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梦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况复觉时。
  2. 佛家的宗旨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我们听起来好像是很矛盾,其实它有道理,就是慈悲跟方便都要建立在般若波罗蜜的基础上。
  3.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4.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5.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6.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释迦牟尼《心经》
  7.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8.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48”如来大慈。说此神咒。解脱九类众生。一切苦恼危难。
  9. 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随也、依者、追踪也。
  10.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11.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泰戈尔 《飞鸟集》
  12.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3.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泰戈尔《飞鸟集》
  14. 方便教导,令离颠倒妄想执着,安置无相甘露界中。住此界中,不复现起我想乃至使见者想,尔时一切掉动、散乱、戏论、分别不复现行,心多安住寂静淡泊无戏论界。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由此方便,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15.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16. 佛说般若波罗蜜,既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17. 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
  18.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9.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孱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