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

首页 / 征文 / | 2022-10-03 00:00:00 征文,端午节

端午节主题征文1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五月单五”、“重午节”、“端阳节”、“五毒日”、“娃娃节”、“五月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各地区、各民族的解释不尽一致。广为流传的要属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遭谗不用,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这一传说在*广大地区家喻户晓,影响深远,民勤也不例外。民勤的端午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古风盎然,颇有情趣。民勤人过端午节一般是五月五日。主要活动是小孩子五毒兜、香荷包、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等。

  五毒兜肚主要流行于*的西北地区,而陕西最盛,含有更多的巫术意义。五毒是哪五毒,民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些都是带有巫术意义的民俗事象,表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节日之前,小孩子,特别是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毒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红色,五毒图样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绿色,用其它彩线搭配缝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有些做成短裤形状,孩子整个夏天轮换着穿,一直穿到秋凉。因为它既漂亮,又舒服、耐穿,所以大人喜欢,小孩穿上也开心。有些小孩可以穿两三个夏天。小孩长大了不能穿了,母亲还会把它像宝贝一样收藏书起来。有的还会转赠会别人,接受的人也会很开心,因为这不是人人都会做的,一般年轻人可能都不会做。

  端午节是*各地区各民族普遍流行的节日,每当此时,南方和北方的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柳树技借以避邪。

  民勤人还有一种特有的*俗,大人在五月端阳节的前一天,细心的妈妈们为小孩子们编上各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花绳子,给小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戴上,以示吉祥,一直戴到七月七的那一天,都取下来扔到房上,让喜鹊叼着给在银河相隔的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在这个节日里,民勤的媳妇们还要蒸上扇子,粽子带着回娘家。

  民勤人在吃粽子这一点上与别处稍有不同。粽子一般是棒块状,里面的配料不像南方人那样喜欢用糯米、绿豆、猪肉、五香粉,而是在糯米里加红枣、糯米,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或者只是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时候再加上蜂蜜特别香甜爽口。

端午节主题征文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现在的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不怎么喜欢这种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乡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饰,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妈妈还会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看着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片的浓绿被这波涛淹没,妈妈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端午节主题征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国忠诚。*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俗。这些*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又祭屈原街道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粽子发出的清香,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挂香包......人们用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当然,也会想到那位与端午有关的诗人--屈原。那种悲苦的命运,让人对他同情,对他怀念,于是,便有了端午,便有人祭奠他,一遍一遍。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的这首《五月五日》,写的就是屈原,那种悲哀,那种凄凉,那种孤独,那种感伤,让人也跟着忧愁。屈原啊,你很痛苦吧,自己费尽了心思想要帮祖国,却遭到奸臣的陷害,眼看着残暴的秦军攻入楚国,焚烧楚国的宫殿,屠杀楚国的人民,伴随着你种植在宫殿花园里的心,也同样被烧成灰烬,没有心的你,就象一棵没有根的树,所以你选择了死,以死来证明你的心,

  跳下了那汨罗江,你就这么的一跳,便结束了一切。在你跳下的那一刻,你看到了那悲痛的人们,在为你哭泣,你欣慰的笑了,原来人在死前会是如此的明了啊!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祭屈原。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主题征文4

  从古到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许多美好的节日,外国朋友有他们自己的节日,而我们*人也有*特定的节日。

  端午节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今天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

  说起端午节,每一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但是,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

  通过了解,我终于找到了适合的答案,原来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臣,他主张富国强兵抗击秦国,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职流放。后来自己的国家被秦国占领,屈原悲愤欲绝,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听说后,划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赶来搭救。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咬食屈原的尸体,人们把糯米包在苇叶里,用线捆好,做成粽子投入水中。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相信大家听这个故事以后会抱着不一样的心情去吃粽子,过端午节吧!

端午节主题征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乘着粽香到来,每每想到家里抱的粽子总是让我仍不住在梦里都流出口水。但是现在还没到端午,而且我们还在学校里苦苦的等着端午的假期到来,好让我们能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家一饱口福。

  就在我们苦苦等待的时候,学校突然在一天的中午时间发布了一则广播通知:“通知各年级学生,由于端午将至,为了弘扬……学校提前举行端午节庆典!”前面的一切疲劳已经

  不重要了,但是最后的那句却让我们全校沸腾!本来躺在桌上毫无活力的同学们都欢呼着学校这个决定。

  接下来的时间就快乐多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除了上课以外,还有节目的排练、教室的装饰、以及必不可少的黑板报!被端午节活动刺激的同学们都一改原本的颓废,个个在活动的准备期间活力满满!准备的时间有一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停地对着教室的装扮出谋划策,像是要将在之前学*的生活中的压力统统发泄出来一样。

  终于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各位同学可是个个都是准备充分。等到学校发出通知,我们跟着班长,踏着欢快的步子走向了体育馆,早在一个星期前里面就在关门改造,到了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原来这就是学校策划的活动舞台!伴着舞台上的同学们欢快的歌舞声,我们也渐渐的加入了这样欢快的气氛。

  等了许久,终于到了我们班级的节目了,看着他们熟练的舞步,配着欢快的'音乐,台下的观众们无不为他们欢呼鼓掌。我们在这样如雷的掌声中也感到非常的自豪,虽然自己不能在台上参加他们的表演,但是我深深的为自己身为七班的一员感到自豪!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学校的端午庆典在我们的欢笑打闹中不知不觉就接*了尾声,但是今天的我们却过得非常的开心,之前学*所带来的压力都在欢声笑语中一扫而空。

  等到老师宣布放假,我坐在车上的时候还不断地回忆着刚才的情景,这样热闹的端午我还是第一次体会到。但想到在家的惊喜我是更加的期待,等我回到家,等待我的就是坐在桌旁的妈妈和一盘满满的粽子,虽然在今天的学校过端午节非常的开心,但是果然和家人在一起的节日是最棒的!

端午节主题征文6

  又是一年端午节,今年端午大不同。看着外面卖的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粽子,妈妈也眼馋,加上手机短视频上粽子简单包法的推动,终于,她决定了,“今年咱们自己包粽子吃!”

  深绿色的粽叶泡在锅里,细细一嗅,有着草木独有的清香。锅旁边是紫、黄色两团毛线,边上放着一大碗备好的馅——这次我想了个新型肉馅,即,将肉切碎成小条,加上少量酱油,再与提前一晚上泡好的糯米拌匀,如此一来,每吃一口粽子都有肉。想想就很满足!当然还有传统馅料,妈妈准备的糯米混合黑米,外加少量去核红枣,这样,咸甜口味就齐全了。

  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洗了手,卷起袖管,斗志昂扬,神色坚定。包粽子,岂不是小菜一碟,一学就会。我看了眼教程视频,听了下妈妈讲的包法,我就开始动手操作。左手持粽叶,右手顺势一折,使绿叶成漏斗状。此时,空出右手用勺子挖入糯米肉馅,直到与“漏斗”边缘差一横指即可,如果熟练,可以直接加满。然后,将立在“漏斗”后的粽叶盖在馅上,两边一收角,多余部分围绕粽身裹住。最后,拿着或紫或黄的细线,把粽子给绑住系紧。

  “诶呦!我米掉了……”

  “没关系,我也掉了点。”

  “嘶……叶子裂开了……”

  怎么这么难啊?我看了看爸妈和我手里惨不忍睹的“叶子包米”,撇了撇嘴,十分无奈。

  再读一读那个包粽子的方法。咦?没错啊,怎么就是包不住呢?真是奇怪。看着视频里阿姨手指翻飞,粽叶翻滚,细线一绕,不出十秒,一个绿色的“小胖子”就出来了,不仅如此,他身上的线也缠绕得均匀,有楞有角。恍若在对我说“很简单的,来试试啊”。可惜,试倒是试了,但是半点也不简单!我有点垂头丧气,而且站久了,我的脚也很累,不过看着爸妈依然在粽叶中酣战,咬咬牙,擦擦手,伴着叶香,继续作战!

  下午日头正盛,温度升高,不过幸好我们在家,还较为凉爽。我们偶有闲聊,但眼睛都是盯在粽子上的,毕竟,这一个个的四角粽都可以当做我们自己的小型艺术作品。

  三十八张粽叶英勇就义,成就了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只不过有的歪歪斜斜,摊成一团;有的奇形怪状,自成一派;有的像模像样,却五花大绑……哎,不漏馅就不错咯。

  原来古人为了祭祀过节,也是不容易啊。粽子本叫粽籺,俗称粽子,包住美味的叶子则多是箬叶,粽子形状繁多,内馅更是各地有各地的*俗风貌。我认为,制粽兴盛之地,当以嘉兴为首。而且足够好的粽箬,煮出的粽子,则是清香不散。可惜要特别栽种,让懒人自动放弃。

  待到第二天早晨,将粽子放入锅中蒸熟。一打开锅盖,热气氤氲,清香四溢。原本亮绿色的“小胖子”色泽暗淡了些,但依旧能包裹住莹白如玉的内馅。不待它们完全变凉,我就等不及一边说烫,一边手拿粽子开始剥。顾不得手热,我也想尝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果然,伴有独特的草木香,和细心准备的馅料,真是味道独好!肉粽每一口都有肉,而甜粽则是由第一口逐渐变甜。

  吃粽容易,包粽难。但好像唯有家中粽叶飘香家里人其乐融融包粽子才是最美好,团员的端午节。粽叶飘香,味道这里独好!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1)

——端午节征文 (菁华6篇)

端午节征文1

  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端午节在6月14日。

  端午节里,我和妈妈包粽子,先看着妈妈包几个,然后再学着妈妈的样包。包着包着,我学会了。在端午节里我学会了包粽子。

  我跟妈妈上街去买菜。买了许许多多我喜欢吃的菜,还买了一些许多好吃的回家。回到家里,我就急忙洗菜,快到中千12:00的时候,我家的表姐、表哥,也到我家里来庆祝端午节。

  端午节还要吃茶蛋,妈妈做好了茶蛋,就分给我们吃。这就是愉快的端午节。在端午节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妈妈做好了菜,端到桌上,便吃起来。饭吃完以后,我觉得这顿饼吃得津津有味。过端午节还穿上了新衣服,在端午节里我还知道粽子怎样包的。

  先洗干净米,在把脏水倒掉,然后在把粽叶弄成一个尖砂的东西,再把米放进里面,在拿筷子搞一下,然后再把两片叶子合上,把绳子系紧来,这样就包好了一个粽子。这样就可以一个一个的包了。

  愉快的端午节太开心了,太快乐了。这就是愉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征文2

  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又让我想起故乡的端午节来,我的老家在闽西红土地。在我的记忆里,听妈妈说,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也就是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节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老家产水稻,家家户户都养猪,所以包粽子的主要原料是自家种的大米和猪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初四日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蒲等煎汤沐浴,晚上人们还要在自家大门上挂上、菖蒲和艾叶等以避邪避祸。 五月初五当天,大人们拜完神,就开始妇女围在一起包起各式各样的粽子,有长条形的,三角形的,有甜的、咸的,边聊家常手里边包着充满喜悦的粽子。

  这时的男人们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围在一块泡着自家种植及加工的红茶在一边聊着农作和秋冬将带来的收获。晚上家家户户都将亲手包好的煮好的粽子、美味的佳肴(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只有在过节、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宰杀鸡、鸭)、美酒(自家酿的糯米酒)端上桌,全家人围在一起憧憬夏季的丰收和秋冬岁末的家庭建设蓝图,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端午节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俗。而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今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常年都可以买到,而且包装精致美观。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了一些什么的……

端午节征文3

  今天是端午节,和往年一样,没有什么特别。想过像作家汪曾祺一样炒十红,过一把江南水乡的端午,却怎么都凑不齐十种,更没有雄黄酒,不过可以安慰的是有鸭蛋,是我自己腌制的,咸味很浓;也有粽子,却是买来的。这些却更让我怀念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过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二哥的生日,也是母亲每年不管再忙都要过的一个节日。作为农村家庭,端午前后正是最忙的时候,母亲却会忙里偷闲,炸一家人最爱吃的糖糕,也会做几样菜,也许没什么佳肴,现在想来却是人间美味。早上从下地回来,母亲就开始了忙碌,从用开水烫面,到面团揉好,从油入锅到一个个地包好放进锅里,都是一个人在做。父亲在锅下烧柴,两人时不时地说说今年的收成之类,而我们只是张着嘴等着吃,因为母亲说炸糖糕容易破,别被烫了。看着母亲包好的糖糕一个个由面白色变成金黄,我们的口水就在嘴里不住地下咽,直到糖糕真正地熟了,捞出控油,忍不住用手去拿,然后又被烫了手,母亲就会嗔怪说:“慢点,刚出锅的,热!”等糖糕凉了,我们便一人一个碗地端出去吃,吃的时候就在想啊:要是天天吃多好!可心里这样想,胃里却受不了,因为甜,往往只吃了几个便不能再吃了,“眼馋心里饱”。等我们都吃好,糖糕完全炸好,收拾好锅,母亲才会吃些,但这时往往被油烟呛得吃不下了,晚上如果有剩下的母亲便才能吃上几个。而今年的端午我却没和母亲一起过,因为只要我们去,母亲一定又会和往年一样地忙碌,到最后自己吃不下饭,我不想再让母亲炸糖糕了,想让她过一个悠闲的端午节!到今天我也没能学会炸糖糕,儿子要吃也是去街上买,但那再甜也不是母亲的味道,想来惭愧!

