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

首页 / 文库 /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1

  一、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5×8= 80×5= 125×4= 640+40= 35×6=

  540-60= 72×8= 16×50= 14×500= 42×40=

  2、列竖式计算。(12分)

  237×18= 360×75= 605×29= 80×540=

  二、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 )位数。

  2、一个数,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5,十位上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3、由6个十亿、7个百万、3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也可以看作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

  4、50005005000中从左边起,第二个“5”表示5个( )。

  5、 2013年,苏州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年末总户数是2155714户,精确到万位是( )万户,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户。

  6、一个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2亿,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7、用四舍五入法 7□7890300≈8亿,□里最小可以填( ),64□230≈64万,□里可以填( )。

  8、飞机每小时飞行960千米,每小时960千米可以写成( )。

  9、两个数的积是450,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乘2,现在的积是( )。

  10、850×25的积是( )位数。25×400积的末尾一共有( )个0。

  11、1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照这样,1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百万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千米。

  12、根据所给算式的规律进行填空。

  26640÷111=240 26640÷222=120

  26640÷333=( ) 26640÷555=( )

  三、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数位。 ( )

  3、如果 ×□ =50,那么( ×2)×(□×4)=300 ( )

  4、万位左边的数位是千位,右边是十万位。 ( )

  5、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 )

  四、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圆形

  2、要使□21×31的积是五位数,□最小填( )。

  A、2 B、3 C、4 D、5

  3、最接*30万的数是( )。

  A、298000 B、302000 C、300200 D、290800

  4、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8808000 B、808800 C、8080800 D、800080

  5、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A、90° B、180° C、270° D、360°

  五、按要求做。(共13分)

  1、

  (1)图形1绕点0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2)图形4绕点0(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3)图形3绕点0逆时针旋转( )度到图形1所在的位置。

  2、(1)将 先向下*移5格,再向右*移3格。(2分)

  (2)将*行四边形沿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2分)

  3、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4分)

  4、按旋转的规律继续画下去。(2分)

  六、解决问题。(第1-4题每题5分,第5、6题每题6分,共32分)

  1、某商店一月份共用电146千瓦时,照这样计算,这家超市一年大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2、一辆汽车以96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时,因为下雨,用了8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李华家有120棵桃树,去年*均每棵收获桃子45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5千克,今年预计能收获桃子多少千克?

  4、小明看一本故事书,5天看了235页,照这样的速度,又看了15天正好把这本书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5、苏宁电器商场从工厂批发了80台点读机,每台140元。

  (1)商场先按每台180元的价钱卖出58台,商场共卖得多少元?(2分)

  (2)剩下的每台卖120元,如果点读机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场是赚钱还是亏损?(4分)

  6、苏果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对某品牌糖果进行如下优惠销售。

  数量(千克) 1―20 21―50 50以上

  单价(元) 25 20 15

  四年级同学组织一次联欢活动,一班需要购买15千克,二班需要购买18千克,

  三班需要购买22千克。

  (1)每班分别购买,共需多少元?(3分)

  (2)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多少元?(3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

  一、计算部分。50%

  1、直接写出答案(12分)。

  185+715=900 1000-162= 839 880÷22= 40 10×2÷10×2=20

  32×25=80 9.3-3=6.3 0.32+6.8=7.12 (50+90)÷2×3=210

  8.5-3.5=5 5.18+3.02=8.2 3.3÷100= 0.033 1.41×1000= 1410

  2、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6分)。

  35.26+56.97= *90-0.72=

  3、递等式计算(24分)。

  1575-635+265 31.25-6.29-4.71 9800÷(49×25)

  1.87+0.26+6.13+1.74 150.39-(15.3-8.74) 4800÷25

  (57×35+43×35) ÷14 1935-[(100-116÷58)×18]

  4、列综合算式解文字题(8分)。

  (1)6.05与0.39的差比4.5与7.33的和少多少?

  (2)12除336减去24的差,商是多少?

  二、概念部分。20%

  1、选择题(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3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C)

  A、2.0500 B、 1.005 C、100.07 D、2010.30

  (2)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A)。

  A、2 B、0.2 C、20 D、200

  (3)43400÷400=(C)。

  A、108……2 B、18……200 C、108……200 D、108……20

  2、判断题(3分)

  (1)72000÷8×125=72000÷(8×125)。………………………………… (错)

  (2)大于3.4小于3.5的两位小数只有9个。…………………………… (错)

  (3)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错)

  3、填空(14分)。

  (1)306050067 读作:( ).

  (2)6300÷210=630÷(21) =(900) ÷30

  (3)47.25由(4)个十、(7)个一、(2)个0.1、(5)个0.01组成。

  (4)由3个百,7个一,9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307.095)。

  (5)不改变数的大小,将7改写成两位小数是(7.0)。

  (6)379.6m =(0.3796)Km ; 5040kg =5t +(5.040) kg 。

  0.08L +92ml=(92.08)ml ; 0.12m2+0.28dm2=(292)cm2

  (7)在括号里填上“>”、“<”或“=”。

  12.002 ( 《 )12.01 ; 1.65( > )0.78 。

  (8)4.3006, 4.063, 4.603, 4.036, 4.306这5个数中排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是(4.3006 )。

  三、应用部分。30 %

  1、小胖带了50元钱去联华超市,买学*用品用去了19.37元,零食用去了15.63元,还剩下多少元?

  50-(19.37+15.63)

  =50-35

  =15(元)

  答: 还剩下15元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136本书,科技书是文艺书的2倍,故事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7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136×2= 272(本)

  272×3= 816 (本)

  816+70=886(本)

  答:有886本。

  3、在3月6日开展了为志华学校捐赠图书活动,五年级一共捐赠图书329本,比三年级捐赠图书总数的2倍少5本,三年级捐赠图示多少本?

  3、 截至2007年,中国大约有13.2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它的人口总数大约比中国少2.27亿,比美国大约多7.95亿。你能算出美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吗?

  4、 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后,泰日小学全体师生为支援灾区抗旱,积极捐款、捐物,四(1)班捐款120.78元,四(2)班捐款115.64元,四(3)班捐款130.65元,四年级三个班共捐款多少元?

  5、 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约43.2千克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约95***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和一个漏水的马桶10天一共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3

  1.308的15倍是(),360是15的()倍。

  2.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50()。

  3.在里填上“﹥”、“﹤”或“=”。

  950毫升1升3升3000毫升2升20毫升2002毫升

  4.汽车每小时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可以写成();

  每辆自行车的单价是600元,可以写成()。

  5.根据15×6=90直接写出:15×12=()150×60=()

  6.()≈6万,括号里能填的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用4个0和2、3、5、8这些数字组成一个八位数。

  (1)组成最大的八位数()(2)一个“零“也不读()

  (3)只读一个“零”()(4)读两个“零“()

  (5)读三个“零”()

  8.1095050是由()个万和()个一组成的,它的最高位是()位,这个数读作()。它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9.找一找规律,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1)9×9=81(2)1×8+1=

  99×99=980112×8+2=

  999×999=998001123×8+3=

  9999×9999=×+=

  99999×99999=×+=

  10.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两筐苹果的重量相等。甲筐原有苹果()千克。

  11.从9:15到9:30,分针旋转了()°。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78200030读作:七千八百二十万零三十。……………()

  2.用0、3、5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3.如右图,将三角形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可以得到三角形B。………………………()

  4.20度的角在5倍的放大镜下,看到的是100度。()

  5.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这两个乘数的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在读“200708090”时,要读出()个0。

  ①1②2③3④4

  2.如果1万张纸叠起来大约高1米,那么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高()米。

  ①100米②1000米③10000米

  3.下面的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①600÷2×20+10②600÷2×(20+10)③600÷(2×20+10)

  4.下面等式不成立的是()。

  ①1800÷2÷8=1800÷(2×8)②78×3+56÷4=(78×3)+(56÷4)

  ③18×6÷18×6=(18×6)÷(18×6)④36×(15+5)=36×15+36×5

  5.下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行四边形④等边三角形

  四、计算能手(23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120+306=45×20=20×400=560÷80=25×4÷25×4=

  10×800=385-99=750÷5=24×50=875-154×0=

  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9分)

  17×409=816×48=190×40=

  3.计算下面各题(9分)

  15×(41-17)÷30618-80÷2×5420÷[(205-198)×4]

  五、动脑动手(8分)

  1.把*行四边形先向上*移3格,再向左*移6格,画出*移后的图形;

  2.将三角形围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出图形3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解决问题(27分)

  1.小波的圆珠笔支数是小亮的4倍,小波和小亮共有圆珠笔45支,他们俩各有多少支圆珠笔?(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2.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3.长方形草坪,长90米,扩建后长增加了20米,面积增加了1400*方米。原来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4.先看看表,再列式算一算,最后把数填在()里。

  5.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200米,3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少修50米,实际用了多少天?

