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

首页 / 作文 / |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 1

  我不想长大,但是,就像人们常说的“岁月是把杀猪刀”,时间把我给从懵懂无知的幼儿,变成了一个不再稚气的中学生。让我不得不离开陪伴我走过六个春秋的小学同学和老师。

  小学老师中使我最难忘的是数学黄老师,她是从三年级开始教我们的,刚开始,我们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她,因为她总会用尺子敲我们的手,很疼。

  有一次,我的数学作业没有改错题,黄老师尺子敲手,我怕痛,就躲,最后还是被打得“遍体鳞伤”“皮开肉绽”。

  就是从那一天起,她再也没有打过我们,而正是她之前的严格要求,使我成为了同学们眼里的一个数学“小天才”。

  黄老师有一头乌黑的披肩长发,身材苗条,十分美丽,她的女儿都已经上大学了,她看起来还那么年轻。听妈妈说,开家长会时,每当黄老师提到我的名字,都是眉开眼笑的。

  到了现在,我们才明白黄老师的良苦用心,她敲我们其实也是为我们好,严厉之中带着是对我们满满的爱啊!

  教师节那天,我忙中偷闲到母校看望我的小学老师们,并且给黄老师和班主任送了礼物。老师,我是想表达我对您六年教育的感激之情啊!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 2

  1月20日星期三多云

  错中求解

  四年级的举一反三中,有一种题型是“错中求解”。我来举个例子:王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2,但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171错写成117,而商比原来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数2。这下除数求出来了,就简单了。题目说余数相同,那么我用求出的除数分别去除错误的被除数和正确的被除数,如果余数相同,且两商的差是2,题就做对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这下余数相同了,两商的差也是2,答:正确的除数是27,余数是9。

  错中求解真好玩!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 3

  你知道我的数学老师是谁吗?没错,就是鼎鼎大名的伍老师。数学老师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额头上的皱纹很少,显得很年轻,看起来很精神,其实数学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了。

  伍老师非常关心爱护我们,经常鼓励我们加油,加油,再加油。有一次,我班的数学测验同学们考得不太好,我想伍老师肯定会骂我们了。可是,伍老师不但没有骂我们,还很温柔地说:“没关系,下一次再努力一点就可以了。”她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

  伍老师上课很认真,讲课很仔细,我们有不清楚的地方,她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明白为止。可是,她因此得了老师的职业病——咽喉炎,我们都非常担心。可是,伍老师为了我们的进步,坚持要来上课,伍老师说话的声音变得小而且有些沙哑。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听课。每次看到这个情景,我都情不自禁地感动了。

  伍老师,谢谢您给予我们许多知识,我们会好好珍惜您的教诲,勤奋学*,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 4

  许老师中等个儿,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她的眼睛炯炯有神,而且在她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对我们的期望,还可以看出严厉的批评……许老师说起话来像一位绅士,彬彬有礼。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是她的口才与文笔都不甘落后。

  许老师从来不拿自己的身份来“欺压”同学们。在今年开学第一课到现在还让我至今难忘。她说:“经过一个假期你们还认识我吧,我姓许。”话还没讲完,就有一位同学大声高喊:“许老师,我爱你。”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

  许老师是位非常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为我所做的一切已深深的留在了我脑海中。记得刚上学时我的基础不是太好,许老师总是放弃休息时间给我补课。每当我有点进步就给我鼓励,让我寻找到学*的乐趣与信心。他的耐心出奇的好。有时遇到不会的问题去问她,不管她有多忙,总是给我耐心讲解,不厌其烦,直到我弄懂为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赞美老师的诗句说的太对了,就是有了老师的帮助我才会长大**。我深深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育之恩。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 5

  今天中午,天气显得特别的闷热。我刚来到学校,门还没进去,金灿从教室里出来,对我说早上的数学我只考了88分。我不以为然,以为这是金灿在吓唬我,因为我从来没考这么差过呀!我走到座位上没过多久,前排的陈一仪又跟我说早上的数学我只考了88分,这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妙。可还觉得那是不可能,因为考试的题目很简单,我一会儿就做完了,还检查了了两遍呢!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到了试卷,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真的是让我无法相信的“88”分。当时,我的心好像刀割一样难受,懊悔的泪水很快从眼眶里涌溢出来,要知道这是我读书以来最糟糕的一次考试成绩啊!

