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

首页 / 说课稿 / | 2023-02-23 00:00:00

《故都的秋》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说课稿1

  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脉络结构,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法(课前预*,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设计以古代文人墨客咏秋的诗词以及关于秋天的图片导入,引导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冷暖色调的判断,声音的体现,环境的描绘来找出文中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归纳段落大意,从而总结出五幅秋景图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体会文章中作者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故都的秋》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2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意图: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4)鉴赏品味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图程序:1、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2、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5)口语训练: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意图: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让学生学会学*。2、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6)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意图: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归纳可得出:作者所选的景物都是作者感情的体现物。然后顺利得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六、比较阅读。联系《长亭送别》和《荷塘月色》意图:进一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七、作业: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春意图: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手法。

  八、板书设计感受:清、静、悲凉图: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情:眷恋挚爱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作用:体现目标和教学难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地位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郁达夫的一篇历久弥新、传吟久远的散文名作。全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的主观色彩自然融化在一起。通过对北*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里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①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②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③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领悟作者悲凉、伤感的情调,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欣赏的能力,但是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没有体会。所以,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朗读法、点拨法、美点追踪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采用读书法、发现法、讨论交流法进行学*。

  三、说准备

  为使教学顺利进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的准备是:提前布置预*作业,编制并下发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是:根据导学案预*课文。搜集有关描写秋天作品和诗词,回想自己见过的秋天美景的画面。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按 导、感、赏、拓、升,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另一个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接着,看大屏幕,观看***《沁园春 长沙》、杜甫《登高》、柳永《雨霖铃》配乐朗诵。然后我这样导入:(充满感情)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感受是和作者的个性、经历、情趣是分不开的。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只有对著名作家才这样说),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韵味。(板书:郁达夫)

  (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确学*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顺势进入学*情境。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具体分两步

  第一步,检查预*,展示目标

  老师根据导学案,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情况,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一设计,既扫清学生阅读课文障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开展学*打好基础。这一步需要分钟。)

  第二步,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标示出段落标记,指出文章的中心语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一句是本文的神。(“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样通过带着问题的、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提高概括能力。这一步需要分钟。)

  环节三,赏析文本:品味意境

  学生再精读课文,给写秋景的段落加小标题。边读边思考: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却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呢?然后师生逐一解决以下问题。

  (1)郁达夫笔下独有的秋味,体现在哪些景物中?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院、槐、蝉、雨、果)

  (2)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小院秋晨”独有的`韵味,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并回答下列问题:你能从文段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师生归纳出:

  “泡浓茶”的“浓”字传达出的一种苦涩的味道

  “听飞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静

  “细数日光”体现出作者的清闲和淡淡的落寞情怀

  “静对牵牛花”让人感受着一种安静和恬淡

  从这些细致的描写里,感受到作者那种悠闲的情怀。

  (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对“小院秋晨”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分别感受课文描绘的其余四幅图面的情感。得出

  “秋槐落蕊”图中:哪一句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嘶鸣” 图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感受到的寂静、凄凉和凄清。

  “闲话秋凉”图中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

  “秋果胜景”图中: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怎样传达着一种悲凉。

  总之,通过五幅秋景画面的赏析,体味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孤独的感受,这就是北国秋的味道,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作者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情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至此,学生已经内化了本文句、段研读赏析的规律和方法,后面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自己完成了。

  (4)学生齐读第二段、十三段,请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A、分别用几个词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作者在对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B、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5)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防止老师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能动性。

  (这一环节,通过对文章典型句子的欣赏、对重点段落的感知,体悟了作者的情感,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需要1分钟)

  (如果是文言文,第三步,疏通文意)

  环节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当做作者表演观赏《秋院》的情景,要表现出文中体现出的情感。

  (这一设计,重在鼓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五,总结提升

  先完成达标测评试题,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再简要梳理补充,并布置作业(作文)

  (通过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此环节需要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精美的微型教案,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将这样设计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景情

  院 清

  槐

  秋 味 蝉 静

  雨

  果 悲 凉

  形 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4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职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作者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描和对比,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故都的秋,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钟爱。本单元是文学作品欣赏散文序列中的第4个单元,主题是悠远的情思,让我们在感受一幕幕的人生片段。一幅幅的自然画卷中,体会悠远的情思,品味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学*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2、学情分析

  其次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高二的学生:

  从学*基础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散文的知识,能感受散文的美,但还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味,因此依托文本,调动生活积累,加强品味,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所在。

  从学*态度看,他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热门的“青春文学”、“小情调文学”,学*散文的主动性不强,课外阅读量也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传承人文,就成了散文教学当仁不二的选择。

  从学*能力看,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启发与引导,还是会有很大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所以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启发、巧妙的隐退就成了教学的关键。

  3、根据“大纲”要求与本文特点,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思想内容;

  (2)学*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3)学*本文“对比”的手法;

  能力目标:

  (1)“美读”散文,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通过“诵读”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自主学*能力,用“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

  4、根据散文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学*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2)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5、说教法、学法

  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是多样的,我想有一点的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动了起来,而成为学*的“主体”。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鉴赏品析等教学方法,串起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学法方面,主要采用朗读品味、沉浸感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从而构建*等、和谐、互动的语文课堂

  A重点的突出方法:

  (1)根据本文“情感先行”,易于把握的特点,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美读”与“画直抒胸臆的句子”的学法,完成重点(1)的教学;

  (2)在文章写景部分(3――11节),基本每一节都写故都秋的一个特点,且有中心词或中心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我设计通过“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B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是个教学难点,我计划通过与《想北*》比较学*来突破。为什么要给学生比较点呢?这是防止学生学*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给出比较点――“从抒情与写景文字的分配上比较”。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结论――《故都的秋》“重写景,融情于景”。

  (2)本文的语言品味与语言特色分析也是教学难点,我计划让学生通过“品读-质疑-讨论-解疑”的信息反馈模式自主突破。

  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

  6、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反馈教学法”的创始刘显国老师说:“开讲是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第一步,是第一次信息反馈。”我的导入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根据本文所表达的“眷恋情”主题与“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我用歌曲我用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来导入新课,也为体会作者情感与品味语言打下铺垫。

  (二)简介作者

  (三)美读全文“读好散文是学好散文的开始!”读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我打算运用“教师范读-学生个读-齐读”相结合的“三类诵读法”完成散文的诵读,要求入情入境,声情并茂!

  (四)理解与鉴赏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发挥“穿针引线,架桥铺路”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在重点(1)的学*中,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后,我会问“本文的抒情是含蓄呢,还是直露?”学生很容易认定是后者。然后,让学生画出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总结出思想感情,体会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通过散文的“一切景语都情语”,自然过渡到重点(2)的学*,在分析故都的秋特征之中进行“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此会以第三节为例,分析其“清”的特征,让学生去用“迁移法”完成4-11节的分析。

  在难点(1)的突破中,运用“比较学*法”,老师给出比较点,学生就能很容易总结出“以情驭景”的写法的特点。在比较中,也会有许多学生会提及两篇文章都用到的“对比”手法,教师也应该加以强调。

  突破难点(2)时,我放给学生去自己品味,我只在他们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给以点拨。

  (五)回顾课堂,布置课外作业:

  作业:用“以情驭景”的写法,写一段有关“家乡”的文字。字数不限。

  7、板书设计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对比映衬以情驭景

  南国之秋(慢润淡)

  8、教学效果估计

  学生大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学。老师可能讲的不过瘾,但学生学的一定很实在。用当堂“美读”与课后*作的方法来巩固“以情驭景”的写法,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故都的秋》说课稿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郁达夫通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几种景象,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北*深切的不舍与眷恋。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写景抒情散文,因而教学重心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

  2、通过听名家范读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清、静、悲凉”体现在何处,以及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结构特点及文中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故都的秋

  秋花

  清、静、悲凉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形散神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6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三、教学设计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民思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说课稿7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一)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感知法。

  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因此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境教学法。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学生在这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设置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的步骤,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设疑讨论。

  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1、诵读感知法(学生先听录音范读,后反复诵读)。

  2、阅读学*法(阅读步骤:通读、精读、品读、研读)。

  3、设疑研讨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4、拓展延伸,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开展学*成果和学*心得交流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及学生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导读――体悟――探究――交流。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秋的诗文,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家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

  2、整体感知,录音朗读。让学生迅速感知把握内容和课文情感及其结构,为下面开展的鉴赏学*活动作准备。

  3、设疑讨论,鉴赏品味。重点讲析第一幅图,其余让学生自主学*,质疑发问。在讲析中也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如:

  1)“故都的秋味有什么特点?”

