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对比
相关
  1. 人世间是不是真的有一处蓬莱,供那些行走疲累的人们遁世而居,在青崖白鹿间放归心事,找回心灵深处真正的逍遥?晚安!
  2. 看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看透了而不脱俗,看破了而不遁世的表现。既然来此俗世一遭,还须有滋有味的做一回俗人,困难、挫折、痛苦是难免的,万不可因此而徒留花开空对月,君却笑归红尘去。
  3. 生之繁华直至荒芜,换来一个遁世,也值了。
  4. 须得学会敢于正视别人,学会应付真实的劳苦,不要畏缩。否则他们便会变成遁世的人,厌世的人,或是变成懒惰的人,碍事的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5. 超凡难免孤傲,但绝非玩世不恭;脱俗不乏清高,但绝非消极遁世
  6. 以*常心观不*常事,则事事*常。诚然,*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不是消极遁世;相反,*常心是一种境界,*常心是积极人生。早安!
  7. 看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看透了而不脱俗,看穿了而不消极,看破了而不遁世的表现。
  8.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周易》
  9.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哭着降生,笑着遁世
  10. 我知道自由和*静需要先付出代价,所以有好几年努力工作,从未懈怠,获得独立的经济基础,便可以遁世
  11.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象》
  12.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13.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14.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15.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周易》
  16. 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四书五经》
  17. 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四书五经》
  18. 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19. 以*常心观不*常事,则事事*常。在危险面前,*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
  20. 我知道自由和*静需要先付出代价,所以有好几年努力工作,从未懈怠,获得独立的经济基础,便可以遁世。——安妮宝贝《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