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

首页 / 语文教案 / |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1

  一、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部分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化为实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讲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仔细,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交流:

  第一段: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3)、这里说谁常常奚落谁?(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说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二段。

  (6)、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傲慢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有礼貌,很谦虚>。谁能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回答。

  ②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更加轻蔑的神气。(理解懦弱,轻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辩,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

  ③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愤怒)。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远长存。

  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④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⑤刚才铁罐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老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驳,师:是呀,这的确不是懦弱, 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体现。

  ▲(8)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为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

  (9)、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刚才的学*,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

  ③分角色练*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④生生分角色朗读。

  ★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

  (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捧起、擦洗干净,小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

  (4)人们都把陶罐当宝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体现出陶罐善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因为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欢陶罐。

  (5)而当年骄傲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消失)。

  (6)当初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哲理。

  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学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

  四、作业:

  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24 陶罐和铁罐

  (骄傲)铁罐:坚硬(长处)→消失(短处)

  ↓奚落↑宽容

  (谦虚)陶罐:易碎(短处)→价值(长处)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2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学*要求。通过看阅读提示,谁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要求?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谁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很骄傲,瞧不起陶罐。当它们被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可是铁罐早已完全氧化,无踪无影了。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思考:通过学*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3

  一、教师导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齐读课题。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过渡: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教师提取课文主线。

  1、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多指几名学生说,将主要内容说清楚。)

  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主线。

  师: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注意到,大家都提到一个词:“奚落”(板书)

  那么谁能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3、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多请几个。

  4、师过渡:那么在课文中铁罐是怎样来奚落陶罐的呢?

  三、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铁罐奚落陶罐的词语或句子。

  老师巡视辅导(随机点评:这个同学真棒,还注意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铁罐的语言、神态,还有“!”的多次出现。)

  四、师生品读课文2——9段。

  1、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哦,他抓住了铁罐的语言和神态来充分体现它对陶罐的奚落,真好!

  谁能来做做“傲慢”的动作?板书傲慢。这句话中还有哪里可以看出铁对陶的瞧不起?

  生:“陶罐子”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感受到了铁罐子的傲慢

  师:谁能读一读,点人读,生评后再读,全班读

  2、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过程:读句子2

  师:从哪里看出铁对陶的奚落的?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相机设问:你认为陶懦弱吗?为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抓“争辩”——读句子,注意省略号的读法。

  师评:我听出了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陶罐子;这是一个谦虚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

  这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陶罐子…

  3、师:傲慢的铁罐听到陶罐的争辩,怎么样呢?

  生:铁罐开始恼怒了。师:自己做一做。点拨:他瞪着眼,他还气得手指着对方,他在跺脚呢(用各种动作表情形象化“恼怒”)

  师:恼羞成怒的铁奚落陶的语言一定更尖刻了,听听,他都说些什么?同桌合作读6——9段。

  指名合作读——师再问:你们听出了什么?从哪里听出来的?抓“相提并论”“算什么东西?”(铁对陶的极度轻蔑和瞧不起)

  4、同位之间分角色读对话。

  5、男女生分角色读。

  6、请学生展示合作,带头饰

  师:面对铁罐的横蛮不讲理,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了。

  五、学*后文。

  1、师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国王御厨里的铁和陶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2、学生默读后文。

  3、指名说。多请几位学生说。

  师相机归纳或板书:无影无踪成为文物

  六、小结全文

  是呀,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在世上消失了。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自己的感慨,你想说点什么吗?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

  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

  (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

  (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品读第5―7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

  4.课件出示:

  ①咦,这是我吗?

  ②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④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死里逃生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角和腿呢?(后悔、叹息、感激)

  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

  (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

  (1)出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学生读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复*巩固,识字写字

  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注意“比”的写法)

  4.学生书写练*,自评、互评。

  [教学板书]

  鹿角和鹿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各有所长全面看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5

  一、教师导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齐读课题。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过渡: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教师提取课文主线。

  1、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多指几名学生说,将主要内容说清楚。)

  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主线。

  师: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注意到,大家都提到一个词:“奚落”(板书)

  那么谁能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3、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多请几个。

  4、师过渡:那么在课文中铁罐是怎样来奚落陶罐的呢?

