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

  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掌握得更加熟练.

  4.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谈话: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在课下复*了第十册课本中约数和倍数一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学过了哪些概念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时由一名同学做记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揭示课题:在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有这么多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些概念进行整理和复*.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知识网络.【演示课件“数的整除”】

  1.思考:哪个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

  在12÷3=4 4÷8=0.5 2÷0.l=20 3.2÷0.8=4中,被除数能除尽除数的有( )个;被除数能整除除数的有( )个.

  教师提问:这四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都能除尽除数,为什么只有这一个算式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呢?整除与除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说明:能除尽的不一定都能整除,但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2.说出与整除关系最密切的概念,并说一说概念的内容.

  反馈练*: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因为15÷5=3,所以15是倍数,5是约数. ( )

  因为4.6÷2=2.3,所以4.6是2的倍数,2是4.6的约数. ( )

  明确: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约数和倍数必须以整除为前提.

  3.教师提问:

  由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约数你又想到什么概念?并说一说这些概念的内容.

  根据一个数所含约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哪个概念有关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互质数这个概念与公约数有关系,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讨论互质数与质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互质数讲的是两个数的关系,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质数是对一个自然数而言的,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5.教师提问:

  如果我们把24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么这几个质数叫做24的什么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做质因数?

  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只有什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

  6.教师提问:

  谁还记得,能被2、5、3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

  由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又可以得到什么概念?

  (二)比较方法.

  1.练*:求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思考: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教师提问: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练*.

  (1)想一想,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0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进一步弄清了各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并且强化了对知识的运用.

  四、随堂练*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一个数的约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2)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

  (3)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5)含有约数2的数一定是偶数.

  (6)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7)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下面的数哪些含有约数2?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能同时被2、3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3、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3、5整除?

  18 30 45 70 75 84 124 140 420

  3.填空.

  在1到20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

  4.按要求写出两个互质的数.

  (1)两个数都是质数.

  (2)两个数都是合数.

  (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5.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2和14 36和9

  13和5 6和11

  6.0.75=12÷( )=( ) :12=

  五、布置作业

  1.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24 45 65 84 102 475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6和48 16、32和24 15、30和90

  六、板书设计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约分的一般技能技巧,约分(约成最简分数)的正确率90%。

  教学重难点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准备:分数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回顾

  回顾一下对约分的理解情况

  突出三点: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同时去除;约分的形式;约成最简分数。

  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说一说。

  二、巩固练*

  师分数卡片判断

  1、找朋友:找出和相等的分数。(七个小矮人身上的分数分别是下列分数)

  你是怎样寻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好么?

  2、能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吗?

  练*十一第8题

  师:我们在刚刚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只会用表示2÷8,现在我们还可以用来表示。看,我们的.进步啊,这就是学*的魅力。

  师:你能写出不同的除法算式吗?

  =()÷()=()÷()

  你能说出几个除法的算式?

  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快乐学*超市

  超市画面快乐套餐1快乐套餐2

  快乐套餐1:比一比○○0.4

  计算并化简+=-=

  在()填上最简分数20分=()时

  快乐套餐2、3同上。

  (分组练*小组代表汇报整合了练*十一10至14题)

  4、集中练*

  把0.5化成分数问问自己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吗?你会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吗?

  分母是10的最简分数有几个?

  请你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

  课堂作业

  练*十一第9题,12、13、14题各自选2个

  课后练*:完成练*册上的相应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3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初步掌握分数性质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4、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从相等的分数中看出变与不变,观察、发现、概括其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形成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统一认知。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1、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这块地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他对三兄弟说了那些话?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2、在下面的()中填上合适的数。

  1÷2=(1×5)÷(2×())=(1÷())÷(2÷4)

  同学们现在已经能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了。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1、下面是六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到三块同样大小面积的正方形地里去种树,哪个班种植的面积大一些呢?

  通过图形的*移、旋转等方法看出三个班种植面积一样大。

  2.引导观察得出结论。

  (1)通过拼图得到1/2=2/4=4/8

  (2)引导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它们的大小为什么相同呢?

  (3)引导思考探索变化规律:

  从左往右看:1/2=1×2/2×2=2/4=2×2/4×2=4/8

  反过来看:4/8=4÷2/8÷2=2/4=2÷2/4÷2=1/2

  3.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怎么做能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而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呢?

  (2)变化时同时乘或除以小数可以吗?

  (3)0可以吗?3/4=3×0/4×0=?(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在除法里0不能作除数,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不能是0。)

  归纳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后,感觉过去我们学过类似的性质是什么呢?(商不变的性质)

  (1)练*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1÷2=(1×5)÷(2×□)=(1×□)÷(1×4)

  (2)你能把1÷2这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老爷爷分地的问题吗?(学生交流、汇报)

  5.组织练*

  (1)判断:

  1/5=1/5×3=1/5()

  5/6=5×2/6×3=10/18()

  8/12=8×4/12÷4=32/3()

  2/5=2+2/5+2=4/7()

  3/4=3÷0.5/4÷0.5()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画一画、填一填

  (3)填空

  1/2=1×()/2×()=6/()

  10/24=10○()/24○()=()/12

  15/60=()/203/()=9/12

  6/18=()/()=()/()(有多少种填法)

  6.通过练*在此性质中哪些是关键词?

  7.巩固练*(选择你喜欢的一题来做)

  (1)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象一下把手中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2)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感想呢?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同时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四、课堂作业:练*十四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1×2/2×2=2/4=2×2/4×2=4/8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8=4÷2/8÷2=2/4=2÷2/4÷2=1/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综上所述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中秋节,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分给哥哥这个西瓜的,(板书:).

  分给组组这个西瓜的,(板书:).分给弟弟这个西瓜的,(板书:).哥哥、姐姐、弟弟三个人,他们谁吃的西瓜多呢?(学生答案不一)

  到底谁回答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二、新课.

  1.实际操作列等式证实两组分数,每组分数大小相等.

  (1)教师讲解:请同学们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

  .(板书:)

  (2)教师提问: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

  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将三个分数用“=”连接)

  (3)教师拿出画着三条数轴的小黑板,讲:谁能在三条数轴上标出?

  (4)教师提问:这三个分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长度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三个分数间用“=”连接)

  2.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

  (1)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的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第一个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3)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从左到右观察第二个等式,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保证了分数大小不变呢?

  板书:

  (5)问: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两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板书:或除以)

  3.完整分数基本性质.

  填空:

  教师追问:第三题()里可以填多少个数?第4题呢?

  为什么3、4题()里可以填无数个数?

  ()里填任何数都行吗?哪个数不行?(板书:零除外)

  这里为什么必须“零除外”?

  教师小结:我们总结的分数的这个变化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4.深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师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哪几个词比较重要?

  为什么“都”和“相同”很重要?

  为什么“分数大小不变”也很重要?

  为什么“零除外”也很重要?

  三、课堂练*.

  1.用直线把相等的分数连接起来.

  2.把下列分数按要求分类.

  和相等的分数:

  和相等的分数:

  3.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4.填空并说出理由.

  5.集体练*.

  四、照应课前谈话.

  问:现在谁知道哥哥、姐姐、弟弟三个人,谁吃的西瓜多呢?

  板书: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沟通联系。

  1、口答下面各题。

  12÷3 =(12×10)÷(3×□)

  18 ÷6 =(18÷□)÷(6÷ 3)

  你是根据什么填的?还记得商不变的`规律是怎样叙述的吗?

