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12-03 00:00:00 优秀作文,春节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1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又到了美好的新年了,今年的春节十分的热闹,、全家人做着爸爸的车回到我的家乡潮汕,一下车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回家里拥抱着爷爷和奶奶,告诉他们说我非常的想念他们,爷爷奶奶也是搂着我亲吻着我,然后我告诉他们说我想吃家乡的肠粉,我马上穿好鞋跑到家里附*的经常去吃的肠粉店,我点了一份我喜欢吃的肠粉,我看着端上来的肠粉,看着薄薄透明的肠粉皮下包着猪瘦肉、鸡蛋、虾仁、香菇、萝卜干等,而且还添回了几片生菜,再浇上潮汕特制的卤肉汤,看得口水都想流出来了,吃了真的让人回味无容穷。

  到了除夕那天晚上,大人都会去买鞭炮和烟花回来陪小孩子们玩,我想用自己存的零花钱来买鞭炮和烟花来玩,看着手里存了己久的零花钱今晚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我跑去土多店里买了一个五十元的'大型孔雀开屏烟花,然后去叫上了我有回来经常一起玩的好哥们一起来玩,我先拆开了烟花的包装,找到点火的引线,最后用打火机把引线点着迅速的跑开,我们大家屏气凝神,目不转睛地看着,看到烟花火光四射冲向空中绽放出如孔雀开屏时形状,烟花光彩夺目,我们大伙十分的激动并且大声欢叫,看完烟花后大伙相互告别回个自的家。

  每年的正月农历初六至初八这三天的日子,是我们老家的迎神活动,我们老家的人都称为“迎老爷”。“迎老爷”是潮汕地区每年春节各个地区都举行的传统活动,就是各区的时间安排不同,所以可以看完这个村的“迎老爷”后又可以继续去看别村的“迎老爷”活动,“迎老爷”潮汕地区传统活动,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几天里,村里会选出一些青壮的年青人,他们在抬着庙里的神像在所有村里的大街小巷*,*的队伍庞大,而且在抬着神像的队伍中安排了标旗、彩旗、大锣鼓、潮汕乐队等等;每年都有安排我们这里特有的“英歌舞”,我从小最喜欢看的就是我们潮汕的“英歌舞”。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2

  春节,是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了。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春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春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3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大家是否知道此诗描写的节日?没错,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俗,那么下面我写的同样是有关春节*俗的。

  潮汕人民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 灶神上天”后,便开始准备大扫除,对屋里屋外进行装修、重新布置,还要蒸制红踩桃、鼠曲踩、萝卜糕、炸粿等食品;到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吃过午饭后全家大小都要沐浴、洗头、穿新衣。然后备好自家的供品,然后请老爷来保护全家**安安这是潮汕传统*俗事关家宅一年头衰,当然初一十五还要拜天公、佛祖、月娘、观音娘娘、财神、土地公公、祖宗等。还未出花园的孩子还要拜公婆母。除夕夜晚,一家人围着炉子吃团圆饭,无论*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都必须赶回家来团聚。到十点的时候,正是小孩子玩耍,拿红包的时间,长辈给晚辈送红包表示祝福。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九日,大家都忙着去拜年、做客。当然,拜年可不是那么简单小孩要对主人说“阿姨,奶奶,叔叔……生意兴隆、身体健康,主人和客人还要互相赠一对橘子以表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潮汕的春节*俗,你们呢?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1)

——潮汕的春节作文3篇

【热门】潮汕的春节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潮汕的春节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潮汕的春节作文 篇1

  春节,是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啦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啦,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啦,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啦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啦。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啦旧年,迎来啦新春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春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潮汕的春节作文 篇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家家户户还要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怼复撬辍梗抖日庖荒甑淖詈笠惶臁谷椅酝旁卜埂购蟠笕嗣歉优改干媳玻址把顾昵薄赘滓盥祝苹鸩荒芟穑宜滓韵笳鳌八晁暧杏唷保澳昴瓴欢洗丁钡暮谜淄贰挂厮辏睾蛐麓豪戳伲却履曛由孟旌螅拍芩。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潮汕的春节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汕头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许多商店开始举办促销活动,商店上市各种年货,例如:年画,春联,电器等。到了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房屋,清理废旧物品和购买足够的年货,还要准备除夕夜吃的潮汕菜,如卤鹅,牛肉丸和新鲜的鱼,购买寓意吉祥的花朵,如:桔,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一帆风顺,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发财树,象征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除夕那天一大早,大人们把地板擦得闪闪发光,然后开始祭拜逝世的先人。

  下午的时候,小孩子们会洗头洗澡,然后穿上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会准备团圆饭,也有些人会外出就餐。

  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在一起围炉,除夕夜饭菜十分丰盛,满屋子的温馨。吃完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大人们会发信息,打电话与朋友拜年。看完春晚,大人们会给长辈,小孩子发压岁钱。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的厅中的大桌子上摆放着红盘,里面盛满大吉,青橄榄已经各种各样的糖果。吃完早餐后,大人携带着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祝福语,主人请客人吃大吉,糖果和喝功夫茶,客人增上大吉祝贺主人大吉大利,主人也要回赠,意在回敬美好祝福,夜晚人们会逛街或是待在家里。

