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

首页 / 音乐教案 / | 2022-11-09 00:00:00 教案,音乐,大班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1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教师指导。

  三、学*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2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学*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3

  活动目标:

  1.喜欢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熟练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进场,引起幼儿舞蹈的情绪。

  2、复*舞蹈。

  1)教师随音乐,有感情的示范跳一遍舞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踵止步等动作。

  2)师幼共同舞蹈。

  注意引导幼儿听音乐,随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指导幼儿舞蹈时要有表情,表现出洗澡的快乐情绪。

  3、学*圆圈舞

  1)幼儿在场地上站好圆圈的队形,教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进行舞蹈,并指导幼儿跳舞时注意保持原位置。

  2)学*圆上走队形。

  教师示范在圆上边做走步动作,边走队形,并指导幼儿按逆时针方向走队形。

  4、集体表演,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注意位置(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是否和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

  5、幼儿集体完整地进行舞蹈,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

  6、延伸活动:将音乐投放到音乐区,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表现。

  鼓励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扩展1)

——《圆圈舞》教案3篇

《圆圈舞》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 ) 1 2 3 | 2 2 3 | 站 成 圆 | 圈 -- -- | ; (2 ) 1 2 3 | 2 2 3 | 向 中 间 | 走 -- -- | 3 2 3 | 4 2 3 | 退 回 原 | 地 -- -- | ;

  (3 ) 1 2 3 | 2 2 3 | 向 左 旋 | 转 -- -- | 3 2 3 | 4 2 3 | 向 右 旋 | 转 -- -- | ; (4 ) 1 2 3 | 站 成 圈 | 向 左 旋 | 转 -- -- | 2 2 3 | 唱 着 歌 | 向 右 旋 | 转 -- -- | 3 2 3 | 手 拉 手 | 向 中 间 | 走 -- -- | 4 2 3 | 手 拉 手 | 退 回 原 | 地 --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圆圈舞》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惯。

  重难点:

  学*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笫二个环节“学*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教师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

  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的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

  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

  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这并不完全是我的原创,而是在《从头到脚玩音乐》这本参考书中的图示上加了颜色区分,以帮助幼儿识别和准确理解队形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示图示,让幼儿观看整个舞蹈队形从头到尾的变化。这一环节的好处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结合队形的变化,自己去建立音乐和动作、队形的联系。不足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的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好。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到位。整个活动的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教师提要求应该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变化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该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

《圆圈舞》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圆圈大胆想象,合理布局,并添画成完整图画。

  2.引导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想法。

  3.乐意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带、节奏欢快的开场曲和一段轻音乐、勾线笔、若干画纸。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圆圈舞》导入。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

  二、组织幼儿讨论

  师:刚才听着音乐,我们跳了什么舞啊?(圆圈舞)

  那我们还变化成了哪些队形呢?(老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形纸片)这些队形用线条表示出来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三、出示画笔娃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圆圈可以变成什么

  1.师:现在,画笔娃娃听到音乐也想在纸上跳舞呢。你们看

  2.师念操作儿歌,示范添画成皮球。

  师:“小画笔,跳一跳,变成一只大皮球.”小画笔它还会变出什么呢?

  3.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教师随机出示相应的卡片

  四、欣赏教师范画,引导幼儿丰富画面,进行合理添画

  1.师:小画笔跳啊跳,还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呢。而这些图形宝宝也藏在图画里,一起来看下.

  2.出示2幅范画,带领幼儿评价,注意有主题有情节的欣赏。

  师:画里有谁?它们在哪里?要干什么去?你能找到这些图形吗?

  五、交代要求,幼儿作画。(配乐)

  1.师:这些用圆圈变出来的.画有趣吗?你想不想也在这些圆圈上 跳跳,看看能变出什么?你可以选这些圆圈,将它变出有趣的东西,放到自己编的故事里.并将整个画面添画完整,成为一幅漂亮的图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幼儿作品

  1.拉线展示幼儿作品,请一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2.教师小结,做简单评价。

  七、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小百科:圆圈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使用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似于一串圆圈,*似于螺旋的曲线。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扩展2)

——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通用5篇

  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 1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学*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圆圈舞》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学*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 2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教师指导。

  三、学*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 3

  活动名称:

  圆圈舞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 ) 1 2 3 | 2 2 3 |站成圆|圈-- -- |;

  (2 ) 1 2 3 | 2 2 3 |向中间|走-- -- |

  3 2 3 | 4 2 3 |退回原|地-- -- |;

  (3 ) 1 2 3 | 2 2 3 |向左旋|转-- -- |

  3 2 3 | 4 2 3 |向右旋|转-- -- |;

  (4 ) 1 2 3 |站成圈|向左旋|转-- -- |

  2 2 3 |唱着歌|向右旋|转-- -- |

  3 2 3 |手拉手|向中间|走-- -- |

  4 2 3 |手拉手|退回原|地--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第二个环节”学*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 4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教师指导。

  三、学*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 5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教师指导。

  三、学*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扩展3)

——大班《小篱笆》音乐教案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初步尝试用连贯、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图谱提示理解记忆歌词,体验探索学*带来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

  2、图谱一幅,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练声:向风儿问好]

  “美丽的春天来了,风儿轻轻地吹着,小朋友,让我们来向风儿问个好吧。”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

  “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猜一猜,风儿在唱些什么?”

