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首页 / 文库 / | 2023-03-07 00:00:0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来为今后的学*制定一份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班级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和学*态度、*惯等)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成学*的目标。他们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大部分学生上进心、进取性增强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有一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新学年里,在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的同时,应该加强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利于提高学*成绩。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对较复杂的*题有畏难情绪,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他们尝试体验思维的价值、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确定位置”。对*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统计”。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

  “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学*方法: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奋斗目标:

  1、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2、与同轨年级保持成绩*衡,争取在同轨年级中占前列。

  六、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目次周次单元或章节内容教时本单元重点、难点

  一、1~3方程11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

  二、4确定位置4

  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

  难点:用数对表示位置

  三、4~6公倍数和公因数9

  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6~9认识分数15

  难点:实现问题模型转化

  重点:掌握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五、9找规律3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体会有序思考

  六、10~12分数的基本性质13

  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归纳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七、12统计2

  重点:培养统计意识能力

  八、13~14分数加法和减法7

  难点:体会统计的应用

  重点: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九、14~15解决问题的策略5

  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重、难点: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十、16~18圆15

  重点:掌握圆的特征

  难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圆的特征

  十一、19~20整理与复*5

  重、难点:灵活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与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与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与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与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八、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62人,男生28人,女生34 人。

  1、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态度不端正,学*目的不明确,*时学*比较懒惰,加上学*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惯。

  2、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刻苦认真,且有一引起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个别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 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2.“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短除法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短除法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短除法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5.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大纲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题。

  2、上课:多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七、活动安排

  1、采以优带差的一帮一活动。

  2、考试:本期计划四到五次小考,两次大考。

  3、考查:每章后的单元测试为考查内容,课前提问为考查内容同时准备2---3次实行考查活动。

  4、复*:每章节组织一次全面复*,期中和期末两次综合复*。

  八、辅优补潜

  1、 优生名单:

  周可为吴魏 周利达周赛群李巧张 往谢庆王书庭

  2、 潜能生名单:

  谢慧喻礼兵王欢李晓红商芙蓉

  3、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九、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 8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课时左右

  2.求*均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机动1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三)约数和倍数 17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 2课时左右

  (六)总复* 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复*内容及要点:

  1、因数和倍数:

  复*时,要抓住数的整除特征以及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一些重要的概念,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这些内容是以后学*分数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好。

  2、分数和意义和性质

  复*分数和意义和性质,要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一个量,当一个量不能用整数个计量单位来表示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在复*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弄清分数与整数、小数的联系,以及分数单位、约分和通分等重要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学*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注意使学生弄清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另外,还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在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怎样算比较简便,真正提高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计算是复*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训练学生良好的计算*惯是势在必行的。

  4、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容积时,除了要掌握好它们的外在特征之外,还要根据已有的空间观念,分清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然后再做*题。在复*中,要适当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很重要。

  5、统计

  在复*中一是注意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进一步扩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6、图形的变换

  通过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固定度数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旋转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内容,应进一步加强学生旋转方面的讲解与动手探索,争取让学生都掌握有关旋转的内容。

  二、具体安排

  6.2——***复*《因数和倍数》

  6.5——6.9复*长方体和正方体

  6.10——6.12复*《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13——6.17复*《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

  6.18——6.25做综合性练*,可以根据本册内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的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练*题目,全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所有题目,争取让学生把书上的题目全部都会做,同时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和做题*惯。

  以上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使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0名,从上学期学生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不够努力,缺乏学*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方法不够好,学*成绩不理想。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的学*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能够独立的学会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有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同学科其他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6、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7、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8、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9、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题。

  10、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教材情况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

  二、班级情况分析

  1班:

  2班:

  3班:五(3)班现共有57位学生,本学期插入了1位男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三个学期,本学期是第四学期,在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在第一学期有些进步,但相差微乎其微,并与兄弟班级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4班:五(4)班本学期共有54位学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三个学期,本学期是第四学期,在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有些进步,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惯不好,未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5班:

  三、教学总目标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多利用多媒体**台,创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的教学情境。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3)要求学生能预*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4)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

  (5)加强课堂练*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掌握情况。

  (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7)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9)加强自身学*,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35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重点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所以,学*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认识和计算中去。”(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20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意体现*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

  ①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②“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注重提供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尽量联系实际,内容的呈现和展开。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

  整数,会入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入学生空间看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入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看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8人,后进生约占20%,中等水*学生约占60%,

  学*较好者占20%。中等生占大多数,本学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柱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的统计图绘制方法。

  三、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圆7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百分数15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比例12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圆柱、圆锥10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简单统计1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总复*23课时左右

  四、改进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被动接受知识的*惯。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CIA课件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注重在教学中利用简单的自制教具加深学生的理解。

  3、重知识的连惯性和联系性,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注重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五、教学业务学*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

  第一周:学*新教学大纲,领会其精神实质。

  第三周:研究教研课题“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有关事宜。

  第五周:进一步学*制作简单的课件。

  第八周:研究新授课、练*课、复*课的类型及结构。

  第十周:进行阶段性教学经验总结,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第十二周:总结期中考试出现的问题。

  第十五周:研究有关期末考试总复*的有关事宜。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学*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采取”、”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是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这部分内容不但出现了单式的折线统计图,还出现了复式的折线统计图,并且把学*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6、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8、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9、在学*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一、二班,共有学生7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二班唐坤照基础特差,胡雪宁心思不在学*上,一班滕继浩学*不认真)加上学*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小部分思维不够敏捷、接受能力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好*惯;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通过创设愉快的情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热情,并逐步引导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有: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确定位置、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复式折线统计图。还有就是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上述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4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板块。例题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试一试”安排在各道例题之后,在简单的情境中再现或应用例题中的知识,起消化知识的作用。“整理与练*”在回忆中突出基础知识,在整理中建立认知结构,在练*中灵活应用知识,在探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学*过程与收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6、知道“行”与“列”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能借助数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以及简单的图形变化过程。

