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

首页 / 说课稿 / |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1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04、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2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进入小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

  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 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 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四、发现性质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际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小数性质这节课的教学中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同**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同学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同学充沛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笼统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同学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同学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同学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实质属性。

  2、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同学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 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同学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同学回答,例1 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 1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l米=0.10米= 0.100米

  这样,同学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动身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同学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规范)强调: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 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考虑符号“→”,先让同学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考虑箭头“→”,让同学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同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同学归纳概括事物实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过程中,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同学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局部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笼统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同学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妙: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 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同学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同学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 8.0 880.00 80.80 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和300 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同学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4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xx.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2.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任务。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探索新知

  1.

  同学们,刚才悟空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米尺和已有的知识来验证一下,好吗?各小组合作研究。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各小组汇报: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放手给学生自己研究,发给各小组*均分成100个小格子的正方形各两个。

  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xx.7和0.07

  3和3003和3.00

  3.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4.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性质的简单的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6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认识的基础之上,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小数的形象支撑的。教材先在商品的价格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的基础,初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点,再让学生初步学会读、写小数,然后根据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等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单价引入小数和小数点,试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认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具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与小数的练联系。

  二、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作为本节课教学方法的主线,并辅以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学*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小数就在身边,学*了小数的具体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感。主要体现在:

  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供引导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提供“说数学”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善于倾听的*惯。四、通过练*,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渗透抽象的数学思维。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而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根据这个要求,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探究学*

  (3)巩固练*

  (4)全课总结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而且在超市购物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事,在购物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就是会读商品的价格问题,因此,我觉得完全可以把数学课本中的情境图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小数点和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我大体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

  1、小数的读法:

  这部分,我想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相信孩子的能力,运用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让孩子们大胆试一试,读一读,并及时对比引导,总结出读小数的正确方法。本环节充分让孩子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氛围。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想这样进行:先让学生大胆试读5、98,学生有可能读成五点九十八,也有可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读成五点九八。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其他学生体会,应该怎样读,初步引导学生讨论小数的读法,然后再读0.58,2、60,进而总结出小数的正确读法。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小数的`读法,我还选择了一些特殊的小数(课件出示:123、10,50.50等)进行巩固,深刻体验这些小数的左边和右边的数字一样,读法有什么不同,深化小数的读法。

  进而根据课件出示的小数的特点,进一步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2、小数的写法:

  先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写小数吗?鼓励试着写一写,并指明到黑板上板演,说出自己的写法。再在练*本上练*写,然后根据学生写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总结怎样才能写出最美观的小数,进一步明确小数的写法。

  在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学*方式给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机会,讨论交流的学*方式使学生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锋,智慧的共享,达到了学*互补的目的,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

  当学生会读写小数后,再通过回归课本情境图中的商品的价格(采用完成表格的方式),用小数表示学*用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小数的意义:

  本环节,先通过长度单位的复*,过渡引导出认识小数含义这个知识点。

  在这里,通过学生比划1米、1分米、1厘米,一根粉笔不够1米时如何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引出课件演示把1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等步骤,实现板书:1分米=米=0.1米,3分米=米=0.3米,7分米=米=0.7米等达到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利用1元=10角进行练*,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和课件,总结出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分米,进而明确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下一步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的形式,通过知识迁移,利用课件演示,实现板书:1厘米=米=0.01米,3厘米=米=0.03米,18厘米=米=0.18米,总结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再进一步明确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结:

  第五环节:巩固拓展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练*,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的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兴趣;二是练*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加深学生的认知水*。

  首先是基础性的练*,出示填一填(课件)这道题时对理解小数意义的及时巩固,指名回答,全班交流。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第二是以课本例题王东的身高为例,巩固小数可以有两种写法,但不是所有的0都可以不写,不仅巩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还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也巩固了小数的写法。

  第三是8、5米、14、8米、3、98米这三个数中的“8”各表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采用竞猜的方式得出每个8的不同含义,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数因为在不同的位置,其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第四是用数表示阴影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使本节具体的小数深化到抽象,巩固小数的意义,深化学生的思维。

  第五是大开眼界,通过阅读,升华知识,同时总结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只是小数学*的开始,还有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等着大家去探索,去学*。

