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

首页 / 文库 / |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 1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元宝山矿区小学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最佳方式,为日常课堂教学提供范例。

  语文组对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这一课进行同课异构,五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学风格演绎着同一个教学内容,为大家呈现了别具一格的语文课堂。

  薛红云老师教态自然,驾驱课堂能力强,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重视在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本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体现了语文主题学*,以一带一的形式,让学生将所学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同时,薛老师结合文本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精准的学*支架:一是、梳理文本信息的核心要素。二是、提供梳理信息的多样形式。这样一来,学生的信息梳理有抓手、可选择、便交流。

  课后评课活动中,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气氛高涨!大家也表示,对于统编版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同年级老师也表示在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我校业务校长宋晓杰在肯定各位老师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同的'课题,不同的展示;一样的目的,别样的场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团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队友的提携帮助。本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针对性的思考;老师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相信通过此次教学常规月听评课活动,我校全体老师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 2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的*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李蓉老师和郑首才老师两人开展课例教学。再进行反思、课例点评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要走出自我。

  总之,我觉得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也会以此次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 3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落实高效课堂。9月15日,*邑县柏林镇各完小相继开展了“小马扎动起来之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在苏城小学,语文学科组崔娈鸾、苏梅两位老师以一年级拼音教学为载体,讲授了部编教材《a o e 》这一课。两位教师利用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解读和教学设计,经过精心准备,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师生们带来了两堂精彩纷呈的好课。

  数学学科组张企、孙文雯两位老师共同执教一年级《左右》,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一授课内容进行了处理,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

  评课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各位教师真诚的点评,让教师们对教学和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扎根于学生,落实于教学,提升于评价,整个教研氛围浓厚而欢愉。

  最后,苏城小学校长齐琳琳对老师的课进行了总结点评。她强调,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教学效果好,就是好的方法。教师的智慧来自于一次次课堂实践,来自于一次次虚心学*,在肯定青年教师潜力的同时,也对在场所有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在相互切磋**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 4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落实高效课堂。9月15日,*邑县柏林镇各完小相继开展了“小马扎动起来之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在苏城小学,语文学科组崔娈鸾、苏梅两位老师以一年级拼音教学为载体,讲授了部编教材《a o e 》这一课。两位教师利用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解读和教学设计,经过精心准备,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师生们带来了两堂精彩纷呈的好课。

  数学学科组张企、孙文雯两位老师共同执教一年级《左右》,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一授课内容进行了处理,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

  评课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各位教师真诚的点评,让教师们对教学和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扎根于学生,落实于教学,提升于评价,整个教研氛围浓厚而欢愉。

  最后,苏城小学校长齐琳琳对老师的课进行了总结点评。她强调,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教学效果好,就是好的方法。教师的智慧来自于一次次课堂实践,来自于一次次虚心学*,在肯定青年教师潜力的同时,也对在场所有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在相互切磋**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 5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的*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李蓉老师和郑首才老师两人开展课例教学。再进行反思、课例点评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要走出自我。

  总之,我觉得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也会以此次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1)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实用10份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途径育人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8日,八里中心校特邀县教科院董希群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戴月红老师到八里镇小参加小学数学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八里中心校全体成员,八里镇小、维铭小学、弘圣学校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听课、评课,精彩纷呈。

  来自八里镇小的江枫、何磊,维铭小学的刘颖、弘圣学校的张晓四位青年教师都上了同一堂课小学四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他们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鲜明的教学个性、熟练的课堂驾驭和有效的课堂评价,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我们展示了四节精彩的教学课。四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听课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乐趣和魅力,学到了新方法,在评课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后,全体听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授课老师首先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及教法特色,之后,其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一一进行发言并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真正做到了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进一步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共同学*、共同提升的目的。

  戴月红老师分别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在充分肯定几位教师优点的同时,也希望老师们以高效的课堂,灵动的教学,碰撞的思维,打造具有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台。在这个*台中,老师们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对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整体提升各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2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周一次的数学教研活动如期展开,本周教研活动是以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进行同课异构。

  课例展示

  第一节甘琦钰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数学的规律,懂得字母表示的式子不仅能表示数,还能表示数量关系。整节课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第二节武亚静老师首先用上学期学过的运算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接着用青蛙儿歌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活动中,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在活动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切切实实成为学*的主人。

  课后研讨

  课后,数学专家崔建利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希望老师们以本学期的'同课异构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找准教学目标,选取贴合学生生活的素材,对教材进行创编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延伸。侯校长也提出了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希望团小的数学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执教水*,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本次的教研活动无论是对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牢牢抓住课堂的40分钟,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功夫更要在日常,在课下要多读书、多反思、多积累。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3

  本学期中学数学教研组采取“同课异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七年级和八年级各由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其余教师参与磨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借此机会获取有益的教学经验。

  同课异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参与性高的特点,通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磨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足。预设实际授课时会遇到的问题,展示公开课的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有参与的教师可以将探讨出来的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八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矩形的判定”,由杨泽菲老师和王洪林老师执教。七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面直角坐标系”,由陈涛老师和李想老师执教。四位老师把最好的状态在公开课上展示出来,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授课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学生们在学*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具体的一节课。和各数学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4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我校教师互相学*、共同探讨、不断钻研的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实效。在学校教研室的安排下,脑上小学数学教研组于11月24日下午开展了“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此次活动中,数学组两位授课教师都选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从生活中存在的植树现象出发,选择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课堂上,两位老师都秉承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视现实体验,注重设计探究性学*活动,凸显探究成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动手操作中自主观察、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虽然教学方法各异,但是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构”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风采。

  杨丽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合作探究中经历学*过程。通过试一试、摆一摆、画一画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在尝试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并在层次分明的练*中将模型不断内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袁志奎老师的课堂,在设计上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从植树节和手指谜语以及生活中的植树现象入手,突出内容的生活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空间。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连贯、流畅、自然,给老师们呈现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课后,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大家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在充分肯定两节公开课的同时,也非常忠肯的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自己的教学建议,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与升华,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促进我校教师共同成长。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只有通过老师们不断的探讨钻研、交流学*、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取长补短和反思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才能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5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提升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20xx年11月29日下午,江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数学组开展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徐州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疏嘉主任、矿大附中张海涛老师来到现场。活动分为“同课异构”和专家讲座两大部分,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苏科版七上《角》,由本校张贝*老师和矿大附中张海涛老师分别进行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张贝*老师的课堂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探究活动层次清晰,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考能力,提升探究意识。

  张海涛老师现场展示了省优质课获奖作品,她从类比线段出发,提出问题及研究路径,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体现了“始边易得,终边难求”,巧妙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整节课精心打磨,语言精炼,学生活动丰富,采用参与递进式活动,完成“引规”之旅,类比思想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令现场观摩的老师们赞赏有加。

  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生本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为师生们呈现了高效课堂的精彩魅力和浓浓的数学味道。

  疏主任为全体老师带来了《依据课标,研读教材,理解学生——20xx年市区评优课后记》的专题讲座。首先,疏主任详细分析了两节课的异同之处,完整地评析了每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优缺点,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接着,针对刚结束的徐州市区评优课,疏主任对不同课题的比赛情况逐一展示并做了详细评析,重点对比了部分参赛老师的板书,强调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疏主任从教材编写、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建构等方面做了专业的指导,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质赋能。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有深度、有高度,在专家的指引下,老师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今后的教研中,数学组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拓宽眼界,借助团队力量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6

  高效的课堂效果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减负的关键,我们要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探讨和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贯彻课堂变革理念,11月4日下午,庐山市第一小学数学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活动——同课异构。

  全体数学老师参与到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一起观摩了周晴老师和白芳群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第一堂课,周晴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钟表、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三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学生总结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认读方法。

  第二堂课,白芳群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一个小谜语猜猜新朋友是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并巧妙地过渡到钟面的认识,围绕“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

  两位老师都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他们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识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出示小明上午9时在看书,晚上9时在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两位老师虽然上的同一个数学内容,但完全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周晴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周老师还设置了有趣的游戏环节,加深对钟表知识的认识。课堂有序,学生发言积极正确,鼓励性的语言不断。

  白老师敢于放手,学生有宽松的想象空间,还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注重学生板演,再集中讲解示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倡导合作学*。白老师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描述时间,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认识时间。白老师还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情,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课堂尽显童真童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精彩的观摩活动让在场老师们收获满满,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双减”之下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教务处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听课、评课,大家共同学*,集体评议,携手共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教研活动让大家在思考与收获中砥砺前行,推动“双减”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7

  为提升数学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20xx年5月18日,九龙四小诚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小学的肖达钧老师与九龙四小杨悦圻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研训专家库成员,"国培计划20xx"学员,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第三批卓越校长培养对象欧阳伯祥专家进行评课议课。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小学的肖达钧老师,九龙四小杨悦圻老师共同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九龙四小全体数学老师参与观摩学*。

  杨悦圻老师课堂准备充分,整体效果很好。根据本课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对待学生既热情又严格、语言表达力求严谨,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练*采用较多的开放式题目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更容易获得提高。

  肖老师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对本堂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结合学生动手画、动口说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肖老师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水*;肖老师在浅显知识的基础上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并且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很注意与学生互动环节的语言表达,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肖老师设计自我评价式作业,联系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生活,作业设计新颖、独特,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紧接着欧阳伯祥专家的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议课,让所有老师都记忆犹新的三点:一、善用教师用书,备课要做到四点:不仅要备重点和难点还要备学生的兴趣点和训练点。二、作为一名教师,要做过三个阶段:民师,职业之心;名师,成长之名;明师,教学圆满,我们应努力做一个有趣、有才,有品德的教师。三、课堂应该是神秘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有用的的,应该师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导语,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总而言之,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也没有完美的教师,但有的是不断学*,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师们,将一堂又一堂精彩课堂呈现。愿我们都能孜孜不倦,为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

  九龙四小数学组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积极深度参与,团结分工合作,凝聚团队智慧,享受研究乐趣,不断共同进步!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8

