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作文9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09-19 00:00:00 作文

打电话作文1

  二十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的呢?我陷入的幻想之中……

  几年后,有一种高级电话机,可以和二十年后的我通电话,了解几年后的自己的情况。

  一天我给二十年后的我打电话:“喂,二十年后的我,你好吗?”

  “当然啦!这几天都把我忙死了,多家媒体来采访我这几天刚火呢!”

  “太好啦!你得加油哦!噢,对了,你从事什么行业?这么火?”

  “就是音乐家嘛,你的理想不久是长大当一个音乐家吗?”

  “耶嘿??!太高兴了,早们继续加油吧!“

  “Ok!”说着挂断了电话。

  我一听到二十年后的我那么好,那么衣食无忧,以为自己够努力了,从此以后,我放学到家就看点事对作业看都并不看一眼,一直到吃完晚饭开始做,字也写的乱七八糟,挨老师骂。考试时做完了也不检查,分析试卷不认真听,结果考试成绩出乎意料,成绩落到了八十来分,从前五名的好成绩推到了第十二名。

  过了几天,我又和二十年后的我通上了电话:“你好吗?姐妹?”

  “不好啊,唉……”

  “怎么了?你不受人民的欢迎了吗?”

  “都怪你,骄傲自大,成绩一落千丈,所以我不火了呀!”

  “哦,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会好好努力的,过几天,你又会火起来的!”

  “嗯!我相信你!加油!”

  “敏敏,过来一下。”咦?这原来是个梦啊!不过我相信,过几年,这个梦一定会变成现实!

打电话作文2

  夜深了,“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我心想: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打电话来呢?我拿起电话:“喂!你好!你找谁呀?”电话里传来一阵亲切的声音:“喂!你好!我是月亮姐姐,我想找你聊聊天呢!”

  “好哇!好哇!我还有许多不懂的问题想问你呢!”我兴高彩烈地说,“月亮姐姐,月球上真的有嫦娥仙子,小兔子、吴刚和桂花树吗?”月亮姐姐笑了笑说:“当然没有了,那些呀,只是一个优美的传说,都是人们的美丽想像。月球上到处是光秃秃的环形山,没人,没水,没空气,连一棵小草也没有,是一个寂寞荒凉的世界呢!”“那你为什么有时候像圆盘,有时候像柳叶呢?”我好奇地问道,“那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不会发光,我的光都是从太阳那儿”借“来的,当我正好把太阳光照亮的那一面对着你们的时候,你们看到的我就像圆盘,当我只反射部分太阳光到你们地球上的时候,你们看到的我呀,就只有一半,像柳叶了。”月亮姐姐耐心地跟我说着。

  我还想问月亮姐姐好多问题,但我的困意来了,不舍地说:“月亮姐姐,我困了,我们改天再聊吧!”“好的,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很快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打电话作文3

  在一个难忘的中秋之夜,一场可怕的台风将我们美丽的家园变得面目全非。台风无情,人有情!大家团结起来,以最快的速度重建温馨家园,几天后,天特别的热,窗外没有一丝风,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叔叔们正在路边马不停蹄地清理着路面。他们喊着口号吃力地把大树扶起来,汗水像雨水一样从头上顺着脸颊往下流,后背的衣服全湿了。

  因为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洗澡,他们的脸上又黑又脏,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他们不讲卫生,反而觉得他们非常的可爱!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天实在太热了!对了,我给太阳公公打电话吧!520520我迅速拨通了太阳公公的办公电话问:“您好!您是太阳公公吗?”太阳公公和蔼地回答:“对!小朋友,你有什么事吗?现在是中午,我正在上班,有点忙哦。”我着急地说:“太阳公公,这几天您能请假别上班吗?*叔叔正在重建被台风毁坏的家园,天太热了,他们太辛苦了!”太阳公公笑着回答说:“白天我是不可以不上班的,不然地球上就只有黑夜没有光明了。如果想让*叔叔们凉快点,我等一下召集白云阿姨和微风叔叔开个会,让他们配合我让地球变凉快点。”“太好了,谢谢太阳公公,再见!”

  过了一会儿,白云遮住了太阳,阵阵微风吹过来,吹干了*叔叔脸上的汗水……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打电话作文4

  “叮零零……”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笑眯眯的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打电话,好不好啊!”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

  老师把每个组第一个同学依次叫出门外,告诉这位同学打电话的内容,然后回到教室。一声令下,大家都开始了,我是第二个,第一个同学打电话给我后,我就急忙打给下一位同学,传到后面时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焦急的等待着,Yes我们组的小良接到电话后,就像一支离眩的箭飞快的跑上讲台,拿起一支粉笔,刷刷刷的写了起来。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才传到中间呢!我得意洋洋的想:我们赢定了。再把视线转回来,我们组的小良写的几个大字,我们顿时像被石头打中了脑袋,傻了眼。原来小良把“老师今天开会不用上课”写成了“老师说今天不用上课”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其他组的也陆陆续续写完了,一看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本来是“北街的楼房很漂亮”就写成了“肥猪老板很漂亮”真是离题万丈啊!还有的是牛头不对马嘴。不过,我认为必输无疑的组却成功了……

  从这一次的游戏中,我知道了欲速则不达,做事情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为了快就马马虎虎做事情。

打电话作文5

  去年中秋节的夜晚,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中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边看着精彩的中秋晚会。当看到电视屏幕里白玉盘似的月亮高挂在深蓝色的夜空时,我想起了在老家的外婆。今天晚上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外婆年纪大了,没人陪伴,多孤独啊!我决定给和蔼可亲的外婆打个电话。

  我左手拿起电话筒,右手拨号码,“嘀……嘀……叮”,电话通了。我说:“喂,外婆您好。我是高兴(我的小名),中秋节快乐!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回阜宁。”外婆开心地说:“哦,高兴呀,我的乖外孙女,你长大了,会关心人了!”我又问:“外婆,您有人陪吗?”“有,你大姨、二姨,还有大舅舅都在陪着我呢!”外婆说。

  望着空中的圆月,我不由得想起苏轼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很远,也能共享这美好的圆月。

打电话作文6

  今天,我正在写作文,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了,这铃声触发了我的灵感。

  得有一年,我才5岁,一次到姥姥家去玩,因为才装电话,我很好奇,拿着电话,左瞧右看,听见里面“呜、呜、呜”的声音。我看见了一个电话本,翻开一看,尽是一些人名和数字,突然,我看见了爸爸的名字,便学着大人的样子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问:“谁啊?”我吓了一跳说:“爸爸你在哪里?快出来!”我一边哭,一边拍打着电话,想把爸爸拉出来。心里很纳闷,为何只能听见声音,不能见到人呢?此时我哭得更伤心了。爸爸安慰说:“别哭,我马上就回来”。不一会儿爸爸真的回来了,我兴高彩烈地向爸爸跑去……后来,爸爸打电话给了姥姥,知道了事情的缘由,禁不住大笑起来。

  现在,只要我去拨打电话,这件有趣的往事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打电话作文7

  一天,天阴沉沉的,忽然,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下起了大雨,妈妈正好下班了,妈妈没有带雨伞,就给我打电话。

  我正在看电视,忽然电话铃声响了,“叮铃,叮铃,”我拿起电话,说:“是谁啊?”妈妈说:“是我,你的妈妈。”我说:“是你呀,妈妈有什么事啊?”妈妈说:“现在下大雨了,妈妈没有带伞,请帮妈妈送一下雨伞,好吗?”我说:“妈妈,我一定会帮你送雨伞的。”妈妈说:“路上注意安全。”我说:“我一定会的,再见。”妈妈说:“再见。”

  我就带着雨伞,不一会儿,到了妈妈上班的地方,就把雨伞递给妈妈,我和妈妈一起回家,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又快乐的一天。

打电话作文8

  夜深人静的晚上,丁丁仰着头,托着下巴,拿着手机给闪烁的星星打电话,丁丁说:“小星星,你为什么白天不出来,晚上才出来呀?”

  小星星回答说:“因为白天太阳的光线比我们的光线强得多,所以白天你们只能看见太阳,不能看见小星星,到了晚上,太阳落山了,你就能看见小星星了!太阳上白班,我们上晚班。”丁丁又问:“小星星你为什么不不来跟我一起玩呀?”小星星眨着眼,喜滋滋地说:“你闭上眼睛,数到三,我就能下来陪你玩了。”丁丁照着小星星的方法,数一二三,闭上眼,果真小星星飞下来跟他一起玩。他们手拉手,在被窝里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打电话作文9

  今天我跟我们的老乡贾爷爷通了电话,我激动都快不能呼吸了。

  我说:“贾爷爷,我很崇拜你,喜欢你的作品,你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

  贾爷爷谦虚地笑了笑说:“只要你现在就好好读书,坚持读书,你就一定能写出比爷爷还帮的文字!”

  最后贾爷爷还问我几岁了?在哪里上学?几年级?我说在高新一小,他说他也在高新住,如果他回西安欢迎去他的家做客,他有好多好多好多的好书,借给我读!我太开心了!我狠狠的亲了妈妈一下!

  “妈妈,我要赶快多认点字!就可以借书了!”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阅读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1)

——《打电话》教案9篇

《打电话》教案1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2~133页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3、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绘制示意图设计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2、通过观察示意图,探寻规律。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黑板)小明帮妈妈烧水,给客人沏茶。烧水需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洗茶壶茶杯需2分钟;沏茶需1分钟。客人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喝到沏好的茶?

  生:思考汇报。

  师: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节省时间)对!可以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生活中蕴涵着不少数学知识呢,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还要多动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合理,更科学。

  师:大家打过电话吗?打电话时应该注意什么?(板书:打电话)

  生:思考汇报。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都说得真好,看来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好内容设计好方案,这样才能省时省钱高效节能,现在有这样一个打电话的问题,请看小黑板:

  有一个重要通知,校长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给3个老师,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这3位老师最快需要几分钟?

  师:谁知道,并说说你是如何打电话的。

  生:三分钟。一个一个通知,共需要3分钟。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吗?

  生:两分钟。在第1分时,校长通知了第1位老师。(板书:示意图)在第2分时,校长通知了师2和师1同时通知师3(继续完善示意图)(画示意图时,我把第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第二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楚)师边说边板书: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通知3个人只需要2分钟。

  师:打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同时打,不重复通知,通知的每个人都不能闲着,每分钟都给要通知的人员打电话。

  师:我们通过示意图的设计帮助我们找到了打电话最省时方案。

  我们继续看小黑板。

  (出示)一个合唱队有7人,为庆祝六一临时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师:谁来读一遍题?

  师:“尽快”是什么意思?

  生:用最短的时间最省时。

  师:我们看到给3个人打电话最少用2分钟,这次通知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

  师:看来已经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想到了答案了,有同学还在思考,这样我们请前后4人一组合作学*,用集体的智慧商量一套最省时方案,要像老师一样画一个示意图,既可以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使我们的思路不混乱。又使他人看得更加清楚直观。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开始吧!

  师:停!同学们设计好了吗?那咱们就汇报交流一下,交流时要先说出最少需要几分钟,再说说你是怎么打的?看谁说得最干脆最有条理,哪组先来?