  三、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铁罐奚落陶罐的词语或句子。

  老师巡视辅导(随机点评:这个同学真棒,还注意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铁罐的语言、神态,还有“!”的多次出现。)

  四、师生品读课文2――9段。

  1、师:说说,你找到了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哦,他抓住了铁罐的语言和神态来充分体现它对陶罐的奚落,真好!

  谁能来做做“傲慢”的动作?板书傲慢。这句话中还有哪里可以看出铁对陶的瞧不起?

  生:“陶罐子”铁罐对陶罐的称呼感受到了铁罐子的傲慢

  师:谁能读一读,点人读,生评后再读,全班读

  2、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过程:读句子2

  师:从哪里看出铁对陶的奚落的?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相机设问:你认为陶懦弱吗?为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抓“争辩”――读句子,注意省略号的读法。

  师评:我听出了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陶罐子;这是一个谦虚但并不懦弱的陶罐子;

  这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陶罐子…

  3、师:傲慢的铁罐听到陶罐的争辩,怎么样呢?

  生:铁罐开始恼怒了。师:自己做一做。点拨:他瞪着眼,他还气得手指着对方,他在跺脚呢(用各种动作表情形象化“恼怒”)

  师:恼羞成怒的铁奚落陶的语言一定更尖刻了,听听,他都说些什么?同桌合作读6――9段。

  指名合作读――师再问:你们听出了什么?从哪里听出来的?抓“相提并论”“算什么东西?”(铁对陶的极度轻蔑和瞧不起)

  4、同位之间分角色读对话。

  5、男女生分角色读。

  6、请学生展示合作,带头饰

  师:面对铁罐的横蛮不讲理,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了。

  五、学*后文。

  1、师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国王御厨里的铁和陶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2、学生默读后文。

  3、指名说。多请几位学生说。

  师相机归纳或板书:无影无踪成为文物

  六、小结全文

  是呀,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在世上消失了。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自己的感慨,你想说点什么吗?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1)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3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1

  一、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部分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化为实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讲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仔细,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交流:

  第一段: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3)、这里说谁常常奚落谁?(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说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二段。

  (6)、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傲慢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有礼貌,很谦虚>。谁能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回答。

  ②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更加轻蔑的神气。(理解懦弱,轻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辩,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

  ③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愤怒)。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远长存。

  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④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⑤刚才铁罐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老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驳,师:是呀,这的确不是懦弱, 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体现。

  ▲(8)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为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

  (9)、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刚才的学*,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

  ③分角色练*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④生生分角色朗读。

  ★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

  (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捧起、擦洗干净,小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

  (4)人们都把陶罐当宝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体现出陶罐善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因为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欢陶罐。

  (5)而当年骄傲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消失)。

  (6)当初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哲理。

  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学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

  四、作业:

  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24 陶罐和铁罐

  (骄傲)铁罐:坚硬(长处)→消失(短处)

  ↓奚落↑宽容

  (谦虚)陶罐:易碎(短处)→价值(长处)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

  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

  (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

  (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品读第5—7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

  4.课件出示:

  ①咦,这是我吗?

  ②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④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死里逃生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角和腿呢?(后悔、叹息、感激)

  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

  (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

  (1)出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学生读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复*巩固,识字写字

  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注意“比”的写法)

  4.学生书写练*,自评、互评。

  [教学板书]

  鹿角和鹿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各有所长全面看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3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 奚落 懦弱

  轻蔑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 )地说”(心*气和、温和、*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 )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板书预设: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2)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合集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全面看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去了解发生在它们之间的事。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哭课文。教师指导读准下列字的读音:御,读yù,不读yì;懦,读nuò,不读ruò;滓,读zǐ,不读zǎi;掘,读jué,不读jié;踪,读zōng,不读zhōng。

  2、自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讲的是御厨里的铁罐骄傲自大,瞧不起后来宫殿倒塌了,它们被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被复存在了。)

  4、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把课文读一读,对内容有了整体的印象,再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

