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

首页 / 作文 / |

  感谢袁隆*作文 1

  大家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哪里来的吗?是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位伟大的英雄——袁隆*爷爷研究出来的。

  袁隆*爷爷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之脊梁,他养活了半数的中国人。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袁隆*爷爷是位真正的耕耘者,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他常说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还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他立志研究农业,让老百姓们填饱肚子。

  袁隆*爷爷总是拿着放大镜弯着腰在稻田间找好的秧苗,一待就是一整天,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一次次改进,一次次学*,有时他怕种子被破坏,把种子绑在身上育苗,最终杂交水稻的成功,轰动了世界,养活了半数中国人,大家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爷爷因病去世享年91岁。

  爷爷去世了,留给我们的是他的杂交水稻,他的精神,是他的梦想,我们该珍惜粮食,努力学*科学,坚定自己的梦想,报效祖国,这是对袁隆*爷爷最好的纪念。

  感谢袁隆*作文 2

  大家知道我们放碗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如何来的吗?没错,就是由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现在全球各地几乎用的全是袁隆*爷爷研究的禾苗。

  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13:07离世。他生前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因为袁爷爷多次梦到稻秆,有人那么高,稻穗有花生那么大,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都关于吃饱饭。

  袁隆*爷爷出生于一九三零年九月北京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1949年8月~1953年8月,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1953年8月~1971年1月任湖南省安农业是学校教员。

  我们人人都知道开车需要考驾照上,全世界有两个人没有考驾照就开车了,其中有一个就是袁隆*。他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考驾照,他原来没有代步工具就步行去实验田,因为他离实验田有一段距离,就买了一个自行车。这辆自行车陪他了好长时间,接下来就是摩托车,最后慢慢变成了汽车。因为**看他家离实验田,教员就不让他考驾照,就可以开车了。袁隆*爷爷非常遵守纪律他只在从家到实验田这段路开车,其他路上绝不开车。

  向我们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致敬。

  感谢袁隆*作文 3

  在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开了一个悲惨的活动,那就是袁隆*爷爷在星期六的下午离世了。当时我们的教室里无限安静。认认真真的老师讲解中袁隆*爷爷对于那些资料的。

  在我们在看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在那里默默的念叨着,我心想一定是在念念叨袁隆*爷爷了吧,袁隆*爷爷就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被我国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之前那时候看红花的地址,一起研究了很多很多的水稻。最多就是在无意间发现的之后他就开始研究水稻,最后年初出了高级水稻,在一些小村庄的旁边都会有袁隆*种的水稻。这种型号是袁隆*亲自重达水稻。这种水稻对人非常有营养。对人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我们。袁隆*爷爷种的水稻,因为他种的水稻都是罪,有营养最有。很多的东西,所以说我们应该信袁隆*爷爷所研究的水稻。而袁隆*爷爷在逝世的时候,他梦到了两个梦。他第1个梦是想。水稻能够长成高粱那样高的水稻。第2个梦想是他所种植的水稻能够在每个国家到各个地区都有他所研究的水稻。

  而在生活中他为了能让我们吃上粮食,每天都在田里耕种,90岁虽然他沒有退休了,但是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就算太阳再大,也不怕辛苦,他的名字值1000多个亿,可袁隆*爷爷并没有因为这些而乱花钱,他有一个*惯买东西就买便宜的贵的都不买,一件衣服十几块钱,他的钱都捐给了祖国。而在2020年的时候,因为疫情他向湖北捐赠了30万元。而他的工资和资金没有传给后人,而是继续在捐给了水稻研究中心。把那些良好人分一点钱还鼓励他们。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传承他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他的精神是为了全中国都能吃上了可口的饭菜。而他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的饭碗要牢牢的拿在自己的手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让别人拿走自己的饭菜。自己的饭菜要牢牢的拿在自己的手里不让别人拿走。

  感谢袁隆*作文 4

  2021年5月22日,湖南长沙下了整整一天的雨,天阴沉沉的……忽然,传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于下午1点07分离开了人世。

  他曾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大饥荒,他见过许多人吃不饱变得骨瘦如柴,最后导致死亡。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全国人民吃饱饭,一个梦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稻子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谷子比花生还大。为了寻找雄性不孕水稻,他花了20年时间,只找到了4株,后来还被人拔了,他依旧不放弃,坚持不懈。

  如今,因为袁隆*爷爷的`科技成果,中国人终于吃饱了饭,而且把饭牢牢地端在了手上,为了解决世界其它人口吃饭问题,他还有一个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沙漠、礁石上等恶劣环境下长出水稻,让世界人民不再挨饿。他的博大胸怀,让人钦佩。

  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像他一样致力于助人为乐的幸福事业。

  我的眼前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金黄的田野中,稻穗低下头,弯着腰,突然,一阵风微微拂过,一股稻香扑面而来……

  感谢袁隆*作文 5

  袁隆*爷爷——杂交水稻之父,于2021年15月22日13时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爷爷,看到您逝世的消息,我心里一阵哽咽,哭也哭不出来,有种莫名的难受。虽然我对您不太能够了解,但一想到您以一己之力让中国人填饱了肚子,让全世界减了少了饥饿。我就心生敬畏。您太伟大了,我向您致敬!

  看了新闻才知道一直到今年年初您还带着团队在海南三亚发展科研,您和团队一直在刷新水稻产量记录。第一次觉得名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一颗星星,即使滑落,也有长长的踪迹。但是袁爷爷,我坚信,以您命名的星星一直挂在天上,一直闪烁着亮眼的光芒。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到全国上下都在为您送行,为您致哀。您的恩情重于泰山,值得我们永远悼念,铭记在心。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颗粒无收的土地,哭声直上千云霄。一把稻米,还怕农民没有饭吃?“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一片水稻。夏日的风吹过稻田,小小的稻苗随风摆动,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闲。可稻苗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位老人不会再开着小车在田间,小心地培育它们……

  感谢袁隆*作文 6

  “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题记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九十岁高龄还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他国家交谈;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拥有这个想法的老人究竟是谁?没错,他就是我最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

  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袁隆*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烈,为解决发展中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山河因而色变,草木为之含悲。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爷爷去世了,未曾蒙面,看到消息已泪流满面。他终究是离开了,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最诚挚的最深沉的爱,踏着七彩祥云离开了。

  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族群的前行,完成使命后又变成天上的星星,他一定是赶着去创造下一个奇迹了,他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袁爷爷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为万世开太*,家国情怀。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此,我向您致敬,袁爷爷,一路走好!

  感谢袁隆*作文 7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

  袁隆*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感谢袁隆*作文 8

  5月22日,对于全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无比悲痛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全网尽是对袁隆*院士的哀悼与送别!

  袁隆*院士是中国在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社会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和社会的进步树立了丰碑!

  当我深入了解袁隆*的事迹后,再一次瞻仰他的仪容,袁隆*爷爷,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满脸皱纹,慈祥可亲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然而在这朴素的外表下却有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因为他的科技研究让中国老百姓实现了吃饱饭的梦想,在查阅袁隆*的视频资料时,袁隆*爷爷说过他曾做过一个梦,他梦见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稻穗有扫帚那般大,谷粒儿就和花生粒一般大,风儿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和他的助手高兴地在水稻下乘凉!虽然这是他在梦境里出现的场景,但中国的每个人都该记得他的这个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将会实现这个梦想。

  一粒一饭,当思之不易,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感谢袁隆*作文 9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线上,“身价1008亿,却独爱15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

  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这句话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社会的物质财富也空前高涨,社会成员萌发了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功利化的思维也开始泛滥。如果任其泛滥,必然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深渊,“小富即安”、奢靡之风盛行,我们的步伐也将停滞不前。

  “志当存高远”,一个青年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如此,提倡“不以财富衡量价值”,将引导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向更高的层次追求,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创造出超越物质财富更为可贵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才是中华民族的立本之基,强国之道!

  感谢袁隆*作文 10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凉。”袁隆*这样描述着他的梦想。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在找到常规品种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穗子大,籽粒饱满,这株水稻就是天然杂交水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么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提高产量,让人们不再挨饿。

  然而,要想培育出真正的杂交水稻,就必须找到雄性不育系水稻作为“母稻”,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袁隆*说:“它本是一粒野生的种子,不知哪一只候鸟把它吞进肚里,将其分泌的胃液刚好将它的雄性抹去了,而保留了它的雌性,并把它排出体外。命运使得这粒种子在这美丽的原野,落地生根。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到一个农场旁的沼泽地里,袁隆*的两位助手发现了—株奇异的野生稻———雄性不孕水稻。这是比金子还珍贵的“母稻”呀。袁隆*的两位助手小心翼翼地将它连根带泥挖了出来。种稻试验田里,袁隆*听说后,连夜乘火车赶到了南海,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日日夜夜守候在这株珍贵的野生稻旁。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高产杂交水稻终于诞生了。袁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将水稻杂交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科学家。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付出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辛努力!

