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

首页 / 心得体会 / |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1

  与其说是被心理学上的逻辑惊艳到更多的是寻找到共鸣。

  与苏格拉底的原因论相悖,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目的论,客观的事实与主观的解释、被动的心态和主动的选择之分。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已发生的事件;同样的,被赋予什么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怎么利用被赋予的东西。简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你是谁,你怎样。

  人际关系是一切苦恼的源泉。反复提起的原生家庭问题在阿德勒理论面前就有了不同的答案,之所以自闭之所以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是因为这样才能更安心,这样才能不与外界交往,才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不愿反驳不是因为理论不足,不敢表白不是因为容颜不佳,不去面试不是因为能力欠缺,不反驳、不表白、不应聘的目的是拒绝被他人讨厌和拒绝。如此,才能保护自己谨小慎微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才能心安理得的维持现状。在对不变的眼前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未来的不安中,人往往更愿意选择前者。人们总爱说等有时间了我就去干什么,但是只要我不去做,就永远保留着只要我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不是没时间没精力,只是我的目的就是不做,不然我的真实能力和潜力可能会摧毁当前的生活。发脾气同样适用目的论,情绪是可以掌控的,多是为了威慑对方才怒发冲冠歇斯底里,讲道理也能达到目的,但总会觉得效果大打折扣了。阿德勒就此论题给出的谜底是课题分离,你只负责去做,别人怎么想与你无关,即“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自卑是个中性词,是人追求进步的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我们往往夸大它,使其成为认可欲求。总是让别人的喜好左右自己的行为,总想要去得到身边的人乃至是全世界的人的认可。如果别人的认同与表扬成为操纵自己情绪的手段,那个体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以一颗甘于*凡的心态轻松的活着呢?书中概括了三点:自我接纳、他人信赖、他人贡献。简单的说就是接受自己,无论是优秀的你还是不堪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些人仅仅是因为你的存在就会幸福。其次,无条件的信赖而不是信任他人,信任需要担保抵押但信赖是不讲条件的,你始终都是你,背叛不足惧。最后,放下得失之心,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从对他人有用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受,完**际关系的良性闭环。让我们像祈祷文中那样祈祷吧:上帝,请赐予我*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生命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刹那构成的点。就像旅行的目的不是到达某个地方,人生的意义也不执着于攀登某个高度,途中的风景才弥足珍贵。鸿鹄之志也难解琐碎生活中的满地鸡毛,所以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老师今天教的字学会了吗?领导今天布置的工作完成了吗?亲友今天要表达的爱心发射了吗?绚烂耀眼不过瞬间,重复繁琐是必修课更是世间常态,脚下的路、身边的人才最重要。烟火气、凡人心,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一切都源于自己,今日份的幸福是晚饭吃烩饼。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2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所读的哲学书中最通俗易懂,最易操作实用的一本哲学书。全文作者岸见一郎参照《理想国》里面的“对话式”写法,通过一位“得道”哲人与一位“失意”青年的对话,像剥洋葱一样,让真理越辩越明,读来给人一种“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感觉。

  1.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客观的世界里,初中的政治课上,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但作者认为:世界是怎样,取决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井水的长年恒温是18度左右,但是冬天喝夏天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井水冷暖不容否定,但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世界之所以灰暗,是因为我们带着墨镜在看这个世界,摘掉墨镜看世界,就会有刺眼的阳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镜,所以改变自己需要“勇气”。

  2.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常常认为人是很难改变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就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他的性格。我是一个有诸多缺点且极不自信的一个人,此前一直认为这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是“过去”决定了我的“现在”。但作者考虑的却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一个闭门不出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他不敢外出,而是他先有了“不想外出”的目的而后才制造出了各种不安的情绪。这个结论就好像一个大棒给了我当头一棒,以前为自己不能够更加优秀而找的千万种借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关键之一就在于此刻的自己没有“改变”的勇气,自己想达到“目的”的动力不够。阿德勒说过这么一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3.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而解决烦恼的关键就是进行课题分离。我总是拼命寻求认可,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要求别人活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无论是工作、交友、恋爱还是育儿,我们都在这个烦恼丛生的死胡同旋转,找不到出口在哪里。但作者却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设想,“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活出“本真”的自我。“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活呢”。“课题分离”提倡的是我“怎么活”是我的课题,人家对我活法的评价或指点那是人家的课题,我们无需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体察到“自由”。相对应的,我们期待别人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是对别人课题的干涉,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为人父母老是希望孩子们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逼迫他看书写字学特长,其实就是对孩子们自己课题的干涉,孩子们一旦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郁闷,孩子们也会反抗、叛逆。孩子们活成什么样,这是他们的课题,为人父母只是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无限制的干涉。“课题分离”同样可以适用在“婚恋”“工作”当中,我爱某个人,怎么去表达爱那是我的课题,而要不要接受我们的爱,那是别人的课题。工作怎么做,那是我的课题,对我工作如何评价,那是领导的课题。总之一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花”。

  我相信,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把“课题分离”做好,那么“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3

  看完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有四五天了吧,原本没打算写点东西,我看书一直都是看过之后评价了好坏推荐与否就抛到脑后了,虽然说这种读书方法不被倡导,但我甘之如饴。过来写读后感是因为这两天在看《认知觉醒》周岭的书,里面的很多点都戳我的心,当然我很推荐这本书,不过我现在还是回归正题吧。

  整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的,展现了阿德勒心理学,这本书一开始就是一个青年听说某个智者说: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他无法接受这个观点,于是找到了这位智者开启了对话。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没听过阿德勒这个名字,其实他也是心理学三大家之一,于其同等的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佛洛依德,荣格。这本书中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多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目的论,和弗洛伊德的因果论不一样,弗洛伊德说的话我们现在普遍都这么认为,弗洛伊德学说认为呢,现在是过去的自己造就的,过去对现在影响很大。但阿德勒却这么认为,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你觉得有影响是因为你有想要逃避的事情,你觉得有影响,是你拿过去作为借口,你把过去的经历作为借口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来表达就是:我爱你,与你无关。他提出要学会分辨人生课题,比如我爱你,这是我的课题,我要做的事情。而你,你爱不爱我,不关我的事,与我无关,这是你的课题。想明白这一点,很多烦恼都没有了。

  阿德勒指出: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比如说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书中提到了关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力斗争,比如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管教,是以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以一种指导的关系进行教育,子女往往会输在权力斗争中,但权力斗争的输方往往会对赢方进行“复仇”,这就有叛逆的表象了,有的孩子为了复仇表现出来的叛逆形式是逃学、上网、染发等等让父母感到不满的事情。那么良好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是什么?

  书中提出的最好的方式是与交流者是一种”横向关系”,不表扬也不批评的关系。那么我们常用的就是“纵向关系”,比如父母对孩子说的:“做好的,好样的”,这种表扬,这种上下级的态度,容易联想到操纵,干涉。以表扬的话语来操纵孩子做自己满意的事情,来干涉孩子们的想法。但是有时候孩子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引导才能走向正确道路,所以这时候就有了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被称为“鼓励”,比如说孩子帮忙做了家务,不应该说“做的好”,应该说“谢谢”,把孩子和自己划到一个高度来,以示尊重。

  当人听到感谢之词时,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当然有一种有价值,是:只要存在,就有价值。比如老人家,只要活着,家人们就开心,那就是价值。其实在关于这点上,横向关系我很赞成,但实际使用起来却很难。阿德勒心理学也可以说是被使用的心理学。

  说实在的,今晚和我一个姐姐讨论了一下这本书,主要是我单方面疯狂输出,输出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语言漏洞很多,很多点都没读透,但我还是坚持发表了一篇读后感,毕竟要是让我再读一遍,那就等明年吧。

  别的不想说太多了,有兴趣的就去看看这本书吧,书中还提到了自卑感,自卑情结,活在当下,人生意义等等。这本书名为被讨厌的勇气,如果你想活得自由获得幸福,就要有迈开腿的勇气。打开这本书,你就迈开了第一步。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4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所读的哲学书中最通俗易懂,最易操作实用的一本哲学书。全文作者岸见一郎参照《理想国》里面的“对话式”写法,通过一位“得道”哲人与一位“失意”青年的对话,像剥洋葱一样,让真理越辩越明,读来给人一种“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感觉。

  1.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客观的世界里,初中的政治课上,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但作者认为:世界是怎样,取决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井水的长年恒温是18度左右,但是冬天喝夏天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井水冷暖不容否定,但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世界之所以灰暗,是因为我们带着墨镜在看这个世界,摘掉墨镜看世界,就会有刺眼的阳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镜,所以改变自己需要“勇气”。