  7、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数学思考方面:

  1、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和公因数中,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合乎逻辑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时,,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数对和圆时,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3、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5、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

  (2)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惯的培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基本情况:

  本班共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本班学风较杂实,纪律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书面作业,成绩较好。不足之处是个人表现能力不够强,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解决问题缺乏创意,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够关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将严谨治学,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工作目标及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具体措施:

  1、关注教改动态,不断探索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的。

  2、精心备课、上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的数学问题。

  4、改革学*评价机制,过程与结果并重,全面考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5、加强师生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6、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组织好学生活动。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他们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逐步达到有机融合、同步,老师、家长、学生统一思想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8、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和业务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五年级三班和四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共有学生103人。从去年的学*成绩看,四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三班的学生在*惯的养成上不太理想。针对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好*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包括:圆、圆柱、圆锥。数与代数包括: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统计与概率包括:我们长大了—统计。还包括

  小学五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似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百分数:从生活中引出,便于学生理解,从意义和写法到百分数和分、小数互化等。

  3、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统计:让学生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

  6、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互帮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我负责的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态度和*惯,把学**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数字*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这个班是仅次于实验班的班级,每次的班级整体成绩都是如此,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就是数学两个班相差,这肯定是有我的原因,虽然说我们学校五年级有四个班,我能稳居第二的位置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谁都有一颗好胜的心,我也想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这个班的学*能力并不差,就是自觉性太差了,就好像是你必须站在他们身后督促他们学*,他们才会认真学*一样。我把90到100分的划分为“优等”,然后70到90的学生划分为“良好”,60到70分划分为“危险”,0到60分一律作为差生对待。这样算下来比例就是2:5:2:1。这么一划分,我对班上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二、制定改善计划

  首先我要从源头发出,我要激发出他们自主学*的心,我非常的明白,一个学生是自己想学*,还是老师逼着学*,这二者的学*效率相比起来差距太大了。我清楚大家都想当班长,因为班长被我赋予的权利还是很可观的,所以我也是以此为“诱饵”,只要一周当中举手回答问题正确最多的那个人就可以当班长,相信这样子,一定可以改观他们的学*状态。

  可以从成绩比例看的出来,导致这次*均分没有达到85分还是因为那些打几分十几分的几个学生,完全就把整体*均分拉下去了,为此我将在这个歌学*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课后辅导,我不求他们打高分,但是起码我要让他们及格。还有那些处于“危险”及格分数线的学生,我想让那些优等生以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给他们分组,一对一的进行辅导,以此来勉励他们,我相信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重心

  我以往在上课的时候,一向都是非常的看重学生对最后几道大题的得分率,因为一般那都是分数的一道题,但是难度可想而知。我现在想了想,这题都这么难了,我这不就是在给成绩好的优等生上课?那些差生不可能听得懂,这个学期我要适量的讲解难题,多把重心关注基础上,这才是最班级成绩的提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3)班共有学生43人,五(4)班共有学生41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4)、注意学生动手操作,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展示实践结果。(尝试教学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其他学科相结合,突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几个“训练”

  (5)、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加强变式题的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及进度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5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整体学**惯比较好,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歌巢问题”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歌巢问题”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xx人,通过上学期的学*状况和成绩来看,这些学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其余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差,基本概念掌握不清,还由于贪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再加上本册的内容多,任务重,这些不利因素都给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我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各位老师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1、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直观插图,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讨新知识。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从认识*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与发展打下基础。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一是注意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

  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教学时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时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展示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图形的变换,5课时。

  第二周:因数与倍数,2、3的倍数特征,4课时。

  第三周:5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4课时。

  第四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5课时。

  第五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5课时。

  第六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粉刷围墙,5课时。

  第七周:分数的意义,5课时。

  第八周: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5课时。

  第九周:约分,5课时。

  第十周:通分,5课时。

  第十一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5课时。

  第十二周:分数的加减法,5课时。

  第十三周:分数的加减法,5课时。

  第十四周:统计、打电话,5课时。

  第十五周:数学广角、总复*,5课时。

  第十六周:总复*,5课时。

  第十七周:总复*,5课时。

  六、教学评价。

  方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奠定必要的基础。

  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 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对五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这个班是仅次于实验班的班级,每次的班级整体成绩都是如此,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就是数学两个班相差,这肯定是有我的原因,虽然说我们学校五年级有四个班,我能稳居第二的位置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谁都有一颗好胜的心,我也想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这个班的学*能力并不差,就是自觉性太差了,就好像是你必须站在他们身后督促他们学*,他们才会认真学*一样。我把90到100分的划分为“优等”,然后70到90的学生划分为“良好”,60到70分划分为“危险”,0到60分一律作为差生对待。这样算下来比例就是2:5:2:1。这么一划分,我对班上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二、制定改善计划

  首先我要从源头发出,我要激发出他们自主学*的心,我非常的明白,一个学生是自己想学*,还是老师逼着学*,这二者的学*效率相比起来差距太大了。我清楚大家都想当班长,因为班长被我赋予的权利还是很可观的,所以我也是以此为“诱饵”,只要一周当中举手回答问题正确最多的那个人就可以当班长,相信这样子,一定可以改观他们的学*状态。