  师:其他组设计的方案和他们都一样吗?哪组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来说说?

  (若一样在叫一组重复一次;若不样对比两组方案那组设计的最省时,让学生在把省时的方案说一遍。)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设计出了最佳方案,

  师:没想到打电话,还蕴含着这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呢。

  师:如果要通知15个人,又怎样打最省时呢?先来猜一猜。

  生:可能是……利用示意图独立探究答案。

  师:演示通知另8人的示意图。

  师:通知15人最少只需要4分钟就可以。

  师:让我们来看看统计的打电话的情况吧,你们发现了么?

  时间/分钟

  通话的人数/人

  通知的人数/人

  生:思考汇报。

  (三)探讨规律

  师:现在老师要通知1023人,最少需要几分钟?先来猜一猜吧!(可能是……)如果让你求出到底用几分钟?你会怎么做?能不能还是画示意图了呢?

  生:遇到要通知的人数特别多的时候,用示意图就太麻烦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师: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求解呢?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分钟,通话的人数4可以写成:(2×2=22),通知的人数:22-1;

  3分钟,通话的人数8人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2x2x2=23)通知的人数:23-1;

  4分钟,通话的人数16人可以怎么写呢?(2x2x2x2=24)通知的人数:24-1;

  猜一猜5分钟,已知的总人数用算式怎样表式?

  归纳得到:n分钟,通话的人数为:2n,通知的人数为:2n-1。

  (小黑板出示2的1次方道2的10次方让同学们读并参考,解决思考题。)

  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29=512210=1024

  师:通知1023人仅需要10分钟,这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四)深挖内涵

  师:现通知5人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师:3分钟。因为2分钟时最多可以通知22-1即3人,3分钟时最多可以通知23-1即7人,5人在3人和7人之间。因此时间在2分和3分之间,要保证全部通知,应该选大不选小,因此只能是3分钟可以通知5人。要通知17人,又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24-1<17<25-1,通知17人在4到5分钟之间,所以要选5分钟。

  师:通知50人最少要几分钟呢?

  (五)课上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打电话的学*,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虽然学*的是打电话的方法,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打电话这件事,打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更加聪明,更加有条理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动脑筋,统筹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合理。

  六、板书设计

  打电话

  n分钟,最多通话人数:2n最多通知人数:2n-1

《打电话》教案2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和任务。”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言语情境中进行言语活动,才能从模拟的角色中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水*,激发他们交际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想说、爱说、敢说。

  打电话是一种十分便洁的通信方式,两个人在电话的两方交流着信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练*3中的口语交际课就是《打电话》,对于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我还是在课前找来了两部电话机,并在课末设计了三个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水*。

  师:一天,你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想打个电话问问你的好朋友。谁来扮忘记作业的同学?谁来演他的好朋友?

  宋振佳(忘记作业的学生):喂,你是我的好朋友顾志新吗?

  顾志新(忘作业学生的好朋友):我是顾志新,请问你是谁呀?

  宋振佳:我是你的好朋友宋振佳,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忘记了,你知道吗?

  顾志新: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朗读第8课,还要抄写生字;数学是做练*册第33页。你知道了吗?

  宋振佳:知道了。谢谢你!

  顾志新:不用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宋振佳:再见!

  顾志新:再见!

  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们打电话时很有礼貌。

  师:是的,他们成功了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打电话任务。接下来,我们再来玩电话的游戏。这次是,爸爸出差了好几天了,你很想念爸爸,想给爸爸打个电话。这次,老师做爸爸,谁来给爸爸打电话?

  一些学生笑过之后,纷纷举手。

  生(孩子):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师(爸爸):快了,大概还要两天吧。

  生:爸爸,别忘了给我买故事书,你答应好几次了。

  师:好的,这次决对不会再忘了。孩子,快要期中考试了吧?

  生:是的,下星期五。

  师:爸爸不在家,可要用功学*啊!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

  生:早就完成了,今天考试,我还得了98分呢。

  师:不错!不错!

  师:跟老师爸爸说得这么亲,相信你一定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可是,奶奶身体一直不好,你又和奶奶住得比较远,怎么办呢?

  生:打个电话问候奶奶。

  师:这次,沈老师做孩子,谁来演奶奶?

  师(孩子):喂,是奶奶吗?

  生(奶奶):是呀,你是冬冬吧?

  师:是的,奶奶。您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生:好些了。

  师:奶奶,注意身体,别忘了吃药。

  生:谢谢你关心。

  师:对了,奶奶,今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家来,到时就可以看到您了。

  生:真的吗?那太好了。

  师:真的,奶奶,我是听爸爸说的。到时候再说吧。再见,奶奶!

  生:再见,孩子。

  至此,作为教师,应从管理者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的一名合作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人,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想说、爱说、敢说。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我们孩子的言语一定也会更加精彩。

《打电话》教案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P132—P133)

  教材简析:

  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模拟、推理等多种数学的方式探究事物隐含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筹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对比,感悟数学思维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多种方案及发现最优方案的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最省时方案的内在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直接点题:老师直接板书课题——打电话

  谈话:同学们打过电话吗?有没有想过打电话中会有一些数学问题?如果没想过,现在就想一想,可能会是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略微思考一下,而后请两三名同学回答。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如果刚好有学生说到了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老师顺势接上;如果没人说到,老师就自己提出。)

  2、提出问题:

  1)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那么老师打电话给2名同学需要几分钟?给3名同学呢?如果要打给1023名同学呢?

  (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都会顺势答出要2分钟、3分钟和1023分钟,这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当然,对最后一个问题,也许会有人说的不是1023分钟,没关系,只要有人说出1000多分钟,哪怕是说出几百分钟也没关系。事实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人说是1023分钟,老师也一定要让那个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打给1023名同学,要1023分钟,60分钟等于1小时,1023除以60,大约等于17个小时,要差不多打整整一天的电话呀!有没有想过时间会更少的可能?

  (此处无需学生多想,稍事停顿即可。)

  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要打给1023名同学,究竟最少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二、探究方案

  1、策略分析

  启发回顾:1023是个相对比较大的`数据,我们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些呢?

  (此处最多找2个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答出可以“化繁为简”或相*的意思,老师要好好表扬;如果没有人答出,老师要自己点明并板书“化繁为简”)

  2、引导过渡

  “化繁为简”是解决问题时一种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简到什么程度好呢?2个人、3个人,数据又太小,不足以显示我们的聪明智慧,()课本上刚好有个问题,数据不大也不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或者说唤醒他们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的策略意识,千万不要让学生真的去说化简到哪个数合适。)

  3、出示课本上的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队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4、出示自主学*提纲

  1)请为老师设计几种不同的打电话方案。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商量)。

  2)小组交流,并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方案用时较多,有的方案用时较少?

  4)从用时最少的方案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5、学生或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此处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老师巡视指导和参与讨论等要以不打断学生思绪为前提。时间约5到8分钟或更长些)

  三、分析方案

  1、最费时的方案

  1)引导交流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时间最长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如果要用15分钟,电话具体是怎样打得呢?

  学生回答预案:

  生1: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接着老师再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用了2分钟;如此下去,打给第15个学生,一共用时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用图式把刚才的方案表示出来。

  (估计学生大都会先说出这种打电话的方案。老师肯定表扬后一定要再启发出另外一种用时15分钟的方案。)

  生2: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老师就不打电话了。然后由第一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再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三个学生,如此下去,通知到最后一个学生,一共用时也是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也用图式把这种方案表示出来。

  2)比较方案

  把两种方案放在一起对比:

  刚才两种方案,用时都是15分钟,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估计有的学生会选择A方案,也有的学生会选择B方案。两种方案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处理问题的风格不同,老师适度点评引导即可,不必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非常突出不可。但此处问和不问,体现着课堂教学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3)拓展方案

  同样是15分钟解决问题,难道打电话的方法仅此两种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把A方案和B方案结合起来或者说交叉起来使用,比如:老师打给一名同学,而后由这名同学分别打给其余的14名同学,或者老师分别打给2名同学,而后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同学再依次打给其余的13名同学等等,具体的打法可以有很多种。充分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结果一致时,具体策略的多样和丰富性。)

  2、比较省时的方案。

  1)引导交流

  刚才有的小组说时间会有更少的可能,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设计打电话的方案的?

  (此处让学生尽可能地表述,老师要注意倾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提取关键词“分工或分组”等并板书。)

  2)有序思考

  既然同学们谈到了“分工和分组”,那我们就按照顺序,从最少的分组情况入手,分析分析时间是否真的少了?

  ①出示分2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两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此处学生可能会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同学,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同学。如果这样,要引导学生明白,两组是同时工作的,2号组长通知的人多一些,所以通知到后一个人要27=9分钟。如果两组人数对调一下,则刚好可以17=26=8分钟同时结束。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是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学生,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学生,也要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分组后人数调配不当,也会造成浪费时间的情况。)

  ②出示分3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三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3=12,12÷3=4,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4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一定也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的一组34=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5、4、3是最佳选择,这样15=24=33=6,刚好在6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③出示分5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五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5=10,10÷5=2,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2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同样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一组52=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4、3、2、1、0是最佳选择,这样14=23=32=41=50=5,刚好在5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3)小结反思

  分两组时,最少用时有9分钟可能;分三组时,最少用时有6分钟的可能;分五组时,用时最少有5分钟的可能。照这样下去,请问是否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呢?

  (此处让同桌的同学稍事讨论一下,时间不必过长,更不必再去动手分组检验。如果有学生回答:如果分成15组,每组1名同学,通知到最后一个人要15分钟,显然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老师要好好表扬这种“极限思维”的方式。如果没有人提到,老师不妨自己说出,引导学生感悟即可。其实,如果有学生顺着分5组的情况往下想:假如分成6组,不管每组接下来如何调配人数,仅老师通知到第6位组长就要6分钟了,显然也并非分得组越多用时就越少,也是很好的思想。总之,无论怎样,此处学生明白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的道理还是比较容易的。)

  3、最佳方案

  1)提出问题

  刚才分五组,用时最少是5分钟,如果分6组,显然时间又多了,难道5分钟就是最少的时间吗?有没有时间再少的可能呢?谁发现了?请上台展示展示。

  (如果一开始自主学*的时候,有人研究出最少用时4分钟,老师就不必再像上面一样提问了,直接请4分钟的发现者上台展示就行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人知道,此时需要让学生再静静地想一想,实在想不出,老师再点明。)

  2)学生表述

  请学生用图式展示并用语言表达。

  (估计让学生用图式表达,可能由于学生不清楚要用颜色或其他方式区分不同时段通知到的人而使整个图式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上来也可能只画图而忘了解释或者说解释不清。老师要关注的是:图画不清楚没关系,但一定要画;解释不清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反复多次地表达。老师要引导其他学生从发言学生的表述中提取关键词“同时”并显要板书。)

  3)展示方案

  (说明用正方形和圆表示老师和学生及用颜色 区分开的好处。)

  4)引导填表

《打电话》教案4

  活动目标:

  1.练*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1-4。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拓展匹配实物的能力。

  3.在玩玩、唱唱、说说中,感受计数活动的乐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课件《打电话》,自制幼儿人手一个电话号码插卡器,彩铃四段,4以内的数字及电子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活动。

  师:今天呀,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过生日,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有几个小动物?我们打电话祝福他们吧!

