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

首页 / 制度 / | 2022-12-05 00:00:00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1

  1、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更衣室前先换拖鞋,然后更衣、戴口罩、帽子。

  2、严格划分三个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限制区(无菌区)。

  3、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及书报一律不准带入手术间,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打包。

  4、认真执行消毒规范,按规定规格打包,下排气压力灭菌最大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各种敷料包、器械包均放灭菌指示卡,包外贴3M胶带,进行化学监测(胶带长度按要求)。敷料包不超过5Kg;金属包不超过7Kg。

  5、灭菌包应储存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1周,过期应重新消毒,布类敷料包皮无残缺破损及缝补,不潮湿。

  6、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及灭菌日期。无菌包打开后虽未使用,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7、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8、严格执行器械洗消流程,手术器具及物品应先祛污染,酶洗、冲洗、再消毒灭菌,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开,确保器械的洁净度,以保证清洗效果和灭菌质量;对腔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做好记录。

  9、手术间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为45分钟,每日2次,每周紫外线灯管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每月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一次;每月做空培一次,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按级别分为百级13点、千级9点、万级7点、十万级5点式,暴露时间为30分钟。

  10、每日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并能熟练掌握配制方法。

  11、手术室手术间严格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湿式擦拭清洁消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使用的扫帚、拖把严格按区分开。

  12、手术室设立隔离手术间,专用于急诊、传染病和感染病人手术;传染病人或隔离病人的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急诊”、“某种感染”或“某种化验结果异常”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洗消流程执行,再进行高压灭菌。

  13、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袋外粘贴标识,集中回收处置。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l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清洗消毒流程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14、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清洗消毒流程进行处理。

  15、接送病人的*车每周消毒或专人专用套;室内车、室外车分别使用;隔离病人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6、术后污敷料定点放置,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置于黄色塑料袋,封闭运送指定地点。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17、根据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连台手术应做好连台之间的消毒工作,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

  18、严格执行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锅灭菌包内外进行化学指示物监测,每周做生物监测,有记录。

  19、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20、洁净手术间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结束后30分钟关闭,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一次,对新风入口过滤网,1周左右清扫一次,检查网眼是否堵塞。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2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裤、鞋子必须盖住头发,方准入内。

  2.除参加手术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参观手术需经医教科、护理部批准,其人数不能超过手术间规定之数字。

  环境要求

  1.手术间应坚持清洁,每次术后一切用物均应用消液湿式擦抹,地面、墙角需清洁干交,并以消液拖净。

  2.每日各手术间彻底打扫一次。

  3.吸引瓶、污物桶每次用后,洗刷干净,并以消液浸泡后方可使用。

  4.洗涤间须坚持清洁和下水道通畅,洗手护士勿将刀、针、线圈丢入水池,以防堵塞。

  5.洗手间每晚与次晨须各拖地一次,洗手完毕再清洁打扫,及时冲洗水池积垢每周擦拭以坚持水池洁白通畅。

  6.更衣室清洁工作,地面,便池要求洁白无臭味,每日拖地二次,每周总打扫一次。

  7.坚持洗澡间整洁,防止毛发等物堵塞下水道,非本室人员及非当日手术人员,不得在该洗澡间洗澡。

  8.办公室每日须擦拭桌面并清扫拖地,使用后随时坚持清洁整齐,每月大扫除一次。

  9.手术室在严格划分无菌,有菌区域后,手术按无菌与感染分室,因诊断不明或其它原因在无菌手术间施行有菌手术后,应进行严格严密的清洁和消。

  消隔离制度

  1.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必须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2.手术前后以0.1%有效氧消液或0.5%过氧乙酸擦拭手术床、桌、台、凳、用具、门窗等,并用思康消液拖擦地面,室内经常坚持医疗器械、物品清洁整齐,每周大搞一次卫生。术前30—60分钟之前启动导流,做污染手术后按常规要求及时消处理。

  3.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采用灭菌后干保存一用一灭菌。各种治疗包、手术包、敷料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期为两周。

  4.用过的手术器械、手套清洗后分别置于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然后将器械放入烤箱烤干,涂油备用,手套晾干备用。用过的布类、敷料送洗衣房清洗煮沸消30分钟。乙型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和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用过的器械,置于500mgL含氯消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清洗烤干,一次性敷料用后送大地维康公司焚烧。对用过的手术间,以0.5%过氧乙酸擦试手术床、麻醉桌、凳、器械台、门、窗、用具、地面以思康消液拖擦消。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异染手术患者用过的器械、浸泡、冲洗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再洗净、烘干、涂油备用。用过的布类送高压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清洗煮沸消30分钟。用过的敷料送大地维康公司焚烧。不能耐高温的精密仪器,用低温灭菌密闭。

