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

  “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教育从回到原点开始,因为你对他一片痴情,教育从赏识开始,因为你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育从喜欢开始,因为你全然接纳,无怨无悔,教育从发现开始,因为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喜。

  当你赏识你的孩子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奇,诗人柯勒芝称惊奇为人类所有感知的活力与主要原动力,在这个老是听到早就知道了,早就做过了、和随便的世界里,在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惊奇,在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无限的容量和可能。

  有一位喜欢昆虫的学生,在校外教学时总是让老师伤透脑筋,因为他随时可能失踪,或许是路边的锹形虫或金龟子,当同学惊声尖叫时,他会拾起被高年级折磨致死的蜥蜴,而且小心翊翊地埋葬它,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很兴奋的说想当观察家,在孩子身上你可以发现一些自然天成的惊奇,老师要像教练一样,让这些惊奇成真。

  孩子的潜力是无尽的,正如向日葵种子能长成一株株娇艳的太阳花,当我在教室上课,面对一群睁大眼睛,仰着小脑袋瓜的纯稚脸庞时,让我想起家乡的春天,一片寂寥的向日葵花田,乍看之下,什么都看不到,但其实花农已撒下万千种子。

  经过一段时日,只要雨水、土壤和阳光的条件适当,这片田野将会开满一朵朵饱满的黄色向日葵,花农播下种子的时候已经知道花将会绽放,因为他们知道种子的潜力,也明了种子成长、开花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教师也要像花农一样,学*如何提供种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提醒我们认真和去观察和培养孩子的天赋,懂得欣赏孩子所具有的潜力,并鼓励他们去发挥潜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学*欣赏另一半、朋友、同事,敬重自己的父母,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试着扮演那个充满信心、最具启发性的亲友角色。

  最佳的老师、父母、朋友看得见别人的潜力,会鼓励他们去发掘他们一无所觉的能力。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2

  周弘对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成功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老师学*的典范。

  面对聋哑的女儿,周弘不是急于求成、粗暴相待,而是从动情赏识入手,遵循规律,翻阅大量资料,硬是用亲情的感化,使女儿在5岁时恢复了听力和说话能力,经不懈努力,目前,周婷婷已经大四毕业,准备考托福,周弘也写下了艰难的体会《赏识你的孩子》一书。

  书中在介绍女儿认数时,女儿把一只手的手指数为“三个指头”,周弘开怀大笑说:“你太聪明了,才少数了两个。”一声笑,一句话,给孩子干涸的心灵注入了甘露。周婷婷的潜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由周婷婷的事例我不禁想到我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教室里坐得都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我们也像这样进行“赏识”,那岂不是事半功倍?而往往当我们面对学*慢的、写字慢的、作业拖拉的学生时,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耐心和赏识。学生作业做得慢,我们一句话“就你慢,写不完留下来不准回家”;不会背书则是“你真笨,背不会不能吃饭”;作业拖拉的我们则是一教育、二批评、三叫家长,这几招用完之后就再也没办法了,开始给学生扣上“孺子不可教也”、“不开窍”、“脑子笨”、“基础差”“朽木不可雕也”……一系列帽子之后,就再也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问了,或者是任其发展,提起这些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叹息。想想这些学生和周婷婷比起来,条件不知要优越多少倍,可我们的过早下结论则扼杀了孩子发展的潜能。

  在问题孩子面前我们的烦躁阻挡了我们对这些孩子的清晰认识,工作的繁琐使我们无暇顾及这些孩子。在难得的空闲时间,我们也曾像周弘对待周婷婷那样要挖掘孩子的潜能,可往往半途而废,教学工作的繁琐,学校各种活动的冲突……我们不得不使这样的做法断断续续。回想教学的这些时间,我们有没有真正挖掘出那个学生的潜能?或者对哪些学生不离不弃赏识到底?至此,我不得不佩服周弘的坚持,更佩服他那样细心与善于思考。当面对问题孩子的时候,我们是要静下心来思考了。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3

  再次读着周弘老师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我被周老师那种赏识孩子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而在真正的生活中,面对自己孩子的缺点或者不足,听到不仅有抱怨的声音,看到的不仅是失望的情绪,甚至还有的是拳脚相加。不能说我们不爱孩子,也不能说我没有赏识的想法,只是我们在*时的做法中,多一些冲动,少了一些理智,在面对孩子不尽人意的地方缺少方法和情感。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功课而烦恼,原因是孩子的成绩考了第40名,而他们班只有40个学生,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只好向林清玄先生请教。林清玄对她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起,你的孩子就再也不会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41名。这就像爬山一样,以山谷为起点,惟一的出路就是向上爬。只要你鼓励他,和他一起走,他就一定能走出来。”在*时的教育中我们缺少就是和孩子一起走的感受,没有真切的去想想孩子的感受。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如果都像周老师和林清玄先生一样,给孩子一个最低的起点,当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难、挫折、不易和失败的时候,哪怕是最差的结果。我们大人应该有一个什么的心理准备?应该怎样去面?是抱怨、苦恼、伤心、还是不停地去责怪孩子也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我爱孩子,只是我们的爱中加一些变质的味道,我们真的爱,却把爱变成了伤害。周老师的.成功就在于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用宽容的眼光,赏识的态度,给了孩子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气。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说句实话,每一个都需要别人的那种鼓励和肯定,不但是孩子,我们大人也是如此。所以不论为人师还是为人母,当孩子在人生低谷的时候,那我们就以最低处为起点,不要让他们在“山谷”中一蹶不振,迷失方向。而是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心中都有那种积极向上的愿望,给予扶持和鼓励,一起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一起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正如文中一句话所说:“哪怕天底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使他的女儿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赏识教育也许并不是周老师发明的,而他却把它做到了极致。我们也许没有他们做得好,至少我们也应该努力。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4

  我以前总以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多说逐渐少”。“缺点不说不得了”的原因是因为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所以要天天讲,时时讲,而“优点多说逐渐少”,是担心表扬多了,学生会翘尾巴,产生骄傲情绪,优点便变成了缺点。

  因此,我以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把学生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学生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予以批评。

  “赏识你的孩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啊,怎么孩子在我眼里,全是缺点一点优点都没有?自己也是文化人,光说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呢?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一再指责孩子内向、孤僻,什么都不如人家时,孩子就有一种心理暗示,真的认为自己内向、孤僻,没有一点自信。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摧残的爱带给**和孩子的都是无尽的痛苦,赏识的爱却会让**和孩子在欢乐*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学生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学生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5

  假期选一本好书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惯,首先应该归功于学校给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年轻的我们成长!

  周泓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这本书。周婷婷——*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我被这个孩子能以坚强的意志获取幸福人生而感到高兴,为伟大的父爱而感动,更为周泓老师用实践有力诠释赏识教育的魅力而折服。婷婷是不幸的,三岁就成了一个聋哑女孩,但她又是幸运的,伟大的父爱促使父亲走出了一条发挥女儿视觉优势,及早学*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系统做支撑,带动口头语言系统形成的新路子。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父亲又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作为老师,从我进入我们这所学校开始,最常听到李校长说的一句话:“辣椒没有冬瓜大,冬瓜没有辣椒红。”在学校,我们崇尚根雕艺术,就是首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所以,赏识孩子很重要。

  马克﹒吐温说过:“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乐上两个月。”赞美对于成功人士能够有如此神效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了。尤其是那些急需阳光哺育的小树——孩子,他们更渴望着**的赞美、欣赏和关爱。

  家长和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孩子,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而非圣人。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个发挥优点和潜能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力量,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才能找到自己应拥有的一*之地,他们才快乐,才会懂得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他们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笑着去克服自身的的弱点和缺点,勇敢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谈话,他们说,*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净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做不到的。即使是长处那一点,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也总有可能有人更胜一筹。永远绝对的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也是不存在的。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别的人怎么办?他们也想“出人头地”,结果还是同别人差不多。在*的传说中,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和能力。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他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他们,责怪他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也都不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家长们多数自己也还不是“龙”。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份礼物的。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

  “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教育从回到原点开始,因为你对他一片痴情,教育从赏识开始,因为你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育从喜欢开始,因为你全然接纳,无怨无悔,教育从发现开始,因为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喜。

  当你赏识你的孩子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奇,诗人柯勒芝称惊奇为人类所有感知的活力与主要原动力,在这个老是听到早就知道了,早就做过了、和随便的世界里,在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惊奇,在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无限的容量和可能。

  有一位喜欢昆虫的学生,在校外教学时总是让老师伤透脑筋,因为他随时可能失踪,或许是路边的锹形虫或金龟子,当同学惊声尖叫时,他会拾起被高年级折磨致死的蜥蜴,而且小心翊翊地埋葬它,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很兴奋的说想当观察家,在孩子身上你可以发现一些自然天成的惊奇,老师要像教练一样,让这些惊奇成真。