  袁隆*的杂交水稻技术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解决了许多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人们都说他是“当代神农”。

  而在昨天,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爷爷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阅读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1)

——袁隆*作文10篇

袁隆*作文1

  1930年,袁隆*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袁隆*作文2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黑暗的天;他们也如大海中的浪花,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他们又如一个个巨人,用他们坚实的肩膀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就是一位撑起全国14亿人口温饱的巨人。

  袁隆*花尽毕生心血在稻田中,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稻田中度过的。在他年轻时,看见人们连吃都吃不饱,很多人甚至被饿死。于是,袁隆*潜心实验,终于研究出了一种产量很高的水稻。有了这么高的成就后,袁隆*并没有停止钻研。年事已高的他还是经常在麦田中穿梭。袁隆*用他坚固牢靠的肩膀,撑起了全国人民的希望。

  在2019年年底发生的疫情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脊梁。钟南山爷爷义无反顾,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了全国抗击疫情的决心。

  新冠病毒不约而至,它残忍地剥夺了多少万人的生命,使多少家庭破碎,使多少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就在这混乱的时候,钟南山爷爷如巨人般站了起来,用他舍己为人,义无反顾的精神感染了无数民众。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和他一样伟大无私的白衣天使和病魔斗争,和死神抢人。因为他,多少病人重获健康,多少家庭团圆幸福。钟南山爷爷用他无私厚重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健康的国家。

  在教育方面,也有一位巨人,用她温暖却虚弱的肩膀,撑起了农村女孩的希望。

  这位可敬的人,名叫张桂梅。她开设了一所免费的学校,专门收一些没钱上学的农村女孩。现在,在这个科学进步的时代,还是会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让家里的女孩上学。而张桂梅就成了他们温暖的“亲人”,给了她们读书的机会,教她们读书写字,。在今年,**还授予了她国家“七一奖”。这位巨人——张桂梅,用她为人着想、同情他人的肩膀,撑起了一片人人*等的教育环境。

  这一个个强壮有力的肩膀,共同撑起了祖国的未来,撑起了美好的`蓝天。

袁隆*作文3

  2021年5月22日袁隆*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是*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消息令我措不防,狠狠地砸在了我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话。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饥荒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长势,他把自己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每一碗饭,饭碗里水稻,那是袁隆*院士心血,他是*农业发展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人,他是我们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蔼可亲。我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老人,用自己双手铸就了全*,他是*发展奠基石。我们所没经历过,那个吃不饱饭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袁隆*作文4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爷爷。

  20xx年9月29日,袁隆*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共和国勋章”奖章。作为杂交水稻体系的开创者,袁隆*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技术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被人亲切地称作“杂交水稻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然而在获得荣誉后,袁隆*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仍保持这几十年前进入大众视野时的那样,干瘦、黝黑、生活简朴。尽管已年满90,却坚持每天下田。为国家排忧解难,为事业全力以赴,似乎已经成了他的要务和本能。

  艾青曾言:“个人的痛苦与快乐,必须融入时代的痛苦与快乐里”袁隆*年少立志学农,青年时有感于国家因饥饿而贫弱的现实,便将全部心血都投入了农业技术研究的工作。他始终将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放在心上,在与时代共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体生命也许是易逝的,但无数个体汇入时代洪流后,就能产生永不停息的巨大能量。对于袁隆*的生活,他套用巴尔扎克的名言进行形容“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因为对杂交水稻爱得深沉,袁隆*化苦为乐,用超强的毅力坚持了下去,最终收获了成功。

  天才之所以显得卓越超凡,并非完全因为天资聪颖,也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关。功名成就之后,袁隆*没有被鲜花和掌声迷花了眼而是不断坚持前行,成为令人赞叹的“90后”追梦人。对于青年学生的我们而言,时代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像袁隆*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用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2021年5月22日,13:07分,您离开了我们。你或许是神仙吧,毕竟神仙到凡间播散完种子又要回到天上去了。您是*人民的光,星河可暗,此光不灭!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袁隆*作文5

  今年5月22日,是一个令人伤心日子。一代巨星陨落。因为他我们不用担心挨饿,因为他我们不用叫苦连天。

  他就是袁隆*爷爷,他从19岁就开始学*农业,直至现在都一直在研究杂交水稻。他为国家作出贡献十分巨大。当时袁隆*爷爷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发现水稻长得又大又好,就决定培养杂交水稻。有很多人都反对,因为水稻自身花就不容易杂交,但是袁隆*爷爷坚持下来,将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袁隆*爷爷坚持不懈,将无变成有,将弱变成强。他让饥饿全*人吃上了当时珍贵粮食。是他这坚持不懈精神,才得出结果,所以我们中小学生应该学*袁爷爷坚持不懈精神。

  美国日本等国家从1926年就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培育杂交水稻,可是经过了几十年都没有成果。但当他们听说*有人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他们先是质疑震惊,确认这一消息后赶紧打听是谁,这时有人就说了,这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们睁大了眼睛,一幅不相信样子,这些这些给了那些嘲笑*培养杂交水稻那些国家,一个有力回击。

  袁隆*爷爷,还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小行星,可见袁隆*爷爷付出对全世界人类都有好处,在20xx年时候,袁隆*爷爷还获得了联合国颁发勋章。袁爷爷91岁仍然下田去,培育稻苗。袁爷爷起床第1件事便是夏天了,他这种舍己为人精神值得所有人来学*。袁爷爷梦想我们会继续接力下去。让我们随着袁爷爷梦想,继续坚持下去!

袁隆*作文6

  世上假如千万种,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假如,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假如我是李白,假如梦回唐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我却想:假如我可以与袁隆*生活一天……

  某年6月,我有幸作为水稻研究学者,来到了袁隆*爷爷所在的海水稻试验研究基地,在那里我见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我怀揣着尊敬而又忐忑的心向他走去,只见他条纹上衣搭配工作裤,让人难以相信那是大名鼎鼎的'他应该有的样子,我微笑着向他问好,而他却也用同样的方式回应了我。

  之后,我们决定跟随袁隆*爷爷的步伐,去往海水稻实验基地去观察生长状况,一路上袁隆*爷爷都友好的向我交谈,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仿佛一下子拉*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到达基地后,袁隆*爷爷却一改之前的样子,他行走在海水道之间,小心的穿梭其中,生怕踩坏了他的宝贝,他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双手在稻穗中来回翻腾,眉头时而紧锁,时而放开嘴角,时而露出一丝丝微笑,而我在一旁能够做的只有记录,但我想能够见识到如此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还在认真工作,是我今生的幸运啊。

  下午,我们就上午观察海水到生长状况作出了研讨会,会上许多专家学者都相继发表意见,尽管有些内容很简陋,但我发现袁隆*爷爷都会做出相应的鼓励的话语,这让大部分学者都为之感动。

  会议结束后,袁隆*爷爷慢步走到我身前,和蔼可亲的对我说:“孩子,在爷爷家吃个晚饭吧。”听到他说的话的我受宠若惊,连忙的对他说:“好啊好啊,谢谢爷爷。”因此我来到了袁隆*爷爷的家,使我更震惊的是爷爷的家不是中心市区的房子也不是一栋别墅,只是一个两层简陋的水泥坯房,屋子里的家具也已经是呈现出了岁月痕迹。

  晚饭上我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敬佩和感谢,而他却只是笑着摆摆手说:“这没有什么,看到你们为水稻事业努力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了,水稻的未来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真好,我与一个认真,质朴,关爱后生的袁隆*爷爷共处了一天,使我受益匪浅。

袁隆*作文7

  袁隆*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八旬的袁隆*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袁隆*作文8

  袁隆*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顾问。“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满载着袁隆*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袁隆*作文9

  袁隆*,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就在5月22日这天却传来了袁隆*爷爷逝世的消息,此消息一发出,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沉痛致哀。

  袁隆*,目睹了当时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以致使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他在反复的实验中,艰难而执着地实现着人生的理想。在袁隆*爷爷的眼里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一直向上攀登,最后从异性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他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在突破,直到成就了今天伟大事业。

  敬爱的袁爷爷,是您让*人将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您是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是人间的福星。

  敬爱的袁爷爷,您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您不怕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正所谓:巨星陨落,禾下乘凉梦想不灭。

  同学们,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向袁爷爷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真上好没一堂课,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能更好的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我们的行动报效祖国!