  “它会唱些春天的哪些变化?”

  “风儿唱的这首歌曲《小篱笆》真好听,让老师也来为你们唱一唱。”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听到了什么?”

  (3)教师随音乐范唱歌曲。

  “歌里还唱了些什么?”[请幼儿用歌词来回答。]

  3、看图谱学说歌词。

  (1)出示不完整图谱一张。

  “图谱上有什么?”

  “每一张小图片代表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幼儿学说]

  “这张图谱完整吗?“

  (2)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请幼儿填补图谱。

  出示小图片四张,将幼儿分成四组,每一组负责一张图片,将它填在图谱上相应的地方,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3)有节奏的集体朗诵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

  (2)好听的声音学唱。

  (3)学*不同风格的演唱。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微风吹进小篱笆给人的感觉很连贯、很优美,当小篱笆上的积雪融化成小水滴往下滴时,应该怎么唱呢?”

  [个别幼儿学唱,集体学唱一遍。]

  (4)个别幼儿做小指挥带领大家演唱。

  (5)集体表演唱。

  5、延伸活动。

  “春风除了给小篱笆的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还会给我们的周围带来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把它们也编到这首歌曲里来,一定也很好听的。”

  【活动反思】

  《小篱笆》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舒缓悠扬的三拍子音乐呈现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结束句的水滴声又体现了欢快跳跃的不同风格,乐曲的意境与歌词内容符合*阶段孩子的生活经验。

  我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春天的美。

  2、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积极参加表演唱,体验表演唱的'乐趣。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色彩鲜艳的图谱,结合琴声,加上适当的体态动作,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积极表达。活动后的几点反思:

  1、在观察图谱时,可以让幼儿踊跃回答,谈谈图片上的内容,多给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探索。

  2、在幼儿基本会朗诵歌词后,我便让孩子们来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兴奋状态还未被完全激发,我应该再给孩子一点时间,如让孩子们自由地跟着教师哼唱,从而初步熟悉旋律,给予更多的缓冲与支持,为歌唱积累一定的经验,到最后能够完整的歌唱。

  3、在随音乐拍节奏时次数有些少,应让幼儿多感受几次,音乐的节奏可逐步加速,激发幼儿的兴趣。

  4、活动结束前,应让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用动作表现一下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虽然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个活动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学会歌曲,为以后的培养艺术气质积累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扩展4)

——大班音乐教案《对歌》 (菁华3篇)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学*过程中采用“在小组内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相拍手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懂儿歌,还通过“师生合作对歌、找朋友、生字找家”等游戏让学生认识、巩固生字,学生在动一动、做一做、玩一玩中尝到了识字得乐趣。

  教学目的:

  1. 朗读儿歌,认识一些常见的反义词,积累词汇。

  2. 认识“反、退、容、易、困、难、旧、深、浅、胜、利、失、败、简、单”这十五个生字,并会写其中的“失、反、单、旧、新、进、困”这7个生字。

  3. 初步懂得对对歌也是识字得好方法。

  重点:认识“反、退、容易、困难、旧、深浅、、利、失败、简单”这些生字。

  难点:“失、反、单、旧、新、进、困”这7个生字。

  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纸做的六间小屋子。

  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性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老师说一个词,你们马上说一个与它意思相反得词,看谁的反应最快!(师:我说大。生:我说小。师:我说黑。生:我说白。)

  2. 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游戏就叫“对对歌”,它是儿歌中的一种。现在我们就来学*一首对对歌。(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一次)

  二、 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自由读,把生字词语画出来。

  2. 不会读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请教老师、同学。

  三、 指导识字,感悟方法

  1. 出示“反、退、容易、困难、旧、深浅、、利、失败、简单”这些生字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认读,再齐读。

  2. 同桌互用生字卡考一考,互相纠正读错的字。

  3. 你觉得哪一个字最难记?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

  4. 引导学生观察,你从每句话里前后两个词语发现乐什么?

  5. 告诉学生,像这样对对子,也是一种很有趣得识字方法。

  四、朗读儿歌,汇报收获

  1. 指名读儿歌,读完后互相评一评。

  2. 四人小组合作读、把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 师生合作读同桌互相拍手读、男女同学比赛读。

  4. 说说你从儿歌种读懂乐什么?