  4 ÷5=()÷3

  你是根据什么填的?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猜想。

  同学们,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而分数与除法是有联系的,那么,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在分数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呢?

  在分数里究竟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如果有,它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揭示规律。

  1、感知规律

  (1)动手操作

  ①小组合作分别把三张一样大的圆形纸片*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

  ②涂色:把*均分成两份的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把*均分成四份的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把*均分成八份的将其中的四份涂上颜色。

  ③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④比一比:这3个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这三个分数之间是相等的关系。

  学生汇报后,教师用电脑演示。

  生观察分子分母变化规律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2)继续发现

  师课件出示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请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观察涂色部分,看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涂色部分是相同的。

  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也不能同时除以0。

  2、抽象概括,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回忆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不完善的互相补充。(讨论为什么0除外)

  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运用规律,自学例题。

  (1)分组讨论。

  把和分别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怎样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汇报讨论情况。

  (3)小结:我们可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三、多层练*,巩固深化

  1、基本练*。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等式补充完整。

  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2、判断。(手势表示,并说明理由。)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的分子乘以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3、把2/3和4/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四、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4篇

【精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1

  内容:P15、16例1、2 ,练*四第1-3题。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活动,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重点:正确理解与分析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圣”分桃:

  话说大圣从王母娘娘处偷来的蟠桃分给众猴。猴儿们好生欢喜。几日之后,所剩不多了,只见大圣那儿留着一个特大的蟠 桃准备独自享用。不料,它最宠爱的一只小猴还馋着要分享。大圣说:好吧,咱俩*分各一半。小猴小嘴一厥,不好不好,太少了!大圣把桃切大小一样的四块:“给,2块!”“不好不好还是太小了”,小猴还是不满意。“真难缠,还嫌少啊?”于是大圣把桃切成了大小一样的8块,扔给小猴4块:“再嫌少,本大王就不给了”小猴一看,4块,比1块多了3块!好极了!嘻嘻,谢大王!小猴欢天喜地地走了。同学们你们说,小猴真的比第一次多拿了吗?

  二、师生共研、发现规律。

  师生共同揭秘“分桃”内幕。

  人分桃的全过程,我们可将“齐天大圣”的分桃秘招公著如下:

  1÷2=1/2=2/4=4/8

  从上面这三个分数的相等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

  1/2 = 1×2 / 2×2 = 2/4

  从右往左看:

  2/4 = 2÷2 / 4÷2 = 1/2

  1/2的分子、分母同乘2,分数大小不变;2/4的分子、分母同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

  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同时归纳小结。

  学生试,验证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

  小结: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数学小报,再次验证。

  1.指导阅读,并参照课本进行折纸(按小组活动)注意4张报纸要大小相同。

  2.将折得的小报中数学趣题版用阴影显示出来。

  3.将四张的折叠结果重叠,得出数学趣题版面大小。

  4.针对式子进行口头表述。

  四、理解性质、简单运用。

  例2的教学

  (1)出示例2:把3/4、15/24化成分母都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请同学们理清题意,然后进行转化。

  (2)反馈。

  (3)质疑

  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分数大小不变的要求的理解。

  (4)议一议

  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密切关系,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用。

  五、练*巩固、拓展提高。

  1.课堂活动

  2.提取第一题的结果,进行深入思考:

  当我们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都除以一个非零的桢数时,大小是不是变了,分数单位呢?

  结论:大小不变,分数单位要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人们又发现了分数的什么奥秘?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听,还有什么要和老师及同学们说的?有问题吗?

  七、作业:

  练*四第1-3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2

  一、 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本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活动,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举具体事例、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感受抽象、推理的基本数学思想。

  3.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学*的兴趣。我确定本目标的依据有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指出学生要“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作为旧课新上,如何让学生在重新学*的过程中对学*活动任然保持浓厚兴趣,从探究活动中得到新的发展,上出数学味,上出新意,我在思考。本节课常规的是创设情境,在情景中提炼出等式,最终形成性质。因此在教学时,我没有从具体的情境入手,而是从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开始,通过实验、猜想、验证、结论,从等式的验证上升到规律的发现和归纳,经历定律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

  据此,

  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确定: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认知水*,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本节课我综合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组织学生经历实验、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的学*活动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举例验证法,引导学生静心倾听、认真操作、积极思考、大胆表达,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让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有所得”的理念,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和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 联系旧知,质疑引思。 2.自主操作,验证猜想 3.知识应用,巩固提高4.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环节一:联系旧知,质疑引思。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考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目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迅速地点燃孩子们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主动探究新知识积聚动力。

  环节二:操作体验,概括规律

  1.观察发现,提出猜想。

  通过找与1/2相等的分数,思考证明方法,观察等式,发现规律,于是提出猜想

  2.举例操作,验证猜想。

  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的过程”。本节课验证环节,将“分子分母怎样变才使得分数的大小不变”设定为研究的关键点,然后围绕这一关键点让学生展开了操作、感悟、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全面的大量的例子来验证结论,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的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试着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体验如何运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好学善思的良好品质。

  3.概括性质,深化理解

  通过观察算式,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4.运用规律,完成例2

  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环节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有层次的练*过程中,形成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一是点对点的基础练*,二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环节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回顾,梳理所学的知识,提炼数学方法,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

  有人说的好,教育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知道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恳切的希望各位能给予我更多的宝贵建议,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一定收获更多,成长更快。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例1、例2、

  练一练,练*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现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有关知识,这节课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

  2、出示例1图。

  你能看图写出哪些分数?你是怎样想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这四个分数,为什么分母不同呢?前两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都是1?

  (2)你其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三个分数相等的?

  (3)演示验证。

  2、教学例2。

  (1)取出正方形纸,先对折,用涂色部分表示它的1/2。学生操作活动。

  (2)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找出和1/2相等的其它分数吗?学生操作活动。交流汇报。对折后,正方形被*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有多少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板书)

  (3)得到的这些分数与1/2相等吗?能不能再写一些与1/2相等的数?

  (4)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观察、思考,试着完成填空。在小组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6)为什么要“0”除外呢?

  (7)你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学生尝试完成。

  (8)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你能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在小组中说一说。

  3、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涂色表示已知分数,再在右图中涂出相等部分。说说怎么想的?

  (2)完成第1题。独立完成,汇报想法。5到15乘了几?1怎么办?先看哪个数?(分子9)9到1除以几?分母18怎么办?

  三、巩固练*

  1、完成练*十一第1题。*均分成了多少份?表示多少份?涂色表示。涂色部分还表示几分之几?

  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四、课题总结

  今天有了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时候可能会用到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4

  教学前的思考:

  一、一则Flash动画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哦!不对,是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教师播放这则故事为学生提供“猜想”素材。“猜想、验证”不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方法。由此我联想到“性质”的学*过程是否也可以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主动生成。

  二、学生动手操作,用事实说明,作好新知铺垫:在揭题前,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折纸、涂色,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为“验证”“性质”作好铺垫。

  三、得出结论后,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揭示“性质”后,教师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验证“猜想”到底哪个和尚吃的多,从形式上看矮和尚吃的多,但比较的事实说明吃的一样多。教师再一次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设计:

  一 故事提供“猜想”素材:Flash动画故事引入.(教师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同学们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教师出示Flash动画故事,学生欣赏。同时教师提出欣赏要求,)

  师:(欣赏后)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生1:胖和尚吃的多。

  生2:矮和尚吃的多。

  ……

  师:到底谁回答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答案.(通过欣赏为学生提供素材,设悬念,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二 用事实“验证”,完整性质。

  1.实际操作列等式证实分数大小相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合作,有*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三个分数相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

  2.观察课件证实分数大小相等。

  师:(出示课件)老师有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黄色部分呢?