  最后,点一支蜡烛,送一束稻穗,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

袁隆*作文10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散步,在水稻下乘凉。”他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梦想……

  自*开天辟地以来,吃饱肚子,摆脱饥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君王都拥有一个古老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吃饭成为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古时历代君王绞尽脑汁也未能解决。

  随着新*成立,“稻田里一颗闪亮的巨星”诞生了,他目睹了人民粮食短缺,腹不裹食的凄凉现状,于是他下定决心改良水稻品种,在他的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努力下,发明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由此造福了全世界。他被我国*授于“全国先进科技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爷爷,他创造的奇迹与价值备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曾有记者问过袁爷爷,您的身价值1008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袁爷爷含笑回答记者,对金钱我从无概念,我更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我还是会花,至于我获得的.奖金都放在基金会里,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元钱,但我更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块钱的汗衫,穿着很舒服也很精神呢!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啊,这就是高尚而又伟大的袁爷爷。

  可就在昨天,5月22日,一声晴天霹雳,巨星陨落,天地同悲,我们敬爱的袁爷爷抛下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水稻事业和他的“禾下乘凉梦”去了天堂。曾经十里长街送*,但在昨天,长沙街头出现了十里长街送袁爷爷的悲壮场面,人们奔走在大雨中,追随着爷爷的灵车,流泪大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真是闻者落泪,看者伤心,我不禁跟着泪流满面,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学*,珍惜每一粒粮食,像袁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贡献一生的人!

  袁爷爷一路走好!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2)

——感谢袁隆*作文 (菁华3篇)

感谢袁隆*作文1

  炎炎夏日,蓝蓝的天空中点缀着白云,一望无际的稻浪在夏风中翻滚,悠悠传来淡淡稻香,您就在这稻香里,辛勤地工作,您头顶着破破的草帽,遮住了艳阳,岁月在您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痕迹,您的眼睛深深陷下去。古铜色的皮肤显得各外年迈,你在稻田里来回走着,观察着一株株稻子,记录着数据,您满目欢欣,只是看着自己的稻田,满意地笑了,汗水打湿了您的衣衫,衣衫上留下渍水,裤腿上沾满了泥土,可您丝毫不在意。每天这样工作着,任凭太阳有多辣,依旧动摇不了您的心,任凭风吹得多闷热,但却坚定了您的脚步,远处望去稻花香里的您多么刻苦啊!

  您说过:“我不是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你把田里当作自己的毕生心血,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让全世界有饭可吃不再饥饿,你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在世界培养无数杂交水稻,培养人才,让他为自己国家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对,你就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你不断朝着一个目标奋进,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只要坚持,就能达到光明的彼岸,不错,从上世纪开始,您就不断完成自己梦想,抛开“书本和电脑”种出杂交水稻,那是多大的荣誉。2019年9月17日,您获得共和国勋章,可您无论自己一颗种子,创出多大森林,一片花瓣造出多少花海,一条小溪绘成多大的海,你也像路灯一样无闻,如烛一样无私,把汗水都奉献给稻浪,“高处不胜寒”您即使是一颗明星,也依旧朴素而不奢华。

  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对*的看法,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无数人的温饱,您用一粒种子让世人铭记,您用一粒种子成为夜空中最明亮但不张扬的`星,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感谢袁隆*作文2

  不畏艰难,将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结合

  为了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视科学为生命。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袁隆*深谙这个道理。

  以实践求索真理、验证真理,不断创新

  科学家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袁隆*常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袁隆*认为,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先后成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从*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的水稻产量,就证明了这句话。

  淡泊名利,树立正确的身价观

  作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杂交水稻培育技术更是“摇钱树”,袁隆*完全可以凭借这些跻身富豪之列。甚至有机构评估“袁隆*”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高达千亿元。

  但袁隆*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不错,我身价值1008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感谢袁隆*作文3

  一个人将一生献给一片土地,只为坚守一个梦想。——题记

  您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田埂上的背景,您那一件件廉价的花衬衣,您那台“世界名车”奇瑞……这年夏天,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背灼炎天光

  烈日当头,稻浪滚滚。您肩杠农具,兜揣放大镜,在没腿的泥中满跚。低头端详,您脸上的老年斑正是岁月的勋章,花白的银发让您更加精神。手捧稻穗,您深陷的眼窝渐渐有了光彩,闪烁的瞳仁与微笑流光溢彩,您用汗水浇灌出这沉甸旬的黄金稻。

  从实验田这头一路俯首仔细观察到那头,身影遂渐被拉长,一趟来回,一背汗水。每日都如此艰辛,您面朝稻叶背顶炎阳,偶尔才坐到树阴下,在夹子本上记录所得。火热的烈日从东方升起爬到山顶,又顺着西边的树梢徐徐滑下。

  但惜夏长

  时光如川,又是一年稻丰时。夏日转瞬即逝,稻儿们奉出颗颗金黄,摇曳在微风中,您立于田埂之上,双手插腰站定,极目四望,满眼金黄,不禁咧开嘴,憨憨地笑了,满脸的自豪与兴奋。

  但您总叹息夏天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是啊!“贪心”的你又怎么可能知足呢?您将水稻每公顷15吨的产量提升到每公顷18吨,将高产水稻变成海水稻。水稻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长,都凝聚着您的无尽心血啊!若不是当年历经饥荒,若不是当年的深痛怦击,又怎么能“贪得无厌”,怎么能开创水稻的新纪元,救济苍生呢?

  15元的衬衫,50元的衣服,100元的鞋子,260元的手表,是您!怀揣着永恒的赤诚之心,是您将一生都献给深沉的土地,一生都专注于陪伴在水稻左右,解决了全国、全洲乃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向您致敬!还是您!

  手执水稻,痴迷一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个夏天,稻子熟了,金浪翻滚,而您却永远地去了,去追求那个永恒的梦,您也许化作了天的一颗明星,闪闪烁烁间看着我们吃饭呢……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3)

——袁隆*作文500字范文五份

  袁隆*作文500字 1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台上传开了:袁隆*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国士无双,缅怀!

  袁隆*作文500字 2

  “袁隆*”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不仅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获得过联合国“科学奖”哩!今天,我要说的是我家的“袁隆*”。

  我的外公七十多岁了,身体特别硬朗。退休前,他是县里分管农业的领导。听妈妈说,外公是华中农学院的高材生,不过看上去就像个庄稼汉!因为外公每天早出晚归,骑一辆破自行车,整天和泥巴、庄稼打交道。为了试验新品种,他常常从早到晚地泡在田间地头,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种苗的生长时间和收获率。虽然戴个大草帽,皮肤还是被晒得黝黑,活像个非洲人。

  终于退休了,外公总该享享清福了吧,可他还不肯闲下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研究他的老本行。今年,退休已经十多年的外公又研究起“巴西旱稻”来。他说,这种旱稻的耐旱本领特别大,如果试验成功,能很好地解决庄稼缺水这个大问题。为了试验,一大把年纪的外公自己动手开了一块试验地;为了保证早稻的健康成长,他自己动手拔田里的野草,捉稻秧上的害虫,比照顾我还要细心;为了得到“巴西旱稻”详细的生长资料,他天天下田观察、记录,常常忘了按时回家吃饭。家里人常笑他,说他的干劲比年轻时还大。

  年轻时的外公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我无法见证,但是现在的外公在我心中和袁隆*一样了不起!

  袁隆*作文500字 3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台上传开了:袁隆*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国士无双,缅怀!

  袁隆*作文500字 4

  夕阳下,一片稻田散发着金色的光辉。在这其中,有一位耄耋老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命运,不停地研究……

  他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两个“简单的梦想”。他的第一个梦想是“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在一个世纪前,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大型贫民窟。到处都是灾民,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他看到这一切,心中悲痛,便有了这一愿望。然而,当他说出自己的愿望时,换来的却是全国人民的质疑及外国人的嘲讽与冷漠。可他没有放弃,依然躬耕在农田的第一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在这几十年间,有过失败,有过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失败了就再来!”他一直坚持着,不断努力着。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全球发展,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他的第二个梦是“禾下乘凉梦,高产不封顶”。在他梦中,试验田中的杂交水稻比高粱还高,谷粒甚至比花生还大。他坐在这片稻穗下乘凉,与助手谈笑风生……他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与他的团队不懈奋斗着,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不断在刷新。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完成梦想就走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将会实现。老人家地下有知,那该多么欣慰啊!

  这位老人,为祖国,为世界,为消除饥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获得了无数荣誉,身价早已上千亿,但他并没有贪图享受,一个月6000多的工资也十分满足,他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让我们祝这位老人,祝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祝袁隆*爷爷:一路走好!

