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

首页 / 文库 / |

  农事谚语有哪些 1

  1、重茬谷,守着哭。

  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

  3、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4、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5、深栽茄子浅栽莱,黄豆不砘出得快。

  6、早种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7、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以后刨红薯。

  8、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9、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

  10、春雨来得早,粮食吃不了。

  11、头伏罗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种荞麦。

  12、萝卜白菜葱,不怕大粪攻。

  13、调茬如上粪,本小也得劲。

  14、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15、扫帚响,粪堆长。

  16、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17、伏里豆儿,指不就儿。

  18、一年两头春,带角贵似金。

  19、三判无三卯,田间米不饱。

  20、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21、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22、锄头扒得勤,棉花白如银。

  23、枣芽发,种棉花。

  2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5、墙头土,鼓三鼓。

  26、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27、犁得深,耙得烂,一碗土,-碗面。

  28、稠谷稀麦恼煞人。

  29、交了六月节,龙王不得歇。

  30、立冬不倒股,个如土里捂。(指小麦)

  31、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32、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33、燕走不过九月九,燕来不过三月三。

  34、一九,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开冻,八九燕归来,数九尽九,耕牛遍地走。

  35、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36、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

  37、二八月打雷,遍地招贼(虫)

  38、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39、小满耩花(棉花),十年九瞎。

  40、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41、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42、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43、庄稼上了场,先打种子粮。

  44、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45、七月十三,枣红半边。

  46、麦苗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47、壮苗先壮根,中耕是根本。

  48、麦苗耩黄泉谷露糠同,芝麻耩到地皮上。

  49、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50、冬耕划破皮,强似春天犁一犁。

  51、谷子高梁顶破瓦,麦子耩到黄泉下(有的说犁镜下)

  52、宁施一条线,不施一大片。(施肥)

  53、春雨贵如油,有雨人不愁。

  54、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55、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56、种地不下粪,等于瞎胡混。

  57、立秋十八天同,寸草结籽粒。

  58、麦吃三月雨,还得二月下。

  59、根不正,秧不盛,结的`葫芦歪着腚。

  60、今年混-粒,明年杂百株。

  61、黄土掺黑上,一亩顶二亩。

  62、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63、夏播无早,越早越好。

  64、四月芒种前熟麦,五月芒种麦不熟。

  6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暖。

  66、伏雨歪,伏雨抠,有了伏雨收愁。

  67、麦收八、十、三月雨。

  68、种是金,地是银,错过季节没处寻。

  69、驴怕晒,牛怕淋,马怕满天星,牛怕肚底冰。

  70、种子换,产量变。一年*,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71、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72、深耕细耙保好墒,来年小麦装满仓。

  73、五月端午雨生虫。六月六日雨灭灾。

  74、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指施肥)

  农事谚语有哪些 2

  1、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2、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3、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4、一年甘薯半年粮。

  5、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6、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7、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8、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9、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10、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11、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12、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13、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14、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15、高地芝麻洼地豆。

  16、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17、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18、稻收塘泥麦收粪。

  19、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20、沙山花生土山粮。

  21、苞米下种谷雨天。

  22、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23、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24、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25、窝瓜喜阳不喜阴。

  26、整秧田,不用问,田*如镜,泥烂如羹。

  27、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28、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29、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30、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31、一担栏肥换担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32、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33、横栽番薯竖栽葱。

  34、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35、一壶水,浇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36、谷喜岭,稻喜洼,地瓜最喜高地沙。

  37、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

  38、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39、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

  40、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41、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42、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43、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44、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45、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

  46、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47、一棵红薯一把灰,结得红薯一大堆。

  48、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49、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50、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51、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52、稻子最喜安窝肥。

  53、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54、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55、洼地种地瓜,十年九年瞎。

  56、肥田不如壮秧,秧好一半谷。

  57、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58、谷雨天,忙种烟。

  59、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60、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61、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62、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63、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64、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65、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农事谚语有哪些 3

  重阳无雨一冬干。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寒露前后看早麦。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麦子难得倒针雨。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麦浇苗,谷浇穗。

  豆见豆,九十六。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寒露柿子红了皮。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农事谚语有哪些 4

  1. 寒露农事谚语

  2、重阳无雨一冬干。

  3、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4、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6、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7、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8、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9、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0、寒露霜降麦归土。

  11、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12、寒露前后看早麦。

  13、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14、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15、菊花开,麦出来。

  16、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17、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18、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19、麦子难得倒针雨。

