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

首页 / 读后感 / |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1

  教育是要讲科学、讲方法的,一味的简单、粗放、随意的教法,结果只能是心智不全,给个体、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后果。父母和老师或多或少地学点心理学,对教育子女和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及时发现因教育不当而引起的心理问题,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挽救受教育的个体,又挽救个体的家庭,又避免了有可能祸害社会的源头。

  我们这一代,因父母、老师、朋友因经济条件和社会的原因缺乏这一类的知识,给无数个生命个体心理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社会、家庭、个体对教育心理学认识不够,一味追求孔孟之道和封建糟粕的三纲五常,酿成了一代人辈剧。

  希望社会、教师、家长重视教育心理学,科学施教,使每一位受教育的个体心理健康、学业优秀、有担当有责任。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2

  身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育孩子读书、书写和计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鼓励的态度帮孩子树立自信。正如诗人维吉尔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摘记《儿童教育心理学》

  每一个幼小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思想单纯,行为可爱,喜欢和你分享自己所成功的任何一件小事。而往往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总是不懂得去理解孩子,不知道和儿子分享他们的喜悦,无形当中就把他们的自信和能力否定了,这样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连自己最亲*的妈妈都不喜欢或不重视自己的“小成就”,其他人怎么还会喜欢自己呢?这几天在读《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反思,对孩子要学会尊重,重视他们生活中的小细节,树立他们的信心,多对他们说几句鼓励的话。例如今天中午,两岁的小儿子把自己的玩具放到盆里洗了,用卫生纸擦干了,都放到阳台上给他们排好队晒太阳,当时的我正在准备下午上课的课件,他跑过来说:“妈妈,你看看我给玩具洗好澡了,你来看看,他们都睡觉了”,说着就拉着我的手向阳台走,当时我的心里很生气,看到洗漱间弄得乌烟瘴气,一大包的卫生纸被他这样糟蹋了,主要的是自己还有一大堆的工作没有完成,刚想要发火,小儿子又说:“妈妈我厉害吧!”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那种期望得到表扬的眼神,我压住火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宝贝会给玩具洗澡了,你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孩子当时高兴的手舞足蹈,感觉自己的火气压得值了。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中写到:在教育孩子时,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对孩子的恶语相向,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怯懦。全书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仅此一点也是让我这个两个孩子的妈妈受益匪浅,反思好长时间。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3

  前不久,有幸拜读了正前方老师的又一巨著《交易心理学》,想在此交流一下自己的读后心得。由于承诺转借同学阅读,所以时间仓促,未能逐字过目,且在不明之处未求甚解跳跃而过,理解难免有失偏颇,还请谅解。

  关于交易心理学的书籍中外不乏力作,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金融行为学、概率论解决方案、个人性格特质研究。但正老师的交易心理学与以上不同,把我们引领向一个崭新的观察视角。窃以为这一领域也是大学现有的期货证券专科教育科目设置中的一项空白。

  从书中的序言,我们可以得知这本书源于正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时运用运动心理学的这一工作经验而产生。交易过程本身也可以视为一项体育运动,非但是体力更是精神上的运动。

  这本书并不是在教授何时是买点何时是卖点,也不是在讲应该用怎样的概率统计来识别最好的交易模式供你使用,但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交易中如何能够忠实的执行初始制定的交易计划,即使在面对形势急转直下,如暴风骤雨一般的飞刀乱箭向你射来的时,依然做到岿然不动,能够不退缩、不犹豫、不打折的执行最初拟定的交易计划。而这些经验方法并不是我们知道了自己心理特质和概率方法论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因为我们面对上下跳动的K线,在形式发生超出预期转变的时候很容易否定自己,否定我们的交易计划,而这往往是绝大多数交易员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我们需要修炼自己的心性。

  在这本书中有三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本书通过阐述系统的有层次的方法,着力解决如何消除交易中的恐惧和自我否定,确保自己能够按照最初制定的交易计划严格执行。第二,书中对于操盘手交易时的心理细节的刻画、描写非常生动深刻,让我们得以一窥真正的交易高手的心理状态,如临其境。第三,国学思想积淀深厚,交易的心法信手拈来,在正老师的解读之下可谓字字珠玑,非唯交易经验非常深厚者未能参透。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4

  自从小宝出生后,我总是希望有人或者有一本书能教我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虽然相隔5岁,但他两真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好的时候,一个温柔一个听话;吵起来的时候,一个霸道另一个更霸道,总是以其中一个人哭来结束争吵。

  大概是吵的次数多了,我也“麻木”了:让他们自己吵去,不再为他两吵架而抓狂。这样反而清静了许多,不需要充当裁判。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无论处理的多么公*,总有人觉得不公*,即便孩子们觉得公*,大人们还经常为其中一个打抱不*(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对小宝)。

  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大宝本身比较爱哭,再加上经常无缘无故挨小宝打,又迫于“姐姐”这个身份不好还手,总是被打哭,然后跑来找我诉说委屈。有时候我也懒得讲道理,直接回一句:你打回去。(此处有风险,请勿模仿)

  母亲大人发话了,肯定是“打回去了”,但一般下手都不重。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感觉受了天大委屈的大宝下手有所保留呢?仅仅是怕我说,还是面对手足之情不忍心?

  后来看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提到追求卓越与自卑的关系:在每个人身上,追求卓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感,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

  大宝的自卑在于,父母把部分关注转移到了弟弟妹妹身上,ta不会理解这是因为小宝需要更多的照顾。在大宝眼中,小宝带走了一部分父母的关注,这会让大宝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在行为上,他又会采取一些方式去获取父母的关注。

  对于满意姐而言,哭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当我把处理事情的主动权还给她时,她的需求得到了关注,也不会因为父母的“处理不当”引发反抗情绪,反而化解了矛盾,不得不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5

  《心理学》第二章讲的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看完之后觉得人的心理活动怪有意思的,也挺奇怪的,那些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如此了如指掌也怪可怕的。

  通过对第二章的阅读让我了解到原来注意的种类共有三种,它们分别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者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另外,注意还有其固有的功能,那就是选择功能、跟踪和保持功能以及调节和控制功能。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其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又各不相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吧,比如说,在上课或进行学*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爱做小动作。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愿意认真听课或是积极进行学*活动,而是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如果我们强制性地要求他们认真起来,那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或是貌似很认真、很努力地进行着学*活动,说不定这时候他正处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呢!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有意思地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么对他们的学*乃至今后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我没有认真阅读过“注意”这一章以前,遇到上述情况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或许我会选择强制行地要求他们立刻将注意力转移过来,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明白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是要讲究方法和时机的。在个体发展中,中小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发生要先于有意注意,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对象也同样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然而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却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老师和其他**给定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逐渐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目标上。

  1、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并富于变化;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另外,还要安排好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防止学生分心。

  2、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帮组学生树立明确的学*目的;对学生学*的要求既要严格又不能太过火,即要适当;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

  3、根据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这两种注意的相互交替,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在一堂课的刚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是课间活动上,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产生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本节课新的学*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再然后,根据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最后通过教学方法、形式的改变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稳定的注意,也减少了学生学*时的疲劳,进而增强了学*效果。

  对于以上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注意的正确应用,说起来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正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又岂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所以啊,教学经验对一名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对于我一个踏入教师行业不就的人而言又是何其的困难啊!但是为了能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会不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6

  情绪转移

  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情绪*衡的作用,然后我会列出本书的目录,它简明概括了每章节的内容。

  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的格式:“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学或不学,选择权在你,不着不急。”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你不用谢我,谢谢你自己吧,因为是你自己想改变;如果你有经验想跟大家分享,那就说出来吧,用你的方式去向更多的人推荐(是PUSH,不是PULL,就是仅仅宣传,但不要强迫别人来学);如果,你感觉没什么用,那就当个“打酱油的”吧!