  6.甲乙两个粮仓,甲仓存粮是乙仓的3倍,甲仓运出150吨后,两仓存粮一样多。乙仓存粮多少吨?

  七、附加题(10分)

  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算式都成立。

  6×8+12÷4—1=526×8+12÷4—1=14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4

  1、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25×(4+8)=□×□十□×□

  2、有一个数十位上是3,百分位上是7,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3.19里面的9表示( )个( );0.93里面的9表示( )个( )。

  4、352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5、9039千克=( )吨;5.05米=( )厘米。

  6、 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 );一个数加上( ),还得原数。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5分)

  1、56×17+43×17十17的简便算法是(56+43+l)×17。 ( )

  2、0.3和0.3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 )

  3、在一个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 )

  4、8×0=0÷8=8÷0 ( )

  5、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然是0。 ( )

  三、用心选一选。(10分)

  1、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 )。

  A、8 B、7 C、5

  2、3.456中的“6”在( )位上。

  A、百分 B、千分 C、百

  3、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4×30 B、a×b+a×C=a×(b+C)

  C、4×a×5=a×(4×5)

  4、 一辆汽车一次运大米6吨,再增加同样的.4辆汽车,运90吨大米要运( )次。

  A、3 B、4 C、15

  5、小方3分钟跳绳453下,小明2分钟跳286下,( )的速度快。

  A、小方 B、小明 C、无法确法

  四、计算题。(36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84÷21= 300-50÷5= 760-10×50=

  45÷(3×5)= 0÷35= 200÷5÷4=

  35-5×6= 58×0+987= 37十68×0=

  64÷64×7= 52+25-52+25= 1.36×10=

  2、先想好运算顺序,再计算。(12分)

  4620+(401-438÷73) 520×(80-720÷9)

  350-(350-350÷70) 5580一(120×25-2991)

  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2分)

  (1)58×72+28×58 (2)3000÷125÷8

  (3)99×78+78 (4)156×l0l-156

  五、看图填一填,算一算。(12分)

  某海域一艘轮船发生故障,船上雷达搜索显示,附*有一艘军舰、一艘货船和一艘商船。

  以出事船只为观测点:

  1、军舰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出事船只( )米;

  2、货船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出事船只( )米;

  3、商船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出事船只( )米。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 妈妈带600元钱去商场,买了一件羊毛衫用去248元,又买了一个皮包用去252元,应找回多少元?

  2、学校买来篮球和排球各23个,篮球每个76元,排球每个24元,学校共花多少元?

  3、 小明家距离学校768米,小军每天上学要走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离家1536米的李红家,要走多少分钟?

  4、 水果店进来36箱香蕉,每箱香蕉重25千克,每千克卖4元,全部卖完可卖多少钱?

  5、一本故事书小明要12天看完,前5天每天看18页,后7天每天2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5

  一、填空。

  1、103402095600是由( )个亿( )个万( )个一组成的,它是一个( )位数,读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亿。

  2、被减数除以减数与差的和,商是( )。

  3、3时20分=( )分 ,3080千克=( )吨( )千克。 3*方千米=( )公顷,38个月=( )年( )月。

  4、三亿零二百万是( )位数,位在( )位,这个数写作( )。

  5、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 ),再算( )。

  6、小青8岁时,才过了两个生日,她是( )月( )日出生的。

  7、通常把量得的( )和( )叫名数,带有( )个或( )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复名数。

  8、一个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算式的商是48,余数是127,当除数取最小值时,被除数是( )。

  二、判断。

  1、最小的自然数是1,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

  3、24只能被4整除。 ( )

  4、2×2-2+0×2=2 ( )

  5、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三、选择。

  1、26900÷700的余数是( )

  ①3 ②300 ③30

  2、把8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得到若干小段,每一小段是( )米。

  ①2 ②1 ③4

  3、300÷125简算时可采用第( )种解法。

  ①300×4÷125÷4 ②(300×8)÷(125×8) ③300÷25÷5

  4、时针走一圈是( ),分针走一圈是( )。

  ①60秒 ②12时 ③1时

  四、计算。

  1、求未知数。

  X÷5=160 450-X=390 X×703=68 85+X=431

  2、脱式计算(能用简便的方法用简便方法计算)

  184-35-65 15×98+15×3-15 25×125×32 82×99

  3、直接写出得数

  81÷3 30×17 0÷2 89+34+11 25×9×8 45×101 320-98 3900÷30 36×5×2 150×4

  4、列式计算

  ①50乘125与75的和,所得的积的一半是多少?

  ②76减去5590除以86的商,再加82,和是多少?

  ③小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他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3,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2看成了7,结果得909,正确的和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华山旅馆增设了35个两人房间,60个三人房间,这个旅馆一共可以多住多少人?

  2、利明小学四年级一班栽树112棵,比二班栽树的2倍还多10棵,这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3、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每小时加工52个,乙比甲每小时多加工8个,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两人一星期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一星期按5天计算)

  4、修路队第一天和第二天共修路194千米,第二天和第三天共修路163千米,已知三天共修路219米,第二天修路多少千米?

  5、把京华社区的治安调查任务*均分给三名察,甲先走访了186户,乙走访了207户,丙走访了127户,这时三人剩下的总数与每人分到的任务户数相等,问三个人各剩下多少户?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1)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的总结 (菁华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的总结1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浅显,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

  二、错误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在90%左右,失分主要集中在解决问题部分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2、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3、应用题学生出错的较高,说明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审题的能力欠佳。

  三、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的总结2

  一、试卷的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考察,题目比较简单,多为课本基础例题及课后题的改编。在命题上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重视基本技能的形成、重视了能力的提升。也体现新课标的基础性、选择性、激励性的理念,反映人人学必需的数学的需求。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保持基础题数量,突出重点知识

  重点考查本次期中考试试题排布比较自然,思维入口较宽,突出强调了以能力立意,但仍然立足于基础,既考查了考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用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等方面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又设置了能体现不同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数学能力的达成水*,在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试题构建了较高层次的开放探究题,较好的考查了考生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设了卡。

  2、贴进学生生活,突出应用能力

  试题背景的取向注意靠*教材和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始终处于一个较为*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解题信心。如第19、20题,通过揭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提醒学生*时要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做个有心人。

  三、学生考试情况

  3、4班及格人数达到20以上,最高分117,两班学生中没有满分。对于这样一张试卷实际上考满分应该有很多,从中暴露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熟悉,对于计算细节不认真等问题,在下一步的学*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四、下阶段工作措施

  1、引领学生悟透教材的基本内容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源泉,也是试题命制的蓝本。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悟透教材中包蕴的知识与方法,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数学的应用性和文化性,能迅速而又正确地解决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主要任务,是今后提高初中数学成绩的前提和关键。

  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教材,钻研教材等方面,因为师资较紧,我们重视还不够。导致有些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缺乏本质上的理解,在解题活动中,仅仅是对训练过的题目的模仿和记忆,只要题目背景稍作变化,就束手无策了,因此,引导学生悟透教材的基本内容非常重要。

  2、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地解答基本问题的技能

  考试中试题虽然始终立足于能力立意,但在试题中总有相当比例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比较典型,知识背景都比较熟悉,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解答就应注意在*时的教学中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做到准确而又迅捷,不要小题大做或者会而不对。

  有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解答题其实质是一些基本问题的综合,知识点虽然多一些,但分割开来还是一些基本问题的处理,因此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快速、准确解答基本问题是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整体认识,组成知识网络非常重要的环节。

