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10-31 00:00:00 作文

打年糕作文1

  打年糕是我老家那边的年俗之一。最*几年,打年糕的场地都在我老家门口,我可以*距离地去感受一番。

  今年打年糕的时间在腊月二十五。早在前一天傍晚,爷爷就淘好了糯米,不用沥干连夜去碾成粉,总共有三十多斤呢!

  腊月二十五那天一大清早,打年糕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而另一边,筛粉的婶婶早已利索地在装满粉的大木盆里挖了几个洞,倒入四、五碗水让糯米粉充分吸收,之后用筛子把粗粉筛细就可以了。

  接着,要把筛细的粉一点一点洒入蒸笼蒸熟。虽然我看不清爷爷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可是他的动作很娴熟,很快,软软的糯米团就出笼了。

  接下去就是最费力气也是最关键的“打”的过程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伯轮流抡起重重的石锤,一下一下地用力打下去,把它变得更软更糯。我在一边看,但是却使不上劲儿,只能“嗨哟嗨哟”地给他们加油,或者在需要时帮着洒点水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年糕终于打好了,等在边上的两位叔叔赶紧把打好的年糕拉长,“变瘦”,切成小块,放在圆盘里。看到热气腾腾的年糕,我等不及给它们点上红点就偷偷拿起一块美美地吃了起来。

  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觉得“年”的脚步更*了

打年糕作文2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看大人们打米糕了

  **寒风吹过,钻过树梢,吹红了我的脸,吹干了我的唇。家对面站了一堆人,热闹极了。我心想:一定又是打糕!我一个劲儿地往人群里钻,仗着自己又矮又瘦的优势,一下子就从大人的腿缝隙中钻了过去。

  两个身材矫健的大人站在一个大石头墩旁,但我的目光停在了那块白色的米糕上。石锄不时地在我眼帘中上下蹿跳着,一边的大人挥得特别有节奏,另一边的人便不停地抓一把水,往糕上抹,有时候还会帮米糕翻个身。他们速度特别快,你来我去地应和着。

  随着十几分钟过去,一块米糕也打好了,我跑向外婆,想做第一个吃到米糕的人。外婆将一个个米糕捏成长椭圆形状地,再小心地放进蒸锅里。

  过了七八分钟,飘来一阵阵大米清香。外婆将蒸锅打开,一片白茫茫的蒸气往扑鼻而来,我大手大脚地从来里面抓了个“大家伙”,一大口上去,就是一半。嗯米糕不是很甜,而是甜淡恰到好处,香甜软糯的味道不断地在唇齿间徘徊,这筋道的口感像是在嚼好几个口香糖一样。若咬得太大口,含糊在嘴里嚼不动,连话也说不上了。

  长大了,我对打糕的事更感兴趣了,我便“采访”了有打糕经历的外公。

  “打糕为什么要一直抹水呢?水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不能直接到水上去慢慢打吗?”我问。“每次只要热水一点点就够了,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米糕黏在石头上。”外公回答。

  我问:“那打米糕,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外公说:“有呀!两个人配合一定要好,一个忽快一个忽慢,可能就会一个打到对方手上,一个抹在对方石锄上,哈哈!”

  “一直不停地打米糕有什么用吗?不打直接蒸不行么?”我好奇地问。“一直打是为了让米糕变得筋道,更美味可口。这就像做人,你如果不经受千锤百炼,怎么会练成钢?”外公说。

  我最喜欢过年。

打年糕作文3

  寒假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去帮外婆打年糕。

  一路上,寒风凛冽,我和年糕坐在爸爸的三轮车上一起开往年糕厂。

  来到年糕厂,啊,好热闹!原来是村子里的很多爷爷、奶奶都来打年糕了。厂里面的一台小机器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有两片像电风扇一样的叶子,更奇怪的是它的上面挂着一根滴着水珠的小皮管呢,真像是在挂盐水呢!

  轮到咱们打年糕了。外婆把米放到一台机器上,不一会儿,米就变成了粉。打年糕的工人把水倒进粉中,搅拌均匀后就把粉放到锅里煮了起来。最后一步就是打年糕了。那工人把煮熟的粉放进一台机器的肚子里。不一会儿,机器的嘴里便吐出了一条长长的年糕。这时,那个挂盐水的小机器可忙坏了,它转动两片小叶子,把年糕切成一段一段的。

  这时,妈妈和外婆把一段段的年糕放到一个小竹排上,爸爸把木排拿到里屋的大竹排上。我也帮忙搬运年糕,还吃了三块年糕呢!

  打年糕可真有意思,可真忙啊!

打年糕作文4

  “开蒸喽!”随着三太公响亮的嗓音,一年一度的春节打年糕又开始了。大人的笑声,孩子的叫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顿时响彻云霄。里屋里有人高声应道:“来喽!”只见一位身戴白色大围裙的老伯双手提着一口木头蒸笼快步来到走廊上,把蒸笼里的米粉倒到一个很大的石臼里。霎时,热气弥漫了整个走廊,一阵阵糕香在风中飘荡。两个叔叔各拿了一个一米左右的大木榔头,你一下,我一下地打了起来。

  我和奶奶也忙活起来了,我们量米,淘米,磨粉,然后把米粉抬到做年糕的地方。那里早就人声鼎沸,长凳上坐满了人,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放米粉的`箩筐从灶间一直排到外面,我一放下箩筐,就跑到灶间去看,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人都快看不清了。一位阿姨把水和米粉拌匀后,由老伯把它倒进木头蒸笼里,然后拿到灶里蒸。

  我又跑到外面,正赶上一个高个子叔叔在打年糕,只见掰糕的掰一下,高个子叔叔往手心“呸”一下,双手一搓,拿起木榔头,高高举过头顶,人远远地退后两步,又飞快地跑上来,一榔头打下去,整个人向上一擎,嘴里高声地叫着:“咻!”顿时引得周围一阵喝彩声。高个子叔叔越打越起劲,周围的喝彩声也越来越响。

  一位叔叔把打好后的糕放在桌子上揿*,摊成圆形,然后用扎成把的竹壳在洋红里蘸一蘸,给年糕点花纹,许多人在给叔叔出主意:“这里点点!这里再点点!”。奶奶和几个老人坐在凳子上热情地攀谈,一个说今年哪家亲戚送几块,另一个说手工年糕就是不一样,又软,又滑,又香的。

  下午四点多,我家的年糕做好了,一位叔叔还给我做了一块小年糕,奶奶挑着大年糕,我捧着小年糕跟在后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打年糕作文5

  今天是腊月廿四,爸爸说:“刚收到老家小队长的微信,明天打年糕。宝宝,你想不想去看看,你还没有见过呢!”看得出爸爸充满了期待,我就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我们驱车45分钟,从武康来到了爸爸的老家——新安镇城头村东兜组。一下车,就看见人们已经忙碌开了,爸爸拿出相机就一阵狂拍。我呢,面对老家人的招呼还有些羞涩。打年糕的地方安排在一处房屋前的空地上,尽管寒风刺骨,但似乎人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我也细细地观察起来。