  不同心情

  “病由心生,境随心转”,每种情绪会对心情造成不同的影响,还会对对应的心、肝、脾、肺等器官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情绪*衡,就是通过一种情绪*衡技巧(腹式深呼吸疗法+中医经络穴道敲击或按压+自我肯定陈述等)来释放各种不好的情绪,诸如仇恨、憎恶、痛苦、罪恶感与羞耻感等具有毁灭性的情绪;还有恐惧、愤怒、创伤、担忧、哀伤、压力、过度兴奋等程度较轻的情绪,从而预防由这些情绪造成的不适,或治疗由这些情绪造成的生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心、灵的健康,追求内心的爱、喜悦、和*。这种情绪*衡技巧可以靠自己来进行,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你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运用它。使用它,你将发现自己在哪里受了伤以及该如何治疗自己。你不需要心理分析,你的潜意识心知道如何治愈你的创伤(不用担心秘密会泄露)。本书无意取代专业治疗,只是教你一种方法,学*化解痛苦。

  宝贵

  书的主要意图在于教人们学会情绪*衡的方法。这样一本书,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自己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情绪的诱因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不愉快的反映是来自潜意识的线索和信号,提醒我们尚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如果,我们忽略它,或许会失去解决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宝贵机会,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身边人的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排拒和自我接纳来管理内心的乱流…*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

  同样我们也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大的阻碍,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苦难的源泉。只有接受,才能谈到去解决它。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7

  怪诞心理学只要是解释我们日常里会接触到或者已经经历过了的奇怪事情,在常人看来它是带有诡异色彩的事件,因为有的事件是用科学道理也难以解释,但是它与“心理”两字密切联系,往往在心理方面能说得通。如读心术、黑色星期天死亡人的背后原因等。

  世界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能知道人在想什么的读心术,当看着对方的时候。有位有天赋的读心表演者毕晓普,在他的舞台上,观众经常会见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他会在观众中随机抽取一人,并读懂这位观众的在想什么,比如他会要求观众将一颗纽扣交给观众*中的某个人,在这一过程中,毕晓普会和另外一名作为监督的观众退到幕后,等一切完毕,他会走出来,拉着那位藏好了纽扣的观众的手,先示意他不要紧张,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移动的方向上。接着,毕晓铺就用自己的胳膊拖着观众的手,在观众*下快速走动,很快便找到了纽扣。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很诡异的,怎么能在那么多人中找到纽扣,真的很不可思议。然而,答案是在他牵手的放纽扣人的身上。他只要是根据他的紧张程度和面部表情去找,当他走在拿着纽扣的观众的大概位置的时候,放纽扣人变得紧张起来,在确定位置时看当事人的表情变化确定具**置,这样很快能找到答案,经过这么解释之后觉得一切合情合理了。

  黑色星期天是很奇异的事件了,当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很迷惑,很好奇想去听听,然而是没有机会的,这首歌是已经被禁起来了。但是很迷惑为什么那么多人能被一首歌迷住了呢,选择轻生结束呢?据了解制作这首曲的作者是匈牙利的音乐家鲁兰斯。查理斯,这首曲是他在和他女友分手后在极度悲恸的心情下创作出来,这首曲是带着抑郁的色彩,能令人想起悲伤的事情,这就是这首曲的特点“心理暗示”,所有听这首曲的人不禁想起自己的伤心往事,抑郁难以排解,往往做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再加上当时是处于战争时期,生活所迫,物质贫乏,所以那时听这首歌的人会选择死亡,也就是心理在作祟。

  这本书解释了很多个日常能经常碰到的异议事情,如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禁忌数字4,7;为什么有的店铺要装修暖色系的墙面;为什么会经常做噩梦且会是同一个梦;看了此书后觉得原来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往心理方面去解释的,才知道人的心理作用这么强大,以及了解一点心理知识的必要性,觉得此书值得一看。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8

  今年寒暑假,在王老师的指引下,我有幸拜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这一本书。本书在介绍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中学生数学学*过程为基本线索,对学生数学学*心理的分析入手,论述了数学概念、数学理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能等的学*和教学,讨论了数学学*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数学学*的迁移等,最后将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章建跃教授提出的——数学学*中的自我监控问题。

  他们用当前心理学研究比较流行的检验性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计划、管理、检验、调节和评价等五个因素。由于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有结论不断反思的过程,反思过程逐渐深入的结果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不断提高。因此,数学学*中的自我监控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紧密联系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质量,并进而决定了他们的学*能力。故我们建构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中,就特别强调了反思的作用,对过程的反思、对结构的反思、对方法的反思、对学*过程的优化等。

  纵观曾经教过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数学认知水结构水*的限制,再加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考试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中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对基础训练不感兴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导致很多学生越学越累,学到最后完全迷失方向。而要避免迷失,就应该从小坚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尽管这在开始时会比较费时),强调随时对思维过程进行检验和反思,这才是培养学生数学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措施,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措施。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检验与反思*惯教育,提高他们的检验技能。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肯定试错、允许试错、创造条件试错。

  学生在数学学*中无论是新知识的学*还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都会带有一定的尝试错误性质,猜想、实验、合情推理等,在学*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的知识水*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条理性、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应该要允许错误的存在,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分析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概括解题思想,使思维条理清晰。

  2、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思维策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事实上,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总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采取某种具体方法。如果不对这种具体方法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局限性就比较大,适用范围不大,不易产生迁移。所以在反思问题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让学生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体验,提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让他们寻找自己解决过程中在思想方法、思维策略方面的差距,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意识,培养自我监控能力。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9

  下班了,伴随着同事们关门锁门的声音,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年来与心理学接触的有限经历,以及最*阅读《发展心理学》第一章《毕生发展绪论》的有限心得,提炼出“从盲人摸象到睁眼观象”这个自认为还算形象的题目。

  因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人、事、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脑海里星星点点记录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觉得心理学是张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动力学、是海蓝博士、是曼陀罗、是海灵格、是催眠……这个领域的知识始终是一团乱麻,和完全不懂的人还敢白话两句,在专业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蝉。

  今年2月下旬从朋友那里得知景老师去年组织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主题阅读群,大家通过共同学*竟然意犹未尽,纷纷建议“重走长征路”,感到既好奇又兴奋,立即购书入群。按照要求仅读了1个章节便有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心理学这头“大象”一下子立体起来,原来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墙”。“毕生发展”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领域。这本被北大心理系选中作为教材的大部头,以全面的视角,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纵观个体从产前阶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发展过程,其完备、条理的编书特点极其符合自己的学*口味,虽然专业性很强,但读起来充满了乐趣感。

  当然,由于零基础,底子太薄,专业术语前面读后面忘,逻辑分类前面记后面丢,年*半百怎么也无法与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攀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复读,挤时间将前30页品读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新理解和新风光。

  尽管如此,依然感觉没有读透,好在这是绪论,很多内容在后面的章节都会展开来讲,相信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在景老师的引领以及各位学友的共同参悟下,《发展心理学》会满足自己的诸多期待。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 10

  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认为,人性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人不能脱离的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构建于社会这个大属性之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及内心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又围绕着个人的社会情感与社会属性所展开。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于社会中,适应社会的理想与变化做好准备,在孩子受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观察他不同心态及行为的变化,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因为当孩子的优越感得不到体现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两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再现。过度的自卑感会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而这种野心有时又会毒害他的心灵,使他永不安分。由于受到了野心的过分浇灌,这种不安分不会结出任何果实,因此,它并不会导致有意义的行为。这种野心又与个体的性格怪癖相互纠缠,从而不断地刺激儿童自身,使他变得更加敏感,很容易动怒或实施伤害行为,并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当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时,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决定他们行为方向的是他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这种心理非常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构建的基础。那么这时,社会情感就影响着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与判断,这样的认知又会进一步反应到他的行为上。

  与此同时,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优越感的正确发展通常体现在他的社会属性当中,但假如没有社会情感的话,人的其他能力,如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世隔绝的人根本不需要逻辑,或可以说他对逻辑的需要并不会比一个动物多。另一方面,一个人要想始终和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就必须运用语言、逻辑和常识,所以他必须使自己的社会情感得到发展。所有逻辑思考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此。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的教育也正是服务于此,帮助儿童正确的调整他的社会情感认知,从而使他更好的去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

  那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留意我们灌输给孩子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智模式,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当我们表扬一个孩子聪明,棒,真厉害,就相当于再表扬他的天赋,而不是努力,那么他在学*的过程中就会畏惧挑战,因为只要当他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时,他的优越感就会受到打击,同时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还有可能谎报成绩,影响到长期发展,这是一种固定的心智模式,把孩子用天赋框住了。

  相反,对于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他会觉得努力是更有价值的。大家更认可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有多聪明、多有天赋,所以,他会更喜欢选择难的题目。因为难的题目才需要更多努力,那他越努力,不就越有价值了吗?所以,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比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可能迎接挑战。

  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个人怎样运用他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或者说,心理学就是要了解人们据以行动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感知图式,了解人们怎样看待刺激、怎样对刺激作出反应和怎样运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去运用心理学,了解孩子,激发孩子实现自己,才是关键。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阅读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1)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6篇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1

  今年寒暑假,在王老师的指引下,我有幸拜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这一本书。本书在介绍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中学生数学学*过程为基本线索,对学生数学学*心理的分析入手,论述了数学概念、数学理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能等的学*和教学,讨论了数学学*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数学学*的迁移等,最后将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章建跃教授提出的——数学学*中的自我监控问题。

  他们用当前心理学研究比较流行的检验性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计划、管理、检验、调节和评价等五个因素。由于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有结论不断反思的过程,反思过程逐渐深入的结果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不断提高。因此,数学学*中的自我监控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紧密联系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质量,并进而决定了他们的学*能力。故我们建构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中,就特别强调了反思的作用,对过程的反思、对结构的反思、对方法的反思、对学*过程的优化等。

  纵观曾经教过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数学认知水结构水*的限制,再加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考试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中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对基础训练不感兴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导致很多学生越学越累,学到最后完全迷失方向。而要避免迷失,就应该从小坚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尽管这在开始时会比较费时),强调随时对思维过程进行检验和反思,这才是培养学生数学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措施,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措施。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检验与反思*惯教育,提高他们的检验技能。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肯定试错、允许试错、创造条件试错。

  学生在数学学*中无论是新知识的学*还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都会带有一定的尝试错误性质,猜想、实验、合情推理等,在学*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的知识水*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条理性、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应该要允许错误的存在,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分析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概括解题思想,使思维条理清晰。

  2、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思维策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事实上,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总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采取某种具体方法。如果不对这种具体方法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局限性就比较大,适用范围不大,不易产生迁移。所以在反思问题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让学生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体验,提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让他们寻找自己解决过程中在思想方法、思维策略方面的差距,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意识,培养自我监控能力。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2

  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我认识到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输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学*教育心理学,是为了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也会永远带着这个信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去关爱我的学生,最后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

  教师为什么必须学*教育心理学呢?