  五、 拓展思维、练*说话

  1. 你会学着课文得样子来编对对歌吗?先去找你的阿小伙伴,说一说你编的对对歌吧。

  2. 再班内交流自编的对对歌。

  小结:

  对对歌多有趣呀!它是我们识字的好办法,小朋友们课后,可以收集更多的对对歌,再和同学们交流。

  后记:

  肖丽英:通过做游戏导入,也让学生自由地说对对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贴切了儿童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学很快乐。

  朱红英:本课教学设计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上课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师生合作对歌、找朋友、生字找家”等游戏让学生认识、巩固生字,学生在动一动、做一做、玩一玩中尝到了识字得乐趣。

  胡梅影:通过“师生合作对歌、找朋友、生字找家”等游戏让学生认识、巩固生字,学生在动一动、做一做、玩一玩中尝到了识字得乐趣。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词

  1.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对对歌》,小朋友们还记得吗?(老师念对对歌的前半句,学生举生字卡片应答。例如老师念:“正”对——,学生马上据传卡片并念“反”)

  2. 现在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手拿“jin、tui、rongyi、kunnan、jiuxin、shenqian、shengli、shibai、fuza、jiandan”的拼音卡片,到讲台上说:我的朋友在哪里?然后手拿相应的生字卡片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3. 你们能帮生字找到“家”吗?(黑板上贴出几间卡片做的“小房子”,“小房子”上写着“全包围结构”,学生把手上的生字卡片贴到相应的小房子下。)

  二、组词说话

  1. 出示“失、反、单、旧、新、进、困”这几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说说人为哪个最难写?

  2. 教师相机进行范写,并教学生认识新部首:

  3. 学生练*描红和写字。

  4. 学生互相评一评写的.字,再在全班内交流展示。

  三、指导书写

  1. 出示“失、反、单、旧、新、进、困”这几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说说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 教师相机进行范写,并教学生认识新部首:“ハ”反八字头“斤”“口”。

  3. 学生练*描红和书写。

  4. 学生互相评一评,再在全班内交流展示。

  四、扩词积累

  1. 读一读“词语花蓝”中的词语。

  2. 把你从本课中学到的词语采摘到花蓝里。

  同步练*:

  一、 把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写在小花蓝上。

  口()()()氵()()()辶()()()月()()()

  二、把下面意思相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高安全|对清楚

  高兴细|直后退

  粗矮|糊涂湾

  危险伤心|前进错

  三、把下列各字分成两步分写下来。

  胜(————)浅(————)困(————)

  新(————)简(————)利(————)

  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一起组词说话,认识新部首,练*描红和书写,扩词积累。完成了部分练*。

  板书:

  3、对对歌

  反退容易困难旧深浅胜利失败简单

  反失单新旧进困

  后记:

  这节课通过指导书写“失、反、单、旧、新、进、困”,认识新部首,练*描红和书写,扩词积累,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型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通过指导书写,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型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进行了有关的练*,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了解,还认识了新部首。

  教学设计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得学*兴趣。在学*过程中采用“在小组内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相拍手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懂儿歌,还通过“师生合作对歌、找朋友、生字找家”等游戏让学生认识、巩固生字,学生在动一动、做一做、玩一玩中尝到了识字得乐趣。

  中班音乐:对歌

  设计意图:

  《对歌》原本是刘三姐电影中的插曲,形式很简单,一问一答,我们班的幼儿也相应接

  触过这种形式。但这首歌的旋律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因此我在上课前已经让幼

  儿熟悉过对歌的旋律,运用了《什么圆圆红通通》。我运用小朋友所熟悉的小动物,把

  动物身上最大的特征用谜语的形式编进对歌当中,使幼儿更加能够理解,乐于去参加对

  歌。

  活动目标:

  1、感知民间对歌的歌唱形式,尝试学*对歌。

  2、积极参加对歌,体验对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象、小兔,以及歌曲的图谱

  2、幼儿已熟悉对歌的旋律。

  3、音乐《刘三姐对歌》。

  活动过程:

  一、《刘三姐对歌》音乐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听听与你*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播放歌曲)

  ——问:请你来说说与你*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这种有问有答的唱歌方法叫对歌。)

  ——问:有没有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声音呢?(学*“哎”)

  二、学*《对歌》

  师:你觉得对歌好玩吗?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的谜语,他们想请小

  朋友看着图片编出谜语,并把它给唱出来。我先来考考你们,谜语有哪两个部分组成?

  (谜面和谜底)

  1、出示大象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唱对歌。

  师:看,第一只小动物给我们这样出了一个谜语,请你想想这个谜语的谜面应该怎么编

  呢?