  为了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精神,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活动形式,研究课堂,打造课堂,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各位老师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此次教研活动,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 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 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可以*距离的领 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 术,不但能从中受益,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 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9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提升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xx年11月29日下午,江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数学组开展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徐州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疏嘉主任、矿大附中张海涛老师来到现场。活动分为“同课异构”和专家讲座两大部分,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苏科版七上《角》,由本校张贝*老师和矿大附中张海涛老师分别进行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张贝*老师的课堂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探究活动层次清晰,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考能力,提升探究意识。

  张海涛老师现场展示了省优质课获奖作品,她从类比线段出发,提出问题及研究路径,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体现了“始边易得,终边难求”,巧妙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整节课精心打磨,语言精炼,学生活动丰富,采用参与递进式活动,完成“引规”之旅,类比思想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令现场观摩的老师们赞赏有加。

  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生本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为师生们呈现了高效课堂的精彩魅力和浓浓的数学味道。

  疏主任为全体老师带来了《依据课标,研读教材,理解学生——xx年市区评优课后记》的专题讲座。首先,疏主任详细分析了两节课的异同之处,完整地评析了每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优缺点,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接着,针对刚结束的徐州市区评优课,疏主任对不同课题的比赛情况逐一展示并做了详细评析,重点对比了部分参赛老师的板书,强调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疏主任从教材编写、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建构等方面做了专业的指导,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质赋能。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有深度、有高度,在专家的指引下,老师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今后的教研中,数学组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拓宽眼界,借助团队力量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10

  本学期中学数学教研组采取“同课异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七年级和八年级各由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其余教师参与磨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借此机会获取有益的教学经验。

  同课异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参与性高的特点,通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磨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足。预设实际授课时会遇到的问题,展示公开课的.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有参与的教师可以将探讨出来的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八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矩形的判定”,由杨泽菲老师和王洪林老师执教。七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面直角坐标系”,由陈涛老师和李想老师执教。四位老师把最好的状态在公开课上展示出来,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授课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学生们在学*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具体的一节课。和各数学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2)

——同课异构交流简报范本五份

  同课异构交流简报 1

  教育有规律,循道而行事事皆可行;学生有个性,因材施教个个都可教。是学生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我们的知识和智慧能够传承和增值。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幸福教师,育满园桃李——题记

  教学是积累、蓄势、成长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促进教师们群体合作及教研能力,实现集团各校的优势互补,推进集团化办学共融创新。20xx年4月14日,七里河小学数学教研组组织全体数学老师们开展了同课续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特邀请了集团各校数学教师一起来观摩研讨。活动共分为四个版块: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观课学*、评课议课。

  版块一: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本次集体备课分为三个环节,主讲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先自行完成教学设计。然后在组内进行说课,同组教师倾听研讨,针对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最后主讲教师在收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力争将本节课准备充分扎实。

  版块二:课堂展示

  一年级张耀丹老师讲授内容是《摆一摆,想一想》,张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在“摆一摆”中有所思,在思考中发现规律,总结知识,孩子们深刻理解了数位与位值的概念,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体验了学*的乐趣。

  二年级崔旭老师讲授《轴对称图形》,崔老师教学技艺高超,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引导学生在欣赏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民间艺术中的运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学生学*和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年级孟霞老师给大家带来计算课《笔算乘法》,教师备课扎实,准备充分,教具制作精美,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课堂引导到位有效,灵活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化解了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索,深刻理解了笔算乘法的算理,激发了学生学*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对笔算乘法的方法掌握得扎实,能灵活应用,课堂很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年级王晓燕老师讲授的是《小数的性质》,教师组织能力强,课堂授课时耐心引导,整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王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小数的基本性质,更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五年级陈彥文老师讲授的《分数的意义》,课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陈老师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使学生在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深刻理解了单位“1”和分数单位两个重要概念,抽象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版块三:观课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本次同课续构活动集团各校的数学老师积极参与了观摩,各位老师都把课堂的关注点和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思考应该如何教,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观课老师从观课中得到了启发,可谓收获满满!

  版块四:课后反思促成长——评课议课

  课后反思能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法和学法,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改正,评课是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议课坚持以学论教,致力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观课后各年级组教师积极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观课老师们也给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们共同探索出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进行了学*交流!

  此次同课续构活动对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活动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活动也能快速提升集团各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集团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课异构交流简报 2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

  二、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老师的辅助性练*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教研*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同课异构交流简报 3

  20xx年11月27日 参加了扬州举行的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深有感触!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 于 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听的四节课内容是:“线段、射线、直线”上课老师分别是:第一节:扬州教育学院附中: 高亮荣 老师第二节:洋思中学: 封涛 老师第三节:宜兴实验中学 詹慧 老师 第四节:杜郎口中学 刘桂喜 老 师四位 老师各自给我们展现了同一内容却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精彩课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课堂需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及亲和力。

  2、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第二节课中, 封涛 老师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当时一个男生每次都举手回答问题,他说“你们班是不是这个男生最聪明?”我想 封涛 老师会说大家要跟这位男生学*,没想到他却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还有许多同学比他聪明,只不过有点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4、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必要方式。

  5、授课语言经典、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幽默,体现了超凡脱俗,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的声情并茂亲切又富有激情,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总之“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交流简报 4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途径育人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8日,八里中心校特邀县教科院董希群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戴月红老师到八里镇小参加小学数学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八里中心校全体成员,八里镇小、维铭小学、弘圣学校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听课、评课,精彩纷呈。

  来自八里镇小的江枫、何磊,维铭小学的刘颖、弘圣学校的张晓四位青年教师都上了同一堂课小学四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他们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鲜明的教学个性、熟练的课堂驾驭和有效的课堂评价,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我们展示了四节精彩的教学课。四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听课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乐趣和魅力,学到了新方法,在评课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后,全体听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授课老师首先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及教法特色,之后,其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一一进行发言并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真正做到了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进一步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共同学*、共同提升的目的。

  戴月红老师分别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在充分肯定几位教师优点的同时,也希望老师们以高效的.课堂,灵动的教学,碰撞的思维,打造具有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台。在这个*台中,老师们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对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整体提升各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同课异构交流简报 5

  高效的课堂效果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减负的关键,我们要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探讨和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贯彻课堂变革理念,11月4日下午,庐山市第一小学数学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活动——同课异构。

  全体数学老师参与到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一起观摩了周晴老师和白芳群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第一堂课,周晴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钟表、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三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学生总结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认读方法。

  第二堂课,白芳群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一个小谜语猜猜新朋友是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并巧妙地过渡到钟面的认识,围绕“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

  两位老师都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他们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识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出示小明上午9时在看书,晚上9时在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两位老师虽然上的同一个数学内容,但完全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周晴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周老师还设置了有趣的游戏环节,加深对钟表知识的认识。课堂有序,学生发言积极正确,鼓励性的语言不断。

  白老师敢于放手,学生有宽松的想象空间,还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注重学生板演,再集中讲解示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倡导合作学*。白老师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描述时间,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认识时间。白老师还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情,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课堂尽显童真童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精彩的观摩活动让在场老师们收获满满,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双减”之下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教务处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听课、评课,大家共同学*,集体评议,携手共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教研活动让大家在思考与收获中砥砺前行,推动“双减”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3)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报范文五份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报 1

  为了落实中心学校的同课异构安排,也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法特点,研究熟悉语文课程的不同视角,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加大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语文教研组依照中心学校的安排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在第十二周安排八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同上《小石潭记》公开课。语文组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学*不同的构思和教法形式,取长补短,教研气氛甚浓。在议课时,大家毫不保留,畅所欲言,共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快使,使同课异构活动真正落到实出,提高教研实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现将大家议课意见综合评议如下:

  张忠梅老师:朗读教学很成功,能分层次朗读(听读,齐读,分小组读)。板书详尽,突出重点。但有关知识(作者、写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记”)介绍过于详细,教师包办太多,会导致学生懒惰*惯的.养成。学生没有良好的记笔记的*惯,老师不说不记。学*比较被动。由于时间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少,这样安排,无疑会加重第二课时的负担。

  张雪蓁老师:课件制作情境创设较好,直观形象。结构紧凑,授课条理清晰,讲析详尽。作业布置能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拓展。但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时间紧,导致对重点的内容点拨不透。如:讲到潭中气氛时,应点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这与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关。朗读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在第二堂课的讲解中,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是一堂优质课、有效课。

  两位老师的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教法各异,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同课异构是集体备课下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下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多样展示。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同课异构不仅仅是对比,更是交流互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不仅能让教师拥有更多自我钻研的空间,而且更能激活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报 2

  为了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对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对课改资源的不同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达到同伴互动,同伴互助,同伴共进的目的,形成一个和谐共处,努力进取的教研教改共同体,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教研室安排,我校从本学期初开始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教改活动。

  一、建立了组织机构,确定了活动主题。

  为了使这项活动井然有序,扎扎实实的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语、数教研组长为副组长、成员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协助督促此项活动顺利开展。确定了“以学定教、同课异构、彰显个性、注重实施、积极构建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与学”为内容的活动主题,保障此项活动的有效性。

  二、确定了同课异构对象,开展了讲课、听课。

  我校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年级的是六年级语文,与西王、岭后联片开展的年级时三数、四语。“同课异构”对象确定先后所讲内容,再让每位任课老师认真备课,然后由组长组织分语、数两组认真听课。(六年级本校老师听、三数、四语联片听课),听完后让授课老师说课,最后集中听课。把每节课中的优点不足提出来,与授课老师交流,最后同课的老师再相互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了一个集同课老师优点于一身的整合教案。再分别在班上上课,效果很好。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报 3

  “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我也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浅薄经验,现作简单罗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醒自己,谨慎注意。

  第一,关注不同教师的教学长处。“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抓短,在于扬长。因此,在听课的时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桃李之华,各有其芳,一味复制一个教师的课堂和完全摈弃一个教师的课堂,都不能达成教研目标。只有围绕教师的课堂,于各家之中取其长,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关注学生实际学情。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的教法讨论,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同课异构”得到的教学经验,在推广应用时也要结合学情而定。有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甚好,有的班级学生朗读占优,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为佳。如果硬是将北方面食强加给南方之宾,于教师或许会落得一个“东施效颦”,于学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认识的片面化。“同课异构”之所以叫“同课异构”,不叫“同课异法”或“同课异策”,我想,转化课堂结构应该是这个活动的关注重点。有的时候,我们太过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一个点上的教学方法选择,一个知识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没有落掉知识点等等,这都有点舍本逐末,认为“同课异构”解决的是知识点的选择和传授方法,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以为应该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师的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从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优化,关注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语文学*的认知规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从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止,降低了教学研究的目标。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只要我们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用心以对,我觉得,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报 4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多途径育人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8日,八里中心校特邀县教科院董希群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戴月红老师到八里镇小参加小学数学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八里中心校全体成员,八里镇小、维铭小学、弘圣学校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听课、评课,精彩纷呈。