  可以从成绩比例看的出来,导致这次*均分没有达到85分还是因为那些打几分十几分的几个学生,完全就把整体*均分拉下去了,为此我将在这个歌学*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课后辅导,我不求他们打高分,但是起码我要让他们及格。还有那些处于“危险”及格分数线的学生,我想让那些优等生以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给他们分组,一对一的进行辅导,以此来勉励他们,我相信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重心

  我以往在上课的时候,一向都是非常的看重学生对最后几道大题的得分率,因为一般那都是分数的一道题,但是难度可想而知。我现在想了想,这题都这么难了,我这不就是在给成绩好的优等生上课?那些差生不可能听得懂,这个学期我要适量的讲解难题,多把重心关注基础上,这才是最班级成绩的提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31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

  恒心、有毅力,在学*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主要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

  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

  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记录15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

  整数,会入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入学生空间看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入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看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62人,男生28人,女生34 人。

  1、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态度不端正,学*目的不明确,*时学*比较懒惰,加上学*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惯。

  2、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刻苦认真,且有一引起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个别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 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2.“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短除法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短除法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短除法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5.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大纲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题。

  2、上课:多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七、活动安排

  1、采以优带差的一帮一活动。

  2、考试:本期计划四到五次小考,两次大考。

  3、考查:每章后的单元测试为考查内容,课前提问为考查内容同时准备2---3次实行考查活动。

  4、复*:每章节组织一次全面复*,期中和期末两次综合复*。

  八、辅优补潜

  1、 优生名单:

  周可为吴魏 周利达周赛群李巧张 往谢庆王书庭

  2、 潜能生名单:

  谢慧喻礼兵王欢李晓红商芙蓉

  3、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九、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 8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课时左右

  2.求*均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机动1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三)约数和倍数 17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 2课时左右

  (六)总复* 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五年级三班和四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共有学生103人。从去年的学*成绩看,四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三班的学生在*惯的养成上不太理想。针对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好*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包括:圆、圆柱、圆锥。数与代数包括: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统计与概率包括:我们长大了—统计。还包括

  小学五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似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百分数:从生活中引出,便于学生理解,从意义和写法到百分数和分、小数互化等。

  3、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统计:让学生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

  6、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互帮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教材情况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

  二、班级情况分析

  1班:

  2班:

  3班:五(3)班现共有57位学生,本学期插入了1位男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三个学期,本学期是第四学期,在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在第一学期有些进步,但相差微乎其微,并与兄弟班级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4班:五(4)班本学期共有54位学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三个学期,本学期是第四学期,在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下,我班数学有些进步,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惯不好,未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5班:

  三、教学总目标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多利用多媒体**台,创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的教学情境。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3)要求学生能预*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4)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

  (5)加强课堂练*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掌握情况。

  (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7)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9)加强自身学*,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35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40人。小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6、教学重、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7、本册本学期教学总课时60课时。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奋斗目标:

  ①继续努力提高学生口算努力;

  ②预定完成学科教学目标:争取在本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各项指标比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有所提高,总分提高300分,*均分提高8分;及格人数增加10人,及格率提高10%;优秀人数增加3人;优秀率提高5%;差生人数争取为0,差生率为0;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奋斗目标,以县研训中心工作要求、本校教学工作要求、教导处工作要求为工作方向,以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

  (二)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四)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五、课时安排及进度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与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与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与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与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八、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0名,从上学期学生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不够努力,缺乏学*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方法不够好,学*成绩不理想。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的学*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能够独立的学会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有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同学科其他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6、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7、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8、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9、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题。

  10、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60人,大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较扎实,对数学的学*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对知识的灵和应用有待提高,还需进一步端正学*态度。少数学生的学*自觉性较差,作业不能及时更正,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新学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本册教材的特点: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认识分数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研专题: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主抓常规教学,巩固学生学**惯。分好小组,今后的学*和教学及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意识和自主自助学*能力。

  5.认真写好课后反思。

  七、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

  整理和复*……………………………………………课时探索图形(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9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5.约分…………………………………………………4课时

  6.通分…………………………………………………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打电话(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复*内容及要点:

  1、因数和倍数:

  复*时,要抓住数的整除特征以及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一些重要的概念,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这些内容是以后学*分数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好。

  2、分数和意义和性质

  复*分数和意义和性质,要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一个量,当一个量不能用整数个计量单位来表示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在复*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弄清分数与整数、小数的联系,以及分数单位、约分和通分等重要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学*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注意使学生弄清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另外,还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在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怎样算比较简便,真正提高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计算是复*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训练学生良好的计算*惯是势在必行的。

  4、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容积时,除了要掌握好它们的外在特征之外,还要根据已有的空间观念,分清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然后再做*题。在复*中,要适当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很重要。

  5、统计

  在复*中一是注意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进一步扩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6、图形的变换

  通过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固定度数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旋转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内容,应进一步加强学生旋转方面的讲解与动手探索,争取让学生都掌握有关旋转的内容。

  二、具体安排

  6.2——***复*《因数和倍数》

  6.5——6.9复*长方体和正方体

  6.10——6.12复*《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13——6.17复*《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

  6.18——6.25做综合性练*,可以根据本册内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的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练*题目,全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所有题目,争取让学生把书上的题目全部都会做,同时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和做题*惯。

  以上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使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学*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一、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入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入学生空间看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入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4、结合详细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看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措施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入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所以,学*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熟悉和计算中去"(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20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

