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6篇

首页 / 寓言 / | 2022-09-28 00:00:00 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1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额而集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子·山木》

  【译文】

  一天,庄周在雕陵栗园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自南方飞来。这只鹊鸟翼长七尺,目大径寸,从庄周面前飞过,触到他的额头,也不理会,最后落在栗树林中。

  庄周奇怪地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如此大,却飞不远;眼睛这样大,却看不清?”

  于是撩起衣裳,起步走上前去,手拿*,寻找机会弹射它。

  这时,又看见一只知了,躲在浓荫,悠然自得地乘凉,忘记了自身的安危;旁边,一只螳螂隐藏在一枝树叶后面,蠢蠢欲动,得意忘形,准备捕食知了;那只奇异的鹊鸟一心想猎取螳螂,以致利令智昏,忘乎所以。

  【题旨】见利忘危,则危在旦夕;居安思危,则有备无患。

庄子寓言故事2

  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

  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岂不是比比皆是!*的危害真是害死人啊!

  唐朝元稹所著《莺莺传》中,张生对红娘说:“自从我见了你家小姐一面,日思夜想,茶饭无味。希望你从中撮合。”红娘问:“你为什么不通过媒人提亲,正式把小姐娶过门呢?”张生说:“我现在心情十分迫切,如果通过纳采问名等一整套繁琐的婚娶仪式,至少需要大半年,那时候我早进了枯鱼之肆了。”红娘看到张生确实是心急火燎的,就答应从中牵线,促成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后来,元朝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不朽的名篇《西厢记》,一直流传到今日。

庄子寓言故事3

  管庄子是远*闻名的勇敢的猎手,他常常一个人猎杀虎豹豺狼,无所畏惧。

  一次,管庄子来到一座山前,见有两只老虎在那里争吃人肉,正在拼命厮打着。它们时而举起前腿互相猛扑,时而互相咬住脖颈不放,两虎的咆哮声震撼着山林。

  管庄子举起锋利的猎叉,正要上前刺杀这两只老虎,与他同行的管与连忙拉住他,说:

  “老兄且慢!”

  管庄子说:“还等什么?现在两只老虎正在厮打,我得乘它们不备刺杀它们。不然的话,这两只老虎一会儿*静下来,重新和好,我还对付得了吗?”

  管与说:“最好的时机还没到。你想,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它们为争夺这块食物正疯狂搏斗,不最后见一个高低,它们不会罢休。两虎真的动怒拼打,弱些的肯定会被咬死,而强些的那只虎也会被咬伤。等到它们死的死了,伤的伤了,你再行动,只需要轻而易举地将受伤的老虎刺死,这两只老虎就都属于你了。”

  管庄子恍然大悟。原来管与给管庄子出的是一个只需付出刺杀一只伤残老虎的代价,却能收到杀死两只老虎的主意。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庄子寓言故事4

  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

  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寓意解析: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庖丁解牛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寓意解析:庖丁解牛能够做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似的。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顺其自然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楚王聘庄子为相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呆若木鸡——深藏不露,动静以时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训好鸡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周宣王高兴极了,立即带着这只鸡去斗鸡了。

  寓意解析:庄子认为,真正有大智慧、有着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应该是藏而不露的,他们的表现也许是愚钝,笨拙和胆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即“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转化”的道理。

  与惠施论鱼

  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

  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

  寓意解析:在逻辑学上,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说在逻辑上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惠施古称博学,出行时随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博取功名,所以庄子有此一说。

  屠龙之技——做事脱离现实一场空

  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寓意解析: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考虑不周,得不偿失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寓意解析: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成本,一定要考虑代价。否则就算做成一件事。

庄子寓言故事5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庄子在濮水河边钓鱼。楚王听说庄子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隐士,便想让他出山,辅佐自己治理好楚国。于是派两个使者带着厚重的聘礼前去寻找他。使者沿着河边找了好多天,终于在濮水的转弯处找到了他。

  庄子坐在濮水边,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眼睛紧紧盯着河面,两位使者不敢惊动庄子,只得轻轻地走向前去,对庄子说:“我们国王早就知道您的大名,想请您去楚国做宰相,协助楚王料理国事,所以派我们来请您。”

  庄子手里拿着鱼竿一动也不动,就像没听见一样。两个使者没办法,只好又说了一遍。等了好半天,庄子转过头看看两位使者,开口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大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把它装在一个珍贵的盒子里,供奉在庙堂之上,是这样吗?”

  两位使者忙点头说:“是的,是的。”

  庄子又说:“那么请问二位,这只神龟是情愿死了,留下几块骨壳受人尊重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呢?”