  (二)通过"打电话",引导幼儿练*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的数。

  1.出示课件一(小猫图片),师:你们想先给谁打电话?小猫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将电话号码读出来直接拨打。你想给小猫送上什么祝福的话?

  2.出示课件二(小兔图片),师:小狗家的电话号码可奇怪了,谁看得懂呢?(骨头卡片3124)数一数每个小格子里有几个块骨头?每个格子里骨头的数量连起来就是小狗家的电话号码,拨通了就会有好听的铃声哦。送出最好听的话。

  3.出示课件三(小老虎图片),师:打电话最主要的是要记住电话号码,等会小老虎家的电话号码出现以后,谁都不说,记住了藏在心里直接拨打。小老虎家的电话是多少呢?(4312)小老虎家的电话铃声说什么呢?它能接电话吗?我们怎么办呢?(你们要记住电话号码,等会再打)4.出示课件四(小鸡图片),师:下一个小动物是谁?小鸡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幼儿说出数字后拨打。你们有什么好听的话送给老虎吗?

  5.出示课件五(小老虎图片),师:刚才谁家的电话没有人接?还记得小狗家的电话是多少吗?

  (三)操作验证,引导幼儿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1.师:刚才咱们给这些小动物送上了生日祝福,还有一些小动物也过生日,我们来看看有谁呢?它们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现在就要来考考小朋友了,和刚才的小鸡一样,每个格子里桃子或者萝卜的数量连起来就是它们的电话号码,你要将相应的数字找出来,然后插在插卡器上,从左往右就是它们的电话号码,插对了电话才能接通。你想给谁打电话就到后面的桌子上把他家的电话号码摆出来,摆对了才能打通。

  师:摆好了就送到前面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几个点子用几来表示,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都摆对了吗?一一给小动物打电话,祝他们生日快乐。

  (四)取"礼物",进一步巩固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师:小动物家的电话都打通了,瞧,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生日蛋糕呢!小动物们还给我们带来了小礼物,不过,他们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等会请你们自己选一张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或点子的数量去拿礼物,拿好了给客人老师看一下你拿的礼物是几个。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活动中总鼓励幼儿不断探索、体验、交流对电话的认识,较好地综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寓教于乐,适时地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打电话》教案5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与家人分享幼儿园里的开心事。

  2.尝试用点、线、圆圈等有控制地将一份点与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重点目标:

  愿意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与家人分享幼儿园里的开心事。

  难点目标:

  尝试用点、线、圆圈等有控制地将一份点与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活动准备:

  粘有爸爸妈妈和宝宝头像的色纸、抹布、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家的电话装好了,老师想给好朋友打电话,给谁打呢,给毛老师还是朱阿姨打呢?

  二、教师示范

  1.出示毛老师和朱阿姨的头像,选择一个给她装电话。(以毛老师为例)

  2.先给毛老师家装电话,把毛老师的头像贴到纸上,然后画个圈表示电话装好了。

  3.模拟打电话,为什么没有声音呢?(哦!原来是电话线没有连接好。)教师示范添画电话线的过程。(小小电话线,走呀走呀,转个圈,走呀走呀,转个圈……走到谁的家门前?……对!走到毛老师家门前!)

  4.喂喂喂,电话打通啦!毛老师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怎么做一个好宝宝呢。老师要和毛老师说说在幼儿园过得真开心。

  三、幼儿操作

  1.宝贝们,你们想给谁打电话啊?想不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在幼儿园的开心事?

  2.教师指导操作要点,画圈和电话线。

  四、分享交流

  让幼儿回到座位,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画电话线的过程(徒手,边念儿歌边用手做出画电话线的动作)并结束活动。(小朋友们,喜欢和爸爸妈妈打电话吗?幼儿园里面开心吗?可以一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这么多开心事,我们还有很多开心事没有说完对不对?那就和身边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师说一说好吗?)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电话亭的游戏满足幼儿打电话的兴趣,克提供人物头饰或动物头饰,扮演角色进行通话。

《打电话》教案6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2~133页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3、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绘制示意图设计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2、通过观察示意图,探寻规律。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黑板)小明帮妈妈烧水,给客人沏茶。烧水需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洗茶壶茶杯需2分钟;沏茶需1分钟。客人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喝到沏好的茶?

  生:思考汇报。

  师: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节省时间)对!可以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生活中蕴涵着不少数学知识呢,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还要多动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合理,更科学。

  师:大家打过电话吗?打电话时应该注意什么?(板书:打电话)

  生:思考汇报。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都说得真好,看来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好内容设计好方案,这样才能省时省钱高效节能,现在有这样一个打电话的问题,请看小黑板:

  有一个重要通知,校长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给3个老师,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这3位老师最快需要几分钟?

  师:谁知道,并说说你是如何打电话的。

  生:三分钟。一个一个通知,共需要3分钟。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吗?

  生:两分钟。在第1分时,校长通知了第1位老师。(板书:示意图)在第2分时,校长通知了师2和师1同时通知师3(继续完善示意图)(画示意图时,我把第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第二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楚)师边说边板书: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通知3个人只需要2分钟。

  师:打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同时打,不重复通知,通知的每个人都不能闲着,每分钟都给要通知的.人员打电话。

  师:我们通过示意图的设计帮助我们找到了打电话最省时方案。

  我们继续看小黑板。

  (出示)一个合唱队有7人,为庆祝六一临时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师:谁来读一遍题?

  师:“尽快”是什么意思?

  生:用最短的时间最省时。

  师:我们看到给3个人打电话最少用2分钟,这次通知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

  师:看来已经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想到了答案了,有同学还在思考,这样我们请前后4人一组合作学*,用集体的智慧商量一套最省时方案,要像老师一样画一个示意图,既可以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使我们的思路不混乱。又使他人看得更加清楚直观。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开始吧!

  师:停!同学们设计好了吗?那咱们就汇报交流一下,交流时要先说出最少需要几分钟,再说说你是怎么打的?看谁说得最干脆最有条理,哪组先来?

  师:其他组设计的方案和他们都一样吗?哪组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来说说?

  (若一样在叫一组重复一次;若不样对比两组方案那组设计的最省时,让学生在把省时的方案说一遍。)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设计出了最佳方案,

  师:没想到打电话,还蕴含着这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呢。

  师:如果要通知15个人,又怎样打最省时呢?先来猜一猜。

  生:可能是……利用示意图独立探究答案。

  师:演示通知另8人的示意图。

  师:通知15人最少只需要4分钟就可以。

  师:让我们来看看统计的打电话的情况吧,你们发现了么?

  时间/分钟

  通话的人数/人

  通知的人数/人

  生:思考汇报。

  (三)探讨规律

  师:现在老师要通知1023人,最少需要几分钟?先来猜一猜吧!(可能是……)如果让你求出到底用几分钟?你会怎么做?能不能还是画示意图了呢?

  生:遇到要通知的人数特别多的时候,用示意图就太麻烦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师: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求解呢?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分钟,通话的人数4可以写成:(2×2=22),通知的人数:22-1;

  3分钟,通话的人数8人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2x2x2=23)通知的人数:23-1;

  4分钟,通话的人数16人可以怎么写呢?(2x2x2x2=24)通知的人数:24-1;

  猜一猜5分钟,已知的总人数用算式怎样表式?

  归纳得到:n分钟,通话的人数为:2n,通知的人数为:2n-1。

  (小黑板出示2的1次方道2的10次方让同学们读并参考,解决思考题。)

  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29=512210=1024

  师:通知1023人仅需要10分钟,这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四)深挖内涵

  师:现通知5人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师:3分钟。因为2分钟时最多可以通知22-1即3人,3分钟时最多可以通知23-1即7人,5人在3人和7人之间。因此时间在2分和3分之间,要保证全部通知,应该选大不选小,因此只能是3分钟可以通知5人。要通知17人,又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24-1<17<25-1,通知17人在4到5分钟之间,所以要选5分钟。

  师:通知50人最少要几分钟呢?

  (五)课上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打电话的学*,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虽然学*的是打电话的方法,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打电话这件事,打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更加聪明,更加有条理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动脑筋,统筹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合理。

  六、板书设计

  打电话

  n分钟,最多通话人数:2n最多通知人数:2n-1

《打电话》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

  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吗?不学*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⑷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表演: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教后反思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相声这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正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好教材。本案重在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分角色朗读、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

  唱石门小学 陈艳辉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

  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吗?不学*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⑷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表演: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教后反思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相声这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正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好教材。本案重在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分角色朗读、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

《打电话》教案8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由音乐切入的艺术课。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在学唱《打电话》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和创编新的歌词和表演动作,能尝试给不同的人物打电话,享受通讯手段带给人类的便捷,在快乐的.气氛中,分小组进行模拟创作和表演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孩子们下意识的情感态度,发展其语言表达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活动建议:

  1、欣赏与模唱。

  2、生活练*。真电话:妈妈、朋友;假电话:圣斗士、火车侠、奥特曼。

  3、音乐游戏练*。

  4、创作与表演。留任务,分成三组给不同的人打电话。生活中:妈妈、朋友、119、110;假想:

  5、评价与创新。提供服装、道具、化妆来激发表演欲望。

  多种选择:

  1、音乐。

  2、VCD光盘。

  3、服装与道具、化妆。

  4、电话与手机。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进行音乐游戏,大胆的改编歌词和创编动作;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活动中投入。

  2、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打电话》

  场地:活动室、睡眠室,与孩子们玩起来。

  教学过程:

  ⑴欣赏与模唱

  ①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曲。幼儿:什么歌曲?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就能发现。

  ②放音乐《打电话》,一共三遍:妈妈、朋友、9小哪吒

  ③教师: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吗?幼儿:《打电话》。

  教师:你会打电话吗?幼儿:会。

  教师:打电话需要注意什么呢?幼儿:知道电话号码、有事、占线、节省时间。

  ⑵学打电话

  ①生活电话:打外线。

  ②想象电话:打内线、园内教师配合。

  ⑶音乐游戏:《打电话》

  幼儿创编新歌、新动作、模仿状态。

  ⑷创作与表演

  ①教师:我们会打电话啦,而且将电话打给了妈妈、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个打电话的节目呢?

  幼儿:能。

  教师:好。我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表演三个不同的打电话节目,现在我们去排练,一会儿演出。

  ②请幼儿分三组来练*和创作。

  ③请幼儿来看节目,推荐一名节目主持人或教师主持。

  ⑸评价与再创造

  ①评价刚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②提供服装、道具和化妆。

  ③幼儿再一次表演,幼儿欣赏。

  ⑹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表演角继续排练打电话的节目,我们一起准备需要的服装和道具,好吗?

