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

首页 / 心得 / |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 1

  3月4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当年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心情是一样的!”李端说,“感谢‘双奥之城’,感谢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有机会两次来到‘鸟巢’。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 2

  3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上,伴随着残奥会会旗冉冉升起,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庄严磅礴的旋律回荡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传递着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奏国际残奥委会会歌的乐手是47名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人孩子。

  层层选拔,5天内完成“首次排练”

  据了解,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是一支由盲人组成的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师、36名盲人孩子组成。历经10余年的发展,乐团现有老师32人,盲人孩子70余人,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而本次参加演出的成员由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绝大部分孩子都出生于农村,其中不少孩子还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

  2021年11月,扬帆管乐团接到演出任务,根据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工作安排,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感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从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只有49天时间,管乐团师生们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一遍又一遍地记谱、演奏、排练。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5天内完成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首次排练。

  严格要求,低温下保持“声行合一”

  2月8日,师生一行63人启程赴京,进入封闭管理,开始集训。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加上饮食上的不*惯,更大的困难也接踵而来。

  对于这些盲人学生们来说,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拿乐器的动作......都要经过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和纠正。

  除了排练,寒冷的气温也是乐团面临的一大考验,孩子们不仅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还要克服铜管乐器被冻住后,吹不响或者跑调的问题。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的“声行合一”。孩子们每天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半个小时以上。通过不断练*,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演奏环境,联排表现也一次比一次好。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张海迪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之后,感动地称赞;“音准特别好,演奏得特别棒,你们都太棒了!”

  每当询问孩子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因为他们认为能够亲身参与到残奥盛会中的这份荣耀,值得他们全力以赴。

  3月4日晚的开幕式上,孩子们挥洒激情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台下,老师们屏息观看眼中闪耀着点点泪光。孩子们虽然看不见世界,但他们的努力,世界看见了!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 3

  3月5日,阳光照耀着雪野。在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中国选手朱大庆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以1分21秒75的成绩夺得亚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本届冬残奥会首枚奖牌。

  患有先天视力障碍,18岁时又因伤错过2008年北京残奥会。越过无数艰难险阻,今天,她终于在家门口圆了自己一个梦。

  “虽然我眼睛的外观和其他人没有区别,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完全看不清黑板。父母带我去了很多医院,医生们也无能为力。”她说。

  “可能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吧。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了中国残联的运动员选拔,我记得当时田径场上有五六十个残疾孩子,一个老师让我们围着操场跑一圈,然后我就跟着大部分人跑了100米,因为我是急性子,当时我就想,妈呀,人好多,我啥也看不清,会不会摔倒,于是我一个人冲到前面,第一个冲过终点。”朱大庆说,一个老师高兴地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小丫头不错,有点性格!”就这样,我成了一名残疾人田径运动员。

  在2007年第七届残运会上,17岁的.朱大庆少了份青涩和胆怯,她向往登上最高领奖台。她回忆说,当时带着那个年纪独有的不服输和叛逆完成了比赛,分别拿到100米、200米和400米三块金牌。

  “那年我也踏上了国际赛场,参加了巴西的世锦赛,获得了400米金牌,当**响起的时候,我内心无比激动,我暗暗告诉自己我爱竞技体育,我感恩身边所有为我们残疾人搭建*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让我们也可以为国争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朱大庆说。

  2008年,正当朱大庆准备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时候,她的视力急速下降,等到了医院,她被医生告知眼睛晶体马上要完全脱落了,必须立刻手术,不然就彻底没有光感了。

  是继续备战残奥会,还是去手术?面对抉择,她选择了接受手术,没能在家门口参赛一直是她的遗憾。

  后来,因为有田径基础,朱大庆被推荐到残疾人高山滑雪国家队试训。很快,她在第十届全国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中获得了回转、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的金牌。这一次家门口举行的冬残奥会,她终于没有错过。

  “今天是在咱们家门口比赛,特别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把训练的最好水*展现给大家,荣誉感特别强。”朱大庆说。

  “我觉得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所以如果我把所有的困难都简单化,那么我觉得什么样的‘沼泽’我都可以蹚过去。”她说。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 4

  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为期10天。届时运动员将参加两个大类中6个运动项目共78个不同竞赛项目的争夺:

  雪上运动: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和单板滑雪。

  冰上运动:残疾人冰球和轮椅冰壶。

  这些赛事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六个场馆内举行。其中两个场馆——国家体育馆(残疾人冰球)和国家游泳中心(轮椅冰壶)-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留场馆。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 5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3月4日晚,她们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冬残奥之花在“鸟巢”盛开,火种在洁白的冰雪仙子中点燃。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阅读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1)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菁华5篇)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1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3月4日晚,她们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冬残奥之花在“鸟巢”盛开,火种在洁白的冰雪仙子中点燃。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2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3

  3月4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人,包括咱*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4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的*轮椅冰壶队教练岳清爽5日表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感动,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队教练岳清爽(中)在比赛中指导队员。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运动员时期,岳清爽曾随*女子冰壶队获得2009年世锦赛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等殊荣。转型为教练后,她率领*轮椅冰壶队多次登顶世界大赛。特别是在2018年*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队拿到*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常年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岳清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每天上午训练3到4个小时,他们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以上去做准备活动。训练完,一般都是我撵着他们说‘该吃午饭了’。队员们都很珍惜训练的机会”。