  课后反思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有效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但是没有完全依懒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有序的板书,使学生学完新知后,还可以自主地再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回忆及巩固。在整个教学中我感到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写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如果整合教材,该简要简、该详要详,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更好的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或者说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预设不到位,课堂应大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主动学*,充分为学生提供“有效学*”的*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8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进入小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 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 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四、发现性质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际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小数性质这节课的教学中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9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xx.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10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xx.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阅读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1)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6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1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1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学生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5、0.7和0.07、3和300、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略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2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xx.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读题

  (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3.16=()10=()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四、巩固练*。

  练*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4

  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方法是: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提高,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准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老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便宜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去哪家买都一样。

  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数的区别,学生会发现:小数的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新知识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1)我为每个学*小组都准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因为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察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小数的区别: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的确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行汇报展示

  找学生投影展示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因为涂的面积相同,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较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现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具体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后一个非0的数。帮助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重练*设计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疑惑?来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游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带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节课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度依次呈现的,它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整堂课的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2.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任务。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探索新知

  1.

  同学们,刚才悟空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米尺和已有的知识来验证一下,好吗?各小组合作研究。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各小组汇报: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放手给学生自己研究,发给各小组*均分成100个小格子的正方形各两个。

  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xx.7和0.07

  3和3003和3.00

  3.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4.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性质的简单的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6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进入小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 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 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四、发现性质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际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小数性质这节课的教学中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2)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精选十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1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 读题

  (2) 分组准备,讨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

  练*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2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内容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安排了3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例2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3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是小数性质的应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在应用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2、例3)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如在导入新课时,采用生活购物情景来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和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在猜测0.1=0.1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

  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右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画一画、量一量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小数性质。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让小组代表在白板上展示。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化简小数就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应用小数的性质应注意什么?通过课件如“4.08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3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3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 读题

  (2) 分组准备,讨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

  练*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1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1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学生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5、0.7和0.07、3和300、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略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1、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利用知识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二、说教法

  1、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故事导入,激趣揭题。通过西游记故事引入数学问题0.1米、0.10米、0.100米谁长谁短?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再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部分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的,是小数意义的运用。紧接着学生明白了小数的性质,开始用性质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就是例2与例3的教学,通过这部分教学为以后小数四则计算做准备,小数性质理解了,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有些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做以提示,所以这部分主要以学生自学、自讲、自练为主。

  最后的练*是必不可少的,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尤其是安排了一个思维拓展题,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尝到思考的乐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同**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同学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同学充沛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笼统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同学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同学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同学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实质属性。

  2、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同学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 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同学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同学回答,例1 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 1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l米=0.10米= 0.100米

  这样,同学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动身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同学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规范)强调: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 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考虑符号“→”,先让同学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考虑箭头“→”,让同学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同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同学归纳概括事物实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过程中,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同学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局部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笼统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同学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妙: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 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同学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同学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 8.0 880.00 80.80 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和300 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同学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7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xx.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8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9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内容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安排了3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例2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3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是小数性质的应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在应用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2、例3)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如在导入新课时,采用生活购物情景来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和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在猜测0.1=0.1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

  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右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画一画、量一量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小数性质。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让小组代表在白板上展示。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化简小数就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应用小数的性质应注意什么?通过课件如“4.08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3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同**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同学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同学充沛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笼统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同学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同学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同学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实质属性。

  2、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同学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 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同学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同学回答,例1 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 1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l米=0.10米= 0.100米

  这样,同学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动身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同学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规范)强调: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 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考虑符号“→”,先让同学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考虑箭头“→”,让同学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同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同学归纳概括事物实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过程中,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同学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局部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笼统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同学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妙: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 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同学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同学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 8.0 880.00 80.80 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和300 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同学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3)

——《小数性质》说课稿实用五份

  《小数性质》说课稿 1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性质》说课稿 2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 读题

  (2) 分组准备,讨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

  练*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性质》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同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同**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同学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同学充沛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笼统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同学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同学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同学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实质属性。

  2、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同学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 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同学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同学回答,例1 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 1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l米=0.10米= 0.100米