  第一道工序是蒸粉。空地上,两座由砖头搭起来了灶头正不断地冒着白汽,负责烧火的老爷爷面色红润,跟烧得正旺的柴火非常般配。据说,这些柴火都是各家自己带来的。两位年轻一点的伯伯负责蒸粉,他们把由粳米和糯米碾成的米粉分批洒在一个特制的蒸笼里。这个蒸笼是竹编,呈圆锥形,上面铺着一层纱布,米粉就一层层地铺洒在上面。我凑过去想看看清楚,大伯说,“以前小孩子是不能看的。”“为什么?”我好奇地追问原因。大伯回答说:“怕小孩子看了蒸不熟。”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这奇怪的风俗到底是什么原因。爸爸告诉我,蒸粉可是技术活,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一定要选对火候掌握地很好的人,爷爷以前就负责这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打糕。米粉蒸熟后,一位伯伯把米粉团揉成一团,放在一个石臼里。忽然,他揪起一块“年糕”往我手里塞,说道:“‘雪糕’很好吃,那边还有白糖,去蘸蘸吃。”我尝了尝,雪糕松软香糯,味道还可以。接着,两位中年壮汉每人拿起一个石头锤子。这个石锤是圆盘形,直径大约25厘米,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工具。两位伯伯商量好各自击打的部位后,就抡起石锤开打了。他们高高举起,稳稳落下,你一锤,我一锤,发出“砰”“砰”的敲打声,旁边的人都注视着这个核心步骤,仿佛被这场景吸引定格了一般。大约20锤后,负责翻年糕的大伯又上场了,他把年糕从石臼里翻了个身,旁边另一位叔叔往年糕上洒水,新一轮的敲打有开始。大约这样3个回合后,年糕已经不再是松软的样子了,变得很有弹性,颜色也从原来的“雪白”变成了“玉色”。

  第三道工序是切糕。打好的年糕被放在一块长方形的门板上,被一件很奇特的工具一分为二。这个工具其实就是一根稍粗的线,两端系着两根筷子,就是这个“筷子线刀”,一下子就把年糕分开了,留下了一道整齐的切口。6位叔叔阿姨齐上阵,分别将年糕揉成长条状,再盖上纱布,不断地抚*年糕的表面,不一会儿,两条圆润的年糕条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时,“筷子线刀”又出场了,一个人把长条状的年糕切成宽10厘米左右的块状年糕,另一个人则快速地把小年糕放在一个铺了尼龙纸的竹匾里。

  第四道工序是美糕。一位老婆婆将调好的“红汁”装在瓶子里,用筷子头微微蘸一下,再往年糕中央点一下,这样,每块年糕就都有一个红色的“胎记”了,就像小孩子眉心的“点红”一样。一位经验丰富的阿姨负责将年糕做成“猪头”和“元宝”,象征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做好的年糕有专人送到每家每户。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老家的“打年糕”,虽然没有机器的快速,但靠人力的合作也形成了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不仅生产嚼劲十足的土味年糕,还生产了快乐、和谐、热闹和十足的年味。明年,我们再去打年糕。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1)

——打年糕作文6篇

打年糕作文1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看大人们打米糕了……

  **寒风吹过,钻过树梢,吹红了我的脸,吹干了我的唇。家对面站了一堆人,热闹极了。我心想:一定又是打糕!我一个劲儿地往人群里钻,仗着自己又矮又瘦的优势,一下子就从大人的腿缝隙中钻了过去。

  两个身材矫健的大人站在一个大石头墩旁,但我的目光停在了那块白色的米糕上。石锄不时地在我眼帘中上下蹿跳着,一边的大人挥得特别有节奏,另一边的人便不停地抓一把水,往糕上抹,有时候还会帮米糕翻个身。他们速度特别快,你来我去地应和着。

  随着十几分钟过去,一块米糕也打好了,我跑向外婆,想做第一个吃到米糕的人。外婆将一个个米糕捏成长椭圆形状地,再小心地放进蒸锅里。

  过了七八分钟,飘来一阵阵大米清香。外婆将蒸锅打开,一片白茫茫的蒸气往扑鼻而来,我大手大脚地从来里面抓了个“大家伙”,一大口上去,就是一半。嗯……米糕不是很甜,而是甜淡恰到好处,香甜软糯的味道不断地在唇齿间徘徊,这筋道的口感像是在嚼好几个口香糖一样。若咬得太大口,含糊在嘴里嚼不动,连话也说不上了。

  长大了,我对打糕的事更感兴趣了,我便“采访”了有打糕经历的外公。

  “打糕为什么要一直抹水呢?水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不能直接到水上去慢慢打吗?”我问。“每次只要热水一点点就够了,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米糕黏在石头上。”外公回答。

  我问:“那打米糕,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外公说:“有呀!两个人配合一定要好,一个忽快一个忽慢,可能就会一个打到对方手上,一个抹在对方石锄上,哈哈!”

  “一直不停地打米糕有什么用吗?不打直接蒸不行么?”我好奇地问。“一直打是为了让米糕变得筋道,更美味可口。这就像做人,你如果不经受千锤百炼,怎么会练成钢?”外公说。

  我最喜欢过年。

打年糕作文2

  1月30日可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雏鹰小队举行活动了——做年糕。

  我们小队的成员——我、苑秉纪和张昊辰首先选好了材料,就开始做年糕啦!

  年糕是面食,做面食当然离不开面啦,首先当然是和面了。我们拿出了做年糕常用的糯米粉,倒在了一个大碗里,加了一些水,就开始和了起来。和面其实是一个技术活,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哟,不好,水加多了,把糯米粉赶快拿来!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的和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终于成型。我们又用力揉了揉,终于和完面了。可是当我们互相看看时,禁不住哈哈大笑,我们的双手和身上已经沾满面粉了。

  下一步是做馅。我们将做馅的原料——芝麻、葡萄干、青梅、干果等放在了碗里,拿了一个勺子,便用力搅拌起来。当我们拌匀后,张昊辰拿来了一个砸蒜的蒜臼子,将馅料放在了蒜臼子里,开始猛砸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过了一会儿,馅做好了,下面就该轮到正式做年糕了。

  我们每人各自取了一些面,分别压成了两个长方形面饼,在一块面饼的中间铺上了一层馅,再把另一层面饼盖上,四周小心翼翼的压好。哇!一个好吃的年糕就出炉了。不好,我们犯了一个错误:糯米面比较粘,不但容易粘手,而且容易粘到面板上,需要在下面撒上一层面粉,可是我们都忘了。张昊辰和苑秉纪的年糕只好“壮烈牺牲”了,他们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在年糕上面“打补丁”,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的年糕由于下面碰巧是一些面,所以才“幸免于难”,真是吓死我了。

  年糕做好啦!我们将年糕放在了盘子里,上了锅,只待尽情享用了!

  我们吃着自己做的年糕,觉得自己做的年糕是分外的好吃,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做年糕的技巧。

打年糕作文3

  今天是寒假的第一天。我早上才起床。我父亲告诉我,我爷爷在我姑姑家玩年糕。让我看看。

  当我来到我姑妈家时,我看到周围有人。我祖父正在用一个大木槌在灰浆里打面粉球。面团又软又热!站在一位老人旁边,不停地往砂浆里泼水。过了一会儿,面团变成了一个大年糕,两位老人把它抬到一个门口。老太太和老人冲了进来,把它切成小块。

  这时,一位老太太问我要不要吃年糕,我点了点头。她立刻删掉了一年的蛋糕的头在我手上。没想到年糕真的很辣。我急忙叫了起来。爸爸看到了,立刻从我手里接过了年糕。我觉得手粘乎乎的,就用冷水洗了。这时,阿姨给我拿来一碗筷子,碗里还放了糖。年糕蘸糖,甜糯,好吃!