  师: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长度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三个分数间用“=”连接。)

  3.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

  师: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的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第一个等式中的三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变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师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第一个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师指名口述)

  生1: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生2进行了补充)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

  (学生掌声起,激情高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师:(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仔细观察第二个等式,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保证了分数大小不变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小组讨论后,同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除以”三个字。)

  4、完整分数基本性质: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填空:

  (教师请一位会操作鼠标的同学在课件中填空)

  师:第3题( )里可以填多少个数?第4题呢?

  生:可以填无数个。

  师:( )里填任何数都行吗?哪个数不行?(学生交流后老师指名回答)

  生:不能填零。

  师:为什么不能填零?

  生: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师:所以我们总结的这条规律必须加上一个条件“零除外”

  (教师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师:这个变化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名照课件主读出性质)

  三 深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1.学生自学,深入理解性质。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8页,自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归问: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哪几个词比较重要?为什么“都”和“相同”很重要?为什么“分数大小不变”也很重要?为什么“零除外”也很重要?

  生:因为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化。(同学评价)

  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1。(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评价)

  3.找出与

  相等的分数:

  (教师出示课件,请一位同学在课件中连线,教师进行评价)

  4.请同学们自学并完成例2、(教师巡视,个别进行辅导)

  ……

  四 照应Flash动画故事,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自制的三个同样大小的圆饼

  师:现在谁知道三个和尚,谁吃的多呢?(学生争先恐后的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三个和沿吃的一样多。

  师:同学们以后思考问题一定要多动脑筋,了解实质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我们不能从形式上看着事物去做出判断。

  ……

  五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课题)

  教学后的感悟:

  1.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亲自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设计以“猜想--判断--观察--验证--概括--深化--提高”的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渗透学生自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给学生学会学*,学会思考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猜想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开启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索学*。

  3.教学中取舍教材、取舍手段,着眼于学生的学*。教学中既运用了信息技术,又把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让资源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实用五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约分的一般技能技巧,约分(约成最简分数)的正确率90%。

  教学重难点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准备:分数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回顾

  回顾一下对约分的理解情况

  突出三点: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同时去除;约分的形式;约成最简分数。

  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说一说。

  二、巩固练*

  师分数卡片判断

  1、找朋友:找出和相等的分数。(七个小矮人身上的分数分别是下列分数)

  你是怎样寻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好么?

  2、能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吗?

  练*十一第8题

  师:我们在刚刚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只会用表示2÷8,现在我们还可以用来表示。看,我们的进步啊,这就是学*的魅力。

  师:你能写出不同的除法算式吗?

  =()÷()=()÷()

  你能说出几个除法的算式?

  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快乐学*超市

  超市画面快乐套餐1快乐套餐2

  快乐套餐1:比一比○○0.4

  计算并化简+=-=

  在()填上最简分数20分=()时

  快乐套餐2、3同上。

  (分组练*小组代表汇报整合了练*十一10至14题)

  4、集中练*

  把0.5化成分数问问自己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吗?你会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吗?

  分母是10的最简分数有几个?

  请你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

  课堂作业

  练*十一第9题,12、13、14题各自选2个

  课后练*:完成练*册上的相应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一面为白色,另一面分别给

  学具:每位同学准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口答:(投影片)

  根据 120÷30=4,不用计算直接说出结果:

  (120×3)÷(30×3)=( );(120÷10)÷(30÷10)=( )。

  2.说一说依据什么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得出商的?

  3.说出商不变的性质。

  教师: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又有关系,分数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新课

  1.分数基本性质。

  (1)教师取出一张长方形白纸,说明这为单位“1”,再取出同样的两张白纸,重叠放在一起请学生观察,问:三张纸重叠后完全重合,说明什么?(三个单位“ 1”同样大)教师把三张纸分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三张长方形纸,并比一比是不是同样大。

  教师:请分别把它们*均分成2份;4份,6份(折出来),并分别给其中的1份,2份和3份涂上颜色或画上阴影。然后把涂了颜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口答后,老师把黑板上的纸片翻面,露出涂了色的一面,板书:

  教师:请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你根据什么说这三个分数相等?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等号连结上面三个分数。

  (2)教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在保持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分母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请同学观察,思考和讨论。投影出思考题:

  如何?

  结果如何?

  变,那么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乘以5,乘以6呢?规律是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留出“或者除以”的空位。)

  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试说一说这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学生口答后老师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板书补出“除以”。

  教师:想一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不行。)

  (3)请根据上面的研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口述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教师: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出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请学生打开书读两遍。

  教师:想一想,如何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用学生自己的例题说明后,用投影片再说明:

  口答填空:(投影片)

  2.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

  分子应怎样变化?谁随着谁变?

  化?谁随着谁变?

  教师:上面两个分数的变化依据是什么?

  (2)口答练*:(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教师: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投影片)

  2.在括号里填上“=”或“≠”。(投影)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分数基本性质。

  2.把分数化成大小相同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的方法。

  3.作业:课本108页练*二十三,1,2,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基本性质是在分数大小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变化”作为主线,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变化中找出规律、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安排例2,是让学生运用规律使分数产生变化。这样,从两方面方面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基本性质后,安排他们举例讨论,以沟通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在整个学*过程中都是学生活动为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分数基本性质。分三层,通过学生活动,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到分子、分母不相同的分数有可能相等;研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概括分数基本性质,并用商不变性质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应用分数基本性质,使分数按要求进行变化。分两层,根据分母需要,确定分子、分母需要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根据分子需要,确定分子、分母需要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3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较好的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为了让你们了解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在科技周活动中,学校做了三块科普展板(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三块展板)。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猜想对解决问题很重要,它们到底相不相等?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二、新授

  师:同学们想了很多好的方法,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

  生1:我们组是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画了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表示三块展板,把它们分别*均分成2份、4份和8份,再分别去其中的1份、2份和4份涂上颜色(展示学生画的图)。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涂色部分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

  生2:我们组是用折纸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取了三根同样长的纸条,通过对折把它们分别*均分成2份、4份和8份,分别涂色表示(展示学生的折纸情况)。通过折纸我们组也发现(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验证)

  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现在小组内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认真讨论)

  师: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三、 自主练* 巩固提高

  课本第80页1、2、3、题。

  其中,第1题引导学生通过涂色和比较,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直观感受。

  第2题二生爬黑板板演,第3、4 题学生自做。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

  一生小结,他生补充,教师评判。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4

  教学目标:使同学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重点:应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迁移类推,导入新课

  1,口答: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课件1]

  3/4=( )/8 1/2=( )/10 6/( )=2/7

  2/3=( )/18=16/24 12/24=( )/( )

  二,探求新知,提高能力

  教学P108 。例 2: 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提问:A,怎样使2/3的分母变成12

  B,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使分数2/3的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化

  板书: 2/3=2×4/3×4=8/12

  C,怎样使10/24的分母变成12

  D,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使分数10/24的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化

