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

首页 / 文库 / | 2023-02-25 00:00:0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来学*写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

  一、教学时间安排

  1、2月份完成选修3、4的复*

  2、3——4月完成二轮复*

  3、5月初——中旬进行热点复*

  4、5月中旬——5月底:回归课文,落实课文基础,尤其是课文中的*题

  5、6月初,对做题方法的总结(课件已做好)

  二、复*框架

  1、选修3、4

  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以自学(这是高二学*的内容,学生比高一时要重视,因此,知识结构相对完整),重点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部分,配以自编练*。

  2、二轮复*

  共分13个专题,每个专题4节课。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改革、遗产等子目要求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第二节课,教师根据一轮复*中学生体现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第三节课,讲评配套练*。第四节课,讲评历史组集体汇编相关新题和经典题目,重点是选择题。

  3、热点复*

  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政,学以致用。

  4、回归课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点来自课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12月16日—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3月—4月 二轮复*。

  5月 三轮复*。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第一轮复*

  (1)时间安排:7月21日—2月。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具体要求

  第一轮复*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高考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是在新课学*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①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代美国、*代法国、*代日本、*代德国和*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2、第二轮复*

  (1)时间安排: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3)具体要求: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全面复*《世界*现代史》上、下册内容,然后进行专题复*,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以备战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课7节,授课时间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小组集体的力量,力求有最优的教学方案。

  5、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历史、认知历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4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

  20xx年5月 三轮复*。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

  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 时间: 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 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代现代史,世界*代现代史)

  专题复*及 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 时间: 5.1—5.3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6

  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

  1、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7

  暑假尚未过完,我们已经开始进入高三紧张的复*工作中来了。已带过几轮高三,深知高三复*计划在高三复*推进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新学期一轮复*的各项安排,现制定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1、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高三1班为文科实验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惯也比普通班学生要好,但学生的学科思维*惯较弱,知识框架体系尚未建立,且解题思路仍相对混乱,整体得分能力尚有待提高。高三2班为文科普通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惯较差,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都有些差强人意,学科思维及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就更差了,但该班学生相对1班而言更加活跃,参与课堂与老师同学互动的积极性更好。因此,如何根据两班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及知识基础情况合理安排复*进度和复*要求就成为了高三一轮复*能否做好的关键。

  二、目标要求

  1、对普通班而言,首先要注意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落实笔记”,在学生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基础上,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并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认知,培养学生学科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课堂上的限时训练,逐步转变学生的原有不良作业和解题*惯,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再次,在答题规范方面,还要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并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

  2、对实验班而言,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首先仍需注意“突出主体、强化主干”,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需大胆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进行课堂改革,努力发挥优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学科思维能力。再次,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要适当补充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较新的研究视角,使学生了解并能初步运用最新的史学观点来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注意和学生一起加强对海南高考考试说明和海南高考试题的研究,让学生熟悉海南高考的走向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基础上精选精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能力。

  3、对教师自身而言,首先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特别是对于考试说明要花大气力来研究,究竟要掌握哪些,掌握到哪种程度,要把*几年的高考题目作为导向,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对于高考试卷更要花气力研究,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分析研究试题命制的意图,要考察的知识点、要掌握的能力。同时,要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再次,要注意精选相关试题,大胆舍弃一些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负担,由可达到重点突破的效果。试题讲评时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单纯地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还有,要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多关注那些中档乃至暂时落后的学生,经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8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资料、复*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知识欠缺;能力欠缺;审题失误;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0

  高三的下学期复*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1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第二轮复*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工作。统一复*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

  5、最后阶段复*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2

  本届高三是新高考模式的第x年,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二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高考的要求,提高复*的实效,现根据苑中20xx—20xx学年度高三工作计划和教研室工作计划,并认真总结我校高三历史教学的丰富经验,从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市、区教研室会议精神,以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以高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苏苑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2、以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为手段,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教、学、考基本情况分析

  1、本届高三历史班共有5个,高三(9)、高三(10)、高三(11)班、高三(12)、高三(13)班,共228人。11班是苏星班,13班是重点班,史地合班,12班为地理班。

  2、五个班无论*均分还是B率均有差距,高三(11)(13)班基础好一些,高三(9)班(10)班差不多,但高三(12)班基础相对差一些。各班内部个体差距也较大,存在损耗人数。

  3、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部分学生学*态度、学**惯、学*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

  4、本届高三备课组成员:x老师(9)班、x老师(10、12)班、x老师(11)班(备课组长),xx老师(13)班。

  三、主要措施

  根据上学期高二教学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再进行两轮复*,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实行每单元一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1、通过***备课(每星期至少一次定时定地点的集体备课活动)、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分析各次考试的基本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高三历史教师分析新课改地区高考试卷,江苏省高考考试方案和考试大纲,了解江苏卷与全国卷及其他试卷的区别,关注各方对试卷的评价,从中探索江苏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模式。抓住向外学*的机会,收集高考信息并将高考信息进行反馈;深入各历史教师课堂,关注每个*行班级的历史教学。

  3、重视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层次。集中时间和精力,通过调研,确定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断提高历史教研活动的水*。

  4、加强和落实“培优”和“抓重点” 。对于能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要求达“A”,而在本二线上下的同学重点辅导,促其达“B” 。当然,能上本三的也要上“B” 。总之,要提高“B”率。对于其中一部分学生作业单独面批,要求他们准备错题集。同时生活上给予帮助,学*上培养乐观的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要时时关心他们。

  四、复*思路

  第一阶段,即完成各知识点专题的教学和第一轮复*(“一模”之前),巩固其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练*;后阶段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二阶段,即第二轮复*(二模之前),主要是小专题+单元整合工作,并每周进行模拟练*。第三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3

  第一轮复*结束后的学情 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 从*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工作,第二轮复*计划如下:

  一、复*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效率是高中历史复*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让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策略,使复*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4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某某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某某省新课改后的第某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辅导。晚自*读历史是历史学*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1)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菁华6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

  20xx年5月 三轮复*。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xx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xx省新课改后的第-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

  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

  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辅导。

  晚自*读历史是历史学*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着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教师的“备、教、批、辅、考”五个环节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工作创新,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促进自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任务