  切好的年糕铺在竹匾上。按照*俗,我拿起一根筷子,在每个蛋糕中间放了一个“红心”。年糕拉回家两天后就会变硬。到时候,奶奶会给我们做“糖年糕”、“芝麻年糕”、“青菜煮年糕”

打年糕作文4

  早上,我们一家人去乡下打年糕。

  来到年糕加工厂,老远就听见了隆隆的机器声。我们拿出事先浸泡过的大米,工人师傅把我们的大米称重后倒进了机器里,随着一阵“咯哒咯哒”的声音,不一会儿机器像魔术师一样把我们的大米变成了粉。接着又一个工人师傅把粉拿过去,倒在了桶里,往粉里加了一些水,用熟练的手法和粉,和好粉以后就把它放在蒸锅里开始蒸了,不一会儿,阵阵香味从锅里飘散出来,米粉就蒸好了。师傅把蒸好了的米粉倒入一个像模型一样的桶里,一按开关,机器的“嘴”里就出来了像龙一样长长的年糕,妈妈拿着刀等在出口不远处,把它一条条切开,我们把年糕整齐地摊在竹盘上,过一会儿翻一面,再过一会儿翻一次,这样年糕很快就变干了,我拿起一块年糕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可香了!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我们满载而归。

打年糕作文5

  “开蒸喽!”随着三太公响亮的嗓音,一年一度的春节打年糕又开始了。大人的笑声,孩子的叫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顿时响彻云霄。里屋里有人高声应道:“来喽!”只见一位身戴白色大围裙的老伯双手提着一口木头蒸笼快步来到走廊上,把蒸笼里的米粉倒到一个很大的石臼里。霎时,热气弥漫了整个走廊,一阵阵糕香在风中飘荡。两个叔叔各拿了一个一米左右的大木榔头,你一下,我一下地打了起来。

  我和奶奶也忙活起来了,我们量米,淘米,磨粉,然后把米粉抬到做年糕的地方。那里早就人声鼎沸,长凳上坐满了人,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放米粉的`箩筐从灶间一直排到外面,我一放下箩筐,就跑到灶间去看,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人都快看不清了。一位阿姨把水和米粉拌匀后,由老伯把它倒进木头蒸笼里,然后拿到灶里蒸。

  我又跑到外面,正赶上一个高个子叔叔在打年糕,只见掰糕的掰一下,高个子叔叔往手心“呸”一下,双手一搓,拿起木榔头,高高举过头顶,人远远地退后两步,又飞快地跑上来,一榔头打下去,整个人向上一擎,嘴里高声地叫着:“咻!”顿时引得周围一阵喝彩声。高个子叔叔越打越起劲,周围的喝彩声也越来越响。

  一位叔叔把打好后的糕放在桌子上揿*,摊成圆形,然后用扎成把的竹壳在洋红里蘸一蘸,给年糕点花纹,许多人在给叔叔出主意:“这里点点!这里再点点!”。奶奶和几个老人坐在凳子上热情地攀谈,一个说今年哪家亲戚送几块,另一个说手工年糕就是不一样,又软,又滑,又香的。

  下午四点多,我家的年糕做好了,一位叔叔还给我做了一块小年糕,奶奶挑着大年糕,我捧着小年糕跟在后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打年糕作文6

  年糕可算江南一大特色美食了。可你别以为我什么年糕都爱吃,我只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年糕,又糯,又甜,又糍,还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真叫人唇齿留香!味道比黄天源米糕可香多了!因为奶奶的糕是纯手工制作,而别处卖的年糕是机器制作,这样一来,工序上的细心程度就使年糕口味有了不同。

  每年一放寒假,我就巴望过年。因为每到过年,奶奶就会做很多年糕,我也就能大饱口福了。大年三十前几天,奶奶就要张罗做年糕了。气氛完全可以用宋丹丹的话来说:“那场面,那家伙,是相当壮观!”因为做年糕不是小事,不是一个人随便揉揉捏捏就可以完成的,要把街坊、邻居,约摸五六家样子叫齐,大家一起做。

  这天一大清早,爷爷就先开始做准备。他搬来一张大长桌,一张大白布,一副扁担,还有几根粗线,要求得绝对干净,这可是做年糕的主要工具。待到人都到齐,最兴奋的时候就到了!让我们一起见证年糕的诞生吧!

  等糖呀,桂花露呀,全都备齐了,大家便忙活开了。烧水的烧水,揉粉的揉粉。先声明一下,揉粉可不能马虎,年糕美味不美味,全靠揉粉。你想,揉粉时水放多了,年糕就太软,没嚼头;水少了,年糕就太硬,没韧性。所以揉粉工作就由奶奶高手来承担了!

  等粉差不多揉好了,爷爷就把它装在一个大蒸笼里,恰好这边水也开了。这个蒸笼就被放在大锅上蒸。我死死地盯着它,恨不得时间开始加速,可我却发现,时间好像跟我作对似的,一下子变慢了。此时,我听到奶奶在叨咕些什么,转眼过去,奶奶在烧纸元宝。我很好奇,就去问奶奶为什么要烧纸元宝,奶奶说:“不烧元宝,灶王爷就会生气,年糕就不好吃了。”我一听,赶紧帮奶奶一起烧元宝,年糕怎么能不好吃呢!

  过了好一会儿,米粉被蒸成了松软的米糕,爷爷把蒸笼搬出了厨房,一股浓香扑了出来,我只能在一旁看着米糕,慢慢地等待它成为年糕,太痛苦了!米糕被倒在长桌上,热气腾腾的,很烫的样子。两位阿姨把白布铺在米糕上,然后在年糕上洒水,想帮米糕降降温,她们用扁担用力地挤压着米糕,热气却仍然从布的缝隙中流出。终于,米糕被挤压地又糯又糍。爸爸和妈妈继续加工。他们把米糕弄成了很长的一条糕,然后用粗线把它割成一个个长方形,现在就有了年糕的基本形状。可是,它还不叫年糕,该我了!我小心翼翼的在年糕上点红点,这才能叫它年糕。

  等了一天,我终于可以品尝美味的年糕了!大人们擦去头上的汗,开始唠些家长里短,好温馨啊!我的唇齿间粘满了甜糯的年糕,情不自禁地说:“此糕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食!”迎着淡淡的桂花香,浓浓的年味随之袭来……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2)

——打年糕的作文 (菁华3篇)

打年糕的作文1

  打年糕,是过年的一种传统*俗。

  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会有打年糕。吃年糕的*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来打年糕。

  但是科技在发展,现在的人们都是拥挤起来打年糕,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打年糕了。

  今年新年,我有幸的见到了传统的打年糕。

  只见两个伯伯把磨好的糯米粉*整地铺在蒸笼的纱布上,然后把蒸笼放在炉子上蒸。过了半个来小时,一缕缕白色的雾气夹杂着米香,沿着蒸笼边跑了出来,迅速地裹住了在场的每个人。“可以起锅了”!一个伯伯大声喊道,蒸笼盖一揭开,一股白雾如潮水般涌了出来。两个伯伯互相合作,一个人两个角,把蒸好的糯米粉请进了打年糕的石臼里。

