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

首页 / 成语 / | 2022-10-10 00:00:00 成语大全

1、星星落落:形容少而分散。

2、星星点点: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3、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口口声声: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5、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6、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7、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8、生生世世:指今生、来世以至永世。

9、堂堂正正: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10、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1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12、蝎蝎螫螫: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

13、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14、半半拉拉: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15、颠颠倒倒: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16、嘟嘟哝哝:连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有时也带有抱怨的意思。

17、沸沸汤汤:水奔腾汹涌的样子。

18、服服贴贴:指让人信服或物品*整。

19、赫赫巍巍:显赫高大的样子。

20、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21、继继绳绳: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22、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23、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24、嘁嘁喳喳: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25、三三四四: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26、滔滔汩汩: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27、忑忑忐忐:心神不安,胆怯。

28、洋洋纚纚:形容盛美而有条理。

29、庸庸碌碌:庸:*庸。指*凡无奇。

30、郁郁累累:忧思不绝的样子。

31、郁郁芊芊:犹言郁郁葱葱。①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②气盛的样子。

32、晕晕沉沉:形容眩晕而神志不清。

33、肮肮脏脏: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

34、暮暮朝朝:犹言日日夜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35、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36、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37、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38、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39、元元本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40、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50句

1、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2、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3、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4、星星点点: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5、落落穆穆:落落:冷落的样子;穆穆:淡薄的样子。形容待人冷淡。

6、明明赫赫: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

7、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8、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9、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10、悠悠荡荡: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

11、悠悠忽忽: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12、铮铮佼佼:形容出类拔萃,不同一般。

13、巴巴急急: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14、半半拉拉: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15、搭搭撒撒:眼皮下垂。引申为没精打采的样子。

16、峨峨洋洋: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17、纷纷扰扰:凌乱的样子。也形容思绪纷乱。

18、干干翼翼:勤勉敬慎。

19、恍恍荡荡:摇晃不定。

20、昏昏沉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21、混混沄沄:水流汹涌貌。比喻连续不断。

22、继继绳绳: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23、兢兢翼翼:形容做事谨慎、勤恳。同“兢兢业业”。

24、兢兢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25、哭哭啼啼:不停的哭泣。

26、款款深深:指情意诚挚深切。

27、唠唠叨叨: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28、踉踉跄跄: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29、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30、忐忐忑忑:心神不安,胆怯。同“忑忑忐忐”。

31、滔滔汩汩: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32、条条框框:被视为固定的、不能变通的条例规定。

33、燕燕莺莺:比喻娇妻美妾或年轻女子。

34、业业兢兢: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35、庸庸碌碌:庸:*庸。指*凡无奇。

36、郁郁苍苍: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37、源源本本:源头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38、岳岳磊磊:卓立不群。

39、岳岳荦荦:卓绝貌。

40、整整截截:形容端庄严肃。

41、正正气气:正派。

42、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43、孳孳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44、矮矮胖胖:又矮又胖的样子。

45、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46、暮暮朝朝:犹言日日夜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47、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48、轰轰烈烈: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49、浑浑噩噩: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50、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2)

——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2、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4、兰姿蕙质: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6、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7、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8、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9、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10、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11、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12、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13、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14、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15、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16、凄入肝脾:形容非常悲伤。

17、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18、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19、夙兴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20、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极点

21、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22、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23、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像刮风闪电一样,速度很快。

24、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25、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26、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27、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28、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29、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30、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31、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宁可去死。

32、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33、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拘束。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34、好高骛远:指在学*上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不用于褒义。

35、漫天盖地:指遍布天地之间。

36、玄黄翻覆:玄黄:天地之色。天翻地覆。形容动乱极大。

37、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38、腼颜天壤:腼颜:厚着脸面。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39、缩地补天: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40、戴玄履黄: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41、撼天动地: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42、功盖天地:功;功绩;盖:压倒,胜过。功绩大,胜过天地。形容功劳极大。

43、震天铄地: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也形容声势浩大或气概雄伟。

44、硕果仅存 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45、*悦远来 使*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46、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正例】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別具一格。(94)

47、不即不离——不接*也不疏远。即,接*。

48、不绝如缕——①既形容声音细微,②也形容形势危急。〖错例〗我漫步在运动场上,看到彩旗猎猎,叫喊声、助威声不绝如缕。(与运动场上叫喊声、助威声之大矛盾。)

49、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50、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不用于时间有先有后。〖错例〗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3)

——形容山多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貌;屹立:山势直立高耸。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

2、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完美的祖国大地。

3、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4、移山跨海——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5、山阴乘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6、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7、庐山真面——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8、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9、宝山空回——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当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10、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景,就轻易决定。

11、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12、山陬海噬——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13、坐吃山崩——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14、移山竭海——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15、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艰辛。