  三、看图,初步认识陶罐和铁罐。

  1、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铁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①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它是有铁做的,右边是陶罐,它是用陶土做的,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②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眼睛半睁注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像对陶罐不屑一顾,一副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的眼神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副容忍的样子。③从个头上看,铁罐自认为自己很高大,以为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头昂得高高的。)

  四、抓文中的词句,进一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学生可能提出:“奚落、懦落、相提并论、等词语是什么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理解,在读中感悟次要的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懦落:软弱无能,不坚强。相提并论:指铁罐自以为比陶罐强,陶罐不能和自己放在一起比较。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4、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友好、克制)

  五、指导多读,深刻领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自”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走出坐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六、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自读课文,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局的语句。

  2、学生交流。(陶罐依旧“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已经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4、学生交流。(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因为它是很有价值的古董;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

  5、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7、全班脚炉。(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等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2

  【学*目标】

  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⑶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复*生字词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2、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3

  一、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部分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

  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

  2、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

  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化为实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讲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仔细,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交流:

  第一段: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3)、这里说谁常常奚落谁?(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说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二段。

  (6)、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傲慢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有礼貌,很谦虚>。谁能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回答。

  ②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更加轻蔑的神气。(理解懦弱,轻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辩,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

  ③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愤怒)。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远长存。

  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④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⑤刚才铁罐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老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驳,师:是呀,这的确不是懦弱, 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体现。

  ▲(8)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为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

  (9)、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刚才的学*,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

  ③分角色练*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④生生分角色朗读。

  ★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

  (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捧起、擦洗干净,小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

  (4)人们都把陶罐当宝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体现出陶罐善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因为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欢陶罐。

  (5)而当年骄傲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消失)。

  (6)当初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哲理。

  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学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

  四、作业:

  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24 陶罐和铁罐

  (骄傲)铁罐:坚硬(长处)→消失(短处)

  ↓奚落↑宽容

  (谦虚)陶罐:易碎(短处)→价值(长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4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学生所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用尖酸刻薄的话来数落陶罐,而陶罐始终保持着谦虚的品性。当多年过去后,宫殿倒塌了,它们被埋在土里,经过岁月流逝,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趣味性强,寓意深刻,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细读故事,发现故事可分为陶罐和铁罐被埋之前、被埋之后两个部分,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故事中还有许多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基础,能够自己预*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去实践。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词串教学法。学生在整堂课中主要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语,在老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进行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而课文中有很多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就必须先弄清词语的意思。我就想抓住文中的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从而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内心。这篇课文又是童话故事,故事性强,学生很感兴趣,因此课堂上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多媒体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故事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情绪更加高涨。

  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结合多媒体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己去发现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并读准这些词语的音。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偏多,而且难理解,我就想让学生重点先来理解铁罐,从而体会陶罐的内心。描写铁罐神态的三个词语“傲慢、轻蔑、恼怒”都有傲慢的意思,但又有一些区别。我先让学生体会他的相同之处,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然后再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带着不同的语气、神态、动作来朗读铁罐说的话,通过朗读再领会铁罐的蛮横无礼。文中有一句铁罐说的话没有写出他说话时的神态,我就让学生根据铁罐说的话来补充词语,再读句子。这样既理解了铁罐此时的心态自以为了不起、不可一世,又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而对于陶罐的理解,我还是抓住词语“懦弱”来引导学生体会陶罐的内心。我故意装糊涂,提出两个问题去激学生,让学生自发地反驳我的看法:1、陶罐明明很容易碎,一碰就破裂了,怎么能说不懦弱?2、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而陶罐还总是一脸微笑地对待,怎么能说不懦弱?学生通过反驳可以谈自己的各种理解,从而去体会陶罐和铁罐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易碎只是陶罐的短处,并不是懦弱,他不和铁罐吵并不代表他懦弱,那是他谦让的美德。

  学生理解了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后,我设计了一个无声的动画,让学生配音,这样既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又再一次训练了学生的朗读。

  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的学*,我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词语,像第一部分那样,找出描写人们和陶罐神态的词语,把板书补充完整,然后根据板书朗读,读出人们的惊讶与高兴,再体会人们为什么惊讶、高兴。从而明白陶罐成了古董,受到人们的欢迎和保护,而铁罐最后没有好下场,消失的无影无踪。学到这学生便明白了课文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很自然地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屏幕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请生读题。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文中描写铁罐的三个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但却用得准确、传神。我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读词语,谈例子、表演来发现、琢磨、比较这几个词语,感受陶罐的傲慢无礼,使学生义会词意、增强语感,使学生的认知水*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陈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方法学*课文第二部分

