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1-04 00:00:00 日志,研修,化学

化学研修日志1

  我认真参加学*本研修课程,通过理论学*、课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研修活动,围绕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等主题,从解决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自身的化学教学理论和实践水*有了长足的提高。

  一、在教学岗位上,坚持学*

  我能认真地学*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我坚持多读书,及时了解国内外课程改革信息和动态,特别是校本研修和化学学科教学方面书籍,通过听公开课、示范课等学*组内其他化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长处。通过主题式研修,组内互听互评,结合当前的新课改精神,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定和评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理论水*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年来,我积极参与学校和学区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并给自己展示的舞台,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

  三、积极提升自身专业化水*

  总之,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化学研修日志2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必须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方式。因此,初中化学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发展、研究化学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中最活跃的因素。

  一、协调师生情感是培养学*兴趣的基础

  老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与生活,拉*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某科老师的情感和兴趣,可以直接迁移到该科的学*上来。因此,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高度的师生情感交流,防止和消除情感上的隔阂,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谈,学生同样会爱护你,尊敬你,会愿意与教师谈心、交流思想。但是,通常由于“师”与“生”的界线和教师的“威严”,使很多学生敬而远之,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容易产生难以跨越的隔阂。这时,我们教师也只能进行教学,就无所谓育人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对学生的个性及精神世界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二、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本身就能诱发学生学*的兴趣。如果老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避开书本,讲一些生活中喜闻乐见又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如“鬼火”现象,假酒案件,绿色食品等,并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让学生觉得学*化学非常有用,化学知识高深莫测,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再做几个化学小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奶”,“魔棒点灯”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太“好玩了”,天天盼望上化学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的吸引到所要观察的关键现象上来,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讲催化剂概念、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和氮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机会。学生通过独立实验,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另外,可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直观有趣的实验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活泼有趣,可设计小实验或小魔术。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时,做一个“雨落叶出红花开”的实验;在讲硝酸盐时,做一个“火龙写字”的小魔术。这样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学*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学生身边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当他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以为自豪,感到满足。我十分注意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从而强化学*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碳酸盐时,教学生运用厨房的用品除水垢,运用所学物质的性质来辨别生活中的真与假(真假黄金,真假自来水等),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水华现象、酸雨、温室效应、开啤酒冒泡等)。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学生边学边揭开生活中的一个个谜,从而产生极大的喜悦,转化为强大的求知欲。

化学研修日志3

  通过这此培训学*,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的兴趣,对于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此也作了个总结,于同行交流。

  一、让学生做好笔记相当重要。

  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是经过浓缩的,可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学*“精华”,还得把内容讲细,讲完整,要补充很多知识,所以让学生做好笔记,把各知识点进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笔记,对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也相当重要,否则,学生连一些基本的题目都没法解答。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

  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最简单的一个学科,可我认为化学是理科,却又像文科,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如: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等,这些知识在上新课的时候,逐渐向学生介绍,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读、写,让学生记,给学生听写。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在会考中占有一定比例,要求学生必须过关。

  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教学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上课一听就明白,课后却糊涂,做练*题时,心中没有一点底,也有人反映说每节课的内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属于正常的教学进度。问题出在哪儿呢?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没有及时复*,该记的没有记住,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于是问题越堆越多,学生觉得记不了,更不要说综合运用了,这样,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要学好化学好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教学时,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以旧引新,讲新复旧。

  (二)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比如在学完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后,把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的药品,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检验的方法、验满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对比。

  (三)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没有收获的心理。我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记忆,复*某部分的知识,然后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练*,结果多数学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题目。这样的结果让他们感觉到,化学还是可以学好的。

  另外,在教学中不要拼命赶进度,否则会造成学生“消化不良”。甚至让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跟教材讲课,重视基础知识,不讲难题、偏题。教法上争取步步到位,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都注意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让大部分学生踮一踮脚就能摘到桃子,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3篇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1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能力发展水*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安排学*顺序给予指导。

  二、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探究学*和合作学*,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惯与胆识。"兴趣是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2

  20xx年10月6日至10月20日,我有幸作为威海市唯一一名初中化学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2010年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在为期十五天的培训学*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首先,跟随郑长龙教授走进《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及最新变化》,我懂得了教学“回归学科教育本原”的重要性;走进冯守华院士的专题讲座《化学学科基本思想——21世纪化学所面临的挑战》,我知道了“化学是一门核心的科学,创造与实用的科学”,知道了“化学的核心是反应”,明白了“好奇心源于进取心,兴趣源于知识格局”;聆听周仕东博士有关“化学科学探究”以及“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的精彩讲座,我知道了“探究”须是有意义的探究,“探究”是最有效的学*方法,懂得了“Lessismore!”教育理念的意义,清楚了“小题大做”对教师教学研究的益处……

