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佛陀这分精神,就是我心中常常涌现的“爱的活泉”。
  2. 看不见佛陀之光,不关注佛陀,而执拗于命运的安排,就如同把柱子埋在沙中,即使运用谋略,也是没有根基。
  3. 我若有前世,或许只是佛陀坐下一菩提,明日净性,无欲无求。可若有来生,我只愿与你相伴,开到茶靡,刻骨铭心,不枉一世。
  4. 人在世间,不离世俗事。如能厘清人我是非,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善尽本分,圆融人事,即是通达"俗谛"。能透彻了解佛陀说的一切真理,契入,心正念定,不被外境所转,此谓通达"真谛"。
  5. 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春节快乐!
  6. 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 ——冯娜 《一个季节的**》
  7. 佛陀说:“正如这钵一样,如果你们的心量更大,烦恼和业障都不会困扰你;如果你的心像船一样大,不但可以载自己的石头,也可以载众生的石头,一起到彼岸!”——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8. 学佛必须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产生智慧。
  9. 佛陀说:“正如这钵一样,如果你们的心量更大,烦恼和业障都不会困扰你;如果你的心像船一样大,不但可以载自己的石头,也可以载众生的石头,一起到彼岸!”——《境明,千里皆明》
  10. 佛陀说:“正如这钵一样,如果你们的心量更大,烦恼和业障都不会困扰你;如果你的心像船一样大,不但可以载自己的石头,也可以载众生的石头,一起到彼岸!”
  11.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2. 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13. 惟我独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14. 佛陀、正法与僧宝,此三外之归依境….上师、本尊与空行,此三内之归依境….气、脉、明点三精要,此三归依密境也……显现、空寂与无别,此三了义归依境….若欲脱离无边苦,应以身心作归依,全体交付三宝尊!《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15. 它纪念了佛陀出生、悟道及涅槃的三件大事。
  16. 佛陀的时期,许多人在遇见佛陀或倾听他的教学以后悟道,但是,在早先的生活中,他们是从实践禅定的当中,完善的洞察到生命真相。
  17. (去除三毒)佛法很简单,只要去除贪、痴三毒,就可以明心见性。众生烦恼多,所以佛陀才开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
  18. 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
  19. (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20. 不要相信头衔。如果暂时地需要这种虚荣,你可以自封,没有人来怀疑你,然后你会发现这其实多么无聊。一切顶着头衔的人,尊重他们即可,如同佛陀尊重众生,亦如尊重所有人一样,记得是尊重,这是人类之间必不可少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