  6.手术包用化学指示剂检测灭菌效果,包内放置二张指示卡,每月做一次生物指示剂检测(即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检测)。

  7.手术间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按规定和手术室等级放置*皿。

  8.手术室应设置消物品贮藏间,各种无菌包经高压灭菌有效期为7天,霉季为3天。

  9.无菌包内必须放有化学指示卡和3M胶带。

  10.已打开的无菌包,必须用无菌单严密遮盖,不得超过4小时。

  11.高压灭菌物品、手术间空气、手术者手、医用器材(熏蒸、浸泡),消液、净化水、操作台,每月细菌检测培养一次。

  12.各手术间周期清洁消规定。

  13.手术者戴好手套后,不得任意行走及离开手术室。

  14.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操作时,必须立即纠正,术者脐*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有菌区,如器械等无菌物品掉至*面以下,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15.器械护士不可从术者身后传递器械,需要时可在术者臂下传递,但不能低于台面。

  16.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然未污染,但也不能放回原容器中,必须重新灭菌后再用。

  17.手套破损,立即更换,凡疑有物品污染,必须重新灭菌后再用。

  18.术中被污染的器械,如切开消化道的剪、刀,均须另放于弯盆内,不能重新使用。

  感染手术后处理原则:

  感染手术后必须消处理,其目的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感染器械的再使用以致交叉感染,污染手术处理,根据感染程度,细菌种类不一样而分四类方法处理。

  1.一般感染手术(如脓肿切除)

  (1)术中所用一次性器械及敷料,以医用污染垃圾作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另行消灭菌处理。

  (2)更换手术台及推车上的床单、被套等另行消处理。

  (3)手术间按常规清扫并消。

  2.感染范围广泛手术(如急性脓疡、大面积烧伤等)

  (1)护士在术前根据手术的需要尽可能将的品准备齐全,以免外出而以引起交叉感染。

  (2)术中所用一次性器械及敷料,以医用污染垃圾作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另行消灭菌处理。

  (3)消液擦拭物品表面,消液拖地,空气净化处置。

  3.烈染手术(如气性坏疽、破伤风)

  此类手术尽量在就地病区作,若送手术室,则须放在简易而小的手术间内进行,以利隔离。

  (1)术前准备用物,力求简单并选较差的器械为宜,尽量少用布类(用以一次性为佳),包含脓血的物品则尽量控制在手术台上,勿随意放置。

  (2)术前尽量将不需用的物品放到室外,配备2名护士,室内、外各一个。

  (3)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另行消灭菌处理。

  (4)凡手术中未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鉴后,行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处理,推车用消液擦拭。

  4.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术后处理

  (1)手术通知单上注明阳性,即做好术前准备。

  (2)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另行消灭菌处理。

  (3)凡术中未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准后,行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处理。

  (4)手术间按常规消处理。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3

  检验科消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一天消。

  8、坚持室内清洁卫生。每一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景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隔离制度

  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经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清洗。消采用含氯消剂,消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坚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每周大扫除。

  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血液净化室消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1)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50句菁华

1、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及书报一律不准带入手术间,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打包。

2、灭菌包应储存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1周,过期应重新消毒,布类敷料包皮无残缺破损及缝补,不潮湿。

3、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4、严格执行器械洗消流程,手术器具及物品应先祛污染,酶洗、冲洗、再消毒灭菌,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开,确保器械的洁净度,以保证清洗效果和灭菌质量;对腔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做好记录。

5、手术间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为45分钟,每日2次,每周紫外线灯管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每月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一次;每月做空培一次,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按级别分为百级13点、千级9点、万级7点、十万级5点式,暴露时间为30分钟。

6、根据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连台手术应做好连台之间的消毒工作,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

7、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裤、鞋子必须盖住头发,方准入内。

8、每日各手术间彻底打扫一次。

9、办公室每日须擦拭桌面并清扫拖地,使用后随时坚持清洁整齐,每月大扫除一次。

10、手术室在严格划分无菌,有菌区域后,手术按无菌与感染分室,因诊断不明或其它原因在无菌手术间施行有菌手术后,应进行严格严密的清洁和消。

11、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必须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12、手术间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按规定和手术室等级放置*皿。