  板书: 10/24=10÷2/24÷2=5/12

  补充例题: 把2和3/7,5/8化成分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分析: A,想想,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B,2是个整数,怎样化成分数呢 以多少做分母,分子又是多少呢

  ※ P108 。做一做1,2

  三,巩固练*,强化提高

  1,P109 。2

  2,P109 。4

  3,P110 。10

  提问:这道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份数的大小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述: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分数大小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假如分子不变,分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分数大小反而缩小(或反而扩大)相同的倍数。即: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以3,这个分数就扩大3倍;假如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这个分数就扩大5倍。

  2,P110 。11

  § 要根据分数和除法关系,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联系起来考虑,进行填空。

  3,P110 。考虑题

  § 先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倒入7升水桶中;再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倒满已装入5升的7升水桶,这时5升水桶里剩下3升水;将7升水桶中的水倒掉,把5升水桶中的3升水倒入7升水桶中;再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倒满已装3升的7升水桶,剩下的就是1升水。

  四,家作

  P110 。7,8,9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1、师: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凡提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个 老爷爷分地的数学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画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读故事(尽可能有感情地)

  故事: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他的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三分到了这块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2、师: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3、学生猜想后畅所欲言。

  4、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聪明的阿凡提是怎么让三兄弟停止争吵的?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三兄弟分的地真得一样多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吗?

  (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

  方法1、涂、折、画的方法

  方法2、计算的方法。

  方法3:商不变的性质。

  (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做一做(1)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 = (课件揭示)

  (4)交流:你还有什么发现?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课件演示)

  3、出示做一做图片(2),学生独立填写分数。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相同的数)

  4、想一想:引导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1)从刚才的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补充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两个式子,问学生对不对?讲解关键词都、

  相同的数、0除外。 都可以换成哪个词?同时。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揭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分数基本性质中的关键字词并做上记号(画起来或圈出来),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课件揭示)

  5、梳理知识,沟通联系:分数基本性质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

师:我们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数可以写成除法的形式。现在我们把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三者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生举例验证,如:3/4=34=(33)(43)=912=9 /12)(课件揭示)

  师:其实,数学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相互沟通的,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想挑战吗?

  6、趣味比拼,挑战智慧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既对又多。

  交流汇报后,提问: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不能写,到底能写几个?

  三、多层练*,巩固深化。

  1、考考你(第43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第2题)。

  2/3=( )/18 6/21=2/( )

  3/5 =21/( ) 27/39=( )/13

  5/8=20/( ) 24/42=( )/7

  4/( )=48/60 8/12=( )/( )

  2、涂一涂,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

  3、请你当法官,要求说出理由.(手势表示。)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把 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 小不变。( )

  (3)3/4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

  (4) 10/24=102/242=103/243 ( )

  (5)把3/5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4。( )

  (6)3/4=30/4 0=30/4 0 ()

  4、找一找:课件出示信息:请帮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数。

  5、(1)把5/6和1/4都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都化成分子是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6、2/5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四、拾捡硕果,拓展延伸。

  1、看到同学们这么自信的回答,老师就知道今天大家的收获不少,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东西?

  (或用分数表示这节课的评价,快乐和遗憾各占多少?)

  2、学了这节课,现在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对三兄弟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师总结:看来学好数学还是很重要的!祝贺同学们都跟阿凡提一样聪明!(献上有节奏的掌声)

  3、拓展延伸

  师:最后,阿凡提为了考考同学们,他特意挑选了一道题,要同学们选择来完成,有信心去完成吗?

  比一比:三杯同样多的牛奶,小明喝了其中一杯牛奶的2/3,小红喝了另一杯牛奶的5/6,小芳喝了最后一杯的9/12,三人谁喝得最多?谁喝得最少?

  五、动脑筋退场

  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的分数后站在教室的前面,与2/3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后面,与3/4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边, 与4/5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边。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3)

——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优选【五】篇

  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

  本课依托网络*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提供科学的学*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的*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 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基本练*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的快乐,综合练*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坚持了“学生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3

  沈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沈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把教材中的陈述性教学为猜想与验证性发现。

  (2)把总结式教学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

  (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探究性学*。

  3、教学过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引入,通过一组练*题充分复*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沈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老师设计的练*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

  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4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的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和确认是必不可缺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5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与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有: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二张长方形纸、两张圆形纸。

  三、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情,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学*的材料,采用引导探究、引导合作、引导发现、组织讨论、组织练*等教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努力使课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权威,实现教学为学服务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因此,当学生对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奥秘时,没有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在新知教学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引导体验、组织讨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质疑中发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学生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一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配合下,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例题教学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从而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方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

  1、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得出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后,小组合作找出几组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写出大小相等的分数,必然会产生对那组等式进行观察的愿望,从中有所发现。之后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运用折纸、等多种方法证明自己写出的那组分数大小相等,他们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最后学生交流在写数过程中的发现,最后在讨论中明理,揭示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当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数学。

  五、 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四个过程:即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巩固深化;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第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以及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我想大家一定学的非常好对吗?先来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这的样设计,直接扣入主题,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迅速的点燃孩子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第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此过程共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建立几组相等的分数,提供探究的数据。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复*了已有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孩子学*的积极性,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分数的大小,从而很直观上建立起三组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的大小确相等的数学。再通过学*已有的学*经验和手中的学具,让学生接着举出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这样师生共同呈现的多组分数,为下面研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些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大小确相同的分数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孩子的学*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的主人,让他们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所疑之处,提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师生共同的梳理,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程,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个环节:沟通联系,揭示规律。

  设计意图: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结合商不变的性质,进一步说明分数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从实践的观察和发现到理论的证明,层层深入的证明了我们发现规律的合理性,从而建立起“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新的学*活动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引起了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这是从理论上对规律的证明,在大量的实践材料和理论证明中完成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第三、运用规律、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深化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练*题时,要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上有所提高,注意对知识的巩固。立足于基本练*,注意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综合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渗透“极限”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认为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你帮助了谁或谁帮助了你?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了学*的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4)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9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与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与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与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与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有: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二张长方形纸、两张圆形纸。

  三、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情,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学*的材料,采用引导探究、引导合作、引导发现、组织讨论、组织练*等教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努力使课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权威,实现教学为学服务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因此,当学生对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奥秘时,没有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在新知教学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引导体验、组织讨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质疑中发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学生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一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配合下,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例题教学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从而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方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

  1、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得出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后,小组合作找出几组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写出大小相等的分数,必然会产生对那组等式进行观察的愿望,从中有所发现。之后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运用折纸、等多种方法证明自己写出的那组分数大小相等,他们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最后学生交流在写数过程中的发现,最后在讨论中明理,揭示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当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数学。

  五、 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四个过程:即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巩固深化;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第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以及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我想大家一定学的非常好对吗?先来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这的样设计,直接扣入主题,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迅速的点燃孩子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第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此过程共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建立几组相等的分数,提供探究的数据。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复*了已有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孩子学*的积极性,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分数的大小,从而很直观上建立起三组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的大小确相等的数学。再通过学*已有的学*经验和手中的学具,让学生接着举出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这样师生共同呈现的多组分数,为下面研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些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大小确相同的分数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孩子的学*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的主人,让他们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所疑之处,提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师生共同的梳理,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程,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个环节:沟通联系,揭示规律。

