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首页 / 作文 / | 2023-03-06 00:00:00

关于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到糖铺店里买了24颗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见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讨糖。爸爸说:“那好吧!”我们听了高兴万分。可是,这么多糖我们该怎么分呢?于是我们就为了这点小事而争吵起来。吵着吵着,我忽然想到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的*均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大声说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经有办法了。”弟弟和妹妹说:“真的?”他们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说:“你们不相信就听我的`解释,我们这里不是有3个人吗?”弟弟妹妹说:“是呀?”我说:“那不是很简单,24÷3=8(颗),所以我们应该每人分到8颗糖。”弟弟和妹妹听了,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快如闪电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颗糖。我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谢数学中的*均分,要不然我们可能还在争吵呢!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数学课我闹了一场风波,但最后还是*息了……

  我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但一到学校时我发现昨晚的数学作业没写,我吓得心怦怦直跳,我连忙放下书包,慢悠悠的来到老师办公室,轻声说,老师我作业没带,我心想:我骗一下老师,中午回家补一下好了。可是,老师像看出我的心思似的,怀疑地说:“噢?没带?”我听到老师说话,心像就快要蹦出来似的,我连忙紧张的'说:“是……不是……是我没写……”我和老师大眼对小眼,有些不好的预感,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要上课了,我和老师一同回到了教室,没想到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有些不好意思。

  中午,老师让我留下来补作业,幸好我做全对了,不然就要抄数学题了,这场风波就因为我做全对了,所以就*息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一)三角形

  嗨!大家好!我叫三角形。

  说起我,还真和3有缘。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我具有稳定性。打个普通的比方来说吧。桌子、椅子的腿晃了,在中间斜固定一条木条,保证恢复!

  *行四边形是我的祖先。我的面积公式就是由祖先爷爷的面积得来的。S=ah爷爷的面积,S=ah÷2就得到了我的面积。

  别看我们三角形大小不同,实际上我们可以分类,按边分,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如果按角分,也可分为三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虽然历史上没有我的周长计算公式,可是依然可以计算我的周长啊,就是把三条边相加。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可用一条边的长度×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用一条腰的长度×2+上底的长度。

  听了我的自述,你想和我交朋友吗?

  (二)*行四边形

  你们好!我上*行四边形。

  先谈谈我名字的由来吧。因为我是四边形,又有两条对边分别*行,所以人们管我叫*行四边形。

  我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我有一个特性是易变形。

  说起我一生中的骄傲,那就是我的面积计算。因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从我的公式S=ah得来的。

  要计算我的周长,并不难。因为我的对边相等,只要用求相邻两条边的和再乘以2就行了。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类似。

  朋友们,亲爱的小读者们,听了我的自述,你们喜欢我吗?

  (三)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什么?对了,就是我,梯形!

  我的祖宗***也是*行四边形。当然,我的面积也和弟弟——三角形一样,是爷爷的一部分,与众不同的是,我的上底+下底等于爷爷的底。

  别看我的样子不是那么美丽,但是我在生活中却是佼佼者,梯子就是例子之一。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也像弟弟一样,具有稳定性。

  与弟弟在面积计算上的相同点就是,都要×高÷2。顺便告诉你们,在计算时,可以先÷2,再用得数×高,通常很简便吆。

  嗨,听了我的介绍,你还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的知识吗?那就赶快上网去查查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20xx月X日 星期X 晴

  一次,我到火山去探险,玩的'很开心,可是当我准备走时绳索却掉进了岩浆里,我想:这回可完了,永远都出不去了。突然,我后面有一个怪兽推了我一下,我就掉了下去,可是,我停止了下降,一道红光朝我飞来了,对我说:“只要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我就送你出去。”“快出题吧”“假设你我一共100岁,5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今年你我各几岁?”“100——5*2=90(岁)我:90/(4+1)=18(岁)你:100——18=82(岁)。”

  我刚说完,自己就在自己的床上躺着,原来是个梦。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1)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关于四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那一天我看了《小学生周报》,从一个版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一只小猴子从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现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几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题后已经是给我们示范了一题60根的题,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点时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将30根一齐搬到家,就不会空空如也,至少还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试解一道搬120根的题:

  小猴就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头至起点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头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类推,最后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来共60根。离家15米时再分两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这样,还有30根。

  从这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肯动脑,什么都可以做成。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那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一样。余数一样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了!同学们知道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地点:符号王国

  人物;=、÷、×、+、-、()

  =:我叫等于号,你看我把两条辫子梳得多整齐啊!