  20、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21、麦浇苗,谷浇穗。

  22、豆见豆,九十六。

  23、白露谷,寒露豆。

  24、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25、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26、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27、寒露三日无青豆。

  28、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29、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30、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31、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32、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33、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34、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35、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36、九月不刨十月空。

  37、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38、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39、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40、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41、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42、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43、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44、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45、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46、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47、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48、九月九,摘石榴。

  49、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50、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51、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52、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53、寒露柿子红了皮。

  54、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55、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56、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57、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58、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59、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60、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61、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62、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63、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

  64、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65、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66、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67、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68、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69、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70、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农事谚语有哪些 5

  西南火旱风,收麦要减成。

  小满粒不满,麦有一场险。

  大麦上了场,小麦发了黄。

  蚊子见了血,麦子见了铁。

  秋风镰刀响,寒露割高粱。

  寒露下葡萄,白露打核桃。

  麦出七天宜,麦出十天迟。

  谷六麦十三,必定见绿尖。

  九月菊花开,小麦苗出来。

  庄稼是支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

  地靠人来养,苗靠肥来长。

  好树开好花,好种结好瓜。

  早种三分收,晚种三分丢。

  苞米种的浅,丢了主人脸。

  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间苗要间早,定苗要定小。

  棉花锄七遍,桃子赛蒜瓣。

  星光生暗毛,两天雨必到。

  久雨现星光,往后雨更狂。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东虹日出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猪衔草,寒潮到。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龟背转潮天作恶。

  大水蚁飞,风雨凄凄。

  蚊子飞成球,风雨将临头。

  土狗上岸,大雨漫漫。

  木棉花开,大冷不再来。

  大芒花开,风雨即来。

  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种麦夺高产。

  十月寒露和霜降,秋耕进行打场连。

  立冬小雪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

  大雪冬至十二月,总结全年好经验。

  燕子来在谷雨前,放下生意去种田。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云雾山中出名茶,姜韭应栽瓜棚下。

  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

  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

  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

  清明高粱立夏后,小满芝麻芒种黍。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

  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

  地是铁来粪是钢,把粪施在刀刃上。

  牛粪凉来马粪热,羊粪啥地都不错。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秋耕田地地发塇,冬雪渗下不易干。

  人治水来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

  人不勤俭不能富,马无夜草不能肥。

  七月十五红枣圈,八月十五打枣杆。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

  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换。

  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

  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

  雨水修渠道,抽水把地浇。

  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

  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

  芒种麦登场,龙口夺粮忙。

  夏至伏天到,中耕极重要。

  小暑管玉茭,人工授粉好。

  大暑种蔬菜,生活巧安排。

  立秋棉管好,力争伏天桃。

  处暑送肥忙,复种多推广。

  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

  秋分已来临,种麦要抓紧。

  寒露收谷忙,细打又细扬。

  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

  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

  小雪不畏寒,建设丰产田。

  大雪冰封山,积肥管麦田。

  冬至副业忙,有钱又有粮。

  小寒三九天,把好防冻关。

  大寒不停闲,总结再向前。

  砂地搓淤泥,好的真出奇。

  碱地施层砂,强似把肥加。

  谷雨麦怀胎,麦喜胎里富。

  麦怕胎里旱,麦怕三月寒。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1)

——农事谚语有哪些 50句

1、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

2、深栽茄子浅栽莱,黄豆不砘出得快。

3、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以后刨红薯。

4、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5、调茬如上粪,本小也得劲。

6、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7、犁得深,耙得烂,一碗土,-碗面。

8、交了六月节,龙王不得歇。

9、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10、小满耩花(棉花),十年九瞎。

11、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12、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13、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14、壮苗先壮根,中耕是根本。

15、宁施一条线,不施一大片。(施肥)

16、黄土掺黑上,一亩顶二亩。

17、驴怕晒,牛怕淋,马怕满天星,牛怕肚底冰。

18、寒露农事谚语

19、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20、寒露前后看早麦。

21、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22、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23、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24、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25、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26、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27、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28、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29、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30、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31、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32、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33、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34、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35、一年甘薯半年粮。

36、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37、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38、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39、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40、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41、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42、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43、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

44、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45、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46、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47、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48、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49、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50、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2)

——农事谚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

2、三判无三卯,田间米不饱。

3、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5、犁得深,耙得烂,一碗土,-碗面。

6、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7、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8、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

9、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10、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11、秋季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12、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13、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14、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15、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16、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17、寒露前后看早麦。