  我默默地把试卷上的错题重新认真地订正了一遍,再拿给老师改,以为老师一定会批评我,没想到老师却对我说:“这次考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努力学*,相信你下次会取得好成绩的。”听着老师的话,我的泪水又止不住流下来了。

  上课铃响了,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想:对,我不能被失败打垮,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我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开始认认真真地上课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1)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6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1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的左右盘,*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2

  20x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应该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来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不过来,我外公给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过来。”“ 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

  “数学是空谷中的幽兰,高寒中的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4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5

  暑假时,妈妈找来装修公司把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客厅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铺地砖,正在计算面积时,我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我已经会算面积了,我来帮你算。”我用卷尺测量了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8米,它的面积应该是5*3.8=19*方米。我自豪地告诉妈妈,买19*方米的地砖就够了。妈妈笑着问我:“我要买的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你能告诉妈妈大约需要多少块吗?”我一下子愣住了,*静了一会,我想到:我先计算出妈妈需要每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客厅面积除以它的面积,不就能得到数量了吗?于是,我先计算出每片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6=36*方分米=0.36*方米;我再用19*方米除以0.36*方米约等于52.78,那妈妈客厅的地砖应该买53片就够了。我骄傲地告诉妈妈:“妈妈,买53片就行了。”妈妈夸奖我知道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了。可是买单时,我却看到妈妈买了56片,我奇怪地问妈妈:“不是计算好了53片了吗?你为什么要多买三片?”妈妈告诉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存在损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时尺寸不合适,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购买时要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她还告诉我,生活是具体的',在有效运用数学方式时,还必须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才能让数学真正贴*我们的生活。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6

  我正和妹妹玩得高兴,奶奶非把我叫去,让我给她算一笔账。

  奶奶买了3斤4两的鸡蛋,每斤的价钱是3元5角,奶奶付了12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奶奶的话音刚落,爷爷就说道:"找1角钱!"我不相信爷爷能算得这么快,便用我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单价乘数量=总价;付出的钱一花的钱=找回的钱,正好与爷爷的得数一样,找1角钱.我问爷爷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原来爷爷把3元5角分成3元+5角,先算3.4乘3=10.2元,再算3.4乘0.5既3.4的一半是17元,所以一共花了11.9元,付出12元,当然一角钱了。爷爷讲完后,我明白了,他原来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可以用到数学。让数学来为我们服务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五)份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激趣,引导自学。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线与角的知识,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对本册书所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讨论练*,深化理解。

  教学中,结合典型*题,通过讨论、练*,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及区别、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线与角的内容。

  (2)归纳、整理。

  ①在这一环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③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线与角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回顾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分类复*

  1.结合典型*题,复*线的种类。

  (课件出示)

  (1)说一说下面各图的名称及特点。

  (2)指名回答。

  2.结合典型*题,复*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出示)

  (1)复*直线间的相互*行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行线。

  (先弄清画法,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

  (2)复*直线间的相互垂直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提醒学生注意写垂直符号)

  3.结合典型*题,复*角的分类、度量和画法。

  (课件出示)

  师: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角和几个周角?(锐角:2个,钝角:2个,*角:4个,周角:1个)

  师:怎样测量∠1的度数?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测量方法)

  师:如果∠1=60°,∠2、∠3和∠4各为多少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与复*的过程,使学生对线与角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量指定角的度数,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行线,进一步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

  1.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  )、(  )、(  )、(  )、(  )。

  (3)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  )。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

  (3)180度的角是*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3.按要求画一画。

  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4.完成教材103页3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3页4题。

  板书设计

  线与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比较角的大小过程中,产生度量角的需要,经历角的度量过程,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感受1°角产生的必要性。了解1°角实际有多大。

  2.知道直角、*角、周角的大小,并会估测生活中角大小。

  3.在逐步精确的探索过程中,体会角的度量方法,感受极限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三个角大小的`过程,感受度量角的意义和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1°角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解用小角量大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

  滑梯中的三个角、360等分圆、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生活情境引入,体会角的作用

  (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

  讨论:

  (1)三个不一样的滑滑梯,你喜欢玩哪个?为什么?

  (2)同样是滑滑梯,为什么会给人不用的感觉?

  结论:滑梯面和地面所形成角度的大小不一样,角度越小,滑下来的速度就会越慢;角度越大,滑下来的速度就越快,越刺激。

  (课件抽象出滑梯中的三个角)

  3.提问

  问题:那这三个角到底有多大呢?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三个角度的大小呢?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探究角的大小

  利用剪好的滑滑梯的三个角,动手操作,比一比:哪个角大?大多少?

  2.用直尺量边——感知量边比角的局限

  直尺测量法——在固定边的长度位置处,量张口的大小。

  结论:能比较出这三个角的大小,但确无法准确知道这三个角具体是多大。

  3.用角量角——初步感知“标准角”由大到小的变化

  小角量大角法——用最小的∠1去量,把∠1对折1次,再去量;把∠1对折2次,再去量。

  结论:测量的标准越小,所剩余的部分就会更小。

  4.认识角的度量单位—1°

  (1)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微课解说度量单位1度是怎么来?并引出度量角的单位。

  (2)建立1度角的表象。

  课件演示1°,并比划比划,

  理解1度角的意义。

  (3)认识直角、*角和周角。

  课件演示10°,感受10°的大小。并通过课件依次演示直角、*角、周角,了解直角、*角、周角的大小与度数。

  深入实践,深化思想

  1.估角

  利用附页1中图1的360等分圆,来估计这三个滑滑梯的角度的大小。

  汇报:

  第1个滑滑梯的滑梯面与地面的角大约是15°;

  第2个滑滑梯的滑梯面与地面的角大约是41°;

  第3个滑滑梯的滑梯面与地面的角大约是63°。

  2.估一估,下面的角是多少度?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的收获

  2.设疑:角的度量有没有专门的工具呢?它是怎么测量角的大小的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度数的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在独立探索和与同伴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方法,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体会度量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画角和量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操作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内外圈刻度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量角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引出问题

  1.回顾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结论:准备好测量工具直尺,用直尺的零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2.引出问题。

  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1.认识量角器

  (1)请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汇报。

  ①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分别叫做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②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分别是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

  ③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这个半圆形*均分成了180个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一度角,记作“1°”。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记作“°”。

  2.找角

  (1)自主探究:你能在量角器上出50°和140°的角吗?

  (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量角

  课件出示教材26页∠1和∠2,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呢?

  (1)估一估,说说你是怎样估的?

  (2)量一量,说说你是怎样度量的?

  (3)组织交流。

  (4)师生小结角的度量方法:

  量角时要做到两个重合,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读度数时,如果用的是内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内圈刻度的`度数;如果用的是外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的度数。

  4.画角

  (1)学生尝试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

  (2)学生交流画角的方法,提出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师生小结。

  三、练*应用,巩固提升

  1.先估一估下图中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你估得准吗?

  2.画一个115°的角。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4

  课题:比大小(一)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情境

  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42米>1.38米

  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87<9.90

  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教师放手让学生讨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学*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5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7-69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有4只猴子,它们摘了8个桃子,需要*均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2、师:后来,它们又得到一个大西瓜,也需要*均分着吃,应该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3、引出1/4这个分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用图表示1/4,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2)师投影出示图片。(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

  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A: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1/4。

  B: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1/4。

  (3)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面包*均分。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概括分数意义。

  (1)概括意义。

  师:通过上面的学*,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把单位“ 1 ”*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学生:分母表示*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学*分数单位。

  (1)投影出示。

  一堆糖,*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均分成6份,5份这堆糖的()/()。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塑料方块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出1/2,2/3,3/4,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师: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谁是单位“1 ”。(这堆糖是单位“1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谁是单位“1 ” ? (还是这堆糖是单位“l ”。)

  师引导学生发现:1/2,2/3,3/4,5/6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 , 3 , 4 , 6 …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

  讲述:回想一下:自然数有哪些计数单位?346里包含哪些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计数单位,是什么你想知道吗?

  师讲解边板书:把单位“1 ”*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老师指明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已写出的另外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 ”*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

  1、自主练*第1、2、3题

  2、自主练*第5、8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和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3)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精选五篇)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1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程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创设连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情境下学*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同样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下进行,让学生根据笔记本上记录的三天行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调动已有的学*经验,自主发现规律。

  因为本内容的学*是在刚刚学*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算定律学*经验是学好本内容的基本策略。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等式,并请学生根据此等式的特点,举一些例子,对此类等式的特点展开讨论,然后初步小结得到加法结合律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20+34=()+20

  36+()=64+()

  a+700=()+()

  2.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230+270=300+200

  (2)60+80+40=60+40+80

  (3)48+d=d+48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这些运算定律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加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加法的另一个重要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新知识。

  2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渗透比较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一、复*铺垫,引入新课

  1、你能分别说说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吗?

  54.30米12.6千克(生举手回答“”)

  2、填空

  小数的()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判断题.

  (1)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2)150.60元=150.6元()

  3、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①生举手回答;

  ②师课件适时出示总结。

  4、师过渡:小数的大小可以怎么比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李建宁、马金琪、范春凯、王成浩在学校组织的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李建宁、马金琪、范春凯、王成浩跳远成绩如下

  姓名成绩/米

  李建宁3.12

  马金琪3.13

  范春凯3.45

  王成浩2.95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自主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12米、3.15米、3.45米、2.95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一:先比较整数部分。

  因为3>2,所以3.45米>2.--米,得出范春凯跳得最远。

  汇报二: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位十分位

  因为1<4,所以3.15-米<3.45-米,得出李建宁和马金琪没有范春凯跳得远。

  汇报三: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时,就比较百分位。

  因为2<3,所以3.12米<3.13米,得出李建宁没有马金琪跳得远。

  得出结论:

  范春凯第一名,

  马金琪第二名,

  李建宁第三名,

  王成浩第四名。

  3、想一想:你是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归纳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就说明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也相同时,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小数这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三、新知检测

  1.小牛初试.

  在()里填上“<”“>““=”.

  6.53()6.290.458()0.54

  0.8()0.804.23()4.32

  2.我当包公.

  对的打“√”,错的打“×”.

