轴,在数轴上进一步感受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感受两数相差得越多,离得越远,相差越少,离得越*,从而形象化的感知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通过数站队永远站不完来形象的感受数的无限。

  这样对百数表不断地进行解构使得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深入的、不是肤浅的;帮助学生不断地建构,使得他们所认识的百以内的数是结构化的、整合的,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通过解构,深化认识,通过建构,整体把握。

  这节课一直在和数做游戏,课中赋予数人的特性,淘气、可爱、有灵性,同时又需要帮助,以激发学生对数的情感,使学生感受数的可爱、感受百数表的神奇,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上数学课就成了享受。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师:百数表中来了几队数朋友,你知道每一队缺了哪些数?说说为什么?

  师:如果老师请你在百数表里找十位是8的数,你到哪儿去找?

  师:如果老师请你找个位是8的,你到哪儿找?

  师:这些数里都有8,8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

  二、研究与讨论

  (一)引导学生在给数找家的过程中感受数之间是有关系的

  1.根据提供的一行一列为数找家,渗透坐标思想。

  2.区分不同数位的意义。

  师:你看它们都想住在这个格子里,你觉得谁应该住?(学生讨论)

  3.根据百数表中无序排列的数,为数朋友找家,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师:原来的这些数朋友说我们也要出去玩了,这次你还能帮它们找家吗?

  (二)根据数所在的位置猜数

  1.根据位置来猜数,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些数朋友们也出去玩了,你还能为数朋友找家吗?

  这个时候有一个数悄悄地来了。

  师:它找到自己的.家了,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怎么想的?

  2.为照片上的数找家,教给学生方法。

  师:这个时候又回来了一位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想。

  师:这次请一位神奇的摄影师来告诉你们,他正在给百数表照相,正好照到了这个数,它是谁?

  师:这张照片上还有哪些数朋友藏起来了?

  师:为了奖励大家,摄影师说了,我们再照两张,想看看照片吗?

  生:想。

  师:这个照片可与众不同,缺不缺数朋友?快来把这些数朋友找出来。

  (三)通过分类活动,对百以内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升华学生的已有认知

  1.按单双数分类,深化学生对单双数的认识。

  师:这些数朋友说摄像师要给我们照相,我们都回来了。

  出示百数表:

  师:这个时候摄影师说,太多了,你们得变个队形我才能给你们照,你们能帮它们变队形吗?你们只要喊一二变,他们马上就变,准备好了吗?

  生:一二变。

  动画

  师:站成了两队,它们站得有道理吗?什么样的数是单数呢?

  2.按位数分类,明确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的概念。

  师:这时候摄影师说了,1~9出列,100出列,我要分别给你们照一张。

  师:你们明白摄影师的心思吗?摄影师是怎么想的?

  3.从百数表变化成数轴,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无限。

  (1)通过整十数变队形,感受数的无限性以及等距性。

  师:现在有一列数朋友说它们要单独照一张,是谁呢?

  师:因为这条线没完没了,怎么办?用箭头表示:一直排下去吧。

  师:现在我们为这些数都找到家了。你们看,从10到20,从20到30,从30到40,它们之间的距离怎么样?

  生:都一样。

  师:为什么它们之间距离就一样长?

  生:因为他们的十位是1、2、3、4、5、6、7、8的,一个比一个多10。

  师:都多10,所以它们距离就是一样的。那如果是这样的话,请问10前面的这个家是谁的?

  生:0。(课件补充0)

  (2)通过给数找家的游戏,进一步渗透两数的大小以及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

  师:这个时候又跑来了一行数朋友,咱们读读。

  师:你们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师:小于60的数朋友住在哪儿?

  师:这些数朋友的家离60的家一样*吗?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8加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教师身份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同时改变课程学*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的学*方式相应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教材分析:

  《8加几》是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初步经历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和前面学过的9加几相比,这一节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学具的帮助,主要通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小组讨论、合作学*的方式探讨8加几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8加几时,不用像9加几那样进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验证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8加几中是否同样适用,在肯定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多样化算法的同时渗透湊十法择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和参与学*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2、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设计思路:

  1、关于情景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关于小组合作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注意倾听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本节教学内容开始进行大胆尝试。

  3、关于计算方法多样化的问题

  在学生理解看大数分小数,把几湊成十,十加几得十几即 湊十法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

  4、积极引深, 发挥两主 作用

  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探,使双边活动产生共振,和谐发展。

  教学流程:

  一、知识再现,激趣导入

  1、数的组成(对口令游戏)

  2、找朋友:9加几的口算练*。

  二、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1、观察情景(1): 打靶图

  ①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②求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打靶的情景,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

  2、观察情景图(2):划船

  在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①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人在划船?

  ③师:求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8

  在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3、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求一共?都是用加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8加几的方法好不好?(板书课题:8加几)

  三、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探究学*8+5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一个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8+5?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你们组的好方法。(教师巡视)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

  ①1、2、312、13依次数。

  ②从8数到13。

  ③8和5合起来是13。

  ④13可以分成8和5。

  ⑤先数10人,再数3人,10+3=13

  本节课以8+5为突破口,在重点研究8+5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这样, 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学*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在汇报交流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的是凑十法,有的用的是数数法,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1) 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

  教师提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加明朗化,更为突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小结

  师: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知道了,有的同学喜欢用以前学过的凑十法,有的同学喜欢用数数法,有的同学喜欢用10+5=15,15-2=13。这些方法都正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3、迁移练*

  (1)小组先交流解决:4+8,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2)让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得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还知道哪些8加几的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获得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其他的8加几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把8+5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中,使计算方法得以灵活应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四、巩固练*

  1、聪明屋:(课件出示教材89页课堂活动第1题)

  2、智慧山:(看图填算式)

  2、跳木桩比赛

  师: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跳桩比赛,你能帮小白兔跳过木桩吗?

  练*:8+3= 8+4= 8+6= 8+8= 6+8=

  学生计算,帮小兔顺利跳过了木桩。

  整个练*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小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本环节教师将自己评、他人评、评自己、评别人和教师评,学生评结合进来,让学生对自己整节课的表现有一个回顾和反思。

  一、说教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中《有几瓶牛奶》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有几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前面的相关内容有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而本课又同时是为本单元的20以内数进退为加减法及其应用、及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组织摆小棒、数小棒、说一说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通过创设“有几瓶牛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三、说教法说学法

  1、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

  四、说教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模型、计数器模型

  2、学具:小棒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会运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六、说教学设计

  1、进入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开课时以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们知道早上喝什么最有益健康吗?”这样导入可以使学生能够想到牛奶,进而再进一步创设情境,教师接着说:“老师也很喜欢喝牛奶,而且老师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图。导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用教师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出示情境图后,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观察情境图,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由于有第三单元学*加减法的基础,已经基本能够从图中搜集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从图中得到数学信息“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在这里,*惯培养点体现的是搜集信息*惯的培养。接着教师让学生质疑,“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体现质疑问难*惯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有前面学*的基础,能够提出“一共有几瓶牛奶?”这样的加法问题。这时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有几瓶牛奶。并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2、自主探究,学*新知

  为了能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后进学生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设计了简单的复*环节,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求‘一共’就是求什么?”,学生回答“求‘一共’就是求总数。”,进而教师提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的要求,学生在10以内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的学*的基础上列数学算式“9+5=”。为了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解决?”,学生列式“5+9=”。在这里,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只列数学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算法探究,但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直接口算得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9+5=14,这时教师就可以质疑:“你是怎样算的?”但是并不需要学生在这时给出答案,而是组织活动并提出要求“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动手摆小棒,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合作,并试着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的,等会我们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教师提出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算法多样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学*。在这里让学生摆小棒是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算式转化成实物,在学生的'脑中建立表象的加法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同时,为后面的“凑十法”的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学生就用手中的小棒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活动,教师在这个时候巡视班级,加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多种算法的探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

  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到黑板用小棒模型进行演示,边讲边摆小棒,“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清楚地看到计算的过程,并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培养学生的倾听*惯。在汇报中,学生一般都能够首先想到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可能会有学生仿照这种方法“两个两个”的数等等。这样的汇报只要一个,两个就可以了,不用演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但要及时的止住学生类似的想法,以免浪费时间。教师可以说:“这些同学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就是数小棒的方法,谁还有其他的方法?”班级中会有少数学生想到用“凑十法”计算,学生汇报时同样到黑板演示,“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我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1加9等于10,再加上4根小棒就是14根小棒,所以9+5=14。”学生汇报后,教师要进行质疑“你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给9?”学生会回答,“因为9根小棒加上1根小棒就是10根小棒。”这时学生可能用语言解释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帮助,告诉学生凑成10之后,剩下几根小棒再和10相加就是十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凑十法”,并理解“凑十法”的简便之处。然后讲解“这种先将一个加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叫做‘凑十法’。”同时板书。然后教师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凑十法”,规范讲题语言,“我想将9凑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然后组织学生边摆小棒边讲题,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练*和指名汇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说一说的过程理解“凑十法”。

  在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这个算式用“凑十法”还能怎样计算?”学生在这里马上会想到还可以将5凑成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和说一说的活动,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练*、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汇报。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让学生能够用“凑十法”正确的进行计算,同时检验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应用程度。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在这里设计了两个小练*:

  9+3=;7+9=。

  要求:用“凑十法”计算。

  形式:自主探究,全班汇报、交流。

  回到解决问题中,针对算式9+5=,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汇报,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然后教师介绍第三种方法:拨计数器。教师用计数器模型演示,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在计数器上拨5个珠子,满十进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剩下4个珠子,所以9+5=14。此处的教学目的在于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为一年级下册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这部分只需要学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3、巩固练*,解决问题

  练*第一题是“圈一圈,算一算”。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巩固“凑十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师可以先演示第一小题,然后在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反馈,说算法。

  练*第二题是解决问题“一共有几条鱼”。此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先审题,说清楚图的意思,求什么,培养学生的审题*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讲解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4、总结提升。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教师展示本课学生解决的数学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能够从算式中找到相同点“这些算式都是9加几的算式。”此时教师板书副标题,《9加几的进位加法》。之后教师提问“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总结计算方法。

  最后,“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和7的组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新课程《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6和7的分与合"。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6、7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的教材编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创设小兔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7的各种组成。想想做做采用多层练*的游戏形式对6、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二、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或学*用品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小棒、小球、彩旗、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2-5"的组成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6-7"的组成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效果。也降低了学生学*的难度,而且为分散本节课的难点作了铺路搭桥的作用。"7"的组成,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进一步调动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任务。

  (三)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

  希腊普罗塔尔说:"头脑并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说明,只有兴趣,才能把火把点燃;只有兴趣,才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内驱力,也才是参与学*的动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兴趣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四)营造融洽和谐环境,激发创造潜能

  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节课里,我重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赞扬他们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创造欲望。给学生参与学*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言论的时间,让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潜意识的发展。

  三、教学程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磁性黑板、小棒、小球、彩旗等。

  (一)创设情境,复*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老师和你们已经做了"2-5"的分与合的游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

  课件演示:

  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

  学生每答对一题,老师就送一个五星

  新课的开始,设计了一个闯过三关,才能进入数学王国的课件,它形象生动的演示,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多媒体将旧知生动再现,每答对一题就送出一面彩旗,有效的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也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进入第二关)

  1、学*6的分与合(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操作

  师:看!五颜六色的彩旗,谁来数一数一共有几面?(6面),6面彩旗分在两只手里,可以怎么分?