13、已打开的无菌包,必须用无菌单严密遮盖,不得超过4小时。

14、手术按手术通知时间进行,要按时到达,不能随意更改。特殊情况与护士联系。

15、入室人员管理

16、严格区分限制区(无菌区)、适用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根据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丢失进行操作。

17、外科医生和机械护士要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

18、做好各种物品的最终消。

19、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非洁净区或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室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分别存放。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饰物,涂亮甲或戴假指甲,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贴身内衣不得外露。进入半限制区需戴好口罩。手术室衣、裤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和鞋。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前应更换清洁的衣、裤、戴好圆帽。

20、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21、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确保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22、认真实施消隔离制度,按照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入更衣室前,换上拖鞋,换上衣服,戴上口罩,帽子。

23、灭菌包要存放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一周,过期后要重新消,川流蒸煮包皮无瑕疵,不缝,不潮湿。

24、手术过程中,职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静脉输液一人一针一管。麻醉物品要一次性消,一次性医疗器械、器械不能重复使用。

25、严格执行机器清洗过程。手术器械及物品要先尽量打开或拆下有污染、酶清洗、洗涤、消灭菌、关节、缝隙、牙槽的器械,确保设备的清洁度,保证清洗效果和灭菌质量。做好内窥镜清洗消灭菌的记录。

2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职员应限制进入手术室。

27、严格执行卫生、消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28、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景,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

29、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处理。

30、坚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监测。

3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必要时带手套。

32、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33、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区域进行清洁、消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

3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

3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镜等必须消;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36、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7、报告单应消后发放。

38、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39、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40、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41、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42、1清除肉眼可见的积灰、斑点、污垢、油渍、垃圾等,用消毒剂对部分所清洁的物品进行消毒。

43、3消防器材由经过消防培训的人员负责检查、清洁。

44、5各医疗科室的专业用具由供应室负责清洗消毒。

45、5更换窗帘、沙发套时,尽量注意不要将灰尘扬起;

46、7各种清洁剂、消毒剂必须妥善保管。

47、2进一步检查清洁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或纠正。

48、努力钻研业务,爱护车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49、服从调动听从指挥,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50、配合其他员工做好公共设施的清扫保洁工作;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2)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及灭菌日期。无菌包打开后虽未使用,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2、每日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并能熟练掌握配制方法。

3、手术室设立隔离手术间,专用于急诊、传染病和感染病人手术;传染病人或隔离病人的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急诊”、“某种感染”或“某种化验结果异常”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洗消流程执行,再进行高压灭菌。

4、除参加手术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参观手术需经医教科、护理部批准,其人数不能超过手术间规定之数字。

5、每日各手术间彻底打扫一次。

6、办公室每日须擦拭桌面并清扫拖地,使用后随时坚持清洁整齐,每月大扫除一次。

7、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必须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8、手术室应设置消物品贮藏间,各种无菌包经高压灭菌有效期为7天,霉季为3天。

9、一般感染手术(如脓肿切除)

10、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术后处理

11、各科选择忌日,术前1日上午10时30分之前要发送手术通知书、急救手术,先口头通知后再补充手术通知书。

12、手术按手术通知时间进行,要按时到达,不能随意更改。特殊情况与护士联系。

13、严格执行室内卫生清洁处理及隔离消检查制度,实施医疗安全预防措施。

14、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1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抗体水*。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16、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配置外科手消毒设施,每月定期进行手卫生质量检测。

17、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8、认真执行消规格,按规定规格包装,排气压力灭菌最大大包的体积为30cm30cm25cm不能超过。事前真空及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各种热敷袋、器械袋均放入灭菌指示卡,包外贴3米胶带进行化学监测(胶带长度按要求)。穿衣套餐5公斤;不超过。金属包是7公斤以下。

19、手术过程中,职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静脉输液一人一针一管。麻醉物品要一次性消,一次性医疗器械、器械不能重复使用。

20、手术室为紧急、传染病、感染患者手术设立隔离手术室。传染或隔离患者的手术通知书中要注明“紧急”、“某种感染”或“某种检查结果以上”的情景。严格的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照清洗程序执行,实行高压灭菌。

21、怀疑或确诊感染钚的患者应使用一次性诊疗机、器械、物品,使用后应在2层密封包装、袋外贴上标记,集中回收处置。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械、物品应先浸泡在l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起到60min的作用,然后根据清洗消过程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使用134 ~ 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22、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剂消池内外,地面及*地墙面。

23、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处理。

24、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25、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26、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27、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

28、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

29、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30、报告单应消后发放。

31、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

3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3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