  2)“哪些景物画面体现出这些特点?”

  3)“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等,并教给学生进行阅读鉴赏的分析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带着学*方法进行自主学*。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自主学*,质疑发问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4、学*成果、心得交流。在课堂问题讨论告一段落后,组织学*小组展示各组的学*成果,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再次对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对课文的写作特点作简要的总结。

  5、布置探究作业:

  1、写一篇赏析或评论《故都的秋》语言美和画面美的文章。

  2、以郁达夫的创作为题材,设置一个网页。

  3、写一篇表现梧州特色景观的写景抒情散文。

  4、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作业任选一题来完成)

  六、教学观念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4、教师观念的更新

  (1)转换教师角色

  (2)改变学*方式

  (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七、创新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建立的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学*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而且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质疑引导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探讨。

  1、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可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2、思维拓展: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3、探究作业的布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刘禹锡)

  如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欣赏图文,并沉静在秋意之中,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2、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接着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3、深入研读文本

  屏幕显示(学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词语)“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发言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可见其人文精神。

  结合作者生*和背景分析他并非真正沉沦,而是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4、拓展学*

  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学*的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另外的命题研究学*。

  5、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凡的词语表达了*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故都的秋》说课稿9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前印发相关资料)

  (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级教师韩军倡导的“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

  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

  (1)布置学生预*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

  (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

  (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

  (5)展示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常景象,挖掘后能*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民化情怀。2、屋:一椽破(*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秋草:疏落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

  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就是我对于《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10

  1教学目标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个性和创作风格,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之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并学*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本文细腻优美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2学情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创设情境。

  2、知人论世(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郁达夫)。

  (1) 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

  郁达夫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这篇散文,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的气质。

  (2)写作背景有关(出示幻灯片 背景介绍):

  1933年4月,由于*****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郁达夫先生对故都的秋天是什么情感?

  眷恋、热爱、痴迷

  3、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4、文中集中描绘秋景有五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给每幅画面拟写一个小标题。

  3——11段: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课件)

  三、再读:感知语言,美美地读(3——11段)

  教师朗读第一幅画面,然后分小组依次朗读相应的画面。(配乐)

  四、三读:走进意境,美美地品(3——11段)

  过渡: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景物,声色而已。”

  1、分组讨论:

  五幅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每一个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各大组依次从“秋色、秋声、秋形”入手讨论,每组各有一个观察员。)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交流汇报: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过渡: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2、小院赏秋图(3):勾划赏秋动作的词,它们传达出作者怎么的情绪?(看 听 细数 静对 可以看出悠闲、惬意的情绪)

  师说:“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投影)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 从“细数”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过渡:从声音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3、秋雨话凉图(6-10):

  还有“话凉”呢!既是话凉,重在声音,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

  声调——缓慢悠闲(a、老师拟北声,读出秋天的落寞感 。b、学生齐读8段。)

  这样的画面要读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悠闲、无聊、悲凉、寂寞)

  小结: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古都之秋的情怀。通过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五、四读:感悟情怀,美美地议

  1、合作探究:本文以“故都的秋”为题,把它换为“北*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故都”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同时也有一种亲切感。“知是故人来”“落日故人情”“故居”“故乡”带给人的是深情的怀想。“都”——“首都”——“北*”——国家,“故都”表达了郁达夫对北*的深深的眷恋和怀念,对祖国的热爱。而“北*”就是一个地名,凸显不出这种感觉。

  2、作者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是怎么去世的'?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在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明确: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1931年到1933年,郁达夫先生积极投身于左联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又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之中。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最后,在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而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宣告胜利。

  1952年,中央人民**追认他为烈士。在抗日战争期间,郁达夫先生便是把这种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坚定的行动,并且真的用生命完成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六、五读:拓展表达,美美地写

  师:以上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

  生:有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师:出示幻灯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生: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生:破屋浓茶小院,碧天鸽声漏光,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轻落,孤寂人在北方。

  生:小院破屋浓茶,碧天蓝朵白花,漏光飞声残壁。秋草疏疏,落寞人在故都

  六、本课小结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七、布置作业:

  1、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随笔:田园之(色、景、味、韵、思……)

  2、整理归类有关“秋”的诗句或成语。

  八、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创设了民主*等的学*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

  九、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形(散) 神(聚)

  秋之色 灰、白、蓝、黑、淡绿微黄 冷 清

  秋之声 鸽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寂 静

  秋之形 破屋、破壁腰、秋草、秋槐、落蕊 悲 凉 景 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描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14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个教学目标: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1)课前预*法(课前预*,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导入: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解题:“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将

  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又将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譬如:1、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使学生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第三个知识目标以及两个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例子,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七、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枣奇景

  (形)(神)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15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扩展阅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扩展1)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

《故都的秋》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说课稿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郁达夫通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几种景象,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北*深切的不舍与眷恋。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写景抒情散文,因而教学重心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

  2、通过听名家范读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清、静、悲凉”体现在何处,以及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结构特点及文中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故都的秋

  秋花

  清、静、悲凉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形散神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学*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诵读发、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法、课中圈点批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提高学生运用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的五幅图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枫海,二是神秘幽静的胡同,三是***的银杏大道,四是地坛公园,五是八达岭三林公园,并将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到北京旅游除了长城、***、故宫,你们还会去哪?除了我们熟知的北京著名景点外,我们还是否留意过北*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一篇优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迷人。

  此时我将顺势板书我的课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课文的学*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接着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情况,分组朗读领悟法,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惯。

  (2)分组朗读领悟法,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齐读1-14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对秋的情感预设为(清、静、悲凉)及喜爱赞美之情。

  (3)第2组学生齐读2、13小段,思考为什么总是写江南之秋。

  (4)第3组学生默读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特点。预设(秋晨图、秋槐图、秋雨图、秋蝉图、秋果图)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学生已经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侧面概括以及正面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表现展开叙写,从而对本文形成整体感知,更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好基础。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问题一:课文题目为《故都的秋》而非“北*的秋”?

  这一问题较简单,我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故都是过往繁华之意,怀有伤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

  问题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明确: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问题三:联系背景知识思考: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

  此处是我的教学重点部分,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以语文组的形式进行,给予学生8分钟的时间充分讨论,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

  同时我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上出示关于作者郁达夫写作的背景材料,如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不写身世飘零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文人的眼光和体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对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问题四: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再读课文,延伸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有人说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味,实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去,你是否支持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及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我预设学生会这样解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秋味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观照,文中细腻难而又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民倾向而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真正体验得到,才能表现的细腻难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怀念故都的秋其实是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心里*衡,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洁而是细腻、落寞和深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我难点部分的讲解。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在此环节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以下2道作业:

  1.搜集古代关于秋的诗文及名句名篇;

  2.搜集素材,进行排列筛选,撰写一篇“中国古代文人与秋”的小评论。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不仅会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刘禹锡)

  如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欣赏图文,并沉静在秋意之中,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2、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接着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3、深入研读文本

  屏幕显示(学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词语)“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发言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可见其人文精神。

  结合作者生*和背景分析他并非真正沉沦,而是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4、拓展学*

  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学*的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另外的命题研究学*。

  5、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凡的词语表达了*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故都的秋》说课稿4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一)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感知法。

  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因此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境教学法。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学生在这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设置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的步骤,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设疑讨论。

  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1、诵读感知法(学生先听录音范读,后反复诵读)。

  2、阅读学*法(阅读步骤:通读、精读、品读、研读)。

  3、设疑研讨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4、拓展延伸,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开展学*成果和学*心得交流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及学生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导读――体悟――探究――交流。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秋的诗文,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家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

  2、整体感知,录音朗读。让学生迅速感知把握内容和课文情感及其结构,为下面开展的鉴赏学*活动作准备。

  3、设疑讨论,鉴赏品味。重点讲析第一幅图,其余让学生自主学*,质疑发问。在讲析中也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如:

  1)“故都的秋味有什么特点?”

  2)“哪些景物画面体现出这些特点?”