  两位使者不明白庄子的用意,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还用说吗!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嘛,当然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了。”

  庄子听了哈哈大笑,弄得使者莫名其妙。突然,庄子止住笑,对使者说:“你俩回去吧!告诉楚王,就说我宁愿像乌龟在泥里拖着尾巴爬,也不愿被供奉在庙堂上。”

  庄子辞聘使者这才明白庄子的意思,又劝庄子,说:“楚王送你千金,许以为相,您还是赴任为好。”庄子说:“千金是重利,相国是尊位,但你们没见到用作祭祀的牺牛吗!把它喂养长大,然后披上绣花的披衣送入太庙,宰杀后作祭祀品,这时它就是想作一个孤单的小猪也办不到。你们去吧,不要污辱我,我不会为国事所羁,我决心终身不仕,以快我的'志向啊!”两使者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

  杂技团里一只会表演杂技的虎给它的同胞弟弟写了一封信,说:“杂技团里的生活舒服极了。一天三餐,都吃的是最好最好的瘦猪肉和瘦牛肉。这些肉都经过炊事员的精心挑选,不带一点肥,不带一点筋,也不带一点骨头。隔几天,还有活鸡活兔换换口味。至于喝的,不是牛奶,就是鸡蛋花儿汤,全都送到面前,不担心风吹,不担心雨淋,更用不着累得气喘吁吁地去追赶猎物。在这儿过日子,真如同进了天堂一样。好兄弟,快来吧!我劝你也来享受享受天堂的生活。”

  虎弟接到信以后,十分向往,决定到城里去看一看。

  老虎进城,不用说是很危险的。虎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它来到马戏团,见门口一个大牌子上面挂着许多动物的照片。其中最大的一张,就是它哥哥的。

  虎弟买了一张入场券。它迫切地想看看哥哥到底过得怎样快活。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将闾的学者,鲁国的国君听说他很有见识,便召见他,请他讲一讲如何治理国家的事,将闾推辞不掉,便对鲁国的国君说:“要实行恭敬和节俭,擢用公正忠诚的人,行政大公无私,人民谁敢不和睦相处呢?”

  将闾离开鲁国国君,总觉得自己说的不一定对,于是他找到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个学者,名叫季彻,将闾向季彻说了给鲁国国君说的话,问季彻自己说的是否对。季彻听了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就给将闾讲了一个小故事。

  季彻说:“一天他驾车出游,路上见一个螳螂在车辙里。它看到我的车子过来了,便奋力举起了它的双臂,企图阻止我的车子前进,我看着他的样子又佩服又可怜,佩服它的勇敢,可怜它的不自量力。”说完他哈哈的笑了。

  螳臂挡车将闾吃惊地说:“先生是说鲁国国君照我说的去做,要实现圣明之治,如同螳螂挡车是不能胜任的吧!”季彻没有回答,他说:“最伟大的圣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顺应民心的自然活动,来完成教化,改易俗*。这样人民都能去掉有害心思,增进专一于道的志向。就好像随本性自然形成,而不知为什么会这样。要使天下皆同一于自然之德,必须使内心安定才是。”

  鲁国的国君照将闾的见解治理国家,麻烦事一天比一天多,连自己也处于危险境地,他就不再实行了。

庄子寓言故事6

  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

  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过其实、*岂不是比比皆是!*的危害真是害死人啊!

  唐朝元稹所著《莺莺传》中,张生对红娘说:“自从我见了你家小姐一面,日思夜想,茶饭无味。希望你从中撮合。”红娘问:“你为什么不通过媒人提亲,正式把小姐娶过门呢?”张生说:“我现在心情十分迫切,如果通过纳采问名等一整套繁琐的婚娶仪式,至少需要大半年,那时候我早进了枯鱼之肆了。”红娘看到张生确实是心急火燎的,就答应从中牵线,促成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后来,元朝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不朽的名篇《西厢记》,一直流传到今日。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阅读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1)

——《庄子》寓言故事6篇

《庄子》寓言故事1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

  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

  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庄子》寓言故事2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顶,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导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译文: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寓意: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心应手。

  题旨:

  顺其自然,循其规律,事半功倍。

《庄子》寓言故事3

  【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①,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②。鸟乃眩视忧悲③,不敢食一脔④,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⑤,浮之江湖,食之?鲉⑥,随行列而止,委*而处⑦。(节选自《庄子·至乐》)