  2018年3月17日,*队在*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获得金牌,教练员岳清爽与队员王海涛(前)在比赛获胜后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代表教练员和官员宣誓,是让人非常激动、开心的一件事。”岳清爽说,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5日下午,*轮椅冰壶队在首场比赛3:7不敌加拿大队。岳清爽赛后表示,队员们在家门口作战略显紧张,没有发挥出正常水*,期待外界多包容、多鼓励这支冠军队伍。

  “后面的比赛还是要一场场去拼,我觉得没有问题。”岳清爽说。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5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2)

——观看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通用5篇

  观看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1

  夜幕降临了,天空中繁星点点,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我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梦境中到处都是雪白雪白的,我在雪地里高兴地踩着雪,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正当我玩得欢快的时候,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呼喊我的名字,我扭头一看,一只憨态可掬、健康活泼的大熊猫正我走来。我高兴地惊呼起来:“哇,是冰墩墩!”他可是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呢!我做梦都想一睹他的风采,今日可算是看到他的真容了!要是能和他一齐做游戏那就更好了......

  正当我口水直流、浮想联翩的时候,冰墩墩已经来到了我的面前。他朝四处看了看说:“小朋友,就你一个人玩吗?”我愣愣地点了点头。他有礼貌地说:“天气这么寒冷,你愿意和我一齐锻炼身体吗?”我吃惊地问:“为什么我们不是一齐玩雪呢?”冰墩墩严肃地回答:“你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你们来说,强身健体和学*文化知识是关键。此刻你们普遍“眼镜化”,并且由于你们体育锻炼少,身体健康程度有所下降,你们必须要锻炼好自我的身体。”我听了冰墩墩说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因为我*时在生活中只明白吃喝玩乐。

  随后我和冰墩墩一齐做起了健身操。“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闹铃声把我从梦中叫醒了,而冰墩墩也已经不在了。可是他的那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它将成为我的座右铭指引着我前行。

  观看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2

  在6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主题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场馆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以及从场馆到城市的连续无障碍环境。

  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举例说,在往届冬残奥会中,残奥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而她认为,北京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无障碍的。”

  罗德里格斯还说,举办冬残奥会,除了硬件的无障碍,另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部长刘玉民介绍说,他们根据残奥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实际需求,来确保设施和通行的无障碍。比如雪上场馆设置了无障碍打蜡房和缆车系统,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场馆内设置醒目简洁易懂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以及标准的轮椅假肢维修间。

  北京市残联副**郭旭升说,他们有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和专家组成的2000人的无障碍体验队伍,前往冬奥场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体验,其中冬奥场馆的体验超过1万人次。他表示,北京市借冬奥筹办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无障碍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观看冬残奥会,她“深深感动、特别震撼”。“这些难以想象的体育成就,通过残疾人运动员们的努力和意志变成现实,他们不仅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新闻发言人和各位媒体朋友一起喊你看比赛!疫情影响不一定都在现场,但是在电视屏幕前、在多屏全媒体上,让我们都来看比赛——感受冬残奥、一起被激励!”她说。

  观看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3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如期而至。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残疾人体育健儿在冬残奥会上的精彩亮相。

  ******指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举办北京冬残奥会,为残疾人事业昂首奋进现代化新征程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对于促进残疾人*等参与和全面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的重要论述指出了北京冬残奥会的深远意义,给残疾人运动员和残疾人体育工作者以极大鼓舞,为推动新时代残疾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6年多来,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下,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冬残奥会时间随即开启。十几天时间里,各项转换工作迅速、有序进行。场馆中增设了无障碍标志和坡道,设置假肢与轮椅维修中心,媒体看台为残疾记者设置了无障碍坡道,餐厅重新规划,降低了手部消毒区的位置,无障碍座位和卫生间改造完成……中国向来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有信心兑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残奥盛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冬残奥会是残疾人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而拼搏,他们的精神意志令人敬佩、鼓舞人心。残奥会为各国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示“勇气、决心、激励、*等”的残奥价值观,他们不仅是战胜自我的强者,更是传递友好的使者。北京冬残奥会必将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了解,助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全国8500万残疾人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等成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以来,中国残疾人“*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得到了更好实现,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充分体现出中国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本届冬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其中,85人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全部运动员为业余选手。广大残疾人正通过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绽放出生命之花,不断迸发出向上的力量。这种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个勇敢、坚定的追梦人都了不起。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让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借北京冬残奥会的东风,让我们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人乐章,一起向未来!