34、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

35、急症抢救室及*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36、1各清洁组负责清洁属于自己的卫生区域。

37、5更换窗帘、沙发套时,尽量注意不要将灰尘扬起;

38、各部门负责人需和清洁组共同承担起监督本部门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

39、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冒险蛮干,确保不发生任何设备及人身安全事故;

40、配合其他员工做好公共设施的清扫保洁工作;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3)

——手术室管理制度 60句菁华

1、严格划分三个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限制区(无菌区)。

2、手术室设立隔离手术间,专用于急诊、传染病和感染病人手术;传染病人或隔离病人的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急诊”、“某种感染”或“某种化验结果异常”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洗消流程执行,再进行高压灭菌。

3、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OOOmg/L~2OOO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OOO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清洗消毒流程进行处理。

4、根据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连台手术应做好连台之间的消毒工作,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

5、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6、专人专职保养维修室内电器设备、

7、做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特、防爆

8、发生护理差错或事故后,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差错或事故对病人造成的人身损害降至最低限度。

9、科内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的学*与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

10、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密度和流量。有严格的参观制度,见*、参观人员必须护士长同意,3人以上需报请医务科批准。一般参观人数控制在2人/台以下,参观者必须在指定范围内走动,非当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室。

11、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鞋帽,穿隔离衣戴口罩,严禁佩戴各种饰物,化浓妆。

12、在科主任领导下,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室管理。

13、工作人员管理:

14、环境管理:

15、4感染性手术应放置感染手术间,术毕严格按消毒程序处置房间及物品。感染性手术未做细菌培养,手术后按特殊感染手术处理。

16、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干净无尘,无血迹,个人物品和书报不得带入手术室,手术间内热敷包装严禁。

17、严格执行机器清洗过程。手术器械及物品要先尽量打开或拆下有污染、酶清洗、洗涤、消灭菌、关节、缝隙、牙槽的器械,确保设备的清洁度,保证清洗效果和灭菌质量。做好内窥镜清洗消灭菌的记录。

18、根据手术患者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烟台手术要做好烟台之间的消工作,保证消时间和消效果。

19、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职员应限制进入手术室。

20、术前严格执行“五查十八对”,术中落实“三不交接”,“三人三次清点及五数”。

21、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三查七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执行输血制度。

22、认真行接送病人工作流程,并作好交接记录。

23、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皮肤准备、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配血报告、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4、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

2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术者核对。

26、接到停电通知后,了解停电时间,根据情况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筒、氧气枕、吸引器(蓄电池)等。

27、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备好氧气枕及简单呼吸器等,使用简单呼吸器维持呼吸。连硬麻醉及麻醉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手术人员在手术间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引起病人恐慌。

28、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

29、首先判断病人意识,并立即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0、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31、安抚病人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尽力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

32、关好临*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33、如停气范围为全院性,了解情况后,应及时汇报医务部,护理部,总务处等上级部门,协商解决手术室物品灭菌问题。

34、布局合理,洁污分开。介入手术室的整体布局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还要有适合X线机工作的环境。

35、一次性物品存放要求:放置在阴凉干燥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

36、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7、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手术室专用鞋、帽、口罩、工作服,要求自己的衣服、头发与口鼻不能外露,手术人员工作鞋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洗。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手术衣、手套等物品放入手术间指定位置,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38、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并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39、认真执行消毒规范,按规定规格打包,下排气压力灭菌最大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各种敷料包、器械包均放灭菌指示卡,包外贴3M胶带,进行化学监测(胶带长度按要求)。敷料包不超过5Kg;金属包不超过7Kg。

40、门诊参观、学*、实*要经过医科或护理部的批准,要有固定的场所。

41、各科选择忌日,术前1日上午10时30分之前要发送手术通知书、急救手术,先口头通知后再补充手术通知书。

42、术前30分钟接送患者,携带病历,详细检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及敏实验、术前用。患者入住后,巡回护士应再次审查患者手术部位的清洁范围,附件、假牙和手表不得带入手术室。

43、严格执行室内卫生清洁处理及隔离消检查制度,实施医疗安全预防措施。

44、参观制度

45、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6、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方法,确定消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效果的监测。

47、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一天上班后用含氯消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8、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9、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50、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

51、浸泡内窥镜的消液选择应贴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贴合要求。

52、国家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5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

54、必须严格按*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55、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

56、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5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一天消。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4)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范本 (菁华3篇)