  ÷:我叫除号,虽然我长得不怎么好看,可是我的用处可大了!

  ×:我叫乘号,我的样子很想错,可千万不要把我写错了!

  +:我叫加号,我的样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减号,跟一一样,多美,多整齐!

  一天,符号姑娘们在符号王国吵闹着。

  书:我给你们出1道题,你们把你们应该坐的座位坐好。题目是这样的:

  3333=6

  符号们都站好了,而且也没有站错!

  ():幸好,没有那个难看的东西÷号,不然我们整齐的队列,被÷号一乱,就都变成丑小鸭了。

  ÷号听了()的话,低下了头。

  ÷:难道我的两个黑球就这么讨厌吗?

  书:+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大家都是好朋友,一定要相互帮助!

  符号们很惭愧,又重新让÷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小朋友们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吗?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非常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

  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2)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周六,妈妈带着我去逛商场,给我买了好多美味的零食和一套最时尚的运动服,我们才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老爸,我们回来了。 我一边喊,一边把运动服往沙发上一扔,躺了下来,真是累死我了!

  今天买运动服用了多少钱呢?爸爸笑着问。

  那就考考你吧!我自信地说。

  对,答不出来今天晚上就请我们吃自助餐。妈妈说。

  太好了,我最爱吃自助餐了,我出的题一定能难倒你的.。我开心的说。

  好,请听题。今天,我买的运动服,裤子128元,上衣比裤子的2倍少78元,一双运动鞋的价钱比一件运动上衣价钱的3倍还多53元,请老爸算一算,我今天买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爸爸听了以后,想了一会,头都大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什么2倍、3倍,绕来绕去的,还是你来算吧,算对了请你们吃自助餐。

  好,裤子价钱已知为128元,上衣比裤子的2倍少78元。设上衣价钱x元,x+78=2128,x=256-78,x=178,所以上衣就是178元。鞋的价钱比上衣的3倍还多53元,上衣已求出为178元,就再设鞋的价钱为y元,y-53=3178,y=534+53,y=587,鞋的价钱就是587元。128+178+587=893〔元〕,所以我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花了893元。

  还是女儿聪明,请吃自助餐去吧!妈妈高兴地对爸爸说。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学好数学知识真好呀!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20xx年2月10日星期四天气:阴有小雪

  在遥远的外太空,有一颗分数星球,由于每一位分数星球的子民都不一样,所以分数星也被人们称为“不重星”。在那上面住着真分数和假分数两个友好的部落。有一天真分数部落的国王“1/2”心血来潮,想去拜访自己的朋友——假分数部落的国王1,稍适准备了一下就出发了。

  不一会儿,一辆身后有十万军队护送的劳斯莱斯驶进了“1”的领地,“1/2”国王一边大摇大摆地走着,一边哼着小曲。就在这时,一个骑着摩托车的“18/7”,朝“1/2”国王撞了过去。顿时灰尘四起,护卫都被熏晕了。过了好半天才醒过来,可这是国王已经不见了。护卫急了,正准备下令寻找国王,一个“9/7”走了过来。说:“我们走吧。”“你是谁?我们为什么跟你走?”“我是你们的国王!”“你是谁的国王?我们的国王是‘1/2’!”说完,护卫们都一哄而散找“1/2”去了。

  可怜的护卫,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个“9/7”就是他们的国王,因为“1/2”与“18/7”相“撞”就会得到“9/7”。