  来自八里镇小的江枫、何磊,维铭小学的刘颖、弘圣学校的张晓四位青年教师都上了同一堂课小学四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他们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鲜明的教学个性、熟练的课堂驾驭和有效的课堂评价,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我们展示了四节精彩的教学课。四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听课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乐趣和魅力,学到了新方法,在评课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后,全体听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授课老师首先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及教法特色,之后,其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一一进行发言并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真正做到了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进一步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共同学*、共同提升的目的。

  戴月红老师分别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在充分肯定几位教师优点的同时,也希望老师们以高效的课堂,灵动的'教学,碰撞的思维,打造具有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台。在这个*台中,老师们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对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整体提升各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简报 5

  20xx年9月29日,地理名师工作室在高三年级开展了主题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温江中学教导处巴晓坤主任、德育处金忠主任、邹晓晔主任和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王洪*老师和刘娟老师分别献课。两位老师贯彻新课程理念,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两位老师利用导学案进行讲练结合,师生活动默契精彩,听课的老师纷纷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动,赞叹不已。

  接着,地理教研组老师进行了评课分析。高三备课组的组长杨磊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结构的合理性与讲练结合的反馈性,然后建议王洪*老师可以在学生出现知识薄弱环节时就地解决,刘娟老师在评价作业时注意清楚解释。

  高一备课组的张敬辉老师着重关注了学生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完成后应回归到知识总结和能力培养上。刘伟老师则就如何“简便判读三角坐标图”与各位老师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后,地理工作室导师杨进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到:第一,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控教学节奏,扮演好知识传授者、学生学*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第二,学生是地理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诸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地理教学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去推进,所以要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地理学*策略。第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所以要形成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通过探讨交流,两位献课老师表示受益匪浅,其他老师也表示通过观摩课堂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从而树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努力提高教学水*的决心。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4)

——同课异构评课稿 (菁华5篇)

  11月27、28两天进行的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

  (1)有助于激发和调动教师的潜能。

  教师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内容的一个再开发的过程。而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背后都有执教者思想的底蕴,而这种底蕴与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专业知识水*、课堂的管理能力、甚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助于突出学生为中心。

  首先“同课异构”是由学生学*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关注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同课异构提供了教师反思进步的*台

  通过同课异构比较,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课堂;作为听课者,教师不能闲着,要让自己的思维运转起来,及时的进行反思,而这时的反思更多的是比较,因为听课也是“同课异构”的参与者,同样也是执教者,所以对教材应该是研究得很透,这时的听课,就是两者的思维碰撞,往往会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我们要将这火花记录在听课笔记上,这些在课堂环境中产生的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我们只有及时捕捉起来,才能在课后精细整理,深刻总结。

  (4)有助于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对比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老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因此,这种教研方式在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课异构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和借鉴他人的教法和经验,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听了刘永兰老师这节《观察蚂蚁》的*作教学课后,本人深有感触,也受益良多,现就本人听了这节课后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表述如下。

  首先,我认为刘永兰老师在这节课中,刘老师通过颇富激情的语言和有声有色有形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要创作的欲望,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作能力,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无穷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以,我认为刘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味经典课文,领悟关键问题。

  刘老师在学生动手*作前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单元所学的经典课文,让学生谈学*体会,并让学生通过回忆,弄清楚了要写好文章的两个关键: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即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同样,我们写作文,就要考虑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本单元我们学*的最突出的表达方法是:采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刘老师恰好抓住了这个单元的关键,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为学生在*作前确立了方向。

  二、阅读精彩“片段”,激起*作兴趣。

  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了若干与*作有关的片段,让学生阅读片段,思考分析片段,体会片段中作者采用“联想和想象”、比喻和拟人等表达方法,对表达作者情感,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表现力等方面的好处,然后还叫学生对精彩片段进行欣赏评析,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信心,让学生大胆地去发挥想象,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心灵原野上尽情驰骋。这样一来,学生便明白了“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来作文,原来是很简单的、很有趣的。学生们便乐意*作。刘老师这个环节的设计,为学生*作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三、精心设计范文,领悟谋篇布局

  “风头猪肚豹尾”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要求。面对小学生不知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才能使文章结构紧凑,怎样充分发挥想象,做到思如泉涌,使文章内容充实、具体、生动等。刘老师不惜精心设计下水作文,让学生领悟到,一篇好的作文要做到:开头要简洁,文章主体部分要描写详细,语句幽默活泼,结尾要深刻。刘老师的这种做法,不仅说明了她准备充分,而且还很好地结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学生勾勒出了*作的蓝图。

  四、激发学生想象,进行联想练*。

  联想就是从这样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联想能力越强,创造能力就越强,因此,刘老师也注重了学生联想能力的锻炼。她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展开大胆想象。如:鸟儿在叫(想象为:唱歌、讨论、开会、争吵?);树叶落下来(想象为:蝴蝶飞舞;寄给大地的贺卡、书信、情书?)等。极大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第一单元的学*,让我们明白要写好文章,必须做到:一是多观察事物,*时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二是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勤于记录,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积累多了,你的想象能力就越来越强了。而刘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正好突出了这一次*作的重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虽然刘老师的这一次*作教学是成功的,不过,刘老师在这次*作教学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引导学生学*的片段过多,以至于学生独立*作时间不足。为此,老师在上课时,可进行精简,选择经典片段让学生进行学*和感悟,不必面面俱到,否则给人感觉是多而不精,反而主题不够鲜明了,也耽误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二、*作教学主要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的练笔显然应该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但刘老师却安排了学生当堂进行*作,这显然是根本完不成的任务。所以我认为:作为展示课,如果要实现*作教学的完整性,除了要压缩老师要展示的教学片段外,只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片段练*,而不是完成一篇完整作文的创作。为此,老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让学生针对蚂蚁的某一方面去写作,如:蚂蚁的外形特征、蚂蚁的生活*性、蚂蚁的洞穴、蚂蚁怎样搬运食物等进行片段创作,这样不仅起到了练笔的目的,也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不仅确保了课堂的完整性,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作进行展示和评价。

  以上看法仅是我一家所言,也许有失偏颇或者不正确,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20xx年9月20日

  前两天半大家听了6位专家的评课,收获颇丰,精彩的课堂加上恰到好处的点评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把听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弄的清清楚楚的。如果专家们的评课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的话,我的评课只能算得上一杯无色无味白开水,大家听一听,当做饭前润润嗓子,准备后面品尝于老师的评课大餐。

  感觉这四节课共性的地方有以下两点,第一是:在对网络知识结构图的建构整理上体现了由个体思考到集体智慧的碰撞:其实复*的目的在于“连点成线”并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构成网络。四位老师在第二环节建构网络的开始都是把找点的过程完全放手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各小组汇报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即点评肯定学生学*方法的正确,又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整理出本单元内容的知识体系。通过师生共同的修改补充完善,使结构图更加的清晰、明确!

  第二点是:从内部联系到思想方法的提升。复*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在温故的基础上还要知新。其实让学生知新的过程既是提升的过程。在这四节课中在这一方面体现比较好是第一节课中老师借助知识网络结构图的建构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化繁为简的思想;后面的三节课也都在第二环节 建构网络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通过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得整节复*课厚度或者说课的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点是:在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上,每位教师都做得比较好。关于运算定律在四年级之前学生就有了相应的认知基础,比如在加法中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加法中“凑整”计算等等。这些知识过去只知道这样做,通过这一单元的学*明白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对于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我就针对每一节课简单说说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每节课两个亮点,一点自己的困惑。

  第一节课中的第一个亮点是:

  第二环节师生共同整理时对一单元知识体系分类规整。我们可以一起来回想一下,老师在引领学生整理时并不是按照教材呈现的先后顺序去整理,而是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对内容进行了规整。教参中这样指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都是同一种运算的规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因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通常我们的复*一般状态下应该是按照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但是徐老师是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重新做了调整,把分配律从乘法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部分,然后把交换律(包括加法、乘法)、结合律(也包括乘法、加法)分别作为一部分来整理,这样让学生更加明确了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也就是不同级运算;而交换律和结合律只是乘法或加法运算内部的规律,也就是同级运算。如果学生对这一关系理清了,就不会出现(4+40)×25这样典型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问题而用结合律去解决了。

  第二个亮点是在重点复*环节,通过几道题的训练让学生发现通过分与合都可以使一些数凑整从而使计算简便。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这些题目中犯糊涂,经过这样一拓展,孩子们会在以后的做题中轻松的找到简便计算的方法,突破了本单元的难点。

  一点困惑:在学生汇报知识点的时候,老师按顺序把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贴到了黑板上是否对学生下面自己建构知识网络有影响。很多学生是按照老师的这种顺序去建构的。这样是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第二节课:

  第一个亮点是教师素质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这一点在整一节课体现的都很好,大家也都能感觉到了。尤其是在第二环节建构网络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然后结合学生的整理完善结构图,教师的引导总结都体现了教师沉稳、大气、应对能力强的特点。

  第二个亮点是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以给学生购买图书这一情景,提出了那么多可以用简便计算来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一点困惑:在建构网络环节如果给学生准备相应的卡片,在展示的时候可以把每组同学的想法都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比较,优化整理的方法。

  第三节课:

  第一个亮点是:教师的评价语言丰富、到位。在整一节课中教师不管是对知识方面的评价还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说得都很到位,让听课老师感觉评价的自然舒服,没有一点虚假的感觉。

  第二个亮点:创设情境环节,能抓住本单元的知识特点,让学生给数找朋友,为引入本单元的复*做好铺垫,感觉这个情景创设的比较有价值。

  一点困惑:整理时是不是应该让学生翻翻课本浏览本单元的知识点,从而更系统的找出一单元的知识点,为以后整理知识指出方法。

  第四节课:

  第一个亮点是:重视了学生对*题的训练。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复*,学生对各种简便计算的类型应该掌握的都不错了。

  第二个亮点:重视对本单元知识网络图的建构。

  一点困惑: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应该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它们去进行简便计算,有没有必要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背诵。

  9月19号第二节,在多媒体教室,听了老师讲的《登高》一课,这是学校安排的“同课异构”课。总的感觉:第一个视频不错,无论是朗读、讲解,还是画面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直观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学程序设计的不够好,感觉有点乱。课堂容量也有点小。具体点评如下:

  一、导入自然,比较识记。

  由登高诗导入,分了三类:

  1.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既巩固了以往积累的古诗,又激发了学生学*新诗的兴趣。

  二、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

  能够运用普通话教学,但语言较*淡,在讲述的过程中缺乏激情,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三、教学方式灵活,注重了学生的朗读练*。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5)

——同课异构工作简报范本10份

  今天上午,由我校组织的学校同课异构活动在二年级举行。伍东萍老师和杨静老师共同演绎了二年级下册语文的《雷雨》。她们的精心准备为参与活动,为我校的老师提供了有效的交流话题。

  本次活动的特点:所有执教者以其独具慧眼的敏锐,别开生面的勇气,巧妙取舍的功力、深厚扎实的底蕴以及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和操作,让老师们领略了他们的不同风采。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人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的启示:

  1.教无定法。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把握教材、吃透教材。

  2.有爱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鲜活灵动的课堂。

  3.从这次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反思、总结、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的*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李蓉老师和郑首才老师两人开展课例教学。再进行反思、课例点评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要走出自我。

  总之,我觉得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也会以此次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20xx年10月25日下午两点,语文组全体教师到录播室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由李凤斌老师、崔立萍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人,以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探究“双减”政策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布置高效作业。两位老师共同讲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中年鲁迅人生低谷时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组散文。是先生童年回忆的一曲恋歌,本次活动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带我们走进童年记忆里那有趣而又神秘的百草园,感受童年那方天地里片刻的温暖。

  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节奏掌控恰到好处,预言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各有千秋,为我校教师探究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水*呈现了很好的范本。更为我们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文本深度。李老师从“光滑”二字引导学生认识到要调动触觉来写景。深挖先生写作此文时的背景,让学生理解鲁迅写作此文时正逢人生低谷,以童年温馨回忆来慰藉苦闷的心。

  其次,寻找切入点,突出重难点。李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法,以分析写作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百草园”为什么被称为“我的乐园”。在逐步深入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辅之以抓关键词法,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写景的妙处。从感官、修辞、写景角度三个层面来分析乐园之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色。而崔老师则从题目入手,抓住“从……到”关键词,让学生理清行文顺序和文章结构,以情感为切入点,先让学生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感情,然后来分析鲁迅为何产生这样的情感.层层深入,启发诱导,师生共读,共同品味。先让学生读过渡段,初步感知作者感情。顺势发问为什么百草园被称为“我的乐园”,引入本节课重点。重点从写景的局势来让学生理解写景要条理清楚,井然有序。通过关键词“不必说……也不必说”让学生明白写景要抓整体,从“单是……就是”让学生明白要写局部。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这一角度分析“我的乐园”。最后又回归情感,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深思先生对百草园的深厚情感。两位老师选用两种不同方法,选择不同切入点,来突破本文重点。

  再者,巧妙收尾,一举多得。李老师通过说话训练任务,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百草园的印象。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中心主旨,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崔老师让学生讲故事时点拨学生要多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讲,点拨学生如何生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两位老师的设计兼具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崔老师则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此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情感,引人深思。

  最后,课堂点拨,讲练融合。为了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布置精炼高效作业避免冗长重复作业,李老师在课堂中写景方法的分析直接为学生仿写一段话铺好路。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了一半作业,学会了如何构思,如何运用。而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角度点拨学生要学*运用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来写景,直奔重点,直击学生写作头痛之处。作业设置时精选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在课堂突破重难点时加以点拨,学生课后对于这类作业也不再害怕。精准实现了高效作业的目标。让学生快乐学*,不再像躲猛兽一样躲着学*,逃避作业。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不同课堂生成、不同处理教材的方式,也在语文组这个大家庭里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注重实效、共同提升的目的,也演绎出语文更高远的追求!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

  二、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老师的辅助性练*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教研*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为提升身体素质课程教学质量,5月25日下午,体育中心第三教研室围绕“如何上好一堂身体素质课”,开展“同课异构”说课教学研讨活动。

  身体素质课,是基于一年一度的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素质训辅导的课程。第三教研室体育专项分类较多,包括健美、武术、艺术体操、健美操、体适能、游泳课等。每一个专项内容特色不同,其针对学生训练及技能要求的侧重也有所不同,通过身体素质课,能较更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王小春教授从国标测试的'四项身体素质基本要求、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易出现错误等方面解读了如何上好一堂身体素质课。

  位桂香老师通过学情分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从如何激发学生学*热情入手,建构了一堂身体素质课的整体思路与结构。她提出要为学生的学*创设特色场景,营造一种独特的身体素质课程学*氛围。

  谢招福老师谈到,作为体育课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身体素质课的重要性,而且要在思想上强化学生身体锻炼的意识。通过设定相对应的辅助练*、游戏、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为身体素质课堂丰富教学元素。

  说课结束后,教学名师闫振龙教授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说课内容,并针对细节问题提出建议;陈善*教授提出“会考、会练、想练”,引发大家深思;孙蔚副主任认为此次教研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利于开拓教师视野与思路,为提升教学质量开辟了新路径。第三教研室主任张秋君表示,此类教研活动将在今后持续开展,促进教师不断学*,努力站在学科的前沿。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素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结合上级关于“决胜课堂”动作要求,按学校教研活动安排,在本学期的第十一周我校六年级英语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行政班子、英语教研组长、全体英语老师积极参与听课。

  六年级英语组教师集体备课

  本次执教的余素易老师、陈彩愉老师、叶秋丽老师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选择不同的策略,对六年级Unit 4I have a pen pal PartALet’learn&Do a survey进行了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展示。虽然教学方法各异,但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展示了三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英语素养。

  余素易老师课堂风采

  第一节课是由余素易老师执教,余老师在本节课中教态亲切大方,富有感染力,与学生建立*等和谐的关系。余素易老师发音标准,口语流利,利用Free talk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善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整节课学*氛围融洽。

  陈彩愉老师课堂风采

  陈彩愉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强,整堂课流利标准的口语层层推进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学反馈及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训练落实到位,努力营造一种英语教学的氛围。

  叶秋丽老师课堂风采

  叶秋丽老师精心准备,无论从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件的制作,都能感受到她的用心。以歌曲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中,再和学生的自由交谈进入本课主题I have a pen pal,整堂课紧紧有条,单词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吸收,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会

  随后,教导处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总结。总结会上,上课老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英语科组的全体老师对三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以及建议,蔡琼密主任指出了这三节课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了浓厚的氛围,实现了同课异构活动互学、互助,共同交流,分享思想的目的。

  英语科组教师进行研讨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台,使教师之间智慧碰撞,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我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英语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0xx年11月27日参加了扬州举行的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深有感触!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6)

——同课异构活动简报合集十篇

  为了优化幼儿园课堂教学,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3月9日上午,裕安区“国培计划(20xx)”——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项目在苏埠镇中心幼儿园拉开帷幕。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汪帮胜、教导主任黄孝玉,苏埠镇中心校校长王立*以及苏埠、石板冲、韩摆渡等乡镇50余名幼儿园教师参加了本次同课异构教研观摩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课题为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相邻数》,献课老师分别是金马幼儿园王礼秀、苏埠镇中心幼儿园郭南南。

  两位老师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各具特色的教学构想、自制教具、教学方式,面对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巧引妙导,循循善诱,在孩子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之后,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开兵主任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执教老师从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达成度、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来自六安市红鸣名师工作室的任毅伟园长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做精彩的评点。她从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严谨性、幼儿活动过程中自主操作的重要性、幼儿数学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为参加活动的幼儿老师提供了学*、研究的`方向。

  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汪帮胜校长作培训总结。他从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切入,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了具体要求,事例充足,既提出希望,也提供了方法。

  苏埠镇中心学校王立*校长重点阐述了教师终身学*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全体老师能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展示教学风格的*台。

  为了打破教学瓶颈,彰显教师个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教学水*的快速提高,明宇学校于 1 月 15-1 月 18 日组织了语文、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我们踏踏实实地经历了“文本解读,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研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既欣赏到了教师个人的风采,又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在比对整合中,促进了专业水*的发展。

  在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虽然有着许多“同”,但由于教师个性、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即是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教材的解析、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等各处,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同课异构正是给了教师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异”让课堂绽放光彩!

