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3. 天低云暗风摧柳,噩耗传来雨泪奔。元曲失声悲尔去,唐诗疾首恸君魂。豪情铸梦文章在,儒士垂名岁月存。此去当思陪李杜,同研格律赋乾坤。
  4.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5.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6. 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和书本拥抱与大师交流。
  7.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8.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9.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10.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已是“托体同山阿”。
  11.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2.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13. 上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 下联: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14. 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春江一碧*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李曾伯《寿遂宁李漕·今世儒宗一泰山》
  15. 之前某些李杜诗艺解读常见的局囿是:过于强调指向和归宗,对艺术和人性分析粗疏和浮露,缺少温度,没有激情,跟诗的酿制基本不搭界。
  16. 李杜的成就在古代诗歌史上,可算就是登峰造极。
  17. 上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下联: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18. 上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下联: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19. 上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下联: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20.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