  “9/7”郁闷死了自己堂堂一代英皇,竟然沦落到年扫大街都不如的'地步,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面前——“1”的皇宫。他决定进去试试运气,看看自己的老朋友有没有办法把自己变回去。于是,他敲了敲皇宫的大铁门,一个卫兵出来对他说:“先生,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9/7”说:“我想找国王。”“预约了吗?”卫兵问。“预约了。还差三分钟”为了见“1”,“9/7”只好撒了一个谎。那个卫兵看了一下表之后说:“还差三分钟了,快进去吧!”“9/7”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他不明白卫兵为什么在看了表之后说只差三分钟。那一头,卫兵打电话给“1”,告诉“1”他约的客人到了。“1”抓破脑袋也想不起他除了“1/2”还约了别人。“9/7”进来了,“1”对他说:“我们约过吗?”“当然,我是‘1/2’!”“9/7”随即把刚才法身的事情详细地跟“1”说了一遍。“1”想了一会儿,对“9/7”说:“这简单,只要你回去,找一个叫‘7/18’的分数,跟他撞一下,你就会变回来了。”“9/7”听后,立刻火速赶往自己的国家,找到了“7/18”,终于变回了原来的自己——“1/2”,他又一次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据说,“1/2”与“1”的友谊一直维持到了100岁……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过年前,我们家里添了一位新伙伴,那就是我们家才买的雪佛兰小型轿车。车是白色的',小巧玲珑,最适合做我和妈妈的代步工具了。

  我激动地坐上车,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感觉真不错。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便问妈妈:“买车一共花了多少钱啊?”妈妈说:“具体我还没有算清楚,你帮我算下吧!”

  “车价是55800元,增值税是17%,但增值税是卖家付的,我们要付的是车辆购置税,这个税是车价减去增值税后的10%,还有交强险1000元,商业全险2500元,上车牌费175元,最后是我们的车内装饰,包括太阳膜、地胶、座垫等等,一共花了1150元,不过我们的车还享受国家补贴3000元。现在你算算吧,我们的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这对我来说太简单了,我马上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结果:55800+[(55800-55800*17%)*10%]+1000+2500+175+1150-3000=6225***元。

  看来,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呀!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3)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有关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你有什么总结呢?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周一,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199元3罐的买21罐要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元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好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的时候,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欧尚超市购物。

  一走进超市,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妈妈给了我50元钱,让我自己去挑选喜欢的商品。

  起首映入眼帘的是“世界食品展销”。我看见了外公*常最爱吃的“海太苏打饼干”,我看了看了价格,每盒8元8角,便赶紧拿了一盒放进篮子里。

  接下来,我要向文具区前进喽!在那里,我看到了铅笔盒,忽然想起自己的铅笔盒破了,想买一个新的。可一看,太贵了。妈妈便建议我买一支强力胶,把破了的地方粘起来。于是,我买了一支2元钱的强力胶1979322abcd。

  后来,我又买了我喜欢的.、我需要的商品:芭比铅笔芯1元、防水姓名贴6元;头扎10元;蕃茄酱6元5角。

  这时,我和爸爸妈妈感到口渴了,便每人买了一瓶饮料,每瓶2元1角,我算了一下,2元1角*3=6元3角。

  现在我们来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吧!8元8角+1元+6元+10元+6元5角+2元+6元3角=40元6角。哦,原来50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还能剩下9元4角呢!

