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

首页 / 游记 / | 2022-10-03 00:00:00 优秀作文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1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形态各异,真是有趣!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石桥一个接着一个,将*连接起来。一座、两座、三座……真多呀!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柳树亭亭玉立,优雅地将“头发”甩入溪水中,把它洗干净。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小船靠岸停泊,船夫们坐在船上有说有笑,很是悠闲。

  我喜欢同里的景色!

  同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清蒸鱼、小炒肉……我的口水流了多少?

  同里有许许多多的小玩意儿,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套套小茶具。茶杯娇小玲珑,只能盛一滴水。茶具上都印着一幅夏日池塘美景:池塘里有大片大片的荷叶,荷花苞从缝隙中钻出来。荷花苞上有一只蜻蜓正在歇息,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住在同里的人也很好,因为他们从不乱扔垃圾,保护了清澈的小溪和活蹦乱跳的鱼儿。从不乱刻乱画,保护了一座座石桥。

  同里的风景好、食物好、居民好,真是十全十美啊!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2

  同里古镇在苏州市可是响当当的!它坐落在我生长的地方—吴江。

  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它建于宋朝,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同里古镇由网状河流分割成七个岛。镇内由15条河流分割,由49座桥相连。镇内家家户户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尚保存完好。

  清晨,我又一次来到同里古镇。河水“哗哗哗”的往前流。我顺着水声向前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翠绿的大树,它们好像一位位士兵,保护着这美丽的风景。河面上有不少船,船上的伯伯有的坐在船上休息,有的招呼客人上船,在船上看风景。我走在石头铺的路上,脚下淙淙流过的,便是清澈的河水了。

  青苔附着在河边,在水底摇摆,好似听着美妙的音乐,陶醉的摇摆着头。小河中有着机灵活泼的小虾,它们还不时来几下“立定跳远”,还有的小虾在觅食玩耍。如果你伸出手来,大胆的摸一下河水,暖暖的,舒服极了。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上一只胆大的虾,它就会毫不胆怯的碰碰你,好似在与你握手。

  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再加上一棵棵古朴的大树,淳朴而特殊的房屋,多么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鸟叫声,好像在庆祝夏天的到来。

  碧绿的河水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湛蓝的天空好像一块蓝玉,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同里古镇,我爱你!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3

  苏州同里古镇古色古香,我和妈妈在古老的运河边悠闲地散步,观赏那同里古镇的美景。

  我看见过上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见过江山遍布大地的低矮层楼,却从没看见过同里古镇里的房子。同里古镇的楼房真“破烂”啊,一幢幢房子用得全都是木材、水泥和青砖,看上去摇摇欲坠,但却古色古香;同里古镇的房子真奇特啊,屋顶上有一个大大的洞,从来不用瓦片盖牢,人们都叫它“四合院”;同里古镇的房子真古老啊,最老的都被称为遗产文物了呢。

  我看见过灯红酒绿的北京步行街,玩赏过用电子音箱来叫卖的杭州河坊街,却从没看见过同里古镇中的大街小巷。同里古镇的街道镇热闹啊,勤劳的人们不停吆喝:“卖鹅蛋咯,不吃饲料的鹅蛋喽!”同里古镇的小巷真安静啊,静得能够听见自己的呼吸,与热闹的大街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同里古镇的大街真繁华啊,繁华得到处都是古玩店和特产店,这里虽然不能和大都市作比较,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美丽的同里古镇真是一个让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深深地被陶醉在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真是“浓墨淡描同里画,五湖碧水抱人家”啊!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4

  你可知中华上下哪个水乡是第一?你会答,周庄。

  那你可知中华上下哪个水乡经济最发达?你会答,周庄。

  那么你可知中华上下哪个水乡最有绿意?你结舌,不知。

  那么你可知中华上下哪个水乡最接*古时之风?你结舌,仍不知。

  那是同里。

  字面上就好听极了,“同里”,读起来便颇具清新之意,那么这样看来同里便是大同之乡了,读起这个名字,我就心生羡慕,同里,真应是一个快乐和*幸福之地。

  不过结果还真不出所想。一到同里,迎面便扑来浓浓的南宋气息,古致优雅,说不出的风姿绰约,美丽怡人,没有木质结构的地方到处都是沉重石块那久远的青苔味道。石的台阶,石的街巷,石的桥梁,桥拱是半圆的,在*行线和直角边中和石桥一起充当着过度的物体,缓解游人在棱角之间的不适感。游船行在碧水中央,碧水倒映着天和树,游船又转而行在天上,行在树梢了。如镜的水面被木浆轻轻拨动,形成一片晃来荡去的影子,像是把镜子扭曲了。好像——我不禁怀疑,同里的水为什么很不容易被搅扰——因为景色过于美,水都挤在一起,缓缓地流淌,不愿快点离开这美到令人忘记呼吸的地方。

  到处都是绿的。碧色的水,翠色的叶,翡色的苔,细细密密地织在一起,阳光都难透进来,只有从缝里挤进去,细碎地洒在路上、洒在水里,洒在走着的人身上,船上。挑一个午后来走走,来忘情地享受一下这原原本本美好的绿,回归自然朴实,此时,人天自然,再无差别。

  船拐进一条无人的巷道,左右两边的香樟树漫出一片片树叶,漫住天来,一下子遮住巷道,将它围在一片幽幽的绿影之中,微风拂来,绿鹰轻摆,美得令人心醉,*挂着那些食客们最在意的餐馆招牌,红黄相间,坠着长条垂在水面上,也随着风在轻轻飘摇。岸上摆着藤椅和木桌,是给吃饭的人们留的,如今还整齐地摆放在原处,添上绿的影,绿的水,绿的苔,添上青的石,素的石,尚留着阳光余温的石,再添上一道风,这是——

  ——历史和现实重叠在了一起。

  ——画意和诗情重叠在了一起。

  ——浪漫主义和现实社会重叠在了一起。

  ——江南文化和现代商业重叠在了一起。

  也一定是有这样一个午后,几个身着汉服的人划着小舟来到过这条小巷,享受过这里的绿意,品味过这里的醉鱼,称赞过这里的美景,在这斑驳阳光下的小路散过步,谈笑风生,安心和蔼,一如阿婆在家门口的笑容。

  他们所代表着的,它们所代表着的,是江南文化,清婉而又秀丽,不失风姿与端庄,是大同之里,是大同之乡,大同之人伦,大同之天地,静谧而又美丽,百转曲折,像是一个现实的梦。

  同里,依旧在那里,在绿影与碧水之间,在方石与圆拱之间,在光与影的奇妙转折之间,做着那个梦,那个江南文化梦。

  恬恬地。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5

  在同里,如果不玩同里的三座石拱桥(太*桥。吉利桥。长庆桥)那就太可惜了。走在同里街上,很容易迷路,因为古色古香的房子几乎一个样,都是黑瓦白墙。

  顺着街道,我们首先来到太*桥。桥孔是方形。桥横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栏的一个面上刻着孙悟空手拿仙桃,象征**安安过一生。另一面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人物刻的生龙活虎:哪吒手持长枪张着大嘴向孙悟空冲去,而孙悟空很轻松的避开了。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人们都说走过太*桥*安一生,果然不错。

  我们走过太*桥,顺着街道往前走。又来到了吉利桥。桥孔是圆形。不仅小巧还别致。桥栏上绘声绘色的雕着《八仙过海》图,上面人物栩栩如生:有手持宝剑的吕洞宾,手提花蓝的蓝采何……怎么样做工精细吧?听说走过着座桥一生大吉大利。