  1、认真学*“新课程理念”,了解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网上资源查阅相关教学活动信息,观看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理论讲座录像,学*《有效教师》、《有效研修》和我所教的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写好自学笔记,并有一定的质量,全学期8次。在本学期末上交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或教学反思。

  2、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的需要,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本学期按学校要求听课20节以上,内容真实,并有一定质量的评语。积极参加本学期两周一次的计算机远程培训,并写好记录,做好自学笔记,按时完成。

  3、认真理解掌握“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

  4、认真做好学校“三、五”工程“基础型”队伍建设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做好“基础型”教师的初评工作。

  三、英语教学工作

  在本学期我担任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教学小学高年级英语,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本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学目的任务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已学过的歌谣。

  (二)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三)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5、根据“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每堂课结束后进行检测,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毕业班的英语教学要全面进行,在新课结束后做好详细的复*计划,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4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第二轮复*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古代史》选修、《**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工作。统一复*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

  5、最后阶段复*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5

  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

  1、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6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资料、复*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2)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

  又是一轮高三,回顾总结前几年高三教学的经历,其实教学工作就是高考备考工作。一轮轮的复*,一次次的测试,一次次的评讲,只为增长学生知识的厚度、强化学生能力的成长、成熟学生考试的心理,为了6月的厚积薄发。但是,本学期两线作战,既有高三高考的备考,又有高二年级学业水*考试的备考,考试时间相*,而要求大相径庭,所以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一、学生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高三(1)是纯艺术班、高三(2)班是我校文科本科普通班、高二(5)、(6)是理科班,不管高三还是高二,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卷答题不规范,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对于高三的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对于高二的学生,及时了解学业水*考试的要求,把握方向,掌握基本的学*历史的方法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成绩是关键。

  二、教学任务

  1、高三进行第一轮复*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2、高二完成历史必修三的教学任务,适应学业水*考试的要求。

  三、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定在周一上午。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进行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中的困难和学*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高考题,广东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20xx年的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加大备课组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加大对临界生的学*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2

  暑假尚未过完,我们已经开始进入高三紧张的复*工作中来了。已带过几轮高三,深知高三复*计划在高三复*推进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新学期一轮复*的各项安排,现制定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1、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高三1班为文科实验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惯也比普通班学生要好,但学生的学科思维*惯较弱,知识框架体系尚未建立,且解题思路仍相对混乱,整体得分能力尚有待提高。高三2班为文科普通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惯较差,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都有些差强人意,学科思维及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就更差了,但该班学生相对1班而言更加活跃,参与课堂与老师同学互动的积极性更好。因此,如何根据两班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及知识基础情况合理安排复*进度和复*要求就成为了高三一轮复*能否做好的关键。

  二、目标要求

  1、对普通班而言,首先要注意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落实笔记”,在学生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基础上,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并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认知,培养学生学科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课堂上的限时训练,逐步转变学生的原有不良作业和解题*惯,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再次,在答题规范方面,还要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并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

  2、对实验班而言,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首先仍需注意“突出主体、强化主干”,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需大胆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进行课堂改革,努力发挥优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学科思维能力。 再次,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要适当补充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较新的研究视角,使学生了解并能初步运用最新的史学观点来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注意和学生一起加强对海南高考考试说明和海南高考试题的研究,让学生熟悉海南高考的走向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基础上精选精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能力。

  3、对教师自身而言,首先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特别是对于考试说明要花大气力来研究,究竟要掌握哪些,掌握到哪种程度,要把*几年的高考题目作为导向,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对于高考试卷更要花气力研究,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分析研究试题命制的意图,要考察的知识点、要掌握的能力。同时,要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再次,要注意精选相关试题,大胆舍弃一些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负担,由可达到重点突破的效果。 试题讲评时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单纯地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还有,要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多关注那些中档乃至暂时落后的学生,经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

  本届高三是新高考模式的第x年,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二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高考的要求,提高复*的实效,现根据苑中20xx-20xx学年度高三工作计划和教研室工作计划,并认真总结我校高三历史教学的丰富经验,从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市、区教研室会议精神,以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以高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苏苑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2、以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为手段,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教、学、考基本情况分析

  1、本届高三历史班共有5个,高三(9)、高三(10)、高三(11)班、高三(12)、高三(13)班,共228人。11班是苏星班,13班是重点班,史地合班,12班为地理班。

  2、五个班无论*均分还是B率均有差距,高三(11)(13)班基础好一些,高三(9)班(10)班差不多,但高三(12)班基础相对差一些。各班内部个体差距也较大,存在损耗人数。

  3、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部分学生学*态度、学**惯、学*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

  4、本届高三备课组成员:x老师(9)班、x老师(10、12)班、x老师(11)班(备课组长),xx老师(13)班。

  三、主要措施

  根据上学期高二教学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再进行两轮复*,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实行每单元一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1、通过***备课(每星期至少一次定时定地点的集体备课活动)、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分析各次考试的基本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高三历史教师分析新课改地区高考试卷,江苏省高考考试方案和考试大纲,了解江苏卷与全国卷及其他试卷的区别,关注各方对试卷的评价,从中探索江苏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模式。抓住向外学*的机会,收集高考信息并将高考信息进行反馈;深入各历史教师课堂,关注每个*行班级的历史教学。

  3、重视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层次。集中时间和精力,通过调研,确定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断提高历史教研活动的水*。

  4、加强和落实“培优”和“抓重点”。对于能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要求达“A”,而在本二线上下的同学重点辅导,促其达“B”。当然,能上本三的也要上“B”。总之,要提高“B”率。对于其中一部分学生作业单独面批,要求他们准备错题集。同时生活上给予帮助,学*上培养乐观的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要时时关心他们。

  四、复*思路

  第一阶段,即完成各知识点专题的教学和第一轮复*(“一模”之前),巩固其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练*;后阶段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二阶段,即第二轮复*(二模之前),主要是小专题+单元整合工作,并每周进行模拟练*。第三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4

  高三的下学期复*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全面复*《世界*现代史》上、下册内容,然后进行专题复*,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以备战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课7节,授课时间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小组集体的力量,力求有最优的教学方案。

  5、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历史、认知历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6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某某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某某省新课改后的第某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辅导。晚自*读历史是历史学*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

  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 时间: 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 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代现代史,世界*代现代史)

  专题复*及 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 时间: 5.1—5.3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8