  这样,同学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动身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同学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规范)强调: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 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考虑符号“→”,先让同学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考虑箭头“→”,让同学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同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同学归纳概括事物实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过程中,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同学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局部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同学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笼统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同学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同学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妙: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 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同学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同学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 8.0 880.00 80.80 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和300 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同学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小数性质》说课稿 4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xx.08=4.0803=3.00

  练*: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

  1.练*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性质》说课稿 5

  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方法是: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提高,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准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老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便宜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去哪家买都一样。

  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数的区别,学生会发现:小数的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新知识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1)我为每个学*小组都准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因为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察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小数的区别: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的确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行汇报展示

  找学生投影展示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因为涂的面积相同,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较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现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具体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后一个非0的数。帮助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重练*设计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疑惑?来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游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带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节课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度依次呈现的,它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整堂课的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4)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3篇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的标签直尺和纸条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星期天老师去超市观察到每件商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价签记录商品的价格,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呢?

  生:2.5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5角。(2.5元)

  生:8.00元。师:是多少钱?生:8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8元与8.00元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直尺和桌面上的三张纸条分别量出0.1米,0.10米和0.100米长的纸条,各打上记号。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2、各小组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教师小结: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练一练:课前商品的价格

  (1)出示2.5元=2.50元

  (2)8元=8.00元

  师:这样写可以吗?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呢?(再次引出小数的性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可一让我们一眼就清楚地看出商品是几元几角几分。)

  5、出示例题2,引导学生自学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

  (2)在方形的纸上表示出0.3和0.30,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6.小数性质应用.出示卡片题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3.90m0.3元500m1.80元0.70m0.04元

  教师强调:末尾和后面不同。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完成39页的做一做。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和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2.每人写几个和3.200相等的数.

  设计意图:挑战自我的*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完成,让学生的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十1—3题。

  教学目的: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填空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1米=( )毫米

  2、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手套: 毛巾:(课件演示)

  提问:2.50元、3.00元各是多少钱呢?(2元5角、3元)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引入:为什么会相等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 “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1分米= ( )米 10厘米=( )米 100毫米=( )米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末尾添上“0”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小数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变

  末尾去掉“0”

  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比较0.30和0.3的大小。(用你喜欢的颜色在课本上分别表示出0.30和0.3)。

  (2)出示例2: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3.出示例3。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5)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3篇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 读题

  (2) 分组准备,讨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

  练*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1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2、教材地位:

  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能力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6)

——《小数的性质》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7--38页,例4、例5、例6。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经历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挖掘数学内涵,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小数性质中不变与变化的数学辩证思想,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数学王国中数字“0”去做客的情景,发现数字“0”引起整数的`变化。

  二、自主探究。

  1.以数字“0”前往小数家中做客的情景,引出问题:0.4是不是等于0.40.

  2.在独立验证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0.4=0.40?

  3.借助:0.4=0.40=0.400,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4.深入研究小数的性质:

  (1)从小数末尾添上“0”的情况去推断与思考去掉“0”的情况。

  (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小数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先讨论,在交流举例。

  (3)质疑:为什么在整数的末尾每添上一个“0”,整数就要扩大10倍,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若干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添上两笔,让4、40、400三个数相等。

  6.探讨:从0.4到0.04,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小数的末尾”这一关键词眼。

  三、练*应用。

  1.出示超市里某些食品的价格表,上面哪些小数里的“0”可以去掉?为什么?

  总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质疑:为什么有些小数能化简,但是价格表中仍然写成两位小数?

  2.把下面物品的价格写成用“元”作单位的两位小数。

  总结: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或者整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初步感知小数改写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初步感知

  (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4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作3个0.1,所以0.3=0.30

  ③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办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教师引读0.3元=0.30元,谈话: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试一试”,加深体验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是同一点,说 明: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独立填写下表,集体讲评。

  板书: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 =0.10米=0.1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 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 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3、教学例6

  (1)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从图中能看出哪些信息。

  (2)根据题目的要求各自在书上填空。

  (3)提问:3.05元中的“0”为什么不可以去掉?

  根据这个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试一试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4、3.16 、 10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3.16= 10=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填上的“0”的个数不同?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强调: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三)巩固练*

  1. 练一练第1题

  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说明小数的性质确实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练一练第2题

  为什么0.5和0.50的大小相等,而0.5和0.05的大小不等?