18、豆见豆,九十六。

19、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20、寒露三日无青豆。

21、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22、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23、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24、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25、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26、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27、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28、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29、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30、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31、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32、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33、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34、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35、窝瓜喜阳不喜阴。

36、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37、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38、稻子最喜安窝肥。

39、洼地种地瓜,十年九年瞎。

40、谷雨天,忙种烟。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3)

——清明谚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2、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3、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4、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5、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6、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7、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8、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9、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10、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11、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12、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13、清明勋,寒露寒冷。

14、清明山谷雨二连接,侵蚀农某延迟。

15、清明有雨、春、芽强,小的有雨、小麦、小麦。

16、拱廊甜瓜蔬菜覆盖草、水果园熏制。

17、看天盖地,大师急慢。

18、水上涨清明节,洪水上涨一年。

19、清明刮坟土,农民真的很痛苦。

20、清明有霜,雨季少。

21、清明断说、谷雨线索理。

22、继续造林种苗,管理好果树和桑树。

23、下着春雨,清明,明年好的海景。

24、鲤鱼鲫鱼亲鱼强肉,适时种植芦苇藕。

25、春分早,谷雨晚,清明终面就是那个时候。

26、植树是清明节,种松树春天不亮。

27、3月清明,下起雨来。

28、“清明谷雨,冻死虎母”(闽南方言雨、母是押韵的),正是极言春寒可畏

29、“过了清明不起阪,一个渣团少一碗”。(福建)

30、“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长江南)

31、“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黄河流域)

32、“三月清明麦勿秀,二月清明麦秀齐”。(江淮)

33、“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花正当时”。(江淮)

34、“清明晴,谷雨淋,黄梅旱”。(江淮)

35、“懵懵懂懂,清明下种”(南粤)

36、“二月清明老了花,三月清明不见花” (山东)

37、“三月清明种前,二月清明种后”(淮北)

38、“二月清明不抢先,三月清明不退后”;(皖中、皖西)

39、“腊鼓鸣,春草生”(辽宁)

40、“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北方)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4)

——谚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2、买时得买,卖时得卖。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5、食鱼要肥,食肉要瘦。

6、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7、口说如风吹,实践是真金。

8、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9、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

10、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

11、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12、石击有恩人,以水还借酒。

13、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

14、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15、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访友。

16、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赌。

17、庄稼活,不好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18、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19、No temper, no sweat.

20、粪是田的爹,水是地的娘,无爹无娘命不长。

21、One hundred, one hundred poor.

22、Before dew, grow wheat quickly.

23、Three species, seven in charge.

24、Fish should be fat and meat lean.

25、Good seedlings, good trees, good peaches.

26、Ignorance, sowing in the Qingming Dynasty.

27、Low clouds do not leave, rain is not long.

28、Watering radish early and vegetables late.

29、People swear at gambling and praise reading.

30、Help people to the end, save people to the end.

31、A man needs strength and a horse needs strength.

32、Where happiness is home, who is the most loving parents.

33、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34、Leaves are not seen in snow, pods are not seen in full snow.

35、Stars blink and you have to take an umbrella when you go out.

36、Stone strikes beneficiaries and returns water to borrow wine.

37、Black and yellow clouds rolled over and hail was in front of us.

38、The grain, rain and wheat stand upright and the summer wheat is beautiful.

39、Garlic in summer and ginger in winter do not require a doctor to prescribe.

40、The thunder sounded like thunder, the rain guttered and the river overflowed.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5)

——春节有哪些*俗优选【五】份

  老北京庙会味道足

  逛庙会是老北京过年的重要活动。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五显财神庙”的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早,往财神庙进香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大多数是骑自行车而来。他们多身着各种绸缎的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香客们从城里出发出广安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风)。但一出广安门就须逆风而行了。

  入庙首先就是参拜财神。只见殿内香烟缭绕,灯烛通明,也能听到钟磬悠扬之声。这时殿里殿外,熙熙攘攘,拥挤不堪。敬神已毕,除可以在庙内品尝一些北京的风味小吃外,最重要的则是“请”上一些别具特色的祈福商品。这里有大小不等的“福”、“寿”字的红绒花和剪金纸花;香客们在车前的灯叉上插着一只或大或小的风车,车把上挂满了成串儿的金银元宝和红纸金鳞鱼;头戴毡帽缎带的隙缝中满插红绒花、金“福”“寿”字和孔雀翎――他们神采飞扬地“胜利”返航了。一路行来,只听风车咕噜噜乱响,纸鱼扑棱棱随风招展;又见凯旋的香客满头金碧辉煌,满面春风,真好像从赵公元帅那里得来了无尽财源似的。各自抵家,绒花金字分赠家人,元宝、孔雀翎插在神桌的掸瓶里,大风车就高挂在北京住家院中特有的枣树上。这时满眼的.财喜气,充耳的风车声,真是年意盎然!