  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分一分,其他用6根棒小棒代替彩旗也分一分,数一数。

  接着就让学生说说这样就表示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6?

  (多媒体同步演示6的分法的图片与分合式。)

  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边分边想,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6的分与合,起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作用。

  (2)唐老鸭博士是让小动物按这样的顺序分的,请小朋友从左往右观察,看这样分好吗?为什么?

  (3)填写课本第32页相应的部分

  学生交流后订正填写,师板书

  这一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有序的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7的分与合

  (1)小组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小兔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做分与合的游戏,并且带来了许多智慧星,看谁表现好,想奖励你们。

  请每两个小朋友分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7个小球,分一分,想一想,7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操作后小组讨论

  汇报,让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分的情况,其他学生评判,并口述7的分合式。

  (2)填写课本第32页相应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我创设小兔和小朋友一起分与合的游戏情境,并奖励他们智慧星,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又通过用小球分一分,数一数,继而说一说、写一写,这样又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表达等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间交流、合作学*的意识。

  (三)多层练*,巩固深化(▲进入第三关)

  1、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把合起来是6的两张卡片用线连一连,再把上面的数合起来是7的红花连起来。

  2、拍手游戏

  创设小鸟衔来一个数的情境,指导学生玩拍手游戏。(师生间拍手,学生间拍手)

  师:×× 生1:×××

  如:6 7

  生:×××× 生2:××××

  3、出示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弄清题意,试着完成,再用数字卡片集体订立。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对6-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学*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学知识。借助多媒体又营造出活跃、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练中有乐,乐而见效。

  4、综合练*

  安排唐老鸭博士和小朋友做"贴数游戏"。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老师进行电脑操作(显示唐老鸭博士出数)学生上台贴数,最后,唐老鸭博士说话了;小朋友们,直棒看来你们都闯过了三关。欢迎你们进入数学王国。

  这个游戏综合4、5、6、7的组合,配以动听的音乐,使小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锤炼思维,既复*旧知识,又为后继学*作了铺垫。最后安排唐老鸭博士的话,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同时我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促使学生思想得到了升华。体现寓出思想教育于数学中。

  四、评价分析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紧紧抓住知识的系统结构,通过逐个突破、及教学媒体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本人水*,在说课和备课的过程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这有待我以后继续努力,不断探索。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 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能正确判断并用完整地 语言表达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的前面有哪些,谁的后面有哪些。

  教学难点:

  体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对有用的数学知识越发感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应多体现学 生的主体性,老师退到讲台后面去,将讲*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的主人, 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只起主导作用,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对新课标的 理解和对教材的解读,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入课题。为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得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更好地生活,我让学生从每天排队的生活经验中去体会前后的作用以及学*前后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新课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首先出现的是孩子们在动物园门口排队的情境,学生很自然得就融入到情境当中。我让他们说一说在排队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目的是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一下思想教育,成为更讲文明的学生。随后通过回答出淘气和笑笑的问题,让学生简单地认识了前后的位置关系,为后面的学*打下基础。第二个情境是森林运动会跑步比赛的情境。这里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将这部分的教学分成了两步。首先是两只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通过观察,说一说两只小动物相比,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学生可能出现表达不完整的情况,这时我充分地信任学生,耐心地做一些引导,之后学生就能很好地表达了。接下来是多只小动物间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孩子通过观察后说出谁的前面有哪些小动物和谁的后面有哪些小动物。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在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能说出问题的答案。之后是本节课的难点,解决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有了前面两个知识点的学*基础,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先自己在小组内交流,同桌之间说一说,之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前后两次与小白兔比较的对象是不同的,所以位置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但之后我并没有让孩子来复述这一知识点,因为虽然是教学难点,但是只需要学生去体会和感受相对位置的相对性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他们能够完整地表达。紧接着就是一个练*,卡丁车比赛。这里我遵守了教材的设计,直接完成书上的联系,但选择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也就是先独立思考,完成之后再全班订正、汇报、交流。完成了书上的练*之后,也是为了体现前后和我们是生活十分贴切,我让学生去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座位的前后位置关系。这里,我也是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在通过充分地交流后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我将这个题目分成了两部分,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道题目来回答,让学生先树立对学*的信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让我比较欣喜的是班上有一个学生竟然选择了两道题进行解答,并且表达地既正确,又完整,令其他学生都佩服不已。

  考虑到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在一节课当中只有十多二十分钟,所以在本节课的结尾我设计了“帮数字排队”和“帮动物排队”这两个有趣的题目,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通过动眼、动脑、动手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本节课是以一则十分有趣的数学故事——龟兔赛跑作为结束的,是为了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故事与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给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的空间,从而更加地喜爱数学。

  我认为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我充分考虑到了低段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整堂课的学*活动是充满童趣和情趣的,学生在趣中误、乐中学,充分享受着学*数学的快乐,从而使这节课回味无穷,使学生对课堂多了些留念。我也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自主学*和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惯。再次回顾这节课,我也有许多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虽然给了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但是给的时间较短,不能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从而成为了课堂上的听众。另外,在教学两只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时,我只出示了相邻的两只动物让学生说一说,其实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主动学*,自己选择任意的两只小动物来说一说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等等。最后,本节课还缺少了一些动手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摆一摆桌上的学具,进而巩固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有许多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希望老师们能给我提出来共同探讨,让我更快地进步。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把10以内数的组成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 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机会与条件。

  而我们第一课时将要学*2—5的分与合。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分”与“合”的关系。教材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把分与合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识“分”的同时也体会“合”。

  首先,把若干物体分成两部分,往往有很多种结果,从无序地分到有序地分,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水*。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分的过程的有序性,发现一个数的不同分法所蕴含的规律,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考。但是,我们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分的要求,把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出来,旨在让学生自由地分。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分实物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四、说教学方法

  说教法:

  1.谈话法:抛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2.讲授法

  说学法:

  1.观察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方法。观察目的明确,比如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观察再思考,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小朋友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放一张拍手的图片)

  (学生热烈鼓掌)

  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样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

  (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导入,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样拍手的呢?

  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分与合)

  在数学的王国里,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下数的分与合。

  让学生能从抽象的思维到具体的动作中体会到这就是分与合。

  二.展开

  1. 教学4的分与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谈话: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它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2)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能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师:4可以分成1和3。小朋友,现在跟老师一起念一遍:4可以分成1和3。)

  (3)提问:动一动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的其它分法。

  (4)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可以根据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来说4的合成。

  请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动手摆一摆。

  请学生上台一边说自己的摆法,一边演示桃子是怎么分的。(教师板书学生说的4的分的式子)

  教学4的分与合,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发现三种不同的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 教学5的分与合

  (1)(张开左手手掌)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 你能把自己竖着的5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想5的分与合。交流后组织反馈: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对能按照一定顺序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给予鼓励。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2)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教学5的分与合,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分”的结果直接说出“合”的答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巩固练*

  课本上的练*。(基础题)

  课外练*。(加深题)

  第1题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掌握2、3的分与合。

  第3题要帮助学生理解每节车厢上的数与车头上的数的关系,然后再填一填。最后再读一读,体会其中的规律。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结的意图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和印象

  六、说板书设计

  4 4 4

  / / /

  3 1 2 2 1 3

  列竖式的板书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知识、直观形象。

  能让学生清楚明了的看到今天所学的内容。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他们*时可喜欢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二)操作活动,认识左右

  1、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小小游戏,进一步认识左右

  (1)动一动:张开你的左手摇一摇,张开你的右手摇一摇;伸出你的左手向左转一圈,伸出你的右手向右转一圈。

  (2)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

  3、摆摆学具,辨别左右

  (1)动手摆:铅笔在最左边;小刀在最右边;文具盒在中间;橡皮在文具盒的左边,铅笔的右边;尺子在小刀的左边,文具盒的右边。

  (2)说一说: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3)打乱学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三)引导观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同桌同学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你发现了什么?

  (2)转动方向,观察左边和右边的事物,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方向改变了,左边右边也改变了。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解决课本60页“找一找”。

  出示挂图:

  师: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玩,可他只记得上楼左拐是小明家,小明住在几号房呢?

  (2)解决“练一练”第3题。

  A、师:停车场的管理员听说你们学会了新知识,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看看是什么吧。

  B、出示挂图: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C、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解决“练一练”第5题。

  A、出示挂图:想一想,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B、小组讨论、交流

  C、到楼梯去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

  D、小结:我们不仅仅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走,在马路上行走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五)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回家后,看一看你们家左右两边分别是谁的家。

  一、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

  《买铅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二)的第一课时。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10以内加减法,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生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商店买铅笔情景。主题图中已经出示了数学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我认为本课的主题图给出的数学问题太直接,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把主题图进行了改进。把主题图中袋鼠提出的数学问题改为“有15支铅笔”这一条件,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根据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教材提供的例题和练*分析,本课应是学*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但我认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应该是相通。只要掌握了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学生就会自然地迁移到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来。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二、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买铅笔:教学目标有三大来源:一是来自学生的学*需求。即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了解学*者的学*风格;二是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生活情景中蕴涵的科学原理,并确定体验目标的要素构成与逻辑关联,怎样引导学生将学*成果运用于生活实际,并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这是教师在制定目标是要重点考虑的。三是来自教材的学*素材。

  从确定教学目标角度而言,教材的价值及其研究重点在于:

  1、提供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

  2、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认识特点的结合点;

  3、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技能,问题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

  依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对目标制定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

  教学目标:

  1、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在合作交流中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4、在小组合作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以及善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聊聊我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正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良好时机。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教材第78页修改后的主题图。(如何修改我在教材分析中已经说过。)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主题图,从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我想,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来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才能充分暴露,主题图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根据问题,列出式子。

  学生经过1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和长时间的培养,已经具备了根据数学问题列出式子的能力。因此学生根据“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这个问题,能很快的列出式子。