16、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能够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能够成功。

17、耸膊成山——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貌。

18、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19、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20、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21、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22、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23、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24、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5、海约山盟——见“海誓山盟”。

26、拔山盖世——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27、山长水阔——见“山长水远”。

28、日薄西山——薄:迫*。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死亡。

29、寿山福海——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30、跋山涉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31、巫山洛浦——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亦作“巫山洛水”。参见“巫山云雨。”

32、山高皇帝远——指王法管辖不到。

33、高山峻岭——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34、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35、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3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期望

37、山积波委——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

38、游山玩水——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39、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我的短处。

40、海啸山崩: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4)

——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2、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3、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4、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5、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6、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7、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8、痛彻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10、远山芙蓉: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11、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2、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13、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14、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15、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16、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7、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18、醍醐灌顶: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输于人,使人清醒。

19、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20、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2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22、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2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4、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5、3、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不能用来形容豪情壮志。

26、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不用于褒义。

27、如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8、混沌芒昧:混沌:古人想像中的天地形成以前的状态。指上古时期人类尚未开化的状态。也形容人无知无识的样子。

29、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30、袖里乾坤:乾坤:指天地。袖中藏有天地。比喻离奇的幻术。

31、豕虱濡濡:豕:猪;濡濡:苟且偷安。猪身上的虱子,苟且偷安。比喻在个人小天地里苟且偷安,自我陶醉。

32、桑弧蓬矢: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3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34、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35、形槁心灰 〖解释〗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36、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37、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38、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39、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40、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错例〗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5)

——易错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2、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3、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4、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5、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6、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7、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8、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成绩等。

9、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1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1、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12、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13、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14、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15、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1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1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19、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0、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21、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22、美轮美奂:形容建筑高大华美。易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23、炙手可热:形容气焰盛,权势大。易误用为一切“吃香”的事物。

24、明日黄花:比喻已经失去新闻价值或已经失去应时作用。易误用为“昨日黄花”。

25、弹冠相庆:指一人升官,其他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做。含贬义。易误用为中性义。

26、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可理解或原谅。易误用为“无可非议”。

27、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用误易为“有声有色“。

2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易误用为形容其他事物。

29、身无长物: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十分贫穷或节俭。易理解为没有什么特长。

30、胸无城府: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易误用为“大脑简单。贬义。

31、罪不容诛:形容罪行大,即使杀了他都不能抵偿。易误理解为罪行还没有到被杀的程度。

32、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33、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34、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35、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36、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3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3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39、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40、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6)

——成语解释及出处

成语解释及出处

  解释:

  *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出处: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成语解释: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例句: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驽马恋栈豆nú mǎ liàn zhàn dòu

  成语解释: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恋栈不去liàn zhàn bù qù

  成语解释:栈:养牲畜的棚子或栅栏。恋栈:牲畜留恋自己的圈、棚。形容人贪恋官位,不想离去。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例句:不能出言匡正,且又恋栈不去,以视唐少川辈,有愧色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老马恋栈lǎo mǎ liàn zhàn

  成语解释: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一暴十寒

  【释义】:指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用于比喻学*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

  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拼音】 (qì chōng niú dǒu)

  【注释】 气:气势;牛、斗: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 唐·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例子】 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举青龙刀望忠便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近义词】怒发冲冠、气贯长虹

  【反义词】低声下气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怒气很盛

  【英文】be infuriated

  典故据《晋书·张华传》记载,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夜观天象,见斗宿和牛宿之间有紫气,后听说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人雷焕通晓纬象,乃召问之,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张华问剑在何处?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雷焕根据斗宿和牛宿的分野认为:"在丰城(江西省南昌之南)"。于是补雷焕为丰城县令,令其寻找。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有刻题,一曰龙泉,二曰泰阿,精芒炫目。当晚,再观斗牛,紫气俱消。雷焕送一剑给张华,留一剑自佩。张华得剑给雷焕复信道:"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后来张华被朝廷所杀,剑亦不知去向。雷焕死后,其子携剑过延*津,剑忽跃出堕水,当即下水寻找,不见剑,但见二龙蟠萦,水浪惊沸,最终失落。

  【成语名字】

   神出鬼没

  【汉语拼音】

  shén chū guǐ mò

  【成语解释】

  本指用兵神奇灵活,变化莫测。语本《淮南子.兵略》。后亦用“神出鬼没”形容出没无常,变化莫测。

  【成语典故】

  《淮南子.兵略》

  夫有形埒者,天下讼见之;有篇籍者,世人传学之。此皆以形相胜者也,善形者弗法也。所贵道者,贵其无形也。无形则不可制迫也,不可度量也,不可巧诈也,不 可规虑也。智见者人为之谋,形见者人为之功,众见者人为之伏,器见者人为之备。动作周还,倨句诎伸,可巧诈者,皆非善者也。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星耀 而玄逐,进退诎伸,不见朕垠;鸾举麟振,凤飞龙腾,发如秋风,疾如骇龙。……运于无形,出于不意。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与条出,与间入,莫知 其所集。

