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

首页 / 随笔 / |

  音乐教师随笔 1

  学生的学*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音乐教师随笔 2

  回想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我经常会追求这样的一种课堂效果:课堂安静,学生能很好的跟着教师的思路,配合教师的教学。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另人满意。时常会有这种现象:上课前教师提心吊胆,害怕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思路乱了堂;课后又会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听话”、“不配合”感到心情烦躁,失去了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有时真的很想去好好的训斥一番,但反过来想想,现阶段来讲,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少的缺陷,学生对音乐课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带着一种喜悦、兴奋的心情而来,他们大多想将自己一周来所有的学*压力和烦恼都尽情宣泄在音乐课堂上。满心想将自己知识奉献给学生的老师看到学生“乱糟糟”的场面,却产生了不快乐。

  如何协调好课堂纪律与教师正常传授学生音乐知识两者之间关系,值得做老师的好好考虑与分析,我认为离不开两点。

  首先,每个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学生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以对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他们达到**的标准就失去了孩子原本活泼的天性,但同样不能对其放任自流、任其胡闹。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度,需要教师不断学*,积累教学经验,能够用敏锐的目光去审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乱”的表象下,是否是对知识的渴求,是对知识的探索。他们通过这种行为能否更有效的主动获取知识。一个聪明的音乐教师会利用这点 “乱”去培养他们自主学*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鼓励表扬,从而使这种“乱”成为一种动力、一种自主、一种创新协作的良好品质的体现,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开开心心、自由自在中,顺利地与教师协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其次,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作到善于应变、合理规划。音乐课不是统考科目,教学压力相对较小,这就不必赶进度,要求班班水*一致,而是要针对不同班的'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安排。对于那些课堂纪律稍好的班级可采用多讲授一些知识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有较多思维活跃的班级,则可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对调整,不必照办模式,可采用少讲、多讨论、多探索、多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设想学生刚刚由于乱了堂被训斥,那么无论教师播放多动听的音乐可能再也打动不了学生的心灵了。

  什么是好的音乐课,始终是我们这些音乐老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面对多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课件和一些教学设备、音像资料的使用已不再是梦想,现在最需要的是在教师之间互相沟通、互相探索、互相研究、互相讨论的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碰钉子,少一些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多一点开心,多一点快乐。

  总之,如何更好的了解学生,如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音乐,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在音乐中健康成长、增长智慧、弘扬个性、完善人格、扩大视野,如何更好的做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与总结的重要任务。

  音乐教师随笔 3

  唱歌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其教学目的不外乎:一是通过范唱或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艺术形象感染并实施美育目标;二是通过聆听,让学生熟悉必要的乐理知识与歌唱技能、技巧。

  即使在现代小学唱歌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由老师进行范唱或聆听录音为主。也可言之为:即“听唱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地、简便地学*歌曲,同时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韵味的体验及表达上面,比较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较多地练唱歌曲。但是,让学生长时间地进行模唱,学生会感到很被动,觉得很枯燥,造成“鹦鹉学舌”,虽然歌曲很快会唱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音乐思考,阻滞了他们对唱歌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采用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才能,并且难以适应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歌曲学*,尤其是合唱歌曲。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旋律引导、图示比较、难点突破、综合能力训练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唱《小小音乐家》这首歌时,先采用“旋律引导”,让学生模唱歌曲的旋律,进而要求学生自己把旋律换成歌词。这就在“听唱法”的.基础上减少了老师逐句歌唱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动脑思考的活动及学生与旋律的接触,对培养学生识谱及乐曲感受能力都有帮助。其次采用“图示比较”法,将曲谱中旋律的高低变化用线条表示出来,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练唱,对歌曲中各乐句间出现的重复、模进和内在联系进行辩唱,以加深记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乐感、创造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再用“难点突破法”,将歌曲中难以掌握的部分,先重点练会,再练唱全曲。最后通过“综合能力训练法”,将歌曲的主题、节奏型难点及歌唱声音的要求编成短小的辅助练*,分别通过唱、听、记、看等练*方式,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领悟歌曲旋律,歌词的内涵,这对于歌曲整体的把握及情感体验有很大帮助,既完成了会唱歌曲又提高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

  长期教学实践说明,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记忆、想像以及对音乐形式的感受和音乐审美等综合感受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音乐和探索歌唱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艺术审美素质的提升。

  音乐教师随笔 4

  在孩子每天起床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能轻松愉快地起床并且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幼儿园都在他们起床前10分钟放一段轻柔而欢快的音乐,把孩子们从睡梦中唤醒。

  今天,播放的.是《月光下的凤尾竹》,声音由小渐大,孩子们一个一个睁开眼睛。在音乐中随老师搓搓小手,伸个懒腰,揉揉脸蛋,再让孩子跟老师做一套伸伸臂、扭扭腰、锤锤腿的起床操,让孩子们在轻松地活动中醒来、穿衣、整理床铺等等。这样他们很快就精神饱满、愉快地投入到下午的活动中,效果非常好。

  音乐教师随笔 5

  不论在哪里,只要有我的走过,校园里一定地面洁净,那是因为我总能弯腰捡起;只要有我的经过,走廊里一定人走灯灭,那是因为我总能及时关闭;只要有我的路过,滴水不会浪费,那是因为我总会把正在滴水的水龙头拧紧。

  我犹如一颗小草,如同那些小事,为大地尽展绿色;我亦如一米阳光,照在哪里,哪里的生命就茁壮成长!

  课堂上,我就是孩子王,音乐课变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对同事,我恭俭谦和,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人;工作中,我默默奉献,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无论生活多么善变,我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每年的六一素质展演都能够看到我忙碌的身影。忙碌着并收获着孩子们对我的喜爱,一张张笑脸如同花儿一样绽放。在音乐教学上,我一马当先,走在课改的`前沿,带领整个教研组认真学*,钻研业务。我很智慧,因为热爱读书,阅读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所以幸福。在孩子们的眼里,我不仅仅是音乐老师,我更是一位公*的裁判,因为我的判断毫厘不差。同时我也是一个充满爱心、体贴入微的好朋友,每次校外活动总能听到我温馨的提示。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阳光的笑脸总是洋溢在我的脸庞。因为心中有爱,所以阳光;因为热爱读书,所以幸福;因为有一个向善向上的团队,所以我就是一米阳光。

  音乐教师随笔 6

  《打麦号子》全曲共有24小节,前8小节没有旋律,都是按均衡的八分节奏进行的劳动呐喊。后16小节有了旋律,旋律比较*稳、简单。学生初听歌曲,会有几个方面的障碍:

  1、不接受演唱者的声音(民歌的演唱方式),

  2、歌曲结构复杂,有念白有歌唱,歌唱部分旋律多,

  3、速度偏快。我通过深入解读教材、分析歌曲的特点,抓住了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1、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是号子最常用的演唱形式。“号子”产生于体力劳动中,原先为了让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用力而自然产生的`呐喊,当这种呐喊声具有节奏性、旋律性时,便形成了号子。采用一领(新授时教师领)众和的形式,首先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感受劳动的气氛,体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其次能降低完整学唱的难度,第三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积极参加领唱。通过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号子”这一歌曲体裁,并且积极投入到表演中。

  2、找到歌谱中的相同部分。带领学生分析歌谱,找出相同的部分,降低识谱难度。学生通过分析发现,齐唱部分的4句①和③完全相同,②和④完全相同,而领唱部分也是2个相似乐句,不同的只是乐句的第一拍,2.2 22和2 22 22,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因为歌词,第一句是“唱得干劲”,第二句是“我把格号子”,歌词多了一个字,所以歌谱中的音符就多了一个相同的音。理解了歌谱的规律及变化,学唱就容易了。

  3、民歌演唱特点的处理。《打麦号子》是一首江苏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哼哪哼哪” 、“喂喂”、“嗬嗬嘿”,有带有口语感觉的“我把个号子交与你呀”等,带领学生体会这些方言的味道,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民歌的地方特色。同时,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唱出节奏感、力度感和领和的呼应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表现劳动号子的特点,表现劳动的火热场面。

  通过抓住以上三个音乐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分析《打麦号子》的节奏、旋律特点,感受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学生理解了音乐的表现要素,感知了音乐主题,理解了音乐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师随笔 7

  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显示发展水*。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乌龟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创作表演第二次龟兔赛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表现欲,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具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学生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

  课堂上,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反思。

  三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师随笔 8

  《音乐新课程标准》纲要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并提倡在实践中学*。”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空间和学*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总体设计贴*生活、贴*社会、贴*自然。密切围绕与学生生活相贴*的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自主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一课。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尽情地描绘春天的美景,那会是多么单调,多么枯燥,更谈不上美的体验。于是,将学生领到了教室外面的操场上,这里,美丽的迎春花、桃花映入眼帘,它们竞相开放着,鲜艳的色彩激活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他们高兴的跳着、叫着,还有翠绿的小草,飞舞的小鸟都在陪伴着他们……一切一切。孩子们融合在了大自然中,而这种体验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美好,他们再唱《小雨沙沙沙》,再次聆听《春天交响曲》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音乐深刻的感受。

  所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给他们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使他们充满了对大自然、对生活更深的情感,同时在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渲染中,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

  音乐是培养儿童高尚情操,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的教育就离不开音乐,也许它的作用并不太明显,但是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把孩子置于“小皇帝”的今天,人人都在为他们创造条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他们养成了以我为尊,目中无人的不良情感。所以,在教授歌曲《小胖胖》时,尤其注重思想教育及情感渗透。

  首先在学生倾听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小胖胖的前后行为变化,并且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胖胖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自然地加入情感渗透。这一环节,克服了以往单纯说教的方式,采用学生归纳总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意识,这样更容易被学生吸收、消化、理解,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一个表演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别到台前扮演奶奶、叔叔和小胖胖三个不同角色,之后按照歌词内容自由创编故事情境及动作进行表演。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课堂的学*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学生的学*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有助于歌曲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使他们的思想更进一步,使得那些有不良*气的学生明白了应该学*小胖胖哪些行为,通过小胖胖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与克服。

  所以说音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师随笔 9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音乐课还没得到一定的重视,就只是教师简单的教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简单而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到底有多少学*兴趣、学到了多少知识、课堂效率到底有多高谁也没有认真研究过。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又走进校门的新教师,刚开始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些力不从心,满脑子的教育教学理论不知如何付诸实践。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学生的心里,我发现他们非常爱上音乐课,只是他们不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外还会学到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好玩、好动的特征,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将这个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我将音乐游戏融入到唱游教学中让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与探索,我发现音乐游戏真的是我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比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 1” 桃子时,让学生长“ 1” ,在“ 2” 桃子时,就让学生唱“ 2” ,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几个音符了。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做的'事就是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老师,那你一定会去细心的探究: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去运用音乐游戏呢?总不能让整个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为了游戏而游戏,最后学生只感觉到好玩儿,真正的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你必须要探究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且要求他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服从老师的指挥。

  其次,必须研究各个年级段的不同音乐游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于表现,易被生动有趣的情节的色彩鲜艳的图画、活动教具所吸引,运用音乐游戏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进一步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在设计游戏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他们的思维活动的掌握和调动。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上有很大的变化,情感和意志方面有所发展。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不能强制,不要使学生有反感的情绪。可通过调动他们的兴趣来运用游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运用音乐游戏,让他们在音乐课中轻松、愉快地去唱、玩、跳,使之喜欢音乐,乐于学*音乐。