  家里也从来没包过粽子,因为从来都只吃面,而没有米(米太贵),不过苇叶却是时常用到,因为要蒸馍。当馍熟了,锅盖掀开,热气中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手里热腾腾的馍都带着苇香。那时家的后面便有一个很大的苇塘,芦苇都是分到各家的,但是打谁家的苇叶却从来都是可以的,芦苇丛中还有各种鸟类,哥哥调皮,趁母亲让打苇叶的时候,经常去里面找鸟蛋,而我只会在池塘边上打,偶尔也会挖芦苇的白根来吃,甜甜的,脆脆的。哥哥打的叶子比我打得要大的多,所以就会在我面前炫耀,回家也想母亲夸他,而母亲往往还会怪他跑那么里面得踩坏了不少苇子,这时我便有点幸灾乐祸。进入冬天,秋收已毕,芦苇的缨全都成了毛绒绒的,风一吹,飘来飘去。这时父亲就会拿起镰刀割苇子,上面的缨是要留下来的,因为冬天没有农活就用它来编双毛窝,全家人冬天穿的都要靠它,苇杆就要卖了一部分以贴补家用,另外的部分父亲会编成草*留到夏天来用。而今天苇塘早已被个人承包,芦苇也一并砍了,一棵没有,想蒸馍用苇叶的日子是没有了,倒是街上苇叶成了商品,被扎成把出售,那感觉我总觉得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里写的“扎着红绳的白菜”,物以稀为贵啊!所以每次回家看到那片池塘,总觉得很遗憾!

  端午对于女孩子来说最美好的莫过于能扎个手脖了, 因为迷信,五月初五戴,六月初六摘。家里没有彩色的毛线、丝线,我就很羡慕其他的女孩子。往往就会在*时看到好看的线全都留下来,留到端午的时候编了戴,如果线多了,往往会保存很多年。编好戴上后,便会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最好看,线多了还会在脚上、脖子上全都扎上,自以为美,到处去显摆。因为是毛线,天又热,往往戴不了几天脖子里就痒得难受,只好摘下来,只有手上和脚上的可以留到六月六。记忆中到了初三的时候似乎还用小学的彩线编了戴呢!现在看到各式各样的镯子,材质多样,都似乎没我自己做得好。现在想来,不是自己做得有多好,是那份时光太美好!

  今年的端午就过去了,没了童年时的甜,也没了少年时的美,有的是自己对时光的眷恋,对美好的回忆。端午年年,情亦年年,渴盼端午艾叶香长留,粽甜永远!

端午节征文4

  西哲说:“人不能同时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国古代思想家兼哲学家孔圣人也曾面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流水发出:“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的慨叹,这都说明时空的流动易逝和变幻莫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心随境迁、情随时移,每年的端午节都有不一样的情绪和心境,抚今思昔,我人生中端午节场景如电影蒙太奇的片段那样在脑海中一一显现。

  那年端午节,在一个打谷场子上,场子边放一个凉床,上面坐着一个十二岁的农家孩子,他正看场地上收获的谷子,为防止麻雀、地鼠等鸟兽来偷吃自家的谷子,父亲为了减轻他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稻谷场地的另一边固定一个铜锣,用丝线拉着,小男孩坐在凉床上,看到前来偷吃的鸟兽,就大力摇动铜锣,吓走这些前来觊觎稻谷的家伙们。那时节,天是明亮的,水是蔚蓝的,空气浮动着艾草和桅子花混合的清香;田地上,绿色的秧苗也撒着欢儿随风招展、一起伏一回旋,好像广场上人们跳的国标舞;农家菜园地里,绯红的苋菜、艳红的西红杭、青紫的茄子,也像农村少女一样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田埂上的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也竞相绽放,不甘落后,也为这缤纷五彩的大千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姿色。由于太宁静,抑或被这鸟语花香的世界所陶醉,小男孩竟睡着,恐怕是刚刚看了《安徒生童话选》,在梦里,他梦见了白雪公主,还梦见了七个小矮人。

  那个觉睡得沉啊,真的达到传说中“黑甜乡”境界,当被母亲叫醒时回家吃饭时,他睁开恍惚的眼,看着烈日当空悬,竟不知此时是何时:早晨?黄昏?,也不知身在何处:人间?天堂?。

  吃饭了,一大家人围座在一起,笑语盈盈,其乐融融,饭桌上有他最喜欢吃,但一年难得有几回能吃到的红烧肉,当时,农村家庭能天天吃肉那简直是既不可想更不可及的事,妈妈烧的红烧肉是多么香甜脆润,多年以后,当我能够有条件天天吃肉,但不论红烧、卤着吃,感觉都味同嚼蜡,找不到那时滋味时,心中总生无限向往和感慨。父亲还特地买了一瓶巢湖甜酒,对于父亲来说,几杯酒下去,抽着2角钱一包的双猫香烟,看着儿女在膝下嬉闹,他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惬意,那时在我们眼里,父亲是多么的威武刚强,母亲则是那么的贤淑美丽。

  人到中年,与父母在一起,每到逢年过节,满桌上摆满了鸡鸭虾园,鱼肉荤腥,喝的酒也都是几十元一瓶,但我总找不到儿时过端午节的那份感觉和情调,父母老了,时间像一只温柔手,悄无声息地偷走了父亲的坚强,偷走了母亲的容颜,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偷走了家乡的原生态,偷走了人性纯洁的*,每次去父母姐妹相聚,多情敏感的我总是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想起了沈约的《别范安成》这首诗,心中总是生无出无限感伤和惆怅。

  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诗的意思是:年少时,我们纵酒畅游,把别离相聚看作常事,认为相聚的机会很多,现在年纪大了,不要轻易说分离了,不要小看我们这一次相聚的这一杯酒,可能明天,人事两茫茫,我们就再没有机会端起这一杯酒了。

  我那尊敬的父母,祝愿你们在家乡要多保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寿,您们的健康是儿女今生最大的企盼和向往。也祝天下所有老人们身体健康,安度晚年。

  地球的出现是极其偶然的,生命的出现更是偶然,人类的出现更是偶然中之偶然。佛家云:“前生在奈何桥上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在茫茫人海中,能相识相处的人的本身就珍藏着最大的因缘和玄奥,珍视所有你认识的人,常怀感恩之心,常怀包容之心、常怀悲悯之心: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兄弟姐妹,在今生今世的人生旅途中上与我们相伴;感谢妻子儿女,今生与我们风雨兼程;感谢有恩于你的人,给我们的人生航行中提供前进的动力;感谢敌人,让我们学会自强自立,独立于人生的风口浪尖,劈波斩浪;感谢智者,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们树立前进的榜样;感谢愚者,时时给我们的人生航行校正方向提供参照;感谢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同一片蓝天下,共同组成了当下这个时期的人类。

端午节征文5

  苒苒旧岁,端午节又徐徐来临,我却不知该做什么好了,好像一切和*常都是一个样儿,实没有区别。但儿时所过的端午,确是喧杂而热闹的,小时候的我不住在城里,自然不是现在般麻木的过节印象。记忆虽已模糊,丰富各样的*俗倒也还记得几个。吃粽子不必多说,那时奶奶做的粽子是出名的糯软,馅料虽不名贵,却饱满厚实,味蕾和精神上都是极大的享受。除此之外,偶然还做“五黄”,即黄瓜,黄鳝,黄鱼,鸭蛋,还有雄黄酒,说是能祛邪驱鬼。那时吃的是正宗的土家咸鸭蛋,质细油多,一口咬下去满口生津,甚至能听到通红的蛋黄兹兹冒油的声响。母亲说我那时最爱吃鸭蛋,看到就是管不住口,留不住的。可我却死活不喝雄黄酒,也不涂在脸上,总觉得跟蛇有什么关系,心里多少是毛毛的。至于民俗活动,记得倒不真切了,只隐隐想起喜欢在手上系“长命缕”,头上戴柳叶条(用垂柳枝编成的圈),配起来十分好看。但赛龙舟确乎没有,那时村落里并无较大的湖泊,生活条件也不算殷实,乡民们手上功夫虽盛,但龙舟的技术活——就罢了。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物种丰富,价廉物美。每逢端午,父亲是一定要带我们买一堆材料赶回家的,他说他从不买现成的,那不是最真实的端午。小时候的我哪里明白,只知道过节就有好吃的好玩的,倒也常盼着。犹记得那时随父母亲回家,土地还是黝黑的泥,铺洒着嫩绿饱满的青色。交通也不算方便,当然不如现在延伸的大路宽敞。爷爷的屋子在村落外看着十分清幽,有着静默的古典美。然而走*了,便听到嘈杂的声音,且愈来愈大,屋里传出的笑声,唠嗑声此起彼伏,我顿时融入于铺天盖地的节日感。奶奶将新鲜明媚的粽叶放在煮锅里翻滤几下,提起来就呈了墨青色。几个唐姐在涮糯米,爷爷把艾叶,菖蒲挂在门口以驱邪祛鬼。我那时不懂忌讳,总喜欢拨弄几下,父亲劝导过后更是变本加厉,以至于小时候的我,经常有在端午节“挨打”的记忆。屋里的气氛依旧热忱,电风扇呼啦啦的转着,可丝毫没带来一点儿凉气,反而多了一份干劲儿。我兴意盎然,自是加入了这个队伍,说是帮忙,左不过是这瞧瞧,那溜溜,顿时赞叹于多种多样的风俗*惯。洗洗涮涮声,嬉笑聊天声,大黄狗在门外“汪汪”的叫声交叠着,是那么错杂,又的确是那样和谐。像这样的交响曲持续不断,喧杂的一天,竟也不知不觉地过去,端午节真的到来了。

  早晨,我会被母亲捉着涂雄黄酒,说我还小不可口服,便涂在脸上,我又想到了蛇,想反抗却又觉着不好,最后竟差点哭了出来。整个上午,大人们做了啥我不晓得,那时我正在和几个小哥以及唐姐在后野里玩呢!家乡的田野并不算漂亮,虽然远望葱翠,但*看诸多沟壑,参差不齐。我却对那情有独钟,总觉得那是我最广阔的天地,玩的次数越多,越不亦乐乎。中午的时候我脏兮兮的回来,看到满桌琳琅满目的吃食魂都丢了,特别是还有油焖大虾,在桌中间正正摆着,红色的虾壳就让人垂涎三尺。故乡是油焖大虾的产地,最正宗,风味也最足,外红里嫩,麻辣清香,曾经沧海难为水,风味尤为别处所不及。虽然端午吃油焖大虾稍早,可一桌人依然咂摸着嘴,吃得香喷喷的,热乎乎的。

  儿时的端午实在是美好,以至于现在的我相形见绌。每每过节回家,穿过车水马龙的都市,故乡也变了样。*屋成了洋房,黝黑的泥不见了,纯白的道路在阳光的照耀下亮得刺眼。村落变成了镇,生活也富足了,我由衷的高兴,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

  也许是浓郁的传统色彩罢,也许是热闹的节日氛围罢,也许是喜悦溢漫的浓浓乡情罢。

  我无从知道,但如今形形色色的商品堪称“买椟还珠”,确让我无奈不已。但传承的美至少铸成了我人生的标尺,让我晓得了节日的真谛。

  听父亲说,端午节的*俗本还有覆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分外好看,可现在萤火虫越来越少,索性没有了这个*俗,我却不理解,萤火虫与某些东西,是不是相差无几呢?