  6.809>6.799()5.1>5.1002()

  38.748<38.75()0.009>0.010()

  四、应用拓展,巩固练*

  游戏:智力大挑战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

  第一关: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教材第60页“做一做”)

  3元()2.6元6.35米()6.53米

  4.723()4.790.458()0.54

  先展示比较结果,再说说比较方法。

  学生汇报第二行小数大小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小数位数多少与小数大小有什么关系。

  第二关:

  判断下面的式子是否正确,错的改正过来。

  0.51<0.509----------=""-=""1.374="">1.3改正:---------------

  6.089>6.1改正:------------2<2.179改正:----------------

  第三关:

  “挑数”比赛。(练*十第七题)

  0.80.8070.0780.870.780.087

  (1)教师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评价并小结:比较多个小数时,可先挑最大的,再挑剩下的数中最大的“”最后再排列起来。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并说出原因。

  4<3.99()0.4>0.37()

  4.099>4.1()4.2>4.148()

  五、提高自我

  1、下面的里()能填哪些数字?

  6.()8>***83.11>3.1()

  2、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6米、1.52米、1.38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米吗?

  六、尝试归纳,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同学们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希望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学些小数的什么知识?

  七、家庭作业

  1、练*十中的7、8、9题。

  2、练*册的24页。

  八、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3.05>2.932.93>2.882.88>2.84

  小数大小来比较,数位多少不重要。

  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数位来比较。

  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3

  教学内容:

  练*二P7P8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师生交流后明确:学*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二的*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成果。

  板书课题:练*二。

  二、指导练*

  指导学生完成练*二第107题。

  1、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

  创设情境:有一只调皮的小猫弄脏了作业本。你有办法求出被猫爪踩过的数吗?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由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来填的。

  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乘、除法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检测评价

  出示练*二第7~9题。

  1、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

  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

  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及依据。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乘法 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用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的技巧。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前两天老师到商场逛了逛,带来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

  海尔小冰箱895元美的冰箱1199元

  容声冰箱1725元

  请同学们选择两种冰箱比一比,谁贵谁便宜?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5情境图以及学生跳远成绩统计表。

  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明确四位同学跳远的成绩。

  2.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你能在小组内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再汇报展示。

  (2)汇报展示。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明排第一,小军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师:你是如何排出他们的名次的?

  学生反馈后明确:

  先比较整数部分:四个数据的整数部分中,三个数的整数部分都是2,3.05的整数部分是3,3大于2,所以小明排第一。

  然后比较小数部分:因为剩余的三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所以比较十分位上的数。2.93的十分位上是9,其余的两个数的十分位上都是8,所以小军排第二。

  最后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在剩余的两个数中,因为它们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所以要比较百分位上的数。2.88百分位上的8大于2.84百分位上的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板书:3.05 m>2.□□ m

  2.8□ m ○2.93 m

  2.88 m ○ 2.84 m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3)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根据分类,可以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生讨论,总结归纳方法:

  ①如果整数部分不相同,如何比?

  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又如何比?十分位又相同呢?

  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时,百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师:试一试。比较刚才列举的数据,然后试着把这四位选手的名次排一排,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

  (教师在4.723○4.79处质疑:按照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4.723○>4.79对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2.完成教材第42页“练*十”第7题。

  3.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 m;小强1.6 m;**1.52 m;小云1.48 m。把前三名的名字写在领将台上。

  4.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7”“4”“8”和小数点卡“.”,同桌合作,任意组成3个小数,然后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5.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46 m、1.52 m、1.38 m、1.5 m。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各是多高吗?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本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应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呢?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3.05>2.84 2.88<2.93 2.84<2.88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整数部分和十分位

  比较十分位都相同,再比较百分位

  教后思考

  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了一位小数大小的比较,对比较的方法有一定感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比较小数的大小,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节课,学生思考的角度已经从“具体量”拓展到“数位、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的个数”等知识。教学时要深入知识的本质,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中“位数多,数就大”,往往会在小数大小比较的时候产生负迁移。教学中采用“翻卡片”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引发学生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自然关注数位而不是位数,既突破了学*难点,又巧妙地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5

  一、复*准备

  1、口算

  2.5+1.5= 7.8-1.8= 3.5+2.5= ***-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计算

  3.54+5.2 6 368-269 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 估计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小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 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小数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交流

  刚才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

  试一试1

  6、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xx.10.14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1(个) 5.40元 5.40元

  酱油 1 (瓶) 4.5元 4.5元

  醋 1 (代) 1.5元 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4)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的左右盘,*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 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与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

  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

  看到我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

  我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要多少钱呀?”

  老爷爷爽快的回答:“称一次只要1元,而且还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这真的.是一举两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稳。老爷爷把开关打开,只觉得有个软软的东西往我的头顶上一碰,随后,机器上打印出一张小长方形的纸条,上面写着:“体重:27.0公斤身高132.5厘米”呀!这半年我长高了4厘米,可是体重呢?

