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2022-10-19 00:00:00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4、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5、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6、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7、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8、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9、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10、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1、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16、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17、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18、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19、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0、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2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24、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25、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6、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7、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8、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29、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0、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1、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2、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33、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34、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35、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36、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37、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38、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39、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4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1)

——分享高中化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Na2CO3: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

2、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3、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4、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5、离子是否共存:

6、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7、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8、化合价

9、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还有弱酸的酸式盐和弱酸的铵盐、铝、锌等。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0、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11、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2、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 Fe2+ 。

1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14、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15、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16、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17、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8、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19、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20、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21、Na的焰色反应:颜色为黄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

22、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23、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4、离子反应

25、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与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26、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

27、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28、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29、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0、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

31、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32、Zn、Mg、Fe等单质如 Mg + Br2 = MgBr2

33、红磷与KClO3 5. TNT(雷汞作引爆剂) 6. 油7. 氮化银

34、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35、S(-4)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5. 双氧水(H2O2)

36、含醛基的化合物:所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 葡萄糖.

37、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烯、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盐、

38、部分有机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39、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NaOH固体,这是为何?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40、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2)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3篇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1.甲烷的定义

  甲烷,化学式CH4,是最简单的烃,由一个碳和四个氢原子通过sp3杂化的方式组成,因此甲烷分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四个键的键长相同键角相等。在标准状态下甲烷是一无色无味气体。一些有机物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时所产生的沼气其实就是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从理论上说,甲烷的键线式可以表示为一个点“·”,但实际并没有看到过有这种用法,可能原因是“·”号同时可以表示电子。所以在中学阶段把甲烷视为没有键线式。甲烷主要是作为燃料,如天然气和煤气,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中。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乙炔、氢气、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氢氰酸等。

  2.甲烷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沸点-161.5℃,熔点-182.5℃。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

  溶解度很小,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

  蒸汽压53.32kPa/-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

  燃烧热:890.31KJ/mol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分子直径0.414nm

  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是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取代反应

  甲烷的卤化中,主要有氯化、溴化。甲烷与氟反应是大量放热的,一旦发生反应,大量的热难以移走,破坏生成的氟甲烷,只得到碳和氟化氢。因此直接的氟化反应难以实现,需用稀有气体稀释。碘与甲烷反应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反应难以进行。因此,碘不能直接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但它的逆反应却很容易进行。以氯化为例:可以看到试管内氯气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变淡,有白雾生成,试管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这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或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或四氯甲烷)、氯化氢和少量的乙烷(杂质)的混合物。

  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

  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

  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

  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

  试管中液面上升,食盐水中白色晶体析出,这是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的缘故。因为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离子的浓度,使氯化钠晶体析出。用大拇指按住试管管口,提出液面,管口向上,向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可验证它是稀盐酸。如果控制氯的用量,用大量甲烷,主要得到氯甲烷;如用大量氯气,主要得到四氯化碳。工业上通过精馏,使混合物一一分开。以上几个氯化产物,均是重要的溶剂与试剂。

  2、氧化反应

  甲烷最基本的氧化反应就是燃烧:

  CH4+2O2→CO2+2H2O

  甲烷的含氢量在所有烃中是最高的,达到了25%,因此相同质量的气态烃完全燃烧,甲烷的耗氧量最高。点燃纯净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水蒸气在烧杯壁上凝结。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把甲烷气体收集在高玻璃筒内,直立在桌上,移去玻璃片,迅速把放有燃烧着的蜡烛的燃烧匙伸入筒内,烛火立即熄灭,但瓶口有甲烷在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说明甲烷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但不助燃。用大试管以排水法先从氧气贮气瓶里输入氧气2/3体积,然后再通入1/3体积的甲烷。用橡皮塞塞好,取出水面。将试管颠倒数次,使气体充分混和。用布把试管外面包好,使试管口稍微下倾,拔去塞子,迅速用燃着的小木条在试管口引火,即有尖锐的爆鸣声发生。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也容易失败。把玻璃导管口放出的甲烷点燃,把它放入贮满氯气的瓶中,甲烷将继续燃烧,发出红黄色的火焰,同时看到有黑烟和白雾。黑烟是炭黑,白雾是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盐酸雾滴。

  3、加热分解

  在隔绝空气并加热至1000℃的条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3)

——分享高中化学知识点 50句

1、“完全水解”加碘水,不显蓝色。

2、加热2. 紫外线3. 酸、碱 4. 重金属盐(如Cu2+、Pb2+、Hg2+、Ag+ 等)