  (三)讨论15—9的算法。

  本环节的教学,我安排了4个小环节:

  1、独立思考15-9的算法。

  2、小组交流15-9的算法,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整理板书。

  4、尝试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为什么要安排4个小环节呢?我认为探究性学*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对15-9的理解也就不同,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则,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好好的想一想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有东西好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要求。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教学中,学生探讨算法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探究式思考的价值远远大于遵循某种方法的思考价值。教学中,学生的计算方法各异,教师不急于评价某种方法的优劣,而是让学生介绍清楚各种方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取其精华”,使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成为一个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安排小组交流环节,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想到或掌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因此,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有意识的把学生汇报的算法板书出来,把算理大致相同的算法整理在一起,让学生在听与说、议与思的过程中学会算法,为以后的个体优化奠定基础。

  小组合作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度比较大,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又是一大难题。我认为,小组合作的重点是要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合作学*提出了一些具体明确的学*任务。(见教案)

  (四)巩固算法

  这环节,我安排了3个层面的练*。

  第一层是基本练*。通过本题的练*,使学生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并迁移到十几减8、十几减7等20以内退位减法,使学生明确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是相通。

  第二层是解决问题,延伸算法。计算教学如果只重

  视计算技能的学*,往往比较枯燥。只有把计算教学至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会更感兴趣。同时,利用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使学生感捂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层是摘苹果游戏。

  游戏是底年级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知识,这不正是我们的追求。

  (五)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点认识,请各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最喜欢的水果”的情境是学生学*象形统计图的载体,教材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统计图对数据处理的方便,从而体会到学*这些知识的必要性。

  2、教学目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4)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2篇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刘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不论是课的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参与学*活动的过程,还练*的方式,都给我了较多的启示。

  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刘老师充分挖掘的课本的情景导图,从图中引出本节的数学知识内容,一方面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设计上为后面引出乘法做了充分的铺垫。

  2、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会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读乘法算式。难点是由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的方法。

  那么,在新知识的学*中刘老师不断重复连加的特点,反复让学生数加数的个数,采取逐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情境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突出强调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一是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到底有什么联系?即如何去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初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二是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深入领会乘法的意义——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才能写成加法的简便计算形式,即乘法算式)。

  刘老师一次次在数中提示学生的一个作用是防止学生在书写乘法算式中避免写错乘数,另一个作用就是让学生反复巩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如何得来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微之处讲的非常到位。

  3、整堂课的设计安排比较合理,层次清晰,设计体现学生逐层深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规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出重点知识,教学策略应用相对熟练,很自然的`从加法过渡到乘法,乘法的书写、意义和演练、提升训练,每个衔接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中处理学生的问题及时到位,遇到学生不会的又返回头从加法中寻找,一直围绕着主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数学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4、注重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数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发展其思维?在哪里发展思维?在哪里培养思维能力?课中给了我们很多答案。老师在提问后,比较关注学生的答案,如一个学生答到了3+3还可以写成2×3,老师赶紧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6个3相加学生说可以写成6×3,老师认真问到了:“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可以写成这个样子?”等等。我认为,只有学生将自己对新知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了,才说明他是真正的对所学知识理解透了,否则就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是不知不解。老师对这个细节的重视,也是关注数学学*有效性的愿望之一。

  5、练*上也不断出花样,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反复训练和做题,从小组中的进行比赛演练,活跃气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实际操作练*,动手做一做,从做中学,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算式的意义,练*创新能力。

  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回答错的学生可以多说说为什么,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后再让他说说看,充分发挥开始时反复强调的方法,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掌握本课的内容。

  2、在乘法算式中老师可以举一些相同结果的式子,如3个4相加是3×4=12,而4个3相加是4×3=12,两个意义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对比体会,从而再起强调的本课的重点,了解到两个乘数的意义,或者给出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编一编这个算式代表的意义和问题,反过来考学生。

  3、动手操作更应重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课中教师虽讲明了要求后再做,这是对动手有效性的关注,值得我们去借鉴。但你的要求中唯一缺少就是“摆后想一想怎样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这一数学问题。好像使操作活动显得有些多余,价值有些欠佳。

  4、“相同数连加”这一重要条件在改写成乘法算式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得不够,也就是加法算式到底与乘法算式之间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尚不明确。教师刚好做了一件本末倒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DD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品质。

  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取游戏引入、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想猜”中领悟

  现*时,只要老师抛出“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为本课对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欲望。

  (二)在“交流”中提升

  这节课中,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清信息,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关键的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培养学生进一步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讲清思路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呢?由此引出连线法,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

  (三)在“闯关”中内化

  闯关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对课堂的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猜想并叙理从中内化了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德育渗透与运用新知相结合

  师: “下课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最后一个走,听课老师也不能第一个走。那应该谁先离开呢?真棒!跟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挥挥手说再见吧!这一环节既巩固应用了所学新知,又渗透了文明礼貌的德育教育。

  六、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说教材:

  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教材选取的例题给我们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信息。

  说学情: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会在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说教学理念与教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整堂课的设计分成“创设情景------收集、整理资料------操作实践------拓展深化”四个层次,我以教材为基础,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力求从实际出发,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感,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统计”这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结合本校“播种*惯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所以我设计运用投票表决的活动,来确定最喜欢看的是哪部动画片,从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在经历“动态建构运动”之后,再让他们独立观察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画面上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数据,进行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说说统计作用。一方面巩固刚刚建构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间接思维” 训练,既锤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统计红、黄、蓝苹果个数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方格表示2人,那么1人可以用半格来表示,为后续学*打下能力基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认识了统计及其作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

  3、在问题中学数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感受到,要解决老师提的问题必须调查统计,在调查统计后,学会思考,能根据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和体验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结合“*惯责任树”,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

  一、教材分析

  等边三角形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判定定理的推理证明和初步应用。是学生学*了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后学*的,本课学*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

  能力目标:

  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重点:

  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证明。

  难点:

  (1)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和证明。

  二、教法指导

  根据“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理念。我确定本课的教法为:探究发现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获得知识。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让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而本课的学法指导是让学生在“观察——发现——论证——归纳”的学*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交流合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为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实物图片,在众多图形中认识等腰三角形,辨认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揭示课题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从实物抽象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几何图形,并用课件展示图形。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问题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根据定义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度量三角形内角的角度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

  问题3我们从边、角两方面描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那么我们要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从边、角如何判定?(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然后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4你认为有一个角等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请把你的证明思路和同伴交流。(提出问题后,再次让学生合作交流,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2,有一个角是60度,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应用新知巩固提高1。例题解析;课外兴趣小组

  (1)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猜想结论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推理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练*(然后我又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练*题

  第一部分设计了两道有关等边三角形推理的练*。目的是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沪教版新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5-66页的《角与直角》,它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第一课。在之后的课中学生还要逐步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进一步研究几何的工具性内容,因此安排在第一课进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累计角与直角的认知经验,为之后的几何学*打下基础。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几何中角的概念。这里对角的描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是建立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的,没有给角下数学定义,数学中角的定义要在以后的学段才出现,而教材安排的这一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对于角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外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接触观察寻找生活中的角,然后在此基础上认识直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节课不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角与直角》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⑵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⑴在观察角,寻找角,标示角的过程中认识角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⑵通过转动三角尺认识直角,在量一量的过程中体验判断直角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找生活实物中的角逐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⑵在探究直角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特征,会判断角。

  教学难点:

  会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并用它来测量直角。

  二、说学情

  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思维从具象型逐步向抽象型发展,观察、记忆、想象、操作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仍然积极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学生熟悉的钟面知识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安排了较为

  丰富的操作实践活动——指一指,找一找,转一转,量一量,来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的特点。

  从认知情况来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角的经验,但往往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角是立体的不是*面的,对直角的感觉也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中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活动,获得直接的经验来正确认识和辨别角与直角,形成空间图形感。

  教学过程: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说明。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钟知识来读一读钟面,再影去刻度与数字,让学生逐渐注意到钟面上的两根指针组成的图形。这样的导入方式既巩固了原有的钟面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为之后引出角的概念做了准备。

  二、观察归纳感悟新知。

  探究一认识角

  让学生观察放大之后钟面上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能比较容易的发现这些图形他们都是尖尖的,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线,这时我再出示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总结角的特点,这样设计是从生活实物里抽象出角的概念,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使他们可以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由于时针分针有长短区别,因此在抽象出钟面上的角时,我将前三个角的边画成一样长,而后两个是一长一短来避免学生产生边有长短的误解。

  在紧接着的跟进练*中,先是运用刚刚掌握的角的特点来判断是不是角,这样能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准确更完善的认识,再从一些生活图片中找角画出顶点与边,虽然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从实物图片中找角对他们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设计正是要学生把学到的与生活事物结合起来,把一些理论的东西(角的概念)应用于实践中(根据概念去寻找角)。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还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符合低年级孩子爱动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标上角的符号则是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探究二认识直角

  直角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直角的形状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我通过转动三角板让学生发现当一条边水*放置时另一边是竖直的角就是直角,让学生对于直角的形状有一个简单的感知,能使他们在三角尺中快速的找到直角。并且形成一种空间图形感。

  接着通过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引发他们对于三角尺上直角的关注,而让学生相互找一找转动的三角尺上的直角则是为了丰富直角的变式图,有利于学生在变化中体会直角的基本特征,建立起比较丰富的直角表现,而突出学生对于三角尺上的直角认识也以便于他们在下节课中以三角尺来判断比较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因为我的数学科研小课题是研究教师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合作学*的方法,其中我的一个研究点就是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同桌合作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教师明确学*任务和进行规范的示范操作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开展得是否有序、有效。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所以在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时,我先示范转动尺子的方法并让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直角,对于指的方法规范与否直接作出评价,这样学生目睹了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在同桌间开展这个活动时就不至于无从下手而且也掌握了评价对方的方法。

  我觉得学*数学很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数学的方法。所以在学*判断直角的方法时,我牢牢抓住两把三角尺中直角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想如何来验证另一把三角尺中也有一个直角,从而揭示判断直角的一般方法。而之后让学生从生活图片中找直角,则是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估计,把直角的知识延伸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在脑中巩固直角的概念。而小红旗的设计是让他们了解只是目测有时不一定准确,还需要科学的验证。这样把学生充分搬到学*的主动地位,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猜想和验证中获得学*数学的方法,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

  三、练*巩固拓展提高。

  数一数是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角的定义来数出角的个数,使他们形成一种有序观察的*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而数直角则要他们经历先目测再验证的过程,不但巩固了使用三角尺测量直角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严谨规范的数学*惯。

  最后在周围找直角则是拓展学生思维的一个活动,有利于他们将知识内化迁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尺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直角的度量。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中,有些活动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许会碰到一些问题,这时,同组的同学可以对他进行帮助,因为是他的伙伴教会了他,他的记忆会更深刻,同时与人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度量时,我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难点得到了解决。这正是二期课改中的“注重学*体验”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氛围。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3)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并培养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惯。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 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探一探(猜方块)

  (1)问1: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猜一猜这里有几块小方块?