  最后特别重要的是在运用游戏时,一定要和音乐教育相统一。学生不能在热火朝天的游戏中玩过后就只知道好玩,没能从中获得知识,老师一定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要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应该抓住音乐游戏的音乐性、趣味性设计游戏,如节奏训练游戏,音准训练游戏、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等等其他类型的游戏。这些都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育者应该利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发展音乐。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音乐游戏启发学生创编音乐,发展音乐。

  音乐教师随笔 10

  下午的入区时间到了,在入区之前,我和孩子们说了一下每个区域的入区规则,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选择进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有个别孩子喜欢进美工区,还有进小诊所。还有进表演区,大家伙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我看见紫玉拉这几个好伙伴一起来到表演区说:“我们一起化妆,来个表演吧”“好啊好啊”大家异口同声。我看见紫玉身上穿着裙子,头上带起头巾,身上带着项链,手里拿着铃鼓,说:“老师,来点音乐。可以吗?”“没问题,可是你们这么多人,有的拿乐器,有的拿道具,要不我们一起来个音乐会如何,你们一起商量,你来跳舞,谁来伴奏音乐。”“好啊好啊”他们围成一圈在商量着。“老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给我们播放铃儿响叮当!”我点开了音乐,看到孩子们开心地表演着,听到他们无邪的.笑声,脸上露出了童真的笑容,我想,孩子们就是这么简单,容易满足,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快乐。

  他们在这种自主性游戏中,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和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进行游戏,从中他们获得游戏的经验和进步,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你们说不是吗!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阅读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1)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

  在日常学*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1

  3月24日,全体初中音乐教师在我校开展“有效歌唱”研讨会,由我校叶林海老师和方埠中心学校潘淑丹老师分别上了一堂“有效歌唱”教学课,在上课之前,严老师把我们聚集在多媒体教室,给参加活动的每位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我选择了“老师在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方面来说点自己的想法。

  每当上完音乐课我在想,这堂音乐课学生快乐吗?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快乐了吗?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吗?学生对作品理解了吗?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吗?在课堂上学生成为主体了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应该思考的是这些。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后感触很深,两堂课中我认真听着、记着,写下了2位老师在教学上的闪光点,也记录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更多方面是给予肯定的,值得我们新老师学*,如老师的亲和力,我觉得潘老师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她甜美的微笑更能拉*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伴奏、教师的歌唱教学、教师的范唱、教师的引导、言语的激励、激情的表现力、合作意识、又如教师诱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的兴趣、乐器的演奏等方面都可以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体现出来。

  然而有些方面也是我在*常教学上容易忽视的,如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我更多的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唱这首歌,处理歌曲重难点而忽视学生们对歌曲的理解,再如学生兴趣程度,兴趣在学生的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兴趣。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堂音乐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将是事半功倍。又如师生互动与合作、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学*兴趣,又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赏识,能和老师一起活动、表演,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为教师,我要更善于动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树立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通过此次教学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更期盼着能和各位同行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2

  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这次新课标学*,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相互学*,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通过学*,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总之,这次学*,受益良多!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3

  《音乐新课程标准》纲要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并提倡在实践中学*。”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空间和学*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总体设计贴*生活、贴*社会、贴*自然。密切围绕与学生生活相贴*的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自主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一课。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尽情地描绘春天的美景,那会是多么单调,多么枯燥,更谈不上美的体验。于是,将学生领到了教室外面的操场上,这里,美丽的迎春花、桃花映入眼帘,它们竞相开放着,鲜艳的色彩激活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他们高兴的跳着、叫着,还有翠绿的小草,飞舞的小鸟都在陪伴着他们……一切一切。孩子们融合在了大自然中,而这种体验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美好,他们再唱《小雨沙沙沙》,再次聆听《春天交响曲》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音乐深刻的感受。

  所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给他们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使他们充满了对大自然、对生活更深的情感,同时在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渲染中,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

  音乐是培养儿童高尚情操,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的教育就离不开音乐,也许它的作用并不太明显,但是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把孩子置于“小皇帝”的今天,人人都在为他们创造条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他们养成了以我为尊,目中无人的不良情感。所以,在教授歌曲《小胖胖》时,尤其注重思想教育及情感渗透。

  首先在学生倾听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小胖胖的前后行为变化,并且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胖胖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自然地加入情感渗透。这一环节,克服了以往单纯说教的方式,采用学生归纳总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意识,这样更容易被学生吸收、消化、理解,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一个表演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别到台前扮演奶奶、叔叔和小胖胖三个不同角色,之后按照歌词内容自由创编故事情境及动作进行表演。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课堂的学*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学生的学*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有助于歌曲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使他们的思想更进一步,使得那些有不良*气的学生明白了应该学*小胖胖哪些行为,通过小胖胖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与克服。

  所以说音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4

  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中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因此,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3、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4、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5

  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这次新课标学*,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相互学*,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通过学*,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总之,这次学*,受益良多!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6

  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视角。

  新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吸收了现实生活中新颖的音乐场景,构建了丰富的教学形式,教材汇集了许多新信息、新设想。新教材还设计了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生动情景,如“音的强弱”、“音的长短”等,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比如,“音的强弱”一课,以音乐故事的形式出现,先将动物的叫声引入,以自然界的声音引到生活直至音乐中,从生活开始、到生活结束。这样的课,寓音乐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鉴赏、表现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尽量让学生参与,置身于具体情景之中。

  二、转变学*方式。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建立新型的学*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

  三、转变教学重心。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比如,以唱歌为主的课,不光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还可以自主地选唱歌曲,并有当众表演的机会,有时甚至是以学生选唱为主。乐器演奏则强调学生体验、参与、探索的乐趣。听赏课曲目的选择则要为学生提供多听、反复听、对比听的可能。还有,新教材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综合表演,为学生提供了歌舞、情景剧等活动形式,教师则在具体环节上给以指导。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艺术表演能力。

  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新教材还有一个特点是开放式,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呈现方式上,教科书只提供了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和活动领域,附以启发性、提示性文字及插图,给学生和教师留出足够的自由表达和灵活发挥的空间,教师要很好地把握,力求在创设新的教学环境和思维空间上有所突破。除了教材,教师还可以因时、因地制宜,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挖掘同类教材,以充实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新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注意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力求做到歌、舞、乐、戏、画的结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种艺术的综合。比如,教材中《爱劳动》,选择了动画片《三个和尚》,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欣赏了我们本民族特色的音乐,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还有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陶冶这种情操。

  四、改变知识传授,定位艺术熏陶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音乐教师教育随笔7

  《中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方法初探》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阐述了一下几点教学理念:一、何为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构成音乐时间的实质,是音乐的核心和骨骼。不同的音乐形象需要特定的节奏形态来完成。三、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来阐述中学音乐课中一些实用的节奏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等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音乐教学基础内容之一。

  因此通过学*,我明白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是学生学*音乐所应具备的技能,是进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节奏、学*音乐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律动中让学生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其次可以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以及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2)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优选【10】篇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1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活动,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幼儿音乐教育观。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音乐学与幼儿教育学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其次,要明确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原初的兴趣走向持续、走向长久。除此之外,重视幼儿感受、表现以及创造等音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育教学中,还要指导孩子学*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利用音乐的教育特点,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如何设计和指导音乐教育活动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幼儿园音乐教育设计和指导的方法。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分清活动的类型,是歌唱活动还是韵律活动,是节奏乐活动还是音乐欣赏活动。然后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设计活动的环节。不同的活动类型,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在歌唱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参与歌唱活动的机会。在韵律活动中,就要重视幼儿基本动作练*,处理好启发性教与创造性学得关系,在教学中老师要精讲,幼儿要多练,老师提供给幼儿良好的示范,还要加强个别幼儿的辅导。在节奏乐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全面开放打击乐器,力求演奏音色的优美动听。在欣赏活动中,在选择音乐作品方面很重要,选择的音乐作品要形象生动。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还要善于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挖掘和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获得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2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的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都属于它的内容,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童心、童趣拉*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并“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对*板抽象的讲述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授课,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时间久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交流,同时我也很容易地了解了他们的感受。移情作用下,他们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也有了强烈的学*欲望。真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呀。

  二、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创设新的情境

  孩子们喜欢唱歌,唱歌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通常情况下的音乐课上,孩子们只是在机械性地背唱。因此,听起来没有感情色彩,更别提趣味性了。一首优美的歌曲常常是面目全非。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通过故事,引发兴趣

  在*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对歌谣和故事的记忆能力比*板抽象的内容要牢记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山谷回音真好听》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一个神奇的山谷,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里有一种美丽的声音,会学各种语言,各种声音。你们想去吗?”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身体律动,让歌曲跳起来

  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我抓住这个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律动环节。例如,在学*歌曲《小娃娃跌倒了》这节课,通过小跑、点头、帮扶、抱抱等一系列动作的编配,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并能把帮助别人的感情付诸于演唱当中。

  三、动画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的'欣赏过程需要老师不断地补充语言或图片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可这个过程略显枯燥了些。面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动画制作,利用立体形象的动画效果加强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

  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组乐曲时,我首先请孩子们观看了我制作的动画课件。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作品,在没经过老师讲解的情况下,首先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对音乐在故事情节中的表现也有了了解。

  总之,科学的音乐教育使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对音乐的感受、记忆、想象等能力也进行了培养,音乐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开发,对搞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3

  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00年,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说》,此学说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向学生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表现音乐既有即兴性,又有独造性。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我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惯

  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不大一样。当听到我弹琴,有的孩子就围在琴的周围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我决定从听音乐做走、跑、立、停等动作开始,培养幼儿听音兴趣和*惯。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我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不能动。

  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中间,我边敲边带动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谁来了》、《喂鸡》、《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

  经过前一阶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乐快慢走总是不合拍,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活动,目的是感受音乐快慢,学会听音乐快走慢走。活动中,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们拖拉着大拖鞋当然走不快。我给幼儿放慢的音乐,孩子们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在手指上,随快的音乐“快走”。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玩《开汽车》、《快跑和慢走》、《学样》等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慢慢懂得,像跑一样的节奏快,像散步一样的节奏慢,像火车慢慢停下来的节奏是渐慢的,像火车慢慢开动起来的节奏是渐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提高了幼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都有许多生活经历。例:我带孩子们去赶海,在离海很远的地方,我问:“小朋友,你们仔细听,你能听见什么声音?”答:“海浪的声音。”我又问:“你听到的声音大吗?我们怎样做声音会越来越大?”答:“我们往海边走,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我接着问:“你在哪里听到过这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呢?”王梦雪说:“我在家听见我爸爸上楼梯的声音就是这样越来越大。”张先农说:“我听录音机的时候,离录音机越*声音越大。”张小龙说:“录音机有个管声音大小的钮,往右拨声音就变大了。”胡馨说:“那天,飞机从幼儿园顶上飞过的时候,我听见飞机的声音越来越大,后来飞机飞走了,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许多幼儿发言后,我和孩子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从开始到结束大小不变,有的声音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幼儿能辨别节奏强弱变化后,我启发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各种有强弱变化的声音。