  (1)请生来当一回编剧,根据剧本第一幕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找出剧本第二幕的时间、地点、主人公。

  (屏幕出示:第一幕时间:古时候,地点:国王御厨,人物:陶罐和铁罐)

  (屏幕出示:第二幕时间:,地点:,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神态,师:“如果我们要编排第二幕的戏,我们也要注意人物的神态。你们看黑板上的板书。”(师板书:人们、陶罐)

  (3)捕捉词语,为第二幕的人物设计神态:师:“你们能学着左边的板书填右边的板书吗?”

  (4)生默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并完成板书。师根据学生口述,把板书补充完整。

  (5)通过老师的语言渲染,结合引用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个人与全班合作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神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6)请“编剧”谈谈为什么如此设计并演绎人物,从而感受到陶罐已成为古董,非常有价值而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人问津。

  2、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3、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设计意图:第一部分的教学重点主要落在理解主人公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品质,而第二部分的教学则转为理解人们在见到出土后的陶罐时那种兴奋、高兴的心情,二者在学*方法上有相似之处,因此我通过学*方法的迁移,让孩子来当编剧,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并很自然地引出了学生对本篇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的领悟,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 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

  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3)

——三年级《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篇

  一、教材分析

  这篇通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图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课文以对话展开情节,用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了铁罐傲慢、蛮横无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课外阅读量也比较大,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学生一般都会提前预*课文,自主学*了课文的生字词以及朗读课文3遍以上,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鉴赏陶罐和铁罐动作、神态等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引导学生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深刻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来学*的课文,主人公是两个罐子,一个是看起来很容易就会备摔坏的陶罐,一个是看起来坚硬的铁罐。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来说说。

  生:

  师引导学生把故事内容复述一遍,把细节填充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跟着老师检查预*情况

  3、提问:读了课文,你觉得铁罐、陶罐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分析。有理有据。

  4、抓住关键词语,挖掘词语背后的意义,初步教会学生如何透过文字挖掘更深层的意义的方法。

  5、引导学生关注前后的命运变化,归纳这种变化起来。

  (三)归纳故事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转述。

  (四)角色朗读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落实好神态、动作的表演。可以进行角色交换两次。

  (五)总结

  六、教学反思

  略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卡片。

  ③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④学生预*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读读课文。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②板书课题,学*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

  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学生汇报自己预*的情况:读了几遍书。

  b.鼓励学生大胆读书。*意读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c.学生评议读书情况,把容易读错的生字带大家多读几遍。教师相机小结:读书首先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②再读课文。

  a.激励学生积极读书: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举手!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③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a.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b.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刚读课文,就知道这些内容,好!

  ④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a.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操作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b.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下面铁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铁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奚落”的语气。

  c.教师启发:面对铁罐和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请你把下面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他的谦虚克制。

  d.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评议后,同座再练*分角朗读。

  复*巩固

  ①认读课文1至9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1至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③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 ”。

  ④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⑤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⑥学生练*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⑦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

  ②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4)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读后感 (菁华5篇)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主要内容是,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铁罐自己坚硬,常常奚落陶罐。后来,王朝覆来了,两只罐被深深的埋在地下。后来,陶罐被人们发现了,它高兴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身旁。”人们挖来挖去也没见到铁罐。原来,它早就氧化了。

  读了这则寓言后,我觉得陶罐非常谦虚,很值得我们学*,我想对铁罐说:“你虽然不容易碎,很坚硬,但你容易氧化,还很骄傲。我觉得你应该向陶罐学*谦虚。”