  来到长庆桥。这座桥长7米,宽2米,桥孔成圆形。桥旁许多卖书的小摊。我在摊上买了一本《同里》上面专门介绍同里古镇。书中介绍了静思园。退思园,当然里面少不了同里三桥。上面写到:走过长庆桥长命百岁,幸福安康。三桥是同里著名景点之一。所以同里民间有个*俗:新人成亲要走三桥,象征幸福美满,永结同心。可见三桥是同里的象征。

  同里三桥令人流连忘返!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1)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6篇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1

  同里古镇,自古以来就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我向往了很久,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游玩了古镇。

  刚到那里,一幅江南美景映入了我的眼帘。一座大石门纵然竖立在那里,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向远方,一艘艘小船在湖面上荡漾着,一座座小桥架在湖面上。同里的三桥闻名江南。分别是太*桥,长庆桥,吉利桥。它们横跨在两条河上面,成三足鼎立分布,像一个“品”子静静地卧在那里。我们来到了太*桥,桥孔是方形的,桥栏的一面刻着孙悟空手拿仙桃,象征着**安安过一生。另一面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手持长枪,张着大嘴向孙悟空冲去,而悟空很轻松地就避开了,刻画得栩栩如生,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人们都说走过太*桥会*安一生,很多人在上面走走又停停,像是在许着愿。

  走过了太*桥,就来到了吉利桥。吉利桥的桥孔是圆形的,不但小巧,而且还很别致。桥栏上绘声绘色地雕刻着《八仙过海》图。有手持宝剑的吕洞宾,手提花篮的蓝彩何。做工十分的精细。听说走过这座桥,人的一生就会大吉大利。最后我们走过了长庆桥。相传古代,走三桥,能去百病。现代新娘新郎结婚,也会走三桥,象征白头偕老,**安安。走完了三桥,我们还游玩了其它有趣的地方。

  江南同里,世界同里,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2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形态各异,真是有趣!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石桥一个接着一个,将*连接起来。一座、两座、三座……真多呀!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柳树亭亭玉立,优雅地将“头发”甩入溪水中,把它洗干净。

  我们来到同里,只见那里的小船靠岸停泊,船夫们坐在船上有说有笑,很是悠闲。

  我喜欢同里的景色!

  同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清蒸鱼、小炒肉……我的口水流了多少?

  同里有许许多多的小玩意儿,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套套小茶具。茶杯娇小玲珑,只能盛一滴水。茶具上都印着一幅夏日池塘美景:池塘里有大片大片的荷叶,荷花苞从缝隙中钻出来。荷花苞上有一只蜻蜓正在歇息,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住在同里的人也很好,因为他们从不乱扔垃圾,保护了清澈的小溪和活蹦乱跳的鱼儿。从不乱刻乱画,保护了一座座石桥。

  同里的风景好、食物好、居民好,真是十全十美啊!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3

  同里古镇在苏州市可是响当当的!它坐落在我生长的地方—吴江。

  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它建于宋朝,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同里古镇由网状河流分割成七个岛。镇内由15条河流分割,由49座桥相连。镇内家家户户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尚保存完好。

  清晨,我又一次来到同里古镇。河水“哗哗哗”的往前流。我顺着水声向前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翠绿的大树,它们好像一位位士兵,保护着这美丽的风景。河面上有不少船,船上的伯伯有的坐在船上休息,有的招呼客人上船,在船上看风景。我走在石头铺的路上,脚下淙淙流过的,便是清澈的河水了。

  青苔附着在河边,在水底摇摆,好似听着美妙的音乐,陶醉的摇摆着头。小河中有着机灵活泼的小虾,它们还不时来几下“立定跳远”,还有的小虾在觅食玩耍。如果你伸出手来,大胆的摸一下河水,暖暖的,舒服极了。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上一只胆大的虾,它就会毫不胆怯的碰碰你,好似在与你握手。

  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再加上一棵棵古朴的大树,淳朴而特殊的房屋,多么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鸟叫声,好像在庆祝夏天的到来。

  碧绿的河水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湛蓝的天空好像一块蓝玉,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同里古镇,我爱你!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4

  上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苏州的同里玩儿,当时真好是暮春呢!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同里的暮春。

  一进小镇,迎面就是一座石板桥。我跑上去,只见河水碧绿碧的,一群一群的鱼儿。它们一会儿浮出水面呼吸着新鲜空气,一会儿成群结队地玩着游戏,所以,河面上出现了许多小小的波纹,可漂亮了!走在青石板路上,可要小心点,因为小草们也已经长高了许多,一簇簇的,不时地出现在石缝中。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带着淡淡的香味,我们顿时觉得心胸开阔,舒服极了!后来,爸爸还带我们去坐了乌篷船。我们乘着船,在小河上飘荡着。小河的两旁长着许多参天大树,遮住了我们头上的蓝天。但树叶的空隙中不时透出阳光,为我们带来了温暖。

  同里还有许多的小园子,园子里总有几个大大的瓷缸,里面都养着睡莲。每一片叶子都有手掌那么大了。还有的里面养着小金鱼,放着几朵的荷花,真好看!

  同里的暮春真的好美哪!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5

  几年前很偶然的一天,无意中在优酷的首页中发现了影片——《情归同里》,被深深吸引,爱极!12分钟的影片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同里的浪漫邂逅——片中,浓的化不开的情韵,在同里古街小弄里弥漫;唯美的画面、简约隽永的对白让人欲罢不能,看了又看。迫不及待的告诉n,同里就成了我俩向往的地方,来不及细想,来不及准备,简简单单的背包,我俩抛下工作,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那片土地,终于如愿以偿身临其境。游时一边回忆《情归同里》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地方,仔细的逐个游览。今天,为了交代下来的任务,焦头烂额之际,再次发现了它,刹那,当年当日的情和景又一次的栩栩如生起来,那些吴侬软语好像又在耳边环绕。

  最记得的是园和桥,这也是同里最大的特色了吧。园便是退思园,桥便是三桥。退思园,站在园里的戏台上浮想昔人的身影,看鱼儿在水底缓缓地游,想象在某个下雨的黄昏,从琴房里传出幽幽的古琴音,曲折回廊里分明有那人的足迹??三桥让我想起《情丝万缕》,和《情归同里》一样,依然是“情”字!儿时的记忆依旧清晰,最深的印象是二人过三桥、新娘穿着婚纱登船,新郎要带她走过水乡所有的桥。

  穿心弄,是我最割舍不下的地方,“穿心”,看到这两字,心竟然是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在这里,所有的情都会被勾起,想念、思念变得如此的心动和急切。下一次,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双双携手,一遍遍地穿过这条小弄。《情归同里》里,于小伟和齐溪在穿心弄相遇,擦肩而过,裙裾牵绊。刹那光阴流转,穿越千年。精致唯美的镜头,和着忧伤的钢琴,看得我心胀目涩。

  只可惜走得太匆匆。江南的水乡,该是要融入进去慢慢品味的。有时候我会想回到家乡,过着那种田园生活,那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等级区分,也许这就是我现时现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了??然生活不只是自己一个人活着就好??想想而已??还是做白日梦??或者在现实世界里同样还是可以淡泊一点??仅仅是个人的倾向罢了??无关乎其它??仅仅是内心的??我还是想放慢速度,不想那么快节奏??所求不多,但为可知我心??很羡慕生活在此处的人们,能生活在这里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最喜欢同里古镇仿佛“一线天”似的小胡同,当你漫步其间,就会陶醉在戴望舒营造的雨巷氛围,不断照面款款而来的丁香般的江南女子。