  尽管孩子们都能准确表现,但对强弱变化的认识和表现还很不够。这时,我便开始训练幼儿根据特定信号通过动作、泥工、绘画等方式表现节奏强弱。我出示五个一个比一个大的蓝色方形积木,请幼儿观察后,启发他们:“你能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出,这一排一个比一个大的玩具吗?”胡馨、刘婉茹等一些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就准确地拍出了五个渐强音。一些胡乱拍手的幼儿听到这种渐强音便开始模仿。当我请孩子们集体拍一遍时,我高兴地听到全班幼儿准确的拍手声,我表扬孩子们真能干,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得很清楚。梁赫说:“胡老师,其实我不拍手也能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出来。”孩子们的目光立刻凝聚到梁赫的脸上,我微笑着说:“那请你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咚咚咚咚咚”只听见他的.脚结实地踏在地板上,我和小朋友热烈地为他鼓掌,接下来,就听见吕成龙拍肩,金泰敲桌子等。孩子们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幼儿表现实物的基础上,我把实物换成图片,后来又换成音乐符号,请幼儿根据不同内容表现节奏重复与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练*后,我启发幼儿用绘画、泥工、舞蹈动作等方式表现事物的变化与音乐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启发,王帆画了一棵慢慢长大的小树苗;薛娇画了一块被小朋友越用越小的肥皂;于子画了早晨初升的太阳,她告诉我:“胡老师,早晨的太阳出来了,它照得我们越来越热。”通过渐强、渐弱节奏教学,幼儿学会了根据图形表现音的强弱,当我把表现音强的图形按有规律地大小变化排列起来,孩子们对节拍的接受力大大增强。我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具有三拍子节奏特点的苹果,每小节一个大的,两个小的。

  我请幼儿先数清每小节苹果总数,大苹果数和小苹果数,然后请幼儿用身体律动表现这些排列整齐有规律的苹果。接着我进一步解释强弱关系,教授小节知识,最后配上幼儿熟悉的三拍子的音乐《小蜻蜓》、《小象》等让幼儿表现。我用同样办法进行两拍子教学。并教给幼儿如何区别两拍子、三拍子音乐。这一阶段,我和幼儿共同欣赏了大量节拍特点鲜明,适合幼儿接受的歌曲、乐曲、民歌、民谣。有一天,冯鸣龙小朋友得意地告诉我:“胡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两拍子的音乐像走路,三拍子的音乐像转圈,你说对吗?”我高兴地点点头。孩子有了节拍意识,对幼儿记忆节奏型,表现音乐节奏情绪起重要作用。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4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的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都属于它的内容,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童心、童趣拉*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并“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对*板抽象的讲述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授课,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时间久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交流,同时我也很容易地了解了他们的感受。移情作用下,他们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也有了强烈的学*欲望。真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呀。

  二、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创设新的情境

  孩子们喜欢唱歌,唱歌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通常情况下的音乐课上,孩子们只是在机械性地背唱。因此,听起来没有感情色彩,更别提趣味性了。一首优美的歌曲常常是面目全非。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通过故事,引发兴趣

  在*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对歌谣和故事的记忆能力比*板抽象的内容要牢记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山谷回音真好听》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一个神奇的山谷,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里有一种美丽的声音,会学各种语言,各种声音。你们想去吗?”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身体律动,让歌曲跳起来

  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我抓住这个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律动环节。例如,在学*歌曲《小娃娃跌倒了》这节课,通过小跑、点头、帮扶、抱抱等一系列动作的编配,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并能把帮助别人的感情付诸于演唱当中。

  三、动画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的欣赏过程需要老师不断地补充语言或图片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可这个过程略显枯燥了些。面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动画制作,利用立体形象的动画效果加强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

  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组乐曲时,我首先请孩子们观看了我制作的动画课件。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作品,在没经过老师讲解的情况下,首先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对音乐在故事情节中的表现也有了了解。

  总之,科学的音乐教育使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对音乐的感受、记忆、想象等能力也进行了培养,音乐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开发,对搞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5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的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都属于它的内容,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童心、童趣拉*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并“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对*板抽象的讲述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授课,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时间久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交流,同时我也很容易地了解了他们的感受。移情作用下,他们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也有了强烈的学*欲望。真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呀。

  二、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创设新的情境

  孩子们喜欢唱歌,唱歌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通常情况下的音乐课上,孩子们只是在机械性地背唱。因此,听起来没有感情色彩,更别提趣味性了。一首优美的歌曲常常是面目全非。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通过故事,引发兴趣

  在*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对歌谣和故事的记忆能力比*板抽象的内容要牢记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山谷回音真好听》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一个神奇的山谷,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里有一种美丽的声音,会学各种语言,各种声音。你们想去吗?”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身体律动,让歌曲跳起来

  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我抓住这个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律动环节。例如,在学*歌曲《小娃娃跌倒了》这节课,通过小跑、点头、帮扶、抱抱等一系列动作的编配,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并能把帮助别人的感情付诸于演唱当中。

  三、动画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的欣赏过程需要老师不断地补充语言或图片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可这个过程略显枯燥了些。面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D�D动画制作,利用立体形象的动画效果加强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

  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组乐曲时,我首先请孩子们观看了我制作的动画课件。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作品,在没经过老师讲解的情况下,首先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对音乐在故事情节中的表现也有了了解。

  总之,科学的音乐教育使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对音乐的感受、记忆、想象等能力也进行了培养,音乐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开发,对搞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6

  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00年,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说》,此学说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向学生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表现音乐既有即兴性,又有独造性。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我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惯

  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不大一样。当听到我弹琴,有的孩子就围在琴的周围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我决定从听音乐做走、跑、立、停等动作开始,培养幼儿听音兴趣和*惯。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我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不能动。

  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中间,我边敲边带动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谁来了》、《喂鸡》、《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

  经过前一阶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乐快慢走总是不合拍,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活动,目的是感受音乐快慢,学会听音乐快走慢走。活动中,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们拖拉着大拖鞋当然走不快。我给幼儿放慢的音乐,孩子们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在手指上,随快的音乐“快走”。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玩《开汽车》、《快跑和慢走》、《学样》等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慢慢懂得,像跑一样的节奏快,像散步一样的节奏慢,像火车慢慢停下来的节奏是渐慢的,像火车慢慢开动起来的节奏是渐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提高了幼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都有许多生活经历。例:我带孩子们去赶海,在离海很远的地方,我问:“小朋友,你们仔细听,你能听见什么声音?”答:“海浪的声音。”我又问:“你听到的声音大吗?我们怎样做声音会越来越大?”答:“我们往海边走,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我接着问:“你在哪里听到过这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呢?”王梦雪说:“我在家听见我爸爸上楼梯的声音就是这样越来越大。”张先农说:“我听录音机的时候,离录音机越*声音越大。”张小龙说:“录音机有个管声音大小的钮,往右拨声音就变大了。”胡馨说:“那天,飞机从幼儿园顶上飞过的时候,我听见飞机的声音越来越大,后来飞机飞走了,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许多幼儿发言后,我和孩子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从开始到结束大小不变,有的声音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幼儿能辨别节奏强弱变化后,我启发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各种有强弱变化的声音。

  尽管孩子们都能准确表现,但对强弱变化的认识和表现还很不够。这时,我便开始训练幼儿根据特定信号通过动作、泥工、绘画等方式表现节奏强弱。我出示五个一个比一个大的蓝色方形积木,请幼儿观察后,启发他们:“你能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出,这一排一个比一个大的玩具吗?”胡馨、刘婉茹等一些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就准确地拍出了五个渐强音。一些胡乱拍手的幼儿听到这种渐强音便开始模仿。当我请孩子们集体拍一遍时,我高兴地听到全班幼儿准确的拍手声,我表扬孩子们真能干,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得很清楚。梁赫说:“胡老师,其实我不拍手也能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出来。”孩子们的目光立刻凝聚到梁赫的脸上,我微笑着说:“那请你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咚咚咚咚咚”只听见他的脚结实地踏在地板上,我和小朋友热烈地为他鼓掌,接下来,就听见吕成龙拍肩,金泰敲桌子等。孩子们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幼儿表现实物的基础上,我把实物换成图片,后来又换成音乐符号,请幼儿根据不同内容表现节奏重复与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练*后,我启发幼儿用绘画、泥工、舞蹈动作等方式表现事物的变化与音乐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启发,王帆画了一棵慢慢长大的小树苗;薛娇画了一块被小朋友越用越小的肥皂;于子画了早晨初升的太阳,她告诉我:“胡老师,早晨的太阳出来了,它照得我们越来越热。”通过渐强、渐弱节奏教学,幼儿学会了根据图形表现音的强弱,当我把表现音强的图形按有规律地大小变化排列起来,孩子们对节拍的接受力大大增强。我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具有三拍子节奏特点的苹果,每小节一个大的,两个小的。

  我请幼儿先数清每小节苹果总数,大苹果数和小苹果数,然后请幼儿用身体律动表现这些排列整齐有规律的苹果。接着我进一步解释强弱关系,教授小节知识,最后配上幼儿熟悉的三拍子的音乐《小蜻蜓》、《小象》等让幼儿表现。我用同样办法进行两拍子教学。并教给幼儿如何区别两拍子、三拍子音乐。这一阶段,我和幼儿共同欣赏了大量节拍特点鲜明,适合幼儿接受的歌曲、乐曲、民歌、民谣。有一天,冯鸣龙小朋友得意地告诉我:“胡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两拍子的音乐像走路,三拍子的音乐像转圈,你说对吗?”我高兴地点点头。孩子有了节拍意识,对幼儿记忆节奏型,表现音乐节奏情绪起重要作用。

  结束语: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说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小班音乐教育随笔,感谢大家的阅读!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7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音乐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手,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来提高教学水*。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幼儿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小、中、大班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幼儿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幼儿对它兴趣索然。

  小、中班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年龄特征,音乐兴趣应侧重激发和培养。因此备课前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一些相应的教具,运用在课堂学*过程中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大班的幼儿,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幼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为幼儿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幼儿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幼儿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这个项目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幼儿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幼儿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幼儿学*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二、课堂组织中的不足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幼儿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幼儿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

  像有一次,我把幼儿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可爱的小动物》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歌曲,歌词内容贴*幼儿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是这时乱了,他们各自画了起来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来不回来了,等等场面。肯定是我没有运用表扬没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幼儿?或者是不是自己的表现力不够没能吸引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8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活动,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幼儿音乐教育观。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音乐学与幼儿教育学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 其次,要明确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原初的兴趣走向持续、走向长久。除此之外,重视幼儿感受、表现以及创造等音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育教学中,还要指导孩子学*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利用音乐的教育特点,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如何设计和指导音乐教育活动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幼儿园音乐教育设计和指导的方法。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分清活动的类型,是歌唱活动还是韵律活动,是节奏乐活动还是音乐欣赏活动。然后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设计活动的环节。不同的活动类型,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在歌唱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参与歌唱活动的机会。在韵律活动中,就要重视幼儿基本动作练*,处理好启发性教与创造性学得关系,在教学中老师要精讲,幼儿要多练,老师提供给幼儿良好的示范,还要加强个别幼儿的辅导。在节奏乐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全面开放打击乐器,力求演奏音色的优美动听。在欣赏活动中,在选择音乐作品方面很重要,选择的音乐作品要形象生动。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还要善于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挖掘和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获得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9

  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00年,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说》,此学说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向学生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表现音乐既有即兴性,又有独造性。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我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惯

  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不大一样。当听到我弹琴,有的孩子就围在琴的周围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我决定从听音乐做走、跑、立、停等动作开始,培养幼儿听音兴趣和*惯。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我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不能动。

  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中间,我边敲边带动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谁来了》、《喂鸡》、《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