  活动反思:

  这节课,围绕“尽快通知到每一个人”这一核心问题,构建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在教材处理上,实现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打电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评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其情境是打电话尽快通知15名学生参加演出。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方案,进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数学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2、“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涵决定了其过程性目标的重要地位。本节课将探究“怎样打电话最省”的过程作了较大的铺陈,教学中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设计不同的方案,于是,从方案一的“逐个通知”,方案二的分组通知,最后逐步优化到 “所有人不空闲”,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图、式等方式来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彰显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解决策略,同时也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以及建模思想的渗透。因此,尽管此环节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是,这一学*材料的教育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拓展。

  3、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继而,教师建议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规律的发现,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主动获得的。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

  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本节课而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小百科:电话英语:Telephone,出自希腊语τ?λε(tēle,意为“远”)和φων?(phōnē,意为“声音”),旧译德律风]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

《打电话》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明确歌曲的情境,带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2、学会歌曲,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进行演唱。

  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娃娃手偶两个

  2、玩具电话一部

  3、音乐《打电话》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教师情景表演,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她叫点点,他叫豆豆(教师从背后取出)。点点和豆豆今天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啊?

  2、教师布偶表演歌曲情境,请幼儿安静欣赏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哪里啊?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教师提问:故事中豆豆和点点在干嘛啊?点点告诉豆豆自己正在哪里呢?引导幼儿回忆思考,大方回答。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安静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读歌词,可以配合节奏动作,拍手或者拍腿。

  (3)教师幼儿进行问答游戏,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演绎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

  (1)教师利用布偶,与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

  (2)鼓励幼儿利用玩具电话跟随音乐进行情景表演。

  四、活动延伸

  鼓励和帮助幼儿记忆生活中的常用电话号码,比如紧急电话110、119、120等。为幼儿提供区角游戏,任由发挥表演,情景模拟。请幼儿回家后将歌曲唱歌自己的家人听!

  五、活动总结

  通过《打电话》音乐游戏初步让幼儿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意识,知道打电话可以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另外通过活动延伸还讲生活中的紧急电话告诉幼儿,在发生意外和危险时可拨打这些电话!让幼儿在玩中学*知识!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2)

——打电话教案9篇

打电话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唱这歌曲,感受歌曲欢快、诙谐幽默的情趣。

  2、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控制好歌曲中的间奏。

  3、初步学*仿编歌曲。

  优点:师教具准备充分,组织层次很清晰,环节过渡也很自然,活动目标基本达到。师表情丰富,幼儿活动积极性高,跟老师也配合得很好,师幼互动良好,师能用电钢琴录音配乐很好,方便教学。

  建议:1、师范唱应以清唱为主,这样有利于幼儿听清歌词。

  2、图谱还可以再制作的完整一点,如请你快到我的家,马上就到你的家,可用字卡。

  3、可多一些动物卡片和时间让幼儿分组创编,创编可增加点难度如电话号码,开拓幼儿思维,幼儿仿编歌曲时师应引导幼儿说出仿编歌名。

  活动准备:

  玩具电话机一部、图谱及相关的图片、音乐《一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随音乐《一只小老鼠》走进活动室,渲染气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1、出示玩具电话,引导幼儿说一说电话的用处?并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

  2、说一说一些紧急号码的用处如:110、120、119等。

  提问:号码一旦拨错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学唱歌曲。

  (一)感受歌曲

  1、谈话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一只粗心的小老鼠也打错了电话,结果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一起来听听歌曲《小老鼠打电话》听听歌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3、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是谁在打电话?打给了谁?说了什么话?(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二)学唱歌曲

  1、结合图片,幼儿和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3、启发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附点音唱法。

  (三)分角色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

  (四)仿编歌曲。

  1、分析歌曲结构。

  2、引导幼儿说说:还有谁会打错电话给自己害怕的动物呢?

  3、听音乐旋律,选择一种动物仿编歌曲并演唱出来。

  4、师,鼓励幼儿自己仿编歌词,并大胆演唱。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反复欣赏、学唱及游戏表演的过程中,以轻松愉快的学*方式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趣,感受歌曲的魅力。

  在第一环节,我运用京味歌曲《一只小老鼠》带幼儿进场,主要是想唤起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造活动的欲望,同时也练*了小老鼠的形象,为课程做铺垫。加之,本节课跟电话有直接的关系,《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各领域之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又通过提问电话号码,与社会领域、生活教育相联系,扩展了幼儿的视野。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第二环节幼儿学唱歌曲我运用了讲故事和图谱的形式,因为图谱和故事情节的创设能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又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第三环节进行音乐游戏表演;第四环节仿编歌曲。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并考虑动静交替,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中逐步达到熟练和完美地掌握新歌;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们时而以师生身份,时而以猫鼠关系愉快地进行游戏,师幼互动效果好。

  存在问题及对策:

  1、教师的语态上如果能将语言再和缓一些,语速相对慢一些,角色性语言再多一些。比如:在猫和大灰狼出现时,教师就需要用角色性的语言把幼儿带入情境,这样能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使气氛更为热烈。

  2、教师的动作、表情还可以再形象一些、夸张一些。比如在老鼠或兔子开门、关门时的动作,猫或狼出现时老鼠和兔子害怕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再夸张些,以增加游戏趣味性。

  困惑:

  1、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偏快了,像走马观花似的?

  2、整个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的量会偏多吗?

打电话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

  3、集体交流:(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2)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3)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吗?不学*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4)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表演

  (1)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2)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3)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五、拓展阅读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

打电话教案3

  一、教材背景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能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学*法

  七、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猜谜语: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师:打一生活用品。(电话)

  【设计意图】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提问:“打电话”中有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东风小学春季运动会在上周六举行,我们学校五(1)班15名同学很荣幸将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代表学校参加长绳比赛。周六上午,李老师要打电话确认队员到位情况。

  (2)师: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应该怎么通知这15名同学呢?(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板书:一个一个通知)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个一个通知,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太浪费时间了。)怎样打电话更加省时呢?独立思考。

  方案二:分组同时通知。

  (3)师:四人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更加省时的方案。为了更加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表示老师,用○表示学生,第几分钟就标上数字几。

  ①四人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②小组汇报成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组方案: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4)师:这两种方法与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老师和组长都不闲着。)

  (板书:分组同时通知)

  (5)师:还有没有比7分钟更省时的方案呢?

  方案三:全员参与通知。引导学生用图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6)师:按照这种方案打电话,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钟?(4分钟)这种方案的优势在哪?(每个人都不闲着)还有没有比4分钟更快的方案?为什么没有?板书:全员参与通知

  【设计意图】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老师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引导学生得出只有老师、组长和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才是最省时的方案。)

  三、综合分析,优化方案

  1、分析方案(回顾这3种方案)。

  (1)师:在这3种方案中,哪些人最忙,哪些人闲着?

  (2)师:方案1和方案2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2、师:而方案3中,老师没闲着,接到通知的队员也没闲着,即:一个也不闲着这种打电话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3、师:对比一下这三种方案,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让学生尝试着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三种方案,经历优化的过程)

  四、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方案三,我们刚才用画图法知道了李老师要通知15名队员最少需要4分钟,下面我们来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①师生共同填表②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2、师: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生汇报)我们发现: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分别是2 4 8 16

  3、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数×2得到下一个数列。即每增加一分钟,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4、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下一分钟是多少?256呢?512呢?师:我们通过这个规律知道了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如何快速得出队员总人数呢?(在相同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1=队员总人数;)

  5、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队员总人数是多少?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128呢?512呢?(当学生观察出这两个规律时,让学生反复重复,全班重复,指名重复。教师反复提问:这一列的规律是什么?这两列的关系是什么?)

  6、师: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时,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多少?队员总人数是多少?第6分钟呢?第9分钟呢?(要知道第九分钟的就必须先知道第八分钟的是多少)

  7、对比图示法和列表法,优化方法

  师:我们分别用了图示法和列表法呈现通知这些队员最短需要多长时间,这两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示法只适合求人数比较少的情况,而对于人数比较多时,我们通常用列表法,列表法更加方便快捷)。

  8、师:很显然,列表法相对来说更加快捷,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效率。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如果长绳队有32人,每人每分钟通知1人,李老师要通知到所有队员,最快需要多少分钟?6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2、蚂蚁每传递一次信息需要2秒钟,经过14秒钟,总共有多少只蚂蚁知道信息?

  【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此类规律的应用。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六、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日常学*生活中,要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效率)

  2、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用到类似的统筹方法呢?(生答)师:沏茶;烙饼;校讯通;移动公司或联通公司给各手机用户发的暴雨橙色预警;4月20日上午8:02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知道这个消息后,消防官兵和各界人士通过公路、水路、铁路、空中运输等多种渠道同时为灾区人们提供各种救援物资,使灾区人们生活及时得到保障。等等。生活中还有很多方面都用到了我们今天学*的统筹思想,可见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要学会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效率。 【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学会总结。】

  七、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一个一个通知15分钟方案2:分组同时通知7分钟

  方案3:全员参与通知4分钟(图示法和列表法)

  教学反思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应用中的一个新增内容。本内容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2013年柳州市小*会开始了,比赛当日老师要打电话尽快确认每位队员到位情况。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之后,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下面就如何把握目标重心、如何选择好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理解目标,抓住重点

  理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对于有效地开展教学无疑是非常重要。“打电话”的教学经历了从“重结论”到“重过程”、从“重知识”到“重思想方法”的思路转化。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尝试解决“怎样打电话时间最省”,教师通过较为明确的引导,最佳方案的得出是很快的,只经历了“一个一个通知”,“分组同时通知”,“全员参与通知”三个阶段,而教学重心落在对最佳方案规律的探究和应用上。这样,从教学效果看,无疑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是深刻的,反观课堂,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到优化的思想?能用数、式、图、表等多种模型和方法探索问题和描述结果?还将探究“怎样打电话最省时”的过程作了较大的铺陈,我不作明确引导,而是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得出不同的方案,尽管此环节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方案更多样了,过程展开更充分了,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并体会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我在《打电话》教学中的目标定位,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叫学生获得活动的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当然这节课体现的还不够,我会在今后教学中继续努力。

  二、善提问题,引起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是关键,对于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应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本节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弹性和开放性是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并且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能展示不同的个性和思考水*。如:当学生提出分组同时通知的策略时,有分3组的,有分5组的,有*均分的,有不*均分的,有先多后少的,有先少后多。另外,问题具有适应性。所谓适应性,是指应充分考虑学生学*能力、学生经验与这一任务是否相匹配、相适应。

  三、充分思考,充分交流

  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共同设计小组认为最佳的方案,然后全班反馈评价得出最优方案。其次,充分交流,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从教学过程看,打电话的方案从低层次的“一个一个通知”到较为常规的“分组同时通知”,方法从低层次到最优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其“逐步优化”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之目的。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有必要组织学生思考:“在这些方法中,哪些方法是对的,哪些方法是错的,哪些方法比较好,为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学生就有可能认识到原先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这样,经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讨论和思维碰撞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关注捕捉信息、判断信息和处理信息,不断激发学生向高层次思考,从而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新方法、新观点、新创意的有效生成。

  四、多种方法,逐步优化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是深刻的,反观课堂,我让学生能用数、式、图、表等多种模型和方法探索问题和描述结果,探究“怎样打电话最省时”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中我不作明确引导,而是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得出不同的方案,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并体会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本节课先让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打电话通知的方案,然后再优化哪种方案最省时,最后用图示和表格两种方法呈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问“这两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比,知道表格更具有一般性,并能让人一目了然。

  纵观整节课,还暴露这很多问题,不足之处如下:

  一、谜语引入,有点强加

  本节课我是通过一个谜语引入,目的是为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打电话”,纵观整节课,这个谜语与后面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谜语的内容与数学也无关,纯粹是一个“电话”谜底的谜语,似乎有点牵强。

  二、时间仓促,对比不够

  在设计“分组同时通知”这个方案的小组中,出现了很多种分组,比如:有分3组的,有分5组的`,有*均分的,有不*均分的,有先多后少的,有先少后多。方法多种多样,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办法一一对比,这是这节课的遗憾。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①“分组是个好办法,怎么分呢?”②“分组越多越好吗?试着研究一下。”③“让前面打完电话的同学同时打就能节省时间了,好主意!怎么分组呢?”这三次问题中,一定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得出各种方案,教师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多种情况,并努力搜集和捕捉学生中好的资源与好的问题,并呈现各种资源。因此才有了学生多种精彩的方案设计与层层递进的问题呈现。

打电话教案4

  活动目标:

  1、明白打电话能快速知道许多事情,喜欢学*打电话。

  2、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愿望和在园里见到的事情。

  3、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并能知道妈妈的电话号码。

  2、物质准备:电话或手机4-5部,歌曲《打电话》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引出主题1、师:宝贝们,王老师想妈妈了,刚刚妈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王老师感到很温暖,你们想妈妈吗?(想)让我们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吧,你会打吗?让我们先来听一听下面这个小娃娃在干什么?