  【注释】①御:控制;约束。殇:宴请。庙: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②《九韶》:亦作“九招”。舜时乐曲名。具: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③眩视:《释名》眩,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遙遙然不定也。④脔(luán):切成方形的肉。⑤坛陆:坛应读作坦,坛陆,犹坦陆,即广阔的大地。⑥?鲉:泥鳅,小鱼。⑦委*:委蛇(wēiyí)雍容自得貌。

  故事解读;鲁侯对鸟是非常疼爱,爱之如婴。可鸟却没有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听话。其原因在于鲁侯没有使鸟儿快乐的办法。鸟是在天地中翱翔,却放在笼子里圈养,这样生活不适合鸟儿生活*惯。所以好的物质生活不一定是最快乐的,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人是为了大义气节而活,不为金钱名利而活,像古代的林觉民。

《庄子》寓言故事4

  【原文】阳子之宋①,宿于逆旅②。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释】①阳子:孙阳字伯乐,秦穆公臣,善御。②逆旅:古代对旅馆的别称。③恶:丑陋。小子:指男性青年。故事解读;贤者为何不贤,因为他自持外表美有才华,故看不起别人。而那不贤之人却很热情,待人和善,故不贤者能贤。贤与不贤,不是看其外表的美丽,才华出众,还要看其内在素质。现代社会对这些是不重视的,所以好人渐渐没了。

《庄子》寓言故事5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

  【译文】

  我昨天到您这儿来,半路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喊呢?”

  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您能够给我一斗半升水来救我活命吗?”我说:“好吧。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国王,正好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可以吗?”

  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得到一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却讲这些无济于事的空话。等您从吴越引来江水,已经来不及了,还不如趁早到咸鱼店里找我呢。”

  【题旨】空头支票害死人。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此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

  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

《庄子》寓言故事6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

  【译文】

  我昨天到您这儿来,半路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喊呢?”

  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您能够给我一斗半升水来救我活命吗?”我说:“好吧。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国王,正好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可以吗?”

  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得到一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却讲这些无济于事的空话。等您从吴越引来江水,已经来不及了,还不如趁早到咸鱼店里找我呢。”

  【题旨】空头支票害死人。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此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

  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2)

——*经典寓言故事6篇

  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风而逃,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军收复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一心想求和,竟答应向金国称儿称臣,每年进贡,换取可怜的“和*”。岳飞坚决反对,上书皇帝说:和议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请求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不久,金国果然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今开封)不远的朱仙镇。金军统帅兀术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过黄河,往北逃走了。岳飞也准备渡河北上,彻底打败敌人,收复北方。不料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不准再打。后来秦桧又诬告岳飞谋反,害死了这位大英雄。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农夫与蛇

  冬天如期到来,寒气笼罩了整个世界。每到冬天,气温下降到7—8℃时,就是蛇开始冬眠的时候了。冬眠时,为了更暖和一点,往往有几十上百条同种或不同种类的蛇群集在一起。 然而也有那些没来得及和同伴聚集到一起而独自冬眠的蛇。

  这不,有一条小毒蛇还独自在外寻找食物呢,因为它还没有储存到足够的脂肪以备过冬,如果现在冬眠了,明年就醒不来了。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要么冻死,要么饿死。很不幸,当这条小蛇还在寻找食物时,天空飘起了小雪,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了。本来寻找食物就费了不少体力,再加上天气寒冷,小蛇冻得失去了知觉,再不能爬了,它便静静地躺在路边。

  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看到了这条被冻僵的小蛇,由于天性善良,农夫起了怜悯之心,捡起小蛇放进了自己的衣服里,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可怜的小蛇。

  在农夫衣服里的小蛇渐渐暖和起来,恢复了知觉。当它醒来时,发现自己就在农夫的胸口,凭着本能,它咬了农夫一口,然后爬出农夫的衣服,逃走了。

  由于小蛇有毒,胸口被咬之后的农夫感到一阵剧痛,最终不幸中毒而死。小蛇逃走之后也没有找到食物,还是被冻死了。

  在去天堂和地狱的路上,小蛇的灵魂和农夫的灵魂相遇了。农夫问小蛇:“我救了你的性命,你为什么恩将仇报,反而咬了我把我毒死呢?”

  小蛇说:“我是一条毒蛇,咬人是我天生的本能。你的死是由于你自己的无知,难道你不知道蛇本来就是冷血动物吗?”