  观看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4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中国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观看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5

  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一天之内进行了6个小项的比赛,中国冬季两项队将2金1银2铜收入囊中。在北京冬残奥会之前,中国队从未在雪上项目中登上领奖台,如今比赛第一日就收获颇丰,运动员们纷纷感叹“太激动了,没想到自己能取得这个成绩”。

  在赛前对自己的成绩定位稍有“偏差”,是因为运动员们*两年鲜有机会参与国际大赛,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一直在国内训练,没法与国外选手比较衡量,每个场地的线路、天气状况也都不同。”当日获得女子6公里短距离站姿组冠军的郭雨洁说,“我们就像黑灯瞎火摸东西似地那么练,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虽然没有对手可以参照,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从来没有停过。“梦想照进了现实。”获得男子6公里短距离坐姿组金牌的刘子旭在赛后说道。刘子旭获得的这枚金牌也是冬残奥会中国冬季两项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比赛中,他拼尽全力滑行,在接*终点时几乎体能耗尽,险些摔倒,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但他顽强地稳住了身体。

  冬季两项中,越野滑雪是基础,射击是关键,刘子旭在比赛中凭借两轮射击10发全中的成绩,稳稳将金牌拿下。其实,在之前的官方训练中他的射击表现并不理想,“可能与当时场地风比较大有关系,但我及时调整了心态,今天做到了全中。”刘子旭说,“苦练了这些年,就为了今天,总想着能快点,再快一点。”他的队友刘梦涛也发挥得十分稳定,以19分33秒3的成绩为中国队收获一枚铜牌。“最想把‘金容融’送给自己。”刘梦涛赛后笑着说,这枚奖牌也是他几年来在雪上奋斗回馈自己最好的礼物。

  2001年出生的小将单怡霖在女子6公里短距离坐姿组的比赛中为中国队拼下一枚银牌,“没想到我真的做到了站上领奖台。”单怡霖赛后说,“滑行还是有欠缺,自己一直在滑行方面努力提高。”她的队友王诗瑀在比赛中的发挥也不错,获得了第四名。

  当天一共进行了6个组别的比赛,在视障组一共有4名运动员与他们的领滑员一起参加了比赛。视障组中国队首次在冬残奥会中参赛,女子组比赛中,王跃和杨倩茹获得第四名和第五名。在男子组中,余爽和党鹤松分获第四名和第八名。比赛中,余爽一度占据领先位置,直到5公里时才逐渐落后。“今天发挥了我的实力,但也有些一点遗憾,离奖牌就差一点点。”余爽说。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3)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心得(精选5篇)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心得 1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心得 2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心得 3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心得 4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心得 5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

  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

  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4)

——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菁华5篇)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3月4日晚,她们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冬残奥之花在“鸟巢”盛开,火种在洁白的冰雪仙子中点燃。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3月4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人,包括咱*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的*轮椅冰壶队教练岳清爽5日表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感动,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队教练岳清爽(中)在比赛中指导队员。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运动员时期,岳清爽曾随*女子冰壶队获得2009年世锦赛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等殊荣。转型为教练后,她率领*轮椅冰壶队多次登顶世界大赛。特别是在2018年*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队拿到*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常年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岳清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每天上午训练3到4个小时,他们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以上去做准备活动。训练完,一般都是我撵着他们说‘该吃午饭了’。队员们都很珍惜训练的机会”。

  2018年3月17日,*队在*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获得金牌,教练员岳清爽与队员王海涛(前)在比赛获胜后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代表教练员和官员宣誓,是让人非常激动、开心的一件事。”岳清爽说,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5日下午,*轮椅冰壶队在首场比赛3:7不敌加拿大队。岳清爽赛后表示,队员们在家门口作战略显紧张,没有发挥出正常水*,期待外界多包容、多鼓励这支冠军队伍。

  “后面的比赛还是要一场场去拼,我觉得没有问题。”岳清爽说。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5)

——北京冬残奥会作文 (菁华5篇)

  约残奥会,我国残奥运动员们精彩的.表现和顽强的意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向赛场。当地时间9月10日晚,*队游泳选手许庆在男子S6级50米自由泳比赛中拿到他在本届残奥会的第三枚金牌,更将他的残奥金牌总数增加至10枚,写下新的传奇。截至9月11日记者发稿时,*代表团已获得27金28银21铜,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里约是24岁的许庆第四次残奥之旅。12年前,他首次参加雅典残奥会,是当时*残奥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虽然只有半支右臂,但他在泳池中却如蛟龙翻江,势不可挡。接下来许庆还将参加两个项目的角逐,征程依然在延续。

  *队选手显然是残奥泳池的主角。除了许庆之外,首次参加残奥会的徐夕涵在女子S5级50米蝶泳中拿到金牌,彭秋萍在女子S3级50米仰泳比赛中与队友孟国芬包揽金银牌,从预赛到决赛,彭秋萍还两度刷新世界纪录,状态正佳。

  在盲人柔道女子70公斤级比赛中,*队40岁的老将袁艳萍击败乌兹别克斯坦队选手夺得冠军。她用自己的表现证明,即便看不到光明,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场地自行车男子C1—2—3级1000米个人计时赛中,李樟煜为*军团再添一枚金牌。田径赛场,*队选手杨丽婉在女子铅球F54级比赛中以7米89的成绩夺冠。

  北京时间5日晚,随着圣火的熄灭,东京残奥会成功结束,这次*代表团收获了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共计207枚奖牌,连续第五次位列夏季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

  在朝会中有很多感人的选手。出战三次残奥会,一人独揽4金的郑涛,因为没有双臂,无法抓握手器,郑涛使用嘴叼住毛巾,还有无法用手缓冲,加速于是就用头撞击池壁来代表双手。三次出战,无一落败,获四枚金牌,被称为“无臂飞鱼”。他用事实证明了即使没有手臂也可以游的很快。

