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

首页 / 阅读答案 / |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1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B.野芳发而幽香芳:芳香C.山肴野蔌蔌:菜蔬D.弈者胜弈:下棋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小题3、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小题3、作者的“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2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山间之四时也 杂然而前陈者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乐亦无穷”在选文本段中指何而言?(2分)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和 (2分)

  5.“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1分)

  6.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山间之四时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阅读

  (一)读下文,完成1-4题。(共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________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_________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 。(2分)

  4.“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的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1-2题。(共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

  一、

  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地香味,好地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地绿荫。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5.欧阳修。6.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7.(1)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边上。(2)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8.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15分)

  1.(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2.(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3.(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4.(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三、

  1. 答案:D (共2分)

  2. 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3.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四、1.(1)跟随(或:跟从 随从) (1分) (2)离开(1分) (共2分)

  2.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乐”“述以文”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3.禽鸟之乐(1分) 太守之乐(1分)(共2分)

  4.(观点1分,理由1分。共2分)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6.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以上就是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学*,希望对您学*这篇课文有所裨益!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3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问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的作者 __________是_________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____

  (2)弈者胜 弈: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作者在第三段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画面?请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你认为本段的核心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有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找出来一两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欧阳修 ;北宋(宋)

  2.(1)暝:昏暗

  (2)弈:下棋

  3.(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2)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5.“略”。(意对即可)

  6.“略”。

  7.“略”。(意对即可)

  8.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4

  阅读文言文《醉翁亭记》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 野芳发而幽香 芳( ) ②佳木秀而繁阴 秀( )

  ②宴酣之乐 酣( ) ④觥筹交错 觥(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 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 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文章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其中包括风景画和风*画,而风*画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四个画面组成,其中________的画面是核心,其余三幅画面为写这幅画面服务,起到陪衬作用。

  4.第一段主要写景,第二段主要写人。全文扣住一个“乐”字,请你结合已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柳先生的“乐其志”中的“乐”的不同含义。

  (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3.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4.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2.概括本段大意。

  3.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

  5.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是宋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 ) (2)得( )之心而寓( )之于酒也 (3)树林阴翳( )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醉乐统一,突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写了哪些景物?按由远到*的顺序排列出来。

  5.选文②段中写禽鸟之乐的作用是什么?

  6.《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荻秆画地教读,请你写出一二则中国历史上有关母亲精心教育儿子的典故,并用一句话加 以评价。

  【参考答案】

  (一)

  1.①香花 ②滋长 ③尽兴地喝酒 ④酒杯

  2.①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洲人在游玩。 ②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醉

  4.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之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

  (二)

  1.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2.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B

  4.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三)

  1.醉翁亭记

  2.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3.醉能同其乐

  4.人 太守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四)

  1.欧阳修散文选集 欧阳修

  2.(1)情趣 (2)领会 寄托 (3)遮盖

  3.(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能同其乐

  4.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5.衬托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6.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评价:略。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豁然开朗豁然:(2)阡陌交通交通:

  (3)悉如外人悉:(4)泉香而酒冽洌:

  (5)杂然而前陈者陈: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旷,屋舍俨然。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6.《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

  17.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4分)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

  14.(5分)(1)开阔敞亮的样子(2)交错相通(3)完全,都

  (4)清澈(5)摆开,撰放,陈列

  (共5分。每小题1分)

  15.(4分)(1)土地*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

  (2)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①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②桃花源中的景象。

  (共2分。每点1分)

  17.(4分)《桃花源记》:生活和*安宁,百姓怡然自乐。

  《醉翁亭记》:太*祥和,与民同乐。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6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②: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________

  (3)志喜也 志________________

  (4)甲子又雨 雨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3.翻译下面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夫相与忭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雨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情趣;(2)离开;(3)记;(4)下雨

  2.C

  3.(1)有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2)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笑。

  4.(1)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2)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7

  游丰乐醉翁亭记

  (明) 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②垞(chá):土丘。③蘧(qú)舍:旅舍。④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檄,趣令视事 趣:催促

  B.经见梅亭,阅玻璃亭 阅:观览

  C.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耳 视:看

  D.岂不笑脱颐也哉 颐:下颌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视:比较,与……相比。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癸卯入觐,必游之

  B.从者暮之,遂去

  C.深恨谳辞之非

  D.而崔文敏犹议及之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三项都是代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时复*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8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整理《醉翁亭记》

  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顺着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并列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在)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醉翁亭记练*题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三、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4、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7、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9、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9

  阅读《醉翁亭记》选文,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2.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意思例句译句

  蔚然茂盛的样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环

  翼然

  参考答案:

  1.B

  2.

  环 环绕,围绕 环滁皆山也。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环山)。

  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10

  (1)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

  (2)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3)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5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衣着单薄,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慌乱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他犹豫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还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说明他知荣明耻,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

  (4)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那50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几美分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50美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夜晚,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救了自己,竭力挽留要离开的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看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小超市又有了子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

  (5)鲁兹太太临终时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

  (6)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也总是无痕的,因为它蕴涵了智慧的灵光,不彰显,也不哗然,却高尚持久,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人贴切的关怀,却不留任何痕迹。

  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结合文章揣摩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中那个年轻人的心理活动。(3分)

  14.文中说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请根据你的生活经历,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给以说明。(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的含义。(4分)

  16.鲁兹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加以归纳。(4分)

  17.仔细研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探究文章标题挚爱无痕的含义。(3分)