  3)“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等,并教给学生进行阅读鉴赏的分析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带着学*方法进行自主学*。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自主学*,质疑发问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4、学*成果、心得交流。在课堂问题讨论告一段落后,组织学*小组展示各组的学*成果,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再次对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对课文的写作特点作简要的总结。

  5、布置探究作业:

  1、写一篇赏析或评论《故都的秋》语言美和画面美的文章。

  2、以郁达夫的创作为题材,设置一个网页。

  3、写一篇表现梧州特色景观的写景抒情散文。

  4、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作业任选一题来完成)

  六、教学观念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4、教师观念的更新

  (1)转换教师角色

  (2)改变学*方式

  (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七、创新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建立的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学*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而且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质疑引导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探讨。

  1、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可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2、思维拓展: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3、探究作业的布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描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故都的秋》一课。

  下面我将分五部分来汇报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即“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阅读部分所选课文皆为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课本阅读部分所选课文为诗歌、散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为诗歌单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单元——抒情散文单元,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因而在阅读欣赏本课时,提示学生融汇已学的诗歌鉴赏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欣赏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对后面的散文教学及学生课外自行阅读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对于作者“悲凉”的情感会难以理解,要学好本课,应适当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写作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扫除障碍。另外,对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学*的关键在入境,难处也在入境,因而我选择与课文基调相称的音乐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辅助教学。尽量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教学目的的确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课教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鉴赏本文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优美情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2、培养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语言”——“展开联想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的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体味文章缘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自身写作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品味语言,由“景语”而“情语”,深层体味作者情感。

  难点: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对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联想、想象,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设身处地”体验对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说明:“写什么”是阅读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不仅可以强化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还可为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间。

  教学手段的选择,除一般教具外,还选择录音机、幻灯机及多媒体计算机,后者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演示型课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

  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也可谈谈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

  (说明:通过畅谈,激发学生学*本文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本课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内容)。

  (说明:通过学*目的的出示,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地按教学目标完成学*任务。)

  2、预*

  发放有关作者写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的资料,同时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称的音乐作为背景配合学生个人独立诵读、品味课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预*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2除直接描写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秋天的特点。

  3.重点解决预*要求中的问题

  针对预*要求1,师生共同归纳,将作者直接描写的故都秋景概括为“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五组镜头。

  针对预*要求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数第二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引导学生从“黄酒”、“白干”等饮食中的“味”去领悟两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领悟语言

  1、演示播放课件。帮助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学生独立有感情地吟诵关键语句,相互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写北国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语言之时,结合课件演示中的图景,运用联想、想象,并抓住“景语”中的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如“秋晨图”抓住“细数”、“静对”、“破壁”等几个词,“秋槐图”中抓住“细腻”、“清闲”、“落寞”等几个词,“秋蝉”图中抓住“衰弱”、“残声”等词,“秋雨图”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缓慢悠闲”等词,“秋枣图”中“淡绿微黄”等词。

  (说明:作者直接抒怀的句子学生容易体会其情感,重点引导学生

  对景物描写句子的体会。)

  〈三〉品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鉴其写作手法。

  教师以问题点拔,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用,进而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印发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红唇膏》。学生对比阅读思考:同是描写秋景,表达对秋的热爱、赞美,《故都的秋》为何流露出“悲凉”之情?作者笔下选取的景物为何皆为冷色调?

  (说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思考,从而认识理解文章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本课小结

  通过小结,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故都的秋》一课的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秋味

  秋色:碧天蓝朵落蕊枣子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悲凉

  (反衬)静

  人声雨声

  秋味

《故都的秋》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8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职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作者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描和对比,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故都的秋,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钟爱。本单元是文学作品欣赏散文序列中的第4个单元,主题是悠远的情思,让我们在感受一幕幕的人生片段。一幅幅的自然画卷中,体会悠远的情思,品味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学*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2、学情分析

  其次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高二的学生:

  从学*基础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散文的知识,能感受散文的美,但还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味,因此依托文本,调动生活积累,加强品味,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所在。

  从学*态度看,他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热门的“青春文学”、“小情调文学”,学*散文的主动性不强,课外阅读量也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传承人文,就成了散文教学当仁不二的选择。

  从学*能力看,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启发与引导,还是会有很大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所以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启发、巧妙的隐退就成了教学的关键。

  3、根据“大纲”要求与本文特点,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思想内容;

  (2)学*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3)学*本文“对比”的手法;

  能力目标:

  (1)“美读”散文,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通过“诵读”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自主学*能力,用“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

  4、根据散文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学*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2)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5、说教法、学法

  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是多样的,我想有一点的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动了起来,而成为学*的“主体”。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鉴赏品析等教学方法,串起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学法方面,主要采用朗读品味、沉浸感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从而构建*等、和谐、互动的语文课堂

  A重点的突出方法:

  (1)根据本文“情感先行”,易于把握的特点,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美读”与“画直抒胸臆的句子”的学法,完成重点(1)的教学;

  (2)在文章写景部分(3――11节),基本每一节都写故都秋的一个特点,且有中心词或中心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我设计通过“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B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是个教学难点,我计划通过与《想北*》比较学*来突破。为什么要给学生比较点呢?这是防止学生学*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给出比较点――“从抒情与写景文字的分配上比较”。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结论――《故都的秋》“重写景,融情于景”。

  (2)本文的语言品味与语言特色分析也是教学难点,我计划让学生通过“品读-质疑-讨论-解疑”的信息反馈模式自主突破。

  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

  6、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反馈教学法”的创始刘显国老师说:“开讲是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第一步,是第一次信息反馈。”我的导入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根据本文所表达的“眷恋情”主题与“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我用歌曲我用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来导入新课,也为体会作者情感与品味语言打下铺垫。

  (二)简介作者

  (三)美读全文“读好散文是学好散文的开始!”读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我打算运用“教师范读-学生个读-齐读”相结合的“三类诵读法”完成散文的诵读,要求入情入境,声情并茂!

  (四)理解与鉴赏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发挥“穿针引线,架桥铺路”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在重点(1)的学*中,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后,我会问“本文的抒情是含蓄呢,还是直露?”学生很容易认定是后者。然后,让学生画出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总结出思想感情,体会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通过散文的“一切景语都情语”,自然过渡到重点(2)的学*,在分析故都的秋特征之中进行“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此会以第三节为例,分析其“清”的特征,让学生去用“迁移法”完成4-11节的分析。

  在难点(1)的突破中,运用“比较学*法”,老师给出比较点,学生就能很容易总结出“以情驭景”的写法的特点。在比较中,也会有许多学生会提及两篇文章都用到的“对比”手法,教师也应该加以强调。

  突破难点(2)时,我放给学生去自己品味,我只在他们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给以点拨。

  (五)回顾课堂,布置课外作业:

  作业:用“以情驭景”的写法,写一段有关“家乡”的文字。字数不限。

  7、板书设计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对比映衬以情驭景

  南国之秋(慢润淡)

  8、教学效果估计

  学生大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学。老师可能讲的不过瘾,但学生学的一定很实在。用当堂“美读”与课后*作的方法来巩固“以情驭景”的写法,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故都的秋》说课稿9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2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意图: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4)鉴赏品味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图程序:1、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2、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5)口语训练: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意图: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让学生学会学*。2、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6)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意图: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归纳可得出:作者所选的景物都是作者感情的体现物。然后顺利得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六、比较阅读。联系《长亭送别》和《荷塘月色》意图:进一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七、作业: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春意图: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手法。

  八、板书设计感受:清、静、悲凉图: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情:眷恋挚爱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作用:体现目标和教学难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11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

  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天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3、品秋味

  这一步骤是将学生分组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要求用首字为秋的四字词语,并且要体现出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提高合作学*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详细研读,经过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进而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概括,让学生比对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这一步骤既对刚才的学生活动进行了点评,也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三:悲凉。

  之后全班齐读秋槐落蕊图这一段落,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悲凉的秋味。环节四:介绍背景,追本溯源

  这一环节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的。 本文除了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北国的秋天呢?喜欢的是北国哪里的秋天?描写北国之秋外,还提及哪的秋天?为什么作者所描写的景致和我们所感受到的明艳繁闹的秋景截然不同呢?我将从四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坎坷;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作者的创作风格——静的文学。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环节五:总结秋味,延伸拓展