  某年,某月,某日你在这里,我在同里。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6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

  ——题记

  年轻的我们始终向往一个地方,那里长满了薰衣草,有着流淌的溪流,还有一块可以眺望的陨石;趁着还年轻,我们到处寻觅,去想要去的地方,等待一个可以陪伴的人的出现。

  世界里,我们需要很多的慰藉,没有什么能够替代的一种味道,时间是最公*的,但我们最等不起的也却是时间!这个季节,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想两个人,一座城,一张去了不一定回来的票!就这样,生活的我们充满了意义,充实的活在一座很陌生的孤城。可是,一切都不是这样安排好的,世界这么大,难免会有一些巧遇,巧遇在“石板街”、小卖部、一些许许多多人来人往的地方……说世界大吧,却总能够遇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一路颠簸,也一路期盼,喀斯特独特的地貌,一路上尽有皆有,不耽搁赶路,不怕错过一路风景!一瓶水,一块面包,错不了我的人生。我们本不属于等待,却包含在等的行列,等待下车,等待下一站,等那么一个人……

  可生活并不是那么完美,总会有一些或多或少的残缺。因为感到孤独,才会选择远走他乡,去寻找慰藉;因为意外孤独,才会想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觅寻一次邂逅;因为有了孤独,方才到处走走看看,看看美丽的风景,学学幸福的恋人。这样,一次次误入别人的风景,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也就因为这样,我们的幸福才最终被找到,才等到我们要的一切!

  是的,等是一个很残酷的词!许多人的青春,年华都浪费在“等”字上。可是,当我们步入到那壮观的大瀑布之时,待云白了,人稀少了,地*面开阔了,交通不再那么拥挤了……这一刻,发现“等”是一种美好的东西,是阳光布满瀑布洒下的水花,水帘前一道亮丽的彩虹出现,与爱人肩靠肩拍下的甜美笑容……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只可惜蜻蜓不敢来点水。五彩斑斓之下,闪光灯代替了欢呼声,人来人往,水帘洞下,想起了《西游记》悟空的飞身一跃,要动作有动作,要姿势有姿势,360度,每一度都很到位。那一刻,心里无比欢快,或又生发许多疑问……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知不觉中,大家一口同声地吟出这句经典,确实很符合当时的场景,这样的形容,应该还是很符合大瀑布的口味的,因为他一直矗立在众人眼前,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在那一刻,其实我很想放歌,但又不能放歌,我害怕惊扰了陶醉中的游客,决定默默的看完不留下什么。因为留得下的是年华,带不走的是青春,为了等待已久的年华,为了等待已久的青春,我之所以不敢怎么惊扰!

  《致青春》,一个高大尚的主题,误打误撞,让我们遇上了……

  人生那里不留遗憾,我们错过的时光,蹉跎的岁月,踟蹰的步伐……其实等待没是什么神奇的,只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等待何必得到,享受等待里,世界与人同时美丽的过程,世界的美丽,并不是他的完好,恰恰在于他的缺憾;人生的美丽,并不是他拥有甜蜜,恰恰在于生存的艰苦。修补了缺陷,战胜了艰苦,人生与世界都变得美丽!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2)

——古镇游记作文9篇

  在这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这里的一切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那么美好,这就是我不能忘记的古镇——边城茶峒。

  来到这边城茶峒,必须去尝一尝这独有的特产。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米豆腐和醋萝卜了。这里的米豆腐和醋萝卜不像其它地方只有一种辣椒,而是有许多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米豆腐既不是用筷子吃,也不用勺吃,你想知道用什么来吃吗?那就是用竹签来吃。它就是因为这个而得名,叫茶峒叉叉米豆腐。

  在小摊上买上一盒,边吃边走在小巷里,别有一派韵味。走在小巷里的'每一步都是移步换景。街道旁边有卖古玩的、卖小玩具的、卖土特产的,应有尽有。房屋上的青苔,脚下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吊脚楼,古镇的气息便翩翩而来。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要去坐一下这里的独有的交通工具&&拉拉渡。拉拉渡是边城到洪安的交通工具。它不是用桨划,而是用木头拉住铁索,这样走的。坐在拉拉渡上可以看到那边美丽的翠翠岛。可以看到那边人来车往的桥,可以看到那船行驶过后的波浪和水中成群游来游去的鱼儿。

  乘拉拉渡就到了一河之隔的洪安镇,可以去看一看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纪念碑和大军到过的复兴银行。复兴银行是砖瓦房、山墙、中式建筑,传统居民的设计。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古镇到底经历了多少沧桑和不可朽磨的革命历史。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去看一看这里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翠翠岛,翠翠岛是说了一个名叫翠翠姑娘和自己的外公相依为命,他带着自己的小黄狗,在这里等待,等待什么呢?当然是等待自己不确定的终身幸福。夜晚的灯光给翠翠岛上孤独的翠翠和黄狗增添了几分热闹。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学气息。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晚上去听一听从酒吧里飘出的悠扬的歌声和看一看这里的夜景。坐在河边,一边看着灯光挂满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五彩缤纷,一边听着从酒吧里传出悠扬的歌声。这样你就可以体会到这座古镇的美丽、悠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能忘记的古镇,边城茶峒这个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透露它的美丽、沧桑。这就是我那难忘的古镇&&边城茶峒。

  黄姚古镇始于汉朝,有1000多年的历史。黄姚古镇被群山环抱,被绿水绕行,是风景秀丽的4a景区。她方圆3。6公里,自然景观有8大景、24小景,有很多亭台楼阁、寺观庙祠,大部分都是明清建筑。黄姚古镇这个千年古镇民风淳朴,充满岁月的回忆。

  走在黄姚古镇里,到处都能看到石板路、石板桥和石墙,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民宿。石板路摸起来凹凸不*,很粗糙,但是让我感觉很有古风,就像一位老人。慢慢地走在路上,边走边逛,可舒服了。

  而如果你想最快地游览黄姚古镇,就跟我一起去坐乌篷船吧!上了乌蓬船,会看到许多风景,每一处都不一样。啊,要经过拱桥了。拱桥旁边有一大片竹林,竹林里的竹子千姿百态,有的伸展到了桥的另一边,看来它想做猴子的钢丝绳;有的像是钓鱼老人的.钓竿;还有的像一位正在照镜子的少女……而过了石桥后,我们看到了更壮观的美景。远处的大山连绵不断,蜿蜒曲折的小河看不到尽头。

  坐完船后,我要带你去一个你永远忘不了的地方——“仙人五井”。仙人五井,顾名思义,就是有五口井,每一口井都有自己的用处。第一口井用来饮用,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人们提着木桶来打水的情景。第二口井用来洗菜,井水清澈见底,用它洗的菜一定很甜吧。第三、第四和第五口井都用来洗衣服、洗农具。这一点几百年来从未改过,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不少人在那里洗着衣服聊着天。想想真是奇妙呀!