  孩子的潜力是无尽的,正如向日葵种子能长成一株株娇艳的太阳花,当我在教室上课,面对一群睁大眼睛,仰着小脑袋瓜的纯稚脸庞时,让我想起家乡的春天,一片寂寥的向日葵花田,乍看之下,什么都看不到,但其实花农已撒下万千种子。

  经过一段时日,只要雨水、土壤和阳光的条件适当,这片田野将会开满一朵朵饱满的黄色向日葵,花农播下种子的时候已经知道花将会绽放,因为他们知道种子的潜力,也明了种子成长、开花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教师也要像花农一样,学*如何提供种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提醒我们认真和去观察和培养孩子的天赋,懂得欣赏孩子所具有的潜力,并鼓励他们去发挥潜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学*欣赏另一半、朋友、同事,敬重自己的父母,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试着扮演那个充满信心、最具启发性的亲友角色。

  最佳的老师、父母、朋友看得见别人的潜力,会鼓励他们去发掘他们一无所觉的能力。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2

  周弘对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成功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老师学*的典范。

  面对聋哑的女儿,周弘不是急于求成、粗暴相待,而是从动情赏识入手,遵循规律,翻阅大量资料,硬是用亲情的感化,使女儿在5岁时恢复了听力和说话能力,经不懈努力,目前,周婷婷已经大四毕业,准备考托福,周弘也写下了艰难的体会《赏识你的孩子》一书。

  书中在介绍女儿认数时,女儿把一只手的手指数为“三个指头”,周弘开怀大笑说:“你太聪明了,才少数了两个。”一声笑,一句话,给孩子干涸的心灵注入了甘露。周婷婷的潜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由周婷婷的事例我不禁想到我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教室里坐得都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我们也像这样进行“赏识”,那岂不是事半功倍?而往往当我们面对学*慢的、写字慢的、作业拖拉的学生时,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耐心和赏识。学生作业做得慢,我们一句话“就你慢,写不完留下来不准回家”;不会背书则是“你真笨,背不会不能吃饭”;作业拖拉的我们则是一教育、二批评、三叫家长,这几招用完之后就再也没办法了,开始给学生扣上“孺子不可教也”、“不开窍”、“脑子笨”、“基础差”“朽木不可雕也”……一系列帽子之后,就再也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问了,或者是任其发展,提起这些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叹息。想想这些学生和周婷婷比起来,条件不知要优越多少倍,可我们的过早下结论则扼杀了孩子发展的潜能。

  在问题孩子面前我们的烦躁阻挡了我们对这些孩子的清晰认识,工作的繁琐使我们无暇顾及这些孩子。在难得的空闲时间,我们也曾像周弘对待周婷婷那样要挖掘孩子的潜能,可往往半途而废,教学工作的繁琐,学校各种活动的冲突……我们不得不使这样的做法断断续续。回想教学的这些时间,我们有没有真正挖掘出那个学生的潜能?或者对哪些学生不离不弃赏识到底?至此,我不得不佩服周弘的坚持,更佩服他那样细心与善于思考。当面对问题孩子的时候,我们是要静下心来思考了。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3

  再次读着周弘老师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我被周老师那种赏识孩子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而在真正的生活中,面对自己孩子的缺点或者不足,听到不仅有抱怨的声音,看到的不仅是失望的情绪,甚至还有的是拳脚相加。不能说我们不爱孩子,也不能说我没有赏识的想法,只是我们在*时的做法中,多一些冲动,少了一些理智,在面对孩子不尽人意的地方缺少方法和情感。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功课而烦恼,原因是孩子的成绩考了第40名,而他们班只有40个学生,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只好向林清玄先生请教。林清玄对她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起,你的孩子就再也不会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41名。这就像爬山一样,以山谷为起点,惟一的出路就是向上爬。只要你鼓励他,和他一起走,他就一定能走出来。”在*时的教育中我们缺少就是和孩子一起走的感受,没有真切的去想想孩子的感受。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如果都像周老师和林清玄先生一样,给孩子一个最低的起点,当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难、挫折、不易和失败的时候,哪怕是最差的结果。我们大人应该有一个什么的心理准备?应该怎样去面?是抱怨、苦恼、伤心、还是不停地去责怪孩子也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我爱孩子,只是我们的爱中加一些变质的味道,我们真的爱,却把爱变成了伤害。周老师的.成功就在于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用宽容的眼光,赏识的态度,给了孩子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气。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说句实话,每一个都需要别人的那种鼓励和肯定,不但是孩子,我们大人也是如此。所以不论为人师还是为人母,当孩子在人生低谷的时候,那我们就以最低处为起点,不要让他们在“山谷”中一蹶不振,迷失方向。而是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心中都有那种积极向上的愿望,给予扶持和鼓励,一起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一起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正如文中一句话所说:“哪怕天底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使他的女儿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赏识教育也许并不是周老师发明的,而他却把它做到了极致。我们也许没有他们做得好,至少我们也应该努力。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4

  我以前总以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多说逐渐少”。“缺点不说不得了”的原因是因为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所以要天天讲,时时讲,而“优点多说逐渐少”,是担心表扬多了,学生会翘尾巴,产生骄傲情绪,优点便变成了缺点。

  因此,我以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把学生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学生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予以批评。

  “赏识你的孩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啊,怎么孩子在我眼里,全是缺点一点优点都没有?自己也是文化人,光说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呢?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一再指责孩子内向、孤僻,什么都不如人家时,孩子就有一种心理暗示,真的认为自己内向、孤僻,没有一点自信。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摧残的爱带给**和孩子的都是无尽的痛苦,赏识的爱却会让**和孩子在欢乐*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学生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学生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5

  假期选一本好书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惯,首先应该归功于学校给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年轻的我们成长!

  周泓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这本书。周婷婷——*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我被这个孩子能以坚强的意志获取幸福人生而感到高兴,为伟大的父爱而感动,更为周泓老师用实践有力诠释赏识教育的魅力而折服。婷婷是不幸的,三岁就成了一个聋哑女孩,但她又是幸运的,伟大的父爱促使父亲走出了一条发挥女儿视觉优势,及早学*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系统做支撑,带动口头语言系统形成的新路子。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父亲又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作为老师,从我进入我们这所学校开始,最常听到李校长说的一句话:“辣椒没有冬瓜大,冬瓜没有辣椒红。”在学校,我们崇尚根雕艺术,就是首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所以,赏识孩子很重要。

  马克﹒吐温说过:“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乐上两个月。”赞美对于成功人士能够有如此神效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了。尤其是那些急需阳光哺育的小树——孩子,他们更渴望着**的赞美、欣赏和关爱。

  家长和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孩子,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而非圣人。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个发挥优点和潜能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力量,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才能找到自己应拥有的一*之地,他们才快乐,才会懂得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他们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笑着去克服自身的的弱点和缺点,勇敢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谈话,他们说,*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净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做不到的。即使是长处那一点,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也总有可能有人更胜一筹。永远绝对的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也是不存在的。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别的人怎么办?他们也想“出人头地”,结果还是同别人差不多。在*的传说中,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和能力。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他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他们,责怪他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也都不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家长们多数自己也还不是“龙”。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份礼物的。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3篇

  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它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振憾。

  周弘老师,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更是一个饱受磨难的父亲。他的女儿周婷婷天生耳聋。就是这个双耳全聋,被幼儿园老师称为“哑巴白雪公主”的小女孩,在周弘老师的赏识鼓励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六岁时,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进入了普通小学,并连跳两级;八岁时,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16岁成了*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育理念加以推广。他从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成了一名特殊学校的校长,也成了一名著名的教育专家。