  教师给出小结语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节六:课后作业,巩固所学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至少4句以上。

  2、任选一幅秋景图,手绘或电脑绘制,并在班内举行小型画展。(电脑美术专业)作业一的目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作业二的目的是将语文学*与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故都的秋》说课稿12

  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脉络结构,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法(课前预*,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设计以古代文人墨客咏秋的诗词以及关于秋天的图片导入,引导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冷暖色调的判断,声音的体现,环境的描绘来找出文中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归纳段落大意,从而总结出五幅秋景图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体会文章中作者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故都的秋》说课稿13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三、教学设计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民思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作品,眷恋,落寞,悲凉之情蕴藏在细腻,含蓄的语言中,以情驭景,情景 交融 的艺术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 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鉴赏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 , 从特定的“景语”中品读出不一样的“情语”,对于这样一篇典型的美文,组织教学时,尤其要重视审美教育,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活动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养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作为本课教学的关键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

  2 、体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写法。

  3 、学*课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我假设的是面向中快班,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 重点是 : 学*课文由故都的秋联系到南国的秋的对比联想。

  教学 难点是 : 如何去体会作者通过北*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本文中“物”、“我”完美融合的写作特点十分突出,作者对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也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两个方面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 初渋散文鉴赏,审美能力尚且欠缺,且属于中快班性质的实际情况 ,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2、点拨法。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3、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 一个 课时完成,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选取了四个地方颇具特色的秋天,从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图中, 同学们 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创设特定的审美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一种积极的审美状态中来 , 引出郁达夫笔下那同样个性鲜明的故都的秋。

  (二).解题

  简介作者,让学生对郁达夫有初步印象。作为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因此我设计了解题环节,让学生分析“故都”与”秋”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故都”的关注,尤其是一个”故”字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跨越时间的障碍,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

  (三).粗读课文,把握文意

  在浓郁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进入意境后的下一步,就是让学生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意、以及感情基调。让学生从粗读中,逐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美的文章,需要精读、细读、仔细鉴赏揣摩,于是精读课文,品味意境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承接上个环节,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疑问:既然故都的秋让作者眷恋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里呢?作者有为何”悲秋“呢?

  要解决问题,当然只能是学生自己,所以在这里将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最终可以得出具有独特体验特征的答案.

  譬如:

  1、美在构图,文章可谓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绘成美丽的图画,改写成颇具特色的小诗。在这里,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学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诗歌创作才能.

  2、美在色调,无论是碧绿蓝白,还是淡绿微黄,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如水墨画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极至。

  3、美在声音,蝉声,雨声,扫帚声,看似丰富的.各种声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道尽了故都的幽静,深邃,哀愁与落寞。

  4、美在细节,细腻可感的文字,让人不时寻找到惊喜,连扫帚扫过的灰土丝纹,都是“细腻”“清闲”“落寞”的。

  当然,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当学生们饱含感情地诵读着,积极热烈地讨论着,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特有之美,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打动 了他们的内心。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把握散文的选材特点。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 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给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凉之美,还是作者的内心只爱悲凉之美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正是机会.

  对此,可给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处不同的景色,二是,接*同一时代,***笔下的秋天。并且,在此重申郁达夫的个人经历。根据以上提示,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出故都悲风起的真实答案: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艺术气质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范例,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郁达夫偏爱故都清净悲凉的秋味,而***则喜欢秋的“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见,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对美不同的看法,那么你能谈谈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根据这个问题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

  我将给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风景,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动你的某个生活的瞬间。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话题,学生既有话可说,又能说出不同的层次水*。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15

  1教学目标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个性和创作风格,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之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并学*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本文细腻优美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2学情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创设情境。

  2、知人论世(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郁达夫)。

  (1) 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

  郁达夫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这篇散文,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的气质。

  (2)写作背景有关(出示幻灯片 背景介绍):

  1933年4月,由于*****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郁达夫先生对故都的秋天是什么情感?

  眷恋、热爱、痴迷

  3、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4、文中集中描绘秋景有五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给每幅画面拟写一个小标题。

  3——11段: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课件)

  三、再读:感知语言,美美地读(3——11段)

  教师朗读第一幅画面,然后分小组依次朗读相应的画面。(配乐)

  四、三读:走进意境,美美地品(3——11段)

  过渡: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景物,声色而已。”

  1、分组讨论:

  五幅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每一个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各大组依次从“秋色、秋声、秋形”入手讨论,每组各有一个观察员。)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交流汇报: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过渡: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2、小院赏秋图(3):勾划赏秋动作的词,它们传达出作者怎么的情绪?(看 听 细数 静对 可以看出悠闲、惬意的情绪)

  师说:“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投影)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 从“细数”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过渡:从声音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3、秋雨话凉图(6-10):

  还有“话凉”呢!既是话凉,重在声音,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

  声调——缓慢悠闲(a、老师拟北声,读出秋天的落寞感 。b、学生齐读8段。)

  这样的画面要读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悠闲、无聊、悲凉、寂寞)

  小结: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古都之秋的情怀。通过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五、四读:感悟情怀,美美地议

  1、合作探究:本文以“故都的秋”为题,把它换为“北*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故都”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同时也有一种亲切感。“知是故人来”“落日故人情”“故居”“故乡”带给人的是深情的怀想。“都”——“首都”——“北*”——国家,“故都”表达了郁达夫对北*的深深的眷恋和怀念,对祖国的热爱。而“北*”就是一个地名,凸显不出这种感觉。

  2、作者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是怎么去世的?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在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明确: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1931年到1933年,郁达夫先生积极投身于左联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又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之中。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最后,在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而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宣告胜利。

  1952年,中央人民**追认他为烈士。在抗日战争期间,郁达夫先生便是把这种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坚定的行动,并且真的用生命完成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六、五读:拓展表达,美美地写

  师:以上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

  生:有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师:出示幻灯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生: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生:破屋浓茶小院,碧天鸽声漏光,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轻落,孤寂人在北方。

  生:小院破屋浓茶,碧天蓝朵白花,漏光飞声残壁。秋草疏疏,落寞人在故都

  六、本课小结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七、布置作业:

  1、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随笔:田园之(色、景、味、韵、思……)

  2、整理归类有关“秋”的诗句或成语。

  八、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创设了民主*等的学*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

  九、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形(散) 神(聚)

  秋之色 灰、白、蓝、黑、淡绿微黄 冷 清

  秋之声 鸽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寂 静

  秋之形 破屋、破壁腰、秋草、秋槐、落蕊 悲 凉 景 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扩展2)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

《故都的秋》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故都的秋》说课稿1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2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职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作者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描和对比,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故都的秋,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钟爱。本单元是文学作品欣赏散文序列中的第4个单元,主题是悠远的情思,让我们在感受一幕幕的人生片段。一幅幅的自然画卷中,体会悠远的情思,品味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学*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2、学情分析

  其次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高二的学生:

  从学*基础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散文的知识,能感受散文的美,但还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味,因此依托文本,调动生活积累,加强品味,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所在。

  从学*态度看,他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热门的“青春文学”、“小情调文学”,学*散文的主动性不强,课外阅读量也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传承人文,就成了散文教学当仁不二的选择。

  从学*能力看,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启发与引导,还是会有很大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所以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启发、巧妙的隐退就成了教学的关键。

  3、根据“大纲”要求与本文特点,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思想内容;

  (2)学*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3)学*本文“对比”的手法;

  能力目标:

  (1)“美读”散文,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通过“诵读”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自主学*能力,用“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

  4、根据散文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学*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2)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5、说教法、学法

  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是多样的,我想有一点的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动了起来,而成为学*的“主体”。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鉴赏品析等教学方法,串起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学法方面,主要采用朗读品味、沉浸感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从而构建*等、和谐、互动的语文课堂

  A重点的突出方法:

  (1)根据本文“情感先行”,易于把握的特点,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美读”与“画直抒胸臆的句子”的学法,完成重点(1)的教学;

  (2)在文章写景部分(3――11节),基本每一节都写故都秋的一个特点,且有中心词或中心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我设计通过“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B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是个教学难点,我计划通过与《想北*》比较学*来突破。为什么要给学生比较点呢?这是防止学生学*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给出比较点――“从抒情与写景文字的分配上比较”。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结论――《故都的秋》“重写景,融情于景”。

  (2)本文的语言品味与语言特色分析也是教学难点,我计划让学生通过“品读-质疑-讨论-解疑”的信息反馈模式自主突破。

  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

  6、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反馈教学法”的创始刘显国老师说:“开讲是激发学生学*兴趣的第一步,是第一次信息反馈。”我的导入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根据本文所表达的“眷恋情”主题与“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我用歌曲我用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来导入新课,也为体会作者情感与品味语言打下铺垫。

  (二)简介作者

  (三)美读全文“读好散文是学好散文的开始!”读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我打算运用“教师范读-学生个读-齐读”相结合的“三类诵读法”完成散文的诵读,要求入情入境,声情并茂!