  这颗种子,包含着老人家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他就像一颗伟大的种子,为我们播下了希望。

  袁隆*作文500字 5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夏季粮食的丰收时节。粮食的大丰收让祖国的粮仓爆满,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让让人明更加安康。但是为我国甚至全球粮食曾收层产的袁隆*院士却离开了我们。

  粮食的丰收意味着国民能吃饱饭,意味着国家的国泰民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粮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

  袁隆*院士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他为人类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贡献。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吃喝。袁隆*院士曾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在为自己的饭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边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压弯了腰,偶尔的一阵风,稻穗随着风摆动,我仿佛看到了袁隆*院士在田边看着稻田丰收的笑容。再过几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灿灿,每当这时就想起了伟大的袁隆*院士,他的一生都在为粮食的曾加产量而努力,与种子打交道,简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远铭记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吃饱饭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饭我都会想起他。

  斯人已逝,忧思长存。他在稻穗下乘凉的未完成的梦,后人将踏着他的脚印继续前行。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4)

——悼念袁隆*作文 (菁华3篇)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袁隆*爷爷离开了我们。在中午就收到微博推送的袁老逝世的消息,我的心立即啾了一下,随后官媒辟谣,当时我一边庆幸一边在心里骂无良媒体,不求实就胡乱播报消息,可没想到一两个小时后,袁老真的辞世了。

  从小的时候就在书本中看到过袁隆*爷爷的故事,奶奶也经常讲起当年闹的大饥荒过的有多么难,每每想起都会想起大英雄袁隆*爷爷,是他让我们这代人有饱饭吃。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袁隆*爷爷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他说,梦到和同事看见了巨大的水稻植株,稻穗像扫帚那么大,稻粒如同花生一样大。在梦中,他们躺在这些巨型水稻的阴影下。把这个梦变为现实成了他们的目标,他们一直为此努力,他在田间完成了伟大的创造,用枯瘦的双肩扛起全球的饱食之忧,因胸怀天下而热爱他的事业,功成名就,荣誉无数。

  或许袁老就是天上的水稻,下来拯救了人类,他用善良感染了每一个人,现在他要回去了,我们会永远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死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5月22日袁隆*爷爷逝世了,袁隆*爷爷是发明杂交水稻的人,他让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

  袁隆*爷爷发明的杂交水稻被美国人嗯,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当时袁隆*爷爷的家里的条件还不错,他的爸爸妈妈想让他上好的.大学,但袁隆*爷爷想重新报考重庆农业大学,在19岁的时候开始研发杂交水稻,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原副*。

  他还嘱托我们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们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都会想到袁隆*爷爷。

  翻开课本,我们总能看到他的照片,他和水稻总是在一起,当时为了让袁隆*爷爷方便研究,在他们家门口,开辟了一片实验地,凭结业早上起来不是刷牙洗脸吃饭,而是先跑到那一片实验地看一看,杂交水稻怎么样了。

  在5月22日13:07,“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人端牢饭碗的英雄送别袁老!

  榜样是我们人生的航标,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榜样有很多,只要身上具有值得我们学*的、充满正能量的东西,他就是榜样。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比如忙个不停的交警叔叔,生活中见义勇为的普通人,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好心人,这次疫情中在一线奋战的英雄们……他们都是我们学*的榜样。但令我最敬佩的是已经90岁高龄的袁隆*爷爷。

  第一次了解袁隆*爷爷是在学校楼道的宣传展板上。当时,还没有太多印象,只是觉得他和其他的科学家一样值得我们学*。

  第二次见袁隆*爷爷,是在国庆70周年阅兵典礼前,袁隆*爷爷要去参加颁奖典礼的一个视频,第一眼看见他时,只觉得他是一位瘦瘦弱弱的、脸上爬满了皱纹的老人,根本看不出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不知道的还会以为他就是*常百姓。他穿上*时不怎么穿的西服出*。他因为经常在田里跟泥土打交道,根本穿不着西服。他笑着说:“要去参加颁奖典礼,见**要穿西服打领带庄重一点。”他身上那股朴实劲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内心。身价过亿的袁爷爷,心里装的,都是温饱天下的大事,对于个人的穿戴,却是如此不在意。

  前几天我又看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记者问袁爷爷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爷爷笑着说,他现在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杂交水稻。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有其他更好的追求。袁隆*爷爷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其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袁爷爷一生躬耕于稻田,不辞辛苦地研究着杂交水稻,1960年一场自然灾害饿死了好多人,袁爷爷亲眼目睹了当年的饥荒,他下定决心研究水稻,让老百姓不再挨饿。经过多年的研究,1974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但他没有停下研究水稻的脚步,一直在不断地研究更新,直到今天他还在带领他的团队研究着杂交水稻。

  妈妈说,我们肯定也吃过袁爷爷研究种植出来的稻米,没有他,好多人还饿肚子呢!这更增加了我对袁爷爷的敬佩。

  “杂交水稻”这几个字追随了袁爷爷一辈子,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他辛勤耕耘、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执着专一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他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能得到国家的最高荣誉勋章,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我决心以袁隆*爷爷为榜样,向他学*,学*他的为人朴实,学*他对认准的事不懈探索、执着专一。我要扎实学好文化知识,将来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上为国家也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5)

——袁隆*作文(精选二十篇)

  袁隆*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八旬的袁隆*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鸿毛。”20xx年5月22日“共如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样重如泰山的人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长沙市全体市民为他送,全国人民都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惦念他。

  袁隆*爷爷1930年9月7日年出生于北京,江西德发县人。1949年,袁爷爷各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农学院,学*农作物专业。1953年,23岁的袁爷爷被分为湖南怀化一所农校当老师。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重的粮食饥荒,袁爷爷目睹了严重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心睡觉。只有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如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xx斤的水稻新品种,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解决饥饿。他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十汗水十灵感十机遇二成功。他确信,杂交水稻能增产。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袁爷爷知难而进,他迈开双腿,走进水的莽莽绿荫,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贤料没有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株,“功夫不怕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伏奇特的品种。袁爷爷欣喜若狂。经过10年反复讨论与实践,种植杂交水稻增产1000亿公斤以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现在变成天上的星星照耀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为祖国做贡献。

  1930年,袁隆*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而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最伟大的人。

  为什么说袁隆*爷爷是最伟大的人呢?我国**授予袁隆*“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爷爷做出了如此之大的贡献,却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他拉着身上的衣服说:“这是我最贵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买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买六条领带,人家都说好。”但他抽烟要抽好烟——“中华”,每个月二千元,是生活中最奢侈的开销。“我对财富的看法,有钱不花就是没钱,放在银行里那不是自己的钱。”不论银行里有多少钱,袁隆*还是种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渐增多的条条皱纹,没有任何的变化。

  一位记者问到有没有想过把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对台湾水稻界保密时,袁隆*回答:“那要看对哪些人保密啦,这个东西内外有别是不是?台湾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大家没什么可保密的,当然是分享成果啦。说老实话,我一点也不愿保什么密,我个性是这样。”好个“内外有别”,在涉及“**关系”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袁院士可一点也不含糊。

  袁隆*,天上的行星以他命名,地上的水稻认他为“父”,居功不自傲,妙语常留香,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为他人带来的欢乐!永s记人们心中!一路走好,袁隆*爷爷!

  5月22日13时07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袁隆*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袁隆*爷爷,被称为“杂家水稻之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是一位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袁隆*爷爷出生于1930年,经历抗日战争、**战争和建国百废待兴各种困难时期,跟随父母在武汉、重庆、湖南等多个地方读书,自幼就练就坚强的意志和良好学**惯。他热爱学*,勤于钻研。在毕业时最初的志愿是当一名飞行员,但因为在参加空军选拨时,因热爱成都的美食而吃坏了肚子,结果影响了成绩的发挥,导致成绩不靠前,而留在学校从事农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特别是看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的场景后,发誓要用自己的所学改进农业生产,让人们吃饱饭、不饿肚子。他数年如一日,埋头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钻研,终于研究出了“杂交稻”,让亩产量提高了好几倍,广泛种植后多养活了*亿万中国人,造福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袁隆*爷爷在学*、科研之余,还热爱体育运动,年轻时就是一名游泳健将,即使年老了也坚持游泳锻炼;他还认真学*英语,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候,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自然交流。同时,他还热爱生活,前不求领养一只猫,让人看到老爷爷可爱的一面。

  袁隆*爷爷虽然走了,但他把自己奋斗的成果留给了我们,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还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福当地人民。正是因为有了袁隆*爷爷的贡献,中国才成为世界粮食大国,我们国家才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悼念袁隆*爷爷,就是要永远牢记他做出的突出贡献,珍惜每一颗粮食的来之不易;学*袁隆*爷爷的坚定的意志、钻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做一名有理想、有奋斗、有爱心的追梦人。

  谢谢您,袁隆*爷爷!愿您一路走好,我们年轻一带,将迎着您“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大梦想,继续前行,逐梦新中国,创造新的未来!

  20xx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袁隆*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打开手机,刷着视频,突然一个视频引起我的注意——袁隆*逝世,我以为是恶搞,心里还骂着那些网上的喷子。后来接二连三的刷到这种视频,才知道这是真的……怎么可能?之前袁隆*爷爷90岁生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我不敢相信。

  我对袁隆*爷爷的认识就是“杂交水稻之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他曾说过“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造福人类,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袁隆*爷爷不仅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还有海水稻。如此伟大的人怎么可能就逝世了呢?