  一、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

  1、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12月16日—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3月—4月 二轮复*。

  5月 三轮复*。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第一轮复*

  (1)时间安排:7月21日—2月。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具体要求

  第一轮复*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高考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是在新课学*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①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代美国、*代法国、*代日本、*代德国和*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2、第二轮复*

  (1)时间安排: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3)具体要求: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0

  一、教学时间安排

  1、2月份完成选修3、4的复*

  2、3--4月完成二轮复*

  3、5月初--中旬进行热点复*

  4、5月中旬--5月底:回归课文,落实课文基础,尤其是课文中的*题

  5、6月初,对做题方法的总结(课件已做好)

  二、复*框架

  1、选修3、4

  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以自学(这是高二学*的内容,学生比高一时要重视,因此,知识结构相对完整),重点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部分,配以自编练*。

  2、二轮复*

  共分13个专题,每个专题4节课。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改革、遗产等子目要求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第二节课,教师根据一轮复*中学生体现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第三节课,讲评配套练*。第四节课,讲评历史组集体汇编相关新题和经典题目,重点是选择题。

  3、热点复*

  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政,学以致用。

  4、回归课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点来自课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2

  第一轮复*结束后的学情 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 从*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工作,第二轮复*计划如下:

  一、复*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效率是高中历史复*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让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策略,使复*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3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第二轮复*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工作。统一复*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

  5、最后阶段复*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4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资料、复*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5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

  20xx年5月 三轮复*。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3)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通用20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

  第一轮复*结束后的学情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从*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工作,第二轮复*计划如下:

  一、复*指导思想

  1.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效率是高中历史复*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让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策略,使复*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2

  第一轮复*结束后的学情 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 从*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工作,第二轮复*计划如下:

  一、复*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效率是高中历史复*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让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策略,使复*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5

  高三的下学期复*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7

  第一轮复*结束后的学情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从*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工作,第二轮复*计划如下:

  一、复*指导思想

  1、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效率是高中历史复*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让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策略,使复*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8

  一、复*简要回顾

  (一)整体情况回顾

  始终遵循教研室一轮复*的指导意见及进度安排,并结合我校高考备考方案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本为根本依据,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以优化教学程序为手段,全面梳理主干知识,侧重于“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在复*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运用发散思维,正逆思维,求同存异思维加强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定期的进行检测、反思、总结,帮助学生不断的查漏补缺,进行自我归纳错题整理和提炼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有效避免知识的零散记忆。

  复*中,起点低一点(低中见高)、难度小一点(小中见大)、要求严一点(严中求实)、密度大一点(密中求质)。训练题做到了既要起点低、类型全、覆盖宽,还要有层次,按照“忆—导—测—评—补”的步骤,考练结合,注重滚动复*,以点带面打好基础,做到每一个知识点复*到位,无遗漏。按照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如期完成了一轮复*并在期末唐山统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复*可取之处

  1、准确定位复*思路。

  2、集体统一备课和个别交流相结合。

  3、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

  4、抓住一切实际,加强辅导推进工作

  (三)、复*存在的问题

  二、暴露问题

  (一)学生方面

  1、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欠缺:主干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试中不能准确再现,排除干扰项,不能准确表述主观题;另外知识贮备不足,对课本之外的知识了解太少,且不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排除;

  2、阅读材料、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就是审题出现偏差,部分题目部分学生没能依据材料分析,而是依据了所学或是脱离材料想得过多,导致做题偏差;还有的试题无法准确提取问题及材料的有效信息,从而转化成真正的解题能力。

  3、规范意识不足:审题、表述不规范。尤其是审题,时间、问题的限制词不明确,导致来源错误、要点不明,层次不清,表达不严;另外不能使用学科术语答题,无效文字太多。

  4、部分概念不清:史识、史论、古典主义不会;有些概念掌握不准,考试中想不到,不能灵活运用解题。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思路:

  从一卷答题效果反馈出我们的学生应对难度大、灵活性强、选项间辨识度小的题目的能力还不足。反映出我们*时对选择题难度的选取上还应该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完善以及对一些与课本主干知识相的课外内容补充不足。

  2、备课情况:

  因前段时间要保证完成教学进度对于每周应该进行的思捂总结环节基本上让学生课下完成,没有安排具体时间进行,而且检查力度、督促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学生这个环节因时间问题基本没进行。另外在试题组织上也存在问题,多角度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变换题型做的不够,致使学生灵活应变能力不足。

  3、课堂利用:

  通过本次考试反映的情况看,我们对课上时间的利用的深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对知识的拓展引伸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讲评课,学生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找出问题,分析思维过程、做题思路,教师主要发挥引领、点拨、总结的作用。

  4、辅导推进:

  反映的问题就是对推进生的辅导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就是班级中一些总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或是*时历史成绩不错的学生这次考试历史成绩较低,制约了总成绩。

  三、第二轮复*计划

  时间安排: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确定通史复*+套题训练专题为主,套题为辅的复*。

  复*是高考复*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通过专题训练和学科内综合套题训练(每次专题训练后,都要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讲评要注重错因分析,注重思路引导,注重方法传授,注重思维发散,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完成知识向能力的成功过渡。

  四、明确教师在第二轮复*中的角色

  复*不同于复*,因此教师在复*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教师在复*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效率。

  (1)老师带领学生研究解题:教师要科学准确的传授知识,用自己的教学技术教给学生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要讲思想、讲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讲题做到四个层次,即讲清——让学生听懂、会用;讲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讲活——追本溯源,在变化中发展;讲魂——抓住本质,道法自然。落实“三不”“三必”即:学生会的不讲,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疑难问题必讲,方法思路必讲,思维过程必讲。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决好“为什么是这个答案”的问题。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9

  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重视基础永恒不变;体现一定探究性;强调有效性。

  其中,探究性贯穿于全过程:每节课设计12个问题,该问题要创设情境;要体现重点难点、能够起到归纳整理、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要有头有尾(除开放性题目外,要有答案)

  备课上课:

  要联系学生生活与学*实际;环节:基础知识→问题探究→思想升华;慎重取舍知识点;稍微向深处挖掘;经常进行知识点联系;提醒学生上课记、写、看;每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微笑一次,珍惜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其中,历史人物评说,在精神道德方面(思想升华)考起来可能性较大(爱国主义、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进步观念、正确的国际意识)