  后来,农夫的灵魂去了天堂,毒蛇去了地狱。

  后来又有人从这个故事里理解出了另一番寓意,善良的人往往不能被人们理解,但大爱能终将战胜一切阴险狡诈。正如许多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再坏的恶人,最终也会被善良的人所感化。这又是从感性的角度去理解的。抱着对人性本善良的期待,去结交身边的每一个人,去感受每一个人身上的温度和善意。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

  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楚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个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个齐国人。因为盗窃犯了罪。"

  楚王转过头来望着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

  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老鼠国王有一个小女儿,国王可喜欢它了。

  小老鼠们偷了好多花生,蚕豆,给老鼠公主吃。可老鼠公主一脚就把它们踢得老远,说:“这些东西硬邦邦的,我的牙都咬酸了!”

  老鼠国王赶紧命令小老鼠们:“快换些软的食物来!”

  小老鼠们只好偷来面包,蛋糕,绿豆糕......老鼠公主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

  过了几天,老鼠公主又对老鼠国王说:“爸爸,蛋糕,面包还得用牙齿咬,累死了,最好吃饭的时候,连嘴巴都不用动。”

  老鼠国王又命令小老鼠们去偷糖果,老鼠公主乐得跳起了老鼠舞。

  不久,老鼠公主的牙齿长得可长了。小老鼠们对它说:“快吃些硬的食物磨磨牙吧!要不,它会越长越长的。”可老鼠公主翻着白眼说:“不要你们管!”

  不久,老鼠公主的牙齿越长越长,长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了。

  老鼠国王搂着老鼠公主哭了,它说:“小宝贝,都是我不好!”

  老鼠公主哭得更伤心了,它想说什么,可又说不出来。因为它的牙齿太长了,嘴巴只能这么一直张着。

  <懒惰的老鼠公主>是给懒惰的孩子的。父母过度关心,事事代劳是孩子懒惰的主要成因。不要总对孩子说:这些事不需要你做,你太小,做不好。如果你不让孩子尝试,他就永远没有做好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一起参加大扫除,参加家庭会议。勤于动脑,动手的*惯,会在这些不起眼的活动中培养出来。

  有一位名叫董阏(e)于的人被派往赵国的上地去任地方长官。

  董阏于初来乍到,他深入民间调查,访探民俗民情、民心民意。这一天,他来到石邑山,只见山中有一条深涧,涧壁陡峭,像斧削,似城墙;涧深百丈,十分险要。于是董阏于找到在当地居住的人,问道:

  “这里有没有人掉进过这深涧?”

  那里的人回答说:“没有人掉进过。”

  董阏于又问:“不懂事的小孩子、白痴、聋哑、疯癫及反常的人,有没有掉进去过呢?”

  那里的人回答说:“也没有。”

  董阏于继续问:“牛马猪狗,有没有掉进去过呢?”

  人们还是回答说没有。

  董阏于想了想,说:“为什么不曾有人畜掉进这深涧里去呢?”

  那些人回答说:“这深涧十分阴森危险,谁要是进去了,那还能有性命吗?因此无论谁,走到这深涧附*时,都万分小心,要么绕道而行,谁也不敢去碰这个危险,连牲畜看到这深涧也止步不前的。”

  董阏于豁然开朗,他深受启发地拍手叹道:

  “好啊,我能治理好我的臣民了。如果我制定严格的法制,又严厉地执法毫不宽容,让人们知道违法就如同掉进这万丈深涧一样有生命危险,那就谁也不会去触犯法律了。这样,我还有什么不能治理的呢?”

  聪明人总能从身边的小事中受到启发,获得智慧。掌权的人从危险的深涧联想到执法如山,可想而知,他日后必定政绩卓着。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3)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6篇

  从前,有一个叫张三的人,他家里养了许多羊。有一天,羊圈破了一个洞,张三看见了,他想:这么小的洞,狼是钻不进去的。于是,他就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张三发现洞口又变大了,他一数,发现少了几只羊。他心里很难受,哇哇大哭:“我的羊啊!我的羊啊!” 邻居家的老爷爷听见了张三的哭声,就走过来问:“你怎么了?”张三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老爷爷,老爷爷说:“张三呀,羊圈破了就要及时修补,不然你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大。现在修补还来得及。” 张三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立刻拿来绳子和木板,把羊圈补好了。

  从此以后,张三家的羊再也没有丢过。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出现了一个问题,就要及时补救,这样就不会有更大的损失。

  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兴趣也起到了致关的重要。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效果良好。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确实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

  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的方法,老师把学*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掌握生字是积极的,

  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

  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这种探究合作学*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4、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

  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上的阴影。这些只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纰漏,作为当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

  大家听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吗?如果没听过,就来听我讲一讲吧!