  接下来,重头戏要来了——要开始打年糕了。

  只见一个伯伯高高地举起木锤,一下一下使劲地朝石臼里的“白胖子”砸去,“白胖子”却像个顽皮的孩子在石臼里跳起了舞,紧接着,另一个伯伯用蘸了凉水的手给“白胖子”翻身,他们你打一下,我翻一下,累得满头大汗,“白胖子”好像知道了人们的辛苦,变得越来越有弹性,打年糕的重要部分也就这样完成了。

  下一步,“白胖子”被捧进了准备好的圆匾里,伯伯们徒手把“白胖子”变成了一个个白白的“小月亮”。

  最后,在“小月亮”上点上红点,年糕就大功告成。

  原来打年糕这么有趣,我们要把这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打年糕的作文2

  “开蒸喽!”随着三太公响亮的嗓音,一年一度的春节打年糕又开始了。大人的笑声,孩子的叫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顿时响彻云霄。里屋里有人高声应道:“来喽!”只见一位身戴白色大围裙的老伯双手提着一口木头蒸笼快步来到走廊上,把蒸笼里的米粉倒到一个很大的石臼里。霎时,热气弥漫了整个走廊,一阵阵糕香在风中飘荡。两个叔叔各拿了一个一米左右的大木榔头,你一下,我一下地打了起来。

  我和奶奶也忙活起来了,我们量米,淘米,磨粉,然后把米粉抬到做年糕的地方。那里早就人声鼎沸,长凳上坐满了人,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放米粉的箩筐从灶间一直排到外面,我一放下箩筐,就跑到灶间去看,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人都快看不清了。一位阿姨把水和米粉拌匀后,由老伯把它倒进木头蒸笼里,然后拿到灶里蒸。

  我又跑到外面,正赶上一个高个子叔叔在打年糕,只见掰糕的掰一下,高个子叔叔往手心“呸”一下,双手一搓,拿起木榔头,高高举过头顶,人远远地退后两步,又飞快地跑上来,一榔头打下去,整个人向上一擎,嘴里高声地叫着:“咻!”顿时引得周围一阵喝彩声。高个子叔叔越打越起劲,周围的喝彩声也越来越响。

  一位叔叔把打好后的糕放在桌子上揿*,摊成圆形,然后用扎成把的竹壳在洋红里蘸一蘸,给年糕点花纹,许多人在给叔叔出主意:“这里点点!这里再点点!”。奶奶和几个老人坐在凳子上热情地攀谈,一个说今年哪家亲戚送几块,另一个说手工年糕就是不一样,又软,又滑,又香的。

  下午四点多,我家的年糕做好了,一位叔叔还给我做了一块小年糕,奶奶挑着大年糕,我捧着小年糕跟在后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打年糕的作文3

  1月30日可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雏鹰小队举行活动了——做年糕。

  我们小队的成员——我、苑秉纪和张昊辰首先选好了材料,就开始做年糕啦!

  年糕是面食,做面食当然离不开面啦,首先当然是和面了。我们拿出了做年糕常用的糯米粉,倒在了一个大碗里,加了一些水,就开始和了起来。和面其实是一个技术活,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哟,不好,水加多了,把糯米粉赶快拿来!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的和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终于成型。我们又用力揉了揉,终于和完面了。可是当我们互相看看时,禁不住哈哈大笑,我们的双手和身上已经沾满面粉了。

  下一步是做馅。我们将做馅的原料——芝麻、葡萄干、青梅、干果等放在了碗里,拿了一个勺子,便用力搅拌起来。当我们拌匀后,张昊辰拿来了一个砸蒜的蒜臼子,将馅料放在了蒜臼子里,开始猛砸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过了一会儿,馅做好了,下面就该轮到正式做年糕了。

  我们每人各自取了一些面,分别压成了两个长方形面饼,在一块面饼的中间铺上了一层馅,再把另一层面饼盖上,四周小心翼翼的压好。哇!一个好吃的年糕就出炉了。不好,我们犯了一个错误:糯米面比较粘,不但容易粘手,而且容易粘到面板上,需要在下面撒上一层面粉,可是我们都忘了。张昊辰和苑秉纪的年糕只好“壮烈牺牲”了,他们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在年糕上面“打补丁”,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的年糕由于下面碰巧是一些面,所以才“幸免于难”,真是吓死我了。

  年糕做好啦!我们将年糕放在了盘子里,上了锅,只待尽情享用了!

  我们吃着自己做的年糕,觉得自己做的年糕是分外的好吃,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做年糕的技巧。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3)

——家乡的年糕作文6篇

  年糕,是历经千锤百打之后产生的。家乡的年糕,亦是如此。——题记

  弋阳年糕,是江西最好的年糕。

  今年过年时,我和爸妈回老家弋阳。有幸观看了一场家乡传统的打年糕表演秀。

  “一、二,打!一、二,打!”雄浑有力的声音在这个小院子里回响。这是一户人家过年在打年糕——寓意来年节节高。

  先把弋阳特有的大禾米浸泡,之后用大锅蒸,蒸好之后放在一口臼里。一个男人站在臼边,拿一个大号木锤捶打臼内的米饭,使其从颗粒状转变成团状。而一个女人,在男人举木锤时,迅速的翻转臼内的米团,使米团能*均受力。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告诉我,年糕,要打,才能将其中的韧劲打出。这是弋阳年糕出名的重要秘诀之一。

  年糕打好之后,热情好客的人们请我尝了一块,果然,香甜软糯。心灵手巧的家乡人将年糕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老虎、兔子、花……

  在回程的路上,回想着桌上冒着热气的一碗碗年糕,和同样冒着热气的家长亲人的一张笑脸,令我总会不由得想起老奶奶的那句话:年糕,要打,才能将其中韧劲打出,这是弋阳年糕出名的重要秘诀之一。

  在我反复品读之余,忽然顿悟:人也是这样。如年糕一般,要经历千百次的磨炼,才会韧劲十足,成为人上人;家乡年糕,因能扛住千百次打击,才成为上品。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众人的不解和999次失败后,发明出能照亮历史的光芒;童话之父安徒生,在打击中写出了让3至99岁的人都可品读的童话;居里夫人,在一次次失败后,成为了人类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是他们有年糕般的经历,历经了人们不可想象的打击和磨难,方**上人。家乡的年糕历经木锤的千锤百打,成为了年糕中的精品,品牌中的名牌。

  是的,家乡的年糕告诉我:千锤百打出精品。此次家乡之行我受益匪浅。——后记

  过年期间怎么能不吃点有年味的食物呢?今天王大厨要做的美食就是春节特色食品——年糕。

  别看这小小的年糕,我可是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因为做年糕的大米要经过至少六七个小时的浸泡,所以昨天晚上我就把大米泡在了碗里。

  今天早晨跑到厨房里一看,原本硬邦邦的大米经过这一夜的浸泡变得柔软起来了,用手轻轻一碾米粒就碎了。大米外表看上去像雪花一样白,这浸泡的漂白效果恐怕连漂白剂都要自愧不如了。

  我烧开一锅水,放入老冰糖。

  当冰糖完全融化,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我把冰糖水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凉。接下来,我把糖稀、大米还有两勺玉米淀粉放进料理机里开始搅拌。

  不一会,大米变成了米浆,雪白的米浆看上去十分诱人,馋猫小弟弟一个劲地说这是奶油,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上一口了。