  小朋友们猜的对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演示)

  问2:小朋友刚才我们是怎样数的?10个一是多少?

  (教师板书: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

  (2)问1:这是几个十?(用课件出示例一的图二)。

  问2:这一次是怎么数的?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用课件出示例一的图三)。

  问:这次又是怎么数的?10个100是多少?(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提示:说完整。)

  (4)小结:刚才我们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100是1000.小朋友们数数的方法可真多呀,那就让我们数一数吧!

  2、数一数

  (1)学生齐读题:一个一个地数,从188数到204

  问1:189,接下去是多少?(表扬数出190的小朋友)

  问2:190是怎么来的?(提醒:刚才是189,加上1,在哪一位上加1)

  问3:个位原来是9,现在加上1是几?(个位滿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问1:199下面再数一个是多少?

  问2:200是怎么来的?(表情感染学生)

  问3:小朋友们数得真不错,向十位进1后又发生了什么?

  (3)谁知道999添上1是多少?(师生一起说)

  (4)小练*

  刚才小朋友们把数数当中最难得问题都解决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练*1: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下一个数

  99– ( )

  189– ( )

  299--( )

  练*2:一个一个地数,数出前一个数

  ( ) –380

  ( ) –510

  ( ) –1000

  (5)同桌合作

  刚才小朋友们会数出一个数的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考考你的同桌吗?

  反馈:问:你刚才出的数是什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表扬:这2个小朋友们啊,一个出得好,一个答得好。

  (6)分组数数

  看来啊,刚才同桌合作得不错,那我们男女来比赛吧!

  女生: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男生:一个一个地数,从985数到1000。

  (及时表扬)

  3、读一读、写一写

  (1)猜一猜

  你们数得那么棒!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写一写1000以内的数吧!

  刚才你们猜得那么准确,现在有那么多的小方块,谁来猜一猜?

  (肢体语言、表情语言表达多了还是少了)

  (2)问1:这些小方块啊,排列得很乱,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提醒下猜出了方块有多少块,如果把小方块这样排列,你能马上知道这里有多少小方块吗?

  问2:你怎么能这么快就说出了这个数?

  (板书:1个百,2个十,6个一)

  对呀!1个百,2个十,6个一组成126.

  (板书:组成126)

  (3)问1:那如果把126放在计数器上,你会放吗?

  问2:你为什么在百位放1个,十位放2个,个位放6个?

  (4)刚才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没说,你们都会了,那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304

  问1:这个数你会写吗?并且把读法也写在本子上?

  问2:你为什么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0,个位上写4呢?

  (板书:3个百,4个一组成304。)

  (6)580

  (板书:5个百,8个一组成580。)

  (7)问1:304,580这两个数都有0,304和580这两个数的“0”能不能省略?

  对呀,就像这位小朋友坐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他的了,那如果他今天请假了,我们应不应该给他留位置?就像0,它起到占位作用。

  (8)强化

  240,403

  (9)问1:这些数你会读吗?同桌之间读一读。

  909 600 398 350

  问2:谁来读一读第一个数?那谁来说说它的组成?

  (10)问1:请小朋友们写在本子上,谁来说?

  (题:5个百和3个十是( )。5个百和3个一是( )。)

  问2:做了这两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练一练

  练*纸:一、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2、300里面有( )个百,7个百是( )。

  3、536里面有( )个百,( )个十,( )个一。

  4、8个一、2个十、9个百合起来是( )。

  二、填一填

  (1)599的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

  (2)9个十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3)一个三位数,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 8,2在十位上,这个数是( )。

  5、玩一玩

  (1)小朋友们学得那么棒,老师奖励你玩一玩。

  这是一个打靶游戏,绿色代表1分,黄色代表10分,蓝色代表100分,红色代表1000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5)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均分基础上的,因此*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均分的学*,为学生学*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形成*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均分和不*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说出结果。

  3、通过判断练*,巩固*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均分,并能把不*均分变成*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互动。

  3.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是:看钟表准备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生活,创设情境采用:

  直观演示法

  设疑诱导法

  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新知。

  说学法:

  有效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时间单位:小时、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

  (2)引导观察钟面。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

  (3)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 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 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 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 古诗。

  (2)谈话:刚才的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找回来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提问: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意图:看动画片,让学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巩固分的时间观念,通过学生的谈论与活动,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三、巩固练*,实际应用

  1、学生互动拨钟表

  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课件演示,填空。

  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意图:通过练*,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时间观念,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下节课学*认识几时几分作铺垫。]

  四、小结评价,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满意吗?填写自我评价表。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板书设计力求知识性和间接性。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填写单式统计表

  (1)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数据,我们班在一年级时每位体重情况,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统计每段重量的学生数,并教给学生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2)向学生提供我们班在二年级时,学生的体重情况的数据,学生仿照统计一年级时的体重方法,整理和统计二年级时每重量段的学生数。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单整理数据的方法。

  2、学生在能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会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1)让学生学会怎样填写复式统计表。

  (2)会读复式统计表,并能分析。

  3、练*,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小题第一小题是能直接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是对本节学*知识的直接运用。第二题根据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第三题分两组统计本班喜欢哪些体育活动的人数,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进行简要分析。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反思

  课上完后,反思很多,在本节课中我重视训练学生,能教给学生学*整理统计数据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学*,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1、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统计数据的方法。在完成第一张统计表时,我应该把整组数据出示出来,应指导学生完成体重在15千克以下有哪些数据,16—20之间有哪些数据,我应帮助学生怎样找15千克重以下人数,15—20千克间的人数,帮助学生完成第一张统计表。

  2、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分析单式统计表。在填写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后,我应该引导学生知识统计表中数字表示的意义;即一年级体重在15千克以下的有____人,体重在16—20千克之间的有____人。让学生能按这种句式说。

  3、应该培养孩子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后训练孩子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应问学生,你看完统计表后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信息。然后再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环节能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同时,为孩子在分析复式统计表时,打下基础。

  4、应该明确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在教学中我应提出,如果,我想直接看出,我班在一、二年级学生的体重的对比数怎么办(cn-teacher.com)或为了更方便,我们把两份统计放在一起怎么办。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份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不同点,完成孩子从认识单式统计表到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过程,明白复式统计表的意义,并告诉学生复式统计便于对比,更便于观察分析这一优点。

  5、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简单复式统计表上,我应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一、二年级对比的角度,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用填空式的题卡,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一年级时()最多,到二年级又()最多,一年级对体重在16—20千克人数是()人,到二年级体重在16—20千克人数变为()人,到二年级体重在16—20千克的人数增多(或减少),对学生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训练,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我应该注重让学生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应该将练*环节中的统计每组学生喜欢体育项目的学生数这个环节,放在认识复式统计表这一环节后面,在活动前提前提出问题,两组中,喜欢哪种体育活动项目的人多或少等,并要求每组有两名或几名负责统计,统计整理数据后,然后再活动。并要求负责统计的学生说一说统计的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体验了统计过程,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7、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能用最简洁的话说明要表达的意思,训练学生用最直接的数学语言进行数学问题的描述。

  教材分析:

  整理与复*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知识进行运用过程及情感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教学准备:农场图一张线路图一张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本阶段所学的知识

  1. 教学时,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说一说本阶段学了什么知识.让学生自由说.

  2.出示卡片:让学生算出卡片上的乘法算式题.

  二、参观农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刚才这些桔子是农场的王叔叔送我们的.王叔叔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观,你们想去吗?

  2.出示去农场的线路图

  谁来说说去农场怎么走,我们是几点几分出发的.到达目的地用了几分钟

  请学生说出方向与位置以及时间

  3.出示农场图

  请学生认真观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大家一起解决。

  三、送书

  创设情境,再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王叔叔还知道我们二(5)班的同学爱看书,买了很多书送我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书吗?

  出示书图

  接着出示二个数学问题。

  问题一:王叔叔买了一种书,正好用了5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书?买了几本?

  问题二:王叔叔还用了20元买了三套书,他买的是什么书呢?每个小组最少说出两种方案。

  小组合作学*解决问题

  四、构建学*的*台,让学生发表意见。

  说说这节课你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吗?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五、游戏(玩扑克牌)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结束学*任务。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要讲的这部分教材是小学教材人教版二级上册乘法口诀部分的《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7、8、9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4的乘法口诀基本相同,例7中,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没有给出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过你想让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五、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揭示课题

  让全班同学根据25的乘法口诀进行快速的口算,目的是在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促进新旧知识的迁移,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

  1、编口诀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6)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菁华5篇)

  说教材:

  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以及条形统计图的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前几册教材的要求相同,我们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只要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就可以了,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知识发展水*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会看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方式方法:

  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本节课的内容简单,发挥优生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说教学过程:

  一、复*:及图

  某商店六月一季度矿泉水销售情况统计表(略)

  学生完成统计图、

  (复*旨在回顾旧知调起学生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做好知识铺垫)

  过渡: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激起学生学*欲望)

  二、直接出示教材上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空白)。

  学生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自行完成统计图。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横向条形统计图。此时,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是很开放的,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把纵向条形统计图进行90度旋转,得到的横向统计图横轴与纵轴的方向始终与规范的统计图不一致(其实,这些“统计图”也同样反映这些数据的状况,只是不够规范而已)。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三、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应该少进些?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部分属于知识拓展,这也是学*本节课的根本目的所在,学到了数学知识要为我们生活所用)

  四、课后*题指导,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课后小记:

  本节课的知识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学生踊跃参入学*,学*效果好,组内学*气氛热烈,设计出了不同形式的统计表(只是不够完善而已)。但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画统计图的水*估计过高,从而导致浪费太多时间,这是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如果在课前每组学生制作一份空白图样,将会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本节课的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很显然,这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材编写的特征: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以*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等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转化问题的理解,主要找出*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行四边形。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行四边形课件,学生准备任意大小的*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剪刀。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法的体现:(1)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引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2)在探究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熟悉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新知;联系生活经验,构建新知;小组合作交流,扩展新知;创新活动设计,超越新知。

  (二)说学法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和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学以致用”是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学*数学的终结所在。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和可学,我们还应注重将数学知识提升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教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 复* 我们前面学*了很多的*面图形,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大家认识一下。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并回答那些图形的面积会计算。