  出朝阳门约5里之遥的东岳庙,也是春节时重点庙会之一。东岳庙建筑雄伟高大,气势非凡。尤其山门对面的“琉璃牌坊”堪称一绝。这牌坊系由黄绿两色带有浮雕的琉璃砖瓦所筑成,高约六七米,阔约十数米,兀立在东岳庙前。东岳庙内所供奉的神礻氏可分三类:一为东岳大帝,这是人所共知的;二为地狱阴司之神;三为喜神,即所谓“月下老人”,并建有“喜神祠”。其中尤以执掌地狱阴司之“七十二司”和喜神祠最能吸引香客。“七十二司”即传说中阴曹地府里执掌对来自阳世的善恶鬼魂给以奖惩的“执法官”。以前庙内还设有“阎罗宝殿”。殿中塑有牛头马面、勾魂使者、小鬼、夜叉之类的阴司“皂隶”。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是春节期间开放时间最长、香火最盛、最具特色的庙会之一。设有各种新奇别致的玩艺儿,其中包括初八的“顺星”和十八的”会神仙”,虽属宗教仪式,但也新鲜有趣。

  这里门口遍布卖小吃的摊贩,所卖小吃也与其他庙会大同小异。但是终究太早,生意还比较清淡。而最热闹的一幕却是进山门时的“摸石猴儿”。观门呈拱形(共3门,中间大,两翼小),门的内圈系以一弧形石雕为饰。石雕的左下方有一石猴浮雕,传说人们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即使患病亦可痊愈。当然这纯系无稽之谈,但游人则必欲摸之而后慰。久而久之,“摸石猴儿”也就成为逛白云观的传统节目了。长期经人们的抚摸,山门上穹窿般的石雕,别处依然呈青砂石的深灰色,唯独这个小猴儿被摸得锃光瓦亮,特别逗人喜爱。

  腊月家家事儿多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

  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儿

  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

  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

  走进家家户户的正月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所吃的东西,如:百事大吉盒儿,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贴,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数无须和主人面谈。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冰灯,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工巧。

  灯市从前集中在东、西四牌楼,后来移到廊房头条。

  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

  春节的传统*俗

  正月初一:拜年贺岁

  除夕前扫除干净屋子,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一要跟长辈或者左邻右里拜年,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正月初二:回娘家

  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带的礼物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

  正月初三:安睡迟起

  传统*俗中,大年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正月初四:迎灶王爷

  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陈竞表示,尽管民间很多说法没有依据,但其本身承载了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其能一直传承下来的原因。

  还要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正月初五:迎财神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送穷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亦称“人胜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八:放生祈福

  大年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要祭天

  大年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祭石头生辰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正月十四:试花灯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大年初一民间风俗

  1、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2、北方人的*俗大年初一吃饺子,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3、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4、吃面条,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5、吃年糕--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6、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分享新年的那份喜悦。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7、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春节吃什么

  春节吃年夜饭

  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

  春节吃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

  水果很给力

  春节期间,传统美食会让我们大饱口福,但这个时候也最容易因“吃”而产生问题,因此合理搭配饮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水果作为营养物质最为丰富的食品,已成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坚果不可或缺

  春节,亲朋好友互相拜访不可避免,这个时候拿什么招待客人呢?美味的坚果无疑是最佳选择。现如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传统的坚果诸如花生、瓜子已经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杏仁、松子等坚果。

  糖果越来越普通

  糖果曾经是最为火热的年货,但现在越来越普通。虽然糖果仍是必备年货之一,但真正喜欢吃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买也就是买个意思。

  汤圆

  汤圆的种类非常繁多,可以在家自己做,也可以上超市买速冻的,在超市汤圆的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大的、小的,甜的、咸的应有尽有,不过春节的汤圆基本上以中间包糖为多。

  春节吃饺子

  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一顿饺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样。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吃饺子就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春节穿衣*俗新年当然要穿新衣裳,而且要是大红的,一是表示喜庆,二是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了,三是要在新年辞旧迎新。要穿的整洁,必须要把衣服整理的刚买的一样,这样擦能表达新年时的三大点和一个迎接新年的准备,让新年更喜庆!