  3、努力提高高效课堂的数量

  目前,在数学课中,特别是*题课与复*课,普遍存在简单的做资料--讲资料的模式,做了一堂课的题目后,这堂课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老师自己都不能明确回答,而评讲过程也主要是集体对答案,重点不突出,浪费的时间多。然而谁都知道,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在于老师是否能上出一节绝妙的好课,而在于老师能否上出比较好的每一堂课。今后我们将做到:每一堂课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都有适宜的难度;都能激起思维高潮;都有充分的练*;都有精彩简洁的评讲。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的总结3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由本校一年级两个数学老师共同命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一(1)和一(2)共68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合格率均为100%,一(1)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1.4%,*均分94.8分;一(2)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0.9%,*均分95.1分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看图写数考基数(每空1分,共4分)

  第二大题考相邻数(每空1分,共6分)

  第三大题考数的组成(每空1分,共8分)

  第四小题考比一比(每题1分,共4分),分4个小题

  第1小题考比高矮,第2小题考比长短,第3小题考比多少,第4小题考比大小

  第五大题是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分为4个小题

  第1小题认识物体,第2小题考序数,第3小题填>、<、=,第4小题考数序。

  第六大题是口算题(每空1分,共18分)。

  第七大题是填加法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每题1分,共9分)。

  第八大题是考数数以及比较大小(每题1分,共3分)分3小题,第1小题考多几个,第2小题考少几个,第3小题考一样多

  第九大题,给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勾(每题1分,共6分)有6小题,考1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第十大题分3小题考数序(共9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排顺序2分,第3小题考10的组成4分

  第十一大题用数学,看图写算式(1-4每题2分,5-6每题3分,共14分)。分为6个小题,

  第1小题看图列减法算式,第2小题看图列加法算式,第3小题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第4小题知道两部分,求总数。第5小题看图列连加算式。第6小题看图列加减混合算式。

  第十二大题聪明屋考连加及填未知数的综合知识(6分)

  三、试卷考核知识简析:

  1、10以内基数、数序、序数、相邻数以及数的分与合等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三、八、十大题)

  2、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大小(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九、十二大题)

  3、比一比(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

  4、立体几何图形的区别物体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五大题的第1小题)

  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以及用数学(主要体现在第十一大题)

  四、书本知识内容:

  第一单元数一数(P2—5)第二单元比一比(P6—13)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P14—31)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P32—37)

  第五单元分类(P38-41)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42-83)

  五、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至十大题都是基础题;第十一、十二大题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6-3+1时,不是先算第一步,而是先算3+1等于4,故结果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3个长方体,认为那个倾斜的长方体不是长方体,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在第8大题在原有的多几个和少几个题目有点忘记了。主要有两个原因,学生不知道是该花三角形还是和它一样的图,另外题目设置是没有把线直接画在原图的下面,让学生遇到了障碍。

  2、拔高题上失分。尤其是第十一大题的第6小题,有很多学生写成是4+3-2,大圈里面的个数只看成是4个了。造成了很大得十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2)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菁华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1

  一、填空

  1.234600720读作______,它是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位.

  2.八千零九万七千三百零六,写作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是______.

  3.你认为,过一点可以画______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______条直线.

  4.一个数由6个百万,6个万和6个千组成,它是______.

  5.31060000=______万 47200000=______万463920≈______万 951200000≈______亿

  6.填>、<或=

  829600______83万 69万______1273000 47×25×4______47×100459900______460000

  7.169×28≈______ 403×18≈______

  8.69□490≈70万,□最大填______,最小填______.

  9.500807002,读这个数时读了______零.

  10.1*角=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角.

  11.150×60积的末尾一共有______0.

  12.用0、1、3、7、9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

  二、判断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有13亿,这个13亿是一个*似数.______.

  2.直线要比射线长.______.(判断对错)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______.(判断对错)

  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这条直线的垂线.______.(判断对错)

  5.125×18×8=125×18+125×8.______.

  三、选择序号填在()里

  1.在85后面添( )个0,就是八十五万.

  A.4个 B.5个 C.6个

  2.个位、万位、亿位是几个不同的( )

  A.位数 B.数位 C.计数单位

  3.72□×240,要想使积末尾有3个0,□里填( )

  A.0 B.5 C.任何数

  4.125×16的简便方法是( )

  A.125×10+6 B.125×10×6 C.125×8×2

  四、解决问题

  1.32个同学在运动场练*接力跑,*均每人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老师带2000元去商场买饮水机,每个饮水机135元,他带的钱够买14台饮水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准备给16个班发练*本,每班240本,还需800本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6栋教学楼,每栋4层,每层放230套课桌椅.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两种方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光小学做校服,上衣每件52元,裤子每条38元,准备买150套,共需多少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

  一、填空:22%

  1. 叫做第一级运算。 叫做第二级运算。

  2. 小明11岁了,可他才过2个生日,他一定是在 月 日出生的。

  3. *年二月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4. 3年= 月 72时= 日

  5. 16时用普通计时法应是 时,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

  6. 从第一天晚上8时50分到第二天凌晨2时50分,经过 小时。

  7. 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 。

  8. 已知甲数除以乙数得15,如果甲数是180,乙数是 ,如果乙数是180,甲数是 。

  9. ☆÷36=40……△ ,△最大约 ,这时☆是 。

  10. 2001年6月1日星期五,2002年6月1日是星期 。

  11. 菜场有西红柿240千克,是黄瓜的6倍,黄瓜比西红柿少 千克。

  12. 已知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2,那么被减数是 。

  13. 根据32×17=544,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 )

  二、判断:6%

  1. 1996年的上半年和1997年上半年的天数同样多。 ()

  2.*年一定都不是4的倍数。 ()

  3.甲和乙今年相差5岁,再过10年,他俩就相差15岁。 ( )

  4.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计算中的运算顺序。 ()

  5.夜里24时就是第二天的1时。 ( )

  6.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也得0 。 ( )

  三、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 )里] 4%

  1.把300÷5=60, 4×60=240, 420-240=18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420-4×300÷5B.420-4×(300÷5) C.420-300÷5×4

  2.如果□×△=○,那么下面算式中正确是( )

  A.○=△×□ B . △=□÷○ C. □=△÷○

  3.第一季度是指( )

  A.春季 B.一月、二月、三月 C. 上半年

  4.(45+40)×4和45×4+40×4比较,结果是( )

  A.(45+40)×4 大 B. 45×4+40×4 大 C . 一样大

  四、计算:21%

  1、口算:5%

  18×20= 59+28= 460+130 5-3×8= 52×0+8=

  220+60= 750÷5= 410-240= 140÷14= 0÷26×4=

  2、笔算,并用两种方法检验 :6%

  2274-868= 72×35=

  3、求未知数X :4%

  35×X=105 78+X=114

  4、脱式计算:6%

  402―[170―(169―135)] 72÷[2×(105-87)]

  五、文字题:7%

  1、用14除830与242的差,商是多少?

  2、4125比一个数少583,这个数是多少?(列含有X的等式解答)

  六、应用题: 40%(1-4题每题7分,第5题12分)

  1、小红跳绳24次,比小刚多跳了81次,小刚跳了多少次?(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2、一辆汽车上午9时从甲地开出,下午2时到达乙地,已知这辆车*均每小时行5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书架上有26本连环画,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2倍,科技书比故事书和连环的总数还多8本,书架上有科技书多少本?

  4、李明看一本398页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每天看50页,剩下的4天看完,*均看多少页?

  5、王明和李红骑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王明每分钟行250米,李红每分行280米。

  ①两人同时朝同一方向走,6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

  ②两人同时向相向方向走,6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

  ③王明先行5分钟后,李红才开始向相反方向走,又经过6分钟两人相距多远?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3

  一、计算部分。50%

  1、直接写出答案(12分)。

  185+715= 1000-162= 880÷22= 10×2÷10×2=

  32×25= 9.3-3= 0.32+6.8= (50+90)÷2×3=

  8.5-3.5= 5.18+3.02= 3.3÷100= 1.41×1000=

  2、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6分)。

  35.26+56.97= *90-0.72=

  3、递等式计算(24分)。

  1575-635+265 31.25-6.29-4.71 9800÷(49×25)

  1.87+0.26+6.13+1.74 150.39-(15.3-8.74) 4800÷25

  (57×35+43×35) ÷14 1935-[(100-116÷58)×18]

  4、列综合算式解文字题(8分)。

  (1)6.05与0.39的差比4.5与7.33的和少多少?