  2以校园风景图为引入,绿色文明指示牌为的图形为疑问,说说他们的面积,猜想,设疑。引发兴趣。这样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新知的心理准备DD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操作探索,推导公式

  1、数方格法求面积(课件出示) 数完后,问问学生结果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掌握用数来计算*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初步感知到了*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它的底和高有关系,并得知*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转换法

  教师启发谈话,如果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常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方便吗?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我们已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知,求出*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拿出剪好的*行四边形,每四人一组,想一想,动一动,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个*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若干分种,教师要注意巡视,可选择做得对的小组派一名学生给全班演示,说说你们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重点的演示和完善的叙述*移(可能学生说得不准确)。

  3、归纳:

  提问:这个*行四边形转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的面积有变化没有?拼成的这个长方形与*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怎样表示?S=ab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这样做完全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实际应用:

  1.计算停车场的面积。

  2.变式练*。

  3.拓展练*。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盘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S=ah

  课后反思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对学生的学*,必须赋予“真实性”的学*任务。这种“真实性”的学*任务可以驱动学生迅速产生学*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本课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以校园风景图为引入,绿色文明指示牌为的图形为疑问,说说他们的面积,猜想,设疑。引发兴趣。这样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新知的心理准备DD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探索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没有任何帮助,但正是这种没有铺垫的教学,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得到了体现,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再像前述教学整齐划一,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过程充满了生命活力。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成长并不需要教师“迫不及待”的帮助,他们需要经历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正确与错误的考验,他们需要的是探索的时空、交流的机会和心理安全的、富有激励性的学*氛围,这些才是学生需要的帮助。

  在操作探索,推导公式中。先启发谈话,猜测*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拿出剪好的*行四边形,每四人一组,想一想,动一动,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个*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若干分种,教师要注意巡视,选择做得对的小组派一名学生给全班演示,说说你们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重点的演示和完善的叙述*移(可能学生说得不准确)。这样让学生凭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互评”的渐进过程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在“亲历”和“体验”中初步感悟计算*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样设计,让学生经历从特殊问题到一般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数学学*做到重点突破,为后面进一步学*面积公式作好铺垫。当然,在这个环节中不管是操作还是汇报,感觉还不够到位。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5页106页的《中位数》。

  大家都知道中位数是属于统计学的范畴,以前是放在中学教材中进行教学的。而今统计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观念已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学推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均数,知道用它来描述数据组数据的统计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但是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均数就不适合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中位数便应运而生。它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从单一的*均数的评价到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更能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中位数。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位数”与“*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中位数的优点及使用范围,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所要分析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法:

  1、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我设计学生口算成绩为倒数第二名的学生向妈妈索取奖励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揭示课题。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及合作去感受中位数的的优点。通过探究,得出数据是奇数个和偶数个的中位数的不同计算方法。

  (3)活动体验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中位数。

  2、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学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二)实例探究,理解感悟

  (三)课堂活动,练*反馈

  (四)课堂总结

  对于教学设计不做更多的详细介绍,想说明一点的是:练*题的设计我选择了上周刚刚进行的立定跳远测试,由这个真实的贴*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中位数的意义、探索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中位数的应用价值,希望通过努力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中获取知识、主动发展。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教材(34~35页)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理解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铅笔若干

  五、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情境、观察交流、归纳总结。

  六、说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由于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上课时就先让学生写一个分数,并说说它表示的意思。(通过让学生写分数、说分数表示的意思,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加深认识和理解,根据分数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问题情景:

  课前准备了不同数量的4盒铅笔,上课时请4位同学到台前,分别从盒子里拿出铅笔枝数的1/2。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能发现什么问题?通过怎么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要把铅笔*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根据学生拿出铅笔的枝数不同,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而拿出的铅笔枝数不一样多呢?”

  (三)建立模型:

  通过刚才的质疑:“为什么拿出的`铅笔枝数不一样多呢?”经过学生讨论交流,请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一个整体(一盒铅笔)*均分成2份,一份是几支;二是让学生感悟到整体相同拿出的1/2的数量是相同的。学生也就清楚的感悟到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1/2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整体不同时,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四)解释应用:

  1、“说一说”:先是利用学生对分数的新认识,来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页数多,通过比较知道两个小朋友虽然都看了自己手中书的1/3,但他们手中书的总页数不同,也就是整体“1”不同,所以,他们看的页数就不一样多。使学生认识到: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有了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2、“画一画”:先判断1/4的意义,再由1/4判断整体“1”的具体数量是多少,最后画出图形,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即可。通过画图,让学生明白:当我们知道了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数量,就可以求出整体“1”。(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理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练一练”: 第1题重点是利用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来看图写分数,通过看图,思考:都是把整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总份中的几份?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重点理解“*均分”。这题其实是对:“整体不同,同一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这句话的加深理解。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和必要的巩固和强化。第4题是结合“云南昭通彝良5.7级地震”和“捐零花钱”的实际活动,体验分数的对应性,教育学生“勤俭节约”,有爱心等。

  (五)回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让学生自由说出来。)

  (六)板书:板书与步骤同步,学生通过活动说出来的,我就把它写了下来。

  课后反思:

  整节课下来,感觉教师引导得过多,不敢大胆放手,学生的参与面不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想办法让学生大面积的参与学*;没有注意细节的处理,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对“*均分”的理解不透彻;没有掌握好时间和教学节奏,以至于有点拖堂。还希望各位老师不要保守,毫无保留的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谢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与除法中的第一课时。我将就“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学*水*,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空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注重发展

  练*有层次,由尝试练*到综合练*到发展练*,层层深入。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

  (1)(课件展示)

  1)6块月饼分给3人,每人分多少块?

  2)1块月饼分给2人,每人分多少块?

  3)1块月饼分给3人,每人分多少块?

  (2)问一问他们怎样计算每人分得的块数?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从而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1)出示例1:例1:把1个蛋糕*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1)生讨论

  1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学生用一个数表示

  2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1:从图上我可以知道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

  生2: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1÷3得多少?

  师:1÷3得多少呢?

  (2)出示例2:把3块饼*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均分得多少块?

  ——首先请他们估算一下每个人应分得多少块?

  参考答案:

  A、半块B、半块多c、一块

  ——其次,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最后展示分法

  (3)列出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

  (4)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学设计为请他们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和结果,猜测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情况,安排模仿练*,感性体验数学活动。

  把1米长的钢管*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出术,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分母公式后,请他们推理一下,除法理由具体要求吗?(除数不能为零)那分数有没有要求呢?说一说理由,教师板书b≠0,引导进行验证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说明没有意义。

  三、掌握知识技能,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

  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练*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5=5÷12=7÷8=

  让学生叙述一下你观察到了什么?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学生想一想,你都可以知道什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观念训练知识的迁移能力。怎样解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②用分数表示商的意义的总体认识。

  单位换算:9cm=()dm3cm=()m7dm=()m

  11秒=()分5分=()时8时=()天

  四、画龙点睛,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

  课程的最后以学*目标进行提纲式小结,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再次重申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惯教师引导思考练*一中每段的长度都不一样,要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认识上、意义上、联系上进行一次升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今后的继续学*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释放无穷的潜能。

  五、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为新授例题。

  第二部分为总结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识。

  第三部分为分层次的发展思维。

  这样设计的目的再现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更重要的是渗透给学生,从实践中上升为理论,又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树立从小爱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7)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教材通过例10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来完成计算。在探索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准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因此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2、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

  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1、开课激趣,老师利用“缺8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积极性。如老师出示一个很有趣的数,让学生想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然后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个数乘9得多少?乘18得多少?最后让学生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学生自主学*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观察、归纳、概括、推理、探索和数字想象等过程,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同时,力图让他们体验到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我安排的教学程序:提供材料,开课激趣—自主探索——总结归纳——独立练*。

  (一)开课激趣。

  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数,你有什么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我们把它叫“缺8数”。

  1、用这个数乘9得多少?12345679×9=(用计算器计算)

  2、你能再算一算:12345679×18=

  3、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4、考考你,下面的题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答案吗?

  根据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用计算器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流程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发现规律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

  然后老师揭示课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的这种优点探索规律。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1÷11=2÷11=3÷11=4÷11=………

  例10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我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说出你发现的规律,最后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其中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1÷11=0.09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

  hellip;…的循环节18;

  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再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内化规律。

  1、独立完成“做一做”,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4题,并观察这一组算式的规律,写出其他答案,在集体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课堂练*,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3、这样通过大量的感知表象的融合,学生的感性认识旧会产生一个飞跃,借助于数学语言,便能总结归纳出规律。并能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

  (四)总结归纳

  让学生谈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学生应该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第五课时内容。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骑车”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2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

  4、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③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制定为:找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

  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

  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三、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用手势理解关键词、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质疑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自主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述能力。

  四、教学流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一)复*旧知,导入新课(二)模拟情景,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四)反思学法,总结升华第一个环节,首先出示3道复*题

  1.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一辆小汽车4小时行320千米,每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3.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行320千米要多少小时?

  分别让学生列式并写出三个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所熟悉行程问题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新知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旧知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1 .出示教材第79页例5。

  引导学生读题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50m,小云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00m。问题:两人何时相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2.你知道“相向而行”“何时”“相遇”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相向而行”就是面对面走来;“何时”就是什么时候;“相遇”就是碰到。

  【设计意图: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进一步理解题意】

  3.活动:学生用手势模拟两人骑车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手势比划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

  4、画线段图,教师讲解线段图:

  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设计意图:画线段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题题意,并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 5、质疑:现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骑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

  引导学生汇报:都不能求出,因为他们行驶的时间不知道。再思考:他们两个行驶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后会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所以相遇时行驶的时间应该也是一样的,可以把他们行驶的时间都设为x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设哪一个量为x】 6、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列方程解答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见板书设计):引导小结: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总路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7、对比两种不同的解法,评价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互相合作与交流,并获得成功的乐趣,理解课堂质疑的必要性,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第三环节

  1、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让学生巩固新知,从而达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2、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体现在求相

  遇时间问题上,还可以求速度】

  第四环节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这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又是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知识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总路程六、教学反思这节课反思如下:

  1、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对相向而行掌握的很好,是因为课前复*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比较到位,使知识形成明显的链接。

  2、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有足够时间理解题意,因此列方程解决此类行程问题中学生很好找出等量关系式,突出了难点

  3、通过练*可以感觉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很好,不足之处感觉最后拓展练*中个别学生解方程过程有点困难,这个问题准备个别辅导。

  让学生学会求知,永远是我数学课堂的追求!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永远是我作为教师的人生目标!