  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是一定要穿新衣服的。不过慢慢长大后,似乎对穿新衣服越来越淡薄,大概*时也经常在穿新衣服吧。

  过年穿新衣是个古老的*俗,在南北朝风俗,就有这种记载,元旦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宋朝这个朝代很有意思,是市民之风非常繁盛,每到新年这一天,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的新衣,到处去逛。到民国的时候,《*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所以这个新衣几乎成了春节的品牌。一过新年,大家都穿新衣,这也就是过年为什么要穿新衣的原因了。

  过年穿新衣是因为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有关,过去农耕社会,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年一熟,也就是到年底才总结、才发点薪金,就是总结一下,所以不象现在一个月就开支一次,一个星期开支你可以周周买新衣,甚至天天买新衣,因此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所以过年穿新衣,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这个穿新衣还是辟邪的,它是驱邪降吉祥这样一个寓意在里边。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这个新年的时候,他都得在过年穿新衣。

  新年穿衣要注意的事情

  1、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羽绒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给人带来适宜的衣服小气候。皮类服装几乎可以阻绝衣服内的空气对流,冬季外出时着皮装,保暖效果最佳。

  2、冬季的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因难以适应而容易诱发感冒等病症。据专家研究,令人体感觉舒服的空气温度有个范围,气温过高,不仅造成体感不适,易致疾病,而且还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和植物神经机能,会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确性和协调性变差、反应速度降低等等。

  3、衣领过紧会使颈部血管受到压迫,使输送到脑部和眼部的营养物质减少,进而影响视力,也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容易导致颈椎病。

  4、有些穿高领衣服的人在转头时速度过快,会诱发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以及低血压,造成脑部血流的减少和暂时中断,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面色苍白、神志不清。

  5、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体温。要是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6、小孩穿衣宜少不宜多。专家提醒:不要给宝宝穿化纤衣服,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感。

  7、不要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它可抵御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及荨麻疹。

  8、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宝宝穿羽绒棉服,因它可诱发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及支气管痉挛。

  9、要选择一双舒适保暖的鞋子,鞋袜要干爽,久在室外站立时,要时不时地活动一下。

  春节过后五大减肥妙招节制饮食

  想要减肥,春节节后一定要做到节制饮食,坚持一日三餐,在重视营养搭配之时,控制食物的摄取量,多食用蔬菜,粗粮,粗纤维食物...少食用荤类食物。切忌绝食减肥,这样对于一些容易反弹的体质来说,只会适得其反。

  杜绝多食

  除了正餐之外,不吃零食,不吃夜宵,不吃高糖类食物,不吃高脂肪食物,如果实在饿得不行可以吃些,烫青菜,蘑菇,粉条,猪腰之类,含脂肪、热量少的食物,防止摄入过多脂肪,使得减肥功败垂成。

  饮茶减肥

  喝茶是春节节后减肥的首选,特别是铁观音,这类半发酵茶叶,能够解油腻,很好的将囤积在体内的多余油脂排除体外,更能减少节后食物的油腻感,减少厌食症状,但是切记空腹喝茶,饮用以热茶为宜,尽量少喝冰冷的茶。

  苹果减肥

  苹果是最好的减肥利器,想要在春节之后快速减肥,恢复身材,苹果减肥是再好不过的减肥方式,每日在下午1-2点之间使用一枚苹果,苹果属于低热量食物,并且含有多种营养元素,促进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瘦身效果。

  运动瘦身


农事谚语有哪些优选【五】份(扩展6)

——天气的谚语有哪些优选【5】份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十雾九晴。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夜星繁,大晴天。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交云,雨淋淋。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1、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3、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4、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5、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6、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7、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8、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9、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10、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11、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12、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1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4、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15、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16、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17、常刮西北风,*日天气晴。

  18、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9、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20、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21、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22、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23、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24、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25、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26、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27、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2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29、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30、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31、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32、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33、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34、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35、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36、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37、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38、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39、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3、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4、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5、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6、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7、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8、星星眨眼天要变

  9、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10、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11、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12、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13、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14、秋后北风起,干到断半滴。

  15、云彩往西,关公骑马穿蓑衣

  16、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17、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8、云下山,地不干。

  19、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

  20、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21、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22、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23、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24、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25、云绞云,雨淋淋。

  26、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27、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28、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9、东风急,备斗笠。

  30、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31、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32、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33、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34、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35、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36、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37、雨过起东风,夜里雨更凶。(春季、雨季适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