  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同学共勉,让我大开眼见。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到了很多的切实可行的妙招;懂得了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知道了知识储备、文化积蓄、道德修养是教师成功的基石……

  随着国培研修的不断深入,专家、学者和名师们给了我越来越多的教育启迪和先进教学理念,使我这个在发展道路上处处有遗憾的教师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找到了打开迷茫心结的钥匙。

  其次,十几天的大学校园学*,让我仿佛回到大学时代,使我重新体会那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大学生活。白天听讲座,夜晚写感悟、读书,这种有规律的学*生活使我能够精心在学*中领悟,在领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让我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体会到学*的乐趣与成长的快乐。

  再次,十几天的学*研修,我被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感动着。感动的热浪时刻包围我,冲击着我。一方面,每一位专家教授让我感动,他们的大智大慧让我感动,他们的远见卓识让我感动,他们的严谨认真让我感动,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他们的*易*人让我感动。另一方面,每一位学员老师让我感动,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我感动,他们的勤勉好学让我感动,他们的锐意进取让我感动。总之,感动伴我一路学*,一路前行。这些感动化作内心的激情,催我奋进,促我成长。

  现将所学精彩要点整理出来,与各位共勉。

  1、教学要“回归学科教育的本原”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郑长龙教授说:化学教学要向生活回归,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是身边的那些熟悉的问题和事物。教师要从学科的本原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引导学会运用化学特有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去学*化学,研究化学。要从学科高度看待所教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所教内容;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回归化学学科本原就是立足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使化学教育贴*生活,回归社会。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到启发式教学,相信每位老师都有很多要说的话,也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认为所谓的“启发”就是“教师启,学生发”,因此当我们遇到学生面对我们的问题没有反应时,常抱怨学生“启而不发”。

  然而这次的国培研修,听了路海东教授的讲座,我这个从教二十年的老教师如梦初醒,原来所谓的启发不是“教师启,学生发”,而是“教师启,教师发。”教学中教师的“启”和“发”要适时适度,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设置有效的“愤”与“悱”的情境,当学生进入了学*的“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适时地进行“启”与“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大声思维

  即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讲出来。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是否完善,是否符合逻辑,因此“大声思维”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完善自己体系。

  4、化学是一门核心、创新与实用的科学。化学的核心是反应

  *科学院院士冯守华指出:科学改变了人的认知,技术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工程改变了世界。他认为学科是以“教学与积累”来传承、以“人与团队”来支撑、以“实验室与设备”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必将产生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这些技术发明只有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产业化形成资本,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他说:化学是一门核心、创新和实用的科学,化学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物质。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的本质,而且创造出新分子、新催化剂以及具有特殊反应性的新化合物。化学科学通过合成优美而对称的分子,赋予人们创造的艺术。化学以新方式重排原子,赋予人们创造劳动的机会,而这正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媲美的。他还指出了21世纪化学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化学与生物学、药物学、新功能材料设计与开发、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重要关系。所以说化学学科即可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为社会创造财富,是一门“核心”、“创新”、“实用”的学科。

  5、化学*惯于从结构的观点看问题

  冯院士从化学键到轨道杂化理论、价键理论、量子纠缠论等方面,介绍了合成化学的发展,例举了美日三位科学家共获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实例,指出“分子聚集体的科学是化学发展的方向”。

  6、好奇心源于进取心,兴趣源于知识格局。

  冯院士以Jamesparsons发明固体燃料、NikolaTesla两手握电击的火花、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等精彩的事例阐述了“好奇心”源于进取心,“兴趣”源于知识格局的道理,启迪我们要有进取心,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

  7、物质的基本形态

  通常我们认为物质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其实物质的存在形态远不止这三种。冯院士告诉我们设计新概念材料的基础就是发现和研制新的物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物质的基本形态除气态、液态、固态之外,还有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激子凝聚态。其中第四、第五态已经被证实是存在的,第六、第七态还在论证中。

  8、“Lessismore”的教育理念

  “Lessismore。”是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在华东师大讲学时所说的一句话,即:“学*内容越少,学*的成果越多。”

  回想我们的教学,为什么“讲了好多遍学生还是出错”?归结原因,就是我们“太热心”,说的'太多,不懂得“Lessismore”的魅力。

  教训是惨痛的。在提倡生命化教学的今天,我们教师不能在独*堂,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消化、巩固知识;要让学生“大声思维”,展示自我,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9、“探究”可能有多种结果,而发现只有一种结果