  方式方法或者注意点:

  依据江苏课标说明和08考试大纲,凡是考纲中“认识”的知识尽量全部整理成问答题

  跳远题尽量做(跳高题已经不多);

  学生做过的经典问答题都要求整理在专门的历史主观题积累本上,并有计划的默写检查;进行滚动式默写,默写不过关必须有说法,默写必须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江苏各地5月试卷尽量让学生做,掌握答案,课间、三餐时间前后、午休前,夜寝前皆指导学生怎么背历史,有耐心,尽量少斥骂学生,多口头说教与鼓励,用多种方法刺激学生的历史学*激情,让学生喜欢老师。

  坚决贯彻市教研员思路:

  专题性要加强;进度不要快;第一轮一定要打好基础。按照历史学科规律教学(重点知识一定要补充全、强化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生一定要抄下来);

  苗子生

  目标锁定高三6班约15人、高三3班5到8人;多谈心,经常刺激其神经;作业特殊化。

  课程进度

  20xx年1月1日前完成第一轮复*;

  20xx年3月10日前(一模)完成第二轮复*;

  20xx年3月15日(一模)到5月15日进行20xx届广东、山东两省地级市试卷和江苏各地08届高三期末、一模、二模、三模试卷(约30套)练*;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0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全面复*《世界*现代史》上、下册内容,然后进行专题复*,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以备战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课7节,授课时间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小组集体的力量,力求有最优的教学方案。

  5、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历史、认知历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1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第二轮复*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工作。统一复*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

  5、最后阶段复*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2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某某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某某省新课改后的第某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3

  高三的下学期复*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4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

  20xx年5月 三轮复*。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5

  高三的下学期复*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6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

  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 时间: 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 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代现代史,世界*代现代史)

  专题复*及 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 时间: 5.1—5.30。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7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8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资料、复*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19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二、复*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可采取四步复*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资料、复*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

  (1)知识欠缺;

  (2)能力欠缺;

  (3)审题失误;

  (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20

  1.明确复*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等。

  (2)复*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

  20xx年5月 三轮复*。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4)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9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目标,复*策略和学生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和实践,课堂中仍*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还*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法.

  第一轮复*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题练*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在每一轮复*中都要有适当练*,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时学*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资料、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进取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现状分析:

  1、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异常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学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个别同学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学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学好,通史掌握很不梦想,异常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5、学生联系、归纳本事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本事有待加强。(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

  三、教学安排:

  全学年总体安排三轮复*。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侧重专题模块。(从20xx年7月——20xx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侧重通史。(20xx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本事突破。第二轮复*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仅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20xx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本事,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本事)”的八字方针。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终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四、措施:

  1、强化训练。坚持天天练(每一天1——2题)、周练(30个选择,四个大题)。有做必看,有看必评。多进行面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规范化问题、审题不细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2、多与学生沟通,增加感情投资,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3、多多向兄弟学校学*,取长补短。学*兄弟学校好的复*方法,落实措施等。

  4、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分头研究,成果共享。注意扩大课程资源,提高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5、多钻研业务,多关注史学动态,多研究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的变化。

  6、加强对应试技巧的研究与落实,向规范化审题、答题要分数。

  学情分析

  一轮复*已完成,从区统考成绩看还可以,*均分区第一。但是高分没有突破,个别学生分数还偏低,尤其是应届生成绩还须下大功夫。整体看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好,记忆处于模糊状态,对史实的掌握基本上是似是而非的状况。女同学的理解能力较差,学*方法僵化,效率不高。男生用功程度还需加强。

  工作思路

  1、按照考试说明,回归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复*。

  2、把做过的*题认真复*巩固一遍,把题做精,切忌复*过的知识、做过的.*题和没做一样,只要是做过的就必须掌握。

  3、加强检查监督,对每一名学生的复*情况都要及时检查,必须人人过关,和老师保持进度一致,争取到高考强熟练掌握教材,做过的*题不留下遗憾。

  4、加强检测,可以分项检测,比如在规定的的时间内单测客观题或单测主观题,一定强化答题时间,以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

  5、保证每周一次的文科综合检测。

  6、二轮专题复*尽量多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整理消化,老师起点拨作用。

  7、加强个别辅导,比如王仕鑫,张帅,巍巍等,帮助他们理解消化,节省学*时间。

  8、保证每一套题保质保量,精选,不做重复的题。

  9、高考前利用一周时间,把主干知识要集中点拨一遍,使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准确的知识点。

  10、加强学法指导,注意心理疏导,让学生充满自信,考出最好水*。

  11、加强三科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共赢。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特别是宁夏、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新学期伊始,高三教学工作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氛围,20xx年高考已经渐渐临*。为了把接下来的复*工作做好,特制订详细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二班的教学工作,除去在外学*的美术生外,班级有学生有29人(其中有3人是体育生)。二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想比较活跃,但是此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态度比较浮躁,不太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二轮专题复*和三轮综合复*。由于二轮复*没有教材和参考资料,所以只能有教师自己制定。专题主要遵循*通史和*史两大体系,使原来有些杂乱的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但专题设计不宜过多,用时大概一个半月。剩下的时间主要进行必修和选修的综合复*,*题的设置完全按照宁夏高考试题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学期主要想采用学案教学,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达到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剩余三个月的努力学*,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报,不能不劳而获。

  四、工作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高三教学进度计划”。没有详细的计划,教学就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各个环节要抓好。

  (1)备课。在备课方面要尽可能做到“精心准备,面面俱到”。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材重点和慢点。

  其次,研究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制定合理复*规划。

  再次,研*大量高考资料,精心设计学案。

  最后,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如果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将很难达到。

  (2)上课。

  首先,加强课堂管理。虽然我们上课采用学案教学,倡导小组合作学*,但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2、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通过课前和课上学案,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念和角色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总结。

  4、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辅导

  本学期在课后辅导上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三学*的后期,学生普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