  材料一:一个男孩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购买上帝干嘛,他告诉老人说父母去世,叔叔抚养他,但叔叔病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他一瓶上帝之吻的饮料,并告诉他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请来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夫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病。

  (材料来源《购买上帝的男孩》)

  材料二:20xx年2月新学期开学之日,长沙市*10万贫困生拿到了中央和地方提供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教育部门在这些免费课本上盖上了一个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这种做法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持反对态度的网友认为,人穷志不能短,为了获得**的照顾而以贫困身份示众为代价,对于同样具有人格尊严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些同学有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感,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材料来源《扬子晚报》20xx年9月)

  参考答案: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兹太太以突然生病假借买药为由试出用假钞买食物的失业流浪汉怀特只是一念之差,于是决定帮助他,用感谢他照顾的方式留下了怀特,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2分,内容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难道这位太太认出这是假钞了吗?不会的,不会的,我真的是找不到活干啊,只能用这张假钞买点吃的了,我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啊,我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丢人的事啊,我该怎么办呢?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和太太说我没有别的钱了,而且实在需要一点吃的东西。(3分,只要能抓住抓住怀特慌乱、窘迫、羞愧、犹豫的神态来写,并能具体地写出其心理变化的过程,写出慌乱、羞愧、犹豫各得1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生活中的例子,能反映出教师或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能用关怀而不是打骂的方式,使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15.参考:善良让怀特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鲁兹太太的信任,最终成为美国零售业的知名人物;善良让鲁兹太太成功地挽救了一个有可能走上邪路的失业流浪汉,晚年有靠,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很好的帮手和接班人。(4分,分别从两个人物来谈,每个人物2分,意对即可)

  16.参考:鲁兹太太是一个善良的人。(1分)明知是假钞还是买食品给流浪汉,自始至终不需要他的任何回报。(1分)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1分)对于怀特,她巧妙地照顾他的自尊心并且用买药试探他的本性,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假借需要照顾让怀特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1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挚爱无痕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真心付出自己的爱,用善良与智慧巧妙地维护对方的自尊,尤其是对孩子或者落难中的人更是如此,给予别人帮助却永不求回报。(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阅读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1)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6篇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临溪而渔( )

  (2)杂然而前陈者( )

  (3)苍颜白发( )

  (4)太守谓谁( )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往来而不绝者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①人影散乱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C.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人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捕鱼

  (2)摆开

  (3)脸色

  (4)为,是

  2.D

  3.(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2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临溪而渔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B.①射者中,弈者胜②吾射不亦精乎

  C.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D.①太守谓谁②太后明谓左右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B. ①杂然而前陈者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C. ①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①醒能述以文者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 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3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其西南诸峰;(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名之者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答:

  3.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1)各个(众)(2)靠*(3)命名(给……起名)

  2.(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补充动词1分。“得”“寓”翻译正确1分)

  3.(2分)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4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山间之四时也 杂然而前陈者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乐亦无穷”在选文本段中指何而言?(2分)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和 (2分)

  5.“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1分)

  6.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山间之四时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阅读

  (一)读下文,完成1-4题。(共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________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_________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 。(2分)

  4.“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的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1-2题。(共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地香味,好地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地绿荫。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5.欧阳修。6.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7.(1)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边上。(2)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8.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15分)

  1.(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2.(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3.(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4.(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三、答案

  1. 答案:D (共2分)

  2. 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3.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四、1.(1)跟随(或:跟从 随从) (1分) (2)离开(1分) (共2分)

  2.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乐”“述以文”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3.禽鸟之乐(1分) 太守之乐(1分)(共2分)

  4.(观点1分,理由1分。共2分)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6.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5

  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名之者谁( )

  (2)野芳发而幽香( )

  (3)朝而往,暮而归( )

  (4)弈者胜( )

  2、下列加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2)香花(花)

  (3)傍晚(黄昏、晚上)

  (4)下棋

  2、C

  3、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6

  (1)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

  (2)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3)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5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衣着单薄,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慌乱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他犹豫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还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说明他知荣明耻,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

  (4)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那50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几美分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50美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夜晚,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救了自己,竭力挽留要离开的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看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小超市又有了子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

  (5)鲁兹太太临终时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

  (6)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也总是无痕的,因为它蕴涵了智慧的灵光,不彰显,也不哗然,却高尚持久,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人贴切的关怀,却不留任何痕迹。

  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结合文章揣摩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中那个年轻人的心理活动。(3分)

  14.文中说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请根据你的生活经历,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给以说明。(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的含义。(4分)

  16.鲁兹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加以归纳。(4分)

  17.仔细研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探究文章标题挚爱无痕的含义。(3分)

  材料一:一个男孩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购买上帝干嘛,他告诉老人说父母去世,叔叔抚养他,但叔叔病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他一瓶上帝之吻的饮料,并告诉他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请来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夫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病。

  (材料来源《购买上帝的男孩》)

  材料二:20xx年2月新学期开学之日,长沙市*10万贫困生拿到了中央和地方提供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教育部门在这些免费课本上盖上了一个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这种做法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持反对态度的网友认为,人穷志不能短,为了获得*的照顾而以贫困身份示众为代价,对于同样具有人格尊严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些同学有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感,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材料来源《扬子晚报》20xx年9月)