  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必须学*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通过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将会心理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品德。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3

  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认为,人性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人不能脱离的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构建于社会这个大属性之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及内心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又围绕着个人的社会情感与社会属性所展开。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于社会中,适应社会的理想与变化做好准备,在孩子受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观察他不同心态及行为的变化,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因为当孩子的优越感得不到体现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两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再现。过度的自卑感会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而这种野心有时又会毒害他的心灵,使他永不安分。由于受到了野心的过分浇灌,这种不安分不会结出任何果实,因此,它并不会导致有意义的行为。这种野心又与个体的性格怪癖相互纠缠,从而不断地刺激儿童自身,使他变得更加敏感,很容易动怒或实施伤害行为,并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当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时,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决定他们行为方向的是他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这种心理非常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构建的基础。那么这时,社会情感就影响着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与判断,这样的认知又会进一步反应到他的行为上。

  与此同时,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优越感的正确发展通常体现在他的社会属性当中,但假如没有社会情感的话,人的其他能力,如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世隔绝的人根本不需要逻辑,或可以说他对逻辑的需要并不会比一个动物多。另一方面,一个人要想始终和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就必须运用语言、逻辑和常识,所以他必须使自己的社会情感得到发展。所有逻辑思考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此。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的教育也正是服务于此,帮助儿童正确的调整他的社会情感认知,从而使他更好的去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

  那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留意我们灌输给孩子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智模式,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当我们表扬一个孩子聪明,棒,真厉害,就相当于再表扬他的天赋,而不是努力,那么他在学*的过程中就会畏惧挑战,因为只要当他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时,他的优越感就会受到打击,同时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还有可能谎报成绩,影响到长期发展,这是一种固定的心智模式,把孩子用天赋框住了。

  相反,对于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他会觉得努力是更有价值的。大家更认可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有多聪明、多有天赋,所以,他会更喜欢选择难的题目。因为难的题目才需要更多努力,那他越努力,不就越有价值了吗?所以,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比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可能迎接挑战。

  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了解一个人怎样运用他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或者说,心理学就是要了解人们据以行动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感知图式,了解人们怎样看待刺激、怎样对刺激作出反应和怎样运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去运用心理学,了解孩子,激发孩子实现自己,才是关键。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4

  在说明现代心理学现状之前,必须说明“声名遐迩”的弗洛伊德,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对心理学的了解,加之各种媒体对通俗心理学的渲染,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心理学的许多曲解。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种种研究的论题、数据和实际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是沧海一粟,在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心理系学会这两个学术组织成员中,关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加在一起,分别只占一零%和五%。

  现代心理学现状介绍今世心理学包含了各种多样的内容和层面,跨越了教育、社会、产业、执法、临床等多个范畴。美国心理学会(APA)就包含了多达五三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特定的研究范畴。看看心理学研究的使用成果可能对它会有更加直观的概念:古典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行为原理,通过辨认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成功使用于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大量数字材料的教训,酗酒、肥胖的治疗,恐怖症的治疗;有关知觉历程的研究成果,使用于雷达监督、接到照明和飞行驾驶员座舱的设计;处理和记忆信息的方式也积累了大量可被反复验证的研究结果,例如衰老对了解效果的影响,帮助设计对认知丧失者进行恢复训练的方案。

  话说一回,随着现代的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的经济加快发展,然而在这种具有屡见不鲜的形势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要随这飞速的步伐走。但是年轻人为了适应这社会的形势历程中往往产生不少的心理上的题目,如在当今的社会的情况下,竞争大,挑战大,不免呈现一些心理的题目,现在有不少的门生为了不落后于别人而不科学地埋头苦干,甚至利用苏息的时间去读书,却由于心理的压力往往导致考试的成绩底下,继而,引**绪消极,产生紧张心理不*衡,甚至轻生。另有*实验计划生肓的政策下,差不多现在每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每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管束都过分严格,又过分要求孩子所做的事情,如家长为了孩子比别人聪明,占用孩子的假期时间而参加补*班,没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为了使自的家长满意而不断施加给压力给自己,当做不好时,产生不少心理不*衡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心理健康。

  我读了《现代心理学》后才明白心理包含许多方面的知识,如心理与脑,情绪`压力与健康等等,其实一个人的健康不单是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人才是健康的。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5

  虽然上学时也学*了教育学心理学,但理论知识领悟得还不深刻。暑假里重读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可教材《教育心理学》感觉受益匪浅。

  让我收获最大的是第四章教学心理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节,它让我对我们每节课都要出示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一旦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第三,教学目标具有指引学生学*的作用。教学伊始,教师将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目标上。其中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能简单回忆我们所教内容远不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的认知目标。

  其次,从感性上让我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我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还有,我在读完以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教师读《教育心理学》第一,是因为我们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我们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必须学*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那么老师的专业地位就仅仅是学科知识吗?我想,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让我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教师。恐怕任何一位教师,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书中最后一章教师心理中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对我帮助也很大。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工作对象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烦躁、易怒、处理问题不理智,或者不能公*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会损伤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作风,养成不良的心态。长期以来,由于师范教育中心理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继续教育中也很少重视心理学的训练,学校对教师的业务考评大多局限于所教授的学科专业知识。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致使我们许多教师缺少心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既不能准确判断出学生心理方面的异常,也不能正确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去科学地分析学生心理,解决心理问题。仅此还不够,应当在所有教师中加强心理学进修,使教师队伍的心理学修养和应用心理科学的能力有普遍提高。创造一代身心健康的学生,就是创造未来。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6

  《心理学》第二章讲的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看完之后觉得人的心理活动怪有意思的,也挺奇怪的,那些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如此了如指掌也怪可怕的。

  通过对第二章的阅读让我了解到原来注意的种类共有三种,它们分别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者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另外,注意还有其固有的功能,那就是选择功能、跟踪和保持功能以及调节和控制功能。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其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又各不相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吧,比如说,在上课或进行学*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爱做小动作。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愿意认真听课或是积极进行学*活动,而是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如果我们强制性地要求他们认真起来,那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或是貌似很认真、很努力地进行着学*活动,说不定这时候他正处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呢!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有意思地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么对他们的学*乃至今后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我没有认真阅读过“注意”这一章以前,遇到上述情况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或许我会选择强制行地要求他们立刻将注意力转移过来,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明白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是要讲究方法和时机的。在个体发展中,中小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发生要先于有意注意,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对象也同样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然而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却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老师和其他**给定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逐渐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目标上。

  1、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并富于变化;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另外,还要安排好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防止学生分心。

  2、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帮组学生树立明确的学*目的;对学生学*的要求既要严格又不能太过火,即要适当;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

  3、根据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这两种注意的相互交替,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在一堂课的刚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是课间活动上,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产生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本节课新的学*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再然后,根据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最后通过教学方法、形式的改变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稳定的注意,也减少了学生学*时的疲劳,进而增强了学*效果。

  对于以上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注意的正确应用,说起来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正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又岂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所以啊,教学经验对一名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对于我一个踏入教师行业不就的人而言又是何其的困难啊!但是为了能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会不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2)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6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1

  初识心理学,我懂的并不多,看了一些书后我才有略微的见解。先从最基本的基础常识谈谈吧。

  有心理学就有心理医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医生,或者说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听。心理咨询师要用全身心来倾听,脑子要不停的运作,用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期间酌情插少许的提问,使求助者在倾诉的过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咨询师的帮助,逐渐自己发现症结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诉她问题处在哪里。心理咨询师的有效倾听,化解了求助者的症结。