  2.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常常认为人是很难改变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就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他的性格。我是一个有诸多缺点且极不自信的一个人,此前一直认为这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是“过去”决定了我的“现在”。但作者考虑的却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一个闭门不出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他不敢外出,而是他先有了“不想外出”的目的而后才制造出了各种不安的情绪。这个结论就好像一个大棒给了我当头一棒,以前为自己不能够更加优秀而找的千万种借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关键之一就在于此刻的自己没有“改变”的勇气,自己想达到“目的”的动力不够。阿德勒说过这么一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3.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而解决烦恼的关键就是进行课题分离。我总是拼命寻求认可,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要求别人活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无论是工作、交友、恋爱还是育儿,我们都在这个烦恼丛生的死胡同旋转,找不到出口在哪里。但作者却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设想,“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活出“本真”的自我。“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活呢”。“课题分离”提倡的是我“怎么活”是我的课题,人家对我活法的评价或指点那是人家的课题,我们无需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体察到“自由”。相对应的,我们期待别人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是对别人课题的干涉,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为人父母老是希望孩子们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逼迫他看书写字学特长,其实就是对孩子们自己课题的干涉,孩子们一旦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郁闷,孩子们也会反抗、叛逆。孩子们活成什么样,这是他们的课题,为人父母只是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无限制的干涉。“课题分离”同样可以适用在“婚恋”“工作”当中,我爱某个人,怎么去表达爱那是我的课题,而要不要接受我们的爱,那是别人的课题。工作怎么做,那是我的课题,对我工作如何评价,那是领导的课题。总之一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花”。

  我相信,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把“课题分离”做好,那么“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5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总会在某些时刻不自觉的陷入自我厌恶与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偶尔也会觉得生活中存在诸多无奈,若是能换一种活法是不是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又或者对于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

  想要改变,却又无从下手,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样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书店里偶然发现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阿德勒阐述的对自我的**、对幸福的论述都让我有种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荐序中所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

  例如书中所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无论是谁,无论你的年龄多大身处何种地位做着什么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无法逃离的存在。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扬,害怕他人的批评,害怕被他人所讨厌或者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从而不断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迎合他人价值观以及评判标准。因此,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此衍生,疲惫感也随之而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

  书中大致给出了几个方向:其一、课题分离。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丢开别人的课题是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的关键。其二、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书上说:“重要的不是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昧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其三、要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却不知这样的我们在他人眼里更显卑微,所以,何不大胆的向前迈进,成就一个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关于人生的其他许多课题,书中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相信细细品阅后的你定能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问题答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6

  今天我们读到了《被讨厌的勇气》第八页“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中哲人说的一句话“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在我看来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笔财富。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而那些带给我们痛苦和烦恼的人是我们优秀的老师。因为失败,我们学会了拼搏;因为情伤,我们学会了爱;因为当众出丑,我们学会了处理尴尬。因为错过,我们学会了珍惜。因为遗憾,我们学会了抓住机遇。人生的每一次创伤,都是人生的一种历练。碰到一次苦难,我们就成熟一次,碰到一种灾难,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的坚强,所以我们应该直面困难、勇往无前。

  受过伤的人一定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我们成长都有益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创伤的处理方式,你让他成为创伤,他就是创伤;你让他成为经验,他就帮助你成长。鲁迅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没错,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每天每件事情都是未知的。我们必须经历。所以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勇士,因为我们敢于面对未知的明天。

  现在我也懂得了“成熟”的真谛,少了一些傻笑、少了一些没必要的碰壁、更少了伤心欲绝。慢慢地成长起来,渐渐地放开脚步走向未来。

  记住我们要让每一种创伤,都成为一种成熟的阶梯。即使是失败了,我们还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我们应该跌倒了马上爬起来,而不是所谓的.憧憬、幻想奇迹的出现。

  最后我还想说,余生还很长,不要过度的活在失败的过去和庞大的负债阴影中,过错只是暂时的磨难,而沉沦却是永远的遗憾,走过去了才会发现更加优秀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7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所读的哲学书中最通俗易懂,最易操作实用的一本哲学书。全文作者岸见一郎参照《理想国》里面的“对话式”写法,通过一位“得道”哲人与一位“失意”青年的对话,像剥洋葱一样,让真理越辩越明,读来给人一种“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感觉。

  1.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客观的世界里,初中的政治课上,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但作者认为:世界是怎样,取决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井水的长年恒温是18度左右,但是冬天喝夏天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井水冷暖不容否定,但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世界之所以灰暗,是因为我们带着墨镜在看这个世界,摘掉墨镜看世界,就会有刺眼的阳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镜,所以改变自己需要“勇气”。

  2.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常常认为人是很难改变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就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他的性格。我是一个有诸多缺点且极不自信的一个人,此前一直认为这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是“过去”决定了我的“现在”。但作者考虑的却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一个闭门不出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他不敢外出,而是他先有了“不想外出”的目的而后才制造出了各种不安的情绪。这个结论就好像一个大棒给了我当头一棒,以前为自己不能够更加优秀而找的千万种借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关键之一就在于此刻的`自己没有“改变”的勇气,自己想达到“目的”的动力不够。阿德勒说过这么一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3.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而解决烦恼的关键就是进行课题分离。我总是拼命寻求认可,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要求别人活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无论是工作、交友、恋爱还是育儿,我们都在这个烦恼丛生的死胡同旋转,找不到出口在哪里。但作者却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设想,“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活出“本真”的自我。“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活呢”。“课题分离”提倡的是我“怎么活”是我的课题,人家对我活法的评价或指点那是人家的课题,我们无需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体察到“自由”。相对应的,我们期待别人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是对别人课题的干涉,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为人父母老是希望孩子们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逼迫他看书写字学特长,其实就是对孩子们自己课题的干涉,孩子们一旦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郁闷,孩子们也会反抗、叛逆。孩子们活成什么样,这是他们的课题,为人父母只是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无限制的干涉。“课题分离”同样可以适用在“婚恋”“工作”当中,我爱某个人,怎么去表达爱那是我的课题,而要不要接受我们的爱,那是别人的课题。工作怎么做,那是我的课题,对我工作如何评价,那是领导的课题。总之一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花”。

  我相信,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把“课题分离”做好,那么“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8

  今天我们读到了《被讨厌的勇气》第八页“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中哲人说的一句话“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在我看来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笔财富。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而那些带给我们痛苦和烦恼的人是我们优秀的老师。因为失败,我们学会了拼搏;因为情伤,我们学会了爱;因为当众出丑,我们学会了处理尴尬。因为错过,我们学会了珍惜。因为遗憾,我们学会了抓住机遇。人生的每一次创伤,都是人生的一种历练。碰到一次苦难,我们就成熟一次,碰到一种灾难,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的坚强,所以我们应该直面困难、勇往无前。

  受过伤的人一定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我们成长都有益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创伤的处理方式,你让他成为创伤,他就是创伤;你让他成为经验,他就帮助你成长。鲁迅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没错,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每天每件事情都是未知的。我们必须经历。所以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勇士,因为我们敢于面对未知的明天。

  现在我也懂得了“成熟”的真谛,少了一些傻笑、少了一些没必要的碰壁、更少了伤心欲绝。慢慢地成长起来,渐渐地放开脚步走向未来。

  记住我们要让每一种创伤,都成为一种成熟的阶梯。即使是失败了,我们还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我们应该跌倒了马上爬起来,而不是所谓的憧憬、幻想奇迹的出现。

  最后我还想说,余生还很长,不要过度的活在失败的过去和庞大的负债阴影中,过错只是暂时的磨难,而沉沦却是永远的遗憾,走过去了才会发现更加优秀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9

  深受世俗眼光的困扰,好友向我推荐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光看书名就很吸引人。对于这本书并不陌生,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老师分享过。这本书在前段时间粗略地看完了,但如果不写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好像是没看过一样,为了能写出点什么,再次翻开此书,踏上敢于被讨厌的心灵之旅。

  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以一个青年人拜访哲人为主线,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础,一步步明晰一些概念,解答我们的人生疑惑。本书共五章,下面从每一章讲述所得。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开篇介绍了阿德勒的哲学,关于阿德勒,我们并不陌生,大家都听说过《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为这件事赋予怎样的意义才更重要。

  对于第一夜青年人的疑问:“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文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我们所跳的坑,都是自己挖的。当我们选择了“不幸”这并不是我们真的生存在不幸的环境中,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幸”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一种保护作用,我们找到了借口,从而免于承担责任。

  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吗?