  参考答案: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兹太太以突然生病假借买药为由试出用假钞买食物的失业流浪汉怀特只是一念之差,于是决定帮助他,用感谢他照顾的方式留下了怀特,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2分,内容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难道这位太太认出这是假钞了吗?不会的,不会的,我真的是找不到活干啊,只能用这张假钞买点吃的了,我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啊,我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丢人的事啊,我该怎么办呢?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和太太说我没有别的钱了,而且实在需要一点吃的东西。(3分,只要能抓住抓住怀特慌乱、窘迫、羞愧、犹豫的神态来写,并能具体地写出其心理变化的过程,写出慌乱、羞愧、犹豫各得1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生活中的例子,能反映出教师或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能用关怀而不是打骂的方式,使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15.参考:善良让怀特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鲁兹太太的信任,最终成为美国零售业的知名人物;善良让鲁兹太太成功地挽救了一个有可能走上邪路的失业流浪汉,晚年有靠,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很好的帮手和接班人。(4分,分别从两个人物来谈,每个人物2分,意对即可)

  16.参考:鲁兹太太是一个善良的人。(1分)明知是假钞还是买食品给流浪汉,自始至终不需要他的任何回报。(1分)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1分)对于怀特,她巧妙地照顾他的自尊心并且用买药试探他的本性,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假借需要照顾让怀特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1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挚爱无痕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真心付出自己的爱,用善良与智慧巧妙地维护对方的自尊,尤其是对孩子或者落难中的人更是如此,给予别人帮助却永不求回报。(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2)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实用10份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1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山间之四时也 杂然而前陈者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乐亦无穷”在选文本段中指何而言?(2分)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和 (2分)

  5.“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1分)

  6.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山间之四时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阅读

  (一)读下文,完成1-4题。(共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________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_________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 。(2分)

  4.“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的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1-2题。(共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地香味,好地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地绿荫。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5.欧阳修。6.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7.(1)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边上。(2)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8.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二、(15分)

  1.(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2.(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3.(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4.(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分)

  三、答案

  1. 答案:D (共2分)

  2. 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3.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四、1.(1)跟随(或:跟从 随从) (1分) (2)离开(1分) (共2分)

  2.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乐”“述以文”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3.禽鸟之乐(1分) 太守之乐(1分)(共2分)

  4.(观点1分,理由1分。共2分)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6.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2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一)

  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字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云归而岩穴暝()(4)佳木秀而繁阴()

  2.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了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4.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

  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字的意思。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2)临溪而渔()

  (3)鸣声上下()(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3.“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4.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

  (一)1.靠*;领会;昏暗;滋长。2.略。3.与民同乐。4.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

  乐观”即可。

  (二)1.腰背弯曲;捕鱼;高处和低处的树林;以……为乐。2.略。3.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富足:太守

  治理有方”回答即可。4.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

  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_____

  (2)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

  (4)觥筹交错 觥: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粗的“而”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云归而岩穴暝

  B、学而时*之

  C、泉香而酒洌

  D、野芳发而幽香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参考答案:

  1.(1)开放 (2)菜蔬 (3)陈:陈列,摆开 (4)觥:酒杯

  2.①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

  ②容颜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3.C

  4.B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4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9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暮而归(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1.选文描绘的景色有 和 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和滁州百姓在这样美景中的欢快生活。(4分)

  参考答案:

  9.回,返回

  10.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

  11.早晚 四季(时)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5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小题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名之者谁?()

  ⑶行者休于树()

  ⑷觥筹交错()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⑴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

  ⑵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小题5: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2:⑴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⑵取名(命名)⑶在⑷酒杯

  小题3:⑴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⑵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小题4:(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5: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题目。(16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 (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小题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4分)

  【小题4】不管是苏轼还是欧阳修,他们为官一方,总能设法造福于民。其实这类关心人民疾苦的人,在历史上是很多的,请再写出一个,并简述其事迹。(4分)

  答案

  【小题1】(4分)(1)跟从,随从 (2)离开(3)第二年 (4)下雨(各1分)

  【小题2】(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

  【小题3】(4分)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分) 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4分)略。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7

  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图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离开) C.饮少辄醉辄:就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泉香而酒洌而年又最高 B.负者歌于途孙叔敖举于海C.山间之朝暮也怅恨久之D.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a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第3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8

  游丰乐醉翁亭记

  (明) 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②垞(chá):土丘。③蘧(qú)舍:旅舍。④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檄,趣令视事 趣:催促

  B.经见梅亭,阅玻璃亭 阅:观览

  C.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耳 视:看

  D.岂不笑脱颐也哉 颐:下颌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视:比较,与……相比。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癸卯入觐,必游之

  B.从者暮之,遂去

  C.深恨谳辞之非

  D.而崔文敏犹议及之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三项都是代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时复*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9

  醉翁亭记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昏暗

  (2)滋长

  3.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意对即可)

  4.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10

  《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

  [ ]

  A、杂然而前陈者

  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B、往来而不绝者

  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C、射者中,弈者胜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D、宴酣之乐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E、临溪而渔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2、选文中,作者安排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试从文中举例说明,并说说这种写法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滁人游”这一部分写到了老人孩子的欢乐生活,《桃花源记》中也有类似语句,请默写出相关内容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思想看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你能体会出来吗?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E

  2、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 ,有动有静。或:“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意对即可)

  3、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都关注社会,关注百姓,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基本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3)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优选【五】份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1:文中醉翁是指 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作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3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小题3:对选文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

  B.介绍了“醉翁”名的由来。

  C.由介绍醉翁亭,点出全文的主旨。

  D.开篇引“乐”,点出醉翁之意全部在山水之乐。

  参考答案:

  小题1:北宋,欧阳修

  小题2: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靠*在泉边的,那是醉翁亭。

  (关键词:临 于 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

  小题3:C

  小题1:试题分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临”(靠*)、“于”(在)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选文分别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命名者,通过这些介绍,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2

  醉翁亭记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昏暗

  (2)滋长

  3.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意对即可)

  4.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3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名之者谁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9.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⑴ ⑵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答案】6.⑴像鸟的翅膀 ⑵命名 7. C 8.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⑵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 9.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 10.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4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

  14.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最后一段中所写的 “乐”有哪些?(3分)

  答:

  参考答案:

  12.①昏暗;②寄托;(2分,每个1分)

  13.①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幽美,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②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评分:共4分,每句2分)

  14.“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醉翁亭记 阅读附答案 5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这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上文可分为几个层次?用文中的原话概括各层次的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上文场面描写的内容,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概括:

  A.铺张热闹,B.简朴欢乐,C.与民同乐,D.忧国忧民。你认为哪一种恰当?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文文意,为下面一句话加一个上联或续一句下联。(不必过分强调格律)

  山肴杂陈太守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醉翁亭记》是纯粹写山水风月的文章;也有人说,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根据上面语段的内容,适当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

  B.较恰当。虽然“鱼肥”“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看起来有些铺张,但都是就地取材,说不上奢侈。全文又是以“乐”贯穿始终,所以“欢乐”也比一般性的“热闹”来得恰当。

  3.参考答案:老少往来滁人游,觥筹交错众宾欢(不必过分强调格律,意思对即可)。

  4.参考答案:文章蕴涵着浓厚的乐民之乐的思想。如本段开头写游人之多,“与民同乐”的思想就在言外。全文最后一段中“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4)

——醉翁亭记读后感9篇

  《醉翁亭记》,一篇很早就阅读过的文章,同《岳阳楼记》一样,对这种文章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语言所感动。自认为《岳阳楼记》是篇辉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此刻面前,无法不被它征服。醉翁亭呢?则是*淡中透露出无言的欢乐。似乎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却能使人心有所获。获得的就是那个时代那里的人们心中的喜悦。即使自己不是身处在那里,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画面。绿意满眼,野花丛丛,鸟儿时叫,溪水潺潺;太守摆宴,心之欢喜,野菜山肴,突显美味;从游太守,去而鸟悦,微醉而归,心亦欢愉。心中就是这样的感觉,很*淡的,很甜蜜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着太守那么的清廉,生活过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欢乐呢?

  若把欧阳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记》中,或许有另一般风味。大家都在说欧阳修传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始终。我也颇有感触,在如此美妙的山水风景下,如此热情欢腾的'气氛里,欧阳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乐,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其实有段时间不明白他的乐究竟如何?但这些天不断领略文章,不断在手中潇洒挥舞着乐字,才一点一滴地看到欧阳修的笑,为百姓之乐而乐。以前以为官吏决不会领会百姓真正的幸福,但从《醉翁亭记》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认识。从欧阳修个人来讲,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永远地含笑应对人生曲折。欧阳修的文字告诉我,或忧或喜,只在选取。应对如此完美的生活,能实现自己的一丝丝理想,为何不选取喜呢?

  此刻经常看欧阳修的文字,他从不写怨写悲。在他的心里,只有欢笑,只有为百姓乐而乐,尽力地用自己含笑对人生的态度,为人民做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早在初三时,我就学过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时为了应付中考,只不过当做一篇考试古文,没有深入研究。而今,再次细细品读,却有着别样的思考。

  全文简洁明了,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浑然天成。当时老师强调了“乐”字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文眼。但我个人认为,文章更侧重一个“醉”字。

  纵观全文,欧阳修“醉”于美酒之中,“醉”于美景之中,“醉”于宾客。游人。百姓的兴致之中,可他岂是真醉?他醉而亦醒,醒而亦醉,纵情山水,喜于民乐,如此豪放醉人的文章,醉翁何醉?

  纵观欧阳修一生,无不散发出古代文人的高贵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欧阳修做到了,做的坦坦荡荡。朝廷的排挤,政治上的.失意,没有使他就此颓废,在遭贬的岁月里,他反而意志更加坚强,做得更好。但你能说,他没有悲观,他把失利全化为动力了吗?不,他没有。因为他沉浸在了“醉”中,最最醒醒何为头?欧阳修把它掩藏的很好,他的《醉翁亭记》表面上在写景,实际在抒情。“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能够很清楚地看清自己,他没有偏激,没有沉沦,有的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

  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有时不一定要表达出自己最内心的感受,不管好坏,都应淡忘,就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一个“醉”字,没有“贵妃醉酒”的搔首弄姿,也不是逃避现实,不是李青莲的“举杯消愁愁更愁”。它反而更能让人看清原来的自我。“醉”只是一时的,欧阳修不会永远这样“醉”着,但他可以永远拥有这种“醉”感--去冲淡,消解人生的沉重。这才是欧阳修让人敬佩之处。

  《醉翁亭记》,一篇很早就阅读过的文章,同《岳阳楼记》一样,对这种文章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语言所感动。自认为《岳阳楼记》是篇辉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此刻面前,无法不被它征服。“醉翁亭”呢?则是*淡中透露出无言的欢乐。似乎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却能使人心有所获。获得的就是那个时代那里的人们心中的喜悦。即使自己不是身处在那里,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画面。绿意满眼,野花丛丛,鸟儿时叫,溪水潺潺;太守摆宴,心之欢喜,野菜山肴,突显美味;从游太守,去而鸟悦,微醉而归,心亦欢愉。心中就是这样的感觉,很*淡的,很甜蜜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着太守那么的清廉,生活过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欢乐呢?