  每节课将学生课前预*和教学环节紧扣相连,融于小组合作的策略中,先学后教,通过新旧知识的'比对,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挥,既达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更利于有效教学效果的形成,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师们的同课异构呈现了他们各自的亮点,他们的每一堂公开课都经历了策划、备课、试讲、评课、修改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名师工作首*,年级组长能够不吝赐教,给青年教师予热情帮助,精心指导,进一步发 挥了“传、帮、带”作用。

  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

  校领导全程参与,对我校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了肯定。课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也探讨了课堂中的改进措施。

  课后地力袁明校长围绕感动,反思、改变等关键词讲述了“同课异构”活动的重要意义,肯定老师在“同课异活动中积极参与和认真准备的态度,感动大家在课上的表现,希望老师能一辈子学做老师”,将活动中的优点放大,并反思上课的不足,将其融入到常规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学质量。

  为丰富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研讨、共谋发展”的教育教研内涵,在县区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台,展示教研成果,进一步落实“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课堂践行,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的智慧共享。20xx年4月1日-4月7日,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县教研室组织开展了“聚焦质量提升,圆梦教育行动,同课异构教学”为主题的中小学“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教学活动现场,来自一小、二小、太行、开元四所学校的语文、数学、品德、英语教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践行“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给全县教师演绎一场精彩的`课改盛宴,真正达到教学构思中存同,同中存异。活动期间,教育局杨局长、张局长亲临现场,与全县参演教师一起聆听了16位教师的精彩讲座。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评议中,执教老师与参会的领导、教师围绕课堂展开热烈的研讨。本着“开诚布公,互相切磋,畅所欲言,共同借鉴”的研讨目的,结合各自的课改实践,围绕本次活动精巧的教学设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交流,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方式、教学的方法、课程改革措施等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创造性的研讨,依据新课标理念对不同的课堂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在二小学的活动现场,我们有幸请到市教育局郭局长及市教研室的两位专家,他们深入课堂,深入小组,亲身体验,感受“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带来的高效发展。

  在课后的评议中,郭局长做了精彩的点评,首先充分肯定襄垣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新、起点高,教师理念新、投入状态佳,改革的成效大。其次,对襄垣未来的教育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市教研室的两位专家从学*计划的编制、学科特点、队伍建设、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性评价。

  真实践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专业成长”的课改理念。

  “在异构中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识—在共识后分享”,通过这次“同课异构—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老师们躬行理念先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效率,不断丰富“自主学*、小组合作、导学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内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使每位教师都能圆梦教育。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我校教师互相学*、共同探讨、不断钻研的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实效。在学校教研室的安排下,脑上小学数学教研组于11月24日下午开展了“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此次活动中,数学组两位授课教师都选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从生活中存在的植树现象出发,选择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课堂上,两位老师都秉承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视现实体验,注重设计探究性学*活动,凸显探究成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动手操作中自主观察、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虽然教学方法各异,但是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构”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风采。

  杨丽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合作探究中经历学*过程。通过试一试、摆一摆、画一画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在尝试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并在层次分明的练*中将模型不断内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袁志奎老师的课堂,在设计上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从植树节和手指谜语以及生活中的植树现象入手,突出内容的生活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空间。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连贯、流畅、自然,给老师们呈现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课后,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大家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在充分肯定两节公开课的同时,也非常忠肯的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自己的教学建议,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与升华,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促进我校教师共同成长。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只有通过老师们不断的探讨钻研、交流学*、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取长补短和反思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才能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高效的课堂效果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减负的关键,我们要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探讨和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贯彻课堂变革理念,11月4日下午,庐山市第一小学数学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活动——同课异构。

  全体数学老师参与到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一起观摩了周晴老师和白芳群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第一堂课,周晴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钟表、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三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学生总结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认读方法。

  第二堂课,白芳群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一个小谜语猜猜新朋友是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并巧妙地过渡到钟面的.认识,围绕“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

  两位老师都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他们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识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出示小明上午9时在看书,晚上9时在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两位老师虽然上的同一个数学内容,但完全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周晴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周老师还设置了有趣的游戏环节,加深对钟表知识的认识。课堂有序,学生发言积极正确,鼓励性的语言不断。

  白老师敢于放手,学生有宽松的想象空间,还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注重学生板演,再集中讲解示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倡导合作学*。白老师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描述时间,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认识时间。白老师还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情,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课堂尽显童真童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精彩的观摩活动让在场老师们收获满满,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双减”之下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教务处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听课、评课,大家共同学*,集体评议,携手共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教研活动让大家在思考与收获中砥砺前行,推动“双减”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提升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20xx年11月29日下午,江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数学组开展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徐州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疏嘉主任、矿大附中张海涛老师来到现场。活动分为“同课异构”和专家讲座两大部分,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苏科版七上《角》,由本校张贝*老师和矿大附中张海涛老师分别进行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张贝*老师的课堂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探究活动层次清晰,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考能力,提升探究意识。

  张海涛老师现场展示了省优质课获奖作品,她从类比线段出发,提出问题及研究路径,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体现了“始边易得,终边难求”,巧妙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整节课精心打磨,语言精炼,学生活动丰富,采用参与递进式活动,完成“引规”之旅,类比思想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令现场观摩的老师们赞赏有加。

  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生本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为师生们呈现了高效课堂的精彩魅力和浓浓的数学味道。

  疏主任为全体老师带来了《依据课标,研读教材,理解学生——20xx年市区评优课后记》的专题讲座。首先,疏主任详细分析了两节课的异同之处,完整地评析了每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优缺点,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接着,针对刚结束的.徐州市区评优课,疏主任对不同课题的比赛情况逐一展示并做了详细评析,重点对比了部分参赛老师的板书,强调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疏主任从教材编写、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建构等方面做了专业的指导,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质赋能。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有深度、有高度,在专家的指引下,老师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今后的教研中,数学组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拓宽眼界,借助团队力量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10月18日下午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三位数乘两位数》“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四年段数学组老师承担。上课的两个罗老师同时也是师徒关系。本次活动旨在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其迅速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学校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创造条件。活动期间,学校分管领导、教研组成员全员参与。

  本次活动中四年级备课组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从对教材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都呈现出老师各自的风格。

  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每一堂课的展示对于执教教师来说是一次训练提升,对于听课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学*提升。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各老教师之间互学互鉴,优势互补,进一步贯彻“双减”政策,确保“减负提质”落实到位。

  9月25日(周三)下午,数学教科室在一号教学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并邀请市教研员杨长智老师进行指导。马俊卿、张文刚老师选择了《线面垂直》这一内容,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课。课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市教研员杨长智老师立足高考实际,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呈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充分研讨,教科室形成了课堂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首先是教学设计方面,从前面学过的线线之间和面面之间的关系引出线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回忆直线与*面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线面相交中的特殊关系——垂直。学生对线面垂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于是我让学生从生活中举几个线面垂直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他的理解,把数学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思维中形成抽象的画面,进而自己尝试着总结出直线与*面垂直的定义。紧接着从定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线面垂直的步骤,然后从以前学过的线线垂直的判断方法来引出线面垂直的判断方法,并从生活中举出线面垂直的现象的原因,充分加强了学生对这一方法的理解。

  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游戏的判断方法来做出其图形表示,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方法的印象,有能够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示线面垂直的判断方法,使这一方法能够真正运用到线面垂直定理的判断上。紧接着我就给出一道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新学的方法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在完成证明后进一步指出题中其他线面垂直的情形及原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中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运用它来解决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问题。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充分的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和抽象理解能力,层层推进,思路清晰,使学生能够掌握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通过层层设问,步步引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数次让学生在黑板上作图,解题,并让其他学生上来修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展的空间。最后,多次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来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印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10月19日上午,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一同观摩了由高二年级王洁老师和***老师提供的“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同课异构公开课,并于课后进行评课交流。

  学校党委**、校长李金山,副校长谢龙,党委委员苏宗新,党委委员刘宏及各年级数学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王洁老师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两个探究活动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制教具深刻理解椭圆的定义,感受椭圆的形成过程。其次,从“数”与“形”两个角度推导两种形式下椭圆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先猜想后验证,归纳总结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王老师教学语言简练沉稳,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步步推导出椭圆标准方程,在探究活动中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最后对比圆与椭圆,以“人生可以不完美,但要绚烂多彩”为结束语勉励学生。

  ***老师以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应用为主线,首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演示了椭圆的形成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教具画出椭圆,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椭圆的含义。其次,通过类比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将曲线方程的求解步骤概括为“建、设、限、代、化”,引导学生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杨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椭圆标准方程的应用中感受不同数学方法的魅力。

  课后,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集体评课。在教研组长马桂新的主持下,首先由两位主讲的青年教师分别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自我评价,随后各年级组备课组长进行点评。

  高二年级备课组长杨玉坡老师与辛培玉老师对于两位青年教师的用心教学给予充分的肯定。杨玉坡老师肯定王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感悟椭圆的形成过程,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先猜想再验证,从数与形两个角度体现坐标轴变换下的椭圆标准方程。同时,辛培玉老师建议两位青年教师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数**算核心素养。

  高三年级备课组长王仲杭老师与邹龙老师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恰当,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王仲杭老师表示两位教师对于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比较到位,板书条理细致,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同时,邹龙老师建议两位青年教师适当增加课后练*题的数量,通过*题巩固知识点。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7)

——小学同课异构简报(精选10篇)

  9月26日下午,我校在观摩教室开展了小学数学组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课题是《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由倪洒洒和赵丽娜两位老师执教,并邀请了合肥市名师陈家敏老师前来听评指导。

  倪洒洒以短视频导入,学生从夜晚五彩斑斓的灯光中感知射线的特点,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应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地演绎了线段延伸的过程,巧设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最后倪老师提出对同学们人生、学*和做事的期望,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赵丽娜关注知识前后的衔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起点,教学设计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课堂中要求学生先在脑海里想象线段到射线再到直线的变化过程以及特点,再动手画一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堂容量虽大,但赵老师处理得当,有的放矢。最后赵老师勉励学生:学*要向射线一样学无止境。

  两节课后,陈家敏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本节课是概念性课,重点是认识图形的特点,两位老师重点把握得非常准确。本节课难点是如何理解“无线长”,突破难点时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去想象,操作,交流。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大环节,低结构”,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评价主体多元化。

  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我校教师创造了互相学*、交流研讨的机会,在互相学*和借鉴**同发展。

  为了深入解读和挖掘新教材,彰显教师教学能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教学水*的快速提高,银川市金凤区第六小学低学段语文组于2022年6月8日-6月17日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一二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6月8日-6月17日,一二年级语文组八位老师分为四组,八位老师分别对一年级课文《一分钟》、《荷叶圆圆》,二年级课文《青蛙卖泥塘》、《大象的耳朵》四篇课文进行授课展示。八位老师目的明确,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八位老师均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在掌握形声字造字规律的基础上达到能力拓展的目的,同时渗透多种识字方法,融合识字、理解、发现于一体,丰富学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积累学生语言,达到趣味化和实效性的和谐共振。

  同时注重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记忆,并在教学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开展得及时有效,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台,还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借由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互相学*,互相探讨,智慧的碰撞总会涌动出生命的激情,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们将不负芳华,幸福成长!