  (2)12除336减去24的差,商是多少?

  二、概念部分。20%

  1、选择题(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3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2.0500 B、 1.005 C、100.07 D、2010.30

  (2)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 )。

  A、2 B、0.2 C、20 D、200

  (3)43400÷400=( )。

  A、108……2 B、18……200 C、108……200 D、108……20

  2、判断题(3分)

  (1)72000÷8×125=72000÷(8×125)。………………………………… ( )

  (2)大于3.4小于3.5的两位小数只有9个。…………………………… ( )

  (3)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3、填空(14分)。

  (1)306050067 读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 )。

  (2)6300÷210=630÷( ) =( ) ÷30

  (3)47.25由( )个十、( )个一、( )个0.1、( )个0.01组成。

  (4)由3个百,7个一,9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5)不改变数的大小,将7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6)379.6m =( )Km ; 5040kg =5t +( ) kg 。

  0.08L +92ml=( )ml; 0.12m2+0.28dm2=( )cm2

  (7)在括号里填上“>”、“<”或“=”。

  12.002( )12.01 ; 1.65( )0.78 。

  (8)4.3006,4.063,4.603,4.036,4.306这5个数中排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是( )。

  三、应用部分。30 %

  1、小胖带了50元钱去联华超市,买学*用品用去了19.37元,零食用去了15.63元,还剩下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136本书,科技书是文艺书的2倍,故事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7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3、泰日学校在3月6日开展了为志华学校捐赠图书活动,五年级一共捐赠图书329本,比三年级捐赠图书总数的2倍少5本,三年级捐赠图示多少本?

  4、截至2007年,*大约有13.2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它的人口总数大约比*少2.27亿,比美国大约多7.95亿。你能算出美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吗?

  5、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后,泰日小学全体师生为支援灾区抗旱,积极捐款、捐物,四(1)班捐款120.78元,四(2)班捐款115.64元,四(3)班捐款130.65元,四年级三个班共捐款多少元?

  6、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约43.2千克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约95*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和一个漏水的马桶10天一共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参考答案与评分

  一、计算。50%

  1、直接写出答案(12分,每小题1分,错即错)。

  9000、838、40、4、800、6.3、7.12、210、5、8.2、0.033、1410。

  2、竖式计算(6分,每小题3分)。

  92.23、89.28

  3、递等式计算(24分,每小题3分)。

  1205、20.25、4、10、143.83、192、250、171。

  4、列综合式解文字题(8分,每小题4分,列式2分,计算2分)。

  6.17、26。

  二、概念。20%

  1、选择题(3分,每小题1分,错即错)。

  C、A、C。

  2、判断题(3分,每小题1分,错即错)

  ×、√、×。

  3、填空(14分,第3小题1分,其余每空1分,错即错)。

  (1)三亿零六百零五万零六十七、30605万。

  (2)21、900.

  (3)4、7 、2、5。

  (4)307.95。

  (5)7.00。

  (6)0.3796、40、172、1228。

  (7)<、>。

  (8)4.3006

  三、应用。30 %(每小题5分,列式3分,计算答2分。)

  1、15元。

  2、746本。

  3、167本。

  4、3.01亿。

  5、367.07元。

  6、9996千克。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范文五份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1

  一、填空题(32分)

  1. 308的15倍是( ),360是15的( )倍。

  2.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 ),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50( )。

  3.在 里填上“�”、“�”或“=”。

  950毫升 1升 3升 3000毫升 2升20毫升 2002毫升

  4. 汽车每小时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可以写成( );

  每辆自行车的单价是600元,可以写成( )。

  5. 根据15×6=90直接写出: 15×12=( ) 150×60=( )

  6.( )≈6万,括号里能填的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4个0和2、3、5、8这些数字组成一个八位数。

  (1)组成最大的八位数 ( ) (2)一个“零“也不读 ( )

  (3)只读一个“零”( ) (4)读两个“零“ ( )

  (5)读三个“零”( )

  8. 1095050是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它的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读作( )。它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9. 找一找规律,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1)9×9=81 (2)1×8+1=

  99×99=9801 12×8+2=

  999×999= 998001 123×8+3=

  9999×9999= × + =

  99999×99999= × + =

  10.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两筐苹果的重量相等。甲筐原有苹果( )千克。

  11. 从9:15到9:30,分针旋转了(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78200030读作:七千八百二十万零三十。 …………… ( )

  2.用0、3、5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 )

  3.如右图,将三角形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可以得到三角形B。 ……………………… ( )

  4. 20度的角在5倍的放大镜下,看到的是100度。( )

  5.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这两个乘数的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在读“200708090”时,要读出( )个0。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2.如果1万张纸叠起来大约高1米, 那么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高( )米。

  ①100米 ②1000米 ③ 10000米

  3.下面的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

  ①600÷2×20+10 ② 600÷2×(20+10) ③600÷(2×20+10)

  4.下面等式不成立的是( )。

  ①1800÷2÷8=1800÷(2×8) ②78×3+56÷4=(78×3)+(56÷4)

  ③18×6÷18×6=(18×6)÷(18×6) ④36×(15+5)=36×15+36×5

  5.下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长方形 ②等腰梯形 ③*行四边形 ④等边三角形

  四、计算能手(23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120+306= 45×20= 20×400= 560÷80= 25×4÷25×4=

  10×800= 385-99= 750÷5= 24×50= 875-154×0=

  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9分)

  17×409= 816×48= 190×40=

  3.计算下面各题(9分)

  15×(41-17)÷30 618-80÷2×5 420÷[(205-198)×4 ]

  五、动脑动手(8分)

  1.把*行四边形先向上*移3格,再向左*移6格,画出*移后的图形;

  2.将三角形围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出图形3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解决问题(27分)

  1.小波的圆珠笔支数是小亮的4倍,小波和小亮共有圆珠笔45支,他们俩各有多少支圆珠笔?(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2. 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3.长方形草坪,长90米,扩建后长增加了20米,面积增加了1400*方米。原来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4.先看看表,再列式算一算,最后把数填在( )里。

  5.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200米,3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少修50米,实际用了多少天?

  6.甲乙两个粮仓,甲仓存粮是乙仓的3倍,甲仓运出150吨后,两仓存粮一样多。乙仓存粮多少吨?

  七、附加题(10分)

  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的算式都成立。

  6×8+12÷4―1=52 6×8+12÷4―1=14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

  一、填空

  1.234600720读作______,它是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位.

  2.八千零九万七千三百零六,写作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是______.

  3.你认为,过一点可以画______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______条直线.

  4.一个数由6个百万,6个万和6个千组成,它是______.

  5.31060000=______万 47200000=______万463920≈______万 951200000≈______亿

  6.填>、<或=

  829600______83万 69万______1273000 47×25×4______47×100459900______460000

  7.169×28≈______ 403×18≈______

  8.69□490≈70万,□最大填______,最小填______.

  9.500807002,读这个数时读了______零.

  10.1*角=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角.

  11.150×60积的末尾一共有______0.

  12.用0、1、3、7、9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

  二、判断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有13亿,这个13亿是一个*似数.______.

  2.直线要比射线长.______.(判断对错)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______.(判断对错)

  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这条直线的垂线.______.(判断对错)

  5.125×18×8=125×18+125×8.______.

  三、选择序号填在()里

  1.在85后面添( )个0,就是八十五万.