  这时,我记起数学课上老师说过,“千克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公斤,没想到今天被我遇见了,而且我知道我的体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来的路上,我好开心啊!我一定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

  我们家的书房是长方形的,它的长有7米,宽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着。

  一进门,正对着的是一张大的紫红色的书桌,它也是长方形的,大约长有2.5米,宽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一点的`长方形的书桌,大约长2米,宽1米,我妈妈经常在这看书。

  另外靠着墙边有一排沙发与一个茶几,墙角就是一个空调与一个饮水机与书柜,它们也都是长方形的

  最后,我发现我在我们家的书房中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正方形,真奇怪!

  这就是我家的书房,欢迎小朋友来我家玩。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5)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四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从去西天取经回来,孙悟空可真是名扬九州,但是他那颗调皮、机智的心,可游荡到东边的东海去了。为了满足他的愿望,唐三藏勉强同意他的要求。

  这下,孙悟空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个跟斗翻到了东海。

  海外村知己,天涯若比邻。东海龙王见到久别的孙悟空,兴奋地眼泪汪汪三千尺。

  “老龙王。”孙悟空禁不住内心的激动,首先激动,首先开言:“最*有啥新东西儿?”

  老龙王说:“有有有!但你必须经我三关,才可知道。”

  “可以可以,但是……”孙悟空突然愁眉苦脸起来。

  “哦——”龙王漫不经心地说:“只要你答我三题,而且要准确,我可以考虑送给你。”说着,老龙王把孙悟空领进测试场。

  “天啊!”孙悟空见到这阴森森的场面,大喊了一声:“虽说俺老孙捉妖怪犹如小菜一盘,但今天看来还挺令……令人害……怕的……的!”突然一个巨大的声音从西面传来,把悟空吓了个四脚朝天。“请你把答案写在右恻白纸上。第一关开始!”孙悟空的心立即悬了起来,手中的笔颤颤抖抖。

  “请问,0.5+0.75+0.95+0.25的结果是多少?用最快的方法解答。”

  孙悟空心想,这还不简单,利用加法结合律凑整不就行了吗?于是快速地写下了答案:(0.5+0.95)+(0.75+0.25)=2。

  刚写完停笔,那巨大的声音就说:“恭喜恭喜,欢迎你进下一关!”接着,那个声音和气地说:“一艘客轮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12千米,在黄河中顺水用4小时航行了60千米。黄河的水流速度是多少?”

  孙悟空抓抓后脑勺想了想:这不是水速=顺水速度-静水速度吗?他写下了正确答案。这次,巨大的声音变的柔和:“太棒了,great!恭喜进入第三关!

  我 爱 你 中 国 我 爱 你 中 国 ……

  A B C D A B C D A B ……

  请看纸上这张表格,回答第150列文字和字母分别是什么?”

  孙悟空迟疑了一下,突然好象明白了什么。“对,它们的周期分别是5、4,150÷5、150÷4,……”他又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了答案——文字是国,字母是B。

  这时,万条礼花彩带向孙悟空喷射来,海变得更蓝、更清、更美!虾兵蟹将整齐站岗。龙王笑着对孙悟空说:“谢谢孙大圣帮我们解答出20xx年来一直未答的题目。您已得到了世界的最珍贵的礼物——知识!”

  孙悟空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愤怒地说道:“什么?堂堂龙王,敢戏弄我!让你尝尝我的本色!”

  至于后果,聪明的你肯定知道了吧?

  四年级下学期又到了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一天,我在家里坐立不安,心里像揣着小免子似的仟悍乱跳。生 怕上次的情况又重演。终于盼到妈妈回来了,只见她满脸堆笑,眼睛乐得眯成了一条缝,不停地夸奖我:“孩子,你真争气I你得了全班第一名,可给我争先了[许多家长还向我讨教教子经验吸!”看着妈妈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家长们把分数看得太重了,分数好像就是我们的**,是家长心情的显示器,是家长惩罚我们约法宝。

  这学期又快要到开家长会的时候了,我真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何种命运 家长啊!什么时候才不舍把分数的高低看得那么重要 我真希望有一天家长们不界总盯着我们的分数不放,能让我们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森林里举行了一年一次的“数学竞赛”。开始了,小鸟说:“听好了,世界上任何数相加,乘以所有的.数,积是几?”下面一片安静。

  “等于0”。小鸡叫道:红队加十分。

  小鸟又说:“2+21+211=7,让这个算式成立”。

  聪明的狐狸说“2+2+2+1=7,这个算式就成立了”。蓝队加十分。下面雷声般的掌声。

  小鸟说:“有7个口袋,里面的钱都少于20,最小多少?最多多少?” 话刚说完,小狗就说:“最少带28元,最多带112元”。

  “ 哇!真是天才呀!蓝队加20分”。

  “1+2+3+4+5+6+7+8+9=35,只改动一个数让算式成立”。

  免子说:“只用把+5改成-5,一加一减,不是正好相10吗”。红队加10分。四年下撤数学日记

  这是最后一道题了,价值30分,听好了,“在参加英语比赛,一班不是第一名,三班不是最后一名,四班是第三名,二班在三班前面,你知道排名的顺序吗?”