  每一个去过黄姚古镇的人,都会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相信我,这是一个值得你去的地方。

  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诗意、浪漫的江南。仅仅凭想象,她就足以以令人心驰神往、梦萦魂牵。

  她的美丽、温和、安闲、富庶,哪一样都足以令人流年忘返。然而,江南最令人难忘的,还是这里的水:碧波荡漾的湖泊、星星点点的池塘,纵横交错的河渠。池塘连着湖泊,湖泊连着江河,就像蛛网一般稠密。在碧水环绕和波光荡漾中,山丘、*原、乡村、城市反而成了点缀,像是眼角的弯弯画眉,像是漂浮在水上的绿色翡翠或闪亮珍珠……江南是水做的,水是江南的灵魂。阅读江南,应该从水开始……

  正是江南的水和水做的江南,那安闲稳重的气韵,养育了江南人含蓄内敛的人格气质和处世方式——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这里被升华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象,被演绎到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永远的江南,在水一方。

  “除夕到,真热闹,大人孩子都来到……”我哼着自己编的小调儿,一蹦一跳地上街去买鞭炮,那快乐与兴奋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由于今年我又来到了姥姥家春节。

  姥姥家住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古色古香的木式结构房与一条条老街小巷就是这里的特点。这里虽然比不上大都市的气派与繁华,但由于它没车水马龙的嘈杂与危险,得以让大家这部分小孩像小鱼一般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每一条街道。

  非常快我来到了一家鞭炮店,货架上各式各样的鞭炮应有尽有,被人眼花缭乱,我恨不能把每种鞭炮都试一遍:摔炮——安全又便捷;“放屁虫”——震耳欲聋;“满天星”——应接不暇;冲天炮——高不可测……但我最情有独钟的却是那最不起眼的一般小鞭炮,别看他个头小、分量轻、价格又实惠,可它威力强大,还能“水陆空”三栖作战。

  空袭——这是最常规的玩法:将鞭炮拿在手上,点燃导火索后扔向空中,于是“啪”的一声。有些鞭炮导火索比较短,那就得考验你的技术了,点燃导火索后得飞速扔向空中,不然搞不好就在你手中爆炸。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都跃跃欲试,可每次鞭炮在刚离开手指后“啪”的一声响都会让我心跳加速,后怕不已,真是又惊险又刺激!

  “陆战”——这是我效仿了邻居家一个孩子的.新玩法:将鞭炮埋在泥土里,露出导火索,点燃导火索后鞭炮爆炸并炸飞周围的一些小泥巴。不过非常快我就进行了革新——“地雷战”——我将很多鞭炮里的火药倒在一堆,周围埋上一些泥土并穿上一根导火索,点燃后飞速逃到一边观看,只见“噗!噗!”炸起好几个小土丘,威力大增,惹得其他小孩羡慕不已。

  再说“水战”倒是纯属偶然:一次,我无意间把鞭炮扔进了一只水缸里,“砰”,伴随一声闷响,只见水花溅起一米多高,我欣喜若狂:啊哈,不愧是我最喜欢的鞭炮,在水里都能炸!我兴致高昂,一下子点燃了五枚鞭炮扔进水缸,“砰!砰!砰!砰!砰!咣——”咦,五个鞭炮有六响?我正纳闷着,忽然发现水缸里的水仿佛少了很多,我绕到水缸后面一看:水缸裂了个大口,水正哗哗地向外流……“闯祸了!”我猛然意识到,真是乐极生悲,我开始后悔我们的忘乎所以!

  不过,春节就是好,每一个人都非常快乐,正在筹备年夜饭的大大家好像快乐得都忘了生小孩们的气,每一个人都特别宽容:“下次小心点,应该注意安全!”春节真好,特别是在姥姥家春节,总能让我体验到城市里体验不到的乐趣!

  天至黄昏,周遭的树木高了些,远远好像能听到水声。再*些,看见了一条小河,在只露半牙明月的照射下,使其碧波清流的水面上,多了一分皎洁与银白。小河旁有一座缓缓转动的古朴水车,溅起了洁白的河水。

  过了小河,我看见了一座古老而又神秘,淡雅而不失威严的古老城镇——丽江古镇。所有来过的人讲述起这里的风光时,眼中都含有一丝迷醉。我对这里早就抱有许多期待与猜想,即便如此,我仍然深受震撼。

  宽阔的街道旁垂着荷包,清香弥漫在整个古镇中,流线型的设计使古镇*添了一分灵动,一份典雅,一分大气。许多房屋簇拥着古镇中央的一座楼阁。离*了看,楼旁还有一条小溪环绕,潺潺水声如天籁之乐,波动了游者的心弦。楼上两把紫檀木椅相对而置,椅靠上披着一件貂衣,显出古时对坐之人的高贵身份。中间的桌上有一对金樽,想来那位先辈也是愁绪满肠,才会设出如此“只把金樽空对月,一壶美酒尽别欢”的场景。

  古钟声起,河面霎时间绽开了万多“莲花”。那是寄托着在场众人美好心愿的漂灯,逐于流水,存于世间。

  映着月下的荷灯,我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份迷醉。别了荷灯,我又看到了一个别样的东西——桃花酿。不忍嘴馋,我掏出钱币买下了不过50毫升的一小瓶,那是怎样的滋味呀!犹如置身仙朝,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徘徊于空谷,置身于桃源。

  我就在这翻滋味中荡出了古镇。但我知道,从此,我心中将会多出这一分向往与迷醉,只属于古镇的,只属于我的。

  一大早上,爸爸妈妈带我去驰名中外的鸣鹤古镇 游玩。

  我刚进去,就看见了一座高高大大的牌楼,上面刻着“鸣鹤古镇”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我们继续向前走,看见了一个波光粼粼的白洋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上面有几只洁白的白鹤,像几位身穿白色衣服的妙龄少女,在湖中跳舞。岸上有几棵绿油油的柳树,长长的柳条像春姑娘的小辫子。

  白洋湖的对面,就是金仙寺了。根据妈妈的描述,我知道这是一座古刹,它的历史十分的悠久。我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里面有很多的香客,都在为自己、家人而祈祷。

  往前走就是最有特色的景点——小镇。小镇古色古香,白的墙,黑的瓦,木质的窗框,几乎每座房子都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面黑黝黝的,但是还是可以清楚地照出蓝天和白云。那里还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路,路两旁是各种特色的店铺,卖得都是当地的小吃,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年糕饺了,它有芝麻和咸菜馅的,一口咬下去,那清香的.滋味,在舌尖欢快地起舞。

  小镇的尽头是一座小桥,桥上的长廊上坐满了游客,在秋日太阳的照耀下,像一副生动惬意的画。小桥的左边是一个戏台,唱戏的人化着浓重的妆正在声情并茂地表演,看戏的人不时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游览完整个古镇,我情不自禁地说:“啊!鸣鹤古镇真美啊!”