  当袁隆*爷爷的灵车穿过长沙的街道,所有的车都默哀鸣笛;下着雨,百姓也跟着车跑,边跑边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在袁隆*爷爷的雕像前献满了花,那些花成了一片花海……

  听说天上的星宿归于天际时,天地是会地动山摇送星宿归去的,好多地方都在下雨,就连天公也流泪了吧……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麦穗云”,大家都说袁隆*爷爷只是去了需要他的地方,继续去干他热爱的事业了。可能天上也需要粮食了吧……

  网上还晒出了袁隆*爷爷之前的样子,开会时的托腮、采访时的笑声、稻田里拉小提琴……原来袁隆*爷爷也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啊。

  袁隆*爷爷养了一只猫,叫袁花花,是一只黑白条纹的小猫。可袁花花还没长大,袁隆*爷爷已经不在了……花花以后只能去稻田里寻找袁隆*爷爷的味道了……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梁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这位解决了世界十几亿人粮食问题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个明白。

  闻名不如见面,袁隆*爷爷满目慈祥、*易*人,脸上布满沧桑,额头满是皱纹,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经历肯定不*凡,也看得出他经历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从他的讲解中可以略窥一二:1953年,袁隆*爷爷大学毕业,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有次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他决意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坚持了六年时间才找到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过后,1973年10月,袁隆*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几个十三年啊!只有坚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断的坚持走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从袁隆*爷爷坚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级杂交稻一定会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2011年9月19日,他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爷爷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坚持了30年,超级杂交稻研究又胜利了。毕生梦想消除饥饿,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坚持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

  身为一名***,此行我收益很多: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岖,要想取得成功和胜利,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前几天,我看了《袁隆*》这部电影,当我走出电影院时,我热血沸腾,我的心久久不能*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袁隆*爷爷是一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意志坚强、奋斗终身、的人。以前的水稻产量很低,可是在袁隆*爷爷的不懈努力下,反复地研究和实验,终于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了“水稻之父”,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爷爷在工作中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中所要具备的,这使我深有感触。昨天,我在楼下学玩滑板,我刚站上去,妈妈还没来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个四脚朝天。我连忙站起来,拍拍屁股上得尘土,说:“什么破玩意儿呀?还没等我站上去就给我送了个礼!”我赌气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妈妈看着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将法说:“ 以前你总是缠着要我给你买滑板,现在给你买了,可你又不敢学。嘿——我还是把它送给别人算了!反正留着也没用!”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小看我,我要让她对我刮目相看。这时,袁隆*爷爷的影子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给了我巨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今天我一定要学会玩滑板。可我刚一站上去,又摔了下来,害得我青一块,紫一块,手也擦伤了。妈妈看着有点心疼了,也劝我暂时不练了,可我却不依了。经过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

  通过观看了这部电影和我学滑板地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永不言败是驶向成功的风帆!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要让袁隆*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做到不畏艰险、脚踏实地。在学*中,要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为生命奏响动听的乐曲!

敬爱的袁隆*爷爷:

  您好!

  我之前对您的了解是通过爸爸妈妈,他们说您是共和国脊梁,于是我好奇的找来了您的自传,自传里说您是一个爱研究的人,书里还说,您是一个研究粮食的人,读到这里我就更好奇了,现在的米饭在我们面前已经是*常中的*常,甚至有时我还不爱吃白米饭,可是这么普通的东西您为什么还要研究呢?我的好奇心又上来了。当我知道中国那时是一个非常非常贫困的国家时,我就开始对您研究杂交水稻敬佩起来,当我知道中国现在还有农村里的孩子,四亿多人吃不了饱饭时,我就更敬佩您了。当然有一些书中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准备用这封信来问一问您。

  首先,在我查找您的资料时,有写到您在学*方面特别优秀,也擅长运动,喜欢拉小提琴,您这么有才,家境也不错,为什么要报考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呢?学*农业方面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给自己了一些答案,比如,您因为经历过日本螺沟桥事变,云南那边的7·8级大地震,看到那边的难民,穷苦人家,都吃不了一碗饱饭,就立志要研究出杂交水稻。

  在读自传的时候,我本以为杂交水稻的种子很好找,到处都是,可您却找的那么艰难,后来我才知道,要找一颗好种子可不简单。 在看传记之前,我以为是因为您喜欢水稻,所以给水稻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杂交水稻,后来我才知道水稻和杂交水稻是有一定的基因区别,这可能也是种子难找的重要原因吧!

  当然我也非常看好和赞叹您和您夫人邓哲,一起做出的“三系”图表,这张表格有列着您一滴滴的汗水,一点点的努力!

  隆*爷爷,你在粮食上给了我们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人吃了饭才能像阅兵仪式上的兵哥哥一样强壮,人吃了饭才能学*,为祖**亲争光,人吃了饭才能像袁隆*爷爷一样科学研究!

  谢谢您,隆*爷爷,您是共和国脊梁,谢谢您,隆*爷爷,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不能把您遗忘!

  现在想一想我们午餐时倒掉的饭菜,真是自惭形秽啊。

  袁隆*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顾问。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满载着袁隆*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 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为 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 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 专家。

  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初夏小满,雨水纷纷,在这样一个阴郁的日子里我们送别了敬爱的袁隆*院士。芙蓉路上人头攒动,一声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让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十里长街送**的情景。光阴流转,英雄们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人们对于英雄的致敬和爱戴也从未改变。

  袁隆*,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终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袁爷爷在稻田里穿梭的背影,就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袁隆*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第二天,他照常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他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直到今年年初,年逾九十的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袁老终其一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的理想,用赤子之心书写中国人胸有人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袁隆*,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袁隆*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发扬袁隆*精神,抓住青春大好时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努力学*,练就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逝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当我和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甚至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的。在一瞬间,我的心中仿佛是灌满了铅,变得无比沉重,因为他可是我们的袁隆*爷爷啊!是他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解决了整个中国所急的粮食困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永垂不朽的伟人!

  我*时最爱吃的主食就是大米饭,而这大米的绝大部分,不就是袁隆*爷爷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吗?他曾说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则用自己毕生精力,去实现了这一句话。现如今,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的水稻,已经中上了他的杂交水稻,这些水稻,喂饱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他毕生只做好了这一件事——杂交水稻,而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被世界铭记!

  愿您一路走好,我们的袁隆*爷爷!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时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侠;

  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饭的。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

  袁隆*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为祖国做贡献。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星期一,我早早起床。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明媚。我来到学校,老师却告诉了我们一则十分沉痛的消息。他说,5月22日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去世了。

  老师说到这里,我们全班突然一片安静。大家静默不语,老师给我们讲了袁爷爷的许多事迹。袁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应用和推广。1961年7月,袁隆*发现一株稻株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株做种子能高产,此后他耗时9年,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终于研究成功。

  直到后来,每年增产稻谷可养6000多万人,解决了困扰中国甚至世界的温饱问题。袁爷爷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曾深情地畅谈梦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能够在禾下乘凉。

  袁爷爷的一生只为研究水稻产量,他十分珍惜粮食,深知粒粒粮食皆辛苦。所以,他曾勉励青少年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一粒粮。

  袁爷爷也十分节俭,*时只穿几十块钱的衣服,为了让中国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默默无闻,从不奢华,和土地和水稻打了一生交道。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去世后,应家属要求,汽车载着他的遗体进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绕行育种实验室一周,让他最后再看一眼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

  听了老师的讲述,我的心里无比沉痛,也感慨万千。我们每个人都要学*袁爷爷这种博大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我们小学生呢?也要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并朝着目标努力前进。袁爷爷的故事也让我想到了我的梦想,从小我就想当兵,考个军校,将来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现在,我要脚踏实地,努力学*,用行动来一步步靠*自己的梦想!