  经过前一阶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乐快慢走总是不合拍,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活动,目的是感受音乐快慢,学会听音乐快走慢走。活动中,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们拖拉着大拖鞋当然走不快。我给幼儿放慢的音乐,孩子们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在手指上,随快的音乐“快走”。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玩《开汽车》、《快跑和慢走》、《学样》等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慢慢懂得,像跑一样的节奏快,像散步一样的节奏慢,像火车慢慢停下来的节奏是渐慢的,像火车慢慢开动起来的'节奏是渐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提高了幼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都有许多生活经历。例:我带孩子们去赶海,在离海很远的地方,我问:“小朋友,你们仔细听,你能听见什么声音?”答:“海浪的声音。”我又问:“你听到的声音大吗?我们怎样做声音会越来越大?”答:“我们往海边走,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我接着问:“你在哪里听到过这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呢?”王梦雪说:“我在家听见我爸爸上楼梯的声音就是这样越来越大。”张先农说:“我听录音机的时候,离录音机越*声音越大。”张小龙说:“录音机有个管声音大小的钮,往右拨声音就变大了。”胡馨说:“那天,飞机从幼儿园顶上飞过的时候,我听见飞机的声音越来越大,后来飞机飞走了,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许多幼儿发言后,我和孩子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从开始到结束大小不变,有的声音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幼儿能辨别节奏强弱变化后,我启发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各种有强弱变化的声音。

  尽管孩子们都能准确表现,但对强弱变化的认识和表现还很不够。这时,我便开始训练幼儿根据特定信号通过动作、泥工、绘画等方式表现节奏强弱。我出示五个一个比一个大的蓝色方形积木,请幼儿观察后,启发他们:“你能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出,这一排一个比一个大的玩具吗?”胡馨、刘婉茹等一些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就准确地拍出了五个渐强音。一些胡乱拍手的幼儿听到这种渐强音便开始模仿。当我请孩子们集体拍一遍时,我高兴地听到全班幼儿准确的拍手声,我表扬孩子们真能干,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得很清楚。梁赫说:“胡老师,其实我不拍手也能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出来。”孩子们的目光立刻凝聚到梁赫的脸上,我微笑着说:“那请你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咚咚咚咚咚”只听见他的脚结实地踏在地板上,我和小朋友热烈地为他鼓掌,接下来,就听见吕成龙拍肩,金泰敲桌子等。孩子们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幼儿表现实物的基础上,我把实物换成图片,后来又换成音乐符号,请幼儿根据不同内容表现节奏重复与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练*后,我启发幼儿用绘画、泥工、舞蹈动作等方式表现事物的变化与音乐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启发,王帆画了一棵慢慢长大的小树苗;薛娇画了一块被小朋友越用越小的肥皂;于子画了早晨初升的太阳,她告诉我:“胡老师,早晨的太阳出来了,它照得我们越来越热。”通过渐强、渐弱节奏教学,幼儿学会了根据图形表现音的强弱,当我把表现音强的图形按有规律地大小变化排列起来,孩子们对节拍的接受力大大增强。我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具有三拍子节奏特点的苹果,每小节一个大的,两个小的。

  我请幼儿先数清每小节苹果总数,大苹果数和小苹果数,然后请幼儿用身体律动表现这些排列整齐有规律的苹果。接着我进一步解释强弱关系,教授小节知识,最后配上幼儿熟悉的三拍子的音乐《小蜻蜓》、《小象》等让幼儿表现。我用同样办法进行两拍子教学。并教给幼儿如何区别两拍子、三拍子音乐。这一阶段,我和幼儿共同欣赏了大量节拍特点鲜明,适合幼儿接受的歌曲、乐曲、民歌、民谣。有一天,冯鸣龙小朋友得意地告诉我:“胡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两拍子的音乐像走路,三拍子的音乐像转圈,你说对吗?”我高兴地点点头。孩子有了节拍意识,对幼儿记忆节奏型,表现音乐节奏情绪起重要作用。

  结束语: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说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10

  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得与失,胜利与缺乏;如何认定那些是本,那些是末,那些该坚持,那些该修正,那些该“重唱”,那些该“清吟”,这不只是我们幼儿工作者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共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幼儿的素质能否健康、全面发展的大问题。因此,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得与失从大处作些初浅的检讨。

  要评价幼儿音乐教育的得与失,我们首先要明确评价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概括地说,是素质教育;具体地说,是挖掘、发现、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喜好,萌发幼儿初步地感受美、表示美,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这里讲的素质不只是单纯的音乐素质,而且是作为社会人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就幼儿音乐教育而言,前者是动身点,后者才是真正的归宿。据此,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得失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划一有余,宽松缺乏

  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幼儿的健康生长极为有利,而音乐教育正是发明自由宽松气氛最具优势的途径。这已经越来越被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例如,音乐教育时间的增加,活动内容的丰富,器具设施的`完善,等等,对发明自由宽松的育人环境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管得多统得死。比如,活动室里设有“音乐角”、“娃娃电台”、头饰、彩带、节奏乐器等。设置这些音乐器具的初衷本是供小朋友各取所需,自由发挥用的,但当他们果真依凭各自的兴趣和喜好,展开自由的翅膀敲敲打打,又跳又唱时,我们教师又觉得他们的杂乱无章应加于干预。教师或者说:“来,跟着老师打三拍子。”或者说:“大家一起奏《娃哈哈》好不好?”。对幼儿实施规范教育无可厚非,但是在幼儿自我表示发明欲望正浓的时候,教师加以“划一”与“规范”,这很难说不是对幼儿发明力的抑制,也很难说不是对自由宽松的气氛的悖逆。其结果是,这种过于“正规化”的环境给幼儿带来的不是自由宽松的情绪,而是紧张和压力,最终导致幼儿对美的体验与他们的活动相分离。

  二、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

  幼儿是最具发明力的。他们心灵美好,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这是先天富予他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幼儿工作者就是要善于发展他们这些良好的素质,而不是加以限制,更不应以**的社会俗见去求同。

  有关研究标明,幼儿虽喜欢模仿,但就思维方式而言,他们更擅善于求异思维,因为他们的思维很少受到**和世俗的影响。擅长求异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可以这样说,没有求异思维就不可能有发明发明。

  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已自觉不自觉地把培养幼儿思维能力贯穿其中,尤其是对求同思维的培养比较突出。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育。比如,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往往爱保办代替;又比如,音乐活动中,要求幼儿模仿的多,发明的少。例如教舞蹈,先是教师范跳,然后幼儿跟着模仿,教师出右手,幼儿就得出右手,教师手型是兰花指,幼儿也必需是兰花指,教师表情是笑得,幼儿的表情就不能是不笑的……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幼儿的音乐活动与他们的思维很难同步,思维的方式则逐渐地趋于求同,他们原先具有的求异思维的良好品质日渐淡化,最后导致唯老师是真这样的“一种模式”现状。

  三、重视人人达标,忽视因材施教

  由于年龄因素,幼儿园教育活动多以音乐活动为主。比较而言,幼儿在音乐方面所受到的教育相对的多一些,全面一些,幼儿在这方面发生的兴趣也相对浓一些,普遍一些,尤其是他们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音乐知识、技巧往往已达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水*,为他们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却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大家唱的是一个调,奏的是一个音。在这方面有特长的是这样,没有特长的也是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具有音乐才干的儿童,往往在幼儿期就显露出来了,表示在绘画、文学、语言、计算等方面,特别是音乐才干的表示更为突出。研究发现,音乐才干在幼儿期之前和幼儿期中期出现最多。

  最早表示音乐才干的年龄阶段

  性别 三岁以前 三至五岁 六至八岁 九岁以后 合 计

  男 22.4 27.3 19.5 30.8 100%

  女 31.5 21.8 19.5 27.6 100%

  从上表标明,具有音乐才干的儿童,其中60%的人已在8岁之前已表示出来,遗憾的是我们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却极少有发现。没有发现不等于这方面的人才没有,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我们没有去发现,即使具有音乐特殊才干的儿童也被我们“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所埋没了。这不能说不是我们的缺乏。

  上述谈的得与失并非是幼儿音乐教育得失之全部,除此以外还很有一些,技巧教的多,情感体验少;实质教育多,形式教育少;要求模仿的多,鼓励发明的少;等等。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符合教育目标的则坚持,则“重唱”,不符合教育目标,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该修正的则修正,该割舍的则割舍,真正做到:明确目标,认定得失,从而扬长避短,把我们的幼教工作做得更好。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3)

——音乐教师随笔精通用5篇

  音乐教师随笔精 1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任务。

  音乐教师随笔精 2

  “起床时间到了,小朋友们请起床!”我提醒睡得正香的孩子们,就转身整理起了自己的办公桌,开始准备下午的游戏。

  忽然,我听到午睡室传来一个很柔软的声音:

  “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我马上探过身子,一看究竟。原来是*日里骄傲任性的“小魔女”——芳芳。她正一边把自己的衣服袖子翻过来一边认真地唱歌呢!她的脑袋轻轻地摇晃着,还未扎起的长头发一缕缕垂下来,好似春天里的柳树枝条儿,随着节奏一下一下地摆动起来,眉头微微紧锁,好像还在担心那只“迷路的小鸭子”。果不其然,这美妙的歌声,让旁边一个折完被子的小男孩凯凯听见了,嘟哝道:“这首歌我也会唱的…”,便小声地自顾自哼唱起来,得意地走开了。可芳芳呢,装作没听见别人的话,依旧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一副悠游自在的样子。

  这样稚趣和谐的场景,让我的嘴角微微上扬了起来,因为我真的喜欢这种感觉。

  回想起在写教案时,常会出现“体验××的心理感受,感受朋友间互相关爱、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这样的语句,但是一些幼儿园教师往往会急于完成学唱歌曲或熟悉节奏等的某项技能目标,造成这些情感目标被弱化、忽略,幼儿因此缺失了他们最渴望的'情感体验。

  在艺术领域课程中,我们经常强调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才能让幼儿乐意甚至主动地融入其中。那些惟妙惟肖的表情,生动有趣的话语,色彩亮丽的图片,韵律分明的节奏,还有精心设置的环节,种.种手段和方式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对既定情境产生亲*感、代入感,就像玩角色游戏一样。

  也正是因为情感目标的最终体现是没有检验标准的,它无法作为实物可以展示出来。当这份真实的快乐,不是来自于教室里孩子们正襟危坐于桌前的统一,不是来自于全班幼儿响亮歌声的齐整,而是从一个孩子那儿真真切切地传达过来时,我也感到整个人身心的舒畅,猛然觉得:“哦!原来她很喜欢这首歌的呢!我这堂课上得还凑合,哈哈。”

  音乐教师随笔精 3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已经工作二十多年,回顾自己*时的工作,一次次询问和请教老教师,一次次埋怨自己的方法太少,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更是教学生涯的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迄今为止,课改已经进行十年了,就我们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特别是个别地方学校更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提高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任务。

  音乐教师随笔精 4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积极性越高,学*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

  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教师随笔精 5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

  但组织一节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一些常用的乐器演奏方法还是比较熟知的,加上我们班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有这方面的锻炼,节奏感还是较强的,所以《小红帽》打击乐活动对我们班孩子来说并不难,几个节奏一学就会了,演奏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打击乐与音乐的配合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我们还不够成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多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练*,孩子们在打击乐这个技能上才会不断进步。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4)

——优秀音乐教师教学随笔3篇

  时光飞逝,转眼这一学期又结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把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其中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加强情感投入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的情感投入。

  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反复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备课。