  (四)课堂作业:练*六第3题----第5题

  (五)总结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5 0.3元=0.30 元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0.1米

  0.100=0.10=0.1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例6 2.80元=2.8元 4.00元=4元 10.50元=10.5元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板书: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0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四、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 )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 零点九一八 五十三点三五三

  (二)堂清反馈:

  布置作业

  教材P55页 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

  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

  数叫做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39页例3,例4.练*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末尾。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

  (一)准备

  1、说一说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指什么?

  2、揭示课题: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二)展示目标

  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二、自主学*:(5分钟)

  (一)化简小数

  内容:内容:课本p39例3

  时间:2分钟

  方法:将例3 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练*。

  练*1、化简下面小数

  0.40 1.850 20.900 0.080 103.00 1.180 0.480

  (1--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二)改写小数

  内容:内容:课本p39例4

  时间:3分钟

  方法:将例4 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练*。

  练*2、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1.05 20.100 0.08 10 8.18 10.08

  (1--7组的5号发言,2号评价)

  三、合作交流(5分)

  “化简小数”和“小数的改写”时,小数的大小改变了吗?为什么?

  四、质疑探究:5分钟

  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关键是什么不能改变?

  五、小结检测:23分钟

  1、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2、检测:

  a、化简下面个数

  3.90.300 1.8000 500

  5.7800.0040102.02060.0

  b、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他们写成三位小数。

  (1)3.090.61100

  c、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6.07 10.3

  10.300 6.070

  0.2 0.900

  200.0700 0.02

  0.9 200.07

  3、堂清作业:课本p41、4.5

  板书设计 :

  小数性质的应用

  例3、化简小数。 (小数的末尾)

  0.70=0.7 105.0900=105.09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

  整数改写小数,要点小数点。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你们爱吃雪糕吗?老师对学校附*雪糕的价格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们想了解一下吗?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雪糕的价格是0.5元,右边一家则是0.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

  比较0.1m 0.10m 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生汇报(重点讲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4)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利用学具,小组讨论合作)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4)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5)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了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小数的性质(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那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3.小数的化简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看看吗?(课件出示例3)

  把0.70和105.0900化简.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7)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2.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任务。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探索新知

  1.

  同学们,刚才悟空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米尺和已有的知识来验证一下,好吗?各小组合作研究。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各小组汇报: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放手给学生自己研究,发给各小组*均分成100个小格子的正方形各两个。

  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确保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xx.7和0.07

  3和3003和3.00

  3.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4.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性质的简单的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进入小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 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 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四、发现性质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际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小数性质这节课的教学中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 5页,例1—例4)包括:(1)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8)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实用十份

  一、 说教材

  《小数乘整数》是在整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为后面学*小数乘小数、小数除法等知识作铺垫。

  我根据教材的知识建构和学生思维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合适的解释。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二、 说教法

  1、 情境教学法

  2、 启发质疑法

  3、 学练结合法

  三、 说学法

  1、 自主探究法

  2、 联系实际法

  (怎么教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上述目标呢?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 “启发质疑法”、“ 学练结合法”“物质化的和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体课件整合各种音相资源、自制卡片、小磁铁、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肢体动作等)以期望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正确迁移类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 说教学设计

  依据教参,紧扣教本,我充分利用语言的亲和力、电脑课件和自制卡片等物质化和非物质化手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安排我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课堂伊始,怎样才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学*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创设明明一家准备进行户外放飞风筝前的采购活动,用声情并茂的话语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学生熟知的'购买食品入手,(意在复*整数乘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而后提出明明家准备购买三个喜鹊风筝,要学生帮助算要多少钱,还要学生谈想法,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老师要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能写几种就写几种。

  教师巡视,走*学生,倾听心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当学生和老师的亲*感进一步增强时,他们自然会踊跃发言,急于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分享、与同学们分享。并主动参与购买风筝的行列中。这时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快乐分享他们的智慧,凸显计算策略多样化,并引导分析比较得出将小数化为整数的这种方法是比较简便的,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买?买几个?共需多少钱?”更是把此次购买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练结合及结合情景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二)自主探究 发现规律

