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2.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4.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5. 风吹日晒,风吹雨打,风吹云散,风从虎,云从龙,风刀霜剑
  6. 刘备:“好风啊!风从虎,云从龙,龙虎英雄傲苍穹。”
  7. 龙虎风云 ①《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8. 龙行虎变:《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9.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10. 龙虎风云:①《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11. 天上人间应有知,瑞云从龙约此时。四海五洲风雨动,几人苦乐几人痴!
  12.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13. 龙行虎变:《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14. 龙兴云属:《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15.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16.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