  3、其他方面

  (1)要多向其他教师和教研组学*,多听课,学*先进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

  (2)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暑假尚未过完,我们已经开始进入高三紧张的复*工作中来了。已带过几轮高三,深知高三复*计划在高三复*推进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新学期一轮复*的各项安排,现制定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1、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高三1班为文科实验班,学生基础相比较较扎实,学**惯也比普通班学生要好,但学生的学科思维*惯较弱,知识框架体系尚未建立,且解题思路仍相对混乱,整体得分本事尚有待提高。高三2班为文科普通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惯较差,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完成情景都有些差强人意,学科思维及知识的理解运用本事就更差了,但该班学生相对1班而言更加活跃,参与课堂与教师同学互动的进取性更好。所以,如何根据两班学生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及知识基础情景合理安排复*进度和复*要求就成为了高三一轮复*能否做好的关键。

  二、目标要求

  1、对普通班而言,首先要注意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落实笔记”,在学生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基础上,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构成学科资料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并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认知,培养学生学科的思维本事。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课堂上的限时训练,逐步转变学生的原有不良作业和解题*惯,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再次,在答题规范方面,还要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资料,巩固课文,并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

  2、对实验班而言,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首先仍需注意“突出主体、强化主干”,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需大胆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进行课堂改革,努力发挥优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学科思维本事。再次,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本事的同时,也要适当补充礼貌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较新的研究视角,使学生了解并能初步运用最新的史学观点来解决问题。最终,还要注意和学生一齐加强对海南高考考试说明和海南高考试题的研究,让学生熟悉海南高考的走向和对学生的本事要求,在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基础上精选精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本事。

  3、对教师自身而言,首先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异常是对于考试说明要花大气力来研究,究竟要掌握哪些,掌握到哪种程度,要把*几年的`高考题目作为导向,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对于高考试卷更要花气力研究,要运用团体的力量和智慧,分析研究试题命制的意图,要考察的知识点、要掌握的本事。同时,要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忙学生整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再次,要注意精选相关试题,大胆舍弃一些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负担,由可到达重点突破的效果。试题讲评时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单纯地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还有,要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多关注那些中档乃至暂时落后的学生,经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现状分析:

  1、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特别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学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个别同学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学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学好,通史掌握很不理想,特别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5、学生联系、归纳能力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

  三、教学安排:

  全学年总体安排三轮复*。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侧重专题模块。(从20xx年7月——20xx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侧重通史。(20xx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二轮复*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20xx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后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四、措施

  1、强化训练。坚持天天练(每天1——2题)、周练(30个选择,四个大题)。有做必看,有看必评。多进行面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规范化问题、审题不细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2、多与学生沟通,增加感情投资,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3、多多向兄弟学校学*,取长补短。学*兄弟学校好的复*方法,落实措施等。

  4、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分头研究,成果共享。注意扩大课程资源,提高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5、多钻研业务,多关注史学动态,多研究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的变化。

  6、加强对应试技巧的研究与落实,向规范化审题、答题要分数。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均为5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工作。统一复*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教学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研读考纲,“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适当加强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过程中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5)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菁选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

  1、高三*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

  2、历史大专题复*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一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

  第二章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3

  第三章

  蒸汽时代的世界

  4

  第四章

  电气时代的世界

  5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

  6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7

  同上

  8

  专题复*

  资本主义经济史

  9

  专题复*

  资本主义政治史、外交史

  10

  专题复*

  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运动**史

  11

  巩固练*

  专题练*

  12

  考前复*

  练*及讲解

  13

  同上

  14

  同上

  一、教学任务

  根据上学期第一轮复*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再进行两轮复*,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实行每周一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二、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中的一大挑战。

  三、总体措施

  第二阶段,即完成各知识点专题的教学和第二轮复*(“二模”之前),巩固其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练*;后阶段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第三阶段,即第三轮复*(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四、教学要求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6)

——高三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菁选

高三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论,教学大纲和考纲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而且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争取本学年我校高三数学教学上新台阶。

  二、教学计划与要求

  新课已授完,高三将进入全面复*阶段,全年复*分两轮进行。

  第二轮(第二学期)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不能因为是复*阶段而“满堂灌”,惟恐学生吃不饱,欲速则不达。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几个矛盾:一是讲和练的统一;二是量和内容的整合;三是自我探究和他人帮助的协调。每天采用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限时小剂量的过关练*,帮助差生争取基本分,学生可以解决,鼓励他自己完成,克服机械模仿带来的负迁移,同时增强信心。注意用分层教学来落实全体性与差异性。不能一个水*,一个内容,一个进度对待所有学生,既要求保底,又要大胆放飞。能达到什么水*就练什么水*的试题,保持这个水*是首要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大胆向前冲。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多鼓励多指导学法。因为进入复*阶段,这些学生会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放弃念头,教师的关心与鼓励,是他们坚持下去的良药。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3+x”考试中数学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

  我们提出了“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各位数学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关注所教学生各科学*成绩,从学生利益出发,制定适合的辅导计划。如各科成绩较*均,数学有潜力,就要指导与鼓励他们冒尖,这主要从精选综合题加强训练入手;若除了数学,其他科目都好的,就要利用课余时间,适当补课,当然,鼓励与调动其自身的学*积极性也是很重要的。

  一、指导思想

  研究教材,了解新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团结合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充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理念

  (a)一般原则

  1、认真学*数学考试大纲和国家考试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把握,关注高考热点,特别关注高考信息。根据样卷把握第一轮和第二轮复*的整体难度。

  2、不要孤立地记忆和认识每一个知识点,而是把它放入相应的系统结构中,在比较和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的层次,注重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事情。精心选择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倚,不遗漏,不生疏,即不偏离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要选择做那些有孤独感和怪诞感的特点、内容和想法的题目。利用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资源,根据新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的难度,做到不按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的学*情况,不超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选择大量难的题目。

  (二)体现数学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增强综合解题能力

  1、加强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探究能力。

  2、注意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能力不脱离基础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未必能力强。在教学中,不断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从“贴*教材、贴*学生、贴*实际”的`角度出发,选取典型的数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联系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各种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3)合理安排发言、练*、评价和协助复*的时间

  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确简洁,不增加学生负担,避免“话题海战”。

  2、协调说、练、评、助的关系,追求数学复*的效果。

  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4)改变传统的复*模式,体现小组交流合作。

  1、淡化自身,加强备课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

  2、坚持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

  3、注意学*方法的指导和心理疏导。

  (1)及时向学生介绍学*方法和学*策略,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弥补学生的不足。