  在一次谈话节目中,一位女性听众咨询自己为什么老师学不好英文,不能跟外国人是很好的交流,而她的专业又恰恰是医疗英语。在经过交流后才发现,这位女士因为当初一段美好的跨国恋情被阻断之后,出现了一种抵触的清洁,不愿再说英语,尤其是不愿听到外国异性对她说英语,实际上她碰到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全新的聆听求助者的倾诉,要聪明的问问题,要关注她自己的意识不愿意承担的那部分,而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树立自己的业界权威上。

  还有一种是,咨询人员听到求助者说自己好了一点了,就高兴了,觉得自己有能力。其实,这时候很多心理咨询师不明白,求助者正在为他们服务,这是求助者特别容易办到的一件事。心理咨询师就像家长、老师一样,求助者希望让心理咨询师高兴,这样心理咨询师才能对他好,他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求助者就希望让心理咨询师高兴一点。这说明,人人都是生活中的求助者,只是在于角色转换之间。

  还有,在与求助者探讨问题时,心理咨询师很同意把应该放在求助者身上的关注转移到求助者所说的“我想使什么什么改变……”上,这时需要让求助者明白,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他本人。比如,以为母亲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很焦虑,此时心理咨询师应该抓住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其实母子,父子的关系就像在跷跷板上,父母想改变孩子未来的*衡跷跷板,心理咨询师要告诉他们,孩子是无法改变的,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孩子行为的认识,然后做出对孩子的行为的反应,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改变。其实这根本不应该是父母担心的事情,父母应该后退,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经历生活。

  其实,心理治疗不只可以给心理疾患者带来福音,心理知识的普及完全可以预防许多心理问题的发生,而适时的心理指导更是有助于一个人挖掘潜能,增加才干,最大幅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和事业成功的机率,为富有和幸福创造条件。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心灵的指引,人生的每一种历险和每一次跨越都需要心灵的能量和机智,而心理指导正可以使心灵的各个侧面协同发展,使心灵的结构呈优化趋势。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又灵动、宽厚而又坚毅时,那么任何力量便都无法阻挡了。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2

  捧着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看,越来越有兴趣,读心理学书籍有感。以前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侧重于测试自己是属于何种类型以及判断的对错和补救措施等,片鳞只甲的了解。今想考心理咨询师,先暂且不花大钱交培训费,认真去看看书参透一番,再做打算。呵呵,表扬自己,这时间的学*状态真棒,坐在瑜伽垫上,挺胸收腹,蛮深沉的。

  摘录了书本中的2个观点,

  1、 阿希的从众研究: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选择从众。另方面,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降低。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他也会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2、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有的社会允许小孩看到**的性活动,目睹婴儿出生,接*临终者,从事重要的工作表现出自信的甚至具有支配性的行为,做性别游戏,以及确切地知道**做些什么事情,在这种社会里,青春期就相对没有什么区别。在有些类似我们自己的社会里,人们认为儿童和**有很大的区别,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避开**的生活免除他们许多责任,从童年期到**期的转变并不是连续的,结果就显得紧张得多。” 班杜拉写到“如果一个社会把十几岁的少年称为青少年,并且期望他们在行动表现中具有反抗精神、变化莫测、草率从事及行动粗野,如果这种形象由宣传工具反复强化,那么,这种文化对青少年的期望会迫使他们变成反抗的角色。这样,一种错误的期望就可能起着唆使和保持某些角色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又加强了原来那种错误的信念。”

  我绝对是一个从众的人,我的判断力弱,容易跟随着自己轻信的人。老公经常说,你傻乎乎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幸好我遇人淑,没有吃大亏。

  畅每天晚上要爸妈吻他,拥抱,心贴心的。由原来的强制我们去做,变成我自觉自愿去kiss他。这种美好确实难以形容,以至于老妈正在忧虑,这个黄金时代什么时候结束,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情景呢?青春期就要到来,听到初中生吸烟、打架斗殴,贪婪的文化无孔不入.....

  可能女孩子的母亲更烦恼,“性”,古话说,女的得一陀,男的涮涮脚,读后感《读心理学书籍有感》。

  如果你看过人性的弱点你就知道,这书是教你怎么和人相处的.该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 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变得快乐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人际心理学就使你怎么和人更加好的交流,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使你在交流上处于不败之地.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包括人际知觉、人际情感、人际行为三个支系统。本书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从心理学的视角,以具体、细腻、灵动、隽永的笔触,详尽地阐析了人际认知、人际印象、人际魅力、人际冲突、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等原理与技能,融学理性、应用性、文化性和文学性于一体,不乏哲理与文采,耐人寻味。本书作为高校辅修课教材,供各高校选用,亦适合社会各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子、管理人员、社会活动人士及教育工作者阅读、借鉴,为人生快乐、事业成功、组织发展、社会和谐扬起一面风帆!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3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4

  偶然读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阿德勒的理论构架起始于几乎我们每个想生存下来的人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上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使我们的同类中获得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的自身,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简洁的说就是职业、人与同伴、爱情和婚姻。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显示了我们各自的生活模式,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生活的意义。每人的意义或多或少存在错误的成分,没人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也不会存在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所有的意义在这两段之间变化。然而这些变化里,他们有很美妙的,有很糟糕的,有些错得多,有些错的少。较好的意义具有些共同的特质,而较差的缺少这些东西。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追求优越感的人呢?如果我们认为认清: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行,那么这件事情便不难。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便能设身处境,同情他们的挣扎。他们所犯得唯一错误时他们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一面。在每件人类的创作之后,都隐藏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对我们文化贡

  献的源泉。人类的整个活动都沿着这条伟大的行动线。然而,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其生活问题的人,只有那些在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超越前进的方式,使别人也能受益。如果我们依这种正确的方向来对待人,我们便会发现:要他们悔悟并不困难。人类所有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这是人类种族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行动和性格特征的各种要求,都是他们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天才是人类中最合作的人,在他的行为和态度的某些方面,我们或许看不出其合作的能力,但我们却能从其生命的整个历程中看出来他的合作和奉献精神!

  同时从哲学的角度,古圣先贤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庄子“至人无己”、“忘我”, 马克思“为绝大多数的利益而奋斗” ,佛云“普度众生”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都是将自己与宇宙统一,非自我为中心。这也从侧面支持的了阿德勒的观点。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5

  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窗口的服务工作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在窗口服务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接触到《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后,我发现将心理学引入到行政服务窗口工作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在严格执行行政服务系统工作人员文明服务手册的同时,我们窗口还实行微笑式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如果都搞一刀切式的服务态度,产生的效果未必好。看了《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后,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对各种服务态度、服务方法对我能正确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需要,并进行针对性的和周到的服务有很大的帮助。在窗口工作中,在推行微笑式服务时,如果服务对象属于活泼型,情绪外露,兴趣广泛,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周到办事,做到以热对热;如服务对象为安静型,表现为情绪稳定,自信心较强,这样的对象不喜欢我们过分热情,针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们要做到不卑不亢,热情适度,以静对静;如服务对象为兴奋型,语言坦率,喜欢提各种问题甚至意见,对这类服务对象,我们除了热情接待外,还应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尽量满足其要求;如服务对象为抑郁型,这类对象想得很细微,语言谨慎,我们除了热情外,还要有耐心,细致体贴地为其服务,以诚取信。

  正是如此,我根据《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中的知识和原理,把握服务对象的心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提供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窗口形象。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6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xx余条“参考文献”以及*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3)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9篇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当然这些名头我也不知道真假,也没要为了一本书去查证,我喜欢书中的前言所介绍到的一段推荐语:《拖延心理学》是个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为孵化这本书花了25年。有没有人想过,畅销书出版的秘诀就是——坚持、希望和爱。听起来有点像《圣经》,恰好,《圣经》就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

  沉迷于最后一刻完成的刺激中

  在字典中,动词拖延(procrastinate)的定义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由两个拉丁词所合成: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挪到明天”,也就含有“以后再做”的意思。

  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是周日,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周读一本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其实我前天就把书读完,但总因为别的诱因没有静下来写,因为我内心里总认为还有时间,我就是那个有拖延症的人,但我也发现我不是唯一的人。关于一周读一本书,我有小组群,我们组里每人都是一样的目标,一周读一本书,每本书写读后感,但是每周下来总要周日当天大家才陆陆续续提交分享,并且踩点分享的现象时常有。究竟读一本书,并完成相应读后感,是否真的需要一周的时间呢?其实不是的,我前几周,有读过章节页数更多的,试过能在5天内就完成,我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如在等人的时候,在午休前、睡觉前、甚至是跟朋友喝茶过程中的一些空档,把书本按50页或100页为一个任务段的方式去读。

  无论是这个读书也好,还是其他一些有期限的事情,书中那一句“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让我看到了自己;我们似乎都总喜欢在最后一刻完成,因为在最后一刻完成的成就感巨大,它充满紧张与刺激,似乎在考验你的能力与天赋,我错愕这种对于拖延的常规认知,因为我一直以为拖延只有带来烦恼与不安,未曾想过它还带来这种侥幸的喜悦,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拖延,并放任拖延,以至于对拖延上瘾。