  我将分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二、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

  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四、对教法、学法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1、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地位和作用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的。本单元知识的学*,能满足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需要,要进一步学*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基础。

  本单元包括四部分内容:*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做基础的,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割补、*移,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继而推导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又是以*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做基础的。最后是梯形的面积,既可以转化成三角形,又可以以*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做基础。三种基础图形面积计算的联系比较紧密,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组合图形的面积更是以这些基本图形为基础来计算的

  2、对学生的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

  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数学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长方形、*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知道了拼摆、割补、*移的基本操作方法,也理解了数学的“转化”思想。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能力的增长点:

  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让学生理解由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方法来求面积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困惑点:

  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否能呈现多样,即使方法呈现多样,公式推导存在困难。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

  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组探索、讨论、归纳等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探索性和方法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转化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1)提出问题、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2)迁移类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3)有放有收、捕捉学生课堂生成。

  4)练*梯度、促使学生各有所获。

  四、对教法、学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引导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学*方法:本课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等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情境引入

  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了解车窗的形状,

  师:车窗的玻璃是什么形状?要做这块玻璃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让学生明确要求梯形的面积。)

  师: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有没有计算公式呢?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迁移类推、主动探究

  1、回顾旧知,深化“转化”思想

  师:*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的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的推导出来的?

  学生交流、教师用课件演示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

  2、小组合作,归纳推理

  指导操作实验,推倒梯形面积公式。

  (1)师:梯形的公式能不能借助前面学过的图形面积推导方法来研究呢?

  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2)反馈交流,学生反馈和课件同步。

  (3)导出公式。

  ①拼成的*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梯形的两底是什么关系?

  ②*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梯形的高又是什么关系?

  (4)不同推导方法的交流,教师评价。

  3、生活运用、实例解答

  ①出示例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拿出大坝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大坝横截面是一个*面。

  ③学生试做。

  ④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

  (三)交互反馈、巩固练*

  (1)第89页做一做

  (2)第90页的第一题

  (3)科技小组制作飞机模型,机翼的*面图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4)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积多少*方米?

  (四)开放延伸、拓展训练

  (1)第90页的第3题

  (2)第90页的第4题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新授课《梯形的面积》。它属于“空间与图形”学*领域的一节课,是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示的推导基础上通过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并且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但这节课比前两节课又有所提高,他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推导,但又没有指明具体的方法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行四边形进行推导。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联系前面两节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关系最密切,且两者的教学思路也相似,同时梯形面积的教学与三角形面积的教学其公式的基本推导方法相同,除以2的道理也一样,所以它是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拓展和延伸,并为今后学*圆面积、立体图形表面积及解答求积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学情来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的面积,具有了一定探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但对转化这种数学学*的方法和思想并不熟悉。所以开课时利用课件对*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推导过称的回顾再次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加深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这些都为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梯形的面积”这一新的.学*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⒈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具进行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运用所掌握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⒉培养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⒊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可以互相转化的。

  ⒋通过合作学*,培养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用到的学具有:自制的两个梯形图片、剪刀、直尺、教科书等。

  我用到的教具:梯形图片、剪刀、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等。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因次我将教学流程预设为四个环节:

  一、以回顾旧知为导入,明确新知任务及探究方法。

  我引导学生回顾*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示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明白在解决新问题时学会用转化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思路,为学生在后边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借助不同的旧知解决新问题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想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学具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转化成果。并进行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观察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梯形之间的联系,然后再选取其中的一到三种进行推导验证,使学生明白不论用哪一种转化后的图形进行推导最终都会归结为一种,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通过两个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推导验证,完善建构。

  四、巩固练*。加深记忆。

  五、总结完善,自我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推理归纳的学*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推导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对于推导的过程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整数》,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小数乘整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中已有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教学时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同时也为接下来要学*的小数乘小数和小数除法做了铺垫。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及当前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为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先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买风筝”的生活情景,接着用“迁移类推法”“引导发现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引导学生由整数乘法的经验类推到小数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方式。

  【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学*的乐趣,掌握学*的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那我们一起到风筝小店去选一选自己喜欢的风筝吧!紧接着我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及单价,让学生说说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

  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让课堂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设计熟悉的“买风筝”活动为背景,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易于激发童心童趣,让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法”“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理当重点突破。我是这样做的:

  (一)出示例1。每个蝴蝶风筝3。5元,买3个要多少钱?

  我让学生说说例1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算出结果,并记录自己计算的过程。

  我发现有些学生用3。5+3。5+3。5的方法,还有些学生用3元乘以3再加上5角乘以3元,得出结果再把角换成元,还有些学生用35角乘以3,最后把结果再换成元,更有些学生用3。5乘3的竖式进行计算。我让这些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展示。

  接着我让学生比一比,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通过比较和总结,让学生明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知道用乘法计算更简便,再展示学生列竖式中不同的对位方式,让学生明确小数乘整数要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所以列竖式时是末尾对齐。再让学生运用乘法竖式计算做一做的题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我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个性差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对比、交流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渗透优化意识,而同步练*,使学生加深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增强了学*的信心。

  (二)教学例2。

  1、出示算式:0。72×5,引发学生思考0。72不是以“元”作为单位了,你又应该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最后派代表在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引导概括:先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得到72×5=360,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要使积不变,积360应缩小到它的一百分之一。并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3。5×3的积是一位小数,0。72×5的积是两位小数?从而得出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关。最后再让学生与同桌说说小数乘整数列竖式时应该怎样去做?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我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在思考中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反复的思考和学*经验的积累中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学*数学时,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根据这一理念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练*:

  1、基本题。

  我安排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并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提高题。

  除了基本的练*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检验并提高学生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力。我安排了《练*一》第1题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拓展题:

  《练*一》第2、3题。

  练*的设计有层次,有难度,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出难点,提高学生学*的兴趣,感受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我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本次课堂。

  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应注意什么?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洁明了,能清晰的再现教学过程。

  【说小结】

  本课教学,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等学*手段,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的转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说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2-83页内容。

  《点阵中的规律》属于尝试与猜测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看起来似乎对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探究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如: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以及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与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图形,认识“点阵”,了解点阵的基本知识。

  (2)能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藏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点阵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法学法:

  教法安排:本节课我运用了活动教学形式,给予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最后归纳出点阵中的规律。

  学法安排:将自主学*与老师引导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结合老师的引导,寻求规律,尝试发现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方队录像,通过震撼、整齐的击缶方队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出示击缶方阵图,随即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将每一个队员看做成一个点,就形成了点子图,这样一个点子图,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们就给它取名叫“点阵”,而且在这些点阵中还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这样一来不仅把方队(方阵)变成点阵,而且自然地引出了新课,还让学生感到点阵并不神秘,点阵就在我们生活中。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出示一组点阵图,让同学们自己先观察这个点阵图,根据图形特征来思考第五幅图该怎么画(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从中探索规律,然后汇报,由我引导出最终的结果:第几个点阵就是几×几,如果用n来代替点阵图的序数,那么可以将规律表示为n×n。

  刚才用的是从点阵图的外形特征出发,发现并找到解决外形点阵中点的特点的方法,如果现在我们换个角度,还能不能找出点阵的规律呢?引导学生“斜着看”。引导学生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点阵中所有点的数目,并依此写出后几个点阵图点数的数学表达式,总结规律: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

  做到这还不够,继续引导学生再换个角度,看有没有新发现?随即引导学生“拐弯看”,让学生根据折线划分后的点阵图自己探究规律并用数学表达式总结规律。即:第几个点阵图就是从1开始加连续的几个奇数。第n个就是要从1加到2n-1(在这可能学生对2n-1很难概括出来,须适时引导)

  第三环节: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扩展8)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1—92页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多种活动,如*均分饼子、折纸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各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等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鼠妈妈分饼子的故事好吗?鼠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哥俩长得挺机灵的,又非常喜欢鼠吃妈妈做的饼子。有一天,鼠妈妈做了4个饼子,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吃,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子同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鼠妈妈?第二天,鼠妈妈做了2个饼子,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也来帮帮鼠妈妈?第三天,鼠妈妈有点累了,这天她只做了1个饼子,还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再来帮帮她?(半个饼子用数字怎样来表示呢?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小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的数学课,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小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对于色彩鲜艳、离生活较*、有趣味性的故事感兴趣。本节课,我首先利用课件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创设了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活跃、学*积极性很高,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求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鼠妈妈分饼子。

  鼠妈妈先把饼子分成不同的两份,大毛连忙说:“我是哥哥,我吃小的。”二毛一听也连忙抢着说:“我小些,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鼠妈妈看见哥俩互相谦让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她说:“好了,孩子们,不要吵了,我来重新分吧!”鼠妈妈重新把饼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她说:“这块饼子,你们一人一半,这种把饼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我们在数学上把它叫做*均分。”

  2、演示鼠妈妈分出*均分的饼子情境图。

  指出,把一块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教师指导学生读、写1/2。中间的横线表示*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写分数时,应先写什么?(先写分数线,接着写分母、分子)

  3、小组活动: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折出它的1/2,并用彩笔画上斜线。把学生折出的1/2贴在黑板上。

  4、演示教师折出的1/2。

  (教学小结:本环节先让鼠妈妈把饼子分成不同的两份,引发哥俩的“争吵”——都要少的一部份,达到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互相谦让的传统美德。然后讲解分数各部份名称,让学生对分数的了初步的认识。最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折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1/2,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认识四分之一。

  1、电脑课件演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提问:把这张长方形*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读作什么?写作什么?

  2、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刚才我们认识了1/2,1/4,认识了分数里的分数线、分子和分母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教师课件演示1/3、1/6、1/8等。

  (教学小结:分数里只有1/2吗?于是我又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纸的1/4,告诉学生这也是一个分数。学生兴趣来了,噢,我认识两个分数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说:“还有好多好多的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学生兴趣空前高潮,为下一步教学的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于是接下的1/3、1/6、1/8等,学生一点就会,课堂效果非常好。)

  三、巩固练*,小结本节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认识了分数,明白了怎样读写分数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出一些练*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练*区1、3、4、5、7)

  (教学小结:一节课上到这,学生大体都会了,为了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又设计一系列练*,让学生在完成这些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四、智慧园:实践探讨,课后想一想。

  妈妈买的一大块巧克力里有一样大的8小块,怎么吃呢?方方说:妈妈吃3块,我吃4块,奶奶吃1块。他们各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多少呢?