  还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外国乒乓球选手,由于没有双臂,就用嘴和脚代替,嘴咬球拍来接球,脚拿球来抛球,每一球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接,看着他脑袋剧烈的晃动,我感觉很痛苦,每当我剧烈摇动脑袋的时候,总有一种很晕和微痛的感觉。看着这位乒乓球选手,努力拼搏的样子,心中升起了对这位选手的同情感和敬佩感。

  残奥会可能没有奥运会精彩,但更能反映出奥林匹克精神,选手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意志十分坚定,每个人都是拼足全力去比赛。

  学*奥林匹克精神,遇到困难不放弃,拼尽全力去应对,向残奥会的选手们学*。

  3月4日晚,冬残奥之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绽放。

  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中央,几名视力障碍的孩子拿着画笔,泼洒出热烈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笑脸。他们稚拙的作品被叠印到鸟巢现场巨大的“画布”中,90名舞者翩翩起舞,把颜色尽情挥洒到天地间,最后,呈现出2022冬残奥会圣火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圣火缓缓升起在鸟巢上空....

  这个环节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冬残奥圆舞曲》,它的创意来自*残疾人联合会*张海迪的建议。

  而这些演员中,约有一半来自*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舞者。

  “开口说话”的舞蹈鞋

  为了这朵绽放的雪花,舞者们已经排练了三个多月。

  11月30日至1月2日,*残疾人艺术团在驻地进行前期训练;1月3日至1月22日,前往大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进行封闭集中排练;1月23日转场到*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下称“体管中心”),进入模拟场地排练阶段,这也意味着,进入了高强度的训练阶段。

  这期间,*残疾人艺术团的30位聋人演员还承担了央视春晚和北京春晚的演出任务。

  时间拉回到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体管中心的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演员们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面对这样高强度的排练,*残疾人艺术团舞蹈一队的聋人演员魏菁阳*以为常,她打着手语告诉记者:“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然后,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个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

  记者注意到,提及《冬残奥圆舞曲》的结束时间,她们的言谈中总是会出现“拉晚”两个字。

  “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两点。”一天的排练,魏菁阳已经很疲惫,匆匆喝口水,又回到了排练场上。

  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去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已被擦的干干净净。更让人心疼的'是,长时间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

  “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趾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

  其实,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但没有人去换新鞋,不是不喜欢,而是磨损得太快,这样可以节省一些。

  “这是我们的战绩,我们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演员们纷纷秀出了自己的战绩,而同样被她们视为战绩的还有腿上、胳膊上、腰上的淤青。

  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的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

  记者了解获悉,《冬残奥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地练*和磨合,才能形**椅一体。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也有演员为此流泪,但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退出。

  “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大家互相打气,让大家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让*凡生命极致绽放

  在舞蹈情境上,《冬残奥圆舞曲》立足于雪花纷飞的冬季背景,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开篇描绘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飞舞,尽抒随境而舞、随心而歌的坚韧信念;末尾徜徉于充满生机的未来,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为了首次在残奥会上的亮相,除了演员外,幕后的很多工作人员同样演绎着“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景。

  谈起《冬残奥圆舞曲》,编导李文倩非常兴奋地拉着记者一路小跑去欣赏她们用一根根牙签摆出的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并单单就这个节目的雪花造型,我们就曾想了100组。”

  手语指挥刘倩是艺术团的化妆师,团里两个舞蹈老师都被借调导演组了,她临危受命担起了手语指挥的角色。

  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我回去要用这些照片教育我的孩子,演员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在这么冷的场地排练,多艰苦,她们只看到了电视上光鲜的一面。”

  看着演员训练的照片,已经两个月没回去看孩子的刘倩,心里还惦记着回去怎么教育孩子。谈起演员训练,刘倩也是感慨万千,“艺术团的精神在这些演员中传承了,魏菁阳、祝悦她们不管训练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艺术团一代代演职员保持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她们中传承。

  作为编导之一的李文倩,同样借调于艺术团。她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爱人是位外交官,长期驻外,两个年幼的儿子只能扔给父母照顾。提起孩子,在演员面前表现格外坚强的李文倩还是没能忍住眼泪,“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对孩子充满愧疚,忙完活动,就想好好陪陪他们。”

  据记者了解,《冬残奥圆舞曲》的中心思想是同心圆,它有着*古老的哲学寓意,包含着人和人的团结、友爱、携手向前,这个*最古老、最质朴的情感。如今,这些舞者和幕后的英雄们,在舞台上,准确诠释了“以生命的绽放”的主题,舞台下,她们自强不息、突破自我,展现了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此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表演者用手语“唱”**……她们以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演绎,向世界展示了*残疾人的风采,向残奥精神致敬。

  这画面,无声,却震撼人心。

  枯松倒挂悬崖依绝壁,青松葱茏园圃笑苍穹,你喜欢哪个?寒梅驿外断桥寂寞开,园梅疏影横斜浮暗香,你偏爱哪个?多数人可能倾向前者。为什么环绕明月的疏星不如暗夜里的萤火明亮?为什么巨石下的小草比花棚里的兰花更让人赞美?究其原因,是恶劣处境下绽放的生命更让人感动。