  小猫在声说:“我知道了,二班第一名,三班第二名,四班第三名,一班第四名。”蓝队加30分。

  小鸟说:“本次数学竞赛赢了红队,蓝队以60比20,红队。”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妈妈说要为我准备明天早餐的食物,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面包房。

  来到柜台前,妈妈买了一包切片面包。一包面包共有八片,一包面包的`价格是16元。这时,妈妈想考考我,问道:“彤彤,请你计算一下,每片面包的价格是多少元?”天哪!这么简单,16÷8不就行了嘛!我心想。于是,我果断地回答:“每片两元。”妈妈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每次早餐需要吃三片面包,那么能吃几天?”我想了想:8÷3=2余2。然后回答道:“能吃2天还剩2片。”营业员阿姨看着我说:“聪明的孩子。”我瞬时脸红了。妈妈对营业员笑着说:“三年级了,早会了。”

  瞧,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我的数学成绩。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6)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推荐】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四篇

  一天又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小姨带我去公园玩,我们看见旋转木马5分钟10元,小姨问我:“如果旋转木马5分钟20元,那你算算,旋转木马1分钟多少钱?”我想,20÷5=4元/分钟,就说:“旋转木马1分钟4元。”我们坐完旋转木马又去玩电瓶车,30分钟30元。小姨又问我:“那电瓶车1分钟多少钱呢?”我想,30÷30=/元1分钟,我就回答说:“电瓶车1分钟1元。”小姨又问我:“那今天总共花了多少钱?”旋转木马坐了20分钟,10÷5=2元/分钟,那20分钟就是20×2=40元。40+30=70元。

  我玩好了,还学到了知识,和小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如果数学消失了,如果取消了数学课,世界将会怎么样?同学们不必验算复杂的数学题,老师们不用给同学们讲解深奥的数学知识……今天,我才从书里真正知道如果没有数学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假如数学消失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叫萨姆,他是个数学天才,十分喜欢数学。有一天,教育部部长劳伦斯·莱克发布了学校取消数学教育的消息。大家都很高兴,只有萨姆无比气愤,他很喜欢数学。

  于是,他和部长进行了多次讨论,萨姆想方设法用各种各样的事例告诉了大家,生活处处有数学。大家又开始对数学有了兴趣,学校又重新恢复了数学课。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萨姆这个数学天才。说实话,我的数学学得不算好,如果取消数学真门功课,我可能也会很乐意的,但是,萨姆却以他言行说服了我,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喜欢数学。取消了数学,可能连简单的试卷评分都无法进行,加加减减中,运用的就是最简单的数学计算。

  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天天离不开的自行车,它的三角形车架的形状就决定了自行车的特点,而它就是有数学知识来设计稳定性的。现在正在盛开的向日葵,它花盘上种子排列的图案,也是一种数学图案。在我们喜爱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有76个角色登场,出现了366个物体,这部电影中每个像素都需要50万次的数学验算,我们才欣赏到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影片。

  拿一根纸条,将它向相反的`方向反卷一下,然后用胶带把接口粘住,用铅笔在纸条的里圈画直线,画了一圈你就会发现,你不仅画到了纸条的里圈,连纸条的外圈你也画上了直线。真神了,我不相信地专门动手做了实验,哇!果然是这样,这也是数学中的“莫比乌斯带”,这样的带子应用下去就是神秘的魔术技法了,多有趣啊!

  自行车中有数学,盛开的花中有数学,普通的海螺中有数学……可以说,任何物体上都有数学,数学真的是无数不在。

  自从西天取过经后,他们师徒四人就在天庭里闲着没事干。终于盼天盼地盼来了唐僧五千八百三十岁生日,唐僧说:“整天这样游手好闲,真是无聊极了!正好!”唐僧握握手指,准备大干一场。“八戒!八戒!”唐僧喊道。正在呼呼大睡的八戒立刻醒来,跑到师父跟前说“师傅,叫**什么?有事吗?”“没事我叫你干什么?真是猪脑子!!”“明天我五千八百三十岁生日,我派你去买菜!准备大干一场。”“悟空!老沙!过来!!”“师傅师傅,干什么?”他们一齐说道。“悟空买桌子凳子!老沙买碗筷”“需要八百千克菠菜,两百千克辣椒,500套桌凳,1000套碗筷,去吧,为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别忘了给我说你们各花多少钱!”