  完美主义者的焦虑由来

  关于有拖延症的人里,书中讲到了很多成因,其中的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有拖延症,这一点让我感到意外,因为我认为这一类人往往对于拖延是不能忍受的,因为他们有规划有进度,有要求有目标,是拖延症患者需要去学*的人;但,不是这样的。追求完美的人正是因为追求完美,因为对于每一件事上都力求尽善,这样的结果反而导致了在众多事情上的时间进度逐步拉距,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不安,更甚者怀疑自己的能力。

  事有分大小轻重,有些事情需要完美,有些事是为了让更重要的事完美;我不是在鼓捣不必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因为认真对待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但是当在某一个更为终极的目标前,需要有所调整,甚至有所取舍去促使重要的终极目标完成。如果你每一件事都因为一个头发丝大小的点而纠结,那么本来惧怕这类人的拖延症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并不断放大,最终击败你,让完美的你也染上拖延。

  追逐夕阳

  这周里,有一天下班,我在返程的路上,发现了硕大的夕阳,一个巨大的蛋黄,泛着不刺眼的柔光;可是,无奈高层洋楼群的遮挡,始终无法看得清楚全貌,于是我在下班高峰期里流窜,往江面的桥上开去,不过等我到桥上开过时,四周观望,夕阳已走,傍晚的夜空只留下一片晚霞。其实,我本来是可以看到夕阳的,但当时的我觉得晚一点下班也没关系,工作就慢悠悠地做,跟同事聊天,不曾知道我下班后要追逐夕阳。

  此时的我想起这周读的这本书,拖延症的书里还有讲到一类人,害怕失败的人,他们也有拖延症,拖延是他们的盾牌,如果一直不面对,似乎就不会失败。可是不曾想过拖延可能会失去另外想要的美好,如果我早一点下班,不磨磨蹭蹭,我是否会见到夕阳呢?

  你是哪一类型的拖延症?不管哪一种,都希望你克服它。

  这本《拖延心理学》,大约是五年前,网上某篇文章中介绍说这是香港某大学推荐学生阅读的几百本书之一。书名当时就很吸引我,因为我当时已经意识到自己有疑似拖延症。偶然,又在网上看到了其电子版,就下载了下来,但是只是在硬盘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直拖延到去年年底,我买了这本书,然后它又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拖延到今年下半年,我才拖拖拉拉地读这本书,三周前读完,又拖延到现在,决定写点这本书的读后感。突然觉得,是不是读了这本书对我也没什么疗效?

  之前曾对时间管理的知识很感兴趣,当然也是为了针对拖延问题,看了诸如网上流行的所谓华为内部时间管理的培训课程等等,好像没有什么效果。读了这本书,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引用书的原文——“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其实写这本书的读后感非常难。首先这本书并不好读,可能跟语言有关,毕竟是译著,既要考虑语言方面,又要考虑专业方面,而且案例都是国外的,会有种疏远感;另外这本书并不像小说或其他文史类的书,心理学方面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读。但是书里分析拖延心理的状态、成因等,让人觉得说是在说我自己,“于我心有戚戚焉”。所以,下面的所谓读后感,其实就是摘抄加想哪儿说哪儿。

  书中序言引用另一位心理学家的观点,指出拖延症可能的成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对于注意力分散这方面,我直接引用文中内容:

  “事实上,网络越来越成了人们不愿意做事的罪魁祸首,这种趋势正在不断地蔓延。如今,信息已经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过多的信息让我们无所适从。太多的信息,太多的决定,太多的选择——信息的泛滥让我们很多人陷入了拖延的泥沼之中。”

  这段引文有没有感同身受?

  文中总结了拖延的“心路历程”,叫“拖延怪圈”:

  1)开始新的任务前,信心满满,“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2)早点开始的时机错过,“我得马上开始”;

  3)时间又过去了,“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4)安慰自己,“还有时间”;

  5)早点开始做事的良好意图没有实现,内心绝望,“我这个人有毛病”;

  6)临*结束,“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

  7)不论任务最终是做了还是没做,“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拖延者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文中介绍了心理学上的“完美主义”的分类——适应型和适应不良型。前者是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后者是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对自己的要求和对自己表现的期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这种分类对于我来说也是很新颖的,果然心理学上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一样。这种完美主义应该就是与前面说的拖延症成因之“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相对应的。完美主义都往往要求很高,而又正好是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就容易出现拖延了。

  在第9章《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中,有一节标题“家庭态度:拖延的成因”,介绍了家庭态度对人心理成长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一节讲述了五种家庭倾向和与之相伴随的内心恐惧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原因——施压、怀疑、控制、依附、疏远。

  书中第四部分,用长达五章的内容来阐述征服拖延之战。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些空泛,但还是简单整理在这里。我相信两位作者都是心理学专家,可能更擅长针对具体的拖延症制定具体的措施,而把这些具体措施抽象化之后,就变得很空空泛了。

  征服拖延之战之前,先进行盘点,盘点自己身上的拖延问题。盘点自己存在的拖延现象,分析这些拖延带来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后果,盘点自己为拖延找的借口。

  对付拖延的有力武器是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作战方法有学会怎么判断时间、学会“接受”和“拒绝”、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运动,锻练身体)。

  书的最后部分是拖延技巧汇编,总结一下: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要可观察具体而实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

  2、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好像跟1有重复)

  3、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

  4、现实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待时间。

  5、只管开始做!不要起一下子做完事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

  7、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

  8、可能的话,把任务分派出去(甚至扔掉不管)

  9、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说不,不要去做额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

  10、留意你的借口。不要*惯性的利用借口来拖延,而将它看做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利用这个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励。

  11、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集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12、将拖延看成一个信号。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记住:你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动。

  总之,拖延是个心理问题,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的是更好地与自己相处,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让自己的心理更成熟。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百度百科)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拖延"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

  推迟行为的背后,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的恐惧。

  "拖延"的过程并不愉快,时不时的担忧,让你无法享受当下的闲暇。

  "拖延"看似暂时延后了坏现象的出现,但是不能防止它出现(墨菲定理)。

  导致拖延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恐惧失败,最离谱的是恐惧成功。

  拖延让我们躲开负面的感觉,它是很好的防御盾牌,但也会阻碍我们开始新的尝试(新的工作,新的语言,一种乐器)。

  有时候,我们的思维停滞在过去,有时候我们的思维游离在未来,我们玩着时空的把戏,躲避着本应应对的压力。

  虽然,拖延的行为看起来是个行为素养问题,但是,它的根源要复杂得多,“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刻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PiersSteel认为拖延最可能的四个成因是:对成功信心不足,厌恶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或者从反面来说,对失败的恐惧,都有可能让我们在某个方面裹足不前。

  一方面,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总是在犹豫。

  我是不是就应列一个提纲,是不是就应准备好一些素材呢?我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呢?从在学校的时候写论文开始,到了公司开始写各种文档、PPT等,我都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困扰,内心想着要把文章写好,想着要准备充分的素材,要写得生动搞笑,但每每都是无从下笔。

  通常都是这样,应对着电脑里面的空白文档,先快速敲下几个关键字,然后想到一些题材,之后开始上网、翻书去寻找,找着找着,最后都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要做什么的。

  等到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的文档里面仍然只有几个关键字。

  此刻,回想这个过程,在上网、翻书查找题材的`时候,在挖空心思想要一个好的题目的时候,我到底在做什么呢?表面上是为了让资料更充实,让题材更搞笑,让题目更加吸引人,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拖延,在拖延进入文章的写作。

  或者,我是想要提前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但最后往往是草草了账。

  尤其是在做一些我们并不擅长的事情时,我们更容易拖延。

  比如,数学作业、作文、手工课的作品。

  拖延让我们延迟应对失败的恐惧,从而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当最后期限降临,我们不得不应对时,我们会采取草草应付的手段,渴望早早摆脱那些令人厌恶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作业本身,而是作业带给我们对挫败感,以及由此造成的烦恼和恐惧。

  如同,开头所说,拖延只是一些深层次心理、生理问题的表现。

  而对失败的恐惧也只是一种浅层的表现。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失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会破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是认为自己根本不擅长做这件事情,一切的发奋只是白费时刻。

  如果,你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学*数学或者音乐的天赋,而学校中学*的经历给你带来的只有伴随着让人寒心的分数,痛苦的回忆,那么毕业之后我们会庆幸自己最后摆脱了那些东西。

  当有人声称自己很享受其中乐趣时,我们的反应就是“他有这天赋,而我没有”,或者,“哪有什么乐趣”! 有时候,"拖延"是我们宣示独立,争取控制权,甚至报复的工具。

  当更有权势的人物(上司,家长,更强势的朋友、配偶)要求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表面上应承,内心却充满抱怨。

  或者,你认为这种小事微不足道,让你去做根本就是杀鸡用牛刀,或者你认为自己落入下风,内心的感受没有得到强势人物的照顾,或者你早就不满对方的某些表现,因此一旦你找到这个机会,你就会透过拖延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或者报复对方。

  你,我,他可能都是拖延者,作为拖延者,其实大家并不孤单,因为拖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大家翻开这本《拖延心理学》,你讲开启一次全新的拖延症认知与改善之旅。作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解读拖延的心理根源,比如恐惧失败,恐惧成功,争夺控制权,恐惧亲疏等。然后,作者又围绕这些心理根源,告诉你一些实用的技巧,并鼓励你去行动。

  但是,它不是一本改变拖延的十大法宝的鸡汤书,因为,两位心理学家认为,这本书的目标并不是消除拖延,而是陪伴你面对椭圆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然后穿越拖延的心理。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专业的书籍,书中不时会出现的专业词汇,让你有时需要咬咬牙才能继续看下去。幸好,它也是一本关于“坚持、希望和爱”的书籍。所以,我们要读下去,坚持读下去。

  如果你是个拖延症者,这本书绝对适合你。如果你不是,那你一定要按计划读完这本书,因为,读完后,你会试着开始改变,并看到了全新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拖延心理学》吧!