  A.4个 B.5个 C.6个

  2.个位、万位、亿位是几个不同的( )

  A.位数 B.数位 C.计数单位

  3.72□×240,要想使积末尾有3个0,□里填( )

  A.0 B.5 C.任何数

  4.125×16的简便方法是( )

  A.125×10+6 B.125×10×6 C.125×8×2

  四、解决问题

  1.32个同学在运动场练*接力跑,*均每人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老师带2000元去商场买饮水机,每个饮水机135元,他带的钱够买14台饮水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准备给16个班发练*本,每班240本,还需800本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6栋教学楼,每栋4层,每层放230套课桌椅.一共有多少套课桌椅?(两种方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光小学做校服,上衣每件52元,裤子每条38元,准备买150套,共需多少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3

  一、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5×8= 80×5= 125×4= 640+40= 35×6=

  540-60= 72×8= 16×50= 14×500= 42×40=

  2、列竖式计算。(12分)

  237×18= 360×75= 605×29= 80×540=

  二、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 )位数。

  2、一个数,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5,十位上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3、由6个十亿、7个百万、3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也可以看作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

  4、50005005000中从左边起,第二个“5”表示5个( )。

  5、 2013年,苏州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年末总户数是2155714户,精确到万位是( )万户,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户。

  6、一个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2亿,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7、用四舍五入法 7□7890300≈8亿,□里最小可以填( ),

  64□230≈64万,□里可以填( )。

  8、飞机每小时飞行960千米,每小时960千米可以写成( )。

  9、两个数的积是450,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乘2,现在的积是( )。

  10、850×25的积是( )位数。25×400积的末尾一共有( )个0。

  11、1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照这样,1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百万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千米。

  12、根据所给算式的规律进行填空。

  26640÷111=240 26640÷222=120

  26640÷333=( ) 26640÷555=( )

  三、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数位。 ( )

  3、如果 ×□ =50,那么( ×2)×(□×4)=300 ( )

  4、万位左边的数位是千位,右边是十万位。 ( )

  5、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 )

  四、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长方形 D、圆形

  2、要使□21×31的积是五位数,□最小填( )。

  A、2 B、3 C、4 D、5

  3、最接*30万的数是( )。

  A、298000 B、302000 C、300200 D、290800

  4、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8808000 B、808800 C、8080800 D、800080

  5、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A、90° B、180° C、270° D、360°

  五、按要求做。(共13分)

  1、

  (1)图形1绕点0 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2)图形4绕点0(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3)图形3绕点0逆时针旋转( )度到图形1所在的位置。

  2、(1)将 先向下*移5格,再向右*移3格。(2分)

  (2)将*行四边形沿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2分)

  3、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4分)

  4、按旋转的规律继续画下去。(2分)

  ( )

  六、解决问题。(第1-4题每题5分,第5、6题每题6分,共32分)

  1、某商店一月份共用电146千瓦时,照这样计算,这家超市一年大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2、一辆汽车以96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时,因为下雨,用了8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李华家有120棵桃树,去年*均每棵收获桃子45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5千克,今年预计能收获桃子多少千克?

  4、小明看一本故事书,5天看了235页,照这样的速度,又看了15天正好把这本书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5、苏宁电器商场从工厂批发了80台点读机,每台140元。

  (1)商场先按每台180元的价钱卖出58台,商场共卖得多少元?(2分)

  (2)剩下的每台卖120元,如果点读机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场是赚钱还是亏损?(4分)

  6、苏果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对某品牌糖果进行如下优惠销售。

  数量(千克) 1―20 21―50 50以上

  单价(元) 25 20 15

  四年级同学组织一次联欢活动,一班需要购买15千克,二班需要购买18千克,

  三班需要购买22千克。

  (1)每班分别购买,共需多少元?(3分)

  (2)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多少元?(3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4

  一、悉心计算。(共26分)

  1、口算。(每题1分,共8分)

  4500÷5=0。13×100=4÷1000=7×(68+22)=

  5×4÷5×4=42―42÷42=6。6÷100=125×8=

  2、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34×(160―192÷8)2000―2000÷25+188780×[192―(86+86)]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9分)

  358×7+7×2421800÷4÷2538×99

  二、惠心填空。(第9题4分,其它每空1分,共20分)

  1、在计算89×[(40―28)÷4)]时,应先算()法,最后算()法。

  2、0。39里面有()个0。01,5。8里有()个0。1。

  3、有一个数,百位上的数和百分位上的数都是3,个位上的数是1,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是0,这数写作:(),读作:(),保留一位小数是()。

  4、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个练*本后,还剩5个练*本,练*本一共有()本。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0。46米=()厘米2。35公顷=()*方米

  20吨65千克=()吨2147000=()万

  7、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重()千克。

  8、41―17=24,24÷8=3,360÷3=120,列成综合算式是()。

  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4分)

  216+35+84=35+(+)298―35―165=298―(+)

  39×8+6×39―39×4=×a×6+6×15=×(+)

  三、静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6分)

  1、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是0。1。()

  2、25×(8+4)=25×8+4。()

  3、小数不一定比1小。()

  4、16×91+9=16×100。()

  5、大于0。57而小于0。59的小数只有0。58。()

  四、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101×76的简便算法是()。

  A、100×76+1B、100×76+100C、100×76+76

  2、在学校团体操表演中,男生有400人,女生有340人,每行站20人,女生比男生少站多少行?正确列式是()。

  A、340÷20―400÷20B、20×(400―340)C、(400―340)÷20

  3、比0。6小的一位小数有()个。

  A、5个B、50个C、无数个

  4。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

  A、8B、7C、5

  5、在下面数量中,与7。5分米不相等的是()。

  A、0。75米B、7。50分米C、7。05分米D、75厘米

  五、看一看,填一填。(第1题在括号里填序号)(9分)

  1、从正面看到是的有(),从侧面看到是的有(),

  从右面看到是的有()。

  2、右面的立体图形是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1、1kg小麦可以磨0。85kg面粉,100kg小麦可以磨多少kg面粉?1000kg呢?(5分)

  2、一吨废纸可以生产纸张700千克,如果一千克纸能制成25本练*本,那么12吨废纸生产的纸张能制成多少本练*本?(5分)

  3、妈妈每天买菜要花14。4元,买早餐要花5。6元。一星期买菜和早餐要花多少钱?(5分)

  4、技工学校53名学生包车去实*,面包车每辆最多坐10人,租金每辆120元,的士每辆最多坐4人,租金每辆8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5分)

  5、一次数学考试后,李浩问王昆数学考试得多少分,王昆说:“用我的分数减去8加上10,再除以7,最后乘4,得56分。”你知道王昆得多少分吗?(4分)

  6、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右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方米?(6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5

  一、计算题(30分) 得分

  1.直接写出结果(5分)

  160÷40= 76÷19= 148+252= 36+24÷4=

  760-280= 640÷40= 450÷15= 61-63÷21=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请验算)(9分)

  481÷37= 315÷45= ☆782÷34=

  249÷18= 962÷24= ☆ 600÷70=

  (要简便)

  3.混合运算。(12分)

  475+20×8 90-75÷5 720÷8×9

  19×(100-78) (86+54)÷28 770÷(14+21)

  4.简便计算。(4分)

  (1)540÷45 1200÷25÷4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

  1.一串彩灯按照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列,第23盏灯是( )色的.

  2.要使□53÷4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53÷48的商是二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3.一瓶矿泉水大约有200( ), 一脸盆的水大约有5( ).

  4.72时=( )日 7000毫升=( )升

  15升=( )毫升 5升-200毫升=( )毫升

  5.不计算,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20÷10 ○ 25+20×10 150-100-25○150-(100+25)

  240÷60 ○ 24÷6 82-36÷12 ○ (84-36)÷12

  30×8+2 ○ 30×(8+2) 960÷24 ○ 960÷8÷3

  6.计算272÷36时,先看被除数的前( )位,不够商1,所以它的商是( )位数。

  7.( )个26相加的和是468。721÷( )=20……1

  8.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

  9.用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可以看到( )种不同的图形。

  10. ★÷△ =16……16 ,△最小是( ), ★ 最小是( )。

  三、操作题。(计8分)

  1、把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连起来。(5分)

  320÷16 480÷2÷5

  24×18 320÷4÷4

  240÷5 28÷4

  60×16 4×16×15

  280÷40 24×2×9

  2、从不同方向看下面的物体,分别是什么样子?在方格纸上画一画。(3分)

  前面 右面 上面

  四、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有( )。

  A、 4升 B、40升 C、400升

  2、一道除法算式的余数是35,那么除数( )。

  A大于35 B等于35 C小于35

  3、□35÷48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里的□可以填的数有( )种情况。

  A 4 B 5 C 6

  4、把“200-130=70, 12×70=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

  A 200-130×12 B (200-130)×12 C 12×(200-130)

  5、从前面看哪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 )

  A B C

  五、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一定是一位数。( )

  2、480÷(4×6)=480÷4÷6 ( )

  3、河水*均深度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所以小明下水没有危险。( )

  4、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调大。( )

  5、570÷40=14.1。( )

  六、解决问题(28分)

  1、李刚从家到学校要用14分钟,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几分钟?(4分)

  2、学校综合楼建筑工地2个星期共用了182包水泥。(4分)

  (1)、*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包?

