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三纲 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2.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3.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5.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6.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7.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8.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9.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