端午节征文6

  五月初五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也知道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人诗词已被广泛接受。因此,在民俗文化领域,*人把赛龙舟、吃粽子与纪念屈原

  联系在一起,这一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喜庆的日子。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可以享受节日的温暖

  众所周知,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在为做粽子这个大工程做准备。虽然家里没做,但前几天我在舅舅家经历了整个制作过程,让我回味无穷

  天亮时,我和堂兄弟姐妹去摘粽色的叶子。粽榈叶枝薄,叶大,生长在阴凉的山谷底,一棵树上生长得很茂盛,经过我们精心挑选,过了一会儿,袋子就满了。回山路虽然有点崎岖,但在碧水、青山、潺潺溪流、香林

  的自然风光中,我们依然轻快地走着,下午,我们进行了包粽子的活动。一大锅生糯米,一锅美味的猪肉和花生,椅子上还挂着几根细细的白绳,方便穿衣和节省空间。我和我的堂兄弟姐妹都很想尝试,所以我们也照做,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一般来说,他们是三角形的粽子,但他们也可以作出新的模式,如长的和微型的。一个接一个,粽子被紧紧地绑在空中,四个在一根小绳子里,八个在一根大绳子里。一串串地躺在大铁锅里,烧了很久,美味的饺子

  它慢慢地从锅里出来。我们在厨房里徘徊,环顾四周,吞咽着口水,聊着以后想吃多少。我们必须吃够!锅盖终于掀开了,粽子的香味扑面而来。我一个接一个地吃。我们都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品尝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味道。午餐是节日的高潮。Zongzi仍占主导地位,一大块粽子在中间,靛蓝色外套,四角如菱,戴着淡绿色的腰带。皮带系有一个松结,一拉就可以展开;如果是结,就叫骂粽子。我急着吃,但解不开,就骂它。第二道是腐乳,这是我家节日里的一道特色菜。从字面上说,你可能会觉得很麻烦,但实际上并不难。在肉末上放些香料,然后在豆腐上挖一个小洞,把猪肉挤进去。这只是个好产品。然后把它一个接一个地放进油里炸。就像黄色的方形黄金。味道更诱人。它让人垂涎三尺。只有几道家常菜。虽然这不是很丰富,但我还是很开心,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新闻也在电视上报道过。最新奇的是“粽子王”被放在大厅前供人们观看。有些人甚至拥抱它,感受它的巨大。报道说,它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吃得饱,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龙舟竞渡场面壮观,鼓声隆隆,人声鼎沸,勾勒出龙舟竞渡的精彩画面

  端午节正从洛江的波涛中悄然而来。几千年前的浪花就像一滴墨水,把*大地染成了一片绿褐色的叶子。在端午节,那种过程,那种氛围,那种乐趣,让我们回味无穷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2)

——端午节征文10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叶飘香,端午节吃粽子,是最具节日气氛的传统*俗。

  我们家包的粽子,极有讲究。先说粽叶,妈妈总是不辞亲苦地爬进深山,采摘山上天生青翠繁茂的箬叶,半润肥大,香味清纯且浓郁,它是包粽子最正宗的极品了,包裹的粽子带着山野饴人的扑鼻清香。再说包法:将糯米洗净,泡三四个小时;新鲜粽叶、粽绳用温水浸泡、洗净、沥干;根据需要加入各种配料,可包成单纯的红豆粽子、绿豆粽子、红枣粽子、板栗粽子、火腿粽子……也可包成有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咸蛋黄、肉等配方的荤或素的.八宝粽子。妈妈说包、煮粽子的人一定要性情温和,不能急躁,否则包不出好吃的粽子。是啊,只有像妈妈那样,做活总是细致、从容,将粽叶两片重叠,卷成尖筒状,放入两大匙糯米等,用筷子将其细细捣压。妈妈特别强调米松了,进水失粘,不好吃。妈妈再把粽子包成四角状,捆紧。做好后放入锅中,冷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两小时。这两小时是最让我们孩子“煎熬”的时刻,随着四溢的香味越来越浓,我们嘴巴喳吧喳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待粽子煮熟后,一个个呈青黄状,一种浓郁悠久的美味荡气回肠。

  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今年,妈妈得了严重的脊椎病,已经害病大半年,都不能干什么活了,只能在家卧床静养。我们都以为不能吃到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了。没想到在过节的前两天,妈妈就背着我们去了一趟农贸市场,在那精挑细选了很久,买了一叠箬叶回来。可怜的妈妈走这一段路就已累得气喘吁吁。走到家里时,几乎一步一挨,嘴里还喃喃地念道:“这箬叶也不好,没有我自己上山采的好。”我们都劝妈妈不要包了,要吃就买几个吃吧,妈妈摇了摇头说:“没什么,包几个粽子算啥呀!”第二天一早,妈妈就一瘸一拐地忙活开了。洗粽叶,淘糯米……豆大的汗珠挂在了她的额头上。我们知道,那不是天气热的缘故,那是妈妈病着。我们都心疼妈妈,但又知道妈妈那犟脾气,只好想方设法地在一旁帮助她。由于年纪小,其实也没帮上什么忙。妈妈咬牙包了整整一百个粽子,待到粽子快煮好时,妈妈实在撑不住了,已躺在床上休息了,可口里还一直嘱咐:“给邻居们送些去,*时没少麻烦人家。”我们按照妈妈一贯的做法,有好东西一定要与邻居分享,自家留了三十个,其余的都分送给邻居了。

  这一次的粽子,虽然没有以往的好看、好吃,但是我认为这是*生吃到的最美味的粽子。因为这是妈妈用心做出来的,也是我用心品尝出来的。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吃他的身体。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从此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即使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端午佳节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XX年,端午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年后,“*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其中节令*俗为端午节赛龙舟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随着人们对历史节日的重新认识,传统端午民俗也历久弥香。在江苏昆山的阳澄湖水上公园,急促粗犷的鼓声在晨风中敲响,13只龙舟如同离弦的箭,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浪花。XX年*龙舟公开赛昆山巴城站日前已拉开帷幕,海内外300余名选手参与了较量。

  传承为根,创新是魂。随着*将“端午节”列为正式节日和时代的变迁,*民众在对端午文化和历史*俗的传播推广中注入了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不断谋新图变。

  对于90后的我们而言,端午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让我们意识到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需要用自己的责任去挑起肩上的担子!弘扬*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特色才是端午真正的内涵所在。

  “小懒虫!快起床,这天就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齐包粽子,你怎样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就是我昨日答应妈妈和她一齐包粽子的啊,然后想想能够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就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

  ①选料,选取好适宜的粽叶;

  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

  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

  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先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然后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就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就是这粽子似乎看我就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最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就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最后能够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这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又让我想起故乡的端午节来,我的老家在闽西红土地。在我的记忆里,听妈妈说,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也就是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节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老家产水稻,家家户户都养猪,所以包粽子的主要原料是自家种的大米和猪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初四日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蒲等煎汤沐浴,晚上人们还要在自家大门上挂上、菖蒲和艾叶等以避邪避祸。 五月初五当天,大人们拜完神,就开始妇女围在一起包起各式各样的粽子,有长条形的,三角形的,有甜的、咸的,边聊家常手里边包着充满喜悦的粽子。这时的男人们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围在一块泡着自家种植及加工的红茶在一边聊着农作和秋冬将带来的收获。晚上家家户户都将亲手包好的煮好的粽子、美味的佳肴(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只有在过节、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宰杀鸡、鸭)、美酒(自家酿的糯米酒)端上桌,全家人围在一起憧憬夏季的丰收和秋冬岁末的家庭建设蓝图,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端午节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俗。而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今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常年都可以买到,而且包装精致美观。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了一些什么的……

  古历双五,炎黄子孙端阳。芦苇青翠,箬叶裹米浓香。菖蒲芬芳,艾叶插诸檐堂。煮粽釜内,香飘华夏城乡。

  炊烟起黎明,笑靥梦未醒。五色丝绕腕,娘起早五更;兰香囊别腰,母亲摘百草。掬粽水洗面,浴兰汤沐芳;粽香韵满院,黙然祭屈原。

  端午本自荆楚,今番神州共度。昔日汨罗江景,兴盛楚国之初;屈公披发神伤,憔悴咽泪二行。奸人谗言陷良,屈公二遭流放;爱国谏言忧虑,悲心滴血楚辞。问苍天而惆怅,望郢都感国殇;抱石奋投汨罗,怨恨回荡湘江。

  匹夫尚能论天下,何况重臣思朝纲;修明法度内举贤,无奈权贵束思想。论时势屡遭欺压,*佞臣高堂狂;感清浊黯然神伤,贤吏雅士四野彷。呜呼!一代贤良肝断肠,千里江水哭迷茫;欲借端午去病恙,始以端阳奠忠良。

  端午源于华夏,初为祛疫防恙;吴越春秋早有,借以竞渡龙舟;天高恩厚丰盈,上苍惠泽流长;屈公初五殉江,楚歌长吟沧桑。民族传统节日,岂容外族觊觎;属国高丽为臣,冉能与君夺祥;世界非遗须争,何惧坎坷漫长;喜为法定假日,文明古国再昌。

  仲夏烈日炎炎,风卷麦浪颤颤;河满菖蒲郁郁,岸芷汀兰青青。云轻轻以蔽日,雨丝丝而清凉;金灿灿映碧天,笑盈盈耕躬忙。攘攘华夏沃土,处处繁忙景象;蔚蔚黄淮*,悠悠风吹千里。阵阵南风夜袭,浩浩万顷金黄;芸芸众生祈福,年年丰收邦昌。

  天有不测风云,梅雨岂尽人意。暴雨不期早至,谷地积水成池;连绵阴雨数日,泥泞难下阡陌;转瞬谷麦熟透,无奈苍天不救。如若天公作美,收割阴云不随;天无过犁之水,黎民满仓可兑;正谓天随人愿,举国斟酒祭天。

  *俗延续千年,生生息息不断;端阳牵动万心,殷殷切切思念。亲好雅士相聚,觥筹交错杯盏;香茗果品奉伴,祭屈原以复还。国泰民安昌盛,东方睡狮觉醒;彰显大国之威,不忘屈辱之虐。青山凝聚正气,江河水洗沧桑;忆楚辞寄感慨,读史书怀屈公。

  嗟夫!国运昌隆赖开明,社稷安宁需廉政;前车之辙应明鉴,后事之师方乃行!