  20xx年x月x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

  二、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老师的辅助性练*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教研*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密切配合下,甘竹镇中心小学于20xx年12月8日举行了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的授课内容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由谢漫玲、吴志梦两位老师执教。活动前期,两位老师进行了备课、磨课,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过程,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一授课内容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处理,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教学中,两位教师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更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

  谢漫玲老师的课堂,令人如沐春风。谢老师由字逐词到句的阶梯式教学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多种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为理解句意做铺垫。通过看注释、结合课文插图、难字组词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文言文,降低学生学*难度,产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课堂小结时,谢老师引导学生看到单元导语“关注人物美好品质”,让学生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品质,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将司马光的品质以及对学生寄予的希望,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令人回味无穷。

  吴志梦老师自然大方,温柔亲切的语言让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们印象深刻。整节课轻松愉悦,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吴老师让学生背诵古诗导入,再通过出示古文自我介绍,让学生区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学*古文言文的兴趣。“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悟的基础,吴老师的课以“读”为主轴,利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堂串联。通过各种富含趣味的朗读形式,让学生走进了故事。最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由瓮的大小和形状了解当时情况危急,再对比其他孩子的表现,联系自身经验,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9日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进行评课,老师们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听课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收获良多。

  饶吉羽老师说:谢老师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很好;吴老师很擅长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朗读,让学生读中感悟人物品质。她还提出了个人的一点小建议:两位老师在教学完《司马光》文言文后,可以让学生去表演这个故事,这样能更直观的了解故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黎娜老师感悟道:这两堂课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充分备课,精心准备,“同课异构”虽目标相同,却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展示。听谢老师的课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仪态美,声音甜美,课堂评价语优美,课件制作精美,课堂互动实美;吴老师的课有一个非常值得学*的闪光点,多种形式的读,有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赛读、示范读、学生边读边演,充分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热情。

  邓春兰老师再次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后并提出:内容上要合理安排,目标不应过多,理解文章意思可以先逐字理解意思,再去逐句理解,做到循序渐进。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提问不应过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与老师预设不一样时,要慢慢进行引导。

  杨姝主任总结:“同课异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风格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我们看的是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

  最后,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的刘云亮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了方法的指导和深入的点评。他提出《司马光》这篇课文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人物品质时,要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还指出了吴老师课堂上的一点不足之处:教师在发现学生解释“儿”的意思不恰当时,没有做出及时的指出与纠正,文言文的翻译应准确恰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区分古文与现代文。刘校长也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他勉励大家认真钻研,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加强研讨交流,反复磨课,精其心而穷其法,扬长避短,互相学*、努力拔节。

  “杏坛求索度流年,突破难关靠教研。”本次活动,教师们在异构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有效促进专业化成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且行且思,砥砺前行。我们甘小教师将不忘初心,不断创新,跳出“井”,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20xx年6月13日,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深圳大学附属中学两校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校长刘书安,以及两校高一数学组老师均到场参与听课。课后,全体教师又齐聚数学教研活动室开展评课,其中,副校长马阳也到场指导。

  深大附中作为深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的数学学科示范基地,紧跟双新对教学的要求,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此次协同深大实验开展教研活动,也是旨在对数学实验和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进行一次探索和研究,与双新要求紧扣。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江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迎来了一次精神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2017-2018学年上期江南小学数学学科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同课异构赛课活动。

  本次赛课活动从10月24日起,历时三天。参与本次赛课的老师,既有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经验教师,共计15名。担任本次赛课的评委为我校六名骨干教师,采用现场打分,最后算取6人*均分的方式进行评比。

  10月24日上午10:20,赛课正式拉开序幕。首先,张勤主任就本次活动的流程和评比标准做了详细的解读,为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10:30,赛课活动正式开始。各位赛课教师结合自己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或从生活实际入手,化静为动,精心设计,充分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几何形体,建立空间概念,形成几何直观的核心素养。

  本次赛课活动,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付小飞、徐兴慧等7位老师荣获了本次赛课一等奖。

  为了落实中心学校的同课异构安排,也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法特点,研究熟悉语文课程的不同视角,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加大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语文教研组依照中心学校的安排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在第十二周安排八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同上《小石潭记》公开课。语文组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学*不同的构思和教法形式,取长补短,教研气氛甚浓。在议课时,大家毫不保留,畅所欲言,共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快使,使同课异构活动真正落到实出,提高教研实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现将大家议课意见综合评议如下:

  张忠梅老师:朗读教学很成功,能分层次朗读(听读,齐读,分小组读)。板书详尽,突出重点。但有关知识(作者、写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记”)介绍过于详细,教师包办太多,会导致学生懒惰*惯的养成。学生没有良好的记笔记的*惯,老师不说不记。学*比较被动。由于时间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少,这样安排,无疑会加重第二课时的负担。

  张雪蓁老师:课件制作情境创设较好,直观形象。结构紧凑,授课条理清晰,讲析详尽。作业布置能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拓展。但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时间紧,导致对重点的内容点拨不透。如:讲到潭中气氛时,应点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这与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关。朗读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在第二堂课的讲解中,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是一堂优质课、有效课。

  两位老师的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教法各异,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同课异构是集体备课下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下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多样展示。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同课异构不仅仅是对比,更是交流互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不仅能让教师拥有更多自我钻研的空间,而且更能激活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为落实县教体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活动的工作部署,加强校际间学*交流,提升区域内教研合作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日,阳谷县第一学区小学语文区域教研活动在七级镇小学举行,七级镇小学副校长冯晓宁致欢迎词。

  阳谷明德小学、阿城镇小学、安乐镇小学、七级镇小学四所小学的业务校长、学科主任、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七级镇小学翟瑞斌老师和安乐镇小学潘**老师分别同课异构《麻雀》。翟瑞斌重视对文本的研读,让学生抓住描写神态、动作句子,体会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特点,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伟大的母爱,掌握品读体会感情方法。

  潘老师的课激情四射,评价语丰富恰当,教学环节自然紧凑,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她关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重点抓住文中描写猎狗和老麻雀的语句,体味二者特点,理顺课文写作思路,学到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后,两位教师对自己本节课的构思,教学设计过程及意图进行了说课反思。听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环节设置、重难点突破和方法改进等方面展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

  本次活动给四校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交流*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信通过团队智慧力量,第一学区小学语文教学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江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迎来了一次精神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20xx-2018学年上期江南小学数学学科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同课异构赛课活动。

  本次赛课活动从10月24日起,历时三天。参与本次赛课的老师,既有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经验教师,共计15名。担任本次赛课的评委为我校六名骨干教师,采用现场打分,最后算取6人*均分的方式进行评比。

  10月24日上午10:20,赛课正式拉开序幕。首先,张勤主任就本次活动的流程和评比标准做了详细的解读,为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10:30,赛课活动正式开始。各位赛课教师结合自己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或从生活实际入手,化静为动,精心设计,充分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几何形体,建立空间概念,形成几何直观的核心素养。

  本次赛课活动,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付小飞、徐兴慧等7位老师荣获了本次赛课一等奖。

  第一,徐老师展示的“朗读课型”与我们*日操作的传统课型很不一样。它更侧重读,各式各样的读:生读,师读,小组读,师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共计全课朗读次数达到28次,但一点不令人生厌,

  从开头到最后逐步加深,要求逐渐提高,整个课堂娓娓道来,是渐入佳境,越来越吸引人,直到一课结束,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均沉浸其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环节,不仅让学生会朗读,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全课以小组活动为主,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融合,不仅展示了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及小组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实行导学案之前,语文课实则成了语文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课,实行导学案之后,我们变得很被动。想多说又怕多说,不说学生又要乱说。通过徐老师的课,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导”与“学”的关系。如何导?我想,导学案的编写就成了重点。

  第三,导学案的编写。

  徐老师的导学案没有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个问题,但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指令,反观我们的导学案,编写简单,操作困难,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阅读理解课。一篇很美的课文分成了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小组展示分析过程,明确答案,顿时毫无美感可言,不仅消灭了语文老师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抹杀了语文的整体性特色。我们不愿意让语文失去它本身的魅力,可是谁能告诉我们语文导学案应如何编写才能既有美感又有效果?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8)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简报范文10份

  xx年12月1日,xx中心校“课题研究、同课异构、一课多轮、一课一研、异课同构”教研活动在xx小学举行,至此,xx中心校自10月27日在罗峪小学开始举行的大型集中教研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组织严密,环节紧凑,分工有序,达成了预定目标。此次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通过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有效地激活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

  主要体现有三个亮点:

  亮点一:针对性强。

  解决了教师个人教学中的特别问题和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真实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探讨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成长、有效高效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改进那些不合时宜、不利于学生发展、高耗低效的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

  亮点二:实用性强。

  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而指导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强。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亮点三:参与性高。

  活动以实际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从而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有:

  一、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这次活动,每个年级组长结合本年级学情、教情举办了专家引领讲座,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镇教师教研水*。课例观摩和一课一议让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感悟)在教师中进行交流,让先进经验得以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共同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全镇集中教研活动可以给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研究*台。此次活动营造了“比、学、赶、帮”的教学研讨氛围,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舞台;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力求从教师专业水*的提高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力求发挥好同伴互助的研讨形式,做好、做实每一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要注重发挥全镇师资的整体优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必须面对各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心校领导通过每周的听课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发现并帮助解决师生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我镇优秀师资力量雄厚,但分布不均衡。通过丰富、充实的集中教研活动能够发挥全镇师资的整体优势,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为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全镇教研形式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相辅相成。以集中为辅,以分散为主。分散教研是各校根据本校校情组织本校教师参加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利用空课时间、下课时间相互交流,一事一议,一事一论。将功夫用在*时,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集中教研就是中心校在*时调研的基础上,适时适势适地组织部分或全体参加。

  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

  一、一课多轮环节稍显薄弱。时间、地点的限制影响了一课多轮环节的运行。再上课再议课再提高的目的很难达到。

  二、低年级活动受限明显。低年级教师大多是包班,较重的教学任务影响了教研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同课异构”后续工作还需监督加强。在同类知识教学中,或基于同类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内容有机整合时,运用相同的教学组织结构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各校和中心校加强指导。

  本学期中学数学教研组采取“同课异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七年级和八年级各由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其余教师参与磨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借此机会获取有益的教学经验。