  (2)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加强对高危学生的个别辅导。A班边缘学生利用每次休息,B班边缘学生抓基础,提升能力,A班边缘学生注重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基础,调整学生的学**惯,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多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来说每节课让学生练*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课前备课,加强学*,多听讲座,探索首轮复*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的实施。

  (1)当天的内容要当天消化,加强必要的日常实践检查和监督。

  (2)坚持每周小题训练,每周综合训练一次。

  (3)每周练*和综合训练,认真把握试题的选择,认真把握高考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重思维的层次性(即解题的多样性),及时引入一些新题型,加强应用题的考察。研究每次考试的试题,努力提高考试效率。

  (1)关注高考研究,*三年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卷高考试题。

  综合实践中,不要降低考试难度,要注重重点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试。

  3在综合实践中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阅读和理解提出问题的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总结、整理、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可以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和解释。

  注重综合实践中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学生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全面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自主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三理科82班和88班的数学老师。为了全面迎接20xx年高考,取得好成绩,我制定了高三数学复*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究教材,了解新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团结合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充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理念

  一般原则

  1、认真学*数学考试大纲和国家考试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把握,关注高考热点,特别关注高考信息。根据样卷把握第一轮和第二轮复*的整体难度。

  2.不要孤立地记忆和认识每一个知识点,而是把它放入相应的系统结构中,在比较和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的层次,注重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事情。精心选择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倚,不遗漏,不生疏,即不偏离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要选择做那些有孤独感和怪诞感的特点、内容和想法的题目。利用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资源,根据新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的难度,做到不按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的学*情况,不超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选择大量难的题目。

  (二)体现数学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增强综合解题能力

  1.加强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探究能力。

  2.注意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能力不脱离基础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未必能力强。在教学中,不断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从教材、学生和现实的角度出发,选取典型的数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联系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各种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安排发言、练*、评价和协助复*的时间

  1、精心设计教学,要简明扼要,不增加学生负担,避免海战问题

  2.协调说、练、评、助的关系,追求数学复*的最佳效果

  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四)改变传统的复*模式,体现小组交流与合作

  1、淡化自身,加强备课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

  2.坚持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

  3.注重学*指导和心理咨询

  (1)及时向学生介绍

  绍学*方法和学*策略,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并弥补学生的不足。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A类边缘生采用各个击破,B类边缘生抓基础,促能力,A类边缘生注意个别指导;B类边缘生手把手的教,主要课堂重点关注,课后重点辅导。

  、教学重点

  1、数学思想方法

  2、教材的重点、高考的热点

  3、依据新大纲、夯实基础,突出内容,课程内容中的'向量、概率以及概率与统计、导数等的教学。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仍是重点。

  4、注意以单元块的纵向复*为主到综合性横向发展为主。

  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事物,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综合。

  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四、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惯,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先备课后上课,加强学*,多听课,探索第一轮复*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抓落实

  (1)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必要的练*检查督促。

  (2)坚持每周一次小题训练,每周一次综合训练。

  (3)周练与综合训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对每一次考试试题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①注意研究高考考试说明,*三年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卷的高考试题。

  ②在综合练*中,不缩小考试难度,既注意重点知识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③在综合练*中注意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说明.

  ④在综合练*中注意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⑤在综合练*中注意个性品质要求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4、加强应试心理的指导

  为学生减压,开启他们心灵之窗,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

  5、高考数学试卷上的题与我们*日练*的题目不一样,怎么办?复*时应注意什么?

  (1)力求作到三个避免

  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避免呆板的试题;避免繁琐的计算。

  (2)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没有见过的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和基本能力,自己去研究试题所提供的新素材,分析试题所创设的新情况,找出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重新组织若干已有的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尝试解决试题所确立的新问题。

  6、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真正理解,并且理解准、透.如概念复*要作到: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7、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

  第一轮复*,通常称为方法篇。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应做到:

  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②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

  ③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大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④适当选做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第二轮复*,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老师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发、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目的。同学们应做到:

  ①解题时,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

  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

  ③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有那些思想方法被复合在其中,对命题者想要考我什么,我应该会什么,做到心知肚明。

  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将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前,学*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这阶段要求学生直接、主动的研读《考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研究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可请老师专门为你拎一拎);锁定重中之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②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

  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题、试卷,回忆自己学*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工作。

  ④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

  一、指导思想

  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讲解和练*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

  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兴趣。

  2、抓好一轮专题复*,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完成高三第一轮复*。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20xx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复*计划

  在认真研究教材、教纲和考纲,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

  1、时间分配。半期考试前基本完成必修教材的主体复*,年底前基本完成选修教材的复*,一月作考前适应性练*。

  2、知识有所侧重。注意向重点章节倾斜,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

  3、注意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在99班做好培优工作,并在紧盯可上生做好辅差工作,并在培养学生学*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分层施教,要求不同,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4、整体复*与阶段复*计划相配套。整体复*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7、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5年高考试卷。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时,可以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要分析透彻,要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三)选好用好复*资料

  在高三复*中我们将以步步高为复*的主体资料,参照优化设计等较辅资料组织教学工作,充分用好资料的基础学案落实,完善考点突破和高考真题冲浪等知识,是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

  (四)选好模拟练*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选练*题时,决不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选用正规的资料和历届高考试题就完全足够了,两周做一份综合练*题为最适宜.在模拟练*中将使复*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

  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要加强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的强化.同时要建立错题库,把做过的试卷及练*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还是是审理不严造成的,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的重犯.。

  (五)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由于课堂复*容量的增大,要在重点问题多花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大撒手",每堂课都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解题活动和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现给学生要进行充分研究。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改进和修正教学方案。教师要多作题,多参考资料。把握高考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xx校长、xx主任的领导下,在xx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

  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复*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

  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优化练*提高练*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首先,练*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

  练*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1)第一轮复*是整个数学复*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

  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确实做到细且实。

  (2)第一轮复*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起点。

  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效果。

  (3)*三年高考试题提醒我们要善于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

  要把复*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复*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思维方法思考、数学基本方法解题。要明确复*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题的熟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是永恒的话题。

  (4)要强化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今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明显加大。

  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规范的解题训练,对解题过程和书写表达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惯,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这也是为了适应网上阅卷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处理信息与数据、和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水*。