  八戒先买:菠菜一两半黄金一千克,辣椒二两黄金一千克:

  一两半黄金=1.5两黄金

  1.5×800=1200(两)2×200=400(两)1200+400=1600(两)

  八戒买菜用去1600两黄金

  然后是悟空:凳子5两黄金一只,桌子十两黄金一张(一张桌子和两只凳子为一套)

  5+10+5=20(两)20×500=10000(两)钱不够了,悟空又变出10000两黄金。

  8400+10000=18400(两)18400-8400=10000(两)

  悟空用去10000两黄金

  最后是老沙买

  筷子1两一根碗5两一个(一个碗,两根筷子为一套)

  1+1=2(两)2+5=7两7×1000=7000两

  老沙花了7000两黄金

  “你们的情况为师已经知道了,八戒花钱最少,奖励5000两黄金!”师傅说。

  悟空和老沙反驳起来:“他买的`东西最便宜啊,太不公*啦!”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7)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合集五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那天,数学的一个单元学完了,老师就进行了一次测试。

  拿到试卷,我先大致浏览了一下,嘿,好简单!我不禁沾沾自喜,立即拿起笔马不停蹄地奋笔疾书起来。“沙沙沙”不到20分钟,我就一口气答完了所有的题目,笔朝桌上一扔,也不检查,就趴在桌上神思起来。想着想着,我好像听到了冯老师那响亮的又略带点喜悦的声音:“徐浩宇100分!”又仿佛看见了我满面春风,伴着同学们们羡慕的.目光和掌声走向讲台……我越想越得意,竟控制不住地笑了起来。

  真的到了报分的那天,我自信满满地来到学校,走路时甚至连门都嫌小,更别说拿正眼看人了。报分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沮丧地下台,看着座位上等待报分的同学们担忧的模样,我又忍不住地漾起笑容。突然一个冷冷的声音传来:“徐浩宇84,要严重批评。”我一下子僵住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环顾四周,发现全班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确定了这一现实。我羞得满脸通红,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我呆呆地站起来 ,呆呆地取回了试卷。

  下课了,我独自趴在桌子上,看着试卷上一个个的红叉,又想到自己之前的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真是后悔不已。突然,我感觉自己的视线模糊了,眼泪从眼眶里顺着鼻梁流下来,滴在桌子上,滴在试卷上……

  那一次,我哭了,伤心地哭了!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我什么事都干完了,我觉得很无聊,就去量电视机的周长。当我拿着尺子去量电视机的周长时,就发现尺子不够长,我想:“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许老师教了可以用线来量,想到这,我便开始动手,我剪了一条很长的白线,就开始量了。当我就要量完了,就发现线不够长,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样能变简便一点”?我回房间拿起书学书来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简便一点的方法。因为我家的电视机是长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条长和一条宽。我拿着线去量,过了一会儿,我量出来了,一条长和一条宽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两条长和宽,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于二百一十二厘米。原来我家的'电视机的周长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后量物体的周长时,能想出简便的方法,就用简便的方法。

  7月15日,我参加了丛台公园游泳池举办的游泳提高培训班。游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离我家大约有1000米的,我爸爸骑车带我从家到游泳池大约需要3分钟,我们的行驶速度大约是330米/分钟。

  培训班一共培训16次,购买学员票需花费160元,另加报名费5元,这样,*均每次培训需花费大约10元。

  检票后,我兴冲冲地跑进游泳池,哇。主游泳池好大呀,它的`长度是50米,宽度是25米,我口算了一下,它的面积是1250*方米。

  教练开始教我们游泳动作要领了,随后,我们就下水练*了。从8:30一直训练到10:00,大约要用1个半小时,一共培训16次,这样整个培训下来,我总共接受培训24个小时。

  教练还要求我横游10个来回,大约有(25×2×10=500m)500米的水程,16次培训下来,我总共游了大约8000米。

  经过教练的指导和我刻苦的锻炼,我的游泳水*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决心明年接着练下去。

  X月X日 星期X 天晴

  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用品。

  学*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没想到,*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xx.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到糖铺店里买了24颗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见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讨糖。爸爸说:“那好吧!”我们听了高兴万分。可是,这么多糖我们该怎么分呢?于是我们就为了这点小事而争吵起来。吵着吵着,我忽然想到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的*均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大声说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经有办法了。”弟弟和妹妹说:“真的`?”他们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说:“你们不相信就听我的解释,我们这里不是有3个人吗?”弟弟妹妹说:“是呀?”我说:“那不是很简单,24÷3=8(颗),所以我们应该每人分到8颗糖。”弟弟和妹妹听了,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快如闪电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颗糖。我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谢数学中的*均分,要不然我们可能还在争吵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8)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三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果数学消失了,如果取消了数学课,世界将会怎么样?同学们不必验算复杂的数学题,老师们不用给同学们讲解深奥的数学知识……今天,我才从书里真正知道如果没有数学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假如数学消失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叫萨姆,他是个数学天才,十分喜欢数学。有一天,教育部部长劳伦斯·莱克发布了学校取消数学教育的消息。大家都很高兴,只有萨姆无比气愤,他很喜欢数学。

  于是,他和部长进行了多次讨论,萨姆想方设法用各种各样的事例告诉了大家,生活处处有数学。大家又开始对数学有了兴趣,学校又重新恢复了数学课。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萨姆这个数学天才。说实话,我的.数学学得不算好,如果取消数学真门功课,我可能也会很乐意的,但是,萨姆却以他言行说服了我,让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喜欢数学。取消了数学,可能连简单的试卷评分都无法进行,加加减减中,运用的就是最简单的数学计算。