  在这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这里的一切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那么美好,这就是我不能忘记的古镇——边城茶峒。

  来到这边城茶峒,必须去尝一尝这独有的特产。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米豆腐和醋萝卜了。这里的米豆腐和醋萝卜不像其它地方只有一种辣椒,而是有许多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米豆腐既不是用筷子吃,也不用勺吃,你想知道用什么来吃吗?那就是用竹签来吃。它就是因为这个而得名,叫“茶峒叉叉米豆腐”。

  在小摊上买上一盒,边吃边走在小巷里,别有一派韵味。走在小巷里的每一步都是移步换景。街道旁边有卖古玩的、卖小玩具的、卖土特产的,应有尽有。房屋上的青苔,脚下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吊脚楼,古镇的气息便翩翩而来。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要去坐一下这里的独有的交通工具——拉拉渡。拉拉渡是边城到洪安的交通工具。它不是用桨划,而是用木头拉住铁索,这样走的。坐在拉拉渡上可以看到那边美丽的翠翠岛。可以看到那边人来车往的桥,可以看到那船行驶过后的波浪和水中成群游来游去的鱼儿。

  乘拉拉渡就到了一河之隔的洪安镇,可以去看一看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纪念碑和大军到过的复兴银行。复兴银行是砖瓦房、山墙、中式建筑,传统居民的设计。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古镇到底经历了多少沧桑和不可朽磨的革命历史。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去看一看这里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翠翠岛,翠翠岛是说了一个名叫翠翠姑娘和自己的外公相依为命,他带着自己的小黄狗,在这里等待,等待什么呢?当然是等待自己不确定的终身幸福。夜晚的灯光给翠翠岛上孤独的翠翠和黄狗增添了几分热闹。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学气息。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晚上去听一听从酒吧里飘出的悠扬的歌声和看一看这里的夜景。坐在河边,一边看着灯光挂满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五彩缤纷,一边听着从酒吧里传出悠扬的歌声。这样你就可以体会到这座古镇的美丽、悠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能忘记的古镇,边城茶峒这个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透露它的美丽、沧桑。这就是我那难忘的古镇——边城茶峒。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说的就是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也是苏州和杭州,有一次我在网上看见了浏河古镇,据说那里在苏州市的太仓市(县级市)。看见这个,我兴奋不己。正巧,我老家也在那附*。

  一进浏河古镇,发现那里的房子竞全是新的黑瓦白墙房子,这哪里像古镇啊?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新建的房子,再往里走,会见到那些老的、旧的古宅。我发现一间房子,大门是敞开的,我便走了进去。原来这里是展示各种中药的地方。有各种人参,龙骨和一些我叫都叫不出名字的草药。

  再走进去一点,隐隐约约的看见了一个木质长廊。这条长廊也是新建的。不过,长廊上画着和写着一些有关于浏河古镇的名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健雄和郑和了。那上面介绍道吴健雄是*的居里夫人,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也是美籍华人。它甚至还是*科学院首批的外籍院士呢!说起郑和大家都会马上想起郑和七下西洋。没错,他就是在明永乐年间七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可郑和和浏河古镇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浏河古镇是在长江之尾,东海之头,这里还有六国码头的美称。而郑和就是从这里七下西洋的。

  越往后走,房子就越老。走过了长廊,我发现房子都是掉了好几块油漆的老房子。那里至今还有人住。特别像北京那些热闹的小巷。穿过这条小巷,我便看见了老浮桥。小巷后面不仅有老浮桥还有各式各样的桥,小河流也是弯弯曲曲的。

  老浮桥在清朝时原是一座铁索木桥,后来是一座普通的三孔石桥,再后来在老浮桥的中间,加了一个长长的亭子。至今,老浮桥还是浏河的象征,也还是当地老人的最爱,他们在那儿说笑,快活极了。

  “诗画这烟雨的江南,品茗静谧中永留的春天”这是展馆中的结束语,同样也是我这次*的感慨!

  人人都说祖国年年风景好。这不,今天我就进行了故地重游--再游洛带古镇。虽然,以前我来过这个地方,但现在却已不是往年的样子了,真可谓万象更新。

  洛带,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一跨入洛带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古朴、雄伟的筒子楼。出于好奇,我拉着妈妈走了进去,心想:“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一进入筒子楼,就看见一座大的亭子矗立在眼前,只见这个亭子造型奇特,下面有一个长廊,上面呈三角形状,顶上还有一个金属物体,旁边挨着许多大小不一的亭子,个个色彩古朴。我抬头往上一看,整幢楼呈竹筒状,四面有许多房间,门都是推拉式的。人站立于楼下,抬头能看见蓝色的天空,圆圆的,人就似坐于井底。让人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坐井观天”。

  人太多了,可谓接踵磨肩,我们只好随着人群走动。突然,我看见一个男孩拿着一把弩,我也想要一把。便上前去问小男孩,他的弩是在哪里买的,他却只是顺手指了个方向道:“外面。”我想古街这么大,到底是哪个外面呢?算了吧,碰到了再说。没成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一处拐角,还真发现有家店子在买“弩”--这种古老的兵器,我向妈妈指了下,妈妈便明白了。我们进店进行了讨价还价,终以合理的价钱买了下来。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玉带湖。湖中有许多鱼儿在尽情地游玩。见有人在湖边逮鱼,我也想逮几条回家养养。妈妈拿起伞,将伞盖打开,当有小鱼游*时,她便迅速地将伞放入水中,企图将鱼儿捞上来,不想鱼捞上来后,还没等伸手去抓,便又溜之大吉了。再一看伞,早已变了形,伞盖也改变了方向。我不甘心,打算让妈妈再捞几次,可那些鱼儿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思似的,一溜烟地游开后再也不肯靠*。我想着这些鱼也太聪明了,便换了个地方,可我们刚一靠*,湖边的鱼便又游远了。这些鱼也太精明了,真难抓。为了捉到鱼,我不得不有些耐性了。我静静地在湖边等着,终于有鱼游*了,但一伸伞却又跑了。一次、两次……均是无功而返,我灰心了。这时妈妈也发话,要我回家了。我也便只有带着遗憾地离开了。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3)

——古镇游记作文400字6篇

  今天,我作为一名小记者,来到了拥有“神舟水乡第一镇”美誉的苏州甪直古镇。

  早就听说甪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源远流长的文化,古色古香的建筑,弯弯曲曲的小河,种类繁多的桥梁,极富特色的服饰……令人回味无穷。

  古镇依水而建,前街后河,在甪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桥梁,怪不得甪直历来就拥有“江南桥都”的美称。单孔的小石桥、有多孔的大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还有双桥、姊妹桥、半步桥、钥匙桥、*桥等。甪直一共保存有宋、元、明、清时代的桥梁约70余座,现存41座,其桥梁密度远远超过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在甪直古镇的保圣寺内,有四棵古银杏树,它们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们的树干粗大,要好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围住。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在《高高的银杏树》一文中这样描写它们,“形象高大,意志坚强,气魄宏伟”。因此,叶圣陶老先生的墓就葬在这四棵银杏树的旁边。

  漫步甪直古镇,领略小镇风光,观赏古桥驳岸,看看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啊!

  今天,叔叔带我们去诸葛古镇。我一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叔叔告诉我们诸葛古镇在汉中勉县。诸葛古镇里有20多组雕像,有三大博物馆,汉文化,冷兵器,天下*。还有三大广场,八卦广场,孔明灯广场,五丈原广场。诸葛古镇里面有一条水街,一条旱街。

  我们一路上悠悠哉哉,吃吃喝喝,打打闹闹。我还看到很多人穿着三国演义里面的衣服,让我感觉好像在古代里。一路上我还听了诸葛亮的有关历史,三顾茅庐,草船借剑,空城计这些小故事。我还吃了很多美味。还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我还爬上最高的城墙,我在城墙上看见诸葛亮的旗帜。还有诸葛亮弹琴的雕像。下午还跟弟弟妹妹,表妹们照了很多有意义的相片。妈妈让我自己选择拍照的衣服,我选了将军服饰,我觉得可威武了。阿姨让我换上将军服,就开始拍照。叔叔让我拿不同武器拍照,我可开心了。妹妹和表妹拍了小格格服,弟弟拍了小皇帝的服装。妈妈说我拍的最好看。就这样我们过了一下午。天黑了,叔叔带我们去吃火锅。我们匆忙吃完饭,就回酒店了。