  正月初二至初六,人们会和朋友聚会,逛街。到了正月初七,有人会吃七样羹,寓意新春发大财,久合各人的吉祥彩语。也有句话叫七样羹,愈吃愈后生;大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愈青春。到了正月十五,人们会买花灯,游花灯,还会成群结队观看**队伍。正月十六的时候,潮汕的春节也就结束了。

  潮汕地区的春节热闹非凡,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看烟花,更爱看美好的春节!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2)

——潮汕的春节初中生优秀作文 (菁华3篇)

潮汕的春节初中生优秀作文1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干消夜酒,倾囊分遍x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大家是否知道此诗描写的节日?没错,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俗,那么下面我写的同样是有关春节*俗的。

  潮汕人民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 灶神上天”后,便开始准备大扫除,对屋里屋外进行装修、重新布置,还要蒸制红踩桃、鼠曲踩、萝卜糕、炸粿等食品;到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吃过午饭后全家大小都要沐浴、洗头、穿新衣。然后备好自家的供品,然后请老爷来保护全家**安安这是潮汕传统*俗事关家宅一年头衰,当然初一十五还要拜天公、佛祖、月娘、观音娘娘、财神、土地公公、祖宗等。还未出花园的孩子还要拜公婆母。除夕夜晚,一家人围着炉子吃团圆饭,无论*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都必须赶回家来团聚。到十点的时候,正是小孩子玩耍,拿红包的时间,长辈给晚辈送红包表示祝福。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九日,大家都忙着去拜年、做客。当然,拜年可不是那么简单小孩要对主人说“阿姨,奶奶,叔叔。生意兴隆、身体健康,主人和客人还要互相赠一对橘子以表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潮汕的春节*俗,你们呢?

潮汕的春节初中生优秀作文2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在我看来,潮汕的春节才是最有趣的。

  潮汕的春节,在正月初一开始,和其他地方是一样的。这一天,正是我们辞旧迎新的日子。沉浸在喜气洋洋的人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贴对联,兴致勃勃的人们把旧对联小心翼翼地撕下来,再把事先备好的新对联贴上去,把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对联上。

  这一天,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大,人,不,许,发,脾,气!小孩子们可喜欢了,因为在这一天,不管这么淘气,大人都不会发脾气。据说不发脾气的大人前途才会更好。可是,过了这一天。小孩子们可就遭殃了,大人们就要新账旧账一起算了,哈哈哈!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一般都有鸡肉,鸭肉,鸡蛋,蘑菇,猪肉,还有鱼肉,鱼肉的蕴意是年年有余,馄饨则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吃枣的意思是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如意,吃杏仁意思是幸福来,吃豆腐表示全家福,吃三鲜菜的意思是三阳开泰,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的意思是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这一天除了吃年夜饭还要守岁。少年,青年守岁为了让时间过得慢一些,为老人守岁则表示长命百岁的意思。

  我们潮汕的春节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呢?来自远方的朋友,你们的春节是这样的呢?跟我分享一下吧!

潮汕的春节初中生优秀作文3

  春节,是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的节日,我也不例外,潮汕的春节从腊月开始,各家各户就都忙了起来。

  我们先是去了花市逛,买好几盆橘子树和一些灯笼,每家每户门口都会有两三盆橘子树,以及红火的灯笼。乡下的房因为是自己盖的,所以会有好几层楼,大扫除没有两三天是扫不干净的。当然,贴对联可是传统,必不可少!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冷清的大房子突然变得热闹,这可不是夸张,你想想,十五个大人,十九个小孩,气氛可祥和了,寒冷的冬天即使不开暖气,也不会有寒意。

  除夕的夜晚,家家亮着灯,我们坐在大厅上,大人一桌,小孩一桌,舅舅拿起火锅,时不时看看水煮开了没,婶婶姨妈们则切好食材,一盘一盘端过来。水开了,热雾使我的眼睛朦胧,可我却能感受到每个人都是欢乐的,回老家真是好,城市可没有这么热闹!