  “桑葚儿红,杏儿黄,满坡麦子喊登场,端午节里粽飘香……”。一首童谣贯耳,唤回了我对童年端午节的回忆。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来临,母亲总说着家乡俚语,说明儿是五月单五呢,得抓紧做些准备哩!于是就匆匆忙碌起来。一大早,她就赶集买下一网兜儿鸡蛋。邻居嫂遇见问她,“婶儿哎,有坐月子的吗,买这么多鸡蛋?”“咯咯咯,哪里呀,这不五月单五了吗,买给孩子们吃的。”母亲回应着,腿脚就停留在村边的苇湾,那些打着绿浪儿的宽肥苇叶仿佛心通人性,迎风摇啊摇,摇了母亲满怀。半晌的时候,家里盛满清水的木盆就躺了一叠叠一摞摞的粽叶儿了。然后,母亲款款走向胡同口的柳树,剪一簇柳枝儿,剥皮撕成条状并结好粽绳。

  我跟弟弟好奇地玩弄柳绳儿瞬间,眼前已呈出糯米、红枣啊,粉糖什么的。母亲的双手在粽叶上飞舞着,变戏法般包好一个个大小均匀、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有绿豆粽、红豆粽、糯米枣粽。慈祥的母亲看到我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说学着包吧,可别把粽叶弄破了。我虽“嗯嗯”应诺,可还是撕裂了粽叶漏了米,弄得自己满脸长满“麻子”。随着风箱呱嗒呱嗒响,饭屋里飘来粽子的香味,馋的我们直呱唧嘴。于是,我们就跑去饭屋的灶台守候,我迫不及待地不断加柴,把火烧得旺旺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忍着烫热,抢了一个扔给弟弟,又喊着热热,揪给自己一个。剥去粽叶,玲珑剔透的粽子,闪着油亮亮的光泽,闻一闻,粽香扑鼻,顿时垂涎欲滴。

  美餐一顿,我们还恋恋不舍,母亲就说,别撑着,今儿是给你们打馋虫的,明儿才正式吃粽子呢。端午这天一早,我和弟弟便带上母亲煮熟的鸡蛋和粽子疯玩去了。这个时节,村庄前后鲜花盛开,绿草青青,小麦摇着一身金黄起舞,春玉米在“噌噌”拔节,田野里清香扑鼻。燕子绕房梁而飞,时而箭一样飞出去,留下清脆的“唧唧”声。我们心里痒痒的,什么时候同发小们结伴去县城东大堤?那里有我们梦寐以求的黄河,尤其渴望观赏划龙船比赛。然而,我们与小伙伴们在村头玩游戏的时候,却见母亲持镰刀背筐,去采艾草。这种艾草虽然有些清苦,但洗净后将其揉碎捣烂,去了苦水,和进糯米团子里去,蒸熟或是油炸了吃,香糯柔软,香味浓郁,好生筋道却不粘牙,带着清新艾草味道的青团,咬一口,全是初夏的气息。

  艾草不仅可以做成美食,也是一种药材。小时候,我每次磕磕碰碰出血,母亲会随手扯一把艾草,嚼碎后敷在我的伤口上,艾草不仅能止血,还有止疼的攻效。蚊子漫天飞舞的盛夏,没有蚊香驱蚊,母亲总会在土炕边燃起一把干艾草,熏一会儿蚊子就飞远了。我那时候以为蚊子是怕烟,后来才知道,蚊子是闻不得艾草味道的。做月子的女人需洗艾草水是家乡人的*俗,用艾草、金银花藤等随处可见的植物煮一锅水,熏蒸半个小时,可祛除新妈妈身上的寒气,这有点像现在的桑拿浴,沐浴完后全身轻松。

  当然,母亲采了艾草回家,首先挑选碧翠肥硕的捆一簇,挂在门框。她说,艾草就像一把把长剑,有驱恶避邪的作用。因为家乡不靠江,距河远,村里的小伙子、姑娘们都会带上一兜染红的咸蛋,或结伴去黄河看龙舟比赛,或在晒谷场踩高跷。订了婚的男青年,这天还要去准岳父母家送节。送节的盒子里除了粽子、鸡蛋之类,必须有染红的蒲扇。说那蒲扇主要是用来驱赶蚊蝇的,并为新人带来吉祥之意。母亲没读过书,只知道按照祖宗传承下来的*俗,带着一家人过着快乐而充实的五月单五——端午节。现在,村里过端午节只留下门前插艾草、挂菖蒲、吃粽子的*俗了,孩童时代的快乐成了美好的回忆。

  后来,我长大才知道,过端午节不仅仅是吃喝玩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多少年来,屈原的爱国情怀是润泽着浓浓传统文化的甘泉。屈原的爱国诗句时常萦绕心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精神大大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

  哦,端午节里粽飘香,其芬芳里涵养着民俗,包孕着温情。是亲情的承载,更是爱国精神的弘扬。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陽,那儿端陽,处处端陽处处祥。今年的端午节与以往不同,我发现许久都没有写过发自内心的东西了,粽子随时可以吃到,而感受妈亲手包粽子的那种氛围我却有好久没曾体会到了。

  采粽叶,过端午,吃粽子,已经是我儿时发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亲切。

  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练的不熟练的,还是手拙手巧的,都会一齐动手包起粽子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

  母亲包的粽子总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脚上,妈妈总会放一颗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时候,我总喜欢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间,蘸一点糖,然后第一个就把小脚上的豆子吃掉。

  去过许多地方,也吃过许多种粽子,各地的粽子总有不同的风味,南方常用红枣、红豆(赤豆)、花生、猪肉、蛋黄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在泰国还吃到一种芭蕉叶粽子,是用糯米饭夹一着芭蕉,然后用芭蕉叶裹一着放在锅里蒸,吃的时候,去掉芭蕉叶,拌上椰**,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喜欢吃鲜肉粽子,蛋黄粽子,每个端午,我们总会满足她的要求,但只要我在家,给她包那些特色粽子的时候,总不会忘记给自己包一些白米粽子,更忘不了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就非常满足了。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门头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传艾草能辟邪,然后妈妈就端来满满一盆用艾草煮过的鸡蛋和鸭蛋让我们吃,听说吃了它就不会长疮了。当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还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边看,看着一堆堆荷叶在妈妈手中变成形状各异,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羡慕,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包出一个来。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开始买粽叶、粘米、大枣等等,然后就开始烀粽叶,泡粘米……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就能看到妈妈坐在台阶上包粽子, 旁边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妈妈学包粽子的心情,开始凑趣。只见妈把两三片粽叶瞬间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捞起粘米放到粽叶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枣,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铺均匀,接着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我包好的粽子几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状也不对,于是妈妈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学不会,于是我索性不学了,坐在那里看着妈妈包,妈妈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妈妈包了几个小时,终于包好了,就在大锅里煮,闻着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馋馋的,可也只能等到时间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妈妈说将煮好的粽子要用凉水一多泡一会,吃着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节,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据说端午这天插艾叶可以避邪,也许这些都是风俗*惯,或者迷信吧。妈妈将头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凉水里,煮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学。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时代的端午,也是贫穷困苦的端午,也是快乐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进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陽,那儿端陽,处处都端陽”,不知不觉我已经多年没有在端午时节看到麦儿黄了。

  儿时的印象里,看见一群妇女、姑娘围着卖货郎叽叽喳喳购买五彩丝线和绣香囊用的料子时,便知端午节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样的被那五彩的灵物庇护起来,撒欢野性地满村里跑着。

  那时的端午节总是赶在麦口,五月的麦垅早已呈现黄澄澄的气象。含我在内的一群小冤家总喜欢聚在地头,各自在麦地中挑选几穗,蹲下来小心地用力一搓一着,吹去麦 芒和硬壳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饱满黄绿的麦粒,填进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一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生产队里看麦的“秃大辫”(我们村上的一个光棍男人)出现在离我们五十米开外时,我们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觉如山高似水长。

  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又到端午节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妻买了粽叶和蜜枣交给妻嫂,就等到端午节那天包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特有食品,幼小的时候,我就从奶奶那里懵懂的知道吃粽子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尊敬、怀念之情。我不知道屈原是谁,也不知道为何吃粽子就是怀念他,刨根问底的问奶奶,奶奶总是神秘的对我说,要想知道是为什么,那你就好好学*,学*好了,你就知道了。奶奶的招法还真灵,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刻苦的学*,想终有一天我会知道原委。粽子真好吃,我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素里根本吃不到,它是一个个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种特殊的含有淡淡清香的叶子,包上一种特殊的白米,做成一种特殊的食品,有的里面还放有甜甜的枣儿。

  孩时的我,家里穷,一日三餐总是单调的玉米粥、高粱米粥、玉米面大饼子等粗得不能再粗的食粮,总期望着天天过大年,日日迎小节。吃一顿饺子、一顿白米饭;喝一小碗肉汤;穿一件新的衣服,哪怕这件新的衣服是哥哥穿小了的经过浆洗后而变得很干净的;只有那几天,才是我梦想的天堂和希望之所在。

  城里人生活的富裕,有讲究,他们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节日,农历的、公历的,就是七天中的一个礼拜天,他们都得改善一下,而对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来说,每年只有春节、正月十五、清明、端午节,中秋节才算是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又算不上什么大的节日,只是清明节的时候讲究吃豆腐、做锅贴,煮几个鸡蛋,也就是过节了,端午节呢,有说道,到了过节这一天,大人们早早的就起来了,父亲拿着镰刀进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回来了,浓浓的露水将他的半身都露湿了,他割了一大捆艾蒿、水柳枝条。奶奶则在家中把几天前就用青麻丝染成的五彩线、小扫帚、荷香包拴在正在熟睡中的我们的脖子上、衣领前、手、脚脖上,意思是扫除身上的疾病,拴住永远的吉祥。等父亲回来后,奶奶又和他一起往艾蒿上、水柳枝上拴好五色葫芦、五彩线和大一点的小扫帚,分别插到房屋的四周和大门上。所有这些活计都必须在日出之前做完。最忙碌的是母亲,她是第一个起来的,忙碌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鸡蛋、鸭蛋、鹅蛋,满满的一大锅,咸的、淡的都有,还有几个极为特殊记号的鸡蛋,是五月初一那天小鸡下的蛋,孩子吃了这天的鸡蛋,一年肚子不疼。

  鸡蛋煮好了,母亲就开始淘米、浸泡,接着是一片一片地洗净那翠绿色的粽叶,再一摞一摞地码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备好后,便一个人坐在米盆前,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地包着那盛满情感的糯米粽子,然后就烧火蒸。足足有三个小时左右,一股清香味便扑鼻而来,我们哥几个围在母亲的身边焦急的等待着。这时母亲就把我们叫到屋里,端来一大盆蛋给我们分,她先给我们每人一个初一的鸡蛋,让我们吃下,然后就一个鸡蛋、一个鸭蛋、一个鹅蛋的公*地分给我们,怀捧着热乎乎的蛋,我们高兴地合不拢嘴开始四处藏起来,生怕被别人看见偷吃了。

  粽子熟了,我们顾不得烫嘴,争先恐后的抢在手里,每人端一个小碟等待着母亲给我们分白糖,我实在等不及了,就大口的撕咬起粽子来,奶奶看着我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傻孩子,粽子是吃里面的米,得把皮剥掉。吃着那口感极好的糯米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

  长大了,从教科书上,我知道了屈原,明白了奶奶的话。

  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古老的*俗潜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效仿这一传统的*俗,每逢端午节到来,也在家门的上端、房屋檐下插一束束捆艾蒿、葫芦、五彩线,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腕上系上一条条多彩的线,把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美好企盼寄予在这个端午节了。而我唯一不做的就是包粽子,因为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带着妻儿回家,回家吃母亲亲手做的粽子······

  如今,母亲离我而去了。两年的端午节到来时,我便有一种酸楚之情难以言表。没有了吃母亲亲手做的粽子的那份热切感受,找不回盛满母亲情怀的那份温存,再无法见到母亲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每每见到街市上那各种各样的粽子,夹肉的、包蛋的、什锦的、蜜枣的。但我总是总感觉那粽子情不浓,意不深。

  端午节就要到了。仅借此文,权作缅怀自己的母亲吧,也追忆那些为所有儿女操劳一生的——伟大母亲。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题记