  很久以前,在山下的一个农庄里,有一个吃苦耐劳的农民,他叫张文,他养了一群又肥又胖的小羊。他每天都把羊圈打扫得干干静静,白天,他把羊赶出去吃青草。这天晚上,他把羊赶回去之后,一只顽皮的羊把两根篱笆弄松了一点,张文不顾这件事就走了。这件事被原本就很饥饿的狼知道了,于是,饿狼趁着夜深人静时,把一只一只又肥又胖的小羊给叼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张文又要去放羊了,可是,张文发现以前很拥挤的羊圈,却有一点空,于是,他数了一下,发现的确少了一只羊。这时张文着急了,突然,榻发现完好无损的羊圈有了一个缺口。他想,一定是昨天羊儿把羊圈给给踢松了,狼把羊叼走了。他坐在羊圈旁,摸着脑袋。正在这时,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对他说:“小伙子,快起来把羊圈洞补上吧!”可是,张文却不听劝告,说:“少了一只就少了一只,明天再补也来得及的啊!”这天狼又来了,发现洞还没补上,于是又顺“手”叼了一只羊。早上,张文发现又少了一只羊,他很惭愧,这才清醒过来,赶紧动手把缺口补好了。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羊圈破了及时修补还来得及,等到一只羊都没了再补就来不及了。现在也告诉我们:发现了问题要及时解决,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本叫《短小文言文》的书。我在里面读到一篇叫做《亡羊补牢》的故事,故事很简单,说是羊圈因为破,里面的羊也给狼叼走,牧羊人发现后把破的羊圈补。

  故事告诉人们,发生问题,要及时作出补救。初读这个故事,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便感到还有问题。在故事里,虽然牧羊人及时把羊圈补好,但同时建好的羊圈,既然这个地方破,也就无法保证别的地方一定固若金汤。破一处,补一处,再多的羊,也会死得光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那个牧羊人,要对羊圈来一个全面的加固才好,或者干脆拆,重新建一个更加好的、更加牢固的羊圈。想起我家对出去的那条马路,今天一个坑,明天就有工人给补上;但后天却又出现一个更大的坑。

  及时补修,应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满足于缝缝补补,我认为是永远弄不好的。经常从电视新闻里看到这个地区发生矿难,那个地区又发生矿难,悲剧发生后,总会听到有些人说要去补救,这就和人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你头痛,有可能是你身体的别的部位引起的,要去做全面检查,对症下药,这样才可把病完全医好。话又得说回来,能够做到亡羊补牢,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这个成语一直从遥远的.过去传到今天的原因。但是比起这个成语来,我还是更喜欢未雨绸缪,它的意思是,尽管还没有下雨,但不妨先爬上屋顶把茅草盖厚实,把门窗加固好。

  只有事事预先想个周全,准备工作到位,才能避免问题出来后手忙脚乱、跌煞拌倒。

  亡羊补牢告诉咱们: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夜晚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晚上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咱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4)

——励志寓言故事6篇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此刻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一样来,这样才不枉一世。这天我们必须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必须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励志寓意: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我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励志寓意: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应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富人的小鸟

  一位富人花重金买了两只小鸟,作为宠物养在了他的花园里。这是两只他见过的最漂亮的鸟儿,他特意委派一名园丁照顾并训练它们。

  不久后的一天,园丁告诉富人,有一只鸟儿已经学会飞翔了,而且飞得很高。但是另一只鸟儿自买来那天起,寸步不离它栖身的那根树枝。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教它飞,用吃的引诱它、哄它、吓唬它,可这只鸟儿就是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富人一听急了,忙请来几位有名的医生给鸟儿医治,但没一个人能让这只鸟儿飞起来。

  园丁告诉富人:“乡下的农民可能更熟悉鸟儿的天性,要不就请一位农民来试试吧。”

  富人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头同意,让园丁去乡下请来了一位农民。

  把这位农民请来的第二天早上,富人惊讶地看到这只鸟儿在花园上空自由地翱翔。富人好奇地问那农民:“你是怎么教它飞起来的?”

  农民答道:“很简单,先生,我只是把它趴着的那根树枝砍掉了。”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能够透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必须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用心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能够下一次再说啊。"

  励志寓意:人一个时光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楚人学齐语

  春秋时期,在现在河南省境内有一个小国叫“宋”。宋国大夫戴不胜比较开明,很关心国事,很想让宋国国君多理朝政,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劝说宋王才好。戴不胜知道孟子很有见识,很佩服孟子,也很想向孟子请教。有一次孟子到宋国旅行,戴不胜大夫很恭敬地接待了孟子,向孟子请教说:“您是很有学问的人。请您告诉我,怎样才能劝说一个国家的国君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管理自己的国家,多为国家办些好事呢?”