  二、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学如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将情感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并引起学生的共鸣,是音乐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过程中音乐语言的情感化。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体裁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音乐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达到互相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这种“语言”,几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它们是作曲家们编织“音响网”最基本的素材,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呈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并完成音乐语言的传递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艺术交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语言的传递是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的引导实现的,教师带着备课时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所获得的情感去范唱、范奏,会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深刻化,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是课堂语言的情感化。课堂语言与音乐语言是不一样的概念。人类的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构成词汇——事物的符合号,而又由词汇和语法逻辑构成一种符号系统,以次来传递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语言去组织、指导教学,通过语言的表叙把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情感教学还应包括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和具体作品的情感投入,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热爱之情,同样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一周内仅两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怎样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这个客体达到情感交流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

  1、带着微笑走向课堂,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2、课堂体温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唱错音、词或答不出问题时,要做到耐心指出或给予帮助鼓励;

  3、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咳嗽、嗓子哑了,下课时不要不闻不问,一定要及时询问,告戒学生要变声了,别大声说话,别在吃刺激的的东西;

  4、充分利用上课前的10分钟和课后10分钟的时间,了解、掌握学生在社会上、家庭中接触的音乐作品,进行进行审美倾向。教师以*等的身份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当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今年我们学校来了好多新教师,为校园增添了生机,记得开学第一天的会议上,新教师的自我介绍就很精彩,一个个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再读,名校的本科生,一张张意气风发的面孔,彰显出智慧与精神,在*一个月的接触中我看到了这些新教师的努力与工作的认真态度,觉得很欣慰,我为学生高兴,为学校高兴。但同时我感到了一种危机感。

  这些天听了部分新教师汇报课,每节课都有新的亮点,从教学过程的安排,从教师的教态,每位教师身上都散发出优秀教师的气质,突然觉得自己老了,落后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此刻对这句学无止境的理解尤为深刻,有些道理明知是对的,可是只有自己亲身感觉到才能领会。这周新教师的汇报课还在继续,我将继续去听课,学*,从每位教师身上吸取闪光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去年觉得自己是很勤快的了,每天早早的起床和同学们练*小号,中午给特长生练*钢琴,下午大课间给特长生唱视唱,听音练耳,但是现在每天等我早上来练号的时候,我能看得很多新教师的身影,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忙碌的?人的事业就像长跑,如果不抓紧前进,那么我就会被慢慢的.落在后面,等跑到后面的时候就会慢慢的*惯那种后面的感觉,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不仅仅是靠后已经是最后了。我没有想过自己在事业上要有一番何等的作为,但是我最起码要做到对的起自己,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对每位孩子负责,对

  每位家长负责,所以我要不断的让自己进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尽我所能把我的音乐课上好,希望会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帮助。

  音乐能使人产生美感,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婴儿时期,孩子就可以通过摇篮曲以及一些优美富有节奏感的乐曲,受到音乐的感染。孩子进入幼儿园,接触音乐的机会就更多了。晨间活动有音乐相伴,做操时也有节奏感强的乐曲,音乐课有动听的歌声等。每时每刻都有音乐莹绕在孩子们的身边。因此,在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教育呢?

  一、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是十分重要的。如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选取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带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动手、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加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大班可采取相对活泼、在游戏中可以出现不同的角动和舞蹈动作可以更细腻一些,除了表现音乐的性质和情绪,还要表现出音乐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培养和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二、通过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音乐情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怕肩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三、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唱曲相关的知识,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与感受,提高唱歌的兴趣和表现力。

  四、语言是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像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如有新授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时,要求幼儿回忆晴天晚上星星在天空中发亮的情景并与幼儿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小星星吗?是呀!当夜幕降临,漆黑的天空中缀满一颗颗小星星,它们在空中一闪一闪的,别提有多美了。看着这些美丽的小星星,你想对它说点什么呢?有的孩子说,大家说的我能听见,可小星星离我们太远听不见,怎么办呢?有的幼儿说“可以打个电话给小星星呀!这样小星星就全听见了。”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应该参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相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5)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菁华3篇)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们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设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因而在上音乐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律动、绘画、即兴创作、游戏、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一、故事法

  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授课前先讲一个有关歌曲内容的故事,然后自然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歌曲上来,如教小歌舞剧《小放牛》这课时,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故事。然后问:大家还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课题)

  在音乐课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节的,我们还能运用丰富的联想,续编音乐故事,创造情节,发展思维。如《龟兔赛跑》、《百鸟朝凤》等,在学完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传,还可以来表演自己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我在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首先把这首歌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形象直观中得到美的感受。我问,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只小眼睛,挂在天空会放光明。“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会齐声回答出来“星星”。我肯定这一回答后,接着就说,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美国儿歌《闪烁的小星》。当唱起这首歌时,孩子们的头脑里就有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动。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

  二、表演法。

  学生在学*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课堂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让学生大胆表演。例在音乐课中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让他们亲自用表演来感受歌乐曲,例在《小红帽》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分别扮演“小红帽”“外婆”“大灰狼”演这童话故事,学生在表演中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被陶醉在这童话故事情境之中,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三、游戏法

  孩子们天生就爱做游戏,在音乐课上通过游戏可以增加音乐性和趣味性。例,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哒哒|哒哒”,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低年级学生对音符长短常常不能理解,在教学时我用小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启发学生:二只猴子四个苹果即一只猴子有二个苹果(二分音符),又来了二只猴子变成一人一个苹果(四分音符),后来又来多一半猴子苹果只能分半个了(八分音符),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哪些音符长哪些音符短的道理。

  再者,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对七个音符并不熟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兴趣。

  四、体态律动法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而刚刚入学的特点是好动,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我就会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唱二年级的《这是什么》这首歌时:“嘀嗒嘀嗒当当当……”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背出来。又如:在一年级的欣赏课《星光恰恰恰》,我不用任何语言直接让学生自己跟音乐律动,让他们用身体去感受旋律的活泼、欢快,这样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

  五、即兴创作法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编创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能力。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又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表演能力。例1,在《快乐的音乐会》这一课中,我就以歌曲为范本,告诉学生“开音乐会”还有很多乐器可以一起演奏,小动物也非常多,让学生即兴创作歌词,把“吹拉弹”的乐器(小提琴、口风琴、钢琴)、小羊小猪等动物编进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点,快快乐乐地上了一节音乐课。例2,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我们应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乐器。例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或拿几条汤匙作打击乐器,这样,使学生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制作更多的乐器来伴奏,有了这样的乐器伴奏,音乐课更活跃了,真正把音乐课变成了学生自主活动课。

  六、绘画、看图法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我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再现音乐美。例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学*人家所说的“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哎口罗哎口罗哎口罗哎。”于是我将事先画好的一个红太阳,一朵白云彩,一个正在洗衣的妈妈的头像,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头像代表“我”挂在黑板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而欣赏音乐中,也可用此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如《动物狂欢节》、《玩具兵进行曲》等作品,我采用了绘画法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小学生不但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看画。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或几幅图画,使学生对图画产生兴趣再进入歌曲学*。如《小白船》一课,先出示这课的挂图,让学生欣赏画面,再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船是什么样的?想想什么东西的样子很像它?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歌曲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样使学生迫不急待地进入了歌曲意境中学*。

  总之,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趣”起来。

  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它认为学*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实质体现了现代教育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回顾自己*时的工作,一次次询问和请教老教师,一次次埋怨自己的方法太少,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更是教学生涯的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目前就我们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此次课程改革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教育形势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更要注重学生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只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三、教师必须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它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方式。

  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学生的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课改培训,我认识到,现代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需求,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6)

——音乐教育随笔优选【二十】份

  好像爬楼梯,越爬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儿歌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它之所以为幼儿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这种节奏又恰恰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学的快而准,我还试着为学生编了几套五线谱歌谣,借鉴不同的律动课堂----音阶操,学生每在五线谱上识一个音符,就要听它,唱它,然后再做相应的律动,如此反复。我发现学生们对这样的学*感到很新奇,很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不错。如歌唱教学《买菜》一课时,我先让幼儿扮演歌词中的相关角色进行表演,然后引导幼儿用歌词编成儿歌,他们个个觉得轻松愉快且简单易学,整个活动中幼儿充满了自信和竞争的勇气。《买菜》这首歌曲中的节奏是这样的:“X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于是我设计了相似的儿歌节奏:今 天的 天气呀 真呀 真正 好 呀 呀 ,这样,幼儿在学*儿歌时很自然地就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又如《小猪睡觉》这首歌曲,我也根据歌曲“X X X X | X X | XXXX X | ”的节奏,设计了儿歌的节奏:闭上 眼睛 睡 觉 呼噜噜噜 噜 ,幼儿在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演的同时,不但掌握了歌曲的.不同节奏,更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和欣赏性。作到音乐课堂,我的地盘、我的动感地带在飞扬。

  三、插上评价的翅膀,让每块金子都发光

  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缺乏绝对唯一的尺寸,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定一个学生的一个学期的学*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给予学生赏识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给予学生自信的心,激发学*的无穷动力。学生学*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以赏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能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失败、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的自卑的心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走自己合适的路成长。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能够使学生在学*音乐的时候感到快乐。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学生不但感到了快乐,同时给周围的学生带来了快乐。在赏识性评价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学会与同学的友好相处,能够唤起学生参与合作的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语言、动作、表情适当地、风趣幽默地给予学生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绩,都要进行适当的表扬或鼓励。或是鼓掌对其成绩予以肯定,或是送上一句名人名言,或是赠送一件小礼品对学生适当地进行鼓励,例如在一节六一音乐会上,我指导学生采用了多种形式:说、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设计,每个学生均以自己的特长为主,形式编排非常新颖。学生采用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等级。每位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评委,他们既想当出色的演员,又想当称职的评委,也想当热情的观众,其乐无穷。这样的音乐展示会,就像一个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学生们激情飞扬,兴趣盎然,成果也令人惊叹。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既愉悦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既展示了特长,又增强了兴趣;既体验了成功,又促进了个性发挥。

  短短一年来的音乐教学,给我留下众多的兴奋点和思考点,学生们欢迎新课标,欢迎新教学理念的程度让我更坚定了教改的步伐。也让我看到了学生在积极自发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过程中,不断提升了审美能力,更能人人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邀游于充满创新快乐的音乐殿堂之中。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_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老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通过合作,老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对比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己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1.以描绘战场的视频资料导入,激烈的战争场景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契合,更好的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2.以音频与视频两个角度去欣赏音乐,单纯的音频资料熟悉音乐,演唱会的音响将音乐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画面,使学生有一定印象,利用动态的动画图片构成管弦乐队的缩略图,将管弦乐的分布简化,使学生能系统的记忆其分组,利用te_tbook软件为学生展示乐队中的各组别的演奏乐器,既能展示乐器外形,又能聆听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六、课后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在课堂环节的分配和时间的把握上老师要仔细的拿捏,虽然,两首都是舞蹈音乐,但是《马刀舞》节奏太快,不适合学生进行舞蹈配合,所以尽量用《马刀舞》提升课堂气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建议将该课分为两个课时.