  看着眼前的饭菜,不由得叫人眼前一亮,白切鸡、金针菇、牛肉丸、雪花牛……拌着沙茶酱,味道好极了!吃饱饭,已经是九点多了,可孩子们都神采奕奕,毕竟就要迎来新的一年了。眼前的'新年专属节目正在播放广告,孩子们不知是谁起了头,个个都在讨论明天去哪放鞭炮,去哪玩。一眨眼,凌晨一点多了,不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困意。第二天一起,已经是新的一年了。

  一家一家的到来,人人穿着新衣服,红色随处可见。脸上都带着笑容,大人笑,因为挺久不见自己的兄弟姐妹,小孩笑,因为觉得过年很好玩。

  汕头的春节年味特别浓,和广州的春节十分不一样,可我更爱老家的春节,能见到自己要好的姐妹,能接触新奇的事物。听,他们又去放烟花了,这么好玩,这么热闹一定要去!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3)

——潮汕的春节*俗作文 (菁华3篇)

潮汕的春节*俗作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今天是除夕,穿上新衣,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大家容光焕发,屋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春节还未正式来临,到处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开着车说说笑笑来到饭馆吃团圆饭。到了饭馆,亲戚全都到齐: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了,有趣的是,大家并不按一家子一家子地坐,爸爸和伯伯叔叔们坐一块,谈事业,说股市;妈妈与婶婶们坐一处,唠家常,交流孩子的学*情况;小孩们一并坐,则说说笑笑,讨论有趣的新鲜事儿。吃饭时,小孩子们即使不跟大人们一样喝酒,也要以饮料代酒向长辈敬酒,尤其是爷爷奶奶,这便是拜年的必要礼节。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一声比一声甜。

  吃完饭回到家,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糖果,品着功夫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孩子们都可以破例12点过后才睡觉,这叫“守岁”,于是个个活蹦乱跳,欣喜若狂!

  零时降至,新年的钟声将被敲响,大人们都停下手中祭拜神佛的活,陪着孩子一起倒计时,大家既兴奋又激动。新的'一年就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诞生了!

  初一到初四,人们开始互相拜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声声祝福不绝于耳。接下来有的全家外出旅游,有的一起聚餐,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十五。

潮汕的春节*俗作文2

  春节,是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了。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春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春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潮汕的春节*俗作文3

  五、四、三、二、一,听到烟花齐放的声音,声响越来越大,五彩缤纷的烟花顿时升空了,一瞬间满天璀璨、好刺眼!好漂亮!霎时间,满街吉庆、举国欢喜……下面呢,就让我来介绍在潮汕的过年。

  还是这个时间——除夕的一分钟前,爸爸妈妈早早就回来了,起初,并不怎么忙,年三十一到,大家就忙开了。一大早,当太阳刚刚亲吻山头的时候,我便蹑手蹑脚地起了床,咦?大家都在干嘛呢?一打听,原来都在准备过春节的装饰和食物。

  先是我妈妈,她忙把一个“福”字帖在门上,看她帖得真仔细,先把胶布剪下来,然后就把“福”字用胶布帖在门上,一个角一个角的帖,就不会掉了。妈妈不光帖“福”字,还要把全家的东西收拾到合理的地方。呀,真够累的。外公外婆先把餐桌上的东西收拾整齐,我把书柜、衣柜收拾的整整齐齐……很快,很快我们家就“十全十美”了,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人过春节最讲究三件事:一吃二玩三穿。潮汕最注重的就是吃。潮汕人过年过节会准备各种“粿”,以前大概过年前一个月就要把米、番薯磨成米粉、番薯粉晒干备用,到过年前三天就会用米、菜、芋头、花生、豆沙、芝麻、糯米爆米花等根据各家的爱好,制成各种咸的、甜的'馅料,经过我外婆粗糙而灵巧的巧手制新奇的彩色三维几何模型。潮汕过年的美食数不胜数,每当想起外婆亲手做的炸粿肉、豆腐脑,马上就垂涎欲滴。

  正月初一一大早,满街的敲锣打鼓。有舞狮的、有吹喇叭的,顽皮的熊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把自己原先备好的“炮弹子弹”,东放一个,西放一个,噼噼啪啪。

  正月初一到初四,走亲访友拜年。我和四个哥哥必定跟在后头——因为有红包啊!大人们给的大大小小的红包,很快让我成了“大富翁”,我和哥哥们趁腰包鼓鼓大人又忙碌的时刻,“暴食暴饮”起来,把*时不能经常吃的零食吃个饱。

  我爱*年,更爱潮汕年。相比广州,潮汕虽然还不够发达、不够富裕,但是在我眼中,这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才是最动人的。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4)

——潮汕民俗的作文 (菁华3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汕头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许多商店开始举办促销活动,商店上市各种年货,例如:年画,春联,电器等。

  到了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房屋,清理废旧物品和购买足够的年货,还要准备除夕夜吃的潮汕菜,如卤鹅,牛肉丸和新鲜的鱼,购买寓意吉祥的花朵,如:桔,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一帆风顺”,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发财树”,象征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

  除夕那天一大早,大人们把地板擦得闪闪发光,然后开始祭拜逝世的先人。

  下午的时候,小孩子们会洗头洗澡,然后穿上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会准备团圆饭,也有些人会外出就餐。

  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在一起“围炉”,除夕夜饭菜十分丰盛,满屋子的温馨。吃完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大人们会发信息,打电话与朋友拜年。看完春晚,大人们会给长辈,小孩子发压岁钱。

  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的厅中的大桌子上摆放着红盘,里面盛满大吉,青橄榄已经各种各样的糖果。

  吃完早餐后,大人携带着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祝福语,主人请客人吃大吉,糖果和喝功夫茶,客人增上大吉祝贺主人大吉大利,主人也要回赠,意在回敬美好祝福,夜晚人们会逛街或是待在家里。

  正月初二至初六,人们会和朋友聚会,逛街。到了正月初七,有人会吃“七样羹”,寓意“新春发大财,久合各人”的吉祥彩语。也有句话叫“七样羹,愈吃愈后生;大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愈青春”。到了正月十五,人们会买花灯,游花灯,还会成群结队观看*队伍。正月十六的时候,潮汕的春节也就结束了。

  潮汕地区的春节热闹非凡,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看烟花,更爱看美好的春节!