  (2)、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完整。

  用水泥的包数 234 598

  工程施工的`天数 45

  3、一瓶药水的规格是600毫升, 这瓶药水给一个8岁的儿童喝,至少能喝多少天? (4分)

  4、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5分)

  评委 江老师 丁老师 李老师 卓老师 方老师 王老师 刘老师

  评分 90 89 62 88 92 86 98

  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小倩的最后*均得分吗?

  5、学校买来8盒同样的钢笔,每盒12支,共用去480元,每支钢笔多少元?(4分)

  6、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5分)

  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人 数 7 16 12 8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一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图

  (2)这个班身高在( )厘米人数最多,( )厘米人数最少。

  (3)丽丽身高是142厘米,按由高到矮的顺序,大约排第( )名。

  (4)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均身高,他的身高大约有( )厘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4)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菁华3篇)

  一、填空。

  1、32*方米=( )公顷 4.06吨=( )吨( )千克

  50克=( )千克 305*方米=( )*方分米

  2、一个数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3、5.04扩大到它的( )倍是5040,把72缩小到它的( )是0.72。

  4、2003年我国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亿人。

  5、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5段要用( )分钟。

  二、判断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102×56=100×56+2。( )

  3、5.40和5.4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0°的角,看到的角是700°。( )

  三、计算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42.56+19.82 = 70-29.4 = 1435÷35=

  验算: 验算: 验算:

  2、用小数计算

  5千米720米-2千米40米 10千克- 4千克800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5+7)×8 3700÷25÷4 3.27+6.3+2.73+4.7 19×25-9×25

  25×44 7.54-0.68-1.32 12×(324-285)÷26 9.53-3.75+0.47

  三、动手操作。

  3、画一个边长4cm的正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四、解决问题。

  1、修一条长9.7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1.35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2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的公路未修?

  2、水果店购回苹果150千克,购回梨比苹果的4倍还多30千克,购回梨、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3、地球表面积是5.1亿*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方千米?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6.9-6= 0.9+0.6= 1-0.09= 0.9+0.1= 2.7+2.2=

  0.2+0.8= 0.7-0.7= 5.5+11= 1.3-0= 9.7-7=

  0.2×8= 12.5×8= 6.2+0.04= 2.5×0.4= 1.41×1000=

  0.6×0.7= 6-0.7= *+4.6= 0.04×0.3= 5.18+3.02=

  二、 填空题。(共25分,1—6每空0.5分)

  1. 6.09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2.把“1” *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3.0.4里面有( )个0.1, 0.025里面有( )个0.001。

  4.0.050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三角形两边之和( ),两边之差( )。

  6.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 ),线表示( )。

  7.一种上衣降价x元后是100元,原价是( )。

  8. 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9.0.3×0.4×0.25=0.3×(0.4×0.25)运用了( )运算定律。

  10.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1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 )。

  12. 540克=( )千克 7元8角3分=( )元 9吨40千克=( )吨

  3米6厘米=( )米 7吨33千克=( )吨 99分米=( )米

  13.在○里填上“<”、“>”、“=”。(6分)

  7.9○8.2 0.09○0.12 5.7○5.8

  3.61米○362厘米 284克○0.284千克 5.3米○532厘米

  三、判断题.(6分)

  1. 3.368中的两个“3”所在的数位虽然不同,但是表示的意义相同。( )

  2. 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

  3. 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4. 3.4时=3时40分。 ( )

  5.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6. 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四、 选择(每空1分,共5分)

  1. 1.76□≈1.76,□中的值最大是( )

  A、5 B、4 C、9

  2. 大于0.6而小于0.7的小数有( )个。

  A、9 B、0 C、无数

  3. 两个数的积是0.42,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 )。

  A、42 B、 4.2 C、0.42 D、 0.0042

  4. 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 )

  A、4.25 B、2.54 C、5.42

  5. 8080.80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五、计算(28分)

  1.用竖式计算。(8分)

  5.08×0.65= 54.68-12.8 =

  80.4×0.35 = 19.92+420.26=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8分)

  15.89-(5.89+6.98) 0.8×3.9×1.25

  4.87×2.34+4.87×7.66 1.87+0.26+6.13+1.74

  3.解方程(8分)

  5.34+X=26.7 5X-1.5==13.5

  15+2X=45 X÷0.6=4.5

  4.列式计算。(4分)

  (1)一个数比2.02与3.28的和多1.3,这个数是多少?

  (3)2460减去52与26的积,差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26分)

  1. 小胖带了50元钱去联华超市,买学*用品用去了19.37元,零食用去了15.63元,还剩下多少元?(5分)

  2. 淘气全家五一假期开车去北京游玩,车速90.5千米/小时,行驶了4.5小时到达目的地,算一算他们共走了多少千米?(5分)

  3.水果超市购进10吨水果,已经运回了7车,每车装1.25吨。还剩多少千克没有运?(5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5)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实用5篇

  一、认真看题,巧思妙算【20%】

  1.直接写数对又快:(8分)

  ⑴10-0.1= ⑵0.5×4= ⑶1÷9= ⑷5²=

  ⑸1.8÷9= ⑹7.94+0.6= ⑺2.2×0= ⑻23=

  2.列竖式计算:(6分)

  ⑼ 2.4×1.8= ⑽ 15.75÷2.1= ⑾ 1.08÷3.6=

  3.计算下面各题。(6分)

  ⑿ 2.5×0.16×4 ⒀ 15 102 ⒁ 2x=24

  二、反复推敲,选择序号【60% 每空3分】

  (15)同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 )个面。

  A. 3 B. 4 C. 5 D. 6

  (16)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

  A. 2 B. 4 C. 8 D. 16

  (17)一只茶杯可以装水( )。

  A. 250升 B. 250立方米 C. 250毫升 D. 250克

  (18) 67 的分数单位是( )。

  A. 16 B.17 C.76 D. 67

  (19)下面图形是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

  A. 1 B. 2 C. 6 D. 8

  (20)如果a×b=c(a、b、c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c是a和b的倍数。 B. a和b都是c的因数。

  C. a和b都是因数。 D. c是a的倍数。

  (21)六年级同学在布置班级时,王老师把16朵红花*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红花的( )。

  A. 4朵 B. 14 C. 164 D.

  (22)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放在桌面,它占桌面最大的面积是( ) *方分米。

  A. 8 B. 24 C. 6 D. 12

  (23)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50升,这个水箱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则水箱的高是( )。(水箱厚度忽略不计)

  A.30分米 B.10分米 C.6分米 D. 7.5分米

  (24) 分数 23 加上( )个分数单位,结果是最小的质数。

  A. 2 B. 3 C. 4 D. 5

  (25)求做一个(无盖)的鱼缸用多少玻璃,是求这个鱼缸( )个面的面积之和。

  A.3  B.4    C.5   D. 6

  (26)两个质数的和是19,积是34,他们的差是( )。

  A.13 B.15 C.17 D. 19

  (27)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3厘米、宽与高都是2厘米的大长方体,再将它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如图所示),现在它的表面积是( )*方厘米。

  A. 30 B. 32 C.34 D. 36

  (28)棱长为8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是2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的( )倍。

  A.4 B.8 C.16 D. 24

  (29)所有骰子都有个规则:每两个相对的面之点数和都是7,仔细观察下面各图,图( )是骰子的`展开图。

  A B C D.