  若把欧阳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记》中,或许有另一般风味。大家都在说欧阳修传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始终。我也颇有感触,在如此美妙的山水风景下,如此热情欢腾的气氛里,欧阳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乐,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其实有段时间不明白他的乐究竟如何?但这些天不断领略文章,不断在手中潇洒挥舞着“乐”字,才一点一滴地看到欧阳修的笑,为百姓之乐而乐。以前以为官吏决不会领会百姓真正的幸福,但从《醉翁亭记》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认识。从欧阳修个人来讲,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永远地含笑应对人生曲折。欧阳修的文字告诉我,或忧或喜,只在选取。应对如此完美的生活,能实现自己的一丝丝理想,为何不选取喜呢?

  此刻经常看欧阳修的文字,他从不写怨写悲。在他的心里,只有欢笑,只有为百姓乐而乐,尽力地用自己含笑对人生的态度,为人民做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开头这一段描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景色优美的环境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写到了清晨飘散开来的淡雾,傍晚聚扰来的烟云,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作为我个人十分喜爱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乐观。写作时背景是欧阳修由于参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败,欧阳修被株连被贬,此问就是被贬滁州时作者创作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多优美的词句呀!这出自于大作家欧阳修之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爱山水之甚深,名垂青史。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每当听、读这些诗句,我似乎来到了那儿:走在山间小道上,耳边传来阵阵水声,那声音,似从远方传来,又像*在咫尺。再走几步,那清泉便显露出来了,这时,一只松鼠爬来,触动了高高的苇草,透过苇草摇摆的空隙,我看见——一座竹亭建于水面之上,它莫非为醉翁亭也……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简洁,每个字都与大自然的元素紧密不离,体现了欧阳修清高的精神,和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作风。

  欧阳修对于山水之间的乐趣,是比什么都爱的',他爱山,他爱水,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山水之间,他与大自然彻底融合到了一齐,山水是他最亲的亲人。

  我想,要是将他带到城市里来的话,他会疯的。

  读过欧阳修作品的人都会发现:他的写作感情十分清高,总少不了一种孤傲的性格,很是生动。

  我们也就应学*他的精神,要认准好与歹,与好人交往,与歹人隔绝,还要爱自然,这才是欧阳修写作妙处之所在。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这天就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位大师的'大作吧!

  这《醉翁亭记》完成之前,欧阳修被贬官,可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是一种完美的醉。你看,欧阳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种潇洒的心境是我们无人能及的。虽然,欧阳修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一心想对国家有所作为,却时时遭人排挤,这种怀才不遇内心的痛苦并非我们能够所体会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乐吧!你看文章一开头就带给我们一种愉悦的感觉,美得让有点让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随欧阳修来到了那景色优美地方,清晨飘散开来的迷雾,傍晚聚拢来的烟云,散发着幽香的野花,苍翠的大树。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完美。

  我们再看一看欧阳修,在这样的状况下还能如此淡定,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确实值得我们去学*。此刻的我们因为学*、工作的压力往往很浮躁,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小困难搞得天都要塌下来的样貌。学学欧阳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记》还是值得我们一读噢!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诸多乐趣一直伴随着我,在读书的时候,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想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书中畅饮生活。

  一篇《醉翁亭记》不仅有林壑山泉清秀之美,人间四季各具特色之美,还有欧阳太守与游人共游之乐,欧阳公心性之明净豁达,尽显纸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只需一句,便让人想到一个腰间别着一壶以山泉为酿的酒,放逐在山水之间,以山水为乐的似醉非醉的老翁。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时出者”寥寥数字,便将山中四时之景勾勒出来,可见欧阳公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了解程度。

  欧阳公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难得真正以山水为伴,更难得的是他亦能够与民同乐,“伛偻提携”共同游玩,以山泉所酿之酒为饮,以山中果蔬野味为食,不拘格式“杂然而前阵者”,人们一起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在这里人们都轻松快活,忘了尊卑等级,好一幅其乐融融的与民同乐的画面。

  在这里民风纯朴,没有人问太守来这之前的功名过往,他自己也不再去想,还自嘲道“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就这样一位老人,以山水为乐,不问过往,仙风道骨。

  这里的醉翁已尝过人生百味,阅尽人间悲欢,也早己打开了心胸,举杯畅饮,不再拘泥于狭隘的功利,从容快活。

  我们也应该学*他的精神,要认准好与歹,与好人交往,与歹人隔绝,还要爱自然,这才是欧阳修写作妙处之所在。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并没有在政治失意中沉下去。他由于出身贫困,努力仕进,曾经几起几落的磨难,成就了他的自强不息、乐观上进的处世态度。所以任职滁州期间,作者的心情是开朗的,“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所以,作者把个人的烦恼扔在一边。

  四季更迭,朝暮变换,伴随着日升日落,云归云散;花开花落,水落石出,无穷尽的变化,变化着的角度,一同演绎着无穷的乐趣,将山水之秀丽发挥到极致。

  与民同乐,乐在其乐,以人为乐。朝暮变换之美,树林禽鸟和鸣,在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与游人共同欢乐。人民因视与太守同游为荣幸而快乐,而太守却以人乐而乐,将醉与乐统一,从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华,于是便练就了醉翁与民同乐的旷达。

  就让我们在这个书香风气下,努力读书,建造良好滁州吧!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这天就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位大师的大作吧!