  1、自主探索

  2、汇报交流

  3、总结方法

  在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心之际,老师引导提出“刚才我们解决的都是有关钱数的问题,如果不是钱数,如0.72×5,那该怎样计算呢?你能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再次被调动起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为了在师生面前展现最好的自己,积极主动投入到有效的思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后再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补充,碰撞思维的火花。最后引导得出0.72×5=3.6,并深刻理解了其算理。也就是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老师起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作用。在次基础上,教师再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难点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实际运用 开拓创新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根本目的。*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并有所拓展,每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第一题,侧重比较每组里的两个算式,从而得出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同时理解它们间的相互联系。第3题是运用老师自制卡片题,列举了学生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第4题是第2题所发现规律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小题,答案不唯一,具有拓展性和一定的开放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全课总结 畅谈收获

  在总结中谈收获,便于老师和学生进一步沟通,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

  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二)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新大纲倡导对概念性的内容不下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内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因此,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

  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主要学*方法:转化。另外还有迁移、猜测——验证、归纳。主要教学方法:引领、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三峡电厂发电机组和研峡电网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上面呈现的信息是什么内容,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观察后可能提出的问题:

  ⑴20xx年三峡一共能发电多少万千万瓦时?

  ⑵20xx年能发电多少千万瓦时?

  ⑶20xx年能发电多少千万瓦时?

  ⑷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千万瓦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使用青岛版的教材中,我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1、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研究的重点,当重点突破。

  ⑴谁能解答上面同学提出的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千万瓦时?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

  ⑵充分放手,适时点拨,小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计算得数时,遇到了问题:一个因数是小数怎么办?通过教材上的导性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根据意义计算,有的用计算器计算;有的用估算,直接算出结果。教师重点关注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⑶关注新知,透彻理解

  你是怎么算的?展示各种竖式算法。通过发问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理解算理。“怎样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把因数58.6看作586来算,变成整数乘法,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根据是什么?(用乘法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要想得到原来的积,就需要将它化成整数乘得的积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应该从积的左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

  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绿点标示的问题在信息窗中提不出来,教师直接电脑提出: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万瓦时,每千万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这里没新的知识点可放给学生,要让学生说说做题的过程,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师只要提醒计算结果要化简就行了。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自主练*第1题:①买6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14个皮球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总之,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小数乘法的第一教时,内容包括例1、例2、做一做和练*一(1---4)题。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的写法。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性质基础上教学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9)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实用10份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而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张老师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开始让学生进行数字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学*兴趣,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小数同时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小数并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

  2、自主探究 , 认识小数

  小数的含义属于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教学例题时,教师结合商品的价格并让学生说说商品的价格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发现规律,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小数的方法。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教师紧紧结合教材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以米、分米、厘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通过观察、对比、总结出规律。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和探究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理论。

  3、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结合身高实例,巩固小数的认识

  为了使课内的练*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教师在组织练*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的兴趣;二是练*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

  5、拓展延伸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l及“做一做”,练*二十一的第1-2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

  (1)复*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

  (1)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

  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

  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教学时,先运用迁移法,复*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整数、小数

  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三、说学法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学*例

  2,迁移类推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本班学生学*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调整价格引出小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小数就在生活中,进而引出小数,引起学生对已有小数表象的回忆,从而形成原始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小数点,会读写小数。这一环节,也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试着读、写小数。进而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加深对小数读写法的认识。由于在四年级还要具体认识小数,所以在这里只是对小数的读写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该如何读小数、写小数。

  三、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基于学生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学生*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试着填写价格表,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分”。让学生产生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的感受。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认真研究教材后发现这部分知识并无探究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因此,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讲解。我首先让学生回顾米、分米;米和厘米的关系,这样学生再用分数表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进而直接告诉学生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右边表示“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实际含义。

  四、*题设计方面

  1、我采用离现实生活很*的情景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2、猜谜语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最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课堂小结浅谈收获

  主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知识的快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的求知欲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0.40,29.90,160.81……叫做小数

  小数点

  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

  3分米=0.3米3厘米=0.03米

  18厘米=0.18米

  1米31厘米=1.31米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数学。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和的宽松的学*氛围,师生*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创设超市“社会小调查”情境