  “科学探究”既是课标的内容之一,也是学*化学的重要学*方式。我曾经认为自己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还算是搞得有模有样,然而听了周仕东博士的讲座后我方明白,原来自己所谓的“探究”充其量不过是发现学*,即学生按照老师预设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交流讨论等等一系列的步骤,完成有关的任务,这看似很热闹,其实也只是验证了课本上或老师设计好的结论。这种“步调一致的结果”,完全没有学生自己创造的空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可想而知了。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真应该好好想想。

  10、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的更方便

  “探究活动”费时费事,这是很多老师的同感,在暑期的远程研修中专家们也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告诉我们“探究”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次的国培研修,专家再次强调了“探究”的重要性。确实,从一节课、一个课题来看,“探究”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从短时间的效果来看,“探究”不一定能马上收到有效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探究”绝对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探究中,教师不要包办一切,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尽情地想,尽情地问,尽情地去探索,要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生有了这样的探究活动训练,日后遇到问题一定会知道该怎样处理,所以说:“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的更方便。”

  11、中考成绩一定是动手写出来的

  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只是会做,但不一定能做对,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写以加深印象。当然动手写不是搞题海战术。

  当然从专家那里所学到的远不止几段文字就能表达的,不过以上几点对我的触动最大,希望也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3

  在这一段时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开展了全市初中教师远程研修活动,在这炎热的夏天,老师们怀着满腔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了这次难得的学*机会中,有幸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十天的研修学*即将告一段落,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学*了

  1、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整体分析;

  2、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3、引导学生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4、发展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科学认识;

  5、概念原理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

  6、STS教育与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7、科学探究与探究式教学;

  8、化学*题研讨与*题教学;

  9、初中化学总复*教学;

  10、初中化学教学他论;共十个专题的内容。培训过程中专家与老师实时互动,我们学员认真收看专家视频讲座,阅读专题讲座的电子文本,详细的做好笔记,仔细参详课程简报,同时我们在完成并提交各专题的作业和问卷调查之后,积极参与在线交流,学*其他老师的作业并发表评论,还有两个下午可以参与与专家们的在线研讨。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每天都有收获,一天一个进步,过得很充实。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这段时间的培训生活,感受良多,感激满怀。

  在全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初中化学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化学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效地选取和组织素材,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要注意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要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社会,以高视点、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授知识和方法,将化学溶解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再结晶出来。

  教学中要注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遵循学生认知上的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思维方式方法的形成,重点要落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形成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方式,重视化学学*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关注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段时间的培训,即将过去,但他却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这些渴望先进教学理论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让我们每位一线的初中化学教师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学无止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在教学中实践这次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和专业知识培训,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扩展2)

——化学研修日志合集5篇

  化学研修日志 1

  1、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认识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学*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观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自己对化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等加以整合,做出对教学的整体规划、构想和系统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对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教学事件做出整体安排,形成一个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

  2、教学设计的流程

  依据学*主体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

  学*者初始能力的分析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的学*的基础。其二,对技能目标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者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者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其三,对学*者所学内容所持态度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者对所学内容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偏差和误解

  3、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任务和学*活动的设计

  选择教学内容后,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核心活动和任务。任何核心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要与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其次要与学生的经验背景相一致,具有驱动性,能够吸引学生,使其主动参与。第三,好的学*活动应当具有可生成性和价值性,学生完成此活动,能够从中激发衍生出其他相关的可研究的问题,使学生有进一步学*的意向。因此,好的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以一个活动为核心的一组活动,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4、学*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的课堂上,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更是重要。探究活动是学生个体独立完成,还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小组是两人一组,还是四人一组,组内成员如何构成;小组进行完探究活动,如何进行交流活动,是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还是学生个体自愿发言;交流活动是一个专题进行完,再进行另一个专题,还是每个小组把所有的内容依次都汇报完;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真设计。

  5、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活动实施后,要针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活动,这对于教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最关键的是要看每一位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否都有提高和进步。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将教学实施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特别是学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观点,并且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在学生的最*发展区内;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的设计是否真正做到了基于学生的经验,具有基础性、现实性、现代性;学*任何和学*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驱动性,吸引学生参与,是否探查了学生已有的相异知识,了解了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学*活动组织和管理形式的设计是否有效;教与学的材料的设计是否充分、适合等。

  6、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综合而言,现代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规律及心理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多元化;教学内容既要注重结构化,突出有意义的联系,又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则倡导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为主要形式的建构过程和学*活动;教学评价应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采取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策略。