  (30)两根都是1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截去它的38 ,从第二根上截去38 米。余下的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判断

  (31)用分数表示右图中的涂色部分是(  )。

  A.916 B.12 C.716 D. 58

  (32)在四位数36□0的方框里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有( )种填法。

  A.2 B.3 C.4 D. 无数

  (33)把2米长的绳子*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的绳子长( )。

  A. 25 B. 25 米 C. 15 米 D. 15

  (34)用丝带捆扎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的礼品盒(如下图),接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需准备( )的丝带比较合理。

  A.100 cm B.225 cm C.230 cm D. 300cm

  三、仔细阅读,解决问题【18%】

  (一)根据下面的歌谱回答问题

  (35)歌谱中数字“3”出现的次数是数字“1”的几分之几?(2分)

  (36)歌谱中数字“4”出现的次数是数字“5”的几分之几?(2分)

  (37)歌谱中数字“1”和数字“5”各占歌谱中数字出现总次数的几分之几?(2分)

  (二)

  木匠师傅制作一个简易鞋架(如图)需要以下材料:

  3个长木板,4个短木板和24个螺丝钉

  (每个短木板上需要用6个螺丝钉固定)。

  (38)现在有26个长木板,30个短木板,240个螺丝钉,可以做几个鞋架,说说你的想法并写出计算过程。(3分)

  (39)如果要把240个螺丝钉用完,还需多少个短木板?(3分)

  (三)

  2017年9月“金砖五国”会议将在厦门举办,在同安区**的领导下,各部门积极开展“护航金砖”等各项活动,结合建设“富美同安”要求,同安城区14条道路将水泥路面提升改造为沥青路面(俗称道路“白改黑” ),其中银湖中路改造长度约900米,宽40米,路面应铺设厚度5cm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约900元/立方米)、厚度4cm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约1300元/立方米),每立方米沥青混凝土约为2.4吨。

  (40) 银湖中路将铺设多少立方米的沥青混凝土(含上、下面层)?(3分)

  (41)银湖中路铺设沥青混凝土多少吨?(3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2.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3.把一根电线*均分成4段,每段是米。( )

  4.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5.假分数都比1大。( )

  以上选择一个错题并订正:

  二、仔细填空。

  1.如果χ-3.5=7,则6χ=( )。

  2.小红今年χ岁,妈妈今年(χ+28)岁,再过10年后,她们相差( )岁。

  3.把3米长的绳子*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4.两个素数的最小公倍数是51,这两个素数分别( )和( )。

  5.如果a=5b(a、b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小刚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5 , 4),他前面的位置是( , ),他的同桌的位置是( , )。

  7.(a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 时,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是最小的假分数,当a 时,等于3。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6分=( )时 36厘米=( )米

  34时=( )日 240千克=( )吨。

  9. 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是( ),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是( )。2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0. 1==( )÷18=44÷( )

  三、慎重选择。

  1、五(1)班男生2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全班的( )。

  A、 B、 C、 D、

  2、 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A、 B、 C、 D、

  3、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可以分成( )个。

  A、12 B、15 C、9 D、6

  4、是假分数,K的值有( )种可能。

  A、7 B、6 C、5 D、8

  5. χ+3=у+5,那么( )。

  A、χ>у  B、χ<у  C、χ=у

  四、细心计算。

  1.把下面的数化成分数。

  7=( ) 0.25=( ) 0.041=( ) 3.2=( )

  2.解方程。

  χ-7.4=8 0.9χ=1.26 χ÷2=80 0.32-χ=0.23

  3.求下面各组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4 和 18 8 和 9 14 和 42

  第一部分 计算掌握(44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 (9分)

  (1)1.01+0.75=

  (2)3.1-3.1×0.1=

  (3)1.34×4×2.5=

  (4)2.4×5=

  (5)1÷0.1+0.9=

  (6)7.63÷0.07=

  (7)0.387-0.21=

  (8)14.31÷0.23≈

  (9)5.5÷11=

  (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二、解方程 (9分)

  (1)3.5 x÷5=4.9

  (2)4(x+0.8)=5.2

  (3)3×15-2 x=8 x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1)(0.02+28.16÷32)×0.1

  (2)13.2÷0.125

  (3)0.19+26.05+(4.95+9.81)

  (4)3.2÷[(2-0.84÷0.7)×0.2]

  (5)(14.7×0.4+4.3×0.4)×2.5

  (6)1.2×[0.85+(15-8.25÷0.6)]

  四、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答(8分)

  (1)5个6.8的和除以0.96与2.44的和 ?

  (2)一个数的4倍比这个数的5.5倍商是多少? 少13.5,这个数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理解 (19分)

  一、填空题 (14分)

  (1)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30000 cm2=( )m2. 6.3dm3 =( )cm3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易拉罐的体积是500( );一个游泳池占地面积480( ).

  (3)比较大小: -2.4 ○ -14 ○ 0.9

  (4)在-6、 7.8、 0、 -8、 +1.2五个数中自然数有( )个, ( )是正数.

  (5)一根长方体木料长3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米.

  (6)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如果最小的一个自然数用“n”表示,那么这三个自然数的和

  可以表示为( )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24dm,它的表面积是( )dm2.

  (8)一个长7cm、宽5cm,高3cm的长方体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cm.

  (9)用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制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框架,底面边长是5厘米,高是( )厘米.

  (10)一个减法算式里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得数是592,已知减数比差的3倍多4,减数是(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5分)

  (1) 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 )叫做数轴.

  A. 线

  B. 线段

  C. 射线

  D. 直线

  (2)有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的面积( ).

  A. 不一定相等

  B. 一定相等

  C. 一定不相等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精选5篇)(扩展6)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精选五篇)

  一、字词部分。

  1、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5分)

  lín líng xié lián zhuāng

  ( )居 ( )晨 威( ) 低( ) 银( )素裹

  ( )峋 ( )听 和( ) ( )系 浓( )淡抹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5分)

  顾( )思( ) 迫不( )待 腾云( )雾 ( )山峻岭

  明( )秋( ) 万( )俱寂 ( )往知来 ( )人不倦

  二、积累与运用。

  1、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几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读句子选择填空。(4分)

  ( 利用现在、指挥自己、把握心情、展现笑容 )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我们可以 ;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我们可以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4分)

  (1)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 )能完成。(填关联词)

  (2)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天然气。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上奥运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面风*浪静。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积累填空。(20分)

  (1)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活,正如古诗中所说的“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2)乘船荡舟西湖,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古诗句;(2分)

  (3)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

  小明*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与他共勉。(2分)

  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2分)

  (4)课文写真。

  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4分)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_________________。它歪着_____________,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_____________,在大海上_______________。(2分)

  从善如流,_________。*水识鱼性,______________。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2分)

  《学会合作》为了说明合作的重要,举了两个例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了这篇文章,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4分)

  5、生活模仿秀。(2分)

  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

  (一)《三亚落日》节选 10分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擦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雪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2分

  金灿灿 亮闪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或形态美。4分

  3、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2分

  4、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____________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 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文中有许多描写神态的词语,如生气、严肃等,请再写出文中的4个描写神态的词语。 (2分)

  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 (3分)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5分)

  ①第二自然段中“徘徊”的意思是 。孩子独个儿在街头徘徊因为 。

  ②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他想: 。

  ③“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他又会想: 。

  ④老人说妈妈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

  4、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话后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一、将下面的名言抄写在方格里,格式要正确,书写要端正(4分)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Wēi yí bān lán lún kuò lǐn liè

  (   ) (   ) (   ) (   )

  fáng ài pāng tuó zhèn hàn kān tàn

  (   ) (   ) (   ) (   )

  三、把下面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3分)

  漂泊(bó pō) 腼腆(diǎn tiǎn) 匀称(chèn chèng)

  船舷(xuán xián) 洪涝(láo là0) 妩媚(mèi méi)

  第二部分 积累、阅读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两个词语各造一句话。(8分)

  层(   )叠(   ) 惟(   )惟(   ) 千(   )百(   ) 张(   )舞(   )

  (   )罗(   )布 金碧(   ) (   )万变 毫不(   )

  二、默写。(6分)

  1.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2.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3.那种 、 的情景,我至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家乡的柿子》)

  4.青山遮不住,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6.留连戏蝶时时舞, 。(《江畔独步寻花》)

  三、按括号里的要求写句子。(8分)

  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我校被评为“信阳市文明学校”称号。(修改病句。)

  3.彩旗在风中飘扬。(改为拟人句。)

  4.请为我们家乡的某一物产设计一条广告标语。

  四、阅读下文,完成课后*题。(32分)

  **自己的空间

  教育家陶行知多次告诫青少年:不要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要学会“**自己的空间”,努力到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自己的空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多读一些课外书,会使课内的知识学得更好、更活。鲁迅先生曾多次号召广大青少年:可以多看看本分以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可以多看看理科的书,他还认为:“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多读书储存下丰富的知识,则可终身受益不尽。