  潮汕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节日,除了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春节等几个典型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其它节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在潮汕,各家各户都有祖宗的“忌日”,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两个祭拜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祭品美食的制作,也有娱神民间艺术的展示,名目繁多,但是都为了祭拜自己的'祖宗。这一天,家族里的亲戚全都来家里举行祭拜活动,相当于一次大型的家族聚会。

  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都会选一个吉日或固定时间游神赛会,也就是社日。这天,游各乡各里的四个门头的老爷,还要做“大戏”,十分热闹。乡里还要做美食,供奉老爷之日,公开拍卖,据说得到者算是幸运。拍卖的钱可作为老爷宫的费用,或做公益事业。

  潮汕的每个节日都要专门制作祭品美食,其中有:寿桃、芋丝酥、荷兰薯、花过面酥、红萝卜丝酥、汤圆、棕球、碱水、酵、甜面包、“梭罗包”、“桥徘”、粟穗、“五身人仔”、“三角楼”、月饼、腐乳饼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牲、五牲,以至整桌潮汕筵*,简直就是一个小吃大荟萃。

  在这些节日里,大家为营造节日气氛,增添欢乐气氛,每个人都要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所以,潮汕民间过节和游神,又增入了民间风俗。

  这些就是潮汕的部分节日*俗。

  潮汕渔民过去出海捕鱼有在左耳上戴金耳环的*俗。以前渔夫出海捕捞,常逢风浪,生命无保障,葬身鱼腹的事时有发生。故有“今天我吃鱼,明天鱼吃我”的俗话。一次台风过后,一具渔夫尸体漂至异乡,赤身**搁在沙滩上。虽然侥幸免于葬身鱼腹,却成了乌鸦、海鸟的肉食。凑巧同船一幸存者经过这里,不忍目睹,他想把那残缺的尸首收埋。可是,沿海渔家苦相同,谁家能买得起棺木呢?只得忍着万分悲恸,赶走乌鸦,就地在沙滩上挖一个坑,将尸首草草埋下。

  这幸存的渔夫回家乡后把这事与人说了。从此,潮汕渔夫常在左耳别上一只耳环,大小不拘,厚薄无妨,根据各自的能力,金、银、铜均可。一旦遇不测,不论尸体漂到哪里,谁打捞到,凭着良心,根据尸体身上留下耳环的价值,去换取棺木或草*将其掩埋。后来一些渔民以为这是一种装饰品,也戴起金耳环。**后,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有气象站,有天气预报,渔民有收音机,海难少了,渔夫戴耳环的*俗也随之绝迹。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5)

——潮汕春节的作文菁选

潮汕春节的作文合集7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潮汕春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是除夕,穿上新衣,整个人精神啦许多,大家容光焕发,屋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春节还未正式来临,到处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开着车说说笑笑来到饭馆吃团圆饭。到啦饭馆,亲戚全都到齐: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啦,有趣的是,大家并不按一家子一家子地坐,爸爸和伯伯叔叔们坐一块,谈事业,说股市;妈妈与婶婶们坐一处,唠家常,交流孩子的学*情况;小孩们一并坐,则说说笑笑,讨论有趣的新鲜事儿。吃饭时,小孩子们即使不跟大人们一样喝酒,也要以饮料代酒向长辈敬酒,尤其是爷爷奶奶,这便是拜年的必要礼节。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啦蜜——一声比一声甜。

  吃完饭回到家,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糖果,品着功夫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孩子们都可以破例12点过后才睡觉,这叫“守岁”,于是个个活蹦乱跳,欣喜若狂!

  零时降至,新年的钟声将被敲响,大人们都停下手中祭拜神佛的`活,陪着孩子一起倒计时,大家既兴奋又激动。新的一年就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诞生啦!

  初一到初四,人们开始互相拜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声声祝福不绝于耳。接下来有的全家外出旅游,有的一起聚餐,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十五。

  春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是最热闹的啦。春节是合家团聚的的曰子,它象征着团结、兴旺。然而,潮汕的春节却有着与别的地区不同的*俗,那是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呀!