  同课异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参与性高的特点,通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磨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足。预设实际授课时会遇到的问题,展示公开课的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有参与的教师可以将探讨出来的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八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矩形的判定”,由杨泽菲老师和王洪林老师执教。七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面直角坐标系”,由陈涛老师和李想老师执教。四位老师把最好的状态在公开课上展示出来,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授课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学生们在学*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具体的一节课。和各数学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20xx年9月29日,地理名师工作室在高三年级开展了主题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温江中学教导处巴晓坤主任、德育处金忠主任、邹晓晔主任和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王洪*老师和刘娟老师分别献课。两位老师贯彻新课程理念,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两位老师利用导学案进行讲练结合,师生活动默契精彩,听课的老师纷纷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动,赞叹不已。

  接着,地理教研组老师进行了评课分析。高三备课组的组长杨磊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结构的合理性与讲练结合的反馈性,然后建议王洪*老师可以在学生出现知识薄弱环节时就地解决,刘娟老师在评价作业时注意清楚解释。

  高一备课组的张敬辉老师着重关注了学生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完成后应回归到知识总结和能力培养上。刘伟老师则就如何“简便判读三角坐标图”与各位老师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后,地理工作室导师杨进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到:第一,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控教学节奏,扮演好知识传授者、学生学*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第二,学生是地理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诸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地理教学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去推进,所以要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地理学*策略。第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所以要形成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通过探讨交流,两位献课老师表示受益匪浅,其他老师也表示通过观摩课堂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从而树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努力提高教学水*的决心。

  为深化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营造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良好教研氛围,发挥我校学科组长的带头作用,提高教学水*和教育质量,教体局中学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莅临学校指导“课例式”集备研讨课。

  本次活动中,同一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以本学科同一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高效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教体局中学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分别就不同的课进行了精彩专业的点评。在良好的研讨氛围中,各备课组老师们进行了深度的学*,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帮助老师们共同提高,还很好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同中有异,异中求同,授课教师“异”出精彩,听课教师“同”样收获。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在今天的数学活动“分类”、“排序”我是这样做的:

  1、谜语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以老师出谜面,幼儿猜出谜底。老师说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谜语的方式念出来,让幼儿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很快幼儿就能根据老师说出的图形特征猜出来,幼儿情绪非常好。

  2、通过各种感官让幼儿感知:老师提供相应的感性材料让幼儿通过用眼睛看看、用说摸摸、折折剪剪等方法,让幼儿充分感知各种几何图形的异同点,然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分类和排序,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主动的把自己发现的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

  3、通过游戏加深巩固:以音游《找朋友》让几何图形娃娃找朋友并按找到的先后顺序来排队,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幼儿活动很积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始终乐此不疲,活动中幼儿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个别的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特点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上,对分类和排序的概念不能理解,老师的个别教育做的不是很到位,在以后的活动组织过程中我应当加以注意。

  *日,*阳县建兰学校综合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和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书法教师孙涛和陈明之执教《三点水》展示课,全体综合组教师参加。

  两位老师认真备课,用各自不同特色的教学方法向大家展示同一个教学内容,践行着“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有共鸣之处,又有独树一帜的风采。

  在书法教室中,孙涛老师由精彩的书法故事作为导入,故事营造的情景仿佛让学生们置身于朗朗读书声的书院中,紧接着的是层层相扣的活动设计。孙老师激情地强调同一偏旁字的落笔要点,并板书“间距—方向—弧形—呼应”,端正清晰,要点明确,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

  陈明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清新雅致的展示课。她从容的教姿,对教材的精彩解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在屏幕上书写,学生们认真倾听并跟着用手书空练*。最后,学生在精美典雅的信笺上誊写诗歌《池上》,并用小夹子和麻线串起,呈现出来的书法作品更有一番韵味,让人眼前一亮。

  课后,老师们在蕙兰之家进行了评课。老师们畅谈了自己对“同课异构”的理解与想法,认为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集体磨课形式,相同的课题安排,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它能促使组内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比较中各自取长补短,更好地帮助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6月10日,西乡小学科学组邀请了毓秀计划张锦滔导师及其团队展开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科学课教研课题为《影子的秘密》,活动以文本知识为基础,以实验设计为载体,以创新有趣为特色,将课本知识、探究实验与实际应用完美融合在一起,既避免了传统知识灌输型课堂的枯燥乏味,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科学的兴趣。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给学生们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堂,上课前两周两个学校的科学组教师根据教材、教参和课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班级教学条件和自身特点,深度研究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

  教学中,同学们通过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拓展应用等活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形成科学概念。各个小组分工明确,快乐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本次教研活动各位科学教师风格迥异,课堂教学符合科学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活动结束后,我校教学处副主任廖佩珊与张锦滔导师携同全体科学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对每位老师围绕优缺点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老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科学组的所有教师始终以谦虚学*的态度相互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在西乡小学这片教育沃土上,不断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共享知识,共享理想,共享情趣,共同书写教育的精美华章!

  为加强校际、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和教学质量,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10月20日,长沙市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白箬片区校联合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岳麓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中学数学教研员向利*,物理教研员陶国军、美术教研员杨群芳,白箬片区校校长徐建伟、主任杨宗义,白箬中学校长李景滔、教务处主任谢灿红、数学教研组长李敏、理综教研组长邱淑珍以及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全体班子成员出*此次活动。

  当天,在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开展了教研会议,该校副校长向朝辉主持会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孙亮亮对听课、评课工作安排进行了解说。

  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校长周围就学校的现状和规模进行了介绍。此次教研活动旨在促进学科发展,以活动促进教研,同时带动区域发展,形成良好教育品质,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生根。他希望,借此活动能实现互学共研促提升,打开教学新思路。

  白箬片区校校长徐建伟分别从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同课异构、专家引领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特点。同时,对联合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发展表示期许,并表达了对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乘势而上,办出规模、办出品质的美好祝愿。

  活动中,白箬片区校与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教师就《汽化》、《剪纸》、《合并同类项》进行了同课异构。授课教师准备充分,带来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课程。

  课后,听课教师分别进行了扎实的.评课议课。每位授课教师分别说课、谈反思;听课老师进行了细致全面深入的评课,提出了许多宝贵而中肯的建议;区教研员进行了专业而深刻的点评指导与总结。

  望城一中观音湖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了以教促研,以学促教的良好氛围。

  本学期我校结合区第xxx届教学节“绿色课堂、快乐成长”的主题活动,开展了“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初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分工的学科进行全程跟踪听课、评课等,教研组长负责课务安排及其他各项相关工作。

  本次活动涉及了五门中考学科,共有10位语文老师(参与率100%)、11位数学老师(参与率91.7%)、8位英语老师(参与率73%)、4位物理老师(参与率100%)和3位化学老师(参与率100%)参加上课,总参与率达到90%.从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来看,语文组和理化组相对比较好,尤其是语文组,各校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落实,理化组的参与率达到100%及评课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两位年长些的组长起好了带头作用,是我们年轻组长们学*的榜样。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的氛围,现将简单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讲到底转变到能指导学生学*方法及倡导自主学*。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8、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学*、相互帮助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水*和效率。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还依然存在,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产生迷惑。

  5、合作意识有所体现,但不够深入,尤其是要求开课前老师要把教案发给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教师一起研讨修改,做到二次备课后进行上课,但极少学科组能做到这一点。最终的说课、评课有时也只是做做样子,有些老师甚至不知道怎么说课、评课,听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到评课了就说不出道道来,这样的听课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当然,大家提到这些都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时间上排不过来、被其它活动冲突及大家都很忙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完全可以客服的。

  活动已经结束,学校将要组织分管领导和学科组长对这次活动的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进行评选。同时,希望以后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老师都要认真参加,教学是我们的根本,离开了教学,我们的教师生涯也就结束了,敬请各位老师务必珍惜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干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同样的目标,不同的构想。12月30日上午,我校五年级语文组以《鸟的天堂》为题拉开了“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的帷幕。四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做了解读,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率先登场的是温志伟老师,她利用旧知引新课的方式导入,温故而知新。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例,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两个时间段,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和动态描写,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整节课,温老师教态自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9)

——语文同课异构简报(精选5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精品课堂。濂溪区怡康小学五年级语文组于12月20日开展了“一课多上,同课异构”活动。选择的课题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此次教研活动,由本年级的李小兰、林晓雪、古佳嫘三位老师承担执教任务。

  三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课堂,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他们的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真正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活动中,无论是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比较和学*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水*的提升。

  20xx年10月25日下午两点,语文组全体教师到录播室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由李凤斌老师、崔立萍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人,以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探究“双减”政策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布置高效作业。两位老师共同讲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中年鲁迅人生低谷时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组散文。是先生童年回忆的一曲恋歌,本次活动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带我们走进童年记忆里那有趣而又神秘的百草园,感受童年那方天地里片刻的温暖。

  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节奏掌控恰到好处,预言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各有千秋,为我校教师探究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水*呈现了很好的范本。更为我们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文本深度。李老师从“光滑”二字引导学生认识到要调动触觉来写景。深挖先生写作此文时的背景,让学生理解鲁迅写作此文时正逢人生低谷,以童年温馨回忆来慰藉苦闷的心。

  其次,寻找切入点,突出重难点。李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法,以分析写作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百草园”为什么被称为“我的乐园”。在逐步深入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辅之以抓关键词法,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写景的`妙处。从感官、修辞、写景角度三个层面来分析乐园之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色。而崔老师则从题目入手,抓住“从……到”关键词,让学生理清行文顺序和文章结构,以情感为切入点,先让学生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感情,然后来分析鲁迅为何产生这样的情感.层层深入,启发诱导,师生共读,共同品味。先让学生读过渡段,初步感知作者感情。顺势发问为什么百草园被称为“我的乐园”,引入本节课重点。重点从写景的局势来让学生理解写景要条理清楚,井然有序。通过关键词“不必说……也不必说”让学生明白写景要抓整体,从“单是……就是”让学生明白要写局部。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这一角度分析“我的乐园”。最后又回归情感,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深思先生对百草园的深厚情感。两位老师选用两种不同方法,选择不同切入点,来突破本文重点。

  再者,巧妙收尾,一举多得。李老师通过说话训练任务,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百草园的印象。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中心主旨,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崔老师让学生讲故事时点拨学生要多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讲,点拨学生如何生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两位老师的设计兼具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崔老师则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此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情感,引人深思。