  (四)理解与鉴赏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发挥“穿针引线,架桥铺路”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在重点(1)的学*中,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后,我会问“本文的抒情是含蓄呢,还是直露?”学生很容易认定是后者。然后,让学生画出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总结出思想感情,体会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通过散文的“一切景语都情语”,自然过渡到重点(2)的学*,在分析故都的秋特征之中进行“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此会以第三节为例,分析其“清”的特征,让学生去用“迁移法”完成4-11节的分析。

  在难点(1)的突破中,运用“比较学*法”,老师给出比较点,学生就能很容易总结出“以情驭景”的写法的特点。在比较中,也会有许多学生会提及两篇文章都用到的“对比”手法,教师也应该加以强调。

  突破难点(2)时,我放给学生去自己品味,我只在他们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给以点拨。

  (五)回顾课堂,布置课外作业:

  作业:用“以情驭景”的写法,写一段有关“家乡”的文字。字数不限。

  7、板书设计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对比映衬以情驭景

  南国之秋(慢润淡)

  8、教学效果估计

  学生大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学。老师可能讲的不过瘾,但学生学的一定很实在。用当堂“美读”与课后*作的方法来巩固“以情驭景”的写法,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故都的秋》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故都的秋》一课。

  下面我将分五部分来汇报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即“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阅读部分所选课文皆为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课本阅读部分所选课文为诗歌、散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为诗歌单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单元——抒情散文单元,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因而在阅读欣赏本课时,提示学生融汇已学的诗歌鉴赏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欣赏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对后面的散文教学及学生课外自行阅读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对于作者“悲凉”的情感会难以理解,要学好本课,应适当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写作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扫除障碍。另外,对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学*的关键在入境,难处也在入境,因而我选择与课文基调相称的音乐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辅助教学。尽量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教学目的的确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课教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鉴赏本文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优美情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2、培养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语言”——“展开联想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的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体味文章缘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自身写作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品味语言,由“景语”而“情语”,深层体味作者情感。

  难点: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对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联想、想象,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设身处地”体验对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说明:“写什么”是阅读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不仅可以强化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还可为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间。

  教学手段的选择,除一般教具外,还选择录音机、幻灯机及多媒体计算机,后者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演示型课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

  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也可谈谈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

  (说明:通过畅谈,激发学生学*本文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本课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内容)。

  (说明:通过学*目的的出示,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地按教学目标完成学*任务。)

  2、预*

  发放有关作者写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的资料,同时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称的音乐作为背景配合学生个人独立诵读、品味课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预*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2除直接描写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秋天的特点。

  3.重点解决预*要求中的问题

  针对预*要求1,师生共同归纳,将作者直接描写的故都秋景概括为“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五组镜头。

  针对预*要求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数第二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引导学生从“黄酒”、“白干”等饮食中的“味”去领悟两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领悟语言

  1、演示播放课件。帮助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学生独立有感情地吟诵关键语句,相互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写北国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语言之时,结合课件演示中的图景,运用联想、想象,并抓住“景语”中的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如“秋晨图”抓住“细数”、“静对”、“破壁”等几个词,“秋槐图”中抓住“细腻”、“清闲”、“落寞”等几个词,“秋蝉”图中抓住“衰弱”、“残声”等词,“秋雨图”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缓慢悠闲”等词,“秋枣图”中“淡绿微黄”等词。

  (说明:作者直接抒怀的句子学生容易体会其情感,重点引导学生

  对景物描写句子的体会。)

  〈三〉品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鉴其写作手法。

  教师以问题点拔,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用,进而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印发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红唇膏》。学生对比阅读思考:同是描写秋景,表达对秋的热爱、赞美,《故都的秋》为何流露出“悲凉”之情?作者笔下选取的景物为何皆为冷色调?

  (说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思考,从而认识理解文章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本课小结

  通过小结,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故都的秋》一课的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秋味

  秋色:碧天蓝朵落蕊枣子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悲凉

  (反衬)静

  人声雨声

  秋味

《故都的秋》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作品,眷恋,落寞,悲凉之情蕴藏在细腻,含蓄的语言中,以情驭景,情景 交融 的艺术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 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鉴赏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 , 从特定的“景语”中品读出不一样的“情语”,对于这样一篇典型的美文,组织教学时,尤其要重视审美教育,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活动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养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作为本课教学的关键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

  2 、体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写法。

  3 、学*课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我假设的是面向中快班,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 重点是 : 学*课文由故都的秋联系到南国的秋的对比联想。

  教学 难点是 : 如何去体会作者通过北*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本文中“物”、“我”完美融合的写作特点十分突出,作者对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也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两个方面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 初渋散文鉴赏,审美能力尚且欠缺,且属于中快班性质的实际情况 ,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2、点拨法。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3、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 一个 课时完成,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选取了四个地方颇具特色的秋天,从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图中, 同学们 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创设特定的审美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一种积极的审美状态中来 , 引出郁达夫笔下那同样个性鲜明的故都的秋。

  (二).解题

  简介作者,让学生对郁达夫有初步印象。作为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因此我设计了解题环节,让学生分析“故都”与”秋”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故都”的关注,尤其是一个”故”字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跨越时间的障碍,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

  (三).粗读课文,把握文意

  在浓郁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进入意境后的下一步,就是让学生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意、以及感情基调。让学生从粗读中,逐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美的文章,需要精读、细读、仔细鉴赏揣摩,于是精读课文,品味意境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承接上个环节,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疑问:既然故都的秋让作者眷恋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里呢?作者有为何”悲秋“呢?

  要解决问题,当然只能是学生自己,所以在这里将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最终可以得出具有独特体验特征的答案.

  譬如:

  1、美在构图,文章可谓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绘成美丽的图画,改写成颇具特色的小诗。在这里,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学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诗歌创作才能.

  2、美在色调,无论是碧绿蓝白,还是淡绿微黄,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如水墨画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极至。

  3、美在声音,蝉声,雨声,扫帚声,看似丰富的各种声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道尽了故都的幽静,深邃,哀愁与落寞。

  4、美在细节,细腻可感的文字,让人不时寻找到惊喜,连扫帚扫过的灰土丝纹,都是“细腻”“清闲”“落寞”的。

  当然,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当学生们饱含感情地诵读着,积极热烈地讨论着,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特有之美,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打动 了他们的内心。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把握散文的选材特点。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 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给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凉之美,还是作者的内心只爱悲凉之美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正是机会.

  对此,可给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处不同的景色,二是,接*同一时代,***笔下的秋天。并且,在此重申郁达夫的个人经历。根据以上提示,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出故都悲风起的真实答案: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艺术气质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范例,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郁达夫偏爱故都清净悲凉的秋味,而***则喜欢秋的“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见,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对美不同的看法,那么你能谈谈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根据这个问题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

  我将给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风景,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动你的某个生活的瞬间。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话题,学生既有话可说,又能说出不同的层次水*。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个教学目标: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1)课前预*法(课前预*,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导入: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解题:“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将

  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又将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譬如:1、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使学生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第三个知识目标以及两个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例子,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七、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枣奇景

  (形)(神)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6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前印发相关资料)

  (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级教师韩军倡导的“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

  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

  (1)布置学生预*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

  (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

  (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

  (5)展示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常景象,挖掘后能*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民化情怀。2、屋:一椽破(*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秋草:疏落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

  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就是我对于《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7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刘禹锡)

  如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欣赏图文,并沉静在秋意之中,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2、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接着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3、深入研读文本

  屏幕显示(学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词语)“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发言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可见其人文精神。

  结合作者生*和背景分析他并非真正沉沦,而是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4、拓展学*

  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学*的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另外的命题研究学*。

  5、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凡的词语表达了*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故都的秋》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描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10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一)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感知法。

  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因此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境教学法。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学生在这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设置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的步骤,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设疑讨论。

  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1、诵读感知法(学生先听录音范读,后反复诵读)。

  2、阅读学*法(阅读步骤:通读、精读、品读、研读)。

  3、设疑研讨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4、拓展延伸,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开展学*成果和学*心得交流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及学生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导读――体悟――探究――交流。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秋的诗文,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家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

  2、整体感知,录音朗读。让学生迅速感知把握内容和课文情感及其结构,为下面开展的鉴赏学*活动作准备。

  3、设疑讨论,鉴赏品味。重点讲析第一幅图,其余让学生自主学*,质疑发问。在讲析中也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如:

  1)“故都的秋味有什么特点?”