  袁隆*爷爷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粮食”,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向他致敬。

  就在2021年5月22日的下午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件令人无法描述的事情――袁隆*爷爷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走了,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

  因为袁隆*爷爷曾经饿过肚子,他为了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农业部在1996年立下中国超级稻计划。当时是五个进程,700公斤亩产、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袁隆*爷爷所在的团队都顺利实现了,他们现在向每亩1200公斤冲刺。袁隆*爷爷曾经说:“希望2019年就能实现每公顷18吨,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估计10月中旬就能够收获,现在长势非常好。如果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有90%以上的可能性能实现。”

  臧克家有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当然,袁隆*爷爷只是表面上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坎儿里,他永远活在全世界人的心里。世界那么大,没有人会不记得他。

  袁隆*爷爷曾经说过:我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还有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袁隆*爷爷希望水稻可以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希望米粒可以像花生那么大,同样还希望水稻可以覆盖全球,让全世界的人都远离饥饿。

  袁隆*爷爷把旧果实带走了,可他却把新的果实就给了新时代的人。真是应了那句话:我们中国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

  袁隆*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为祖国做贡献。

  每每读到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词时,我仿佛睡在了稻田里,闻到了稻谷香,热腾腾、香喷喷的米饭让我垂涎三尺。我看到了天上的袁爷爷,他在稻田里忙碌着,被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围着,爷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我们再也见不到袁爷爷了。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

  我要学*袁爷爷持之以恒、严谨治学的求真精神,他为寻找种子,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间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一遍又一遍种植、试验、改良。他曾为了看住苗,把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我们现在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全靠袁爷爷的不断求索、知难而进的科学精神。

  我还要学*袁爷爷心怀百姓、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袁爷爷年轻时经历了饥饿、贫穷的生活,他上大学时坚决地选择了学农并立下誓言:“我要用农业科学技术,让所有的人不再饥饿。”几十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爷爷用一生的追求与奉献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我们要在以后的学*生活中,节粮惜粮,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如果天堂有味道,那一定是稻花香,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也会永远铭记他,我们一定记住您——袁隆*爷爷。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中午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6)

——怀念袁隆*作文实用10篇

  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湖南长沙的一个街道上,一辆灵车从医院里缓缓驶出,上站满了许多人,他们有的哭泣,有的献花圈,还有的再说:“袁爷爷,一路走好!看到这个画面,我不仅想到了袁爷爷的一些事情。

  袁爷爷是我们全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研究出来的.'水稻数量多而且重量大,以保证让种植水稻的国家仅能解决温饱。但是在以前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却不是这样。

  记得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解决温饱都十分的困难。因为当时的粮食十分难种,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不到300斤。一家人一年的收成在300斤,远远不能让家人们吃饱。

  但是当袁隆*爷爷开始研究水稻之后,我们新中国的温饱问题是成功解决了!袁隆*爷爷在1961年7月的一天,在农田里发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杂交水稻,于是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就开始全身投入发明杂交水稻的实验中,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先后发明了第一二种杂交水稻,产量不下100吨左右。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中国的温饱问题是成功解决了。

  但是发明了第二代杂交水稻之后,袁隆*并没有停下来,开始发明了第三代,在后来的的几年中,袁隆*的团队不怕艰难,终于发明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产量是接达到几千吨。

  在袁隆*爷爷七八十岁的时候他还说要把杂交水稻搞到几万吨,他还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把杂交水稻带到世界的梦想。

  现在我体会到了粮食来的十分不容易,所以我要好好的珍惜粮食,不去浪费粮食,好好去吃我们身边的每一顿饭。

  相信大家都知道袁隆*爷爷吧。没错,袁隆*爷爷就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爷爷因为多关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长沙则是享年91岁,可惜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就这样死了。

  袁隆*爷爷为了让我们吃上一顿饱饭,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让我们能够吃上一顿饱饭,所以我们以后要。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粮食,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是可耻的一种行为,你们知道吗?

  15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在第5届国际海水道论坛上,通过视频发表致辞过,指出2020年我们在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培根技术,土壤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忆亩碱地,慌滩变良田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你们还知道吗?由袁隆*院士倡议发起的.,广州市隆*院士港农业创新发展基金于当天正式设立袁隆*院士,本人以朝南省袁隆*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的名义捐款10万元作为启动奖励广东定龙集团向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相关资料,将袁隆*敢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的保障,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说了这么多,我们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每一粒粮食。要知道袁隆*爷爷每天的辛勤付出不能让它白白浪费掉,所以要好好吃饭不浪费。

  金秋时节,秋风**,迎面送来阵阵禾香,金黄的稻穗,拍打着手掌掀起滚滚金色的稻浪……

  1930年,袁隆*出生了,一粒伟大的种子,悄然降临人间。那是一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他的童年时光也都是在四处逃难中度过。

  高中毕业后,从小热爱花草与大自然的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当官发大财,而是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农业大学的农学院,并在毕业之后到湖南农校任教。在课堂上,他细心给同学们讲解,课后他也会与同学们一起做实验。

  60年代饥荒降临,大量的人民因饥饿而去世,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望着此情此景,他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远离饥荒,于是他迈开双腿,向田野中奔去,开始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漫长征途……

  袁隆*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而另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高产不封顶”。他说了也这样做了,一个又一个早晨,他奔向实验田,一个又一个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我不在家,就是在实验田;我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在他日日夜夜的努力中,他不断创新,反复实验,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状态。

  获得了一次又一次大奖的袁隆*,十年前身价1008亿,可他却独爱15元的衬衫,他勤劳质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研究水稻的事业。

  他也终不负自己的期望,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亩产量不断刷新记录,不仅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国家吃上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袁隆*爷爷研究室的种子是伟大的种子,而他本人何尝不是一颗伟大的种子呢?

  2021年5月22日,这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溘然长逝。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

  袁老大半辈子都在研究杂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他有一个梦,在梦里,稻苗长得像高梁那样高,稻穂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就在稻穗下乘凉。50年来,他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却只留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禾下乘凉。

  都说“民以食为天”,袁老他不断突破粮食产量,一次次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八百公斤到九百公斤,再到一千公斤……。袁老的目标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现了这个,又想更大的目标。

  当大多数老人都安享晚年时,九十多岁的袁老依然亲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让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制的水稻技术取得成功,疲惫也早已消失,只剩下满心欢喜。

  “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这是唐代人民的写照。而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会遇到饥荒了,袁老和他研制的杂交水稻,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全世界。

  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项奖项都无法概括袁老应获得荣誉,“袁隆*”将会深深烙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毫无疑问,袁老定是重于泰山的,他的贡献,完全称得上是空前决后的。

  袁老,您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读袁隆*,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读袁隆*,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散步,在水稻下乘凉。”他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梦想……

  自**开天辟地以来,吃饱肚子,摆脱饥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君王都拥有一个古老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吃饭成为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古时历代君王绞尽脑汁也未能解决。

  随着新中国成立,“稻田里一颗闪亮的巨星”诞生了,他目睹了人民粮食短缺,腹不裹食的凄凉现状,于是他下定决心改良水稻品种,在他的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努力下,发明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由此造福了全世界。他被我国**授于“全国先进科技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爷爷,他创造的奇迹与价值备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曾有记者问过袁爷爷,您的身价值1008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袁爷爷含笑回答记者,对金钱我从无概念,我更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我还是会花,至于我获得的奖金都放在基金会里,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元钱,但我更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块钱的`汗衫,穿着很舒服也很精神呢!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啊,这就是高尚而又伟大的袁爷爷。

  可就在昨天,5月22日,一声晴天霹雳,巨星陨落,天地同悲,我们敬爱的袁爷爷抛下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水稻事业和他的“禾下乘凉梦”去了天堂。曾经十里长街送**,但在昨天,长沙街头出现了十里长街送袁爷爷的悲壮场面,人们奔走在大雨中,追随着爷爷的灵车,流泪大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真是闻者落泪,看者伤心,我不禁跟着泪流满面,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学*,珍惜每一粒粮食,像袁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贡献一生的人!

  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原副**袁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是多么的伤心难过!我所了解的袁隆*院士,毕生都在为世界的粮食供应做努力,做贡献。就连在医院治疗期间,他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杂交水稻,每天都向护士询问气温、降水等情况。一位护士在袁隆*老先生逝世后,还哭着说“他自己都已经病的那么严重了,还时刻关心着他的稻子。”

  袁隆*爷爷说过:“我有两个梦想。”袁隆*的梦想有两个,一是“禾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但就在他的两个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却走了。为此,我们要牢记袁隆*爷爷给我们的寄语:

  “知识是基础,汗水要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弃它。”

  总是下意识的以为,那些伟大的人会永生。却忘了他们也会老,也会生病,也会突然离开。他悄悄地带着草帽,弯着个腰……就这样,突然离开了……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由于袁隆*的杰出功绩,有许多人提议国家给袁隆*爷爷实行国葬,降半旗哀悼。

  我认为袁隆*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去学*:时刻关心人民、简朴、不慕名利、不畏艰险,勇于付出、顾全大局、甘为人梯……所有的这些精神,造就了中华人民对于他的尊敬与喜爱,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多么的*易*人!

  致敬袁隆*,我们要珍惜粮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汗水,坚持不懈,才能表达我们最真诚的致敬之心!