  我把米浆倒入一个大大的圆盘里,放进蒸锅里蒸了起来。

  二十分钟后,白白的大米年糕就出锅了。水分被蒸发后的'米浆,表面非常*整,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年糕,吃起来黏黏的、甜甜的、口感劲道,非常美味。

  大家尝了我做的年糕后都赞不绝口。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的年糕,沉浸在这欢聚的喜悦中。

  今天上午,我早早地起床,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一起去宋城游玩。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这里真是热闹非凡,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片新春的景象。

  我们来到了一条古街上,看到有打年糕的地方。我听到里面传来“一打步步糕,二打财富糕,三打学*糕……七打吉祥糕,八打年年糕。”我好奇地停下了脚步,想看看年糕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年是一种兽,糕,是一块糕,合起来就是为了赶走年兽的一块糕,所以才被称为年糕。在打年糕的旁边,还挂着一串串的腊肉和鱼干。看着这些带有年味的美食,真是让人馋涎欲滴。

  打年糕开始了,他们先把磨好的米倒进了木桶里,接着把它放入了大灶里蒸,过了一会儿,蒸好了成了糕粉。他们开始打年糕了。“哎呦,哎呦”打年糕的两个人一个拿起重重的锤子打了起来,一个不停地揉着。随着他们的一捶一揉,年糕就打好了。打好的糕团揉成了一块块的长方形后再切下来。就这样,一块块软糯软糯的手工年糕做好了。

  妈妈买了一碗油里煎了一下的年糕,放上我爱吃的调料酱。我端着这碗新鲜出炉的年糕,吃得津津有味,真是美味极了!

  原来打年糕是这么有趣,吃了年糕年年高!

  老爸不在,我跟妈妈可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星期五的晚上,老妈懒得烧饭,就说我们来吃辣年糕吧!我顿时欢呼起来,因为我最喜欢辣的味道了,要那种辣得能使舌头有麻麻的感觉,这才叫“爽”啊!

  老妈先把年糕切好,把菜也切好,从冰箱里拿出满满一大瓶辣椒粉,我问妈妈:“要放多少?"“一勺半!""不,两勺!"“行,辣死不管哦!"不管就不管,反正放两勺辣椒粉!”

  终于,辣年糕烧好了,一阵阵辣味跑进我的鼻孔中,我来到桌前,一看碗中什么都是红的。一问才知道里面放了三个酸酸的大番茄!

  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年糕放进嘴里,咬啊咬,“啊!"我突然大叫一声,“好辣,老妈,快……快给我水!"“啊,你不说不用我管我吗?怎么又要我管了?"老妈反问。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不一会儿,舌头有点麻麻的了,我叫到:“好爽!"“怎么又爽了?"“舌头麻了!"

  我以后还要吃辣年糕!

  年糕有不同的吃法:炒年糕、汤年糕、炒年糕……今天回老家,哥哥提议给我吃炖年糕。我很好奇,什么是炖年糕?炖年糕好吃吗?我催弟弟赶紧煨年糕。

  哥哥拿来一块年糕,先把年糕外面的水擦干,然后埋在烧红的炭火里。大概过了五分钟,哥哥把年糕上的炭火打开,翻过来看看是不是烧掉了,摸了摸。如果;如果是软的,说明地方熟了。只见哥哥把年糕翻过来,用炭火盖上,继续煨。哥哥告诉我:“当整个年糕都软了,就认为年糕已经煨好了。有时候不注意,年糕会糊。虽然烧焦了,但是会很香很脆;如果整块年糕糊了,会很硬,咬不动,还会有点苦。所以,你要专注于年糕。”看着哥哥的一举一动,我忍不住想煨自己。我也学会自己做年糕。看着哥哥的年糕已经“出锅”了。当我闻到年糕的香味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让我的年糕快点好起来。哥哥告诉我:“这件事不能急。”

  没多久,我的年糕就煨好了。哇!好香!哥哥让我把桌上的年糕敲几下,让我享受一下它的美味。我把年糕掰成两半,香气更浓了。我咬了一下外面的黄皮,香脆的。中间的我吃了,又暖又软。连山珍海味都比不上我亲手煨的年糕。

  在我们家,每当想不出三餐吃什么的时候,总会想起做一碗热气腾腾的咸菜**年糕汤。

  奶奶是做咸菜**年糕汤的高手。通常她会在前一天先把年糕切成一块块的片儿状,泡在水里,让年糕微微软化。等到第二天,美食的制作就开始了。先炒肉,只见奶奶在**里加了一点料酒去腥,再把**倒入锅中翻炒,没过多久,**就从原来的红色变得焦黄了,香味也出来了。然后,奶奶把那**无奇的咸菜切成小段,放入锅中翻炒,只一会儿,一股咸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再下来,就是往锅里加水,直到听见锅中“扑通扑通”作响,打开锅盖,咸菜和**在水上翻滚,仿佛在说:“年糕片,下来一起玩吧!”这时候就可以下年糕了。坚硬的年糕片儿一放到热水中,就开始慢慢变软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得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时间太少,年糕太硬,不易消化;而太长了,就会糊掉,影响口感。奶奶有经验,一般都能做到软糯适中,一碗香喷喷的咸菜年糕汤就出炉了。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块,软软糯糯的年糕,配上那咸菜**汤,真是锦上添花。

  宁波人常说:三天不吃咸菜汤,脚骨头酸汪汪!这么美味的咸菜**汤加上宁波的特产年糕,怎能不让人回味呢?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4)

——打弹珠作文 (菁华5篇)

  今天是星期六,做完作业,我与弹珠高手--外公、新手--我和妈妈玩起了弹珠游戏。我们在地板上放了几颗弹珠,然后站在旁边,准备参加比赛。

  首先是我,我将弹珠放在食指的凹处,用大拇指用力弹出去,弹珠像袋鼠似的在地板上跳来跳去,向我的目标跳去。马上要打到了!我兴奋地想,可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我的射手弹珠若无其事地从目标弹珠的身上跳了过去。唉!失败了。妈妈摩拳擦掌地拿出射手弹珠,自信满满地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将弹珠弹了出去,弹珠在地上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可惜的是:打偏了。我们俩只好默默地站在一旁。外公摆好姿势,仔细地观察目标弹珠的位置,将手贴在地上,然后将弹珠弹了出去。只见弹珠在地上*稳地滑着,最后,只听“叮”一声,击中了。“太棒了!”我不禁欢呼起来。“外公,怎样才能打到其他弹珠呢?”“要瞄准目标,力度要适中,手要贴紧地面,不能让弹珠跳起来。”外公看我有些不懂,给我做了示范。这次射手弹珠竟与目标擦肩而过。原来屡战屡胜的高手也会失误。我学着外公的样子,击中了目标。“耶!”我欢呼起来,一蹦三尺高。妈妈也不甘示弱,拿起弹珠击中了一个目标,整个屋子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不知不觉中,游戏决出了胜负,外公自然当了冠军,与妈妈相比,我占了上风,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我也知道了做好一件事要细心观察、熟能生巧,还要会总结经验。

  暑假里,时代嘉盛超市开展了一个夹弹珠的活动,我也参与其中。

  这天正是炎热的时侯,我们在那等了好久,一个个都低下了脑袋,无精打采的。有许多人都去买冰棍吃了,我也好渴呀!算了,反正我是不可能得奖的,还是走吧。这时正报到我的名字,我便与参赛队员夹弹珠。一颗,两颗,三颗,四,五,六……好不容易夹完了弹珠。我真的难以置信,我竟然要去参加总决赛!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超市。比赛是一组组比的,我被安排在了最后一组,这样,来回要夹两次,我真是倒霉!我和同赛的人谁也不服谁。哨子一吹,我们便迫不及待夹起来。刚开始,我还是属于领先状态。可到了最后,我就满头大汗,手酸得不得了,最后那几粒也夹不到了。一、二两名已经被别人夺去,妈妈在一旁注视着我,好像在说:“别急,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这次来参加比赛,重要的是参与,不是名次。”我似乎明白了什么,静下心来,慢慢地夹弹珠。果然,那几颗弹珠被我夹起来了。我真是太开心了,获得了第三名。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个道理会一直伴随我成长,与我共度欢乐!

