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杞人忧天:杞国的一个人担忧天会埸下来。比喻不必赛的或无根据的忧虑。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3. 仞: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4. 仞: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5.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6.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7. 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8. 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9. 殉葬 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风俗。即人死以后,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隶等随同埋葬。周代以后多用“俑”代替活人,有时也把死者生前用的饮食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作为随葬物品。
  10.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11.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12. 赫赫:显赫,显著的样子。师尹:指的是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
  13. 周代的人祭奠周公;鲁国的人把孔子尊为先圣。
  14. 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后来,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或称夫人,或另立名号。
  15. 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16. 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17. 周代社会,“礼不下庶人”,所以民间自由恋爱较为普遍,出现了很多写恋爱、相思、欢会的诗;周礼强调“婚姻以时”,所以有一些写婚姻“即时”和“失时”的诗。
  18.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月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19. 杞人忧天:杞国一个人担忧天会埸下来。比喻不必赛或无根据忧虑。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0. 巴东李家湾遗址中发现有周代、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三个不同时期的大批遗迹和丰富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