  设计意图: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结合商不变的性质,进一步说明分数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从实践的观察和发现到理论的证明,层层深入的证明了我们发现规律的合理性,从而建立起“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新的学*活动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引起了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这是从理论上对规律的证明,在大量的实践材料和理论证明中完成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第三、运用规律、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深化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练*题时,要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上有所提高,注意对知识的巩固。立足于基本练*,注意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综合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渗透“极限”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认为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你帮助了谁或谁帮助了你?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了学*的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总之,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思

  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

  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惯。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的地方。

  5、练*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数学六年级新教材第一章“分数”中的第二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试图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1)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学*方式的转变:由学生*惯于课堂上听教师讲授为主的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探究的学*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测、说理验证等学*环节,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启发、点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并且正在逐步形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严谨求实的品质。

  (2)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学生熟悉的给定理、做练*的数学课模式,转变为突出知识发生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学*过程。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尝试说理验证。通过这样的数学学*过程,学生能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从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严谨品质,同时在要求学生说理验证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增长和迁移的特点。

  在前一年我曾执教过六年级数学,通过这次的备课,我发现: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安排中,新老教材对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处理方法有较大的区别。据我个人的观点,老教材在引入时有针对性的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后通过类比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这样的设计安排学生能较好的体会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的数学概念有较强的系统性;新教材则更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过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来获得亲身探究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之后再设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安排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能留下强烈的直观感受,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分数性质的“探究发现——说理检验”的学*过程,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一个分数变化为分母(或分子)不同而大小保持不变的分数。学会面对新问题时,敢于面对、积极探索、发现规律,并能从原有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体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通过数学课的学*活动,尽快熟悉新同学,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同学意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积极探索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探索,猜测规律提出问题:一张涂色的纸,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3/4。请同学们分别用这样的纸折成不同等分的图案,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结论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大小相同、不同等分的纸中,涂色部分分别占纸的3/4、6/8、9/12、12/16,这些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3/4=6/8=9/12=12/16。由分数3/4的分子、分母分别同乘以2、3、4可得分数6/8、9/12、12/16。而分数12/16、9/12、6/8的分子、分母分别同除以4、3、2可得分数3/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由折纸这样具体的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学生又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安排动手操作的学*环节,之后通过观察和找规律来进行探究性学*,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的乐趣。折纸这样的操作虽然看似简单,其实能反映出很多数学问题,例如通过折纸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图形的翻折对称中隐含的图形特征和边角的数量关系。我们应该尽量挖掘类似的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过程手脑并用、轻松有趣。

  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的环节,尤其是如何设问。在此,我就提出几个设问仅供大家参考。双色纸上有几个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将它折成几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分别占了几分之几?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这些分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说理过程中,会很自然的运用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就是前一节课的学*内容,学生印象还比较深刻,较易联想起来;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能学生一时之间不容易回想起来,但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性极高。安排这样的说理环节,可以使

  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学*的过程就是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过程。

  三运用性质,巩固提高例题1试举出几个与分数18/48大小相等的分数。教材上是“试举出三个与分数2/5相等的分数”。做改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分子、分母不但可以同乘一个数而且可以同除一个数;二是不明确写几个,来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分数可以写几个?例题2把2/5和8/6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练*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1)9/15=3×()/5×()(2)2×()/9×()=8/()(3)5×()/2×()=()/14(4)15÷()/20÷()=()/4 2试各写出三个与下列分数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1)1/4(2)5/7(3)4/6(4)10/4 3分别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分数1/2,2/4,4/8,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把2/3和8/3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大小相等的分数。 5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4=()/12(2)3/7=()/56(3)6/5=30/()(4)()/10=4/20(5)36/24=()/8(6)7/35=1/()(7)18/()=6/12(8)20/16=5/()

  四课堂小结,自主评价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的*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 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是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基本练*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的快乐,综合练*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是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惯。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的地方。

  5、练*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活动,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性质

  教学关键:利用分数意义理解性质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故事情境激励法

  三、教学设想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并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结合分数的意义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让学生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试想如果还有一只小猴子,它想要四块,猴王该怎样分呢?既达到了练*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层次的练*,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1、猴王变戏法(学生模仿复*):

  除法式子变形

  分数与除法变形

  2、教师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奖励听故事: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均切6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形状同样大的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动手折出*均分的份数2份、4份、6份,动笔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再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记录下结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要求:有序观察认真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板书:(零除外)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都、相同的数、零除外)

  (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呢?

  (9)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质答疑。

  (三)随堂练*

  1.P109.1.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

  (四)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分数后离场,与2/3相等的再离场与3/4相等的。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本课课件的主体部分通过链接外国的数学网站,以网络实验室做为学生探索的*台,省却老师制作课件的繁琐,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和广泛利用,真正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更有效。

  本课依托网络*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提供科学的学*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 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 转化成 , 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 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2)观察 例2.比较 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 、 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 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 (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 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例3 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板书:

  教师提问:

  (1) ?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 ?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

  (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

  五。课堂练*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5)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6篇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的重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均切成4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又把第二块饼*均切成8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均切成12块,分给猴3两。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吗?

  “同学们,你们认为猴王分得公*吗?”引发学生的猜想。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2、既然三只小猴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猴王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4、我们班有64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6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32/64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1/4=2/8=3/12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注意关键的字词要重读。

  4、现在,大家知道猴王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5、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说教学评价

  1、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小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3、学生在发现、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自主参与整个学*过程,营造独立、自主的学*空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6)

——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这天,我很高兴能站在那里,向大家展示我的说课。我的说课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课件)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资料。本节课资料是在分数的好处,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进一步学*约分、通分以及分数运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资料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

  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认知水*,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潜力。

  三、教法和学法(课件)

  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巧妙的扮演着引导着、组织者的主角。设计了情景设疑、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重于结果。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因此我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课件)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潜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课件)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猴子们都爱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猴王把第一张饼*均切成了两块,给了猴1一块。(课件)猴2看见了,眼馋的说:“猴王,猴王,我要两块。”猴王笑眯眯的说:“别急,别急,给你两块。”只见猴王把第二张饼*均分成了四块,给了猴2两块。(课件)猴3更贪心:“我要六块,我要六块。”猴王想了想,把第三张饼拿出来,*均切成了十二块,果真给了猴3六块。

  “同学们,你们听完故事后,觉得哪知猴子分得饼最多?”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们自然十分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用心的思考故事中的问题。透过这样的故事设疑,立刻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件)

  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张圆片,拿出来代替猴王做的饼,分别按照折,画,涂的步骤,表示出每只猴子所得的饼,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课件)透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更加确定,三只猴子分的饼确实一样多,有了实物的直观比较,学生不难理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但是为何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同,大小却相等?在此处,又设下悬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仅复*了分数的好处,为下面导入新知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营造出良好的学*开端。之后,我因势利导,安排下一环节: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课件)

  (1)我板书这组分数后,请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分子是怎样变的?分母是怎样变的?此时我将主动权全都交给了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最后汇报结果。有的小组认为分子加了1,分母加了2等。我都笑而不答。而是鼓励学生逐一去验证各种猜想是否具有规律性。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直到有些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了2和3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此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发现,并让多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潜力,并为进一步学*增强了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再布置一个任务:你再从右往左看,又有什么规律?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时学生很快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

  (2)就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分数的分子分母如果同时乘或除以0,会是什么结果?学生顿时领悟:要0除外。

  (3)最后,我推荐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这两个发现,师生共同完善规律。此时我才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这一规律就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资料。

  (4)此刻,学生明白了聪明的猴王原先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分饼的。即满足了猴子们的要求,又分的那么公*。(课件)如果猴4想要八块怎样办?如此设计,既首尾呼应,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课堂的高潮之后,我启发学生还能够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多层联系、巩固深化

  练*的设计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我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因此我精心设计的整套练*都是以游戏加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课件)首先,我安排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填空,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解题依据。之后,我又设计了师生互动的游戏:我的分子填4,你的分母填多少?我的分母填48,你的分子填多少?最后在两个小组抢摘苹果的游戏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它遵循了目的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能帮忙学生把整堂课的学*资料融入大脑。

  总结:我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努力体现“趣”“实”“活”三个字。以猴王分饼为主线,贯穿全文。由情景导入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最后归纳规律,使学生不仅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了完美体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的重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均切成4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又把第二块饼*均切成8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均切成12块,分给猴3两。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吗?