  多媒体展示:超市调查情境图

  师:昨天,郑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多媒体展示:两张记录单

  师:看得懂吗?(懂)你更喜欢哪张记录单?说说你的看法。

  师: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我们来研究。

  多媒体展示:突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

  2、初识小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5.98、0.85和2.60这三个小数

  师: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5.98、0.85、2.60)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

  师: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小数点变红

  师:“.”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设计以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

  (1)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指名读,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

  (2)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5.98元、0.85元、2.60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下面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上。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5元9角8分、0元8角5分、2元6角0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3.小练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

  多媒体展示:几元几角几分的题目,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

  (1)生活例举

  师: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数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加以肯定)

  师: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一起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展示:书上第91页的第2题

  师: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想知道郑老师的身高吗?(想)我的身高是1米82厘米。

  板书:1米82厘米

  师:猜猜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师: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用1.82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从而过度到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环节――以米、分米、厘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和探究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理论。

  (2)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的米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

  师: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多媒体展示:1分米=米=0.1米

  多媒体展示:3分米长的线段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3分米=米=0.3米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0.7米吗?上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7分米的不同呈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提供铺垫。

  (3)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

  师:现在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

  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

  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师: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0.18米)

  板书:18厘米=0.18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

  板书:米、分米、厘米

  5.巩固小练

  师:现在知道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写成1.82米了吗?

  多媒体展示:丽丽测量身高的情境

  师:有位小朋友在测量身高,我们去看看。

  师:丽丽的身高是1米20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是多少米?

  师:如果有位小朋友的身高是1.42米,那是几米几厘米?(1米42厘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猜想,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富整体性。通过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反过来思考“1.42米是几米几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

  1.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p94的古今小数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

  2.价格竞猜游戏

  师: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小数计数法来玩一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多媒体展示:玩具汽车师:玩具汽车的价格在100元――120元之间,有小数的。

  设计意图:这两个拓展的应用,第一个是让学生了解古今的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小数点的设计者,让学生在学*构建小数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第二个价格精彩游戏设计是为了综合运用小数的知识,不仅设计了小数的读法,还间接拓展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今后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打下伏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元角分

  5.98元5元9角8分1米82厘米=1.82米

  0.85元0元8角5分米分米厘米

  2.60元2元6角0分18厘米=0.18米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练*,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的兴趣;二是练*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数学。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立足发展说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和的宽松的学*氛围,师生*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三、情境互动说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3分钟。

  (2)联系实际,探究新知;25分钟。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9分钟。

  (4)引导学生总结。3分钟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完全可以把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

  第二板块: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首先情境引入:小明搬新家,要买一张新书桌,接到**的任务,和朋友小红一起到超市里去挑选,测量并记录下书桌面的长和宽。这时,课件出示:测量结果书桌面的长5分米,宽4分米。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分别是几分之几米”的问题上来,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得出结论:5分米就是10分之5米,4分米就是10分之4米。这时,教师明确的告诉学生:10分之5米还可以写成另外的形式——0。5米,教学读数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读,有困难教师再做指导。“那么,10分之4米你能用小数表示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先说一说,再读一读。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在教学时做到了有扶有放,收放自如,达到认知的迁移的目的。然后插入“想想做做”里的第一个*题。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加深对一位小数的理解,完成“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的认知过渡,建立起关于小数的数感。

  第二步骤是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这里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挑选好书桌后,在超市里买了一些文具,分别是:铅笔3角,学生尺7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先提出问题:这些钱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吗?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促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对比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最后达成共识:3角就是0。3元;7角就是0。7元;1元2角就是1。2元;3元5角就是3。5元。

  这里,自主探究的学*方式给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又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锋,思维的共享,达到了学*互补的目的。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

  第三步骤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我设计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然后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简单数学概念的能力,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又可以树立学生学*数学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板块: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练*,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的兴趣;二是练*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

  第一个练*:抢答。

  抢答1:实物投影出示商店里各种物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说出小数。

  抢答2:出示一组分数,说出小数。这里故意出示一个分母不是10的分数,引起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今天这节课的学*内容。