  人们常常下足决心不改变。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自己充满着不安与恐惧,且面临着风险,也许会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所以说,改变自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所处的环境,而是缺乏“改变自己的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察觉自己是不是也下定决心不改变?不愿意改变的背后在恐惧什么?自己有没有“改变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处在各种关系之中,这就是人的本质,逃无可逃。人类自诞生以来,所做的一切,无外乎怎样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十分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讲述了自卑感、自卑情结、价值感和优越情结。自卑感与自卑情结的差别是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与进步的契机。例如因为学历低所以更要努力工作,而自卑情结则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在使用,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与前者相比,后者则是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

  “优越情结”指的是面对自卑情结没有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而是采用其他手段去补偿,比如“权势声张”,通过权力或者名牌服饰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在人际关系中,还存在着“竞争”,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随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结和优越的情结,而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不是我的敌人。”这样说来就再把世界当成危险所在,也不用对别人产生敌意,人际关系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这一章的标题很犀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渴望得到被人的认可,比如父母、领导、朋友、同事等。但书中给出了鲜明的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而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过于期待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课题分离是整本书的核心观点。文中提到了把自己和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一般来说,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这是谁的课题”应该如何辨别呢?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

  这种观点看似很自私,但实则是充满智慧,像我这种爱操心的命更应该少管闲事,放下别人的人生课题,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更要明白“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上一章提到了课题分离,这是人际关系的起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国家等,还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以及时间轴上的过去和未来。

  这一章并未涉及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是讲述了要想有价值就要对被人有贡献,同事倡导人和人的*等关系,这一章有很多的内容不是特别理解,未对我有启发作业。

  但提及“被讨厌”,我们确实缺乏这种勇气。比如某个学生讨厌我,我会因此很难过,而看完此书,我会认为“学生讨厌我”这是学生的课题,而不是我的课题,我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需要去认同这种“因被讨厌而难过的感受”。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的当下”

  第五章的章节最多,“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信用和信赖的区别”、“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工作狂是人生谎言'”、“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甘于*凡的勇气”、“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舞动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我一直很赞成活在当下的观点,过去已经过去,无须悔恨,未来还未来,不必担忧。只有当下的此时此刻属于自己。《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就讲到了如何进入当下,感受自己的呼吸,做自己思维的旁观者,不评判,保持察觉。

  当下最美好,愿我们都有认真活在当下的能力。

  这本书看完了,好像又没有完全看明白,如果时机需要,应该再翻一翻,被讨厌也是人生常态,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拥有了人生的自由。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10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边读边思考,感觉阿德勒心理学真的很有新意,视角很独特。

  比如他否定心理创伤,说“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是啊,总去寻找原因,认为正因为之前如何现在才会怎样,对于人的成长真的少了些积极的因素而多了宿命的色彩。过去发生的一切,肯定会有影响,可是自己如何去看待,赋予它什么意义,却可以成为由此改变的巨大动力,我觉得非常有积极意义。尤其我们回顾过去,既然已经发生不能改变,就要赋予它积极的意义,作为珍惜现在、改变现在的动力。

  再接着读,就受到巨大的冲击,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我是学社会学的,人是社会人,是镜中我,是通过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来调整、规范和完善自己的。可是现在要我们不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是不是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了呢?我和书中的青年一样觉得不顾别人的感受而我行我素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再往下读,读到人生课题这一章节,我慢慢觉得被说中了自己的要害。

  我就是那个很容易课题混淆的人,我是如此在乎别人的感受,别人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评价都让我深感不安,为了让别人满意,为了维持一派和谐,甚至会委屈求全。我把本属于别人的课题强加在自己身上,给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不是牺牲,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如书中所说“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哪怕竭尽全力迎合别人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对自己的执着。”另一方面,我也不自觉地对别人的课题从所谓的“为你着想”的角度去横加干涉,引发了权力之争。

  所以,当我知道了课题分离这个命题之后,当我不开心,为一些关系纠结痛苦的时候,我愿意冷静下来划一划界限,是不是太期待别人的认可了?那可是别人的课题。是不是对他人进行了干预?那可不是我的课题。

  这样去想,心绪会*和很多,当不那么执着于自己,更关心他人之后,我发现分离的效果并没有使得人际距离拉远,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书中所说:“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划界限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和实践。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有贡献,我觉得非常积极。一开始我觉得阿德勒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胜利法,但是读到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他者贡献时,我看到他实际上非常积极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寻求自我的回报。幸福就是贡献感,人生就是连续的刹那,在于每一个此时此刻,过好每一个当下,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处。

  最后,以书里的句子作为结束。“上帝,请赐予我*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阅读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1)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优选【十】份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1

  其实人生仿佛是一段程序,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我羡慕着周围的人、我也希望我能变成其他人。我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也有限,没有背景、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大龄女性还没结婚、这些甚至以后都不可能有。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人生何其失败,想要的都没有......想争取的从来不会到我手上......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越长大越发现“万事如意”太难了…申博士失败、国考失败、甚至包括研究生找工作的惨痛经历、那些抱怨、那些不甘心、那些绝望......也许我的一个借口吧。我已经分不清自己走到这里是实力还是运气,我觉得运气的成分居多,不然我也不会在运气“用光”的时候这样颓然不振,对过去、对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失望。

  也许是自己已经经历过一遍了,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更能感同身受。其实道理很简单,天生的因素和过去没有办法改变,出生的时候也没有人问过我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以这种方式生活(我其实...真的宁愿我从未来过,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改变),但是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天,我们都有重新选择如何去生活的权利。所以,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许我的人生就是*庸一世,孤独终老,那么我也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地孤独终老。

  人生贵在不断学*、不停思考、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世界去生存。所以,幸福真的是自己给自己的。这本书,仿佛让我自己复*了一下20xx年的痛苦与释怀,有很多时候,这些道理,不经历,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懂得。

  人生不应该进行比较,做自己就好。活在当下,认真活着。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2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世上或浅或深的行走。在我因为恐惧而只能躲藏时,在我被难过压得不敢迈步时,它是我珍贵的救赎。它助我走出荆棘,并向更远的未来开战!

  那份珍贵的救赎,是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一个*凡的情景入手,由小事引出了一个个让人顿悟的道理。

  青年有位朋友,多年躲在自己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害怕踏出房间,只要他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青年认为,朋友可能是曾经遭受过心灵创伤而造成这样的现状。

  哲人却认为,这与过去没有关系。“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有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哲人的观点基于阿德勒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用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如何接纳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幸福等人生话题,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都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忠实追随者,因此这本书也被称为“阿德勒的哲学课”。

  人往往缺乏“被讨厌的勇气”——当对方没有回复你的请求,你担心是对方讨厌你;当对方向你借钱,你担心拒绝让对方生厌而违心同意;你在陌生场合害怕表现,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这些表现的本质都是惧怕在社交关系中被讨厌,但事实上,我们都应该学会“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常常与他人比较,形成对自己不必要的期待,但就像哲人所说:“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当你不敢接受,不敢拒绝,不敢面对,害怕再次被别人讨厌时,请记住这句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读完这本书,我好像一下子顿悟,满心欣喜与畅快。我会永远记住这些真理,我将做到“不惧黑暗,开战未来”!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3

  2022年的第一天,我有幸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勇气心理学,探讨自我的枷锁和**。我们常常会迷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加幸福?读完后有种醐醍灌顶的感觉。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读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书,我们会认为一切不幸的源头来自于原生家庭,不幸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使我们失去了追求幸福的能力。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因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而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你的.人生应该取决于当下,而非过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二、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追求优越性是人的天性,但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看待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做好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

  人生的课题,行为目标:

  1、自立:我有能力、有价值,就有勇气。

  2、与社会和谐共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找到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着伙伴,并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意识上的*等,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把自己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表扬或批评,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的评价。把所有人际关系看着“横向关系”,不是“纵向关系”。获得幸福的勇气是鼓励,不是批评或表扬。

  三、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赖”;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有甘于*凡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的意义,由你决定。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4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最后,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因此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5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6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勤奋练*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7

  最*,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内心颇有感触。

  凡事都不会一蹴而就,总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以达到足以爆发能量的那一刻。人生经历的积累,决定了我们在“当下”能做的事,而我们当下所做的积极的事,无一不是在为未来获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础。不被那些痛苦的记忆束缚,但也绝无可能跳开所有经历,单凭想入非非就能无往不利。否定人生经历对个人“当下”的影响,等于否定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这个时间点,像是自己主动在向阿尔兹海默症靠拢一样,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删除。因果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并形成贯穿时间的链条。我们需要正视在链条当下的环节中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在限定的选项中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把心灵和意志的力量作为主要参考是很荒唐的,客观世界从来都不会为此做出妥协。

  过去是珍贵的记忆,未来是热切的期盼,此时此刻却是转瞬即逝的,让你来不及思考。前一秒的思考影响着你的当下,当下的思考影响着你的下一个此时此刻。思考与行为,互为因果。三思而后行,成熟理智的行为大体上是滞后于思考的。直到当你暂停脚步反省自己时,或许才会发现蕴含在之前的“此时此刻”中的得失。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不论怎样的哲学,都无法斩断这样因果的链条,就像无法斩断时间一样。过去是经验,未来是引导,所以鼓吹“活在当下”的所谓“哲学家”们是不负责任的。那种生活态度,是不敢承担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现,是对真实生活消极的逃避,实际是以“简单的人生”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让自己陷入无根据的癫狂的热情中。

  我觉得真实而勇敢的人生,应该是认识过死亡的真相后,仍然热情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害怕回顾无法挽回的过去,坦然地接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切都会迎来终结,以最大的责任心对待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至于人生的意义,相信每个人的看法会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润滑剂即是“妥协”。不论妥协会令人如何卑微,如何使人不悦,它的效果立竿见影,每个人必然会使用这样有力的工具通过牺牲某些“需求”,使自己的另外一些“需求”得到满足。“需求”为自身,“妥协”向他人。“妥协”即会牺牲“需求”,就如同“得失”之间辩证关系,导致我们完全意义上的人生必然无法实现。