  没有人喜欢经历坎坷和贫困,没有人愿意接受磨难和挫折。可生而为人,又有谁永远走在坦途、又有谁一直鲜花锦簇?人无法选择出生的健康与缺憾,也无法预测明天的美好与意外。没有了听觉,世界一片寂静,与寂静相伴的可能是永远的寂寞。没有了视觉,人生只剩黑暗,暗夜的世界把光亮色彩拒之门外。四肢,无论缺少了哪个部分,都无法潇洒自然地去做事、去行动。当我们说到感同身受时,也大多是站在岸上永远不知溺水者的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变故却常常如影随行。这个世界是没有救世主的,什么上帝耶稣神仙佛祖只不过是人遇到苦难时,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自己欺骗自己。

  所以有人选择做那绝壁上的枯松、断桥边的寒梅,既然已按下人生游戏的开始键,无论场景如何,角色如何,都应该把活的下去、活出精彩作为人生的信条。使楚的晏子、膑脚的孙子、宫刑的司马子,每一位前贤都可以做人生的导师。饱含哲理的`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沧桑的圣地亚哥讲:“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大声宣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每一句名言都在强调永不放弃。凡此种种,皆可为我辈前行的动力。

  昨天刚被感动*感动过,今天又遭遇了残奥会开幕式的眼泪侵袭。看着他们虽然步履蹒跚,却都绽放美丽的笑颜。看着他们身体虽有缺憾,但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放弃拼搏。是啊!“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他们来了,来到了北京冬残奥的舞台,律动的生命,充满着向上的力量,绽放的生命,加持着祖国的荣光。

  火红的雪容融,是他们跳跃的心房,洁净的冰舞台,一定是永不放弃的声音在歌唱。一定是精彩的生命之花在绽放!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和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样,简约而精彩,温暖而感人。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火炬手李瑞点燃火炬的那一刻,看过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众当时都为李瑞捏了一把汗,因为他为在触摸大雪花的中央位置点燃主火炬所经历的时间显然超出预期,以至于现场有人喊出”加油“为他打气,并且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最终李瑞还是把主火炬稳稳地插入指定位置,点燃主火炬。对于普通人,这显然是非常容易完成的动作,但对于只能用双手来触摸感知方位空间的完全没有光感的盲人,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另外,在开幕式护送**到升旗台环节中有一名穿戴假肢的护旗员也特别引人注目,虽然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在护送**的这段路程上,他的步伐异常坚定矫健,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可以想见他一定付出过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的武侠小说有个特点,就是里面有很多武林高手甚至主人公都是残疾人士,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江南七怪的老大柯镇恶、以九阴白骨爪名扬天下的梅超风、《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还有《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独臂大侠杨过。这些人物在小说里都是武林高手,他们拥有比普通人更高强的武功,特别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更是独步天下,感觉身体残疾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反而另他们能力更加突出。

  我曾经也会幻想自己看不见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正常生活,在家独处时我甚至还尝试过蒙上双眼在家走一圈,但对于我最为熟悉的地方,只要蒙上眼睛我还是会到处碰壁,根本无法行动,更别谈生活工作了。可见小说毕竟是小说,真实世界的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无疑会付出更多的辛劳。所以对于自强自立的残疾人士我一直是抱有同情心且十分敬佩的。对于歧视残疾人士的行为和个人,我也一向是反对和鄙视的。先不论歧视行为对于残疾人的伤害,谁又能保证普通人自己就能*安一生而不会遭遇变故?

  因为这次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缘故,我还特地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原来残疾人占世界人口的10%-15%,这其实是不小的比例。残疾人在*大概占6.34%,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我国残疾人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在我看来残疾人士只是某些功能受限的人群,当今世界科技不断发展,残疾人穿戴相匹配的科技产品后完全可以弥补生理功能的缺陷,生活工作不仅与普通人无异,甚至还更为优秀,也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残疾人与普通人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就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大家一起学*、生活与工作,一起向未来,共享人类发展成果。我想这也是举办残奥会的目的之一,因为残疾人也同样能享**彩人生,也祝愿我国冬残奥会健儿在比赛中努力拼搏,为祖国争光,为世界添彩!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6)

——北京冬残奥会的个人心得 (菁华3篇)

  一个梦,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从窗子里飞了出去。它是一个冬奥梦,要去寻找今年的冬奥冠军。

  它越过国家体育馆,越过水立方,越过白雪皑皑的赛道,他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云雾缭绕,15个大项的标志在天上发出亮光,冬奥梦又看见了两个闪闪发光的奖章,一面鲜红的*徐徐升起,这一瞬间,响起**,五星**的红色照在了两枚徽章上。

  我们的祖国多伟大,有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们都有着蓬勃向上的心态、夺冠的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滑雪场,大家都为了夺冠而奋斗;运动员们更是不辞辛苦地训练,他们要在冬奥会上为祖国争光,为此付出更多汗水。看到这一幕我非常自豪,能在一个人民团结的国家中生活很幸福。

  2022北京奥运会,17天,有着无数精彩与难忘的瞬间,感谢奥运会为我留下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德国残奥田径名将海因里希·波波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期待运动员们享受比赛,向世界展示团结、超越极限的体育精神。

  波波夫曾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并获得男子100米银牌,他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获得这一项目的金牌,并在2016年获得里约残奥会跳远项目金牌。

  回忆起参加北京残奥会的经历,波波夫形容说“不可思议”。“当时我是最年轻的参赛者之一,所有观众都在欢呼,感觉每个人都在为我开心。”