  这学期,可以说大多数的学生的成绩基本定型,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有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因此本学期不能因为到了高三下学期就对自己和学生松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所有内容: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考试说明》,全面掌握教材知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全面复*。把握课本是关键,夯实基础是我们重要工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我们目标。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不同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结合上一年的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

  我今年教授两个班的数学:高三(20)班和高三(23)班,经过与同组的其他老师商讨后,打算第一轮20xx年2月初;第二轮从20xx年2月底至5月上旬结束;第三轮 从20xx年5月上旬至5月底结束。

  三、具体措施

  (一)同备课组老师之间加强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参照周边省份20xx年《考试说明》,明确复*教学要求。

  2、研究高中数学教材。处理好几种关系:课标、考纲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3、研究xx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趋势。特别是xx、xx、xx、xx等课改地区的试卷。

  4、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及时了解xx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方案。

  5、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本届高三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复*教学计划。

  (二)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三)提升能力,适度创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意命题”。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

  在复*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三复*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惯。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7)

——高三教师工作计划菁选

高三教师工作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做准备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教师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根据英语教学规律,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河南省新课程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巩固和落实基础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和读写能力为重点,反对低层次的重复操练,代之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突破词汇学*,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好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课标的高考要求。

  二、学情分析

  1、本届学生18个应届班,学生1100多人,学生英语科底子薄,水*参差不齐。

  2、新教材的词汇量大,内容多,相对而言高一、高二的教学课时与兄弟学校相比,不多。加之,教材推进得比较快(尤其是高二),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单词遗忘得很多。

  3、学生写作训练不够。高一、高二两年几乎没有写作训练,而写作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这却是我校学生的薄弱环节。

  三、复*计划

  第一阶段:第一轮复*(20xx年8月27日—20xx年2月下旬)

  这一阶段为1~8模块的复*。第一轮复*的宗旨:以本为本,夯实基础,适度提高能力。第一轮复*教学以抓“双基”为主,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把模块中的语言知识和语法项目进行比较、重组、总结,努力帮助学生输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掌握基本语法规则,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复*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选一轮复*资料,一单元一案,每单元4-5课时,每周一次拓展练*。注重阅读训练,2—3篇/日; 强化书面表达训练, 1篇/周 (25分钟左右);书面表达常用的词、短语、句子记录背诵。每天有一定量的词汇要求学生记忆,保证学生早、晚每次10分钟,重复记忆(要背诵的词、短语、句子列在*时的练*中)。

  计划至20xx年2月下旬结束第一轮复*。

  四、复*方法策略

  1、加强对高考的研究。结合新课标,以《河南省新课程考试说明》中的具体建议作为新授和复*的依据,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真研究新《考试说明》的变化,探索命题原则,试卷结构、内容和特点,多渠道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及训练材料,做到科学备考。

  2、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的智慧,牢固树立协作意识。按照教研组和学校年级组的安排,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精心排查、梳理知识点,对要点、重点、难点、考点及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大家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然后精选配套的练*题,以备课组长主讲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复*统一进度,统一练*,统一授课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查补。

  3、以学定教,提高复*效率。整个复*过程要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深入了解学情,分析学情,尤其要了解英语为弱科的边缘生,选择恰当的教法,进行学法指导,补弱促强,提高授课、训练、讲评的针对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大幅度提高复*效率。

  4、严格日清周结、月考制度,加强批阅、检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水*,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稳扎稳打,因此,每个周末我们拿出2节课的时间来测试本周所学的内容,并认真批阅学生的试卷。*时我们要做到试题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根据批阅所了解的情况,分析错因,找准试题的切入点,透彻讲解,制定补救措施,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5、突出语篇,强化书面表达训练。高考试题中,语篇考查所占比重极大,因此高三复*中要增强语篇意识。守住“阅读”,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在整个复*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筛选阅读材料,每周进行一次50分钟的完形与阅读限时训练,培养紧张思维。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把握好量与质的关系,应融入阅读策略与解题策略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表达是三高学生的薄弱环节,是容易失分,同时也是容易得分的项目。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学生高考的增长点。(这项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期我们重视得不够。)我们*时要进行适量的练*。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学生注意条理性,准确性与得体性,流畅性,简洁多样性,思想性,美观性。在*时的训练中应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对照《高中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命题更具开放性。我们要教会学生构思,指导学生写,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不容忽视的另一点,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在训练中,注意写作技巧的指导,*时的训练提高对词数和开放的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批改,自批,互批,老师批。

  6、精选*题,狠抓落实 。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广泛涉猎各种材料,严把*题质量关,力求选出内容新颖、质量较高的试题,让学生做“好题”、“精题”,使学生少做冤枉题,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7、关注学生,适时进行补差、辅导。学生的可塑性强,但稍不留心,也容易掉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经常进行分析、排查。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情况,把非智力因素转化成智力因素。热心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补差。我们知道,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以十分的热情,坚强的意志和认证的态度对待学*。

  展望20xx年高考,我们相信在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各位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生在 20xx年的高考中一定考出好成绩!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xx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xx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辅导。晚自*读历史是历史学*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本学期是“非常时期”,总目标是提高高考升学率,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复*工作,圆学生梦、家长梦、老师梦、校长梦。

  本备课组重点研究开放题,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紧扣考纲,立足双基,编织网络,夯实基础,总结规律,不断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学*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

  一、夯实解题基本功

  高考复*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并且在复*中要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惯。

  二、不依靠题海取胜,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数学教师采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升学考试,其结果是步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要控制总题量,不依靠题海取胜。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

  1、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题应成为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

  2、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

  3、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三、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四、注重良好*惯的培养

  (1)速度。

  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

  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

  五、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高考复*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

  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

  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

  六、把提高数学能力与培养数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是基本能力的高层次的反映,而这又需要从运算准确、表达清楚、推理严密等基本功的强化着手,通过严格训练学生从审题、解答到反思,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来实现。

  复*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研讨上,而不是灌输,重在通过复*提高学生的`悟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提高。

  七、坚持“面向中等生,重视中低档题”的基本方针

  重视基础,立足双基,着眼于能力的提高。随着高校招生并轨政策的实施,分数线下降,“踩线生”的界定也随之变化,在一般学校中,中等程度的学生都应该划归此列,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对总分高、而数学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