  在这本书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把赏识教育归结为“看得起”,并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书中,周弘老师特别强调:教育孩子同“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原理是一个样。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本能的拥有两个宝藏,即正确心态: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保持像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要相信孩子,时刻给孩子鼓励,孩子才能竖立自信心,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我特别欣赏周弘老师在文中说的这段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赏识你的孩子》是一部家庭教育名著,更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宝典。这本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会赏识其实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我教三年级年级学生时,往往怀着教孩子说话、教孩子走路时一样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会用赏识的目光看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自身也就有了充足的动力,学起来格外卖力。而到了高年级,我的心态往往就转变了,尤其是看待后进生,因此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后进生有的没有了自信心。细细想来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我们要发扬他们的优点,帮助改善他们的不足。做教师的就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始终坚信自己的学生“行”。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强化,让他树立起自信。有了自信,学生在改正缺点时,就有了主动性,就有了动力。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学生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来越坏。”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赏识”将成为我教育学生的主旋律,我会用它来谱写优美的乐章,让教育的音符更加悦耳动听;“赏识”将成为我教育学生的一汪清泉,我会用它来浇灌稚嫩的幼苗,让祖国的未来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14岁就读硕士。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没有长不住庄稼的地,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形象地比喻了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想找到成功的教育方法,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也就是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家长。虽然周弘老师讲述是自己女儿在家庭中中的教育,但对我们教育工作都也同样适用,特别是教师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尽最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其实“赏识教育”也曾多次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运用在教育孩子上。“赞赏、鼓励”其实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乍听起来好似并没有什么内涵。也有人曾疑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呢,那孩子调皮、惹事的,是否还能用此方法进行教育呢?通过周老师讲述之后,使疑问得到解答,也让我们对如何正确地赏识孩子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残疾的孩子成为神童,其中,包涵了大人们多少的汗水、泪水,通过分享了周老师的成功教育方法以后,给我本人的启发也很大,**是否持着正确地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象周老师所说:“给孩子创造一种充满生机的氛围,让他在学*、成长中体会到快乐。” 每当想起孩子们听到老师表扬说:“你真棒,真能干”的时候,他们那种喜滋滋的样子,无形中也增添了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只有我们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也能使他们的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不要收起那句话“你真行”,要多多的用他,让学生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也对生活起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赏识会促其成功。实验表明:具有“培养前途者”的学生名单,被专家有意识的泄露后,他们个性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学*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国的聋哑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

  你得赏识孩子的前提是爱孩子,没有爱也就没有了其他,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孩子,才能把教育孩子,抚养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的事情,爱,是真心的爱,正象周弘所说,教育孩子就象农民种地,不能总是报怨地的不是,而总在找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对头,我们教育也一样,不能总在埋怨孩子的不是,而要找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对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教育,这是我们教育首先应弄清的第一个问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全心全意的去爱自己的学生,就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也就没有真正的做到把爱心献给学生,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也就谈不上为他们的现在和未来服务,也就谈不上为他们的终生负责。我们爱自己子女一样去爱学生,有了爱生这个前提,他们得到更多的不再是训斥,而是循循善诱的教导,是耐心的谈话,他们也不会再认为学*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乐学和善学了。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我还深深体会到:学会赏识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即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奋发,不让学生在自暴自弃的“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是一种新鲜而古老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神奇而又变通的教育方法。在我看了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的赏识教育,更增强了我对赏识教育。

  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愿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能从周泓的赏识教育中探得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共同以一种赏识的观念、赏识的方法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让赏识教育的阳光普照教师师心灵的每个角落,让赏识教育带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让我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师生共同发展,让我们赞叹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天天快乐地成长和学*!

  教育孩子,没有爱不行;但只有爱也不行。只有爱,那是老母鸡都会的爱,是溺爱,是摧残,一定会很多的无奈。读过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你会懂得爱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就是这样一部能够让你我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科学的去爱孩子、怎样艺术的去爱孩子、怎样成功的去爱孩子的好书。

  在这本书里,周弘以他丰富、感人的教育实践与深刻、简明的经验总结向我们系统阐述了 赏识教育 的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找感觉、尝甜头、树大拇指、拍肩膀、放大优点等等,并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鞭辟入里的剖析了存在于我们日常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根深蒂固、*以为常、屡见不鲜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如抱怨、谩骂、责罚、殴打直至心灵施暴等等,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等等,等等,给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耳目一新之感。

  教育要成功必须首先找准起点。孩子在学走路、学说话时,因为家长都承认是零起点,所以心态是那么的*和,耐心是那么的充足,方法是那么的科学,孩子少有所成即满足,即肯定,即鼓励,即赞扬,而孩子也在家长的满足、肯定、鼓励、赞扬中学会起步奔走、开口言说。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的功利心、虚荣心也随之渐长,于是就随意的给孩子划定起跑线,无限的拔高孩子努力的目标,盲目的与别人进行攀比,专横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怨恨之、处罚之、谩骂之甚至责打之。孩子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长期受到强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不是进步的快乐,不是恒久的自信,不是饱满的激情,而是失败,是打击,是挫折,是沮丧,那孩子怎么会成功呢?

  一句话,孩子的失败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实是家长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失败。而周弘的成功即在于,他能够从我们身边这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中体悟、思考出其中蕴藏着的教育的大规律,从而创造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非凡奇迹。赏识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会爱孩子,它倡导的是沟通,是激励,是促进,是开掘,是培植,是*等,是宽容,是民主,是求实,是科学,是艺术。我们应该学会,学会像周弘一样去发现、去寻找生命的美丽与不*凡,真诚的'呵护,精心的浇灌,静静的等待,让生命自己开花、结果,使生命自己成长、成材。周弘的成功告诉我们,给孩子一点阳光,孩子一定会还我们一片明媚的灿烂。

  一套理论就是一套思维方式,就是一整套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立场、视角和方法。我总认为,赏识教育 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颠覆了我们国人千百年来在教育特别是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开启了一条实施教育特别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新途径。因此,不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方法论角度讲,《赏识你的孩子》都能给予我们很多、很深的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开展家庭教育甚至是开展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中都应该身体力行这样一项基本准则,那就是一定要看得起孩子。要尊重孩子,要悦纳孩子,要给孩子鼓劲加油呐喊,要让孩子始终高扬着自信的风帆,在生活的风浪中,在成长的历程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奔向成功。《赏识你的孩子》能够使我们学会怎样观察孩子,怎样分析孩子,怎样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家长,怎样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是爱,使周弘创造了奇迹。是《赏识你的孩子》,使我们做家长的甚至是做老师的都懂得了爱,更要会爱!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菁华5篇)

  最*读完《赏识你的学生》感很深触。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的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这是写在《赏识你的学生》一书的卷后语,全书用了73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的检验了这一段话,在读的时候,我为事例中老师表现出的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时的教育深有感触。赏识教育,这是早已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流行的一个教育词语,但是怎样去正确赏识你的学生,怎样让你的学生在你的赏识中激发出他们的潜能,确实是一门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学问,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真正会爱你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内容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的教育之路无疑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对待所谓的“特殊学生”,我们应该学会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有鼓励才能让他们有所进步。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

  无论年龄大小,不管自己身在何职,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如果教育者能做到适时的表扬奖励学生,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假期里再次阅读《赏识你的学生》,书中讲述了许多老师懂得尊重、赏识学生的教学案例,那字字句句都使我深受启发,让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是——与学生*等。这让我想起我们工作的三尺讲台,大概说的是讲台的宽度,其实最重要的,讲台是有高度的。有了宽度和学生就有了距离,有个高度学生似乎就要仰望。

  我时常接到家长的电话,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听到孩子还没有回家的消息。“你放学去哪儿了?”一进门,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我接到学生电话的第一句话也是这个。回答自然千奇百怪,但是答案基本上只有一个——玩去了,可是他们就是不愿意干脆地承认。我们在一个城市,在一个家,一个教室,但是有时候却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们有一个大世界,孩子有一个小世界。

  *几年,很多教师都在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班级,是啊!几十个学生,要想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家长,着实不容易。朋友说,可以在公共的网站上建立一个博客。把班级的信息例如:家庭作业,考试成绩,最*表现全部写在上面,就不用老是把家长请到学校里面来,而且家长很方便就可以知道学生的很多信息了。当然还可以发短消息,打电话。我很惊讶!这几乎是家长联手老师对学生的“围剿”,看来不写作业和逃课这样的事情要再信息化的旗帜下彻底从学生的字典里消失了。

  孩子的谎言和隐瞒是不能骗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也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小世界。但是,我们在那个小世界的时候肯定发誓将来自己有了孩子绝对不象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那样对待他们。我们是不是正在违背自己的誓言呢?然后还称之为成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朋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因为信息源是老师和家长制造的,似乎和学生没有什么关系。静下心想想,也许应该让讲台更低一点,再窄一点,这样对面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了。

  一个阴冷的冬日的午后,我不经意地翻开了这本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改变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的书,开始读起来。一则、二则、三则……随着一则则故事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憾,也被它们深深地感动。当我读到“那个李圣珍老师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与爱,用*等的沟通与对话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坏孩子’、‘笨孩子’、‘傻孩子’摆脱了噩梦,走进了美好的明天”,这样一则故事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那个我已带了一个学期的学生。

  刚开学时,我听到了所有教过他的老师对他的评语“这是一个从骨子里坏出来的孩子”。当时,我把这句话听了进去,因此,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让他担任我们班的学*委员,并且在宣布干部时,特别大声地念出他的名字,宣布完之后,我又和他单独谈了很久。我对他说:“陆老师知道,以前的你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但这些陆老师现在都不会去了解,也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的是你现在的表现,你有信心吗?”记得当时他对我极其慎重地点了一下头。事实证明从那时开始后的二个半月内,他一直表现得较好。期间,虽然有一桩发生在暑假里的敲诈事件暴露后,受到了德育处老师的调查和教育,而那时正好是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由于要对他进行调查和教育,他只考了四门,但四门功课中有三门是及格的。根据他的情况,我在对月考中有进步的同学进行奖励时特意给了他一个特别奖,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鼓励他继续努力。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我看到他的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我一点也没有他是一个“坏孩子”的感觉。