  “你总结写完了吗?”

  “哎呀,又不是马上要,急啥?”

  “也是,提前几天做了就行。”

  “啊!快到截止日期了,最*好多事挤一起,我还没做完,又得熬夜了……”

  “哎,我也是,原以为很简单,没想到还挺麻烦的,快点做吧。”

  这样类似的对话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或者是自己说过?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很普遍,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拖延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拖延?这种行为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根源?关于这方面的专业研究,比较有名的就是美国的两位心理医生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写的这本《拖延心理学》。我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而自己也深受拖延症的困扰且一直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但我还是不由自主的拖到现在才看了这本书。

  人为什么会拖延?作者认为,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情绪波动,因为他们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受。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根源:拖延者的主观时间与钟表时间的冲突;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你的身体、大脑以及你的遗传基因;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主要指你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以及你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十分复杂,不过有一点可以排除在外,拖延和智力没有关系。要摆脱拖延,真正认识到自己拖延的根源是第一步。

  书中提到一个拖延怪圈,是拖延者基本都会经历的,即从接到一个任务到最终那个任务被放弃或是被完成了的这个过程。整个过程从头到尾短则几个小时,多则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并且,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对此,我深有体会。比如,每次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总是信心满满,觉得虽然自己不能马上开始,但是一定会有条不紊地完成它。直到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我才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但是想到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有还是抱着希望。时间又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开始,一种不祥的预感取代了剩余的乐观情绪,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意识到自己无法挽回,又陷入后悔和自责;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事,其他事我都愿意做,而转移我注意力事务的出色完成甚至让我相信在那件事情上我也正大步迈进;有时甚至通过种种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很忙来掩盖自己的窘境。到下一阶段,虽然我感到惭愧内疚,但是继续抱着还有时间的希望,盼望着“缓刑”的奇迹出现。离截止日期越来越*了,此刻我已经绝望了,后悔、内疚、痛苦涌上心头,对能否完成任务的担忧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觉得自己缺少了其他人都有的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他们都行,就我不行。到最后把自己逼到不得不在背水一战和弃船逃跑之间做选择。选择不做的话,这个拖延怪圈就此画上了句号。选择做的话,此时的压力已经让我痛苦不堪,让我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好。而令我惊讶的是,事情并没有所担心的那样糟糕,甚至发现自己乐在其中,所有我所受的折磨看起来根本是不必要的。终于马上要做完了,胜利在望,但是之前的一拖再拖导致现在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能浪费了,我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我究竟是否能够完成。最后,无论我最终是放弃了还是完成了任务,这种折磨使我精疲力竭,但毕竟已经过去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下一次我一定早一点开始,控制自己严格按照计划做事。然而到下一个任务出现时,我又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个怪圈。

  那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作者在书中根据不同根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每个读者都可以据此对症下药。此外,作者汇编了一些处理技巧,我觉得自己可以实践一下。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不是“我要停止拖延”,而是“我要在6月1日之前做完雅思题”;

  2、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不是“我绝不再拖延”,而是“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学*英语”;

  3、将你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

  4、现实地对待时间。问自己:这个任务实际上会花掉我多少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投入其中?

  5、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6、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15分钟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

  7、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

  8、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你真的是能够做这件事的唯一人选吗?这件事真的有必要去做吗?

  9、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说不,将你的时间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10、留意你的借口。不要*惯性的利用借口来拖延,而是将它看做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将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11、奖赏你一直以来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记住,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12、将拖延看成是一个信号。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虽然有时候一些事情拖一下反而能得到最佳结果,但这并不能成为阻止我戒掉拖延症的理由。万事开头难,拖延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惯,要想马上改掉很难。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只要逼自己开个头,集中注意力,循序渐进,坚持下去让不拖延成为新的*惯。只要开始,就有改变的希望,期待自己的变化。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只要逼自己开个头,集中注意力,循序渐进,坚持下去让不拖延成为新的*惯。只要开始,就有改变的希望,期待自己的变化。

  在阅读了《终结拖延症》之前,我看过《拖延心理学》,可能由于自己偏向于感性,我感觉《终结拖延症》一书偏于理性规则,阅读时间比我预计的要长。

  最能减少拖延负罪感的,莫过于发现:拖延的不是我一个。所以在看完《拖延心理学》之后,我的拖延焦虑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或许以前被这种拖延负罪压迫的太厉害了,以至过度放松走向了反面――我几乎心安理得于自己的拖延。在这种情况下,偏重理性的《终结拖延症》对我很好的进行了一次纠偏。

  我非常赞同这本书对拖延的定义: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惯,是把重要的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它时间做。*惯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拖延会有一个逐渐加重和蔓延的过程。*惯具有固化的特点,所以针对拖延,保持觉察很重要,但从我自己的经验,过于敏感的觉察,会引起内心的抵制。所以这种觉察,要注意方式方法。反复自省感到自己在拖延是很折磨人的,不如采用简单的步骤使自己脱离这个环境。我以前回家总是躺到沙发上看报纸,结果就是经常一份报纸看了两三个小时,晚上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中间也会时时想到“起来吧起来吧。”但最后还是惰性占了上风。但如果回家后就坐到桌边看报,那么基本半个小时就能搞定,也就有时间去干其它事情。

  锻炼自己的情绪肌肉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也获益最多。由于阅读的兴趣,我有意无意间赞同“人生贵适意耳”的生活态度,所以对于不舒服的状态,第一反应就是要避开,对于不能容易解决的问题,就想放弃。骑手与马的比喻非常适合我――由于骑手缺*,我就象那匹只能依据本能行事的马。我对各种东西的学*,依赖自己理解力不错,入门都比较容易,但到达某个*台阶段,要下一点死功夫时,我就会停步不前,以至于我良好的开端从来都是失败的前奏曲。最后对学*形成抵触,对任何学*计划都开始拖延。此类拖延汇聚到一起,形成自己在专业上“望人兴叹”局面。我以前把这个单纯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不足。书中的“单凭意志力,往往不足以决定内心冲突的斗争结果。接纳负面评价的能力,才是在行为上避免拖延走向高效的起点”。对我真是当头棒喝。我总想用一种轻而易举的姿态完成学*,不肯接受自己在理论上的欠缺。目前我针对锻炼情绪肌肉,想到的就是五分钟和计划完成及时鼓励的办法。

  其实我想,克服拖延或许就是一个从自恋走向不自恋的过程。不放大自身的困境,不沉溺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离开自身,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并接纳和热爱它。也就是书中所说的,从自我倾注的视角转化为自我观察。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4)

——怪诞心理学读后感6篇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会思考的高等动物。因为有思考,我们就有了想法;因为有了思考,我们的心理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怪诞的心理学由此而诞生;怪诞的心理学由此成了无数专家们研究的课题;怪诞心理学由此也成了我们无数普通读者好奇的话题。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享誉全球的顶尖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一起来学*领悟有关于怪诞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吧!首先,我们需要对于怪诞心理学定义有个相关的认识。作者在书中有着对这个名词如下的表述:这是人类感知系统的一个基本怪癖。只要在合适的背景下,人们善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形状中不知不觉看出含义来。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这就是一种被称之为怪诞的心理学。

  阅读早餐会已经举行了两期,在上一次阅读早餐会抽奖时有一个幸运的小伙伴——雄森国际的曹学军抽中了一本奇怪的书《怪诞心理学》,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从这一本怪诞的书上有什么收获!