3、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

4、CaSO4.2H2O:石膏(生石膏) 2CaSO4·.H2O :熟石膏

5、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aO: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FaSO4·7H2O:绿矾 KAl (SO4)2·12H2O:明矾 CuSO4·5H2O:胆矾、蓝矾

7、漂:Ca (ClO)2 、CaCl2(混和物)

8、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9、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10、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11、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2、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3、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1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5、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6、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衡、物料*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17、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18、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蒸气(红棕色)、I2蒸气(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19、密度

20、半径

2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2、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2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24、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 + Mn2O7 == 2KMnO4 + H2O。

25、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 族元素等。

26、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27、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28、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9、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30、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31、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32、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33、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4、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35、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6、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37、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38、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9、葡萄糖发酵法:

40、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41、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42、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43、Fe2+ 例: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2

44、Zn、Mg、Fe等单质如 Mg + Br2 = MgBr2

45、NaOH等强碱:因为Br2 +H2O = HBr + HBrO 加入NaOH后 *衡向右移动

46、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6. 酚类

47、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8. 煤产品(煤焦油)

48、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烯、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盐、

49、硝酸纤维 2. 油 3. 胶棉 4. 珂珞酊5. 无烟火药 6. 火棉

50、无机物:两性元素的单质 Al、(Zn) 两性氧化物 Al2O3、(ZnO)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50句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白色沉淀)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白色沉淀)

4、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5、有毒的:气体:CO ;

6、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7、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8、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9、淡黄色固体:硫磺;

10、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11、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1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13、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4、黄绿色气体:氯气

15、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16、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17、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8、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9、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20、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21、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2、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3、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4、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5、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26、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27、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28、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2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0、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31、乙醇(c2h5oh):酒精

32、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3、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4、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

35、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36、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37、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3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39、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40、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4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4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3、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44、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45、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46、物质的分类

47、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48、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49、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50、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处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5)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50句菁华

1、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3、常见分子的极性:

4、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5、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6、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

7、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8、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9、许多有机物都有气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10、常见的有毒化合物:CO、NO、NO2、SO2、H2S、偏磷酸(HPO3)、氰化物(CN-)、亚硝酸盐(NO2-);重金属盐(Cu、Hg、Cr、Ba、Co、Pb等)。

11、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和NO。

1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1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1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15、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6、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7、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8、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9、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20、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衡、物料*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21、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22、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2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4、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5、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会大大减小,所以可利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CO2,也可利用饱和NaHCO3洗涤CO2中的酸性气体杂质。

26、氢氧化铝:白色难溶的物质。

27、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28、“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29、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30、升华法:SiO2(I2)。

31、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32、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33、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34、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35、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3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37、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38、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39、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40、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41、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42、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43、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44、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45、气焊

46、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47、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48、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49、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50、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6)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镁条燃烧: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烟 2、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2、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蓝色沉淀生成。 14、C O点燃:蓝色火焰

4、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5、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6、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7、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8、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9、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0、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11、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2、氧化钙(cao):生石灰

13、甲烷(ch4):沼气

14、乙酸(ch3cooh):醋酸

15、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1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17、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9、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0、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1、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22、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2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2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25、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26、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7、铜丝加热: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8、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29、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30、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31、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32、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3、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34、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35、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36、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3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3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40、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7)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40句菁华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衡的移动

2、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3、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4、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5、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6、有机化合物中多数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烃、卤代烃、酯、多糖不溶于水;醇、醛、羧酸、低聚糖可溶于水(乙醇、乙醛、乙酸等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但随着分子中烃基的增大,其溶解度减小(憎水基和亲水基的作用);苯酚低温下在水中不易溶解,但随温度高,溶解度增大,高于70℃时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9、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10、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11、原电池原理

12、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4、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5、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6、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7、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18、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衡、物料*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19、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20、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22、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3、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24、“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2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2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27、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8、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29、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30、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31、供呼吸

32、炼钢

33、气焊、气割(可燃性)

34、提炼金属(还原性)

35、Na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36、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衡能向正反应移动。【Na+KCl(熔融)=NaCl+K】

37、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38、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39、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

40、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扩展8)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2、构成电解池的四个条件(以NaCl的电解为例)

3、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

4、放电顺序:

5、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6、半径

7、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8、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9、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10、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11、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1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13、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羧基,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它决定着羧酸的主要化学特性,所以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14、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15、酯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酯类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16、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17、"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18、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19、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20、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21、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22、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2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24、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25、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26、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7、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28、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三查: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②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③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29、”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30、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31、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铁。

32、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33、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

34、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35、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36、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37、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8、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40、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