  (教学小结:学生的好胜心理强,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但是仍然不满足,于是我在最后的教学中,带学生到智慧园去闯一闯,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中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几分之几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二十二第1、2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我利用课件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活跃、学*积极性很高。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折出分数,学生的好胜心理强,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也真正上达到了预设目的。不过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折分数时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去折,而是不时的去指导,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导出2时等于多少分了。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境,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培养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认知规律,今后学*和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时间单位的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应用,内容较为重要,所以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点,能正确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由于这几个相邻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与以前学*的十进不同,以前的学*经验对本课有负迁移作用,同时学生没有学*两位数的乘除法,也给本课教学加深了难度,因此教学难点也是时分秒间的换算和计算经过时间。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用尝试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图示法等教学方面有机结合。本节课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进行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求经过时间,对于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拨一拨钟表。

  三、说学法:

  学生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本课教学的学法培养方面主要做到二点,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会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掌握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能够学会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学*方法,并在自己获取中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聪聪学*时的情景)

  师:学*了时分秒的知识后,聪聪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了。

  1、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师:这是聪聪数学日记中的一段话:“学*了时间的知识,我发现时间真的很宝贵,我决心改掉做作业磨蹭的坏*惯。原来周末完成家庭作业需要2小时,现在完成同样多的作业,用了110分。”聪聪有进步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不难发现聪聪有进步,学生都是看她完成同样多的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是否少了。怎样判断他所需的时间了呢?此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并板书。

  可以先把2小时与110分化成相同的单位,也就是先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板书: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再进行比较。①1时=60分,2时=60分+60分=120分>110分;②1时=60分,110分等于1小时多50分,还不到2小时。从中都可以看出聪聪现在做家庭作业的速度快了。

  【创设“学*了时分秒的知识,聪聪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这一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珍惜时间。同时以“聪聪有进步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关注引向比较两个时间量上来,进而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提倡算法多样化。】

  师:刚才同学们应用时分之间的进率进行了时间单位间的换算,请同学们快速独立完成下面的练*。

  (1)62页做一做第1题。3时=()分4分=()秒

  (2)63页第2题。

  在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请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师: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学*、生活,聪聪还特意制订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聪聪的作息时间表)

  上午

  6:30——6:45起床、洗漱

  6:45——7:00晨读

  7:00——7:20吃早饭

  7:20——7:35去学校

  上午7:40——下午3:45在校学*、吃午饭、午休

  下午

  3:45——4:00回家

  4:00——4:30自由活动

  4:30——5:30做家庭作业

  5:30——6:00吃晚饭

  6:00——8:00课外活动

  8:00——8:10洗漱、睡觉

  师:聪聪每天早上起床、洗漱要用多少时间?你是怎样知道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以聪聪的作息时间表为素材,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聪聪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漱需要多少时间,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预设:在具体计算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学生可能会借助钟表推算,也可能直接计算。无论学生想到了哪一种方法,都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鼓励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对于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拨一拨钟表.

  如第一题是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也可以直接计算:45-30=15分

  师:看看聪聪的作息时间表,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从聪聪的作息时间表中任选一件事,算一算他完成这件事需要多长时间?

  (2)你是在何时做这件事的?你用了多少时间?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聪聪每天做的事是三年级学生所熟悉的,他们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积极组织学生交流,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经过时间的同时,了解他们各自的时间安排,并适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二、巩固内化,应用新知

  师:在聪聪的生活中常常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板书;时间的计算),例如;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等,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让我们一同看看。

  1、第62页做一做第2题。

  (1)请学生说说: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若学生没提出书上所说的问题,老师提出来,请学生帮忙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

  2、64页第5题

  请学生独立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直观演示。

  3、66页第9题

  请每个学生填写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

  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

  【从模拟的情景回归现实生活,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1、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是从8:20开始,现在时8:56,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

  这这三十多分钟时间里,你学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这样一个问题,紧扣本节课的学*内容,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反思自己还存在的疑问,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提出的疑问可采取同伴交流当堂解决,也可课后查找资料。】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56—59页.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可以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本课的教学将为下节课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方式、教学方式呢?

  我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

  1,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规律的联系。

  2,合作学*:根据学*内容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3,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认识周长的含义,能计算*面图形的周长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教学材料:课件,学生准备线、一元硬币、学*纸、直尺等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1,激发热情,感知周长.

  出示蚂蚁赛跑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哪只蚂蚁跑的快为什么?

  原来,红蚂蚁从起点出发又回到了起点,围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而黑蚂蚁没有爬满一周,引出一周的概念.那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没有呢.接着,请他们描一描*面图形的边线.这一环节由实物的边线入手,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等活动,充分感知物体和图形的边线,为认识周长做好准备。

  2认识周长.

  刚才我们描的一周的长度叫什么呢?揭示课题,周长。你是怎么理解周长这两个字的呢?一周的长度。就是说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叫三角形的周长.圆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圆形的周长.最后归纳总结出:绕*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周长。在认识周长后再回到刚才所描的图形,让学生去观察、交流,使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学*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也为求周长作了铺垫。

  二,数数量量,理解周长.

  1,出示透明方格纸,学会数一数书本58页竹园和菜园的周长,加深感知:周长是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和面积相区别.

  2,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图形.由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长度的和,引导学生求三角形的周长要知道它的三条边的长度,需要量三次,回忆周长的概念。那么长方形的周长呢,它是四条边长度的和,需要量四次吗?激发矛盾,回顾长方形特点对边相等,所以只需要量两次.再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周长该怎么计算.

  3,当学生已经知道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来计算周长,此时,抛出问题:硬币的周长该怎么求?刚才的办法行吗?渗透变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买裤子时量腰围的活动,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激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总结归纳

  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物体或图形的周长,还在学*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小结生动具体,不仅关注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励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就是用连乘来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3.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惯。

  教学难点: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理清解题思路。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跑步、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入手,通过让学生根据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复*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接着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信息完成问题,进而揭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寻找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有用的信息。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己根据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课中穿插微课,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了学生从已知信息出发进行分析解答。然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不知一种,但为不给学生增加负担,我采用了用微课来讲解分析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从问题出发去分析,这样用微课展现出来,也能让学生集中精力轻松的观看,并理解。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跑步的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让学生讲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你还想学什么”?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做好铺垫。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该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教,学生普遍掌握得比较好,思路很清晰。于是在本课中,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

  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先应用综合法,根据从已知信息出发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算式说说想的过程,有条理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掌握连乘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当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三年级上册第25——27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是在学生认识了整千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操作、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学会了对一般四位数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并理解这些数的具体含义,为今后五位数、六位数------的学*作了知识的准备和学*方法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课内容的学*,增强学生对数的含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理解这些数的含义,掌握其读法、写法。

  2、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态度。

  3、培养学生大胆思维、积极实践的精神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从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注意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以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例题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按照数的组成认、读、写各数位上非零的四位数;接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计数器,自主认识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两个零的四位数,结合数的组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学会相应的读和写。然后让学生根据计数器上算珠表示的数,试着读写末尾有两个零或中间、末尾都有一个零的四位数,并通过交流、比较,确认读写方法,加深对数的理解。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进一步巩固一般四位数的认、读和写;接着,教材通过“想想做做”第4、5题,让学生联系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读、写数,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教学难点是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

  [说教法和学法]

  一、以旧引新,促使知识迁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千以内数和整千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数经验为基础,以旧引新,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并激活学生思维。

  二、适度开放,促进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利用知识的迁移,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自觉去探索,去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及读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三、联系生活,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课前的搜集资料,到新课的展开,再到课内的交流信息,每一环节的设计处处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情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新

  1、谈话:小红家今年要搬新家啦!他们全家打算为新家添上一些新的家用电器。瞧!他们一家来到了商店。

  2、播放录象: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

  对话:

  小红:妈妈,快来看呀!这儿的微波炉好便宜啊,只要365元,我们买一台吧。

  妈妈:好哇。

  录象暂停,师板书:365,让学生读一读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说说它的含义。

  3、继续播放录象:小红一家来到了洗衣机旁。

  对话:

  小红:妈妈,你看,这台洗衣机多漂亮呀,不如我们也买一台吧,这样你就不用自己洗了。

  妈妈:真是个乖女儿。

  录象定格画面:一台洗衣机及2365元的标价。

  4、师设疑:你知道这台洗衣机多少钱吗?小组内试着读一读。(板书:2365)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展开

  1、教学中间没零的一般四位数

  (1)组内活动:试着读出“2365”这个数。

  (2)全班交流:

  读一读:指名几个学生读。

  比一比:365与2365这两个数的异同。

  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出2365,体会:只要在365的基础上,再在千位上拨2颗珠子就是2365了。

  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写一写:先指名说写法,师范写,学生练*。

  (3)小结: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二千三百六十五。

  ●由于学生已有了千以内数的读写这一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注重的是知识和学*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独立尝试中学*新知,体会四位数与三位数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中间有零的四位数

  (1) 继续播放录象并定格在空调及“3052”的标价上。

  (2) 师设疑: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数有什么不一样吗?

  那么,这样的数你会读吗?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3) 学生活动:读、拨、写。

  (4) 交流:你是怎样读的,怎样拨的?

  (5) 指导写数,强调: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表示。

  师:现在正值冬季,商场正在打折,原价3052元的空调现价只要——(画面出示打折以后的空调价格“3002元”)。问:你知道是多少钱吗?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三千零零二

  生2:三千零二

  归纳小结: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只读出一个零。

  ●这一环节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索知识,感受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试一试”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同桌互说自己的想法。

  (3) 讨论比较:7400和7040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 小结:一个数中间的零要读出来,末尾的零都不要读。

  ●这一环节教师由扶到放,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深化知识,在尝试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新知

  1、读数

  师:小红一家逛到现在,收获还真不少,因为商店里价廉物美的商品实在太多了。让我们跟着小红一家再一起去逛一逛吧。

  播放录象:出示各式各样的商品及标价,如:29寸彩电3500元、抽油烟机572元、冰箱2408元、电脑6080元、家庭影院5008元等。

  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读一读。

  2、写数

  (1)给数拍照—“想想做做”第1、2题:师在计数器上逐一拨出“5237”、“4803”、“6005”等数,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来,并说出各数的组成。

  (2)“想想做做”第3题:师读出商品价格,生写数。

  3、比一比:(结合“想想做做”第4题)

  (1)同桌两人互拨互读,并写下来,看在规定时间内谁读得多、写得多。

  (2)胜出的小朋友可以得到老师送给的精美图片留作纪念。

  ●练*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深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内活动

  1、谈话:生活中的数无时无刻不在,它能使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了解社会。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的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将你收集到的数和信息与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分享。

  2、学生交流信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经历搜集—交流—体会的过程,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几千几百几十几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谈收获及体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在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小步子的编排方法,所以本单元学*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要求约分,在学*了分数的意义后仍然关注的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以生活的事例和帮助理解的直观图来学*分数加法。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作些准备。教材中的例1,通过直观的图形,使学生理解为2个1/8加上3个1/8,结果是5个1/8,也就是是5/8。由于没有讲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可能有学生没有观察或者观察不出或者不能想象出直观的图形,出现2/8+3/8=5/16的现象,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数的意义上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这是关键。教材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并使学生初步感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的意义)才能直接相加。