  这位同学一开始的转变,不可否认,与我对他的理解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但是,一个孩子的真正转变,需要老师的持之以恒的爱的付出,需要老师的耐心,需要老师与学生不断地进行沟通和理解。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真的让我后悔莫及。那是在一个班会课上,因为听任课老师说他与旁边一组的一位同学上课说话的次数较多,所以,在那天的班会棵上,我决定给他换一个座位。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任凭我怎么说,他都不愿意换。而当时全班每一位同学都看着我,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了我的面子,我什么都顾不上了,强行把他的位置进行了调换。但是位置调换后的他,脸涨得通红,头低着,这么一副愤愤的样子,一直保持到整堂课的结束。虽然,第二天我及时与他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但从此以后,我就发觉他对我开始不是很信任,也渐渐地开始消沉。

  其实,现在想想,假如当初在想要对他换位置之前和他进行一下沟通,了解一下他内心的想法,如果他不愿意换的话,再想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件事;假如当初在他因为这件事而不信任我,开始消沉的时候,仍然一如既往地更加努力地与他沟通,与他交流仍然去寻找一切机会鼓励他;假如在他后来继续犯错时对他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耐心的引导与教育,也许现在的他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郭沫若先生曾题诗云:“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是啊,为人师难就难在要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我们只有时时处处理解学生,把真情奉献给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师生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刺痛;多一些关爱,一些憎恨;多一些交流,少一些猜忌。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真正的成功和赏识教育。

  读完《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心中感慨万千。本书《前言》主要介绍了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与雕像》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提出了赏识教育,并期望每个教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接下来七章各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老师,您听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一生的感谢》、《就这样被你感动》、《师心深处》、《恨,铁就能成钢吗?》。分别从家长、学生、教师、旁观者、专家五个角度描述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教会了我们欣赏。

  读完此文,对于“赏识教育”,也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突然之间我的脑海里忆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关于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孩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个男孩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

  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个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个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多么睿智而高明的语言!多么令人钦佩的教育方法!我想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教育效果了。在这里,“赏识教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不得不感慨大教育家的风范!

  赏识一个人是如此的简单!对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我却没有想到,只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不经意的一声赞扬,对学生一个欣赏的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完全被震撼了。

  看完全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赏识教育得到成功,不应该是一种“逢场作戏”,整天把“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你真棒”等一类的语言挂在嘴上,而是应该从内心真正地期待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宽容和理解,这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真诚的相信和爱护!

  这确实是一本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教材。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在亲历书中人物的悲喜中,感受着由于老师的出现使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看到了希望的欢欣。读了这本书,我重新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所以,我们呼唤“赏识教育”,更呼唤对学生的真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襟,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和呵护融化学生心中无形的壁垒。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这就是期待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而这就要求我们去赏识学生。“赏识”就是爱的付出。“赏识”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机、价值巨大的教育方法,它对当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倡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人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老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用赏识的语言说。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缺点,也有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美好,它会激起孩子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鼓舞他大踏步地前进,不断超越,不断走上成功之路。

  而我们有意无意把赏识融进我们的教学中时,我们这些教师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让学生信赖我们,和我们同悲喜,我们的努力也才会真正有意义。

  我想:赏识学生,教师的工作才会觉得很快乐,而能被赏识的学生,就会成为歌唱的花朵!要想成为好老师,就要赏识你的学生。

  所以,赏识你的学生是多么重要啊!激发起我们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不要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用爱的付出,撑起一个个快乐的生命,我们也会发现,原来付出也可以如此快乐!

  所以,要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教育是会心的微笑,教育是轻轻的问候,教育是理解和信任的眼神。真正的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而不是发生在学生把你当“训导员”的心态中。不管学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天差地别,作为老师都应该看到他们的美丽,用心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成为老师的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我们的生命中。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菁华5篇)

  最*读完《赏识你的学生》感很深触。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的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这是写在《赏识你的学生》一书的卷后语,全书用了73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的检验了这一段话,在读的时候,我为事例中老师表现出的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时的教育深有感触。赏识教育,这是早已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流行的一个教育词语,但是怎样去正确赏识你的学生,怎样让你的学生在你的赏识中激发出他们的潜能,确实是一门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学问,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真正会爱你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内容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的教育之路无疑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对待所谓的“特殊学生”,我们应该学会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有鼓励才能让他们有所进步。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

  无论年龄大小,不管自己身在何职,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如果教育者能做到适时的表扬奖励学生,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假期里再次阅读《赏识你的学生》,书中讲述了许多老师懂得尊重、赏识学生的教学案例,那字字句句都使我深受启发,让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是——与学生*等。这让我想起我们工作的三尺讲台,大概说的是讲台的宽度,其实最重要的,讲台是有高度的。有了宽度和学生就有了距离,有个高度学生似乎就要仰望。

  我时常接到家长的电话,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听到孩子还没有回家的消息。“你放学去哪儿了?”一进门,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我接到学生电话的第一句话也是这个。回答自然千奇百怪,但是答案基本上只有一个——玩去了,可是他们就是不愿意干脆地承认。我们在一个城市,在一个家,一个教室,但是有时候却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们有一个大世界,孩子有一个小世界。

  *几年,很多教师都在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班级,是啊!几十个学生,要想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家长,着实不容易。朋友说,可以在公共的网站上建立一个博客。把班级的信息例如:家庭作业,考试成绩,最*表现全部写在上面,就不用老是把家长请到学校里面来,而且家长很方便就可以知道学生的很多信息了。当然还可以发短消息,打电话。我很惊讶!这几乎是家长联手老师对学生的“围剿”,看来不写作业和逃课这样的事情要再信息化的旗帜下彻底从学生的字典里消失了。

  孩子的谎言和隐瞒是不能骗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也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小世界。但是,我们在那个小世界的时候肯定发誓将来自己有了孩子绝对不象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那样对待他们。我们是不是正在违背自己的誓言呢?然后还称之为成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朋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因为信息源是老师和家长制造的,似乎和学生没有什么关系。静下心想想,也许应该让讲台更低一点,再窄一点,这样对面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了。

  一个阴冷的冬日的午后,我不经意地翻开了这本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改变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的书,开始读起来。一则、二则、三则……随着一则则故事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憾,也被它们深深地感动。当我读到“那个李圣珍老师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与爱,用*等的沟通与对话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坏孩子’、‘笨孩子’、‘傻孩子’摆脱了噩梦,走进了美好的明天”,这样一则故事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那个我已带了一个学期的学生。

  刚开学时,我听到了所有教过他的老师对他的评语“这是一个从骨子里坏出来的孩子”。当时,我把这句话听了进去,因此,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让他担任我们班的学*委员,并且在宣布干部时,特别大声地念出他的名字,宣布完之后,我又和他单独谈了很久。我对他说:“陆老师知道,以前的你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但这些陆老师现在都不会去了解,也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的是你现在的表现,你有信心吗?”记得当时他对我极其慎重地点了一下头。事实证明从那时开始后的二个半月内,他一直表现得较好。期间,虽然有一桩发生在暑假里的敲诈事件暴露后,受到了德育处老师的调查和教育,而那时正好是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由于要对他进行调查和教育,他只考了四门,但四门功课中有三门是及格的。根据他的情况,我在对月考中有进步的同学进行奖励时特意给了他一个特别奖,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鼓励他继续努力。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我看到他的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我一点也没有他是一个“坏孩子”的感觉。

  这位同学一开始的转变,不可否认,与我对他的理解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但是,一个孩子的真正转变,需要老师的持之以恒的爱的付出,需要老师的耐心,需要老师与学生不断地进行沟通和理解。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真的让我后悔莫及。那是在一个班会课上,因为听任课老师说他与旁边一组的一位同学上课说话的次数较多,所以,在那天的班会棵上,我决定给他换一个座位。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任凭我怎么说,他都不愿意换。而当时全班每一位同学都看着我,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了我的面子,我什么都顾不上了,强行把他的位置进行了调换。但是位置调换后的他,脸涨得通红,头低着,这么一副愤愤的样子,一直保持到整堂课的结束。虽然,第二天我及时与他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但从此以后,我就发觉他对我开始不是很信任,也渐渐地开始消沉。

  其实,现在想想,假如当初在想要对他换位置之前和他进行一下沟通,了解一下他内心的想法,如果他不愿意换的话,再想其他办法来解决这件事;假如当初在他因为这件事而不信任我,开始消沉的时候,仍然一如既往地更加努力地与他沟通,与他交流仍然去寻找一切机会鼓励他;假如在他后来继续犯错时对他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耐心的引导与教育,也许现在的他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郭沫若先生曾题诗云:“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是啊,为人师难就难在要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我们只有时时处处理解学生,把真情奉献给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师生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刺痛;多一些关爱,一些憎恨;多一些交流,少一些猜忌。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真正的成功和赏识教育。

  读完《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心中感慨万千。本书《前言》主要介绍了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与雕像》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提出了赏识教育,并期望每个教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接下来七章各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老师,您听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一生的感谢》、《就这样被你感动》、《师心深处》、《恨,铁就能成钢吗?》。分别从家长、学生、教师、旁观者、专家五个角度描述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教会了我们欣赏。

  读完此文,对于“赏识教育”,也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突然之间我的脑海里忆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关于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孩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个男孩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

  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个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个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多么睿智而高明的语言!多么令人钦佩的教育方法!我想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教育效果了。在这里,“赏识教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不得不感慨大教育家的风范!