  “同学们,你们认为猴王分得公*吗?”引发学生的猜想。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小组合作 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2、既然三只小猴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猴王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4、我们班有64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6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32/64

  (三)比较归纳 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1/4=2/8=3/12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注意关键的字词要重读。

  4、现在,大家知道猴王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5、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自学例2

  1、自学例2。

  2/3 = 2×()/3×4 =()/12

  10/24 = 10 ( )/24 ( ) = ( )/12

  2、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的老师不包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多层练* 巩固深化

  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1/3 =()/6 10/15 =()/3 1/4 = 5/()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

  5/24=5×2/24÷2=10/12 ( )

  4/9=4÷2/9÷3=2/3 ( )

  13/18=13+2/18+2=15/20 ( )

  在这我设计了同学们在*时做题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醒同学们今后要注意。

  3、想一想:(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

  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五、说教学评价

  1、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小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3、学生在发现、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自主参与整个学*过程,营造独立、自主的学*空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说课稿,我们来看看。

  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 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 转化成 , 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 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2)观察 例2.比较 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 、 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 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 (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 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例3 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板书:

  教师提问:

  (1) ?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 ?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

  (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

  五。课堂练*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 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 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5、请同学们想出与 相等的分数。规律:这个分数的值是 ,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

  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七、课后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之后,就要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只有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才能应用四则运算的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学生在学*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叙述性质内容时常常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中的同时零除外丢掉。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没有真正的理解;对零为什么要除外的道理也不太清楚。分数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学*的,由于学生进入高年级,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应用一些数学方法进行迁移类推、思维的严密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应该进一步予以加强。这种思想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研究统计知识及其学生的终身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展开研究的,由于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办法,通过给3张纸涂色、折叠、观察、探索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在进行小组汇报时,教师揭示了知识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理解方法、不同角度进行汇报分数基本性质的可行性,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创造空间。在学生总结规律后,为了加深对分数的性质的理解,还可以让同学举一些符合规律的例子进行说明。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学*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它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按照学生学*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2.引出新知——动手实践3.初步感知——引导观察4.发现规律——巩固练*5.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上课开始我引入了故事:有一天妈妈给淘气做了一个香喷喷的大蛋糕,蓝猫看见了也想吃。淘气说:我只有一个蛋糕,要不我分给你一些吧,我有三种分法,请你选择一种:

  第一种:把蛋糕*均分成2份,送给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2;

  第二种:把蛋糕*均分成4份,送给你其中的2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2/4;

  第三种:把蛋糕*均分成8份,送给你其中的4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4/8。

  选择哪一种分法吃到的蛋糕最多呢?

  同学们,如果你是蓝猫,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对于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分为3个层次 借助长方形纸条来理解。通过观察、举例、验证,初步理解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总结完善分数的基本性质。

  1、借助长方形纸条理解

  这里分成两份层次(1)借助直观图理解(2)分析分数理解

  (1)借助直观图理解。

  首先,引导学生在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条上分别表示出、、想一想为什么为什么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也不一样可他们最后分的大小却会相同呢?

  (2)借助分数理解

  在学生清楚的知道了三个分数为什么会相等后,从图在回到抽象的三个分数上,说一说, 他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说明白后,明确分的份数就是分母,取得分数就是分子,在板书上改为“分母扩大了两倍、四倍,分子也相应扩大了两倍、四倍,分数大小不变”

  2、通过观察、举例、验证,初步理解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总结规律是在大量的直观的数据或练*的基础上实现的。为了给学生便于学生总结,我设计了“你还能举出一个和3/6大小相等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想让分子是9,分母是? 想让分母是18,分子呢?”一方面学生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做了一些基础的题,另一方面在叙述你是怎样想的时候,其实也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概括。这样当“用一句话总结你的发现”的时候,在语言叙述上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3、关于“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的理解

  两种预设,在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如果有有学生提出就上提出的学生说一说,如果没有主动提出,就通过做个练*题,“2/3哪样列式行吗?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做这两个题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四、巩固练*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练*上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练*,首先是针对大多数的基础性练*,如填空、判断。其次是稍有变动的,需要结合分数与除法关系完成的变式练*。

  最后为了满足优等生的需要还涉及了以下练*

  5/9的分母加9,分子加几,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4/8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但也包含有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与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与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与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一、说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2、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要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规律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关系。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4、教学难点:

  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3、直观演示法:验证时,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猜想验证法、操作体验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复*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自然就想到分数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提出,进行验证。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的小主人。新课程提倡:过程重于结果。在探索和操作中我采用了观察、归纳和引导发现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感知规律--研究素材,猜测规律--讨论交流,验证规律--巩固拓展,应用规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折一折纸条。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开端。

  2.研究素材,猜测规律。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3)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氛围。

  4.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设计了一些练*让学生强化训练,巩固教学效果。

  一、说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八等分。

  2.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想--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4.问--ww"1/2=2/4=/4/8"中,你发现什么?

  5.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模式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就是学*问题,学怎样问问题。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三、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资料,这一部分教学资料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基础。根据教材资料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决定及动手实践的潜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用心主动学*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观察事物的学**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用心的思维

  4.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到达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透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到达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此,我王大爷分地的故事,让王大爷给三个儿子分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的用心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先,三个儿子分到的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但是是*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第二、发挥群众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相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精心设计练*题,提高学生解题潜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的用心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到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潜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中,我安排了一些决定题、口答题。题型的丰富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总之,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了教材内容,本一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了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 教学过程

  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

  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成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是呈现给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和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基本性质》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

  六、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 ; 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

  练*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 );23=()18621=2()等这样的题,进行练*。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巩固深化。

  我将设计从巩固到思维拓展三个层次的练*。

  1.