  一、教职工返校工作要求

  1.返校工作条件。教职工无流行病史、*14天身体正常,杭州健康码为绿码,且健康申报表经学院审核符合返校条件。4月10日以后湖北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绥芬河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揭阳市)重点疫区返校人员必须提供血清抗体及核酸检测报告。

  2.校园进出管理。教职工一律从东大门使用“一卡通”刷卡或自驾车凭车辆识别码进出校园,并接受体温检测和杭州市健康码查验。杭州市健康码为绿码和体温<37.3℃可进入校园,红、黄码不得进入校园;体温不正常者,按照《教职工体温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流程图》处置。

  3.个人防护要求。教职工返校工作必须规范带好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做好办公室清洁及消毒工作。

  4.考勤要求。各单位、部门考勤员每日做好教职工考勤登记,报人事处备案。

  5.外聘教师、合作单位人员到校工作程序同教职工。

  二、教职工健康与信息报告

  6.教职工返校后继续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每日体温及健康监测,做好晨、午两次体温自测并登记健康情况报人事处,由人事处每天两次汇总。

  7.教职工个人体温出现异常,应立即如实报告医保中心,同时报告单位、部门负责人,不得隐瞒,并按照《教职工体温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流程图》处置。

  三、教职工坐班、考勤及出行要求

  8.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教职工实行坐班制。

  行政人员坐班时间:按原分院行政人员与行政部门教职工作息时间表实行。

  辅导员(学工系列人员)坐班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学生管理要求分时段实行。

  教师坐班时间:实行8小时弹性工作制,每天保证在校8小时。

  疫情防控坐班期间,所有教职工应服从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参加学院的疫情防控管理,认真承担学院所安排的防控管理工作。

  9.工作期间不串门、不聚集、减少面对面交流,保持距离。如有必要组织线下会议、培训的,应减少参加人员,保持防护间距。

  10.各单位、部门按坐班制要求做好教职工日常考勤、外出管理工作。教职工临时外出校园须向所属单位、部门负责人口头申请,经同意方可外出校园;超过2小时以上须履行相关外出申请手续,由教职工本人填写《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外出审批表》,经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报人事处备案。未履行相关手续,不得擅自离开校园。

  11.教职工因公因私请假,按照《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职工请假及延长工作日加班的规定》第三条至第十一条执行。

  12.教职工因病请假,按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因病缺课/勤登记及追踪报告制度执行。

  13.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原则上不安排出差,特殊情况需要报备审批。所有教职工外出须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批;中层副职及以上人员外出须经分管院领导审批,所有审批均须报人事处备案。

  14.疫情防控期间,假期外出不出浙江省,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浙江省的,需提交书面申请,经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批,人事处备案。教职工外出注意防护安全。假期结束返杭,须第一时间书面说明整个行动轨迹,报人事处备案。

  为确保学校学生返校后体育场所、设施向全校师生开放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学校及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一、组织领导

  组长:宋淑珍

  副组长:刘彬夏晓勇陈斯

  成员:谢腾跃吴树钱李行周丽珠王建丽易茹雪 谢梅花 刘金刚

  二、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有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防疫登记消毒工作。

  3.及时对进入场地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并对异常情况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发现疫情特殊情况者,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体育场所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小组成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6.体育场所疫情应急管理预案小组成员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三、监测与报告

  1.正常上课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体育场所。其他活动时间,根据场馆开放时间安排,错时错峰进入场地。其余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场地。

  2.开展疫情防控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应对进入体育场所的人员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3.做好重点人员的动态监控。全面掌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进入体育场所人员的动向、健康状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四、应急处置

  1.教师在授课期间,应做好自身的疫情消毒保护工作,方可进入体育场所。

  2.在授课期间,应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区域,尽可能避免人员聚集。

  3.在授课期间,应合理控制运动量,科学安排练*内容,避免学生因运动量过大引起身体不适。

  4.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身体直接接触,有效预防疫情。

  5.在授课期间,若有突**况或发现学生出现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主要领导和体育部主要领导报告,同时对出现疑似疫情学生安排立即离开班级,与人群保持1.5米以上距离,安排学生赴校医室进行进一步观察与处置。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防范体系,确保任何一所学校发生疫情时,能快速获得信息,立即组织救治,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县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高度重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好春节和寒假期间值班值守,狠抓疫情防控重点环节,不得举办聚集性活动,要面向离校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做好防控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预防为主,外堵内防。

  三、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控制措施,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成立汪清县教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处理指挥部,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统一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指导和督促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应急处理工作;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展形式,依法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