  相信你们一定玩过弹珠吧!弹珠五颜六色,晶莹透亮,像我们的眼珠子。弹珠可以打,可以下棋,还可以做游戏——夹弹珠。

  老师先让我们试试。一个女生信心满满地上来,拿起筷子,对准弹珠一夹,然后迅速放入盘子。最后笑容满面地下去了。因为成绩还不错。热身完了。要“挑战比赛”。规则:全班分成二大组,每组八人,总数多的获胜。比赛开始了,队员夹时,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夹不起时,我们鼓励:不要着急,静下心来,没关系的。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一样,蹦蹦直跳,又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在夹时,旁边的人说:不错啊,不错啊,看来女生是不能小瞧的。听到了这些话,我有些得意,一不小心球掉了。看来在没成功之前,不能骄傲自满。听到五、四、三……我心里有些发毛,着急得不得了。经过激烈的PK,老师说:第二组胜利。我们高兴极了。老师又算了算,说:算错了,第一组胜利。第一组的队员转悲为喜,第二组的我们转喜为悲。

  通过夹弹珠,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加油!加油!”“哈哈!哈哈哈哈……”咦?这声音从何而来?呀!原来是我在玩“夹弹珠”的游戏呢!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在同学们的耳边响起。老师捧着一个精美的盒子走进教室,同学们见了,在下面议论纷纷:“这里面是什么?”“马上到中秋了,不会是盒月饼吧!”我心想:老师这又是要干啥?老师故作神秘的摇了摇盒子,发出了“哗哗哗”的响声,便揭开了盒子神秘的面纱:哇!里面是一盒五颜六色的弹珠。老师笑着说:“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说完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来“夹弹珠”三个字。许胡程见了,信心十足地说:“我可以,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呀!”我也十分期待,将手高高举起,想挑战一下。

  最激烈的当属严旭尧和黄宇凡的弹珠之争了。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台,拿起“武器”——铅笔,立刻变成了勇敢的战士。老师一声令下,弹珠之战拉开了帷幕。

  严旭尧瞄准一个弹珠,夹了下去,谁知,弹珠竟从他的“武器”下逃走了,严旭尧重新调整,调皮的弹珠瞬间变成了乖娃娃,任凭严旭尧摆布。同学们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为严旭尧加油。

  黄宇凡也不甘示弱,盒子里的弹珠越夹越多,眼看时间快到了,黄宇凡奋起直追,竟和严旭尧在盒中“打”了起来,把弹珠盒搅得天翻地覆。同学们的加油声一阵高过一阵。最终,黄宇凡成为了弹珠之战的获胜者。

  游戏结束了,但我们的笑声仍然回荡在教室的上空。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都无所事事,就开始玩起了夹弹珠的游戏。

  爸爸先准备好一双筷子和弹珠,妈妈则当裁判。规则是这样的:我和爸爸比赛夹弹珠,把弹珠夹到另一个碗里,一分钟内夹弹珠多着获胜,三局两胜。

  第一个回合,我是跃跃欲试,而爸爸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弹珠。比赛开始了,我先夹起了最上面的一颗放在我的碗里,“耶”我终于夹到了一个,我暗暗窃喜道。当我小心翼翼地夹起第二颗弹珠时,瞄了一眼爸爸碗里的弹珠,三颗!看来我要加快速度了,两颗、三颗……我的碗里马上就堆起了一座“小山”,比赛的时间到了,妈妈认真数了数我和爸爸的弹珠数量,分别是17颗和18颗。“耶!”我不由自主地一蹦三尺高。

  第二个回合,我是兴高采烈,爸爸则是垂头丧气。“开始!”随着妈妈的一声令下,我和爸爸激烈地抢开了,这次爸爸抢到了最上面的弹珠,我则夹着下面的弹珠。“咦!怎么夹不到呢?或许下面的不好夹吧!”我自问自答到。可就在我纳闷的时候,爸爸已经夹到了三颗了,“时间到”我碗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八颗,而爸爸碗里却又半碗。这一局,我落后了。第三个回合我因为太着急,好不容易夹住的弹珠又滑落了。所以我又输了。

  这次比赛因为我第一轮赢了后太骄傲才会输,也印证了“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5)

——打排球作文 (菁华5篇)

  打排球,我可一窍不通,连基本的掂球,也掌握不好。

  这节课是大课间,我们排好队,拿着排球,带到操场上。我和同学一起玩排球。我把排球抛起来,马上摆好姿势去接,可看起来那么可爱的排球偏偏那么不听话,竟把我的大拇指当做跳板,刚落下,又跳起来飞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我把球捡起来,继续练*。

  我练着练着,还是觉得不好。突然,和我玩的同学跟我说:“你的胳膊要伸直,还要放*;让球落在你的小臂上才对;还要注意,身体是向上伸展的。这样就可以练好了。”

  我半信半不信的试了试,我果然进步了一点。我高兴的'对她说:“谢谢你。”大课间结束了,可我依然没有和我的排球玩够,老师说了,必须*室,我只能带着我的排球,离开操场。

  吃完晚饭,看时间还早,于是信步走出家门散步!不自觉来到了排球场,看到场中在打排球,心里很是羡慕!站在场外看了一会儿,不觉想起10年前与同学一起打排球的日子!

  那时正好在做毕业设计,时间比较自由,于是不管是早上还是下午,只要想打,一号召,至少有七八人能到排球场,畅快淋漓的打上一阵!时光荏苒,那些美好日子只留在了记忆里,而且是那么的 遥远!

  看到有机会,不自觉加入到他们中间,只一下,就把我胳膊打得生疼,不想再打第二下了,呵呵,有太长的时间没有锻炼过,胳膊都不适应排球了!虽然救球的意识还在,开始还是找不到感觉!等 我感觉好一点,天也黑了,可惜——无意中说起10年没打排球了,好歹场中朋友一句话还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十年没打,你打这样就不错了!

  呵呵,我是不是很容易满足?

  回到家一看,胳膊上布满红点,还有的地方青了,真是可怜。

  一天夜晚星星在闪耀,一个森林最西部的地方叫桐青湖旁边的草地上小猪在打排球。

  这里的草地绿油油的,在草地上还能闻到草浓浓的气味,鲜艳的花正在睡觉。

  小猪打啊,一往上拍,飞得高啊!结果排球落下来的时候掉到树枝上了,小猪急得团团转。

  这时,在草地上散步的大象看见了,急忙跑过去,用他的 “水管”——鼻子,把排球拿了下来。月亮姐姐看得一清二楚,连忙对她的宝宝们说: “看,我的星星宝贝们,多么善良的大象啊!希望你们长大 也能大象一样善良又高尚的美德。”

  小猪也连声说: “谢谢!谢谢!让我们一起来打排球吧!”