  孟子想了一会儿,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道:“这话看怎么说,比如说,有位楚国大夫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学说齐国话,您看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呢,还是请楚国人教他好呢?”戴不胜亦笑着回答说:“那当然是请齐国人教他好啊!”孟子笑了一下,接着说;“即使请来一个齐国人教他,并且很耐心地教他说齐国话,然而他周围的人觉得很希奇,整天来干扰他,吵吵闹闹难得安静,到了这种情形之下,哪怕用鞭子来抽打他,逼迫他学齐国话,他仍然是学不会的。如果把他带引到齐国去,并且住在齐国都城最有名、最繁华的街巷里,住下来学讲齐国话。几年以后,他的齐国话学会了,讲得很好了,到那时再要他说楚国话,假若也用鞭子天天抽打他,要他说楚国话,那也是很困难的了。”

  听了孟子一*话以后,戴不胜终于明白过来:在宋国,国王周围的大夫少有好人,在太多的坏大夫的谗言欺骗下,也难怪宋国国君会变得无道啊!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不可忽视客观环境、周围风气对人的影响。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情绪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寓意: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期望。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5)

——寓言故事6篇

  屠夫杀一头牛。这头牛“好吃懒做”,身子圆滚滚的,耕田却不用力,干一会儿就不动了,卧下来休息。

  主人很憎恶,送到屠夫这里,要杀了卖肉。屠夫磨刀霍霍,将牛拴在一旁。牛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看到屠夫提着刀过来,忽然对着屠夫跪倒,温柔的、泪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滚出蚕豆大的泪珠,哞哞地叫着,凄厉的叫声令人心碎。

  屠夫一生宰牲无数,知道牛在临死前会流眼泪,也没怎么在意。奇怪的是,这头牛始终卧倒在地,四只蹄子紧紧护住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用尽各种办法,也没有把它弄起来,屠夫只好就这样宰杀了。剖开肚子才知道,原来它肚子里怀着自己的孩子,它卧倒在地护住肚子,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从此,屠夫扔下屠刀,再也不宰杀牲畜了这一篇也不错:在一个美丽的森林内的一棵树上,住了一对老鼠母子。老鼠弟弟很热心,常常帮助别的小动物,而老鼠妈妈非常勤奋,但它体弱多病。有一天,老鼠弟弟出外觅食,看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虚弱地靠着一棵树旁休息,老鼠弟弟想:「如果我不帮助她,她一定会死的,我还是带她到我家养伤吧!」

  然后,老鼠弟弟便走到那只小鸟的旁边,把树叶叠成一辆小车,推着小鸟回家,小鸟姊姊醒来后,便衷心地谢谢他。过了一个星期后老鼠弟弟到海边散步,突然它听到有动物叫救命,老鼠弟弟便急忙找出声音的来源,原来有一只乌龟被鱼网困着了。老鼠弟弟立即用尖锐的牙咬开了鱼网,乌龟伯伯得救了,他立刻连声道谢,再游到大海去了。自从老鼠弟弟救了乌龟伯伯,在老鼠家养伤的小鸟已经康复并离去了。

  一天晚上,老鼠妈妈突然十分辛苦,老鼠弟弟便立即找医生,医生说她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病,不尽早医治便有生命危险了!老鼠弟弟问医生怎麼办,医治便告诉他要取得山顶上的一种「七彩草」才能治好鼠妈妈的病。老鼠弟弟立即出发,走过崎岖的山路,到了一个湖边,老鼠弟弟又不懂游泳,正感旁徨,突然,一只乌龟游过来,原来是乌龟伯伯!老鼠弟弟立即爬在他的背上,游到湖的另一边。后来,鼠弟弟又遇见小鸟姊姊,小鸟说:「骑在我背上吧!我带你上山顶。」说罢,便飞到山顶。鼠弟弟拿到「七彩草」后便回家了。终於救回老鼠妈妈的性命了。这个故事教我们明白多帮助人,当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呢!希望帮到你额!

  月亮对太阳说:“请你谦让一下,让我也辉煌辉煌吧?”

  太阳想:“有了我,月亮的才华被埋没,应该让月亮显露一下才华。”于是,太阳笑着答应了。

  月亮有了显露才华的机会,它把清辉洒满了世界。

  星星对月亮说:“请你谦让一下,让我也表现表现吧?”