  这即是我所洞察的人生,不论温和还是残酷,乐观还是悲观,但我觉得我能够为我所知而感到幸福,一种有限却坦然的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8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最后,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因此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9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这本书是同学回借给我的,我问他是写什么的,他说是哲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着看哲学书的先入为主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笑话,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书,看到书的背面写着:“上架建议:励志经典、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励志文学总是带有以上特点的。为什么哲学、人生这两个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10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所读的哲学书中最通俗易懂,最易操作实用的一本哲学书。全文作者岸见一郎参照《理想国》里面的“对话式”写法,通过一位“得道”哲人与一位“失意”青年的对话,像剥洋葱一样,让真理越辩越明,读来给人一种“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感觉。

  1.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客观的世界里,初中的政治课上,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但作者认为:世界是怎样,取决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井水的长年恒温是18度左右,但是冬天喝夏天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井水冷暖不容否定,但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世界之所以灰暗,是因为我们带着墨镜在看这个世界,摘掉墨镜看世界,就会有刺眼的阳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镜,所以改变自己需要“勇气”。

  2.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常常认为人是很难改变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就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他的性格。我是一个有诸多缺点且极不自信的一个人,此前一直认为这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是“过去”决定了我的“现在”。但作者考虑的却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一个闭门不出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他不敢外出,而是他先有了“不想外出”的目的而后才制造出了各种不安的情绪。这个结论就好像一个大棒给了我当头一棒,以前为自己不能够更加优秀而找的千万种借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关键之一就在于此刻的自己没有“改变”的勇气,自己想达到“目的”的动力不够。阿德勒说过这么一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3.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而解决烦恼的关键就是进行课题分离。我总是拼命寻求认可,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要求别人活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无论是工作、交友、恋爱还是育儿,我们都在这个烦恼丛生的死胡同旋转,找不到出口在哪里。但作者却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设想,“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活出“本真”的自我。“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活呢”。“课题分离”提倡的是我“怎么活”是我的课题,人家对我活法的评价或指点那是人家的课题,我们无需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体察到“自由”。相对应的,我们期待别人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是对别人课题的干涉,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为人父母老是希望孩子们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逼迫他看书写字学特长,其实就是对孩子们自己课题的干涉,孩子们一旦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郁闷,孩子们也会反抗、叛逆。孩子们活成什么样,这是他们的课题,为人父母只是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无限制的干涉。“课题分离”同样可以适用在“婚恋”“工作”当中,我爱某个人,怎么去表达爱那是我的'课题,而要不要接受我们的爱,那是别人的课题。工作怎么做,那是我的课题,对我工作如何评价,那是领导的课题。总之一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花”。

  我相信,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把“课题分离”做好,那么“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2)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优选【5】份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1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是一直都没有读,因为不喜欢书名。在当今社会当中,人人都渴望能够在群体当中被认同,被肯定,有谁会愿意自己被讨厌呢?题目如此不可爱,怎么能够吸引读者?后来因为偶然的原因,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这本书的音频。当时正好接了20xx级2班,这个班级里面的个别学生和家长都挺奇葩,发生的很多事情与书中的某些事例有所吻合,于是被吸引了,就买了这本书开始阅读。其实听书要比看书更容易,看书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将文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带给自己更多思考,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期,认真读完第二遍,所以才开始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整本书就是一位缺乏自信,并且烦恼不已的青年带着一肚子的抱怨和疑惑,来到了哲人的面前,经过5个夜晚,5次深入的对话,最终让青年豁然开朗的故事。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于是禅师和青年恰到好处的相遇了,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当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那个在哲人面前没大没小,不断抱怨、质疑和声讨的年轻人,不就是捧着书本的我吗?

  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主题,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自我的**。

  我们时常感觉人生诸多不幸,万事诸多无奈,经常幻想着换一种活法。可是一旦真的要改变又只能长叹一口气说,我又能怎么办呢?生活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束缚,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束缚来自时间上的,金钱上的,人际关系上的,而实际上这些束缚只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阿德勒就是试图把我们从这种束缚中给解救出来,让我们重拾心灵的自由。

  第一个束缚来自于我们的过去。从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就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的产物,甚至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过去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这非常容易理解。我们过去的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是阿德勒却说,重要的根本就不是过去,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于过去的看法,是可以被我们的主观所改变的。他所推崇的是摒弃决定论和原因论,相信目的论。

  第二个束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你感到疑惑吗?在这个人人都与你说要讨好他人,要掌握说话的艺术,要让周围的人都认可你的社会当中,阿德勒却告诉我们,不要担心被别人讨厌,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获得自由。

  其实我们许多的心理困扰都来源于社会或者是他人的评价。而正是这样的评价体系才造成了人们的骄傲或者自卑。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课题都是独立并且是分离开的,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你接不接受我的爱,是你的课题,与我无关。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课题,过自己的人生,那人际关系中就没有这么多的纠结与烦恼。

  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内心当中。

  小A同学,没有同龄小朋友身上的`活泼开朗。因为老人包办代替太多,自理能力非常差;由于原生态家庭的一些影响,导致他的内心当中缺少正能量,他也不接受老师的指导,只服从他妈妈对他的强制性管理。小A妈妈的情绪也非常不稳定,允许自己对孩子呵斥、打骂;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之后,护犊子现象特别严重。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管孩子的问题,还要时刻关注到这个心理极不成熟的家长。我在小A的身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哪怕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我当时真的特别郁闷。

  所以当时读到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的观点的时候,我突然之间就释然了。不管小A同学的父母怎么对待他?我会一如既往关爱他,尽可能不去伤害他,跟家长的交流就顺其自然。作为一名老师,我尽心尽力,问心无愧足够了,这是我的课题。关于家长怎么跟老师交往?那是她的课题。我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真的很奇怪,当你把这个关系理顺之后,突然之间,我的心灵就变得轻松、自由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于未来。这一点倒不难理解。很多人的目标远大,觉得有朝一日我出人头地,当上CEO,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了。那么我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而现在的生活不能称之为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其实,现在才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正所谓“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人生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在舞蹈当中,跳舞就是本身的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惊讶,已经到这里了吗?但其实,我们不停舞动的每一个瞬间就已经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我们自己从过去,从人际关系和未来当中**出来。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我们获得了自由也就意味着我们再也没有任何的借口,所有的责任全部都在我们自己的肩上。而拥有自由,承担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即便我们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我们仍然可以去拥抱幸福,去热爱生活,去享受*凡的人生。我们依然可以学会关心与善待他人,依然可以做我们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我们可以去学*,并且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传递开来。去爱身边的人,去为他们做些事情。去热爱、去感恩、去追寻、去拥抱,跳跃、奔跑、欢笑、哭泣,去享受我们仅有的短暂的生命。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2

  今早终于全部读完了,有种开眼界的感觉,是粗略的阅读,多数是早上睡醒以后读的。

  先理理,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名词,他贡(能为他人带来价值,但不是为他人,是为了自己让自己体现了价值,从而有了我可以待在这里,有了归属感,我属于这里,这样便有了自在和自由)。这个他贡不一定是自己认为和眼见实现的,是种感觉,主要判断来自于他人,是对他人的一种正面影响,和对影响带来的帮助,好了,这个是他贡。

  另一个名词是,课题分离,有了它,全世界和人生都会变得简单起来,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里用课题分离,一切都会明了,你是你,我是我。举个例子,交友初期,你大可完全信任他人,因为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至于最后,对方是否值得你信任,不是你的问题和课题,是对方的课题。如果你万事持怀疑的态度,对方能感受到你的不信任,同样也会报以怀疑,那么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无法建立深度关系,一切的成功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我接触到的著作中,武志红说过,冯唐也说过,这点很重要。

  当然也不是让你,真的什么人都去信任,这个只是个态度,你的选择和课题,以信任之心,与人相处相交,最终发觉对方不足以信任,这也不是你的问题,是对方的课题。大不了你可以剪短自己与此人的`关系,因为拒绝联系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课题,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友谊大剪刀,可以主动的剪断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你的自由。

  好,以上课题分离说完了,下面说说被人讨厌和勇气。

  人们总是有寻求认可的欲求,仿佛别人或者自己在意的人不认可,就会怀疑自己,会不开心,感觉没有得到支持,再或无法继续无法去执行了,其实大可不必,你活着是为了自己,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照自己意愿过完一生,而不是活在别人认可和期望里。如果别人不认可会怎样呢?别人会讨厌你,不认可你,你会不开心,但这是别人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可以不必考虑。我们自己需要考虑的,是当下自己的感受,自己到底想也怎么样。如果总是怕别人会讨厌自己,按照别人期望的模式去活,人缘是好了些,别人也不会带给你讨厌你的感受,但你都活在别人眼里了,无法真正做自己,所以了,自己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重要,还是达成别人期望值重要,一个是自己的课题,一个是别人的,会课题分离之后,就会变得简单起来了。