  波波夫说:“比赛结束后,我花了6个小时才离开体育场,因为每个人都想拍照和签名。他们与我交谈,庆祝我的成功,这让我非常高兴。”

  波波夫告诉记者,体育的魅力在于能超越极限。他说,自从9岁因骨癌截肢失去一侧小腿后,“我开始通过运动认识、接受甚至忘记自己的残疾,体育对我像是心理治疗”。

  如今的波波夫是德国医疗器械公司奥托博克的一名专业假肢矫形技师。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他重返北京,前往赛事现场,为本届参赛运动员提供现场支持服务。波波夫说,虽然这次他不会参加比赛,但“会带着快乐、开放的心态,和运动员们一起享受每一分钟”。

  波波夫表示,在现在的工作中,他会提出自己和其他残疾人面临的实际问题,然后与所在企业工程师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共同寻找提高残疾人运动和生活质量的解决方案。

  波波夫认为,残疾人运动不应只限于残奥会。“日常生活中使用假肢或轮椅,消耗的能量是健全人的7倍,这本身就是种运动。”

  多年来,波波夫始终致力于推广残疾人运动。他通过在世界多地举办名为“跑步诊所”的运动工作坊,向各地残障人士传授运动技巧,传递运动快乐。波波夫回忆说:“北京是我在*举办工作坊的第一站。当时有一百多人申请跑步项目。我们向一些学校的孩子展示,借助跑步假肢,一切皆有可能。”

  波波夫说,未来他希望利用数字技术让更多残疾人建立联系。“我们正在创建一个网络社区*台,让所有有截肢经历的人都能聚集在这里,相互支持,分享问题和解决方案。我想通过这个*台发出残疾人的声音,并将这种互相理解传递下去。”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7)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项目心得优选【5】份

  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装开幕,泉籍著名艺术家蔡国强担任此次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视觉艺术总设计和焰火总设计,开幕式上独特的焰火表演给世界各地的嘉宾和奥运健儿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朵雪花、笑脸、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此次开幕式焰火表演纯洁、温暖、多彩。“此次焰火表演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的爱与尊重,不仅燃放出世界语言笑脸,还充分运用了紫色烟花,通过漫天的焰火表演体现对占全球人口15%的残疾人群体的尊重。”蔡国强说,紫色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去年新发布的标识颜色,代表残疾人群体不再被边缘化,他们并不“特别”,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迎客松”和“天下一家”,此次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焰火表演同样精彩。蔡国强表示,根据国内外形势,加上疫情原因,此次焰火表演整体创意选择了这样一个更简约、更简单的主题,延续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

  观看开幕式,深深打动我的,不只是美丽绚烂的开幕式本身,不仅仅是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努力工作,更让我感动的,是冬残奥会参赛选手们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和生命力。

  “生命的绽放”或许正体现于此——身体的残缺并不能阻挡人们生命的绽放、肉体的遗憾不能遮蔽精神的光芒。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雪花纷飞之时,共看生命绽放。预祝2022北京冬残奥会顺利进行!

  今晚观看了冬残奥会开幕会,我感想颇深,最期待的比赛是轮椅冰壶,因为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有争取奖牌甚至是金牌的实力。在上一届的比赛中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也实现了我们在冬残奥会上的首金零的突破。难以置信的是击球和传球速度可以高达130km/h,高技巧高强度的比赛很难不吸引人眼球。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挑战命运极限,绽放生命之光,中国健儿加油!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在家门口举办的比赛中卫冕成功!

  枯松倒挂悬崖依绝壁,青松葱茏园圃笑苍穹,你喜欢哪个?寒梅驿外断桥寂寞开,园梅疏影横斜浮暗香,你偏爱哪个?多数人可能倾向前者。为什么环绕明月的疏星不如暗夜里的萤火明亮?为什么巨石下的小草比花棚里的兰花更让人赞美?究其原因,是恶劣处境下绽放的生命更让人感动。

  没有人喜欢经历坎坷和贫困,没有人愿意接受磨难和挫折。可生而为人,又有谁永远走在坦途、又有谁一直鲜花锦簇?人无法选择出生的健康与缺憾,也无法预测明天的美好与意外。没有了听觉,世界一片寂静,与寂静相伴的可能是永远的寂寞。没有了视觉,人生只剩黑暗,暗夜的世界把光亮色彩拒之门外。四肢,无论缺少了哪个部分,都无法潇洒自然地去做事、去行动。当我们说到感同身受时,也大多是站在岸上永远不知溺水者的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变故却常常如影随行。这个世界是没有救世主的,什么上帝耶稣神仙佛祖只不过是人遇到苦难时,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自己欺骗自己。

  所以有人选择做那绝壁上的枯松、断桥边的寒梅,既然已按下人生游戏的开始键,无论场景如何,角色如何,都应该把活的下去、活出精彩作为人生的信条。使楚的晏子、膑脚的孙子、宫刑的司马子,每一位前贤都可以做人生的导师。饱含哲理的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沧桑的圣地亚哥讲:“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大声宣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每一句名言都在强调永不放弃。凡此种种,皆可为我辈前行的动力。