  月亮想:“有了我,无数的星星得不到显露才华的机会,应该让它们显露一下才华。”

  于是,月亮笑着答应了。

  众多星星有了显露才华的机会,争相闪烁着自己的光亮,空中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这时,那千万颗星星好像在欢呼月亮的伟大。

  黑夜对星星说:“请你们谦让一下,让我也威风威风吧?”

  星星想:“月亮能给我们一个显露才华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能给黑夜一个显露才华的机会呢?”

  于是,星星们笑着答应了。

  黑夜得到了这个机会,把黑暗笼罩了世界,世界在黑暗中恐慌,呼救。

  太阳听见了呼救声,急忙匆匆赶到,驱散了黑暗,并且非常不高兴地对星星说:“你们真糊涂,在邪恶的面前,怎么能随便谦让呢?”

  槐树上一片叶,槐树下一扌不泥。

  泥与叶是同时孕育的。当她还是一寸芽时,他就被人运到树下。

  当泥看见芽时,他就被这自然的精灵震撼了。从此他的生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就是每天守望着这寸芽。泥痴痴地看着芽,看着那在阳光的祥瑞下勃发的生机,看着那在风中灵动的韵律。他身上的养分都为了她而流淌,叶在他的细心滋润下越发可人了。

  一天又一天。泥还是泥,只不过更消瘦了;芽成了叶,更青春漂亮了。

  叶浑身晶莹剔透,闪动绚丽的色彩。可她是不安分的,她渴望自由无拘束的生活。于是,当她见到了潇洒风流的风,她爱上了风。他每天看着风掠过她娇小的身躯,享受着风那温言细语的浪漫。她越陷越深……

  终于,叶难耐心中的烈火,她决定追随风,和他到天涯海角。她开始拒绝泥给她的养分。她憧憬着脱离枝头的束缚,随风而去,和所爱的人四处为家。

  泥很焦急,他看着日益憔悴的叶,心中痛如刀绞。

  秋季,叶终于如愿以偿。当潇洒的风看到已枯黄的叶时,他厌恶地抽身避开,叶无力地飘落下来。

  叶伤痛欲绝,肝肠寸断,她干瘪枯黄的身躯在泥中无力地战栗着。泥默默地用他宽厚的臂弯庇护安慰着受伤的叶。尽管他心痛如绞,可他淌不出泪,因为他的养分早已溶入了叶的血液中,他只剩下盈满爱的虚弱躯壳。

  叶躺在泥的怀抱中,渐渐止住了哭泣。她感受着泥那沉稳的心跳,忽然有一种回到枝头的感觉。那一刻,她彻悟了。她静静躺在泥中,似找到了归宿。泥与叶没有说任何话,因为时间已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

  叶与泥渐渐地融为一体,他们的心跳在岁月中逐渐一致。于是,叶成了泥,泥成了叶,永远地再也不分彼此……

  槐树上有许许多多片叶,槐树下有许许多多不泥。

  一天,狼和狐狸在讨论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狐狸说:“人是非常厉害的。你如果遇到人,千万要赶快逃跑,不然,你就会吃亏了。”

  狼不以为然地说:“哼,我不相信你说的话。如果我遇到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向他扑去,决不逃跑。”

  狐狸说:“那么,等明天咱们去找一个人,我看你敢不敢朝他扑去,会不会逃跑。”

  第二天,狼和狐狸沿着小路往一个村子走去。不久,它们遇上一个拣柴回来的老人。狼说:“你看,这是个人吗?”狐狸狡猾地说:“不。他以前是人,现在不是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伴随着我成长,是我每天必补的营养品。书的格言像一首歌,时时在我的耳畔回响,在我的心海荡漾。

  在今年暑假,我兴致勃勃地阅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得与失》、《神童方仲永》、《龟兔赛跑》、《改错永远不晚》、《墨子》等。

  《寓言故事》这本书深深地启发了我,教育了我。是它,告诉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道理。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多么需要这些道理啊!

  记得那是一次,黄老师发下了一张试卷。啊,我得了第一名!我心想:啊,原来我这么聪明,拿了第一名,以后考试一定难不倒我了。从此以后,我学*不认真了。我上课总是跟同学吵闹;回家后随随便便写一下作业就出去玩了。

  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几天后,黄老师发下了这张测验试卷。没想到,我只考了八十几分,下降了十几分。我伤心极了,泪水不断地在眼眶里打转,最后终于流了下来。但是我不想被同学看见,就急忙擦去泪水。终于,一节课过去了。

  下课后,黄老师找到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施嘉莉,你这次考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骄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不该因为自己拿了第一名而骄傲。‘失败乃成功之母’。你现在可不能骄傲了,要努力学*把成绩赶上去。知道了吗?”“知道了。”我含泪答道。黄老师的话使我感到十分惭愧。于是,我认真学*,提高了自己的成绩。

  《寓言故事》这本书像一把钥匙,帮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帮我开启了心灵的大门;帮我开启了光明的大门;使我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寓言故事》这本书像一把钥匙,帮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帮我开启了寓言故事》对我的帮助真大啊!