  2)“哪些景物画面体现出这些特点?”

  3)“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等,并教给学生进行阅读鉴赏的分析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带着学*方法进行自主学*。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自主学*,质疑发问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4、学*成果、心得交流。在课堂问题讨论告一段落后,组织学*小组展示各组的学*成果,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再次对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对课文的写作特点作简要的总结。

  5、布置探究作业:

  1、写一篇赏析或评论《故都的秋》语言美和画面美的文章。

  2、以郁达夫的创作为题材,设置一个网页。

  3、写一篇表现梧州特色景观的写景抒情散文。

  4、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作业任选一题来完成)

  六、教学观念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4、教师观念的更新

  (1)转换教师角色

  (2)改变学*方式

  (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七、创新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建立的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学*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而且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质疑引导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探讨。

  1、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可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2、思维拓展: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3、探究作业的布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2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意图: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4)鉴赏品味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图程序:1、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2、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5)口语训练: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意图: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让学生学会学*。2、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6)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意图: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归纳可得出:作者所选的景物都是作者感情的体现物。然后顺利得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六、比较阅读。联系《长亭送别》和《荷塘月色》意图:进一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七、作业: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春意图: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手法。

  八、板书设计感受:清、静、悲凉图: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情:眷恋挚爱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作用:体现目标和教学难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12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郁达夫通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几种景象,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北*深切的不舍与眷恋。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写景抒情散文,因而教学重心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

  2、通过听名家范读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清、静、悲凉”体现在何处,以及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结构特点及文中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故都的秋

  秋花

  清、静、悲凉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形散神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13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三、教学设计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民思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地位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郁达夫的一篇历久弥新、传吟久远的散文名作。全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的主观色彩自然融化在一起。通过对北*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里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①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②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③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领悟作者悲凉、伤感的情调,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欣赏的能力,但是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没有体会。所以,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朗读法、点拨法、美点追踪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采用读书法、发现法、讨论交流法进行学*。

  三、说准备

  为使教学顺利进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的准备是:提前布置预*作业,编制并下发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是:根据导学案预*课文。搜集有关描写秋天作品和诗词,回想自己见过的秋天美景的画面。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按 导、感、赏、拓、升,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另一个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接着,看大屏幕,观看***《沁园春 长沙》、杜甫《登高》、柳永《雨霖铃》配乐朗诵。然后我这样导入:(充满感情)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感受是和作者的个性、经历、情趣是分不开的。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只有对著名作家才这样说),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韵味。(板书:郁达夫)

  (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确学*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顺势进入学*情境。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具体分两步

  第一步,检查预*,展示目标

  老师根据导学案,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情况,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一设计,既扫清学生阅读课文障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开展学*打好基础。这一步需要分钟。)

  第二步,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标示出段落标记,指出文章的中心语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一句是本文的神。(“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样通过带着问题的、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提高概括能力。这一步需要分钟。)

  环节三,赏析文本:品味意境

  学生再精读课文,给写秋景的段落加小标题。边读边思考: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却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呢?然后师生逐一解决以下问题。

  (1)郁达夫笔下独有的秋味,体现在哪些景物中?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院、槐、蝉、雨、果)

  (2)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小院秋晨”独有的韵味,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并回答下列问题:你能从文段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师生归纳出:

  “泡浓茶”的“浓”字传达出的一种苦涩的味道

  “听飞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静

  “细数日光”体现出作者的清闲和淡淡的落寞情怀

  “静对牵牛花”让人感受着一种安静和恬淡

  从这些细致的描写里,感受到作者那种悠闲的情怀。

  (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对“小院秋晨”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分别感受课文描绘的其余四幅图面的情感。得出

  “秋槐落蕊”图中:哪一句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嘶鸣” 图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感受到的寂静、凄凉和凄清。

  “闲话秋凉”图中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

  “秋果胜景”图中: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怎样传达着一种悲凉。

  总之,通过五幅秋景画面的赏析,体味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孤独的感受,这就是北国秋的味道,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作者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情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至此,学生已经内化了本文句、段研读赏析的规律和方法,后面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自己完成了。

  (4)学生齐读第二段、十三段,请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A、分别用几个词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作者在对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B、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5)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防止老师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能动性。

  (这一环节,通过对文章典型句子的欣赏、对重点段落的感知,体悟了作者的情感,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需要1分钟)

  (如果是文言文,第三步,疏通文意)

  环节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当做作者表演观赏《秋院》的情景,要表现出文中体现出的情感。

  (这一设计,重在鼓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五,总结提升

  先完成达标测评试题,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再简要梳理补充,并布置作业(作文)

  (通过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此环节需要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精美的微型教案,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将这样设计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景情

  院 清

  槐

  秋 味 蝉 静

  雨

  果 悲 凉

  形 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扩展3)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

《故都的秋》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都的秋》说课稿1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三、教学设计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民思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个教学目标: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1)课前预*法(课前预*,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导入: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解题:“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将

  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又将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譬如:1、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使学生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第三个知识目标以及两个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例子,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七、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枣奇景

  (形)(神)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故都的秋》一课。

  下面我将分五部分来汇报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即“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阅读部分所选课文皆为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课本阅读部分所选课文为诗歌、散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为诗歌单元,《故都的秋》位于第四单元——抒情散文单元,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因而在阅读欣赏本课时,提示学生融汇已学的诗歌鉴赏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欣赏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对后面的散文教学及学生课外自行阅读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对于作者“悲凉”的情感会难以理解,要学好本课,应适当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写作的艺术风格,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扫除障碍。另外,对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学*的关键在入境,难处也在入境,因而我选择与课文基调相称的音乐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辅助教学。尽量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教学目的的确定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本课教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鉴赏本文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优美情致,获得审美的愉悦。

  2、培养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按“整体感知”——“揣摩领悟语言”——“展开联想想象”——“明确意象,建构意境”的欣赏性阅读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体味文章缘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自身写作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品味语言,由“景语”而“情语”,深层体味作者情感。

  难点:调动学生各种思维,对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展开联想、想象,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设身处地”体验对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说明:“写什么”是阅读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不仅可以强化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熏陶作用,培养审美意识,还可为写作提供有益借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间。

  教学手段的选择,除一般教具外,还选择录音机、幻灯机及多媒体计算机,后者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演示型课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

  师生共同畅谈对秋的感受,也可谈谈历代文人所写的有关秋的诗文。

  (说明:通过畅谈,激发学生学*本文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本课学*目标(即教学目标的内容)。

  (说明:通过学*目的的出示,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地按教学目标完成学*任务。)

  2、预*

  发放有关作者写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的资料,同时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称的音乐作为背景配合学生个人独立诵读、品味课文,并投影出示以下预*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2除直接描写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秋天的特点。

  3.重点解决预*要求中的问题

  针对预*要求1,师生共同归纳,将作者直接描写的故都秋景概括为“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枣图”五组镜头。

  针对预*要求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数第二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引导学生从“黄酒”、“白干”等饮食中的“味”去领悟两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领悟语言

  1、演示播放课件。帮助学生进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学生独立有感情地吟诵关键语句,相互讨论、交流、发言。

  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写北国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语言之时,结合课件演示中的图景,运用联想、想象,并抓住“景语”中的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如“秋晨图”抓住“细数”、“静对”、“破壁”等几个词,“秋槐图”中抓住“细腻”、“清闲”、“落寞”等几个词,“秋蝉”图中抓住“衰弱”、“残声”等词,“秋雨图”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缓慢悠闲”等词,“秋枣图”中“淡绿微黄”等词。

  (说明:作者直接抒怀的句子学生容易体会其情感,重点引导学生

  对景物描写句子的体会。)

  〈三〉品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鉴其写作手法。

  教师以问题点拔,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话,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对该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在文中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用,进而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印发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红唇膏》。学生对比阅读思考:同是描写秋景,表达对秋的热爱、赞美,《故都的秋》为何流露出“悲凉”之情?作者笔下选取的景物为何皆为冷色调?