  ①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②"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看和联系实际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好像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渗入渗出,注重提供直看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尽量联系实际,内容的呈现、展开注重贴*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了拓展性和知识性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教材在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安排较多的拓展性知识作为阅读资料提供应学生例如,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81页)等,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激发继续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学*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改入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里,引进分数概念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比较少,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例如,"分数的产生"提供古人测量与孩子分物的两幅直观图,帮助学生感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促入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则通过直观插图,从两个方面说明1/4的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1/4),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或精简其一,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结合在一起教学其二,将以往"约数与倍数"的部分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即: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同样,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这样的调整,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不再采用唯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改入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还介绍了把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本套教材特别注重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渗透手探讨新知识例如,无论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渗透,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入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图形的变换"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基础上的入一步扩展和提高在以前的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熟悉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或垂直方向*移后的图形本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入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看念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加强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例如,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让学生看察钟表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熟悉它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不仅设计了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的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判断某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图案的特征,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入行"折叠"和"剪开",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则是学生系统熟悉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熟悉*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入一步学*与发展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教材中,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套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每种图形的特征,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方木块拼摆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看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材编排还加强了联系实际例如,从现实生活素材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介绍了容积概念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如第32页第6、7题);等等这些新的变化使以往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的这一单元,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关于统计的教学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众数,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找出数据的众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其二,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看念

  在教材的详细编排上,一是注重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例如,众数的含义是通过与*均数、中位数的对比得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二是注重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本册教材所选素材涉及到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看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粉刷围墙"和"打电话"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看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入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数学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看,这同样是学生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熟悉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本套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图形的变换"单元,呈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涵了优化的思想方法,这些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体现的是数学方法"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M、克莱因)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形成稳定的探索数学的爱好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14个"你知道吗?"6个"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入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看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入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概念,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1~20各数的因数个数有什么规律的活动,从而为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法"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出,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教材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五、课时安排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乐于学*,主动学*。课堂上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状态,激发全体学生有效学*。让孩子体验到数学学*的过程、探究创造的快乐,培养兴趣,锻炼能力,促进发展。结合《课标》的要求,并根据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学*内容:分数加减法、长方体、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确定位置、用方程解决问题、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总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3、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会用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0xx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xx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4、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基本情况:

  本班共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本班学风较杂实,纪律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书面作业,成绩较好。不足之处是个人表现能力不够强,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解决问题缺乏创意,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够关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将严谨治学,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工作目标及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具体措施:

  1、关注教改动态,不断探索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的。

  2、精心备课、上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的数学问题。

  4、改革学*评价机制,过程与结果并重,全面考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5、加强师生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6、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组织好学生活动。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他们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逐步达到有机融合、同步,老师、家长、学生统一思想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8、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和业务能力。

  内容及时间安排:

  1、负数 (3课时)

  2、百分数(二)(8课时左右)

  3、圆柱与圆锥 (11课时左右)

  4、比例 (10课时左右)

  5、数学广角 (3课时左右)

  6、整理和复* (28课时左右)

  合计 (63课时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采取”、”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是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这部分内容不但出现了单式的折线统计图,还出现了复式的折线统计图,并且把学*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6、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8、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9、在学*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0名,从上学期学生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不够努力,缺乏学*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方法不够好,学*成绩不理想。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的学*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能够独立的学会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有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同学科其他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6、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7、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8、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9、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题。

  10、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我负责的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态度和*惯,把学**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数字*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这个班是仅次于实验班的班级,每次的班级整体成绩都是如此,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就是数学两个班相差,这肯定是有我的原因,虽然说我们学校五年级有四个班,我能稳居第二的位置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谁都有一颗好胜的心,我也想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这个班的学*能力并不差,就是自觉性太差了,就好像是你必须站在他们身后督促他们学*,他们才会认真学*一样。我把90到100分的划分为“优等”,然后70到90的学生划分为“良好”,60到70分划分为“危险”,0到60分一律作为差生对待。这样算下来比例就是2:5:2:1。这么一划分,我对班上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二、制定改善计划

  首先我要从源头发出,我要激发出他们自主学*的心,我非常的明白,一个学生是自己想学*,还是老师逼着学*,这二者的学*效率相比起来差距太大了。我清楚大家都想当班长,因为班长被我赋予的权利还是很可观的,所以我也是以此为“诱饵”,只要一周当中举手回答问题正确最多的那个人就可以当班长,相信这样子,一定可以改观他们的学*状态。

  可以从成绩比例看的出来,导致这次*均分没有达到85分还是因为那些打几分十几分的几个学生,完全就把整体*均分拉下去了,为此我将在这个歌学*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课后辅导,我不求他们打高分,但是起码我要让他们及格。还有那些处于“危险”及格分数线的学生,我想让那些优等生以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给他们分组,一对一的进行辅导,以此来勉励他们,我相信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重心

  我以往在上课的时候,一向都是非常的看重学生对最后几道大题的得分率,因为一般那都是分数的一道题,但是难度可想而知。我现在想了想,这题都这么难了,我这不就是在给成绩好的优等生上课?那些差生不可能听得懂,这个学期我要适量的讲解难题,多把重心关注基础上,这才是最班级成绩的提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xx人,通过上学期的学*状况和成绩来看,这些学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其余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差,基本概念掌握不清,还由于贪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再加上本册的内容多,任务重,这些不利因素都给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我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各位老师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1、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直观插图,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讨新知识。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从认识*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与发展打下基础。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一是注意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

  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教学时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时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展示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图形的变换,5课时。