  小猪和大象欢快地打打起了排球,许多动物都纷纷围过来看排球赛,连小青虫和蟋蟀都赶来凑热闹,还一边鼓掌一边演唱动物园的团结歌曲呢!这个森林都被演唱会的笑声和歌声包围了。

  小鸟拍动的翅膀和蝴蝶飞向天空这真像一个: “梦想”的情绪……

  下午,爸爸哥哥和我在楼下的空地上打排球。

  我们三个站成一个三角形,开始练*。爸爸说:“发球的时候,两胳膊伸展开,从下往斜上方把排球扔给对方,根据对方的远*使用不同的力量。接球的时候两个胳膊伸直,双手握在一起,用手腕接球,根据球飞来的远*自己要跑动。”先从我开始发球。爸爸说:“你先把球扔给哥哥,哥哥接到球后打给我,我再把球打给你,这样循环打下去。”听了爸爸的话,我把球抛向哥哥,哥哥接到了球猛地一打,球飞的又高又远,逗的我们哈哈大笑。他又试着接了一次,谁知球又飞偏了。我笑哈哈地说:“哥哥,接球的时候胳膊伸直,往斜上方打就不会偏了。”这次他没有打飞,而是传到了爸爸手中,他来了个降龙十八掌,球一下子飞过了我的头顶。我们练*的越来月好了,渐渐地能接到球了。

  练*结束了,开始比赛了,十个球定输赢。我和哥哥对打,他发球飞向我,我看准了球,朝哥哥打去,连着打了好几个来回,我把哥哥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后我赢得了胜利。

  在小桔灯作文教室里,老师给我们两个气球,先让两个人来吹气球。吹的时候,两个人在同一个时间内吹的大小不同,这时气球的肚皮小,还是人的肺活量不够?

  吹完后,老师把两个气球拿在手上,让我们排成两队,我们教室里有三组桌子,中间一组是小河,我们要在河的*打排球,要是对方没接住,就要淘汰一人。还有,如果我们把球扔到河里的话,也要淘汰一个哟!

  规则说完了,接下来我们排成两队,分别站在河的*,老师大声喊道:“one,two,three,go!”老师把球一拍,让我们发球。我队发球了,他们没接到。接下来我们开始选人下台,我们把对方最厉害的一人选下了台。

  然后,你一发我一发,谁知气球东飞一个,西飞一个,可能这时气球不高兴了:哼!你们个个都讨厌死了,你打我,他又打我,我们气球家族可不是让你们打着玩的!一会儿让我撞墙;一会儿“咚”一声让我落地;一会儿给我个大巴掌……我这可爱、软软的脸,都被你们打伤了!你们这群家伙得带我去医院治疗,严重的话还得赔我医药费。

  好了,我们已经把对方的人“杀”掉了九个,只剩下两个,我们还有七个,分分钟把他们队搞定,我们赢了!太好了!我们心里都很happy!


打年糕作文 (菁华5篇)(扩展6)

——年糕散文 (菁华3篇)

  晚餐后,已是微醺,似乎又遁入了某种状态,临别时朋友送了份礼物——年糕。

  这是一种江南农家自制的年糕,有别于常见的糖年糕,猪油年糕和水磨年糕,不禁又勾起了我对一段童年往事的回忆。

  年糕,本是南方人一极普通的食物,北方因不产糯米,而少有年糕的制作,多是使用南方的原材料和制作方法,或是从南方带去的成品。回想起来第一次吃到这种食物,是四十几年前的事情。当年,父母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将我从西北的一个小镇送到了千里之外江南的一个小镇一一无锡江阴——青阳镇

  依稀记得,早春时节,北方尚未从寒冬中苏醒,江南已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了,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水气。绿色的田野,村庄掩映在氤氲如烟的?胧中,满眼都是绿色的稻田,水塘、河道,大河里行驶着长长的船队,小河里穿梭着舴艋小舟,那摇船人斗笠蓑衣让我感到很新鲜,第一次看到拖轮拖着七、八条船的船队在水中迤逦而行,时不时响着悠长地汽笛声,身边走过的行人说着听不懂的语言,眼前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与陌生,这种新鲜与陌生产生得好奇让我很是兴奋。

  懵懂的我跟着母亲来到了这个小镇,那一年,我七岁正值学龄期,后来才知道那个不起眼的小镇,是我母亲的故乡。在那我还有门称为姨姨、姨夫的亲戚,家里有表哥、表姐和表妹。几日后母亲回北方了,留下了我,并在这镇上唯一一所青阳中心小学读一年级。从此,这个江南小镇留下了我*二年的生活足迹,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生活记忆,以至于十几年后落户江南苏州时能很快地融入当地生活,想来与那段时光也是不可分的,因为,江南情怀已早早地植与我幼小的心里了。

  青阳镇一一是个不大的小镇,一条十多米宽的小河缓缓穿镇而过,中心桥横跨于小河,是这个小镇的中心,并将小镇分成一个“工”字型,二岸居民往来全靠这所中心桥,除此只能靠舟楫。沿河二边是错落有致低矮的房屋,白墙黑瓦,透着小镇的古朴或是商铺或是人家,一间间相连,几乎所有房屋临街的一面都是一块一块竖条门板,早上拆掉,让阳光照进屋内,生活起居一目了然,晚上又一块块装上,傍晚走在街上门板缝中会透出屋内昏暗的灯光,屋内的响动也听得很清楚。靠*桥的沿河二边多是店铺,是白天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小镇坊间消息的集散地,东家长李家短,一些无事的居民会聚在一起,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巷子里铺着宽宽的石板,走出二三十米,便有一个可下到河边的码头,有时我会跟着表哥、表姐到码头淘米洗菜,在这条小河我还学会了游泳。这石板路都是那种整条的石板几乎与巷子同宽,远远地铺向镇外的乡村田野,岁月已将它打磨得水光水光的,时常看到乡下赤脚的挑担人走过,发出叭哒、叭哒的声音。这种前门是街巷后门是河的临水人家在江南随处可见。形成独具特色的一道民居景致。

  过年,对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可以吃到*日里吃不到的美食,年糕便是江南人春节家家必备的节日食品,不仅是江南人喜爱这粘糯的食品,还因其名有着吉祥之意,借喻年年高高兴兴。如同,西北人春节要蒸几筐花馍一样。江南人过年家家都要做很多这种年糕。这是一种将糯米在石臼里舂成细沙状,制作成型再置于蒸笼蒸熟,不放置任何佐料,保留了糯米原香味的食品。春节一周前的傍晚,小镇的街巷上已看不到几个行人,到处传来嗵嗵的舂米声,家家开始忙活起来。灶台前蒸屉里滋滋地冒着蒸汽,柴灶后是表哥忙着往灶堂添柴草,不时用手中的铁夹拔弄着灶堂里的柴火,火光映照着他期盼的脸。姨姨眯着眼表情安祥观察着笼屉的蒸汽,以此来判断这一笼年糕的品质。小镇上弥漫着浓浓的蒸年糕的米香味。年糕蒸好后需凉透,放在一个很大的缸里用清水浸泡,这样的储存方法可以将年糕保存很久。一是不会因干燥缩水和开裂,二是浸在水中隔绝了空气,年糕不易霉变,所以可以长久保存。吃时可以切片蒸、煎、炸、烘、烤等,还可切丁与稀饭同煮,那个年代一年中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这种食品。