  这《醉翁亭记》完成之前,欧阳修被贬官,可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是一种完美的醉。你看,欧阳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种潇洒的心境是我们无人能及的。虽然,欧阳修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一心想对国家有所作为,却时时遭人排挤,这种怀才不遇内心的痛苦并非我们能够所体会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乐吧!你看文章一开头就带给我们一种愉悦的感觉,美得让有点让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随欧阳修来到了那景色优美地方,清晨飘散开来的迷雾,傍晚聚拢来的烟云,散发着幽香的野花,苍翠的大树。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完美。

  我们再看一看欧阳修,在这样的状况下还能如此淡定,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确实值得我们去学*。此刻的我们因为学*、工作的压力往往很浮躁,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小困难搞得天都要塌下来的样貌。学学欧阳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记》还是值得我们一读噢!

  读完《醉翁亭记》,任谁都得发出一声惊叹吧!*千字的一篇古代散文,却勾勒出如此美景,怎叫人不惊叹呢?

  文中,浓墨重彩地渲染出一个山间清妙,小溪傍山,珍禽飞鸟,无不令人咋舌。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让人倍感逍遥。

  文末,又详写了众人玩乐的场景,设想,倘若没有这众人,这《醉翁亭记》不就少了一份热闹,而在这醉翁在乎山水之间,不也少了份亦师亦友的情义在弥漫了吗?

  再完美的事物也永远及不上人间的真情呀!

  让我们走出醉翁亭。小学将要毕业,在班主任的生日会上,同学们干了许多的有趣事,到最后都忘了吃生日蛋糕,这生日蛋糕可不一般,三层奶油,一层黑巧克力,各色水果,光是看,就让人垂涎三尺。

  再想想,还是生日,不是别人的,而是我的。那天,我被罚打扫卫生,本来想和同学开个party的,可是这样还怎么开呀!这时,我看见另一人拿起了扫帚,是我的好朋友,我笑着问他:“我被罚,你打扫卫生干嘛,不回家吗?”“有难同当!”灰尘也变成了花,和朋友一样美的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人间真情中!

  让我们走出醉翁亭吧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5)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6篇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临溪而渔( )

  (2)杂然而前陈者( )

  (3)苍颜白发( )

  (4)太守谓谁( )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往来而不绝者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①人影散乱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C.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人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捕鱼

  (2)摆开

  (3)脸色

  (4)为,是

  2.D

  3.(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意对即可)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临溪而渔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B.①射者中,弈者胜②吾射不亦精乎

  C.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D.①太守谓谁②太后明谓左右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B. ①杂然而前陈者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C. ①而不 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①醒能述以文者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 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6)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菁华6篇)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名之者谁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9.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⑴ ⑵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答案】6.⑴像鸟的翅膀 ⑵命名 7. C 8.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⑵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 9.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 10.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来源:学#科#网Z#X#X#K]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3)杂然而前陈者 陈: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欲信大义于天下

  B.而年又最高 而其主不能守

  C.名之者谁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醒能述以文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句: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句:

  1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

  12.(1)昏暗 (2)香花 (3)摆开

  13.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难度较小。A.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而且/可是;C.代词,它/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用/因为。

  14.(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2)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

  15.略。(能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乐观”谈感受即可)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_____(朝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2)名之者谁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小题4】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小题1】北宋、宋代、宋朝

  【小题2】(1)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2)命名或取名。

  【小题3】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小题4】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小题5】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名家名篇,文学常识应是识记的内容。

  【小题2】试题分析:“蔚然”中的“然”一定要解释出来,译为“的样子”。“名”是活用词,应译为“取名,命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读第二段可知,语段描写了山中朝暮与四时之景,分别写了朝暮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因此,是时间顺序。

  【小题4】试题分析:从全文内容、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可知,太守治理有方,使得滁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才能有条件和心情“跟从太守游玩”,当然,这也是对太守爱戴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相关内容,并结合写作背景做出全面的分析,揣摩出切题的答案作答。注意考虑尽量全面,不要因采点不到位而造成无谓的失分。

  【小题5】试题分析:太守的表现可见他乐观豁达,能随遇而安。这对于人生面对困境的人们是一种很大的启示,即要向文中的太守一样,面对困境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困境,在困境中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感悟要根据语段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等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语段内容,抓住感悟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两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太守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命名 捕鱼

  小题2:(1)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似的,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2)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象。

  小题3:示例:早晚之乐(四时之乐)游人之乐(宴饮之乐)

  小题1:

  试题分析:“名”,是名词动用,意为“取名”,“渔”与“鱼”不同,前者是动词,打鱼的行为,“鱼”是名词。

  小题2:

  试题分析:“翼然”,像鸟的翅膀那样,“临”,本义为“靠*”,“ 晦”,阴暗。两个“者……也”,都表示判断。

  小题3:

  试题分析:概括文段的内容来分析,“在乎山水之间也”,乐于山水,“醉能同其乐”,写太守与百姓同乐。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整理《醉翁亭记》

  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顺着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并列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在)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醉翁亭记练*题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三、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4、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7、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9、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7)

——《醉翁亭记》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⑵ 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置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身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⑴ 陈说(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⑵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⑶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⑴ 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身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身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⑵ 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衔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一、教学内容:《醉翁亭记》第四自然段

  二、课时:1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分析比较,掌握段中关键字词句

  2、分析课文,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以“乐”为中心,理解文中几种不同的乐

  五、教学课型:讲读课

  六、教法学法:问题研究,对话互动,朗读,找关键词句,比较归纳等等。

  七、教具:实物(用白纸展示课文内容以及相同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比较)