  在春天的尾巴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一位曾悲叹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当时我很不懂,为什么他一定要做一个独清的诗人呢?我只知道纪念他的粽子很好吃。白滑的糯米和入味的酱肉,紧紧地用粽叶包裹起来,那是我童年最盼望的食物。奶奶和妈妈会在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到了端午的时候,满满地煮上一锅,且不说这味儿了,就是这团团而起的白汽也昭示了它的美味。

  不过,在端午我最爱的不是粽子,而是除虫清香的艾叶。艾叶是奶奶早早种好的,我家后园子那儿,长满了半人高的艾叶,随风飘摆,竟然连前园也闻得到。一到端午,奶奶就拿上镰刀,将它们齐腰斩下,齐齐地摞在水泥板上,但单独的艾叶是不能挂在门上的,因为它还需要伴儿:苇叶和大蒜。苇叶在池塘就有,一到春天就冒芽,止也止不住,而大蒜,奶奶早就从地里拣好了。

  等到捆扎的时候,奶奶利利索索地就捆了好几十把,而我也只有修修叶的份儿了。不过将它们挂上门楣就是我的活儿。小时候贪玩,总是想上下洒开了欢地玩,可爸爸是不许的,只有端午节那天,我才能借着干活的名义爬上门楣,把清香的艾叶挂上。我是顶喜欢那香味儿的,看着它在门楣上摆动,我就希望它能常青,不要早早地枯谢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3)

——端午节征文9篇

  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又让我想起故乡的端午节来,我的老家在闽西红土地。在我的记忆里,听妈妈说,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也就是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节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老家产水稻,家家户户都养猪,所以包粽子的主要原料是自家种的大米和猪肉。

  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初四日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蒲等煎汤沐浴,晚上人们还要在自家大门上挂上、菖蒲和艾叶等以避邪避祸。五月初五当天,大人们拜完神,就开始妇女围在一起包起各式各样的粽子,有长条形的,三角形的,有甜的、咸的,边聊家常手里边包着充满喜悦的粽子。这时的男人们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围在一块泡着自家种植及加工的红茶在一边聊着农作和秋冬将带来的收获。晚上家家户户都将亲手包好的煮好的粽子、美味的佳肴(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只有在过节、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宰杀鸡、鸭)、美酒(自家酿的糯米酒)端上桌,全家人围在一起憧憬夏季的丰收和秋冬岁末的家庭建设蓝图,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端午节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俗。而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今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常年都可以买到,而且包装精致美观。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了一些什么的……

  时光,总是不留情面的带走些什么,与此同时,她又带来些什么。看!又是一年端午节即将来临!尽管如此,但这个端午始终比不上那年我在家乡过的端午节!

  前些日,几场雨滋润着大地,纷飞起舞的云彩还是那样的捉不住影儿!心情更是烦躁不安,因为我不喜欢雨一直连绵不断的下。清晨,被阳光惊醒后觉得轻松了了许多。往年五月的天是闷热得让人焦躁不安的。睁开朦胧的睡眼,并不十分愿意马上起床。醒后懒懒地在床上闭着眼睛躺个二十来分钟,想些与现实不怎么接*的事物几乎成了我多年的*惯。仿佛这成了我生活地一种乐趣。不觉中神思已回到我久别了的家乡地端午节!

  又是一年的端午,好多年都没有在老家里过个自己怀念的端午节了!温州的端午节在我看来和*时的日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并不是这里的节日没有家乡的热闹,而是自己没有了在家里过端午节的那种特别的情愫罢了!这些年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里泛起无数小时候端午节的画面。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否在家乡过个像小时候一样的端午节,所以只要到这个时候我便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些年珍贵的回忆!也许在我,睹物思情的日子会时常有之,但没有哪个时候有今天这般来得真真切切!

  前些日子,家乡的外公打电话来,问我端午能不能回去。妈妈想了想老家离温州还是有些远的就算了吧。外公听到这个声音好像有点哽咽,我连忙安慰他我暑假会回去的。外公告诉我,外婆很想我。听到这话,该轮到我的声音哽咽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是被我忽略次数最多的人,但到现在我才知道她是很喜欢我的,至少她很想我......

  好了,那些心酸的回忆,不谈也罢。到底是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记忆中的那些节日地气息或许到现在已经是模糊不堪的了。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在脑海里努力的去勾起一些端午节的场景来,或多或少能给我一些在温州过端午节的安慰!那些记忆每次浮起时内心总是悸动地,要知道,在哪我都不可能忘了家乡的节日,它留给我的情我无法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的!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的前几日,外公总会给我买一套新衣服,以迎接过节,也算是节日的礼物。虽那时候家里不算穷,*日里也不少衣物之类的生活用品。但买件新衣服过节是每个孩子都无比期盼的!我们老家的端午节和大多数地方时间是不同的。待到临端午节的前一夜,我们小孩子总是会把亲人买给我们过节的新衣服拿出来,对着镜子在身上来回的比划几次才肯入睡。但是没到第二天我们是绝对不会穿的!就连躺在床上也是极矛盾的心情。既想马上睡下,好让端午节早早的来临;又想不那么快就入睡躺着好好想想明天到底要买些什么小玩意儿。可想得到那时对端午节是怀着怎么的一种心情的。可能节日的热闹并不是让我们这些孩子高兴的主要原因吧!最主要的应该是亲人给我们的那几十块钱吧!我们可以任意地挥霍,不受任何的节制。这种情况是除了新年与端午什么时候都不曾有的。怎叫人不痛快呢?

  几个小伙伴把身上的几十块钱用完才是最痛快的事情!于是我们会到街上买些*时想买却买不起的东西。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即使不买什么东西我们也会必然的走完!那一天卖各种各样东西的人特别多,*时看不到的那一天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了。我们钱少,买不起的即便是看看心里也是乐滋滋的!走得有些累了,我们就坐在一片草地上或是躺在上面双臂展开,仿佛在享受着这仅有的一切美好!那时的我,仿佛学会了享受。尽管我明知道有一天这一切都不会再属于我......

  当年那样**淡淡的一个端午节到今天是这样醉人的一份记忆。几年来一直都很想回去过端午,但是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牵绊着我。想找到以前的那群小伙伴再回想一次那时候的节日,又是这么的困难。也说不出这些年来像这样的节日,我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过来的,或许是我想象得到!每一次的画面都是经过我无数复杂的心绪才展现得出来的。尽管是这样,我还是很愿意去回味一番,去把脑海的记忆加深一番。

  可是都过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老家去再一次领略家乡的端午节。再逛逛当年自己走过的那条街,再尝尝当年自己吃过的包着腊肉的粽子,再游到当年自己视如床躺下的草地还有展开双臂拥抱的那份独家专属美好!

  再过几天就是五月初五了,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你们知道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包粽子吃吗?说到这里,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古时候,有一个君王,好色好赌,根本就没有把政事放在心上,有时候只是草草了事,随便处理处理。有时候根本没有去看。他的一名大臣屈原可为他担了忧,他对大王说:“如果您在这样子的话,我只好以死相逼了。”大王生气的说:“你去好了,没人会来拦你的!”屈原伤透了心,他想:怎么办,这国可要落没了。几天后,人们在一条江中找出了屈原,相亲们悲痛万分,只好把粽叶和糯米包成一个粽子,再撒上米酒,这样子的话,鱼虾们吃了粽子,就会昏昏欲睡过去,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首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得吃自己包的粽子。

  虽说这粽子本意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但随着后来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现在粽子的口味是越来越多了。其实,制作粽子的方法是很简单,只需要粽叶.糯米,馅儿。馅儿可以以自己的口味来选择,可以用猪肉、蜜枣等等。先把糯米铺上粽叶,填上自己喜欢的馅儿。包起来,捆上细绳,就做完了。 还有一项活动赛龙舟,在端午节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龙舟大约站七到八个人左右,等裁判员把一声口令,队员们犹如离弦的箭,脱缰的马朝着同一个目的地飞驰。随着双桨的摇摆,一条条波纹快速的散开去,形成一个个圆圈,河*在观看比赛的人也兴奋不已,期盼着某一对的胜利。龙舟的快慢体现了一个团队和谐与合作的力量有多么的重要。

  端午节虽然没有中秋节或春节来的那么隆重,但端午节里的一些传统*俗却无处不寄托着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艾草飘香,端午节至。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俗还是同多于异的。如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挂菖蒲、艾草,这都是民间的*俗,据说用蒲、艾簪门(即以菖蒲和艾草插或悬挂于门上)可以驱邪,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曾有记载,艾草芳香能通窍,常闻可令人头脑清晰、耳聪目明、记忆力增强,预防感冒,还能活络通筋。同时,还可以燃点艾条用作治病,称为艾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大部分都已经简化了,在城里,大多市民也只记得吃粽子、插艾草了。尽管如此,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俗,这个节日的文化氛围仍然显得浓郁。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富足。端午节年年有,然内容岁岁异。变化了的是人们的生活,不变的是人们的祈愿。千百年来,岁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今天,我们同样要以各种方式传情达意,祈愿祖国繁荣强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唐代诗人褚朝阳诗曰:“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这对后世是个永远的提醒。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过端午,怀屈原,我们可以更加踏实,更加沉着,更加自信,更加有力量。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品格,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护佑。小的时候,我们只知道无忧无虑地享受端午节的快乐,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知识的丰富,才逐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原来是人们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大夫屈原演变而来的。当年的他满怀报国的一腔热血在绝望中抱石纵身一跳,长衫飘飞,在汨罗江上画了一条凄美的曲线,把文人的峥峥风骨和慷慨雄姿,永久地写进历史,写进世世代代人们的记忆里。“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颗赤诚的心,一个纯洁的灵魂,一身爱国的情结,投向了奔流激荡的江水,让他的壮志,他的失意,他的无奈,他的一腔热血和他清廉的躯体一同沉入江底,让“混浑的世界”和“沉醉众人”去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吧!作为*常人的我们,无法枉自揣度和评价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心胸和境界究竟有多高,但他的那种与自己的国家而同生共死的精神,却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及觉悟若因他这一跳而唤醒,那他生命的意义岂止是伟大的!

  生活在继续,历史在延伸,端午节还在一年一年的过。但我觉得,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应该铭记历史,牢记历史的灾难与民族的悲伤,为官者清正,为民者拥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生活才能长久的幸福。

  端午佳节,*一大传统节日,自然也少不了传统的美食。但一千双手,便有一千种味道,传统美食的传承,少不了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今人的领悟,只有用心去接受、创造,才能让舌尖感受到纯正的端午味道。

  竹叶的灵感

  竹叶,我们身边再*常不过的事物。但我们的先祖却能运用伟大的创造力,将其与*常的食材搭配,形成一种新的融合的和谐,竹叶便在这种奇妙的传承中升华,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最朴素的,当数包裹。

  端午的粽子便是其中很好的代表。传承的粽叶选用竹笋外衣,它便发挥它“花中四君子”的气度,成为糯米的绝佳搭档,它心甘情愿地做配角,无私地奉献出身体与香气。裹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随火候的成熟,竹叶默默忍受着滚烫的蒸气的熏陶,慢慢完成叶与米的完美结合,于是拥有了新的名字——“粽叶”。一上桌,糯米特有的醇香与粽叶植物的清香,形成味蕾上独特感觉,妙不可言。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爷爷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指尖一开一合,细线一伸一缩,来来*没一会儿,便是一件翠绿的艺术品,而我这笨手包出来的,与“粽子”的标准还是望尘莫及。我也曾好奇:现在城里哪里买不到粽子,为什么老一辈却执着地教我们自己包呢?想想也是,我在买来的包装粽子中,确实品不出长辈们一脉相承的手艺味与“灵感”。

  腌制的秘密 盐,最淳朴的调味料,却以其特殊博大的胸怀,接受着日新月异的餐饮文化的洗礼,经久不衰。绝大多数食材,制作中少了盐,便如鱼儿失去了水,马上没有了活力与灵性。东方饮食中,盐更以其无可替代的位置,占据了无数人的舌尖。其中最神秘的,当数腌制。