修路与架桥

  景差是郑国的相国。

  一次,景差坐着马车带着随从外出,出都城走了一段路,发现前面车马拥挤,道路堵塞,景差让随从上前察看,原来前面很长一段路淤泥堆积,坑坑洼洼,车、马每行到此便难以前进,马摔倒路边,车陷进泥里,人只好下车去拼命推拉那些车、马,搞得十分狼狈。堵在后面的行人十分焦急。见此状况,景差忙命自己的随从都下去帮忙推车拉马,自己也亲自下车前去指挥,使混乱的局面慢慢变得有秩序起来。

  又有一次,景差坐车经过一条河边,只见一个老百姓卷起裤脚走过河,因为时值隆冬,那人上得岸来,两条腿已经冻僵,全身也哆嗦成一团。景差看到这个情况,赶紧叫随行的人把那冻得浑身发紫的百姓扶到后面的车上,拿过一件棉衣盖在他身上。好半天那人才缓过气来,对景差真是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景差关怀老百姓疾苦的事情传开了,大家都称赞景差是个了不起的人。可是晋国大夫叔向却与众人持相反的态度。叔向说:“作为一个相国,景差并不称职,只不过是个庸才罢了。假如他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就该对交通情况、桥梁道路了如指掌。对泥泞的路面及时加以维修而不致于到了走不通时去指挥疏通。至于桥梁,他该在春季就动员百姓把河沟渠道清理好,在秋季就组织人力物力将渡口桥梁修复、架好。到了寒冷的冬季,连牲畜都不能走过河了,何况人呢?可见景差胸无全局,不会深谋远虑,算不得称职的相国。”

  看来,叔向的评价是有道理的,作为一国之相,关心老百姓就必须从大事抓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庄子寓言故事6篇(扩展6)

——庄子经典寓言故事优选【十】篇

  1、望洋兴叹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庄子·秋水》

  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2、屠龙之技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3、随珠弹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庄子《庄子·让王》

  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4、鹏程万里

  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庄子·逍遥游》

  译文: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5、庖丁解牛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顶,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导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庄子·养生主》

  译文: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与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与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寓意: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心应手。

  题旨:顺其自然,循其规律,事半功倍。6、鲁侯 养鸟

  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 《庄子·至乐》

  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题旨:办事要有针对性,否则必然失败。

  7、老汉粘蝉

  原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啁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 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庄子《庄子·达生》

  译文: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专,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寓意: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8、井底之蛙

  原文: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庄子·秋水》

  译文: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

  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题旨:盲目自满,自我陶醉,必授人以笑柄。

  9、匠石运斧

  原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庄子·徐无鬼》

  译文: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10、猴子逞能

  原文: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庄子·徐无鬼》

  译文: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

  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寓意: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能获得人们的敬重。

  11、邯郸 学步

  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

  译文: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寓意: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12、防冻手的药

  原文:惠子 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氵并氵辟纟光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氵并氵辟纟光,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氵并氵辟纟光,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河,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庄子·逍遥游》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赐给我一种大葫芦的籽种。我把它种活了,果然结了一只大葫芦,能容五石。我想用它盛水,但它的坚硬程度又无法承受;把它割开做了许多瓢,一个个又*又浅,不能舀水。您看,这只葫芦不能不算容积很大的庞然大物了,可是却没有一点实际用处,我索性把它打碎了。”

  庄子听了,说:“先生,您真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

  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

  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他们与越国队伍进行水战,把越国队伍打得大败。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

  这药能够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现在您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漂游江河湖海,作渡江之用,而只考虑盛东西呢?你还是个心眼不开窍的人呀!”

  题旨:物各有其用,尽其用,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寓意: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与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13、东施效颦

  原文: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庄子《庄子·天运》

  译文:西施长得很美丽,即使是心口痛的时候,紧锁着双眉,附*的一个丑女见了,仍感到她的样子很漂亮。

  丑女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谁知道乡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关闭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这个丑女只知道皱着眉头的样子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眉的样子美。

  寓意: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14、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原文: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忄尚然若有亡也。

  庄子《庄子·则阳》

  译文:戴晋人 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梁惠王回答:“知道。”

  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

  惠王说:“没有。”

  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

  惠王说:“你说的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