  2、教师有表情演唱歌曲《打电话》,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宝贝们,歌曲里的小娃娃在干什么?(打电话)他们都说了什么?(宝贝们回答的真棒,听的真认真)刚才XX小朋友的妈妈打电话来想问一下她的宝宝在幼儿园里干什么,有没有听话,妈妈很想知道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看看妈妈多爱我们呀)-渗透情感目标!那我们一起给妈妈打个电话,说一说你的事情吧?

  幼:好。

  3、在打电话前,教师组织幼儿谈话。

  师:宝贝们,你们想对妈妈说什么?

  幼:我想对妈妈说,我想妈妈了,我在幼儿园里很听话,请妈妈放心……(教师随时引导幼儿说出想对妈妈说的话)二、学*打电话,幼儿说出心里的愿望与所见所闻1、教师教幼儿拨电话的方法。

  师:小朋友,妈妈的电话你记得吗?(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学*打电话吧。先拿起话筒,然后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拨妈妈的号码,嘟嘟……电话通了,想和妈妈说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妈妈你好,我是xx……)2、鼓励幼儿和妈妈说说自己在幼儿园的情况及愿望。

  师:宝贝们,你想和妈妈说什么,现在快告诉妈妈吧,让妈妈放心,可以和妈妈说说心里话,让妈妈感受到你们很爱她。

  3、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一次分组拨打电话。

  师:宝贝们,请你们有秩序的拨打,从第一组开始,别人打电话时要保持安静哦。

  三、回忆讲述妈妈和幼儿的对话1、师:宝贝们,妈妈在电话里和你说什么了?谁来说一下,分享一下妈妈对你的爱。

  2、幼:我妈妈说,我很爱你孩子,在幼儿园里要听老师的话,要注意安全……(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及时提醒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四、播放录音机,师幼一起随歌曲《打电话》拍手做律动1、师:宝贝们,我们一起听一听,小娃娃要和小伙伴打电话了,伸出你的小手来,我们一起打电话吧。

  2、师幼一起拍手做律动,有秩序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延伸:

  教师将磁带《打电话》、录音机、电话投放到表演区,活动区时,幼儿可以进行表演打电话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打电话的本领,体验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贴*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在活动中很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能够用亲切自然的教态和眼神与幼儿相互交融,将感情投入教学当中,给幼儿充分思考,发表自己想法的空间,通过运用教具讲述大树妈妈和花宝宝的故事,激发了幼儿对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学*带来的乐趣。活动气氛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打电话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随便拨打电话。

  2、认识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知道其用途。(110、119、120)

  3、激发幼儿进行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小老鼠图片一张,电话机一台,电话号码牌三个(110、119、120)

  活动过程:

  一、示小老鼠图片,引出故事与主题。

  二、在故事中抛出问题。

  1、“小朋友们猜猜小老鼠看见谁啦?为什么?”

  2、“原来小老鼠请的客人是小花猫。哎,小花猫来了会发生什么时呢?”

  3、“这下子,小老鼠可惨啦。为什么它会那么惨呢?”

  三、向幼儿介绍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拨打该号码。

  “为什么不能随便打110/119/120?”

  四、讲述电视上的个案,让幼儿说说发生这样的事该打哪些电话号码。

打电话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并掌握拨打、接听、转接电话的礼仪要求。

  2、在活动中感受打电话的乐趣。

  3、在模拟游戏、讨论、操作等活动中巩固礼貌待人的行为*惯,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力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活动重点:知道并掌握拨打、接听、转接电话的礼仪要求。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打电话的经验。

  2、视频准备:电话礼仪示范表演。

  3、图片3种,电话机2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电话机。提问:“你给谁打过电话,是怎么打的?”请幼儿自由表达,并鼓励幼儿上前尝试和教师一起玩“打电话”游戏。

  2、学*打电话的礼仪。提问“我们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打电话?”出示3张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分别为:过生日打电话邀请好朋友、生病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过新年打电话给远方的爷爷奶奶。请幼儿自主选择图片情境和同伴两两合作,进行打电话练*,并请幼儿上台展示,师幼一起分析、总结三种情境下的基本电话礼仪。

  3、学*接听电话、转接电话的礼仪。观看视频示范表演(内容:红红看书时电话铃响了,红红就拿起话筒:“喂,您好。请问您找谁?”“你好,我找你妈妈,她在家吗?”红红说:“请稍等,我马上让妈

  妈来接。”妈妈来接电话了,说:“你好!??再见。”)让幼儿回忆视频内容,并练*学说:“喂,你好”;“请稍等!”。组织幼儿与同伴讨论:“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选用合适的方法转告他人。最后幼儿和教师练*接电话,巩固刚才所学。

  4、利用图片进行辨析和操作,巩固并拓展电话礼仪经验。

  出示不同小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的小朋友接、打电话时有礼貌吗?”引导幼儿说出:“当他人休息时不要打干扰电话;当对方要找家人接电话时,一定要主动转达,而且不要随便挂断电话;特殊电话如119、110、120都不能随便打。”接着请幼儿进行操作训练:看看这些卡片上谁是有礼貌的小朋友?贴上电话礼仪之星奖花;并帮助卡片上的小朋友连上电话线。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引导幼儿主动给生病在家的同伴打个电话,送去问候。

  2.家园共育:让家长鼓励幼儿拨打好朋友电话、主动接听电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区角材料投放:

  1、 语言区投放实物电话,巩固练*幼儿与亲人、同伴之间打电话。

  2、 科学区投放纸杯、棉线,幼儿自制听筒电话。

打电话教案7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打电话”教材内容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均分组和不*均分组从*均分组到不*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均分成3组和*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摆出磁铁。并追问,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2分钟一共通知(3 )人3分钟一共通知(7 )人4分钟一共通知(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四、优化方案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打电话教案8

  一、概述

  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第132页到第133页。

  本内容的课时是40分钟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打电话通知学生紧急演出”,这样的例子引出让学生思考怎样打电话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通知每位学生。让学生学会用画流程图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老师打电话通知学生”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时常发生的事情,该内容能学生更加有体会,更加容易接受,更加有兴趣思考。通过该内容的学生能够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产生思考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学生该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图像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图像中提炼数学规律。

  2、学生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试验,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探寻解决的方法。

  3、通过该内容的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问题。

  三、学*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下学的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校园生活经验,所以对“打电话”的事情深有体会,所以该内容能够容易触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掌握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有很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思考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学*中更加有参与感,达到思维碰撞产生新知的效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我们可以用尺子,A4纸,铅笔,方片和圆片若干,课件。

  (此部分在现场比赛第一天只作简要说明即可:如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又如: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等等。

  具体设计将在第二环节“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六、教学过程

  a、情景引入

  师:通过学生暑假过得高兴吗?都参加了什么课外活动呢?

  学:(会回答很多种)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中有参加课外表演的事例。这时可以引入到新课例题里面。

  b、新课内容

  师:讲到例题,暑假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老师要紧急通知15个同学集合,由于时间很紧,老师花了很多时间通知了每一个学生,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按时通知好,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个好方法,怎么打电话通知能够最快通知到每一个人呢?(特别强调用最省时间的方法)

  (让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用草稿纸画也可以写,时间5分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下到小组中去观察和聆听学生的方法,但是不做评论)

  讨论完了以后让几个小组分别展示他们不同的方法,让小组学生在讲台上面演示和说明。老师要求每位学生都注意听台上同学的发言,在听完后提问或者评论。选出最省时的方法。重点说明。(这时学生中会出现与课本一样的方法,有些会与课本不同的方法,老师需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观察和筛选发言的学生。)

  学生展示完后,评出最佳方法后,让学生观察流程图,在图中发现数学规律。(让学生集体讨论2分钟,后让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结论)

  c、知识应用

  1、顺着这个规律,让学生拓展一下问道,如果在通知多1分钟,又可以通知多少人呢?(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让学生在做完后自己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d、小结

  我们今天学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的时候,没有特别说明谁的方法好,谁的饿方法不好,只要学生能够很有条理的说明自己的方法就是很不错的表现。所以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分析方法,学生的表达,学生的总结能力这几方面来评价学生。

打电话教案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打电话”教材内容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均分组和不*均分组从*均分组到不*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教案《《打 电 话》教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均分成3组和*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摆出磁铁。并追问,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2分钟一共通知(3 )人3分钟一共通知(7 )人4分钟一共通知(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四、优化方案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3)

——《打电话》说课稿3篇

  《打电话》是人教版五下第三组中的第四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各种文学体裁的集中展示,《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入选其内。学生对相声并不陌生,但接触、学*相声稿还是第一次。相声稿正如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所要表现的意义一样,语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启示留心头:打电话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果啰嗦,不仅损害自身形象而且影响别人办事,还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一意义是这篇相声稿所要传达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落实的,因此是教学的重点。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则是学*的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一下几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提高默读速度,学*浏览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本文的文体特点和阅读地位,我认为运用大问题分块引领教学时效性会更强,教学块面也会比较清晰。在自由充分地读通顺的基础上,我运用大问题引领教学。

  问题一:这篇文章中的两个角色,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这一问题首先帮助学生概括了已知的简单的内容,即文章是分甲和乙两个角色写的',然后给了学生一个思考方向,那就是会选择哪个角色。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文章说话量上的了解和说话内容上的理解。预计学生从量上谈原因会说甲说得多,乙说得少,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从内容上谈原因可能会说甲说的话有意思,会逗人发笑;乙说的不太好笑;甲说的话标点运用特别丰富,乙说的话标点不太多;甲说的话里有很多语气词,乙说的没有……我想,学生会依据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有很多比较,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个性化的理解。