  潮汕地区的春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开始啦,据说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神明上天述职“的日子。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在这一天对家里进行一次“扫舍“,这不是像*时一样擦擦桌子,扫扫地那样。而是对家里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这样做预示着一个“辞旧迎新“的好兆头

  接下来的几天,大人们开始忙着购置年货啦。街上出现啦花市,这个时候的花要比*时的鲜艳,花盆也比*时的更精致、漂亮。但是价格也会上升,人们不为此而吝啬,购置新的年货也好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除此之外,大人们还得赶着购买年糕、红桃果、鼠壳果以及祭祖用的祭品等。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啦!早上,妈妈跑去市场买食物,以备晚上的年夜饭所用。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对联。午后,每家每户都要祭天地、拜祖宗,是为啦缅怀逝去的先人,并且弘扬啦中华民族孝敬的传统美德。祭桌的祭品各式各样,有年糕、鸡、鸭、猪、鱼、酒、烟……家里的长辈先嗑头跪拜,晚辈们才能随之拜之。祭祖后,家人们沐浴更衣,换上啦漂亮的新衣裳,一家人坐在一起谈着新鲜事。

  除夕这一天晚上还要吃年夜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年夜饭。全家人欢聚一堂,围坐在一起吃火锅,这就是“围炉“。年夜饭上准备啦许多寓意深刻的食物,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代表“步步高升“……除此之外,年夜饭桌上还摆上啦*时妈妈舍不得买的食品呢!如:大蚱蟹、鲍鱼、鳗鱼、海参、龙虾……这真是一场美食盛宴啊!吃过年夜饭,家人们便坐在一起守岁啦。我们会泡上一壶醇香的潮汕功夫茶,看上一出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会给小孩子发丰厚的“利是“,以驱除新一年的邪气。小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放烟花,噼里啪啦好不热闹!新年的钟声在零点敲响,但人们丝毫不觉得疲倦。就这样,大家其乐融融地度过啦除夕夜。此时此刻,大街小巷乐火通宵、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春节的喜气!

  俗话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初一这不天早上,老人在家里接待客人,我们和家长一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一见面,不免说上一两句吉利话,每家每户的茶几都会摆上糖果,到亲戚家还能拿红包。临走时,双方还得互赠一对大桔以示两方“大吉大利“。这几天,小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不时拿出口袋里的几个零花钱买些新玩意,就算是做错啦什么事,家长也不会责备我们,因为这一天不能骂人,不然这一整年都会倒霉。所以家长也不会追究。

  到啦正月初七。潮汕地区的人都得吃上一顿“七样羹“。七样羹是由七种不同的蔬菜熬成一锅的。由于之前吃啦太多的大鱼大肉,所以这一天得吃七样羹,目的是为啦调理肠胃。常吃七样羹还可以延年益寿呢!过啦正月十五,我们这儿的春节便渐渐拉下帷幕啦。这就是我们潮汕地区的春节,你喜欢吗?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在我看来,潮汕的春节才是最有趣的。

  潮汕的春节,在正月初一开始,和其他地方是一样的。这一天,正是我们辞旧迎新的日子。沉浸在喜气洋洋的人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贴对联,兴致勃勃的人们把旧对联小心翼翼地撕下来,再把事先备好的新对联贴上去,把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对联上。

  这一天,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大,人,不,许,发,脾,气!小孩子们可喜欢了,因为在这一天,不管这么淘气,大人都不会发脾气。据说不发脾气的大人前途才会更好。可是,过了这一天。小孩子们可就遭殃了,大人们就要新账旧账一起算了,哈哈哈!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一般都有鸡肉,鸭肉,鸡蛋,蘑菇,猪肉,还有鱼肉,鱼肉的.蕴意是年年有余,馄饨则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吃枣的意思是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如意,吃杏仁意思是幸福来,吃豆腐表示全家福,吃三鲜菜的意思是三阳开泰,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的意思是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这一天除了吃年夜饭还要守岁。少年,青年守岁为了让时间过得慢一些,为老人守岁则表示长命百岁的意思。

  我们潮汕的春节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呢?来自远方的朋友,你们的春节是这样的呢?跟我分享一下吧!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四),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带着一片喜庆的红色,春节悄悄来啦。

  这个时候的潮州总会分外的热闹,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预祝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兆头。

  春节,大人们都会事先打扫好房子,所谓除旧迎新,并且还会买鸡鸭鹅猪肉年糕等来祭拜神明、天地公。这也是中国上下几千年一直不变的传统和风俗。

  在春节里,每个人都要穿上新衣新鞋,新年一片新。来到小镇上,到处都是一片喜庆的红色,家家户户都放起啦鞭炮,而且东家放完鞭炮西家又开始接着放,永不间断;一到晚上,每家无论在哪里都会亮起灯来,还有人会在家门前放起烟花,天空上也不再孤独。

  新年,还有另外一个主题,那便是团圆,那些离乡外出打工的潮州人非特殊情况一定都会赶回乡里,在除夕夜里一起吃一顿最丰盛最棒的团圆饭,饭后,也则是我们小孩最期待的'环节,因为那时候比我们大一辈的家人总会给我们小孩子分发压岁钱。

  新年啦,父母总会再三叮嘱我们,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说脏话。于是好奇心重的我就会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啊?大人解释道,如果说啦不吉利的话就会一年都不顺利,而且那天如果你扫地的话还会把一切好运一起扫走,所以也不能扫地所以我并不是很喜欢春节,因为春节的禁忌不是一般的多,还要一个一个的遵守,万一忘记啦岂不是糟糕啦?