  昨天下午,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妈妈大声的'喊道:“小炎,快点过来,给你看条信息。”我快速地跑到妈妈身边坐下来,妈妈把手机递给我,我看到手机里面显示着几个大字,“缅怀!含泪,送别袁老……”我的手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仔细,认真地看着。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袁隆*爷爷的名字,我通过网络上的信息和图片,认识了,了解了袁隆*爷爷一生都在为研究杂交水稻不断的学*。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这一天,我们伟大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袁隆*爷爷的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共和国勋章”……,虽然有的奖项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最棒的奖。

  袁爷爷在多采访中都会畅谈他的两大梦想,第一梦想:“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那么大,人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就是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第二梦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造福全世界。这些年,袁爷爷年龄大了,但是他仍然奔波在田间地头,有一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这是袁爷爷说的话,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7)

——赞美袁隆*作文合集10篇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个世界。

  对于他的.最初记忆,是在一次看电视节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热泪地跟我们讲,作为中国人,天地君亲师,你们可以忘记和背叛,但谁都不能忘记袁隆*爷爷,谁也不能不尊敬袁隆*爷爷。

  听老人说,中国上世纪60年代,在大饥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还听到身边很多人表达着对袁隆*爷爷的感谢,是他改变了中国的“粮食命运”,让许多中国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种植粮食发生了改变。当听到袁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为袁爷爷祈祷。

  因为袁爷爷,中国人,不仅仅是不再饿肚子了,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袁爷爷,他是国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让不少国家免除饥饿的人。

  国士无双,当是袁隆*爷爷,我辈幸福,当忆袁隆*爷爷。袁爷爷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我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会永远铭记袁爷爷,沿着他前进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爷爷的引领,我们会奋勇向前!

  初夏小满,雨水纷纷,在这样一个阴郁的日子里我们送别了敬爱的袁隆*院士。芙蓉路上人头攒动,一声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让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十里长街送**的情景。光阴流转,英雄们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人们对于英雄的致敬和爱戴也从未改变。

  袁隆*,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终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袁爷爷在稻田里穿梭的背影,就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袁隆*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第二天,他照常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他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直到今年年初,年逾九十的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袁老终其一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的理想,用赤子之心书写中国人胸有人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袁隆*,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袁隆*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发扬袁隆*精神,抓住青春大好时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努力学*,练就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这位解决了世界十几亿人粮食问题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个明白。

  闻名不如见面,袁隆*爷爷满目慈祥、*易*人,脸上布满沧桑,额头满是皱纹,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经历肯定不*凡,也看得出他经历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从他的讲解中可以略窥一二:1953年,袁隆*爷爷大学毕业,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有次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他决意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坚持了六年时间才找到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过后,1973年10月,袁隆*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几个十三年啊!只有坚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断的坚持走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从袁隆*爷爷坚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级杂交稻一定会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2011年9月19日,他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爷爷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坚持了30年,超级杂交稻研究又胜利了。毕生梦想消除饥饿,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坚持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

  身为一名***,此行我收益很多: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岖,要想取得成功和胜利,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昨天下午,妈妈和大姨在讨论袁隆*爷爷逝世的消息,我不知道袁隆*爷爷是谁?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袁隆*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爷爷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虽然我们这里不种水稻,也不种旱稻,但对搞农业的科学家就是热爱,农民的心底里感恩于农业科学家的奉献,老一代的人们普遍务实,不慕名利,因为他们挨过饿,知道什么最为重要,除了***便是国家粮食的充足,爷爷那一代人特别的珍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袁隆*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是要拿汗水和心血交换来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感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相信袁隆*爷爷的故事感动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激励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就让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吧。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爷爷。以后我们要做到不随便浪费一粒粮食便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袁隆*爷爷,虽隔千里,但祝您一路走好!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这位解决了世界十几亿人粮食问题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个明白。

  闻名不如见面,袁隆*爷爷满目慈祥、*易*人,脸上布满沧桑,额头满是皱纹,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经历肯定不*凡,也看得出他经历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从他的讲解中可以略窥一二:1953年,袁隆*爷爷大学毕业,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有次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他决意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坚持了六年时间才找到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过后,1973年10月,袁隆*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几个十三年啊!只有坚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断的坚持走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从袁隆*爷爷坚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级杂交稻一定会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2011年9月19日,他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爷爷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坚持了30年,超级杂交稻研究又胜利了。毕生梦想消除饥饿,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坚持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

  身为一名***,此行我收益很多: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岖,要想取得成功和胜利,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关袁隆*的电影。就觉得袁隆*给了我很多启发。

  还记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袁隆*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可是,暴雨是无情的。那些被袁隆*细心栽培的水稻瞬间化为乌有,虽然当时受损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却痛在袁隆*的心里呀!过了一会儿,袁隆*的心情开始缓缓地*静了下来,因为他在一污浊中找到一株幼苗,这真是燃烧的希望,生命的奇迹啊!此时的袁隆*心里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因为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电影渐渐地接*尾声,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袁隆*是一位很坚强的伟人。他的坚决感动了我。每当他遇到挫折时他总会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并且吸取给多的教训与经验。

  袁隆*真伟大,是他让人们的天敌——饥饿消失;袁隆*真伟大,因为他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坚强,要用尽一切努力去达到目标。袁隆*真伟大因为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人问题。

  袁隆*、*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和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3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著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似“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袁隆*。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一个噩耗传来,举国震惊。全国人民敬爱的袁隆*爷爷,在湖南长沙,永远闭上了双眼。

  我不知道自己听到噩耗时在做什么。只记得,当时脑袋“嗡……”的一下,时空仿佛停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2019年人民大会堂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上,一位年逾花甲,头发花白,面容消瘦的老人步履坚定走上领奖台,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我不知道袁隆*爷爷是不是幸运的?

  只知道出生在北京的他为了儿时单纯的梦想选择报考农业大学,毕业后又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湘西的偏远农校当老师,他整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十年风雨艰辛,只因对梦想的执着而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即使当他已是高龄,即使他已获奖无数,袁隆*爷爷依然坚持下到一线,下到泥田里工作,用一生在追求与奉献,在实践着自己的一个个梦想。

  我不知道袁隆*爷爷有多么辛劳?

  只知道他为了研发杂交水稻,他和他的团队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寒冬酷暑中,重复着一次次旁人认为无聊透顶的实验。为了给种子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在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用体温催芽……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倒他们,他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改进,一次次学*,勇敢地向权威挑战。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最终杂交水稻的成功轰动了全世界。

  我不知道袁隆*爷爷对中国有多么重要?

  只是记得在中国一半人正忍受着饥饿,几万万人的生命快要流失时,是他站了出来。他的研究养活了半数中国人,结束了中国26年粮食受联合国捐赠的历史,为时代画上了一个惊叹号。袁隆*爷爷说,什么奖项什么荣誉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这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遍布全球梦。袁隆*爷爷是一位真正耕耘者,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国家,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应该且必须尊敬的伟大的人。

  后记:来,让我们举起手,向袁隆*爷爷敬个礼、告个别吧!袁隆*爷爷,谢谢您!我们一定会珍惜粮食,努力学*科学,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人问题。

  袁隆*、*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和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3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著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似“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袁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8)

——向英雄致敬袁隆*作文优选【10】份

  袁隆*爷爷在5月22日13:07在长沙市因器官功能衰竭而去世,长沙市所有市民都为他送行哀悼。

  袁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当时日军侵略中国,所以从小和家人逃亡,九岁时抗战结束,从此定居在小城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恢复高考之后,袁隆*考上了大学。他考的是农业大学,并没有报考爸爸让他考的政治大学。因为之前,他看到过很多饿殍在路边中国人,所以立志学农。他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在大学期间还曾去报考空军,虽然体检、政审都合格,但因理想未去当空军。

  大学毕业后,23岁的袁隆*去一所大学任教,在教书期间,他经常和学生们去田地里考察,一天他在田地里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经过细密的研究之后,他说,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自此以后,他就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工作,这个过程是相当的不容易啊!他们要在14000株水稻中寻找那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但是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但他坚持,最终还是有了发现。人工杂交水稻的工作进展得很不容易且艰辛,更可恶的是有一些人反对袁爷爷的杂交水稻,将700多株试验苗全拔了,但袁爷爷和同事没放弃,在学校里到处找,最终在废井里发现了五株水稻苗,继续坚持试验。

  虽然试验过程艰难,袁隆*备受打击,但他立志要用农业科技打败饥饿威胁,所以一直坚持着水稻的种植试验。现在的杂交水稻已经发展到亩产量1000多公斤,真正的做到了高产,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真正的端在了自己的手中。袁隆*爷爷为我们,为我们中国人,为全世界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袁隆*爷爷除了是农业的专家,他还特别喜欢小提琴,他觉得小提琴能演奏出世界上最真挚感情的音乐,他在禾苗前拉小提琴,为禾苗唱歌。

  正是因为有了袁隆*爷爷,才有了我们每天餐桌上的香喷喷的米饭,我们向袁爷爷致敬!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向他致敬,节约粮食!也要像他说的那样,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台上传开了:袁隆*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国士无双,缅怀!