  问题二:在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那些有意思的地方?这些有意思的语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相声的首要意义无非是想让观众开怀一笑,那么它的语言上必定会有引人发笑的地方。这一问题正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让学生浸润在语言中感受相声语言的幽默、风趣、诙谐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断,学生会抓住“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等句子来谈自己感觉到的有意思,学生找到了,可以用模仿朗读的形式来体会。在学*的过程中,可以随机地把相声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的特点渗透进去交流,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有意思,还能了解到有意思的语言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写的。这还不是内容教学的全部,还应该在学生说过笑过之后激发他们的思维:作者在逗引我们发笑的同时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有了冲击思维的问题,学生才会反复地咀嚼语言,明白其中隐含的意义。

  问题三:同样是对话,你觉得这篇文章和《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大家静静地回忆,细细地比较。

  这一问题主要落脚于对这一篇相声稿总体上的把握,了解其特点。通过与《小苗和大树的对话》的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同样是对话,访谈和相声不一样,前者所谈内容主次不明显,*等交流,后者一唱一和,主次分明;前者语言上尽管比较口语化,但用词还是挺讲究的,有些地方还是书面味儿很浓,而后者完全是为口头艺术的需要而创编的,因此,全口语化,文字中还保留了好些口头禅。这些特点的比较、发现,为学生试着演相声做准备。

  问题四:通过对这一则相声内容上的了解和语言上的比较,现在,你觉得相声有什么特点?老师建议你结合电视上或是生活中看到的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以及语言特点上等各个方面自由地来说说。

  对相声特点的梳理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声,为讲相声做更充分的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伺机告诉学生“说学逗唱”和“抖包袱”等一些有关相声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浅层的理性认识的高度。

  最后,请学生与同伴合作,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排练,并在课堂上指名两三组表演。课外,布置学生搜集或创编一个相声片段,在“回顾拓展三”的“展示台”中再显身手。

  以四个大问题引领,从内容和写作特色等板块对相声稿这种语言体裁和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有了综合性的了解,而且化了解为理解,落脚到相声的表演。我想,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学*过程,就已经与相声这门陌生的艺术牵手了。

  一、说教材

  教学简析:《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目标应定位于:

  1、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

  3、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二、说教法学法

  1.合理使用教材,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备课时我认为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我想学生探究效果不会好;于是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过创设贴*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值班领导要通知7名医生,值班领导有哪些打电话的方案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和可接受水*,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7通往15的桥梁。值班领要通知7名医生,学生在用摆、画的探究中更容易发现内在规律,问题更有可操作。

  2.在比较中优化规律。

  本课时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通过10分钟能让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体验到n个2相乘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

  3. 多样练*,渗透转化思想。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打电话展开,探究打电话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案及随之而产生的规律。像这样的规律不仅蕴藏在打电话这一事件中,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一规律的存在,打电话只是这些事件的缩影。因此,在练*中,我呈现的是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和实际生活中找朋友这一游戏的练*,将这两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用电话来通知有关人到场。例如在上个星期天,市中心医院送来一名急诊病人,情况十分的危急,值班领导要用电话通知7名还在休假的医生赶回医院。

  2、提问:假如这位值班领导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通知完这7名医生,需要多长时间呢?(需要7分钟)他怎样通知需要7分钟?(一个一个打)哦我们把一个一个通知的方法叫做逐一通知。板书:(逐一通知)那你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太慢)

  3、揭题:既然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太慢,太费时间,那你们能不能找一个省时的方法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医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备课时我认为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我想学生探究效果不会好;于是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过创设贴*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值班领导要通知7名医生,值班领导有哪些打电话的方案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和可接受水*,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7通往15的桥梁。]

  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1、学生设计方案

  师: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医生呢?然后再小组合作,帮这位值班领导设计一个省时的打电话的方案。听清要求。

  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先说出各自的方案,然后在小组中推选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设计的过程,用文字、图形、颜色等符号表示在练*纸上。

  ③想一想,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法可行吗?共需要几分钟?

  [说清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既有要求,又不束缚;既放手又密切掌握学情]

  2、学生汇报设计方案,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设计方案,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二和方案三进行点评。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

  ①分析4分钟方案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小组设计的方案,请你结合图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请问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这个方案共用了4分钟,

  师:是的。这其实是分组的思想,即值班领导打给其中一名医生,让他当组长,再通知其他人。我们把这种方案叫分组法。大家觉得他的这张设计图画得怎么样?时间推算的准确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和这个小组的方案是一样的请举手。我们来看一看方案2和方案1比较,为什么会节省出时间呢?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在第一分钟方案1值班领导通知医生1,方案2值班领导通知了医生1,在第二分钟,方案1值班领导通知了医生2,方案2值班领导通知了医生2,同时医生1通知了医生3,也就是同时通知了2个人,所以节省时间,也就是说方案2采用分组通知的方法,节省了时间。

  [通过让学生呈现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既肯定和保护了学生的设计,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优化思想。本教学设计通过方案二是大部分同学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案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密切,采用这种分组方案的同学会有不少小组,教师可从同学中的方案中挑选一个进行指导,并对其他类似的设计方案进行归类说明。]

  师: 方案2是不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呢?还有没有比方案2更节省时间的方案呢?。

  ②分析3分钟方案。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小组设计的方案,你这个方案共用了几分钟?哇,这个方案比刚才分组方法又节省了1分钟。我们来看这种方案与前两种方案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节省时间?这1分钟是怎样节省下来的呢?请你结合图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

  师: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同时打电话,接到电话的所有的医生都不空闲,帮忙打电话给其他医生,最节省时间,所以只用了3分钟就通知完七个人。这个小组的方案最节省时间, 请看大屏幕。

  想象:按照这样的规律,同学们想一想第四分钟又有多少人新接到电话呢]这8人分别是谁通知的?四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师: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这个方案里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通过三个方案的展示点评,让学生经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所有人都不空闲三个阶段,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通过对增加一分钟通知几个人的猜想验证,既深化了知识,理解了方法,又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课本内容。]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1、找规律。

  师: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我们发现第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分别是2、4、6、8。

  师:同学们真用心思考,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或下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按这样的规律,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用发现的规律的却很方便,那么10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呢?这样通知100人最少要花多少分钟?

  [探索这个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以图形做铺垫,通过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最多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让学生产生猜想,在图示的基础上学生会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方案中规律的存在。其次,让学生在表格中发现规律。学生在以前已经接触过找规律这个知识点,并且也有了找规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们凭借已有知识会发现表格中所蕴藏的规律。再次,通过归纳、优化规律,让学生体会到N个2相乘这个规律的价值所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验证这个规律的存在。]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应用规律的时候,我通过设计基本练*、重点练*、拓展练*等几种形式的练*,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数学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简析】

  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4)

——打电话作文6篇

  同学们,我的新家安电话的时侯还是几年前,可现在想起来可真是记忆犹新呀!不信?那我就讲给你听听,我可要出点丑了!

  “燃燃,你快点来呀,咱们家安电话了!”啊?什么?安了?其实,我家以前也安过电话,不过那个时侯安电话时,我还是个婴儿,根本不知道刚安电话后打电话的滋味,我早就想尝一尝啦!(其实,我以前不敢动电话)我迫不及待的向家门跑去。我进门时爸爸对我说:“燃燃,你不是说你想尝一尝刚安电话的时候打电话的滋味吗?快点来呀!”我拿起电话,像是没见过电话似的,盯着电话看了老半天,仔细打量着这部电话来:绿色的机身,0——9的电话号码整齐的排列着……“还愣着干嘛?快打呀!”爸爸催我。我想:这第一次打该打给谁呢?打给我的好朋友王钰涵,让她分享我打电话的喜悦?打给亲朋好友让他们来我家玩?不,我要打给老师。“8-5-8-6-1-1-5-8”爸爸告诉我老师的电话。“8-5-8-6-1-1-8-5”通了。“老师,我是李燃,我家安了电话,我以后……”“小朋友,你打错了,我不是你老师。”“啊?”

  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

  奶奶原来不会打电话。

  那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奶奶打扫卫生,我做作业。忽然,传来了手机的音乐铃声——是爸爸把手机忘家里了。

  奶奶慌忙跑过去,拿起手机,大声说:“家里没有人!”可是,手机仍然在响着。

  奶奶看着手机愣了一会儿,又拿起来,对着手机说:“家里有人,家里有人,我是奶奶!”

  手机好像和奶奶做对似的,一直响个不停。我这时才发现,奶奶不会接听电话,她肯定没有按下接听键。我站起来,准备去接。可是,奶奶已经拿起一个枕头,把手机压在了下面,嘴里还说着:“让你叫!让你叫!”果然手机不叫了。

  我看到这个情景,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拿出手机,教奶奶如何接听电话,奶奶这才知道,不按下接听键是无法对话的,她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奶奶进步很快,现在会打电话了,只是外拨电话时很有特点:戴上眼镜,找到要拨打的电话号码,嘴里一边念着:“1——3——”,一边对照着号码本,一边用劲儿按相应的键,每念一个字,就拖很长的音。我一听到奶奶打电话,就会忍俊不禁。

  不管怎样,奶奶会打电话了,我很高兴。

  夜深了,“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我心想: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打电话来呢?我拿起电话:“喂!你好!你找谁呀?”电话里传来一阵亲切的声音:“喂!你好!我是月亮姐姐,我想找你聊聊天呢!”