  按照自己意愿活着,这是条探索的路,路上可能会迷路,记住我们还有启明之星,就是他贡价值,会指引我们砥砺前行。按照别人期望活着,是条明示的道路,按部就班就好,不会迷路,因为有得参考,大多数人都是走这条路,但你会不快乐,因为它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人是可以改变的,世界也是可以改变的,当你一改变,你眼前的世界整个都改变了,当你改变后视角变了,看世界时已是全新的世界,我们怕被人讨厌,缺少被讨厌的勇气,现在需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做自己,哪怕被一大帮人讨厌,又何妨呢?讨厌我,那是他人的课件,按照自己心意做自己是自己的课件。

  额,七七八八写了这么多,这是浅读,见解也肤浅,粗略的体验,会再复读用(复读会微信读书app阅读,这次是Kindle),到时再写一篇,与此**对比看看,祝看到此文的人,有收获,这是多想啦,高估自己,哈哈,记得书名,有好奇之心,将来会去阅读就好,哈哈哈哈,随你,这是你的课件,我已写完!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3

  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怀疑自己,但你永远可以重读这本书找回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我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每次都能找到力量和不同的感悟。很适合深陷自卑,受困怀疑自身价值感,觉得不快乐不自由,对于生活感到迷茫,没有改变的力量且敏感的人看的书

  本书像是一个看不见的朋友,时刻提醒你不要受自我意识的羁绊,赐你突破自己的力量: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从别人的束缚的眼光之中解脱出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都没关系,重点在于你是什么样子,你想活成什么样子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要想获得幸福则需要改变,而一切改变追其根源就是从自身出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人身上。只要你有了敢于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活在别人的眼中,你就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书中的青年即作者,与哲人禅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并采用对话的方式,让读者时刻置身其中与智慧对话,非常通俗易懂

  有一种与佛学的修行有种不谋而合:人的终极目标其实是修真,见到本我真心,便是见道,见道就是见性,见性起修,一修一切修。诚不一定真,但真一定诚,所以有了"真诚"二字

  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的改变,及转变。

  Part1

  你之所以抑郁不开心,是因为没有脱离过去的自己

  如果一个青年因为从小被周边的小朋友欺负,从而产生畏惧后足不出户。我们经常会给的答案是:因为青年小时候被欺负过所以有创伤,因为有理由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常陷入的原因论

  而阿德勒主张的是目的论:这个青年因为先有了不想出门的目的,才会有了“我出去会被别人欺负”这个理由

  即:如果青年鼓起勇气迈出家门,那他就不会再被“我会被欺负”这个自我意识所羁绊

  所以“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我们自己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意义,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选择跨过也就可以摆脱了过去对我们的影响,而一味关注过去只会一直给自己找理由,便会陷入:“与其陷入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与任何人有关联的逃避恶圈。”

  人其实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任何事情不要与过去捆绑在一起,因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假如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也就不会特意去期待改变

  受害者状态下的人,就是故意选择不幸的境地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怜悯,从而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人会相信宿命其实也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砽砽

  Part2

  做好人生的课题分离,建立横向关系,你就可脱离一切烦恼

  人的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我们无法改变且摆脱与人的连接。没有人是单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时候任何事都会与人有牵绊,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之下,“我”才能成为“个人”;在此不可逆转的条件下,我们人类共同体就需要去实现个人的“自立”和社会中的“和谐”;而这背后则包含了“工作”“交友”“爱”三大课题是需要我们毕生去完成的功课

  工作课题

  工作的本质是单纯有趣的,我们之所以会讨厌工作,其实不是事物本身,是讨厌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标签,若在工作课题中受挫后选择逃避,导致的结果将是所有的伙伴都不再是伙伴,潜意识中会将这个人的某个缺点与整个人格去进行相关联,为反对其缺点而无意识的上升到对其人格,为反对其人格而搜集并反对其缺点,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能不能轻易建立起链接的重要因素,一切只能从自身改变出发,而不是把问题归咎于他人

  无形之中也在呼应: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决定了能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

  交友课题

  是指脱离了工作,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没有了工作关系之中所谓的这样那样的强制力,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所以真正的交友更多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爱的课题

  恋爱关系和与家人关系

  两个人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紧张,那即使是恋爱的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如果是束缚,关系很快就会破裂,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因为与一个不信任的人处在一个空间里,根本就不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最终保持一种*静而自然的状态

  亲子关系

  是特殊的关系,不能像恋爱关系跟长年夫妻因为种种原因可能选择“分手”,想要和谐的生活,就应该把对方当成*等的人,不形成赏罚教育,如果没有别人的表扬,小孩就不会去做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我也没做坏事这样的错误生活方式

  于亲子之间应该形成启发式教育,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做到随时提供援助支持并告知后果,由他自己主动选择并承担所后果承担他人的人生,不仅对受害者有益,对于施教者,也更能最大化去发挥价值和得到理想的结果

  小结

  本书的人生课题分离,更多指的是懂得人际交往的界限,建立横向关系,且每个人都是要自己去完成独立的人生课题。不要过于在意他人评价,也不要过多参与他人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要完全隔离世人,更多的是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握好这个“度”,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坦诚不会赶走别人,也能去更轻松的做自己,不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论中是一种修行

  Part3

  自我接纳才能摆脱自卑感,才能开启幸福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三大课题,没有一个人能迎合所有人的需求和喜欢,“希望不被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别人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

  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怕不被认同,怕被排挤,不够优秀,所以产生自卑感。我们首要做的是先自我接纳,其实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是基于对无法实现目标或理想,就会越自卑,志向越远大就会越产生我还不熟练不熟悉,所以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学会逆向思考及利用,把它转化为动力然后去实现。

  也是回到前面提到的,我们对于事物赋予它什么价值就会产生什么结果,而赋予意义也需要适度,因为过分的赋予会造成优越感,就会逃避不去做,然后演变成自我欺骗,最后自我毁灭

  自卑感不等于自卑情节,自卑感可以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自卑情节则会把某种借口当成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我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如果大肆宣传所以成了借口,便会回到前面提到的原因论这议题上

  而幸福感的主要源头则是人际关系的深度,当你能够跟别人,尤其是跟自己喜欢的人去构建深度的交往关系时,幸福感是绝对爆棚的

  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很难*衡好人际关系,如果只索取而自己不改变,关系便会出现失衡,不支持绝对的付出,也不能一味的索取,保持*衡是人与人相处幸福感的最优配置,自己便会慢慢获得真正的自由,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要把对方当成伙伴关系去交往,而不是从敌人的角度去出发

  Part4

  人生的终极目标:活在当下

  人生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的,所以永远是过程大于结果

  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就是组成整个人生与个人性格的碎片,一些暂时获得的成就也是碎片,不要把现在贬低成是实现未来的工具,因为你唯一能拥有的就是此刻,你想要成功也是要倚靠此时此刻,你会发现当实现了梦想后,生活其实还是原来那般!

  当以结果为导向时,我们时常觉得成功的过程都是光明美好的,失败时过程则变得不值一提,其实把对结果的专注投放到过程中才是我们最该去做的

  最后,没有比你现在更年轻的时候了

  所以,让我们好好去享受任何事情的过程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4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5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最后,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因此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3)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份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1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2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3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4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 5

  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是幸福的勇气。不要怕被讨厌,这样心才会自由,人才会自在。

  要怎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呢?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此时此刻才是生活的真谛。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出来,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就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9篇

  最*,读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内心颇有感触。

  凡事都不会一蹴而就,总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以达到足以爆发能量的那一刻。人生经历的积累,决定了我们在“当下”能做的事,而我们当下所做的积极的事,无一不是在为未来获得想要的幸福打基础。不被那些痛苦的记忆束缚,但也绝无可能跳开所有经历,单凭想入非非就能无往不利。否定人生经历对个人“当下”的影响,等于否定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存在,就是把自己架空在“幡然醒悟”的这个时间点,像是自己主动在向阿尔兹海默症靠拢一样,迫不及待地要把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删除。因果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并形成贯穿时间的链条。我们需要正视在链条当下的环节中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在限定的选项中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把心灵和意志的力量作为主要参考是很荒唐的,客观世界从来都不会为此做出妥协。

  过去是珍贵的记忆,未来是热切的期盼,此时此刻却是转瞬即逝的,让你来不及思考。前一秒的思考影响着你的当下,当下的思考影响着你的下一个此时此刻。思考与行为,互为因果。三思而后行,成熟理智的行为大体上是滞后于思考的。直到当你暂停脚步反省自己时,或许才会发现蕴含在之前的“此时此刻”中的得失。这就是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不论怎样的.哲学,都无法斩断这样因果的链条,就像无法斩断时间一样。过去是经验,未来是引导,所以鼓吹“活在当下”的所谓“哲学家”们是不负责任的。那种生活态度,是不敢承担完整人生的怯懦表现,是对真实生活消极的逃避,实际是以“简单的人生”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悔恨和苦痛,让自己陷入无根据的癫狂的热情中。

  我觉得真实而勇敢的人生,应该是认识过死亡的真相后,仍然热情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害怕回顾无法挽回的过去,坦然地接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切都会迎来终结,以最大的责任心对待发生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至于人生的意义,相信每个人的看法会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润滑剂即是“妥协”。不论妥协会令人如何卑微,如何使人不悦,它的效果立竿见影,每个人必然会使用这样有力的工具通过牺牲某些“需求”,使自己的另外一些“需求”得到满足。“需求”为自身,“妥协”向他人。“妥协”即会牺牲“需求”,就如同“得失”之间辩证关系,导致我们完全意义上的人生必然无法实现。