  最后,课堂点拨,讲练融合。为了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布置精炼高效作业避免冗长重复作业,李老师在课堂中写景方法的分析直接为学生仿写一段话铺好路。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了一半作业,学会了如何构思,如何运用。而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角度点拨学生要学*运用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来写景,直奔重点,直击学生写作头痛之处。作业设置时精选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在课堂突破重难点时加以点拨,学生课后对于这类作业也不再害怕。精准实现了高效作业的目标。让学生快乐学*,不再像躲猛兽一样躲着学*,逃避作业。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不同课堂生成、不同处理教材的方式,也在语文组这个大家庭里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注重实效、共同提升的目的,也演绎出语文更高远的追求!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

  二、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老师的辅助性练*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教研*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的*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李蓉老师和郑首才老师两人开展课例教学。再进行反思、课例点评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要走出自我。

  总之,我觉得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也会以此次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全面配合“双减”的国家政策,英民小学三个校区五年级语文组老师于11月24日齐聚我校正德礼堂,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分为三大块,前三节课按照博文校区、正德校区和行知校区的顺序,由教研组代表老师作课。第四节由授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解说。然后是现场老师进行评课、校领导讲话。

  1、老师作课

  三位作课老师分别是博文校区的雷慧老师,正德校区的张卫玉老师,行知校区的成长利老师。三位老师作课内容都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在比赛中大显身手。三位老师基本都是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分析文中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评价,从而感知父母的爱。虽然老师们的思路大致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总之,三节课完全就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

  2、集体教研

  课后,活动迎来了“集体教研、碰撞提升”的环节。首先由三位老师分别对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说课。

  3、碰撞提升

  最后,听课老师们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着热烈地讨论并点评。整个讨论环节氛围浓厚,轻松又认真。之后每个组都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困惑。可以说,整个讨论过程就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每个老师都受益匪浅。

  英民小学的领导务实能干,英民小学的老师也愿意钻研,善于钻研。有好点子和好方法都会分享出来与大家共享,每次教研活动都会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绚丽的火花。期待以后有更多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实践和提升自我。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实用五份(扩展10)

——语文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优选【五】篇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

  二、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老师的辅助性练*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练*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

  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教研*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20xx年10月25日下午两点,语文组全体教师到录播室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由李凤斌老师、崔立萍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人,以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探究“双减”政策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布置高效作业。两位老师共同讲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中年鲁迅人生低谷时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组散文。是先生童年回忆的一曲恋歌,本次活动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带我们走进童年记忆里那有趣而又神秘的百草园,感受童年那方天地里片刻的温暖。

  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节奏掌控恰到好处,预言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各有千秋,为我校教师探究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水*呈现了很好的范本。更为我们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文本深度。李老师从“光滑”二字引导学生认识到要调动触觉来写景。深挖先生写作此文时的背景,让学生理解鲁迅写作此文时正逢人生低谷,以童年温馨回忆来慰藉苦闷的心。

  其次,寻找切入点,突出重难点。李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法,以分析写作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百草园”为什么被称为“我的乐园”。在逐步深入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辅之以抓关键词法,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写景的妙处。从感官、修辞、写景角度三个层面来分析乐园之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色。而崔老师则从题目入手,抓住“从……到”关键词,让学生理清行文顺序和文章结构,以情感为切入点,先让学生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感情,然后来分析鲁迅为何产生这样的情感.层层深入,启发诱导,师生共读,共同品味。先让学生读过渡段,初步感知作者感情。顺势发问为什么百草园被称为“我的乐园”,引入本节课重点。重点从写景的局势来让学生理解写景要条理清楚,井然有序。通过关键词“不必说……也不必说”让学生明白写景要抓整体,从“单是……就是”让学生明白要写局部。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这一角度分析“我的乐园”。最后又回归情感,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深思先生对百草园的深厚情感。两位老师选用两种不同方法,选择不同切入点,来突破本文重点。

  再者,巧妙收尾,一举多得。李老师通过说话训练任务,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百草园的印象。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中心主旨,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崔老师让学生讲故事时点拨学生要多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讲,点拨学生如何生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两位老师的设计兼具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崔老师则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此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情感,引人深思。

  最后,课堂点拨,讲练融合。为了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布置精炼高效作业避免冗长重复作业,李老师在课堂中写景方法的`分析直接为学生仿写一段话铺好路。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了一半作业,学会了如何构思,如何运用。而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角度点拨学生要学*运用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来写景,直奔重点,直击学生写作头痛之处。作业设置时精选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在课堂突破重难点时加以点拨,学生课后对于这类作业也不再害怕。精准实现了高效作业的目标。让学生快乐学*,不再像躲猛兽一样躲着学*,逃避作业。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不同课堂生成、不同处理教材的方式,也在语文组这个大家庭里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注重实效、共同提升的目的,也演绎出语文更高远的追求!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为了激发教师之间思想智慧的碰撞,推进教师专业教育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台,陕西咸阳中学语文教研组于20xx.10.27组织开展了组内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选取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旨在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词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的同时,认识到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参与主讲老师分别是高二年级罗依荣老师和高一年级时超颖老师。

  活动分成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等环节。教师们从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到同评一节课的整个环节中,各显神通,学思研教合二为一,刮起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高潮。

  罗伊荣老师的课堂线索明晰,条理清晰。将宋词中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及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柳永《雨霖铃》四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以比较鉴赏,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授课方式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宋词发展体系的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蕴含着“气”和“韵”、阳刚与阴柔的和谐美的两种诗美形态,及所表现出的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是一堂充满着语文味的课堂。

  时超颖老师以上阙所描写的赤壁胜景为切入点,通过声情并茂,字句铿锵的示范朗读和设计美观、主次分明的主副式板书让学生进情入境,为后面学生反复吟诵中存有层次、存有体悟、存有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由此自然、巧妙地突破了该课的教学重难点——领悟词作优美意境,体察作者情思,提升学生文学审美情操。领悟作为千古名篇在写景方面的艺术成就方面,时超颖老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以及生生之间知识的分享讨论进行呈现,较好地体现出该课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

  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对两位教师的这节课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与探讨,对同课异构教学课从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师生互动、组织形式等各个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点评,提出了自己的深入思考和见解。最后,语文组长何卫安老师做出总结,让教师们对教学态度、授课方式、教学思路、教学效果等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教科处主任许爱瑛主任提出在学*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时,应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树立文化自信与学*内容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浓郁的学*气氛中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我也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浅薄经验,现作简单罗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醒自己,谨慎注意。

  第一,关注不同教师的教学长处。“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抓短,在于扬长。因此,在听课的时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桃李之华,各有其芳,一味复制一个教师的课堂和完全摈弃一个教师的课堂,都不能达成教研目标。只有围绕教师的课堂,于各家之中取其长,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关注学生实际学情。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的教法讨论,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同课异构”得到的教学经验,在推广应用时也要结合学情而定。有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甚好,有的班级学生朗读占优,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为佳。如果硬是将北方面食强加给南方之宾,于教师或许会落得一个“东施效颦”,于学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认识的片面化。“同课异构”之所以叫“同课异构”,不叫“同课异法”或“同课异策”,我想,转化课堂结构应该是这个活动的关注重点。有的时候,我们太过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一个点上的教学方法选择,一个知识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没有落掉知识点等等,这都有点舍本逐末,认为“同课异构”解决的是知识点的选择和传授方法,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以为应该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师的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从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优化,关注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语文学*的认知规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从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止,降低了教学研究的目标。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只要我们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用心以对,我觉得,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20xx年10月25日下午两点,语文组全体教师到录播室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由李凤斌老师、崔立萍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人,以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探究“双减”政策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布置高效作业。两位老师共同讲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中年鲁迅人生低谷时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组散文。是先生童年回忆的一曲恋歌,本次活动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带我们走进童年记忆里那有趣而又神秘的百草园,感受童年那方天地里片刻的温暖。

  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节奏掌控恰到好处,预言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各有千秋,为我校教师探究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水*呈现了很好的范本。更为我们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文本深度。李老师从“光滑”二字引导学生认识到要调动触觉来写景。深挖先生写作此文时的背景,让学生理解鲁迅写作此文时正逢人生低谷,以童年温馨回忆来慰藉苦闷的心。

  其次,寻找切入点,突出重难点。李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法,以分析写作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百草园”为什么被称为“我的乐园”。在逐步深入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辅之以抓关键词法,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写景的妙处。从感官、修辞、写景角度三个层面来分析乐园之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色。而崔老师则从题目入手,抓住“从……到”关键词,让学生理清行文顺序和文章结构,以情感为切入点,先让学生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感情,然后来分析鲁迅为何产生这样的情感.层层深入,启发诱导,师生共读,共同品味。先让学生读过渡段,初步感知作者感情。顺势发问为什么百草园被称为“我的乐园”,引入本节课重点。重点从写景的局势来让学生理解写景要条理清楚,井然有序。通过关键词“不必说……也不必说”让学生明白写景要抓整体,从“单是……就是”让学生明白要写局部。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这一角度分析“我的乐园”。最后又回归情感,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深思先生对百草园的深厚情感。两位老师选用两种不同方法,选择不同切入点,来突破本文重点。

  再者,巧妙收尾,一举多得。李老师通过说话训练任务,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百草园的印象。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中心主旨,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崔老师让学生讲故事时点拨学生要多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讲,点拨学生如何生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两位老师的设计兼具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崔老师则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此体会鲁迅对百草园的情感,引人深思。

  最后,课堂点拨,讲练融合。为了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布置精炼高效作业避免冗长重复作业,李老师在课堂中写景方法的分析直接为学生仿写一段话铺好路。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了一半作业,学会了如何构思,如何运用。而崔老师则是从写景布局角度点拨学生要学*运用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来写景,直奔重点,直击学生写作头痛之处。作业设置时精选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在课堂突破重难点时加以点拨,学生课后对于这类作业也不再害怕。精准实现了高效作业的目标。让学生快乐学*,不再像躲猛兽一样躲着学*,逃避作业。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不同课堂生成、不同处理教材的方式,也在语文组这个大家庭里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注重实效、共同提升的目的,也演绎出语文更高远的追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