  第二周:因数与倍数,2、3的倍数特征,4课时。

  第三周:5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4课时。

  第四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5课时。

  第五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5课时。

  第六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粉刷围墙,5课时。

  第七周:分数的意义,5课时。

  第八周: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5课时。

  第九周:约分,5课时。

  第十周:通分,5课时。

  第十一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5课时。

  第十二周:分数的加减法,5课时。

  第十三周:分数的加减法,5课时。

  第十四周:统计、打电话,5课时。

  第十五周:数学广角、总复*,5课时。

  第十六周:总复*,5课时。

  第十七周:总复*,5课时。

  六、教学评价。

  方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奠定必要的基础。

  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 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对五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一、二班,共有学生7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二班唐坤照基础特差,胡雪宁心思不在学*上,一班滕继浩学*不认真)加上学*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小部分思维不够敏捷、接受能力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好*惯;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通过创设愉快的情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热情,并逐步引导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有: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确定位置、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复式折线统计图。还有就是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上述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4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板块。例题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试一试”安排在各道例题之后,在简单的情境中再现或应用例题中的知识,起消化知识的作用。“整理与练*”在回忆中突出基础知识,在整理中建立认知结构,在练*中灵活应用知识,在探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学*过程与收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6、知道“行”与“列”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能借助数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以及简单的图形变化过程。

  7、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数学思考方面:

  1、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和公因数中,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合乎逻辑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时,,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数对和圆时,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3、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5、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

  (2)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惯的培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基本情况:

  本班共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本班学风较杂实,纪律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书面作业,成绩较好。不足之处是个人表现能力不够强,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解决问题缺乏创意,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够关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将严谨治学,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工作目标及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具体措施:

  1、关注教改动态,不断探索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的。

  2、精心备课、上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的数学问题。

  4、改革学*评价机制,过程与结果并重,全面考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5、加强师生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6、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组织好学生活动。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他们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逐步达到有机融合、同步,老师、家长、学生统一思想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8、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和业务能力。

  内容及时间安排:

  1、负数 (3课时)

  2、百分数(二)(8课时左右)

  3、圆柱与圆锥 (11课时左右)

  4、比例 (10课时左右)

  5、数学广角 (3课时左右)

  6、整理和复* (28课时左右)

  合计 (63课时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与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与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与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与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八、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发现,学生自主探讨能力不高,学生原有数学基础不牢固,优秀生很多,学困生也不少。这些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差,经常抄错题,写错数,*时作业不动脑思考,有的甚至不完成,数量关系不清,应用题解题能力差。因此,*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培养与辅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9个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三、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移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

  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训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单、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统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五、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 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探索图形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 4课时 5、通分 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

  1、 旋转 2课时 2、*移与旋转 1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 2课时

  (九)总复* 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班级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和学*态度、*惯等)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成学*的目标。他们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大部分学生上进心、进取性增强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有一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新学年里,在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的同时,应该加强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利于提高学*成绩。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对较复杂的*题有畏难情绪,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他们尝试体验思维的价值、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确定位置”。对*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统计”。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

  “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学*方法: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奋斗目标:

  1、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2、与同轨年级保持成绩*衡,争取在同轨年级中占前列。

  六、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目次周次单元或章节内容教时本单元重点、难点

  一、1~3方程11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

  二、4确定位置4

  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

  难点:用数对表示位置

  三、4~6公倍数和公因数9

  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6~9认识分数15

  难点:实现问题模型转化

  重点:掌握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五、9找规律3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体会有序思考

  六、10~12分数的基本性质13

  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归纳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七、12统计2

  重点:培养统计意识能力

  八、13~14分数加法和减法7

  难点:体会统计的应用

  重点: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九、14~15解决问题的策略5

  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重、难点: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十、16~18圆15

  重点:掌握圆的特征

  难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圆的特征

  十一、19~20整理与复*5

  重、难点:灵活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40人。小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6、教学重、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7、本册本学期教学总课时60课时。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奋斗目标:

  ①继续努力提高学生口算努力;

  ②预定完成学科教学目标:争取在本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各项指标比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有所提高,总分提高300分,*均分提高8分;及格人数增加10人,及格率提高10%;优秀人数增加3人;优秀率提高5%;差生人数争取为0,差生率为0;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奋斗目标,以县研训中心工作要求、本校教学工作要求、教导处工作要求为工作方向,以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

  (二)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四)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五、课时安排及进度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学*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学期要着重抓好学困生的工作。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发掘并培养一批优秀的尖子生,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让学困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惯,形成基本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根据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成绩分析,结合其它学科成绩的了解,有8名优生,8名差生,其余属于成绩中等生。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我们班一些优等生提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灵活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能够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其创造性,我特制定如下的辅导计划。

  三、培优对象;

  林一凡陈美琪李政黄祖奖韩晨慧张涛饶星兴陈相富。

  四、补差对象:

  吴联港候莹莹林依婷邵飞鸿邓怀利林元乐吴登翔、胡加杰。

  五、培优补差具体内容

  (一)培优内容:

  1、数学书、练*本及测试卷中的思考题,这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先让他们进行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补充*题或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题等有关内容,主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别的训练,如文学、奥数、艺术、科技、体育等专门的学*资源,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

  (二)补差内容:补充基础*题及练*本的有关内容,则重在帮助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调整心态,耐心辅导等教育方法,提供特殊帮助,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如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因数和倍数教学等等。在补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的成绩稳步提高,摆脱差生的困境。

  六、辅导时间

  1、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鼓励和启发的方法。

  2、每周专设一节辅导课。

  七、具体措施:

  1、对于优生和学困生的.教育都以表扬为主,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

  2、经常和他们谈心,多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树立起学*的信心,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及荣誉感。

  3、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结合,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4、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兴趣,树立对学*的信心。

  5、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和成功感。

  八、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要精编例题、*题教学要有四度。*题设计(或选编*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课堂练*分成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实施“一对一”的结对帮辅学*对小组。

  4、建立优等生和学困生学*档案,根据每个单元检测进行星卡达标奖励。

  九、培优补差注意点:

  1、不歧视学*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使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2、对于学*能力相对困难的学生,不鄙视、不歧视。在心理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养成求知、求学的虚心的学*态度。