  赏识一个人是如此的简单!对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我却没有想到,只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不经意的一声赞扬,对学生一个欣赏的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完全被震撼了。

  看完全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赏识教育得到成功,不应该是一种“逢场作戏”,整天把“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你真棒”等一类的语言挂在嘴上,而是应该从内心真正地期待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宽容和理解,这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真诚的相信和爱护!

  这确实是一本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教材。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在亲历书中人物的悲喜中,感受着由于老师的出现使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看到了希望的欢欣。读了这本书,我重新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所以,我们呼唤“赏识教育”,更呼唤对学生的真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襟,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和呵护融化学生心中无形的壁垒。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这就是期待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而这就要求我们去赏识学生。“赏识”就是爱的付出。“赏识”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机、价值巨大的教育方法,它对当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倡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人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老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用赏识的语言说。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缺点,也有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美好,它会激起孩子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鼓舞他大踏步地前进,不断超越,不断走上成功之路。

  而我们有意无意把赏识融进我们的教学中时,我们这些教师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让学生信赖我们,和我们同悲喜,我们的努力也才会真正有意义。

  我想:赏识学生,教师的工作才会觉得很快乐,而能被赏识的学生,就会成为歌唱的花朵!要想成为好老师,就要赏识你的学生。

  所以,赏识你的学生是多么重要啊!激发起我们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不要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用爱的付出,撑起一个个快乐的生命,我们也会发现,原来付出也可以如此快乐!

  所以,要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教育是会心的微笑,教育是轻轻的问候,教育是理解和信任的眼神。真正的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而不是发生在学生把你当“训导员”的心态中。不管学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天差地别,作为老师都应该看到他们的美丽,用心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成为老师的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我们的生命中。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菁华5篇)

  又是一个被培训班充满的暑假,结束上午的培训班后,筋疲力尽的我散漫的躺在床上,面对应接不暇的培训班以及暑假作业,心情也变得急躁了起来,自己也明明知道妈妈报这么多培训班也都是为了我自己,可看着时间一块快地被学*占满后,仍旧有些烦恼。躺在床上打了一会小盹,醒来,看见从窗前透过的午后阳光,内心逐渐舒坦了起来。“还有一个小时又要上课了啊。”埋怨了片刻后,拿起了床边的书翻了起来,《孩子你慢慢来》,这几个字仿佛就是对我说的,它们总能让我的心情渐渐*缓下来。

  我很喜欢龙应台这次的作品,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著称,可这次的她,写的每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如同一幅有着潺潺流水且*风景无有突兀的美丽画卷。看《孩子你慢慢来》,如天上的云,一团团一块块的,有时白、有时黑,云的背后是蓝色的天空,偶然飞机经过时有长长的尾巴,把天空分开,如此细腻的描写,眼前彷佛出现龙应台女士如何跟儿子相处和教导的画面。心中也总是有些触动在荡漾——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同时,它也告诉了我许多,懂得宽容、等待以及……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其实,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故事中的那位母亲。在还没有孩子之前,她也有着自己的计划,也有着年轻的外貌与身材。因为孩子的降生,因为爱,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一点点被孩子给打破,年轻貌美的面孔也由于岁月的侵蚀渐渐变成了黄脸婆。而她却丝毫不遗憾和惋惜孩子的到来,因为他们如同上天派来的天使,给她*淡的生活添了许多的光彩。“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安安的妈妈如此,那么,自己的妈妈不也如此吗?我的妈妈是否也在我小的时候,默默的注视着我呢?模糊的记忆似乎清晰了起来,眼前突来出现了一幅画面,妈妈背着调皮捣蛋的我在街上走着,而我却古灵精怪的往妈妈肩上狠狠的咬了一口,回想起来,妈妈被我咬的时候五官好像都拧在了一起,可她回头看我时却露出了强忍的微笑,眼角还有着几滴眼泪,而我却傻兮兮的一咬咬出了瘾,只要有机会,就立马狠狠的咬一口。次数多了,老妈肩上的印子也就此保留了下来。突然冒出的回忆吓了我一跳,反映回来后立马跑到老妈的房间里,问道:“妈妈,你的右肩上是不是有个牙印啊。”正在忙着的母亲听到后一惊,然后看着我温柔的说道:“对啊,怎么了。你动作快点,马上要去上课了。”虽然自己身为儿女,也不懂父母的感受,但一想到有个与我血脉相连的人这样无私的爱着我并注视着我,内心总会荡起一层暖流。妈妈之所以为我报了这么多培训班,不也正是对我的另一种的爱啊!顿时间,原本残留的烦躁也就此烟消云散。

  妈妈啊,我多么想在您年老行动不便时,搀扶着的你手臂,做你的半片天,对你说一句:“妈妈,你慢慢来。”

  这个周末,我读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光听名字,感觉这本书是写给大人们看的,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看。翻开书,我才觉得这本书哪个年龄看都能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龙应台是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母亲。在安安的一个朋友偷东西的时候,龙应台并没有像大部分母亲一样告诉他朋友的家长,让他的家长骂他一顿,让自己的孩子从此以后不在跟他玩。她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导她孩子的朋友,让他明白不能偷别人的`东西。

  安安喜欢听故事,他听完了一百回《西游记》,开始听《水浒传》。他和弗瑞第学着书里面的人物在路边“打家劫舍”了一位好脾气老人,拿到了许多巧克力,然后向妈妈炫耀自己的“功绩”……这些有趣的故事,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这本书是龙应台十五年前以一位母亲的经验写下的,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人之间怎么*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人……”

  看完《孩子你慢慢来》是一个内心纠结的过程。一边,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的安安的成长趣事;一边,我又担心太快把它看完了,怕那美丽就如昙花一现。后来真的就看完了,**淡淡地过渡到最后,毫无察觉。

  因为,这并不是故事的最后,安安还在继续着他的生活。所以小说的结束也就不需要一个形式上的结局。而我也不再惧怕美丽就这样被画上句点,因为我知道,更多的好作品在等着我。我想要在大学还剩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看更多自己喜欢的作品。毕竟毕业后,无论是直接工作还是继续学*都好,我可能都不再有这样好的机会和心境来品味这些简单朴实的文字。

  或许那时,我会整天埋在学生的作业里忙着批改;又或许,我会没日没夜地忙于搜集各种数据信息,然后废寝忘食地写学术论文和分析报告。这样的心情有点趁年轻赶紧游戏人生的感觉,可是谁也没法说这有什么不好。我知道,没有哪个应聘者会把自己看过几部童话、几部亲情故事写进工作简历,也没有哪位学者会把童话里的故事当作论证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样看起来,即使是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是无用的。可是,什么才是有用的呢?很多时候很多人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谁又能看*谛在世界哪个角落呢?

  越来越爱纯粹朴实的东西。因为最真最美最动人的情感往往孕育于朴实。你看,一个憨厚淳朴的果农和一个雍容华贵的国王种的果树结出的果子,谁的会更芳香更甜美呢?