  这即是我所洞察的人生,不论温和还是残酷,乐观还是悲观,但我觉得我能够为我所知而感到幸福,一种有限却坦然的幸福。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第一遍读过的感觉:书里的观点很正哦!轻松的阅读,读完后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想要照着做试试看,但需要再确认下实操方法。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是我们想有勇气地生活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三步走就像游戏通关,要想到“他者信赖”这第二关,首先要真正做到:自我接纳(对自己的无条件信赖),才有可能找到第二关的门。

  过了第二关,第三关才会出现,第一关过了,第二关才显现,跳着来的话,第一关没过,看到的第二关也许是海市蜃楼无法开启第三关的门。过关过的是否彻底,取决于人生这看似一条线上的各个点,即生活中的每一天是否尽情地舞蹈了。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旅行的举例,旅行不是你到了目的地的那一刹那,而是从你打开门,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开始就人在旅途。有时候会纠结:担心自己没用看到体验到别人体验到的景致,从书中的角度想:每个人的旅途因为人而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一刻的体会都是纯个人的。

  三关中的后两关更有水到渠成的味道,真正难做到的是:第一关——自我接纳。

  大量的对话都是为了让青年接纳自我。

  1、接纳自我并付诸行动是第一步:“原因论” VS “目的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决定,我感觉自己是一杯很咸的盐水,过去的经历是我杯中的盐,时间久远无法析出,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里面加清水,稀释成可饮用的淡盐水。——“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是更新。”

  2、自我接纳的第二步:人际关系是自我接纳的练*场。登上人际关系这个练*场,需要自己做一些准备:放下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卸下一决高下的铠甲,且不用“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困难也好,挫折也罢,无论如何面对—接受—处理,同时相信处理方法和表达方式决不仅仅只有“发怒”这一处理方式。

  3、自我接纳第三步:课题分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是去讨别人的厌,自顾自地不顾他人感受和安危。而是即使冒着被别人讨厌的风险,也要坚持自我,如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要分清是他人的课题,还是自己的课题。很典型的例子:别人是否讨厌我,是那个“别人”的课题,但若我心中有想法说:“我都这么做了,你都不认可我、接纳我。”这就变成了我的课题,我有求回报的心理。

  4、自我接纳的第四步:放弃自我中心。读第三章时我有一个问题:在想融入一个群体时,我们是会付出,但付出的目的.,似乎是被认可。问题和第三章里的“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有些相悖,好像答案在这一章中。如果做到了:将“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寻找“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可能之前所想的为获得认可的“付出”,就成为整个人投入后的自然行为,而不带什么“使命”。

  本书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对话最后落点在: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人生的解释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最后,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因此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

  一半科普一半鸡汤,后续中有提到并不是阿德勒心理学,而是岸见-阿德勒心理学:换言之,摘取和套用了阿德勒提出的一些主张和概念,但整本书的idea其实是岸见先生的。

  我一直觉得在什么阶段看什么书,怎么读,读书的先后顺序都很重要;少年要的是鼓励和适当的磨练,青年需要批判和反思,中年则是沉淀过后好好做事业有所贡献的阶段。

  全书的鸡汤味还是比较重的,对话侧重让来访的青年引出哲人的观点,意在降低阅读难度增加趣味性,而非思辨性;结合全书的信息量我更倾向于用非对话体来写,能大大缩短阅读时间;更像是一本临床心理学治疗中的指导手册,而非哲学性质的心理学著作,也需要和阿德勒心理学区分开来,书中某些片断性的方法论论点具有启发性,但失之严谨和思辨。

  以下几点是我感触比较深的:

  用目的论的方法来解读过去的“创伤性时间”,而非原因导致的决定论,我个人赞同这种观点,但否认书中所说的床上并不客观存在。

  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认识每个人自身的课题从而明确责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找到在多个层面社会共同体中的位置和归属,但我也否认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看法。

  人际关系岸见提到了横向和纵向关系,认为获得幸福的关键是建立横向关系,但我也反对纵向关系的非客观存在一说。

  书中提到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的人生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亲密关系;阿德勒主张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是“不可分割”的完整存在,反对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的二元对立,强调个体全方位趋于一致性的.融合发展。

  岸见认为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一切的改变都为时不晚,而在于读者是否能下定决心开始改变自己;追求自由的人生需要勇气;还有不被人喜欢的勇气。

  最后一张提到舞台的聚光灯效应,提倡活在当下;如果舞台灯光足够强,台上的人看不见台下的观众和台后的人员,从而得出只要对当下足够聚焦便不会纠结于过去抑或惧怕未来,得出“活在当下”的主张。

  后记中有一段话心有戚戚焉:“…我遇到过很多‘青年’。青年们都想认真的生活,但很多人往往被自以为无所不知,通晓世故的年长者提醒‘必须要更加现实’,今儿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梦想;同时因为纯真,所以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感觉疲惫不堪。

  希望认真生活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纵观全书,核心观点乃是岸见先生的选择自由人生的勇气学说,同时对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有所提及。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

  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是值得时时翻阅的书。常读常新。

  书中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当一个人具备了被讨厌的勇气时,关系也更简单轻松了。

  课题分离很重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可以避免我们被束缚或束缚别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课题是谁的呢?那就看这个课题需要谁负责?谁需要承担这个课题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还有一个反常规的点在于,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能决定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什么人。如何看待过去、创伤或什么,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开自己的人生课题了。面对它们。

  自我接纳而不要自我肯定,无需假想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骗,需要实事求是。这才是诚实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但凡存在,就是价值。

  对他人要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也没有输赢之分,真正获得了自由。

  以及,要发展、意识到共同体感觉,我们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当我们认可这一点,也会自然而然地贡献,这个贡献不一定要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在这种贡献中,我们会更能肯定自我的价值,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不要批评和表扬,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谁。很简单,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评价体系,都带着上级对下级的不*等色彩。也会在无形中形成干涉。一个有赏罚心理的人,容易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变得胆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故意讨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鼓励是这样的,是*等和自由的关系,是真诚地说谢谢,当他人帮助了我们时。鼓励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必要的一种帮助,当他人需要时。

  发现这本书是许多年前,真正读这本书是最*,很有缘,对应到我的许多“症状”,可以说解开了我的不少心结。书里还提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盯着过去,也不要盯着未来,自己去赋予意义才是自由啊!

  并且,请活在当下吧,当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刹那,它不是一条线,更像是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读完之后,真心感觉到内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种情境下该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自助书。

  感恩。

  初看《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很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罗列很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在一次咨询中被推荐了这本书,认真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单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情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提出如何认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改变的,之所以不能改变是我们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是需要勇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章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勤奋练*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逃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是使用心理学,使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你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积极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离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互相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幸福就是“贡献感”。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如果我改变了世界也会改变。

  最后,读完此书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确实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单的幸福。

  1.为何选这本书?

  刷知乎时,看到有人提问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看的几本书,该提问下,几个高赞回答都提及了《被讨厌的勇气》,书名和我以往认知不太一致,出于好奇,我就立刻选择了这本书。

  2.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这本书是我第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案例很接*生活,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通篇都是采用青年和禅者辩论的形式展开,一人一句,你来我往,我们仿佛就是那个青年,在被禅者说服和质疑中产生自己的思考。由于是对话的形式,很快就能看完,但我觉得如果要深思下去,解决自己的困惑,还是应该多读几遍。

  3.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本书有太多观点值得深究,由于我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只能凭直觉觉得部分观点太过主观,比如阿德勒否定过去经历对现在的行为造成的影响,他认为现在你的行为只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以过去的经历为借口。

  以我自身为例,我现在不想出去工作,是想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在过去的几份并不愉快的工作中发现自己不擅长与许多人打交道,于是想找一份喜爱的,又没有太多人际交往的工作。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说法,我的目的可能是不想工作、不想承担社会压力等等,由此找出我不适合和别人打交道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我的那些所谓的目的难道不是受过去影响吗?