  【成语注解】

  1、倨句诎伸:直曲屈伸,形容军队迂回进退的动作。

  2、巧诈:奸巧诡诈。

  3、玄逐:当作“玄运”。指天之运行。“『逐』当为『运』”,见清.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引王念孙说。

  4、 朕垠:征兆、迹象。

  【成语出处】

  1、唐.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一四.安再荣管临淮都》:“前件官夙精韬略,历试机谋,尝犯重围,决成独战,实可谓神出鬼没。”

  2、《朱子语类.卷八七.礼.小戴礼》:“只如《周易》,许多占卦,浅*底物事尽无了;却空有个〈系辞〉,说得神出鬼没。”

  3、《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孔明分付三个锦囊与我,教我一到南徐,开第一个;住到年终,开第二个;临到危急无路之时,开第三个:于内有神出鬼没之计,可保主公回家。”

  4、明.沈鲸《双珠记.第二五出》:“我想袁先生是个有道行的人,*日言语动静,神出鬼没,因此不敢问他详细。”

  5、《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谁知申徒泰拚命而来,这把刀神出鬼没,遇着他的,就如砍瓜切菜一般,往来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6、《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这四句诗,乃是国朝唐伯虎解元所作。世上有这一伙烧丹炼汞之人,专一设立圈套,神出鬼没,哄那贪夫痴客道:『能以药草炼成丹药,铅铁为金,死汞为银。』名为『黄白之术』又叫做『炉火之事』。”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出没无常,变化莫测。

  使用类别 用在“出没不定”的表述上。

  温故知新

  解释:形容经常复*就会懂得旧的的东西,更好的掌握旧的东西。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

  解释: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柳暗花明

  解释: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出处:(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

  解释: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出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

  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豁然开朗

  解释: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出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解释: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出处:(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

  解释: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出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

  解释: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出处:(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

  解释: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出处:(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老骥伏枥

  解释: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

  解释: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明察秋毫

  解释: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出处:(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张袂成阴

  解释: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出处:(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

  解释: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出处:(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

  解释: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出处:(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鸿鹄之志

  解释:比喻远大的志向。

  出处:(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

  解释: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出处:(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注音】fā rén shēn xǐng

  【成语故事】洛阳附*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的山崖上,共雕刻佛像*十万尊,艺术水*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出处】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

  【解释】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讲话与文章

  【相*词】发人深思、发人深醒、振聋发聩

  【反义词】执迷不悟

  【成语例句】

  ◎ 再次,这部电视剧直接切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的动摇和困惑,与同类题材电视剧作品相比力透纸背,发人深省。

  ◎ 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各国海军的战略调整各具特点,发人深省。

  ◎ 这次调查还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即家庭的`经济水*和社会地位在孩子眼里并不重要。

  ◎ 因为暴露出来的问题发人深省。

  召父杜母

  【注音】shào fù dù mǔ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和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这两人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都能为民兴利,开凿水利沟渠,开垦荒地与坡地,广拓耕田,注重农业的发展,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被老百姓称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出处】《东观汉记》卷十五;《后汉书·杜诗传》

  【解释】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先后为南阳太守,二人都有善政。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称赞地方官

  不翼而飞

  【注音】bù yì ér fēi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秦昭王派大将军王稽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17个月没有攻下,士兵庄向王稽进言:“请嘉奖士兵,鼓舞士气,肯定会一举攻陷的。因为好消息会传播很快的。”王稽不听,结果攻城不下被秦王所杀。

  【出处】无翼而飞者声也。 《管子·戒》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三》

  【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东西不见了

  【相*词】不胫而走、不知去向

  【反义词】原封不动、失而复得

  【邂逅语】气球上天;火箭上天

  【英语】takewingstoitself

  【成语造句】

  ◎ 丁勇的左耳已经不翼而飞。

  ◎ 几天里,我焦虑不安,我时时都在思虑,甲鱼到哪里去了?这种不翼而飞和销声匿迹,使我生出几分惶惑。

  ◎ 及至散*,和氏璧竟不翼而飞了。

  冬日可爱

  【拼音】dōng rì kě à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赵盾独断专行引起大夫贾季的不满。狄国侵犯鲁国,赵盾叫贾季去责问酆舒。酆舒说赵衰是冬日,赵盾是夏日。

  【典故】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释义】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

  【相*词】和蔼可亲

  【其它使用】

  ◎ 中国的古人不是说过吗?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