  今天我又累又开心。我的假期也结束了。妈妈说,明天该回西安了,我有点舍不得汉中。

  前几天,我们一家和表弟王浩宇一家去旅游。我们先后到了安仁古镇、柳江古镇、街子古镇。其中,我最喜欢柳江古镇。因为我和表弟都特别喜欢玩水,而柳江古镇的溪流正好满足我们,所以我们特别喜欢这里。

  傍晚,我们刚到柳江古镇就迫不及待的来到溪水边,这时已经聚集了好多人。大人、小朋友,有的玩水枪,有的泼水,还有的合影留念……我和表弟也兴奋地下了水。脚刚没入水中,一股清凉就弥漫全身,说不出的舒爽凉快。水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水下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垫在脚下让我们走不稳路,左右摇晃。为了保持*衡,我俩手拉手一起向前走。这时,爸爸也下水了,只听他大叫一声:“好痛。”我和表弟吓一跳,以为爸爸遇上了危险,结果仔细一看,原来他没穿鞋光脚下来了,哈哈,这就难怪了。爸爸艰难地走到前面为我们拍照。我们越来越适应在水中行走,胆子也大起来。我们互相浇水,追逐嬉戏,一会儿跌坐在水里,一会儿又趴在水中的青石板上,还在青石板上盘腿拍照,向水流最急最大的地方逆流而上……当然,一切都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行,太危险我们也不敢的。

  不知玩了多久,我们的衣服裤子都湿透了,爸爸妈妈催促说快上岸吧别感冒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岸,不过一想到明天还可以继续来玩,我就又开始期待了……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星期三,妈妈单位组织大家去*乐古镇旅游,也带上了我。我先在网上查询了一些古镇的情况,*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是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名镇。*乐古镇素有“一*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历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层叠,竹树繁茂……我看后,感觉还不错,于是抱着一颗期盼的心和妈妈做上了大巴车。

  车程大约100分钟,到了那里,已经快到中午了,于是,旅行社先安排我们在一农家乐吃中午饭,吃了当地有名的河鲜,买汤面。午饭吃完后,我们就自由安排活动,我和妈妈先到了白沫江,发源于天台山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风景如画。白沫江*古木参天,远远望去,如云盖地。古镇上的老榕树,清澈的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楼,青石铺成的街道,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走到江边,只见好多小朋友在那里欢快地玩水,打水仗。可惜我没带上家里的玩具水枪。

  我最开心的活动是,我和妈妈租了脚踏观光车,自由自在逛古镇。这种观光车我还是第一次坐,它是 左右两边都要用脚蹬才能向前移动的那种。我骑在右边,妈妈骑在左边,我们要同时用力蹬,观光车才能向前移动。同时移动方向盘,车子才能向左右移动。我和妈妈配合得很默契,顺着*乐古镇用青石铺成的街道,逛了一大圈。古镇并不大,不一会儿,就逛完了,很愉快。

  离开古镇时,我和妈妈还买了古镇上的土特产“陈仲文香辣酱和豆腐乳”。

  甪直古镇,美丽而又古老,它是一座拥有几千多年历史的水乡文化古镇。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目睹了甪直古镇的风采。

  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沿路欣赏风景:路旁的树茂盛极了,天碧蓝碧蓝的,真像一颗被洗净的蓝宝石。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甪直古镇。

  一进门,甪直古镇就迎着笑脸向我们走来。只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景色出现在我们眼前: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茂盛翠绿的大树、一碧如洗的蓝天,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乌篷船上的姑娘唱着悠扬婉转的歌谣,这时,连鸟儿也静下来倾听她们的歌声。

  我们继续往前走。只见在一个不大也不小的角落里挤满了人。我不惊也想过去凑凑热闹。我跟爸爸妈妈打了声招呼,就上前凑过去看。哦,原来是一位制作糖画的大师在制作糖画:他手中拿着一把勺,从锅里舀出刚刚熬好的糖浆,微微倾斜,糖浆便顺着勺沿倾泻而下,在木板上的大理石板上留下了点点印记。不过多久,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就在大师的手下诞生了。等糖干了一点,大师再把糖画翻过来,贴上一根竹签,一副“孔雀糖画”就完成了!我不由得啧啧赞叹。

  接着,我们还去游览了饰品店、特产店等,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以后还有空,我一定还要来甪直古镇玩!

  甪直古镇,古色古香,令人难以忘怀……——题记

  甪直,真美!

  故宫之美,美在华丽大气;新疆之美,美在热情奔放;而甪直之美,美在其恬静婉约……

  一进大门,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颇为诱人。原来是那朵朵蜡梅散发的。不远处的亭台楼阁,在蒙蒙细雨中若隐若现,让人不觉有些惆怅。继续往里走,便来到了叶圣陶纪念馆。

  黑瓦白墙,院落中的几幢建筑显得有些破旧,布满了历史的尘埃。走进鸳鸯厅,叶爷爷的铜像映入眼帘。铜像上的叶圣陶爷爷双唇紧闭,双眼凝视着远方,头上的每一根发丝都梳得整整齐齐。仔细端详,叶爷爷神态安详,他似乎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表示赞赏,又像是在展望未来的*。在铜像的后面,用毛笔重重地、大大地书写着四个大字——一代师表。是啊,虽然叶爷爷早已逝去,但是他对国家教育事业的一颗热血之心却从未改变!迈进后花园,眼前突然一亮。亭院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一条石子小路夹在其中,美不胜收。

  走出叶圣陶纪念馆,便能看到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一架石桥横跨小溪上,水面上不时泛起几道银色的涟漪。顺着望去,原来是船娘们正在摇船呢!船娘们个个精神抖擞,引吭高歌。歌声伴着桨声,飘向远方,很远很远……

  甪直的美,恬静婉约,令人难以忘怀……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4)

——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同里古镇吧。

  同里,位于苏州东南18公里,地处江苏、浙江、上海;省交界处,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文化、教育气氛,同里古镇素有“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美誉。七世纪开始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由北往南自古以来一直是发达的水上货运干线,同里正处于苏州、杭州之间,以往舟楫来往的盛景是“富土”同里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在苏州一吴江一同里省道大致与古运河相*行,路上满载货物、乘客满座的车流与水上驳船争流、汽笛鸣响的船队形成了两道最鲜活、最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的物流。建国后,318国道、205省道为主的公路交通网十分 便利繁忙,马—亡就要建成的常熟—苏州—嘉兴、上海—吴江的高速公路将连接原有的嘉兴—杭州高速公路,这一切直接地带来了外商的投资兴厂,一路上吴江电子工业园已初见规模。两年前还是稻田飘香、犁地禾苗的农家景象,现在是标准厂房、欣欣向荣的工业景象。只有在*同里古镇的路上还能稍见到桑田新绿、莲塘井然、橘树小片、农舍新翻的安静恬然的场面。

  [同里入口牌坊前]

  同里古镇[995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而同里镇上百年历史的退思园与“苏州古典园林”同宗同源,更被列为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治园宝典《园冶》的作者—计成正是水乡泽国同里人。同里的文化特质不但表现在古代科举场上折桂的这批状元举人们,还表现在众多古建筑中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上—官宦人家退思园、商贾大户崇本堂、书香门第嘉荫堂,更多地表现在同里古镇在五湖环抱的地理环境中、在水乡灵动的清越气氛里、用儒家的坦然和从容规范了古镇的工整和恬淡。