  化学研修日志 2

  要提高化学教学教育水*,多年的化学教学使我认识到:

  一、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九年级化学是学*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切实做好差生的转化,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水*

  转化差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本人是否热爱化学、对化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化学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差生学好化学课程,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化学研修日志 3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研修,深感新课标下化学知识、教学方法、学生个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化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科技联系更加密切,教学理念要更新,由过去教知识改为教学生学*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灵活高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再研读新课程标准和高中新化学教材,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新课程标准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还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以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表达。

  二.初、高中教材、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衔接

  1、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主要是内容的补充,知识的加深、完善、计算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的衔接。

  2、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衔接

  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在各方面的知识都作“蜻蜓点水”似的介绍,为高二各选修模块留下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接口”,那么,选修模块中安排了哪些知识?难度有多大?也是必需了解的。否则,容易造成随意拓宽、加深,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的内容,在必修时“一杠子插到底”,加重了学生负担。由于受课时限制,实际上也不可能讲得很清楚,甚至出现前面所述讲得越多,接受得越少(课时不足),好像讲得越清楚,学生实际越不明白尴尬局面。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要求较低,对于氧化剂氧化能力,还原剂还原能力的比较,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有关复杂计算等应在选修课程中让学*能力强,对化学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进一步学*。再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由于必修1中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等内容没有涉及,所以要求也是较低的。只要求学会强酸与强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较难的也就是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如果把以往很复杂的离子反应让学生训练,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学生被搞糊涂。

  三、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四、重视实验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本上的实验有三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学生实验和家庭小试验既可巩固有关知识,又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作为化学教师,人人都知道化学实验的重要。但目前我校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室器材和药品严重缺乏;又新教材中出现不少新的实验,有的无法准备,因而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法开出。另外,现在我校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师可以下载实验视频。当前教师的演示实验有很多变成了教师放录像,讲实验,学生看影像,听实验。化学实验室有点受人冷落。这样是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化学研修日志 4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研修,深感新课标下化学知识、教学方法、学生个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化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科技联系更加密切,教学理念要更新,由过去教知识改为教学生学*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灵活高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再研读新课程标准和高中新化学教材,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新课程标准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还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以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表达。

  二.初、高中教材、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衔接

  1、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主要是内容的补充,知识的加深、完善、计算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的衔接。

  2、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衔接

  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在各方面的知识都作“蜻蜓点水”似的介绍,为高二各选修模块留下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接口”,那么,选修模块中安排了哪些知识?难度有多大?也是必需了解的。否则,容易造成随意拓宽、加深,本应在选修模块中学*的内容,在必修时“一杠子插到底”,加重了学生负担。由于受课时限制,实际上也不可能讲得很清楚,甚至出现前面所述讲得越多,接受得越少(课时不足),好像讲得越清楚,学生实际越不明白尴尬局面。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必修1要求较低,对于氧化剂氧化能力,还原剂还原能力的比较,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有关复杂计算等应在选修课程中让学*能力强,对化学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进一步学*。再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由于必修1中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等内容没有涉及,所以要求也是较低的。只要求学会强酸与强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较难的也就是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如果把以往很复杂的离子反应让学生训练,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学生被搞糊涂。

  三、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四、重视实验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本上的实验有三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学生实验和家庭小试验既可巩固有关知识,又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作为化学教师,人人都知道化学实验的重要。但目前我校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室器材和药品严重缺乏;又新教材中出现不少新的实验,有的无法准备,因而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法开出。另外,现在我校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师可以下载实验视频。当前教师的演示实验有很多变成了教师放录像,讲实验,学生看影像,听实验。化学实验室有点受人冷落。这样是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化学研修日志 5

  通过这此培训学*,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的兴趣,对于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此也作了个总结,于同行交流。

  一、让学生做好笔记相当重要。

  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是经过浓缩的,可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学*“精华”,还得把内容讲细,讲完整,要补充很多知识,所以让学生做好笔记,把各知识点进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笔记,对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也相当重要,否则,学生连一些基本的题目都没法解答。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

  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最简单的一个学科,可我认为化学是理科,却又像文科,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如: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等,这些知识在上新课的时候,逐渐向学生介绍,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读、写,让学生记,给学生听写。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在会考中占有一定比例,要求学生必须过关。