  这天,正是2021年5月20日13:07,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原副**袁隆*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退而去世。这年他91岁了。是我们中国的悲伤。

  袁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

  尽管九十多岁,他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梦想,要让中国人吃饱、吃好。

  年轻人亲切的称他为“90后梗王”,他上班不打卡,下田很快乐,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曾顽强青春“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爷爷!您走好!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本书,叫做《稻田里的发现》。是讲了,以前一亩地才200公斤,书中小新的爷爷就一粒米饭都不吃。小新的老师对同学们说,有一位科学家,他叫袁隆*,正在寻找让水稻高产的魔法。于是,袁隆*在徒弟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野败”。最后,超级水稻来了。中国的杂交水稻走出国门,他们走到了东南亚,他们来到了美国,他们来到了非洲。

  可是昨天袁隆*爷爷去世了,我好伤心呀,我要向他学*。第一,学*袁隆*的爱国精神。他对国家很有用。第二,学*他努力奋斗的精神。第三,学*他活到老,学到老。他真是我们的国之栋梁。他的学*要用到我的学*上,有一句话叫做好好学*,天天向上。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台上传开了:袁隆*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国士无双,缅怀!

  1930年,袁隆*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前不久,中非农业研讨会上,年届90岁的袁隆*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直播演讲,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日,袁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齡,袁老依然坚持上班。他的办公室码放着成堆的资料,而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首先用眼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高粱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现在,每公顷稻子的产量可以高达18吨。当记者问他希望稻子能高产到什么份上时,袁老说:“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不封顶。”

  微言大义:梦想不熄,行动不止。90岁高龄的袁老坚持用大爱和担当为世界奉献着光和亮,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梦想奋斗呢?

  适用话题:追求无上限;分享;我的梦想……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人问题。

  袁隆*、*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和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3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著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似“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袁隆*。

  微风拂过,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它们在鞠躬,为它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长空万里香”,所有的稻苗都随风而起,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却书写动人篇章。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袁爷爷说过:“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以前曾多次梦见在稻穗下乘凉的情景,是那么的惬意,那么美好。为实现这样的梦想,从1968年开始,袁隆*爷爷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地研制了杂交水稻。谁都知道这项工作是那么的艰难,袁隆*爷爷就像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现在这一切都成真了。袁隆*爷爷是一位国士,更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如今斯人已去,只留遍地稻香绵绵于我们记忆中回荡,他穷其一生,只为追逐一梦,让国人远离饥饿。袁隆*爷爷是科学家中的首富,他虽然身价千亿,却异常简朴,因为他经历过饥荒,所以他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袁隆*爷爷曾说过:“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如今,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当常忆袁公。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

  袁隆*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感谢袁隆*作文范文10份(扩展9)

——英雄袁隆*作文通用5篇

  有一位老人,他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曾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肤是被太阳亲吻过的颜色,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皱纹,须发已被匆匆流去的时光染成花白。他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获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静谧。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

  袁隆*爷爷用一生去追求、去奋斗、去耕耘,在他最热爱、最熟悉的田地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袁爷爷大半辈子都在研究杂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为目标。他有一个梦,在梦里,稻苗长得像高梁那样高,稻[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就在稻穗下乘凉。50年来,他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却只留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禾下乘凉。

  都说“民以食为天”,袁爷爷不断突破粮食产量,一次次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从八百公斤到九百公斤,再到一千公斤……袁爷爷目标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现了这个,又有更大的目标。

  当大多数老人都安享晚年时,九十多岁的袁爷爷依然亲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让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制的水稻技术取得成功,疲惫便瞬间消失,只剩下满心欢喜。面对未来,袁爷爷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的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爷爷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爷爷。“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影。虽然袁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袁隆*”星会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袁爷爷,我们向您致敬。

  当金戈铁马喊杀声渐渐远去,谁,会为人们所崇拜?在曾经一次媒体调查中,有舞台上明星,有英勇烈士,还有伟大领袖,直到这份名单最后,袁隆*教授名字才挤入我眼帘,这唯一入选科学家默默守望着人们对科学家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这唯一守望者也消失了。

  数年前一个夏天,在湖南安江一块农田里,一位农民模样人,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着头,弯着腰,正在寻寻觅觅。他,就是袁隆*。在那时,他是安江农校一位教师,正在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在次年六月份,他带领助手新婚不久妻子,先后共检查了1。4万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之后耗时六年进行试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挫折,袁隆*并不气馁,继续坚持着。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于一九**年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成功培育,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每年增产稻谷可以多养活几千万人口。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成就不仅是中国骄傲,也是世界骄傲,他成就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面对世人高度评价各项殊荣,袁隆*教授没有居功自傲,继续默默地探索着奉献着,只为让更多人不再忍受饥饿。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教授又研制出一项重大发明——海水稻,然而,在中国并没有很多人注意到这项成就,是因为在同一时期,某某明星公布恋情,导致网络瘫痪。看到这件事,我不禁万分感叹,想起一句话将军冢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句话,不正是当下社会写照吗?

  为了心中那崇高理想,袁隆*教授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为全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却鲜有人知,而某个明星家常小事,却引起了网络轰动。这是一种多么不正常现象啊!诚然明星优异外表风度知名度会深深吸引青少年目光,追星行为也无可厚非,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追星中迷失了自我?

  周国*说过,有着纯正追求青春岁月才是最美好。在这最美好时光中,我们崇拜对象不应该是聚光灯下那些所谓“星”,而是那些能够激励我们,充实自我,真正为社会做出奉献人。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像袁隆*教授一样无私奉献“星”,让我们星光同熠。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这位解决了世界十几亿人粮食问题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个明白。

  闻名不如见面,袁隆*爷爷满目慈祥、*易*人,脸上布满沧桑,额头满是皱纹,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经历肯定不*凡,也看得出他经历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从他的讲解中可以略窥一二:1953年,袁隆*爷爷大学毕业,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有次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他决意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坚持了六年时间才找到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过后,1973年10月,袁隆*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几个十三年啊!只有坚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断的坚持走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从袁隆*爷爷坚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级杂交稻一定会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2011年9月19日,他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爷爷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坚持了30年,超级杂交稻研究又胜利了。毕生梦想消除饥饿,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坚持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

  身为一名***,此行我收益很多: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岖,要想取得成功和胜利,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我们生于和*年代,每天都无需担忧温饱所带来的问题,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数不胜数,可在曾经吃饱肚子,不受饥饿的折磨,是那时的人们多么迫切地希望。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古代,历朝历代的君王大臣,都在为解决粮食问题而想尽办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位伟人的诞生,解决了这从古至今的难题。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大地上一个*凡的农民,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地耕耘,解决了粮食问题。他就是我们的水稻之父——袁隆*。这位*凡却伟大的科学家,用自己的汗水,解决了我国的粮食危机,用*凡的一生谱写了不*凡的辉煌。杂交水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而袁隆*老先生,虽然不是杂交水稻的最早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并将交水稻推向全国及乃至世界。他首先提出"想要利用水稻  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长期生活在动乱或贫穷年代。袁隆*是在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袁隆*投身于农业事业、杂交水稻研究,并不仅仅是因为有了“奋斗精神”就收获成功的。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遭遇了无数次失败,同时还遭遇了别人的冷嘲热讽和排挤。袁隆*虽然被人称为“当代神农”,但是他本人的出身并不是农民。袁隆*的父母都是老师,曾祖父是商人,神父是举人。这样的家境,在**前的战乱年代,很多人都选择移居避难。

  但是,袁隆*的父母并没有离开,他们带着学生时代的袁隆*,四处躲避战争,最终在艰苦的中国生活了下来。1973年,43岁的袁隆*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500公斤以上,紧接着,一期、二期“超级稻”相继成功,亩产突破800公斤。在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以后,袁隆*受邀出国接受辰彰、交流传授杂交技术,有些国家开高薪邀请袁隆*出囯搞水稻研究,想要挖走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家,最终被袁隆*婉言拒绝,他说“我的根在中国”!袁隆*爷爷的奋斗精神、抗挫精神、爱国精神、济世精神、追梦精神,是留给“后世青年”的五大财富!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爷爷。但是,袁隆*爷爷却在2021年5月22日13:07,他却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爷爷的逝世就像突如其来的巨石,打破了人们心中一道美好的时光。袁隆*爷爷的逝世让全国人都十分悲伤,大家都处于悲伤的阶段中,而在悲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袁隆*爷爷的精神,袁隆*爷爷逝世了,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成为"他,像他一样努力不放弃!

  在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关于袁隆*爷爷的视频,从视频中我看到袁隆*爷爷在世时满脸的皱纹,看到了91岁的高龄人应有的仓促,但是却发现袁隆*爷爷的心却是永远年轻的。我了解了他的一生,袁隆*小的时候成绩优异,父母想让他走重点大学。但是他自己却觉得,学农是一门更好的专业,因此跨进了"农门"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当上了一名中级教师,他那个时候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长得又挺立又健康,这时便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斤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毕生的'追求。他在一次讲座上还说过,“我的人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水稻遍布全球梦。”

  袁隆*爷爷,我们以后会好好吃饭,不剩一粒米,我们会永远记住您。虽然您已经逝世,但是真正的死亡是遗忘,我们不会忘了您,你永远在我们心里,你的精神会长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