  八、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节课,我们学*了《醉翁亭记》的前三自然段。在上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明确:两种“乐”,一是“山水之乐”,一是“宴酣之乐”)

  好,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新课的学*。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学*文中第四自然段也就是文中最后一部分。首先,由学生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找出不懂字词句

  问题二:找出其他三种“乐”

  2、学生朗读,余者思考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预设问题及答案)

  ① 已而:不久,后来,表示在某事之后的意思。是古文中一个比较固定的短语。

  ② 阴翳(yi):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③ 鸣声上下:指鸟到处鸣叫。

  ④ 去:离去。

  ⑤ 谓:是。

  ⑥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安西吉安市。

  ⑦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是“以……为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其”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太守”,二是指“游人”,即“不知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或“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此即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4、比较词语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 《岳阳楼记》

  九、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的段落。

  十、板书设计

  太守

  ↓

  山水 ↘ ↙ 游人

  宴酣 ↗ ↖ 禽鸟

  十一、教学后记

  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感情基调。这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中懂得归纳总结,联系贯穿,我认为这一点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师“我”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有限,没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学*内容及更深广的启发,这一点是不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用多点时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此外,作为一个经验较少的老师来说,在怎样控制课堂,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方面,我认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和改进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1.依据自己预*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2.感悟文中的景美。

  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3.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4)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

  4.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2.师归纳

  (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

  (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

  (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

  四、反思阅读方法:通过本课学*,你认为应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明确:1、诵读感悟内容 2、探究思想背景 3、赏析行文特色

  五、迁移练*: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 不可。(水落石出)

  六、学生读背课文,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景:山水、朝暮、四时

  以醉写乐

  太守醉醉人:滁人游,众宾欢

  乐中含悲

  醉情:与民同乐

  醉

  形象精练,融情入景

  文美

  我们醉句式灵活,对散结合

  情美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

  教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质皆美、脍炙人口的文章,学生不仅要会朗读课文,还要能评析别人的朗读。对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的描写,不仅要让学生能背诵,能用文章原句回答问题,还要能调动学生的想象,想象山、水、亭的色、声、形,想象醉翁亭的四季景色,想象醉翁亭的外观和丰姿,从而体会作者被山水美景所陶醉的感情。

  一.确立教学目标:

  1.学*作者以“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

  2.鉴赏作者独特的文笔,赏析文字传达出的优美情境。

  3.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导入新课

  三.理清文章脉络 (引导:结合各段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教师:文章每一节写了哪些内容?每一节之间是怎样串连起来的?

  学生:第一节,描述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环境),亭名的由来,以及写了“醉翁”寄情山水之乐。(教师引导:从人的角度去总结)

  教师:“山水之乐”,乐在哪里?(引导探究过渡词)

  学生:由“若夫”一词过渡到第二节,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教师引导:作者巧妙地站在了人的角度作了总结,写了人置身于这样的山中的流连之乐。)

  教师:为什么站在的人的角度去总结?

  学生:由“至于”一词过渡,第三节写了滁人出游之乐和宴欢之乐。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已而”一词过渡,第四节写了“禽鸟之乐”,“太守乐其乐”。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形成板书:

  教师归纳作者独特的行文构思:

  形成板书—— 1.行文流畅严谨。(过渡词以及每一节结尾的自然过渡)

  2.“乐”串连全文,“乐”是全文的线索,全文都是“乐”的氛围。

  3.层层推进,步步烘托,突出太守之乐。

  四.体会作者笔下的各种“乐”。

  教师:文章结尾看似没有写“太守之乐”,其实处处在写。再次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太守的哪些乐?

  学生:山水之乐,滁人出游之乐,宴饮之乐。(学生可能会认为滁人出游之乐不是太守的乐,正好可以引导在下面的环节中体会滁人的乐为什么也是太守的乐。)

  活动设计: 教师:自读品味,说说以上哪一种乐趣最让你向往陶醉,为什么?(可以引导:欧阳修非常享受这些乐趣,是不是真的有许多让人享受之处呢?)

  学法指导:赏析应该注意——抓住语言,展开想象,丰富画面。

  学生1:赏析山水之乐,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加以引导。 四季不同的景色,每一个季节都给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感受。 春——野芳发而幽香 生机,幽香,漫山遍野,让人陶醉,不仅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浓浓的野趣,又有清幽的香气。(抓住视觉、嗅觉感受,学生在想象画面的时候引导其丰富画面) 夏——佳木秀而繁阴 教师引导:为何没有写知了?

  学生:因为那会让人烦躁,夏天人最需要的是清凉。夏天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作者只写了浓荫,是因为这是夏天最能给人享受的东西。 秋——风霜高洁 写霜,不写冷而写白,抓住色彩表现纯净,给人一种如入仙境般脱俗之美。 冬——水落而石出 最萧条,最没有生机的季节,很多人为了表现冬天的美往往写冬天的雪景,但是作者不落俗套,写水落石出。 教师:水位低落,石头显露美不美?(引导:山中的石头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山中的石头天然,呈各种各样的形状,呈现出一派别有生机,奇形怪状的美,这种独特的美,只有冬天的山上才有。

  教师:为什么不写雪呢?