  “好哇!好哇!我还有许多不懂的问题想问你呢!”我兴高彩烈地说,“月亮姐姐,月球上真的有嫦娥仙子,小兔子、吴刚和桂花树吗?”月亮姐姐笑了笑说:“当然没有了,那些呀,只是一个优美的传说,都是人们的美丽想像。月球上到处是光秃秃的环形山,没人,没水,没空气,连一棵小草也没有,是一个寂寞荒凉的世界呢!”“那你为什么有时候像圆盘,有时候像柳叶呢?”我好奇地问道,“那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不会发光,我的光都是从太阳那儿”借“来的,当我正好把太阳光照亮的那一面对着你们的时候,你们看到的我就像圆盘,当我只反射部分太阳光到你们地球上的时候,你们看到的'我呀,就只有一半,像柳叶了。”月亮姐姐耐心地跟我说着。

  我还想问月亮姐姐好多问题,但我的困意来了,不舍地说:“月亮姐姐,我困了,我们改天再聊吧!”“好的,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很快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夜幕降临了,晚饭时间到。好吃懒做的我就像离玄的箭一般,从五楼飞奔下来。

  来到桌前,美食应有尽有。我二话不说,拿起筷子就往嘴里送。不一会儿,奶奶便说:“去叫你爸爸,吃饭。”真是的,爸爸常说:我看电视都不用吃饭了。我看啊,他打电脑不吃饭肚子也饱。我小声的嘀咕道,然而,要叫爸爸,得跑到五楼也怪累的。算了打电话吧。说干就干,我拿起电话。哎,我家电话是多少来着。我左思右想,好象是86……581……应该是吧, 但是接起时,一位老婆婆的声音从我耳边掠过。“哎,你谁啊?”从对面传来了疑问声,我心慌意乱赶忙把电话挂了。再打一次。上回可能拨错了吧。“喂,谁啊?”又是那位老婆婆,我默不做声,过了许久,老婆婆好象怒气冲天了,于是我又挂了再打一次,上回可能拨错了吧。“喂,谁啊?”又是那位老婆婆,我默不做声,过了许久,老婆婆好象怒气冲天了,于是我又挂了。天哪,怎么回事啊。打了几次,我也没耐心了。

  妈妈看我磨蹭了半天,也没什么名堂,只好她亲自出马。

  一天晚上,小男孩乐乐刚刚想睡觉,忽然,一阵微风从窗外吹进来,乐乐仰头看见天空中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繁星。这时,他发现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正对着他微笑呢!他很想和这颗星星交谈。于是,他给星星打电话。

  “你好啊,小朋友!”星星姐姐笑着说。乐乐有礼貌地说:“星星姐姐,你好,我叫乐乐。”乐乐问星星姐姐:“你在天空中过得怎么样呢?”星星姐姐说:“我的家是既美丽又宽畅的地方,我和伙伴们东瞧瞧,西跑跑,可高兴了!”星星姐姐问乐乐:“那你们那儿呢?”“我住在一个干净、漂亮的城市,这里有小朋友们都喜欢的游乐场、美丽的西湖、有名的景点,欢迎你到这儿玩。”星星姐姐说:“好啊,那我下次带你去遨游无边无际的天空。”

  童年,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童年,有太多的美好回忆……在童年里,我们做过许许多多的傻事,毕竟,那时还小,不懂如何让去做。

  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常常看见爸爸妈妈在对着一个东西说话,我就很奇怪:咦爸爸妈妈在干嘛呢?怎么对这一个东西自言自语啊?我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于是,我就去请教妈妈:“妈妈,你们怎么老是对这个东西自言自语啊?”妈妈回答:“宝贝,妈妈这是在打电话呢!”跟妈妈谈话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怎么对着电话打呢?这样的话,电话会被打烂的呀!电话应该很疼的!但是,过了好几个月,我见电话还是完好无损,就打算亲自试试。

  这天终于来了!今天,爸爸妈妈要去楼下超市买东西,爸爸问我去不去,我果断地回答:“不去!”爸爸妈妈无奈,只好出去了。我确定他们走出大门后,来到电话面前,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打,打到筋疲力尽后,电话早已变得破烂不堪,我仔细观察电话,咦?这是什么东东?我见到几个数字,就好奇的按了按,妈呀!突然从电话里传来了声音,我鬼哭狼嚎的说:“救命啊!”连退了好几步,见电话没反应,就小心翼翼的走到电话面前,又按了几下,这时又从电话里传来了声音:“你好,你拨打的电话是空号,请稍候再拨。”这次,我镇定下来,花费了10分钟懂得了如何使用电话,爸爸妈妈回来后,看到这幅景象,哭笑不得。

  童年,是值得回忆的,只有跟其他人分享,才会更快乐,同学们,让你把你的童年趣事说给别人听吧!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5)

——《打电话》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

  2、辨析各个方案,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

  师:刚接到紧急通知由于天气原因野炊活动改期进行,李老师要通知全校511名同学,你们认为李老师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这511名孩子呢?

  生:(打电话、发短信、QQ……)

  师:现代社会,通讯方式很多.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哪种办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确保对方接到通知呢?

  生:打电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字问题。(板书:打电话)

  师:我们假定李老师给一名孩子打电话需要1分钟,李老师先打电话给第1名队员,再打给第2名队员,然后打给第3名队员,这样依次下去,最后打给第511名队员.他给511名队员打完电话需要多少时间?齐声说。

  生:511分钟.

  师:511分钟,估算一下,多少个小时?

  生:大约9个小时.

  师:如果要你们连续打9个小时电话会什么感觉?

  生:时间太长了,浪费时间……

  二、优化方案。

  (1)师:那么打电话想节省时间要用时最少到底有没有什么诀窍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板书:用时最少)

  师:由于打电话给511人这个数字比较大不方便我们研究,那我们可以先从较小的数字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现在李老师打电话通知几个人?

  生:7人

  师:每通知一人要几分钟?

  生:一分钟

  (2)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设计出你们的打电话方案,为了让孩子们记录方便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老师与学生(课件出示)大家请看大屏幕老师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表示,学生我们可以用圆来表示1、2、3…7号同学,我们在连线的时候注意在线上标上数字,线上的

  数字表示什么?

  生:第几分钟

  师:孩子们还要注意要计算出你们设计方案所花的时间,明白了吗?好,那分小组活动。

  (3)汇报交流。(主要让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的方案)

  师;好了,老师刚才发现孩子们的方案各不相同,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案。有没有不同的方案?(抽生讲解)请设计师上台讲解。有没有比3分钟更少的方案? 生:没有

  师:孩子们这说明打电话通知7个人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分钟

  师:请大家仔细对比这几种方案想想为什么用时3分钟的方案最省时的?这种方案跟其他方案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说然后在抽生汇报。

  生:知道消息的人在每一分钟都不空闲都在打电话。

  (4)归纳总结最优方案。

  师:我们再将这种方案演示一遍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一分钟是怎样打电话的。(课件出示)第一分钟怎样打的?谁来说说。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通过刚才的方案谁来总结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呢?

  生: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板书: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

  (5)分析不优化的方案。

  师:刚才我们有很多同学的设计方案用时较多,这说明我们在打电话的方案中肯定有人空闲了,那你们能不能去找找到底谁空闲了?(请看大屏幕)

  接下来大家再去找找你们设计的方案有没有谁空闲了如果有空闲请你们修改你们的方案如果已经是用是最少的方案请看看你是怎样打电话才做的用时最少的了。

  (6)找规律。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把目光再次集中在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案,完成下表。

  (课件出示表格第一栏“时间”、第二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师:(课件)第一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2

  师:(课件)第二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4

  师:(课件)第三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8

  师:第四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你能猜到是几人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8人又通知了8人所以是16人。

  师: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他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再出示课件)

  师:第5分钟结束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生:3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6×2=32

  师:6分钟呢?7、8、9呢?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表格第三栏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师:第一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生:1

  师:你怎么想的?

  师:第二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

  生:3

  师:你怎么想的?

  师:第3、4、5、6、7、8、9分钟呢?

  师:刚才李老师打电话要通知511名学生,用我们最省时的方案至少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总结: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探究找到了打电话要做到用时最少的诀窍是什么?当然我们要做到用时最少还要注意在打电话之前要设计好方案,参与通知的每个人要记住自己每一分钟要通知谁,这样才不会出现重复与遗漏的情况。(课件)

  三、练*

  照这样通知32人至少需要几分钟?你是怎样想的?通知50个人至少需要几分钟?60人呢?62人呢?63人呢?为什么人数不一样需要的时间却相同呢?

  四、拓展练*

  五、总结:请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笔,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静静的想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知道消息老师同学 不空闲 用时最少

  设计理念

  设计力求贴*生活、贴*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歌曲《打电话》录像、电话机多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好不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6611358(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打电话作文9篇(扩展6)

——《打电话》教学反思

《打电话》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电话》教学反思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电话》教学反思这学期的公开课,我上的是《打电话》一课。这篇课文是一篇对口相声。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了课文这段相声,以了解本相声的大意。由于这则相声的寓意较为浅显,学生把握起来并无问题。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增设一个简易的问题“相声里所说的人叫什么名字?你觉得他名与人是否相符?”以引起学生对“啰唆”一词的思考。并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证明。并据他们所找到的句子进行一个“说话不够简洁”的类型归纳:明知故问,东拉西扯,没话找话、说话绕圈。并以生活中实际例子来加以说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说相声环节。课上,两组学生进行了相声表演,从中让学生对相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且知道了它很贴*生活。在此,我再结合本课的主旨:讽刺,给同学们说说相声的文化意义,这样学生对相声的了解就加深了。纵观整节课来看,虽然学生能够找到文中语言不够简洁的例子,并也基本自己发现相声的语言特色,还进行了表演。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有一个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受益。因为,无论教材教法如何改革,我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

  1、巧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本课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小学生的表演欲都很强,角色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练,得到了发展。

  2、多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

  这节课就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地“说”的时间和自由地“说”的空间。整节课上,教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努力使自己从原来的教授转变为课堂上的学*指导者和合作者,而这个主人公的变化使学生从倾听者转变为学*的积极参与者,从被动地理解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广阔的空间。

  在学生的主导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话语“非标准”或“缺陷”或者在介绍的过程中,他们没有说礼貌的话,比如开头打招呼,结尾说再见。我及时给了他指导,允许他换一个词,然后再说一遍。由于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参与热情普遍较高,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口才,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课堂上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同实物一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同时还有其独特的魅力。

  教师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贴*学生生活,为他们所熟悉、所喜爱的游戏或以学生间语言交流为内容的表演、简单的对话等,也可以学生间的互助为主要内容进行表演,或根据课文内容演绎出来的情景剧等,形式可以多样,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就行。

  如教学口语交际《打电话》时,我采取了课堂表演的形式:首先出示电话实物,交代本节课的学*任务,并提出要求。

  然后请一位打过电话的同学拿出自己的电话,老师开始拨号,接通后与学生对话,师:“喂,你是某某吗?”生:“对,我是某某,你是哪位,请问找我有事吗?

  ”师:“我是张老师,请你叫你妈妈明天早上到学校来一趟,我有事找她,好吗?”