  师:想知道谜底吗?好,老师请了一位男孩子来跟我合作,让他把谜底唱出来。

  2、教师问,孩子答进行对唱。

  3、出示兔子图谱。

  师:第二只小动物来了,看看,他给我们出了一个什么谜语呢,请你来编编谜面。

  师:谜面有了,但是还少一个谜底,谁愿意来尝试一下?(教师问,幼儿答)

  4、现在我们要玩一个难一点的游戏,把刚刚唱的两个对歌串在一起来唱,我先来演示一

  遍,会唱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唱。

  三、分组表演对唱

  1、师幼分组对唱。

  2、男女分组对唱。

  活动延伸

  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想玩对歌这个游戏,请你们下课后自己再去编编看,好吗?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拓展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创编对歌

  附:《对歌》

  哎……哎……

  什么鼻子长又长列,嗨长又长?什么耳朵长又长列,嗨长又长?

  什么鼻子长又长列,嗨长又长?什么耳朵长又长列,嗨长又长?

  什么鼻子长又长列?什么耳朵长又长列?

  什么鼻子长又长列?什么耳朵长又长列?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仿编能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理解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

  3、能仿编儿歌。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大小与多少》。

  2、与儿歌《对对歌》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师:大三班小朋友。(生:哎)

  师:我班的小朋友呀!聪明又能干,蒋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说:大大大 生:我说:小小小

  师:我说:多多多 生:我说:少少少

  师:我说:高高高 生:我说:矮矮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反应力真灵活。

  二、学*儿歌。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对对歌》,小朋友高兴吗?师:好!现在老师念一遍给你们听,看谁听得最仔细。,并能说出儿歌里讲有什么?

  2、师:范读一遍。师:谁来告诉老师儿歌里讲有什么呢?生回答师:有的小朋友还没有记住,老师再念一遍。

  3、教师一边问,一边出示图片。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打铅笔、一把刀)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个西瓜,一个枣)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盒饼干、一块糕)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 (菁华3篇)(扩展5)

——《拉个圆圈走走》音乐教案通用五篇

  教案活动目标:

  1、学做《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能拉着同伴的手围城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并能随歌词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2、乐意随着音乐边唱边游戏,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歌曲《拉个圆圈走走》,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

  2、活动前请幼儿练*拉住同伴的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3、录音机一只,磁带。

  4、活动前请3~5位小班幼儿学会做该游戏。

  活动重难点:学做《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能拉着同伴的手围城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并能随歌词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拉个圆圈走走》一遍。

  二、告诉幼儿:这首好听的歌,还能做游戏呢。请幼儿观看小班小朋友做游戏1~2遍。

  三、教师和全体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游戏时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所以幼儿的参与性相当高,在活动中,幼儿表现的很积极,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了音乐节奏的快慢,从中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参与游戏。

  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在学唱歌曲上有明显的进步,基本幼儿园都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都乐意也老师一起游戏,因此在歌曲原有的基础上,我又创编了各种动作使幼儿的.兴趣增加。

  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能一直手拉手的游戏,总是有幼儿把手断开来,从中会导致游戏的不完整。

  活动目标:

  1、学做《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能拉着同伴的手围城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并能随歌词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2、乐意随着音乐边唱边游戏,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歌曲《拉个圆圈走走》,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

  2、活动前请幼儿练*拉住同伴的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3、录音机一只,磁带。

  4、活动前请3~5位小班幼儿学会做该游戏。

  活动重难点:

  学做《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能拉着同伴的手围城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并能随歌词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拉个圆圈走走》一遍。

  2、告诉幼儿:这首好听的歌,还能做游戏呢。请幼儿观看小班小朋友做游戏1~2遍。

  3、教师和全体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游戏时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性相当高,很好的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参与游戏,练*歌曲。整节课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创编环节,幼儿逐渐脱离教师手把手的传授方式,更多的幼儿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歌词的创编中,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进行音乐游戏。

  此外,游戏《拉个圆圈走走》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主要环节。在教授游戏的过程中,我将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给幼儿,这样幼儿既容易明白歌曲的内容,又能很好的引起幼儿的兴趣。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为整首学唱,一遍一遍的重复是不符合纲要精神的,因此,根据幼儿喜欢模仿动作的特点,我选择示范教学。在活动前先请3-5为幼儿做个示范,便于幼儿更换的掌握。

  教案活动目标:

  1、学做《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能拉着同伴的手围城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并能随歌词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2、乐意随着音乐边唱边游戏,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歌曲《拉个圆圈走走》,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

  2、活动前请幼儿练*拉住同伴的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3、录音机一只,磁带。

  4、活动前请3~5位小班幼儿学会做该游戏。

  活动重难点:学做《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能拉着同伴的手围城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并能随歌词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拉个圆圈走走》一遍。

  二、告诉幼儿:这首好听的歌,还能做游戏呢。请幼儿观看小班小朋友做游戏1~2遍。

  三、教师和全体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游戏时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所以幼儿的参与性相当高,在活动中,幼儿表现的很积极,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了音乐节奏的快慢,从中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参与游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