  愉快的购物结束了,今天真是满载而归啊!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4月16日 星期四 天气小雨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

  一回到家,我就马不停蹄地从书包里拿出《指导丛书》。我做着做着很快就做完了。

  我开始检查了,当我检查到第三题的第3小题时候,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我反复验算了几遍27×34=9180就是等于9180嘛!这时,我想起了林老师告诉我们的一种计算方法,270×34先别看零,把27×34的得数写出来,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是这道题的得数了。

  4月17日 星期五 天气 阴有小雨

  今天,我在书上看了一首中国民谣,是这样写的“一队猎手一队狗,二队并着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脚一共八百九。”看完后,我想算算到底有多少猎手,多少狗。我算来算去,就是算不出来。这时,哥哥来了,他给我讲解,好一会,我才弄清楚这样解题:题目告诉我们,猎手和狗一共360个头。假设我们把这360个头都当成狗头来算,每条狗有四只脚,那么就应该有1440只脚(4×360=1440),但是题目只告诉我们是890只脚,这样我多算了550只脚(1440-890=550),为什么呢?因为猎手只有两只脚,而我把他当成4只脚来算。如果用两只脚(猎手)来换四只脚(狗)就要减少两只脚,那么550只脚里包含多少个两只脚,也就是我们把多少个猎手的两只脚当作4只脚来算。

  解题:猎手:(4×360-890)÷(4-2)=275(人)

  狗:360-275=85(只)

  所以猎手有275人,狗有85只。

  4月18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我去做《自主练*》的笔算乘法第二课时,做到最后一道题“练*拓展”。题目是这样的:小马虎把一道题目的13看成了31结果算出的答案比原来的得数多了450。我思考了一会,百思不得奇解,过了一会我终于想出来,我先算31-13=18、450×18=8100,然后我把8100-450=7650。第二天《自主练*》发下来了。我一看最后一道题做错了。经过老师的'解答,原来是这样的31-13=18、450÷18=25、25×13=325。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审题,要不又会做错了。

  4月19日 星期三 天气阴

  今天是数学单元考的的第二单元——角的测量。

  我每道题目都很细心的做,直到做到“画三厘米的线段,再延长成直线”。这道题目使我感到了迷惑,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就在这时,林老师说:“不会做的题目先跳过去,先做别的题目,要不你就要损失更大的分数了哦”。听了林老师的话,我马上去做其他题目,就在我做最后一道题时,铃声响了,要交卷子了 ,但那道题还没有做,立马赶着做了,也把这张卷子简单检查了下,没有错误,就交给了组长。突然觉得那道题有问题,就跟组长说:“给我一下。”她听了,严肃的说:“交了就不能还了!”听了组长的话,心理很后悔当初没有仔细检查,我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4)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华】四年级数学日记四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一天,小明要去交电费,突然发现电力公司为了鼓励节约用电,修改了以前收费的方法,变成了: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这可把小明害苦了,要知道,他对数学一窍不通啊!没办法,她只好回家慢慢算了。小明家十月份用电共121千瓦时,该如何算呢?这时,小明的妹妹小红回来了。她看哥哥愁眉苦脸的.,就问他怎么了终于搞清楚事情了以后,小红决定帮帮这个数学白痴。她坐下来,耐心地为小明讲解:我们家一个月用电超过了100千瓦时,121—100=21(千瓦时)21×0。6=12。6(元)超过的千瓦时要交12。6元,再算100×0。52=52(元),然后把五十二元加上十二点六元就等于六十四点六元了,多简单啊!你想到哪去了!喔,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有多复杂呢!小明恍然大悟。

  最后,小明终于顺利地把电费给交了。当他看到有人在电力公司门口焦急地计算自己该交多少钱时,小明就热心地跑过去,指导他怎样算。小明愉快地想:教别人的感觉不懒啊!看来以后我得改头换面,重新学数学啦!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农历腊月二十八,我们回家过年啦!

  今年老家湖南新修了十五条高速公路,原来比较拥堵的京港澳高速多了一条复线,道路畅通多啦!去时走京港澳复线,早上7:00出发,16:00到达老家,共行驶700千米,*均速度有没有比上次快呢?9小时行驶700千米,每小时*均约行78千米。呵呵,看数据,真的.比去年快呢。其实,*均不代表一切!