  咸鸭蛋,端午的又一种传承食物,它与这种特许的方法可谓有着不懈之缘。农村中*常的鸭蛋,普通的食盐,冬天的雪水,却在老辈们手中迸出别样的火花。盐水浸泡鸭蛋时,盐与水的比例,水的深度,无不决定着咸鸭蛋的成败。其中两大主角之一,便是食盐,盐多蛋咸难入口,盐少蛋易坏,味道*淡。这种古老的腌制技艺,其盐水比例的分寸与秘密,全凭老辈人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腌得好的咸鸭蛋,蛋白细而嫩,入口微咸而略带清爽,蛋黄金黄而油多,入口细腻而润滑。

  记忆中,只有奶奶亲手腌制的咸鸭蛋,才能满足一大家子挑剔的舌尖,其它的什么买的咸鸭蛋,就算形再似,色再像,仍是少了那种亲切的味道。当中腌制的秘密,只可惜奶奶未能教会爸爸他们兄弟几人,我便更无从知晓了。

  油炸的热情

  油,以其热情的个性,滋润着食材。中式烹饪,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热力作用,产生出奇妙而丰富的烹饪方式,进而出现了烤、炒、煎、炸,无形中改变了食材的面貌与本质。其中最热烈的,当数油炸。

  我的家乡,端午还*惯吃“炸圆子”,它要用本地的菜籽油炸味道才纯正。五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即为这种美食的伴侣——菜籽油的原料。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易获得,而且健康,这个发现,使人类烹饪史前进了一大步。炸圆子,只有用家乡的菜籽油,才能尽显其美味,脱粒的菜籽经过一段奇幻的旅行,成为家家厨房中的香油,因其色泽鲜明、香味扑鼻而得名。油炸,油温是关键,待这半锅油温度适当,兴奋地跳跃升腾之时,放入预先做好的糯米粉芝麻心圆子,在滚油的热情拥抱下,圆子脱去白色外衣,变得焦黄动人,身体吸收着热量在膨胀,这时温度过高圆子会炸开,溅起的热油会伤人,所以要及时控制火的大小。炸好的圆子外酥里嫩,筷子一扎,“吱”——便溢出黑亮的芝麻糖心,令人馋涎欲滴。趁热吃,脆度口感最佳。

  圆子,每年端午,爸爸都会炸给我吃,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其中一些门道。这,才是我在端午中最亲切的味道。

  又是一年端午,一家人团聚的桌上,少不了飘香的粽子,诱人的咸鸭蛋,金黄的炸圆子。从手到口,从口道心,美味的延续,少不了香火的传承。美食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它们是先祖的智慧。要使端午节味道不断、中华血脉不断,就要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传承先辈的手艺,让博大的中华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让这悠久的大国饮食文明,参与创造世界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校道上满树满树的紫荆花诠释着初夏的幽美,在知了没日没夜撕心裂肺的啼叫声中,我终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夏季的降临,就犹如我很不情愿地接受一个朋友离去那般。我嘟着嘴,站在季节的前端,迎接着这些锈迹斑斑的日子里,唯一能让我这颗被城市功利填满的心泛起与前程无关的波澜的节日---端午。

  我努力在沾满都市灰尘的记忆中翻阅故土里为其保留的一切*俗,然而端午在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已经被过滤得只剩下母亲飘香的粽子和父亲在龙舟上的吆喝声。天边的落霞,在孤鹜的陪伴下,愈发凄美。眼眶涨得酸痛,我是受不了夕阳的浪漫情怀,特别是漂泊在外。眼球蒙上了水膜,眼前的一切不断地模糊。于是景物迅速地幻化,那个朝朝暮暮都牵扯着自己的地方,出现了。古老的房子,古老的*俗,古老的微笑。浅浅淡淡的思想,简简单单的话语,把我伪装得很好的底线一下子击溃了。我原以为自己是个淡然的人,但是那方院子却让我第一次懂得了游子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忽地想起了两句诗“朝暮念团圆,夜夜思相见,直到归乡入院时,方晓伤出处”。

  那时候的我还是个丫头片子,小小的心总是塞满父母亲给予的,故土给予的幸福。端午就是盛夏带来的第一份疼爱。在母亲忙碌的身影里,总会有一对重叠的瘦小的影子。我会在母亲淘糯米的时候,颠着屁股去帮倒忙。初夏的季节,发热的手,浸在冰冷的井水中,很舒服。那种感觉,是水泥森林里空调房所可望不可及的。我会在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吃和了糖的糯米饭,每次都会把嘴巴烫出血泡,母亲心疼的表情,一直陪伴着我长大。我会在父亲要去练*划龙舟的时候吵着要跟着去,然而每次都被两根棉花糖糊弄过关。我会在毒辣的太阳下,和母亲一起到江边给父亲送解暑茶。看着父亲在江心挥舞着桨,总是会很自豪地对围观的小伙伴讲“瞧,那个是我爸”,然后昂起头。那时候,母亲总会在忙完手里的活后,抱着小小的我,在院子里紫荆树下,教我唱童谣。蒲扇的一摇一晃,伴随着古老的节奏,等待父亲归来。那时候,父亲总是会在傍晚时分,大汗淋漓地出现在篱笆外,手中经常会捉着一两只被降服的知了。此时我犹如童话里王子见到梦寐以求的公主般,奔向父亲,接过他手中的知了,心在狂喜中雀跃。须知在那个年代里,知了是孩子最心爱的最得意的“玩具”。 黄昏时分,母亲会用自家泡的药酒给父亲擦红肿的手臂,嘴里不时抱怨着父亲练*时太卖力了。父亲总是憨厚一笑,狼吞虎咽吃着母亲为包粽子而准备的甜糯米。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好一个和煦的夜晚,正如晏殊所说那般“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那时候小小的我还没学会叹气,还没卷入尘世的风风雨雨。那时候的日子像在云端飘舞般,多姿多彩,那时候的幸福很浪漫。我们一家子就那样在老房子里幸福着我们的幸福,没有急功*利,没有你争我斗。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夜很静,院子里很热闹,生活简单却和满。然而光阴总是逃不过琴弦上的腐烂,料不到的是,有那么一天,我也成了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孩子,不再年轻的双亲,很自然扮演了倚门盼儿归的角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孩童时期背的诗,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成为主角。

  又到了五月五,思家的愁绪就如初夏的雨那般缠绵,疯狂地蔓延。剪不断,理还乱。想念母亲的粽叶香,怀念父亲的龙舟赛,想念故土的一切一切。

  南方的夏天,总是那么地容易就进入状态。看着满眼的绿,满色的夏,温柔了我的视野,也似乎温暖了离家孩子斑驳陆离的心。我背起行囊,沿着原来预定的轨迹走着,丝毫没有为这个古老节日的来临而放慢脚步。始终谨记着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小小的我,有个大大的梦想,要在某一天,把明媚的笑靥永远种在双亲的心上。

  在这个五月,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心中默念,希望故土一切安好,希望二老安好。

  端午,*了。幼子,走远了。

  又到端午节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妻买了粽叶和蜜枣交给妻嫂,就等到端午节那天包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特有食品,幼小的时候,我就从奶奶那里懵懂的知道吃粽子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尊敬、怀念之情。我不知道屈原是谁,也不知道为何吃粽子就是怀念他,刨根问底的问奶奶,奶奶总是神秘的对我说,要想知道是为什么,那你就好好学*,学*好了,你就知道了。奶奶的招法还真灵,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刻苦的学*,想终有一天我会知道原委。粽子真好吃,我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素里根本吃不到,它是一个个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种特殊的含有淡淡清香的叶子,包上一种特殊的白米,做成一种特殊的食品,有的里面还放有甜甜的枣儿。

  孩时的我,家里穷,一日三餐总是单调的玉米粥、高粱米粥、玉米面大饼子等粗得不能再粗的食粮,总期望着天天过大年,日日迎小节。吃一顿饺子、一顿白米饭;喝一小碗肉汤;穿一件新的衣服,哪怕这件新的衣服是哥哥穿小了的经过浆洗后而变得很干净的;只有那几天,才是我梦想的天堂和希望之所在。

  城里人生活的富裕,有讲究,他们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节日,农历的、公历的,就是七天中的一个礼拜天,他们都得改善一下,而对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来说,每年只有春节、正月十五、清明、端午节,中秋节才算是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又算不上什么大的节日,只是清明节的时候讲究吃豆腐、做锅贴,煮几个鸡蛋,也就是过节了,端午节呢,有说道,到了过节这一天,大人们早早的就起来了,父亲拿着镰刀进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回来了,浓浓的露水将他的半身都露湿了,他割了一大捆艾蒿、水柳枝条。奶奶则在家中把几天前就用青麻丝染成的五彩线、小扫帚、荷香包拴在正在熟睡中的我们的脖子上、衣领前、手、脚脖上,意思是扫除身上的疾病,拴住永远的吉祥。等父亲回来后,奶奶又和他一起往艾蒿上、水柳枝上拴好五色葫芦、五彩线和大一点的小扫帚,分别插到房屋的四周和大门上。所有这些活计都必须在日出之前做完。最忙碌的是母亲,她是第一个起来的,忙碌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鸡蛋、鸭蛋、鹅蛋,满满的一大锅,咸的、淡的都有,还有几个极为特殊记号的鸡蛋,是五月初一那天小鸡下的蛋,孩子吃了这天的鸡蛋,一年肚子不疼。

  鸡蛋煮好了,母亲就开始淘米、浸泡,接着是一片一片地洗净那翠绿色的粽叶,再一摞一摞地码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备好后,便一个人坐在米盆前,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地包着那盛满情感的糯米粽子,然后就烧火蒸。足足有三个小时左右,一股清香味便扑鼻而来,我们哥几个围在母亲的身边焦急的等待着。这时母亲就把我们叫到屋里,端来一大盆蛋给我们分,她先给我们每人一个初一的鸡蛋,让我们吃下,然后就一个鸡蛋、一个鸭蛋、一个鹅蛋的公*地分给我们,怀捧着热乎乎的蛋,我们高兴地合不拢嘴开始四处藏起来,生怕被别人看见偷吃了。

  粽子熟了,我们顾不得烫嘴,争先恐后的抢在手里,每人端一个小碟等待着母亲给我们分白糖,我实在等不及了,就大口的撕咬起粽子来,奶奶看着我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傻孩子,粽子是吃里面的米,得把皮剥掉。吃着那口感极好的糯米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

  长大了,从教科书上,我知道了屈原,明白了奶奶的话。

  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古老的*俗潜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效仿这一传统的*俗,每逢端午节到来,也在家门的上端、房屋檐下插一束束捆艾蒿、葫芦、五彩线,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腕上系上一条条多彩的线,把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美好企盼寄予在这个端午节了。而我唯一不做的就是包粽子,因为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带着妻儿回家,回家吃母亲亲手做的粽子······

  如今,母亲离我而去了。两年的端午节到来时,我便有一种酸楚之情难以言表。没有了吃母亲亲手做的粽子的那份热切感受,找不回盛满母亲情怀的那份温存,再无法见到母亲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每每见到街市上那各种各样的粽子,夹肉的、包蛋的、什锦的、蜜枣的。但我总是总感觉那粽子情不浓,意不深。

  端午节就要到了。仅借此文,权作缅怀自己的母亲吧,也追忆那些为所有儿女操劳一生的——伟大母亲。

  *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如除旧布新的春节,大街小巷挤满了人的元宵节,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五月初五,粽子飘香的端午节。它的*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听姐姐说这个节日还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呢!