  记得上三年级时我们上了一篇《陶罐和铁罐》的文章。文章主要讲了在王朝的御厨里,有一对罐子兄弟---------陶罐和铁罐。铁罐非常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不放在心上,仍把铁罐当作好兄弟。可铁罐呢?更加骄傲了,蔑视陶罐。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御厨倒塌了,两个罐子被埋在土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陶罐出土变成了文物,而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因为我从小妈妈就教我生字、词语、口算……上幼儿园玩游戏,我每次都得第一,我口算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报出答案。渐渐地,我觉得自己是“无人能比、知识渊博”的“小天才”。有一次我参加了诸暨市的画画比赛,得了个第一,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下我可以去同学面前炫耀了。听着一声声的赞扬声,我高兴极了……后来,我才知道了原来班里比我好的同学多得是。比如:楼丽云的语文比我好;楼柯余的体育比我好;徐泽全的数学比我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觉得自己就是文章里面的铁罐,十分骄傲,看不起别人。这样我得到的结果将是被埋没,做人应该像陶罐一样,虚心求教,不能渺视别人,这样你身上的闪光点会被别人发现、被别人尊敬、被别人赞扬。

  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看见自己的缺点,不能只看见的优点。要谦虚,不能渺视别人,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今天我读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了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陶罐和铁罐。因为铁罐自恃坚硬,就瞧不起陶罐,常常数落它。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王朝覆灭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可是,铁罐却早已氧化生锈坏了。这篇课文对我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它生动地将铁罐傲慢无理、目中无人,陶罐谦虚*和的两种态度进行了对比。作者把它们的神态、语气和结局放在一起,让人读起来觉得对比鲜明,印象深刻。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不能瞧不起别人,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因为这样往往会大错而特错,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自从读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因为我识字早,从小就读了很多书,便觉得自己“学识渊博”,简直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小天才“哩,自以为很了不起,对谁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有很多同学都比我强,比如:张同的字写得比我好,张南的体育比我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而我以前的想法就象文中的铁罐一样无知得令人可笑。

  就象那篇课文中写的一样:铁罐对陶罐无礼的蔑视,陶罐原谅了他。铁罐反而变本加厉,更加骄傲无礼,陶罐却再一次用宽容的心原谅了他,并愿意和他做朋友。但铁罐更加傲慢,所以陶罐不再理会他。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文物,但铁罐已经化成了灰烬。

  好好和别人相处吧!不要讥笑别人,你会发现,生活是无比的快乐!

  时间到了,我是第一名!便骄傲起来,瞧不起别人来。一直告诉别人我是第一名。

  因为这次我跑了第一名,所以我没有练*。可谁也不知道,有些人却在家里坚持练*。第二次比赛,规则是跑两圈。这次我再也没有发抖,只是用一脸不在乎的样子迎接比赛。比赛开始了,我明明在费力地跑,可不知怎么了,右边突然冲过来一个人,过了一会儿,她居然超过了我,不管我怎样费力地跑,也超不过她。

  比赛结束了,我只得了第二名。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因为我的骄傲才失去了第一名。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认识不能骄傲的,骄傲的后果一定很惨!

  当一个人常常被别人奚落时,你也会嘲笑他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你会帮助他吗?在阅读完《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后,我深受启发和感悟,同时我也感到非常的惭愧。

  让我觉得惭愧的地方是:当铁罐问陶罐:“懦弱的东西,你敢碰我吗?”不起眼的陶罐却谦虚地说:“不敢,但并不代表我懦弱,我们别这样了,还是和睦相处吧!”如果换成是我的话,我肯定会不屑一顾反攻击说:“敢,怎么样?…….”然后就会跟铁罐斤斤计较起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以后不能用这样的态度和同学们说话了,要像陶罐一样谦虚。铁罐傲慢的语气在陶罐心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胸怀和态度。虽然那时铁罐说:“走着睢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可最后,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他们俩被遗落在了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陶罐却被人们看成价值连城的古玩了,可自大的铁罐却在土中氧化了,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所以心胸宽广的人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心胸狭隘的人只会让自己变得更渺小。

  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是一名班干部,相比较我就那个自大的铁罐,我要改掉以前的那些斤斤计较的坏毛病,要和同学们相互帮助、友好相处,要做个心胸宽广,乐观豁达并且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陶罐,我要以正能量的力量带领同学们,帮李老师减轻负担。如果我以这样的胸怀走下去,肯定会赢得更多同学们的认可和老师的赞扬。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5)

——陶罐和铁罐语文教案实用十份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认识陶、懦、恼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读下列词语: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4、交流学*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说话练*

  1、巩固词语: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4、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

  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教师巡视、指导。

  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

  思考:通过学*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综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

  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

  (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

  (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品读第5—7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惊险。

  4.课件出示:

  ①咦,这是我吗?