  再看看回来时吧。我们14小时行驶了800千米,*均每小时约行57千米。

  往返的*均速度呢?不能用(78+57)/2,求*均速度要用总路程/总时间。总路程是1500千米,总时间是23小时,往返的*均速度约是65千米/小时。

  你们回家过年了吗?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那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放假了,仲老师给我们留的数学作业是写一篇数学日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学日记?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我们一起找找。”

  早上我起了床,只见妈妈给我一些菜票,她还拿着两个碗,我们准备去爸爸单位的`食堂里面去买早饭,妈妈对我说:“我买饭,你算帐,怎么样?”我说:“好!”

  到了食堂,妈妈买了两个馒头,每一个五角,加上一些稀饭和小菜,总共是两元。算帐的时候,我给了卖饭的叔叔四张菜票,他笑着说“一张就够了。”还找了我三元,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把五元当成了五角,我感觉到我被别人笑了,我的脸红了。

  我知道数学学不好,就会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会吃亏,啊!数学原来对我们这么有用。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5)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四年级数学日记合集5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星期六的下午,我刚写完作业,妈妈要到新买的房子里去有事,出于好奇,

  我也想跟着过去看看新房子。

  来到了新房子我一看,什么也没有,原来是个没装修的房子。只见妈妈一进门就拿个抹布忙个不停,见我没事做,妈妈放下手中的活,笑着对我说:“宝贝过来,今天妈妈交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看看你所学的知识会不会运用。”我信心满满的点了点头,妈妈带我来到了厨房,一本正经的说:“你看啊,这个厨房的长是6米,宽是4米,墙体高3米。窗户和门加在一起是6*方米,在墙体的.四周每*方米要用5块瓷砖,地面每*方米要用3块瓷砖,请问墙体和地面各需要多少块瓷砖?”乍一听完,我觉得脑海里一片混乱,心想:“这可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呀!这不就是算面积吗?长乘宽=面积,这么简单的问题可不能错吆,一定要给自己长脸呀!”于是,我开始认真的思考,还是先算地面:6乘4乘3=72块瓷砖,墙体的宽也就是4乘3乘2=24*方米,墙体的长是6乘3乘2=36*方米,再拿24+36—6=54*方米,最后也就是54乘5=270块瓷砖。算出来之后,我连蹦带跳的跑过去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给我竖了个大拇指,顿时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这次考验,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重要性,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它能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要努力学好数学,在生活中才能学以致用,才能解决身边的问题。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就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了两段,并且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的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的自豪、多么的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那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了!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非常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昨天,我的数学书不见了,后来又找到了。

  一开始,我回到家,妈妈也刚回到家,就给我检查书包,一看,妈妈就说:“咦,你的数学书在哪呀!我没有看到你的.数学书。”

  我说:“不可能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又在骗我。”

  妈妈说:“你不信,好,你不信的话就来看看呀。”

  我去看了,一看,什么?我的数学书呢?我心想起了怪了,怎么会没有带回来呢?我记得我带回来了,可是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呢?

  妈妈说:“不会掉了吧!”

  我说:“好像在桌子里,明天一早就去拿。”

  今天早上,我到学校里去拿,一看,怎么不在了?我心里想,哎!我的书呢?这时,老师来上课了,是数学课,我特别着急,后来卢昌松把数学书还给了我,我一看,不对呀,怎么他会有我的数学书呢?我想着想着终于知道了,原来我昨天把数学书放在他的桌子上,他又当自己的书放进了书包里,怪不得我找不到呢,原来在卢昌松那里。

  更多四年级日记数学书不见了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是班队课世外桃源心情日记早上的鸡人追逐战唉,妈妈不在家洗 衣 服秋游前的兴奋心灵的回音我是小小理财家“偷懒”的眼睛快乐的班队课!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6)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四年级数学日记模板集锦九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9篇,欢迎大家分享。