  海风带着淡淡的咸味,翻起泛白的浪花,带起我的裙角,远处的天与海浅浅交融,从白到淡蓝渐渐晕染为蔚蓝。我回顾身后,一母亲带着小男孩儿在沙滩上踱步,留下两串深深浅浅的足迹。轻轻翻起《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细细品味书中的足迹……

  这一串足迹,是母爱的足迹。龙应台书写的语句,一改犀利的风格,让我体会到了母亲之爱。我品到了妈妈听到孩子学会说话后“很没教养地扯着嗓子”的欣喜,我看到了妈妈看孩子扎蝴蝶结的耐心的目光,我听到了妈妈细细教孩子认字的温和话语。母爱,使龙应台以妈妈的角度看世界时,透出孩子的纯真心理;母爱,使龙应台细心描写孩子丫丫学语的口音:黄色是“嗯色”、青蛙是“青花”、流水是“游水”、人家是“鸭鸭”、古道是“五道”、西风是“蜜蜂”;母爱,使龙应台描写孩子动作时,令我感受到妈妈那浓郁的眼、慈爱的眉、含笑的唇、自豪的鼻、幸福的脸。

  这一串足迹,是孩子的足迹。华安从丫丫学语到认识单词、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嬉闹、从捉弄弟弟到乖巧懂事,这一步一步的足迹,在字里行间娓娓道来。华安散步时问的一大串问题、指的一大筐事物、说的一大堆单词,令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好奇童真;华安面对不同的人说的不同语言,与对孩子说瑞士语的错误认知,令我感受到了孩子的聪明可爱;华安因看童话想嫁给王子而想公主的想法,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淳朴懵懂。

  这一串足迹,是岁月的足迹。书中的零散文章,以岁月为线索,串连成一条长长的录影带:孩子出生,母亲喜悦;孩子学语,母亲无奈;孩子走路,母亲好奇;孩子嬉闹,母亲担心;孩子成长,母亲骄傲·····这一段段慢镜头,使我看到岁月的流逝。

  海风又一次涌来,海浪轻轻舔舐沙滩,远处的天与海交融,从白到橘红渐渐晕染为紫蓝,我盖上书,想前望去,一母亲与小男孩儿在沙滩上踱步,留下两串深深浅浅的足迹。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终于嫁给了王子”这个章节中有这么一段让我很有感触。

  靠着枕头坐好,妈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安安?”

  “喂——”他在考虑,接着说:“做公主!”

  “你是个男孩,安安,”妈妈纠正他,却被打断,安安不满意地说:

  “安安是男人!男人!妈妈是女人!”

  “好,安安是男人,男人可以做王子,不是公主。你为什么要做公主呀?”“做公主,嗯——”他侧着头想想,说:“跟王子,结婚。”

  在这段中,安安只是觉得嫁给王子是多么美好的事,看出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而妈妈的一番思考又让这个现实的社会显得那么无力,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安安已经睡着了,脸庞贴在书页上,王子和公主结婚的那一页。“母亲总是希望为孩子遮挡住那些利剑、阴云、污秽之类的东西。《白雪公主》、《小红帽》的故事,想必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了吧?但是我们中间有多少个母亲考虑过它们的负面因子?如装扮成老妇人的皇后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继而想用毒药去药死白雪公主。可是龙应台考虑到了。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的世界,她把书藏到书柜中,藏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因为爱孩子,所以她不想让孩子读《水浒》,因为怕那些绿林好汉的性格影响到孩子们,怕这样的书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教育。难得她如此用心地做母亲!

  在整本书里,能被我清晰记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宝宝?”宝宝情急地喊出来,“妈妈,不要动……”一边用两只手指撑开母亲的眼帘。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专注地、深深地,凝视着母亲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惊异和喜悦,一个字一个字地宣布:

  “妈妈,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伸出手指就要去抚摸妈妈的眼珠——“真的,妈妈,两个眼睛里都有……”妈妈笑了,她看见孩子眼瞳中映着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镜子,像湖里一泓清水。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婴幼儿刚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国度的时间不长,他们有着柔软的肌肤、清澈的眼眸、纯粹的泪与笑,这是上帝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丽的印记,这些印记还未经过岁月的冲洗,所以显得如此动人。他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体格与内心才能不断茁壮、强大。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优选【10】份

  9岁那年时,我去图书馆看书,看到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就看了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父亲对教育孩子感悟和赏识的教育方法。

  我很喜欢那里面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的确是这样,因为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快乐可爱的。可是上学以后,有的家长总是注重那些分数,我们一考不好就会遭到一顿打骂,这些家长有体贴关心我们的想法吗?

  有些家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镜头:

  在父母忙的时候,孩子总在前面问个不停,父母会不耐烦的说:“去去去,煩死了,大人忙小孩打什么岔呀!”这些家长总是讨厌在他们忙的时候小孩来“打扰”他们。可是家长们知道吗?在你们拒绝孩子的一刹那,已经把孩子的求知欲望伤害了!如果经常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对学*毫无兴趣了。如果换种方法说:“乖孩子,我正忙着呢,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出答案来的。”这样的话,孩子不仅会高兴,而且还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行。

  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人的某个方面一样出色优秀,所以就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较,“人家楼下的小红吹葫芦丝吹的多好呀,你再看看你,整天除了玩,还是玩,长大会有什么出息。”其实哪一个孩子不想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呢?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啊!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赏识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其实,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石头,由于家长的珍惜而提升了价值,最后变成了稀世珍宝。

  同学们,我希望我们都能在赏识中快乐的成长。

  这一段时间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感受颇深。让我对赏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被关注,被承认,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我们常说:我很爱孩子,那你学会赏识了吗?让赏识重新回到孩子的身边吧!

  读了这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些孩子们,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

  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孩子的进步离不开鼓励和赏识。我们班班里调皮,爱玩的孩子较多,因此孩子们每天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在处理矛盾时,我发现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孩子就充满激情。但我觉得爱也要有个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孩子,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孩子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同时,更要教育孩子学会鼓励和赏识。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老师赏识孩子,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要学会欣赏老师,孩子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我今天学*周弘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在学*如何真正的爱孩子,学*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

  这次学*很有意义,写这篇读后感,是对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深切的体会带到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赏识的爱会让**和孩子在欢乐**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孩子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孩子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有梦才有理想,有梦才有追求,有梦才有希望。在人生的路途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有梦的出发点。怎样把学生引领到这个梦起飞的地方?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游荡,让我不得不思考。

  “领悟人生的智慧,消除教子的烦恼,走进孩子的心灵,体现成长的欢乐”是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的核心,也是一个好老师的参照。

  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极度溺爱下都养成了自私自利、蛮横娇惯的心理。哪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呢?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潮下,“打骂”成了许多家长每天的必修课,这导致了许多孩子怨恨**。

  就加大了教师教书育人的难度。我想,作为学生犯错被老师适当批评也是件正常的事情。可现在的孩子偏不,教师还不能用任何言语批评学生了。

  教师也是**,学生在你批评时会流露出一种怨恨的眼神,这时,作为教师为的我就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管学生,不行,那可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忠;管,也难,有些家长会跟你纠缠不清。此时,我该怎么做呢?我想换个角度或许就会海阔天空了。“赏识你的学生吧!”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就像“白纸上的黑点和黑纸上的白点一样,你要永远关注白色的地方——学生的优点、闪光点”。把百分之百的精力转移到白点上,那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你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微乎其微,只要你看到。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这闪光点就会无限扩大最终成就大业。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管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赏识。

  只有在教师的真心赏识下,孩子们才会喜欢你,才会愿意把他们自己的心理话与老师分享;才会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展示给老师看。那老师在欣赏孩子美的同时,会不期然的发现所有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有灵性。

  赏识固然重要,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不能滞后。家庭是孩子的另一面镜子,只有在两面全是阳光的镜子下,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教师因学生而精彩。学校能把学生带入梦境般的天堂中,而教师就是引导学生畅游天堂的智者。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爱学生,也是爱自己。愿我和孩子们能编织出美好的梦想飞向多姿多彩的未来!

  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感慨万千,这真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家庭教育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了他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历程,怎样把一个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作者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更有趣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家长,我看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

  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当今教育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理念,我认为要让孩子充分释放潜能,可以从赏识孩子开始。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 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父母。

  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幼儿时期,**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从赏识他们开始吧!

  假期选一本好书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惯,首先应该归功于学校给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年轻的我们成长!

  周泓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这本书。周婷婷——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我被这个孩子能以坚强的意志获取幸福人生而感到高兴,为伟大的父爱而感动,更为周泓老师用实践有力诠释赏识教育的魅力而折服。婷婷是不幸的,三岁就成了一个聋哑女孩,但她又是幸运的,伟大的父爱促使父亲走出了一条发挥女儿视觉优势,及早学*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系统做支撑,带动口头语言系统形成的新路子。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父亲又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长为改变了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

  作为老师,从我进入我们这所学校开始,最常听到李校长说的一句话:“辣椒没有冬瓜大,冬瓜没有辣椒红。”在学校,我们崇尚根雕艺术,就是首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所以,赏识孩子很重要。

  马克﹒吐温说过:“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乐上两个月。”赞美对于成功人士能够有如此神效的作用,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了。尤其是那些急需阳光哺育的小树——孩子,他们更渴望着**的赞美、欣赏和关爱。

  家长和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孩子,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而非圣人。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个发挥优点和潜能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力量,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才能找到自己应拥有的一*之地,他们才快乐,才会懂得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他们就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笑着去克服自身的的弱点和缺点,勇敢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谈话,他们说,*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净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做不到的。即使是长处那一点,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也总有可能有人更胜一筹。永远绝对的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也是不存在的。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别的人怎么办?他们也想“出人头地”,结果还是同别人差不多。在中国的传说中,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和能力。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他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他们,责怪他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也都不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家长们多数自己也还不是“龙”。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份礼物的。

