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岂独:难道只有。临:看。细柳:即细柳城,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西汉周亚夫屯军于此,称细柳营。城临细柳,即临细柳城。
  2. 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
  3. 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
  4. “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5. 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
  6. 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7. 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8. 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9. 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10.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本问引出三组对比)
  11. 小结分析:周亚夫性格及本文所用描写方法。
  12. 文章的那个词最能形容周亚夫的特点?
  13. 面对天子以及群臣,周亚夫和他将士们敢说不,在每一个“不”字后面我们感受到什么?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治军严明,他的令行禁止,他的刚直不阿。不愧为“真将军”。请大家再次朗读,感受一下。
  14. “欲”这里常翻译为“想”或“要”,皆属同一义项。但翻译成“想”比翻译成“要”更为合理。就语境来看,文帝是尊重与配合周亚夫的,翻译为“要”则稍显强势了。
  15. “乃”翻译成“才”为好。文帝劳军,先至霸上、棘门,周亚夫身为大将,消息灵通,且细柳与前两营不远,故他不可能不知文帝将至。然而他始终未有通融,直至文帝按正规程序请示。可见用“才”方能贴合此语境。
  16. 当然周亚夫之计更侧重于釜底抽薪,断掉七国叛军的.粮草补给,计策狠稳。
  17. 曩者:从前,先前。“曩者坝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周亚夫军细柳》)
  18. 居无何:过了一会儿。“居无何,上至,又不得人。”(《周亚夫军细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