  妈妈在厨房烧菜时发现酱油没了,便叫我去楼下的超市去买一瓶,另外又给了我六个空瓶和两元钱。

  我到了店里,先问了问这6个空瓶能换多少钱,阿姨接过看了一下说:“有两个空瓶不能兑换的,一个空瓶是1角钱”我算了一下6—2=4,可以换4角钱。接着我去找酱油,看到酱油有好几个品种,最贵的要8.50元,如果买贵的我手中就2元再加上兑换的0.4元也就是(8.50—2.40=6.10),不行钱不够,换别的,我又挑了一瓶便宜的2.50元一瓶,我计算了一下(2.50—2.40=0.10),还是不够,这时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说“小妹妹,酱油先拿去,缺的1角钱下次给我好了”我连忙说谢谢阿姨。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下次买东西我可要把钱带够了。

  今天数学课又上新课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我学会怎样计算了方法是:

  (1)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对齐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4)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都把0去掉。

  我还知道了怎样验算,怎样比较。想起我们以前不认真学*,现在就后悔了。时间是不等人的,一去不复返,大家珍惜时间并努力吧!

  X月X日 晴天

  我知道了关于长方体的这些知识:它有12条棱,6个面和8个顶点;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每相对的两条棱的长度是一样长的,并且每相对的一对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如果有一对面的面积是正方形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就是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还有一个是(长X宽+长X高+宽X高)X2。它的体积公式是:长X宽X高。

  关于正方体的知识是:它有12条长度完全相同的棱,6个面积完全的面和8个顶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是:棱长X棱长X6,体积公式是棱长X棱长X棱长。

  正方体和长方体积体统一的公式是:底面积X高和横截面的面积X长。关于容积的是:容积的长度是从里面量的,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计算容积的公式是和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一样的。题目让你求出容积单位的话,可是题目的第一步先让你求出体积单位的话,你就要从体积单位换算成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绿是1000。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爸付了钱后,来到了卖菜的地方。他问:“这白菜多少钱1斤?”女老板说:“1元5角。”爸爸又问我:“我买2斤,现在我有5元,老板该找回我多少钱?”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减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说:“YES!”

  走出菜场,我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我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他在学*方面非常好,尤其是数学,每次成绩都是班里第一,所以老师们很喜欢他。但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刻苦学*的态度和热心帮助同学的精神。

  他不高的个子,瘦瘦的身子,一头乌黑亮发在灯光底下显得格外的有光泽,*时脸上总挂着灿烂的微笑。他擅长体育,是我们班的一个“运动健将”。他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如果同学有不会的题,他总是会热情地帮助他人,并耐心的讲解。他就是我们班的班长,我们大家都叫他“鸡丁”。

  一个周五,数学老师发给我们一张卷子当做数学作业,卷子上的题都非常难,其中有一道我怎么算也算不出来。周六早上,我和往常的星期六一样,起了床之后又开始写作业,正当我写到这道题的时候,怎么算也算不出来,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我想起班里的那个“数学状元”会不会这道题呢?

  想着想着,我就打开了电脑,登陆了QQ,看见鸡丁果然在线上,我点击他的QQ与他对话。“鸡丁,我有道数学题不会,你能告诉我吗?”过了几秒钟,我的`电脑屏幕上出现“好吧,哪道?”“就是数学卷子上的……”说着,我把题的内容发给了他。“哦——是这道啊。你先用这个去除以它,然后……明白了吗?”“我……有点不太明白,你能再讲一遍吗。”“可以。或者你用方程,设全班x人……”“哦,我明白了,谢谢了。”“不客气。”知道了这道题后的我又像“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般。

  许多成功人士都说过: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总会有一个给他帮助、为他鼓励的人,对我而言,那个人就是他——我的好伙伴,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写,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我们去探求。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那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了!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暑假时,妈妈找来装修公司把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客厅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铺地砖,正在计算面积时,我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我已经会算面积了,我来帮你算。”我用卷尺测量了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8米,它的面积应该是5*3.8=19*方米。我自豪地告诉妈妈,买19*方米的地砖就够了。妈妈笑着问我:“我要买的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你能告诉妈妈大约需要多少块吗?”我一下子愣住了,*静了一会,我想到:我先计算出妈妈需要每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客厅面积除以它的面积,不就能得到数量了吗?于是,我先计算出每片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6=36*方分米=0.36*方米;我再用19*方米除以0.36*方米约等于52.78,那妈妈客厅的'地砖应该买53片就够了。我骄傲地告诉妈妈:“妈妈,买53片就行了。”