  《赏识你的孩子》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会赏识其实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力;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说得简单些就是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奋发,不让学生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是一种新鲜而古老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神奇而又变通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经常反思,想想自己曾对孩子做了些什么,想想今天我们鼓励了孩子没有!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甚至比学校更重要,因为“行为形成*惯,*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对于孩子行为的.养成父母的作用要远远直接于教师。只要用一点心,你我或许就已经是“神童”的父母了!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赏识孩子能使孩子更有信心,更聪明好学。做家长的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随机应变,创造性地稍作夸张表现,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唤起孩子的自信心。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经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做的事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他往往能在“不可能”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作为一个母亲和一名教师,我愿意用爱与赏识贯穿自己的工作,我也真诚地希望每一位教师和家长能赏识每一个孩子,因为有了赏识,才会有尊重;有了赏识,才会让受伤的心灵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有了赏识,才会让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汇成永不干涸的海洋。

  我以前总以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多说逐渐少”。“缺点不说不得了”的原因是因为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所以要天天讲,时时讲,而“优点多说逐渐少”,是担心表扬多了,学生会翘尾巴,产生骄傲情绪,优点便变成了缺点。

  因此,我以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把学生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学生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予以批评。

  “赏识你的孩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啊,怎么孩子在我眼里,全是缺点一点优点都没有?自己也是文化人,光说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呢?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一再指责孩子内向、孤僻,什么都不如人家时,孩子就有一种心理暗示,真的认为自己内向、孤僻,没有一点自信。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摧残的爱带给**和孩子的都是无尽的痛苦,赏识的爱却会让**和孩子在欢乐**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学生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学生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你相信一位父亲能把自己的哑巴女儿送进普通的学校,并且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吗?我不信,可是读了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真的信服了。

  周婷婷,一个普通*凡的女孩子,有着悲惨又十分幸运的遭遇,因为小时侯的一次医疗事故,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坠入无声世界。所幸她有爱她的父母。父亲周弘历尽千心万苦,经过无数尝试,终于将不能开口说话到全国十佳。这种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教育不在乎孩子的素质,而在乎教育者用什么样的方法。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作为父母,你肯定希望你的孩子聪明、有学问,长大以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作为老师,你肯定希望你的学生成绩好、分数高。教育子女与学生的同时,你可能因为他们不会做一道数学题而大动肝火,会因为他们的文章寥寥数语而干戈相向,长此以往,教育在你的眼中变得毫无生气,充满灰暗。怎样解决现状呢,那就换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周老师带给我们的教育新理念。

  在《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里,我们真真切切感到什么是赏识教育。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用白话来讲,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可以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我每天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个性张扬,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这绝对不可能成为歧视他们的理由,我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享受*等师爱的权利,分数只是一个衡量他们某些方面有待进步的标尺,但绝不是判定孩子是否成长的全部。

  赏识教育是一件法宝,运用它,每位孩子都是天使;运用它,每位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愿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能赏识孩子,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名:孩子,你能行。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7)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十)份

  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有这样一个事例使我感触颇深: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成绩。便铃木的爸爸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60分怎么能行?”儿子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60分怎么不行”爸爸反问道。“60分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儿子,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九十多分非要争一百分,一次一百分不够,非要次次一百分。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么,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铃木父亲一语道破了求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儿子陡然觉得自轻如燕,兴奋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忍不住问道:“爸爸,这样学*就太轻松了,空闲时间做什么?”“你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其他时间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欢乐还给自己。从此铃木就按照老爸的教导,在功课上花的时间不多,学*成绩中等。而读过的课外书是全班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到学*的愉悦。

  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换了其他家长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孩子不跟分数较劲,满足于60分的合格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在幼儿园里,希望孩子能会画会写、能唱能跳、会说会演;当孩子进入小学时,希望孩子每次考试都第一,而孩子的表现总好像慢一步甚至几步。从何时起家长从对孩子的赏识慢慢地变成对孩子的指责,指责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比人家差,那也不如人家,眼里看到的尽是缺点,鲜有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变成了学*的机器,为了学*而学*,完全没有了学*的兴趣。也许孩子的分数真的上去了,这真的是家长所希望的结果吗?赏识你的孩子,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不要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赏识你的学生,让孩子记住这句话”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学会用一个教师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会心的微笑、热烈的掌声,使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到学*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自动转化为继续学*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不要吝啬你赞赏的微笑,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拿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唤醒千千万万的父母、教师,使孩子拥有更加幸福快乐的童年。

  教育孩子,没有爱不行;但只有爱也不行。只有爱,那是“老母鸡”都会的爱,是溺爱,是摧残,一定会很多的无奈。读过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你会懂得——爱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就是这样一部能够让你我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科学的去爱孩子、怎样艺术的去爱孩子、怎样成功的去爱孩子的好书。

  在这本书里,周弘以他丰富、感人的教育实践与深刻、简明的经验总结向我们系统阐述了 “赏识教育” 的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找感觉”、“尝甜头”、“树大拇指”、“拍肩膀”、“放大优点”等等,并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鞭辟入里的剖析了存在于我们日常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根深蒂固、*以为常、屡见不鲜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如抱怨、谩骂、责罚、殴打直至心灵施暴等等,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等等,等等,给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耳目一新之感。

  教育要成功必须首先找准起点。孩子在学走路、学说话时,因为家长都承认是零起点,所以心态是那么的*和,耐心是那么的充足,方法是那么的科学,孩子少有所成即满足,即肯定,即鼓励,即赞扬,而孩子也在家长的“满足、肯定、鼓励、赞扬”中学会起步奔走、开口言说。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的功利心、虚荣心也随之渐长,于是就随意的给孩子划定起跑线,无限的拔高孩子努力的目标,盲目的与别人进行攀比,专横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怨恨之、处罚之、谩骂之甚至责打之。孩子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长期受到强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不是进步的快乐,不是恒久的自信,不是饱满的激情,而是失败,是打击,是挫折,是沮丧,那孩子怎么会成功呢?一句话,孩子的失败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实是家长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失败。而周弘的成功即在于,他能够从我们身边这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中体悟、思考出其中蕴藏着的教育的大规律,从而创造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非凡奇迹。“赏识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会爱孩子”,它倡导的是沟通,是激励,是促进,是开掘,是培植,是*等,是宽容,是民主,是求实,是科学,是艺术。我们应该学会,学会像周弘一样去发现、去寻找生命的美丽与不*凡,真诚的呵护,精心的浇灌,静静的等待,让生命自己开花、结果,使生命自己成长、成材。周弘的成功告诉我们,给孩子一点阳光,孩子一定会还我们一片明媚的灿烂。

  一套理论就是一套思维方式,就是一整套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立场、视角和方法。我总认为,“赏识教育” 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颠覆了我们国人千百年来在教育特别是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开启了一条实施教育特别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新途径。因此,不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方法论角度讲,《赏识你的孩子》都能给予我们很多、很深的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开展家庭教育甚至是开展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中都应该身体力行这样一项基本准则,那就是——一定要“看得起”孩子。要尊重孩子,要悦纳孩子,要给孩子鼓劲加油呐喊,要让孩子始终高扬着自信的风帆,在生活的风浪中,在成长的历程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奔向成功。《赏识你的孩子》能够使我们学会怎样观察孩子,怎样分析孩子,怎样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家长,怎样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是爱,使周弘创造了奇迹。是《赏识你的孩子》,使我们做家长的甚至是做老师的都懂得了——爱,更要会爱!

  我以前总以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多说逐渐少”。“缺点不说不得了”的原因是因为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所以要天天讲,时时讲,而“优点多说逐渐少”,是担心表扬多了,学生会翘尾巴,产生骄傲情绪,优点便变成了缺点。

  因此,我以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把学生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学生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予以批评。

  “赏识你的孩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啊,怎么孩子在我眼里,全是缺点一点优点都没有?自己也是文化人,光说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呢?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一再指责孩子内向、孤僻,什么都不如人家时,孩子就有一种心理暗示,真的认为自己内向、孤僻,没有一点自信。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摧残的爱带给**和孩子的都是无尽的痛苦,赏识的爱却会让**和孩子在欢乐**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学生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学生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读《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禁不住感慨万分。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得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孩子一次做数学题不会,我跟他爸轮流讲结果还是不会,他爸火了——你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吗?不停地追问孩子,最后孩子的结果是孩子哭大人喊孩子不敢吱声了,气得孩子爸把作业本给揉了仍在地上……