  领导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4人。

  组长:xx。

  组长工作职责:负责疫情防控的应急处理指挥统筹工作。

  副组长:xxx。

  副组长工作职责:负责抓好所分管学校的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成员:教育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和幼儿园园长。

  成员职责:科室负责人结合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所管辖工作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学校负责人制定学校的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实行每日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好学生、教职工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体卫艺科,主任由xxx兼任。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5)

——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管理制度 (菁华3篇)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有关部门,学校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的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一)建立卫生防疫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

  (二)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校医务室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范文网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10分钟内)→校领导(30分钟内)组织排查→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内上报疾控中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县教委、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

  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学校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部门的落实情况,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食堂、校园环境、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2、结合学科教学,充分利用板报、校园网、广播等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3、严格执行学生缺课登记及请假制度、学校传染病期间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4、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5、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菜。

  6、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教育管理中心和上级组织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留样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1、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常对学校食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食品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对患有“五类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照规定验收,严禁向学生出售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存必须生熟分开;餐具必须采用高温消毒或药物消毒,并采取严格的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储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4)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厕所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厕所卫生、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和生活环境。

  (6)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的传染病的预防,通过和办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防治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无照、无证商贩的各类食品。

  (4)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惯,提供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清、中毒事件、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检测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每天班主任统计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并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跟踪观察,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突发事件报告

  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医院感染爆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情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用书面形式(或电话)向管理中心报告,并同时向镇防疫站报告,根据授权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在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高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丰都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别,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出相应反应。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学校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立即启动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的通报。

  (2)加强对接触人群的跟踪管理,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学校发现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学校或地区发现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6)

——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制度 (菁华3篇)

  为规范娄底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管理,根据湖南省《关于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要求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调配防疫物资范围

  本办法所指疫情防控物资是指我市集中生产和采购、受赠及上级下拨给我市的84消毒液、免洗消毒凝胶、络合碘、75%酒精、手洗消毒液、测温器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

  二、防疫物资管理

  防控物资按照“集中统筹、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的原则,由市工信局指定专人专库进行统一管理,保管人员按时验收、核实、登记、入库,并建立疫情防控物资管理档案,每日报告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领取情况。

  1、本市集中采购和健缘医疗、大乘药业集中生产的防控物资由市工信局根据市防控工作指挥部的要求按照统购统配统销原则入库管理。

  2、上级下拨的防控物资由各承接单位交(报)市工信局统一入库管理。

  3、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工商联、市侨联等单位的捐赠物资,定点捐赠的按相关规定办理,数据报市工信局备案,非定点捐赠的物资交市工信局统一入库管理。

  三、防疫物资调配

  市级防控物资调配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急用优先保障,首先保障医疗救护人员,重点服务防控一线;二是重点地区优先保障,不搞*均分配;三是根据2防控物资生产和存放地点实行就地就*调配;四是及时调配,每天调配一次。

  1、统筹安排,集中调配。市级所有防控物资调配由市工信局统一负责,市卫健局(一名副局长和一名科长)、市市场*、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各派一名科长到市工信局集中办公,集中调度,分组实施。

  2、各需求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的归口管理制度,对所辖部门、单位需调用的防控物资品种、数量严格审核把关,并填写防控物资申请审批单(见附表),报市工信局按程序审批发放。

  3、市工信局负责根据每日防控物资库存数量按需求及时调配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部门。

  4、市卫健委负责按照每日防控物资保障组分配的物资数量调配到医疗卫生系统,并负责全市所有专用医护口罩和防护服的调配。

  5、每日上午11点前,各单位将疫情防控物资需求情况报市工信局(联系电话:0738-8312754);市工信局根据库存及分配原则制定当日防控物资调配方案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批准,并于下午17:00点前由市工信局调配到位;下午17:30前由市工信局将当天生产、采购、入库及调配情况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和市纪委备案。

  四、成员单位职责

  1、市工信局:负责全市防疫物资的生产、*采购、调配和管理,负责防疫物资保障组日常工作的协调处置和信息汇总上报。

  2、市卫健委:负责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防疫物资的审核申报和管理,负责对专用医疗物资的对口采购工作。

  3、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疫情防控物资的运输和车辆保障,并开辟运输“绿色通道”和海外物资入关的协调工作。

  4、市市场*:负责本市生产、采购和受赠物资的质量监管和保障工作。

  5、市财政局:会商市工信局按照战时状态进行应急采购,实行先采购后备案,采购时预付部分货款,确保企业资金流动性。

  6、市*局:负责防控物资的安全保障及配合相关部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7、市红十字会、市工商联、市侨联、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在负责本单位受赠物资统一入库管理的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加大防疫物资外购力度。