  妈妈夸奖我知道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了。可是买单时,我却看到妈妈买了56片,我奇怪地问妈妈:“不是计算好了53片了吗?你为什么要多买三片?”妈妈告诉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存在损耗,假如不小心在切割时尺寸不合适,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购买时要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她还告诉我,生活是具体的,在有效运用数学方式时,还必须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才能让数学真正贴*我们的生活。

  地点:符号王国

  人物;=、÷、×、+、-、( )

  =:我叫等于号,你看我把两条辫子梳得多整齐啊!

  ÷:我叫除号,虽然我长得不怎么好看,可是我的用处可大了!

  ×:我叫乘号,我的样子很想错,可千万不要把我写错了!

  +:我叫加号,我的.样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减号,跟一一样,多美,多整齐!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扩展7)

——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四年级数学日记汇总7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昨天下午和爸爸去学校打羽毛球。刚进学校,实在是认不出来啊。楼房都拆了,像地震了的,惨不忍睹,我真心不忍走啊。

  进了馆内,拿出羽毛球拍就开始打了。其实说真的,我也觉得我打羽毛球的技术进步了很多。和爸爸打的时候,不管球多高,多远,我都能接住,并且可以打好几十个来回。哈哈……我已经不怕疲倦了……

  打了一会儿,哇哦,刘一*!数老!真是……在这里都能遇到数老,服了我了。是倒霉还是命中注定。真是的啊。数老好像看见了我,走过了问:“刘欣怡啊!会不会打球啊?”在您老面前,我怎么能不会打球呢?是吧。要是太高的话,我就豁出去了,会跳起来拍球的。要是底的.话,是可以俯下身去的。

  哈哈,数老是和刘萍起来的,(*^__^*)嘻嘻……。

  继续,管它呢!继续打球了。打了半个小时,累了,而且又热,有36°呢。准备回家了。

  我带了个太阳镜和一顶草帽,出门的时候,数学老师看见了,竟然说我像*板模特!靠。

  不过今天遇到的数老和*时遇到是数老不一样哦,还是有点幽默的。

  今天中午,妈妈叫我了五年级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可能性。

  妈妈说:“两个队打篮球,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开球公*吗?”我说:“我不知道。”妈妈说:“当然公*了,因为几率都是50%对50%呀!”

  接着,妈妈又问道:“桌子上摆着两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A和红桃A,小李和小军分别摸一张,谁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大?”我不假思索的说:“因为只有两张扑克牌,所以,可能性是50%对50%,因此,他们俩摸到的几率是一样的'。”妈妈高兴的夸奖我说:“孩子,你真厉害呀!”

  然后,妈妈又问道:“口袋里有5个白球和六个黑球(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同)。任意摸一个,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我思索了一小会,说:“因为一个是5,一个是6,几率就是50%对60%,所以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妈妈一听,又高兴的说:“孩子,你学的还真快呀!”

  最后,妈妈问我:“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抛出三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又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有6分之1的可能性。”妈妈又一次夸奖我:“孩子,妈妈不会的题你都会了,你太厉害了。!”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组织了数学小组,到现在,我们的数学小组到现在有整整一年的“历史”了。我们的数学小组的成员有:陈俊峰、王思宇、诸正一、朱子棋、张天成、李梦雅和我。每个星期,组里会有一个人来出题,让我们来做,然后,周五,集体讲评,通过这样一个数学小组,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1、因为每个星期出的五道题分别是不同类型的,有的会,也有的`不会,又学过的,也有没学过的。学过得能让我巩固以前的指示,没学过得我就拿出来看看,把他学会。