  2. (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六)全课小结

  现在让我们看板书,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上眼睛想一想,觉得把内容记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觉得学*是件快乐的是呢?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为学*本课打下了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学中多媒体的设计与意图

  (一)激趣引思

  学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所着重倡导的理念。因此,在本课的开始,我设计了“猴王分饼”这个故事情境,通过形象化、儿童化、趣味化的故事场景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的兴趣,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发新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本课的学*很有趣、不枯燥。在这个环节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把故事搬到了学生的眼前,比教师仅仅口述要形象得多。

  (二)温故探新,通过温*、观察、猜测、验证及动手操作来寻找规律。

  1.通过课件直观的观察对比,让学生自主写数、自主验证、自主发现,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

  2.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这里我安排了一个创造活动,用折纸的方法创造出与相等的分数,让学生经历个人操作、投影展示、观察思考,再一次体会分数的相等关系,使学生不断有新发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

  (三)深挖教材,小组协作,突破的重、难点。

  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索研究,然后通过多媒体完整的演变过程展示、以及教师及时有效的点拨,让学生能够高质量地进行研究性学*,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得出规律,再列举一组相等的分数来验证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四)巩固拓展,多层练*、运用规律。

  以练*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由浅入深的几个练*,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

  这里我采用教师操作与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讲解和演示,这不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中的整合,也实现了与学生学*过程中的整合。

  (五)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特定这节课的“课堂自我评价表”

  并且让学生把自己所学所感写出来,完善了他们的认知。

  (六)课外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才能出真知,为此我在自己的博客和把一些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网址推荐给学生,让他们积极拓展课外知识,养成从小乐于探究的良好学**惯。

  五、说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了大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场景,开展了一系列数学探究活动,一方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的精力能始终自然地放在数学学*上;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为原被认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课件中的部分板块是从东北师大资源库中选取后灵活组合,既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又节省了制作时间,“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教学方式,也将是以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教材简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西师大版)第十册第15-16页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以前,教师通常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作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时先用几个例子让学生较快地概括出规律,然后更多地通过精心设计的练*巩固应用规律,着眼于规律的结论和应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问题较碎,步子较小,放手不够,探究的过程体现不够充分。《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不可以有别的教学思路呢?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这一新的理念,我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方法。所以,教师的着眼点,不能只是规律的结论和应用,而应有意识地突出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课件设计意图

  场景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三分之一,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六分之二。老三分到了这块的九分之三。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纸,通过师生折、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兄弟分得的一样多。

  一上课,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场景二:发现问题,突出质疑。

  既然三兄弟分得的一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土地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它们*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引入新课:下面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场景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教科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由1/4到2/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1/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2/8。原来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2/8。

  (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

  (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6)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

  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教师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结论。]

  3.出示例2: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要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不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举例,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

  [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新知化归旧知。]

  场景四:多层练*,巩固深化。

  1.口答。

  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运用反馈片判断,错的要求说明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几个字不相符。

  3.在下面()内填上合适的数。

  练*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其间还自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师生对出数做题,能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通过举例,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数学六年级新教材第一章“分数”中的第二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试图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1)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学*方式的转变:由学生*惯于课堂上听教师讲授为主的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探究的学*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测、说理验证等学*环节,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启发、点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并且正在逐步形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严谨求实的品质。

  (2)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学生熟悉的给定理、做练*的数学课模式,转变为突出知识发生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学*过程。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尝试说理验证。通过这样的数学学*过程,学生能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从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严谨品质,同时在要求学生说理验证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增长和迁移的特点。

  在前一年我曾执教过六年级数学,通过这次的备课,我发现: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安排中,新老教材对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处理方法有较大的区别。据我个人的观点,老教材在引入时有针对性的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后通过类比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这样的设计安排学生能较好的体会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的数学概念有较强的系统性;新教材则更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过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来获得亲身探究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之后再设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安排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能留下强烈的直观感受,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分数性质的“探究发现——说理检验”的学*过程,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一个分数变化为分母(或分子)不同而大小保持不变的分数。学会面对新问题时,敢于面对、积极探索、发现规律,并能从原有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体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通过数学课的学*活动,尽快熟悉新同学,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同学意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积极探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探索,猜测规律提出问题:一张涂色的纸,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3/4。请同学们分别用这样的纸折成不同等分的图案,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结论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大小相同、不同等分的纸中,涂色部分分别占纸的3/4、6/8、9/12、12/16,这些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3/4=6/8=9/12=12/16。由分数3/4的分子、分母分别同乘以2、3、4可得分数6/8、9/12、12/16。而分数12/16、9/12、6/8的分子、分母分别同除以4、3、2可得分数3/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由折纸这样具体的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学生又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安排动手操作的学*环节,之后通过观察和找规律来进行探究性学*,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的乐趣。折纸这样的操作虽然看似简单,其实能反映出很多数学问题,例如通过折纸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图形的翻折对称中隐含的图形特征和边角的数量关系。我们应该尽量挖掘类似的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过程手脑并用、轻松有趣。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的环节,尤其是如何设问。

  在此,我就提出几个设问仅供大家参考。双色纸上有几个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将它折成几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分别占了几分之几?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这些分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说理过程中,会很自然的运用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就是前一节课的学*内容,学生印象还比较深刻,较易联想起来;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能学生一时之间不容易回想起来,但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性极高。安排这样的说理环节,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学*的过程就是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过程。三运用性质,巩固提高例题1试举出几个与分数18/48大小相等的分数。教材上是“试举出三个与分数2/5相等的分数”。做改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分子、分母不但可以同乘一个数而且可以同除一个数;二是不明确写几个,来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分数可以写几个?例题2把2/5和8/6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练*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9/15=3×()/5×()

  (2)2×()/9×()=8/()

  (3)5×()/2×()=()/14

  (4)15÷()/20÷()=()/42

  试各写出三个与下列分数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1)1/4

  (2)5/7

  (3)4/6

  (4)10/43

  分别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分数1/2,2/4,4/8,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把2/3和8/3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大小相等的分数。5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4=()/12

  (2)3/7=()/56

  (3)6/5=30/()

  (4)()/10=4/20

  (5)36/24=()/8

  (6)7/35=1/()

  (7)18/()=6/12

  (8)20/16=5/()

  四、课堂小结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资料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忙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资料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透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7)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合集20篇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时安排了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活动,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 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 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 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

  4.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互动、合作与探索结合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以阿凡提讲故事引入,然后小组讨论。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①做一做,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请分别*均折成2份、4份、8份。并按照下图涂色。如果把每张纸都看作“1”,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汇报。

  根据上面的过程,学生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引伸,联系旧知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说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设计意图: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借助直观图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形找出相等的分数,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充分调动孩子们去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充分发扬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能在激励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材料,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学*经验,进行学*内容的迁移,自然得到分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师在此也进行了适当的重点点拨。在这一环节的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3、实践游戏、深化理解、巩固练*:

  设计意图:练*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其间还自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师生对出数做题,能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学生对于课堂游戏都非常积极,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也要顾及一些后进生的学*状况,带动后进生的学*激情。

  4、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基本性质》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

  教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

  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

  练*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 );2/3=??( )/186/21=2/( )等这样的题,进行练*。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巩固深化。

  1.(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六、全课小结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8)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学反思实用10份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下面让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作一简单的说明:

  1、创设情境,通过老师讲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研究。这一情境是我在 参考“猴王分饼”的基础上而引用过来的。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分析等式含有的规律.但在具体操作时我的引导不够到位,指向不够明确,学生显得有些拘谨,没放开。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将例题“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作分母或指定分子作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进行整装,通过“希希想要吃到5块蛋糕,婷婷想要吃到6块蛋糕,我将龙龙的蛋糕*均分成了48块时,该怎么分才公*?”这一情境来进行教学。

  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也有很多,如:我按照课前设计的 教案进行教学,对于预想之外的问题引导的不够到位;在最后环节“分数接力赛”中,预设不足,没有考虑到课堂纪律以及比赛的公*性和反馈的方式等;整堂课中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现象。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资料是学生在学*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所以,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我觉得十分的重要。