  ②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④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死里逃生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角和腿呢?(后悔、叹息、感激)

  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

  (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

  (1)出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学生读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复*巩固,识字写字

  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注意“比”的写法)

  4.学生书写练*,自评、互评。

  [教学板书]

  鹿角和鹿腿

  鹿角鹿腿

  美丽难看

  险些送命狮口逃生

  各有所长全面看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两位主人翁,一位叫陶罐,一位叫铁罐。(出示陶罐、铁罐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自由发言)

  2.大家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6)

——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合集5篇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透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述,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资料简单易懂,生动搞笑,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透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齐,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能够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透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能够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状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述,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二、以比较、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那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以前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这天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到达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用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调温和些,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教学本课,我感觉备课备得比较透彻,但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我安排一课时讲完这篇文章,这也是我*段时间一向都在尝试的一种教学节奏,课前有指导性的组织学生预*,在预*中读通读准文章,初步学*生字,这也是学*潜力的培养过程,这天讲的这节课也不例外。虽然有预*,但是课堂上并不是抛掉字词不管,而是更好的利用抓词串文,以词读文,以读代讲。

  课堂上环节紧凑,感觉的出来孩子总是处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上。师生接读文章到达范读、检测、纠错的目的,省时省力,在语言环境中读,降低了孩子读词识字的困难,其中老师范读也建立了课文基调。略读是三年级孩子要逐步学会的读书方法,走马观花地看以到达掌握文章大意的目的,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课文都写了哪两个场景下的事情?”以疑引读,贴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渗透概括全文的方法。默读有利于思考,在默读中突破全文重点,围绕陶罐和铁罐的两次对话,第一部分落脚于“奚落”,读的过程抓住充分体现两个主角特点的词语,比如“傲慢、谦虚”等,充分让学生品味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利用补白想象阔词的方法,以感悟人物的内心感受为重点,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读的潜力和分析潜力。为了给每个孩子练*的机会,不断使用“听呀,他读出了挑衅”等这样的语言引导读悟结合。

  随文识字是本课设计的出发点之一,像“谦虚、恼怒、价值”等都是要写的字,随着文章的读板书出来范写指导。文中出现的生词,比如“懦弱”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说文解字,从文字的部件结构入手思考,无形中渗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这同时也渗透了解词辨字的方法。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换词,总之就是先带给方法,然后把理解的意思送进文中读。

  阅读教学重在读。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方法。课堂上,透过各种形式的读,略读、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来理解,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主要资料,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写作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按照自己的设想进展很顺,基于学生的学*水*,但是缺少小结、质疑和写法的引导,板书凌乱,教学中读的设计层次感不够突出,朗读形式单一,齐读太多,这些都源于教学机智不灵活,要继续提高自身潜力。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将陶罐、铁罐拟人化,围绕铁罐奚落陶罐以及时间流逝后陶罐依然光亮如新而铁罐却腐蚀消失这两个事件来写,并通过描写陶罐、铁罐的神态和动作来表现出两者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引出要正确地待人事物的道理。根据学*目标,我特将此课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词语

  此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复*本课重点、易错生字新词,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再由全班齐读一遍加以巩固。第二,是从文中找出“骄傲、傲慢、懦弱、轻蔑、谦虚、奚落”等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旨在让学生从中理解词语意思,与之同时考虑到三年级阅读中也经常出现“根据文意填空”此类型的题目故特意设置这一部分。而在课堂里面,学生在第二部分中也表现较为积极活跃,避免了直接展示词语和解释的枯燥。

  二、文意

  让学生朗读课文,概括文意。朗读前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话的语气,为之后的分角色朗读环节做准备。在指名生回答后,我特意让其他同学分别对概括的同学进行点评,让他们学着自己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修正。