  我家过端午节,总会包许多粽子。只见奶奶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块儿,在围城一个“漏斗”状放入刚放好的调料的糯米,然后叠成一个三角形,再把粽子五花大绑。最后奶奶把粽子放入锅里煮,一煮就是一两个小时,我可等不及了,在锅子旁边守着。过了好久,我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终于奶奶说:“可以吃了。”我拿了一个粽子刚吃一口,就用手指点了点我的头说:“小馋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你,像好几百年没吃过粽子似的。”奶奶一边说,一边用嘴轻轻地吹着。

  端午节不仅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而且还能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我来到江边,看见江边已经坐满了人。“砰”的一声枪响,彩旗随风飘扬,龙舟比赛开始了。几十条龙舟,头咬尾,尾接头,一字排开,场面蔚为壮观,每一条龙舟上的叔叔们穿着的背心各不相同,但他们清一色用白头巾在头上扎了一个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士,个个精神饱满。“加油”“加油”此起彼伏的加油声震耳欲聋。不同龙舟上的选手划着船桨争着第一,比赛场内的喊声,敲锣声混成一片,真是热闹非凡呀!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我们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节日。祝愿小朋友们,端午快乐!

  “良辰当五日。”我默默的低声念着,心中浮现起一双手……

  记忆中的端午是有着艾草叶淡淡的苦涩香气的。

  那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旁挂着一束因缺水而微微卷起叶边的灰绿色草叶,那时我会伸手轻轻叩击狮子头型的铜制门环,然后心情明媚的听着金属碰撞时发出的叮叮当当清脆声响。不过一会儿,姥姥就会笑盈盈的打开铁门将我迎进屋内,屋内飘散着艾叶的味道。我会使劲蹬掉脚上的鞋子爬上铺着凉*的沙发,双手撑起头盯着姥姥坐下淘米,稍稍泛黄的细长粒糯米从遍布褶皱的手中被捞起,又被放回水中飘散,再次被捞起时溅出一串银色的水花,它们滴落在水面撞击出水波涟漪,一会儿时间就已经洗好。这时姥姥将所有的糯米捞出,把已经浑浊了的淘米水倒掉。我很欣喜地发现姥姥已经拿来了暗绿色的粽叶和红的发亮的大枣,两者相辅相成,这就意味着演出将要开始了。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4)

——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6篇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

  “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四、活动时间:

  6月10日——6月20日

  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一)、具体实施阶段(6月11日——6月20日)

  1、由大队委干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下讲话。(6月11日,大队部负责)

  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6月12日前,大队部负责)

  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讲座(6月11日)。通过讲座,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德育处负责)

  4、一——五年级童谣征集活动。(每班5篇)(6月12日之前完成,德育处负责)

  5、三——五年级“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端午小报制作比赛。(每班3份)(6月13日前)

  6、端午软笔书法比赛。(美术组负责,6月15日之前完成。)

  (二)、总结展示阶段(6月16日)

  1、环境布置:

  童谣(征集:黄丹凤6月15日前)(装饰、编号: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

  书法(征集:黄丹凤6月15日前)装饰: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

  赛龙舟彩泥展(朱红萍)

  评选(选票印刷、分发、投票箱、后期统计:毛艳艳)

  选票(你最喜欢的10首童谣)

  2、小舞台:纪念屈原以及经典诗文朗诵会。(黄丹凤、沈莉、毛艳艳)

  准备工作:舞台(后勤组)

  主持(学生)

  音响(顾志荣、陆忠达等)

  节目单:

  (1)校园集体舞(毛艳艳)

  (2)一3《论语》(陈娟)

  (3)一5《论语》(张红艳)

  (4)五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史秀琴)

  (5)二3《弟子规》(施玉美)

  (6)二5《弟子规》(刘玲)

  (7)三2《论语》(张岚)

  (8)三5《论语》(黄屹梅)

  (9)四3《端午组诗》(吴娟)

  (10)学校诗朗诵(沈莉)

  (11)表演舞(毛艳艳)

  3、端午传统游戏活动

  高年级组(施健康负责)(西大操场)

  (1)赛龙舟。(三——五年级)(每班5男5女)

  (2)抬轿子。(三——五年级)

  (每班15人)

  准备工作: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游戏规则(施健康6月1日前)

  场地(施健康、倪怀东、徐磊)

  低年级组(杨军负责)(东大操场)

  (1)赛龙舟(一——二年级)(每班6男4女接力赛)

  (2)抗震救灾钻山洞(一——二年级)(每班30人接力赛)

  准备工作: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游戏规则(杨军6月15日前)

  场地(杨军、张卫东、陈瑜)

  4、区域活动

  (1)包粽子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邱新生)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芦叶、碎纸(邱新生6月15日前)

  (2)编制“长命缕”比赛(三——五年级每班3名)(施炜、周欣)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丝带(黄丹凤6月15日前)

  (3)画(剪)艾虎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美术组,朱红萍)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5日前)

  小样(朱红萍6月15日前)

  5、班级活动

  品粽子。(全校人人一个)(班主任)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行端午诗歌朗诵比赛。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活动安排

  略

  端午节活动主题一:

  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来增加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活动一:旱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比赛形式有两种。

  1、长条板凳式。准备长条板凳若干条,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跨板凳奔跑。板凳两头可挂上简易龙头修饰。

  雪橇式。准备长条木板若干条,在木板上钉三到四对脚套,参赛队员左右脚各套一条木板,向前奔跑。

  活动二:端午信物制作比赛

  佩香囊,是端午*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三:端午咸蛋彩绘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俗之一

  活动准备: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爱好进行发挥创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四:“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五:端午节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六: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浓浓乡情和融融亲情,增强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亲和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锻炼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4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参加人员:

  一~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内容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学一学、缝一缝等方式,走进端午节,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级缝制香囊、做五丝等;

  2.“端午节知识知多少”:三年级学生做手抄报以“走*端午”为主题,重点反映端午的*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3.走进屈原诗词:四年级学生通过诵背诗词来理解端午文化。

  4.“我跟老师学一技”:五六年级学生重点学*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活动结束后,综合实践活动老师6月8日之前(一二年级班主任)将活动方案电子稿发送教务处邮箱,字体四号微软雅黑。活动期间,一、二、四、五年级进行拍照,每班选两张照片,由大队辅导员收集后拷到教务处电脑。三年级每班上交五份手抄报。

  一、活动背景:

  1、庆祝*端午节的到来,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传统节日的气息。

  2、通过开展美食露一手等活动,体验自己劳动的乐趣,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放松身心。

  二、活动主题:美食荟萃齐分享暖暖温情过端午

  三、活动时间:20xx年6月19日(周五)下午4:00开始

  四、活动地点:一(1)教室(一、四年级)

  一(2)教室(二、五年级)

  三(1)教室(三、六年级)

  五、活动对象:全体教职工

  六、活动内容及流程:

  1、高手在民间

  教师秀一秀个人的私房菜,活动前准备好美食参加活动,每位教师准备一道拿手菜肴,为菜肴命名,做好“菜肴牌”。菜肴需自己烹制。(如需提前制作,年级组准备好电磁炉等用具,每人将菜装在盘中,盘子自备)

  2、秀秀我的美食

  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菜肴的展示。年级组教师依次进行品尝,每个年级组推荐2道“最受欢迎的私房菜”。

  3、享受美食

  以年级组为单位,团团围坐,进行组内美食的品尝,共同感受节日的浓浓气息,欢乐度端午。

  一、 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二、 活动背景: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申遗”事件提醒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珍惜和保护。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导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进而内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中队决定开展关于过好端午节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三、 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队员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队员深入地去认识端午节,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队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培养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队员主体参与意识,培养队员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寻找端午

  1、让队员在街道、社区、商店寻找端午节前夕的节日气氛:端午节快到了,走出家门看看,街上、商店里有哪些变化?2、除了店里卖的粽子多了,买粽子的顾客也特别多,而且街上还有许多卖小香囊的,市场卖艾叶的??

  第二阶段:了解端午

  1、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家乡以及各地过端午节的风俗*惯。

  2、引导队员通过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媒体探寻端午节的其他信息,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整合以作交流。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5)

——端午节的征文 (菁华6篇)

  6月8日这天,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对了!是端午节!下面就请大家与我一起来看看我那“快乐的端午节”吧!

  在乘车5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安徽省池山市石台县。一下车,一股清新而又干净的自然气息迎面而来,望着远处那些层层叠叠,颜色深浅不一的山峰,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赞叹起这如诗如画的环境来。我们先是来到秋浦河畔,记得李白大诗人曾在这里做过多少美丽的诗篇!其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最为著名。看着面前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由地呆住了:秀丽的河水衬托着高高的大山,即使是技术再高超的画家也画不出这么优美的油画。当导游宣布划龙舟后,大家都异常兴奋,于是,我们迅速分成两组比赛,一个个陆续上了龙舟。我担任喊号子和敲鼓,这可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啊!我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终于吹号子了!随着哨声的吹响,我们双方都努力地划了起来。渐渐的,敲击打鼓的双手越来越疼,可看着大家那整齐划一的“一二,一二”声和那整齐的划船动作,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憋足了劲,又努力的敲了起来。终于,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胜利了!大家(指我们这组的人)个个喜笑颜开,而我,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紧接着,我们又去玩了漂流,我们上了打水仗的船,刚“启航”不久,无数个“水炮弹”便向我们“射”来,不到半分钟,我就成了“落汤鸡”!不过,没过多久,我们又打了一场“烈战”,这一次,我们终于赢了!快乐的时光很快过去了,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水山好像在跟我告别:“再见!再见!”我也在心底默默地与它们告别。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啊!!!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汨*俗,每一年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每次端午节,奶奶家会包起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

  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知道了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发展于*,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今天是端午节,在学校的我没有回家,我独自一人待在学校。

  俗话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呆在学校的我,感觉意外的孤独,想念着家里面的亲人。宿舍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在呢我躺在床上,玩手机,不知不觉就想到了家里,只可,爸爸妈妈是不是还在田里面干活呢,此刻奶奶是不是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呢,此刻妹妹是不是在做作业呢,带着疑问,我不禁想给家里面打一个电话。于是,我拨通了家里面的电话,妹妹接听了电话,妹妹一下子就听出了是我的声音。她问道:“哥哥,你吃饭了没有啊?”我说:“我刚吃完,你们呢。”妹妹于是就给我介绍:“今天晚上过节,奶奶此刻正在厨房里给我们做好吃的么呢!爸爸妈妈在田里面干活还没有回家,我们等他们回家时候就一起吃饭了。妹妹还高兴的告诉我说:“今天晚上有鸡腿,还有鸭子,还有鱼,还有鸡翅,好多好多好吃的。”今早妹妹给我介绍这么多东西,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家的时候每次逢年过节,只要家里面有机会的话,奶奶就会给我留一个,我最爱吃的,现在我不在家里,奶奶肯定也会给妹妹留一个吧。

  妹妹说奶奶在厨房里我就没有叫奶奶接电话你寒暄了几句之后,我就把电话挂了,在宿舍里面,我独自想着家,想着,父母回家团聚吃晚餐的情景,那情景是多么的快乐啊!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来去上奥数课。走过菜场时,我发现那里特别热闹。卖粽子的地方,有四五个人在那里包粽子;买鸭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长队。我心里纳闷,今天到底是什么节日呀!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端午节,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兴极了。下午,妈妈带我到了婆婆家。还没进门,我就看见婆婆家门前插着艾草。艾草又长又绿,还能驱蚊去毒,对人可有帮助啦!妈妈说“端午节一般人家都会插这个,驱蚊避邪。”

  我一进婆婆家,婆婆就拿来一个鸭蛋,而且还用红、黄、绿、粉四种颜色的丝线包着。婆婆把它挂在我的脖子上,说:“这是送给你的小礼物。”我拿着鸭蛋,忽然想起语文书中有端午节的作文,但上面说的不是这四种颜色的丝线,而是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丝线。于是,我把它告诉了婆婆,婆婆说:“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