  本节课,我认为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是难点,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重点。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来体现这两方面,我想用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的创设。

  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猴妈妈分大饼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故事吗,那教师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爱吃猴妈妈做的大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3只大小一样的饼,他把第一只饼*均切成了3块,拿了一块给第一只猴子。第二只猴子看见了说:“妈妈,我要2块,我要2块。”于是,猴妈妈把第2只饼*均切成6块,拿了2块给第二只猴子。第三只猴子更贪,说:“妈妈,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妈妈把第3只饼*均切成9块,拿了3块给第二只猴子。同学们,你们明白哪知猴子分得多吗?)透过分大饼这一故事目的是想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还是爱听故事的,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能说出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十分流利地说出了每个猴子分到每个饼的13,26,39。之后我提出疑问,既然你们刚才说到三只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们还没有学过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怎样明白这3个分数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规律的探索的第一步。

  (二)、规律的探索。

  在故事中学生得出这3个分数大小相同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空间,我对学生说你能够根据教师材料来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不变。我追问: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这个追问我的目的是等一下让学生观察规律时,仅有一组分数觉得太少了,所以那里让学生再说出一组分数,带给更多的学*材料,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又利用折纸找到一组相等的分数。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桌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学生的交流,并透过教师的板书,很清楚的观察到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然后利用上头的例子来验证自我刚才发现的规律是正确。最终自我发现的规律和书上的规律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的数“零”要除外的,从而完善规律。最终让学生说说这个规律中哪些字十分的重要,并仔细严读,更加牢固地掌握这条规律。当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后,尝试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成分母相同并且大小不变的分数是为以后分数大小的比较做好准备。

  (三)练*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简单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由于时间紧张,所以练*的设计与原先的有所区别,只让学生填了4个很简单的填空,第二个练*是我写了一个分数13,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写的分数多,并且大小相等。在巡视的时候,我看到大部分学生是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倍(因为课堂上的例子都是后一个分数与前一个分数都是2倍,3倍的关系),由于时间紧迫,也没有好好的去利用这题进行扩展。

  本节课教学,我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在数学课上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设计真是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展开学*。课堂的故事导入就是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价值。

  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学*活动的核心,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感受到1/2=2/4=4/8相等后,让学生猜想1/2、2/4、4/8这三个分数是否真的相等,并联想学过的知识或借助学具,怎样证明你的联想是正确的。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证明这三个分数也是相等的,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种设计克服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惯的养成。

  课堂给学生多设计这样的开放性的问题,多给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有不同的发展。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务必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务必深入研究学法,建立探究式的学*模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用心性,向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学*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教学设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 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而设计的。具体表此刻:1、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透过创设“老爷爷分地”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资料,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透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由学生自行选取用以探究的学*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我的方式来证明自我猜想结论

  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透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3、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我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教师带给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必须深入研究学法,建立探究式的学*模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而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

  通过创设“猴王分饼”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在分层练*中巩固深化。

  在练*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第1、2题是基本练*,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力图让学生在开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在本案例中,通过创设猫妈妈分绳子的教学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急于要帮小红猫排疑解惑,促使学生动脑想,动手操作,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的目的。

  二、营造氛围,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在案例中,通过猫妈妈分绳子,小花猫说猫妈妈偏心眼。这时让学生来当裁判,你认为小花猫的话对不对,你准备怎样来着手研究它?这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活了,有的迫不及待的说,有的一声不吭地动手实验着,后来通过学生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小花猫的话是错的。就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情节中,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学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

  三、轻松练*,发展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因此,在练*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知识,同时也应注重练*的层次性、趣味性与开放性。在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数学诊所,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③更有智力大挑战部分的必答题、抢答题、竞赛题以及游戏活动。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相互督促、相互补充、相互竞争,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尤其是获得优胜组的那些同学个个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喜悦,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在设计教案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求的空间,把探索、发现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小学生生命活动的殿堂!

  《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迁移引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复*环节时出示:124=3 12040=3 1200400=3,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什么规律?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猜猜看分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二、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

  教学一开始,就以一段故事《三个和尚分饼》引入课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更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运用了猜测和情景引入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把抽象的分数基本性质具体化了。然后,我抓住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属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数不能为零,并通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进行基本练*,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如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写的完吗?在写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1/a=7/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1、2、3、4的时候,b分别=?a和b为什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忙,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对这部分资料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成功之处:

  1、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正迁移,所以我在开课伊始板书:"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将这个除法算式写成分数形式,“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我们能够把一个除法算式变成很多除法算式,那一个分数能不能也变出很多分数呢?”帮忙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具有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

  2、在本课的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小组合作学*提示,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之后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经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一齐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忙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规律后找出规律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再提出为什么那里的相同的数不能为零,并经过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我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本事、动手操作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随着知识点的深入,很多孩子开始呈现课堂吃力现象,小组合作中体现不出自我的认识或者想法,仅有听得份,困惑是怎样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紧跟我们学*的步伐。

  2、今后小组合作提示要照顾差生的提高,创造学*数学的兴趣和耐心。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节课我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

  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让学生学会学*,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实用五篇(扩展9)

——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选【五】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

  本课依托网络*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提供科学的学*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了学生们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运用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是: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互补。

  三、分层练*,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总之,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学*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法: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在教学媒体方面,我选择了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的方式,优化数学的学*过程。正方形纸片,彩笔,直尺等学具准备;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具准备,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融合到数学课堂中。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复*旧知,引出新知——动手实践,初步感知——引导观察,发现规律——巩固练*,加深理解——课堂小结,任务结尾”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故事引入: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可能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激发学生学*兴趣,并揭示课题。

  (二)复*旧知,引出新知

  1、要解决的问题

  (1)再现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作好迁移的准备。

  (2)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经历猜想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教学安排

  (1)动手操作表示分数

  (2)交流分数引导猜想

  利用新旧知识的类比进行猜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猜想,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猜想是一种合情的推理。

  (三)动手实践,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经验找到与1/2大小相等的分数,既能验证1/2=2/4=4/8,又能说明与1/2相等的分数有许多。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9/12与3/4大小为什么相等?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方式,自主选择探究的学具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这样设计给学生提供的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多种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构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能会从如下几方面证明:

  ①折

  纸比较的方式

  ②画图观察的方式

  ③用分数、小数的关系发现

  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发现

  ⑤其他方法发现

  (2)组织交流证明方法和结果,交流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给予不同的评价。

  (四)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1、解决的问题

  (1)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2、教学安排

  (1)提出问题:通过验证这两组分数确实相等,那么,它们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2)全班交流:不论学生的观察结果是什么,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的观察方法,进行引导性评价①观察角度的独特性②观察事物的有序性③观察事物的全面性等。(注意观察的顺序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引导层次一:你发现了1/2和2/4两个数之间的这样的规律,在这个等式中任意两个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吗?引导学生对1/2和4/8、2/4和4/8每组中两个数之间规律的观察。

  引导层次二:在1/2=2/4=4/8中数之间有这样的规律,在9/12=6/8=3/4中呢?

  引导层次三:用自己的话把你观察到的规律概括出来。

  引导层次四:除了有这样的规律,你还观察到了什么?(以上注意两个方面:1。观察顺序2。数的拓展)

  (4)引导学生初步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并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发现并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的整个过程,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让学生回答阿凡提说了什么话?师生共同讨论!

  (五)巩固练*,加深理解

  1、解决的问题

  (1)完善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