  阿德勒认为幸福的主动权掌握在现在的自己手中,关注自己能改变的,而不是不能改变的过去,如果能那么容易舍弃过去,世界的确很简单。

  其实对我产生启发的是下面这个观点。

  阿德勒提出,我们应着眼于“此时此刻”,而“此时此刻”是指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如果能聚焦于“此时此刻”,就会忽略过去和未来。由此,阿德勒还表示,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等时机到了就去做”,这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就会无所进展,在达到目标前的每天都很枯燥乏味,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再结合自身例子,之前我一直想着等经济实力了,或者等工作稳定了,我就去利用休闲时间学画画,但这一天什么时候能到来,谁也不知道,于是画画的种子一直埋藏心底。我想可能就是自己太过寄托未来,而忽略了”此时此刻“,此时此刻,虽然我没有钱,没有工作,但只要热爱,总会有千万种方法去学画画。当然,我不会承认,我不够热爱画画哒~我只是懒以及寄托于未来。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未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于是为了这一安排和对读书会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勇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交流体会和收获。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5)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6篇

  最*状态不是特别好,所以想从书中吸取经验和建议,看了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见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评价颇高的评语,让我坚定了读这本书的勇气。

  有人说: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说: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岸见一郎说,人的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我对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怀疑,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

  文中讲到世界本身不复杂,是人把世界看的复杂了,人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与任何人共有。与课题分离的观点有点相通之处,别人怎么看我评价我,都是别人的课题,无法左右,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该做的事,其他人的选择、评价或是干预都不要去理会,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岸见一郎说: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课题分离,比如信任,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就是别人的课题,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强加给别人,不然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论,有时候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心中得到了目的,在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结果,比如:每一次都说要改变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改变的勇气,有时候觉得麻烦,有时候舍不得花钱,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导致改变不是很彻底,就只是稍稍改变。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正是因为真诚的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他者信赖)。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虽可能会遭遇背叛,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信赖。他者贡献是在我对他人有用时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书中提到“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还是想说读书会使人睿智,说不定书中的某些观点或建议就是适合你的呢。

  “生活给了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感谢本书,让我获得了解脱和治愈自己的方法。

  本书基于阿德勒的理论体系,帮我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是来自过去。当哲人*静地说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时,我的思绪有瞬间的凝固,然后瞬间豁然开朗。是的,是瞬间原谅了某些人和事,瞬间释怀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经,瞬间觉得自己离幸福很*,瞬间——放下。

  我认为我不是个执念很重的人,虽然“过去”——直白的说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我的选择我的判断,但当我终于有勇气执起他的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感受到他带给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时,其实我已经将所谓的过去深埋心底,虽然仍旧不能释怀,但我试着遗忘——既然我不能改变血亲的事实,那我只要做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种义务。

  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实我还是有偏执的一面存在,虽然我对自己说我会遗忘,但每当亲人夸赞成年后的我对父母如何孝顺时,我却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边鄙弃着自己的“恶毒”心思,一边享受着那种“报复“的快感,痛并快乐着……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继而认识了阿德勒,如果说正面管教让我不再纠结那些所谓的伤害,让我理解那只是他们不懂爱我的方式,那么透过《被讨厌的勇气》所呈现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让我更加释然和解脱——过去的好与不好已然成为过去,它已影响了我那么多年,为什么我还要让它继续?放下过往其实是放过自己,当我有勇气走入婚姻并将我的女儿带到这个世界,那些过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经的'不释怀也不过就是一段不开心的经历——仅此而已。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在没参加读书会之前我觉得在人际关系这个层面我没什么可纠结的,因为我狭义地定义了“人际关系”。感谢19班的Lisa,这个学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维和逻辑的缜密呈现给了我对“人际关系”更全面的认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顺了自己的问题。

  她总结的人际关系包含三大矛盾:比较、竞争及权力之争。从前,当我烦恼体重直线上升、考试考不好、与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不认为这些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但现在当我仔细且深入地探想这些烦恼问题的目的时:在意体重源于比较,考试是为了竞争,而执着于对错则是对权力的争夺,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说法,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人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要得到別人的认同。即,人的烦恼在于离不开群体,却不知道该如何合适的、把自己放置在群体中并让自己成为有贡献感的人。

  接着,“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打开了一扇改变我命运的大门。原来——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与我无关的人生,别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与我无关。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即,在“我”的课题中做好决策者和承担者,在“他人”的课题中做好旁观者或援助者,忘掉别人的标准,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经足够圆满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我常说“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将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实,人生中只有现在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与其纠结过去或忧虑未来,不如在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就像书中所说:“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曾公曾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来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课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来,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来的自然会来,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来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边读边思考,感觉阿德勒心理学真的很有新意,视角很独特。

  比如他否定心理创伤,说“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是啊,总去寻找原因,认为正因为之前如何现在才会怎样,对于人的成长真的少了些积极的因素而多了宿命的色彩。过去发生的一切,肯定会有影响,可是自己如何去看待,赋予它什么意义,却可以成为由此改变的巨大动力,我觉得非常有积极意义。尤其我们回顾过去,既然已经发生不能改变,就要赋予它积极的意义,作为珍惜现在、改变现在的动力。

  再接着读,就受到巨大的冲击,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我是学社会学的,人是社会人,是镜中我,是通过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来调整、规范和完善自己的。可是现在要我们不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是不是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了呢?我和书中的青年一样觉得不顾别人的感受而我行我素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再往下读,读到人生课题这一章节,我慢慢觉得被说中了自己的要害。

  我就是那个很容易课题混淆的人,我是如此在乎别人的感受,别人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评价都让我深感不安,为了让别人满意,为了维持一派和谐,甚至会委屈求全。我把本属于别人的课题强加在自己身上,给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不是牺牲,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如书中所说“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哪怕竭尽全力迎合别人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对自己的执着。”另一方面,我也不自觉地对别人的课题从所谓的“为你着想”的角度去横加干涉,引发了权力之争。

  所以,当我知道了课题分离这个命题之后,当我不开心,为一些关系纠结痛苦的时候,我愿意冷静下来划一划界限,是不是太期待别人的认可了?那可是别人的课题。是不是对他人进行了干预?那可不是我的课题。

  这样去想,心绪会*和很多,当不那么执着于自己,更关心他人之后,我发现分离的效果并没有使得人际距离拉远,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书中所说:“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划界限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和实践。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有贡献,我觉得非常积极。一开始我觉得阿德勒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胜利法,但是读到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他者贡献时,我看到他实际上非常积极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寻求自我的回报。幸福就是贡献感,人生就是连续的刹那,在于每一个此时此刻,过好每一个当下,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处。

  最后,以书里的句子作为结束。“上帝,请赐予我*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20xx年,应该是我目前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我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失败。同时也是在去年,我明白很多事情其实是从一开始就在冥冥之中决定好了的,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接触到什么样的人,人生能走多远。

  其实人生仿佛是一段程序,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我羡慕着周围的人、我也希望我能变成其他人。我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也有限,没有背景、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大龄女性还没结婚、这些甚至以后都不可能有。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人生何其失败,想要的都没有。想争取的从来不会到我手上。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越长大越发现“万事如意”太难了…申博士失败、国考失败、甚至包括研究生找工作的惨痛经历、那些抱怨、那些不甘心、那些绝望。也许我的一个借口吧。我已经分不清自己走到这里是实力还是运气,我觉得运气的成分居多,不然我也不会在运气“用光”的时候这样颓然不振,对过去、对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失望。

  也许是自己已经经历过一遍了,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更能感同身受。其实道理很简单,天生的因素和过去没有办法改变,出生的时候也没有人问过我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以这种方式生活(我其实。真的宁愿我从未来过,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改变),但是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天,我们都有重新选择如何去生活的权利。所以,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许我的人生就是*庸一世,孤独终老,那么我也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地孤独终老。

  人生贵在不断学*、不停思考、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世界去生存。所以,幸福真的是自己给自己的。这本书,仿佛让我自己复*了一下20xx年的痛苦与释怀,有很多时候,这些道理,不经历,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懂得。

  人生不应该进行比较,做自己就好。活在当下,认真活着。

  最*状态不是特别好,所以想从书中吸取经验和建议,看了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见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评价颇高的评语,让我坚定了读这本书的勇气。

  有人说: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说: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岸见一郎说,人的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我对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怀疑,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

  文中讲到世界本身不复杂,是人把世界看的复杂了,人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与任何人共有。与课题分离的观点有点相通之处,别人怎么看我评价我,都是别人的课题,无法左右,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该做的事,其他人的选择、评价或是干预都不要去理会,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岸见一郎说: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课题分离,比如信任,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就是别人的课题,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强加给别人,不然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论,有时候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心中得到了目的,在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结果,比如:每一次都说要改变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改变的勇气,有时候觉得麻烦,有时候舍不得花钱,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导致改变不是很彻底,就只是稍稍改变。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正是因为真诚的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他者信赖)。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虽可能会遭遇背叛,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信赖。他者贡献是在我对他人有用时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书中提到“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还是想说读书会使人睿智,说不定书中的某些观点或建议就是适合你的呢。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6)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菁华5篇)

  最*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它没有小说那样华丽与曲折,但却给人无比的力量,让人深刻的反思与启发。全书围绕哲学家与青年人的辩论与对话展开,深入浅出,余味绕梁。以下分享触动我的几个点~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出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你可以选择继续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变又害怕改变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气,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所读的哲学书中最通俗易懂,最易操作实用的一本哲学书。全文作者岸见一郎参照《理想国》里面的“对话式”写法,通过一位“得道”哲人与一位“失意”青年的对话,像剥洋葱一样,让真理越辩越明,读来给人一种“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感觉。

  1.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客观的世界里,初中的政治课上,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但作者认为:世界是怎样,取决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井水的长年恒温是18度左右,但是冬天喝夏天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井水冷暖不容否定,但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世界之所以灰暗,是因为我们带着墨镜在看这个世界,摘掉墨镜看世界,就会有刺眼的阳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镜,所以改变自己需要“勇气”。