  《怪诞心理学》单看书名就很吸引人,不管你是看过心理学还是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凭怪诞二字就足以让你产生兴趣把书看完,去寻找本书所表达的怪诞之处在哪?理查德在书中给怪诞心理学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怪诞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很严谨的定义,但是,什么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什么样的问题才足够稀奇古怪,这对于心理学了解不是很多的我们来说还真的不是很清楚。

  看完书,其实并感受到书名之所理解的怪诞,其实大多就是最普通的大众心理知识读本而已,整本书读完后,学*其中的精华要义,是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力量,不会盲从和迷信,最终是为了现实意义中的开解和提升。这本书一共涵盖六个部分,分别是时间心理学、撒谎与欺骗心理学、灵异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幽默心理学、自私心理学。无论哪一个部分,都是在说明心理的作用对人和事件的影响之重,有时甚至会发展成为决定性因素。

  浅显易懂,让人感觉心理学并不遥远和玄虚,可以很好的指引大众心理向阳光、健康方面靠*,从而也积累起来对心理分析的一些基础认识。

  有兴趣就看一看吧,多读书总不是坏事情!

  怪诞心理学只要是解释我们日常里会接触到或者已经经历过了的奇怪事情,在常人看来它是带有诡异色彩的事件,因为有的事件是用科学道理也难以解释,但是它与“心理”两字密切联系,往往在心理方面能说得通。如读心术、黑色星期天死亡人的背后原因等。

  世界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能知道人在想什么的读心术,当看着对方的时候。有位有天赋的读心表演者毕晓普,在他的舞台上,观众经常会见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他会在观众中随机抽取一人,并读懂这位观众的在想什么,比如他会要求观众将一颗纽扣交给观众*中的某个人,在这一过程中,毕晓普会和另外一名作为监督的观众退到幕后,等一切完毕,他会走出来,拉着那位藏好了纽扣的观众的手,先示意他不要紧张,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移动的方向上。接着,毕晓铺就用自己的胳膊拖着观众的手,在观众*下快速走动,很快便找到了纽扣。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很诡异的,怎么能在那么多人中找到纽扣,真的很不可思议。然而,答案是在他牵手的放纽扣人的身上。他只要是根据他的紧张程度和面部表情去找,当他走在拿着纽扣的观众的大概位置的时候,放纽扣人变得紧张起来,在确定位置时看当事人的表情变化确定具**置,这样很快能找到答案,经过这么解释之后觉得一切合情合理了。

  黑色星期天是很奇异的事件了,当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很迷惑,很好奇想去听听,然而是没有机会的,这首歌是已经被禁起来了。但是很迷惑为什么那么多人能被一首歌迷住了呢,选择轻生结束呢?据了解制作这首曲的作者是匈牙利的音乐家鲁兰斯.查理斯,这首曲是他在和他女友分手后在极度悲恸的心情下创作出来,这首曲是带着抑郁的色彩,能令人想起悲伤的事情,这就是这首曲的特点“心理暗示”,所有听这首曲的人不禁想起自己的伤心往事,抑郁难以排解,往往做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再加上当时是处于战争时期,生活所迫,物质贫乏,所以那时听这首歌的人会选择死亡,也就是心理在作祟。

  这本书解释了很多个日常能经常碰到的异议事情,如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禁忌数字4,7;为什么有的店铺要装修暖色系的墙面;为什么会经常做噩梦且会是同一个梦;看了此书后觉得原来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往心理方面去解释的,才知道人的心理作用这么强大,以及了解一点心理知识的必要性,觉得此书值得一看。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研究,邀请了三个人作为投资人,一个是某资深分析师,一个是金融占星师,一个是4岁的孩子。分别给他们一笔虚拟资金,让他们选择若干只股票(比如说4只)。分析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占星师则根据各个公司成立日期的星象,而小孩则采用“天女散花”将写有公司名字的卡片往上一抛任意抓4张的方法。一个星期后,由于股市的突然动荡,分析师亏损了7.1%,占星师亏了10.1%,小孩亏了4.6%;一年后,分析师亏了46.2%,占星师亏了6.2%,小孩获利5.8%。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前提,股市出现了大的动荡,从而导致了分析师的大亏,但不能就此说明分析师的分析最不可行。类似的有一个实验是请了几名分析师和一只猩猩,让他们一起做模拟投资,最后的结果是猩猩总能赢个把分析师。这个实验结果挺有趣,说明了分析师不见得能够比“随机操作”来的厉害。

  至于占星师的结果,也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这毕竟是一次实验,随机性很大,也许N次实验后占星师与小女孩的结果会相差无几。

  按占星学说,十二星座中有六个星座和外向有关(白羊,双子,狮子,天秤,射手,水瓶),另外六个和内向有关(金牛、巨蟹、处女、天蝎、摩羯、双鱼),另外土象星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态的*和,水象星座的人则更神经质一些。

  然后做这样的实验,找一群对星座完全不了解的孩子,对他们做性格分析,结果与星座毫无相关。

  同样找一群对占星学比较了解的人,做性格分析,却发现结果与占星学传说吻合程度非常接*。

  这个实验就会有这样一个结论,“你信它,它就有”,或者说,有些人的确会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按照这样的逻辑,星座学科不科学似乎已经不大重要了,重要的是星座学到底会不会对人产生影响。显然,这不是星座本身的力量,而是人们相信了星座之后产生的力量,再简单一点说,是人的意识的力量。

  人毕竟是生活在人的环境里的,也许你不信,但不能让周围的人都不信,这么说来,研究一下星座学也是挺有意思的了。

  这本书是我读的理查德·怀斯曼的第二本书了。在第一本书中我就被他书中的种种实验和他的研究所吸引,甚至可以说是深深地着迷。这位被称为心理学家中的怪才,喜欢研究搞怪心理的心理学家,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在扩大我们眼界的同时,也破除了很多我们一直以来信以为真其实却是子虚乌有的看法。

  这本书是作者和很多卓越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同作者一贯的风格一样,这本书也是在大量的实验数据中为我们呈现各种观点。任何1种结论都不是随手捏来信口胡说,而是在做出了大量的实验通过各种科学的研究所得出。当然,我认为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仅仅只是用实验说话的这种方式,还有这些实验的研究领域。在这本书中,作者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一些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经常听说或者接触的事情而展开的实验调查。而更有趣的是,实验的结果往往并不是我们常常以为的那样。因为接*性,因为独特性,所以更有趣味性。我们通常会对和自己相关联的事情更感兴趣,同时因为相关所以也更容易理解,不至于因陌生而感到一头雾水。读了那么多本书,也可以说读了那么多本好书,但是这本书却是我读的最感兴趣,读的最认真的一本,读的最完整的一本。这本书里让人有些头痛的便是里面大量的实验所提到的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研究人员等等。

  本来读一本书能够对里面某些有用的观点记忆下来,并且经过消化咀嚼成为自己的知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在看书的时候看见那些“著名的心理学家”的名字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然后消化殆尽,陌生的还是陌生的,这种滋味并不好受,所以,我在看书的时候还是用一边看,一边查阅资料,至少得弄明白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底是谁。尽管这样做会花费我大量的时间,或许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还没有收获的大,但看书不就是为了了解更多和寻求心里舒畅吗。所以,这样做似乎也是值得的。但是很遗憾的是,书中所提出的陌生的名字实在是太多了,没能坚持到最后。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每章对应1个不同的心理学:时间心理学、欺骗心理学、灵异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幽默心理学和自私心理学。不管是哪一章节都充满趣味,并且用各种各样的实验告诉你,你所不知道的答案。时间心理学作者给我们呈现的是你的生日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其实这一章关于的生日日期这个问题,说简单点就是在说星座的问题,生日与性格的关系也就是星座与性格的关系。占星学家说的到底准不准,这个问题到现在也一直是争议不断的。对于我来说,我就是1个很相信星座的人。每次看关于星座的陈述与测试,我都觉得太准了,尽管身边有人说那是假的,但我仍然深信不疑。对于这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作者和一些心理学家们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为了验证这个问题,艾森克和英国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展开了一项调查。在这次实验中有2000多人被要求提供他们的出生日期并填写艾森克人格调查表。然而调查的结果竟然与古老的占星学传说完全吻合。这是不是就说明人的性格的确是和星座有关的呢?实验并没有结束。如果1个结论真的这么容易就得出的话,他的可信度可想而知有多高。

  显然,艾森克自己也对调查结果产生了怀疑,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参加调查的人事实上已经对占星学笃信不疑了。然后他又重新做了个实验。这次的实验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显然与古老的占星学传说毫无吻合之处。为了进1步验证生日和个性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艾森克将调查对象从孩子转到了**,这一次,调查对象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会思考的高等动物。

  因为有思考,我们就有了想法;因为有了思考,我们的心理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怪诞的心理学由此而诞生;怪诞的心理学由此成了无数专家们研究的课题;怪诞心理学由此也成了我们无数普通读者好奇的话题。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享誉全球的顶尖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一起来学*领悟有关于怪诞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吧!首先,我们需要对于怪诞心理学定义有个相关的认识。作者在书中有着对这个名词如下的表述:这是人类感知系统的一个基本怪癖。