  2、我要自己做一道题,可能最多只会想出一种或两种方法,而我们数学小组七个人一起做,至少也会有七种方法,因此,数学小组培养了我用多种途径去寻找解题技巧的精神。

  3、因为我们数学小组每周都会有讨论,每个人必须说,而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所以称这个机会,我不仅认真做完了题,还去想怎样才能给他们讲明白,就这样,我锻炼好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数学小组中好同学的讲解让我知道了,我和一些好同学的差距,从而给我动力好好学*,争取赶上他们。

  这个数学小组给与我了这么多难能可贵的东西,难道不好吗?

  整数分数小数质数合数负数正数函数导数高数奥数哎!一想起我就恨得直磨牙。

  一年级开始,我最恨的一科可就是数学了。比如说吧,什么个十百千万,一看就知道屈指不可数,还那么多个零;什么“π”,偏偏除不尽,还要约成计算时好麻烦啊;什么公倍数公因数的,我哪弄得清,呵,阿喹!逼迫我不得不向同学请教短除法;什么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我真不画不好,诶,这题竟然不给格子嘿,一看这代数几何就晕,什么屁理科,这么不得劲,讨厌,我还是去学语文算了。

  以上还不算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总粗心,所以那些本来会做的`题也和不会做的题一起扣了分了,导致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上一直鸡立鹤群。无限循环小数般的低分向我压来,无数鲜红的叉叉击碎了我弱小的心灵,呜呜呜,我早已对我的数学成绩百般失望。现在的学校最看重的就是数学啊!我的伤疤!

  这不,最*的一天,我满脸悲怆地认真做完了数学题,可本人就是懒,竟然心安理得的不检查。于是乎,等到作业一发下来,我马上傻眼的题上都被打上了叉叉。咦?咋回事?我看着幸存的几道对题,疑惑起来。突然,我眼前一黑,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粗心。全部都是算错的!之前我可不是这样的,我双眼充血,一股恨意涌上心头:“数学,你让我颜面尽失,你让我灰心丧气!我恨你!我恨你!”我心烦意乱,马上把练*册往后一抛,我发誓再也不听数学课了!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算了。与其学了错了,倒不如不认真学,这样破罐子破摔,还能垂死挣扎挽回一点尊严。再付出血汗又有什么用,反正都会错,这不是浪费精力和时间吗?

  可是,在我发誓之后,我又忍不住屁颠屁颠的跑到桌前去做数学题了,又忍不住在上数学课时保持高度热情的状态了。哎!我真恨数学,恨透它了,可是对它的恨终究抵不过对它的爱啊!

  6月6日星期三晴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

  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

  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今天,我无意中在数学书上发现了一道实践题,这道题我们曾经只是计算过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彩纸的面积,通过计算①号比较合适,到底对不对呢?我决定亲自动手实践一下。

  我先找到一个长方体药盒,经过“改装”后,长10cm,宽8cm,高2cm,计算它的表面积是2×10×8+2×10×2+2×2×8=232(*方厘米),第一步完成了。

  第二步我将三张彩纸做成题目中规定的相应大小。

  第三步开始包装,包装之前计算了一下面积:

  ①号彩纸面积是:29cm×8cm=232(*方厘米),它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我把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宽重合,绕了一圈后,发现上下面被包住了,而前后面则保不住,我不甘心,又将彩纸的长与长方体的长重合,发现左右面包不住,我无计可施,只好放弃;同理:③号彩纸的面积是85×3=255(*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我将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高重合,③号彩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包装住盒子;②号彩纸面积是30×18=540(*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的多,我试着包装了一下,结果终于完全将长方体包住了。

  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了,但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却不能包装这个长方体呢?我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但是①号彩纸的形状不等于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

  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发现了如果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彩纸的形状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不一样,就无法包装这个长方体;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小,一定不能包装;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大得多,就一定可以包装住。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非常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

  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