  接着,我们总会跟着大人们挨家挨户地去拜访亲戚朋友,这时我们会带上红包,带上柑橘;并且祝贺对方新年快乐,然后他们也总会给我们红包,这对于我们这些小孩来说也是一种抵挡不住的诱惑,也不懂的拒绝,直接伸手就拿,有时还会忘记道谢。

  这就是我们潮州人的春节,简单而又有意义。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家家户户还要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來「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啦,回来后才吃饭。

  到啦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啦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春节,是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大家忙得慌。大大家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了。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年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潮汕的春节优秀作文 (菁华3篇)(扩展6)

——潮汕的春节的作文实用二十份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又到了美好的新年了,今年的春节十分的热闹,、全家人做着爸爸的车回到我的家乡潮汕,一下车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回家里拥抱着爷爷和奶奶,告诉他们说我非常的想念他们,爷爷奶奶也是搂着我亲吻着我,然后我告诉他们说我想吃家乡的肠粉,我马上穿好鞋跑到家里附*的经常去吃的肠粉店,我点了一份我喜欢吃的肠粉,我看着端上来的肠粉,看着薄薄透明的肠粉皮下包着猪瘦肉、鸡蛋、虾仁、香菇、萝卜干等,而且还添回了几片生菜,再浇上潮汕特制的卤肉汤,看得口水都想流出来了,吃了真的让人回味无容穷。

  到了除夕那天晚上,大人都会去买鞭炮和烟花回来陪小孩子们玩,我想用自己存的零花钱来买鞭炮和烟花来玩,看着手里存了己久的零花钱今晚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我跑去土多店里买了一个五十元的大型孔雀开屏烟花,然后去叫上了我有回来经常一起玩的好哥们一起来玩,我先拆开了烟花的包装,找到点火的引线,最后用打火机把引线点着迅速的跑开,我们大家屏气凝神,目不转睛地看着,看到烟花火光四射冲向空中绽放出如孔雀开屏时形状,烟花光彩夺目,我们大伙十分的激动并且大声欢叫,看完烟花后大伙相互告别回个自的家。

  每年的正月农历初六至初八这三天的日子,是我们老家的迎神活动,我们老家的人都称为“迎老爷”。“迎老爷”是潮汕地区每年春节各个地区都举行的传统活动,就是各区的时间安排不同,所以可以看完这个村的“迎老爷”后又可以继续去看别村的“迎老爷”活动,“迎老爷”潮汕地区传统活动,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几天里,村里会选出一些青壮的年青人,他们在抬着庙里的神像在所有村里的大街小巷**,**的队伍庞大,而且在抬着神像的队伍中安排了标旗、彩旗、大锣鼓、潮汕乐队等等;每年都有安排我们这里特有的`“英歌舞”,我从小最喜欢看的就是我们潮汕的“英歌舞”。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家家户户还要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來「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春节在中国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各地庆祝春节的方式有所不同。我的家乡在潮汕,潮汕的春节可有特色了。

  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就*了,年味渐浓则是从腊月廿四开始的。这一天俗称“送神”,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供品恭送各位神明上天述职。

  过了廿四,大人带着小孩上街买年货、买新衣……各种买买买,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着就是大扫除,全家总动员,一整天的忙活之后,就是窗明几净,锅碗瓢盆亮晶晶。

  巧手的老人开始指点家中年轻人做着各种传统粿品:红桃粿、鼠曲粿、菜头粿……厨房里热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粿品特有的甜香味。小孩子借着打下手,用面团捏出各种可爱的玩意。

  紧张、忙碌、有条不紊中,除夕到了,又是一个忙碌而喜庆的日子。一大早,人们去市场进行最后一轮抢购,然后回家忙着准备祭拜祖先的祭品。小孩子好不容易等到午饭后终于可以洗澡,穿上期待已久的新衣、新鞋,喜滋滋地等待长辈的红包。

  下午是一定要祭拜祖先的。各式各样的祭品,香烛燃烧的味道,空中飞舞着纸钱燃烧后的灰烬,家家逝去的祖先在这一传统*俗中再一次得到敬仰和纪念。

  祭拜完祖先,年夜饭也开始了。丰盛而美味的佳肴端上桌,打边炉里汤水沸腾,一双双筷子夹着鲜美的鱼、肉送入其中,肉菜的香味诱惑着每一个人的味蕾。一家大大小小围坐一桌,一边谈笑,一边举杯,其乐融融。

  吃完饭,大人冲起功夫茶,小孩子玩起游戏。春晚是不能少的。屏幕里喜气洋洋,屏幕外茶香袅袅,里外都一样的热闹。不知不觉,零点的钟声敲响,各种形式的新年祝福让网络都塞车了。小孩子在大人的催促声中不情愿地上床睡觉。