  (说明:启发学生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思考,从而认识理解文章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本课小结

  通过小结,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故都的秋》一课的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秋味

  秋色:碧天蓝朵落蕊枣子清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悲凉

  (反衬)静

  人声雨声

  秋味

《故都的秋》说课稿4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5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

  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天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3、品秋味

  这一步骤是将学生分组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要求用首字为秋的四字词语,并且要体现出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提高合作学*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详细研读,经过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进而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概括,让学生比对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这一步骤既对刚才的学生活动进行了点评,也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三:悲凉。

  之后全班齐读秋槐落蕊图这一段落,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悲凉的秋味。环节四:介绍背景,追本溯源

  这一环节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的。 本文除了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北国的秋天呢?喜欢的是北国哪里的秋天?描写北国之秋外,还提及哪的秋天?为什么作者所描写的景致和我们所感受到的明艳繁闹的秋景截然不同呢?我将从四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坎坷;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作者的创作风格——静的文学。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环节五:总结秋味,延伸拓展

  教师给出小结语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节六:课后作业,巩固所学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至少4句以上。

  2、任选一幅秋景图,手绘或电脑绘制,并在班内举行小型画展。(电脑美术专业)作业一的目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作业二的目的是将语文学*与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故都的秋》说课稿6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7

  1教学目标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个性和创作风格,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之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并学*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本文细腻优美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2学情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创设情境。

  2、知人论世(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郁达夫)。

  (1) 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

  郁达夫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这篇散文,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的气质。

  (2)写作背景有关(出示幻灯片 背景介绍):

  1933年4月,由于*****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郁达夫先生对故都的秋天是什么情感?

  眷恋、热爱、痴迷

  3、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4、文中集中描绘秋景有五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给每幅画面拟写一个小标题。

  3——11段: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课件)

  三、再读:感知语言,美美地读(3——11段)

  教师朗读第一幅画面,然后分小组依次朗读相应的画面。(配乐)

  四、三读:走进意境,美美地品(3——11段)

  过渡: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景物,声色而已。”

  1、分组讨论:

  五幅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每一个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各大组依次从“秋色、秋声、秋形”入手讨论,每组各有一个观察员。)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交流汇报: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过渡: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2、小院赏秋图(3):勾划赏秋动作的词,它们传达出作者怎么的情绪?(看 听 细数 静对 可以看出悠闲、惬意的情绪)

  师说:“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投影)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 从“细数”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过渡:从声音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3、秋雨话凉图(6-10):

  还有“话凉”呢!既是话凉,重在声音,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

  声调——缓慢悠闲(a、老师拟北声,读出秋天的落寞感 。b、学生齐读8段。)

  这样的画面要读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悠闲、无聊、悲凉、寂寞)

  小结: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古都之秋的情怀。通过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五、四读:感悟情怀,美美地议

  1、合作探究:本文以“故都的秋”为题,把它换为“北*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故都”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同时也有一种亲切感。“知是故人来”“落日故人情”“故居”“故乡”带给人的是深情的怀想。“都”——“首都”——“北*”——国家,“故都”表达了郁达夫对北*的深深的眷恋和怀念,对祖国的热爱。而“北*”就是一个地名,凸显不出这种感觉。

  2、作者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是怎么去世的?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在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明确: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1931年到1933年,郁达夫先生积极投身于左联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又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之中。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最后,在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而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宣告胜利。

  1952年,中央人民**追认他为烈士。在抗日战争期间,郁达夫先生便是把这种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坚定的行动,并且真的用生命完成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六、五读:拓展表达,美美地写

  师:以上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

  生:有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师:出示幻灯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生: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生:破屋浓茶小院,碧天鸽声漏光,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轻落,孤寂人在北方。

  生:小院破屋浓茶,碧天蓝朵白花,漏光飞声残壁。秋草疏疏,落寞人在故都

  六、本课小结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七、布置作业:

  1、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随笔:田园之(色、景、味、韵、思……)

  2、整理归类有关“秋”的诗句或成语。

  八、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创设了民主*等的学*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

  九、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形(散) 神(聚)

  秋之色 灰、白、蓝、黑、淡绿微黄 冷 清

  秋之声 鸽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寂 静

  秋之形 破屋、破壁腰、秋草、秋槐、落蕊 悲 凉 景 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地位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郁达夫的一篇历久弥新、传吟久远的散文名作。全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的主观色彩自然融化在一起。通过对北*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里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①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②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③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领悟作者悲凉、伤感的情调,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欣赏的能力,但是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没有体会。所以,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朗读法、点拨法、美点追踪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采用读书法、发现法、讨论交流法进行学*。

  三、说准备

  为使教学顺利进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的准备是:提前布置预*作业,编制并下发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是:根据导学案预*课文。搜集有关描写秋天作品和诗词,回想自己见过的秋天美景的画面。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按 导、感、赏、拓、升,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另一个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接着,看大屏幕,观看***《沁园春 长沙》、杜甫《登高》、柳永《雨霖铃》配乐朗诵。然后我这样导入:(充满感情)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感受是和作者的个性、经历、情趣是分不开的。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只有对著名作家才这样说),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韵味。(板书:郁达夫)

  (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确学*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顺势进入学*情境。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具体分两步

  第一步,检查预*,展示目标

  老师根据导学案,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情况,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一设计,既扫清学生阅读课文障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开展学*打好基础。这一步需要分钟。)

  第二步,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标示出段落标记,指出文章的中心语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一句是本文的神。(“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样通过带着问题的、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提高概括能力。这一步需要分钟。)

  环节三,赏析文本:品味意境

  学生再精读课文,给写秋景的段落加小标题。边读边思考: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却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呢?然后师生逐一解决以下问题。

  (1)郁达夫笔下独有的秋味,体现在哪些景物中?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院、槐、蝉、雨、果)

  (2)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小院秋晨”独有的韵味,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并回答下列问题:你能从文段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师生归纳出:

  “泡浓茶”的“浓”字传达出的一种苦涩的味道

  “听飞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静

  “细数日光”体现出作者的清闲和淡淡的落寞情怀

  “静对牵牛花”让人感受着一种安静和恬淡

  从这些细致的描写里,感受到作者那种悠闲的情怀。

  (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对“小院秋晨”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分别感受课文描绘的其余四幅图面的情感。得出

  “秋槐落蕊”图中:哪一句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嘶鸣” 图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感受到的寂静、凄凉和凄清。

  “闲话秋凉”图中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

  “秋果胜景”图中: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怎样传达着一种悲凉。

  总之,通过五幅秋景画面的赏析,体味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孤独的感受,这就是北国秋的味道,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作者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情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至此,学生已经内化了本文句、段研读赏析的规律和方法,后面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自己完成了。

  (4)学生齐读第二段、十三段,请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A、分别用几个词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作者在对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B、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5)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防止老师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能动性。

  (这一环节,通过对文章典型句子的欣赏、对重点段落的感知,体悟了作者的情感,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需要1分钟)

  (如果是文言文,第三步,疏通文意)

  环节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当做作者表演观赏《秋院》的情景,要表现出文中体现出的情感。

  (这一设计,重在鼓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五,总结提升

  先完成达标测评试题,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再简要梳理补充,并布置作业(作文)

  (通过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此环节需要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精美的微型教案,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将这样设计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景情

  院 清

  槐

  秋 味 蝉 静

  雨

  果 悲 凉

  形 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9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郁达夫通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几种景象,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北*深切的不舍与眷恋。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写景抒情散文,因而教学重心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

  2、通过听名家范读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清、静、悲凉”体现在何处,以及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结构特点及文中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故都的秋

  秋花

  清、静、悲凉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形散神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10