  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天天离不开的自行车,它的三角形车架的形状就决定了自行车的特点,而它就是有数学知识来设计稳定性的。现在正在盛开的向日葵,它花盘上种子排列的图案,也是一种数学图案。在我们喜爱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有76个角色登场,出现了366个物体,这部电影中每个像素都需要50万次的数学验算,我们才欣赏到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影片。

  拿一根纸条,将它向相反的方向反卷一下,然后用胶带把接口粘住,用铅笔在纸条的里圈画直线,画了一圈你就会发现,你不仅画到了纸条的里圈,连纸条的外圈你也画上了直线。真神了,我不相信地专门动手做了实验,哇!果然是这样,这也是数学中的“莫比乌斯带”,这样的带子应用下去就是神秘的魔术技法了,多有趣啊!

  自行车中有数学,盛开的花中有数学,普通的海螺中有数学……可以说,任何物体上都有数学,数学真的是无数不在。

  这一次数学考试,我竟然考了100分! 还记得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考完了这份卷子。第一堂课下,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白白的纸,我心想:不好!难道是考试卷发下来了吗?我不禁哆嗦起来,翻开一看,原来是大试卷,不是答题卡,我松了一口气。第二堂课开始我就觉得心神不定了,好像将要有一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总之浑身都不安宁。 下课了,我来到课桌前,发现又有一张白纸出现在我的课桌上,“这肯定又是大试卷。”

  我若其事地翻开那白纸,一看,这不是大试卷,而是真正的答题卡,上面还有一根“火腿肠”和“两颗鸡蛋”正瞪大眼睛望着我呢!我紧张的心顿时放开了,变成了一颗高兴的.不能再高兴的心,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数学考满分。以前都是就差那么几分,所以考满分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个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回到家中,我想给妈妈一惊喜,哭着对她说:“妈妈……我数学……没……没考好……”妈妈担心地问:“怎么会考不好呢?你*时不是很努力的吗?”说完,我擦擦眼泪,忽然变了个脸说:“哈哈!妈妈你上当了!我考了100分,你以为你女儿有这么笨吗?”“唉!你这小丫头,演技到不错,长大了你就去当演员吧!” 说完我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一同登上公交车。

  我满怀欢喜,因为我将与三个姐姐在金华玩个够!正当这是,公交车开来啦!我连忙跑上了公交车抢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卖票啦!卖票啦”一阵阵清脆的`喊声直冲入我的耳中,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一步步向我走来。我掏出钱,说:”四个人一起付,到浙中图书!”也不知是这位阿姨算错了!还是怎么了,只收了8元钱!并收完了钱就身走了!于是,我大喊一声:”阿姨,你少拿了两元钱!”阿姨立马过身来!只见他一脸羞涩,走过来对我说:”小姑娘,我一年到头还没几次会算错钱,那都是少有的,而算的几次也都不会跟我说一声!你呀,还是头一个会和我说的!”说完, 她又向我拿了2块钱,并夸道:”小姑娘,你呀!还真的是挺诚实的呀!”说完她说的话,我心里喜滋滋的!

  看来,我学的小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挺有用的!当然啦,我们人也要诚实才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五篇)(扩展9)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精品】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

  一天即将完结,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一同登上公交车。

  我满怀欢喜,因为我将与三个姐姐在金华玩个够!正当这是,公交车开来啦!我连忙跑上了公交车抢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卖票啦!卖票啦”一阵阵清脆的喊声直冲入我的耳中,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一步步向我走来。我掏出钱,说:”四个人一起付,到浙中图书!”也不知是这位阿姨算错了!还是怎么了,只收了8元钱!并收完了钱就身走了!于是,我大喊一声:”阿姨,你少拿了两元钱!”阿姨立马过身来!只见他一脸羞涩,走过来对我说:”小姑娘,我一年到头还没几次会算错钱,那都是少有的,而算的几次也都不会跟我说一声!你呀,还是头一个会和我说的!”说完, 她又向我拿了2块钱,并夸道:”小姑娘,你呀!还真的是挺诚实的.呀!”说完她说的话,我心里喜滋滋的!

  看来,我学的小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挺有用的!当然啦,我们人也要诚实才行!

  20x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应该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来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不过来,我外公给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过来。”“ 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今天小姨带我去公园玩,我们看见旋转木马5分钟10元,小姨问我:“如果旋转木马5分钟20元,那你算算,旋转木马1分钟多少钱?”我想,20÷5=4元/分钟,就说:“旋转木马1分钟4元。”我们坐完旋转木马又去玩电瓶车,30分钟30元。小姨又问我:“那电瓶车1分钟多少钱呢?”我想,30÷30=/元1分钟,我就回答说:“电瓶车1分钟1元。”小姨又问我:“那今天总共花了多少钱?”旋转木马坐了20分钟,10÷5=2元/分钟,那20分钟就是20×2=40元。40+30=70元。

  我玩好了,还学到了知识,和小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