  当我把整本书认真读完后,自觉惭愧,心中波澜起伏,不能自已,从中学到的知识很多很多——作者的女儿天生耳聋,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和生活,可作为父亲的周弘,却不言放弃,想尽各种办法去教她,赏识她,鼓励她,哪怕她有一丝长进,也予以莫大的赞赏。这位伟大的父亲,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这个双耳全聋的女孩,不仅像正常孩子一样学*,而且连跳两级,成绩好得惊人,曾被评为为全国十佳少年,后成为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成为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等;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充理念加以推广,成了一名特殊学校的校长,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而自己的孩子不聋不哑有时自认为还挺聪明为什么态度上不能像周老师学*?教育方法上不能跟周老师学*?为什么孩子一点点的错误我们就不能容忍?对孩子的短处、弱点总是不自觉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为什么不能用赏识的目光凝视孩子?一连串的为什么在自己的脑海中不停闪烁。

  读完本书后答案找到了——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潜能,问题是你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当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孩子时,就会多了许多爱心和耐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埋怨甚至暴怒。

  反思之后希望自己能赏识孩子、善待孩子,发现、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相信一位父亲能把自己的哑巴女儿送进普通的学校,并且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吗?我不信,可是读了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真的信服了。

  周婷婷,一个普通*凡的女孩子,有着悲惨又十分幸运的遭遇,因为小时侯的一次医疗事故,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坠入无声世界。所幸她有爱她的父母。父亲周弘历尽千心万苦,经过无数尝试,终于将不能开口说话到全国十佳。这种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教育不在乎孩子的素质,而在乎教育者用什么样的方法。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作为父母,你肯定希望你的孩子聪明、有学问,长大以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作为老师,你肯定希望你的学生成绩好、分数高。教育子女与学生的同时,你可能因为他们不会做一道数学题而大动肝火,会因为他们的文章寥寥数语而干戈相向,长此以往,教育在你的眼中变得毫无生气,充满灰暗。怎样解决现状呢,那就换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周老师带给我们的教育新理念。

  在《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里,我们真真切切感到什么是赏识教育。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用白话来讲,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可以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我每天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个性张扬,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这绝对不可能成为歧视他们的理由,我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享受*等师爱的权利,分数只是一个衡量他们某些方面有待进步的标尺,但绝不是判定孩子是否成长的全部。

  赏识教育是一件法宝,运用它,每位孩子都是天使;运用它,每位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愿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能赏识孩子,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名:孩子,你能行。

  末了,记几句书中的话,分享一下吧: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有梦才有理想,有梦才有追求,有梦才有希望。在人生的路途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有梦的出发点。怎样把学生引领到这个梦起飞的地方?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游荡,让我不得不思考。

  “领悟人生的智慧,消除教子的烦恼,走进孩子的心灵,体现成长的欢乐”是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的核心,也是一个好老师的参照。

  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极度溺爱下都养成了自私自利、蛮横娇惯的心理。哪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呢?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潮下,“打骂”成了许多家长每天的必修课,这导致了许多孩子怨恨**。

  就加大了教师教书育人的难度。我想,作为学生犯错被老师适当批评也是件正常的事情。可现在的孩子偏不,教师还不能用任何言语批评学生了。

  教师也是**,学生在你批评时会流露出一种怨恨的眼神,这时,作为教师为的我就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管学生,不行,那可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忠;管,也难,有些家长会跟你纠缠不清。此时,我该怎么做呢?我想换个角度或许就会海阔天空了。“赏识你的学生吧!”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就像“白纸上的黑点和黑纸上的白点一样,你要永远关注白色的地方——学生的优点、闪光点”。把百分之百的精力转移到白点上,那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你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微乎其微,只要你看到。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这闪光点就会无限扩大最终成就大业。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管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赏识。

  只有在教师的'真心赏识下,孩子们才会喜欢你,才会愿意把他们自己的心理话与老师分享;才会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展示给老师看。那老师在欣赏孩子美的同时,会不期然的发现所有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有灵性。

  赏识固然重要,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不能滞后。家庭是孩子的另一面镜子,只有在两面全是阳光的镜子下,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教师因学生而精彩。学校能把学生带入梦境般的天堂中,而教师就是引导学生畅游天堂的智者。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爱学生,也是爱自己。愿我和孩子们能编织出美好的梦想飞向多姿多彩的未来!

  我看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被周弘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被他的父爱所震撼,被他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他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新希望。对我们教育者也敲响了警钟!这真的是一本为人师为人母不得不读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周弘老师不但向我们叙述了自己——一位中国的“大岛茂”式的父亲教育聋哑女儿的'辛酸路程,重要地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既新鲜又古老、既神奇又普通的教育思想,一种洋溢着生命意志与生命力的教育观念——赏识教育。正如哲人詹姆士说过的:“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的具体表现。看完了《赏识你的孩子》,深觉教育的重要。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若是有心栽培,即使是有障碍或*凡的孩子,也是能够成龙成凤的。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从中我体会出作者周弘老师对教育的坚持与父爱的伟大。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更要学会赏识: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宽容。我们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诚善待赏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赏识的阳光、土壤中成长呢?在教学中,批改作业时,我们也不防直露的赞美和夸奖孩子们,这可以使许多孩子激动不已,特别是一些很长时间没有受到过表扬的所谓“差生”更是欣喜若狂。没有人知道这一份简单的评语或者是一句不经意的话,给他们小小的心灵带来的震撼有多大,只是看见他们在放学后,下课后迫不急待地、翻开本子看老师给于的评语!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明显的树立得孩子们得自信心,但是面对赏识教育,我们也不能走入误区,也不应把赏识的目标定位狭隘的成功,诸如考100分、得第一名、上名牌大学等。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成功是全面的成功,即人生的和谐、圆满、幸福。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充满自信,有爱心,心智发展健康的人。一味的追求分数,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在小学,孩子们一天背负着沉重的书包,哪里有时间去体验童年的快乐?科学的成材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更美好、充实和难忘的童年。一份赏识,一份真爱,让我们都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吧,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露,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你相信一位父亲能把自己的哑巴女儿送进普通的学校,并且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吗?我不信,可是读了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真的信服了。

  周婷婷,一个普通*凡的女孩子,有着悲惨又十分幸运的遭遇,因为小时侯的一次医疗事故,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坠入无声世界。所幸她有爱她的父母。父亲周弘历尽千心万苦,经过无数尝试,终于将不能开口说话到全国十佳。这种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教育不在乎孩子的素质,而在乎教育者用什么样的方法。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作为父母,你肯定希望你的孩子聪明、有学问,长大以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作为老师,你肯定希望你的学生成绩好、分数高。教育子女与学生的同时,你可能因为他们不会做一道数学题而大动肝火,会因为他们的文章寥寥数语而干戈相向,长此以往,教育在你的眼中变得毫无生气,充满灰暗。怎样解决现状呢,那就换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周老师带给我们的教育新理念。

  在《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里,我们真真切切感到什么是赏识教育。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用白话来讲,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可以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8)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精选5篇)

  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感触颇深。其中有一段,使我印象深刻:记得周老师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早就雷霆大怒,也许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绝不可饶恕。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别说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了。孩子对数学的反感会与日俱增。

  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忍不住说:你的课怎么上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孩子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成为一种定势后,赏识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

  有幸拜读了《赏识你的孩子》,让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感慨万分。

  周弘老师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是一个饱受磨炼的父亲。他的女儿天生耳聋,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和生活,可作为父亲的周弘,却不言放弃,想尽各种办法去教她,赏识她,鼓励她,哪怕她有一丝长进,也予以莫大的赞赏。这位伟大的父亲,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这个双耳全聋的女孩,不仅像正常孩子一样学*,而且连跳两级,成绩好得惊人,曾被评为为全国十佳少年,后成为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成为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等;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充理念加以推广,成了一名特殊学校的校长,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

  在这本书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把赏识教育归结为“看得起”,并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2、实际生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缺点和错误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内涵。有时长处和优点,可能暂时未能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要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地加以体察。

  3、***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孩子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生气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人生的道路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不如意事常八九”。一点帮助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人生又应当是快乐的,不能以吃苦为目的。片面地强调苦读、苦学、苦干,不容易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重要的是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都会成为“玉汝于成”的条件。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4、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但是绝不是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胜”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给家长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有多少说多少。更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我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让这些“才”长得好,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一份作用,他在社会上就会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一*之地。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的浩浩荡荡的洪流,人类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

  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家庭教育著作,同时也是对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学校教育的一部好的教育参考书。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了他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历程,怎样把一个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作者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更有趣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在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二期课改"正在全市各个学校全面铺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了这本书后对我深受启发。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当今课改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理念,我认为要让孩子充分释放潜能可以从赏识孩子开始。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要多说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的快乐感觉。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能够缩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更能亲*老师信任老师。记得带第一届学生时班里有个学生叫健健(化名)*时在各方面动作比较慢,在前一阶段学跳绳的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有点担心,因为他的反应不灵敏会影响学跳绳的进度,但我们在和他交流时,就经常鼓励他每当他跳过一个或两个时,就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表扬他鼓励他:"照这种方法跳下去马上就会。"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相关词条