  昨天刚被感动中国感动过,今天又遭遇了残奥会开幕式的眼泪侵袭。看着他们虽然步履蹒跚,却都绽放美丽的笑颜。看着他们身体虽有缺憾,但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放弃拼搏。是啊!“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他们来了,来到了北京冬残奥的舞台,律动的生命,充满着向上的`力量,绽放的生命,加持着祖国的荣光。

  火红的雪容融,是他们跳跃的心房,洁净的冰舞台,一定是永不放弃的声音在歌唱。一定是精彩的生命之花在绽放!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

  今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护旗手们手持**缓缓前行,场地内呈现出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象。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蓝天白云下,***更加鲜艳。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大家一起,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4日在北京开幕。这一冰雪盛会,不仅将检阅中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还将解开中国冬残奥代表团的“三大悬念”,见证其在家门口的再次突破。

  说一下最终的点火吧。我觉得这个点火过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说设计并不具有任何贬义。而是张艺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所有的关注集中定格在这几十秒。通过盲人和普通人点火过程的明显差异,让残奥会的主题,意义一下子走进了所有观众心里。关爱残疾人,一齐创造美好未来。如果盲人火炬手和正常人一样轻松插入火炬,那么大家对残奥主题的感受就会减弱很多。让盲人火炬手轻松插入火炬很难吗,非常简单。无论是设计辅助插入装置,还是简单粗暴的用模型反复练*,都可以实现。所以我觉得是设计过的。这让我想起来当初阿里颤巍巍点火的画面,一代经典。

  关于最后的点火仪式,看直播的时候大家是比较揪心的,因为最后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火炬才算是顺利点燃。但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安排的,因为即便是身处黑暗,无法见到光明的盲人,依旧能够点亮所有人心目中耀眼的圣火。我想,这是最打动人心的环节。盲人把火炬插到雪花上,让我感动。

  我虽然不是盲人,但现在迷茫的很,我站在黑夜笼罩的路口,没有任何光亮,根本不知该如何去走?看到盲人多次失败最终摸索成功把火炬插到雪花上,我想我也应该这样,虽然没有指路明灯,可是路还是要走的呀,一直站在原地不是办法,走吧,走才知道对不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方向的前提下,坐以待毙是下下策,只有勇敢去做,才会在摸爬滚打当中逐渐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方向。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同样给我信心和动力,也一样精彩。希望,所有迷茫的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方向。

  因此,有理由期待,在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在展现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同时,也能在运动成绩上实现新的突破。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8)

——北京冬残奥会优秀心得体会优选【5】篇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北京时间9日凌晨是里约残奥会的第一个比赛日,两名宁波游泳运动员**楠和姚攒先后亮相里约奥林匹克水上中心,最终收获了游泳比赛一枚铜牌。

  当天比赛紧张激烈,上届伦敦残奥会S8级400米自由泳冠军、宁波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楠以4分32秒78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这是宁波运动员在本届残奥会上的首枚奖牌。随后,首次参加残奥会的宁波女运动员姚攒在女子S5级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00秒93的成绩夺得第四名。

  对于宁波残奥运动员的这枚奖牌,长期从事残疾人体育工作的市残联工作人员林军表示来之不易。“**楠赛前两个月在高原集训时就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状况,7月下旬不得不提前结束了高原集训。”

  今天是第二个比赛日,宁波有4名运动员先后出场,分别是男子100米仰泳S2级的杨洋,女子50米自由泳S10级的陈懿,男子100米仰泳S11级的楼陈泉,女子400米自由泳S9级的徐佳玲。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9月7日至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一些“热词”受到广泛关注。

  比赛项目:里约残奥会共设置22个大项、528个小项,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其中皮划艇和铁人三项为本届残奥会新增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等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将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名运动员参赛。

  中国与残奥会:1984年,我国首次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残奥会,共获得24枚奖牌,其中金牌2枚、银牌13枚、铜牌9枚,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女选手*亚丽、赵继红各获1枚金牌。此后,在1988年至2000年间举行的4届残奥会上,中国在金牌榜上的名次由第14位上升到第12位、第9位、第6位。

  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名列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上,中国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再次双双名列首位。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95金71银65铜高居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的首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由中国残联**、中国残奥委会**张海迪担任。代表团总人数499人,有运动员308人(男161人,女147人)、教练员和工作人员177人、竞赛辅助人员14人。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运动员全部是业余选手,*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4岁。运动员具有新人多、重残人数增加、受教育程度为历届最高的特点。集体项目中,我国有6支队伍获得了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其中,我国坐式排球女队连续获得三届残奥会冠军,盲人门球女队连续获得两届残奥会亚军,盲人门球男队、轮椅篮球女队是亚洲唯一获得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的队伍。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是一样的气势恢宏,一样的精彩绝伦,一样的和谐融合,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还多了些感动,多了些关爱,多了些坚韧。

  太阳鸟遨游天空,虽然有些人无法看见光亮,但却能与所有人一起感受到温暖。无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同一个梦想。有梦就有希望,于是,我们和梦一起飞翔。

  无论是*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数残疾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和敬佩。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手,但也能独臂擎天,即使双手皆无,但也能用智慧开启美好的生活。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脚,但也能稳站如金鸡独立,即使双脚皆无,但也能逍遥于人生的征程。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眼睛,但也能一目了然,即使双眼失明,但也能心装大千世界。

