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2.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3.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4.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5. 禅宗对性没有态度。这就是禅的美。有一个态度意味着你仍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困住。人格意味着某种东西是固定在你身上的,人格意味着你的过去,人格意味着调节和培养。
  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
  7. 禅宗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句也是多,一说就是错。
  8. 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9. 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10. 真人不露面,露面非真人。禅宗的丛林里,多少烧火的、挑水的、煮饭的苦行者,都是在工作中参究悟道,凡夫肉眼是无法识得真面目的。——星云大师
  11.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12. 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务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13. 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14. 佛家禅语: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15. 禅宗虽然很殊胜,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
  16. 当我们生起烦恼的时候要立刻认出烦恼,就像禅宗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如果能够很快就觉察到烦恼,烦恼就不会持续发展了;如果我们觉察得太迟,烦恼就会发展得力量很强大,那就很难控制住烦恼了。
  17. 禅是你潜力的开花。而每个人有不同的潜力,所以当你作为一个禅宗的人开花时,你拥有一个独特的个体性。
  18. 常常爬山的人,都知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心转"的道理。禅宗也有类似的说法,"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境由心生,心乃工画师,能画世间万般景象。早安!
  19. 禅宗四祖道信见三祖僧璨:愿老师慈悲,赐给我解脱法门。僧璨:哪个捆绑了你?道信:没人捆绑我。僧璨:既然没人捆绑你,还求何解脱?
  20.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