  只要在合适的背景下,人们善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形状中不知不觉看出含义来。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这就是一种被称之为怪诞的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的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5)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菁华5篇)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非常合适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xx余条“参考文献”以及*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初识心理学,我懂的并不多,看了一些书后我才有略微的见解。先从最基本的基础常识谈谈吧。

  有心理学就有心理医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医生,或者说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听。心理咨询师要用全身心来倾听,脑子要不停的运作,用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期间酌情插少许的提问,使求助者在倾诉的过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咨询师的帮助,逐渐自己发现症结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诉她问题处在哪里。心理咨询师的有效倾听,化解了求助者的症结。

  在一次谈话节目中,一位女性听众咨询自己为什么老师学不好英文,不能跟外国人是很好的交流,而她的专业又恰恰是医疗英语。在经过交流后才发现,这位女士因为当初一段美好的跨国恋情被阻断之后,出现了一种抵触的清洁,不愿再说英语,尤其是不愿听到外国异性对她说英语,实际上她碰到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全新的聆听求助者的倾诉,要聪明的问问题,要关注她自己的意识不愿意承担的那部分,而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树立自己的业界权威上。

  还有一种是,咨询人员听到求助者说自己好了一点了,就高兴了,觉得自己有能力。其实,这时候很多心理咨询师不明白,求助者正在为他们服务,这是求助者特别容易办到的一件事。心理咨询师就像家长、老师一样,求助者希望让心理咨询师高兴,这样心理咨询师才能对他好,他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求助者就希望让心理咨询师高兴一点。这说明,人人都是生活中的求助者,只是在于角色转换之间。

  还有,在与求助者探讨问题时,心理咨询师很同意把应该放在求助者身上的关注转移到求助者所说的“我想使什么什么改变……”上,这时需要让求助者明白,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他本人。比如,以为母亲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很焦虑,此时心理咨询师应该抓住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其实母子,父子的关系就像在跷跷板上,父母想改变孩子未来的*衡跷跷板,心理咨询师要告诉他们,孩子是无法改变的,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孩子行为的认识,然后做出对孩子的行为的反应,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改变。其实这根本不应该是父母担心的事情,父母应该后退,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经历生活。

  其实,心理治疗不只可以给心理疾患者带来福音,心理知识的普及完全可以预防许多心理问题的发生,而适时的心理指导更是有助于一个人挖掘潜能,增加才干,最大幅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和事业成功的机率,为富有和幸福创造条件。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心灵的指引,人生的每一种历险和每一次跨越都需要心灵的能量和机智,而心理指导正可以使心灵的各个侧面协同发展,使心灵的结构呈优化趋势。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又灵动、宽厚而又坚毅时,那么任何力量便都无法阻挡了。

  捧着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看,越来越有兴趣,读心理学书籍有感。以前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侧重于测试自己是属于何种类型以及判断的对错和补救措施等,片鳞只甲的了解。今想考心理咨询师,先暂且不花大钱交培训费,认真去看看书参透一番,再做打算。呵呵,表扬自己,这时间的学*状态真棒,坐在瑜伽垫上,挺胸收腹,蛮深沉的。

  摘录了书本中的2个观点,

  1、 阿希的从众研究: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选择从众。另方面,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降低。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他也会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2、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有的社会允许小孩看到**的性活动,目睹婴儿出生,接*临终者,从事重要的工作表现出自信的甚至具有支配性的行为,做性别游戏,以及确切地知道**做些什么事情,在这种社会里,青春期就相对没有什么区别。在有些类似我们自己的社会里,人们认为儿童和**有很大的区别,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避开**的生活免除他们许多责任,从童年期到**期的转变并不是连续的,结果就显得紧张得多。” 班杜拉写到“如果一个社会把十几岁的少年称为青少年,并且期望他们在行动表现中具有反抗精神、变化莫测、草率从事及行动粗野,如果这种形象由宣传工具反复强化,那么,这种文化对青少年的期望会迫使他们变成反抗的角色。这样,一种错误的期望就可能起着唆使和保持某些角色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又加强了原来那种错误的信念。”

  我绝对是一个从众的人,我的判断力弱,容易跟随着自己轻信的人。老公经常说,你傻乎乎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幸好我遇人淑,没有吃大亏。

  畅每天晚上要爸妈吻他,拥抱,心贴心的。由原来的强制我们去做,变成我自觉自愿去kiss他。这种美好确实难以形容,以至于老妈正在忧虑,这个黄金时代什么时候结束,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情景呢?青春期就要到来,听到初中生吸烟、打架斗殴,贪婪的文化无孔不入.....

  可能女孩子的母亲更烦恼,“性”,古话说,女的得一陀,男的涮涮脚,读后感《读心理学书籍有感》。

  如果你看过人性的弱点你就知道,这书是教你怎么和人相处的.该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 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变得快乐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人际心理学就使你怎么和人更加好的交流,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使你在交流上处于不败之地.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包括人际知觉、人际情感、人际行为三个支系统。本书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从心理学的视角,以具体、细腻、灵动、隽永的笔触,详尽地阐析了人际认知、人际印象、人际魅力、人际冲突、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等原理与技能,融学理性、应用性、文化性和文学性于一体,不乏哲理与文采,耐人寻味。本书作为高校辅修课教材,供各高校选用,亦适合社会各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子、管理人员、社会活动人士及教育工作者阅读、借鉴,为人生快乐、事业成功、组织发展、社会和谐扬起一面风帆!

  情绪转移

  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情绪*衡的作用,然后我会列出本书的目录,它简明概括了每章节的内容。

  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的格式:“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学或不学,选择权在你,不着不急。”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你不用谢我,谢谢你自己吧,因为是你自己想改变;如果你有经验想跟大家分享,那就说出来吧,用你的方式去向更多的人推荐(是PUSH,不是PULL,就是仅仅宣传,但不要强迫别人来学);如果,你感觉没什么用,那就当个“打酱油的”吧!

  不同心情

  “病由心生,境随心转”,每种情绪会对心情造成不同的影响,还会对对应的心、肝、脾、肺等器官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情绪*衡,就是通过一种情绪*衡技巧(腹式深呼吸疗法+中医经络穴道敲击或按压+自我肯定陈述等)来释放各种不好的情绪,诸如仇恨、憎恶、痛苦、罪恶感与羞耻感等具有毁灭性的情绪;还有恐惧、愤怒、创伤、担忧、哀伤、压力、过度兴奋等程度较轻的情绪,从而预防由这些情绪造成的不适,或治疗由这些情绪造成的生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心、灵的健康,追求内心的爱、喜悦、和*。这种情绪*衡技巧可以靠自己来进行,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你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运用它。使用它,你将发现自己在哪里受了伤以及该如何治疗自己。你不需要心理分析,你的潜意识心知道如何治愈你的创伤(不用担心秘密会泄露)。本书无意取代专业治疗,只是教你一种方法,学*化解痛苦。

  宝贵

  书的主要意图在于教人们学会情绪*衡的方法。这样一本书,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自己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情绪的诱因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不愉快的反映是来自潜意识的线索和信号,提醒我们尚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如果,我们忽略它,或许会失去解决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宝贵机会,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身边人的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排拒和自我接纳来管理内心的乱流…*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

  同样我们也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大的阻碍,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苦难的源泉。只有接受,才能谈到去解决它。

  偶然读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阿德勒的理论构架起始于几乎我们每个想生存下来的人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上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使我们的同类中获得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的自身,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简洁的说就是职业、人与同伴、爱情和婚姻。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显示了我们各自的生活模式,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生活的意义。每人的意义或多或少存在错误的成分,没人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也不会存在绝对错误的生命意义。所有的意义在这两段之间变化。然而这些变化里,他们有很美妙的,有很糟糕的,有些错得多,有些错的少。较好的意义具有些共同的特质,而较差的缺少这些东西。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追求优越感的人呢?如果我们认为认清: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行,那么这件事情便不难。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便能设身处境,同情他们的挣扎。他们所犯得唯一错误时他们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一面。在每件人类的创作之后,都隐藏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对我们文化贡

  献的源泉。人类的整个活动都沿着这条伟大的行动线。然而,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其生活问题的人,只有那些在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超越前进的方式,使别人也能受益。如果我们依这种正确的方向来对待人,我们便会发现:要他们悔悟并不困难。人类所有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这是人类种族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行动和性格特征的各种要求,都是他们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天才是人类中最合作的人,在他的行为和态度的某些方面,我们或许看不出其合作的能力,但我们却能从其生命的整个历程中看出来他的合作和奉献精神!

  同时从哲学的角度,古圣先贤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庄子“至人无己”、“忘我”, 马克思“为绝大多数的利益而奋斗” ,佛云“普度众生”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都是将自己与宇宙统一,非自我为中心。这也从侧面支持的了阿德勒的观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