  也许同里本身的名字由原来的“富土”拆字为“同里”,已经说明了宋以来小镇的质朴却殷实的书卷气。小小乡镇农耕渔织,里人勤奋攻渎,一向知书达理、*和而温良,不但培养出了一个状元、百位举人进士,还有无数文化人南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在中庸的国度寻求真理的伸张。据说**前富饶的同里90%以上的居民是地主身份,殷实的生活、养花养草的生活小情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正是旧时江南的正宗。

  在整体上,同里布局井然,居住区与商业区错开。如今我们看到的“明清街”一带正是以前的新填地商业中心,招牌飘扬,热闹而不嘈杂;各行业因水聚集成市,鱼行、竹行现已成了地名,安安静静的,让今人因揣摩而向往古时文雅的市民生活。同里镇内7条河流连着外围众多湖泊,如同莲叶脉络舒展;49座古桥下输送着袅袅的小船,自古而今;保留着大量的沿河明清建筑,一律深宅大院,沉默如智慧的老者,任由你去猜测过往它都淡然一笑;而街巷深处门前倚坐的老婆婆还在熟练地剥着水产—鸡头米,在暗黑的外壳里抖落出精白的圆润的珠粒,好象经过她的双手同里的精髓就这么不经意地层漏了出来,不经由任何文字。 同里双棋盘的格局区别与用直的乡野,这里的水道更开阔而生出不凡的气度,水码头工整而优雅;区别于周庄商业化的世故,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把“醇正扛南”的韵味勾兑了出来:文化千年的润泽、乐天知命的坦然、繁华而不张扬的*常心态。

  [退思园—茶厅内,面对影壁]

  现在我们来到了江南名园—退思园。退思园建成寸:1887年光绪年间,由著名画师袁龙设计。作为晚清园林艺术日益被浮夸的装饰风格所占据,人文化因素日渐式微的时代,退思园不愧是当时难得的佳构,还保留着苏州古典园林一贯的退隐作风、朴素格调与步步诗文。整个园子占地9亩日分,分为四部分:外宅接待部分、内宅居住部分、中庭宴居部分和内园退闲吟游部分。伞园风格一致,*和而安谧,虽是朱门显示主人身份和生活的富足,但空间组织疏朗有秩,全然没有一般清末园林的空间逼涩感;虽然只有内园的一泓池水,却在红花绿叶间弥漫着柔和婉丽的气息;虽然在组织上庭院部分占了全园的四分之三,却因为在各部分的细节处理上多处引入自然景致,以框景的形式作点睛之笔,使得庭、园的过渡自然而婉转,并且把占四分之一面积的东园作为构园的高潮和收笔,好象金戈铁马后的一曲鸟投林,把园主且退且思、且退且闲、且退且隐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

  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教育救国,20岁时以退思园为校舍,出巨资,聘名师,创办私立丽则女学。受聘的教师中有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5)

——江苏同里古镇导游词6篇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全镇总面积为133.15*方公里,人口5.5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嘉荫堂

  嘉荫堂在同里竹行埭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嘉荫堂的正门采用石库门式的墙门,其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又用经过水磨加工的细清水砖砌成,并加以灰浆勾维,使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穿过门厅抬起头来,只见‘福、寿、禄”三星跃居正脊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这组木雕现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江苏吴江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走进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祥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同里明清街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间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名郎之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同里三桥

  同里三桥是指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咳嗽鼋扇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p>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的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6)

——同里古镇导游词 (菁华5篇)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

  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古典园林中特别让他称心满意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教育救国,20岁时以退思园为校舍,出巨资,聘名师,创办私立丽则女学。受聘的教师中有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犹如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矗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高超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展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一直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游览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周围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幸福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也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这里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展的范例,它的实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因布局紧凑,且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厅楼之间都建有风火墙,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

  崇本堂共有三进门楼,分别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和“商贤遗泽”,即有“德乃安身立命之本”之意和治家立业之志,又时刻提醒后代不要忘本,要“崇敬商”。说明原主人是一位诚实、守信、有文化的商人。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幅,内容各不相同,在崇本堂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

  而游崇本堂最可品味的是具有各种隐意的木雕。如瓶和牡丹称之为“富贵*安”,笔和锭称之为“必定高中”,松鼠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喜鹊和红梅寄意“喜上眉梢”,满装金元宝、银元宝朝内宅飞奔的图案就是“日进斗金”等等。

  另外还有八仙图、渔樵耕读图、琴棋书画图、福禄寿禧图等隐藏在58幅木雕中,请大家随我一起到后楼寻找,看谁先找全。

  各位游客,刚才向大家介绍了商贾人家崇本堂,下面我把对同里人民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座桥介绍给大家。我们现在站的是长庆桥,正前方的梁式石桥为太*桥,左前方的拱形石桥是吉利桥。三桥小巧玲珑,构筑典雅,因呈“品”字形横跨河面,又有“桥中一品”的美称。同里人每逢婚嫁、生日等喜庆事,一定要约亲朋好友来太*、吉利、长庆三桥走一圈,以桥名求*安,图吉祥,保幸福。今天各位作客同里,就请一起走三桥吧。

  同里古镇以三多闻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屹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代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吉祥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吉祥。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辨认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高中,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注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上的图案一致。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美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

  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

  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

  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

  [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

  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文章。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

  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

  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

  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

  旅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古镇游玩。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xx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水乡文化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同里是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也是一个常常被游客遗忘的地方,因名气不大,加之距离西塘、乌镇以及周庄太*,所以它极少的出现在人们的旅行计划里。

  同里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至今还是曾经清丽古朴的样子,在同里明清建筑多,小船小桥多,名人志士也多。在古镇之中有明清时期的宅院38处,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这些建筑大多临水而建,老百姓们也都择水而居,家家户户为了方便,在临水的一面也都修建了石阶,甚至一些有钱人家还会搭建伸向河面的小阁楼,在阁楼上有吊桶,可以随时取水,尤其在阁楼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河边的风光,很是惬意。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土’,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土”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在同里,最著名的建筑为:“一园、两堂、三桥”,一园为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两堂为崇本堂和嘉荫堂,其中崇本堂的特色是各种雕刻,嘉荫堂最吸引人的是高大宽敞的建筑设计;三桥为太*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三座桥相距不足50米,成品字形排列,有桥中一品的美称,是同理古镇的桥中之宝。同里人也有走三桥的风俗,三座桥每一座都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太*桥是主身体的,**安安就是福;吉利桥是主生意的,大吉大利为祈祷;长庆桥是主青春的,长生不老是愿望。所以,每逢节日的时候,走三桥,就成了同里人的地方特色。如果你来到同里,也不妨在三桥之上走一走,在桥上不仅能看到美景还可以有美好的幸运相伴。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中园林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了。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巧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颖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如果遇上主人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时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人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造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方便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门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展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手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

  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可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如果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人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人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

  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

  大家请看!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

  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代*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

  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

  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

  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同里古镇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5篇)(扩展7)

——描写古镇的优秀作文 (菁华5篇)

  离开南京我们就去了水乡古镇同里。以前我只在书上,电视上见过水乡,看见人们出行都是划船,非常有趣!

  我们是晚上到的,我看见这个镇子的房子都盖在水旁边,中间一条河,两边是房子。水上有好多桥,房沿上挂了许多红灯笼,灯笼的红色映在水里,水里也有一闪一闪的红色,漂亮极了!