  正月初一早上,城市还在睡梦中,十分冷清。临*中午,街道才热闹起来。人们穿戴一新,走亲访友去拜年。最高兴的莫过于小朋友了,在这一天,他们可以拿到不少红包,当了一回“富翁”。

  正月初四迎接神明下天庇佑人间,很快就到了正月初七,潮汕地区的人们还要吃“七样羹”呢。“七样羹”是由七种不同的蔬菜熬煮而成,每种菜都会有一种吉祥的.寓意。人们吃着“七样羹”,祈盼新的一年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一转眼,元宵节到了,这在潮汕的农村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各个乡村都有“迎老爷”等民俗活动,相比之下,游灯逛街就显得一般了。然而,城里的孩子还是不甘落后。夜幕才降临,各式各样的花灯、电子灯、手工灯就从千家万户中汇聚到公园、广场、街头巷尾。幽暗中,点点烛光摇曳,盏盏灯笼温馨,电子音乐夹杂着孩子的欢笑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多么美好啊!不到蜡尽灯灭谁都不肯回家的。

  春节就这样在人们的欢笑中渐行渐远。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家怀抱憧憬和愿望开始新一年的努力。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尽量赶回家和家人团圆。

  早晨,爸爸带我去买炮,他在和卖炮的人讨价还价,我在旁边津津有味儿地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炮。大西炮、窜天猴、开门红、一丈青……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想把它们都买回家。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做饭了,我们小孩儿不是看他们做饭就是去拿几个炮玩儿,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饭菜做好了,大家将饭菜端到桌子上,开始有说有笑地谈论家常。突然,只听见外面一阵巨响,原来邻居已经开始放烟花了。我们也顾不上吃饭了,赶紧跑到外面,仰起小脸,看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绽放。看得手痒痒了,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拿起炮在院子里玩儿了起来。爸爸将一箱烟花放在*地上,一点火,不一会儿,随着“嗖”的几声,天空瞬间出现了各种绚丽的颜色,紫的,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好似百花齐放,那场面壮观极了。

  正玩儿得高兴,大人们把我们叫到餐桌上,他们个个手里拿着一个红包,分别发给我们,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我也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吃过饭,我和家人们一起看春节晚会,电视上的小品简直搞笑极了,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此时外面还在放着烟花,姐姐提议:“我们放孔明灯吧。”于是,我们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孔明灯,托在手中,点燃之后,待热气慢慢膨胀了,我们就试着慢慢将手松开。“飞了,飞起来了!”我们欢呼雀跃,仿佛心愿也随着孔明灯越升越高。

  春节之夜,必定是个令人难忘的不眠之夜。

  春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是最热闹的了。春节是合家团聚的的曰子,它象征着团结、兴旺。然而,潮汕的春节却有着与别的地区不同的*俗,那是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呀!

  潮汕地区的春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开始了,据说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神明上天述职“的日子。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在这一天对家里进行一次“扫舍“,这不是像*时一样擦擦桌子,扫扫地那样。而是对家里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这样做预示着一个“辞旧迎新“的好兆头

  接下来的几天,大人们开始忙着购置年货了。街上出现了花市,这个时候的花要比*时的鲜艳,花盆也比*时的更精致、漂亮。但是价格也会上升,人们不为此而吝啬,购置新的年货也好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除此之外,大人们还得赶着购买年糕、红桃果、鼠壳果以及祭祖用的祭品等。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了!早上,妈妈跑去市场买食物,以备晚上的年夜饭所用。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对联。午后,每家每户都要祭天地、拜祖宗,是为了缅怀逝去的先人,并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孝敬的传统美德。祭桌的祭品各式各样,有年糕、鸡、鸭、猪、鱼、酒、烟……家里的长辈先嗑头跪拜,晚辈们才能随之拜之。祭祖后,家人们沐浴更衣,换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一家人坐在一起谈着新鲜事。

  除夕这一天晚上还要吃年夜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年夜饭。全家人欢聚一堂,围坐在一起吃火锅,这就是“围炉“。年夜饭上准备了许多寓意深刻的食物,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代表“步步高升“……除此之外,年夜饭桌上还摆上了*时妈妈舍不得买的食品呢!如:大蚱蟹、鲍鱼、鳗鱼、海参、龙虾……这真是一场美食盛宴啊!吃过年夜饭,家人们便坐在一起守岁了。我们会泡上一壶醇香的潮汕功夫茶,看上一出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会给小孩子发丰厚的“利是“,以驱除新一年的邪气。小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放烟花,噼里啪啦好不热闹!新年的钟声在零点敲响,但人们丝毫不觉得疲倦。就这样,大家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除夕夜。此时此刻,大街小巷乐火通宵、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春节的喜气!