  第二个练*:看图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

  第三个练*: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结果。

  第四板块:引导学生总结。

  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

  纵观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引入,都注意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交流,提供了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又有自己的思考,探索,也有小组内的生生互动,每种学*方式的选择都是恰当的、可行的和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比较、交流和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深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为以后继续学*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说设计理念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了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小数的形象支撑。这适应了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4、在课堂设计中注意提问的深度,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在提问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水*,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5、把握好教学要求。本单元不要求离开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小数的认、读、写,也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实用十份(扩展10)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教材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除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整数”,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1通过在夏天和冬天分别购买3千克西瓜的情景,引出小数乘整数的两个计算问题;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介绍“0.8×3”的竖式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接着,要求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2.35×3”,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与整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

  “试一试”先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三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题目,并要求观察每道题中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例题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主要让学生通过练*巩固初步理解的计算方法。

  练*十二的第1-3题是配合例1安排的,主要帮助学生通过练*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1题安排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和整数相乘题目;第2-3题是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⑶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揭示课题。

  ⑴呈现例1情境图。

  理解情境图,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夏天的西瓜价钱0.8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是2.35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比夏天贵等等。

  ⑵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列式:0.8×3= 2.35×3=

  思考: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预设:3个0.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3个2.3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乘数相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等等。

  揭示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⑴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0.8×3=?为什么?

  预设:0.8+0.8+0.8=2.4,用连加的方法计算;3×8=24,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就是2.4,直接用乘法计算;0.8元就是8角,3个8角就是24角,即2.4元,改变单位换成整数乘法再计算;

  ⑵初步形成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2.35×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计算?

  预设:直接用乘法计算居多。说说计算的过程:2.35×3先看做235×3来计算,因为因数有2位小数,所以积也有2位小数。

  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预设:列竖式不同形式的探讨;插入估算;

  ⑶形成计算方法。

  呈现“试一试”:先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用计算器计算,最后想想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2.8×53=()103×0.25=

  再次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⑴完成“练一练”。

  竖式计算,让学生板演;

  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2.3=

  148×0.23=()1.48×23=

  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⑵完成练*十二第1-3题。

  作为课堂作业完成;

  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一、复*

  1、3.6×0.47.25×0.8板演

  2、把240缩小10、100、1000、10000是()

  同步口答追问指出: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添0补足。

  3、评议追问算法随即揭题

  二、新课

  1、例30.36×0.24

  试算集体评议比一比一样对吗?追问:为什么积的十分位上是0?

  你能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吗?

  结果怎样?说明什么?

  2、例4小明体重35.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的1.8倍,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集体读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35.5×1.8表示什么意思?

  估计积比35.5大还是小?为什么练*简评

  3、香蕉买多少元?

  每千克3.6元

  师引出第一条规律,生说规律。

  一个大于0的数乘,积这个数

  应用规律比较大小

  3.2×0.8○3.2

  0.56×1○0.56

  0.63×1.1○0.63

  0.9×2.7○2.7

  三、练*

  练一练1

  练一练2

  四、收获

  五、作业

  教材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除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整数”,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1通过在夏天和冬天分别购买3千克西瓜的情景,引出小数乘整数的两个计算问题;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介绍“0.8×3”的竖式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接着,要求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2.35×3”,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与整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

  “试一试”先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三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题目,并要求观察每道题中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例题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主要让学生通过练*巩固初步理解的计算方法。

  练*十二的第1-3题是配合例1安排的,主要帮助学生通过练*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1题安排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和整数相乘题目;第2-3题是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⑶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揭示课题。

  ⑴呈现例1情境图。

  理解情境图,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夏天的西瓜价钱0.8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是2.35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比夏天贵等等。

  ⑵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列式:0.8×3=()2.35×3=

  思考: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预设:3个0.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3个2.3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乘数相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等等。

  揭示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⑴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0.8×3=?为什么?

  预设:0.8+0.8+0.8=2.4,用连加的方法计算;3×8=24,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就是2.4,直接用乘法计算;0.8元就是8角,3个8角就是24角,即2.4元,改变单位换成整数乘法再计算;

  ⑵初步形成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2.35×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计算?