  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成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有搜集标本的爱好,这一爱好最后发展为专长,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的新天地。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阅读社会这本无字巨著。参观工厂、农村,观看画展、科技博览,可以获取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调查访问,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浏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自己的空间”,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实力。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扩大(   ) 培养(   ) 增长(   )

  开阔(   ) 陶冶(   ) 提高(   )

  2.用“ ”线画出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3.“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中(6分)

  “采过许多花”是指:

  “酿出蜜来”是指:

  “叮在一处”是指:

  4.请你写一句有关读书的诗句或名言。(2分)

  5.请你从文中摘抄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想。(3分)

  (二)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集在大树下乘凉 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秀纤弱的小英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打着招呼。

  等小英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便自然转到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帮**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的才叫好呢 ”“好是好,只是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①“什么 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听孩子们谈过这事呢。我早就说过 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哪能吃得咱这份苦?”②“是啊,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英班里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柱子答应了一声,跑了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转走了?”柱子低下头,眼光暗淡了下来。“要转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文中 内的四标点依次正确的是(   )(1分)

  A.、 ! ? : B.、? ? , C. , ! , , D. , 。 , :

  2.第二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英老师调走一事,语气各不相同,五保户王奶奶的语气是 ,标号①划线处的'语气是 ,标号②划线处的语气是 。(3分)

  3.标号①中“好景不长”的好景是指 (1分)

  一、拼出水*。(8分)

  nuó yí zhēng róng duàn liàn fěi cuì

  ( ) ( ) ( ) ( )

  kǒng bù yán jùn chú chuāng chōu yē

  ( ) ( ) ( ) ( )

  二、火眼金睛。(共10分)

  1、“虚”在字典中,查部首( ),解释有:a、空虚(跟“实”相对) b、徒然,白白地, c、空着 d、虚假,不真实。 e、虚心 ,理解下列“虚”字的不同意思,并选择序号填空。(5分)

  虚度年华( ) 座无虚*( ) 弹无虚发( ) 虚张声势( )

  2、“兜”字第七笔是( ),查音序是( )。(1分)

  3、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 _”,在后面括号中改正过来。(3分)

  莫名奇妙( ) 坐无虚*( ) 捕天盖地( )

  语重心常( ) 养尊处忧 ( ) 安然无羔( )

  三、精彩回放。(8分)

  1、过去的日子如( ),如( );我留着些什么( )呢?我何曾留着些( )?

  2、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 )?”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或( )或( )。

  4、( )不是无情物,( )更护花。

  至今不会天中事,( )。

  5、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 ),我应该在( )!

  四、积累运用。(8分)

  1、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会想起这样的名句: 。

  2描写迎接春节的诗句有: 。3、用“沉”字组词,再选词填空。

  ***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 )。***同志在敌人的面前( )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 )进行无声地反抗。1927年4月28日,***同志被害,人们万分( )。

  五、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1、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2、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3、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六、阅读鉴赏。(25分)

  (一)要善问

  许多人在学*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

  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学问学问,学要肯问。

  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问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的准,问得深;因为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 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文中用“———”标出。(2分)

  2. “问”有什么好处?“问”要注意哪三个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什么叫“善问”?“善问”德要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2分)

  解释:①然: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然:_________________

  5.“问”是学*中的小窍门,请写两则关于此方面的格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 )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 )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 )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1.根据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2分)

  突发奇想:

  微不足道:

  2.给第五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3.文中“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起到了什么效果呢?(3分)

  4.短文已经分段,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2分)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也送一份“免费而珍贵的礼物”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人们,把它写下来吧。(3分)

  我的感想:

  我的“礼物”:

  七、作文 擂台。(精彩二选一)(35分)

  以下内容,任选一题。书写工整,字数在500字以上。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写错别字。

  1、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你一定被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伟大人物感到自豪。请你写一篇读后感。把真实感受写下来。

  2.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1.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书声(   )(   )  朝朝(   )(   )   文质(   )(   )

  千里(   ) (   )   支支(   )(   )   大名(   )(    )

  2.选词填空:

  ▲矗立  屹立  星空灿烂  绚丽   发射

  马上   迅速  腾空而起  疾速   喷射

  凌晨,载人航天发射场(    )一百多米高的飞船发射塔旁(    )着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火箭的顶部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零时四十分,震天巨响中,火箭(    ),飞向太空,火箭尾部(    )长长的烈焰,在夜空中划出一道(    )的彩虹。

  ▲下面横线上均缺词语,请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它的序号是(   )

  我早上醒来,透过玻璃发现外面下雪了.连忙穿好衣服,顺着楼梯跑到了顶层,极目(     ),啊!好美呀!整个世界都(    )看得我(      )。

  (1)�t望    粉装玉砌    心旷神怡

  (2) �t望    雪白一片    心旷神怡

  (3) �t望    粉装玉砌    心旷神怡

  (4)注视    白茫茫    心旷神怡

  3.用“√”在括号里选择能和括号外的词语搭配的词。

  (孝敬 尊敬)老师   环境(安静 *静 )   (纯净  干净 )街道

  (竞争 竞赛 )激烈  (内容  形象)丰满    (要求  请求)明确

  4.下面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这本书封面的插图很新颖。

  ②为了迎接期中考试,我们没日没夜地夜以继日地复*。

  ③我语文作业都写完了,就差一篇作文了。

  ④上课时,全部同学都在认真听讲,除去一小部分男同学。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的括号里打。

  “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不顾后患。(   )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

  《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

  《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     )

  ⑤“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   )

  ⑥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卓越的科学家.他曾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 遗迹,震惊了全世界。(   )

  ⑦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调查采访.进行实验,也是收集资料的的方法。(  )

  6.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雨后复斜阳,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③本自同根生,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7.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在句前的括号内填上序号,并按要求填空。

  (   )太阳好像害羞了,很快不见了。

  (   )5点半左右,日食开始了。

  (   )渐渐地,圆圆的太阳只剩下月牙儿那么一小块了。

  (   )太阳红着脸,不时地在云层中躲来躲去,像是在拼命逃脱“天狗”的追捕。

  (   )可是每躲一次就被“吃掉”一块。

  二、能拼会写,看拼音,读句子,写词语。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zàn shí(   ),duǒ bì(   )在一间pì jìng(    )的小屋里。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cháo xiào(    ),yì rán(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kān cè(   )线路。

  三、读中学法:认真读下面的一段话,领悟作者的写法再仿写。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静而慈祥的脸。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写她的和父亲在法庭上网页的情形,先写了见面的场所,再写她见到父亲的(  )和(   )。让我们感到***被捕后,虽然被严刑拷打,但他的信仰没有改变。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定你和XX见面的情形。要写出见面的时间、地点、对方的衣着,神态,以及你看到他(她)的心理活动。

  四、能说会道。

  李明的同桌王刚一大早就向他要昨晚的家庭作业想尽快抄,应付老师。你替李明想想该如何拒绝王刚。(既保护王刚的自尊,又要不损害他们之间的友谊为。)想好了写在下面。

  王刚:哥们,你昨晚的作业写完了吧?借我用用。我昨晚看足球入神了,没写完。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刚:没关系,我现在补吧!

  李明:你做事那么麻利,肯定一会就补完!

  五、读通看懂: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1)课内阅读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话题说的?请用__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语。(只划一个)

  2.文中加点的句子和它后面的句子的关系是(     )

  3.认真默读第一句话,把你从中获取的信息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币 隔壁 逛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guāi qiǎo chōu yē liè fèng yōu yǎ

  ( ) ( ) ( ) ( )

  kǒng bù shū jí suàn bàn duàn liàn

  ( ) ( ) ( ) ( )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6分)

  弓缴(zhuó jiǎo) 徘徊(huí huái) 万象更新(gēng gèng)

  爱憎(zēng zèng) 憧憬(chōng tóng) 随风摇曳(yì yè)

  四、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用带点的词造句。(6分)

  无( )无故 狂风( )雨 张洒结( ) 精兵( )政

  语( )心长 死得其( ) 五( )四海 零七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补充下面的句子。(5分)

  1、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

  5、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每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仿佛听到了她动听的歌声和可爱的笑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