  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再现和直观图观察,理解相同分母分数相加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能力培养目标:

  在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的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难点:受整数加、减计算法则的影响和对分数的含义不理解,分数加法学*有困难。

  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有效地达成目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

  (1) 用直观演示……

  (2) 通过小组合作学*……

  在学法上: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具操作建立分数加法的起始知识。

  (2) 用练*法……

  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学*。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一是结合学生喜欢的四个学生过生日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在观察交流中引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10份,每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小红吃了其中的一份,小红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小明吃了其中的二份,小明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等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练*,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初步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关系。

  二是在这一情景中,引出小明与小红一共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思考。由于生活常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十分之三。此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促使学生对这一生活常识进行理性的思考。也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探索交流拉开序幕。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实物图,在观察与拼摆中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十分之一加二个十分之一是三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三。有了这一初步认识,出示书上的例1,让学生通过直观图的观察,理解二个八分之一加三个八分之一是五个八分之一,是八分之五。在两个实例的观察理解中,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只要分子相加,有效避免学生中可能出现2/8+3/8=5/16这种现象。有了这一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完成图文并茂的练*,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在比较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只要分子直接相加就行了。

  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是图文结合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在学*中体会到的正确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二是只有算式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让学生能正确的表述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一共是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使学生能把方法抽象运用于*题的计算,三是结合生活场景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应用题练*,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体会的数学知识的用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是,结合课始的生日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回答问题:如谁和谁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接着让学生思考,三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想?四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么想?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进行知识的扩展,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四个小朋友把整个蛋糕吃完了吗?还有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在知识的冲突中结束本课的学*,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作好埋伏。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思考与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教学理念:

  在这一节课学*活动中,主要注意以下三条:

  一是联系生活情境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二是在知识运用中,让学生主动的把知识进行延伸扩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是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与生活紧密相联的环境中运用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以上教学设计在中,肯定会出现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欢迎多提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本课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课,不仅是学*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借助农远资源辅助教学,并结合学生熟识的事物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指面、摸面,比面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正确表象。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和探索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和创设矛盾情境,使学*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然后将发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的欲望,调动起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媒体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呈现动画:聪聪在擦课桌,明明在擦黑板)引出话题:

  聪聪和明明在做什么?

  他们擦的速度是差不多的,怎么聪聪一会儿就擦完了呢?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通过农远资源中的动画创设情境,引发课堂互动,使学生在生动的动画中初步感知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为理解面积意义做铺垫。』

  (环节二)动态演示、合作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学生从学*长度到学*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在面积意义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课桌的面,观察黑板的面、窗户玻璃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并进行板书)。

  在教学第二层含义时,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封闭图形,通过课件展示封闭图形的“面”,并引导学生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使学生充分体会“封闭图形也有大小”,从而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二层含义: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观察,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顺利理解面积的概念』

  2、制造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课件出示两组图形:一个小圆形和一个大三角形;一个长方形(2×4)和一个正方形(3×3)。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很快的比较出第一组图形面积的大小,却发现无法用眼睛

  准确的比较出第二组图形面积的大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我再问:如何正确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随后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提供的学具(两个面积相*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一张,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纸片若干),动手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我巧妙的运用农远资源媒体制造矛盾,再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感悟到用正方形摆的优势。我继续播放课件再次创造矛盾情境:两个*面图形都用了4个正方形摆,为什么面积大小却不同呢?引出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多次感知和矛盾的冲突,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活跃、最兴奋的状态,我提出新的问题:常用的面积有哪些呢?引入面积单位的学*。

  3、媒体演示,形成面积单位表象。

  三个面积单位,我将*方厘米作为教学重点,运用农远资源课件演示,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直观理解1*方厘米。再结合学具,引导学生量一量1*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摸一摸它的大小,闭眼想一想1*方厘米有多大,找一找面积与它相*的物体。整个过程,有观察、有想象、有联系实际、有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方分米、*方米时,则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在找、看、估等轻松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表象。

  『设计意图:以上利用多种方法教学,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促使学生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发展其空间观念,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环节三)小组竞赛,反馈练*,感悟收获。(多媒体课件展示)

  1、基础练*

  ①课本76页练*十八第1题

  ②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一块黑板长4()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2、创意大赛

  用6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你喜欢的图形。想一想,拼出的图形面积是多大?

  『设计意图: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农远资源练*库中的*题以竞赛的形式呈现,既满足了学生的游戏需要,又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学生的新知。这样设计,目的是为学生营造新的学*环境,让学生在新鲜、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享受到做数学的乐趣。』

  3、感悟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全课小结时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四、说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

  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设计意图: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五、农远的应用及教学预测

  有了优质的资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关键还在于能够把优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实际需要,对远教资源中的课件素材进行加工、制作,片段截取、格式转换,精心制作成本课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动画成功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迁移,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顺利理解面积的含义并建立了常用的面积单位表象。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

  设计说明: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用点子图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并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本节的教学内容,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能掌握,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点子图上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经历完整的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主学*的意识和自信心。

  2.注重对算法的展示和理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自己想法和算法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一)(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点子图。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1.出示阅兵仪式的队列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行,每行有14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

  1.独立提出数学问题,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为什么这样列式?

  2.引导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知识性课题。

  3.估一估:乘积大约是多少?

  4.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算出14×12的结果。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把整体分块求积的方法吗?请你们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看看能否算出14×12(或12×14)的得数。

  (1)学生独立思考,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根据圈的过程写出算式。

  (2)小组交流。

  (3)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师:你们算出得数了吗?能说说你们的算法吗?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把圈点子图的过程和算式对应说明。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5.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归纳与指导。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归纳提升,引出转化法:

  师:面临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这个新问题师,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用连乘法计算。或者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乘数分别与这两个数先乘,再把积相加,都是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2.完成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拓展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活动课“数学好玩”

  第3课时的内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让学生亲身经历对不确定现象的判断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5~6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方法与途径目标:学会运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发展推理能力。

  3.情感与评价: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4.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清晰的演示推理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难点: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教法:引导讨论,交流。

  学法:小组讨论,交流,观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人一张练*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玩一个数学游戏,想玩吗?生:想。好,坐端正,精彩的游戏马上开始。课件出示图片:猜猜他是谁?

  这是一张师生合影,老师要找的人就在其中,你们能很快猜出他是谁吗?生:不能,人太多了无法进行判断

  那么老师给你们提供第一条信息:他穿着校服,根据这条信息你们能排除掉(老师和不穿校服的同学),能猜出他是谁吗?(生:不能)

  师:还需要信息,对吧?

  那么第二条信息:他在第一排,寻找范围缩小了,你们把目标锁定在(第一排两个穿校服同学的身上),现在能确定他是谁吗?生:不能,那么第三条信息:他是男生。(仔细观察,第一排只有一个男生,所以我们要找的就是他)。

  生:..........

  小结:你们太棒了!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三条信息,进行连续的思考,利用排除法把范围逐渐缩小,最终找到正确答案,这个过程就是数学中的推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有趣的推理(板书)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推理,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笑笑、淘气、奇思要来咱们班做客了,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推理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生:有),你们底气非常足,那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设计思考:以学生熟知的找人小游戏作为导入情境,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来到了小伙伴中间。拉*了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课件出示情境图: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奇思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齐读)

  师:你们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兴趣小组有3个,有3人要参加......)

  师:我有个问题:“分别参加其中一组”是什么意思?(生: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而且每组只能有一个人)。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推理出那么他们分别参加的哪个兴趣小组呢?(生:不能)。

  师:还需要一些信息,对吗?好!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

  信息:

  1、笑笑不喜欢踢足球,

  2、淘气不是电脑小组的,

  3、奇思喜欢航模。

  师:现在有了这些信息,现在你们能推理出他们分别参加哪一个兴趣小组吗?(生:能)

  2、同桌交流

  师:那好,请大家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把你思考的过程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等都可以)。拿出练*卡:把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上面

  3、分享成果,完善自我

  师;现在我邀请一位同学将你的想法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展示结果——自我矫正

  (2)交流方法——连线法

  师:请x把你推理的过程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生......)

  师引导表达交流:我首先根据......信息,推出......;然后根据......信息,推出她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组的,所以推出......信息;最后根据......信息,推出他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组的,所以推出......信息。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刚才x是运用连线法来记录推理过程的,不知刚才大家注意到没有,x首先是根据哪条信息直接得出一个结论的?(生:奇思喜欢航模)她为什么要先选择这条信息呢?(因为奇思喜欢航模,说明她一定是航模小组的),像这样能直接确定结果的信息是我们解题的关键,我们抓住了这样的关键信息,才能使接下来的推理变得容易多了。因此,今后我们再来分析这类推理性题目时,首先抓住关键信息得出一种结论,再依次进行推理其他信息,最终得到答案。(板书:)

  师:谁能再次将x的推理过程,学着用以下的句式来介绍一下吗?(我首先根据......信息,推出......;然后根据......信息,推出她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组的,所以推出......信息;最后根据......信息,推出他可能是....也可能是.....又因奇思是航模小组的,所以推出......信息)。

  师:说的好不好?我觉得这里可以来些掌声。

  师:好!谢谢你们的分享。

  师:其实刚才这种记录推理的方法——就是文字表述法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很棒!不仅会连线法还会文字表述法,除了这两种,还有其它方法吗?

  (3)交流方法——表格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表格)还有用表格的吗?

  师:用表格来记录推理过程,是我们数学当中常用的,我得把它画出来,请看大屏幕!

  师:表画好后,我们要在第一行上填上......(小组名称),然后在第一列上填上......(三个同学的名字)(当然它们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

  师引导:首先根据(奇思喜欢航模)我们直接在这一格中打√;笑笑说:她不喜欢足球我们就在这一格里打x;淘气说:他不是电脑小组的,我们也在这一格里打x。

  4、综合比较

  三种方法:连线法、文字法和表格法

  (三)巩固练*

  现在航模小组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飞机航模分别放在了柜子的什么位置。

  航模小组有6个飞机模型:淘气号、奇思号、妙想号、笑笑号、乐乐号和教练号。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找到他们的位置。

  学生自读信息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想想我们应该首先抓住什么信息进行判断?

  最先找到谁的位置?又依次找到谁的位置?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你收获了什么?

  生:.........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推理:

  抓住关键信息——直接得出一种结论——再对其它信息进行依次推理

  希望大家能把推理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用你们敏锐的眼睛发现问题,聪慧的头脑解决问题,做一个“生活中的小推理家”好吗?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易于接受。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