  我们在河边餐馆吃的饭,我看见有人在河边剁鱼,有人用河水洗衣服,还有小狗跑到河边喝水。还有人坐在带蓬的小船(乌篷船)在河上游览。

  第二天我们也坐船游览了一圈小镇,小镇不大,一会儿就游完了。古镇上还有古代的房子做的茶馆,里面有过去的炉灶,坐在窗边望出去,全是水。

  最有趣的是观看鸬鹚捕鱼表演。我们交了20元钱,鸬鹚主人就用竹竿把4只鸬鹚赶下水,它们一下水就把头钻进水里,一会儿,等他们把头伸出来时,嘴里已经叼着一条鱼了,有的还叼了两条。它们快速把鱼吞下去,藏在嗓子里,不是咽进肚子里。然后就跳上船把鱼从嗓子里吐出来,交给主人。而主人却又把鱼放回了水里。

  后来我还和鸬鹚合了影,它们站在我挑起的竹竿上,煽动翅膀,特别重,我都快举不动了。鸬鹚一点也不怕我,我也不怕它们。

  水乡古镇真的很有趣!

  早就听说西塘有一个古朴典雅,景色如画的美丽古镇。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这令人神往的地方。

  走进西塘古镇,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热闹非凡的古老街道。瞧!只见古色古香的房子整齐地排在街道的两边,大大小小的店铺门口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经典美味的特色糕点、有传统简朴的服装、有种类繁多的古书、还有许多制作精良的工艺品……

  听!我走在人流如潮的街道上,耳畔掌柜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他们用那古镇特有的口音热情地招揽着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高兴地谈论着自己的收获,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声,或许是又发现了什么宝贝吧。忽然热闹的人声中响起细细脆脆的一声,像鸟儿清晨的第一鸣,紧接着便是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匆匆忙忙地跑进耳朵里。我环顾四周。哦,原来是风儿也赶来凑热闹,吹响了屋檐下大大小小的风铃……

  离开街道,我们又来到了游船码头,坐上了悠悠古韵的乌篷船。只见湖中的一片片荷叶又圆又大,像一块块碧玉,几只粉红色的荷花调皮地探出头来,和翠绿的荷叶相衬相映,美妙无比。不远处几只鸬鹚乖乖听着渔民的指挥,一只只跳下湖去,不一会儿便捕到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像撒了一片碎金子似的……如诗如画的古镇美景让人感到悠然自得,十分惬意。

  夜幕降临,我漫步在傍水的烟雨长廊中,一边是店铺前通明的灯笼红纱,一边是湖里荷花灯一闪一闪的点点烛光,伴随着清风和远处的蛙声、虫声……演奏着美妙的《西塘夜光曲》,轻快地飘荡在小镇的每个角落。

  西塘古镇,希望你永远美丽!

  今天,我去了黄龙溪,刚进大门就看见黄龙溪,刚劲有力,古香古色三个大字,后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株古树,仿佛记录着历代的风霜雪月。开始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树,后来才知是榕树。

  爷爷告诉我:“这是榕树,看起来很老,年轮也很大,所以历史很久。”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答了一句:“噢,知道了。”过了一会儿走到了青龙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好人仿古店铺,令人目不暇接让人看花了眼。爷爷一边走一边给我讲民间风俗:“黄龙溪迄今保留着正月表演火龙灯、狮灯、牛儿灯、幺妹儿灯、四月初八放生会、端阳节赛龙舟,还有代代相传的府河号子、民间儿歌、童谣等。”

  我还在新修的龙谭广场看见了水碾:古代用来碾米的;水磨:古代用来磨豆类的;水车:古代用来灌田的;水缸:古代用来盛水的,石头做的等。我才知道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呀!

  黄龙溪的鱼也是一绝,老人们说:“七上八下九归沱。”说的是每年从小寒、大寒节气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鱼儿成群结队溯江而上到此产卵,所以黄龙溪鱼产甚丰。当地最地道的吃鱼方法实在船上,来一锅“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的吃法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

  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今天,我亲身经历了: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学。

  今天,爸爸开车带我来到了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之处的一座古镇,名字叫西塘。

  下车的时候正下着毛毛细雨,在房主的带领下,我终于见到了西塘古镇,她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蒙着薄薄的面纱,在细雨中不让我看清她的的真实面目。

  在房间里休息到了晚上,我们来到了古镇的小街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桥,有:送子来凤桥、狮子桥、卧龙桥、安秀桥、永宁桥等,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样子,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座桥都通往不同的地方,并将被水隔开的人们连接在了一起。白天的桥就像月初弯弯的月亮,夜晚的桥就像一道道彩虹,闪烁着五彩的光芒。站在桥上看着远处络绎不绝的游人,看到河面上游船划过泛起的水花还在荡漾,感觉时间好像变慢了。

  走累了逛饿了,我们走进了“西塘人家”特色餐馆,夜幕下餐馆的长廊上亮起了一串串的红灯笼,纯正的*红透出了古镇的淳朴,镂空的木窗传递着历史的悠久,窗外便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满桌尽是水乡独有的家常菜,“蝉衣包圆”、“荷叶粉蒸肉”、“田螺嵌肉”,吃的我们的肚子都像皮球一样圆。

  第一次到这种江南水乡来玩,一定要坐一坐这里的乌篷船,船只悠闲、安静地行进在小河上,只听到船桨拨开水流的声音。朦胧的月光下,依水而筑的屋舍回廊下有人在打牌、有人在吃饭、还有人在喝茶,古戏台上传来悠扬的唱腔,声音在空中飘荡,打动了月亮露出微微的笑容,打动了星星露出亮亮的眼睛,打动了行人驻足倾听,古镇显得更美了。

  仲夏时节,我披一身揉碎的阳光而来,来到了“*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千年古镇朱家角。

  既然是古镇,自然少不了古韵。一踏入那扇陈旧的小镇木门,便瞧见片片黛瓦白墙亲昵地挨在一起,静静地枕河而居,似乎在悠闲欣赏着桨橹轻吻水面,吻出一圈圈儿涟漪。那最原始、最朴素的两种颜色映满了你的眼睛,或许有些单调,但一颗心也登时静了,好像那些一旦天色微暗便闪起刺眼灯光的摩天大楼被抛去了另一个世界。

  往里走去,发现连墙都是斑驳的——斑驳着时光的痕迹,潮湿、绿油油的青苔点缀其间,多了生机。那路边历史悠久的老茶馆,木梁木桩灰青小瓦,犄角旮旯里还堆着蜂窝煤,我一走进里头便闻到一股淡雅的茶香,心便静了,人也仿佛化作一张宣纸,洇上了墨水,淡淡的,晕开了。

  古镇也是淳朴的,让人感觉在家中一般,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倒更亲切了。漫步在小巷子里,那些锈迹斑斑的木格窗是专让菜香流溢的,弄得我鼻子都痒痒了;那家家户户门口的小板凳是专让老太太们拉呱的,都是些家长里短,听了叫人舒心得很……暖暖的阳光倾泻,细小的尘埃在阳光下躁动不安着,哪怕再渺小的灰尘,也是有声有色,空气里都流淌着醇厚的生活气息,温馨祥和。

  这就是我眼中的朱家角古镇,她没有华丽的建筑、哗众的行动,只有素净亲切的黛瓦白墙和淳朴温馨的风俗人情,她能将简单*凡的生活酿得有滋有味,也流连成我心中的“桃花源”。

  如今,都市里的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却忘记了生活的真谛,人们最需要的,其实不正是这种*安喜乐、宁静温和的生活方式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