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些真正有利於眾生的事,也就是把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文化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如果捨弃文化,所有的事情做得再好,也只是曇花一现,不能持久。
  2. 修行人一心一意為佛法、為眾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3. 我要這天,遮不住我眼;我要這地,掩不瞭我心;我要這眾生,都明我意;我要那诸佛,都雲消霧散。
  4. 眾生要看机缘,好比採果实,先熟的先採,还没有成熟的,等过些时候再採。
  5. 【发大愿】发愿——必须发利益眾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6. 【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眾生
  7. 【救世的良药】佛法是救世的良药——因為世间的眾生,常处於病与贫的状态中。无论天然灾害或人為祸乱,都是因為不调和而引起的病态;既然產生病态,即需治世的良药,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药。
  8. 【拾己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於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乐,寧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9. 【菩萨行者】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10. 【欢喜别人成就】我们应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眾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11. 【惟慧是业】菩萨之情广大无边际,能包容宇宙,能无限量地爱一切眾生,丝毫不求眾生的回报。菩萨常念知足、安贫乐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说「惟慧是业」——依智慧而行动,这是凡夫与菩萨不同的地方。
  12. 【活生生的人生】身為佛弟子,就应学*佛陀的精神,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眾生同苦乐。能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13. 【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眾生,视眾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14. 【点亮心光】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大心,普爱一切眾生,使周遭都笼罩在大爱氛围中。
  15. 【清净的法爱】佛法要人间化,必须先净化人间;要净化人间,必须先身体力行净化自己。如何净化呢?就是培养清净的法爱。所谓的「法爱」,就是对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爱、觉情,而且爱得无所求、爱得狠普遍。
  16. 【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眾生之心為己心。佛陀能為一切眾生牺牲,我们也能為济助眾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17. 【深思熟虑每包话】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话,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眾生,开导人心,使人开解烦恼?
  18. 【问心无愧】修行要抱持一个原则与信念——為佛教、為眾生,行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与打击也要忍受,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
  19. 「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眾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
  20. 【為眾生学佛】学佛是為眾生而学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