  三、性格

  让同学们着重找出对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分为“议铁罐”和“议陶罐”。并总结出铁罐的性格特点“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蛮横无理和自以为是;陶罐的性格特点友善、谦虚而不软弱、宽容和善良。这一部分,学生基本都能找得准,并且说得很贴切。在出示原文句子中也顺势讲解了提示语在中间,对话在前和后的情况下标点符号的运用。在最初设计时,是打算把标点符号空出来让学生补充来引起注意。但又考虑到出示老师总结的体现性格特点的句子后是全班齐读PPT,这时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就会令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容易混淆,因此最后只是把那些标点标红,再直接提问”为什么老师要标红?”而实际上,学生在刚刚接受完铁罐性格的朗读后,一时半会没能跟上节奏。因此这样的提问显得太过突兀,让学生来不及反应过来。过后思考发现,把对话提示语以及标点的运用放在朗读前提示会更自然一点。

  四、故事

  这一部分是进行分角色朗读,同学可以自由选取两个情景(第2—9自然段、第11—17自然段)中的任意一个,和同桌合作进行有感情朗诵。开始之前,有三个小提示。第一,提示感叹号用法。本文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号,因此重点提出来让学生感叹号的使用情况以及引起学生注意有感情朗读时语气的把握。第二,提示铁罐语气“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和陶罐“谦和宽容、心*气和”。第三,提示可以适当配上动作。

  在这一环节,学生很感兴趣,胆子放得很开,声情并茂的。大概因为是故事性较强的原因,很多*常较沉默学生也主动加入和同桌角色扮演的朗读当中,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

  五、道理

  此环节从本单元前两课《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的写作特点入手,指出本文也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启发写下,为这个童话故事加上阐明道理的结尾。

  最后,出示两句与本文想表达的道理相*的名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为积累总结。

  《陶罐和铁罐》是学生所喜欢的搞笑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搞笑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显而易见。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以分析朗读为主。在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欣赏小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紧之后提出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好处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透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潜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潜力及情感表达潜力。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我个性强化了“演一演”的教学环节。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的表演能够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我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简单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成了学生的舞台。

  这种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主角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这天这节课的教学,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到达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7)

——《陶罐和铁罐》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优选【5】份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骄傲 谦虚 懦弱 古代

  价值 尘土 捧起 擦洗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它们最终的结局有什么关系?从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分角色朗 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陶罐:善良、谦虚、自尊、宽容;铁罐:骄傲、自大。

  2.课文是通过什么手段塑造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的?找出相关语句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明确:语言描 写和 神态描写。

  ①神态描写:铁罐“傲慢地问”表现出它骄傲、自大的性格;陶罐“谦虚地回答”表现出它谦虚、有礼的性格。

  ②语言描写:“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现出铁罐自以为是、蛮横无理的性格;“不敢,铁罐兄弟”表现出陶罐善良、宽容的性格。

  3.阅读第1自然段,结合后文说说为什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明确:因为铁罐自认为十分坚硬,所以看不起脆弱易碎的陶罐 。

  4.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铁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铁罐说陶罐“要不了几天,就会破成碎片”,自己“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陶罐保存完好,铁罐却无影无踪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性,为后文作铺垫。

  5.第10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 过渡作用;内容上表现出时间过去了很久,为下文揭示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作铺垫。

  6.多年之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陶罐依然保存完好,被人们挖掘出来,视为珍贵的文物;铁罐却 因为长期的氧化反应消失不见了。

  7.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后向人们提出了什么请求?这反映出陶罐的什么品质?

  明确:陶罐请求人们把他的兄弟铁罐也掘出来。这反映出陶罐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8.陶罐易碎,多年之后却依然美观;铁罐坚硬,多年之后却消失不见,这告诉我们什么 道理?

  明确: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9.课文运用的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对比的表现手法。体现在陶罐和铁罐的对比,多年之前和多年之后的对比两方面。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写近义词。

  (1)骄傲--( )

  (2)奚落--( )

  (3)轻蔑--( )

  (4)懦弱--( )

  2.写反义词。

  (1)骄傲--( )

  (2)轻蔑--( )

  (3)懦弱--( )

  答案:

  1.

  (1)傲慢

  (2)讥讽

  (3)轻视

  (4)软弱

  2.