  3、教师每周至少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对学*能力困难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同时每周也至少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他们一定难度的知识后者探究的方面,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积极性。对每次辅导及时做好准备和记录。

  4、对辅导的学生每两个星期进行一次测评,以此反馈得到学生在这段时期的辅导效果,并为下次辅导找出辅导方面和依据。

  5、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再布置家庭作业时,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课前预*辅导,并督促他们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使其不断的养成良好的学**惯。老师定期进行家访,掌握他们在家的学*情况和作业情况。使他们时刻提高警惕,端正学*态度。

  6、每天出一题弹性作业,让优生吃得饱。

  培优补差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

  一、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入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入学生空间看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入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4、结合详细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看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措施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入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所以,学*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熟悉和计算中去"(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20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

  ①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②"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看和联系实际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好像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渗入渗出,注重提供直看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尽量联系实际,内容的呈现、展开注重贴*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了拓展性和知识性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教材在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安排较多的拓展性知识作为阅读资料提供应学生例如,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81页)等,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激发继续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学*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改入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里,引进分数概念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比较少,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例如,"分数的产生"提供古人测量与孩子分物的两幅直观图,帮助学生感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促入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则通过直观插图,从两个方面说明1/4的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1/4),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或精简其一,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结合在一起教学其二,将以往"约数与倍数"的部分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即: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同样,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这样的调整,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不再采用唯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改入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还介绍了把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本套教材特别注重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渗透手探讨新知识例如,无论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渗透,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入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图形的变换"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基础上的入一步扩展和提高在以前的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熟悉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或垂直方向*移后的图形本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入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看念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加强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例如,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让学生看察钟表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熟悉它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不仅设计了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的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判断某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图案的特征,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入行"折叠"和"剪开",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则是学生系统熟悉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熟悉*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入一步学*与发展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教材中,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套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每种图形的特征,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方木块拼摆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看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材编排还加强了联系实际例如,从现实生活素材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介绍了容积概念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如第32页第6、7题);等等这些新的变化使以往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的这一单元,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关于统计的教学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众数,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找出数据的众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其二,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看念

  在教材的详细编排上,一是注重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例如,众数的含义是通过与*均数、中位数的对比得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二是注重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本册教材所选素材涉及到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看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粉刷围墙"和"打电话"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看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入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数学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看,这同样是学生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熟悉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本套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图形的变换"单元,呈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涵了优化的思想方法,这些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体现的是数学方法"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M、克莱因)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形成稳定的探索数学的爱好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了14个"你知道吗?"6个"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入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看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入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概念,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1~20各数的因数个数有什么规律的活动,从而为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法"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出,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教材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五、课时安排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3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三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30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据了解本班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似值。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一般应用题。

  4、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6、会使用计算器。

  三、各单元的目的要求:

  (1)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要求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只要掌握积的定位方法,小数乘法就迎刃而解。);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及循环小数的*似值;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乘、除法并会进行验算。

  (2)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熟练、正确计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等,理解方程的意义,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正确求方程的解,会验算,学会解需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第五单元:总复*。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小数乘除法计算和简易方程;

  2、难点是小数除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端正个别学生的学*态度。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4、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62人,男生28人,女生34 人。

  1、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态度不端正,学*目的不明确,*时学*比较懒惰,加上学*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惯。

  2、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刻苦认真,且有一引起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个别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 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2.“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短除法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短除法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短除法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5.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大纲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题。

  2、上课:多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七、活动安排

  1、采以优带差的一帮一活动。

  2、考试:本期计划四到五次小考,两次大考。

  3、考查:每章后的单元测试为考查内容,课前提问为考查内容同时准备2---3次实行考查活动。

  4、复*:每章节组织一次全面复*,期中和期末两次综合复*。

  八、辅优补潜

  1、 优生名单:

  周可为吴魏 周利达周赛群李巧张 往谢庆王书庭

  2、 潜能生名单:

  谢慧喻礼兵王欢李晓红商芙蓉

  3、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九、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 8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课时左右

  2.求*均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机动1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三)约数和倍数 17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 2课时左右

  (六)总复* 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学生总体学**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 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公倍数和公因数 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了计算分母小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 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 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

  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

  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

  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优生名单:

  周某、汪某、陈某、许某、葛某、张某、刘某、陆某

  学困生:

  教师如果想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提供的20xx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62人,男生28人,女生34人。

  1、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态度不端正,学*目的不明确,*时学*比较懒惰,加上学*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惯。

  2、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刻苦认真,且有一引起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个别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2.“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短除法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短除法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短除法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5.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大纲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题。

  2、上课:多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七、活动安排

  1、采以优带差的一帮一活动。

  2、考试:本期计划四到五次小考,两次大考。

  3、考查:每章后的单元测试为考查内容,课前提问为考查内容同时准备2---3次实行考查活动。

  4、复*:每章节组织一次全面复*,期中和期末两次综合复*。

  八、辅优补潜

  1、优生名单:

  周可为吴魏周利达周赛群李巧张往谢庆王书庭

  2、潜能生名单:

  谢慧喻礼兵王欢李晓红商芙蓉

  3、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九、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8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5课时左右

  2.求*均数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机动1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三)约数和倍数17课时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5)

——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更好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特制定本人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微机室管理方面

  在本学期,本组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一年级至五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及微机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环境,所以我将尽职尽责,保持微机室有一个清新、干净的学*环境,保证微机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将重点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辅助小教师,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每个班在上课时都能分好组,每个组都能相互帮助,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得到改观,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及主人翁意识。在学*时,要求学生严守微机室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使学生在学*之初便养成良好的*惯,为以后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业务方面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在新学期里,本组给位老师将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将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以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并且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同时,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和合作学*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年级学*画图工具和金山画王软件。