  一、说课内容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对培养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惯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于北*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对北*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绘中,寄寓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青岛赶往北*,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版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用八个字概括:名士风流,悲秋情结。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图中的物象特点,说明与“秋味”的关系。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于景的写法。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一年级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学*,已经初步了解了散文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点,但散文的鉴赏与评价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并能准确应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及方法

  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层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贯穿“阅读和欣赏——鉴赏与评价——综合与运用”这一教学思路。

  1、解决办法:

  (1)适当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前印发相关资料)

  (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级教师韩军倡导的“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的“新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中之一提到“吟诵与讨究相结合”原则,督促学生在吟诵的时候,亲身地体会,将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3)重点分析一些语段。紧紧扣住“言语”,进行“讨究”、“鉴赏”、“体悟”。通过字、词句、段的斟酌、推敲、鉴赏,回归语文教育的“在言语上下苦功”的传统。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设计:

  (1)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体内容,讨论课文有关段落和难点。

  教师活动及教法设计:

  (1)布置学生预*相关材料。

  (2)指导学生朗读、分析、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

  (3)结合作家作品等写作背景,点拨学生解决疑难。

  (4)出示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

  (5)展示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一)导入语的设计:郁达夫先生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国之秋蒙上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那么作者是抓住哪些画面来突出这些特点的呢?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为什么却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二)重、难点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提问学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总结概括为:庭院赏秋图、落蕊知秋图、寒蝉报秋图、雨后话秋图、佳果绘秋图

  接下来欣赏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几幅图景,并让学生加以描述,然后让学生感悟画面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这样安排,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画面,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

  在欣赏“庭院赏秋图”时,设置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写北*秋景,为什么不写那些热闹、繁华,有帝王气象的景物,而只依次点到“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之类的,而重点是写“租一椽破屋来住,清晨静观(听)天色、日光、鸽声、牵牛花”?(同时对应以上景点用课件播放图片,从而让学生可以从直观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不同)问题2:作者在这幅图中所写之景都有哪些?是怎么描写的?写出了秋的什么特点?(用课件将要点打出来)给学生看图讨论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明确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决定的。在杭州过得是一种隐逸生活,(所发背景材料中有介绍)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独,郁闷的内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如果写热闹的颐和园,写火热的香山红叶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风景,很难挖掘,而*常景象,挖掘后能*中见奇,写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显作者*民化情怀。2、屋:一椽破(*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绿(清爽);驯鸽的飞声:听得到(讲到此穿插问题:为什么能听到飞翔的声音?明确:因为静,所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恰恰是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秋晨之静);日光:细数一丝一丝(心静);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最下(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调,恬淡、孤独、清冷);秋草:疏落细长(穿插问题:可否换为浓密、肥胖?明确:不可以。因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态、色彩更显秋之落寞。)

  讲到“落蕊知秋图”时,可以问学生“写落蕊,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明确答案为: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进一步提问: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试找出几个描写落蕊的词语并说明?明确答案:细腻,清闲,落寞,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看“寒蝉报秋图”时,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这里也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对于“雨后话秋图”可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整个这五幅图鉴赏完后总结性提问所绘画出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清、静、悲凉”。在此扣住文眼。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内在情感的驱使下书写这样的秋色的呢?结合课前所发材料得出结论: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B、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遁世文学,故都的秋正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主张。C、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经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授课到此,主要鉴赏的寓情于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所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不散,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这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情于景,还要让学生会熟练运用,因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迁移练*题:

  1、本文作者是借秋来写悲情,这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看一看所写秋景与上面几首的不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可见,景随情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深入把握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最后又布置了一项专题作业,即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这道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动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就是我对于《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描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13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学*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诵读发、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法、课中圈点批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提高学生运用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的五幅图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枫海,二是神秘幽静的胡同,三是***的银杏大道,四是地坛公园,五是八达岭三林公园,并将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到北京旅游除了长城、***、故宫,你们还会去哪?除了我们熟知的北京著名景点外,我们还是否留意过北*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一篇优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迷人。

  此时我将顺势板书我的课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课文的学*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接着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情况,分组朗读领悟法,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惯。

  (2)分组朗读领悟法,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齐读1-14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对秋的情感预设为(清、静、悲凉)及喜爱赞美之情。

  (3)第2组学生齐读2、13小段,思考为什么总是写江南之秋。

  (4)第3组学生默读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特点。预设(秋晨图、秋槐图、秋雨图、秋蝉图、秋果图)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学生已经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侧面概括以及正面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表现展开叙写,从而对本文形成整体感知,更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好基础。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问题一:课文题目为《故都的秋》而非“北*的秋”?

  这一问题较简单,我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故都是过往繁华之意,怀有伤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

  问题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明确: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问题三:联系背景知识思考: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

  此处是我的教学重点部分,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以语文组的形式进行,给予学生8分钟的时间充分讨论,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

  同时我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上出示关于作者郁达夫写作的背景材料,如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不写身世飘零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文人的眼光和体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对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问题四: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再读课文,延伸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有人说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味,实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去,你是否支持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及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我预设学生会这样解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秋味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观照,文中细腻难而又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民倾向而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真正体验得到,才能表现的细腻难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怀念故都的秋其实是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心里*衡,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洁而是细腻、落寞和深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我难点部分的讲解。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在此环节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以下2道作业:

  1.搜集古代关于秋的诗文及名句名篇;

  2.搜集素材,进行排列筛选,撰写一篇“中国古代文人与秋”的小评论。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不仅会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学*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2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意图: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4)鉴赏品味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图程序:1、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2、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5)口语训练: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意图: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让学生学会学*。2、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6)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意图: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归纳可得出:作者所选的景物都是作者感情的体现物。然后顺利得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六、比较阅读。联系《长亭送别》和《荷塘月色》意图:进一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七、作业: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春意图: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手法。

  八、板书设计感受:清、静、悲凉图: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情:眷恋挚爱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作用:体现目标和教学难点。

《故都的秋》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刘禹锡)

  如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欣赏图文,并沉静在秋意之中,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2、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接着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3、深入研读文本

  屏幕显示(学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词语)“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发言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可见其人文精神。

  结合作者生*和背景分析他并非真正沉沦,而是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4、拓展学*

  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学*的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另外的命题研究学*。

  5、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凡的词语表达了*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扩展4)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篇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非常仓促的备完课,很紧张的上完课,总算松了一口气。现在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节课,加上教研员的一番指导,颇有感触。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我将《故都的秋》定位为散文鉴赏课,课型为一节。教学时以学过的古诗文感受入题。再总提第一段使学生入境,美读设置问题: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总提五幅秋景图。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师生互动探究生成开放型课堂,始终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基点和生长点,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最后以第12段的议论提升思想,明确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引申出写作背景。

  纵观整个上课过程,本节课有这样一些优点:

  第一,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了语文的语言性。评课的教研员老师说我这一点把握的不错。

  第二,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清晰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

  二则课堂上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体体课,学生觉得很新鲜。看来我自得的设计“亮点”──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进行瞻前顾后的文本鉴赏,学生不适应,学生*惯了逐段推进的鉴赏模式,这种突出重点段落的方式,学生仍然含混不清。

  据此,我想教学时首先增设了两个问题:①诵读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先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②品读最后两段,运用比喻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有什么好处?解决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结合前面的四个问题,明确划分成四组各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三则说五幅画面的时候面面俱到,本来是想详说三个画面的,后来时间一紧,都是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评课老师也说出了这一点。我想今后上课我想尝试新的方法,把第一个画面讲透讲深,然后分四组让学生分别讨论余下的画面。真正能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再则高潮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给人虎头蛇尾之嫌,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的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再据此设计教学,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课现象,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之,我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现在静下心来反观发现,我的设计不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没有探究透彻,有人为拔高之嫌。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以及后面联想到了南朝热闹的、风流的宫庭浓歌艳赋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气息。这种比较确实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生”与“死”面前,“生”是热闹的、繁华的、实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脱的。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1教学目标

  1.学*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2学情分析

  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学生阅读时并无多大理解上的障碍。通过诵读,主要让学生感悟作者围绕中心调动景物的高超技巧,在欣赏品味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借鉴作者多变的描写手法。

  3品味语言,体味情景,把握作者是怎样将“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菁选(扩展5)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课文。预*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_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足见其*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三、分析鉴赏“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预设学生回答)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希望大家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深情结语《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学*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后反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