  学生:

  ①写秋景已写过霜白,再写白雪,则显重复;

  ②雪并不是常态,美得不长久;

  ③有雪则无法爬山,只能远观或旁观,而无法写出身临其境之感。这恰是作者在描写上的精妙之处。

  学生2:朝暮之景——独特的变化。 教师引导:我们每天也在感受明暗交替,却没有特别的感受。因为太多太*常,没有独特的景致。如果有一个具体的东西能让我们具体感受日出日落,印象则更深刻。所以,有很多人流连于在山上在海边看日出,而作者抓住“云气”,直接让你感受到由暗到明,由明变暗的全过程。 教师归纳本文写景独特之处:

  写法上:

  ①选择山中早晚和四季的典型景物,紧扣其典型特征,引发联想,营造意境;

  ②概括性的写景,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③抓住人的感受,多角度的写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内容上:

  所写景物丰富而独特,带给读者的恰是每个季节最需要的感受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对偶句的特点及作用。

  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的结构特点。

  3、 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内容

  1、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解决生字词。

  2、⑴ 作者及作品介绍: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指定学生回答: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⑵ 作背景简介:作者当时被贬,遭到打击,心情依然乐观。

  ⑶ “记”古代一种文体,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⑷ 全文线索:“乐”

  3、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名字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⑴ 自然环境

  写景的顺序:由远及*

  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⑵ 亭名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现在还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⑶ 教师指出重点词语,学生朗诵课文。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⑴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⑶ 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⑷ 指出本段中的对偶句。(学生回答)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⑴ 四层(一句一层):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核心)

  ⑵ 学生指出对偶句,教师分析其特点及作用。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

  ⑶ 前后照应:本段最后一句与第一段中的哪一句照应?(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⑴ 禽鸟鸣林的乐趣

  游人的乐趣

  太守的乐趣(最高的境界)

  ⑵ 前后照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与“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相照应。

  2、 中心归纳:本文以“乐”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岁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答)

  3、 课外拓展

  ⑴ 你对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持什么态度?

  ⑵ 作者身处逆境,心情依然乐观的处世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 处理课后练*题

  (略)

  四 板书设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民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8)

——《醉翁亭记》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⑵ 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置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身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⑴ 陈说(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⑵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⑶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⑴ 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身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身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⑵ 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衔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一、教学内容:《醉翁亭记》第四自然段

  二、课时:1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分析比较,掌握段中关键字词句

  2、分析课文,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以“乐”为中心,理解文中几种不同的乐

  五、教学课型:讲读课

  六、教法学法:问题研究,对话互动,朗读,找关键词句,比较归纳等等。

  七、教具:实物(用白纸展示课文内容以及相同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比较)

  八、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节课,我们学*了《醉翁亭记》的前三自然段。在上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明确:两种“乐”,一是“山水之乐”,一是“宴酣之乐”)

  好,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新课的学*。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学*文中第四自然段也就是文中最后一部分。首先,由学生朗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找出不懂字词句

  问题二:找出其他三种“乐”

  2、学生朗读,余者思考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预设问题及答案)

  ① 已而:不久,后来,表示在某事之后的意思。是古文中一个比较固定的短语。

  ② 阴翳(yi):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③ 鸣声上下:指鸟到处鸣叫。

  ④ 去:离去。

  ⑤ 谓:是。

  ⑥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安西吉安市。

  ⑦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是“以……为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其”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太守”,二是指“游人”,即“不知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或“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此即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4、比较词语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 《岳阳楼记》

  九、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的段落。

  十、板书设计

  太守

  ↓

  山水 ↘ ↙ 游人

  宴酣 ↗ ↖ 禽鸟

  十一、教学后记

  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感情基调。这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中懂得归纳总结,联系贯穿,我认为这一点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师“我”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有限,没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学*内容及更深广的启发,这一点是不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用多点时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此外,作为一个经验较少的老师来说,在怎样控制课堂,怎样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方面,我认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和改进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1.依据自己预*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2.感悟文中的景美。

  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优选【十】份(扩展9)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汇总五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 ⑵野芳发而幽香( )

  ⑶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⑷伛偻提携 (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小题3: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遭贬谪的朝廷弃儿不胜枚举,流放的屈原,不得志的苏轼,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从这些人身上你获得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⑴意,情趣。⑵芳,香花。 ⑶乐,以……为乐。 ⑷伛偻,腰背弯曲。

  小题2:(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2)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小题3:(4分)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

  小题4:(3分)示例:面对人生的坎坷和困难,应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豁达向上,乐观进取,开创自己精彩的人生境界。

  小题1:试题分析:⑴意,名词,情趣。⑵芳,名词,香花。 ⑶乐,词类活用,以……为乐。 ⑷伛偻,古今异义词,腰背弯曲。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述”(记述)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朝”(早上)、 “暮”(晚上,傍晚)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文章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安宁;“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解答本题时要回到原文相应的段落和语句中来分析。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

  小题4: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从他们虽遭贬谪却仍奋发有为谈起,或从他们政治上无建树,却留下了千古奇文,修建了美轮美奂的文学大厦谈起。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围绕(2)情趣(3)开放

  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3.琅琊山 酿泉

  4.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的景色及出游的乐趣。

  5.《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意对即可)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临溪而渔( )

  (2)杂然而前陈者( )

  (3)苍颜白发( )

  (4)太守谓谁( )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往来而不绝者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①人影散乱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C.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人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捕鱼

  (2)摆开

  (3)脸色

  (4)为,是

  2.D

  3.(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意对即可)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________,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甲】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乙】文作者是________,他和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念 无 与 为 乐 者。

  (2)游 人 去 而 禽 鸟 乐 也。

  3.请补写出文中的横线上空缺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