  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教学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上课一听就明白,课后却糊涂,做练*题时,心中没有一点底,也有人反映说每节课的内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属于正常的教学进度。问题出在哪儿呢?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没有及时复*,该记的没有记住,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于是问题越堆越多,学生觉得记不了,更不要说综合运用了,这样,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要学好化学好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教学时,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以旧引新,讲新复旧。(二)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比如在学完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后,把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的药品,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检验的方法、验满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对比。(三)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没有收获的心理。我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记忆,复*某部分的知识,然后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练*,结果多数学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题目。这样的结果让他们感觉到,化学还是可以学好的。

  另外,在教学中不要拼命赶进度,否则会造成学生“消化不良”。甚至让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跟教材讲课,重视基础知识,不讲难题、偏题。教法上争取步步到位,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都注意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让大部分学生踮一踮脚就能摘到桃子,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扩展3)

——初中的研修日志3篇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通过学*,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中物理的课程改革方向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下面我就物理教学工作,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必然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活动的展开。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设,以确保课堂生成的空间。

  二、教师要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最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足一节课,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之后改变了很多,变成了老师以“提问启发式”授课,学生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现在的课程改革则更进了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再想办法解决。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你不一定有兴趣“帮”他解决,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肯定会有兴趣、而且会想方设法来解决,人在生活中是这样,在学*知识上也是这样。

  我觉得物理课上应鼓励他们提问题,各种奇里古怪的大自然问题、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都行,*时上课也是这样,有相关的他们想知道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提出来,而不是我提。当然,相应地,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使他们被你的知识魅力所折服。

  三、创设情境,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课程拓展的学*领域为课堂带来多方面的内容和信息,同时也要求课堂必须具有吸引孩子学*兴趣的推动力。只有在课堂创设多元化的情感空间,才会使能力的形成融汇于统一的整体布局中,才会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美感、和想象的教学情境中不断体验,从而发现学*的乐趣。

  四、围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

  课堂应是学生们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与感悟过程的课堂,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使课堂变得生动,充满生机。同时,也是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合作意识的树立,合作能力的培养都蕴涵在教学之中。

  五、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创造。

  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他们充分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还要尽量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猜测、操作、试验、调查、信息搜集与、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的一大基石。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教师研修网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网络研修学*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三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活动”课的教学,加强了国情国策的教育。通过此次培训,结合我校课改活动来在初三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运用过程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课改中的收获

  1、在课改前,老师都要精心准备教案,归纳知识点,写的长篇累幅,课堂上使劲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却不一定领情,老师也累得要命,费力不讨好。

  新课改的试验和尝试,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赋予我比较全新的教学理念。只要把课设计好,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探讨,效率会明显提高。当然,老师要把握好课堂得控制力,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实践证明,学生是愿意表现自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2、课改后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下,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的灵感,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学生讲得精彩的地方,我给予及时称赞。对于讲的不太好的学生也总是鼓励。作为教师,对学生要耐心,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要理解、宽容。

  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态度,自然愿意和教师亲*,课堂上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无保留地和教师同学交流。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

  3、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活动很少,有时也能让学生讨论一下,但那基本是教师提问题,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想一想,学生被动式学*没有太大改观。

  课改后的小组合作学*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学*的作用。根据每节课内容,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间讨论的环节问题,这是一个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自尊自信的过程。通过兵教兵的合作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遇到的困惑与不足

  1、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我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控制力,教师角色一时转换不过来,有时候情不自禁的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始终不敢放手让开,生怕学生做不好,做不到,说到底,这是我自己思想观念没有很好更新的结果,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不会发挥最大的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2、目前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方式重在学生个体评价和课堂评价,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带有功利主义的错误趋向,甚至会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苗头,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如何才能做到长效得激发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困惑恐怕一时半会也难以解决。

  4、小组合作中长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合而不作”、“作而不合”。有些学生要不就是光听别人的,自己主动不参与,只是假装在小组内合作,什么都不做,另一种就是他也在作,只是自己独立做,不去与别人合作,我行我素。

  1.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认识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学*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观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

  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自己对化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等加以整合,做出对教学的整体规划、构想和系统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对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教学事件做出整体安排,形成一个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

  2.教学设计的流程

  依据学*主体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

  学*者初始能力的分析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的学*的基础。其二,对技能目标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者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者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其三,对学*者所学内容所持态度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者对所学内容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偏差和误解

  3.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任务和学*活动的设计选择教学内容后,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核心活动和任务。任何核心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要与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能够落实教学目标。

  其次要与学生的经验背景相一致,具有驱动性,能够吸引学生,使其主动参与。

  第三,好的学*活动应当具有可生成性和价值性,学生完成此活动,能够从中激发衍生出其他相关的'可研究的问题,使学生有进一步学*的意向。因此,好的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以一个活动为核心的一组活动,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学*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的课堂上,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更是重要。