  (1)谦虚

  (2)尊重

  (3)勇敢

  2.总结。

  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应自高自大,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也不应该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古诗云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与他人相处时,我们更要怀着谦虚的态度,学*对方的优点,与人友善、和睦相处。

  四、练*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1、通过本课学*,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o)“恼”(nao)声母都是鼻音n 3、读下列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4.交流学*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说话练*

  1.巩固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2、它为什么看不3、起陶罐?请同4、学们自读课文,5、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6、并对不7、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8、学生自读,9、教师巡视

  10、学生交流质疑,11、教师点拨,12、引导解疑。

  13、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14、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

  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板书: 谦虚 傲慢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教师巡视、指导。

  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完成板书: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

  思考:通过学*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 奚落 懦弱

  轻蔑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 )地说”(心*气和、温和、*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 )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板书预设:

  27 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理解、运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谦虚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落呢?下节课继续学*。

  第二课时

  一、复*生词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挖掘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值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一些。)

  (3)生练*书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实用五份(扩展8)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课文教案(精选五篇)

  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 奚落 懦弱

  轻蔑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 )地说”(心*气和、温和、*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 )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板书预设:

  27 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学*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复*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练*归纳段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陈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瞧,它们是谁呢?(老师贴图片,老师相机板书陶罐和铁罐。)你们可别小看这两只罐子,他们还会说话呢?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学生表演。铁罐:你敢碰我吗?(铁罐两手叉腰,准备碰陶罐)陶罐:不敢。(陶罐一边摇手,一边后退)

  3、(老师分开陶罐和铁罐)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陶罐和铁罐》。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3、学生发言。

  4、师小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5、谁来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铁罐凭什么来奚落陶罐?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认真读1—9自然段,分别把铁罐和陶罐说的话画记下来,并用心地读一读。

  2、铁罐对陶罐说了些哪些话?(CAI相机出示句子)

  3、从铁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知道铁罐性格为人怎么样?(铁罐傲慢、无礼、狂妄、不友好等)

  4、铁罐如此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生气了吗?他是怎么回答铁罐的,把陶罐说的话读一读。

  5、从陶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为人呢?(陶罐谦虚有礼、对人和善、友好、不自卑)

  6、是呀,陶罐和铁罐的态度和性格截然不同。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邀请自己最要好的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分别要把铁罐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谦虚有理,和善友好的语气读出来,在读好的基础上还可以配上动作来表演。

  7、自由练*。

  8、指名上台戴头饰表演。

  9、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10、同学们表演的真棒,真是惟妙惟肖。

  11、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陶罐被铁罐碰成了碎片了吗?(没有)那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快速朗读10—17自然段。

  学*10—17自然段。

  1、陶罐是什么样子?(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板书:永久)。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高兴、惊讶)为什么人们这么惊讶和高兴呢?(因为陶罐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从哪可以看出他们很惊讶、高兴?找出人们说的话,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读。

  4、陶罐听到人们赞美他,他是怎么说的?

  5、如果此时铁罐在旁边,他听到陶罐说的这番话,他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呢?

  6、可铁罐听的到吗?铁罐到哪去了呢?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

  7、什么是氧化?老师出示一根生锈的铁钉加以说明。(铁的表面遇到氧,慢慢地生锈,生锈的这一层就会脱落,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8、假若很多年前,你就是国王御厨中的勺子、叉子、刀或者是御瓶,听到陶罐和铁罐在争吵,你会怎么样劝说铁罐呢?

  9、同学们说得很有说服力,真是棒极了。请大家想一想,原来我们学过哪些课文,也说明了不要骄傲要取长补短的道理的?(《骄傲的孔雀》、《美丽的公鸡》、《骆驼和羊》等)

  10、那在我们*时的学*、生活中,有像铁罐这样的人吗?你又会对他怎么说呢?我们身边有像陶罐这样的人吗?请你说说看。

  11、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老师希望有像铁罐这样的同学可要改正缺点,不要骄傲,不要讥笑别人,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共同进步。

  板书:

  铁 罐 陶 罐

  骄傲自大 谦虚不懦弱

  氧化 永久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学*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

  生答: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陶罐和铁罐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