  8、其他成员单位按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五、防疫物资监管

  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监管,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挪用和擅自分配防控物资,对管理混乱、虚报冒领、挪用和擅自分配防控物资等问题,由市纪委市监委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各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制假售假、扰乱防控物资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速处理。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至解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止。

  为规范娄底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管理,根据湖南省《关于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要求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调配防疫物资范围

  本办法所指疫情防控物资是指我市集中生产和采购、受赠及上级下拨给我市的84消毒液、免洗消毒凝胶、络合碘、75%酒精、手洗消毒液、测温器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

  二、防疫物资管理

  防控物资按照“集中统筹、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的原则,由市工信局指定专人专库进行统一管理,保管人员按时验收、核实、登记、入库,并建立疫情防控物资管理档案,每日报告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领取情况。

  1、本市集中采购和健缘医疗、大乘药业集中生产的防控物资由市工信局根据市防控工作指挥部的要求按照统购统配统销原则入库管理。

  2、上级下拨的防控物资由各承接单位交(报)市工信局统一入库管理。

  3、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工商联、市侨联等单位的捐赠物资,定点捐赠的按相关规定办理,数据报市工信局备案,非定点捐赠的物资交市工信局统一入库管理。

  三、防疫物资调配

  市级防控物资调配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急用优先保障,首先保障医疗救护人员,重点服务防控一线;二是重点地区优先保障,不搞*均分配;三是根据2防控物资生产和存放地点实行就地就*调配;四是及时调配 ,每天调配一次。

  1、统筹安排,集中调配。市级所有防控物资调配由市工信局统一负责,市卫健局(一名副局长和一名科长)、市市场*、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各派一名科长到市工信局集中办公,集中调度,分组实施。

  2、各需求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的归口管理制度,对所辖部门、单位需调用的防控物资品种、数量严格审核把关,并填写防控物资申请审批单(见附表),报市工信局按程序审批发放。

  3、 市工信局负责根据每日防控物资库存数量按需求及时调配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部门。

  4、 市卫健委负责按照每日防控物资保障组分配的物资数量调配到医疗卫生系统,并负责全市所有专用医护口罩和防护服的调配。

  5、 每日上午11点前,各单位将疫情防控物资需求情况报市工信局(联系电话:0738-8312754);市工信局根据库存及分配原则制定当日防控物资调配方案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批准,并于下午17:00点前由市工信局调配到位;下午17:30前由市工信局将当天生产、采购、入库及调配情况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和市纪委备案。

  四、成员单位职责

  1、 市工信局:负责全市防疫物资的生产、*采购、调配和管理,负责防疫物资保障组日常工作的协调处置和信息汇总上报。

  2、市卫健委:负责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防疫物资的审核申报和管理,负责对专用医疗物资的对口采购工作。

  3、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疫情防控物资的运输和车辆保障,并开辟运输“绿色通道”和海外物资入关的协调工作。

  4、市市场*:负责本市生产、采购和受赠物资的质量监管和保障工作。

  5、市财政局:会商市工信局按照战时状态进行应急采购,实行先采购后备案,采购时预付部分货款,确保企业资金流动性。

  6、市*局:负责防控物资的安全保障及配合相关部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7、市红十字会、市工商联、市侨联、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在负责本单位受赠物资统一入库管理的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加大防疫物资外购力度。

  8、其他成员单位按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五、防疫物资监管

  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监管,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挪用和擅自分配防控物资,对管理混乱、虚报冒领、挪用和擅自分配防控物资等问题,由市纪委市监委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各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制假售假、扰乱防控物资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速处理。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至解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止。

  校区各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宣城校区在学校和校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实施了一系列严格和规范的防控措施,校区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校区防控物资工作组在学校和校区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以及宣城市*防控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储备了有限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为了充分发挥防控物资在校区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经校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在开学第一阶段时间内的疫情防控物资的发放工作出台相应发放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一、物资管理:

  所有来自各个渠道的防控物资由校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统筹调配、计划发放,并由校区防控物资保障组具体实施。

  二、物资储存:

  单独建库建账,特别是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资必须储存在避光阴凉通风之处,严禁烟火,确保物资安全。

  三、发放原则:

  公开透明、统筹计划、全面覆盖、突出重点、运转高效、保证供给,确保校区疫情防控实际需求。

  四、发放范围:

  凡属开学第一阶段在岗上班的单位和个人;同时考虑防控物资的实际有限拥有量,对校区服务承包单位由其自行保障供给,仅在确有困难时适当予以补充。

  五、发放物资种类

  1、个人防护物资

  ⑴室内工作人员(主要指机关工作人员):配发一次性口罩(个人按正确方法佩戴)、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后喷洒,用于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消毒)。(出于安全考虑,个人暂不提供75%医用酒精)

  ⑵室外工作人员

  A、门卫工作人员:配发一次性口罩(个人按正确方法佩戴)、一次性塑料手套、眼罩、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后喷洒,用于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消毒)、75%医用酒精(手消毒)、体温枪(仅限门卫人员)、喷壶;

  B、环卫消毒人员:配发一次性口罩(个人按正确方法佩戴)、一次性塑料手套、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后喷洒,用于物体表面消毒)、75%医用酒精(手消毒)、体温枪、喷桶;

  C、发热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配发一次性口罩(个人按正确方法佩戴)、一次性塑料手套、一次性隔离衣、眼罩、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后喷洒,用于物体表面消毒)、75%医用酒精(手消毒)、体温枪(仅限门卫人员)、喷壶。

  2、环境消毒物资

  这里所谓环境特指行政楼、医院、食堂、超市、教师公寓(三栋)的大厅、内走廊、电梯等公用空间和地面。配发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喷桶。

  六、发放数量

  1、一次性口罩:原则上一人一天一只,对需*距离接触其他人员且连续工作超四个小时的特殊岗位(如,门卫、医务人员、财务人员等)每天一人两只;

  2、一次性手套:一个班次一副(仅配发医务人员和门卫从事体温检测人员);

  3、眼罩:按每天实际上岗人员每人配发一个,取下后需经消毒后方可继续使用(仅配发医务人员和门卫工作人员);

  4、体温枪:门岗和发热预检分诊相应位置发放置2-3把,每天使用后需经消毒之后方可继续使用;

  5、一次性手套:一个班次一副(仅配发医务人员、门卫工作人员、财务人员);

  6、一次性隔离衣:一个班次一副(仅配发医务人员、门卫人员);

  7、75%医用酒精:环境消毒按实际面积和公用空间计算;

  8、84消毒液:原则上每个办公室暂配1-2瓶(250ml),环境消毒按实际面积和空间计算。

  七、发放流程

  1、校区内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提交疫情防控物资申请,经校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审批同意后,由物资保障组工作人员建账登记后签发;

  2、个人防护物资需求按上报校区党政办公室的值班表的实际在岗工作人员计算数量,同时,请各单位在提出需求时兼顾*期内确因工作需要返岗的人员;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菁华3篇)(扩展7)

——手术室院感管理制度范文5份

  一、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帽子、鞋,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透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

  二、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准入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三、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谈笑,禁止吸烟。

  四、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禁止同时在一室内实施无菌及污染两种手术。

  五、施行手术先由住院医生提交手术通知单,应于前一天上午10时前提交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应预先注明。

  六、急诊手术有值班医师通知手术室,同时送手术通知单,以免发生错误。如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安排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七、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经排定后,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因故必须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护士长或值班护士联系。

  八、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受急诊手术,不得擅离。

  九、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器械、设备的固定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器材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以便立即取用。一般药品、器材必须随时检查,及时修整、补充。

  十、室内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擅自外借。

  十一、手术完毕,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做清洁或消毒处理,然后放回指定地点。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材,均应作特殊处理,手术间亦重新消毒后方可使用。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移到手术推车上*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经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一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1、凡在手术室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手术衣不能随意穿出手术室。

  2、进手术室实*、参观,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

  3、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置,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麻醉 药品与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的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5、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汇报。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6、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7、手术通知单须手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症手术通知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8、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9、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室采集的标本。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2、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鞋帽,穿隔离衣戴口罩,严禁佩戴各种饰物,化浓妆。

  3、手术人员离开手术室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手术完毕后,衣裤鞋帽口罩要交还,保持更衣室环境卫生。

  4、手术室内保持安静,不可大声说笑。禁止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一般不传私人电话。

  5、患呼吸道感染、皮肤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原则上不可入室。若必须入室须戴双层口罩,感染部位要严密封闭。

  6、按手术通知单和病历查对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化验单和药物等。

  7、手术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护士应清点台上每一件物品两遍,并准确记录。

  8、手术室各种物品应定位放置,用后及时归还。手术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经领导允许,一律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9、手术室对手术病人要做好详细登记,按月统计,定期上报领导。

  10、每日手术结束后,要严格检查水电,确保医疗安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