  探究活动是学生个体独立完成,还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小组是两人一组,还是四人一组,组内成员如何构成;小组进行完探究活动,如何进行交流活动,是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还是学生个体自愿发言;交流活动是一个专题进行完,再进行另一个专题,还是每个小组把所有的内容依次都汇报完;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真设计。

  4.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活动实施后,要针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活动,这对于教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最关键的是要看每一位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否都有提高和进步。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将教学实施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特别是学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观点,并且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在学生的最*发展区内。

  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的设计是否真正做到了基于学生的经验,具有基础性、现实性、现代性;学*任何和学*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驱动性,吸引学生参与,是否探查了学生已有的相异知识,了解了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学*活动组织和管理形式的设计是否有效;教与学的材料的设计是否充分、适合等。

  5.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综合而言,现代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规律及心理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多元化;教学内容既要注重结构化,突出有意义的联系,又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则倡导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为主要形式的建构过程和学*活动;教学评价应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采取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策略。


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扩展4)

——数学研修的日志 (菁华3篇)

  通过网上研修学*,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班内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底蕴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网上研修来的很及时,网上研修内容很深刻,网上研修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作为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网上研修学*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中收获很多,盘点收获主要有以下诸多方面:

  一、了解知识体系因材施教

  系统了解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系统了解",并非让我们掰着手指数出某章、某节是何内容,而是要我们认真研究数学发展的历史,反复考察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主要是指: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国内外初、高等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数学在其他边缘学科、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未来发展态势等等。 认真探讨内在联系我们知道:数学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几年如一日(使用同一版本)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材与教材、章与章、节与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没有联系就没有数学,缜密的数学体系,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内在联系:公式、法则的推导,定理、公理的引入,数与形的结合,立体感的建立等等无一不是普遍联系的经典之作。

  仔细关注能力要求 "可持续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做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等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证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不同能力的培养往往须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之前,一定要将能力要求加以明确,做到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

  --让他们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能否"因材施教"是检查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大小、教学水*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数学课的前提条件。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惯、劳动*惯和文明行为*惯等。

  三,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惯。注意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进行数学探究并发展思维能力。制造教学疑问,引发学生开展研讨和争论。

  ①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人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②积极开展小组间质疑解疑。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教材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的起点;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便于展开数学探究活动,并通过提供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机会,以“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形成新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数学的信心。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实施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课程、教学形式的诸多变化,必然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措施来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我结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做法以及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作了一些反思:

  一、感觉学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增加了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显得神采飞扬,每个学生的眼睛里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七年级数学上册以《丰富的图形世界》作为开篇,为以后的学*开了个好头。在从不同方向看小节的教学中,用丰富的实物呈现,组内、组间的交流,给学生以充分的展示空间,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大地超出我的预期;又如在学*轴对称时,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班徽进行展示,并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建议,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被充分激活,也让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知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师生之间*等交流、共同学*的民主关系,学生对数学的喜欢自然就增加了。

  二、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要教好新课程,用好新教材,就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新教材所有新知识的学*都以对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了解和学*知识的切入点,如果能有效地抓住它,必然有好的教学效果。在激发学生学*兴趣上,多媒体的教育辅助手段有很大的优势,在上学期的教研活动中,郑主任用多媒体上的一节观摩课《变化的鱼》(八年级数学),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的应用,把点在坐标系的位置、各点连线所成图案以及各图案间具有的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要尽快掌握有关的信息技能,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要与同科教师多研讨、多交流、勤反思,发挥集体的力量,互相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教材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的启动环节,不能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学*数学的主要目的。要通过问题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决不能流于形式,把合作、讨论问题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式,生硬地安排于每一节课中,为了讨论而讨论,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

  3、计算机只是辅助教学手段,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黑板,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实践,找差距,找问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走进初中数学新课程,为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而努力。

  在研修期间的每一天,我坚持观看学*案例、积极参与在线研讨、线下讨论、相互交流评论、撰写研修感言、认真完成作业,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次网络研修中,我完成了提问和回答作业。在进行学*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的实际,将自己所学与其他学员学*情况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线上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从工作到现在,我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也一直不断的研学有关数学知识,多次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这次研修对我来说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帮助。无论从教学的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触动,无论是一线的优秀教师对案例的生动解析,还是专家名师对理论的生动讲解,还有能够跟很多数学老师探讨,这些都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次培训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数学它不并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算式教学,它是一门集生活、方法、情感在一起的一门很有趣的实用学科。老师作为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着和引领者,只有与学生心灵沟通,贴*学生,贴*生活,才能使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理,使数学教学日趋生活化。在整个学*过程中,我非常关注专家们的先进教学理念,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看完,总会有收获。通过研修,促进了我对教学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次对教育专题的认真学*和研讨,可以说收获的确不小,同时也给自己的教学理念带来很多新的思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收获:

  1、通过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学*的收获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倡合作交流,以多种教学方式探求教学的有效。

  2、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学*的收获是:对于涉及此问题的教学,我们尽量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通过对“应用题”教学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的收获是:不再是原来的固定步骤,而真正理解了应用题的教学流程,教学应用题应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教学的策略,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解题的步骤。

  4、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教学研讨学*的收获是:在教学统计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空间概念的建立,以多种方式、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概率的教学,注重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联系,注重联系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多实践、多推理。

  网络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数学老师与数学老师紧密接触的通道。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同时,网络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台。学员与名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网上研修*台,进行了充分的学*、交流,自己从各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研修体会:

  1、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研修学*,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同时也要有一套行之药效的方法。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我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

  2、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充实提高发展的机会。教师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

  3、需要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这次的研修我深感合作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同事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与学*,在同一个问题上折射出不同的智慧,把知识、经验与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促进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4、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策略的学*和运用。通过学*,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激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5、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反应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并结合理论反思自己的实践,在反思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

  最后,我要感谢网络研修*台,通过这期间的学*,使我学到了很多数学教学知识,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数学教师的不断探索,在孜孜不倦的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读到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及评论;了解到很多专家在为数学事业而奋斗着,使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要作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教育为学生为数学而奋斗!


化学研修日志 (菁华3篇)(扩展5)

——物理研修日志 (菁华3篇)

  从八月一号到十一号整整十天的时间,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参加的省物理教师远程培训。通过认真培训,无论是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的理念还是学科培训,都使我获益良多。下面我就这次培训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培训学*期间,课程学*时间累计十天,完成作业11篇,完成评论*百篇,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交流,讨论,收获很大。

  一、通过培训认识到教师要树立终身学*的理念并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现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各种知识也不断地更新。作为教师,只有加强学*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更要认真学*才能适应新课程式的要求。同时,众所周知,我们要通过读书学*从而认识更多的事物,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并取得进步。教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高尚职业,所以坚持读书就显得异常的重要了。读书可让自己变得聪明,能让自己更为多才多艺,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也就是讲读书是提高思想境界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因此除了教材及专业书外,教师也要善于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这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教育新理念和新思想。

  二、通过培训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并懂得怎样备好一节课。

  身为教师,我们都清楚: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从而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怎样备好一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备教材

  教师对所教的课本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教学内容方面才能运用自如。备课时,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做到彻底理解;其次要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最后要掌握教材,作到灵活运用。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同时,教师自己必须先掌握好。凡是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事先考虑好;处处做到有备无患,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备方法

  备方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考虑教学目的,贯彻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要经常听课,利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要体会教材的精神实质,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多加思考,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学*生物教学法,从中吸取滋养,为我所用;开阔思路,广集韬略;在问题面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运用教学理论的技巧和艺术,是在教学实践里磨练出来的,也是在教学实践进而逐步提高的。

  4、备学法

  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备感情

  除了备方法外,备好教师的感情也是讲好课的重要条件。做为教师,为了使自己上课能精神充沛、心情愉快,上课前,应该回想一下自己上课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这样讲起课来就能轻松愉快,娓娓动听。

  6、备语言

  讲课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无论怎样都离不开语言。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注意语言技巧,即使教师知识极为渊博,如果不能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也是一种遗憾,有人说:“老师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学生的思维”。据调查统计:学生最喜欢语言风趣,有幽默的老师上课,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我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激情饱满的语言是课堂上使人愉情的最佳道具。还有,大家是否留心过:我们听过的名师大家的课堂,很少有课件,道具,大多就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把课上得非常精彩。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可见,我们也不可小看课堂上的语言。

  7、备教态

  讲课时的姿态,动作是表达语言时的重要辅助形式。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深刻领悟所学的知识。如果讲课时,教态生硬呆板,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讲课前,应该认真选择自己的讲课姿态。

  8、备教具

  上课前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教具或课件,使讲授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懂,学生便于接受又能为课堂节省时间,这样还可以免得上课手忙脚乱,影响课堂效果。

  9、课后备

  有人说:“一个真正的好教师是一个善于反思,及时总结的教师”。可见,要成为一个好教师,我们也必须善于课后总结,也可以说课后的二次备课。课前备课它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效果,教案写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往往在讲完课后才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为我们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课堂上讲懂,才能真懂。因而,我们的“教后记”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反映,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可以帮助我们修改教案,积累经验。