  预设:直接用乘法计算居多。说说计算的过程:2.35×3先看做235×3来计算,因为因数有2位小数,所以积也有2位小数。

  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预设:列竖式不同形式的探讨;插入估算;

  ⑶形成计算方法。

  呈现“试一试”:先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用计算器计算,最后想想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2.8×53=()103×0.25=

  再次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⑴完成“练一练”。

  竖式计算,让学生板演;

  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2.3=

  148×0.23=()1.48×23=

  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⑵完成练*十二第1-3题。

  作为课堂作业完成;

  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内容: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34.872.35.0620.370.580.96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前两节课课我们学*了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示范:

  1.教学例3、0.0560.15

  (1)猜:这道题的积里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写竖式。

  ①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该怎样写?试着写一写,指名板演。

  ②集体订正,师示范:0.056

  0.15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①生独立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指名板演。

  ②分组讨论: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③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④让学生点出积的小数点,并指名板演。

  ⑤生独立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

  ⑥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示范)

  2、教学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生读题明白以下问题:

  ①已知所求?

  ②怎样列式?

  ③所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2)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尝试比较例3和例4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2)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例3的乘数是0.15比1小,求的是0.056的百分之十五,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例4的乘数是2.4比1大,求的是18.5的2.4倍,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3)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做一做:0.320.252.61.08

  先判断乘得的积要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并注意验算。

  三、运用

  1、P.5页12题(投影出示)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点小数点。

  38.045.0060.035

  4.60.0070.16

  2281235042210

  1420835

  164892560

  3、快算。(P.5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5页11题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

  一:口算大练兵:

  28×9= 252 5800×5=29000

  280×9= 580×5=

  2800×9= 58×5=

  二、提出问题: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信息,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生1:58.6×6

  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6?

  (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

  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3、交流方法:

  师:哪位同学向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

  第一种:连加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 我们的做法怎么样?

  生2:我觉得有些麻烦,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个58.6相加啊?

  师:确实太麻烦了。你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过,这个小组小数乘法不会做,就想到用小数加法来解决,也动脑思考了!

  第二种:先×10,后÷10

  师: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

  生1:×10就是把58.6变成586,按照586×6算出结果,还要再把得数÷10,这就能得到58.6×6的积。

  师:对于这种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2:你们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象我们小组加减分一样,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学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没加也没减。

  师:多形象的比喻!这样解释明白吗?还有问题吗?

  生3:为什么要把58.6×10变成586?

  生1:58.6×6不会做,变成586×6,这是整数乘法,我们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师:真是个好主意!这个方法很巧妙。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58×6+06. ×6

  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们把58.6分成58和0.6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 0.6×6=3.6 3.6+348=351.6

  师:大家明白了他们的方法吗?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生2把这种方法又介绍了一遍)

  师:你知道为什么0.6×6得3.6,他们怎么算的?

  生2:6×6=36,0.6×6=3.6。

  师: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数来计算!

  第四种:竖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1:我们列了一个竖式。遮住小数点,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后把小数点加上去。

  师: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

  生2:遮住小数点!

  师:哎!把小数点遮住,他们先算什么?

  生3:586×6

  师: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

  师:(指一生)来!咱俩一起合作!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他们都是,先把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

  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6的积呢?

  生:把3516再缩小到原来的1/10

  师:小数点点在哪?

  生:点在6的前面。

  师: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

  4、总结思想

  师: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

  师: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师板书

  四:巩固练*

  师: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 13.2×4

  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名同学讲讲计算过程!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不对!

  师: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刚才我们做的是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小数乘两位整数。

  师:试试看!写在题板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因为这次是乘两位整数,其实这都是计算过程,都要按照整数乘法计算,不用点小数点。到了最后的结果我们再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生共同归纳: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

  五、实际应用:

  P92页 6:我帮妈妈算一算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师:这节课,还有几个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以后继续研究。今天咱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4、练一练,练*十六6~9题。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在( )里填入合适的数。

  8×□=13×□ 9×4×5=9×(□×□)

  (32+28)×6=□×6+□×6

  你是根据什么填的?

  我们学过那些整数乘法运算律呢?

  2、引入。

  我们一进学*了整数乘法运算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使我们的计算简便,那么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小数中能不能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4。

  2、能不能填上等号,要看什么?

  独立完成,进行验证。

  汇报结果。

  3、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汇报。

  4、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5、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2)先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方法,再计算。

  (3)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讲。

  你运用了什么规律。

  6、小结。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