  在新西兰,幼儿音乐教育的模式和我国有很大不同。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探索精神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针对这两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一、音乐与孩子的探索精神

  它们会发声吗

  家长经常鼓励孩子探索身边的物品,看它们能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任何物品在孩子眼里,在孩子手中,都会成为神奇的“乐器”。如手拍桌椅的闷闷声,小棒敲打玻璃的清脆声,敲打铁器的悠扬余音等。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敲打,孩子便会对不同音质的强弱、高低、长短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个过程也正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

  自己做“乐器”

  鼓励孩子亲手制作“乐器”。如将橡皮筋套在小碗上、杯子上,轻轻拨弄便会发出动听的声音。并且,孩子还可由此探索奇妙的振动现象。通过自制“乐器”,孩子肯定会更加积极地走进音乐,去探索这个神奇的未知世界。

  听听大自然的歌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探索音乐。带他们感受树叶“沙沙”的轻巧,小鸟“瞅瞅”的婉转;带他们到小河边,让他们感受溪流“哗哗”的欢快,青蛙“呱呱”的嘹亮;海浪“唰唰”的激越……这些都是极其生动的音乐教育素材,孩子既乐在其中,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陶冶。

  二、音乐与孩子的表达能力

  用语言来表达

  在孩子探索各种声音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对音乐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孩子在玻璃杯上敲出了清脆悦耳的音乐,开心地笑了,可他不知道,或者不*惯于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家长就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使你高兴吗?”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你刚才敲出了清脆的音乐,你真开心!”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好*惯。

  用身体来交流

  家长要经常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培养孩子的非语言交流能力。在教孩子儿歌时,家长不要仅满足于孩子记住歌词,学会旋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如眼神、口型、表情、手势、体态等,让孩子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和可爱,从而愿意学,更愿意用他们喜欢的表情、动作,把自己对歌曲的体验表达出来,和家长进行非语言的交流。

  当然,在音乐活动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远不只探索和表达两种;这些能力的培养也不仅在音乐活动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引导,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教育的好时机。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大班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讲述故事,引发兴趣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春天来了》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谁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听!是谁在为春天歌唱?美丽花儿、嫩绿的草儿、可爱的布谷鸟” ------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我就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歌曲通过角色对话演唱出来的------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范唱感染,激发欲望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娃娃上灶》这节课,我进行了两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边弹边唱,让幼儿根据我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歌中所唱娃娃厨师切菜切肉、翻炒做饭,用心者饭香菜香味道好,贪玩者饭焦菜焦真糟糕的有趣画面;而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范唱中,我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了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使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3、模仿演唱,提高能力

  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由于大班孩子尚未具备一定的视唱的能力,不能独立处理关于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来学唱歌曲。在教学中,我多用录音带。在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步骤来帮助幼儿进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儿耳听录音,心里默唱;第二步,要求幼儿随录音进行轻声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儿模仿录音,反复进行齐唱练*,直至幼儿能够基本跟上录音的速度为止。

  4、辅助律动,融入情感

  律动,是一种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动作,随着旋律的发展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而律动正好符合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因此也就成为他们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例如在学*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这节课,通过梳头、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等一系列动作的编配,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并能把疼爱妈妈的感情付注于演唱当中。

  好像爬楼梯,越爬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儿歌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它之所以为幼儿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这种节奏又恰恰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学的快而准,我还试着为学生编了几套五线谱歌谣,借鉴不同的律动课堂----音阶操,学生每在五线谱上识一个音符,就要听它,唱它,然后再做相应的律动,如此反复。我发现学生们对这样的学*感到很新奇,很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不错。如歌唱教学《买菜》一课时,我先让幼儿扮演歌词中的相关角色进行表演,然后引导幼儿用歌词编成儿歌,他们个个觉得轻松愉快且简单易学,整个活动中幼儿充满了自信和竞争的勇气。《买菜》这首歌曲中的节奏是这样的:“X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于是我设计了相似的儿歌节奏:今 天的 天气呀 真呀 真正 好 呀 呀 ,这样,幼儿在学*儿歌时很自然地就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又如《小猪睡觉》这首歌曲,我也根据歌曲“X X X X | X X | XXXX X | ”的节奏,设计了儿歌的节奏:闭上 眼睛 睡 觉 呼噜噜噜 噜 ,幼儿在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演的同时,不但掌握了歌曲的不同节奏,更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和欣赏性。作到音乐课堂,我的地盘、我的动感地带在飞扬。

  三、插上评价的翅膀,让每块金子都发光

  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缺乏绝对唯一的尺寸,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定一个学生的一个学期的学*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给予学生赏识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给予学生自信的心,激发学*的无穷动力。学生学*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以赏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能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失败、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的自卑的心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走自己合适的路成长。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能够使学生在学*音乐的时候感到快乐。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学生不但感到了快乐,同时给周围的学生带来了快乐。在赏识性评价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学会与同学的友好相处,能够唤起学生参与合作的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语言、动作、表情适当地、风趣幽默地给予学生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绩,都要进行适当的表扬或鼓励。或是鼓掌对其成绩予以肯定,或是送上一句名人名言,或是赠送一件小礼品对学生适当地进行鼓励,例如在一节六一音乐会上,我指导学生采用了多种形式:说、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设计,每个学生均以自己的特长为主,形式编排非常新颖。学生采用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等级。每位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评委,他们既想当出色的演员,又想当称职的评委,也想当热情的观众,其乐无穷。这样的音乐展示会,就像一个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学生们激情飞扬,兴趣盎然,成果也令人惊叹。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既愉悦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既展示了特长,又增强了兴趣;既体验了成功,又促进了个性发挥。

  短短一年来的音乐教学,给我留下众多的兴奋点和思考点,学生们欢迎新课标,欢迎新教学理念的程度让我更坚定了教改的步伐。也让我看到了学生在积极自发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过程中,不断提升了审美能力,更能人人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邀游于充满创新快乐的音乐殿堂之中。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一、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而创造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表达心的中情感。我经常采用课堂音乐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即兴创作

  最需要动脑筋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是每一位教师最直接的研究课题,是体现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无需动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要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怎样让儿童真正动起来,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育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以及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儿童在成长、实践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获得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即兴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部分。他称此为他的“音乐教学方式的独特之处,音乐学*和创作的基本部分。”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_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老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通过合作,老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对比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己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1.以描绘战场的视频资料导入,激烈的战争场景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契合,更好的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2.以音频与视频两个角度去欣赏音乐,单纯的音频资料熟悉音乐,演唱会的音响将音乐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画面,使学生有一定印象,利用动态的动画图片构成管弦乐队的缩略图,将管弦乐的分布简化,使学生能系统的记忆其分组,利用te_tbook软件为学生展示乐队中的各组别的演奏乐器,既能展示乐器外形,又能聆听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六、课后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在课堂环节的分配和时间的把握上老师要仔细的拿捏,虽然,两首都是舞蹈音乐,但是《马刀舞》节奏太快,不适合学生进行舞蹈配合,所以尽量用《马刀舞》提升课堂气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建议将该课分为两个课时.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_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老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通过合作,老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对比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己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1.以描绘战场的视频资料导入,激烈的战争场景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契合,更好的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2.以音频与视频两个角度去欣赏音乐,单纯的音频资料熟悉音乐,演唱会的音响将音乐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画面,使学生有一定印象,利用动态的动画图片构成管弦乐队的缩略图,将管弦乐的分布简化,使学生能系统的记忆其分组,利用te_tbook软件为学生展示乐队中的各组别的演奏乐器,既能展示乐器外形,又能聆听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六、课后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在课堂环节的分配和时间的把握上老师要仔细的拿捏,虽然,两首都是舞蹈音乐,但是《马刀舞》节奏太快,不适合学生进行舞蹈配合,所以尽量用《马刀舞》提升课堂气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建议将该课分为两个课时.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7)

——幼儿重阳节教师随笔优选【10】篇

  今天,我在微信群里发现x给我留言了,内容是:老师,我想你了。

  看后,心里暖烘烘的,我也及时给他回复:孩子,老师也想你了。随后,我和朱允浩拉开了视频,我问他,在哪儿呢?他告诉我说跟着爸爸、妈妈在上海,X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上海打工,放假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我又问他*时都做些什么事?他告诉我说,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帮助家长收拾餐具、擦擦桌椅,洗洗短裤、小袜子等,X的妈妈也和我聊了一会,她告诉我,X现在表现可好了,不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在爸爸、妈妈下班时还主动给父母捶捶背、捶捶腿并端来凉茶给父母喝,父母亲觉得开心极了,他们再一次的对我的教育表示感谢。我把X的表现,形成文字在家长群中展示,不少家长纷纷给我回复:孩子们放假在家也都做着类似的`事情,比之刚开始入园,孩子们简直换了一个人……

  听了这些反映,我也深感安慰:这说明我的课题研究教育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这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风气,还会影响到孩子,这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幼儿,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她们会经常不假思索的说:“老师,你给我弄好!你帮帮我!我不会!”这些好像已经是*惯。这说明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本领,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就像我们班的瑞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这是一个多月来我对他的了解),做事丢三落四,遇到困难就找老师,而且还特别倔强。

  今天吃粽子,以前几次都是老师给剥开的,这次我们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相继剥开了粽子皮,只有瑞瑞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你快来帮帮我吧!看到瑞瑞的表情,我灵机一动,走到瑞瑞跟前拿过手里的粽子跟它说起了话:“粽子粽子,瑞瑞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给他加油,他一定会把你的小衣服脱下来的。”我把粽子还给瑞瑞:“瑞瑞你来试试看!”瑞瑞给了我一个微笑,看得出他非常高兴,一会就把粽子的衣服给脱去了,当时高兴的连蹦带跳,也不顾的吃粽子了。

  第二天早晨入园,奶奶说:“瑞瑞,天热时让老师帮你把外套脱了。而瑞瑞说:“我自己会”多么宝贵的第一次啊!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张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丽洁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奇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丽洁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颗蒲公英种子。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羽绒服里的小毛毛。”“迎春花”“棉花”“小鸟身上的羽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告诉他们这是蒲公英的种子。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丽洁说:“它像小伞。”“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说的很好,它是由伞形的绒毛组成的,每一缕绒毛下都有一粒种子,容易被风吹散,随风飘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将这颗蒲公英种子放回空中,孩子们望着飞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兴了。

  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增长了知识。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一样东西你永远不会失去,那一定是父母的爱。

  活着是个不断得到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成长中你拥有的越来越多,伴随着的可能的失去也越来越多,也许有一天,朋友会分手,爱人会离去,压力山大的.房贷会磨损你生活的热情,物质丰富的包围里你会越来越孤独,你用双臂拢起更多的东西却发现它们如沙滩上的建筑转瞬即会失去,这时候你转身四顾,会发现唯有父母的爱不离不弃,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伴随到生命的尽头,即使是阴阳的隔绝也割不断那份温暖。

  九九重阳,是个美好的节日,也是个美好祝福,祝福我们的父母,祝福一个民族的父亲母亲们,福寿延绵长长久久!

  可是,在电视采访里,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说: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你从他们的身上感觉不到温暖。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我希望是很多人,很多的听到,很多的惊醒,不管你在怎样辛苦忙碌地打拼,请一定要停下来,好好听一听,问问自己内心。

  不要忘记回家的路,常回家看看,拥抱父母,给他们以温暖和慰藉。如果你还在路上,很难停下脚步,那么就打个电话,让父母听听你的声音。他们付出那么多,回报并不要求很多,你的一滴水就是他们的大海。

  来吧,跟父母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不需要华丽,不需要完美,就朴素地说,诚实地说,发自内心深沉地说!

  春天来了,和风徐徐。晚饭后,和几位老师信步走在田径小路上。看着春天的景,闻着春天的香,听着春水潺潺,说着笑着,好不惬意。

  “那是韭菜吗?”一位年轻的老师突然发问。我傻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竟然分不清是小麦还是韭菜!散步继续,聊天继续,可给我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问号——“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谁之过?家长?老师?