  二年级学生学*中文输入法。

  三年级学生学*Word软件的基础知识。

  四年级学生学*Excel软件的基础知识。

  五年级我们学*frontpage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我校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30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学生代表,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本学期主要采取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学生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总之,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将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学生的长大成才,在“基础教育”的这方沃土上,甘为学生作坚实的基石。

  一、教学理念

  (一)突出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世界,培养学生个性。

  (二)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四)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必须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计要重视探究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五)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

  (六)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31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他们爱学*,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合格率100%,66%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中。

  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中的作用,学*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继续识字200个,会写15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

  3.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同时练*书写的行款整齐。

  4.用好配套的《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仿影教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8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六、学*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七、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八、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四)*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作,不是创作。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

  4.能修改自己的*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五)综合性学*

  综合性学*,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四节教材:自尊自爱、吾日三省吾身、心中的警戒线、与法同行;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有四节教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的古代科技、文明与的使者;第三单元,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有三节教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躲花、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一家亲;第四单元美丽的地球,有三节教材;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探究性学*和问题解决式学*。在学*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惯。

  三、班级学生状况

  本班学生来自多个自然村,共有49名学生。其中独生子女有34人。经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1、独生子女占70%

  2、父母在外经营,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儿童)的占10%。

  3、由于父母的言行,使儿童不能形成良好品德的占5%。

  4、思想、行为不能自主的占15%。

  5、留守儿童因为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儿童而形成不良*惯但可以教育的占5%。

  6、思想积极、热爱生活的占95%。

  四、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与体验──感悟的学*,当然,传授──给予的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

  (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一、学生情况简析:

  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都很天真活泼,反应敏捷,充满好奇心。他们正处于向独立性、反主性过度的年龄,他们已基本掌握日常礼仪,懂得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思想处于波动状态,极需要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因此品德课教学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3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过程,呈现学*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全册教学目标

  1、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2、通过观察、发现快乐、寻找快乐并感受快乐,能够从多种快乐中领悟到只有付出的快乐更令人回味。

  3、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发展观,也基本了解祖先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先的钦佩感。

  4、通过了解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把学生带入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与认同感,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宏扬和传承。

  5、通过学*让学生在了解地球的过程中学*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懂得国家不论大小一律*等的观念,不同的人种和民族只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的思想,培养对地球的亲*感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家庭、热爱学校热爱科学的教育。

  2、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3、知道有关品德和生活的初步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的品质。

  4、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努力让学生学好社会知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用的人才。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1—2一1、从四大发明说起

  23 2、圆明园在哭泣

  24 3、悲愤的吼声

  25—6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37 2、春天的故事

  2 8 3、走进新时代

  29—10三1、高峡出*湖2清明节(周二)

  11—12 2、西部大开发

  213—14 3、日新月异的交通2劳动节(周一)

  1—5四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16—17 2、国际组织

  318—19复*迎考端午节(周一)20期末考试

  一、主要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

  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

  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记录15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31人,其中女生17人,男生14人。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主动学*意识强,总体来看,大多数同学喜欢语文,兴趣较浓,基础知识较扎实,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学*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在课堂上,思维不够灵活,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较差。虽说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知识面狭窄,不懂得正确积累和运用,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较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所以,在本学期我要努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流连童年”,第二组“情越山水间”,第三组“启智于身边”,第四组“情思满怀”,第五组“气贯长虹”,第六组“读一点李白”。全册共有讲读课文25篇,阅读课文10篇,阅读链接5篇,综合学*5个。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116个字。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2个字。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教学任务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7)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8)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9)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0)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惯。

  (11)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16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52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一、学生基本情况:

  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和活动,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学期继续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目标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总体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钱币丰富的文化内涵。指导学生认识钱币,了解钱币的历史。

  认识生活中的钱币,知道钱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教育学生做个理财小能手

  3、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了解水资源浪费的数据,从小养成节水*惯.

  4、认识什么是社区。了解社区中的生活环境。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社区、建设社区的情感。

  5、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并为交通绘蓝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认识身边的旅游景点,开阔学生视野。为景点做广告,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展实践活动,学做小导游,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一、班级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和学*态度、*惯等)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成学*的目标。他们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大部分学生上进心、进取性增强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有一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新学年里,在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的同时,应该加强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利于提高学*成绩。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对较复杂的*题有畏难情绪,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他们尝试体验思维的价值、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确定位置”。对*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统计”。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

  “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学*方法: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奋斗目标:

  1、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2、与同轨年级保持成绩*衡,争取在同轨年级中占前列。

  六、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目次周次单元或章节内容教时本单元重点、难点

  一、1~3方程11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

  二、4确定位置4

  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

  难点:用数对表示位置

  三、4~6公倍数和公因数9

  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6~9认识分数15

  难点:实现问题模型转化

  重点:掌握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五、9找规律3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体会有序思考

  六、10~12分数的基本性质13

  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发现、归纳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七、12统计2

  重点:培养统计意识能力

  八、13~14分数加法和减法7

  难点:体会统计的应用

  重点: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九、14~15解决问题的策略5

  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重、难点: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十、16~18圆15

  重点:掌握圆的特征

  难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圆的特征

  十一、19~20整理与复*5

  重、难点:灵活解决问题

  一、学情分析

  这届五年级学生体育基础较差,但学生求知欲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力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投身课程改革,认真学*新的课程标准,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2、重点在于综合激发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上下肢力量、弹跳能力、柔韧性、协调性等的结合。

  3、学生能主动参与素质动作技术的学*与练*之中。

  4、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严格的纪律,并且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师生的感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五年级的各项内容,主要以快速跑,1分钟跳绳,蹲距式跳远,仰卧起坐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及身体姿势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方式。如增缩练*的距离,对器材的摆放,分组的形式等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兴趣