  三、通过培训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

  在认真地学*了有关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内容之后,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感受到对于一个学校的整个教师群体来说,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极为重要,这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是教师的业务水*和能力。

  教师的业务水*和能力是使他们完成其职业化的根本,这也是他们所谓的生活目标。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课堂细节的打磨,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等各方面需要磨练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因为这不是完全依靠兴趣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但是,教师在不断地钻研的过程中也许会找到不断探索的乐趣。

  2、是教师要有自主发展的愿望。

  当我们比较起外因和内因时,总会认为内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自主发展也是这个规律,即使学校有很为完善的要求,若教师没有主动发展的意愿,他们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对付这种所谓的制度。同时,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是可以激发的。教师可以从很多教育家的随笔中能够不断体会作者的思想,对教育的执著,对学生的观念,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的态度和其教师的理念等等。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缺乏这样的学*以及思考。教师应当通过学*并不是为了能够学*某一节课的设计方法,而是要努力且不断地积累和充实自己,并使自己的专业化不断地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受益匪浅,我要通过不断地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我收获颇多,在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很必要,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及科研水*,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学*使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对像我这些一线的教师学*后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实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物理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对我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如何创设情境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培训,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目前农村初中物理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初中物理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以新的目光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三、通过培训,学*到了新的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知识的学*,优化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促进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拓展;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的观摩和研讨,提升教师对物理课程的理解水*以及实施能力。

  四、通过培训,促使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水*。

  教学不是老师以解说员的身份把一条一条的理论叙述给学生听,那样学生完全是在知道理论而不是在理解接受理论。现在的学生在旧的教学方法的学*过程中无形的被旧的学*理念所误导,认为老师在上面讲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作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在下面专心的听,这样就可以进行一堂成功的课,在这种学*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学生逐渐的觉得我在课堂上要是有自己的意见就是捣乱,就是影响课堂秩序,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敢发表,有不同于书本上的理解也不敢随便的说出,老师说的话和书本上写的,不管自己理不理解,也不管他为什么,一定是对的,长此以往有相当的学生就在学*物理这门课程上迷失了方向,觉得学物理就是解题,会做题目会背理论公式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学*物理过程中的探究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渐渐的对物理的学*失去兴趣,甚至到后来越学越烦。做为本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因此针对新教材,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者更应当把扼杀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方法给彻底的抛弃。

  在这初冬时节,肩负着学校领导的深切厚望,有幸赴南阳进行培训学*。在这个学*交流的*台上各位教育专家及授课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荡涤所有的严寒,让我们的心灵渐渐变得充盈丰满。此次学*,机会难得,我本着多听、多看、多学、多想的心态,度过了令我难忘的几天。

  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与我们交流、互动,交流教学成果,指点教学困惑,对待我们在教学中的的疑难问题,他们如数家珍,一一详述。在交流中博采百家之长,汲取他人经验,在互动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窦兴明老师的新课标解读,指点迷津,拨云见日,使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指明了今后教学的方向;杜明荣教授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令人折服。姚俊松老师物理成长工作室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完善的教师团队,如何打造智慧的教师团队,让我领悟了教师职业的魅力;王玉芝老师是淮阳县城关镇*中学的一线老师,她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向我们诠释着培养学困生学*兴趣的方法与技巧,在她的课堂上,没有枯燥的理论讲述,只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运用;刘献菊老师谈科学备考的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在他的指点下,我们明白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理论水*方面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新课标的解读,我知道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把物理课上的有声有色,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解读新课标,为我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与方向;这次学*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还需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实践,把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转化为我所应该固有的内涵。并尝试运用到我以后的教学中去。

  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着授课老师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也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成长、进步,最值得我学*的是张建老师的实验创新展示及经验交流,条理清晰、思路敏捷,那从容的教态、特有的亲和力,有条不紊地讲述,充分显示了年轻教师的探究精神;王玉芝老师的授课充满温情,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亲和力吸引着大家,不由得让我眼前一亮,相信在*时的教学中孩子们也非常喜欢上王老师的课。我感受到每位老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素养。

  通过这次的学*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物理教师,怎样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我认为我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1.终身学*,我们不仅要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学*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

  3.热爱学生,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对待花一样的少年儿童,除了真诚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打动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呢?在教师生涯中,我将本着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坚决地走下去。

  4.不断反思。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物理课应该怎样教。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与科学素养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这次培训我真正重新认识了自己,学着不断实践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学到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中去,竭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努力做一个创新型教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