  家长有过吗?有。现在的孩子在家中被高高捧起,除了要求他们好好学*,其它什么事都不用做,什么苦也不用受。特别是农村孩子,因为家长眼中只有读书,不管自己的子女智力如何,他们都希望子女能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所以孩子在家可以不干家务,可以不用下地,可以不用风吹日晒,更不用雨淋。当家长在汗流浃背时,孩子在家吹着电扇,看着电视;当家长在寒风中砍柴时,孩子在家啃着鸡爪烤着火炉;当家长冒雨来送伞时,孩子可以坦坦然,毫无感动之心。我想对我们的家长说:请别只苦自己,让孩子一起承担吧。

  让孩子去亲亲大地和大山,去摸摸农具和泥土,知道耕种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知道什么是汗什么是累。只有让孩子现在学着生活,经历生活,懂得生活,他们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

  老师有过吗?有。学校里,老师只知教与授,让学生听话地学。学生小小年纪就开始了“坐而论道”。只知读书读书,只知作业作业。是老师让学生忽略了那春日窗外低低飞过的'燕子,秋日满山似火的枫叶;忽略了泉水的叮咚,淘气的小鱼;忽略了雨后的春笋,荷叶上晶晶亮的水珠。“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争分数高与低。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奉献给了学*,生活的时间少了。那究竟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学*呢?当然,我们每一位都会说“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那么,我们老师是不是该把那些被我们剥夺的时间还给学生,放开他们纯真的童心、放开他们好奇的眼、放开他们好动的手和脚,放开他们蓝色的梦,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更广阔的原野中,吃吃苦、流流汗。如与老农一起挖挖地,起个血手泡;与老师一起上山砍砍柴,扛得肩膀红又肿;与同伴一起野炊,熏得眼泪直流……即使不能增长知识,也能强健体魄,明白生活的酸甜苦辣,让孩子们尽情地经历该经历的童年吧!

  春天很短,童年也很短,但它是人生的春天,让每一位孩子的童年都像春天一样多姿多彩,充满希望、欢乐和回忆!——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追求!

  我班来了一个新生叫x*,她刚刚来到新环境,性格尤其内向,上活动时,她更表现的非常紧张,不能大胆唱歌,时常显得胆怯,害羞。可当每次下课,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时候,只有她坐在位上边看书边叽里咕噜的在说着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机会,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说:“x*,你唱歌的声音最好听,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诉我:“老师,我唱歌真的很好听吗?”我说:“你不信的话,老师把你的歌声录在手机上,你自己来听听好吗?”说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脸,我把她的小手轻轻的拿开,对她说:“x*,你一定能行。

  ”到了上课时间了,我把x*唱的歌放给全体小朋友听,并且,说:“这是x*唱歌的声音,你们觉得她唱的好听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听”我请小朋友为她鼓掌,我让孩子们热情的围着、拉着她和她一起玩游戏,使她感受到集体玩的乐趣,她终于接受了新的家园!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庞豪是我们学前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庞豪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庞豪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庞豪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庞豪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慢慢的,庞豪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天,我在微信群里发现x给我留言了,内容是:老师,我想你了。

  看后,心里暖烘烘的,我也及时给他回复:孩子,老师也想你了。随后,我和朱允浩拉开了视频,我问他,在哪儿呢?他告诉我说跟着爸爸、妈妈在上海,X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上海打工,放假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我又问他*时都做些什么事?他告诉我说,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帮助家长收拾餐具、擦擦桌椅,洗洗短裤、小袜子等,X的妈妈也和我聊了一会,她告诉我,X现在表现可好了,不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在爸爸、妈妈下班时还主动给父母捶捶背、捶捶腿并端来凉茶给父母喝,父母亲觉得开心极了,他们再一次的对我的`教育表示感谢。我把X的表现,形成文字在家长群中展示,不少家长纷纷给我回复:孩子们放假在家也都做着类似的事情,比之刚开始入园,孩子们简直换了一个人……

  听了这些反映,我也深感安慰:这说明我的课题研究教育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这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风气,还会影响到孩子,这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幼儿,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春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聚在一起,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今天他们都带来了自己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带领下来到沙池玩沙,孩子们边玩边谈论着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梓阳指着自己的大车说:“我的大车可以翻斗,用力一翻沙就都没了,好轻便!”金航推起自己的小推车说:“我的车可以推很多土,玩起来也很好!”……看到这几个孩子对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思考:各种车能否成为我们的`主题活动呢?于是,我让这孩子们开始收集有关有关车的图片,放在班内的图书区,每天区角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看看书,和他们说说有关车的故事,孩子们都很高兴,,我还故意提出一些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车”“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和我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收集资料:有的带来制作的自行车,有的画下了各种汽车,有的带来挖土车、小轿车、消防车……,顿时,我们的教室顿时成了车的世界,车辆成了大家的关注点。

  通过这次对“各种各样的车”主题活动观察与分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就像各种车,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宽阔的跑道上,自由的奔跑!

  《宋史·朱寿昌传》载:“宋朱寿昌,字康叔。七岁,父嫁其母,不知所在。及长,弃官,刺血写经求之,得于蜀中,计别五十年矣。”

  为了能承欢父母膝下,朱寿昌舍弃官职,跋涉数千里寻找母亲,最终在一别五十年后得偿所愿,母子团圆。

  东坡贺以诗云:“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篇》载:“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

  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年幼时家境贫寒,生活难以为继,常以野菜为食,但他却想尽办法,不辞辛劳哪怕去百里之外为父母寻找一点儿米吃。父母去世后,仲由去楚国做官,扈从如云,从车百乘,锦衣玉食,食前方丈,再也不受贫穷威胁,然而仲由寝食难安,常常废箸而叹,说:“真想再过那种吃野菜的生活,能够为父母背米,但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时不我待,父母双亲的寿命,短暂得犹如骏马奔驰过很小的缝隙啊!

  时间都去哪儿了啊,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们无法逆流而上。

  纵然分别是注定的宿命,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回报父母,在还能感受到父母的呼吸和温度的时候?

  《增广贤文》曰:“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杞;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汉代的丁兰怀念去世的母亲,就刻了一个母亲的木像,每天对着祭拜,吃饭的时候还给母亲准备碗筷。但是纵然再丰盛的饭菜,父母也吃不到一口了。就算是杀一头牛做供品来祭祀,也不如在亲人健在的时候买只鸡、割块肉给父母尝尝啊。

  《礼记·冠义》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圣人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孝是最大的.礼,但这种孝礼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于教条,而是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敬爱。孝敬父母没有固定的模式,尽心尽力就是孝。正如子路,父母虽然没有享受到他成功后的物质回报,但孔子仍然认为子路是一个孝子。孔子说:“仲由侍奉双亲,可谓是活着的时候竭尽全力行孝,死后极尽哀思了。”

  就算故乡迢递,回家的路关山阻隔,但长途跋涉之后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就可以看到亲人的笑脸。一旦亲人离开,走再远的路,不会遇到那个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当思念变成怀念,长长的思念,终于断了线,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个时候,就什么都晚了。

  新闻报道说,有女子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太太,极像去世的母亲,于是接到家里,百般孝敬俸养。都晚了,亲人已经离开了。

  多么希望,你还在我身边!生活是条单行线,再苦难的人生也是限量版。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感谢上天,你还在我身旁。重阳节到了,愿所有子女能与父母一起共享天伦,愿天下父母安享晚年,*安渡春秋。


音乐教师随笔优选【10】篇(扩展8)

——托班教师教育随笔优选【10】篇

  教育孩子,我们更应该注意细节之处,在任何小事中,我们都能找到教育孩子的机会。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幼儿的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也是各个不同的形态。但有的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不能及时抓住这些生活中的'事情进行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上的阳阳是个活泼的孩子,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不管是晨间活动还是户外游戏活动,他总是特活跃,刚活动一会儿,他的额头上就会出现密密的小汗珠。针对阳阳活泼的特性,每次活动前我都提醒他把外套先脱掉,再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活动后感冒着凉。这以后他还经常提醒别的小朋友热了要休息一会儿,对阳阳的行为老师也及时竖起大拇指,在老师的肯定下阳阳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教育无小事,我们要把握好教育时机,注重对幼儿的随机教育,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孩子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惯了。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教师们拿到的是教材内容变为教学过程,变为幼儿的学*过程,需要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创造,需要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要能读出教材内容的内涵、背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施中得心应手。不同教学活动结尾的教学攻略有以下几点:

  一、阅读活动

  1、曳然而止式结尾

  阅读活动中孩子情感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多,每个阅读活动到最后都会是一个情感的高潮期,我们可以选择在孩子情感体验达到高潮时曳然而止,让孩子们的思绪随着故事情节自由畅想,老师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用语言来进行归纳梳理,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最好的总结和提升了。

  2、集体欣赏式结尾。

  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大多会配以轻柔抒情的音乐,和美妙的幻灯。在活动的结尾老师再一次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对故事有个连贯性的认识。在再一次的聆听中,孩子们也会对故事有更好的理解。

  二、计算活动

  1、互相检查式结尾。计算活动基本上都是比较理性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因此,活动结尾时老师不必对所有孩子进行一一检查,可以让先完成的孩子互相检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查的好*惯,大班幼儿也可为幼小衔接打好基础。

  2、创设环境式结尾。计算活动中有些内容常常被我们用来作为区角内容,碰到此类活动,老师可以事先创设好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后,直接投放到区角中去,用这种方式作为活动的结尾,既体现了活动的时效性,也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三、音乐活动

  1、集体展示式结尾。音乐活动是欢快地,所以在表演中结束活动应该是比较恰到好处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被一点一点的激发出来,到了活动最后,让孩子们的情绪各方面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个时候来一个集体的展示作为活动的结束,会让整个学*活动更显圆满。

  2、媒体欣赏式结尾。有些音乐活动可分为几个教时,那么在前几个教时中老师可以采用媒体欣赏的方法作为活动的结尾,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也可以作为对下一个教时活动的预*,让幼儿保留学*的热情。

  四、美术活动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将使一个美术活动得到美的升华,所以恰当地运用结尾,不但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也利于幼儿对整个美术活动的回味和思考,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1、欣赏展示式的`结尾

  教师事先根据活动的内容创设好美术作品的展示版面环境,例如:活动《自制邮票》,教师可设计一本大集邮册,让先完成邮票设计的孩子将自己的邮票插到大集邮册中,同伴间可以互相欣赏作品。一来不会让先画好的孩子无所事事,二来也可以鼓励其他孩子认真创作。有了这个欣赏的环节,教师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进行集体的讲评交流。

  2、快乐游戏式结尾

  游戏式的结尾在部分美术活动中也能被使用,例如在:美术活动《舞龙》中,先完成的一组孩子将各自的龙拼接起来做成一长条龙,几个孩子先尝试玩舞龙的游戏。紧接着一组组孩子跟上来,活动在游戏中快乐地结束,孩子们既完成了作品,也享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带来的乐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3、精彩故事式结尾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些绘画技巧难度较小的活动结尾处使用,例如美术活动《金鱼》中,老师可以让先完成的孩子为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在集体分享时来讲给大家听,既能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在作画时就带着情景来画。老师也能够通过幼儿的故事,更好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思想。

  xx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女孩,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也不愿与老师交流;更不愿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下午,孩子在区域角内活动,xx也不看小朋友玩,只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于是我走过去:“xx跟小朋友一起去玩呀。”她摇摇头。你看小朋友玩的多开心呀,你也去吧!我继续努力劝说她。可她还是不愿。来,跟老师一起过去玩,我拉着xx想让她进入活动,可还没走几步,她就哭起来,嘴里说:“我不要玩,我不要玩。”