  身残不可怕,拼搏最重要。伴着数届残奥会一路走来,我们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残疾人健全乐观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当我们的眼光追逐着他们在竞技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当他们于赛场上每一次举手投足的精彩带给我们由衷的赞叹,此刻,他们就是勇气和梦想的化身。

  北京2008年残奥会,他们来了,带着微笑,带着信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勇气和信念鼓励着所有的残疾人。4000多名参赛健儿相聚一堂,这不仅是包括中国80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世界6亿多残疾人最开心难忘的时刻,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最开心难忘的时刻。激情点燃,梦想放飞,关爱升华。通过残奥会这个大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若干不易,同时也提醒我们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

  开幕式后,参赛残疾健儿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比赛,所以,别忘了给他们加油喝彩。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缘故,我们的加油喝彩等语言和行为表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按照残奥会对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行。做好这些,也是对他们关心关爱的体现。

  北京残奥会圣火一路走来。中华文明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祖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时代风采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和进步。当采自太阳的残奥圣火,在开幕式上点燃“鸟巢”主火炬的那一刻,残疾人朋友的心里更亮敞了,我们的心里更亮敞了,北京更亮敞了,世界也更亮敞了。

  “精神寓于运动”,这是残奥运动的精神。“超越·融合·共享”,这是北京残奥会的理念。开幕式将这些精神和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各国各地区的参赛体育健儿能有好的成绩和收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通用5篇(扩展9)

——今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实用5份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中国选手将亮相。这是我国参加冬残会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本届北京冬残奥会共设计了9路火种。除曼德维尔外,3月2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举行了火种采集仪式。

  其中火种灯创意依然来源于出土自河北的“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今晚在鸟巢举行开幕式也值得期待...

  张艺谋导演:冬残奥会开幕式五彩斑斓,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参演人员中30%为残疾人。突出将残健融合的理念,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80分钟的开幕式上,会有10多个场上环节将展现残疾人的故事。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 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中国选手将亮相,追逐梦想、挑战极限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让我们一起关注,北京冬残奥会赛程,为残奥运动员们加油!

  在6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主题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场馆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以及从场馆到城市的连续无障碍环境。

  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举例说,在往届冬残奥会中,残奥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而她认为,北京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无障碍的。”

  罗德里格斯还说,举办冬残奥会,除了硬件的无障碍,另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部长刘玉民介绍说,他们根据残奥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实际需求,来确保设施和通行的无障碍。比如雪上场馆设置了无障碍打蜡房和缆车系统,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场馆内设置醒目简洁易懂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以及标准的轮椅假肢维修间。

  北京市残联副**郭旭升说,他们有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和专家组成的2000人的无障碍体验队伍,前往冬奥场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体验,其中冬奥场馆的体验超过1万人次。他表示,北京市借冬奥筹办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无障碍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观看冬残奥会,她“深深感动、特别震撼”。“这些难以想象的体育成就,通过残疾人运动员们的努力和意志变成现实,他们不仅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都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新闻发言人和各位媒体朋友一起喊你看比赛!疫情影响不一定都在现场,但是在电视屏幕前、在多屏全媒体上,让我们都来看比赛——感受冬残奥、一起被激励!”她说。

  2月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每一天都在给观众制造惊喜与感动,自豪与骄傲。我们由衷地为参赛的运动员们激动,热搜上也挂满欢欢喜喜的报道,热热闹闹的运动盛况。只是,和铺天盖地的冬奥会相比,冬残奥会的关注度显得有些冷清。

  和大家熟知冬奥会的很多明星运动员相比,对残奥会的天才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每次进步与突破,却知之甚少。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相信他们每个人背后的故事,都能不断地激励着大家。

  与激烈争夺金牌榜的奥运会不同,中国在残奥会奖牌榜上,一直是一骑绝尘,傲视群雄的存在。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一直是残奥会金银铜全包的「榜霸」。尤其在2016里约残奥会,更是以总奖牌数239枚的成绩,打破24项世界纪录。

  然而,冬季残奥会中的很多冬季项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越难,中国人拼搏劲就越强。3月4日即将开幕的北京冬残奥会,相信运动员们能用自己拼搏不熄的精神,和生命中最精绝的力量,给大家留下最珍贵的启示。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的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岳清爽5日表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感动,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中国队教练岳清爽(中)在比赛中指导队员。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运动员时期,岳清爽曾随中国女子冰壶队获得2009年世锦赛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等殊荣。转型为教练后,她率领中国轮椅冰壶队多次登顶世界大赛。特别是在2018年*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拿到中国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常年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岳清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每天上午训练3到4个小时,他们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以上去做准备活动。训练完,一般都是我撵着他们说‘该吃午饭了’。队员们都很珍惜训练的机会”。

  2018年3月17日,中国队在*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获得金牌,教练员岳清爽与队员王海涛(前)在比赛获胜后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代表教练员和官员宣誓,是让人非常激动、开心的一件事。”岳清爽说,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5日下午,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首场比赛3:7不敌加拿大队。岳清爽赛后表示,队员们在家门口作战略显紧张,没有发挥出正常水*,期待外界多包容、多鼓励这支冠军队伍。

  “后面的比赛还是要一场场去拼,我觉得没有问题。”岳清爽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