  生:“好的,张老师再见。”

  师:“再见。”

  通完话后,学生对通话内容进行评议,使他们明白打电话一要注意礼貌,二要注意语言应简洁、易懂。

  这种以课堂联系生活,从生活还原到课堂的互动形式,不仅能使知识活学活用,也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

  《我给太阳打电话》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少儿歌曲。歌词立意新奇、富有童趣,充分地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的幻想和欢快的情绪。

  我将后羿射日的故事作为导入,把贯穿全曲的难点节奏比喻为十个太阳,孩子们在怀着好奇心听故事的同时就将本课内容提前掌握。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孩子们对于将PPT上“可恶的太阳”解决掉都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接下来就可以引出主题了,设问:十个太阳的热度太强烈了,你对太阳公公有什么建议吗?带着这个问题听赏歌曲,接下来是孩子们用前面学到的“射箭技能”把前面已经学会的难点节奏运用到歌曲中朗读歌词,并用身势律动表现出来。这一块,我能看出孩子们投入的神情。解决好了节奏,其实旋律就很简单了,把1234567套入歌词节奏中,听赏两遍再随乐演唱两遍就很熟练了。这时,师用夸张一点的示范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将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进行分辨。最后,孩子们将这一课自由设计律动,大胆表现。

  课后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我上课时口语使用频繁,节奏学*的时间拖得太长了,少了学生单独表演唱的环节,评价与鼓励学生不能泛泛而谈的说:“你真棒!”而应该诚恳的指出学生做得好与不足之处。导入部分其实还可以浓缩一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用更巧妙的方式教授节奏学*,而不需要做太多专业的节奏解析,例如:“孩子们,这个节奏就像拍皮球时一样。”在身势律动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放松一些,准备一些表演的道具,例如:让孩子们起立创编,自由一点。

  《打电话》是学生最熟悉的一个实践活动,但是学生打电话是比较熟悉,可是打电话的秘诀学生并未探索研究过,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爱打电话这个兴趣来让学生去探索打电话的秘诀,在教学中,一开始我就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方案,学生很快地就进入思考状态,人人都动手去画图,寻找规律,很好地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中,利用了提问导入,激发学生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给学生留足了充分思考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寻找规律,用提问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接*问题的解决关键,在学生得出各种方案时,让他都展示在黑板上,再通过一一观察精选,最终找出合理的最优的方案。

  这种先独立,后交流,再整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能明白自己的想法及结论,有时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完善的,而且还能学到其他同学的好方法。

  尽管在教学设计上划了很长时间,设计得也比较巧妙,但是仍然有值得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地方,比如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数量较大,造成学生的方案较多,选择最优方案时间用了较长,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设计一方面更尽可能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快地找到最佳的方法,从而获得应有的知识。

  《打电话》这节课,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打电话这一生活素材,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隐含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1、探讨方案:在这一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设计方案,激励学生设计出最优的方案。然后通过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要想时间最少,就需要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立即通知后面的队员,每个人都不空闲。

  2、揭示规律:每增加1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之后告知计算方法: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人数为2n-1。

  3、应用规律:利用给出的公式轻松计算第n分钟通知的人数和要通知多少人至少需要几分钟。注意数目不可过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发现了许多学生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在新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

  1、关于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是为学*目标服务的。利用冰灾中医院发生的事情“开门见山”地提出数学问题,能为后面的学*活动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将探究的数字由15改成7,这样更具有可操作性与适应性。但问题定位为:最短需要几分钟?与问题定位为“有哪些方案?”比较,后者问题更具有开放性,否则学生不会全都是只用3分钟.而在多种方案中进行优化,最省时的方案在对比中它的特点会更明显。

  2、关于教法的策略。

  逐个通知是学生熟知的方案,一语略过。而分组思想能用时最少是本节课的重点,表格能让学生在演绎最省时方案时,把每分钟的数据变化有序的表现出来,是发现规律的重要媒介。在教学中,表格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每行数据的得出都是有他特定的意义与作用的,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整个表格而只限制在第1行与第3行呢?但这样设计会不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呢?对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有探讨的价值吗?我自己也很疑惑.恳听各位老师的高见.

  3、关于学法的指导。

  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语由学生自己去描述。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学会总结,并用特别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个性化学*的需要,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方法上的辐射。但今天整个的教学有点“赶”,在问题的提出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就像楼小的张老师所说,很可能学生还没弄明白什么意思,就开始探究活动了。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让自己在课堂中由原来的教授者转变成为学*的引导者、合作者,而这一角色的变化,让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的主动参与者,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的某个词“不规范”或“有毛病”,或是他们介绍的过程中,没有说出开头问好,结束再见等礼貌用语,我都适时地进行了点拨和引导,允许他重新换个词再说一遍。由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参与的热情普遍高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打电话》这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数学下册新增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的题材非常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通过这节实践课,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学*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学,我有如下几点的体会:

  一、课前忐忑。

  这几年不教数学,心里是没一点儿底气。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认真真的预*教材和导学案,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翻阅教学参考书。讲这节课之前,我就说:“常老师,这节课感觉有点乱,不太好理解。”常老师说:“上课时让学生站起来演示一遍应该就清楚了。”“你这方法太好了。”我说。但是,不尝试还是有点不自信,课讲到这地方了,就这样吧!

  课堂上的缺点经过师傅们指点,将会变成今后教学中的优点,不能总是怕出错误,人总是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不再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二、课上稳妥。

  今年和常老师在一起办公,我受益匪浅,遇到困难我就找她,她经常给我指点迷津,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妙招。跟她在一起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还有为人处事等方面,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常老师,可她总是低调、谦虚地说自己老了,什么也不会。讲这节课前正好常老师第一节上课,我紧跟其后去听课。她的方法和板书真清晰。

  等我上课时就比较有把握了,我先问学生要打电话通知15个人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一个一个通知,15分钟通知完。有人就说太费时间了,知道消息的同学也可以通知别人啊。这时我就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让他到讲台上当老师先讲方法,然后叫15个同学来演示,边演示边完成我做的表格,几分钟通知多少学生就站起来几个人,孩子们看的特别清楚。还有同学到台上用彩色粉笔画图来讲解,两种方法都能清楚的计算出最短用时4分钟。

  我作为听众都感觉特别思路特别清晰,从其他孩子的表情来看,相信他们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了本节内容。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孩子们真正掌握了课堂的方向盘。

  三、小结到位。

  孩子们讲完后,我顺着他们板书的一些数据,让孩子们总结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马浩天说:“每多一分钟,收到信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其中包含一个老师。”肖宇航说:“老师,我发现几分钟就是几个2相乘,再减去老师一个人,就是通知到的人数。”孩子们替我准确的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当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着需要改进的方面:

  1、钻研教材还不够深入,课堂设计不够紧凑。

  2、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还较弱,课后发现有小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

  3、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中展示的不够清晰,使得学生对打电话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不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学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在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打电话》是新课程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题材非常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是跟岗老师上的一节汇报课,在反复研课、磨课,到最后的展示汇报教学中,我觉得:通过这节实践课,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学*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学,我有如下几点的体会:

  1.上出了活动课的特点。

  首先是“活”,能主动引导学生灵活处理问题,活跃数学思维,课堂学*气氛浓厚,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参与度高。再是动,这节课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把问题解决好。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画就画,有争有辨,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心情舒畅。

  2.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打电话,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通知演员入手,到对打电话方案的设计改进,都让学生结合知己的生活实际,使整节课的知识发展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完成。能看出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研究的参与者。在课堂上老师能随时把握学生的学*水*与进度,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帮、放,例如:当学生用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或*均分组的方法发通知时,教师就用投影把他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并让学生看图说事,当学生发现这样分组不省时时,就自己画起图来,有所创新地改进画图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有序的学*画图,体现了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优化。

  3.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把知识的探讨引向深入。例如在教学通知15名小歌手的过程中,把15名学生*均分成3组,需要7分钟,学生同样用分组法研究,把时间逐步缩短,最后只需5分钟。每缩短1分钟,学生就为自己的成功高兴一次。填写表格后,充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规律的过程去体验数学的乐趣。最后,就是学会运用,学生学得开心,为以后学*数学知识埋下了快乐的种子。

  通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不仅发现了许多学生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到在新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我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自己的课更能让我们的学生所乐于接受,更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则相声,主要讽刺的是那些无话找话、办事效率低下的人。本来几秒钟能够讲完的事情——邀请朋友看戏,却东拉西扯,海阔天空,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说完再见的时候,那里的戏也就差不多演完了。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跟前一课剧本相比较,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且文章浅显易懂,又有很强的课表演性,于是在简介了文章体裁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没有做太多的讲解,而是直接由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觉得效果还是能够的:

  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学*讨论时间。课堂是学生学*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并且班主任教师真好有剧本在让学生们排演。所以我直接让学生们都参与到课文里。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主角,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的文本的理解本事,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本事,有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

  但学生总归是学生,即便有了对课文的理解,但如何表达还是受到学生本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表达起来往往难以到达梦想的目标,于是做适当的示范性朗读,作为相声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跟诗歌的朗诵、课文的朗读又是有点区别的,相声说话更接*于*时的聊天,却又十分更夸张,是表演,所以还需要有夸张的表情、体态语言来表达。虽然不可能有演员的水*,但至少对学生能有所启发。之后,学生举手要求表演的一组十分多。

  不足之处是,限于课堂的时间,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表演,可是相信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他们能吸收借鉴到一点东西。从他们对表演组的评价中能感悟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需要改善的。

  这一堂课,使我相信学生的学*潜能,*时上课教师自我要放开手脚,偶尔“跑跑题”不要太拘泥课堂目标、程序,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交给学生,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本事。

  《打电话》是一则相声,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语文书上接触。未学之前,就有很多学生建议我阅读,更有的叫我提前上,都觉得特别有趣。在教学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这则相声的视频,先让学生欣赏,再来自主学*,颇有成效。

  一、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打电话”既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口语交际活动,又是体现人际关系的极好事例。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积极营造共同学*、探索、研究提高的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对话形式、交互式等合作学*模式,让学生在充分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如“学生自由组对练*”、“生生表演”,都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好做法。

  二、注重了创新学*。学生熟悉了最基本的打电话方法后,我又设计了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四种不同情况,其目的是设置对话障碍,加大口语交际的难度,进一步培养学生会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的灵活性。

  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始终把学生当作口语交际的主人,训练的主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安排时间,搭建舞台,提供表现机会。如导入环节的“回忆打电话的情景”,分层训练环节中的“学生表演”、“师生评议”等都力求全员参与,把“面向全体”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这节课,围绕“尽快通知到每一个人”这一核心问题,构建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在教材处理上,实现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打电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评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其情境是打电话尽快通知15名学生参加演出。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方案,进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数学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2、“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涵决定了其过程性目标的重要地位。本节课将探究“怎样打电话最省”的过程作了较大的铺陈,教学中有意让学生不断经历试误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设计不同的方案,于是,从方案一的“逐个通知”,方案二的分组通知,最后逐步优化到“所有人不空闲”,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图、式等方式来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彰显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解决策略,同时也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以及建模思想的渗透。因此,尽管此环节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是,这一学*材料的教育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拓展。

  3、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这节课是从让学生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7人的最佳方案开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继而,教师建议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分析、归纳,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规律的发现,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主动获得的。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

  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本节课而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打电话是孩子十分喜爱的一种假想游戏,如何让孩子学会打电话,首先,我让孩子观看各种电话的图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种电话。接着播放打电话动画,之后,老师示范打电话的过程,然后创设情境让孩子表演。在学*打电话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敢说敢讲,引导孩子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在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小朋友不敢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的不敢用语言应答。我耐心地引导孩子拨打自己喜欢的亲人或好朋友的电话,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慢慢说出来,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单纯地看教案和将它变成一节活动是真的不一样的,想象和事实的差距很大。还是那句古话:“教学相长也”,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他们的老师,但是对于我而言他们才是我的老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最直观的显现出了这个活动的效果是如何,目标是否达成,价值是否可取,对于我们而言,课程的选择权虽在我们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权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在进行选材、教学时,多想、多问、多看,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用于我们的教学也是适用的,加油吧!

  拓展:大班语言《打电话》教案

  设计背景

  打电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得一种行为方式。孩子经常会模仿大人进行打电话。有时,孩子打电话给老师,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说话小声,有的讲话支支吾吾,半天讲不清楚事情等。为了能使孩子学会打电话,尽快掌握这一日常行为,因此,我特意设计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能把话听清楚、明白。

  2、学会打电话,说话要简洁、明了。

  3、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重点难点

  1、学*打电话

  2、指导孩子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

  活动准备

  电话2部,打电话动画片,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