  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家访,得知xx从小由奶奶带,爸爸妈妈虽然也在身边,但工作较忙,*时不大管教孩子,而xx也特别依恋奶奶。我利用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多与她交流。到她的身边,问问她自己的一些兴趣及有关她的事情。在交谈中运用亲切的语气和她说话,并利用一些辅助性的举动来加强幼儿的亲切感,如拍拍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等,让xx体会老师也是喜欢她的,让她感到老师的关爱,慢慢地学会愿意与老师交谈。发现她与一小朋友说话了,就马上表扬,让她意识到与小朋友交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她,让她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自信心。主动创造让孩子合群的条件,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四次我想总有成功的一天。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赵天裕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他一直拉着奶奶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奶奶,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赵天裕满眼含泪地松开奶奶的手。赵天裕的奶奶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天裕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他害怕老师批评、指责他,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赵天裕,幼教文案《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在活动区游戏时,赵天裕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天裕,你喜欢玩什么?"他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天裕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他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天裕,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天裕讲故事,他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因为他奶奶说他不会自己吃饭,我特意说:"天裕我来喂你,马阿姨特意帮他盛了一小碗,可是他不愿吃,又哭起来。徐欣琰小朋友看到了这情景说:"宝宝哭了,不好看啦!宝宝笑了,大家才喜欢!"其他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说:赵天裕不要哭,吃饭吧。在大家的`帮助下,赵天裕终于肯吃饭了。尽管他是最后一个吃完饭,但是我鼓励他要多吃一点才能长得高长得大,他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

  第二天,赵天裕和奶奶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奶奶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他对我说:"陆老师,太谢谢你们了,天裕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奶奶,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天裕奶奶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这头刚拉开一对打架的幼儿,那头的孩子脸上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脚。后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我慢慢地领悟到很多窍门。认识到只有转变学*方式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提供、创设出发现、探究、学*的机会与空间。新课程中指出:主动性是现代学*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发幼儿主动学*的内在需要之一则是学*的兴趣。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主动发展。而针对托班的幼儿,对于孩子的主动性我是这样培养的。

  一、创设活动环境,萌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一学期的幼儿园托班教育使我认识到要激发托班幼儿学*主动性并不能从责任上来要求幼儿,而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一种适宜的、主动的活动式环境。0~3岁幼儿已有尝试并探究周围环境的行为,他们的学*经验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行为,我在活动室中创设支持性、可选择性的`环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动。如,为满足孩子操作、摆弄的需要,我们开辟了发展精细动作的“拼拼玩玩”、“我爱小动物”等区角,并在里面摆放着孩子随时可取的玩具,让他们进行串珠、敲球、扣纽扣、盖瓶盖等游戏。这些在孩子看来是玩具的学具,每一件都渗透了一定的层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确定性。在孩子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隐含了让孩子“开窍”的教育作用。

  二、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问,而正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材料。一开始,我就将橡皮泥放在区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们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惊喜地告诉我:“老师,小面条!”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细又长的“小面条”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纷纷学起她做起面条来。我又及时提供了盘子,鼓励孩子们产生给娃娃家的娃娃烧面条的快乐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变的特点让孩子喜欢。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产生各种想象。而做小面条正是孩子学*“搓”这一动作的一个切入口,老师提供的餐具也为情景开展创设了条件,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提升,自主产生了要“给娃娃烧饭”的愿望,并又成为以后学*团、压等动作的切入口。让孩子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学”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去发现、接纳、欣赏、引导孩子的自主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给孩子留下一个求新、求异、丰富而广阔的天空,促使他们主动地学*,快乐健康地成长。

  今天值班侄女要一起去,估量着她也不碍事就带她一起来了。实际上她是眷恋园里那些好玩的室外玩具呢!毫无疑问,刚到园就往滑梯那跑,于是也没很在意她,就径自到值班室工作。

  不一会儿,侄女跑回来了,还一脸的不高兴。就问她:"怎么了?不是一直吵着要来玩吗,怎么一会儿就不玩了?"谁知道她却说:"都没有小朋友跟我一起玩,无聊死了。"原来我以为今天就她自己可以尽情的玩个够了,可谁知道这样她反而是不快乐的,原来快乐不是一个人的,原来快乐是需要伙伴的。

  快乐是与家人之间的分享。都说团聚团聚,之所以说团聚是因为团聚能带来快乐,大家聚在一起时的那种快乐是自己一个人时无论如何都体会不到的。外出求学的学子们只与父母家人团聚才能发自真心的笑,才能感受到真正没有压力的快乐;工作的人们只有与妻儿团聚在一起才能卸下心防,才能体会到真正单纯的快乐。

  总之快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分享,一个人的.时候是找不到快乐的。快乐总是很调皮的,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它总喜欢躲起来,无论怎样努力总也找不到。然而当我们很多人在一起时,它却又自己跑出来与我们嬉皮笑脸的做游戏,让人拿它没有丝毫办法。于是为了与它见面约会,又不得不找来几个电灯泡当陪衬。

  快乐啊,你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好奇怪啊。

  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这头刚拉开一对打架的幼儿,那头的孩子脸上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脚。后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我慢慢地领悟到很多窍门。认识到只有转变学*方式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提供、创设出发现、探究、学*的机会与空间。新课程中指出:主动性是现代学*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发幼儿主动学*的内在需要之一则是学*的兴趣。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主动发展。而针对托班的幼儿,对于孩子的主动性我是这样培养的。

  一、创设活动环境,萌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一学期的幼儿园托班教育使我认识到要激发托班幼儿学*主动性并不能从责任上来要求幼儿,而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一种适宜的'、主动的活动式环境。0~3岁幼儿已有尝试并探究周围环境的行为,他们的学*经验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行为,我在活动室中创设支持性、可选择性的环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动。如,为满足孩子操作、摆弄的需要,我们开辟了发展精细动作的“拼拼玩玩”、“我爱小动物”等区角,并在里面摆放着孩子随时可取的玩具,让他们进行串珠、敲球、扣纽扣、盖瓶盖等游戏。这些在孩子看来是玩具的学具,每一件都渗透了一定的层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确定性。在孩子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隐含了让孩子“开窍”的教育作用。

  二、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问,而正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材料。一开始,我就将橡皮泥放在区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们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惊喜地告诉我:“老师,小面条!”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细又长的“小面条”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纷纷学起她做起面条来。我又及时提供了盘子,鼓励孩子们产生给娃娃家的娃娃烧面条的快乐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变的特点让孩子喜欢。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产生各种想象。而做小面条正是孩子学*“搓”这一动作的一个切入口,老师提供的餐具也为情景开展创设了条件,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提升,自主产生了要“给娃娃烧饭”的愿望,并又成为以后学*团、压等动作的切入口。让孩子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学”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去发现、接纳、欣赏、引导孩子的自主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给孩子留下一个求新、求异、丰富而广阔的天空,促使他们主动地学*,快乐健康地成长。

  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我对孩子的熟悉和经验还是不够的,但是对于一个托班的老师,我选择了以“妈妈的方式”对待孩子。园长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是天性,是人的表现,可是能把别人的孩子爱戴了,保护了,那就是神的境界”。我一直在努力着,也许做不到最好,我争取做到更好。

  我特别喜欢观察我们班的宝宝,有一位漂亮的小美女叫茹茹,我非常的喜爱她,她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聪明可爱讨人喜欢。第一次和茹茹接触是上托班的第一天,从她妈妈怀里接过茹茹,妈妈提醒她和我打了招呼,我欣喜地吻了她的脸,她也很礼貌的吻了我的脸。不经意间偷偷告诉我说“老师的你的脸软软的像面包。”哈哈,当时我只是觉得小宝宝好好玩,慢慢的我开始留意她了。

  渐渐地,我才发现茹茹是一个想象力非常强的`宝宝,有一次有一个小宝宝萱萱哭了,茹茹很主动的去哄萱萱开心,不一会萱萱就不哭了。而且茹茹把萱萱的眼泪放到了自己的胖乎乎的小手里,折成九十度角给我看说道“老师快看看,我的小沙发里有一滴雨点。”我觉得她不是顽皮是个开心果。

  现在,小托班的宝宝个个都和茹茹一样特别的讨人喜欢了,茹茹和他们也成了好朋友。

  在这一学年里,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有了一个明显的飞跃。孩子在我们老师设计的在每个游戏及教育活动中,自由的创造、大胆的想象,他们自信、自立,渐渐变得懂事、讲礼貌,与同伴之间能相处融洽,会互相帮助,互相分享,自理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孩子们都活泼、热情,整个班级呈现出较好的.学*氛围。看着这些天天在长大的孩子们,欣慰、自豪充满了我们的心怀,回想过去的一年,有许许多多辛勤的付出,但收获却更多。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来盘点一下我们豆豆班的豆宝宝们吧。

  睿睿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子,记得刚来我们豆豆班的时候走起路来一歪一歪不太稳,像只可爱的小企鹅。说话发音有点困难,那时的睿睿只会叫妈妈爸爸。现在好了,我们的睿睿宝贝经过在豆豆班一学年的学*和锻炼,现在别说走路了跑起步来也是健步如飞呢,要说这也不算什么,最棒的是会说许多的字、词、句呢,而且发音还非常准确哦,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厉害吧!

  昊天一个非常淘气的男孩子,刚来豆豆班的时候他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了,但他来的时候一点都不哭闹。一开始我还在心里偷笑呢,这孩子肯定听话。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说实话,当时让我觉得这是我们班出现状况最多的孩子。因为年龄小,刚刚学会和同伴相处,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就会用咬人,抓人,打人这些方法来解决。那时天天都有家长来找我们老师的麻烦,诉说。现在好了,经过一学年在豆豆班的磨练昊天宝贝现在可是我们老师和小朋友的小心肝呢,个个都愿意和他做好朋友呢!

  以上只是我们班的最有“代表性”的孩子,盘点的不多,但豆豆班的宝贝都是我们老师的小骄傲哦!

  有人说,幼儿园女教师居多,男孩子会因此丧失阳刚之气的。我不赞同这样的观念,这是毫无道理的。说得好像幼儿园都是男老师,男孩子才会成为男子汉一样。这种观点是性别决定论,也就是说,孩子的性格取决于教师的性别。这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不是每个男人都是男子汉,也不是每个女子都是软妹子。真正决定孩子性格的不是教师的性别,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

  什么是男子汉?在我看来,一个男子汉,首先要具备责任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够主动的承担责任。其实,要有绅士的品质,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尊重女性。最后,还应该有毅力,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勇敢的付出。

  教育,是性格影响性格的过程。女性,一向被贴上温柔的标签。如果你不够温柔,独立性又很强,你便是所谓的女汉子。一个女的尚且能把自己培养成汉子的境界,那么她教育下的男孩也应该够爷们。更何况,教育是一种观念。一个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取决于她的教育理念。一个教师,如果认为眼泪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认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至关重要,那么她的孩子们绝对不会成为哭娃娃,也不会成为大人臂弯里永远长不大的baby。

  男教师在幼儿教师队伍中确实是稀缺,我们的幼儿教育队伍中需要且欢迎男性的加入,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男孩的教育只有男性教师才能完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