  2.决定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常常认为人是很难改变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就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他的性格。我是一个有诸多缺点且极不自信的一个人,此前一直认为这与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是“过去”决定了我的“现在”。但作者考虑的却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一个闭门不出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他不敢外出,而是他先有了“不想外出”的目的而后才制造出了各种不安的`情绪。这个结论就好像一个大棒给了我当头一棒,以前为自己不能够更加优秀而找的千万种借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关键之一就在于此刻的自己没有“改变”的勇气,自己想达到“目的”的动力不够。阿德勒说过这么一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3.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而解决烦恼的关键就是进行课题分离。我总是拼命寻求认可,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要求别人活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无论是工作、交友、恋爱还是育儿,我们都在这个烦恼丛生的死胡同旋转,找不到出口在哪里。但作者却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课题分离”的设想,“希望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活出“本真”的自我。“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活呢”。“课题分离”提倡的是我“怎么活”是我的课题,人家对我活法的评价或指点那是人家的课题,我们无需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体察到“自由”。相对应的,我们期待别人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是对别人课题的干涉,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为人父母老是希望孩子们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逼迫他看书写字学特长,其实就是对孩子们自己课题的干涉,孩子们一旦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烦躁、郁闷,孩子们也会反抗、叛逆。孩子们活成什么样,这是他们的课题,为人父母只是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无限制的干涉。“课题分离”同样可以适用在“婚恋”“工作”当中,我爱某个人,怎么去表达爱那是我的课题,而要不要接受我们的爱,那是别人的课题。工作怎么做,那是我的课题,对我工作如何评价,那是领导的课题。总之一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花”。

  我相信,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把“课题分离”做好,那么“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前几天在看《被讨厌的勇气》,得到许多感悟,之前写了一篇读后感。这本是系列的后一篇。由于与前一本是一脉相承,因此并没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聚焦在了教育和家庭幸福的具体实践中,突出了独立和爱这两个理念,对于我来说,在育儿和亲密关系当中还是很有启发的,走出小我,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以更大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去获取幸福。

  教育的本质——使被教育者独立

  《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而这个课题是需要每个人独立面对的,也就是提到的课题分离,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课题,而不能假于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定位应该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际之间的“横向关系”,而非上下级似的“纵向关系“。同时引发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评不表扬,而是鼓励,形成民主的氛围,避免孩子进入到一个*惯性去竞争的环境,而是关注自我的发展和环境的和谐。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而这种情形是无法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实这些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在现实社会中,在竞争的大环境下,极少人会不焦虑,担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步,担心孩子没有一些才艺技能以后没有办法谋生。但是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新闻也不断提醒家长,一定要理性,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评斥责的心情。

  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阿德勒提到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的问题行为全都处于这五个阶段之中。所以,应该在问题行为尚未进一步恶化之时,尽早地采取措施。这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对应的措施就是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当他做好事没有被表扬或者没有获得特权地位的时候,他就会想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处于这个阶段他们的问题行为并不是“做坏事“,而是单纯得想要与众不同,引起关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得也是只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第三个阶段是“权力争斗”,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第三个阶段之后会比较难以应对。这个阶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退出他所营造的“权力争斗”中,不斥责不发怒,否则就会进入陷阱。第四个阶段是“复仇”阶段。当前三个阶段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时,当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在憎恶的感情中寻求关注。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这个阶段只能转向专业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这种行为,因为任何插手的行为都会引发“复仇”。最后一个阶段是“证明无能“。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此时,他就会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也只能求助专家,但是治愈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据书中介绍,大部分问题行为集中在三个阶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多,责任也比较大。

  因此,对于家长和其他教育者来说,学会尊重,学会“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时候,是真的再协商,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变相地给她挖坑,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长此以往,肯定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发生会激怒你的行为时,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她是在故意为之,而是应该去了解真相,不让被情绪蒙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声吼叫。这个也是家长经常控制不住之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也就是我们在育儿中经常看到的“脚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远都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之前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从”领航“到”护航“到”并航“,父母需要敏锐观察到孩子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而非干涉他们。

  批评的坏处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扬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对于得到表扬才会觉得幸福的人,会对表扬产生“依赖”心理,只能在表扬中获得认同感。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认同,“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对于孩子的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这样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认同,需要通过对于孩子的支配获得认同感。所以说,自立不仅仅是孩子的课题,也是很多大人的课题。

  关于爱的理解

  之前的文里面提到过一个关于分享的话题,只有当自己富余了,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去分享。爱和尊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阿德勒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爱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里由“我“和”你“转变为”我们“,阿德勒认为,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我记得之前我跟byhan曾经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时间我感觉不到幸福,感觉不到爱,找不到结婚在一起的意义,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还是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们的角度去生活。想来,人本身对于亲密关系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们“这个共同体的需求。目前看来,我们的关系改善的点就在于我们慢慢地找到”我们“了。

  安德雷认为,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懂得爱之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他认为,爱不仅仅是个人的课题,更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出来,做共同体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体地中心,实现真正的自立。

  同时,爱不是全然的快乐,爱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因此,爱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结语

  看完这两本书,最大的感受是,阿德勒心理学不仅仅是个体心理学,也是积极心理学,他强调个人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主动去付出,去获取,不被虚无的过去绑架,不去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主动去创造命运,实现自立,获得幸福。现在不是由过去决定,而是现在决定着过去。尊重和爱,是唯一两件不能被强迫的事情,都只能是主动去付出,才能获得回报。而选择人生伴侣,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幸福的路径。

  “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做一个成熟自立的大人,陪伴小朋友一起成长,带着爱和尊重。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团队老大说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老大又看过了,还和我说有电视剧,但是和书不太一样。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电视剧。

  对于剧中开头年轻女士毫不客气地买走小女孩极度想要的最后一个草莓蛋糕的行为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这个人怎么这么没道德和一个小孩抢东西”这样的想法。

  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地说“Yes!”而面对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大胆说“No!”,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并不存在谁应该因为年龄差距、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让着谁,这才是“人生而*等”的真正奥义。

  而我自己正是因为缺乏“被讨厌的勇气”才会出现有人和我借了钱长时间不还,而我担心提醒对方还钱这个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关系而迟迟不说,导致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没有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大胆的说出来自己需要用钱了,请他把欠的钱还一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反而不会因为自己不说而产生这样那样的猜忌,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因为猜忌而慢慢疏远。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们需要并且一定要学会的一项技能。这本书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生涩难懂的心理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最*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比如学*、健身、看书等等。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刚打开书突然发现有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刚忙完发现自己了,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是因为不想学*,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的计划,但是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次学*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而是为了逃避学*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扩展7)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菁华5篇)

  1、为何选这本书?

  刷知乎时,看到有人提问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看的几本书,该提问下,几个高赞回答都提及了《被讨厌的勇气》,书名和我以往认知不太一致,出于好奇,我就立刻选择了这本书。

  2、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这本书是我第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案例很接*生活,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通篇都是采用青年和禅者辩论的形式展开,一人一句,你来我往,我们仿佛就是那个青年,在被禅者说服和质疑中产生自己的思考。由于是对话的形式,很快就能看完,但我觉得如果要深思下去,解决自己的困惑,还是应该多读几遍。

  3、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本书有太多观点值得深究,由于我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只能凭直觉觉得部分观点太过主观,比如阿德勒否定过去经历对现在的行为造成的影响,他认为现在你的行为只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以过去的经历为借口。

  以我自身为例,我现在不想出去工作,是想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在过去的几份并不愉快的工作中发现自己不擅长与许多人打交道,于是想找一份喜爱的,又没有太多人际交往的工作。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说法,我的目的可能是不想工作、不想承担社会压力等等,由此找出我不适合和别人打交道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我的那些所谓的目的难道不是受过去影响吗?

  阿德勒认为幸福的主动权掌握在现在的自己手中,关注自己能改变的,而不是不能改变的过去,如果能那么容易舍弃过去,世界的确很简单。

  其实对我产生启发的是下面这个观点。

  阿德勒提出,我们应着眼于“此时此刻”,而“此时此刻”是指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如果能聚焦于“此时此刻”,就会忽略过去和未来。由此,阿德勒还表示,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等时机到了就去做”,这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就会无所进展,在达到目标前的每天都很枯燥乏味,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再结合自身例子,之前我一直想着等经济实力了,或者等工作稳定了,我就去利用休闲时间学画画,但这一天什么时候能到来,谁也不知道,于是画画的种子一直埋藏心底。我想可能就是自己太过寄托未来,而忽略了”此时此刻“,此时此刻,虽然我没有钱,没有工作,但只要热爱,总会有千万种方法去学画画。当然,我不会承认,我不够热爱画画哒~我只是懒以及寄托于未来。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凡的勇气”?——*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接受自己*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这本书是同学回借给我的,我问他是写什么的,他说是哲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着看哲学书的先入为主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笑话,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书,看到书的背面写着:“上架建议:励志经典、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励志文学总是带有以上特点的。为什么哲学、人生这两个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