  俗话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初一这不天早上,老人在家里接待客人,我们和家长一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一见面,不免说上一两句吉利话,每家每户的.茶几都会摆上糖果,到亲戚家还能拿红包。临走时,双方还得互赠一对大桔以示两方“大吉大利“。这几天,小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不时拿出口袋里的几个零花钱买些新玩意,就算是做错了什么事,家长也不会责备我们,因为这一天不能骂人,不然这一整年都会倒霉。所以家长也不会追究。

  到了正月初七。潮汕地区的人都得吃上一顿“七样羹“。七样羹是由七种不同的蔬菜熬成一锅的。由于之前吃了太多的大鱼大肉,所以这一天得吃七样羹,目的是为了调理肠胃。常吃七样羹还可以延年益寿呢!过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的春节便渐渐拉下帷幕了。这就是我们潮汕地区的春节,你喜欢吗?

  春节,是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了。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春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春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家家户户还要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來「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啦,回来后才吃饭。

  到啦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啦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五、四、三、二、一,听到烟花齐放的声音,声响越来越大,五彩缤纷的烟花顿时升空了,一瞬间满天璀璨、好刺眼!好漂亮!霎时间,满街吉庆、举国欢喜……下面呢,就让我来介绍在潮汕的过年。

  还是这个时间——除夕的一分钟前,爸爸妈妈早早就回来了,起初,并不怎么忙,年三十一到,大家就忙开了。一大早,当太阳刚刚亲吻山头的时候,我便蹑手蹑脚地起了床,咦?大家都在干嘛呢?一打听,原来都在准备过春节的装饰和食物。

  先是我妈妈,她忙把一个“福”字帖在门上,看她帖得真仔细,先把胶布剪下来,然后就把“福”字用胶布帖在门上,一个角一个角的帖,就不会掉了。妈妈不光帖“福”字,还要把全家的东西收拾到合理的地方。呀,真够累的。外公外婆先把餐桌上的东西收拾整齐,我把书柜、衣柜收拾的整整齐齐……很快,很快我们家就“十全十美”了,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中国人过春节最讲究三件事:一吃二玩三穿。潮汕最注重的就是吃。潮汕人过年过节会准备各种“粿”,以前大概过年前一个月就要把米、番薯磨成米粉、番薯粉晒干备用,到过年前三天就会用米、菜、芋头、花生、豆沙、芝麻、糯米爆米花等根据各家的爱好,制成各种咸的、甜的'馅料,经过我外婆粗糙而灵巧的巧手制新奇的彩色三维几何模型。潮汕过年的美食数不胜数,每当想起外婆亲手做的炸粿肉、豆腐脑,马上就垂涎欲滴。

  正月初一一大早,满街的敲锣打鼓。有舞狮的、有吹喇叭的,顽皮的熊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把自己原先备好的“炮弹子弹”,东放一个,西放一个,噼噼啪啪。

  正月初一到初四,走亲访友拜年。我和四个哥哥必定跟在后头——因为有红包啊!大人们给的大大小小的红包,很快让我成了“大富翁”,我和哥哥们趁腰包鼓鼓大人又忙碌的时刻,“暴食暴饮”起来,把*时不能经常吃的零食吃个饱。

  我爱中国年,更爱潮汕年。相比广州,潮汕虽然还不够发达、不够富裕,但是在我眼中,这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才是最动人的。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来「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大家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年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大家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按潮汕当地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神明上天之时,每个人都要去庙会拜神,让神明上天,祈求神明保佑我们一家人**安安,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腊月二十四过后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很忙。大人们不但要进行大扫除,还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小孩也很忙,必须把鞭炮、新衣服、新玩具都准备好,好在过年时玩个痛快。

  一年一度的除夕终于到了。大人们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贡品,留着下午祭拜祖公。家家户户的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午饭过后,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象征着新的一年里自己吉祥如意。在除夕这天,一般在中午2点多,就得去祭拜祖公。从小到大的顺序祭拜祖公,祈求祖公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安安,快快乐乐。拜完祖公后,再过几个小时,便要吃团圆饭了。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到除夕这天,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饭桌上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五花肉,象征着丰衣足食;有菜,象征着财运滚滚;有甜品,象征着甜甜蜜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完团圆饭后,爷爷奶奶就要给小辈发红包,象征着小孩子岁岁*安;作为儿女的也要给父母发红包,象征着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发完红包后,就要开始放鞭炮了。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象征着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摆放大吉,象征着大吉大利。这一天,人人都要说吉利的话,大人也不能随便打骂小孩,以免他啼哭不休。每个人都要在午前到别人家拜年,代表自己对别人的尊敬。这一天不能扫地,如果扫了地,就象征着把自家的'财气都扫掉了。这一天不仅不能扫地,也不能洗头,如果洗了头,就象征着把自己的福气都洗掉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孩子们提着一个个精致的灯笼逛庙会。这一天不但要逛庙会,还要吃汤圆。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这一天还有一个活动,便是猜灯谜,多数人都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灯彩上供人猜。

  一眨眼,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潮汕又恢复了原来的*静,大人都去上班了,小孩也要去上学了。在这里,我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家家户户还要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來「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