  2、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3、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4、教学内容淡化竞技性,增加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实用性。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次

  1复*简单队列,培养身体的良好姿势————编队;纵队、横队看齐;游戏

  2复*简单队列,培养良好作风与*惯————立正、稍息、向后转;游戏

  3长绳,短绳————短绳;游戏:夺球战

  4复*小蓝球————原地运球、第2节,游戏:“火车”赛跑

  5复*技巧,————跪跳起、第2节,游戏:游戏:“打鸭子”

  6复*技巧————跪跳起、,游戏:各种方式跳短绳;”

  7复*技巧————跪跳起、、第7节,游戏:变速跑

  8复*提高前掷球————自然地形跑,立定跳远;游戏:“包、剪、锤”;

  9复*蹲距跳起————跑走交替;游戏:“斗鸡”;

  10篮球基本技术——————传球、接球

  11篮球基本技术——————行进中运球游戏:长江——黄河

  12放松跑40—60米游戏:穿山洞

  13弯道跑30—40米游戏:绕树林

  14立定跳远游戏:推小车

  15跳远:立定跳远(男生考核)跳跃:立定跳远(女生考核)自选项目:长绳、乒乓球或篮球

  16身体素质练*行进间运球

  17投掷实心球游戏:手推车、负重拉力

  18实心球考核自选项目:长绳、乒乓球或篮球

  1**戏课:抢位置;贴人

  20发展柔韧、反应、协调能力————游戏:丢手绢;游戏:赶“鸭子

  21秒跳短绳跳长绳游戏:“赶小猪跳力

  22单脚跳连续向前跳,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2名。大部分学生学*比较扎实,能认真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及家庭作业。学*成绩优秀。学*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但也有些学生缺乏自觉性。对课外阅读虽然有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还较严重。个别同学作业完成不够及时,致使成绩较差。阅读与*作仍是学生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本学期要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能力。本学期将对学困学生,加强教育,同时要多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提高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三、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五爱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会认200个字,会写150个生字。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学*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3)在“交流*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文明修养的养成需要情境来实现。

  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

  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四)*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作,不是创作。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合理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4、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

  就阶段特点来说,高年级的综合性学*,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育科研专题;主体性学*研究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的学*体验中,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文章中的有关知识信息,对它们有了初步的分析和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必然会对文章产生理解的歧异与情感的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潜在的交流与争辩欲。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积极互动合作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信任学生、**学生、调动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要让学生有话讲、敢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从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他们学会自主学*、自己探索、自己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五、教学措施

  1、积极参加理论学*,提高业务水*,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扎实进行语言训练。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4、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

  6、扎扎实实抓好钢笔字的书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养成认真的书写*惯。

  7、在学生中间开展互帮互学回答,加强合作学*,小组探究。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拓宽学*语文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9、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联合教育学生,提高学*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0、重视学生自主学*精神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在作业布置上,还给学生作业的选择权。

  一、教学理念

  (一)突出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世界,培养学生个性。

  (二)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四)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必须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计要重视探究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五)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

  (六)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2人。外学区有29人,大部分都是民工子女。从总体情况来看,我班学生的学*兴趣并不浓,整个班级学*风气一般,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纪律,同学之间在学*上能相互团结互助,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积极性不高,学**惯差。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在基础部分掌握的还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借助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有部分学生练*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和不能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现象。在*作方面,有的学生写的东西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基本语句都不能写通顺。个别学生学*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缺乏学*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本学期将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学**惯入手,加强阅读和*作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力争教学质量上台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四、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作。

  8、修改*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二)阅读教学

  1、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四)*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2、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

  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做。

  六、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四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中的作用,学*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七、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充分备好课

  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1、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4、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能力水*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5、了解掌握学生的学*兴趣、学*态度、学**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加强积累

  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

  2、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3、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给方法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方法,有了学*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惯,提高自学能力。

  2、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四)培养*惯

  在*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惯的培养更加重要。将良好的学**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时的课堂教学强化训练及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中受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争取家长支持,通过家访、话访,家长会达到增进师生感情、家庭与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制定扶优补差计划,开展一帮一活动,使优生更优,差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八、*作安排

  篇 序题目教 学 要 求课 前 准 备周 次一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1、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扩展6)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份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三班和四班现有学生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学*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及导学案,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学*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方式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3)班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6人,男生数偏多,并且调皮学生较多,上课不认真听且影响周围的也较多,许多学生的学*态度都较不端正,学*目的不明确,*时学*比较懒惰,加上学*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学*成绩较优的学生则较会听课,学*比较主动、塌实。本学期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整体内容分布: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方程

  (五)折线统计图

  (六)总复*。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分数、小数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使学生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并能正确地解方程。

  (5)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本册教材重、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能正确地解方程。

  五、教学措施

  1、多写表扬、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学**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数学学*周记"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指导学生写数学学*周记并给以激励性评语,依据学生周记写教师教学周记。

  5、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6、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7、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9、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10、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本学期,我所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但有部分学生能力较差,惰性较强,思维能力较差,应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小数乘法,这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然后现再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从而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

  2、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4、充分利用课本中主题图的数学信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自主计算的兴趣。

  课时安排:8课时

  (二)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措施

  1、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指导学生进行练*时,要关注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同时还关注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按排:11课时

  (三)观察物体,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段的学*,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措施:1、充分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和学生动手搭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2、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四)简易方程:这单元内容在学生学*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其意义表现在: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其中用字母表示数是学*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解方程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的发展。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简易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措施:1、关注具体实例,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学时,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惯。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