  吃晚饭了,今天的晚饭特别丰富,有“五黄”,它们是黄鱼、黄瓜、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咸黄鸭蛋五种带有“黄”字的食品。还有“五红”,红虾、红苋菜、红豆粽子、考鸭、红心鸭蛋,婆婆说这是现代的端午流行的。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买鸭子要排队。晚饭我吃了很多,“五黄”、“五红”尝了个遍。

  过节真好,既有礼物,又有好吃的,还能学到知识。

  传说屈原投江身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河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吃光,便用楝树叶包裹饭团。粽子就这样产生并流传下来了。

  我家每到节日都会自己动手做各种食物,比如元宵节会吃元宵,就亲自动手做。端午节特有的粽子,毫无疑问也是自己动手了。

  奶奶会提前几天购买好所需材料,一盒金黄金黄的咸鸭蛋黄,一捆又长又大的棕叶,一大袋颗颗饱满的糯米和四、五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奶奶先把粽叶一张张地刷洗干净,接着把猪肉切成一块块大小合适的块块,然后把糯米淘洗二三遍并用少量的酱油搅拌均匀,最后把切好的肉块用调料进行腌制。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马上就能开始包粽子了。

  拿起两片粽叶,用双手做成一个漏斗形,留下半个粽叶在外面,一只手握住粽叶,另一个手用勺子装两勺米放入粽叶的中心,再放入一颗蛋黄,然后放入一块猪肉,接着用米覆盖在上面,均匀地铺满,再用剩余的半块粽叶裹上去,用手握紧,就成了一个柱形,用五六十厘米的细绳一圈圈地把粽子扎紧,最后打上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磕磕绊绊地包了起来,开头几次,都不太成功,经过奶奶的指点,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速度也不知不觉快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子就全部包完了。奶奶烧好煤炉,架上一口大锅,锅里加入水,把一个个精致玲珑的粽子放入水中,盖上盖,慢慢地煮。奶奶说,心急吃不了香粽子,要慢慢等,等到每一粒米都吃到蛋黄和肉的香味并且把香味锁住,粽子才成。于是,我又开始等,这简直是一种煎熬,足足等了五个小时,锅中飘出各种诱人的香味,我知道,解馋的时候到了。

  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把绳子剪断,把粽叶剥开,金黄的米粒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像是丰腴的东坡肉一般。把粽子放在碗里,粽子还冒着热气,一种混合着粽叶清香的米肉奇香,立时钻入鼻中。拿起筷子,插入粽中,把粽子一分为二,可以清楚地看到肉和金黄流油的蛋黄,第一口咬下去,软糯软糯的米粒在牙齿上跳起了舞,再咬一口,就咬到了肉,肥肉的油腻中和了瘦肉的柴,可以说是肥而不腻,咬一口蛋黄,嚼一嚼,咸香咸香的,一口再一口,一个粽子很快就没了。我嘴巴里忙得不亦乐乎,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锅里,早就惦记着吃第二个了。饿死鬼投胎般的样子,惹得奶奶哈哈大笑。

  粽子的美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故土乡恋,皆在其中。

  我们国家有许多的传统佳节,比如重阳节、元宵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节日都承载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鲜明、独特的节日风俗。

  如果你问我最喜爱的传统佳节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包粽子、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的准备好了材料:糯米、红枣、粽叶、绳子。我们将糯米、粽叶泡好后就开包了。只见妈妈将两片粽叶叠成漏斗形状,把糯米放进去,再放入几颗鲜红的枣儿,再在上面放上一层糯米,然后将粽叶层层裹紧,最后用绳子扎紧,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我看着妈妈娴熟的手艺,心里既羡慕又佩服,我跃跃欲试,学者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糯米像个孩子不愿意呆在家里一样,接二连三的蹦了出来,幸好妈妈帮我解了围------弄出一些糯米,这才包上。最后我用绳子五花大绑的将粽子绑了起来,系了一个蝴蝶结,正当我欢呼时,不小心拉到了一根绳子的头,“哗啦”一声,粽子散了,糯米像飞珠滚玉一般洒了出来,原来粽子不是那么好包的!

  在煮粽子的时候,爸爸告诉我说原来有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过许多爱国主义的政治主张,可是受到坏人的迫害,投江自杀,人们崇敬他,怀念他,两千多年以来,每逢端午节都会把粽子投入江中,以此来怀念他。

  这时满屋子都弥漫这粽子的清香,我迫不及待的捞出了一个,拨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吃上一口甜而不腻。

  粽子不仅好吃,而且还有那么深刻的历史意义,我喜欢粽子,喜爱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

  以前的端午节我觉得不怎么令人难忘,可今年的端午节却大不相同。

  今年老妈说要亲自学着包粽子,要过一个自给自足的端午节。于是在端午节前两天,我们全家去街上采购,街上到处是欢乐的孩子和小商小贩的身影。那小商小贩们与*日不同的是他们不光卖粽子,就连艾草、五彩线、香包等也都有售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条街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喜气洋洋中,老妈买了好多粽叶,江米,蜜枣等等。回到家里,老妈按网上的制作方法,把米叶枣都泡起来。经过一天一夜的泡发后,我们全家总动员,按照网上视频开始包粽子行动。当然我也参与其中,经过多次绑不严漏米,拆掉重新开始后,最总我也成功地包好了一个漂亮的粽子。至于老爸,他真的不如我,一个也没包成功,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传递工。最棒的还是老妈,老妈虽然也是第一次包,但她真有天赋,包的好看不说,还加入了很多创新。看着包好的粽子压进高压锅,我都迫不及待感觉到粽子好像马上要成功出锅了!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老妈就端出来一大盆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青翠青翠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宝米粽子,还有咸蛋黄粽子等。看着香闻着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这个粽子里面不但包了火腿,还有玉米,虾仁等佐料,味道好极了,我两三口就吃完了一个大粽子。

  这个端午节是我们一家,第一次自己亲手包粽子,第一次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这个端午节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节日中全家协作的温馨快乐!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6)

——端午节主题教案 (菁华6篇)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五(3)教室

  四、活动时间:2010年6月

  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来自浙江、江西、山东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3、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4、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五(3)教室

  四、活动时间:2010年6月

  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7)

——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菁华6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20xx年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xx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20xx端午节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惯视频

  2、包粽子

  (主持人):xx,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xx,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xx,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xx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

  xx,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xx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九、活动结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

  A、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B、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来源于百越民族节日祭

  (2)端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C、端午话*俗

  (1)赛龙舟

  过端午节,是*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2)话粽子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不同的粽子。

  四、总结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但这个节日却始终传承了下来。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咱们悠久的历史,还有那些跟端午有关的人们——屈原、曹娥、伍子胥,还有中的历史上的百越民族。

  经过今次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中一如既往的努力学*。

  活动一:端午信物制作比赛

  佩香囊,是端午*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二:端午咸蛋彩绘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俗之一。

  活动准备: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爱好进行发挥创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三:“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四:端午节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五: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活动六:“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

  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可以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

  活动七:旱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比赛形式有两种。


端午节主题征文 (菁华6篇)(扩展8)

——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 (菁华6篇)

  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夏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可以在自己家里

  活动目的: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端午节来更加了解*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_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据端午节的*俗来制定的。

  1、 在端午节赛龙舟是十分盛行的,赛龙舟也有许多不同寓意,

  有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寓意,也有是为了纪念秋瑾的寓意,但不论怎样,端午节是不能缺少赛龙舟的。但在端午节去赛龙舟是不太可能的,不过我们可以在电视中看到赛龙舟比赛,与亲友们观看刺激,紧张的比赛也是不错的。

  2、 端午节吃粽子又是一个*的传统*俗。粽子的味道不用

  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我们可以趁端午的机会向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学*包粽子,或许第一次包的粽子不是最漂亮的,但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一定是最美味的。在煮粽子的同时一定要煮鸡蛋,鸭蛋,鹅蛋,这是流传下的*俗。粽子的口味有许多种,南北方的口味也不同。粽子的形状也是大有不同的,但这些都是人们发明的,而我们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学生,也可以发明一下粽子的口味,形状,相信这是十分有趣的。

  3、 端午节要佩戴香囊,我们不妨在端午节前夕买好或自己制

  作香囊送给家人,在南方有些城市香囊是用来在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我们送家人香囊可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感谢他们*日为我们的辛劳。

  一、活动主题:

  "端午节,与爱同行"敬老院之行

  二、前言:

  1.活动背景:现在的*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很少与老人在一起,有关部门也关注到老年人增长的情况,老龄化严重等,在生活上也给予了老人很多的帮助。但是老年人生活过于*淡,需要我们年轻人给他们带来活力,让他们感受到时代的气息,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2.活动的可行性:宿迁学院附*有适合的敬老院,老年人期待与人沟通,倾诉一些家常事,比较容易沟通。以前也进行过类似的活动,可能这些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创新可讲,但是对于老人来说是极大的快乐。

  三、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丰富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给于他们精神上的满足;

  2、增强学生和老人的沟通能力,便于以后关爱自己的亲人;

  3、通过这次集体的活动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

  4、通过活动来增进各委员之间的感情,增强本部门成员的团结之心及工作能力;

  四、活动前的考察:(6月5日至6月9日)

  1、目的地:xx区幸福街道福利院

  2、将我们的方案和院长交流,熟悉活动场所有流程,并就相关问题与敬老院的管理方取得一致。

  五、活动过程:

  (一)前期:

  确定活动时间:端午节前某一天(暂定6月11日)

  参加活动人员:学生会各*、部长、一部分表现积极的委员

  3.前期准备:

  (1)宣传部出几期海报,制作横幅进行宣传本次活动。

  (2)各部上报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至秘书处,制定本次活动预算。

  (3)文娱部负责排练几个适合老年人观看的节目。(歌舞表演、乐器演奏等)

  (4)利用网络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

  (5)确定各个项目的负责人。

  (6)与宿迁电视台等媒体取得联系,扩大本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二)活动中期:

  1.确定参加的人员,并告知本次活动的流程。

  2.确定去敬老院所要表演的节目:如:与老人进行交流,慰问困难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一起下棋、与老人一起包粽子、观看文娱节目。

  3.购买物品:如水果、零食、包粽子材料、表演所需道具等。

  4、制定统一的服装。

  5.活动进程:

  中午12点在校门口集中出发,纪检部清点人数,生活部清点所需物品是否带齐,所有参加人员着统一服装,带工作证。安排专人举二系系旗,通知媒体及敬老院工作人员。

  1点前到达敬老院1点10分开始逐个慰问老人并与老人聊天并分发慰问品。注意语言、态度、声调。

  关注老人情绪变化。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3点与老人们聊天、下棋等。

  3点半我们打扫院子和做下义务服务。

  切勿乱动老人房间内的东西。

  不懂的地方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打扫完房间后及时将老人的东西归位。

  4点半开始与老人们一起包粽子、做晚饭。

  5点半左右为六月份过生日的老人过生日并与老人们共进晚餐饭后观看文娱节目。

  文娱节目结束后全体人员与老人们及敬老院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打扫好现场后乘车离开。

  (三)活动后期:

  有相关人员进行活动总结,并制作档案入档。

  六、活动费用预算及来源

  1.费用来源:外联部的赞助。

  2.活动费用预算:

  水果:160元扇子2x20=40元蛋糕2x80=160元"

  不求人"痒痒挠:8x20=160元

  脚底按摩器:20x20=400元零食:120元

  车费(往返):500元

  表演所需服装道具:300元

  制作统一服装:待定

  宣传海报与横幅:120元预计支出2500元

  七、赞助商待遇:

  赞助商可获得本次活动的独家冠名权,在活动现场可以悬挂署有赞助商名称的横幅,宣传画。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们会特别强调赞助商为此次活动所作出的贡献,以期扩大赞助商的影响。

  八、注意事项:

  1.举止要大方得体,注意措词用语,切忌在敬老院内大声喧哗并注意活动中老人的情绪变化。

  2.及时准备各种道具,同时注意往返及活动中的安全。

  3.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

  A、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B、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来源于百越民族节日祭

  (2)端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