  拎着手中的年糕,回想着那一段童年往事。江南人浓浓的年味和那香糯的烤年糕味早已成了挥之不去得记忆。

  过了农历小寒节气,乡村公路上便热闹了起来,村口机埠的机器也展开了轰鸣。每年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打年糕的时节开始了。

  这是江南的山乡,自古以来物产丰富,稻田肥沃。水稻的种殖从原先的双季稻,到现在的单季稻。都会年年给予农人充盈的收成。而至年末,作为一项传统的年俗,打年糕不光是为了过年时光应景的食品贮备。也是每家每户一项寓意“年糕年年高”的活计。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看过人打年糕,那还是人工打的。每当冬天北风呼呼时,大人们用一口大石臼,把蒸熟的稻米粉,倒入其中。然后,几个壮汉用大木榔头,轮流合力捶打到软糯。摊在桌案上,用线分割成型。隔天就可食用。现在机器代替了手工,这就成了山里人,在冬季里年未的一项活计。打年糕是要排队的,从早朦朦亮起,人们或车载或担着箩筐。途行二三公里,来到机埠等上半天一天。打完了,就欢天喜地回家。

  于是这个时节里,山里人的饭桌上,就多了些年糕炒**,青莱年糕汤的风味。更让人食欲泛滥的是,山里特有的冬笋炒年糕的滋味,让人欲罢而不能。更经典的年糕做法,却是用山里特有的土鸡汤,加冬笋,山木耳,烧煮成的年糕汤。当然,这是山里人招待贵宾所用的。*素也不见得如此下本为自己食用。有幸,作为一个客居山乡工作的城里人,曾去临村农家,品尝过此等滋味。那还是在不久前的傍晚,山乡的北风依旧从山谷中吹来。我信步走进临家。却在他们温暖的堂屋里,被招呼着一同入*,吃起了新打的年糕。而配菜做汤底的,就是对我而言至珍精华土鸡年糕汤。据说主人家那天正好有女婿回山,我是正巧享了口福的。那天的快乐自不必说,而我更再意的是一种浓浓温情氛围。当和山里人就着糯糯的年糕,喝着米酒,看着身边那些孩子们的嬉戏,你无时不刻地会沉浸到一种,山乡朴素的温暖之中。

  其实,我来到山乡工作了好多年。从小桥流水的江南小城,变身为貌似一个山里人,其间的变化,也是日趋累积的。不须纬言,不知从何起,自身固有布尔乔亚式的小资情调,在山里人的默移潜化下,也渐渐荡然无存。要说真正受益于,是山里人的爽朗与豁达,其间的影响莫不是从,他们看似日常的饮食起居而开始的。

  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年糕的滋味就是其中之一。你表面品尝到了年糕的鲜香味,但深层次地品味其中的内涵,只有慢慢静心地体悟。在山里,你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在很多缓慢的时光中,最可能的就是,从山乡每个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一份厚重。

  说实在的,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人,人生岁月的磨沥中,渐行渐远是灯红酒绿下的喧嚣,和内心对一些虚情假意的疲惫与拒绝,唯有一些纯朴的人和事,那怕是最简单食品的滋味,也往往会使你由衷地怦然心动。

  迄今为止,我常得益于年糕这种食品,每当夜半写文肚饥时,会拿出一条来煮而食之。而此时,脑海里必然会冒出一句:山乡年糕年年香的感叹!同样,在这静夜的山里,我仿佛也听到了,狗年越走越*的脚步声……

  记得那年隆冬。偶然雪骤,天空灰蒙,漫漫雪,似断空而下,接天连地的白。那凛冽风,鞭打着,呼啸着,左右夹击。好似野马,桀骜不羁,刺骨冷。

  一瞥窗外,那素淡杂乱间,突现一熟悉佝偻身影,一步步,一步步,缓慢而坚定,在大雪中忽隐忽现……啊,是小姨婆!惊喜的我一个箭步冲出门,下了楼梯。

  小姨婆那格子花头巾上,落雪濡染,将那花白发衬得越发沧桑;脸上嵌着的颗颗水珠,尽为雪而化;偶几朵停姨婆睫毛,呼出气化为珠粒;全身雪染衣。苍老手扛袋在肩,袋上白花花。看到我,她笑了,皱纹卷曲成花,声音爽朗:“媛媛啊,我给你送年糕来喽!”淡淡一句,我似满口生香。

  “小姨婆,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你怎的不打电话我?我好去公交站接你啊!”我心疼小姨婆,“小姨婆,我来背吧。”

  “不,不,不,你人小拿不动的,还是我背吧。”

  我伸手搀住小姨婆,扶着那苍老的身躯。我未戴手套,指尖发白冰凉。片刻如此,无法想象小姨婆这一路的艰辛。抬眼,她又老了不少,白翳浑浊了眸子,那关爱确是清清楚楚,岁月痕迹难掩,皮肤深壑满是爱怜。

  进门,小姨婆放下年糕袋,弯腰喘气。我赶忙为她抚背顺气,暖水宝烤手。端上热水送入那如冰双手,瞧她慈祥疲惫面容,心下埋怨自个,为何这么喜欢吃年糕,竟然这样劳烦老人家!

  小姨婆稍息后,几下解了年糕袋,青布袋里条条年糕,有的白色如银,有的亮黄如玉,梅红中心一点。隐隐糕香汇,浓浓扑鼻前。垂涎三尺,双眸放光。

  “瞧瞧,都是我亲手做的,有白糖糕、桂花糕、栗枣糕……”小姨婆一边数落着,一边净手择各味切几片,拿起一片就往我嘴边送,“媛媛,来尝尝!味道怎么样?”年糕软软地顶着我唇边,香袅袅地钻进我鼻腔。这片白玉般的糕上,嵌着玛瑙色大红枣,任一双带着水珠,黝黑、皮肤松弛、斑斑点点的手拿着它。我张口,启齿,轻咬。细细品味,软若棉絮,香香糯糯,甜甜润润,沁人心脾。

  小姨婆见我连连点头,吃得高兴,又拿起一片桂花糕,往我嘴里塞,那个欣然劲,还不住地絮叨:“这栗枣糕的枣啊,是若羌的大枣,我个个挑选,这桂花糕啊,是桂花开得旺的时候,我去收集回来用糖汁的,香着呢……”

  一瞬,一股香气一下充盈我唇齿,甜自心里溢出,如决堤河流,漫着,涌着,糊了视线,一切朦胧了……一滴温热的泪,自面颊而落。忙抬手背擦去,别过脸,眨巴几下眼睛,却落下了更多泪花,眼前的一切都化为了发自心底的`温暖。

  嘴里咀嚼着年糕,脑中塞满了记忆,心中充溢着感动。细细品着这年糕,除了香、甜、糯,还品出了另种味道,那就是年糕中浸透着小姨婆浓浓的爱意,编织起唇齿间留香的温暖,绽放着沉甸甸的祖孙情谊,浇灌着人间的一份大爱意。

  年糕,这一份独特的味道,是一份珍藏心中一辈子的情感;拥着这一份溢香,一份真实;留下了一份回忆,一份岁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