  八、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随能力。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智力及学*兴趣、学*态度等状况的分析)

  通过高中两年的体育教学训练,学生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能够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兴趣选一至两个项目进行锻炼,而且掌握了所选项目的基本技术,有部分同学已达到较高的水*。

  二、本学年教学目标

  (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分项填写)

  知识目标:学会一两种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了解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应用简单的方法测试自己的体能,按兴趣新选一个或按上学期的'项目进行训练。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情感目标: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自信,感受交往、合作与竞争,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三、主要教学措施

  (可就优化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改革试验,调动学生积极性,抓好形成质量诸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培优和辅导后进生等方面,结合实际,订出具体措施)

  1、激励学生主动学*,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

  2、多形势,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3、分层次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上得到提高

  4、设置一定的难度和困难情境,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优良品质。

  5、场地器材巧妙设计,自编自制体育器械。

  6、对于年级体育报考的学生,按照高考大纲要求,根据其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 的训练计划,辅导其训练为高考作好准备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本学期理科班周课时为6节,主要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向高考辐射。

  2、教材分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对于大家已经熟悉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将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为主。以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如电池、电冶金和金属腐蚀等,是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领域。作为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每个实例,都是那样的有趣和富有启发性。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惯和一定的学*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三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工作目标

  1、要求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学*高考考试说明,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以及为高三培养化学尖子作好培优工作。

  2、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具体工作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培养特长生学*、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不掉队。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老师进行交流,解决有关问题。与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的兴趣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学会学*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总之,只有我们坚定信心,师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学期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高三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为高三化学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考纲》,仔细分析x、xx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全国各地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

  考试大纲指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通过第一轮复*,帮助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化学知识,并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惯和能力。

  2.根据级组的工作目标“确保尖子生,提升重点生,推动本科生”。我们化学科的对应的目标是确保化学类总分尖子生的化学科不拖后腿,化学单科尖子在全市要有优势。

  三、教学计划

  (一)第一轮复*的策略

  1.齐心协力,同心备考。

  备课组全体教师目标一致,分工明确,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齐心协力,同心备考,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高考备考化学专题复*课堂教学八点要求”和学校的“集、解、选、编、练、考、改、评”八字方针。每周五第4、5节为固定的备课组会时间。

  2.把握高考方向,高效备考。

  认真研读《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考纲》,结合《教学大纲》的考点要求,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以求实效。在总复*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考纲》,对照*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

  3.精心准备复*资料。

  第一轮复*以《优化设计》为主,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备课组的教师分工负责,自编巩固练*、单元过关训练、月考试题和模拟测试试题,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能力设置有梯度的*题加以强化训练。*题的内容要和所复*的内容匹配,难度要和学生的实际水*相吻合。

  4.把握复*课的功能,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轮复*要坚持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考纲》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将教材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不同而割裂的系统知识在总复*中重新整合,找到各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知识网络体系。以落实基础知识的'掌握为目的,指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材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教材中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及重点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并形成基本的学科能力,向高考的以能力立意靠拢。并通过随堂小练*和大练*对所复*的知识内容进行及时检查。

  5.切实解决复*中的主要问题。

  现在复*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清楚。但是前面听,后面忘;容易听,容易忘。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提前将老师要讲的课题内容完成,将自己认为有问题的部分做好记录,以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定期收学生的《优化设计》进行检查,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找到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搞清那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想办法进行改善。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试题讲评后必须将做错的试题集中在“错题集锦”中,教师也要做好错题记录,在以后的练*中进行重复呈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

  6.做好作业的布置。

  布置作业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科学,书面作业应及时批改,并做好登记工作。

  7.做好尖子生的辅导工作。

  根据级组的高考目标,确保化学类总分尖子生的化学科不拖后腿,化学单科尖子在全市要有优势。全体备课组成员全员参与,每个教师负责几个尖子生。每周多发一份能力题给他们,做到面批面改。*时多找他们谈心,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和鼓励。

  8.互听互学,扬长避短。

  为提高复*质量,备课组老师之间要经常相互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学*,取他人之长,补自之短,提高教学水*和复*质量。

  一、 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搞好第一轮复*,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时复*,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计划菁选(扩展8)

——高三历史教师的新学期工作计划合集5篇

  在我们的漫长经历中,许多时候出现差错并非是由于我们笨,而是我们缺乏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当下的形势就已经足够,然而这不过是一种片面现象。想要有更为完善的观念和思维,必须贴*历史的细节,我教历史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找到加分的途径。其实最初的愿望是为他们找到完整的人生观念,使他们能够透彻的看清生活,从而不做被趋势裹挟的盲目弱者。那么今后我教他们的机会日渐减少,我就得更用心将历史的精髓灌输给他们,以下就是我的工作计划。

  1、学生情况

  之前的教学不失为一个比较成功的磨合过程,我们能够认识到彼此最为在乎的敏感点,只有互相尊重我们才能保持友好。然而学生在课上都是在敷衍,没有做出有效的倾听,他们只听他们喜欢的,或者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滑稽言论。很少因为观点的.精妙发出赞叹,反而却由于古人的愚蠢而捧腹大笑,另外在基础学*上比较松垮。

  2、授课方向

  将用无数谦卑用心血沉淀成的历史的结晶嵌进学生的心坎,虽然非一日能毕其功,但考虑到他们已经处在高三,那么这个进程不能在往后拖了。那么我必须得加紧进度,用精锐的授课思维搭配丰富扼要的语言,为他们做高效的内涵灌输,使他们的历史根基在短期内成长起来。

  3、具体工作

  要把之前比较繁冗的授课言辞给充分压缩,将累赘的部分完全砍掉,以精炼准确富有冲击性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意识。再就是在备课上要做到呕心沥血,要做到全面分析挑选重点,简要概括细化讲解。要让从前令学生费解的历史概念,变成一种朗朗上口便于理解的白话形态。

  第一轮复*结束后的学情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从*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工作,第二轮复*计划如下:

  一、复*指导思想

  1、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效率是高中历史复*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让学生在历史学*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策略,使复*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全面复*《世界*现代史》上、下册内容,然后进行专题复*,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以备战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课7节,授课时间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小组集体的力量,力求有最优的教学方案。

  5、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历史、认知历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xx省新课改后的第x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方法

  1、时间安排:

  2、复*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